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收管理条例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收征收管理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税收征收管理条例

篇1

[关键词]“十五”时期;通货紧缩;中国;税收政策

我国在“九五”时期,经济出现了波动性的变化。“九五”初期,我们抑制了较高的通货膨胀,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可是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的趋势,一直到2000年经济才开始出现“拐点”或转机。但是2001年经济增长又出现减缓的趋势。认真分析和判断我国“十五”计划时期宏观经济的走势,相机地采取积极的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控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针对当时出现的通货紧缩的趋势而采取的积极对策。通货紧缩的主要表现是:投资不振,消费低迷,出口趋紧,物价下降,失业增加,经济增长下滑。到1999年底,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数已连续27个月负增长,消费品价格指数连续21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45个月负增长;绝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大量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银行信贷趋于紧缩存贷差急剧扩大;经济增长减缓,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处于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趋势的巨大压力之中。

产生这次通货紧缩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内方面的原因。国际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国内方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是我国多年来经济生活中多种矛盾和问题积累的结果。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品结构、城乡结构、分配结构等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农民增收更加困难,货币购买力严重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消费者对预期收入信心不足,使得人们的即期消费动机减弱,而预期消费动机明显增强;消费环境不好,包括政策环境不适应,生活环境不配套,信贷环境不宽松,市场秩序不规范,信用严重缺失等等。

由于这些因素目前没有完全消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况且解决这些问题还要有一个过程,因此,通货紧缩的阴影将继续存在,在几年之内,它都会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瓶颈,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新的主要矛盾,扩大和培育内需是“十五”计划时期以至今后长期的任务,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从目前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来分析:2001年经济增长了7.3%,比上年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在基本实现三年脱困目标之后,脱困的成本和代价尚未消化,又出现效益回落,利润增幅持续下滑,部分企业脱困后又返困,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国有单位的投资依靠国债支持继续上升与非国有单位投资乏力形成反差,表明了除政府国债投资外,各类市场主体的投资机制依然乏力不振。资本收益率下降带来要素闲置与投资需求减缓,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下滑反映了这一趋势。通货紧缩的基础就是社会普遍趋向于以“货”求“币”。当前居民储蓄的持续升温和银行大量存差的出现,说明了采取措施避免资本闲置与投资需求减缓非常必要。物价低速回升转为全面回落,2001年零售物价下降0.8%,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下降1.2%,生活资料出厂价下降1.5%;2002年春节“黄金周”期间重点城市部分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仅为1.4%,这比2001年同比增长50%以上的水平低得多。2002年头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比2001年同期下降0.5%,整个一季度的价格指数比2001年同期都有所下降。

中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2000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613万,比上年减少518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第三季度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367.6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484.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5万人,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的需求。更为严重的是,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并不会在短期内得到缓解,而将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解决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问题。就业是消费需求扩张的根本物质基础,扩大就业是扩大内需的第一支点,直接影响到供求之间矛盾的变化,影响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构成。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就业岗位增长持续放慢容易导致的需求增长趋势的逆转。

纵观世界经济,从1998年开始,全球性的通货紧缩的趋势逐步显现,各种能源产品与非能源产品的价格普遍下降。当前,国际市场价格仍在持续走低。世界经济放缓对我国的根本影响是国际市场的需求紧缩和与之相随的价格紧缩。我国1997~1999年的价格连续负增长和当时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迷有直接关系。目前,国际市场价格已经疲态尽显,国际石油的价格仅为1年前的一半。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价格紧缩对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对企业负债水平的影响。

分析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形势,可以看出许多企业支付能力下降,大量生产能力过剩,多数国有企业债务缠身,无力投资;国内民营企业因各种原因而使投资热情呈现出减退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曾一度出现下滑。从今后一段时期来看,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这些不利于有效需求扩张的因素,进一步说明结构性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共同发生作用,其结果必然是在“十五”计划时期,通货紧缩趋势将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

二、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冷”和“热”的变化,相机调整税收政策是税收作为宏观调控杠杆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税收政策已经针对我国的通货紧缩做出了积极的和相应的调整,并且已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鼓励扩大国内投资。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广泛的共识,我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国债发行,扩大财政支出,但是这些措施还不能达到足以拉动社会投资的目的,难以全面启动经济。因此,必须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来体现国家对社会投资的支持与鼓励。1999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对策建议》,其中提出:从1999年7月1日起,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减半征收,2000年暂停征收。从1999年7月1日起,各类企业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按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这是一项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投资。此外,为了激发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盘活大量空置房屋所造成的沉淀资金,从1999年8月起对涉及房地产的营业税、契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给予了一定的减免;为鼓励、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就增值税、营业税、进出口税收、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以及科研机构转制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鼓励扩大进出口。为了增加出口,我国加大了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的力度。1998年以来,出口商品综合退税率由12.5%提高到15%.为了鼓励必要的进口和扩大出口,一方面于1999年初再次降低了部分进口产品的关税税率,并以适当的税收优惠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外投资;另一方面,采取多种退税形式退税,以促进国内产品的出口。在促进外贸出口回升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鼓励扩大利用外资。为了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从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促进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从1999年7月开始,将过去在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从事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规定,扩大到全国各地区执行。使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不断增加。

——鼓励居民消费,缩小收入差距。对存款利息收入恢复开征个人所得税。开征利息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差距,适当激活存款,刺激消费,引导消费的合理流向。有关资料表明,对利息收入恢复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居民消费出现了活跃的势头。

几年来税收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为中央财力的增加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九五”期间税收年均增长15%,年增加税收1200亿元。充分显示了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从几年来的经济实践来看,这些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拉动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的作用日益显现,税收作为应对通货紧缩趋势的强有力的政策手段,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宏观调控的作用。

三、根据以上分析和判断,“十五”计划期间,通货紧缩趋势将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特色。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对策。特别是税收政策还要相机进行必要的调整,这是缓解中国通货紧缩趋势的重要途径。

税收政策的相机调整,要在这几年微调的基础上有实质性的动作。从税收总量来说,要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适度进行减税,培育企业和个人投资和消费的基础,推动或拉动失衡的经济,使其生成内在稳定发展的动力,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减税是缓解通货紧缩趋势的一条途径。2000年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都纷纷采取了减税的财政政策,以应对全球性的通货紧缩的趋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目前,世界性的减税趋势对中国吸引外资、国内资金外流都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税收政策选择上的挑战。

从总体评价中国企业的税费负担,毫无疑问,负担过重是社会广泛的共识。“费改税”已进行了几年,难度很大,还要有一个过程,在收费制度改革没有完全到位之前,税收总量如果不是合理地减少,而是在不断增加,远远超过GDP的增长,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与居民的税收负担,与培育和扩大内需是矛盾的。

税收政策的相机调整,可以是有增有减,但是,总体上应该是减税额度大于增税的额度,其结果体现为净减税。

1.增值税要及时转型。1994年的税制改革,增值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购进固定资产中所含税金不予抵扣。其目的是为了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防止财政收入的下滑。同时也是为了抑制当时过热的投资膨胀行为,对经济过热有紧缩效应。应该说,生产型增值税确实发挥了这样的作用。但是从1998年以来,社会投资不振,需要从政策上鼓励投资,显然,生产型增值税是有悖于这种宏观经济背景的,应及时实现增值税的转型。而且,目前从各方面来分析,已具备了转型的条件,时机也是最好的,应通过增值税的转型,从根本上解决对投资征税过重的问题。

2.通过统一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促进企业生成扩大积累和自主投资的机制与基础,使企业有持续的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能力。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设计,可采用25%左右的比例税率,比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要低。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计税标准的有关内容和扣除范围要明确、规范、简便、易行,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法,要强化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明确企业所得税法的应税所得与财务会计所得之间的关系,使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与国际惯例接轨。

3.减免农业税。目前,中国的二元结构的矛盾突出,13亿人口9亿农民。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是在城乡隔离的状态下推进的。城市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城市市场的产品大大超过了其自身的需要;而农民被禁闭在传统农业社会,生产方式落后,有效需求不足,城乡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断裂。我国在工业化初期,农民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为工业积累资金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财政政策的目标应盯住通过城乡二元结构的变革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既是目前拉动内需的需要,也是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人世以后,农民面临的困难会更多,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市场的购买力,应考虑在2~3年内给农民减免农业税,给农民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支持农民及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今后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这是当前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和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环节。

4.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通过改革与完善,使政策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广大工薪阶层的收入上,降低他们的税收负担,适当增加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增强调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功能,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购买能力。现行税法规定的个人所得税每月扣除费用800元,是20年前的对外籍人员的标准,显然与今天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别。近年来,增加个人支出的各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些都决定了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应该适当提高,使更多的中低收入阶层排除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以外,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对中低收入阶层,最低边际税率还可适度降低;对高收入者通过调整应纳税所得额级距和税率适当增加其税收负担,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

5.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在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社会保障税或类似税种,社会保障税在不少国家已成为仅次于个人所得税的第二大税种,在一些国家甚至超过个人所得税而跃居第一位。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必要的制度保证。社会保障税是用于筹集社会保障体系所需资金的一种税收或税收形式的缴款。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政府可以为社会保险制度筹集充足的资金,对老年人、失业者、疾病患者和其他低收入阶层提供生活和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税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安全阀”的作用。我国目前开征社会保障税,一方面可以弥补因其他税种的减税而导致的财政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可以改变人们的消费预期,把预期消费转化为即期消费,引导消费者积极消费。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但社会保险制度仍很不完善。开征社会保障税,已基本成为社会广泛共识,应尽快实施。

6.调整消费税、营业税的税目、税率,开征遗产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是对特殊的商品进行征税,有一部分是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时是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的商品,现在未必再是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而变成大众消费品;而现在成为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的商品,在当时又没有划在征税范围里,因此,对消费税的税目应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大都属于第三产业,税负要轻,体现鼓励发展的政策倾向。对娱乐业税目,税率明显偏高,应把其看成是一种大众的文化消费,税率应再调低一些。应尽快开征遗产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仅扭曲了消费行为,而且会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在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征收利息所得税的同时,有必要加快开征遗产税的立法工作,尽快开征遗产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

[参考文献]

[1]安体富。当前经济形势与税收政策的选择[J].税务研究2001,(12):2-9.

[2]倪红日。减税是缓解经济衰退的一条途径[N].中国经济时报,2002-03-30.

篇2

一、我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背景与成效

柞水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一个国家财政补贴县。近几年,我县在经济建设中,紧紧围绕现代医药、矿产冶金、生态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财政收入出现了高幅增长态势,政府非税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对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作用日益突现。但是,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加之部门利益的诱惑,全县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统一。一些单位甚至是领导同志,把党和国家赋予的行政执收职能,当作本部门的特殊权力,把收取的非税收入视为单位自有资金,私设“小金库”;有的部门把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与“三乱”现象联系在一起,认为加强非税收入管理难免引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也有的领导不着眼长远,不求自我发展,认为政府非税收入“毛多肉少”,深化改革会影响财政转移支付结算,得不偿失。二是征管机制不健全。我县政府非税收入有七大类、20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农业、工商、财政、文化、教育、交通、政法、人事、劳动等部门,并且是以执收单位自行征收为主。这种多方征收、多头管理的格局,肢解了财政管理职能,分散了非税收入征管力量,增加了非税收入管理成本,不仅造成了“收费养人”局面,同时,给单位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每办成一件事情,都要在涉及的部门“过关交费”,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三是管理方式不完善。由于国家还没有出台一部系统性的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法律和较为科学实用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软件,所以,我们财政机关对非税收入管理的强制性不够,对超标准、超范围和随意减收、免收非税收入的问题查处不严,因此征收非税收入的随意性较大,出现了该收的不收,不该收的乱收的现象。

面对上述问题,县政府紧紧抓住省上推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试点的工作机遇,于2007年12月份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动员大会,制定下发了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从转变政府职能、实行财政直收、建立智能化征缴系统三个方面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确立了坚持公开透明、坚持科学规范、坚持积极稳妥三项基本原则,并按照“部门执法、大厅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改革模式,选定了公安局、国土局、劳人局等15个部门为首批试点单位。

经过一年来的改革实践,我县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

1.确立了一个模式。即:确立以财政直收为主、委托部门征收为辅的“部门执法、大厅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征管模式后,明确主管部门的工作责任,建立相互制衡执法体系,较好地防范了非税收入征管的随意性和资金的体外循环。

2.构建了两个体系。即:在财政、银行、单位之间构建非税收入收缴软件体系和财务报表管理软件体系,既降低收入征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又便于广大干部群众查询非税收入的管理政策、资金收缴和计划执行情况。

3.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通过管理政策的宣传,使全县上下进一步了解非税收入的概念和资金的属性,形成共识,创新管理理念,加速了非税收入“三权”的归位;二是四个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的出台,成为有史以来较为全面、较为规范、较为时尚的新制度体系,标志着我县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正在向法制化轨道迈进;三是非税收入管理机构的改革创新,明确了工作职责,提高了执法地位。

4.发挥了四大作用。一是有利于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增强调控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二是有利于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作用,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步伐。我县实施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使非税收入计划与财政综合预算得到有机结合,规范政府与执收单位之间的分配关系,增强预算约束力和执行力,缩小了有执收权限单位与没有执收权限单位之间的利益差距,克服了过去那种用收费资金来养人、发奖金、发福利的不合理现象,为推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奠定了基础。三是有利于发挥信息资源作用,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我县实行财政直收大厅管理模式,财政、银行部门在同一信息平台、同一办公地点操作开票和收缴业务,简化了缴款义务人办事程序和路程,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同时减少网络设备投资和办公经费100多万元,精减财政票据26种,杜绝执收人员乱用票据、混开票据的行为。四是有利于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预防腐败现象。我县通过清理收费项目、取消收入过渡账户、开展重点收入稽查、公示执收人员和收入运行情况,从源头上预防了非税收入征管中的腐败问题,有效地遏止了“三乱”行为,加快了“阳光政务”的建设步伐。

二、管理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我县改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随着财政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执收单位存在着执法不到位的现象,由过去那种“用收费养人”极端主义,向现在的“养人不收费”享乐主义转换,出现了该收不收的行政不作为问题;二是有些单位存在着该收的不收、不该收的乱收,该取消的不取消、已经取消了的还在收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政府形象;三是财政部门和代收银行使用的收缴网络、财务和报表系统,需要双方尽快完善;四是财政、银行、执收单位的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还要进一步提高。

三、深化和完善我县管理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根据财政部和省政府下发的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指导意见,结合我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务院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契机,紧紧围绕“深化改革促发展、完善机制保增收、规范管理上水平、优化服务树形象”的基本思路,按照“完善、扩面、巩固、提高”,做好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工作,促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具体讲,完善就是进一步开发系统功能和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着力财政、银行系统软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扩面就是将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延伸到没有实施的单位和乡镇,力争县、乡改革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巩固就是通过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营造氛围,保持我县管理改革的良好势头;提高就是学习财政法规和外地先进经验,增强对非税收入管理政策的执行力度,努力做到应该收的尽收、不该收的坚决不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树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部门新形象。

(一)科学编制政府非税收入计划,增强部门预算的约束力。要按照“初次分配注重实效、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财政资金管理原则,认真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并根据各执收部门的职能任务和收入项目,参照前几年的收入实绩,精心测算的政府非税收入来源,从严核定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把该收的非税收入打实打足,该安排的事业费支出也要按政策预算到位,力求把单位的财务收支控制在部门预算之中,增强部门收支计划的指导作用和财政预算的约束力,确保单位实现财务收支平衡。

(二)完善收入征管措施,优化管理系统功能。对委托单位现场收取的收入,由大厅开具“汇总缴款书”缴入代收银行(不再由执收单位填制手工缴款书),纳入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系统管理;对各单位领用的票据要实行非税收入票据系统管理,便于查询核对,减少票据差错率;对非税收入资金要实行电子账务管理,强化会计核算,实现财政国库与非税收入管理机构的信息资源共享;对化非税收入管理网页应进行优化升级,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管理公示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

(三)加大管理政策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和谐的征管氛围。非税收入征管工作不仅需要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更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要通过举办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政策知识大奖赛,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了解、支持非税收入征管工作。对非税收入管理出现的新情况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并对在报刊杂志、政府网站、财政网站、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公开发表非税收入管理调研文章的同志给予奖励。积极创造学习培训条件,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四)加强收入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一是把已经查出来的问题切实纠正到位,不搞“下不为例”的事。二是及时查处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反映有些部门在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时,乱收表册、证照工本费问题。三是与监察部门联合查处个别单位利用职能,强行收费和变向收费问题。

(五)正确面对政策变化,强化征管措施,促进政府非税收入快速增长。国家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出台了若干扩大内需政策,采取“正税清费”策略,取消了部分收费项目,经过初步统计,全县政策性直接减收在80多万元。对此我们要有正确认识,不能失去信心。一要认识到随着国家对经济的拉动,一些资源性的非税收入一定会增长;二要认识到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政策性的收费,它所带来的非税收入的增长,必须是有质量意义的增长,不是说收的越多越好,这里的“好”指的是把收入政策执行好,而且要符合法律规范,“多”指的是应收尽收,保证正常性的增长。为此,我县非税收入的征管工作,要在任务服从政策的前提下,继续坚持以往好的做法,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力求做到应收尽收。

一是建立收入考核制度。要将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分行业、分项目、分单位包抓征收工作,做到月月达进度,一月一兑现;要把收入计划细化到一线的执法人员和日程上,砸实征管责任,狠抓收入进度。

二是明晰征管思路。要根据经济发展形势,摸清家底,理清思路,及时调整本部门的非税收入征管重点,挖掘增收潜力;同时,要积极搞好收入稽查工作,堵塞收入征管漏洞,预防收入流失。

三是坚持“以票控收”的管理制度。继续加强票据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收入,防止收入在体外循环;按照票据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各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领用的票据进行专项检查,制止一些不顾政策规定,随意上划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行为。

四是加强国有资源收费征管。紧紧围绕“扶优扶强、限小治乱”的基本方针,按照综合治理、联合执法、收入统管、利益共享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立柞水县矿产品外运检查站和矿产品收费智能管理系统,采取“凭票外运、网络监控、电子计量、刷卡收费”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减小人为因素,堵塞税费流失。其主要征收业务流程可设定为:根据物价部门公布的矿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和国家规定的矿产品税率、收费标准,由财政、税务部门按月核算矿产品每吨应缴纳的各种税收额和收费额,作为矿产品的征收标准,并以此建立收费智能管理数据库;当拉运矿产品的车辆通过收费检查站时,收费智能管理系统将自动测量矿产品的数量并出具收费票据,矿产品业主须按照收费智能管理系统的提示进行刷卡缴款,业主刷卡结束后,收费智能管理系统将自动放行车辆并向收入管理机构上传收缴信息,征收机关再根据系统上传的收缴信息,对矿产企业进行经营收入稽查,并将实现税收和规费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篇3

1、联社耕地占用税。《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第9条规定:“耕地占用税由财政机关负责征收”。1987年6月20日财政部《关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耕地占用税由被占用耕地所在地乡财政机关负责征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第15条“本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的授权规定,财政部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各级财政机关在征收耕地占用税时应当遵守,而不能违反规定擅自改变征收机关,擅自改变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2、xx社房屋租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定,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内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城市房屋租赁行为应当由城市房地产管理部门来管理和规范。任何法律、行政法规都没有授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城市房屋管理工作,在没有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情况下,被告插手城市房屋租赁行为,属于严重的超越职权。

3、根据《契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契税的征收机关是地方财政机关或地方税务机关,而《河南省契税实施办法》第十六条已进一步明确规定“契税的征收管理机关为土地、房屋所在地的财政机关”,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契税的征收机关应该为xx县财政局,而不是xx县房产管理局。

二、超越职权

1、xx社国税处罚案。被上诉人对上诉人作出的处罚发生在2001年5月1日前,应当适用原《税收征收管理法》,而原《税收征收管理法》只授予税务机关对税款的强制执行权,并未授予其对罚款的强制执行权,被上诉人对罚款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超越了法律的授权,属于越权行为。

2、联社物价局处罚案。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明确授权,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授权的事项,行政机关无权插手和处罚,这是行政法的基本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价格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依照本法的规定对价格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该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价格包括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因此,价格法授权被告管理的范围只能是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违法行为,而不包括经营性收费行为。

《国家计委关于价格监督检查证办法使用管理范围》第四条明确规定:“价格监督检查证适用于监督检查在我国境内发生的商品价格、服务价格和国家机关收费行为”,对原告收取的凭证工本费不在价格监督检查证使用的范围之内,被告人员持价格监督检查证对原告收取凭证工本费的行为进行所谓的监督检查,明显超越了法定职权。

《河南省物价监督检查条例》第二条规定:“价格监督的范围包括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健身的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很明显,凭证工本费不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健身的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那么凭证工本费是否属于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呢?答案也是否定的。首先,被告没有提供凭证工本费属于中央定价或者地方定价的证据,应当视为对凭证工本费是否属于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没有证据予以证明;其次,被告在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有认定金融机构凭证工本费属于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庭审中即使如此辩解也不能作为其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依据;再者,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7月4日的《国家计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价目录》明确排除了金融机构凭证工本费;第四,即使被告现在提供了包括金融机构凭证工本费的地方定价目录,也因超出了行政诉讼的举证时限和该地方定价目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八条而无效。因此《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没有授权被告对金融机构凭证工本费进行监督检查,被告依据该条例进行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均属于超越职权。

三、行政处罚对象

1、xx社工商处罚案。xx县城市信用合作社由于体制改革原因,已于2001年3月30日经被告登记更名为xx县xx农村信用合作社,但被告在2001年4月16日做出行政处罚时,被处罚人仍然是xx县城市信用合作社,被告自己为原告办理的变更登记,被告不可能不知道xx县城市信用合作社已经不存在了。连最基本的被处罚人都没有搞清楚,就匆忙作出处罚决定,可见被告的处罚是何等的草率和不负责任!

2、xx社统计处罚案。申请人不存在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被申请人对xx县xx城市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道南社)的行为对申请人做出行政处罚,属于处罚主体错误。申请人与道南社在法律上没有利害关系,被申请人认定两者之间存在隶属关系没有事实和法律上的根据。

四、执法程序

1、xx社工商处罚案。被告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的程序违法。根据规定,受送达人是单位的,法律文书应当由单位负责收发的部门或其法定代人签收,原告没有负责收发的部门,被告应当直接送达原告法定代表人。被告送达原告副主任李xx的行为,依法不具有送达的法律效力,应视为没有送达。

2、xx社统计处罚案。根据《行政处罚法》及《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送达法律文书,受送达人是法人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该法人负责收件的人签收。申请人没有办公室等专门负责收件的机构或人,因此,被申请人应当将文书直接送达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但申请人的前任及现任法定代表人均没有接到被申请人送达的任何文书,被申请人的送达违反了法律规定,属于程序违法。

3、xx社统计处罚案。根据法律规定,行政处罚告知书的处罚内容应当与行政处罚决定书一致。不一致的,行政机关应当再次告知听证权利。被申请人在处罚决定书与告知书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下,没有履行再次告知义务。

4、xx社工商处罚案。被告行政处罚决定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条例实施细则》第63条第1款第4项,而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的法律条款为该细则的第66条第1款第4项。法律适用属于行政处罚的重要事项,被告改变行政处罚的法律适用,应当履行重新告知义务,被告没有履行这一义务,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没有告知的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5、xx社国税处罚案。被上诉人通过金融机构扣划款项时,应当附送行政处罚决定书副本但没有附送,属于程序违法。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0条、《税收征收管理法》第51条及银发(1998)312号的规定,被上诉人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之前应事先向上诉人送达“催缴税款通知书”,而被上诉人未履行该义务,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被上诉人扣划罚款应当直接上缴国库,但宝丰农行营业部提供的扣款传票却表明,被上诉人将该款转入自己设置的帐户,然后才上缴国库,被上诉人擅自增加扣款程序,违反了法律规定。

五、处罚额度和规章罚款设定权限

《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第二部分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对非

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因此针对迟报统计报表这一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罚限额最高为1000元。被申请人处罚20000元,属于处罚明显失当。

六、适用法律错误

1、xx社国税处罚案。被上诉人对上诉人2000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所谓的偷税行为进行处罚,应当适用上诉人行为时的有效法律,而不能适用2001年5月1日才开始实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根据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被上诉人的行为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2、xx社统计处罚案:《统计法》第33条条规定:“国家统计局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务院批准施行.”明确规定了制定统计法实施细则的机关是国家统计局,而不是包括各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内的其他机关,因此本案应当依照《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进行处理,而不是依照《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

3、xx社工商处罚案:“通知”和“答复”是被告上级部门发给下级部门的内部文件,没有对外,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没有对外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据的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参照规章,“通知”和“答复”不是规章,不具有参照效力,当然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通知”的制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条例实施细则》,但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任何条、款、项都没有授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房屋租赁事宜,《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倒是很明确的规定,由城市房地产管理部门管理房屋租赁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管理房屋租赁,就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明确授权,“通知”引用的依据中恰恰没有,因此,该“通知”属于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无效规范性文件。

《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规定》和《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由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工作,该规定和办法均为规章,“通知”和“答复”与上述规章明显存在冲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这一冲突应当由国务院作出决定或者由两部门联合发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无权单独作出规定。

4、联社耕地占用税案:联社现使用土地1995年之前由宝丰县化肥厂占用从事非农业建设,后由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补办划拨手续用于工业生产,之后将该土地转让给联社。很明显,联社不是占用该地块进行非农业建设的首次使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第4条明确规定:“耕地占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计税,按照规定税额一次性征收。”根据该条规定,一个地块只需缴纳一次耕地占用税,也就是说首次占用该地块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耕地占用税,而不是今后通过转让取得该地块从事非农业建设权利的单位都需缴纳耕地占用税;如果都需要缴纳耕地占用税,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第4条一次性征收的规定,形成了重复纳税。

七、法律时效

篇4

印花税是对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应税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其课税对象就是指应税凭证。应税凭证是指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在电子商务中,由于信息是以电子形式产生与传递的,传统的应税凭证由纸介质变成了以电子化、无形化的磁介质形式存在。

(一)电子合同

电子商务中由于交易方式的变化,为提高业务洽谈的效率,在经济活动中改变了传统做法,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数据电文来订立合同。电子合同因其载体和操作过程与传统书面合同不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书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在网络上运作,可以互不见面。合同内容等信息记录在计算机或磁盘中介载体中,其修改、流转、储存等过程均在计算机内进行。二是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及电子签名)所代替。三是电子合同的生效地点为收件人的主营业地;没有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四是电子合同所依靠的电子数据具有易消失性和易改动性。电子数据以磁性介质保存,是无形物,改动、伪造不易留痕迹。电子合同虽然形式上具有不同于传统纸质书面合同的特点,但其性质和意义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为了规范交易,确定交易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经济交往迅捷正常地进行,功能仍等同于书面凭证。

(二)电子营业账簿

随着企业中ERP(企业资源计划)的不断推进和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成熟,财务网上处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电子商务中主要采取的是会计软件记账、核算收入,产生的账簿和凭证是以网络数字信息的形式存在,没有传统的纸质账本。

(三)网络营业执照、许可证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上开店已经成为商家首选。为了保证交易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网上经营者必须取得由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或经营特许权证照。电子执照是指各类经济组织的营业执照副本(网络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登记注册法律、法规,由依法成立的具有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认证,以数字证书为基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作、核发、载有企业注册登记信息的电子信息证书。

总之,电子商务的数字化、无纸化交易将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合同、凭证隐匿于无形,印花税原有的课税对象——合同、账簿、产权转移书据、结算凭证等不复存在。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印花税的征收由于法律的缺失,造成税款的大量流失。

电子商务对印花税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印花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传统的应税凭证由纸质变成了电子化形式。电子商务的数字化、无纸化交易将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合同、凭证隐匿于无形,印花税原有的课税对象书面合同、账簿、产权转移书据、结算凭证等的存在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造成印花税课税对象的不确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进一步确认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签订电子合同均以数据电文和电子签名方式完成。而印花税的征收对象为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应税凭证,而电子合同、电子营业账簿和网络营业执照、许可证的出现导致完税凭证的无纸化和隐匿性,使完税凭证失去书面意义,导致传统的贴花完税的纳税方式无法进行。

转贴于

(二)对印花税申报征收和税务稽查有冲击

电子商务中印花税申报征收面临的问题。印花税要求应纳税凭证应当于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是指在合同的签订时、书据的立据时、帐簿的启用时和证照的领受时贴花。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这里所强调的是,申报要合法、及时、真实。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准确确认变得困难,从而导致纳税申报受到影响。而且,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的上门手工申报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数据电文申报方式是指税务机关确定的电话语音、电子数据交换和网络传输等电子申报方式”、“纳税人采用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并定期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可以说,新的税收征管法对电子化的申报方式虽然做出相应规定,但仍不能彻底放弃纸质文件,对电子信息的法律效力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位。

电子商务中印花税税务稽查面临的问题。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税务稽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电子商务交易的条件下,所有交易与支付过程均在网上完成,流动性与隐蔽性造成税务稽查的难度加大。尽管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2006年《关于印花税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明确了“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并要求“纳税人应自行编制明细汇总表,明细汇总表的内容应包括:合同编号、合同名称、签订日期、适用税目、合同所载计税金额、应纳税额等。纳税人依据汇总明细表的汇总应纳税额,按月以税收缴款书的方式缴纳印花税,不再贴花完税。缴纳期限为次月的10日内,税收缴款书的复印件应与明细汇总表一同保存,以备税务机关检查”。该通知虽然要求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但在征收技术手段过于落后的情况下,只是要求纳税人应自行编制明细汇总表完税,比原有的传统书面完税凭证自行贴花还要繁琐,无法体现电子商务带给税收征收的方便快捷性,更无法实现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纳税人自行完税的目标。

电子商务下印花税征收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电子商务印花税征管的诚信基础和技术基础

电子商务以其虚拟化、无形化、无纸化的特点对以实务交易为基础的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和原则造成了冲击,突显出了许多法律的空白和漏洞,传统的税法体系对其无法适从。而良好的诚信基础、技术基础则是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印花税征收管理法律体系的基本前提。

1.诚信基础。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我国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全社会的诚信意识还没有建立等。由于失信成本较小,所以给商业交易带来了很高的交易成本,也制约了传统商业走向电子商务的步伐。为此,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法律体系应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诚信体系。

构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是实现电子商务印花税有效征管的重要前提之一,其内容具体包括:构建电子商务诚信评估机制、中介机制,培养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与纳税意识,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信用监督体系。

2.技术基础。在技术上,应改进税收征收模式,设计“电子印花税”系统。“电子印花税”系统主要由数据库、销售、备份、证明于一身,由交易双方登陆指定系统,选择相应的凭证列举类型,可利用指定模板制定电子合同,并由签订各方进行电子签名,也可将双方已签订好的合同以数据电文形式发到指定系统。系统根据合同类型和合同金额计算出应纳金额,由纳税人进行网上支付后,系统自动在合同指定位置生成电子印花,该印花是由合同编号、合同名称、签订日期、图案、序号和密码组成的数据电文组成。或在现行税制中补充有关电子记录保存和加密的条款,要求纳税人必须保证以可阅读方式保存记录一段时间,并将加密密码报送税务机关的密码库备案,使税务机关可追踪、验证纳税人的交易性质、金额,确定计税依据。尤其应重点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纳税人报送电子数据的规范格式;电子签名法生效后,如何确认纳税人的电子身份;纳税人报送电子报表,税务机关如何给予电子回执等。

(二)修订和完善有关电子商务印花税的法律法规

1.强化印花税电子完税凭证的法律效力。修订《印花税暂行条例》及相关法律,强调印花税电子完税凭证与传统的书面完税凭证“功能等同”。凡符合书面形式要求的数据电文及电子签名,如果能够可靠地保证所载信息自首次以最终形式生成时起,始终保持了完整、未作改变,该数据电文与电子签名即具有法律规定的原件效力。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修改印花税条例和合同法,强调规定未完税的电子凭证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在法庭、公证等政府部门、社团、企业的有关环节使用。这样可提高纳税人遵从度,降低征收成本。

篇5

一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是21世纪的第一生产力,比尔盖茨也说过,未来要么是电子商务,要么没有商务。在信息时代无法掌握信息,将成为功能性管理文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严峻的课题。毫不客气地说,我们目前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正在堕落为功能性文盲,与大企业集团相比,税务局的税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信息系统之外。大企业集团是依靠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作支撑发展壮大起来的,如果没有信息技术,大企业集团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全球化的规模。比如沃尔玛实现了在深圳总部财务核算的体制,它给各个分支机构铺设专线进行信息化管理。大型企业集团都有专门量身定做的管理软件,东风汽车公司及其分公司使用的ORCALE软件、神龙汽车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使用的SAP软件、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使用的是QAD软件,东风随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车轮有限公司随州车轮厂分别使用的是用友和EC。这些企业花重金定做管理软件,除了自身发展需要以外,也为规避税收预留了极大空间。既使是用友和EC这样相对简单的管理软件,在税务系统内部,由于管理体制和基层管理人员素质问题,使得能够熟悉操作用友和EC的人员都非常缺乏,而对于相对复杂得多SAP软件和ORCALE软件,能够懂的人更少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大企业集团先进的操作软件,复杂的管理系统,将税务管理与企业管理隔成两个世界,从而使税务管理隔山看海,隔雾看花,鞭长莫及,被人牵着鼻子走,失去税收管理主动权,沦落为企业的办事员。在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上,税务局还存着巨大的政策设计缺陷和税收数据管理体制缺陷,我们法律规定要求企业上报的数据非常有限,与当前大企业海量的数据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必须明确界定大企业标准,重新规定大企业上报的数据表格,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此外,大力改革当前税收管理数据高度分离相互封闭的税收管理数据体系,建立综合型的数据分析管理体制,这都是极为迫切的任务。

二是体制不适应问题。当前的税收属地管理原则、多级行政管理原则、分税种设内部机构原则、国地税分立原则、不分纳税人类别一刀切的税收管理原则,不仅完全不能适应大企业快速发展形势,而且与大企业要求集中管理的呼声是相背离的,从提高税收征收管理效率,提高税收征管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来说,也是相背离的。我们了解到湖北电信、湖北人寿等公司都实现了省级财务集中核算,市州局分公司都是报账制单位,所有的会计核算凭证都集中到省公司。沃尔玛湖北公司以及华润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今年分别要求实现税务集中管理与稽查。随着大企业发展状大和对分支机构控制手段增强,总部经济特征明显突出。如果不改革现有大企业税收管理体制,因势而为,顺势而变,我们的税收管理工作将始终是被动的,无论从大企业税收管理角度,还是从提供纳税服务方面,都会与大企业的期望遥远。

三是信任不对接问题。一切的管理与服务问题,最终体为某种关系,这是潜在的核心问题,反映的是思维背后的灵魂平等与利益博弈问题,无论是“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管理宗旨,还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管理职能,最终还是体现为纳税人的信任与否。在最近的湖北省治庸问责问卷调查的实际情况看,企业对我省税务局信任是有限度的,我想这不是湖北国税的个案,在全国应该都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对企业的不作为、乱作为、消极作为俯首皆是,从税务管理思想、税务管理体制到税务管理人员素质,全面体现了中国式的管理思维,写满了中国式的管理特征,如果不是对权力的畏惧,或者是蔑视,不会有人真正对这样的管理抱有实在的好感与真正的信心。我们只有彻底改变根深蒂固的不对等的征纳管理思维,建立真正平等与信任的征纳关系,真正尊重企业,建立坦诚沟通关系,信息不对称问题与管理模式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税企信任不对接问题其实深刻而微妙地反映了体制管理问题与思维方式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重构大企业税收数据管理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必须从立法的角度重新规定大企业申报的各项报表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章第三节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章第二十六条中明确要求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并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说明材料。而相应纳税申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分别体现在各个相关税种的管理条例中。也就是说,法律法规规定企业上报的数据具体体现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消费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以及财务会计报表,这构成了当前税收数据体系的基本框架。问题在于,法定上报的数据与企业实际的海量数据形成了巨大反差,当前大型企业集团组织架构错综复杂,核算体系庞杂,呈现出跨地域、跨行业、跨国家、跨文化、跨阶层、高专业、高科技、高战略、高集中、高筹划和高风险等复杂特征,仅纳税申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与当前国际上通行的税收风险管理要求相去甚远,从而全面地影响税收征管质量。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发生质的改变,欧洲最有影响的商业思想家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Malik)指出,对企业的评价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销售与盈利的评价,而个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市场地位、创新业绩、生产力、人才吸引力、财力和盈利能力。沃尔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模型,用十项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当前我国法定的数据采集模式与企业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大企业集团不仅可以利用我国税制设计和管理体制的巨大缺陷,进行充分的税收筹划,税收调配也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在老鼠与猫的游戏中,我国税收管理者扮演的是现实版的被老鼠捉弄得狠狈不堪的猫的角色,基层税务局税收管理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税收管理差距遥远。因此,必须学习美国国内收入局的做法,明确界定大企业的标准,重新规定大企业纳税申报表的相关内容,全面改革现有的管理方式,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实现大企业集团数据管理体系的重构,从根本上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如果不改变这一现状,任何征管模式改革都将无功而返,现代化税收管理目标无法实现。

(二)必须实现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软件与税务局电子申报软件的直接自动对接。目前大企业都实现了电子报税,电子申报软件取代纸质报表,提高了数据采集能力。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申报,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申报是大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管理软件与税务局的电子申报管理软件直接自动对接,企业每发生一笔业务,开具一张发票,记录一个会计凭证,税务局电子申报系统都会自动反映和记录,根本不需要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将企业数据经过人工工序录入到税务局的电子申报软件中。从本质上说,当前的电子申报仍然是手工申报的现代版,只不过在手工操作手段上从纸质进化到电子信息系统,企业申报数据调整空间仍然存在,数据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实现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软件与税务局的电子申报软件直接自动对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管税,这一点并非难以做到。今年五月份我带领湖北省国税局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赴四川省考察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时了解到,四川省国税局在税收综合绩效评估工作中使用无锡奇星公司开发的《国税评估软件》和《数据采集软件》,自动获取企业完整的核算账套,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2010年四川省税收征管质量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查补入库税收18.2亿元,很好地说明了获取真实数据并非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信息化管理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觉得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开发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好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工具。

(三)必须实现大企业税收数据集约化管理。当前的税收数据管理在法定上报内容和上报途径与方式上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如果能够综合利用这些数据,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但事实上大企业税收数据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之中,高度分离且相互封闭,形成数据管理的孤岛,难以发挥综合效能。同时,在各层级之间,数据也呈相互封闭状态,以重点税源监控数据为例,省局统计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而市州局统计的是年纳税50—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县区局则可能将年纳税10万元以上的企业都包括在内,这样在各个管理层级之间,都有各自统计而其他层级并不知情的企业。此外,统计、商贸、财政、银行、地税、国库、海关等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都有相关的涉税信息,但是国税部门取得第三方涉税信息渠道不通畅,有时靠部门协调解决不了问题,甚至需要政府主要领导出面才能获取。为了发挥数据的综合管理效能,迫切需要实现大企业税收数据集约化管理,税收征管模式变革必须以此为核心来构建,重新设置内设机构职责与税收管理层级与范围,并建立获取第三方涉税信息的畅通渠道。

二是重构大企业税收管理体制。必须突破现有的税收属地管理原则、按税种设内设机构的管理原则、国地税分立原则、多级行政管理原则和不分纳税人类别一刀切的管理原则。我认为三个方面:(一)必须成立正式的专家型智库机构,不仅要实现专业化管理,更要实现专家化管理。美国大企业和国际税务局一线管理人员主要由检查审计人员和专家组成,前者构成了各个工作小组的成员,后者由行业专家、财产价值评估师、国际税收检查员、技术顾问和问题专家组成,其中行业专家又包括计算机审计专家、经济分析师、工程师、雇用税专家、金融产品专家。我们要比照美国的做法,不仅要实现专业化管理,更要实现专家化管理,实施真正意义的上专家管税。而且必须强调的是,要成立正式的智库机构如专家技术局,有正式的人员编制和工作人员,是专职人员,而非兼职人员。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国税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处成立汽车行业工作小组,包括武汉市、十堰市、襄阳市、随州市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行业工作小组是一个非正式机构,汽车行业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以兼职身份参与其中,没有工作积极性,岗位上的事务又相当多,汽车行业工作小组徒有形式。事实证明,迈不出机构改革这一步,不成立有正式机构的专家型的智库机构,税务风险管理模式难以真正建立,必然形成内热外冷和上热下冷的尴尬局面。(二)必须实施高度集中的税收管理,不仅要实现行业集中管理,也要实现总部集中管理。借鉴美国“行业+地域”分布的管理措施,将行业范围内的业务进行集中,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比如成立汽车行业管理局、钢铁行业管理局、石油石化行业管理局、烟草行业管理局,提升其管理层级,实施重点管理和直属管理,打破现有管理层级和管理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构建总部集中管理模式。大企业集团公司管理走的是大区或总部财务集中核算的方式,湖北电信和湖北人寿实现省级财务集中管理,沃尔玛已经实现了在深圳总部集中财务核算。这些企业的分支机构均为报账制单位,相当于生产车间,不具备独立财务核算资质。在这种情况下,抓好总部的管理非常关键,企业在这方面的要求也很强烈,湖北人寿、湖北电信、沃尔玛湖北公司、华润苏果超市公司等相继提出实行税收集中管理和稽查的要求。今年湖北省国税局对省内良品铺子饮食有限公司实施集中管理,分支机构增值税按照销售比例进行分摊,这是大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是重构大企业涉税服务理念。主要是:

篇6

一、房产交易人(指房产的出让方和受让方,下同)在房产交易过程中必须开具或取得“浙江省*县销售不动产专用发票”。凭“浙江省*县销售不动产专用发票”或“不征收营业税证明”及相关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申报资料办理房屋契证和房屋产权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第四点,涂改发票属于未按规定开具发票的行为,对于变更(涂改)姓名的销售不动产专用发票,不得作为申报资料办理各类房屋产权证件。对历史遗留问题,如确实更改了发票的正常交易行为,由相关部门出具证明,作为申报附列资料办理房产产权证件。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个人未缴、少缴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未缴、少缴税款一倍以下的罚款。

二、“浙江省*县销售不动产专用发票”的取得。房产交易的出让方在房产出让时,应当向*县地方税务局城关税务分局申请开具“浙江省*县销售不动产专用发票”,凭“浙江省*县销售不动产专用发票”向房产受让方收取款项。房产出让方在取得发票时,必须填报“*县房产交易纳税申报表”,同时提供房屋买卖合同(协议),并视税收征免规定的要求提供有关营业税营业额减除项目的发票或其他合法有效凭证,能证明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等。城关税务分局对出让方提供的上述资料审核无误后,给予办理减免税、缴纳应纳税款、开具“浙江省*县销售不动产专用发票”等有关手续。

对于房产交易价格明显偏低或不合理的,又不能说明合理原因的,房产出让方必须提供房产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由*县房地产管理处有相应评估资格的人员出具。

三、因下列原因变更房屋产权的行为不属营业税征税范围,不征收营业税:

1、企业整体转让企业产权行为。整体转让企业产权是指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的行为;

2、个人无偿赠送不动产的行为;

3、以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

4、房产共有者对共有房产的分割行为。

对上述不征营业税的房屋产权变更行为,由申请房屋产权变更人提供足够的证明材料,经城关税务分局审核无误后,开具《*县房屋产权变更不征收营业税证明》。

四、其他房产交易行为的税收政策规定及管理

1、单位和个人销售其购置的不动产,以全部收入额减去不动产的购置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按5%计征“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单位和个人销售抵债所得的不动产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按5%计征“销售不动产”营业税。除此以外的房产转让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为房产转让取得的全部收入额,并按5%计征“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纳税人申报的上述全部收入额明显偏低的,以*县房地产管理处出具的评估价格作为计算依据。

2、计征营业税的营业额减除项目凭证必须真实、合法、有效,否则不得扣减营业额。除下列情况以外,以“浙江省*县销售不动产专用发票”为减除项目凭证:

(1)20*年8月1日前已发生房产交易的房产再次交易的,以原办理房产证时的“产权转移申请审批表”及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作为扣除项目凭证,扣除额为产权转移申请审批表中注明的成交价或评估价(按孰高原则处理);

(2)房改房转让以“浙江省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专用票据”为扣除项目凭证,扣除额为“浙江省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专用票据”注明的金额;

(3)销售抵债所得的不动产,以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及其他有效凭证为扣除项目凭证,扣除额为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及其他有效凭证上注明的金额。

3、企业、单位(属地税征管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转让房产按其全部收入额的1.5%预征企业所得税;属国家税务局征管的所得税纳税人,应附国税部门出具的相应证明。

个人转让房产原则上按其全部收入额的1.5%按“财产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4、其他地方税费征税规定

房产转让人的房产转让除按上述规定征收营业税、所得税外,还应按缴纳的营业税税额征收5%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4%的城镇教育费附加,领受人按其领受的房产证按件缴纳五元的印花税,领受人的印花税可由城关税务分局委托房产管理部门代征,城关税务分局应按规定付给代征手续费。除对居民个人出售拥有的普通住宅免征土地增值税外,其他房产的出售按收入总额的1%预征土地增值税。

五、有关减免税规定及操作办法

(一)营业税减免税规定及管理

1、对个人购买并居住超过一年的普通住宅,销售时免征营业税。个人购买并居住的时间从房屋买卖合同(协议)签订的日期起计算;商品住房销售的时间以房屋买卖合同(协议)签订的日期为准。

2、个人自建自用住房,销售时免征营业税。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个人建房审批呈报表等为依据确定是否属个人自建自用住房。自建自用房免征营业税原则上限一套。

3、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出售住房的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

对符合营业税减免税条件的房产转让,房产转让人应按规定填报《*县房产交易营业税减免申请审批表》和附送其他有关营业税减免的资料,城关税务分局对房产转让人上报的申请资料应按规定进行认真审核,对符合减免税条件的应在《*县房产交易营业税减免申请审批表》审核意见栏签署符合营业税减免税条件的理由。

(二)个人所得税减免税规定及管理

1、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为鼓励个人换购住房,对按市场价购房后一年内出售原有住房的,其卖房金额大于购房金额的,按照购房金额与住房销售额的比例减征个人所得税;卖房金额小于购房金额的,免征个人所得税。

对符合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条件的房产转让,房产转让人应按规定填报《*县房产交易个人所得税减免申请审批表》和附送其他有关个人所得税减免的资料(如售房、购房合同,交易凭证和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证明材料),城关税务分局对房产转让人上报的申请资料应按规定进行认真审核,对符合减免税条件的,应在《*县房产交易个人所得税减免申请审批表》审核意见栏签署符合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条件的理由。

六、城关税务分局应当对房产转让中的征税、减免税等情况在《*县房产交易税收征管登记台帐》上进行认真登记。并在每月终了后十日内将上月审批的《*县房产交易营业税减免税申请审批表》、《*县房产交易个人所得税减免申请审批表》一份报县地税局备案。

七、城关税务分局要及时做好房地产交易税收政策的落实工作,及房地产交易过程中税收的征收管理和委托代征工作,对纳税人在交易过程中不按规定申请填开或取得“浙江省*县销售不动产专用发票”或进行虚假申报少缴税款的,应严格按《征管法》进行处理。

篇7

【关键词】公司理财;理财环境;影响;因素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9-0014-01

理财环境是指对公司理财过程中产生影响作用的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公司根据适时的理财环境,制定相应的理财计划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公司理财目标。影响公司理财环境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组织形式、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公司管理水平。影响公司理财环境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理财的法律环境、理财的经济环境、理财的金融环境。

一、内部环境因素

不同的公司组织形式、生产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对公司理财的策略产生一定的差异。

(一)组织形式

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财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状态,它表明一个企业的财产构成、内部分工协作与外部社会经济联系的方式。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国际上通常分类为:独资、合伙和公司制。公司理财主要对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研究,不同的公司组织形式对公司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生产经营规模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公司理财的策略。在大规模的现代化企业一般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通过投资组合的方式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而在小规模的公司融资和投资方式则较为简单。

(三)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的高低导致公司理财投资收益的较大差异。在相同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公司管理水平较高的公司往往获得包括经营业绩和投资收益的双丰收。

二、外部环境因素

(一)法律环境

公司理财的法律环境是指公司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遵守的各项法律规范和市场规则等法律制度。

1、会计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小企业会计制度》等。

2、税收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

3、金融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件》等。

4、其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公司理财的各种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因素。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通常经历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循环运行。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公司理财策略。在经济繁荣阶段,市场需求旺盛,通过筹集资金方式新建厂房、购买新设备进行扩大再生产,增加存货、扩大雇佣工人数量。而在经济衰退阶段,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少,销售额锐减,现金流转和回收速度减缓,这时需要通过筹集资金来维持公司的营运。

2、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与经济增长相对应的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发展水平,包括GDP、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等。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应的公司理财水平就越好。反之,就越低。

3、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阶段,公司一定要加强原材料等成本管理。对于价格持续上涨的原材料要提前批量订购,投入较多的资金。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是采取紧缩性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公司的理财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当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再贴现率下降,市场资金供应充裕,且利率低,公司筹资容易、成本低。反之,筹资难、成本高。

(三)金融环境

金融环境是指影响公司理财的各项金融政策。金融环境是公司理财主要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利率。

1、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活动的中介组织,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运营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接受他人的财产委托等形式形成资金来源,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营资金,并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取得收益。金融机构通常划分为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

(1)银行类的金融机构

①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也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和宏观经济调控部门。

②政策性银行。为促进“瓶颈”产业的发展,促进进出口贸易,支持农业生产优化,并促进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1994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分别承担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融资、支持进出口贸易融资和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任务。

③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④中小商业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2)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

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2、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通过信用工具交易以融通资金的市场。也就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以及办理各种票据和进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1)金融市场的分类。按交易工具的期限不同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交易标的物的不同可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按交割期限不同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金融市场参与者、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价格和金融交易的组织形式。

3、利率。利率是资金使用的价格。一般为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和风险附加率三者之和。

参考文献:

[1]陈德萍,卢悦.公司理财[ 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华.公司理财[ 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篇8

本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为例,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创业中的法律教育与培训,本着“必需、够用”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创业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展开讨论。让大学生对其创业活动所面临的法律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在创业活动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成功创业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

创业教育;法律环境;法律教育

现有的创业培训中比较注重创业精神和品质的强化,更多地关注企管、金融、财会、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对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关注较少。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致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创业成功率低,稍有不慎容易在创业过程中误入歧途。本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为例,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创业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展开讨论。目的是让大学生对其创业活动所面临的法制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引导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依法维护企业和自身利益。

一、创业中法律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

创新已成为当今中国的最强音符,创业也已转化为大众的迫切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是,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有着诸多优势,也是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业能力是一种生存能力,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生存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认识到创业是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具体来说,就是培养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处事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品质。这些正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对于创业者,从寻思创业伊始,必须充分认识分析创业环境,因为创业成败与创业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创业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创业的影响往往更重要。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人口环境、习俗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等,社会环境对创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创业者要全面考虑,能利用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利用,不能违反的要严格遵守,创业者对社会环境利用得越好,创业者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条件下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无一不是在法律的引导、规范和保护之下才能正常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企业创业活动同样是在一定的法制环境下进行的,创业者必须考虑法律的这种影响和作用,对其创业活动所面临的法制环境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并在创业活动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达到成功创业的预期目标。因此,加强创业中的法律教育与培训非常必要。

二、创业初始阶段的法律教育与培训

经过一番踌躇满志的构想,开始准备创业,这就进入了创业初始阶段了,创业者首先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处理不当的话不仅会造成很多不可避免的纠纷,严重的话还会危及企业生存安全。创业者不必了解有关法律的所有内容,只要知道哪些法律和哪些关键内容与新办企业有关就够了,最重要的是作为企业主,要知道法律不仅对企业有约束的一面,也同样给予你的企业以法律保护。

(一)关于设立经营实体,进行行政审批的相关法律问题

设立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如果从事特定行业的经营活动,还须先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比如开网吧,需要得到公安部门、文化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根据《民法通则》《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的规定,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其中以有限责任公司最为常见。设立特定行业的企业,还有必要了解有关开发区、高科技园区、软件区等方面的法规、规章、有关地方规定,这样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创业地点,以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大学生创业需要依据《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及消防、卫生等行政审批程序的一些具体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这部分相关法律的教育与培训应重点放在各种不同经济组织的具体特点,包括责任形式、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的区别、设立条件要求、公司章程、投资协议、经营管理等内容,让大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断,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组织形式并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规定准备资料,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二)关于资金、设备场地等相关法律问题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筹集创业资金时可能涉及银行贷款、财产抵押等问题。如果不是以货币资金出资,而是以实物、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或其他权益等出资,以及在企业经营也会涉及租店面及办公场所,这些都会涉及诸多的法律问题,需要了解有关票据、合同、担保、出资、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等相关的法律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教育与培训,本着“必需、够用”原则,精简优化法律教育培训内容,让创业大学生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和掌握应用关键的法律知识,至于较为完整的法律条文学习、熟悉及应用,有待引导大学生遇到具体的经营问题能够做到寻找相对应的法律文件,边学边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提升法律水平与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创业经营阶段的法律教育与培训

创业初期阶段以设立某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为主,完成行政审批企业登记手续,这仅仅是创业的开始,打好基础后,接下来要进入创业经营阶段。同理,创业者不得不面对许多不可避免的法律问题,而且是稍有不慎或忽视,极有可能使新设立的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令企业经营管理举步维艰。认识把握好下面几个法律问题无疑有助于创业成功。

(一)履行好企业的法律责任

创办的企业进入经营阶段后,创业者也就是经营者要遵纪守法,履行好企业的法律责任;现有的法律体系已日趋完备,不少法律法规都或多或少从各个不同方面规范了经营者的法律责任,现举二例说明履行法律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就展示了对创业经营阶段中法律教育培训的意义所在。其一,创业者必须依法纳税。任何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缴纳各种税款,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及时、足额纳税是创业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创业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创业者要了解熟悉《税收征收管理条例》,明了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基本义务和权利,这些责任概括起来为: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依法开设银行账户、依法报送财会制度、依法设置财簿、依法报送财会核算资料、依法办理纳税申报、依法缴纳或解缴税款、依法实施发票管理、依法使用税控装置、依法结算税款或提供担保、依法接受税务检查等。其二,创业企业务必尊重员工的权益。市场竞争、企业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员工的素质和积极性,在劳动力流动加快和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优秀的劳动者越来越成为劳动力市场上争夺的重要资源,所以新开办企业一开始就要特别重视尊重员工的权益,践行以人为本的经营之道,自始至终培育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宿感,避免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和损失。至于法律层面而言,《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有相当多的条文明确规定了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应尽的法律责任义务,比如必须依法与员工订立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依法为员工提供劳动保护和安全、依法支付劳动报酬、依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依法处理劳动争议与纠纷等等。

(二)熟悉并遵守相关法律

进入创业经营阶段,利用企业资源,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与服务,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几乎都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范,创业者要尽可能地了解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才有可能做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和保障企业利益,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成为法盲,不懂法不守法,会使企业陷入歧途,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需要创业者了解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很多,这里着重强调几部法律法规,非常有必要作为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主要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广告法》《合同法》等,下面择其中一二说明。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言,其法律教育培训中要让创业者重点了解熟悉消费者的权益和经营者的义务,以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教育培训中侧重在于熟悉掌握法律禁止的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避免竞争中触犯了法律底线;至于《产品质量法》的教育培训中则应强调创业者了解熟悉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与制度,要创业者熟悉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不得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禁止性规定,履行作为性义务和不作为性义务。限于篇幅,其他相关法律不再累述。总的原则就是要精选核心的、与创业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概念与条文,有的放矢,让大学生易学易记,让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运用能力转化为创业企业保驾护航的能力。

(三)依照法律解决纠纷

创业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内开展管理活动,对外发生经济联系,都会产生各种法律关系,难免会有各种摩擦矛盾、争议纠纷。因此创业者要了解熟悉《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法律,依法处理争议纠纷,熟悉掌握法律中规定的具体诉讼程序,更要有积极收集相关证据的法律意识,还要有各种相关预防措施及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法律保障企业利益。以《民事诉讼法》为例,在具体的法律教育培训中,要让大学生理解并掌握诉讼制度、原则、管辖概念、诉讼程序,实训模仿撰写诉讼文书,能够独立进行诉讼,最终具备用诉讼方式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

作者:姚兴良 单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标志着中国环境税的开征已经纳入政策制定和颁布的议程。文章从环境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与特征及公共政策和管理含义的角度人手,指出环境税需体现环境公共管理要义,并对巾国环境税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提出若干需要探讨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法;环境资源;公共管理;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权益

引言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标志着中国环境税的开征已经纳入政策制定和颁布的议程。中国针对环境税开展深入和系统的讨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中国应该开征环境税的呼声渐强不断,直到2007年,国务院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正式提出要“研究开征环境税”;又历经8年,在财政部、国税总局、环保部和国务院法制办的努力下, 《意见稿》在2015年终于公布,有此进展实属不易。

正因为其来之不易,也因为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历经数年方有问世希望,社会各界自然对其有诸多热议,在举手欢迎的同时,更有对该《意见稿》诸多失望的探讨。该《意见稿》的核心内容除对纳税人、税额、征税对象和征税范围、税收优惠以及征收管理进行了表述和规定外,特别突出的是提出: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环境税;对依照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征收环境税的,则不再征收排污费。也正如此, 《中国经济导报》等媒体对环保税研究有关专家的采访认为, 《意见稿》大体上是对2003年7月实施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费改税”平移,同时吸纳了2014年排污收费提标改革的新成果,体现了“清费立税”的思路。有关专家认为, 《意见稿》只是环境税立法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试图对中国环境税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提出若干需要探讨和关注的问题,以期引起学者和决策者的关注和讨论,使得中国的环境税法及相关政策能够不断地正本清源并发挥其保护环境的真正作用。

环境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与特征甄别及公共政策和管理含义

环境问题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中,体现为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动、能量流动、信息流动以及相应的价值链变化的失衡,进而导致环境污染、资源耗竭、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失衡,并因此带来人群健康以及其他受体损害、社会经济和民众福利损失,乃至支撑人类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资源的损耗。

环境资源(本文所言的“环境资源”,包括环境质量和容量资源。下同),人们对其自然属性的探讨和研究已经颇为深入,但对自然属性对应的社会经济属性和特征的认识却不足也分歧甚多。而对这些重要的社会经济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直接关系到环境决策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因此,有必要进行不断地深化和讨论,使得环境公共政策不仅有效,更不偏离其必须的公共管理要义。

环境资源除具有文化特征,变化、复杂性、多样性、冲突特征和不确定性、不可逆、不可替代特征之外,下述几个方面在讨论环境税以及相关环境公共政策中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认识。

首先,环境资源是财产一财富一资产,更是一种自然资本。环境资源不仅是一种有用性的资源,也是一种财富,更是具有随时间增加其价值增值且稀缺性递增的资产,不仅如此,它还具有资本的属性,即在其使用和消费过程中,可带来持续的收人流,亦即具有利益产生和利益分配的特点。然则,如下所述,其具有典型的公共财的特点,属共有财产范畴。既然不仅是财产而且是资本,就涉及到,相关主体不仅需因对环境资源的占用进行支付以获取相应的使用权;同时还涉及,对因利用环境资源(自然资本)所获得的收益流是否也需要在使用者和公共财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

第二,环境资源是典型和重要的公共物品,具有公众性和基本公共服务特征,不仅具有外部溢出性特点,亦即外部性,同时,具有典型的稀缺性和竞争性使用特征。环境以及环境资源作为诸多生态和环境服务功能的载体以及提供者,兼具公益品和公害品特征。一方面,当它能够满足人或社会生存、生产和发展、文明存续需要的时候,体现为公益品特性;另一方面,环境资源受到破坏或影响,致使其数量或质量下降则会导致人类福利下降,甚或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从这个意义上,它会体现出公害品的特征。与民众生活和企业生产对良好环境质量以及充足的环境资源供给的需求相比,环境质量和环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具有稀缺性特点,且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具有影响他人的外部性特征,使得在如何利用环境资源以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下,都会导致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以及利益冲突。

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不仅与公众基本需求满足和生活质量保障及提升有关,也涉及公众和公共环境权益保障以及权益受损的赔偿和对破坏权益的行为及主体的处罚等问题,同时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用于生产的公共投入品。其关键的政策问题在于如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服务的供给、有效使用和管理环境公共财(特别是避免“免费搭乘”问题和资源滥用问题),其底层的关键问题在于权益结构、权益体系和权益保障制度的构建。

对于外部溢出性或者说外部性,相关理论和政策讨论已经很多,但需要注意的依旧是外部性问题的解决和政策讨论,其核心基础依然是责、权、利的有效界定和保障。让产生负的外部性的主体承担其外部成本,并通过政策对产生正的环境外部性的主体和行为提供激励,是相关环境政策设计和制定的基本原则。

环境资源/环境服务的稀缺性和竞争性特征不仅体现在不同的用途间,还体现在区域间、国家间、不同的代际之间,也体现在不同的用户和利益集团之间。正是由于这种竞争性的存在,使环境资源在具有外部溢出性的同时,通常也具有很高的使用者成本,并由于其外部效果的溢出特征,出现了“可持续性”和“不可持续性”的跨边界(区域)贸易/影响问题。社会必须依据某种规则、原则以及制度对具有稀缺性和竞争性的资源进行配置,以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其政策含义的核心是公平和效率的权衡、均衡、制衡。环境税需名正言顺、体现环境公共管理要义

环境税应是对国家/公民的环境权益及环境资源价值属性的承认

环境税的制度设计首先应体现和反映环境容量和质量资源的公共财、公民环境权益、用于生产的公共投入品及环境资源价值属性等重要特征。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环境资源的价值属性,不仅反映在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上(以及经济价值上),也反映在其作为支撑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持续进行的资本意义上,而且环境的结构、状态及其特定的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不同方式的支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依托和限制条件,尚无法通过现有的环境价值评估准确反映,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值。因此,环境税的理念和框架设计不可以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环境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上,甚至是污染治理成本上(当然,实践中,具体的税率设计可能是一个多方博弈之后的低税率方案,但即便如此,原则上仍需明确真正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在实践中,环境税作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行为的重要杠杆,它是扭转价格扭曲现象、反映真实社会边际成本的有效手段。因此,环境税首先也必须体现污染者负担原则(污染的外部性),同时,还需要体现使用者/受益者负担原则。体现污染者负担原则,亦即污染者需要为其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外部性(环境质量影响)而承担缴纳环境税的义务:体现使用者/受益者负担原则,亦即任何消费和使用环境容量资源的主体均需对使用共有环境资产(资本)承担缴纳环境税的义务,以及通过税收减免、优惠和生态服务支付等方式对生态和环境服务的提供者给予激励,提升环境友好行为/产品的市场竞争性。税率则应随着人们对环境资源价值属性的认知变化以及环境保护目标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环境税的核心功能

环境税的功能有很多,但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税收政策的实施,形成恰当的价格信号,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及效率和公平的配置。

由于外部性存在导致的市场对环境资源合理而有效配置的失灵,使得社会经济生活对环境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和利用,从而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效率状况。解决这种价格扭曲现象,需要得到正确的价格。即,要调节市场价格使其反映真实的社会成本,从而使市场价格能逐渐趋近其价值。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的价格水平,则必须有政府的干预,即采取税收或收费的方式,使得环境资源的消费者(生产者和一般消费者)承担除了生产成本之外的耗竭成本(使用者成本)及环境成本,即全部社会成本。虽然市场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得市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校正这种失灵状态,必须结合政府的强制性或其他有效的干预方式,使得环境资源能够在当代社会各成员间以及当代社会成员与未来世代的社会成员之间公平、有效地分配(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征收环境税将是这种政府干预以实现社会环境资源的真实价值体现以及弥补或纠正市场失灵现象的有效手段。

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人们往往重视的是其筹集资金的功能(通俗地说,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是对任何占用、使用、甚至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主体收税,体现社会主体需有偿使用公共财的原则;二是征收环境税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将其再投资用于保全自然资本和改善环境;三是通过税收中性的原则,降低其他税种的税率水平,从而推动社会收入再分配的合理化。

但实际上,环境税还具有通过提供恰当的价格信号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效率);通过价格信号和改变成本承担方式,进而改变社会各行为主体(特别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使其趋向于采用更为环境友好的行为模式;特别重要的是,环境税具有非常重要的收入再分配特点和作用。因此,对于环境税相关纳税主体的界定以及税率的高低、税收收入的使用,都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公共政策问题,由于环境资源是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必要投入品、民众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本属性等多种特征集合,使得征收环境税成为实现社会环境资源的真实价值体现以及弥补或纠正市场失灵现象进而在社会不同主体和不同代际之间公平有效配置环境容量和质量资源的有效手段,且必须力求效率和公平的兼顾。

环境税不仅仅是一个税种,更是一个税收制度体系

第一,纳税人或者说纳税主体不仅是特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而且是使用环境资源的所有主体,包括消费行为和其他行为对环境资源产生影响的个人。

第二,广义的环境税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开征的各个税种的总称,按内容主要包括四类:对排放污染物或影响环境资源的行为征收的各种排污税或污染税,比如二氧化硫税、氮氧化物税、固体废弃物税、水污染税、噪声税以及碳税等;对污染产品和资源产品征收的各种产品税,如对煤、燃油等矿物能源的征税,对机动车的征税等,其性质属于特别消费税,因此可以简称为环保型消费税或者绿色消费税;对自然资源开采征收的资源税;具有环保意义的其他税收,包括按环境影响程度设计税率的其他税种(如在使用环节征收的按百公里碳排放水平设置税率的机动车税)和将税收收入专项用于环境保护目的一般性环境附加税。

第三,环境税的课税环节,既可能体现为对污染物本身征税;也可能体现为对污染的最终产品征税,如对机动车辆征税;对污染的投入物征税,如对煤征税;对产生污染的生产过程征税等。

第四,环境税与其他税收制度一样,不仅涉及向谁征收、征收多少、怎样征收的问题,还必须明确环境税收收入的主体、用途、使用方式等,以及如何确保环境税体现税收中性的原则,在调整社会收入再分配的同时,不增加社会的总体税赋负担。

第五,环境税的实施与执行不仅需要强调效率,同时环境税有可能涉及民生产品和服务,因此,在税制设计过程中需与支持性政策并行设计,比如,针对贫困群体、贫困地区的补贴(无论是直补或是复杂一些的交叉补贴的方式);使其兼顾公平和社会收入分配及发展权益保障的公正性。

第六,税率设计既需要符合环境税的作用发挥,也需兼具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第七,环境税需与其他现行的各类环境政策有机结合,不能简单叠加,甚至为政策创新而创新。政策创新不是目的,保护环境、维系和提升自然资本才是目标。

环境税法和政策制定需要关注的其他若干问题及建议

其一,环境税法既然不是作为具体的实施方案而是作为一个原则性的法律规定,则首先需要明确各社会经济主体(企业、组织、个人或消费者)在环境资源(包括容量和质量资源)的保护、使用、破坏等各类不同行为和影响方面的责任、权利、义务。在此基础上,应先有清晰明确和完善的框架设计(路线图),针对所有主体、所有行为以及与环境有关的污染物和资源及影响等,亦即任何对环境容量和质量资源产生影响的主体、行为等均负有缴纳税收的义务,而不是仅限定在某个具体主体和具体行为和具体污染物上。当然,这并不排除,而且事实上,具体实施可以也只能分步进行。但具体实施方案是环境税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政策所需要进行的分步实施方案。

其二,虽然环境税和环境保护税两字之差,实则内涵和外延差异很大。尤其是,假如为了使得排污费改税和平移变得顺理成章而将环境税叫做环境保护税,则失去了这次环境政策变革的大好机遇。排污费改税和平移,不是环境税的全部,至多只能说是政策改革推进阻力下的一时权宜之计;费改税只是环境税政策推动的步骤之一,不能以此作为环境税的框架,更不应是长期的制度安排。如果现在不加以澄清,遗害无穷,最直接的恶果就是弱化和矮化了环境税政策的应有之义。

其三,应明确税率的基础和税收征收的原则。仅依据污染治理成本作为税率的基础,有违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属性,即不利于改变主体行为、不能体现环境资源使用者和破坏者的必须承担的全额支付底线,也会造成长期不利于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鸿沟。当然,如前所述,具体实施时,理想税率会让位于现实的博弈结果。但原则上,应该明确课征的税率所基于的基本原则。至于税率是否应该有地区差异和群体差异,取决于污染物、污染行为及其影响和效应;而不应是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以及支付能力的考量。责任是责任、义务是义务、权利是权利、补贴是补贴,不可彼此混淆。对经济落后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贫困群体可以通过支持性政策的制定,或者采用直补的方式或者采用对其“社会”基础设施等进行支持,降低环境税实施对这些群体和地区的不利社会影响。但必须避免责权利义务等的混淆,简单而言,即便补贴也要避免暗补而是要明补。

其四,税制设计需与支持性政策并行设计(比如针对贫困群体、贫困地区的补贴,无论是直补或者是复杂一些的交叉补贴的方式),使其兼顾公平和社会收入分配及发展权益保障的公正性。此外,“税收中性”问题应该也必须纳入考虑的范围;同时,税收收入主体、用途需要明确。

其五,除上述问题外,“环境税”还需要厘清:不同税种的关系(比如硫税、碳税、氮氧化物税等各种污染物税),是识别出一种可以兼顾多个环境目标的税,还是两种税还是多种税齐头并进?不同方案的社会经济影响、环境效应、社会群体影响如何?由于行为、主体、生产过程、产品、污染物等之间的伴生关系,课税环节如何设计?特别重要的是,税和排污权/排放权交易政策并行还是二选一?如果并行,两大类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衔接。就目前的情况看,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有些讨论,实证上却仅有少数研究,结论上也众说纷纭。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法律

Legal problems concerning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ao Huiyun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100018, Beijing, China

Abstract: Productive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s training base with real operating function. There are many law problems during operating due to productive characteristic, which include labor relationship problems, labor reward problems, body unexpected indemnify, authority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and tax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influence that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operates regular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should operate according to law and promote its law education function; its property right should be definite and be independent legal entities. We should apply law means to reduce its law risk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law

1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1.1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概念

生产性实训,是相对于传统的消耗性实训而言的概念,有企业参与,实行校企合作,把企业真实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迁到校内实训场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并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训的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完全一致。实训基地已具有产品加工、生产功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和校内资源,实现学生的课堂学习与企业工作一体化;通过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操作和环境熏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在实践操作中引入企业培训和企业管理模式,将企业的岗前培训提前到校内教学中完成,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1.2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类型和法律地位

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法律地位分类,可以分为独立法人型和非独立法人型。

1.2.1 独立法人型

独立法人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相对独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是独立注册、具备自主经营权、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并具有完善制度的组织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包括学校出资设立、企业出资入驻学校、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等多种形式。独立法人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使学校和实训基地的财产产权明晰,对实训基地的具体运行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而且不管是学校出资还是企业出资,出资人均承担有限责任,有利于控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风险,但设立过程相对复杂。

1.2.2 非独立法人型

非独立法人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是独立法人,是以合作企业的名义在学校设立的分支机构,以合作企业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经营管理费用由合作企业与学校通过协议确定份额,业务风险由企业控制并承担。非独立法人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设立较简单,主要依靠合作企业与学校的协议来保障,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纠纷。

2 生产性实训基地涉及的法律问题

2.1 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劳动者的法律关系问题

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一个经营实体,不管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均有权以企业的名义雇佣员工,其员工一般包括:学院或投资企业派驻的人员、雇用的全职员工及参加实训的学生。

学院或投资企业派驻的人员主要负责组织和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劳动关系一般隶属于学校或企业,雇用的全职员工与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正式的劳动合同关系;参加实训的学生属于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取得相应的学分,生产性实训基地只是学生学习的特殊教室,与生产性实训基地没有劳动关系。

2.2 劳动报酬问题

一般情况下,学院或投资企业派驻的人员与生产性实训基地没有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由各自单位承担。实训基地雇用的全职员工则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支付相应的工资。学生在实训基地工作是否需要支付劳动报酬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的学生一般有2种:

第一种是在理论和实训课程中进入实训基地工作的学生。这类学生是在课程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根据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般很相近,完成学习任务的成果也就相当于完成了相应的工作,然后教师根据劳动成果的质量为学生评定成绩。该类学生所完成的工作是学习任务,其劳动成果不属于学生个人,而属于学校,实训基地只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因此实训基地不应向这类学生支付工资或补贴。

第二种是根据实训基地的需要利用业余时间进入实训基地工作的学生。对于学习任务完成得比较好的学生,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根据人员需要,安排部分学生在实训基地承担比较稳定的关键工作。该部分学生为实训基地的稳定生产做出了贡献,实训基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勤工俭学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报酬,也可以根据学校政策给学生折算顶岗实习学分。

2.3 人身伤害赔偿问题

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过程中,一旦出现人身安全问题,将成为很敏感的法律问题,这里分以下2种情况说明其法律关系:

第一种情形是学生在课程实训过程中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发生人身意外事件。这种情形与教师在教室上课,学生出现了人身意外情况相同,其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只有学校和学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有义务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才能免责,否则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种情形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发生人身意外事件。如果实训基地支付了相应的报酬,可以认定为学生在实训基地勤工俭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在校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就意味着这些学生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学生与生产性实训基地之间不具有劳动合同关系,一旦在工作中出现人身意外事件,不能按照工伤处理,所以一旦发生伤亡事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个实体不必承担责任,学校一般不能免除责任。

2.4 工商许可与税收问题

报载某职业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性演出取得的收入,工商部门认定,学校在没有办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情况下擅自开展营业性演出,责令学校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78万元人民币,处罚3万元人民币,上缴财政。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或经营是否要经过许可?是否需要进行工商登记?生产产品或服务产生的收入是否征税?这些问题都是学校在运行生产性实训基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否则就会陷入违法的漩涡。

工商登记是政府在对申请人进入市场的条件进行审查的基础上,通过注册登记确认申请者从事市场经营活动的资格,使其获得实际营业权。根据《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并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均需办理工商登记。只有办理了工商登记,生产性实训基地才有经营的主体资格,否则就不能运行。

作为学校的运行费用,基本上来自财政,对于学费收入又处于免税的范畴,税务机关目前没有要求承担学历教育的学校办理税务登记证,但对生产性实训基地则不同,生产性实训基地取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性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因此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经营收入必须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纳税登记,依法纳税或者根据规定申请减免税。

3 关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法律建议

3.1 重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法律教育意义

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态度的培养,但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作为全面人才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法律意识。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校园里卖东西,教师就要考虑到其主体资格的问题。学生在实训中产生的经济行为必须合法,因此学校在设计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本身行为和生产性实训基地行为的合法性,依法登记,依法纳税,重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法律教育意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

3.2 明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独立法人地位

生产性实训基地由于具有经营性特征,如果产权问题不明晰,其产生的收入、费用等都容易发生混乱,最后导致实训基地纠纷重重,不能顺利运行下去。产权明晰的最佳方式是确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法人地位,运用公司制模式运行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样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有了合法的主体资格,具有经营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同时明确了学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的各项权利义务。由于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法人资格,学校出资运营只承担有限责任,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3.3 运用法律手段规避法律风险

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尤其是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设备操作性实训,学生的各类风险和纠纷要比在教室和实验室上课大得多,但由于学校与学生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因此学校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风险。如何尽量减少课程改革带来的风险呢?

3.3.1 学校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体签订协议

学校与生产性实训基地从法律上讲,是两个独立的核算主体,如果在股权结构上有其他企业的份额,那么签订协议可以让其他企业适当分担一些风险。实训协议是由学校和生产性实训基地签订,主要是对实习报酬、安全工作、事故责任、投保等事项作出约定,特别是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伤亡事故承担责任的问题进行明确约定,以便进行有效救济。

3.3.2 完善保险体制

现在大部分在校学生参加了学生意外伤害保险,但因其赔偿限额极其有限,不能满足重大伤亡事故中学生的赔偿数额。实训过程中的意外风险要大于教室授课,特别是在车间实训的学生,由于不熟悉机械的操作规程,出现人身意外的风险比较大。学校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习情况参加更高赔偿限额的人身意外险或类似的其他险种,防患于未然。保险机构也可以与学校、企业合作,推出一种适合于实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险种,以防范实训期间的意外风险。作为学校和企业,从维护学生、学校、企业的各方利益出发,对未参加保险的学生,可以不安排实训。

4 结束语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生事物,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只有有了法律的保障,生产性实训基地才能顺利运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晓敏.权利救济如何穿越实习之门:实习伤害事故中大学生权利救济的法律思考[J].高教探索,2009(3):130-134.

[2] 陆勒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7):67-68.

[3] 花严红,黄经元,何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3.

[4] 申柯娅,王昶.关于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59-60.

[5] 刘春梅.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类型选择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