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8-12 09:2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备课有狭义备课和广义备课之分。课前钻研教材、寻找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思考具体教法、准备教具、编写教案都属于狭义备课。对历史书籍、教育理论书籍和杂志的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则属于广义备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提到的那位历史老师“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的故事则是广义备课和狭义备课结合的经典案例。这也是我们备课的一个理想境界、应然追求。
我认为,高中历史备课,教师要经历“点”“线”“面”的认识过程。
刚参加工作时,说起备课,我们会拿着教材、教参,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看看现成的教学设计,将课堂教学环节梳理一遍,确保一堂课能上下来,再把这个教学流程写在备课笔记上,这是“点”的境界。如教学必修一第一单元《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时,教师关键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通过汉代郡国并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书省制设置及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进行教学。“点”的备课境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有很大不同,这与教师是否善于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一段时间摸索,教师备课应向“线”的境界转化。教师要能看到每一单元前后课的联系,能对整册乃至整个高中历史教材在头脑中形成体系,串点成线,并能融会贯通。例如备《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就可以把这一课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六国》联系起来,会对这一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又如备《百家争鸣》一课时可以结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先师孔子》进行备课。要理解各章节的内在联系,知道历代统治者实际推行的是外儒内法、崇儒尚法。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内容,教师要对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开放、中国近现代史的改革开放及世界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开放有比较全面的地了解。教师能从“线”的境界备课,对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备课要进入“面”的境界 ,就要学会关注生活,从当下的生活中寻找历史的影子,挖掘历史教学资源,使得历史备课增加了一个维度。例如讲到美国政治制度一课时,可以结合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罗姆尼和奥巴马的辩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备《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时,可以将民族实业家张謇先生在三余围垦,创办大有晋余公司的历史渗透进课堂(三余对外的一张名片便是“张謇垦牧地,江谦耕读处”)。又如,备《》《》时,我了解到不少学生的祖辈就是革命先烈,这些都是鲜活的教学资源。就可以将三余人民怎样英勇抗日的故事,为了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渗透进课堂。
灯下读史学大家吕思勉所著《中国通史》,我为吕先生的渊博学识深深折服。吕先生关于历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历史虽是记事之书,读史所探求的则是理而非事。然而理是因事而见的,所以,我们所求,不能不顾事实,又不该死记事实。
历史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运动过程,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纵横联系,这就需要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观来看待历史及高中历史教学。备课时,我们应当具有大视野,能够深入透彻地了解高中历史主体教学内容相互间的关系,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后联系和因果关系,不仅要看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之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还要能从全球的眼光来分析、理解历史事物。备课时,我们让历史知识不只是作为一个定式的符号存在,而是要把历史知识“活化”,在当下绽放他的思想光芒,展示出历史知识的无限生命力和价值。
篇2
【关键词】史料教学高中生史料学习
此次调查对象主要是针对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学生抽样调查,共220份样本问卷调查看,回收样本200份。问题分析如下:
问题一:你喜欢阅读教材中引用的史料吗?
A很喜欢;B喜欢;C 一般;D不喜欢
调查显示,87.5%的学生教材中所引用的史料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喜欢,只有11%的学生表示一般,不关心,有1.5%的学生完全不喜欢教材中所引用的史料,因此大部分学生还是对教材中史料的引用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该校所用的岳麓版,更加注重史料,图片等的展示。历史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趣味性较低,史料能够让学生形象的理解枯燥的历史事件。
问题二:你认为史料阅读对学习历史有用吗?
A没用;B对考试有用;C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知识
问题二显示,97.5%的学生都认为历史学习过程中史料是比较重要的,只是认为重要的原因不同,有51.5%的同学认识史料学习对考试有用,有46%的学生认为史料学习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知识,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一半的学生都把学习作为一种应付考试的,考试会考一些材料题或者选择题,因此认为对史料的阅读就是为了考试能考好。而对原始史料感兴趣,喜欢阅读原始史料,想了解当时的历史则只是一部分同学,因此学生渴望阅读史料的就更少了。
问题三: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史料你更愿意读什么史料
A中国古代史史料;B中国近现代史史料;C世界古代史史料;D世界近现代史史料;E任何史料都没有兴趣
由此看出喜欢中国史史料的占多数,喜欢古代史史料的占25%,这一部分一般是文言文功底较好的学生,可以读懂古代是史料。有42%选择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白话文较多,容易理解,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比较容易的阅读,排第三的是选择世界古代史史料,占22%,世界古代史料中很多故事既能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又简单易懂。喜欢近现代史料的仅占8%,主要是因为必修一中第三单元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这一单元讲近代西方政体,罗列的史料大多数为法律文献。因此学生对史料的喜好主要在于是否能直观的理解。
问题四:你希望教材中应该。
A减少史料的引用;B适当增加原始史料;C维持原样
问题四中54%认为应该维持教材中的原样,有16%学生认为史料难理解,不如减少,有66位同学认为应该增加史料,这部分同学应该很多认为史料的学习有助于其对课本的理解。
问题五:你对教材引用的史料质疑过吗?
A是;B否
调查显示对于质疑教材中所引用的史料这一问题有68%的学生选择曾经有质疑,有42%的同学从来没有质疑过,在整理调查问卷的同时,发现同一个班级会有绝大多数同学选择质疑或者从来都没有质疑,这可能也与教师的授课形式有关,如果教师有认真研究过教材中史料的真假,合适程度,会在课堂中讲出来那个地方史料引用不当,那么学生也会跟着质疑史料。如果教师从来不在学生面前分析史料的真伪,那么学生一般都会认为教材中所引史料一定正确,从来不会质疑。
问题六:当你阅读史料遇到困难时通常是怎么解决的?
A请教老师、同学;B图书馆查阅;C上网查询;D不管它
调查显示,53%学生认为学习史料遇到困难应该找教师或者同学帮忙,而主动找教师帮忙解决,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上网查资料,有12%的同学不去管它,只有六位同学选择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对于图书馆查阅资料还不熟悉,学校有一个藏书量还比较大的图书馆,但学生很少去图书馆,语文阅读课也只是去图书馆看看小说,很少有同学利用图书馆去查阅自己不懂不会的资料。这也说明存在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
问题七:你认为阅读史料的最佳方式是()
A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B教师先讲解个别字词,然后学生自己阅读分析;C教师讲解
调查显示,54%学生认为阅读史料的最佳方式应该是学生先阅读,检查自己是否能读懂,看不懂的名词可以先画出来,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教师先讲解个别字词学生自己阅读分析的占到37%,说明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是依赖教师的教,老师如果不讲解,学生不会自己阅读分析,一大部分学生选择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也可以看出学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的教。
经过对调查问卷中问题的分析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首先,中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学习不够重视,经过调查很多学生认为阅读史料只对考试有用,考试不考就不会学习,其实史料的阅读可以培养一种能力,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拓展课外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考试不会考你阅读过的史料,并不是要死记硬背史料,有了这种能力,遇到新史料也不会害怕不知所云,自然会对考试有益,不用刻意的认为学习史料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其次,中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史料,因此大部分学生对简单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史料喜欢阅读,对中国古代史的文言文史料则避而远之,遇到难理解的史料有一部分同学是放弃不看,有部分同学希望找教师和学生帮忙,专门去问老师的不多,大部分学生是选择问同学,如果同学不会也就置之不理,其实有两个自我学习的方法,一是可以借助网络,手机上网非常方便,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自己理解不了的字词,二是可以借助图书馆,现在大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十分到位,我所调查的布吉高级中学图书馆的藏书十五万册,电子图书十余万册,其中大部分的古籍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都带有注释,方便学生查阅理解。
篇3
[关键词]以例辅律 以例破律 例律关系
律和例是清代的主要法律形式。其中,律是秦汉以来最正式、最重要的法律表现形式。历代相沿不怠“律者万世不变之常经”。例是宋时出现的一种法律形式和立法活动。“例者一时之权宜。”
关于律例关系,宋既有定“法所不载,然后用例。”而若“引例破法,则非理也。”律例关系总的流势应为:律以定罪,例以辅律。就地位而言,率为大纲,例为细目。就作用而言,例以补律。
对于清代的律例关系,常听“例以破律”之言。耳已生茧,从未思之。拾起《清史稿.刑法志》,确见佐证,“盖清代定例,一如宋时之编敕,有例不用律,律既多成虚文,而例遂愈滋繁碎。其间前后抵触,或律外加重或因例破律,或一事设一例,或一生一地方专一例,甚且因此例而生彼例,不惟与他部则例参事,即一例分载各门者,亦不无歧义。辗转纠纷,易兹高下。”由此言观之,确实有以例破律,例繁扰律的现象。而后各家定义清末变法修律前律例关系皆从此主流。
如果多方考察,细致深入,便会对清朝律例关系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以代表性的刑事法典《大清律例》为例,与律文“‘绝对排斥’的条例,在《大清律例》全部近2000条条例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至多不过百分之二三。学界将例对律的作用概之以“以例破律”、“以例代律”失之偏颇。清代的律例关系仍然是律以定罪,例以辅律。下面分而述之。
律、例两种发源形式各有其特点和局限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立例以辅律”,例设立的初衷在与补充和辅助律文。
(一)例以其灵活性来弥补律的固定不变
律具有较强的固定性。是用来垂一定制的法典。具有历代相因的延续性,清史稿刑法志在开篇即有提到,大清律基于明律,宗于唐律。,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乃“古今不易之至理,帝王治世之常经。”
相比之律,例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律文世代相因,条例世轻世重”,可以随时酌中,以保障律的稳定实施。例主要作用是辅佐律的,例由于形象、具体,使用方便灵活,很好的弥补了律相应的不足之处,二者相反相承,相得益彰。
(二)例以其具体细致弥补了律的概括性
律文尚简,且要概括精当。律为国家大法,乃刑事法律的大纲。社会关系具体繁杂。要将律很好在贯彻执行于实务,必然要求拟定符合时宜,酌中风俗的例来具体加以阐释,以便司法官员起操持,有所禀承。例针对社会中具体情况做出详尽、具体的规定。例以其“尚繁”,规定“零细末节”的特点,发挥了功用。一方面,补律所不及;另一方面,申明律义。很好的补充律文,释律精义,以明事理。
就律与例之间的地位而言,律主例辅。律占据主法地位,例占据辅助法地位。纵使在清末修律中,也是如此。以例破法的说法,应全面分析而后定。
(一)律主例辅的格局
由于例的规定比律具体、适时,其数量则日趋繁多。清中后期,律后附例达千条,远多于律。例的适用面比律宽,频率比律高。然就地位而言,在律例关系中,律一直保持首要、主导的地位,而例始终居于次要、丛属地位。依据主要有三点,第一,例以律的体例格式为体例格式,以律统例的体例原则未有突破;第二,例的制定、修改、实施,依据皆在于例。“刑之有律,犹物之有规矩准绳也”。律是定罪用刑的依据,也是定例的依据。以律定例是清朝一贯奉行之准则。当然,在例适用上,例多被引用,带来了大量的问题,这些与律有出入的情况亦不能作为常态来看。第三,例不可能从根本上撼动律的主导地位。例始终依附于律而存在,且并非每条律文皆有例,反过来,例涵盖不了所有律。
(二)客观看待“以例破律,律既多成虚文”的说法。
“律既多成虚文,而例遂愈滋繁碎。”“律既多成虚文”说法由于例多泛滥而致有失偏颇。在中华法系的特点上,日本法学家浅井虎夫就曾指出,中华法乃理想法,律典不仅含有适用性,还有期许在里面。即未必可行,但需得以表彰。律中多有虚文的形成与此也有关系。律典制定时既考虑司法操作性,还有考虑政治上的装饰意义。将法典作为自己王朝统治合理性、有效性,精备典当的象征。所以难免有虚文,死法在里面。加之,历来重视法典相因,强调法典固定不易的传统,也给律多成虚文摸上重彩一笔。由此观之,律既多成虚文,并非皆是因例之过也。
在司法实践中,例被引用之经常,例的数量之巨大,非律所能及。是否就可以认定为,“有例不用律,律既多成虚文,而例遂愈滋繁碎。其间前后抵触,或律外加重或因例破律,或一事设一例,或一生一地方专一例,甚且因此例而生彼例,不惟与他部则例参事,即一例分载各门者,亦不无歧义。辗转纠纷,易兹高下。”若详加考量便知不是。
前已指出,以例代律断然不可能。律成虚文,原因不仅是因例的缘故,此外,律成虚文是极少的情形。律例在适用中,律因稳定而难于适合时宜,因而会在局部,个别时段而成为虚文。例恰巧弥补律这一点。司法官员在司法实践中会因情形而用例,以符合乡俗风情,以酌时损益。这方是用例的正当初衷。当然不能排除,司法实务中官员滥用例,而导致从全局来看,例文繁冗杂乱,一事一例,一地一例,由此例而生彼例,部例参差,一例多门。是故而影响律的适用与精义。但由此即得出以例破律,律多成虚文,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对于律例之关系可归结为:清代的律例关系,仍是律主例辅。例滥破律只是局部表现,未形成主要流势。律例的冲突是法律制定与社会发展的产物,例是在调和社会人情变动发展与律文冲突的产物,但同时,是在对律因时因地损益中对律的坚持。
参考文献
[1]清史稿.刑法志.
[2]上谕内阁.
[3]薛允升.读例存疑.
篇4
我校于2005年9月开始在高中一年级开设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参与物理课教学的老师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大家普遍感触良多,老师们亲身体验到课堂教学氛围的变化,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学生热情的高涨,同时,来自生物、化学等教研组的老师们在物理课备课与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指导和帮助,而且随着教材内容的深入,老师们的困惑越发强烈。下面,我就物理课教师目前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物理教师当前的困惑
1.直接感受到的是知识结构的变化
参加过新教材实验的老师们普遍反映,物理课是最难教的课,有人甚至将物理课能否推行下去看作是影响课改进程的重要因素。
物理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综合,因此,在知识结构上与原来的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的学科体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而物理课对各分科知识的整合也不是简单的分科综合,而是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的认识自然,从基本物理观念上理解物理内容”(《物理课程标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开放的知识结构,而且有助于其学习能力的发展,但是,把相关学科的“部分”内容重组于“整体”的学习主题之中,物理课本身就构建了超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这就给原本分科授课的老师们提出了全新的教学任务,也对他们的教学观念带来极了大冲击。老师们不知道这门综合性的物理课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储备才够用,因为很多知识和技能都需要不断扩展和提高,老师们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新的物理课程。此外,老师们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自学、自练相对陌生的学科知识内容,并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可还是觉得知识不够用。
2.教学思维方式变化带来不适应
原先的物理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涉及到的基本上是因果关系,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学生学习的基本理论通常是公认的定律或定论,实验方式也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物理课里,展现给学生的多是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一个个千变万化的自然图像,有着许多不确定性的问题。在学习的方式上更强调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对物理过程的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实践。因此,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更注重指导学生物理思考与猜想,敢于怀疑,主动观察与动手实践,等等。例如,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试验方案―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评价交流”的学习方法。
目前绝大部分高中物理课教师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没有这样的学习体验,不容易认识到课程思维方式的这种改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感到种种的不适应,难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例如:教师在实验教学和探究教学前,经常会把学生在实验或者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向学生交代清楚,而恰恰是这样“面面俱到”的教学行为扼杀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自身必须学会由过去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过渡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上来。
我们在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校还是以讲练为主。就是课堂上主要由老师讲授知识的重点、难点,课堂上再进行一定量的训练,课后还是让学生进行做题训练。在我们几个学校进行联考时,这种做法还真的能考出不错的成绩。但是大家心里明白,对学生长期有效的教学还是应该在新课程的理论下进行为好。这样就很明显地带来了教学和考试的矛盾。
3.最大的困难是教学资源的缺乏
物理课的教材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仓促而成的教材错漏难免。这直接影响了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与落实。目前的物理老学资源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软件上,无论是图书资源(包括配套练习),还是多媒体资源,都有待一线实验教师自己去开发。物理课教师的教学负担普遍过重,教材涉及到的各个学科的活动,也需要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其备课量已经超过了语文、英语、数学这些传统的“核心课程”,不少教师已感到力不从心。老师们都在尽力去挖掘各种各样的资源,但是还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家长对此也颇有微词,如果不尽早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影响教改教学的质量,教师改革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挫。
4.课时分配不足的尴尬
对新课程中许多探究性的内容,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讨论、研究、动手去发现可能的现象,从而总结出应有的理论。在这种要求的指导下,教师就必须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那就得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我校在课时分配上,每周三课时显然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让老师们感到力不从心。
二、对现行物理教学改革的看法
1.学校尽量能自己开设物理实践活动
纵观物理课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要使学生在物理课中有更多的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体验的机会,高中学校在开设物理课的同时,应研究开发 “物理实践活动课”。
首先,设置专门的“物理活动实践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充分体现物理精神,经历物理研究过程,对学生进行物理素质教育,其中包括物理的精神、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与体验。
其次,开设“物理活动实践课”,更好地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弥补理论必修课程的不足。在物理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兴趣,并对那些有科技兴趣和特长的学生进行思维、技能训练,让他们自由选择所爱好的领域去学习、探究,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想方设法进一步完善子培训机制
物理课教学目前处于改革实验阶段,改革要顺利推进,师资队伍的保障是关键。现在绝大部分学校的物理教师资源都比较紧缺,教学内容涉及面相当广,而目前我校对物理教师的培训时间太少且培训时间和方式单一,很难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学校在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多增加一些接触高科技的机会,让他们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能更清晰地告诉学生科技领域里的知识,而不是纯粹的从课本得来的知识。
总之,要想顺利地推进这门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我们不能仅仅把学习自然物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培养学生物理素质的唯一内涵,更重要的是全面地把物理课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探究自然的活动,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物理素养的过程。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尝试、去体验,让物理课堂成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大舞台。
参考文献:
[1]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篇5
关键词 新课程科学素养教学模式
面向21世纪,中学物理教育要走向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物理教师,应当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尽管已经有了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但教科书可能单向传递信息,不具有交互性,无法根据学生的现场的反应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式。另外,教科书是根据广泛的、统一的读者对象编写的,不可能对城乡差别、地域差别、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别和情感态度的差别等某一个方面做具体的关照。然而,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却是具体的、有特点的,因此教师只有把《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把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达到新的课程目标。下面仅结合教学实践谈自己对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物理新课程标准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探究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内容上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以考试的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把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倡导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教师要转变在学生学习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提倡评价的多主体。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新课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二、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发生根本转变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出题,学生做;教师阅卷,学生改错”的状况,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正常发挥。新课程标准提倡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
赖于教师的讲授,在这种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而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因为物理情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物理学习、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只有在各种有益的环境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因而,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进行探究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篇6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组成,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粉笔+黑板”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
1)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书写静态而单一的文字和图像,学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使图像在大脑中产生动态,但大多数的中学生很难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形成相应的物理情境或物理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表现为视觉、听觉的单一,缺少动态感和多样性。再者,课堂上较长的板书如例题、练习题或较长的概念、规律,无形中要占用较长的时间,从而或多或少地减少了课堂的容量。
2)传统的实验教学很难反映某些物理现象、微观世界及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有时虽然能够反映出来,但也不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比如研究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时,演示实验速度太快,学生不容易观察清楚;再比如人造卫星的运动或生活中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向学生展示。这对创设物理教学情境而言是个很大的缺陷。
3)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出过高的要求,中学生只有极少数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结果大部分学生感到物理太难学,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学习的效率较低,导致学习成绩很差,教师也感到物理很难教。
中学生的思维活跃,精力充沛,他们的情感和兴趣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好奇心很强,兴趣广泛,情感丰富,对新鲜事物异常敏感。从认知规律上分析: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增强,但具体形象思维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形象思维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在时间、空间和微观动态上的想象力。物理学上很多知识比较抽象,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过高,使很多学生望而止步,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有必要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计算机辅助教学能给学生形象、直观的动态图像、视频等信息,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学家曾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在记忆上,单纯靠听觉一般能记住15%,单纯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如果视听并用,其记忆率可达65%。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动画、视频等向学生传递信息,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同时发挥作用,教学效果会更好。现在脑科学研究表明:左脑主要进行抽象思维,右脑主要进行形象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倾向于左脑的言语和逻辑训练,使左脑接受了过渡的教育,而右脑接受的训练则严重不足。中学物理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应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为此,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左右脑的同步开发。只有左右脑思维能力得到平衡发展,大脑才处于最佳状态,发挥最佳的思维效应,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开发右脑的主要方法有动画展示、音乐激发、录像播放等手段。物理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为开发右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学课件的动画设计,物理现象的视频再现,音乐的插入等手段,可以起到视听并用,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开发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物理学中的微观世界中的分子、原子、电子等的运动情况无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到。而通过计算机可以模拟微观世界运动情况。如“热学”的布朗运动,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小颗粒的运动,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却无法观察到。这时可以通过动画形象地模拟演示出来,并可以模拟颗粒的大小和温度对布朗运动的影响。
在课堂上受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无法进行,教师则可通过动画模拟,播放视频材料等方式展示出来。比如在讲“超重与失重”时,可播放乘坐电梯时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神舟”宇宙飞船运行时的完全失重现象,这样可以进一步理解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在讲“宇宙航行”一节时,可用动画模拟不同轨道上的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随高度变化的情况;讲“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可通过动画进行抽水机工作与电源的电动势的类比,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粒子散射、重核裂变等一些近代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室中无法进行,则可以利用课件进行现象模拟。通过这些手段,不但可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有些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虽然可用实验演示出来,但有时不利于观察或进行分析研究。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模拟,不但可以补充演示实验的不足;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动静结合,快慢适中,大小可变,有利于分析研究,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应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再播放模拟实验弥补真实实验的不足。如平抛运动的分解,通过实验演示学生不易观察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可通过频闪照相拍摄平抛运动的现象进行慢镜头播放,这样会更加直观地展示分运动的情况。探究楞次定律的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再用动画模拟出原磁场和感应磁场的磁感线,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得出规律。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时,通过对光电实验装置的操作让学生观察现象,再利用动画模拟改变频率、光照强度时对应的现象,学生更容易发现规律。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服务于生产生活是物理教学的宗旨。为此,可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物理现象拍摄成照片或制成影视材料,在相应的教学中进行播放。如在讲“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可播放火车转弯、汽车过拱桥、水流星、翻滚过山车等视频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精神状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板书占用较大的时间,使课堂的容量减小。采用课件,可把较长的板书或其他阅读性的材料、例题和练习题制成课件,并可以把复杂的物理过程制成动画,大大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同时也为扩大课堂的容量提供了条件。由于制作课件和视频比较麻烦,可以借鉴一些课件,加工成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
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应注意到下列几点。
1)搞清需要用黑板板书的内容。比如一节课的知识要点是需要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的,这样不但有利于课堂小结,而且有利于学生明白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解题时示意图的画出,对示意图的分析,解题的大致过程也是板书的内容,因为教师画示意图的过程和分析问题的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形成起到的引导作用是多媒体课件无法替代的。解题时规范的步骤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篇7
课程目标分为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两种。教师通过预期的设计让学生明白通过教学将会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案中要花功夫,整个学习的流程、活动的设计、数据的应用、信息的播放、问题的设置等都要经过思考,明确编写的目的性。在讲授下节课前,可先将学习目标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讲授中可以检查学习目标,这样的导向性学习和总结性小结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学案中给出的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可设置悬念、布置问题、捕捉生活常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二、转变思维模式,提高认知能力
转变教学思维,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接受不同的模式训练,也可以尝试多样化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多样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的转变,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融学习、娱乐、引导、激发为一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发动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课程的相关资料,来反映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出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危害,并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可以展开讨论,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认知感悟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实,影音播放、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教学中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新课改的背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创设情境。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就是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有效性。
四、合理选材,丰富学生想象
地理教育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教师,即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选取充分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有事想做。比如在讲中国分区地理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讨论自己所代表的这个区的地理特征和发展优势。让学生分别来指出对方区域的发展的局限并要求对方回答解决的措施。讨论结束后,可安排学生为对方所代表的地区地理特征进行总结,使学生印象深刻,加强了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让教师和学生都大有收获。
五、运用地图,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
篇8
一、"人职匹配"的基本理论
"人职匹配"理论最早由美国帕森斯教授提出,该理论以差异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为基础。"人职匹配"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职业相匹配。每个个体在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与人生观等方面都有其特性,而且不同职业需要不同特性的人员[1]。"人职匹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人自身的能力完全能胜任该职位的要求,即所谓的人得其职;二是指职位所要求的个人能力、性格、学识、经验、技能等这个人都符合条件,即所谓的职得其人。"人职匹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求职人员心理及生理特点的有效评价。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得求职人员的信息,包括能力、家庭、身体与心理状况、学历、工作经历等,并以此进行评价。
(2)提供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如职业性质、求职的最低条件、工作环境、薪酬制度等。
(3)"人职匹配"。指导者在掌握求职人员特点及职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帮助求职人员选择适合其个人特点的职业,并能在该职业岗位上取得较好的发展[2]。
二、高校人事管理中人职匹配的现状剖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矛头已指向高校,但高校"人职匹配"现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高校教师兼职管理者的素质与职业素养间存在差距、教师全面发展的要求与"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相悖、个人灵活的服务意识与岗位刚性制度间的矛盾等。下面,笔者重点剖析一下高校人事管理中"人职匹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师兼职管理者不具备管理职位的素养
高校管理者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以及教学质量提供支撑。高校教师属于高层次人才,教师兼职管理者在师资管理队伍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然而部分教师兼职管理者并不完全具备管理职位的素养。首先"近亲提升"与"关系户"的现象未能杜绝;管理结构方面存在缺陷[3]。其次,高校本身也未对管理职位上的素质要求给出明确规定,聘用程序没有完全公开公平化,专家对于聘用人员的评价机制存在不健全的地方。另外,有些高校没有充分考虑教师兼职管理者的发展规划,未将工作实绩与薪酬充分挂钩,直接导致教师兼职管理者进入管理岗位后,不能完全胜任,管理工作运行不到位。
(二)教师的全面发展与职位任职要求相悖
对于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而言,如何平衡好教师全面发展与职位任职要求间的关系是关键所在。任何一个职位都有其特定的任职资格要求,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对于高校人事管理者,尤其是教师兼职管理者而言,职位资格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学业务水平精湛、科研能力显着、综合管理能力突出。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教师全面发展与职位任职要求间出现了一些冲突现象。
篇9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管理方式 班集体 作用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班主任
在教育部的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规定中指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指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是辅助学校领导者实施教学、教育工作任务的重要人员。
(二)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是指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的具体的形式和方法。班主任管理方式是指班主任在教学、教育的管理过程当中对学生的指导或领导的形式和方法。
(三)班集体形成
高中班集体的形成可划分为3个阶段:分散的群体、集合的群体以及集体。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高级形式和阶段,是质的飞跃。
二、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个人评价
优点:以不同的划分标准对班主任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了划分,并对不同种类的管理方式的特征进行了很好的归纳总结,指出优势与不足,丰富了对高中班主任管理方式的研究,同时也对班主任的作风、品德和人格对班级的不同影响有一定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要的思路。
不足:采用的分类标准不同,各有侧重,但他们都没有把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与班集体的形成联系在一起,更没有分析两者的相关关系,导致研究成果的价值不大,而且缺乏实际研究,只局限在理论的层面上。
三、不同的管理方式对班级形成的不同影响及作用
班主任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三大类:专制管理、民主管理以及放任管理。
(一)专制式管理
1. 强调以老师为中心
这种管理方式强调以老师为中心,班干部的任命、班级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等各项活动和事务全部由老师一人负责,无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把学生完全看成被管理的对象,使得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
2. 不合理的师生关系
这种管理方式导致师生关系带有浓烈的服从色彩,使同学们会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一切听从老师指挥的“好”学生,另一种是有自己主见和想法的,不按照老师意愿做事的“坏”学生。但第二种学生往往会被老师惩罚,最终也只能服从。
(二)民主式管理
1.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这种管理方式强调学生和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老师与学生经常沟通,听取学生对管理班级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和老师一起制定管理班级的规章制度,使同学们更能很好的、自愿的服从,使班级的气氛更加和谐融洽。
2. 合理的师生关系
使用这种管理方式的班主任能够建立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同学们为班级的管理献计献策,使同学们感觉到每个人都是班级的领导者和指挥者。老师会在同学们有困难的时候提供最有利的帮助,也会时常听取学生们提出的批评,从而增强了老师们的人格魅力,使同学与老师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这种管理方式既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放任式管理
1. 无中心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不组建班干部团体,或者虽然组建了班干部团体,但是老师没有给予班干部明确的指导,使班干部不懂得怎么管理班级。班主任对班级也不加管理,使班级成为一个松散的群体,学生们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等,时间久了,同学们的好习惯渐渐丢失,坏习惯渐渐养成,最终使同学们在一个没有任何规范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2. 不合理的师生关系
这种管理方式下,老师不管学生,学生对老师没有什么尊重可言,师生关系非常淡薄,最终学生自由倾向暗地滋长,学生得不到良好的规范和教育。这种班级的班主任对应接不暇的无理要求无法作答,班主任往往无力也不想整顿班级纪律,只能是听之任之。
四、着重分析民主式管理对班级形成的正负影响
从上述三种管理方式的特点可知,民主管理方式是最有效最科学的。它的优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们的班级主人翁精神。二,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实现真正的自我管理。
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隐患,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培养出来的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弱。二、学生可能会不履行自己的义务,而是过分的强调自己的权利。三、不利于短时间内完成高强度的任务。
五、消除民主管理对班级形成的反面影响的建议
1. 开展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让同学们懂得过分强调自由、权利和民主都是不对的,而奉献和服务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美德,让同学们相互学习,可以开展社区援助、学雷锋、辩论赛、主题班会等等活动。
2. 开展一些难度较大、强度较大的活动,让同学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使同学们懂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努力拼搏、坚持不懈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提高同学们的抗压能力。
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攻关锻炼、寒暑假打工、社会调查等等,培养同学们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同学们在遇到困难时或者被困难打倒时能够坚持不懈,不放弃自己最终的目标,努力站起来,勇敢的向着目标前进,从而培养真正的人才。
结束语
班主任应当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要学会正确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注意改善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法,提高与学生谈话的技巧;从纷乱的问题中找出高中学生管理的难点和解决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张丽红.高中班主任应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9):23-24.
[2]张德刚,高旭.浅议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3):77-78.
篇10
关键词: 新课程 探究性学习 学习心理 兴趣特点
一、引言
多少年来,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教育的主宰,于是常常不自觉地以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规律。今天我们认识到了这种判断其实是错误的,教学过程的主人其实是学生本身。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因此,在物理课堂上积极引入和实施“探究性学习”非常必要。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他主张:“以使学生练习之多寡判断教育之优劣,能使学生有充分讨论参与之机会,方为良师。”因此,陶先生的创造教育,十分重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练习、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二、“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它正在为广大教师所积极采用。但是“探究性学习”并不是随意的无规律的,不恰当的使用,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可能引起课堂教学的混乱状态,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三、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兴趣特点
物理是一门有趣又有用的学科,要学好它离不开学生的情感的参与,学生的大脑既不是一个简单的容器,又不是一架单纯的信号接收机,一堂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取决于学生上课的情绪。现代心理学认为:高中时期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学生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体迅速生长,精力充沛善于思考。(2)脑的机能急剧发展,记忆力开始达到巅峰状态。(3)情绪的动荡与不安。情绪体验强烈,强烈暴发与温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并存,可用“狂风怒涛”这个词形容。同时,有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兴趣有关。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各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一种内在动力,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由此可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心理与兴趣的特点,是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应该考虑的两个很重要的因素。
通过对一堂课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其心理状态(包括情感、记忆、注意等)与兴趣状态很难一直维持。作为教师,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上课后约8至20分钟学习状态达到最佳状态。“课堂教学时间”、“心理状态”和“兴趣状态”这三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其学习心理和兴趣状态都经历了一个由低至高,再由高至低的涨落变化过程。
四、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根据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兴趣特点,它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
(一)探究与时间选择的关系。探究可以在一堂课内的任何时刻进行,但是教师在不同的时刻探究,其取得的效果不一样。这就说明探究存在一个最佳时间的选择问题。
(二)探究与教学气氛的关系。探究可以在任何的课堂气氛下进行,但是教师在不同的气氛下探究,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活跃、能动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积极因素,引导积极思维与创新思维;而凝固僵化的课堂气氛,只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已全面展开。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领会和贯彻新课改精神,及时进行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适应时展和物理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容应对这场改革。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物理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观与科学品质。因此探究教学在新课程中被确定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它可以给学生提供注入时代精神、体现时代色彩、赋予时代内涵的学习方式。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强调“双基”: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是学生主体对知识客体的认识过程”,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追求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或复制功能。试想,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或十二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们怎么能够指望他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呢?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展开后,新课程观下的探究教学,应该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是知识的发现者。因此,探究教学以教师组织、指导和参与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研究等多种活动,大胆质疑、认真探究、积极讨论、自由表达,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运用于问题的研究,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且,新课程下的物理探究教学不能只注重形式,更应该着重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原则。学生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
2.生活即教育,引发认知冲突,启发积极思维,体现意义建构原则。学生的认知冲突往往产生于实际的物理问题与已有的生活经验之间的矛盾。因此问题的提出要力求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自然、社会、生活环境),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从多种探究问题的方案中寻找和优化组合成能体现事物本质的探究方案,进行进一步探究,最后对探究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和归纳,从而建构起事物的概念和有关规律。
3.师生合作创造。陶行知认为,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师生合作,将“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始终贯穿在教育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和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注重思维发展,学生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会感觉他和教师一样都在进行课题探究,于是学生就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并极有可能从其他角度审视,批判性地参与教师引导的课题探究教学的活动,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便会得到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扎实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拉近了,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倾向得到了实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实现由学习者到“研究者”角色的转变,陈述自己较成熟的看法或经课余时间完成的课题探究过程,这一环节中的“师生换位”,有利于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这种心理换位也可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能使学生积极地从整体上把握所要探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