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7
信息技术发展早就了全球市场的统一,企业的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传统企业管理不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由信息技术支撑着的企业管理有着与时俱进的战略意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更高层的全新管理革命。
1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效用
扩展人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被称作是信息技术,这是信息技术基本的定义。信息技术主要指通过计算机或者现代的通信手段获得、传递、存储、处理、显示和分配信息等相关技术。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两大支柱,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地位。与生物、航天、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一起被视为20世纪重大的科技成果。信息技术在当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信息化是把企业生产过程、现金流动、事务处理、客户交互业务的过程数字化,用信息系统网络把它们加工成为新的信息,给各层人们提供洞悉观察各动态业务的一切信息,从而作出更好决策,使得企业资源分配合理,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着重点不同,方向和规划不同,但都要考虑的因素却不变。信息组织架构分为两种:一种为内部信息资源,生产计划、产品、财务、人员信息等,另一种外部信息资源,宏观经济、竞争者信息、国际信息和市场等。信息基础设施决定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能力的重要方面,由网络、软件和硬件组成。硬件有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办公和生产自动化设备等。软件有各种专业软件工具盒面向企业的应用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企业规章制度是否规范有密切关系,信息化建设要有规范合理的流程作支撑,而合理规范的流程则需要制度保证。
2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实现策略
2.1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指在管理、作业、经营各个层次、环节,选择先进适用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充分开发以及广泛的利用企业信息资源,实现企业运行全面的自动化。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构建对市场快速作出反应的现代企业过程。企业信息化核心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是将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全过程加以运用,使得企业高起点的采用世界先进信息技术研发和生产,从而带来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跨越发展,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的利用效果,会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状况。通过改造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技术和产业结合,节能降耗,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以信息技术和设备作为依托,实时监控和决策,提高资金的周转次数以及使用效率,降低库存积压和能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开展企业信息化应用使企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赢得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2.2现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分析
美国是信息技术以及高新技术创新发源地,美政府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发展。80%的美国制造商拥有自己的网站,电子商务交易使用率达到32%,采购商电子商务利用率达38%。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美国提出企业资源计划,标志着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最新趋势和方向。美国各行各业,率先兴起电商的零售业,金融服务业,汽车飞机传统制造业,在线经营管理和支付从趋势变为商务惯例。美国近年的经济繁荣,同信息化程度有很大关系,信息技术行业在经济中比重,从90年的5.8%到2000年的8.3%。过去5年,美国超过33%的经济增长是信息化带来的。
日企在信息技术方面重视市场调研,分析消费需求变化,行业间信息的共享,以确保信息渠道畅通。日本政府推进网络建设,完善信息网络的布局,从而实现企业内部同行业之间技术、经营、市场等资源信息以及数据的共享。日本企业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改造生产经营模式做了很多工作,根据传统的习惯,修改软件,使先进手段适应过去工作习惯,使科学的管理软件丧失先进性和统一性,不能发挥作用,日企主导思想和管理模式和欧美企业信息化水平存在差距。2002年7月25日,中国通钢开始第一笔电子商务交易,外商样惊奇这个偏远的钢铁企业,竟拥有如此先进技术。如今通钢集团通过电子商务注册的供应商两千多家,电子的招标达到100多场,交易额超过20亿。特别在2008年非典期间,电子商务发挥它独特优势。通钢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全国钢铁行业处在前列,部分技术领先地位。成功案例还包括海尔和联想集团企业,这都是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中的结果。20多年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尤其是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达到新高度。
2.3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职能分析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组成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前提。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纷纷的上ERP、CRM系统,却忽视了计划策略等高端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做好,不仅买电脑设备、搞网络、建系统的问题,重要是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或者信息服务网络。企业管理是“策略、计划、执行和控制阶段循环交叉过程”,企业信息化管理,是用IT技术,提高管理阶段效率准确性。传统企业管理是按照职能开展,这种组织结构使内部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散重复,很难发挥企业各个部门合作主动性,从而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加大。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各种办公自动系统,使得企业扁平化管理成为现实,实现了各部门运作并行化,大大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4发展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快速准确分析信息数据,并且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类,从而避免人工处理的遗漏或者滞后等弊端。节约了企业的资金和人力,为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数据信息,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前提。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在根本上解决困扰企业的部门、财务、仓库和车间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帐证不符等问题。全面的实现了信息自动化管理,同时也发挥了财务部的能动性。企业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销售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控制经营成本,带动销售额增长,增加企业利润有重大作用。
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时代,很多企业都在与国际社会快速接轨。为巩固加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必须接受现金管理理念,大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提升企业销售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用信息技术打通走向国际市场的快速通道,保持企业持久竞争力。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丁秋林.现代企业信息化重构[J].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篇2
1.煤炭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时展趋势
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其信息含量已经成为档案评估的重要参数。传统的载体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新的载体形式运营而生。因此,只有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加完善档案的分类体系。煤炭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不断拓展档案工作的业务领域,通过传输计算机网络,高效实现档案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局面。通过档案数字化管理,可打破档案管理部门的局限性,加强档案的采集、管理、服务等职能,实现高效合理的档案信息资源配置,为煤炭企业的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2.加快煤炭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高效途径
2.1完善档案数据库与档案网络
现阶段,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还停留在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对数据库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严重阻碍。实现档案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在于实现高效的数据库管理,增强检索服务系统的时效性。通过利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的处理技术,可灵活捕捉照片、纸张档案材料,且将所有的档案信息转换为数字形式,便于长期保存。同时,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技术设备,进行组建综合性的档案信息库,以增强档案信息检索与查询的方便性,对档案信息资源落实全方位的保护措施。
2.2实现优化的专业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档案工作发展日新月异,对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在职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再教育活动,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需求。单一的档案管理人员结构已经无法满足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趋向,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另外,进行专业人员结构优化,建立复合型多层次的专业队伍,以增强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时效性。
2.3优化煤炭企业档案数据库系统,实现档案全文数字化
为了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收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根据单位各类档案情况,通过著录标引,在计算机中录入单位收藏的文本类、图形图像类和影音类档案型号等,从而建立基本数据库。第二,建立基层报表数据库。在建立煤炭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过程中,不断健全状态数据库与基层报表,同时,通过网络系统将各部门需要报送的数据、反馈信息录入建立的数据库中,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另外,结合上级的要求与使用情况,及时做好基层报表的填报工作。通过利用网络直接接收办公自动化产生的电子文件,且利用手工输入、电子扫描、数码拍摄等手段进行获取历史资料。
2.4 加强档案资源信息二次开发,建立多元化档案信息体系
档案部门充分结合档案信息,借助自动化办公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各项专题,以促进档案信息的二次开发。同时,采取多形式档案信息方式,比如进行建立网站等,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档案资料,充分发挥档案存在的利用价值。另外,通过不断加强各种数据归档平台的开发,进行建设收藏基本目录数据库、单位基层报表、单位动态数据库等查询入口,以实现档案信息网络传输,增强用户访问系统允许的使用性能,最终集档案信息的处理、查询、传递功能为一体,从根本上提高利用者的查阅效率,最终为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有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优质服务。
2.5提升电子数据的安全性管理水平
档案保护现代化的传统意义是指档案库房、档案设施设备、档案载体保管保护等方面的现代化。实现档案资源信息化后,机读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各项新型载体档案的不断涌现,从而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共享。因此,网络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提升电子数据的安全性管理水平,必须高效设置安全的使用权限,提高电子数据的精确性,并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保证档案馆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
篇3
下午好!,
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旨在加快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实施步伐的“**市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工程推进会”今天隆重召开了!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并提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把信息化作为我市中小企业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之间的激烈竞争,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中小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可逾越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前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指导方针。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市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信息化水平、发展力度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在拥有计算机的中小企业中,有大约80%的企业还只停留在低层次的单机应用上,企业上网率仅为10%。绝大多数企业还未建立自己的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企业占比较小,企业对网站的应用局限于宣传企业形象和信息查询。因此,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既是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条件,更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
在去年召开的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我市确立了将大力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丁解民书记就如何加快推进全市信息产业发展、加速信息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正在讨论中的淮安的十一五规划中,把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全面提高企业、政府、社会信息化水平,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加速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为主、循序渐进”的方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项目”为抓手,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生产、研发、经营和管理水平,市级重点企业建有信息系统的比率要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上网率要达到95%以上,2006年底这两项指标要达到100%。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企业无时无刻面临着市场、信息、资源、人才等各方面的激烈角逐。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是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目前,我市也正致力于提高中小企业特别是园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以城市信息化为依托、以企业信息化为重点,促进高科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加强引导,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此次由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市电信分公司共同举办的“全市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工程推进会议”是由政府、电信等各方联合推动的一项系统工程,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由政府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电信将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通过“商务领航”信息化业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从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到网络通信和信息管理系统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为园区企业量身订制了“园区通”,逐步使全市中小企业实现有效益的信息化,切实推进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在具体实施上,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以搭建平台,营造环境,打通瓶颈为主。通过制订加快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工作意见,编制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方式,加强引导,营造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良好环境,搭建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平台,并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进行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市电信分公司全力配合,牵头组建“园区通”,打造充满活力的产业价值链,并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的产品、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各自确定具体负责部门和联系人,建立有效的联系协调机制,有效推进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工程合作的深入发展。
三、上下联动,充分利用“商务领航”―――“园区通”,全力推进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推进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繁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需要从政策、财政上加大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要通过政府引导、电信支撑、企业参与、政策保障等方式,充分利用“商务领航”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早日实施“园区通”工程,把推进“商务领航”作为政府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使**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市的前列。
中国电信“商务领航”业务在我市的开展,为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也为打造“数字**”,促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希望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投资客商能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共同推进**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为加快经济、社会更好发展构筑良好的信息化平台。
同志们!加快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努力开创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新局面,加快**振兴,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4
【关键词】信息化 竞争力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能真正进行整体规划,并按计划进行分步实施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产生实际效果的成功企业不多,大多数企业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存在着许多问题。
1.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做好整体规划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企业角度来看整体规划,规划应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二是从企业外部看整体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应与整个城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相一致。在企业外部应构建一个提高企业间有效沟通与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效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以企业信息化作为纽带,把政务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连接起来。但由于政府在构建信息化社会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缺乏构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方面的规划。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基础应用的普及面较宽,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MIS、MRPⅡ、ERP、CIMS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3.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针对性
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缺乏大量熟悉企业特点、业务流程、管理特色的软件公司协助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以往有些企业采用拿来主义,照搬套用,方案论证过程中缺乏系统的需求分析,实施过程中又缺乏量身定制的二次开发能力,使得所建造的信息化系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实施效果不理想。
4.缺乏对工业化、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的正确认识
企业信息化需要信息产业的支持。CCID(中国信息产业研究院)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那些已完成工业化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发达国家来说,信息产业逐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直至最后单独列出,这一产业结构变化也显示出信息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经过萌芽、成长、成熟等几个阶段后,逐步取代工业成为主导产业,信息产业将最终成为一个经济时代的标志。
二、企业信息化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发展与融合,使企业竞争战略管理不断创新,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1.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发展以及各种决策工具如ES、Dss、EMS等的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人的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机系统,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此外,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2.促进组织结构优化,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BPR)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取代了原有的塔型结构。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对科层的监督协调成本,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来赢得市场
企业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人才储备、资金配置、管理模式等方面并没有根本的改观。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1.企业要及时转变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使之与信息化形成良性互动
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企业经营的集成化管理,从供应商、合作伙伴、生产过程到销售和客户关系的信息管理。因此,信息化是对企业经营流程的改造,也对管理模式革命和挑战。可以采取:(1)找好信息化建设突破口,“结合自身实际,结合行业实际,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进行改造,时信息效益最大化。(2)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合理支出和配置信息化资金,不断提高信息化资金利用效率。
2.加快信息化服务业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人力和物理的保障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企业因应在大的环境下把握信息化的方向和策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因此要把培养信息化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好。同时还需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持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重点企业信息主管队伍的建设。
四、小结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在企业进入信息化阶段,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特有的情况,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赢取市场的竞争力,为长远的更好的发展打算。因此,企业信息化须结合实际环境,更加有效地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从而推动企业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炳辉.企业信息化领导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企业信息化,是以企业引入信息化观念为前提,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全方位改造企业,以降低成本和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一、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具体讲,企业信息化应包括:市场营销信息化,办公管理自动化、信息化,事务处理自动化、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设计信息化。从信息化深度来讲,包括:事物处理、分析处理、支持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
由于每个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不同、方向不同,所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点也不同。但总的来说,企业都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概括地讲,企业信息化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1、建设企业信息网络。企业信息网络是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原有企业局域网的基础上,用Internet技术改造成内联网和外联网,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2、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各种手段以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3、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这是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4、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提高企业员工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文化素质。
二、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1、企业开展信息化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实现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企业存在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们都渴望自身快速发展。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利用其得到行业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信息等,同时也可以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做出积极的市场反应,达到了企业迅速发展的目标。
2、企业开展信息化有助于实现传统经营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加工业离不开生产和销售,传统的零售业也离不开供、销、存。但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这些关键环节都可以借助信息化去实现,同时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派生其他新型的销售手段。
3、信息化能够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企业开展信息化可节约营运中的各项业务成本,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使内部管理结构更加扁平化。企业信息化的开展使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得到共享,并且使原始信息在从传递到决策过程中,反馈时间大大缩短,决策层与基层、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快捷,管理更加直接。
三、企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现有16,000多家大型企业,仅有10%左右初步建设了信息化网络,70%拥有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并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20%的企业仅有少量的计算机,仅仅用于财务和数字处理方面。在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只有5%有一定的现代化手段。而美国在20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欧洲和日本的企业也计划在本世纪初完成信息化建设。可见,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起步晚,且发展速度缓慢。概括起来,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问题:企业信息化意识淡薄、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复合人才缺乏、缺乏统一规划、没有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设置专属领导。
四、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
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影响和阻碍其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管理理念、人才问题、购买能力、基础条件和企业等几个方面。这里除人才问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外,其他问题都能在短期内解决,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指日可待。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企业本身的事情,它涉及很多企业,甚至很多行业,是一个全社会、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在信息化道路上,企业既要按照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步骤进行操作,又要根据自身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进行有特色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的有效运作和参与市场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开发企业信息资源,这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再次就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开展信息化教育,开发出适合本企业的集成化信息系统。要搞好企业信息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增强企业决策者的信息化意识,培养信息化人才。企业各层领导要深入了解信息化的实质,充分认识企业信息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要参与到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去,并适应企业信息化要求,对于原有的业务流程、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等进行持续的调整。企业信息化是一场全方位的创新和变革,首先需要决策层带头深化信息意识,然后才能带动员工参与其中,这样企业信息才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为更好适应发展,企业应广招贤才。
2、学习典型经验。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外交往日渐扩大,一些企业已经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对于这些成功经验,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总结、推广,择适合者而用之,并与这些企业加强交流,共同探讨互相关心的问题,研究进一步的推进措施,取长补短,搞好企业信息化建设。
3、改革机构,保证资金投入。组织机构是否合理,严重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由于不同企业成立的特殊背景,使得企业的组织机构总是缺乏科学性,因而改革企业随意性强的机构,理顺其业务流程,保证信息化系统数据能通畅传输,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基础环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奠定后,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投资。信息化建设中投入资金产生的效益可能是直接的、间接的、有形的、无形的、宏观的或微观的,但都不能及时得到效益回报。因此,我们一定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太大,是无底洞;二是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只要购买技术设备,安装使用就可以了,不必再做其他投资。
4、建立企业信息主管制度。信息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应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业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因此,企业应当设有CIO职位,把他当作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保证CIO有充分的行政权力,能负责信息技术机构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负责企业信息化工作,直接领导企业的网络信息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与信息化有关的部门。
5、组建专职机构,进行总体规划。信息化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企业信息化应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的工作原则,组建专职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总体规划。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只有具有高层次的综合职能,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
6、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消除“信息孤岛”。目前,我国企业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有企业反映“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仍处于初级阶段,各个子网建设基本完成,但子网间仍未互通,信息孤岛仍存在”,还有企业反映“公司各个部门各自为政,信息系统开发缺乏统一规划,数据难以共享,存在信息孤岛、浪费资源、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不利于企业发展”。信息资源同能源、材料并列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信息化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信息化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要纠正重网络建设、轻信息资源开发,即“硬件硬,软件软”的倾向。重点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减少以至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雅娟.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太原科技,2004.5.
[2]朱瑞萍,王伟东.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误区[J].河南科技,2005.10.
[3]杨敏.试论企业信息化建设[J].太原科技,2004.5.
篇6
【关键词】煤矿企业;信息化规划;基本要求;实施步骤
引言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依据煤矿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围绕企业的生产、人才、采购、成本、质量、营销、财务等业务建设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单位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合理、优化地安排企业信息化有关的项目。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企业现有业务的计算机化,还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煤炭企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覆盖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信息处理,它不可孤立地建立业务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操作,实现信息采集、处理、适用过程的集成化。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准确定位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及主要部门业务的发展目标。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方向;了解同类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把握煤炭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现状和信息资源状况。根据煤炭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其次,以层次化的结构设计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每一功能模块又可分成更细的层次。信息技术标准是对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技术支持。通过选择或制定标准,使煤炭企业信息化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最后,对信息化总体架构中的各功能模块及相应的各项煤炭企业信息化任务进行评估计划,把它分解成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项目。明确各个项目的功能、预算、时间等。按具体项目重要程度和煤炭企业财务情况做出安排
三、保障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涉及的技术难度较大,内容较多,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保证规划按时、保质、保量进行,煤炭企业应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建立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建设机构可分为领导决策层、企业信息化组织协调及技术支持层和实施执行层。1)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他们为领导决策层,从全局上权衡、协调、审定、决策以及组织企业信息化实施;保障实施煤炭企业信息化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为煤炭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营造良好环境。2)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牵涉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设置一个组织协调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来负责日常的工作。3)专家组。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工程技术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组要有本企业专家,同时,还必须邀请社会专家、IT专家与经营管理专家以得到智力支持,共同组成专家组。5)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组织。实施执行组织要按照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进程,具体分为多个项目小组。项目组是实施执行小组的执行单元,由项目负责人直接领导,选择若干专家和业务人员组成。项目组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项目负责人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物,要选拔德才兼备、威望高、信息工程技术过硬、又有经营管理经验的技术干部担任。
2、制度保证
1)煤炭企业管理措施保障。采取强制措施清除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各种障碍,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2)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主要制定和规范煤炭企业业信息化的评审制度、实施模式等保障制度。3)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在煤炭企业中稳定一批懂企业管理又通IT 的中坚技术力量,特别是选择几个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精英,他们在信息化规划中能发挥重大作用。煤炭企业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系统培训,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建设队伍。
3、技术保证措施
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及我国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状态,吸取各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教训。如:一些应用系统分别找不同的合作伙伴分散开发,缺乏统一的控制和协调机制,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选择几个长期的IT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联盟。另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各个应用系统,由项目实施小组与会同相关部门编制面向不同使用者的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如:面向全体使用人员的使用培训、维护培训和面向领导和管理干部技术业务培训等。
四、结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长期的工作,信息化规划是这一工作的指向标,通过信息化规划可以确定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和步骤,通过分阶段实施来降低信息化工作的风险。只有做好全面、细致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准确把握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战略层面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年松,曹维运.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3).
篇7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现状分析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作为一种资源支撑并决定着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信息化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使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始于改革初期,80年代初,有关部门把计算机应用作为衡量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国有企业纷纷装备计算机,规划、建立各种信息系统。经过近20年的努力,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状况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该方案包括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计算机联网率、网络营销应用率等22项指标。笔者将这些指标进行归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1.1 企业计算机拥有和使用
计算机数量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520户国家重点企业、120户试点企业集团和地方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每百人拥有计算机7台,管理人员达到了人均0.77台,许多企业管理人员达到人均1台的水平,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已占总数的68.4%。
1.1.2 企业网络建设情况
据调查,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大多数建立了内部网、外部网、企业门户网站。各类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加大,已支持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大多数企业的网络接入方式都达到了一定的先进水平,带宽加大。77.7%的企业内部网主干带宽在100兆至1 000兆;76.4%的企业桌面带宽达到10兆至100兆;大多数企业外部网接入访问带宽在1兆以上。
由此可见,不论企业规模大小,目前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但是这些设施到底发生了多大作用?调查表明,有71.8%的企业的计算机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其次为收发电子邮件,再次为上网获取信息。其中利用计算机同时开展上述几项工作的只占被调查企业的9.41%。国内第三方权威的市场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交易的仅占11.11%,85%的企业对网站的应用局限于宣传推广企业形象和信息查询。
1.2 系统建设与应用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管理也有待提高。
在对一些重点和骨干企业的调查中,只有36.5%的企业建立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28.8%的企业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系统,20%的建设了制造管理系统,12.5%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1.3%建设了供应链管理系统。另据调查,除财务(已建企业比例95.1%)、人力资源(71.1%)、OA(65.1%)系统外,其他相对复杂的高端应用系统全部实现和部分实现或已建立(基本建立)和阶段建立企业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下。在我国现有的1 000万中小企业中,能够采用简单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还不到5%。
另外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系统集成和资源共享水平低。由于缺乏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过程控制,不同的系统或模块由不同厂商分别提供、孤立建设和实施,导致大多数企业应用
系统处于/信息孤岛0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
1.3 效益成果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调查显示,通过信息化,77.5%的企业降低了成本(如采购成本、加班成本等),67%的企业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64.6%的企业扩大了产品销售收入,66.3%的企业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36.7%的企业提高了按期交货能力。
1.4 发展格局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及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极不平衡,沿海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好于其他地区。汽车行业、电子行业、贸易行业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较高;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快于中小型企业。据估计,截止2002年10月,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很多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计算机。
综上所述,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努力,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已初步具备,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初见成效。但整体而言,仍存在系统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国外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2 制约因素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其发展的不仅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化需求的制约,同时还受到企业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供给外部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2.1 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认知程度较低
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内部动力。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认知程度低。一方面表现为对信息化建设不重视。很多企业没有进行信息成本核算,进行信息成本核算的企业只占17.82%;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受访企业有47.52%还没有建立计算机中心;大多数企业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模糊,将企业信息化简单理解为自动化或电子商务,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比较肤浅
2.2 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是对企业持续发展核心能力的投资。企业信息化的投资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但目前很多企业在投资上仍旧遵循工业时代的模式,希望在短期内就能降低成本、获得效益。据重点企业的对调查,企业信息化累计投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为0175%,与国外大企业一般8%至10%的比重相差甚远。
另外,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结构不合理,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管理、重网络轻资源等问题,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
2.3 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制约
依据系统论原理,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子系统,同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需要企业与外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互动。就目前我国情况而言,信息产业基础薄弱,国内IT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除PC机、财务应用
软件之外,高端技术和产品仍然受控于国外企业。信息服务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3 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在企业信息化发展初期,更需要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步骤。发达国家虽然在具体做法上有所区别,但是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做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来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3.1 制定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企业信息化战略政策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都采取这种战略政策。英国政府确立了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了对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不同的企业化政策:对大型企业,由于大多数基本上能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政府主要是通过给其提供一个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环境来帮助发展信息化;对小型企业,政府通过直接提供咨询和帮助,专门开辟为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提供服务的专门网站,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等,使中小企业能很快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法国和日本资金支持的重点是中小企业。
3.2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及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供给与企业对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需求保持动态平衡是企业信息化演进的一条基本规律。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上网水平低,网络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在信息的形式、内容、针对性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企业的多种需求,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要继续推动政府和企业上网,丰富政策信息和商务信息;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增加信息服务品种,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3.3完善相关法律和标准
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及管理方面应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尤其是基于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来保证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从实践来看,美国、日本及英国等国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极大的推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及企业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李克明,郑忠祥. 企业信息化调查新鲜出炉
篇8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 问题 对策
信息化革命正在打破并重组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并促使其由物质型向信息型经济转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改造、重构,工业化的进程就会怠慢,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成为大问题。
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将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国家对重点企业的调查分析,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存在地区不平衡,还较多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的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存在的两大难题。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认识问题。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不少人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以为领导提出很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准确方面比人做得更好。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获得较高效益,结果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高层领导不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
一部分管理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他们不愿意主动分析吸收新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的威胁;积极倡导者由于传统习惯思维,继续沿用过时的管理思想或过时的管理手段,需要学习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方法,而是获得分析、决策信息的管理理念;专业技术人员正由于现代技术的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变得越来越狭窄,面对在总体上缺乏协调和相互联系,系统在宏观上处于支离破碎的局面而影响了总体效益的现实,技术人员处于多种制约和局限性中不能自拔。
(二)在组织的战略制订中产生两个极端:将信息系统视为组织的战略目标;将信息系统独立于组织战略之外
一方面,组织错误地将信息系统看成组织的战略目标。于是大量的时间、精力、对策花在如何使这一“目标”的大致完备,信息的投入变得越来越庞大,而组织并未获得实现公司战略要求的在保持规模和效益的前提下应对未来挑战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甚至于一些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境。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组织的管理战略之间出现诸多不协调的发展,产生单项应用多,而缺乏整体效益。虽然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实施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单项应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相反地构筑了无数个“信息孤岛”,没有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产生的却是巨大的负效益,使组织承受高额的风险代价。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在实施中充满艰辛
实施一套信息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中小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同样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引进和留住高级IT人才很困难,不易具备建立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组的条件,缺乏完备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没有管理顾问对项目进行监理,这些都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
(四)信息技术的低层次应用和不饱和应用
企业因为某一方面的应用需要而购买一套功能无所不包的信息系统,但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还未得到利用。这种情况有时并不是因为企业的盲目购买,而可能是因为供企业挑选的余地不大,或是企业出于前瞻性考虑。问题则在于任何那些未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快速贬值状态或已经成为沉没成本。
(五)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管理重组落后
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更高层次上的管理重组,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注重设备上的投资和技术上的更新,而忽视了与此相应的管理模式方式上的转变,因而,并未取得投资回报,甚至出现负效益,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六)信息资源基础不能适应建设需要
有的企业信息资源基础不统一、不一致。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传输渠道不够畅通,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二、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信息化应用应纳入整个组织的战略范畴,将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及其成果应用于信息系统,结合组织管理文化及思维方式,在组织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中,从组织的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资源应用方面来推进信息化的实施。
(一)经济、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人才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当前以及长远的任务是普及企业信息化意识,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培育企业信息人才。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助能器",企业则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三)积极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发达国家经验证明: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环境的改进和完善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以及制定法律法规等,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
(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各种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信息传输设备研制、信息技术开发等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个宽带、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国家信息主干网,逐步消除部门间、地区间的网络分割壁垒、资源垄断和体制性障碍。
(五)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制定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以确保网上交易合同的有效性,防止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确保交易内容、交易双方账号及密码的安全。
篇9
关键词:煤炭;企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127-02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企业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而信息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后续发展。对于煤炭企业而言,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深层次问题也日渐显现,煤炭企业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产业集中度过低,结构单一,煤炭产品加工利用水平低,并且用人欠妥、效率低的问题仍然突出,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加快煤炭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并推广信息化建设水平。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层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
煤炭企业中的很多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或者认识存在偏差,信息化建设缺乏紧迫感,导致煤炭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投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不足。这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领导者之所以对信息化重视不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亲身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作用。很多中高级管理者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繁忙的工作和应酬等因素,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使用信息技术与手段,甚至把信息技术看成一种负担和压力,产生无形的排斥心理,使他们不能积极和热情的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复合型人才的欠缺
任何建设都离不开人,人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保证人才的富足,尤其在信息化建设中,既精通IT知识,又懂管理,也精通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成败与否的关键,但由于煤炭企业的待遇与其他行业的相比偏低,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窄,许多IT人才不愿去煤炭企业工作。一些分配到煤炭企业的煤炭系统子弟,或者自身与大学合作培养的人才因为公司提供的待遇差也流失严重,这大大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
发展。
(三)职工信息化素养普遍偏低
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为数不多的IT人才的事情,它与每个员工息息相关,员工对信息知识掌握水平与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关系重大,如果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理解不深,对信息化管理有抵触,信息化知识水平不高,那么实施信息化也有阻力。目前对整个煤炭企业来讲,员工信息化素养水平不容
乐观。
(四)管理上缺少与信息化的融合贯通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应用改造和创新性使用的过程,这里强调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使企业的各项管理与信息化相交融,实现信息技术,管理的再升华。但往往只重视信息化硬件建设,而忽视信息技术的管理和业务流程的创新,没有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变革,甚至沿用老一套传统的管理理念,僵化的管理模式,所以有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是徒有其表,骨子里的理念和制度还相当传统,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管理。
二、加强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强化管理,推动建设标准化
在煤炭企业中,由于各部门业务性质的不同,各部门信息构建会形成信急孤岛,严重影响信息系统的持续发展。因此,煤炭企业推动信息化建设,必须从强化管理入手,在兼顾各系统业务特点的同时,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
要有统一的标准化要求。按照集团化、整体化、统一化的要求,从建设立项、技术途径选择、软硬件配套、组织管理等,建立统一的标准要求。对现有的应用系统,也要着眼于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完善和补充。
要有开放的标准化视野。煤炭企业在制订本企业信息化建设标准时,不仅要在企业内部按统一标准建设,实现数据交换、处理共享,还要着眼于外界的联络与对接,如与上级主管部门、同行业企业等。只有拥有开放的标准化视野,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共享,实现功能最大化。
要有先进的标准化标准。目前,煤炭企业使用的各种网络设备多属于“九五”和“十五”期间的产品,网络设施在技术和功能方面已落后于网络发展的主流趋势,面对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切忌“短视”行为,立足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信息化建设。
(二)整合资源,推进应用集成化
目前,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多数还处在单元技术阶段,由于软件运行平台、数据标准化等方面的不同,各自独立,如铁法矿业集团办公自动化OA系统、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虽然开发运用了数年,目前仍然彼此独立。要按照全局共享、格式规范、标准统一的原则,对现有资源进行改造、改进,推进信息技术一体化进程。煤炭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涵盖面广,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整合资源、促进应用集成中,要分轻重缓急,先易后难,防止人为地“拉郎配”,造成实际效率低、成本高、代价大。推进应用集成在软硬件产品开发的选择上,要通盘考虑,尽可能采用一家或兼容的软件产品,这既有利于维修管理,更有利于应用集成。在网络上建立人事、财务、销售等大型数据库,大力挖掘企业的信息资源,收集企业各个方面的信息,按信息系统的要求,进行归纳、整理,纳人数据库中,让大量的、有价值的、有序的信息在网上流通,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三)企业决策者应更加重视信息化工作
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决策者应树立“信息化有用并有效”的观念,应认识到信息化不仅仅是提供一套自动化的辅助工具,它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生产经营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运筹、策划、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中,企业决策者都要自始至终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及时把握市场机遇,进行有效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不能脱离企业实际,企业生产目标、规模经营活动不同,其信息化的目标及实现程度也不尽相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持续、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合理规划、统筹安排。要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中心,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企业内部管理改革相结合,与企业长远发展相结合,研究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引领和指导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键攻克,应用有效的原则,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
(四)处理好企业人才的内培与外聘的关系
今天我国正处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同时发展的历史时期,随着知识对发展经济作用的增大,在劳动者中从事知识工作的知识工人也在不断地增加。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从思想上改变对知识工人的看法,不再是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属下,而应该看作是使企业走向网络化、信息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共同管理者;不再把对知识工人的劳动支付的报酬看作是成本,而应将拥有知识人看作是企业的一份“资产”,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管理上应该坚持自培与外培相结合,不偏不倚。
(五)发掘和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每一个企业都要有一部分或者以大部分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情况的员工,他们对自己业务的熟悉是他们积极参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所在,但是他们缺乏新的理论和知识,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不甚明了,因此,应该对他们加强培训,进行创新意识的培训,使新的信息理论知识、创新思维与已有自身业务的熟悉相结合,对整个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流程进行创新、优化,则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提高一步,领先一步,适时地迎请有关专家为企业信息化管理进行目标导航、出谋划策、技术指导、培训员工,这将是企业不断自我提高的又一重要手段,将迎请专家与加强培训相结合,也是企业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篇10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市经贸委祝贺**市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工程推进会议的召开。,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视市内企业的发展,采取多项优惠政策和多种扶持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的主体力量。但总体来说,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还较落后,亟待发展。
为打破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瓶颈,2005年9月22日,省中小企业局与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在宁签署了《江苏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启动这一工程,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
首先,是全球信息化潮流下无法回避的选择。现在,谁也不会否认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主体,自然要积极主动面对这一大趋势。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是明确了目标和路径。其次,信息化推进工程是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多年来,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充满活力的主体力量。但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仅仅停留在电子邮件和信息搜寻的较低层次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尚处在酝酿阶段。第三,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it技术飞速发展,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国家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氛围。省、市、市等各级领导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时,我们有非常好的战略合作伙伴。**电信一直致力于为我市信息化建设服务,深入开展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各类业务,紧密跟踪先进技术,适度超前地进行通信能力建设,并在传统网络的智能化、宽带化、数字化改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全市中小企业特别是园区企业推出量身定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电信“商务领航”这一新的客户品牌,为中小企业事业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此次召开的全市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工程推进会议是由政府、电信等各方联合推动的一项系统工程,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该工程将通过**电信的“商务领航”信息化业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从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到网络通信和信息管理系统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实现有效益的信息化。
“推进工程”的核心内容是推进“一平台,一中心”的建设,并积极参与全省“百千万工程”。一是由电信为主,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量身定制,提供“一站式”技术支撑。“一中心”,即由电信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7×24小时的信息化建设人工咨询服务。同时参与全省范围内实施的“百家企业信息化样板试点”、“千家企业信息化体验”、“万家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的“百千万工程”,切实推进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在具体实施上,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以政策引导,搭建平台,营造环境为主。将通过制订加快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工作意见,编制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方式,加强引导,营造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良好环境;搭建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平台,并对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市电信分公司牵头实施“商务领航”,采用模块管理,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自助建站、网上工作室、网络硬盘、电子传真、网络安全、企业邮箱等诸多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推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各单位要认真领会此次会议的精神,必须把“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落到实处。在正在讨论中的**市十一五规划中,把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6年既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效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
- 上一篇: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
- 下一篇: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