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范文

时间:2023-08-12 09:2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

篇1

关键词:技术美学;景观设计;审美

Abstract:The source of technical aesthetics was introduced and its meaning was explained.The relations between technical aesthetics and modern landscpae design were discussed.The embodiment of technical aesthetics in landscpae design was discussed in the aspects of new material,new technology,new structureand new apparatus.It was put forward that th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chnical aesthetics were tending to sensibility, native land and zoology.

Keywords:technical aesthetics;landscape design;aesthetic taste

中图分类号:TU-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6-0152-03

技术是人类文明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在物质化的同时,也在被精神化和审美化。在当代景观设计不断进化的历程中,新技术不仅能使我们更加自如地再现自然美景,甚至能创造出超自然的人工奇景。它不仅极大地改善我们用于造景的方法与素材,同时也带来全新的美学观念――技术美学。

1技术美学的产生及拓展

技术美学(aesthetics of technology)是研究美的技术表现,以及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恰当结合的科学,是应用美学的分支,亦是技术科学与美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技术美学伴随着现代化生产而产生发展,可以追溯到首先在英国展开的工业化进程,以及随后在欧洲各地掀起的“新艺术运动”。20世纪30年代,在“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全面发展的以几何形式美、材料美和结构美为核心的“工业美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门以研究技术美为核心的新兴科学――技术美学。

技术美学最初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工业产品的艺术设计问题。它把美学运用于设计、商品交换领域,一方面要求充分运用先进科技作为设计的物质手段;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将积淀在头脑中的审美意识、艺术规律和艺术形式调动出来去创造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技术美学已逐渐从工业界漫入各行各业,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工业产品设计,还包括对建筑、室内、景观、服饰、广告、招贴、包装等设计行业的渗透,突破了传统空间向度和时间向度,开辟了技术表现的新领域。

2技术美学与当代景观的审美转型

技术美学应用在景观设计领域,是以技术为起点,以工业材料如砖、瓦和钢筋混凝土等为要素,研究景观、观赏者和景观审美意境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技术构成是审美构成的基础。技术构成的变化总是要引起审美构成的变化,正如审美构成的变化往往可以追溯到技术构成的变化。任何一种景观的构成都具有技术的和审美的双重性。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在其著作《全面建筑观》中认为:“以往的历史表明,审美观念是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的。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会陷入与摹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技术能力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能力。人类的实用技术重于审美能力的发展。但是审美能力的发展又不是截然落后于技术能力,而是随着各种能力的发展而流动变化。

当代景观设计受到新材料技术、加工技术、环境科学技术,以及当代美学、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许多新的观念技术介入进来,传统景观的服务对象及目的已经完全改变,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审美习惯等的改变对景观环境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新的功能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这些都使得当代景观在各个方面都区别于传统的景观环境设计,使当代景观设计和营造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转型和变化,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技术发展趋势。新技术成为景观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和完成设计的手段,当代景观呈现出与传统景观迥然不同的面貌。

3技术美学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渗透和体现

技术美学与当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并在当代景观设计中通过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来体现技术美。

3.1新材料体现技术美

使用新材料是技术美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材料通过它本身的表面、形状、色彩和质地,在人们的感觉中唤起某种特定的感觉和情绪,带来不可取代的表现力。达到只有现代园林才能具备的质感、色彩、透明度、光影等特征,或达到传统材料无法达到的规模,这在一些具有创新或前卫精神的设计师身上反映突出。

近来玻璃、透明塑料等材料越来越多地进入园林景观,使景观设计出现一种走向透明的趋势,如丹・皮尔逊设计的屋顶花园,透明半球形屋顶灯散落在植物中,反射出天空与周围环境的影像产生一种科幻的效果(图1);合成纤维、橡胶等软质材料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景观设计中,其构成的软质景观形态流畅柔和,富于有机物的生命感和动态感,给人们带来新鲜的感受;具有现代工业色彩的金属的运用使种满自然植物的庭院很有现代感,如景观设计师大卫・史蒂文斯设计的金字塔形雕塑,将不锈钢、水和郁金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水流过金字塔的表面,与纤细的花朵形成鲜明的对比,并给不锈钢的硬边记高强度的反光表面赋予生机与动感;光纤也开始应用于景观照明之中,成为一种新型的景观照明材料。

3.2新技术体现技术美

当代的技术观念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现代主义的技术化观念,是一种多样化的技术观。相继出现的新媒介、新技术在环境设计之中的应用,为当代景观增加了区别于传统的环境景观的全新内容,并通过多种表现手段(嗅觉、听觉、触觉等)去丰富人们的审美内容,如音乐喷泉、人造雾、视频技术等现代手段。它完全区别于传统得以单纯的对自然欣赏,创造了具有时代感的技术美学。

由于现代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受建筑设计理论的影响,很多景观设计作品也表现出高技派、银色派的特点,精细的节点构造和细部,先进的施工技术,使景观建筑、小品越来越多地呈现工业设计的表现手法;先进的植物栽培技术同样给景观设计师带来新的灵感和创造能力。如无土栽培技术,让植物的栽植与培育不受场地的限制,有的设计师利用这一技术制作了“移动庭院”(图2);在景观照明技术方面,已从过去最求高照度逐步向注重景观照明质量、艺术性、视觉的舒适性方面转化。目前光纤照明系统经常被用于水池、喷泉里,如舒沃兹(Matha Schwatz)在瑞欧购物中心庭院的黑色水池池底分格条采用了光纤代替灯光效果;水景技术在手法上也异常丰富,形成了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与引导等水的特性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整体水环境设计。

3.3新结构体现技术美

当代技术美学把自身作为表现的“目的”和主题,摒弃了从内到外的手法和以功能作为单一表现内容的艺术教条,发展了以结构形式为表现内容的美学手法。如两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学习艺术的法国学生设计的帐篷庭院,采用现代张拉膜结构的设计手法,用木桩和合成纤维帆布构成了一个雕塑形的超现实主义景观:一株新西兰亚麻和仙人掌类植物从起伏的红色帐篷中冒出来,一条黄色木板通道环绕庭院一周(图3)。这一设计对空间作了强有力的三维阐释,它更多地是一种体验,而非通常与庭院相关的供人们栽种花草或休闲娱乐的场所。设计摒弃了传统庭院的大部分元素。

3.4新设备体现技术美

当代水景设计师利用发动机等设备将运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进行探索,有的设计甚至把灌溉系统设计成为一个动态的雕塑(图4)。这类高科技打造的现代水景空间让人们耳目一新,并不是单纯的流水空间概念,而是要与整体环境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环境,一改过去游人只是作为单纯的观赏者的身份,第一次让游人参与到水景设施当中去,进行全新的体验,同时它又是凝集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附加价值的水景。

4技术美学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发展趋向

技术美学促进了当代景观设计的审美转型,同样地,当代景观设计也引导了技术美学的发展,两者互为前提、相互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艺术理论、建筑理论等其他学科领域的影响,当代景观设计越来越呈现出技术主义的倾向。我们可以从许多的方面看到这种倾向的发生。

4.1新技术运用的情感化审美趋向

技术的情感化趋向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特征。早期技术主义是以技术为基础,将人的感受放到了次要的地位。但是科学技术越发展,人们就越需要情感来平衡技术所带来非人性的负面影响。于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技术主义设计师便开始有意识地在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使用者的情感需要。他们一方面保持自身原有的对技术运用上的乐观和自信,继续将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思维注入到他们的新作之中;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重视城市、自然和人类的需求等情感课题,并大胆地将他们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发展到感情领域。在机器工业时代向信息产业时代转化的过程中,当代景观技术美学需要适应技术与情感同步配合的时代要求。

4.2新技术运用的乡土化审美趋向

伴随着现代主义的反省以及对地域文化的重新认识,时代的演进推动着景观技术逐渐向地域性景观的方向发展。景观设计是立足于特定地理条件、地质条件和人文环境所产生的多样性的景观表现,在设计中如果能创造性地运用现有高新技术并结合当地的材料技术,与地域的人力、物力资源耦合,可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从景观与环境的对话、空间意向的把握和材料性能的理解等方面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将高新技术合理的运用到地区和传统的景观的构筑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技术与文化的共生。

4.3新技术运用的生态化审美趋向

随着结合自然的设计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景观设计的生态观念必然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在利用技术文明极大丰富物质世界的同时,必须要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抛弃消耗型的发展模式,使自然得到合理、适度的开发,以健康方式融入人类环境。因此今后的技术运用更加强调自然本身的健康状态和存在质量,发展一种在地域自然生态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使之立足于地域特性的自然环境,体现地域自然生态的特征和运行机制,考虑自然环境的可能和限制,实现现代技术与地域环境、资源的结合。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的特征,使用地域性自然材料。反对以消耗大量能源和后期投入大量维护为前提条件的景观。

5结语

当代景观设计在不断扩大的审美领域的过程中,继续追求技术的艺术表现力,结合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不断探索和拓展自身的表达语汇和形式而追求新的发展,使设计创作更具有审美的意义。当代景观的新思维不仅仅是对前卫、流行设计理念的复制,对当代景观的一种合理化、科学化和理性化的新的追求和探索,还是一种技术方面的新的哲学思想。当代景观的探索之路正逐渐向这样一个方向前进着。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中国台北:明文书局,1995.

[2] 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魏广龙.当代景观的审美转型.天津大学学报,2003.

[4] 邢佳林.现代景观高技术发展趋势初探.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 林菁.欧美现代园林发展概述.建筑师,1998.

篇2

现代科技的过分张扬,形成了技术理性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本身的霸权统治,从而将现代人逼近生存的死胡同。正是在对现代科技发展观念进行解构的基础上,后现代科技伦理观将哲学对人类生存困境的理性反思与应用伦理学对科技发展的规范性要求统一起来,力图建构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新的科技伦理。

一方面,后现代科技伦理观主张科学技术发展应重拾其社会历史维度。反思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科学技术异化导致的技术理性垄断是其主要原因。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产物,是在社会历史中逐渐发展、强大起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技术理性的力量不断得到彰显,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人对科技依赖性的不断增强,技术的支配作用也越发强大,自然成为技术的资源库、材料库和能源库,其结果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和恶化。不仅如此,在技术发展过程中,连人也未能幸免,成为技术作用的对象和材料,人的价值遭到技术的忽略,其结果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冲突。人或社会历史维度的缺失导致了技术与人及社会的分离,使技术成为独立于人和社会之外的垄断力量。海德格尔曾经对此进行过深刻分析,他将技术称之为“座架”,并指出:座架不是什么技术因素,不是什么机械的东西,它乃是现实事物作为持存物而自行解蔽的方式,这种解蔽方式就是现代人的不可回避的生存方式。座架概念表明技术将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存的意义剥离开来并导致对生存意义的遮蔽。这正是造成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根源所在。后现代科技伦理正是抓住这一关键之处,主张重拾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维度,强调人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作为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成果的科技和人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自然具有其社会历史性。所以,科技不仅要关注人的存在方式,更应关心人的生存意义。后现代科技伦理观就是要从人的终极意义上的救赎与解放的维度,要求科技去思考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将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作为科技发展的追求与原则。

另一方能,后现代科技伦理观主张以“提升人的生存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技发展的合法性根据。承认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是后现代科技伦理观反思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前提。科技的异化并不能否定科技本身。技术是现代人的存在方式,对技术的否定就是对人自身的否定。因此,后现代科技伦理观强调彰显伦理对科技发展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目的就是努力寻找科技发展的合理性形式,重新赋予科技存在的合法性根据。未来科技的发展应该告别过去单纯追求技术的任意扩张和垄断的发展理念,将提升人的生存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作为衡量科技发展是否合理的价值标准。后现代科技伦理观正是秉承这一使命,努力研究和发掘新的伦理形式,强调将自然的价值、技术价值、人的生存价值等诸多价值因素纳入科技发展之中,用伦理的力量校正科技异化,限制技术理性的扩张,通过对科技发展的伦理考评促进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促进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二、后现代科技伦理观的时代价值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现代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0. 引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也正面临着现代化的改革。早在二十世纪末期,我党就提出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到如今,我们的现代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系统,同时也出现相应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从现代化教学的内涵及改革内容入手来分析现下教学改革的情况。

1. 现代化教学的内涵

现代化教学的内涵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从现代化教学技术方面来讲,二十世纪的现代化代表着投影、幻灯,现今我们讲的现代化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概念,它继承了以往的现代化概念,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网络科技,所以对我们现今对现代化教学最直观的理解就是教学与现代高新科技的结合,把新的科学技术融入到教学课堂,起到推进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

要实行现代化教学改革,必须得从教学观念的革新入手,变革不适合时代进步及学生发展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将新鲜的教育思想注入到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并与之融合,形成符合现下需要的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的特点就是教育科技的使用,教育技术也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与现代教育观念是相辅相成的,都是现代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现代化教学改革需要将观念与技术相结合,从而创造现代化的高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2. 现代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说到现代化教学,大家都会联想到相关的教育科技,比如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等。但是仅仅是对这些仪器的使用,并不代表实现了现代化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还要变革相关的教学方法、管理手段等等。现代化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去介绍相关的教育软件、教育机器等等,而是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符合现代社会及学生发展的方式去组织教学,从而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率的目的。所以说现代化教学并不仅仅只是技术创新,下面,笔者将从观念及技术两个方面来分别阐述现代化教学改革的内容。

2.1关于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

现代化教学包括现代化教学技术与现代化教学观念,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是改革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类的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离不开观念的指导,因此现代化教学改革首先就是应该对教学观念的革新,抛弃传统的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观念,努力的去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想,并尝试着将各种教育思想与学生的现实需求结合,从中整合出最适合现下需要的教学观念。

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从教学实施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讲:从师生关系的方面来讲,传统的教师至上的观念在此被平等观念所取代,在一定程度上确立学生的学习地位。传统的将学生视为学习工具的观念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将学生看做是一个发展中的人的观念。在这里,教师与学生可以站在同一平台上对话,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从教学方法来讲,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被取代,实行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学术交流,互相学习。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传统的只注重间接知识的教学内容被拓展,增加了许多培养学生直接经验的教学内容。

2.2关于引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本文所讲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主要是指教育科技,相关的教育科技的使用是现代化教学改革的特点。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可以将新科技引入相关的教学课堂,让它为教学服务。

我国传统的教室学生桌椅是以秧田的方式摆放的,并且大部分教室仅有四面墙、一扇门、一块黑板、三尺讲台。这就形成了典型的填鸭式的教学课堂,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只需要仔细听讲就是,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作用的。现代化教学改革将各种相关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引用到课堂,在教室中添设相关的影音设备,尝试改变以往的只由教师进行单方面的经验传授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影音展示,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另外,如今网络科技发达,网络资源也非常的丰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相关的知识技能学习,通过网络去接触更多的知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总而言之,现代化的教学改革并不仅仅只是意味着引用相关的教育技术,还强调将教育技术与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相结合,以符合社会及学生需要的教育思想去指导教育技术的使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化教学。

3. 现代化教学改革的反思

从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提出到现在也有一定的时间了,其在研究与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首先,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改变,对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使用也是机械化的,没有起到任何实际意义,并且还耽误了正常课堂的时间,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比如,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教师通常只是把文字堆积上去,课堂上教师仅仅只是在念PPT上的文字而已。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机械化的教学组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消极的。其次是我国很多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改革并不彻底,在农村或者偏远地区还没有普及相关的教育科技,还停留在原来的教室、黑板、讲台、粉笔的教学模式上。最后,在部分教学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比如教师完全依靠相关的科技,把精力全部用在相关教育技术的使用上,而忽略了基本的教学。各种教育科技在课堂教学中,都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它依附于基本课堂教学中,不能取代基本的课堂教学而独立存在。

4. 结束语

从现代化变革的实施到现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现代教育科技的引用也对教学活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并且还将学生的学习延伸到了课堂外,学生随时随地的通过网络课堂进行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改革培养了许多真正意义上的优等人才,为学生开拓了更加宽广的发展道路。但是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后来者们,继续将这一改革深化,去完善改进相关的理论基础,落实改革实践,努力将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文汝,肖喜燕.构建高校基础课程创新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2]王磊.浅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3]李月晶,马东雄,赵健闯.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1)

[4]胡金敏,谢双维.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1(03)

篇4

当前我们科技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要与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结合起来,与学习《江泽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结合起来,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作用,抓紧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兴起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高潮,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 高新技术已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制高点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论断,同时我们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懈奋斗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为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特别是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营造了“科学的春天”,极大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武汉之所以在50年内成为华中的中心城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进一步论证了科学技术在先进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他指出“在这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使我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应加以深刻理解,自觉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获得最根本的动力和产生更大的威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最高概括。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人类文明的进程越来越深刻地证明,没有科学技术就不可能有新的发明创造与运用,就不可能有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和新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科技发展,以顺利地引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更加宏伟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迎接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抢占高新技术这一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立足于创新。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因此江泽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他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作为科技大市的武汉要带头响应,广大科技工作者率先垂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工作、去奋斗,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非凡业绩。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优势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优化配置武汉科技资源,构筑武汉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办好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化。  

2 用科学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也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相联系,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大问题。  

先进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科学文化概念是指我国公民对科学精神的宣传,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与运用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外延与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科学文化在人们的全部活动中已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状态。当今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精神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科技革命本身就是一种前进的文化,体现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所以坚持用科学精神审视传统文化,探索未来文化,可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如果我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及时吸收和拥有最新科技成果,不占领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就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会失去自己的先进性。  

科学技术是推动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种理性力量。科学是发现、揭示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愈深刻愈全面,其行为就愈合乎道德。作为现代文明结晶的科学技术,凝聚人类智慧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无疑是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文化是树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不断地揭示出世界的本质,是当代人们观念变革的强大动力,它引导人们以科学的世界观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江泽民同志在强调理论武装的同时,很强调“知识武装”,尤其是“高科技知识武装”。这是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高科技知识的人,才能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掌握邓小平理论。  

科学精神是评判是非的重要标准。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深层次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精神作为科学家共有价值观念的集体体现,在成为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准则的同时,又以一种文化形态注入整个社会,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因而科学也成为人们把握和判断社会事物、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的重要标准和依据。比如“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江泽民要求全党全社会发挥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当前,我市要进一步认识先进科学技术对人们思维空间拓展、思想观念转变、道德意识更新的巨大影响,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市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武装头脑,应用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科学观念,逐步培养起科学精神。  

3 加速科技进步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我们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是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当前人民要求我们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所以我们党要顺民意,顺历史潮流,也必须代表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代表科学技术创新的要求,使我们党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的社会。具体地讲,当代的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科技的发展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要体现人文精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技术进步要从以下几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引导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 ;我国一部分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给反科学、伪科学思潮的泛滥和一些搞迷信和邪教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也给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温床。所以我们要大力传播科技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公民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树立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建立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前我们要通过科普宣传,让广大群众懂得宇宙的起源、人类进化、灾害形成、养生保健等科学道理,使大家真正明白科技与财富、健康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公众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宇宙观。  

(2)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综合国力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发展高科技,必须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支撑。全社会科技文化水平越高,社会吸纳科技的能力越强,成果转化就越快,从而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突破与创新。目前我国人口素质状况堪忧。据统计,在现有人口中,接受过9年及9年以上教育的只占40%,接受过12年及12年以上教育的只占11%,青年适龄年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仅为3%。这种状况不改变,将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西部大开发的进度。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包括劳动者素质在内的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潮流,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  

篇5

论文摘要:在西方绘画观传承、沿袭与变革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往往扮演了决定性角色,很大程度上科技发展导致西方绘画观不断嬗变。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科技发展,人文主义复苏,艺术家创造了最高成就的形体写实主义绘画;19世纪后半期。由于科学光学理论出现等原因,印象派画家找到了新的写实绘画突破口;l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工业社会多种矛盾尖锐化、摄影术冲击、现代物理学等新科学观确立等.现代画家将注意力转入绘画本体。实验和反叛成了现代画家探索的动力和口号。

西方绘画传人我国约近百年的历史.尽管西方各主要画种在我国均普及开来并拥有大批忠实的追随者.但我们对西方绘画观念的理解和吸收还有待深入,比如对西方现代主义阶段艺术观念方面的研究不足就有碍于我们对西方当代各类艺术形式的正确理解和吸收。为了找出西方绘画观形成、发展乃至嬗变的真正原因以深化对西方绘画观念的理解和认识,笔者把西方绘画观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古典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现当代时期三个明显的阶段来分别剖析其后的科技动因。

一、古典写实模仿观的形成与科技动因

在远古社会,为了生存和掌控自然.出于巫术目的,原始人创造了最早的洞窟壁画.这是绘画领域模仿意识出现的萌芽;从古希腊开始,“艺术模仿自然”理论已经出现,正如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绘画、音乐、诗等艺术。都用各自的媒介和方式来模仿自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从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传统……所以,除了中世纪这一特殊时期。文艺复兴以前的西方早期艺术家一直企图找到能逼真模仿客观现实的艺术造型手段。就绘画而言,用线条来模仿自然物象的造型手段是古人类对艺术的一大贡献。古人用线条来模仿自然物象、绘出逼真的形象起初只是为了对假想的猎物实施巫术。主要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由于古人类还没有掌握明暗方面及透视方面的知识,因此原始绘画也必然以线造型为主,倾向平面.即使后来精于造成景深感的西方希腊化时期的画家也并不懂得焦点透视所遵循的数学法则,依然不能准确地模仿真实空间。而中世纪,很大程度上,绘画是以形象解说宗教教义的工具.因此绘画也是平面化的,不需要也没必要造成深度的空问感。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对自然的不断认识,对知识的探求与把握。人们越来越自觉地认可自己、认可生活。人们开始思考周围的世界、环境、个别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对空间的追求变得非常强烈。”E2]文艺复兴早期的建筑师、雕刻家和画家阿尔贝蒂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绘画艺术。这种新的绘画艺术该是这样的: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数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而透视学则是绘画的数学基础。因为几何学上的盲人.是难以理解绘画的原则的。15世纪,在科学理性精神的影响下.随着绘画领域数学般精确的透视法则的提出.艺术家对一具具尸体的深入解剖研究以及与写实绘画密切相关的明曙光影知识系统的日趋完善,艺术家们发现:“艺术不仅可以用来动人地叙述宗教故事,还可以用来逼真地反映出现实世界的一个侧面。这一伟大成就给了艺术家极大鼓舞,各地艺术家纷纷投入绘画试验并在画面中追求新颖、逼真的惊人效果。这一时期艺术开始和中世纪艺术真正决裂。得益于科学的解剖、精确的透视和完善的明暗光影知识的文艺复兴写实艺术也发展到了高峰。就西方最主要的画种“油画”而言。总体来说,印象派之前的油画作品还是强调固有色,以问接画法为主,采用层层罩染的技法。这种技法特点是:艺术家先绘制好严谨的素描底稿,再层层地用颜色罩染。作品一般在室内完成。所以印象派之前的艺术大师都有惊人的素描造型能力。出于对素描的重视.安格尔甚至说:“如果要我在自己门上挂一块匾额,我将写上‘素描学派’4个字,因为我坚信,一位画家是靠什么来造就的”。笔者认为,这时期的画家之所以偏重素描并坚持用“固有色的色彩系统”作画,并非当时画家的色彩感觉不好.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画家得到的颜料种类是很有限的.科技提供的媒介材料影响了画家的观看方式,画家只得用这种固有色的观察方式开启自己的视觉思维。

二、印象派画家的写实模仿观与科技动因

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持续快速发展引发了经济、技术和科学领域的一系列革命.也带来了崭新的视觉体验和革命:蒸汽机、火车、照相机等新机器、器材的应用触发传统绘画光与影观察和表现的巨大革新;新出现的科学光学理论为印象派进行光和色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来源;科技工业快速发展使画家能轻易得到一应俱全的颜料种类.为艺术家采取直接画法作画提供了可能。这样.作为古希腊以来西方模仿再现艺术的延续.继承了柯罗、库尔贝等画家现实主义精神的印象派画家开始以更加真切地逼近自然的有力口号来反对古典主义和学院派。他们走出画室.以光与色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画法”进行户外写生.捕捉自然界一瞬间的光色印象。这种画法实际属于“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相互作用的条件色系统”的直接作画方式。

三、现当代绘画观的形成与科技动因

19世纪末.由于摄影艺术引发的危机.越来越多的人为绘画的前景感到担忧.一些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画家开始反对印象主义客观的自然描绘。他们不满足于光色的瞬间效果.在绘画中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开始自觉运用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进行绘画实践,提倡带有主观因素的和摄影所无法代替的绘画艺术.后印象派由此诞生。其中.塞尚更被尊为现代艺术之父。尽管产生后印象派的原因要复杂得多,摄影艺术的出现却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以后的现代派绘画脱胎于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塞尚、凡·高、高更成了现代主义画家崇拜的先驱;马蒂斯、康定斯基等现代画家也对印象派绘画情有独钟,并从中找到所需的精神。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现代绘画观念的决定作用集中体现在: 首先。现代派艺术的产生是欧洲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旧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活秩序在持续的资本主义工业科技革命中被摧毁.运动和变迁成为现实世界的主要特征.人们对这种工业社会的质疑、不满和逃避导致了近代哲学和美学思潮的产生。丹尼尔·贝尔认为“这种运动感和变化感在人的精神世界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危机,即对空虚的恐惧”。对现代工业社会的逃避侵艺术家走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理论等新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为现代派画家表达内心世界和独特艺术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对现有生存环境的一种逃避和回应,现代艺术家在绘画中用平面感来打破传统绘画倡导的三维空间的真实,画面呈现的形象与真实物象的背离阻止我们进人其画中的内容,正如马蒂斯对造访他画室的一位挑剔的夫人所说:“夫人,您错了,这不是一个女人,这一是幅画”。而古典绘画所营造的逼真情境是一种可居可游之境.人类的灵魂是可以栖息其中的。现代绘画的平面化旨在抑制我们对真实空间的遐想或恐惧。它创造的是人类精神形式自身。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激起了艺术家强烈的创新意识。经典物理学理论被击垮和超越,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现代物理学观念得以确立;一些玄奥和不可思议的事情纷纷成了现实。受其影响,实验成了艺术家进行绘画创造的动力——现代艺术出现了艺术家争先恐后否定已有艺术、创造新形式的格局。火车和汽车、飞机和热气球、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出现使现代艺术家全面整体地观看世界成为可能;“动力宇宙观取缔静力宇宙观”等新的时空观念.为西方现代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写实艺术的没落及抽象艺术的出现是现代物理学超越 古典物理学的产物,中国艺术研究院王端廷教授先生也说:“从本质上看.西方写实艺术和抽象艺术都是理性的产物.两者的区别是牛顿的古典物理学与爱因斯坦的现代物理学的区别。写实艺术描绘的是看得见的外在的真实,而抽象艺术揭示的是看不见的内在的真实。”正是出于对古典物理学的质疑和对现代物理学的崇敬,许多艺术家的注意力转人了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宇宙的宏观或微观世界,企图揭示一种看不见的内在的真实。源自于塞尚理论与实践的立体派画家便受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破除了惯常的时空观念.对自然形体进行多体面的分解和重构,以展现出人眼难以企及的事物的内在结构和时空意识,从而引发了绘画语言的一次革命。

再次.摄影技术的日臻完善成了西方写实艺术的劲敌;现代派艺术产生.是艺术家力图在艺术上摆脱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束缚的结果。照相术出现后.随着摄影器材质量的提高和摄影技术的完善,照相机等摄影器材迅速普及开来。画家们预料“就逼真、精细地再现物象而言,人们的绘画能力早晚敌不过光学机器”,而在过去绘画艺术大多旨在记录真人面容、风景或某个事件等,往往与实用功利性联系在一起,所以摄像器材引发的危机迫使现代艺术家不得不跳出“现实主义”等写实性艺术的形式栅栏去思索艺术的真谛所在。正如贡布里希所言:“在摄影术发明之前.几乎每一个自尊的人一生都至少坐下来请人画一次肖像。在摄影术出现后。人们就很少再去受那份罪了,除非他们想加惠和帮助一位画家朋友。于是艺术家就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不得不去探索摄影术无法企及的领域。事实上,如果没有这项发明的冲击,现代艺术很难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篇6

【关键词】强化科技观念;强化效益观念;强化创新观念;强化时代观念

人们头脑中始终总装着科技,在处理问题或事情时能否自觉地运用“科技手段”来“审视”一下所干的工作或处理问题本身呢?这是意识问题,可以说,我们已经习惯上的处事态度和思维模式已占据了其中的主要地位,限定了行动程序,决定了事情的结局。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意识型”人才的开发和运用,改善人才结构,才能带动现代意识管理水平的提高。

1 强化科技意识,转变科技观念

这一观念首先针对有些人对仓库专业的偏见及其由此引发的仓库管理者自己看不起自己的现象提出来。在有些人眼里,仓库保管员与工厂企业看大门的属于一个类型,不同的是一个看人、一个看物,一个是带有意识的自己能走动的活动,一个是没有生机有形状的靠助力来活动的,在这些人看来看物比看人更简单。加之我们有些仓库管理者自己也因为仓库偏远,条件艰苦,工作劳累体力劳动强度大等等,就简单的认为仓库保管没有科学、没有技术,是“看物守摊”。正是由于这种思想淡化了许多同志的科技意识,许多工作或项目需要运用“科技”的时候却简单地应付过去了,以至质量不高、效果不好,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要在仓库的各个方面强化科技意识,把仓库管理当作科技知识密集的专业和工作来对待。形成人人讲科学重视科学的良好氛围,把用科技管理仓库变成我们大家的自觉行动。

2 增强责任心,强化效益观念

我们现在的仓库人手少,任务重,事业经费有限,是制约仓库建设与发展的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增加人员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员是有编制名额限制的,增加人员是要增加管理经费负担的,增加经费也是有限的,必须想方设法通过科技手段来提高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的仓库设施设备有的还很落后,有的部门宁肯花钱雇人来协助装卸物资,却不愿花钱更新搬运机械和改善作业条件,致使好多机械常年“闲置”。有的问题不单是钱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观念问题,是责任心问题,所以必须强化效益观念。

3 拓宽革新思路,强化创新观念

创新观念是知识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知识经济要确立创新意识和科技投入是生产性投入的观念。科学技术从发生开始就是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方法新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获取与运用,必须具有新的创意,要敢于想前人没有想过的问题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或干好一件事情,就必须有一种别人没有的勇气和精神。干好仓储事业,更离不开革新、创新之路。找准“着眼点”只是实施科技管理仓库的第一步,进入着眼点以后的工作会更难,更具体,更深入,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同时观念也要澄清,即创新和科技绝不是个人行为,而且要发展科技,实施“科技管理仓库”的战略,必须动员仓库管理者人人参加树立信念,使科技管理仓库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篇7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代表和反映着教育现代化的水平。因此,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军校教育,亦应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并以之为牵引和突破,推动军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朝着军委《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总目标迈进。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在军校教育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主要表现一是缺乏超前的新技术发展观念,导致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能力滞后;二是缺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基本素质,限制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三是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全面理解,仅把教育技术视为工具而不能与教育内容、教学模式等融为一体。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按照军校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提出的高标准、新要求,进一步更新军队院校教育的诸多观念和模式,以技术发展为牵引,促进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变革与创新;必须进一步加强军队院校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不断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力度,切实改善办学的技术条件,优化军校教育技术环境;必须进一步提高军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素质,加大教育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素质尽快适应军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军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的新型军事人才。

那么,如何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在实现军校教育现代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我们认为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观 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指单纯的物质技术,它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目前各院校的教育技术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技术工作上还存在一些偏颇认识,没有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军校教育教学中的潜在价值,只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花边与点缀”。这对于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是非常不利的,必须从根本上把这种偏颇的教育技术观念扭转过来,树立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观。

一是要树立全面的现代教育技术智能观。教育技术是指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它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目前,不少同志仅把教育技术看成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工具,忽略了人的智慧因素。殊不知教育技术要想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最佳作用,还需要人的设计与调控。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们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利用教育的智慧经验、方法技能和工具手段,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环节的工作,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因而,我们对教育技术内涵的理解一定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要重视教育技术中的物质技术,也要重视教育技术中的智能技术。也就是说,在教育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教育技术应用中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军校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脱离了智能技术的支撑,教育技术在军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充其量不过是一堆高档的教育“装饰品”。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技术价值观。如何看待教育技术在军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有“媒体决定论”,也有“媒体否定论”。前者认为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可以代替教师和学校的认识,后者则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人这个中心进行的,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教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持盲目崇拜或完全排斥的认识,反映在军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上也同样存在着两种偏颇的倾向,即过分地夸大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或不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技术价值观,科学、客观地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和价值。一方面要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独特优势和潜在价值,不断引入新的教育技术成果,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万能的,它们对教育的变革和影响不能单独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必须与其它因素相互协调才能产生作用,如人的因素、体制的因素、内容的因素等等。只有正确把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系统中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推动军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是要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观。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开发,不能仅仅局限在教育技术硬件的“应用”这一点上,还应包括如何应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资源来开发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能、优化教学环境和实施先进的教学管理等,如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没有与上述环节相匹配,那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是孤立和盲目的,而且也很容易滑入传统教学模式的轨道。因而,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应用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彻底摈弃教育技术就是使用媒体的单纯的、狭窄的教育技术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观,用系统的方法来整体地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媒体、方法、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追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过程展开的整体效益与最佳效果。

四是要树立超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观。现代教育技术在军校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然而,社会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教育技术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会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教育技术群体中来。只有树立超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观,才能紧紧把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不断把最新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及时应用于教育技术领域,始终保持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先进性。

超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观,一方面是要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要不断把当前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和知识及时应用与补充到军校教学之中,以培养学员超前的新技术发展意识和实践技能,从而增强其在现代化军事高科技发展中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是要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拓宽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要按照未来战争和教育科学的要求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吸纳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拓宽教育技术的应用空间,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军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更大作用。再一方面是要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地展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注重培养军校教育工作者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超前意识和创新观念,以便更好地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敏锐地捕捉新信息,快捷地获取新成果,及时地应用新技术,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转贴于

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建设 畅通的运行机制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军校教学中的运用,也必须建立起一些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军校教育实际并在军校教育现代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进一步加强对先进、科学理论的研究,对于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依托有条件的院校,组织有关人员专门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论证工作,探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对策,不断追踪新成果,总结新理论,提出新思路,为总部机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咨询。

二是要建立全军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体系。要建立全军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训中心,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各类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院校教育工作者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可依托有条件的院校承担这项任务,定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还可开办研究生教育,提高专业人员层次。各院校也视情况进行相应的短期培训或在职培训。同时,还可依托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培训军队院校教育技术专业人员。

三是要健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在教育技术应用与管理方面,总部机关出台过一些法规规章,各院校也有过不少管理制度,对于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管理起到了良好的规范作用。但是,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进步,现行规章制度有的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而有关新兴技术的管理规定又未能及时出台,因而造成实践与管理相脱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建设与管理法规系统的建设,现行的要尽快地修改完善,没有的要尽快地制定出台,不适用的要及时予以废止。

四是要理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体制。从全军院校的情况来看,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及其管理机制比较混乱,政出多门、多头共管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造成建设与管理上的不协调,影响了教育技术优势的发挥。应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理顺关系。可以建立一个机构专门负责教育技术的建设与管理,也可以依托现有职能部门负责管理,但责权利必须统一。目的就是要确保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管理能够协调一致的发展。

五是要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竞争激励机制。在这方面,各院校有一些好的做法与经验,但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致使军校部分教员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不高,对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劲头不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必须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广大教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可以把教员开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绩与教员的业务考核、职称评定、晋升职务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和环境,激励广大教员自觉地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目前,各院校都已配备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技术设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部分院校对教育技术培训缺乏理论指导,在制定教育技术培训计划过程中,仅注重计算机应用软件和多媒体课件编制方面的培训,不注重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导致部分教员缺乏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素养,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成果科学、合理地运用于军校教学过程。如部分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现代教育技术嫁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没有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效能,只成为传统教育模式的附属手段,从而出现把高档多媒体计算机当作幻灯机使用的现象,这是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因此,要想提高教育工作者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就必须在注重教育技术应用软件如计算机的使用及课件的制作、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培训的同时,更应重视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等方面的培训。

一是要注重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科学的教育实践离不开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员只有把特殊的专业知识和共同的专业知识即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促进知识的流通与转化。缺乏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员可以说是不合格的教员。因此,必须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帮助广大教员树立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掌握现代教育的原则、方法等,解决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来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等问题,提高教员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军校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

篇8

关键词:技本本科教育;跨界;特色发展

作者简介:易丽,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18-03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批新建本科院校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调整的需求,提出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路。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技术本科教育已在我国形成一定规模并逐渐获得社会认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准确定位,寻求更进一步的突破和完善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进程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日前在上海举办的“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论坛”,重点围绕如何科学定位技术本科教育,如何推进技术本科教育的特色发展,如何加强技术本科院校的内涵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一、技术本科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形态

技术本科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而我国则是近十年才开始关注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发展。由于技术本科教育是一种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双重特征的教育形态,它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如何定位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有代表提出,当前我国技术本科教育面临体制归属不清、体系衔接不顺、分类管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社会协作不力等发展困境,这些困境与技术本科教育没有明确的定位直接相关。上海电机学院夏建国教授基于教育分类和人才分类的研究首先抛出“技术本科教育如何定位”的问题,他认为,作为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技术本科是一种“跨界”的教育形态,既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端层级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类型,并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普通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沟通的“立交桥”。这一观点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同。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石伟平教授赞同技术本科教育“跨界”的说法,他认为,“技术本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这一观点无可争议,“技术本科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层次”这一观点还比较新,在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思路中,技术本科教育是其中一部分,与专科高职衔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首先要厘清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实际上包含技术教育,应将技术本科教育作为一个层次放入职业教育体系之中。在发表观点的同时,石伟平教授也指出了当前新升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他认为,目前许多从高职升入本科的院校不再提职业教育了,一味按照老本科的方向发展,脱离了发展的“正道”。

与会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本科教育的定位进行分析和佐证,不仅有宏观层面的体系建构和微观层面的实践验证,还有中观层面的探讨。例如,辽宁科技学院温景文教授从社会认同的视角关注技术本科教育的定位,他认为,要使技术本科教育得到各方面的肯定,教育管理部门必须给其应有的位置,人才类型要得到应有的社会名份,技术本科院校要按技术理念和规律办学。上海电机学院高教所刘晓保研究员则从学科分类的视角探讨技术学科与工程学科的区别与联系,他认为,技术学科是一个在逻辑上相对完整和自成体系、目标指向技术活动领域(自然技术活动领域和社会技术活动领域)、所涵盖范围大小不等、主要由基础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技术规则及相应的经验所集成的技术知识体系和组织方式;技术学科与工程学科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二者又存在互涉、跨界和交叉关系,并通过学科互涉不断产生新的工程学科和技术学科。这一观点从学科层面佐证了技术本科教育“跨界”的观点,并与之呼应。

二、技术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还局限在专科层次,本科及以上阶段还存在空白,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向上发展的通道,成了“终结性教育”,严重阻碍了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次论坛在对技术本科教育的“跨界”特征达成共识之后,如何建构现代职教体系以及技术本科教育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成为与会代表争相探讨的另一热点。

关于是否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否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与会代表达成一致共识。他们认为,社会技术活动的日益复杂、专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得原有的以专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终结的职教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人才需求,因此,建构现代职教体系势在必行。关于是否将技术本科教育纳入现代职教体系,夏建国教授认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初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三个层次;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应当包括高职高专、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几个层次;技术本科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正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高端层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新升本的高职院校是否以技术本科命名这一问题,存在较多争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所的黄秋明教授指出,目前新升本的一批院校大致存在四种不同称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技术本科院校、高职本科、应用型本科。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专科升入本科之后不再自称职业技术本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

在谈到如何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与会代表从概念归属、人才分类、质量保障等方面阐述了各自观点。石伟平教授指出,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弄清楚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这是个基本问题,否则无法建构。他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的概念必须包含技术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中高职需要贯通;在我国大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要与普通教育建立联系。与此观点相似,常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张健教授认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要正确理解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二是要以各层次职业教育逐级衔接的方式展开。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徐涵教授强调了构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系,她认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本科层面职业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而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构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将有利于技术本科教育长远发展,有利于完善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真正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三、技术本科教育改革逐步走向全方位、深层次、系统化

从1999年到现在,我国新建了200多所本科院校,约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三分之一。一部分新升本院校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调整的需求,相继提出培养技术型人才,走技术本科教育发展之路。这一趋势不仅扩大了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实施的规模,也推进了技术本科教育改革的开展。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新升本院校的关注由“走什么路”转变为“如何走好技术本科教育之路”。因此,除了定位问题之外,技术本科院校如何持续发展也是本次论坛的热点话题。

来自广东、辽宁、陕西、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高校校长和学者回顾了各自学校在升本时如何确立技术本科办学定位的历程,引起了广泛共鸣和热烈探讨。代表们提出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是技术本科院校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必由之路。部分高校校长、专家学者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经验及改革措施,在深化技术本科教育改革方面提出诸多建议。代表们认为,突出办学特色、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密切校企合作、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技术本科教育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会代表对技术本科办学特色的探讨已经突破了口号式的呼吁,对特色的定位和理解也逐渐清晰。有代表认为,技术本科的办学特色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上形成特色;二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特色;三是在专业人才培养途径上形成特色。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顾永安教授认为,就形成特色来看,新建本科院校要经历特色确定、特色培育、特色稳定三个阶段;就提高质量来看,新建本科院校要经历提升综合实力,在特色推动和引领下提升办学水平,最终达到特色鲜明、质量著称三个阶段。

在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上,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改革的措施。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与会代表基本达成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共识。具体到各个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方式: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主要面向企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强烈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是面向行业和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优良、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三是坚持面向地方行业企业,面向基层,培养一线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四是为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从事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技术型人才,等等。虽然来自不同学校的代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同,但都关注到了技术型人才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技术本科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面向实践、强调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等特征。

关于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会代表提出了不少创新的途径。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的谢仁业教授指出,技术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回答“谁来上学”、“谁来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第一,技术教育的对象、生源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巨大变化,人才培养逐渐从大批量、固定专业、单一规格转向小批量、跨专业、多规格;第二,技术教育招生思路发生变化,从选拔学生转向研究产业、企业、社会转型对学生的需求,从“招学生”转向“找学生”;第三,技术教育的关注点发生变化,从关注学校、学科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终身发展、职业发展。此外,谢教授还对“谁来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未来技术教育教师人才类型可分为国际技术前沿追赶人才、当前技术攻关人才、下一代技术储备人才、技术学科理论研究人才四支队伍,由这四类组成教师共同体;在技术教育教学中,可使用模块课程,建立师生学术共同体,加强师生交流。江苏科技大学姚寿广教授认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与工业界紧密合作,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从指导原则上讲应把握“准确定位,顶层设计,资源整合”;从执行思路上讲应把握“目标设计,项目提炼,聚焦实践”;从操作层面上讲应把握“项目启动,培训先行,师资为先”。

在谈到如何提高技术本科教育质量时,与会代表更多地是从评价的角度考虑如何构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他们认为,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得本科院校存在“异质性”,技术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本质区别,现有的本科评估体系难以体现“异质性”特征,也不利于技术本科院校在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保持特色发展。徐涵教授指出,建立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诉求,也是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和职业准入制度有效实施的诉求;技术本科教育质量取决于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的效度以及评价的科学性;在学校内部,要建立教育质量管理、控制、评价系统;在学校外部,要有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建立适合技术本科的评估指标及质量标准。

四、保持技术教育本色、克服“同质化”是新升本院校特色发展的关键

篇9

[关键词] 龙泉青瓷 产业 传统 艺术 设计

青瓷是一种艺术。

长久以来,我们把青瓷作品归类为工艺品,强调“工”与“技术”。艺术与技术是有区别的,在我们的观念中,制造青瓷是一种技术,在生产过程常被冠以“技术”两字,如拉胚技术、施釉技术、烧制技术等,导致我们的青瓷产业在陶瓷市场走下坡路,究其原因,不是烧制技术的落后,而是过分的强调“工艺技术”忽视“艺术”,艺术水平的落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一、历史现状

龙泉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造就了青瓷的辉煌,在这里烧制出“类玉”“类冰”的釉色,赢得文人骚客的追捧,一度成为贡品。

1.龙泉青瓷发展期

始于三国两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其艺术风格初形成于晚唐北宋,“晚唐北宋以来的历史潮流和时代风会,更注重艺术作品中的空灵、含蓄、平淡、自然的美…….宋代讲究的是细节净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它与上唐之鲜艳,下与明清之俗丽,都迥然不同。”龙泉青瓷在南宋达到鼎盛。

2.龙泉青瓷衰落期

由于元、明代青花瓷的崛起,“明瓷的装饰手法,彩绘已成为主流,标志着中国陶瓷已由青瓷时代进入彩瓷时代”,加之社会制度等因素影响,龙泉瓷业逐渐衰落,至清代终于陷入绝境而停烧。

3.龙泉青瓷恢复期

新中国成立后,在总理的关怀下,逐渐恢复,改革开发以来,党和政府对龙泉青瓷的发展极为重视、积极推动产业的发展。龙泉青瓷一些失传的传统工艺逐渐得到恢复,并烧制出一批具有国宝级水准的作品,青瓷产业又迎来一个高峰。

4.龙泉青瓷转折期

如今的龙泉青瓷面临行内热行外冷的现象,艺术青瓷以徐朝兴、毛正聪等大师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各种拍卖市场拍出很好的价格,让人们看到了传统青瓷工艺的市场艺术价值。但日用青瓷市场,无论是在名气上还是在销售上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规模化、市场化不够,市场开发、销售能力非常有限,销售网点寥寥无几,普通老百姓认可率低。

二、呈现问题

在现代产业环境中,龙泉青瓷存在一些问题:

1.意蕴不足器型结构老化

一件艺术作品,不外乎是色彩与形式两大表现手段,色彩的存在依附于形状,龙泉青瓷注重色彩之美,忽视形式之美,存在色彩与形式的脱节,造成器型结构老化。

(1)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和发展龙泉青瓷的定位就是忠实的继承传统的艺术风格,恢复传统的烧制工艺。近年来在技术创新主要是在色和工艺装饰上。

(2)在继承和仿古中,器型基本延用传统造型,第一种是从传统中延续下来,并加以发展的;第二种是形制上的仿古类器物,主要以古代礼器中的玉器和青铜器作为蓝本;第三种借鉴、模仿其他窑的器型。

(2)受到景德镇瓷器的影响,在造型和装饰上继承景德镇青瓷的风格,而景德镇瓷器深受御窑文化影响。御窑时期,景德镇瓷器的设计中心在京城,由宫廷画家设计出陶瓷的器形和图案,景德镇的工匠只是照葫芦画瓢,龙泉青瓷的工匠也是照葫芦画瓢。

2.设计艺术观念滞后

在资讯极度发达的今天,龙泉失去了他的地理优势。龙泉地处欠发达的浙闽赣边境,被喻为“浙江的”,由于地理位置的闭塞,缺乏对外交流,制约了现代艺术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思想观念的保守,造就了艺术观念的陈旧,设计手法上的落后。

(1)这里的艺术界普遍存在一种“山里人”思想。对外界各种艺术潮流和学术思想普遍不是很敏感,采取自然主义方法的对待艺术上的创作。比如绘画,就画当地的风景,采用具象表现的手法,描摹自然;摄影,大部分镜头直对自然、风土人情,对自然的忠实记录,缺少对外界新事物、新观念的接受、更新和融合。

(2)龙泉青瓷设计观念跟整个世界艺术潮流发展存在断痕。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各种设计流派,在颠覆传统中建立一种新的设计秩序。传统被打破,设计正在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思维和观念创新成为设计活动的最主要核心。我们设计观念还停在再现传统。

(3)设计停留在“设计产品”的概念上。人们的购买标准已经从“实用、经济、美观”发展为“美观、时尚、实用、经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已经不是纯粹的满足功能的需要,是一种对艺术上的满足,购买的是艺术品。这就要求我们突破生产产品概念,上升到生产艺术品的高度。

3.高端科技人才与创意人才溃泛

青瓷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体, 需要高端科技人才与创意人才为其服务

(1)科研队伍不健全。科技人才的缺乏使得龙泉青瓷至今还没有一个青瓷材料科研机构,对瓷土、釉色结晶材料、烧制工艺和青瓷的质量标准化等系统工程研究还未步入正轨,直接导致青瓷 “新工艺、性材料之美” 的缺乏。

(2)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由于存在重“技术”轻“文化”的观念,在人才培养上以单一的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陶瓷工匠。

(3)科学与艺术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龙泉青瓷强调的是手工原味,存在重“手工”轻“科技”的观念。

三、解决思路

产业之间技术上的差距都可以弥补,文化上的差距才是难以逾越的。我们发展青瓷产业,不仅仅是发展一种传承千百年的工艺,更是在发展一种艺术。

1.重新审视传统,传统融入现代观念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有生命力的。中国奥运会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科技美轮美奂的演绎下,壮观的让人无语言表,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我们国家的文明古国形象也由传统走向现代,从故宫、长城走向了充满现代感的鸟巢、水立方。传统的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1)走出山门,接受艺术的思潮与变革的洗礼。西方美术史从塞尚到毕加索,画家的作品在观者的前面逐渐的发生变化,艺术家可以用任意几何透视原理观察自然,终于将自己从文艺复兴的自然世界中解放出来,摆脱了禁锢艺术家近500年的传统体系和把绘画当作视觉的真实而进行模仿的概念。我们要摆脱“山里人”的观念,接受艺术的思潮与变革的洗礼,融入到青瓷产业艺术化发展当中去。

(2)更新生产观念,运用现代科技之美。制瓷是一个集艺术、科技为一身的高端化、精细化的产业。我们的社会也早已进入数字时代,数字设计、数码成像、数控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市场上,数字技术使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样式和功能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新潮。今天,科学与艺术并不排斥,设计不仅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还以科学技术为实施基础,这并不损害作品的艺术特征,全新的高科技材料、精湛的现代工艺、新奇的造型等带给人们的是全新现代艺术之美。科技能够是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我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设计。

龙泉青瓷立足于传统,并不是要墨守成规;研究传统,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打破传统,是为了古老的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2.变“工”为“艺”,以艺术指导创新

设计一种特殊的艺术。在古代,艺术不仅和美有关,同时还与实用有关。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融为一体,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才从实用技术中分离出来。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设计常常被赋予一种神秘的力量,而正是这种力量决定了艺术之不同于工匠。设计与艺术是有内在联系的,是不可分割的。

(1)工艺技术为艺术创作服务。多年来,我们把釉色上的技术完美的再现就认为达到青瓷艺术最高的艺术境界。殊不知道缺少艺术意蕴的青瓷,只是一种工艺技术堆砌的工艺品。清代瓷器,由于材料与技术改进,已经能烧制更加复杂的器形,细部处理极为精细;装饰追求华丽、风格愈显繁冗堆砌,虽制作工艺水平远远超过前朝,但过于玩弄技巧,追求形式,而在设计上缺少艺术意蕴,反而弄巧成拙,给人矫揉造作的不良印象。没有了艺术的涵养,高超的工艺技术并不一定能创造出真正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2)运用高科技为设计服务。科技的发展都会以一种强有力的姿态影响到设计领域。反过来,设计领域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出现,又会促进艺术的发展。需要运用高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青瓷产业服务,只有向生产自动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制造出精美的艺术品来。

青瓷只有树立在当代艺术大环境中。让艺术与设计相互碰撞、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让青瓷工艺与艺术完美结合,制造出具有现代审美价值的青瓷样式来。

3.变“技术”型为“艺术”型,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后备人才培养要走出手工作坊和家庭传承的培养模式。多年以来形成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往往“重技术,轻艺术”的技术工匠。

(1)培养陶瓷手工艺人和培养设计师是截然不同,手工艺人偏重于工艺技术的传授,而设计师除了工艺技术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理论知识和艺术审美观的建立,他需要了解各个学科,并为其所用。当前在龙泉职业高中开始青瓷工艺专业,丽水学院也开设陶艺专业(青瓷方向)的本科专业,这些都为青瓷培养后辈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

(2)现代产业发展设计和生产是分开的。而青瓷生产的“血统”观念,一件瓷器的必须由一个人亲手完成,这件作品才能算是他,这些都是重技术的观念结果。设计是产品与市场之间的桥梁,设计作品可以交由手工艺人去完成,手工艺人是设计师的完成设计构想的双手和眼睛。一些知名品牌比如耐克,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工厂,他们只有研发和销售机构,源源不断的设计出引领潮流的产品,交由世界各地的工厂区生产。日本的陶瓷产业生产过程中,能机械化生产的就不用手工劳作。

创意产业的发展,人才的结构早已不是技术型人员为主,是以各种学科人才集聚一起的高密集的脑力劳动的结构体系。青瓷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有产品包装设计师、广告设计师、专业市场营销人员等专业人才,才能形成设计、生产、销售,三个环节共同发展的产业通路。

四、结束语

青瓷产业不是靠几个国家级大师、多少个省级大师来支撑,不是某个大师作品拍出天价和被收藏,就能证明龙泉青瓷产业的成功。时代变了,人的思维和审美也跟着变了,龙泉青瓷1600多年的传承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现在又是龙泉青瓷一个新的鼎盛时期,但,更是一个转折期,她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理清思路,看清差距。辉煌只能代表过去,“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世界先进的艺术设计理念,先进科学技术,变“工”为“艺”,以艺术指导创新,形成龙泉青瓷产业“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5:260~26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41,97

[3]略谈南宋龙泉青瓷的艺术成就[EB/OL]. 省略/wwdh/wenziindexshow.asp?id=11596&page=1

[4]千年瓷都为何没1个世界级陶瓷品牌 [EB/OL]. cq.省略/2008-10/22/content_14708331_2.htm, 2008-10-22

篇10

关键词:科技;伦理

1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科学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伦理并不具有像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共同性。从科学的评价标准来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对地心说的革命,是科学的巨大进步;但从中世纪欧洲的伦理观念来看,却违背了《圣经》的教义,不适当的伦理标准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伦理的这种保守性、稳定性、滞后性与科学的进取性、快速发展性形成鲜明的对照。科学促进伦理的变革,使伦理更好地适应科学和时代的需要;伦理引导科学的进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科学界也有人担心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会不会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但实践充分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必要的适当的伦理规范非但没有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反而促进了科学顺利健康的发展。

2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研究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看法,总结为以下四种观点:

(1)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等同论。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就是道德,道德也是知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本身就是道德行为,反之,愚昧无知或盲目迷信是与道德无缘的。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知识与德行统一起来的人。他认为,“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美德作为一种善,属于知识的范畴。知识使人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相反愚昧无知是导致恶行的根源。

(2)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相斥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发展不仅不能带来道德进步,反而导致道德退步,因此,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水火不相容、互相排斥的。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只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保持道德的纯洁性。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著名的《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是败坏了风俗还是净化了风俗》一文中,悲观地预言:“科学与艺术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变得越来越坏了”,“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特别是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德堕落的现象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一些学者认为“道德崩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甚至主张停止科学技术的发展,拯救道德危机,陷入了道德决定论的误区。

(3)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无关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社会作用,从来也不相遇,永远也不会发生冲突”,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英国思想家休谟把知识和科学分为“事实的知识”、“价值的知识”和“物理科学”、“精神科学”,认为道德价值观念来自趋乐避苦的情感,理性对道德价值无能为力。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为,科学的王国与正义的王国是不交叉的。现代西方新实证主义伦理学派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也认为道德不存在对错、真伪的问题,科学也没有善恶之分。

(4)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善恶并进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既非等同,亦非排斥,更不是无关的,而是善恶并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既能促进伦理道德进步,也能导致道德退步。我国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认为,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道德思想却非完全直线发展,是苦乐并进、善恶兼行的。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既认定人类由新发现得到的利益将会比害处多,但又有些忧心忡忡。后来,爱因斯坦、维纳等人也同样表示了这种忧虑。这表现出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社会后果的关注和他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当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两者之间既不是等同的,又不是相斥的,更不是不相干的。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①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道德作为人们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反映。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认识领域,因而社会作用不同。科学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统一于真善美的追求之中;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也是辩证统一的,从根本上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伦理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样具有革命意义的推动力量,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类道德前进的基本趋势,促进了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深化了人们的道德认识、更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等等。同时进步的社会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和文化支撑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因为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其它因素和中间环节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相互作用关系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复杂的。

3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4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

为缓解上述的科学技术与伦理冲突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1)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包括科技工作者、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伦理责任。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多是受政府、企业集团和组织资助的,也就是说,科技工作者成为社会职业角色,科学已不再纯粹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它成了满足社会经济、政治等需要的一种工具,更直接地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赞助者(政府和企业)服务。科技工作者一方面以发现和发明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政治和军事控制。无论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和标准。科技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问题,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规范,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这就要求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客观公正地提交科研成果,更应该对某项即将诞生的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进行充分评估,向公众说明其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公众应当享有广泛的知情权。

虽然由于科技风险的不可避免性,科学家难于对其科研成果的负面效应有完全的预见性,但科学家应尽可能考虑到其成果的应用可能造成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科学家还必须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以人类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为科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更新观念,包括科学发展观,文化观等。

传统科技发展观既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紧密的互动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从而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恶果。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中轴,在此基础上探索真理。科学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活动,在其活动过程中正确处理理性与情感,功利与审美的关系。②对高科技的应用进行人本主义的规约。这样既可以克服科技双刃剑的特征,最大限度地遏制其负效应的作用,又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科技对人性的挤压。

新文化观就是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结合的大文化观。也就是说要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在科技理论中,同样蕴含着逻辑的、直觉的、价值的、审美的、道德的、信仰的因素,科技成果无法超越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前提。为此,要探究有利于科技健康发展的社会总体精神,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观。这种新文化观体现了科技中的人性、人道、人生等的人文指向和尺度蕴含,表达了人的情感世界,它为高科技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指导。

(3)建立完善法律机制。

保持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要进行两项立法:①立法律之“法”,即行政立法;②立道德之“法”,即自我立法。法律是强制性的规范,约束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道德则是非强制性的规范,也是一种立法,以人类特有的内驱力的激励,达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道德和法律,一是“自律”,二是“他律”,二者缺一不可。

法律侧重在于惩恶,而道德侧重于劝善,防患于未然。从事科技活动的专家,违规或失范的行为大多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要靠本人的自省自律和公众舆论的谴责去克服、防止和净化。但我们看到,由于道德规范的非强制性,它只能解决人们在科技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当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时,其规范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了。如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技术必然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利,但是,也必然有人以基因技术为恶:如根据基因组工程学,达到治病的目的,也可以利用此技术使人致病,更有甚者,有些国家正准备或正在研制基因武器,如果使用这种武器必然产生可怕的后果。像这类问题仅靠道德是解决不了的。道德的下限就是法律,当道德的力量不足以律己或律人时,就不得不依靠法律的威严,通过立法禁止。

总之,科技道德与科技法制都是规范和调节科技活动的手段和机制,法制是通过法律制度,以强制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则通过道德教育和舆论教育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使人们遵守合乎道德的准则。显然,科技法制的强制性约束是不可缺少的,而道德的非强制性规范和教育作用,特别是它对科技工作者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也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雷毅.科学也要关注伦理问题[N].科技日报,2000-12-15.

[2]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大椿.在真与恶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