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法

一、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特点

课堂教学设计是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规划课堂教学全过程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合理组合,确定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步骤,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是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统筹安排。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有其鲜明的特点。

首先,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的目的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的不仅有知识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操作技能的掌握,而近年来更强调的是学生相关能力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其次,随着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与企业的结合,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实践,往往是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然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过程有其鲜明的特点,即其实践性。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如果脱离了实践训练将一无是处,它的整个过程只有通过教师教学过程、学生的反复练习,满足一定量的积累,才能熟中生巧,达到教学目的。另外,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因其实践性的特点而独具特色。 针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性的特点,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灵活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最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价有其专用的方式和标准,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重复记忆、动作的模仿,更深入于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同时,评价的主体已不单纯是教师评价,而是教师、学生及二者的结合。

二、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大量职业院校由于沿袭传统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学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以逻辑为载体,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师总希望在学校把尽可能完整的知识系统的灌输给学生,在课程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积累,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设计往往以讲授为主,由抽象的概念引入,层层推理,没有学生能力训练。在实践训练环节,又往往是简单的模仿某项技能,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和实际工作的联系。而从学生方面,职业院校学生尚不具备普通大学学生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结果往往造成学生觉得老师讲的无趣、无用而消极应付,老师感觉学生素质低、质量差,自己的辛苦工作没有得到认可与尊重,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恶性互动。

传统教育太强调教的过程,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教师为主体而设计的。因此,在学校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教材的准备、教案、课件、板书等无懈可击,只有学生不买账,昏昏欲睡,学生往往抱怨没学到东西。有的学校管理严格,学生死记硬背,苦练技能,但工作后发现学无所用,不适应工作岗位,缺乏自我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因此,好的课堂设计,是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效手段。

三、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应用分析

在进行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分析分解学生的能力知识目标。

首先是“分析”过程。分析企业工作岗位涉及本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知识目标,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学生本身的素质水平、已学习掌握的理论和技能等等。然后是“分解”的过程。学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训练养成的,不同的阶段对学生有不同的能力要求。例如,新入学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设备的操纵能力、维护保养能力、拆装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注重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因此,所谓分解,就是瞻前顾后,从整个课程系统规划中分解出本次课程学生应重点掌握的知识、技能,应提升的能力,根据这些目标设计本课程的训练项目或工作任务。

和能力目标的分析分解过程类似,同样要分析分解学生的知识目标,但和传统教育所不同的是,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目标应紧扣能力目标来选择,并围绕所选择载体而展开,其所涉及的知识可能并非源于一门课程,选择上宜“少而精”,以够用为度,并同时兼顾知识的系统性。

2.载体的选择

教学载体的选择以承载教学内容、实现能力目标为宗旨,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以包容、递进式的载体设计使知识量、技能技术难度由少到多、由单一到综合,有机的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对于工科学生来说,载体的选择非常灵活,它可以是一种故障现象,可以是一个典型操作项目,也可以是一种零件的加工等,对于操作项目和故障现象的载体来说,载体的选择在于项目于故障的提炼,它即来源于工作实践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又具有作为载体的丰富的承载能力,还要易于应用典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因此,载体的选择往往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关键。

3.教学法的选择

教学法分宏观教学法与微观教学法。宏观教学法的选择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或者说选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法的选择主要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如针对教学内容是知识型的单纯的教师讲与学生认识的两步法,针对技能型的教师讲解操作要领,演示动作与操作方法,学生模仿练习,教师辅导评价的四步法。针对能力训练的以问题载入,由学生收集材料、计划、决策、实施、评价的六步法等,特别是后一种方法,从直观实例开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打破过去“先学后做”的习惯,采取高效的“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的方式,不是让学生起立答题,而是给学生真正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探索知识、总结和形成经验。

微观教学法即教学各个环节上具体实施应用的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应用灵活。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问题讨论法等,不同的教学法对学生能力锻炼培养侧重不同,因此,也需根据学生能力目标与教学内容灵活选用。

4.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 、分析和评定。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是相对教学目标而言的。过程考核、综合评价是教学评价的总要求。课程评价要突出能力目标,不是仅用概念问题考核,而主要用“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观察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每个过程学生的表现,是否达到学习目的的要求。同时,教学评价也不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适时灵活的采用学生的自评和学生、小组之间的互评,使其通过评价过程,进一步锻炼学生,提高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设计能够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传统的职业教学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模式在提升学生能力等方面都存缺陷,同时,通过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各环节的分析,对课堂设计步骤与方法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交流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李定仁主编:《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篇2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设计 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活动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由于其培养目标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区别。然而,现实形成的局面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缺乏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尤其是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从理念、内容、互动方式以及教学活动实践等,很少考虑到其独特的教育类型特征,基本上是简单移植了普通高等教育中的理论和行动模式,其结果是将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设计问题,谈些许浅见,也希望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改良教学设计方法,借以最大化发挥其优势。

1高职教育教学设计的定义和特征

关于教学设计,定义可谓繁多。史密斯和雷根认为,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邬美娜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修改的过程。

通过对上述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关教学设计定义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理解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研究的对象是教学系统;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特征为出发点,以教学的理论为依据,强调运用系统方法;教学设计过程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应重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教学相比,有其显著的特征。因此,高职教学设计自有其特殊性。高职教学设计,是根据专业所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和观点,确定高职教学目标,构建最优的教学过程,选择或策划最优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并随时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高职教学设计除了具有与基础教育教学设计共有的指导性、整体性、操作性和创造性4个基本特征以外,还应具有能力性(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实践性(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灵活性(教学形态多样化、教学组织方式灵活、动态变化)、综合性(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职业性、综合性)、开放性(面向人人、不断改革、视野国际化)等个性特征。

2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完整表述是:高等职业教育是建立在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之上实施的具有高等教育属性的职业与技术教育,培养适应生产经营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根据以上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落脚点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也就是说强调的是人的动手能力与解决生产、流通当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三要素整合的状态。

按照工作过程分析来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已被职业教育界所认同。但是,对劳动世界人才的争夺促使产品的升级替代是不可逆转的主流,相对应的生产技术也处于变化之中。由于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使得其工程浩大而不能快速更新,课程的相对滞后性的特征不可避免。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技术与技能型训练)与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工人动手操作能力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运用教学设计理论来弥补课程的这一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设计时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未来劳动世界的技能和知识。

一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有三个特征:高等性、职业性和地方性。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体现出高等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作用,对人能力提升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毕业生要面对当地就业,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为地方企业服务的。而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各地经济文化差异巨大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自然是各具特色。

3结语

教学设计诞生于职业培训,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且诞生初期就成功地应用于职业培训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过境迁,如今教学设计在普通教育领域大放异彩,而在其发源地,职业教育领域却默默无闻起来。重新发掘教学设计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的价值,使其在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中、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关系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有效发展的课题。对我们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杨彦如,等.高职教学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 马美娜.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P.L.史密斯,T.J.雷根.教学设计[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第一堂课 教学设计

1、背景。激发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手段。对一门课来说,如果能够一开始就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象玩游戏那样上瘾地去学习、去实验、实训,那么这门课就成功了。老师和学生就会在教和学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而不是学生厌学、教师烦教。所以教学设计尤其是第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本人借鉴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做法,同时结合自己在高职教学中的经验,以《监控系统集成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主要例子,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2、原则与案例。

2.1提振信心。本人在《监控系统集成与维护》第一堂课的一开始就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要学生完成:

要求学生自告奋勇在多媒体教室现场用笔记本电脑和普通聊天用摄像头(由任课老师带来)组建一个最简单的监控系统,能够在电脑上看到本地和远程被监控目标的图像,并通过投影仪投影到银幕上。

一般上网搞过视频聊天的学生都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一旦完成了这个任务,学生马上就对学好这门课树立了信心,原来监控这么简单!提振信心是设计这个引入情境的重要目的。

教师马上就可以通过这个例子来说明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视频采集子系统(摄像头);

视频传输子系统(摄像头到投影机间的传输线路;当用QQ视频聊天时,银幕上可以出现远程监控对象的画面,此时整个因特网就是视频传输子系统,也就是通信系统):

视频处理子系统(电脑上的摄像头驱动程序,QQ视频程序);

视频切换子系统(多媒体教室讲台上的投影切换控制面板和讲台下的视频切换设备(中控机));

视频显示子系统(电脑显示屏、投影仪、银幕)。

用这样一个就地取材的简单任务就达到了提振学生信心、介绍监控系统基本组成的双重目的。有许多课程都是可以这么设计的。例如《计算机网络》这门课,一开始就可以让学生现场完成用双绞线连接多媒体教室的电脑和老师的笔记本电脑以实现资源共享这个任务,一般每个班都有个别学生能够独立连通或在老师指导下连通。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计算机网络不难学,也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功用搞清楚了。学生在动手中又体验了快乐和成就感。

当然,不是每门课程都可以这么设计,可以换用别的方式。

2.2激发挑战。本人在提振学生信心后接着设计了一个激发学生挑战意识的情境:

假设某条高速公路的监控系统的建设工程在招标,你怎么办?你要写投标书!你能写吗?投标书里要有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书,你会设计吗?中标后要进行监控系统的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验收等,你会实施吗?这时学生当然完成不了,这一下就会暴露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缺陷。原来要做真实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集成不是那么简单!还需要学习和训练!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学生就会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准备迎接这样的挑战,学习兴趣就调动起来了。

同时这个情境也为课程目标的引出埋下了伏笔。学生如果能够写投标书、能够做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能够实施设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那不就成才了嘛,不就可以胜任系统集成领域的工作了嘛,这不就是课程目标嘛。

2.3有的放矢。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明确目标,才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教学也一样,如果在第一堂课就给学生讲明白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和老师就有了共同的努力目标。对高职学生来讲,要特别突出能力目标,告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哪些有用的技能,能用到哪些工作岗位上,学生就会觉得学这门课真的有用,值得花力气学,于是动力就来了。

虽然在前面激发挑战意识的情境里就已经点出了课程目标,但考虑到这是一个严肃而重要的问题,所以还是要明确地提出来。《监控系统集成与维护》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具有收费站级、隧道级和收费分中心级的监控系统的集成维护能力,具有省级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能力,能够完成分中心级监控系统集成方案设计,能够完成系统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维护等任务,能够胜任高速公路监控系统集成与维护这个行动领域中的工作。这样学生也感觉学习目标很明确,能够学到真东西,不是花拳绣腿,不是纸上谈兵,兴趣和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2.4角色转换。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老师在台上当演员,学生在台下当观众。在台上演绎得好的老师可以把课题气氛搞得很活跃,把台下的学生情绪调动起来,这就算很好的老师了。但观众毕竟还是观众,自己没有动手或动得少,过后容易忘。如果让学生来当演员,老师当导演,效果就会不同。因为这时学生必须自己动手演、动手做,唱主角,这样压力大动力也大,而且对自己所做的东西印象深刻。本人在第一堂课就明确告诉学生,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将进行彻底改革,由学生来唱主角,老师布置项目和任务,担任演示、指导和答疑的导演角色,学生分组撰写各级系统设计方案书(当然要进行调研),并自己动手在监控实训室完成系统集成、调试。学生在这样的要求下就产生了强烈的唱主角的心理预期,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会对以后整门课的学习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2.5考核跟进。学业考核是指挥棒,如果说课程目标改革了,学生角色转换了,但考核还是原来的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的方式,那指挥棒的方向和课程目标的方向就不一致了,公信力就没有了,课改就会失败。本人在一开始就明确告诉学生考核要改革,以平时的项目和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考核依据,期末卷面考核只占很少的分量。有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甚至可以取消期末卷面考核。这样学生就会真正重视平时的项目实做工作,因为关系到成绩。本人对这门课设计了这样的考核方式:

以平时项目完成情况为主要考核依据,期末做一个综合知识开卷考试。

总评成绩=平时项目考核成绩(60%)+平时学习态度(10%)+期末考试成绩(30%)。

每个项目都要进行考核,以方案书的质量(40%)和调试连通质量(60%)为考核依据。总项目考核成绩由各个项目成绩按项目复杂程度做加权平均得到。

2.6鼓励创新。本人在第一堂课总是会鼓励学生创新。首先向学生灌输真理相对论思想,再向学生说明书本和教师都有可能出错,最后要求在做每个项目时都要分析目前的系统、方案或服务有哪些不足、缺陷,你打算如何改进。养成了这个习惯后,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确实提出了一些很有用的建议。在《电子商务系统设计》这门课中还发展成为很不错的创业策划书。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教学;工作过程

在当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热潮中,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在课程教学实施层面,还存在缺少范例,任课教师经验不足等导致课程教学执行情况不够理想的问题。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专业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为例,探讨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2008年12月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两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简称“双百”论坛)。会议主题是举校企合作旗,百家知名企业同绘强国景;走工学结合路,百所示范高职共谱育人曲。为满足会议宣传的需要,保证会议信息及时,向社会公众展示示范院校建设两周年来的丰硕成果,需要设计与制作“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并在会议期间进行信息的实时与网页维护工作。

我院作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校建设单位之一,承担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承担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同时将该项目作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项目。

1.2项目管理

1) 硬件环境。能够连接互联网;一台服务器,可直接使用PC机(教师机);若干台客户机,选用主流PC机即可。

2) 软件环境。开发环境采用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测试环境采用IIS服务器、IE浏览器;项目管理工具采用Microsoft Project。

3) 项目文档。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规范项目管理,项目组需完成并维护如下文档。

(1) 工具类文档:Dreamweaver使用手册、Photo- shop使用手册、Flash使用手册。

(2) 项目管理类文档:项目计划书、功能说明书、维护手册、团队管理规范。

(3) 教学类文档:教师参考手册、学生参考手册、实训环境实施参考手册。

4) 角色职责。为顺利完成项目任务,采用分组实施,成立项目组,其中产品经理1名,项目经理1名,成员4名。

(1) 产品经理:收集、分析客户和业务需求,并区分其优先级;定义并维护项目的业务正确性;推动项目和解决问题的远景目标;负责客户期望值和沟通。

(2) 项目经理:兼任指导教师;负责监督、控制项目进度和工作质量;协调在项目进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认、验收项目各阶段的工作成果;指导实训学生完成各项任务。

(3) 项目成员:由实训学生组成,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完成分配的各项具体任务。

2项目目标

2.1产品目标

1) 设计与制作“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

2) 满足“双百”论坛会议宣传需要,维护及时,保证会议全程信息。

2.2教学目标

通过“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的设计与维护,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首页布局、栏目设置、色彩搭配的设计等能力,培养新闻类网页的与维护能力,使学生在实际项目实施中养成团队协作、认真负责的良好职业习惯。

3项目内容

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共分为五个阶段(见表1)。主要内容包括:网站结构(栏目设置)、会议标志设计、首页设计、二级页面设计、图文混排效果设计、多媒体应用(音乐、动画)。

4项目教学实施

4.1教学组织与过程

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项目的五个阶段划分为五部分。其中教学重点是第一、二、三阶段,教学难点是第二阶段(策划设计阶段)。根据课程项目教学的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3~5人,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1) 制定文档,明确任务。指导教师(项目经理)承接任务,起草Dreamweaver使用手册、Photoshop使用手册、Flash使用手册等工具类文档;起草项目计划书、团队管理规范;编制教师参考手册、学生参考手册、实训环境实施参考手册等教学类文件。

2) 阅读任务文档。在项目启动前,学生准备项目相关内容,搜索、查询项目相关知识;阅读项目计划书、学生参考手册、团队管理规范及相关工具类文档;熟悉项目内容及应用环境。

3) 安排任务。指导教师(项目经理)根据需要对项目任务进行划分,形成任务书(如图2所示),下发给相关学生,并同时提供功能说明书。

同时,指导老师还要维护学生任务列表(表2),明确任务进度控制。

4) 明确任务要求,形成解决方案。学生按照划分的任务列表,明确本人工作任务详细要求;针对任务清单中的每项要求,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初步填写任务报告书(如图3所示)。

5) 创建参考样例,列出实施步骤。为了保证项目按时完成及完成质量,指导教师(项目经理)要为每一个任务创建一个参考样例,列出详细的实施步骤并预留合适的修改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在样例的基础上有创意、有突破、有改进。

6) 完成任务,测试提交。学生根据确认的工作任务,按照详细的实施步骤独立完成任务书所列各项任务;并对每项任务进行测试,填写测试报告;修改完善后提交工作成果。

7) 确认、验收阶段工作成果。指导教师按照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参照项目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确认、验收学生的阶段工作成果,并给出评价。

4.2教学方法与手段

项目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区分任务和问题。传统的任务教学法,一般是按照提出任务、尝试完成任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顺序来组织教学。由于本项目的真实性,每一个任务之间具有严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任务完成与问题解决统一起来,强调按时完成任务。对于涉及的技术问题,则在项目结束后,教师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项目总结和专题讲解。

二是要注意任务的时效性。通过严格的进度控制及预案保证每个任务按时完成。在教学中,对于部分小组或学生可能无法按照进度完成任务的情况,任课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给出解决办法。

另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提供完整的任务清单、操作手册、技术文档等供学生下载使用;通过QQ、博客以及论坛等网络等技术手段实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5项目教学效果

5.1实训学生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训学生要每天撰写工作日志,最后撰写项目实训总结报告,总结项目实训过程中的收获、经验与教训,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项目总结报告主要包括实训目标、实训时间、实训内容、实训记录、实训总结、自我评价、不足与改进等。

5.2合作企业评价

通过合作企业的全程参与,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知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的态度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对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和工程师在课程结束后,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引入实际项目的做法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分组教学、基于任务清单组织教学等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质量控制意识、进度控制意识。

6结语

“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的教学设计方案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作为正式的网页,具有真实产品的目的性、商业性和时效性;

二是作为实训教学项目,具有教学的完整性、训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项目教学实施,教学成果也被“双百”论坛会议举办方采用,并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授予“最佳服务(实训)效果奖”。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成斌,杨士强,赵有健. 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8(4):100-102.

[2] 徐涵. 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10-12.

[3] 杨立峰,吴延昌. 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与内容[J]. 计算机教育,2008(19):123-126.

[4] 徐国庆.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9-11.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on Web Design and Making Course

WU Yan-chang, ZHANG Mai-ling

(Pingdingshan Industri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Pingdingshan 467001, China)

篇5

关键词: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

一 “教学考赛”四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项目载体的“教学考赛”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从学生技能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不仅是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内容的一体化,而且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态度、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也是教学与考核、技能比赛的一体化。因此,基于“教学考赛”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 “教、学、考、赛”四位一体教学实施过程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实施基于项目载体的“教学考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遵循社会人才技能培养标准,依托校企合作提供的真实工作环境,教、学、考、赛四个环节层层相扣,交互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教―― 以模块化教学带动学生学习兴趣

任课教师在接到教学任务时,首先要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深刻剖析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最终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对课程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按照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层次性、先后性,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并要把握模块之间保持独立性、模块内部保持关联性的原则,并对该模块设置的必要性、目的性进行分析,重点审核设置此模块对于整个课程教学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该模块在整体教学中处于什么位置。这个阶段就是对课程内容的“再开发”,也就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资源、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能力等对讲授课程的重新整合。

(二)学―― 以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划分模块后,开始实施具体的教学工作。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在每一个教学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企业真实的实践训练项目作为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供学生模拟训练。对于作业完成的形式,可以根据实践项目的难易程度灵活地采取个人或团队形式。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在课堂内组织学生就完成情况进行答辩,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完成实践训练项目的次数与质量情况,教师应该进行认真、详实的记录,并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一项指标,也可视为鞭策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

(三)考――以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学习质量

针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以技能为主体,以态度和知识为两翼,建立开放式、分阶段、全程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生自我掌握的探索技能、信息搜索技能、求职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和实训效果,以及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态度、知识掌握的水平,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定和单位评价等多种方式综合评定课程成绩。这种综合化、过程化的“一体两翼”的考核方式凸显了“能力本位”,使课程教学更具有适应性。

(四)赛―― 以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胜任力为目标,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技能比赛的热情与学习效果,可以在课程中专门设置一些相应的技能比赛来配合课程的学习。技能比赛的设置,学校可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明确规定技能比赛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程,在课程中多设置一些技能比赛项目,允许学生从中自由选择参加项目,同时设置相应的学分、规定相应的课时。这样,技能比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质量。

三 “教学考赛”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计阶段

1教学过程中应将课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贯穿到实训项目中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体现项目的实用性与先进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2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性思维,掌握相关的技能,可以选取一些扩展的实训项目,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实训项目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

3通过与企业合作,从职业岗位(群)对各行业网页设计与制作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入手,按照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的特点,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掌握静态网站制作的核心技术(HTML5、CSS、DIV+CSS布局、JavaScript),如下表所示:

(二)应用阶段

基于“教学考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应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发现问题时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且在项目实现过程中,可进行模拟工作任务教学,模拟实际工作场合,对学生进行角色分工,让他们通过扮演网页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需求分析人员、网页设计人员、程序代码编写人员、用户等角色,体验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实际工作过程。

四 总结

根据市场对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教、学、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四者相辅相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与专业技能水平,促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前进,而且有效地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使毕业生能与市场接轨。

参考文献:

[1] 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2] 教职成[2015]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3] 仲静.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

篇6

Study and Design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Resources Platfor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EDU2.0

ZHONG Xiaoyan

(Huizhou College of Business, Huizhou, Guangdong 516025)

Abstract With the emergence and spread of WEB2.0, its core ideas and technologies are gradually extended from the business applications 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demonstrating the great power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which gave birth to a major application revolution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EDU2 .0.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such backgroun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WEB2.0 and EDU2.0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platform building,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Wiki in EDU2.0 and Moodle techniques, designe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model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ources platform based on EDU2.0, described an exampl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pecialty,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and informational teaching resources, solved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school-based resources construction such as time-poor, the compilation difficulties and insufficient resources of supporting teaching, provided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municipal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provided direction for education reform innovation form both concept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WEB2.0; EDU2.0; teaching reform; school-based resources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学校都购买了大量的商品化教学资源库,来为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工作。中职学校作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突破口,与普通中学教育具有不同的教育特点,中职学校需要建设有特色的校本教学资源来作为商品化教学资源库的补充和延伸,从而满足学生技能学习和企业用工的双重需求。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中,使用WEB2.0工具、技术和思想整合更多的信息化资源来达成随时随地的参与性教育被称作EDU2.0。EDU 2.0的核心在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面、新颖、个性化的参与性教育,具体表现在可以创建老师与学生分享和使用资料的大社区,所有的相关资料都将被快速地创作、归类、浏览、分享和整合,课堂管理、任务追踪和自动化测试将被广泛地免费使用,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化组织也可以参与到这个大社区中,提供支持和意见,而每一个愿意参与的学生都可以在学校和家中获得个性化的辅导,为中职学校校本资源积累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1 中职校本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情况的快速变化迫使企业用工条件也在不断改变,而中职学校也必须适应市场来为企业提供称职的员工,这就使得学校必须能够拥有一套完整的、可持续的校本资源平台。优秀的中职学校校本资源通常是学校密切结合企业用工需求的职业技能学习库以及与企业工作紧密接轨的实训平台,而商业化教学资源库往往在建设完成一两年后就完全不能满足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需求,所以建设有特色的校本教学资源来作为商品化教学资源库的补充和延伸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各个中职学校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

目前中职学校校本资源的积累建设过程,学校是在结合市场动向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同时,每年专门抽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设校本资源库并编撰校本教材从而推进教学改革。而这个过程,普遍存在着资源建设时效性差、编撰困难、可重复利用性不强以及教学配套资源不足的难题,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学改革活动。

而在校本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特色,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也认识到了资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地结合教研部门和教师的经验来建设校本资源,还应该把企业和学生列入校本资源建设的队伍中来,这无疑更是加大了校本资源的建设难度。

中职学校利用EDU2.0中的Wiki和Moodle技术来建设的校本资源平台,由于具备可积累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个性化等特点,是一种中职校本教学资源建设和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实现思路,很好地解决了目前校本资源建设的以上难题。

2 EDU2.0概述

什么是EDU2.0?笔者认为,EDU 2.0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新颖、个性化的参与性教育,具体表现在可以创建老师与学生分享和使用资料的大社区,所有的相关资料都将被快速地创作、归类、浏览、分享和整合,课堂管理、任务追踪和自动化测试将被广泛地免费使用,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化组织也可以参与到这个大社区中,提供支持和意见,而每一个愿意参与的学生都可以在学校和在家中获得个性化的辅导。

Wiki技术和Moodle技术是继Blog之后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网络技术和文化,作为社会性软件,这两种技术都体现出了开源精神,它们具备低成本、易用、共享、开放和社会性的基本特点,目的是实现知识积累、资料共享、充分交流、快速传播和再创造,这些都特点完全可以应用到中职学校的校本资源建设平台中,成为中职学校校本资源积累建设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证明它的教育教学利用价值。

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来进行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Wiki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可见Wiki系统很容易帮助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这正好满足了校本资源建设过程中的要求,可以建设一个开放、新颖、全面资源库。Moodle是一个有着强大的交互功能的学习管理系统,有组织、跟踪、评估、发送、呈现、管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是Wiki系统的有益补充。Moodle的重要特色是以社会建构教学法为其设计基础,而其在线教学模块可采用自由组合的动态模块化设计,可以解决中职学校校本资源建设中的模块化编撰以及市级教学资源的可复用问题。

Moodle与Wiki这两种EDU2.0技术的完美结合为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提供了集体创作的平台,真正体现大众参与的思想,而目前的教学改革也正是需要社会全方位的参与,这种互帮互助建立在企业、社会组织、教师、学生四者充分参与的基础上。

3 EDU2.0在中职校本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原理

笔者根据Wiki和Moodle的技术原理,设计了中职校本教学资源平台的基本结构,该平台基于B/S结构,主要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校本教学资源智能应用及管理界面、Moodle模块管理系统、WIKI知识库、校本教学资源库WIKI编辑引擎。如图1所示。

3.1 校本教学资源智能应用及管理界面

是该平台用户与Moodle教学系统进行交互的基本接口,也就是该资校本资源平台的前台,在具体的应用中由网站管理者来根据需要进行规划和设计。网站的基本结构使用现在主流的B/S模式来组织,方便管理者随时随地直接使用浏览器进行操作,简单易行。

3.2 Moodle模块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针对Moodle教学系统中所包括的模块进行设计和规划,能够按照不同的专业和主题来进行设计,并且可以自由导入已经开发完成的校本资源数据进行快速数据共享,有利于建设全市共享的校本资源系统,而该系统的模块化学习管理功能也由该系统实现。

3.3 WIKI知识库

该WIKI知识库系统主要基于面向对象的智能技术,是实现教学资源智能化组织的核心,由四个功能模块组成。用户负责接收用户指令,传递收集到的信息来协调系统完成用户的目标任务。信息负责在限定的信息资源范围内收集和整理用户所需的信息。系统是整个知识库的关键,负责把众多的功能各异的知识库内的信息集成起来,并负责用户与其他之间的通信,同时转换请求与应答的表达方式,给用户提供统一的结果界面。学习负责把用户返回的结果,作进一步分析学习,将学习结果按照相关度反馈给用户从而及时修正检索模式。

图1 校本教学资源平台基本结构图

3.4 校本教学资源库WIKI编辑引擎

该引擎主要完成WIKI的编辑工作,为用户提供功能强大的编辑界面,有效地接受各个教学活动用户的各种格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并给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资源接口,为该系统提供大量的实时的、新颖的企业信息资源。

4 EDU2.0在中职校本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案例

传统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通常是在学校教研室的统一协调下,首先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讨论,然后组织专业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再需要结合企业的需求和实训条件来进行课程设计和教案的调节,从而建设出所需的校本资源库来为教学改革服务,以国际商务专业为例,其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过程。

图2 传统的中职学校校本资源建设过程

从以上这个过程可以看出,传统的校本教学资源建设过程耗时长,并且需要教研室组织大量的面对面的讨论交流会。而各位老师的备课资源和教案,都分别存在着大量的纸质形式、电子形式的资源,很难充分共享,并且还存在大量的重复冗余、资料陈旧的情况。而建设和整理的工作量巨大,每年还需要在固定的时段进行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而这种存在严重时延的交流和修改活动更是不能及时收集到教师的创意和想法,不利于教学创新和优秀教学资料共享,造成大量的创意教学资源浪费。

EDU2.0的出现,尤其是Wiki和Moodle技术的出现,为传统的中职学校校本资源建设提供了一种高效、及时、开放的解决方案。而这两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形成一个模块化的结合了企业、社会组织、教学人员以及学生资源的合力来建设的中职学校教学资源平台,来为学校的教学活动和实训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按照笔者设计的校本教学资源平台基本结构实现的平台功能在集体建设校本教学资源过程中的体现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Edu2.0的校本资源建设平台模型

根据该平台模型,可以看出,企业、社会组织、教学人员以及学生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同时使用Moodle模块管理系统对校本资源Wiki知识库进行资源的添加和编辑工作。所有工作在网络上进行,完全摒弃了传统的书面编撰形式,节省了大量的编撰成本,并且也解决了纸质文件传递麻烦,编辑复杂的缺点。在这整个过程中,充分了体现WEB2.0的众人参与,充分共享,实时快捷的特点。该模型比起传统的资源建设活动来看,非常适合进行校本资源建设,并可以充分吸收各类资源,有效地完成资源整合和更新工作,给企业组织和教学人员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全方位地促进教学改革的进程,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技能训练机会。

按照该模型来建设校本教学资源,教研室首先可以在Moodle平台中加入一门校本教学资源建设专业,并设置相关专业课程科目,用于构建集体建设校本资源的环境。该专业相关教师、学生、企业顾问人员,实训管理人员获取不同的权限账户来进入到该专业校本资源平台中,使用Wiki编辑引擎来进行资源建设。Moodle基于社会群体建构主义来对该专业中的课程分模块分阶段进行建设。如图4所示。

图4 校本资源库功能实现

首先,由教研室来确定国际商务专业的校本资源建设计划,请各位企业专家以及各位教师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确定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并确定适教学方法并反馈修改。在校本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专业部主任使用Moodle中的资源功能制定课程建设任务,教师浏览自己的相关任务,通过讨论,按照达成共识的大纲和教案在Moodle平台中利用Wiki的功能来完成集体编辑的过程,将自己的最新思想随时添加到教案和大纲中,而这个即时的、公平的集体建设环境,真实地记录了整个创作和交流的过程,体现了教师的集体智慧。

基本教学设计过程完成后,将引入企业和社会相关组织来进行审核和再次编撰讨论。最后进行试验教学后,专家还可以再提出修改意见,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看法,根据反馈在对资源库进行修改,达到校本教学资源库所需的复用性和累积性要求。所有的过程都是通过Moodle平台在Wiki知识库里同步进行,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建设时间,推进了教学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

5 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实践教学;艺术设计;职业教育

社会上常有这样的反映:“从职业学校出来的学生似乎什么学过,但什么学的也不精,犹如花拳绣腿,一但涉及到实践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了各种问题,原因固然有学生的因素,然而在教学中同样存在着问题——缺乏实践教学。本文试图从职业教育出发,结合艺术设计专业情况对实践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索。

1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摇篮——包豪斯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世界第一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尽管其存在短暂而饱受争议,但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包豪斯广泛采用工作室体制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动手的制作过程,完全改变了以往那种只绘画、不动手制作的陈旧教育模式,这就是“双轨制教学”。“双轨制教学让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形式导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形式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的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的内容。”[1]双轨制教学工作室制很好解决了实践教学问题,学生的设计产品有些直接转化为客户采购或订购的商品。实现了设计到商品的转换。

当前,我国学生实践能力缺乏与教育模式陈旧不无关系、传统教学以绘画,讲授为主,尽管有些也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与现场观摩与实践还是相距甚远,校内实训场所多是做做样子,充充门面,校内外实训基地也只是挂挂牌,而没有具体的实训内容,这就决定实践教学只是空中楼阁。如果要改变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现状,就必须对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办学作精确的定位,并着手改变过于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引进设计教育中先进的办学经验,并努力创建适合本校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如包豪斯的工作室制等。这方面一些职业院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探索,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比如,苏州工艺美院就在工作室制改革后,学生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成果展示周和大学生实践创业中心,都给我们留下来非常难忘的印象,学生也似乎从实践学习中更加自信。

2 实践教学需要职业院校与对口行业或企业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必要时应以教育法律、法规的形式确认下来,以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技术型实践人才的培养

众所周知,德国产品以设计精巧、工艺精密、质量好著称,德国的产品离不开它成功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德国职业教育重头戏,职业院校都与对口行业或者企业间签订了协议,企业除资助职校办学外,还无条件为职校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习岗位,这样就保证了职校生实践能力。但我国与之不同,职业院校多是以往大中专校转轨而来,师资结构也多以往的师范教育产生,从学校到学校的从教经历,让教师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其教学也只能照本宣科。由于资金短缺,实训场所的建设多是设施简陋,规模较小,实践教学的意义更是可想而知。故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的真正意义应依托对口行业或企业这一“活水”状态中,职业院校与对口行业与企业应建立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目前,许多行业或企业还普遍缺乏反哺的意识和愿望,必须以教育立法方式加以规定,这对改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普遍薄弱的局面大有裨益。艺术设计类实践场所多有规模较小、分散、专业性强等特点,这更需要与行业和企业间的密切合作。如我院就与本地区著名红蚂蚁等装饰设计公司建立合作的机制,其在教师培训和实践教学场所提供了帮助和支持,企业捐资助学行为也时常存在,如学院的开元奖学金就是企业的资助行为。

3 实践教学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从细节处抓住实践教学,实现技能培养的真正内涵

设计的生命就是实践创新,艺术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必须能够体现这一特征。这就需要努力营造教学的情境,其可以是实战情境的假设、商业案例缩影或者设计大赛的设计命题。学生在接触掌握基本知识与概念后,面对的就是真刀真枪的实践场所和实践命题,尽管最初的设计过程表现的可能还很稚嫩,但带给他们将是终生难忘的实践体验。例如在环境设计课教学中,我们不能仅满足课堂上的技法传授,以学生在图纸上空间分割的合理和效果图制作的好坏,来作为衡量学生专业成绩的优劣和依据,更应体现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要求学生应能够从某一具体的案例入手,依据业主或者老师提出的要求,对命题做全面调查研究,从文化品味到整体方案,从具体内容到实施步骤、从工程预算到具体的材料都应该做详尽说明及规划,以至最后才是效果图的呈现,考核应侧重全面性和实践性,而不仅是效果图的表现和设计的文字说明。另外,教师还可把实践工程带到教学课程中,达成学以致用目的,如我校承接苏州太湖文化论坛的装饰工程,教师就把实践工程引入实践教学中,利用漆画课程制作漆艺作品、利用装饰画课程制作装饰壁画,实践教学从前期调查、设计构思、方案确定,到具体绘制与制作直至最后装裱安装,都在专业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下完成,漆画、壁画的制作方法自然不在话下,更为重要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相类似的设计任务。另外,依托竞赛和招投标展开实践教学。事前教师可关注设计竞赛和设计招投标的信息,然后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在完成课程基本知识讲授后,引入竞赛和招投标设计命题,针对命题进行专业知识的拓展和视野开阔,发挥大学生创造创新的优势,通过头脑风暴等设计方法优选出竞赛设计方案,这也不失为另一种实践教学的案例。[2]

4 实践教学的实施,必然对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出一些新要求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诸葛铠教授说:“原先他反对设计类教师校外兼职的,现在是非常赞同教师兼职,原因是设计类教师在公司兼职中能及时吸收新知识,掌握行业发展新动态,许多知识是书本根本找不到的,它对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好处”。在实践教学的影响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应具备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的素养,并且还要能深入到工程现场加强专业实践,了解和掌握专业发展动态。要具有承担一定工程设计任务实力和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具有双重或多重职业身份的特点:他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又能独立从事设计的设计师,也许还是掌握某项技艺的工艺美术师。双师型和多师型教师素养是当前职业教育院校师资结构调整的重点,也是实践教学对专业教师的索求。

5 结语

实践专业技能是学生就业之本,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层次,实现办学目的一个永远绕不开话题,在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基本国策的今天,我们尤其要注意职业教育的品质即其质量问题,职业教育本质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实践教学正是实现职业教育目的关键环节,专业的不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模式也应有所不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应依托教师的实践素养,努力营造和创设各种实践情境,开展实战式或接近战式实践教学,这样更好地实现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董占军.欧洲设计院校教学模式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示[J].

篇8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 机电专业 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生产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相应地,对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和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应积极面对挑战,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手段也要实现信息化。因此,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是目前职业教育课程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信息化教学对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

信息化教学是在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的信息化环境中,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以学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这对当前职业教育提出了教学资源信息化、电子化的要求,而教学资源信息化、电子化的关键内容是建设教学资源的数据库,由此,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必然。

1.转变学习方式

现在的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期,各类资讯呈几何级的速度增长,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也极大缩短。在这样的情况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必须紧紧跟随这些变化,而职业院校的教育通常滞后于现实。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引导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有能力持续自我学习,使职业院校的学生成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个体。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帮助学生掌握基于资源的学习方法,掌握获得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

2.扩大资源共享需求范围

实现资讯资源的高度共享,是当今社会知识服务发展水平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文明的水平。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网络化信息技术加快了这些资源的保存和传送速度,扩大了资源共享的范围与领域,延展了资源利用领域的广度。资讯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打破了传统资源传递的时空束缚,使资源的保存、交换、获得形式更为便捷和直观,现代信息的网络化环境为资讯资源的无限共享提供了可能。

3.推进终身教育进程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资料表明,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13.5年,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要求职业院校更便利、迅速地提供更加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源,并且职业教育专业知识的呈现和技术技能训练的达成都需要在专业教学信息化的条件下实现,而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也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载体。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下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向“专业性、共享性、动态性”的迅速转变,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质量,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能力培养与知识掌握相统一

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中,须确保既能帮助学习者掌握知识又能辅助其获得学习的方法,同时还不能忽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我们多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形象直观便于理解。对于技术技能的培养,除了实际操作,还需开发模拟实训资源,将应用场景及现实技术虚拟再现。同时,通过计算机人人交互以及人机交互功能进行仿真实训,从而实现技术技能培养,达到能力提升的学习目标。

2.面向应用与面向职业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生产实践,而且将影响扩大到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领域,教育信息化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专业教学资源不应依据传统的学科体系来开发组织,而是要面向职业岗位、针对职业能力。这样就要求我们以专业建设的规范要求为基础,以面向的岗位(或群)的技能要求标准为依据,职业院校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教学实施,来满足相应专业领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

3.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在以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媒介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将主体确定为受教育者即学习者,而客体则是所开发的教学资源。这样,就要求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开发者既要熟悉、掌握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又要熟知、了解学习者,尤其是要了解他们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及性格特征。只有达到主客体的一致,才能保证专业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学习者一旦学活,兴趣将得以很大程度的激发,主动性也将得以大幅提升。在对两者做到充分了解、掌握的情况下,确保主体与客体两者一致,才能实现真正的“活的”教育。

4.系统性与问题中心相结合

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学习资源的开发,需要我们围绕学习者需要解决或提出的问题进行组织。每个项目之间的联系要反映学科内部的逻辑关系,且各项目在学科整体及与整体的相互关系都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反映。最终,通过对学习资源的掌握,不但解决了其早前提出的问题,而且还获得了比较系统的知识。这也就是说,学习者围绕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资源所进行的学习,获得的知识不会是孤立的、零散的,而是典型的系统的。

三、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过程与技术路径

在明确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后,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与课程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密切合作,从机电专业课程建设顶层设计,开展了以工作岗位任务分析为基础的、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工作。具体的开发过程和实施步骤如下。

1.制定机电专业课程标准

在现代职业教育“教产结合,工学交替”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由学科本位转向工作本位。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强调,课程不再是以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为主,而更多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由此获得的工作过程知识,不仅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部分,而且也包括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方法及其所承载的价值观。

杜威从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出发,主张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建立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实现学生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到一个积极的实践者的转化,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逐步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充分体现学与做的结合。“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贴合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岗位能力课程实施的要求。

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念和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学习内容的开发与编排跳出学科体系的围墙,帮助学生获得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以满足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以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机电专业“装备制造与安装”方向课程建设为例,浙江信息工程学校由11位企业技术专家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对工作岗位任务进行分析,划归出该专业包括图纸识读、物料准备、部件组装等10个工作领域,对应50个典型工作任务,包含125项职业能力。学校专业教师根据这125项职业能力,整合了机械识图、机械基础、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等6门核心课程,并从职业能力要求出发,确定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明确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即建立起各课程标准。

2.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设计是构建“做中学”课程的关键,学习情境是教学的载体。学习情境包含工作任务,它的设计根据前面制定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来确定,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情境过程中完成一种具有可见价值的学习。通过设计系列的学习情境形成涵盖整个课程的教学项目体系。

机电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岗位能力课程的培养目标与职业综合能力相对应,课程特点体现:知识应用为主;能力训练为主;以完成工作项目为载体;以过程评价和任务完成评价结合作为检测。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做中学”学习情境在设计上应做到“三位一体”,即每个项目都应包含职业岗位认知、基本知识与技能、专业思维方法的融合,各方面可以有所侧重,但三维不能有所或缺。

此外,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和职业能力,学习情境的设计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设计的学习情境必须能清楚表达能做什么和达到什么要求,便于学生理解,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二是学习情境能将一些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有机结合,具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三是学习情境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对工作步骤有详细的分析,写出具体怎么做,并能激发学生兴趣。

四是学生可独立或合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内自行组织、安排学习行为,并自行解决在学习情境中产生的问题。

五是学习情境中的任务应具有适合的难度,既能使学生通过应用已知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在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六是在情境学习的最后,可让师生共同评价工作成果、学习方法以及工作体验,学生在学习时能获得成功感。

七是每一个学习情境内容的设置不宜过大,所包含的知识容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导致教学组织上的困难,每个学习情境以2~4学时为宜。

3.信息化教学设计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围绕杜威的“问题五步”展开信息化教学设计,从学习目标出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问题,学生通过完成和解决具体情境中的真实任务和问题来达成学习目标。因此,除了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策略外,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对学习情境的教学组织实施设计相关资源,以便助教和助学活动的开展。以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中“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学习情境的教学为例,助教和助学方案设计如下。

(1)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侧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教师设计“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和“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并结合教材自主学习知识要点,完成学案。

(2)学生协作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设计三个实操活动,即拆台钻中的V带传动、选择V带和装台钻中的V带传动部分,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间相互协作完成活动任务,共同提高实操能力,学习并加深理解知识点。

(3)教师指导性活动方案的设计,教师设计制作台钻V带传动部分拆装微视频,课堂示范操作台钻V带传动部分的拆装,以近距离更直观地展示学习要领,并配以微视频演示,学生可以有重点、反复观摩。

(4)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设计操作考核表,从V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及6S管理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操作顺序是否准确、操作是否规范、有无误操作或漏操作等设计评价表,以此对学生学习效果做出评价。

以上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参与、探索,教师作为引导、帮促,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设计时注意学生要具备独立或合作学习的时间和可能性,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体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过程。

4.形成教学资源数据库

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呈现的成果形式是教学设计资源包,包含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静态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文本、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导学案电子文本、ppt图片、知识卡片、学习过程评价量表、实物教具参考清单及学生作品等。动态资源主要包括操作示范微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及包括链接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在内的学生学习参考资源等。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静态资源很容易得到或制作,一般可以自主设计与开发,也可以采用对已有现成资源的选取与整合、修改与编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但学习情境所需的动态资源非常稀少,特别是一些相关知识与技能操作结合的教学微视频必须由教师按照教学设计自行制作或请专业公司制作。

教学微视频是机电专业资源建设的重点,可以分为情境引入视频和教学内容辅助视频两大类。情境引入视频一般通过走访企业录制或来源生活场景拍摄;教学内容辅助视频可以制作Flas、操作过程录像等。一般操作示范微视频,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并拍摄自己的工作过程,实操任务书、课堂训练案等教师可以参照企业岗位作业任务单编制而成。

一次次课的教学设计资源可以汇聚成一门课程完整的教学资源。笔者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资源数据库是由6门核心课程、12门专业方向性校本课程和25门职业能力训练选修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组成的。以其中的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设计了“三位一体”的教学项目18 个,制作完成课程数字化资源教学视频50 个,教学PPT 42份,教学设计 42份。同时,学校机电专业在专业教师和学校网管中心的合作下,建立了涵盖比较完整的动态教学资源库及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四、对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及教师的辛勤努力与付出,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已初具规模。与此同时,专业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能力各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在今后的建设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与重点研究。

1.建立一支适应课程建设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应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教师。在以往的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确实暴露出有些教师理念不清、知识面不广、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今后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升专业水平。同时要不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和谐、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能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加强针对教学资源建设的评价与改进工作

后续在资源库建设的使用与完善过程中,应进一步对教学资源进行评价,以利于资源的完善,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同时,在依托资源库开发教材时,应把教材的叙述方式由陈述式变为对话式,并把知识学习、实践操作、问题反思、自我评价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而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用的同时,需大量创设实践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利平.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6).

[3]Jaquith,Ann C.The creation and use of instructional resources:The puzzl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State of California: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2009.

[4]韩光辉.刍议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篇9

关键词:实例教学;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66-01

一、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摸索,我发现在以往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1.学生们对于学到的知识,无法很好的掌握。学生对于课上学到的知识点,不能把知识点放大,跟现实网站联系起来,简言之,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2.学生构建的网站结构不新颖,色彩搭配很乱,内容空洞,条理不清等。最严重的是一些同学根本体会不到网站构建的宗旨以及要领,随心所欲,没有一条主线,因而网站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3.教材的章节安排,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局限性。由于课本上的书面内容对于讲解网页设计有局限,一些显示器上显示的东西很难通过课本完全展现给我们,也就注定了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从课本上看不到,却又跟网页制作技术息息相关的。

二、根据现状调整教学

对于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之,学生没有足够的与实际接轨的空间,不知道最终要完成怎样的成品,而实际需要又有哪些,现实网络中都有哪些经典的案例。因此,根据这一现象,我采用实例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习最新的知识,练习最贴近需求的技术,掌握最重要的要领。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明确教学要点,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

在每堂课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明确本次课的教学要点,即当堂课的知识点,并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网站样品像大家演示效果,让同学们看到知识点在现实当中的体现,互相讨论和研究,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知识要点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也会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大家参与其中,动脑思考,一举多得。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要做到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和解决难点,循序渐进:我们将整个课程内容合理的模块化,各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也相互关联,同时也将课程难点分解到各个不同的模块中,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进程。每个模块自成体系,学完每一个个模块就能获得一项知识、技能,前面的模块为后面模块做铺垫,后面的模块又强化前面模块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核心。

(二)细化教学要点,逐步深入实践

在向学生灌输了初步知识要点以后,就要将各知识点更细节的问题一一讲解,从认识到熟悉再到应用,甚至对于遇到问题的各种情况以及解决方法,都逐步深入的加入,当然这种深入是离不开实践的。试着让大家围绕某一主题,例如美食、旅游景点、体育运动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动手,利用课上学到的知识点,把各主题涉及到的图片信息、文字信息有规律有秩序的体现在网页当中。这样在实践中,教师协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同学们通过修改和总结,加深理解。

精心准备案例项目,从宏观上进行教学设计:将实际案例引入教材、教学体系中,每个重要知识点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融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学习方式、实践案例教学于课程教学中。经典赏析、知识讲授、课堂练习、实践辅导、创新操作等不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在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网上学习、交流沟通的基础上,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学研相结合,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

(三)加强实例练习,提高学生创造性

对于网页设计的学习,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操作比较熟练,又能制作出尽可能完美的作品,这就需要加强实例的练习,在摸索中寻求进步,在经验中总结提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够打破固有的网页设计模式,有自己独特的色彩搭配、布局构造思想,这样才能让学生们适应千变万化的网络时代和人们对于网站产品的高要求。

在练习的过程中,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达到轻松学习、自主学习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实例与基础知识紧密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一边讲授新知识、一边教师机演示、一边动手操作、讲与练相结合。

(四)课程改革的基础

根据教学条件,本课程主要讲述静态网页制作部分,对于动态网页、色彩搭配只作简单的介绍,在讲静态网页之前,加入flas、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讲解,为静态网页设计做铺垫。《网页设计与制作》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还涉及许多相关的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开设不同的课程。

三、进行教学评估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对每个学习情景都设计好案例,然后进行在上课的时候明确任务、教师演示、学生设计、展示评价等。而这几个过程中,展示评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阶段。适当的教学评估,给大家一个互相交流经验的平台,不但能让大家发现自己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的欠缺,还能从其他同学那里吸取好的方案和设计思想。

四、结束语

网页设计作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衍生物,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的方法上区别于普通理论课的课程,我们力求通过实例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动手能力,培养敢于尝试的心态,遇到困难勇于克服和解决的思想。这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很多同学学习的兴趣,端正了良好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伟娜.《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2008,3.

[2]马强.Dreamweaver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福建电脑,2008,4.

篇10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平面设计专业起步晚,所以在教学模式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平面设计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本文从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现状展开分析,总结出教学的必由之路一定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模式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平面设计方面的人才。并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并给出自己的一些新的建议。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专业;实践教学

1引言

平面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通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各种形象,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近几年来我国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很多行业出现了就业荒,但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就业没有受大特别大的影响,但是在新兴专业发展迅猛的背后也一定能看到隐藏的问题市场对于当前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与市场的需求发展不同步,教育模式僵化,教学内容陈旧,同时因为教育地区差异,教育层次差距,造成了当前平面设计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有发展成尴尬的就业荒的趋势,所以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教学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2明确教学目的

开展平面设计教育的终极目标当然是向社会输送大量精通平面设计的人才,因此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中等职业学校本身的教育教学方案有着直接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对于教学模式有清晰的定位,跳出原有的条条框框,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特色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使学生成为迎合市场需求的功能型人才,并且形成提升就业率不仅对于市场,对于学校也有很大的提升。作为当前行业需求的主要来源,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的学生与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相关专业学生相比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比如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强,具备很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因为对于薪资的要求较低所以对于各企业的适应能力更强。所以,针对这些优势,中等职业学校要雨花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在学生学习的三年内尽量多的掌握知识,熟练地应用实践技能,这才是中等职业学校要攻破的重要难题。虽然在平面设计的专业要求需要多方面能力,但是中等职业教育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他又把学生培养成全面的应用型人才,在平面设计方面具体说来就是学生应当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设计方面的电脑软件,有一定的文字编排和图像处理以及色彩搭配的能力,同时也要有创新思维。而对于学习平面设计的学生来说,自己也要有明确的目标。不得不说,专业成绩的好坏与以及本身对于专业的兴趣大小有很大关系,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学习中多动手动脑。学习中不仅要学习技能,还要善于表现出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大量地欣赏其他的艺术作品,拓宽自己的思路开阔自己的眼界,并将学习到的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3理论与实践相集合的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要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的专业性和文化课的基础性上,因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文化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等方面与普通高校的学生有所不同,所以要有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平面实际教学应当以实践教学为主,只有将基础知识和当前的实践技能相匹配,这样才能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精髓,也能提高学生的电脑水平。平面设计的基础主要是对于图形文字的处理和编排,还有色彩的搭配等,应用的领域也十分广阔,包括书籍、报刊、包装、宣传品或者网页等等。平面设计的基础课程也是如何设计好产品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制定一些非常大众化的平常设计课题,通过对身边平常的普通事物的观察,让学生设计出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能考察学生对于设计的观察能力,对自己的创新思维也是一种考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电脑作为传达自己设计理念的重要一环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在教学中,将熟练掌握电脑设计各项技能的教学提到很重要的日程上面来。熟练掌握电脑各种设计软件,是一个平面设计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将学习的基础知识与熟练的电脑操作相结合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将基础教学与电脑操作双管齐下,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成为设计作品,在通过完成设计作品时又能进一步熟练运用电脑设计软件。所以说,基础知识的教授和电脑操作设计的教学都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互不可缺。

4认准培养目标

平面设计作品最终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赢得市场的认可,而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平面设计的学生在做自己的设计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自己的主观判断过多导致自己的作品并不能够赢得市场的认可。对于这种状况,中等职业学校应当与相关的公司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找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通过模拟真实的平面设计为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加贴合市场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不仅能锻炼设计能力,同时也能了解到市场的需求,达到学生能够综合发展的目的。

5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作为实用性的专业,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要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平面设计的人才的各方面要求也会不断提高,所以,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加强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这样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杨帆 单位: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熊婷璐.论平面设计融入个性化设计的必要性[D].青岛大学,2011.

[2]李海冰.艺术理论课在设计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设计,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