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

篇1

一、安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是理论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与会代表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如何促进安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卫教授从创业环境的角度提出了安徽省城市创业环境评价及其优化政策设计:基于GEM框架的实证研究。他运用GEM研究框架将创业环境综合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与培训、研究与开发转移、商务环境、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等九大因素,并运用回归方法分析了创业环境因素对创业机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安徽省城市创业环境和创造创业机会的政策建议。唐根丽老师利用GEM专家问卷调查数据,对安徽省芜湖、合肥、亳州等三个城市创业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创业环境、缩小城市间创业环境差异性,进而推动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建议。刘冬华博士从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城市创业环境的评价差异性比较分析入手,对安徽省创业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

万红先副教授从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出发,提出了建立一套适用于安徽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度了安徽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现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安徽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措施。

马慧敏老师按照我国第三产业的分类标准,选取了14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对安徽省17个市分别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通过对各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类和排序,反映了各市第三产业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调整的方向。

秦超副教授对安徽省1985―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的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了安徽省“十五”以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现状,提出了利用外资促进安徽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政策建议。

胡登峰博士在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必要和充分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苏皖浙沪三省一市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运用“区位熵”、“积聚经济效应”、“关联效应”比较分析了这三省一市汽车产业集群情况,最后,提出了发展对策。

二、安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安徽经济腾飞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何加快安徽中小企业发展,与会代表分别从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融资以及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冯德连教授认为,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家素质、税收优惠、东道国潜在消费数量、国内政策扶持和企业资本运营能力等,促进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的对策主要有健全与落实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政策体系、健全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服务体系,以及鼓励企业家创业和中小企业吸引国际化人才等。

孙君老师分析了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困境及其存在的原因,并结合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提出了解决安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程昔武副教授分析了安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信息化过程中中小企业面临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信息化对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影响,提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基于COSO内部控制的安全对策,并引入IT治理模式,致力于促使安徽中小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安徽金融市场发展问题

安徽经济的兴起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和完善,构建科学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

潘淑娟教授以安徽省农村信用社为例,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估,结论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种成效是表面的,并没有达到改革预期的理想目标,而是沦为了主要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的工具,也不符合农村金融的需求。因此需要把握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另辟蹊径,建立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曹强老师指出,安徽省的民间金融在弥补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满足弱势群体对资金融通需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所隐藏的金融风险和由此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进一步规范监管民间金融行为,完善安徽省金融体系,使其健康发展。

郑瑞坤老师用单积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安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进行了时序数据分析,为安徽房地产投资提供了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对于预测未来、分析安徽房地产投资状况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虞文美老师在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制的衡量金融生态的九个通用指标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按照数据的可得性和便于比较的原则,对安徽省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困难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强安徽省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四、安徽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问题

安徽省已正式展开了“生态省”建设工作,研究安徽省经济、环境和能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对加快建设“生态安徽”的步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重要意义。

鲁峰教授提出了适宜低洼地生态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以及借助自然力,改变沿淮低洼地生态面貌的新思考;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修复和重建低洼地生态系统;提高低洼地的自然生产力、经济生产力、景观吸引力、可持续发展力,完成土地功能的转变;低洼地景观开发应与旅游开发充分结合,二者相互促进。

李超老师提出了基于AHP的安徽省经济―环境―能源协调发展能力的测度与评价理论,他在对安徽省近十年(1997―2006)“经济、环境与能源”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徽省经济、环境与能源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系统层次结构评价模型,根据AHP评价结果计算出各系统间的协调度,对安徽省历年的经济、环境与能源的协调发展能力进行了测度与评价。

张士杰老师对安徽省构建和谐社会与优化能源结构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建立完善的能源评估体系、制定符合和谐社会的能源战略、降低能耗,建立节约型能源系统以及发展多元能源结构是解决和谐社会中能源问题的必由之路。

五、科学兴皖的法治保障及其他问题

为了有效实施科学兴皖战略,与会代表还就科学兴皖的法治问题、新农村建设、促进合作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关于科学兴皖的法治保障问题,胡建老师认为,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纷争的社会,而是具有一套良好的纠纷解决机制能尽量减少纠纷并使社会长期处于和谐状态的社会,仲裁制度就是其中一种较为重要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相较于诉讼和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仲裁因其具有突出当事人意思自治、简便快捷、分散和制衡司法权等制度价值而在化解民事纠纷,构筑与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有必要从理论和制度两个层面进一步完善我国仲裁制度。

梁家贵教授指出,新时期农村宗教发展迅速,出现民众信仰呈多元化趋势、宗教种类以基督教为主、极易出现异化、不同信仰存在潜在矛盾、境外势力加大宗教渗透等五个特点,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要加强管理、切实关心和保障广大农民利益,铲除腐败,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只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构建安徽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安徽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核技术;环境保护;发展现状

引言

自天然放射性核素技术被发现以来,核技术日渐完善实现了人类从微观层次到物质结构的深刻了解,核技术逐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与环境保护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20世纪以来,核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我国科学技术尚不完善,核科学技术在与环境科学有效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一定问题,如何解决其问题成为我国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心。

1 核技术在环境保护应用上的现状

核科学技术主要与粒子束技术与射线构成,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通过高能射线与环境污染物介质的进一步作用,产生具有高活性的离子与自由基,进而达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核技术在环境保护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辐射技术为处理环境污染三废的重要手段,在保证环境污染治理良好效果的同时,平和利用核能,其化学物质零添加的特点有效避免了传统环境治理中二次污染问题的发生,处理污染物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核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潜力巨大[1]。

首先,核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核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针对人类日常饮用水的处理,另一方面是对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处理。核技术对人类饮用水处理技术及相关政策较为完善,西方国家建立大规模德示范装置,有效去除了饮用水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三卤甲烷等物质,为我国运用电子加速器科学的处理饮用水提供参考与借鉴。在此基础上,奥地利进行了饮用水二级净化的尝试,建成核辐射的中试工厂,进一步防止饮用水的生物污染,在根本上保证了人类饮用水的安全。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核技术在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水分子在高能射线的持续照射下会发生一定的水解反应,通过辐解生成具有较高活性的产物,利用该产物与污水中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可有效改性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的污染分子,并将污水中的病原体进行灭活处理。现阶段,利用核技术是对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大多数国家有独立的半生产性的处理污水厂,通过核辐射处理后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核技术处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优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使核技术的社会效能发挥到最大化。

其次,核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目前,核技术处理大气污染物已基本实现商业化运作。核技术可有效脱出烟气中大量的氮氧化物,较常规空气污染治理方法相比,其去除二氧化硫的能力较强,符合我国环境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2]。

最后,核技术在固体废弃物治理方面的应用。在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过程中,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会有副产物产生,污泥中一般含有寄生虫等危害人类健康因素的存在,污泥通过核技术中相关射线的照射可有效杀死原来存在细菌、寄生虫等,经过核技术处理的污泥作为肥料被广泛应用到农田种植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紧缺的压力。利用核技术处理废纸、木屑等废弃资源,使其发酵及糖化产生酒精,保障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核技术处理高分子聚合物也有一定成效,利用高能射线对废弃的塑料进行处理,塑料在射线辐照的情况下会发生内部分子结构的改变,降解为便于处理的蜡质粉末状形态,进一步推动环境污染治理的全面发展。

2 核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现阶段,我国以经济建设为科技政策的核心,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确定资助方向及领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领域,核技术与环境保护科学的整合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国家科技政策的发展趋势。但就我国目前的整体形势来说,核技术与环境保护的结合仍不够健全,存在一定问题阻碍其进一步发展[3]。

核技术是我国科学研究主要的技术支撑,必须具有前瞻性,务必结合环境保护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确定核技术的研究目标,将多种核技术手段进行集中,进而共同解决环境保护交叉领域中存在的顽固性环境保护问题,进一步提高核技术在环境保护交叉领域中的地位。注意加强核技术研究成果向全面实现生产的有效转化,形成相对完善、系统的核技术环境产业链。由于我国技术产业化起步较晚,缺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以致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较慢,现阶段我国核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仍处于较为浅显的认知与实验阶段,只能研究出小规模的实验室产品,研究核技术的仪器、设备缺乏商业化的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核技术在环境保护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不高,为更好地推广核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广泛应用,我国应逐步对其在政策及资金上进行大力扶持,提升我国核技术的综合竞争力。我国相关机构应加强对高素质核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从事核技术环境科学的技术人员具备扎实的核技术理论基础上,为其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制定符合实际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我国核技术环境科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更多合理化建议与技术支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

与其他科学技术相比,我国核技术仍存在依赖性较强的问题,我国务必对展开对核技术在环境保护应用中的积极探索,确定核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现实发展战略,有效推动我国核技术环境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梅,黄敏,陈建新.复旦大学核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创建与运行[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1):88-90.

篇3

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性的知识储备。爱因斯坦曾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观点、方法与技术的交叉、碰撞、吸收、融合与共振,能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能力结构,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及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就是一门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能够实现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社会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互补,该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当代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自然辩证法概论”不仅研究自然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来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容、方法及其人文蕴涵,研究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必然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反之,如果把这些知识排除在“自然辩证法概论”之外,那么它也就只能凭借思辨、猜测、臆想甚至幻想等手段进行研究,而这些属于人类早期的做法,或者说是宗教、神话、文学的做法。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英国科学家斯诺提出“两种文化”(即人文科学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指出人文科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文化分裂的危害。杰罗姆•凯根提出建立“第三种文化”,即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文化。但高度分化的当代科学为其融合设置了障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便于学生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沟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实现对事物立体化、真实化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理解与认识可能是相互协调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无论怎样,都是对真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理解与认识。以这些理解与认识为基础,以现实事物为基点,协调、统一、融合多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解决与处理,实现自然与生态、科技与国家、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缓解、预防或避免生态、环境、能源、人口、社会等问题的发生。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底蕴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既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具备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维底蕴。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务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概念、观点与理论,这些理论能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属于哲学门类,哲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哲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如,对生态自然观部分的学习,既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系统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态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既要从科学视角审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与逻辑必然性,也要从哲学视角审视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波恩、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维与经验思维,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规律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与理性思维水平要高于一般的专业科学理论,能够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就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提出怀疑,并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真理,实现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论的革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不仅是对现实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而且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论根源、现实根源与价值观根源。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科学技术是好的、万能的,也不能简单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运用都是善的、正当的,而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源、现实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观根源。对既定事实与理论的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地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崇拜偶像、迷信权威,就只能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去伪求真,追根溯源。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完全接受,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参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倡导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追求,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第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辩证法概论”以辩证的视角理解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对科学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确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证伪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个体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会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学”时代的意义,也要理解其“大科学”时代的意义;既要理解其简单性的本质,也要理解其复杂性的本质;既要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积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极性甚至破坏性的一面;既要理解与认识科学,也要理解与认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既要避免科学主义,也要避免反科学主义。

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沟通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的实践底蕴

篇4

从日本的情况看,环境运动有反公害运动、反开发运动、反公害输出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之分,无论哪种类型的环境运动的成果都体现在“运动主体所要求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被当局接受,有关改善和修复问题的对策被有关组织和机构实施”上。环境运动迫使政府和污染企业与民众、与环境受害者对话,迫使政府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环境治理政策,停止实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方案。由环保组织发起的环境运动不仅“使那些有可能不被人知晓的环境问题表面化和公开化,”而且使民众的环保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第五,政府、社团、公民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责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政府要做的事情是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将决策付诸行动。社团要做的事情是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环境问题的看法、意愿,促使政府用法律规制企业的行为,追究环境破坏者的责任。公民要做的事情是节水、节能、使用小排量汽车和植树、种草、分类处理垃圾等等。第六,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思路。各个地区的民众毫无节制地使用含有氟利昂的电器和化妆品导致全球臭氧层变薄;各个地区超标准排放二氧化碳、超量砍伐树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暧;各个地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重金属污染导致全球水质变坏。几乎所有的全球环境问题都可以在地区环境问题中找到它的原因。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国际社会为解决环境问题虽作了不少的努力,但因为责任认定上的分歧,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话题,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世界性课题”的今天,各个国家应以人类的福祉为重,摒弃责任认定上的分歧,在共同但有差别原则的指导下致力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正因为如此,所以人类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地区环境问题的解决上。解决地区环境问题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思想的价值

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思想的价值在于它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启发了人们对环境与社会、社会与环境关系,和环境社会学相关问题的思考。

思考之一,环境问题是工业化、城市化有所发展、但发展又不充分的产物。决策者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时,必须考虑工业化、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必须做好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工业布局、妥善处理人口分布与资源配置关系的文章,相关部门在实施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时,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硬任务和刚性指标。工业化、城市化既能破坏环境,也能美化环境。环境问题既可因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也可因工业化、城市化消除。

思考之二,环境问题既是生态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对环境问题不能只作生态学分析,还应作社会学研究。为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路径,必须将其纳入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框架中考量,不能就环境问题谈环境问题。就环境问题谈环境问题无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路径,必须强化环境保护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的意识,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获得经济与社会发展。以牺牲环境来获得经济与社会发展得不偿失。

思考之三,人口增长、技术失控、生产过剩、消费无度是环境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观念不正确使得政府在作管理决策、企业在作经营决策时很少考虑环境因素,很少考虑这一决策的执行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再次发生,政府和企业在作相关决策时,必须改变观念,必须考虑这一决策及其执行对环境有无影响,有多大影响。

思考之四,消除环境危机须扎扎实实地开展多方面的工作。须袪除“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确立并践行道法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须健全完善政府主导、民间推动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民间在这方面的作用。须克服以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为表现的市场失灵和以追求经济增长尤其是GDP的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治理为表现的政府失灵。须在各个方面,尤其是资金、技术方面开展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

思考之五,环境社会学研究不能孤立进行,它需要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需要与其它学科合作。只有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环境社会学才能在不断追求人类生存环境的理想状态中树立自己的学科形象,实现自身的价值。只有与其它学科合作,环境社会学才能更充分发挥自己在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中的立言献策作用。

思考之六,环境社会学者在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国家环保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官产学环保联动机制的建立方面大有可为。环境社会学家通过对环境问题发生机理、机制的分析和环境问题解决思路、对策的探讨;通过对环境保护必要性、重要性的论述和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嬴理念的倡导;通过对所在社区、所在城市、所在国家环境运动的参与和国际环境运动的介入,为唤起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消除经济增长投下的环境阴影,为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贡献自已的力量。

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思想的价值除体现在它能启发人们对环境与社会、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外,还体现在它为人们提供了一条了解环境社会学的线索,为人们开启了一扇审视环境问题的窗子,为人们搭建了一个预测环境社会学前景的平台。循着它提供的线索探究下去,人们知道环境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环境问题的科学,一门将结论建立在实证分析、细节分析基础之上的科学,一门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科学。透过它开启的窗子,人们看到了环境破坏的严重性、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和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登上它搭建的平台,人们看到环境社会学以其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层忧虑、对环境危机的深刻反省、对消除环境危机的执着追求显示出自身的魅力。有魁力就有生命力,有生命力就有环境社会学的美好前景。

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思想的局限

饭岛伸子的环境社会学思想深化、升华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给人们处理环境问题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我们在肯定这一点的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它的某些局限。她承认环境问题产生于不当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没有认识到不当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是环境问题的历史性、体制性根源。环境问题的历史性、体制性根源是发展理念不正确、发展模式不合理。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改变唯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必须改变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她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和产业大转移的趋势,看到了“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工业建设的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遭到损害,土著民族的原有生活方式遭受彻底破坏的过程。”但没有看到发达国家正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大转移的幌子下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从欠发达国家拿走的是“干净”的产品和巨额利润,留下的却是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发达国家留下的废水、废气、废渣加剧了欠发达国家的环境危机。欠发达国家在承受因自身发展而导致的环境之痛的同时还要承受发达国家转嫁的环境灾难。

她看到了城市市民对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满,但没有看到即便环境状况再遭糕人们也不会轻易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放弃赖以为生并己经习惯了的城市生活方式,放弃与之相关的工业技术。人们可以治理城市环境,可以改变城市环境。不如人意的城市环境不应成为人们反对城市、反对与城市建设、城市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工业技术的理由。她强调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对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意义,但没认识到环境保护、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除了要调整经济结构外,还应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环境污染源的控制工作。

她强调零增长、缓慢增长对维护生态平衡的意义,但没有认识到面对不可逆转的增长趋势和难以抑制的发展冲动,不是迫于无奈,没有哪一个国家会为保护环境而刻意减缓发展速度。发达国家不会,欠发达国家更不会。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繁荣不对,借口保护自然环境而不发展经济也不对。正确的做法是在发展经济时注重对环保的保护,在保护环境时注重经济的发展。她强调政府、非政府组织负有帮助民众摆脱环境灾难的责任,但没有提出为履行责任政府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非政府组织应实施哪些具体方案。因沒提出具体措施和具体方案,帮助民众摆脱环境灾难不免陷入空谈。

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思想的局限既与环境社会学学科现状有关,又与其学术旨趣、价值取向有关。就学科现状而言,由于环境社会学产生较晚,学界对它的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很多基础性问题还没完全理清。就学术旨趣、价值取向而言,饭岛伸子重视环境社会学对象、方法环境问题现状和民间环保运动类型的研究,不太重视环境社会学功能、环境问题趋向和政府环境治理政策及效果分析。饭岛伸子研究环境社会学所依据和利用的文献资料大多来自欧美,欧美学者的价值观对其环境社会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无疑有很大的影响。

结语

篇5

关键词:科技风险;相关社会主体;认知差异;规避机制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4-0095-03

“科技风险认知”是指不同社会主体对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客观风险的主观感受、判断、体验和评价。科技风险的潜在性、复杂性、全球性及不可逆转性等特征,引发了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的科技风险认知差异,在科技风险认知过程中,这些差异在公众与不同社会主体之间表现得较为突出。厘清不同社会主体对科技风险的认知程度及其差异,不仅是迫切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科技风险治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关系到规避科技风险的架构的搭建、科技决策的民主化透明化问题,关系到科技发展如何更大程度地赢得公众的信任的问题。透视科技风险相关社会主体的认知差异和成因,不仅能为研究科技风险提供一个启发性的视角,而且也能为探寻规避科技风险的有效途径提供参考。

一、公众与其他社会相关主体在科技风险认知中的差异

在科技风险视域下,社会相关主体主要是指能够“诱发科技风险、对科技风险作出反应以及受科技风险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包含了科技风险的诱发者、反应者、受害者(直接或间接)以及旁观者”。[1]由此来看,基于科技风险视角的社会主体主要涉及“个体主体”——科技专家、企业管理者,“集体主体”——政府,“类主体”——公众、媒体。分析公众与其他不同社会主体在科技风险认知问题上的差异是解决科技风险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公众与其他社会主体的科技风险认知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众与科技专家的认知差异。首先,科技专家与公众对科技风险的理解角度存在差异。专家通常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并使用专业的语言去理解科学技术和科技风险,而一般公众通常是运用“日常语言”或“模糊知识”来表达对科学技术及其风险的认知。同时,一般公众更倾向于从一个复杂的、多维的角度理解风险、效益及风险的可接受性。由于这种差异,一般公众与专家对于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可以接受的科学技术等问题的认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专家也因此常认为公众在科技风险认知问题上是非理性的,然而,一个人如何定义科技风险、效益和可接受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价值观和哲学观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科学问题的逻辑推导和论证问题,因此,完全排斥作为一般公众的“外行人”对于科技风险认知的诉求和表达是不可取的。

其次,专家与一般公众对科技风险的认知依据存在差异。专家群体中的科学家、工程师、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对科技风险的认知和评估一般是以客观理性的计算方法为依据,他们比较关注科技风险可能带来的预期伤害或破坏程度的可测量问题,并且倾向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科技风险的大小或严重程度,通常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评估科技风险。而一般公众除了根据科技风险可能引起的经济损失和伤亡人数判断科技风险外,更倾向于从定性分析出发研判科技风险,这种研判方法有利于一般公众从感性层面认知科学技术及其风险,但对于定量评估的忽视则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结果,即可能会使某种社会可接受的科学技术被搁置。

最后,专家与一般公众对具体科技风险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上述科技风险认知问题上的差异在具体的科技风险认知实践中通常会外化为专家与一般公众对具体的科技风险的接受程度的差异。专家对于具体技术的接受或排斥往往是依据自己的理性分析和计算,并结合现存的技术安全条规,对具体的技术及其风险的接受程度进行评估。例如,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专家会得出核技术及核电站风险较低(风险概率为0.5%),传统的电力技术及传统电站风险较高(风险概率为2.5%)的结论,据此,专家往往会支持核技术的发展。然而,罗尔曼(Rohrmann)和任(Renn)对风险认知的研究显示,在发生概率低但后果严重的风险与发生概率高但后果不严重的风险之间,人们对前者更为抵触,认为其有更大的威胁性。[2]那些由技术专家和科学家认同的包含着潜在风险的技术一旦在生产中引发事故,人们会格外恐惧。因此,一般公众往往会表现出和专家相反的立场态度,例如支持传统电站的发展,而抵制核电站的发展。这样的差异是特别值得专家和风险管理者注意和予以解决的。

2.公众与“专家-企业”利益共同体的认知差异。在当今时代,科技专家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日益紧密,以至于形成了“专家-企业”利益共同体。“专家—企业”利益共同体倾向于从风险-收益的视角进行科技风险认知。由于“专家—企业”利益共同体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收益的主体,因此导致科技专家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利益相关性。在此种情形下,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风险与收益等问题都由“专家-企业”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囿于专家对科技风险的认知模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其影响,从风险-收益的视角对科技风险进行评估和认知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因此,往往会出现重视经济视角忽视生态和伦理视角的科技风险认知的状况。

公众认知科技风险的视角倾向于多元化。公众对科技风险的关注重点与“专家—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关注重点不同,更为关注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同时,公众对科技风险的认知视阈远远超过了“专家—企业”利益共同体的经济利益的视阈,还包括诸如快乐、安全以及科学技术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重要程度等。公众更加希望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专家—企业”共同体能够提供一个明朗清晰的科技环境,但是现实中科技风险向科技危险和灾难的转化却使得公众的期望难以实现,从而造成公众对“专家—企业”利益共同体的科技风险评估结果的强烈排斥,甚至造成公众对“专家—企业”利益共同体极度的不信任。

3.公众与政府的认知差异。公众对科技风险的认知依赖政府的信息和决策。公众是科技风险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承担者,是科技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受害主体。由于公众对科技风险认知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是政府,因而公众对政府的科技决策和科技管理有一种趋向于善和好的心理期望,这种心理期望的满足程度一是取决于政府的科技决策是否向公众公开,以满足公众对信息透明的要求;二是取决于科技决策的执行情况和结果与公众的预期是否相一致。一旦某种附带着风险的科学成果或技术发明在转化或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与公众预期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果,就会严重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从而使公众在科技风险认知问题上逐渐偏离政府,走向主观建构的科技风险认知。可以说,政府的科技决策、科技信息公开、科技风险治理等的民主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公众的科技风认知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公众对科技风险的选择和承受度。

政府对科技风险的认知有局限性。政府既要保证科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又要满足公众对科技发展的心理预期,因此在科技决策和科技管理过程中要慎之又慎。政府要想取得预期的科技发展成果,需要对科技风险进行认知和评估。政府对科技风险的认知局限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任何科技决策必然是有限理性的产物,其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各利益相关体(政府、科技专家、企业)的利益冲突和博弈,因此,政府难免会在科技风险与收益的衡量中有失偏颇,从而导致对科技风险的认知不足;另一方面,如果缺乏符合高新科技发展需要的参照,则可能导致政府对科技风险认知的不完整。因此,保证科技风险认知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政府科技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看,由于政府作为向公众传达科技风险认知的主体,而政府所传达的科技风险信息并不一定客观准确,就会造成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进而产生两者对科技风险认知的差异甚至分歧。

二、公众与其他社会相关主体存在科技风险认知差异的成因

尽管影响不同社会主体进行科技风险认知的因素较多,但是不同社会主体自身在科技风险认知中的不同特点和利益追求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1.科技专家的“垄断权威”性。自工业社会以来,“科学主义”观念及其“科技官僚”制度的不断强化形成了“科技至上”的理念,“科技理性”被植入社会观念中。在此背景下,科技专家凭借其特有的专业背景,在科技风险界定、认知、决策、治理等领域享有“垄断权威”。在科技风险的认知上,他们一般是以工具理性为基础并受制于“科学理性”,对科技发展按照“线性规律”进行量化分析,并依此对科技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风险进行评估。然而风险的实际发生并非一定遵循“线性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人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专家。即便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具有超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也无法规避技术本身所存在的风险因素。[3]科技专家的科技风险认知有其不足之处:一是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表现出的“非线性发展”使得科技理性越来越具有局限性,用量化的手段对科技发展所滋生的风险的概括难以做到完全客观和全面;二是受经济社会特点、政府组织偏向、个人利益的追求等因素的干扰,科技专家对科技风险的判断难以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三是科技专家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科技官僚”的特性,往往造成在科技风险认知中的“垄断性”的现状,以至阻碍了其充分地体会公众对于科技风险的认识需求和对科技发展的美好期盼。

2.企业的“利益至上”性。对于企业而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危害或存在风险的大小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收益或利润构成了一种概率关系。企业对科技风险的认知也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利益至上”的特点导致企业管理者缺乏对环境和公共伦理风险的考量;二是习惯于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的方法来对科技风险进行评估,而忽视科技发展的价值和伦理尺度,可能会造成科技发展中人文伦理观念的缺失或破坏,有甚者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严重恶果。

3.政府的“被治理”性。政府对于科技风险的治理往往依赖于科技专家,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中,只要专家认为收益大于风险,政府管理者往往会采纳专家的观点,致力于附带着风险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往往会造成政府在“科技理性”与“社会理性”之间取舍的偏颇,导致政府在对科技风险的控制和治理上总会出现“被治理”的现象。

4.公众的被动性。一是公众对科技风险的认知易受已往的科技事故的影响,这种情况的发生造成了公众对科技风险的直观感性认知;二是科技专家对科技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忽略了公众对科技风险的感性认知,而是让公众被动地接受他们对科技风险的认知结果;三是不管是科技事故的发生,还是科技专家对科技风险的认知,都要经由媒体传播,在此过程中,媒体往往会对事故或观点进行不同的解读和渲染,从而影响公众的认知。当然,由于年龄、受教育程度、心理状态、经济状况、地域文化等状况的差异,公众对科技风险信息的接受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5.媒体的“解惑”与“惹祸”两重性。随着科技风险研究的不断深入,媒体作为“风险沟通”的主要载体呈现出“解惑”与“惹祸”的双重特点。一方面,媒体承载着“解惑”的重任,即承担着科学技术及其风险知识的宣传和传播任务;另一方面,媒体的宣传是否属实,直接影响着公众的科技风险认知。如果媒体的宣传不完全符合事实,出现“自由”放大或缩小科技风险的现象,那么就会对公众或其他社会主体的科技风险认知造成偏差,甚至会造成公众的心理压力或引起社会不稳定。

三、科技风险认知差异规避机制的构建

“责任由谁决定——由制造风险的人,由从中受益的人,由它们潜在地影响的人还是由公共机构来决定?”[4]这是当下科技风险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响科技风险的因素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从主观方面来看,科技风险是社会相关主体合力作用的产物,因此,它的治理需要相关社会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协商,在科技风险认知的具体问题上达成一定的共识,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科技风险认知差异的规避机制。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公众支持角度来看,应该改变过去那种科学技术普及单向灌输的模式,转而构建一种基于设计的、以公众为中心的科学技术传播和科技风险沟通机制,通过沟通机制了解除了专家、政府、企业想告诉公众的那些信息之外,一般公众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发公众之外的科技风险认知主体对科技风险传播和沟通方式的新的思考,从而促进消除不同主体科技风险认知差异的规避机制的形成。

毋庸置疑,各种信息的传播必然要经过媒体这一中介,因此,新机制的建立不仅要以公众为中心,而且要以媒体为中介,形成公众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网络,从而减弱或消除相关主体间对科技风险认知的差异。

1.“公众—媒体—专家”之间的沟通机制。专家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风险社会中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首先,专家应该强化自身的责任感、科技风险传播意识和社会伦理观念;其次,专家应该打破 “垄断”话语权的狭隘视野,将公众视为科技创新所服务的终极目标,扩大科技交流与传播的视阈;再次,专家应多从社会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与企业等主体形成利益相关体;最后,专家应该通过相应的机构来负责科技发展相关问题的咨询和信息反馈,针对公众所不能够理解或认可的问题进行解答和阐释,通过反复沟通和交流,在专家与公众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从而促进两主体之间科技风险认知差异的消除。

2.“公众—媒体—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科技风险调研和评估中心,在科技产品正式投入市场之前将科技研发、产品生产及打入市场的信息传达给公众,之后由科技风险调研和评估中心对公众的反馈进行评估,并通过设立“风险伦理评估、风险伦理鉴定、风险伦理调整”[1]等措施,对科技研发及科技产品涉及的风险进行调整和改造,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公众,以争取实现公众与企业对科技风险认知的统一。

3.“公众—媒体—政府”之间的沟通机制。政府要做到对科技风险的决策透明化、公开化、程序化和规范化,通过媒体将公众对科技政策中的疑惑或问题收集起来,让公众参与到科技风险的决策之中,打破政府的“单向度”、“线性思维”和“专家至上”的思维和决策模式,为不同的科技风险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构建一个宽松的对话与协商的公共空间,积极促成公众与其他相关社会主体之间对于科技风险认知的共识。

四、结语

公众作为社会发展重要主体之一,与其他科技风险相关主体之间的认知差异对于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建立公众与专家、公众与企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形成各主体之间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有利于达成相关社会主体对科技风险认知的共识。新机制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方案应该呼应每家媒体不同的风格和身份特征,而且要特别关注其在叙事形式、视觉元素和外行语言等方面的偏好。”[5]我们相信一种可持续的、有吸引力的、行之有效的科技风险沟通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消除或规避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科技风险认知差异。

参考文献:

[1]邬晓燕,程苹.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科技风险认知与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Rohrman,B,Renn,O. Cross-Cultural Risk Perception[M].New York: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2010:11-53.

[3][德]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M].薛小勇,周占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0-96.

篇6

[关键词]RS 遥感技术 自然灾害 预警 防护

[中图分类号] TP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270-1

0引言

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体现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上等等,以洪涝灾害为例,严重的洪涝灾害不仅可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重要的是它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为此,即使的预警与防护工作是很重要的。

基于RS遥感技术的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护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通过RS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将多源数据复合,通过网络集成了多种技术成果和数据,进行快速、准确、连续、动态与全天候的洪涝灾害的监测与评估,对减少灾情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RS遥感技术定义

RS技术即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简称RS),是自然灾害方面的预测和治理的关键技术,它可以通过高空或外层空间读出地球表面各种地理变化的信息,并经过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技术对地表事物进行有效的监测,将重要的信息传送给地面相关单位。

RS遥感技术作为新兴的技术,其主要作用是为地球上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全面的信息,实现防灾、减灾、救灾的目的,特别是对于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也包括渐进性的,如水土流失、地面沉降和土地荒漠化等都会产生重要的监测作用,从而能够使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能够系统的掌握,并在关键时刻做出应急处理预案,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2基于RS遥感技术的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护

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不但多而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很大,为此,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护是很关键的。

基于RS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对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护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遥感技术的不断创新,其遥感探测范围不断扩大,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而且更重要的是RS遥感技术的提高不仅仅是具有简单的预测功能,在自然灾害的营救和灾害重建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地质灾害为例,系统的分析基于RS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的治理、营救和重建上的作用。

2.1RS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的治理

地质灾害是很严重的自然灾害,诸如常见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等,如果对这些地质灾害的发展变化没有进行及时的掌握,做出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对经济发展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为此,地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RS遥感技术对多发与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全程24小时连续监测,将RS遥感出的地质形态、色调、影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应急预案,使灾害的影响性发生在最小的范围内。

2.2RS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的营救

地质灾害的发生也有诸多不可预测性,特别是对于突发性的地质灾害,营救任务就是很关键的,人们可以通过RS遥感技术传输到的数据信息,对灾害现场进行勘查,为营救准备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营救工作也是一个抢时间的工作,然而RS遥感技术具有周期短、精确度高的特点正是符合了这一特点,为营救工作提供快速有效帮助。

同时RS遥感技术还能监测出营救地点是否还会多次发生灾害,对营救人员的安全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3RS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的重建

灾后重建工作是保障人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RS遥感技术在灾害重建上也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可变性,是人为无法控制的,为此有效的监测技术是必要的,通常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勘查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地质灾害的频发性也会对勘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为此,工作人员可以利用RS遥感技术对整个重灾区进行系统调查,根据遥感数据的监测评估结果,对于重建后的选址问题、系统掌握灾区情况问题等等都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国家对灾区重建工作的总体规划,提高灾后重建的治理质量,促进社会的稳定。

3对遥感技术的研究展望

基于RS遥感技术对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防护是一个很系统的工作,利用其技术不仅仅是要监测,同时还要进行预测和调查研究,要充分发挥出RS遥感技术的最大功能,在监测、预报、防灾、抗灾、救灾和援建等各个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变化,RS遥感技术也需要适时的做出不断的调整和改革,开始趋向于多种卫星系统进行辅助监测,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激光等多遥感波段,使采集到的信息能够更加完善和准确,从而实现全天候、多时相的连续观测,使RS遥感技术能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结语

通过以上对基于RS遥感技术的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护的系统分析,可见RS遥感技术在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治理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能够贯穿与整个自然灾害的调查、监测、预警、评估的全过程,以其精准的高分辨率在第一时间读取出自然灾害发展过程,如可以对地质灾害,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土地荒漠化等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实现灾前预警、灾情监控、灾后评估,为防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损坏提供了关键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黄信坤.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系统的研发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13-14.

[2]孙垂河,姚欣,宋春东.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三北防护林信息监测管理中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2006,(03):19-20.

[3]蔡爱民.航天遥感技术在我国森林资源中的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06:(03):22-23.

篇7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

1 问题的缘起

1962年,美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公开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客观上促就了人类社会第一次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由此以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愈发地强烈。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召开,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和国际组织代表首次在一起共同探讨环境问题,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并改善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共同努力。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该文件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理论出发点,制定了一份内容详实的行动计划,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基于此,美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理事会,负责制定并执行相关战略,欧盟也于1996年通过了一部关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基本法。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纷纷为治理环境问题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努力,虽然部分国家和地域的生态环境得到相应的好转,但是总体情况仍是不容乐观。如何从根本上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了摆在人类社会面前的难题。

早在十九世纪,生态环境问题就已经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注。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学术创造的年代,英国已经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德、俄、日等国也纷纷通过资本主义革命或者改革加入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地提高,但是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真考察了工业革命后工业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并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到社会问题之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提出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近年来,社会上总是充斥着一种“马恩过时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们在那个时代所提出的基本观点已经不能用来处理目前的现实问题。然而,笔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诸多事物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思入了时代深处,突破了时代的局限,对于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并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指出其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有效驳斥“马恩过时论”,而且对于指导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也十分必要。

2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这都星散在他们各个时期创作的经典文本之中。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主要矛盾和时代主题的影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关注几乎为零。直到上个世纪后期,生态学的研究日益兴起,学界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挖掘和阐释才逐步走向正轨。发展至今,生态学已经成为了西方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学者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反复阅读,梳理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脉络,归纳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他们普遍认为,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与生态环境是天然对立的,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具有明显的“增殖获利”原则,其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本而非货币,正是因为资本要求将集中起来的货币不断地投入到生产和流通之中以获取更多的利益,其运行路向可简化为:“生产――流通――获利――生产”。这种循环过程,使得资本不断地被投入到生产,尽可能地去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所以,资本无时无刻都处于增殖变化的运动过程之中,“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海德格尔将资本这种增殖逻辑称之为资本的“进步强制”,资本的“进步强制”一方面从客观上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但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必然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得人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但是,资本在发展过程当中却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有着深刻的内在危机:资本逻辑使得人为了获得高额利润而毫无止境地盘剥自然,引起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赋予新的生产方式以资本主义性质的这一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2]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的增值逻辑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其生产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它带来多少利息,每年总共积攒多少钱”,资本家成了“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而“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就其一般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而言,在我看来是有害的、招致灾难的”[3]。

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曾对德国有机化学家李比希的著作进行了认真的考量,并创造性地吸收了其“物质变换”的思想。所谓“物质变换”,就是指两种不同物体之间物质、材料的相互交换,“在说明生产的‘自然’过程时,我也使用了这个名称,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5]。事实上,资本的扩张往往以牺牲自然和劳动力作为前提,人们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加工利用,将自然资源变为增殖的载体。自然资源的加工利用本是无可厚非,但是,资本增殖逻辑主导下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变换”,人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不断地掠夺自然,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较长的循环恢复时间决定了人们无止境地盘剥只能是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3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治对策

目前,世界各地都在积极探寻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行途径,部分发达国家还取得了一些成绩,生态环境状况得到了不少好转。但是,仔细考察这些国家的治理措施后,不难发现其治理思路无非只是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虽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但却无法遏制生态环境问题的反复出现,长久以往,势必又会造成人力和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要使得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解”,就必须得“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去改变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性冲突的根本因素。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笔者认为,要根治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克服资本的偏执性增殖。资本的增殖逻辑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使得人与自然关系不再和谐。因此,要克服资本的偏执性增殖,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的道路。那么,是不是社会主义就不会有生态环境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如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也出现了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社会主义道路所导致。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驾驭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所以,“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6],坚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二,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到资本增值逻辑的驱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堪忧。而今,要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就必须转变过去的发展方式,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要完善政府对生态环境的管理职能,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探寻并制定一系列对生态有益的规章制度。各级的生态环境执法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力度,对生态破坏严重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遏止。

第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在科学技术被资本“绑架”的时代,科技成了“资本化”的人的帮凶,使得自然不堪重负,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科学技术本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也可以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破坏“火上浇油”。科学技术到底是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关键就是看人在怎样地运用科学技术。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就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积极作用,在他们看来,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历史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重要力量。所以,要改善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就必须要克服资本的偏执本性,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将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6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69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3

[7]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22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篇8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一、环境监测的概述

1、所谓的环境监测,是政府和相关环境部门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遵循一定的程序,通过样本的采集,对环境中的各种可代表环境质量水平的物质进行测定,然后评估环境的质量和受污染程度。将环境中的科学数据资料作为相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策略的重要依据,这样可以对未来环境的发展做出预测。

2、对于环境监测的过程,就是明确检测的区域后,制定出检测计划,收集样本,测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环境监测具有两个重要内容:环境质量的监测、污染物的监测,不仅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而且是环境管理方针制定、污染源排放控制以及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早期的环境监测来说,主要是对污染物进行监测,常用于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环境治理中,经过监测获得数据,并对某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对生活环境进行有效改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将环境质量检测加入了监测工作中,这样以来可以对污染物和生活环境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提高环境质量。

3、由于环境监测的对象和方法有很多种,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污染物越来越复杂,使环境监测具有连续性和综合性。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指标也会发生变化,通过对污染物进行连续不断地观测和采样,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数据,经过分析,能够使检测结果更具有说服力。监测的对象具有很多种,通过分析环境中的不同种类以及综合处理数据,可以对环境整体进行全面的控制,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环境的质量。

二、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1、环境监测在环境污染问题中的作用

通过采用环境监测手段,可以对污染问题中的严重环境要素进行稳定、持续的监测,比如:对大气、土壤、水资源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不仅可以及时对发生污染的环境要素进行治理,还可以维护将要发生污染的环境要素,并且可以预防没有发生污染的环境要素等。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对环境监测的范围内的各种污染问题的发生进行治理、维护和预防,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环境污染源的扩散,将污染环境的源头扼杀掉,从而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地控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

2、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且统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重视环境的保护,经济发展建设和环境建设应齐头并进,实现“三同步”与“三同时”。对于“三同步”来说,就是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对于“三同时”来说,就是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由此可见,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具有监督和指导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城市环境的规划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发展措施,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3、环境监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环境监测作为高科技的监测手段,与科技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环境监测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进行环境监测时,可以将所得到的各种科学数据(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作为科学考察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做好各种环境的监测工作,这样可以为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环境监测的策略

1、加大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

为了扩大环境监测的监测范围,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增加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监测方法来实现监测的目的,从而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能力和水平,使环境监测更好的为环境保护进行服务,提高环境的质量。

2、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与国外的环境监测技术相比,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相对较落后,并且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应对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适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最佳路线,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体系,并研制出新的技术,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确保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地开展,以此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4、培养环境监测人才

由于环境监测的技术含量较高,只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够进行准确地操作和实施。目前,我国还缺乏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有必要进行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的培养,要求环境监测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过硬的环境监测技能,并且具有上岗证件。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环境监测人员应对监测仪器进行正确的使用,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然后根据环境监测的结果,提出有效、科学合理的治理策略。

结束语:

总之,环境监测在我国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不断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确保环境监测的有效运行,扩大环境监测的监测范围,并针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及时地治理、维护和预防,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晋宏.论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影响[J].民营科技,2013

篇9

[关键词]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B/S ASP SQL; 医疗信息系统; 医院治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 R197.32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27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院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化、治理科学化的概念已渗透到医院治理之中,文章认为医院的治理模式必须实现由经验治理向信息治理的转变。医院信息系统,医疗,治理,决策信息技术是当前全世界发展的重点技术,是衡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院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化、治理科学化的概念已渗透到医院治理之中,医院的治理模式必须实现由经验治理向信息治理的转变,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科学治理的需要。

1 医疗信息系统

医嘱信息与病历信息系统医嘱信息的治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应用也比较成熟,这里主要谈一下电子病历的应用。计算机在病历中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实现电子病历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性能微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为实现电子病历系统创造了新的技术条件。电子病历具有传送速度快、存贮量大、成本低、查询方便等优点。医务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远程存取病人病历,把数据传往需要的地方。在急诊时,医生可以通过HIS系统及时快速的查出电子病历中的资料,为尽快制定医疗方案提供依据。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的存贮容量可以是相当巨大的,可以存贮病人的一切有用的医疗诊断信息。电子病历系统一次性投资建成后,使用中可以减低病人的费用和医院的开支。电子病历已成为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2 医院治理信息系统

2.1院长查询信息系统。院长可以通过该系统对门急诊人次、住院部的病人数进行实时查询;可以对各个部门的工作量进行查询;可以通过各种图表清楚明了的了解医院的发展动态,并通过系统提供的各种数据、表、对比图对医院的发展方向做出决策。

2.2医务治理系统。记录医学鉴定所需的基本信息及查询以往鉴定所记录的内容。对医院所发出的“指令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登记和查询。对医疗队下乡的情况进行登记并可以查询。可以对外出进修有关人员信息及外出的情况进行登记与查询。对医生外出的会诊情况进行登记与查询。还有质控与其它治理方面的功能。

2.3科教治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各方面的功能。科研方面如新技术项目登记、科研项目登记、学术论文登记;学分登记方面,将全院医生护士的学分情况录入电脑,以便随时查询。

2.4 物资与设备治理信息系统 对于消耗性物资药品、卫生材料的治理,主要是使治理人员随时把握这些物资的采购、库存、作用和损耗情况。由于一个医院使用的这些物资种类多达几千种,仅仅靠人和卡片、账册是不易治理的。医院的药品治理,一般有库房采购与存储、药房分装与分发、摆药与使用3个工作环节,而卫生材料等消耗品一般也类似于这种采购――存储――分发使用的工作模式,计算机治理系统辅助治理人员完成日常的工作,并将工作中记录的数据加工成高一级治理所需信息。

2.5 人事治理系统。人事治理是现代化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科学的人事决策通常建立在大量而准确的人事信息基础之上,所以,必须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做好人事信息治理,充分利用计算机分析猜测手段,实现人事治理和计算机治理的协调,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上,减少治理人员决策的盲目性。

3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状况

3.1现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七八年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形势十分令人鼓舞,无论是国家、医院还是软件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县级以上医院基本上都建设了自己的医院管理系统,有的发达的乡、镇医院也建设了自己的医院管理系统。说明医院本身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认识都迈上了一个台阶,信息系统建设对医院带来的效率、效益与管理的提高,更使医院管理层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大体上均为基本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结构,选择SQL SERVER或者Oracle作为基本的数据库系统,以NT或Unix作为操作系统,前台大多采用PB为开发工具。

3.2发展趋势今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要适应医疗制度改革的形势的需要,提供支持医疗保险账目核算,药品医疗分开管理,分别核算,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的不同管理算法。已建成较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医院面临着建设临床信息系统的巨大挑战。临床信息系统是面向医疗的,是为广大医护人员服务的,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它以提高医护质量与效率为其直接目的,但因为它涉及面广,信息量大,信息的种类与表达更为复杂,因此,各级领导务必认识到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更为复杂,更为繁重,需要更大投入的项目。

参考文献

[1] 朱杏香.数字化医院现状研究与发展探讨[J].医学信息.2010,3(1).

篇10

【关键词】环境 计算机 技术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不光是我国,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国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城市想要发展,就要将环境保护融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保持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手段,将现代的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计算机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实际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局限性,究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各个职能部门的分工管理不同,资源很难得到一个有效的整合,比如:城市的排污系统、收费系统、登记系统等。想要把这些系统整合起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从各个系统的开发、工作、到后台的运用,有了计算机技术的存在,可以让管理部门清晰的看到数据的分析整理过程,达到资源的共享。此外,在城市保护的水质监测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用计算机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可以对水质的模型进行编程,解决了后台庞大的数据计算过程,这解决了城市的环境发展中的大多数难题,总之,将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与城市的环境发展工作相结合,深入的了解到环境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护,大大的减少了环境保护中的许多弯路。

二、计算机技术对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计算机技术虽然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计算机对环境的一些负面影响。在城市的环保进程中,计算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的背后的能量消耗,比如在制造电脑的过程中,平均每台电脑要消耗大约800种化学原料,这对环境问题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有专家指出,制造一台微型计算机需要消耗水3万多升,消耗电能2000多瓦,在城市的家庭中,每个家庭计算机的耗电量都超过了100瓦,而对于报废的计算机,我们如果把它埋在土壤中,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大部分报废的计算机最后都成为了垃圾,危害人们的健康。

三、如何实现计算机技术对环境保护的应用

如何实现计算机技术对环境问题的作用,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笔者认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作为信息化时代标志的计算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计算机技术能否实现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来探讨,针对这一论断,绿色电脑呼之欲出。顾名思义,绿色电脑就是一种比较安全、资源节约型电脑,绿色电脑也是人们对环保理念的一种延伸,绿色电脑的本质就是降低电脑的原材料、耗电量、以及对电脑的损耗程度,以往的电脑的设计,只是注重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环境的影响,绿色电脑的提出,改变了以往的老式电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破坏,引起来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从环境保护这一大趋势来说,绿色电脑是计算机技术对环境保护问题的一大手段。

计算机技术想要对城市的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一定要从多层次多角度的来解决和处理问题,这其中计算机技术对环境的检测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采用全方位的计算机智能技术,来代替人工环境检测,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在环境要素检测的准确程度上也有了质的提高,在检测的环节方面来说,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的报送,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利用,在长期的环境要素检测工作中能够保持系统的随时检测,稳定的输出数据,环境检测系统的应用,是环境检测的核心,也是环境监督的重要手段,而计算机技术的介入,通过检测来的数据,转化为对环境问题有帮助的信息,这符合环境检测工作的客观实际,满足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是在检测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抓好数据信息时,对数据的合理性、有效性,一定要有一定的说服力,也就是说,数据要全面。能够说明问题。这样才能够对一些检测程序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最后,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计算机技术资金的投入,这不光是因为计算机技术是环境检测问题的主要部分。也是信息产业是信息化时代赋予我们的根本任务,只有具备了雄厚的物质条件。才能够实现计算机技术对环境检测的融合,可以满足打造现代化城市的需要。

当前,各级环保部门在生态保护、城市环境的应急治理方面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这样可以有效的开展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城市的环境治理和决策提供自己的一份支持,具体来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环境信息质量数据库,运用计算机系统的集成、配套统一检测环境保护的数据,从而实现环境区域一体化,个别发达城市还设立了专家数据库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人才与环境保护的充分结合,这其中的计算机运用技术都得到了有效的循环利用,推动了城市环境保护项目分析的全面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