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学情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技术学科学情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技术学科学情分析

篇1

关键词:青海藏区;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

0.引言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以班级为一个整体,根据每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随机动态地把这一整体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组并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起点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设计教学,制订出不同深度和广度的教学方案,激发不同层级的学生向目标努力,让每名学生都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之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最大的进步。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多数学生迈大步,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要打破传统教学“一刀切”“一窝煮”的局面,就要在目标教学中实行“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青海藏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青海藏区由于历史、地理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导致学生难以接受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学校方面,由于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基于该校考试评价成绩的好坏,这就导致学校将精力都放在藏语文、汉语文、数学等几门主要学科方面,从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教育质量,其中就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家长方面,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但他们眼中的成才标准就是以后能不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加之出于对孩子沉迷电脑的担心,他们不支持甚至反对自己的子女将时间用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

教师方面,藏区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对新技术、新教育手段的正确认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知也存在偏差。主管层面,信息技术培训和教研不到位,有的学校虽然配置了几台电脑,但由于缺乏师资,设备也就成了一种摆设。学生方面,大部分藏区学生受家庭和学校条件的影响,很少接触计算机,有的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而少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则有机会接受比较好的信息技术教育,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求知欲高,接受能力强;也有一些学生不喜欢信息技术课,接受能力不强,学习习惯比较差,兴趣主要集中在游戏而非学习上。

2.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藏区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对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中小学教学条件的不同,使得每名学生在识字量、词语理解、汉语交流、理解水平、学习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基础差异很大,再加上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一定差距,就使得每名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的学习效果不同,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求知欲更高,思维更活跃,接受能力更强。一些学生在课堂中往往不在意这些基础知识,他们都早已经“自学成材”,学习没有困难但缺乏主动性,常常在完成任务后就玩游戏或上网聊天;还有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不强,学习习惯比较差,沉迷于游戏、网络;有的学生上课纪律特别好,对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得也不错,但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却很差,在上机时束手无策,一直到下课常常都无法完成任务,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厌学现象。

针对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同内容、同一进度的教学,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电子游戏上,而基础差的学生又会“吃不了”,加剧厌学的情绪;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在藏区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应用分层教学,以缓解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分层教学让全班学生都能够从课堂上学有所得。

3.分层教学的方法研究

根据藏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我们可以充分应用分层教学的独特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分层教学。

1)教学目标分层。

针对藏区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我们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感受成功的喜悦并以此激励自己,增强求知的欲望。要进行分层教学,就必须首先了解藏区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对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程度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只有掌握了学生个体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基础情况,才能实施分层教学。

调查方法有很多,如问卷调查法、任务驱动法等。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学生接触电脑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心中有了底,就可以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行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教学。我们还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法,事先准备几个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任务,试着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然后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为分层教学打好基础。

2)教学内容分层。

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针对各层次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问题、练习和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策略;针对学生的习惯、藏汉语基础、爱好分出层次,设置课堂练习和作业分层练习。

根据各个层次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差异,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对于藏区初一新生,每个班级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键盘、鼠标甚至开关机都不会,而有少数学生对这些基本的操作已经了如指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在了解学生个体综合能力层次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玩小游戏,让他们在痛快游戏之余锻炼运用键盘和鼠标的技能;这在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让低层次的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为以后的优质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3)教学评价分层。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只有及时进行教学评价,我们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了解分层教学取得的效果并及时发现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取得较好学习成果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给予表扬,适当的表扬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对于部分没有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学生,我们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尽量找出其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闪光之处并给予好评,让学生正视失败,学会面对挫折,以积极的心态继续以后的学习。

4)考核评估分层。

学生的能力有差异,藏区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在评价时应采用分层评价考核方式。测试是对教学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具有达标检测、矫正强化、层次反馈等功能。检验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能用同样的要求和标准。

在试题编制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将测试题分为基础题和分层题。学生既可完成本层次题又可完成高一层次题,,若完成高一层次题的测试,则该部分得分加倍。我们严格按ABc三个层次提早命题,要求A组题全做,BC组题选做并且经过折算后与A组题一共计为满分,同时改革成绩册。这种分层命题多能化测试既不会使差生考得“灰溜溜”,又不会让优生考得“轻飘飘”,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4.分层教学的优势

1)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步。

不同青海藏区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兴趣爱好、藏汉语水平、对新事物的领会能力不同,其中就有学习能力发展的优劣之分,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将“能走多远,你就走多远”的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尽量多学,而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尽量往前走。

2)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平时采用全班统一学习、“一锅端”的教学方法,很难保证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毕竟学生的层次不同,有的“吃不饱”,有的又“吃不了”。采用分层教学之后,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对症下药”,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激发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分层教学使得教师必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课前教学设计,在加大工作量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于班级里层次较高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基本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突破课本内容的限制,主动获取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更高层次、更多方面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以满足高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5.分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中,层次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教师必须定期重新对全体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了解每个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情况,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新的层次调整,使学生随时处于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上,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学习到新知识和新技能。

分层教学并不是歧视低层次的学生,恰恰相反,分层教学更加重视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分层教学中要尽量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必须精心指导,使他们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篇2

关键词:学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1/03-0073-03

一、信息技术课堂学情研究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一)学情分析研究虚拟化

学情分析研究要以“学生”为主体对象,对信息技术教学而言,要围绕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感知、理解及学习进程综合分析,切忌凭空想像,任意推断,有些教师从当前学生家庭的电脑普及情况,主观推断本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还有些教师依据其它劳动实践课程中的学生操作水平,推想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等等,这些现象在新教师和转行教信息技术的教师中经常出现,类似这种虚拟化的学情分析严重阻碍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教学。

(二)学情分析研究简单化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简单化、表面化的学情分析时常出现,譬如: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有些教师经常这样描述:“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有浓厚兴趣,但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表面上看似乎分析比较到位,但仔细想想,这仅是对全班学生一个整体描述,没有对部分群体学生的特点、学生个体的特质及他们各自具有的信息能力水平进行具体分析,不难想像,如果仅凭简单化的整体分析,教师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时是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的,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学情分析研究经验化

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时间较长,自认为对学生已了如指掌,满足于对学生的感性认知,将对学生的熟悉和了解理解为学情分析。比如:有些信息技术教师经常说:“以我对学生的了解,这些操作学生是没有问题的,哪些学生能较快地完成,哪些学生需要帮助,我心中是有数的。”这种对学生的认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但他始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视角去审视学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有目的、有方法、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学生,所以,对学生的学情了解至少是不全面的,从而无法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四)学情分析研究片面化

这里所说的片面化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就事论事,不从学生的发展进程去分析,譬如: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仅针对这堂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忽略了学生长期以来信息技术的学习历程及表现状态,不能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作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思考,最终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次,有些教师仅局限于分析部分学情内容,如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作重点分析,忽视了认知能力、学习动机与期望、情感态度、个体生活体验及潜能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于是教学设计中就不能准确全面反映学生的真正学情,课堂教学的效果就有折扣。

二、信息技术课堂学情分析研究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目的研究,形成学情分析的自觉意识

为什么要进行学情分析研究,不从根本上去理解,就无法形成学情分析的自觉要求和意识,更不会去尊重学情分析。

首先,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价值观,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即满足“人”的成长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成长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信息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更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懂学生,欣赏、鼓励、尊重学生,将他们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和生成者,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学情分析。

其次,有人认为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发展”状态,分析学生的教学起点,从而组织教学内容,预计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信息技术教师如能真正运用好学情分析,充分认识学生认知特点、思维发展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有效地调整课堂教学的策略,那么,学生将学得轻松、高效。

(二)加强内容研究,明晰学情分析的重心

1.研究并把握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状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状态反映了学生们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所积累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前要确定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技能及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等,并将这些要素综合考虑作为新任务学习的起点,分析学生的起点与所要学习的新任务的目标和内容的距离,从而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与难易程度,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譬如:进行初中程序设计教学前,要了解学生对程序设计的认识,知道哪些设计知识使用过哪些开发工具,生活中对程序设计的体验,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确定了学生的起点后,就可对整个程序教学作出合理的规划并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分析并了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潜在需求

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论处于哪个阶段,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有他们的愿望、动机、兴趣、追求,我们如果能善于发现并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会使教学任务更能贴近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成效。

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表现出来的需求各具特点,譬如: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的学段中,学生除了对学习信息技术有兴趣,从内心里喜欢信息技术课程外,他们的需求还是有差异的,小学学生可能关注于能做好一个喜欢的作品,而初中学生开始关注怎么才能做一个好的作品,高中学生可能在思考做一个有个性、有特点、有创意的作品,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分析,每个学段学生具体的需求,甚至同一学段内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都有待我们去仔细研究分析。

积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异

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关注差异,了解差异,就是要让学生群体或个体都有一个适合的学习和发展的起点,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达到教学效益最大化。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情感等方面的观察,寻找学生群体或个体间的差异及不平衡点,分析总结其中的现象及成因,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既有利于分层教学的实施,更能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譬如:有些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能主动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有些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指令,习惯外力的促进;有些学生活跃,喜欢发表观点,但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不高;而有些学生比较沉闷,但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善于解决问题等,教师要关注并掌握学生的这些差异性,寻找适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成效。

(三)加强方法研究,探寻学情分析策略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课堂内外的活动,通过调查、交流、访谈、观察、作业、检测等方法,把握学生学情。

1.学生日常信息调查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调查学生日常生活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现状,有助于信息技术教师从整体上了解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譬如:调查学生家庭电脑的普及情况,了解学生平时使用了哪些电脑软件,最喜欢用信息技术做些什么,对学习信息技术有什么愿望,家长对学生使用电脑持什么样的态度等。这些信息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能从侧面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态度和学习品质。

2.教学前学生认知分析

课堂教学前,信息技术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分析学生,如根据学生课前时间的充裕程度,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访谈,或提前设计通俗的、有主题的简单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既获取学生当前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学生对本课的基本认知,又能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期盼,学习动机、基本的学习能力等。有了对学生比较充分的了解,信息技术教师就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恰当地进行教学设计,调整或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也能反省原来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有效进行教学进行充分准备。这对于借班上课或外出优课评比的教师尤其重要。

3.教学时学生信息捕捉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状态是实时的、鲜活的,如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内容的理解、操作的熟练程度与习惯、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自主或合作的学习能力等,因此,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可渗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留意学生的学习行为、洞悉学生的学习需要,敏锐地获取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方法,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同时,学生学情的获取与分析,也能为后续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

4.课外学生活动观察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实践能力和水平,很多学校开展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或相关团队,进行专项训练,如:程度设计、机器人、动画制作、多媒体创作等。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技能习惯、操作水平、信息认知、思维特点、创新举措,反映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真实能力与状态,信息技术教师通过认真观察,能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情。

5.及时分析总结学情

无论是学生日常信息行为的调查,还是教学前后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信息技术教师都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及时分析、总结。这不仅因为学生的学情具有变化性、多样性、动态性,而且有利于教师客观、规律、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学情。教师通过调查、交流、访谈、观察、作业、检测等方法,记录、思考、分析、整理,真正发现学生、了解学生,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S],2013.

篇3

(一)信息技术支撑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式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只被作为教学媒体已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需要转变信息技术支撑作用观,即信息技术不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更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从资源、工具、情境的途径去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活动的开展[2]。资源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其实就是一个以数字化资源为学习对象和探究手段的过程。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活动中,工具主要包括搜索工具(查找资源)、内容学习工具(提供认知支持)、操作工具(观点/观念/理论检验)、交流工具(交流观点)。情境是指促进学习者理解水平发展的环境,信息技术在创设的虚拟问题情境方面对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二)支撑学习方式转变的数字化环境构想

1.多维智能的学习场

多维指按照学习过程构建支撑体系化的内容结构的资源(或工具);智能指方便快捷的检索、推送,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的构建。利用多维的资源、工具以及智能的构建,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依托云服务平台,可围绕某一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的有序、生动、体系化、智能化的教与学支撑环境。这个环境集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习编辑工具和评价系统于一身,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探究式学习为出发点。在这个多维立体的环境(学习场)中,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方便快捷地检索、推送、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思路、水平、风格的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自如地表达、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形成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达成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2.个性化的学习工具

目前一些教学工具很难针对某一专项内容或综合性问题搭建个性化知识讲解、探究学习、系统训练的交互环境。教学中迫切需要针对各类专项内容教学工具软件,教师利用这样参数化的工具象搭积木一样简单操作就可以制作出交互动画、探究式学件,以此组织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测试与评价,为学生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满足数字化环境下的备课、授课时个性化内容生成的需求,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搭建

通过建构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资源技术支撑,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以《多维智能电子教材》为例,这个多维电子教材共设为五个区,依次是电子文本区、导学任务区、学习资源区、编辑工具区和评价反馈区,学生只要进入这个学习空间就进入了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场。“学习任务自选”,提供以教师为主体的“教案”、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案”。“学习资源自助”,提供实用、够用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加工、归纳和总结,想学哪就进哪,想学什么就点什么,完全是一种自助式的学习。“成果编辑自如”,提供了简单、便捷的编辑工具,如写、画、上传、下载、粘贴等小工具,在学习之后形成自己的学习汇报成果。“成绩反馈自动”,学习成果上传,系统进行自动评价。多维电子教材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依托云服务平台,围绕某一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的有序、生动、体系化、智能化的教与学支撑环境,为学生提供方便实用的学习资源及工具,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学习场。再例如数学教学工具,针对整数、分数、小数、方位、时间、图形、统计等专项内容,提供了能够实现数与理、形与量关联,支持参数化动态修改的个性化教学内容构建模版与集成工具,以及面向整合点的生活情境、教学互动动画、课程标准案例等素材,使得教师能够像搭积木那样构建能够实现数学知识可视化、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个性化教学内容,使学生拥有了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针对学科内容快速编辑的困难,平台提供了快速编辑学科符号、公式、图形、图像、图表的编辑工具,教师可以方便地编辑、调用,从而提高教师备课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自主的思考与探究环境和零距离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在学习平台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动手实验,从而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效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习方式转变的途径

(一)课题引领

为了使课题能在高位上运行,2011年我校确立了“小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支撑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课题,在省规划办立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聘请多位专家对研究进行指导,使课题研究得以在全国课题研究的前沿上立足。

(二)有效合作

一项科学研究的高效完成需要整合多方力量,为此我们汇聚了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和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的教学专家、教研人员、技术人员,各方的资金投入、智力投入和感情投入是本项研究的力保障。

(三)加快建设

我校建立的数字化校园网,一是对外信息和内外交互的平台——学校门户网站;二是对内建设教育教学的管理系统。在多媒体教室环境和网络教室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构建和研究移动学习环境,通过使用电子书包(笔记本电脑、IPAD)和建立“云”平台,实现“无处不教室、无处不课堂”的自由学习。

(四)精细管理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让教师经历课题研究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共赢理念,实现专业化素质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意义远远超出了课题研究本身。

(五)科学研究

1.研究思路

电子教材的设计思路是因材施教和因才施教。因材施教是因教材而设计电子教材,当然这里所说的教材是广义的,不是单指课本,而是指根据课程标准、教学材料、学习材料生成的学科知识体系;因才施教是因学生而设计电子教材。多维电子教材的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心理,便于学生感知、理解、归纳、记忆的心理过程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科本体的知识规律,因此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科本体,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生成理想的教学设计,在实施理想设计达成的过程中遇到难点、重点利用技术支撑(进行整合点分析,研究难点突破方法),构建合理的教学环境,最后生成有效的教学设计。

2.研究方法

根据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要素,学科本体认知规律和信息技术支撑环境,我们研究的方法是通过四种分析生成三种方法。四分析是:学科本体分析、学情分析、资源软件分析、教学环境分析[3]。(1)学科本体分析:基于教材、课标,研究知识点在学科体系中的知识的前后联系,准确定位知识点在学科体系中的教学任务与作用。(2)学生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前期知识基础和后续知识的铺垫,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学生学习此类知识的认知心理。(3)资源软件分析:对教学资源进行检索与分析,找出学生的学习困难,创设学习环境和找准整合点。(4)教学环境分析:对可利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进行分析,选择最大限度发挥教学效果的教学环境。生成三种方法:以本体研究为本的教学设计方法;以学习规律为本的教学实施方法;以支撑学习为本的环境设计方法。

研究成果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建立了语文、英语多维智能学习平台,各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数学教学工具,建立了校本库、项目库和广域库,丰富的资源库集成了云平台,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增添了平板、笔记本等学习设备,增加了终端学习点数,形成了体系化的整合模式方法。

(一)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习的时间、空间、内容、深度、广度、同伴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上老师利用多维智能电子教材、教学工具生成的学件让学生明确了我要学什么,我可以怎么学,我学到了什么,我学的怎么样,今后如何改进,这样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完全处于自我控制中,这种自我调控的状态就是自我发展的状态。学生们说:有了这个电子教材和学习工具,我每天不用背着大书包了。这里面装着我们所学每一科的电子课本,就连作业也在这里完成,我觉得这些资源特别丰富。以前遇到不会的问题,我就会打电话问老师,现在我可以用导学案来复习和预习,感觉很棒。我觉得我的上课方式发生了变化,每节课我都可以和老师互动交流,不会因为只有一个题目而叫不到我感到遗憾了。遇到播放视频的时候,如果我没听明白,还可以再听一遍,感觉就像老师在我身边辅导一样。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传统的教学中小学生注意保持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而自我调控的课堂注意保持的时间大大延长。2.学习质量得到保障。学生利用数字化资源、工具全面感知知识,透彻理解知识,深刻记忆知识,有效应用知识,这一系列的认知过程都是在自主建构的,因此学生学得快,记得牢,用得好,提高了学习效率,保证了学习质量。3.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经常在多维智能的环境下学习,学生很快学会了用资源学习,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更强了。我们提出的“教学生五年,为学生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办学理念,在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使用新教材、新工具,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人才的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有了这种学习力,学生一定会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改变了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因材施教,研究学科本体,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夯实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新教材的开发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1.更新了理念。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能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更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2.夯实了专业知识。通过梳理小学各册教材,生成了学科体系表,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按知识类型呈现内容分布表,在表内整合点处链接媒体,生成教学策略,这一过程就是教师系统把握教材,夯实学科专业知识的过程。3.提高了教学能力。通过设计开发多维智能电子教材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如何学习来构建教材的环境,设定教材的目标,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4.培养了创新精神。通过新的教学环境的构建,教师在合作探究中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大胆实践,提高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4]。老师们说:电子书包在这节数学课上给了学生一双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让学生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数学课堂。电子书包作为教育信息网络化的重要终端产品之一,它真正地成为了我们班级孩子学习的绿色助手,也是我和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沟通的重要手段。电子书包实现了时尚教学、科技教学,也督促我在数学教学的路上不断勤思敏学。

(三)转变学校管理方式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和谐的师生关系,自主的学习状态,浓郁的研究氛围,体现了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优质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融合策略,体现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先进的教学装备,开放的教学空间,有力的物质保障,体现了教学环境的现代化。科学的理念引领,完善的制度建设,人文的教育关怀,体现了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实现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应该自豪地说: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所开发的电子教材这个成果将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将会开创教育改革的新篇章。

篇4

演礼中学

一、学情分析

我校2021年中考报名83人,本届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小学抽考名次居全县倒数第三,初中调研测试均在后1/3,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2/3的学生书写极差,严重影响卷面成绩。

二、教情分析

2020年县管校聘工作的实施,老师变动幅度大,九年级七门学科调整了语文、历史、化学三科共4位教师,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

三、备考措施

1.实行三包责任制

校长包九年级,业务领导包班级(副校长马鹏包153班,教导主任张爱萍包154班),党员教师包学生(19位党员教师每人包4——5名学生)。

校长坚持每周一次的九年级教研,业务领导深入班级,特别是对有可能考上优质高中的学生重点关注,党员教师对分包学生坚持每周一次的谈心谈话,遵循三不限,时间不限、场合不限、内容不限。

2.加大小科目的监管力度

体育50分,实验10分,信息技术10分,虽分值小,但地位高。此3科又不同于其余7门学科,是已经知道答案,只要科学训练,考满分是很容易的。

1个体育教师监管83名同学,有点顾此失彼,春季开学后,包班领导及班主任配合体育教师,每天下午监管学生进行训练。为了保证每周体育训练不间断,学校要求周五放学后,包班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5人在操场辅导学生训练1小时,周六、日由家长监管,对不达满分的项目进行强化,视频发体育学科群。

体育考试结束后,除保证学生每天充足的活动时间外,强化信息技术和实验的操作,仍要求包班领导、班主任深入进去。

3.强化责任意识

一要抓均衡发展,力争均分、及格率进入中1/3,要求老师重心下移,挤时间一个一个学生过关,保证会的必须做对,如,语文基础成绩差的学生,试卷下发后,先写作文,后做基础题。

二抓培尖,每次模拟考试后,师生一对一分析失分原因,找准症结,学生做好错题积累,6月份开始回头看查漏补缺。

4.精心谋划、协同作战

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各项研讨活动,参与共同体、学科群的交流。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与任务:各教师要将2016——2020中考试题通做一遍,理清出题方向,合理安排复习进度与重难点、内容,尽可能落实到每一天,每一周,确保复习心中有数,但也注意不能盲目赶进度,也要避免“炒夹生饭”,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分册复习、专题复习、综合复习各阶段,要统筹安排。

班主任要把学生按照优、中、差不同层次均衡搭配分组,便于有针对性的教学,确保优秀率、均分和及格率。同时科任教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布置适量的作业,弥补时间的不足,班主任要协助科任教师检查。

5.良好心态,迎战中考

篇5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目前先进的教学媒体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可以优化物理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运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可以克服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将抽象的宏观或微观的物理现象生动地模拟出来,同时适当辅以动画、声音和文字提示等,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接受。同时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以及测试形式的多样化。

在实践和研究中,笔者积累了点滴经验,下面试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可视化教学情景,丰富学生的感知系统,有利于知识的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目标,点击兴奋点,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物理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变化的科学,在某些方面,用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表现物理学中 “动”和 “变”的特点。本人在进行浮力这一节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我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6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和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所以我借助相关课件解决了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同时超级链接浮力大小的推导公式录相。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画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化了教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轻易就攻破这一难点,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做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很难做得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与物理学科整合,不但深化了物理学科教学、加大了学科信息容量,而且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克服时间、空间限制,增强演示效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往往少不了演示实验,实验中的现象和过程能直观、清晰、有效的展现是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成模拟演示实验课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实验演示效果

因为相对于演示实验的发生,学生的观察具有滞后性和被动性,并且实验现象往往很快消失或者不清晰,容易造成大量学生的观察困难,难以形成鲜明丰富的表象。学生是不能马上发现问题的本质特征的,必须有一个细致观察,独立思考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多媒体物理课件能多次重复模拟实验过程,再次呈现物理现象,而且它能使“静”态变为“动”态,微观变成“宏观”,高速变成“低速”,连续变成“定格”,它能使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变成有“声”、有“形”、有“色”,变抽象为“直观”,变讲不清的为“一目了然”,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观察和分析,这种模式比演示实验后直接进行抽象概括的效果更好。

(二)利用信息技术演示实验室或实际无法操作的实验

教学内容中有些现象、过程和场景,是我们生活中无法观察到的,如微小现象,宏观场景,这会使学生产生认知困难,妨碍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克服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将物理现象宏观微小化,微观扩大化,古代场景现实化,国外场景可视化,如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再现,从而使抽象内容成为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促进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全面、准确的认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船闸时,教师一般是根据船闸的示意图来讲解船闸的原理,然而纸上谈来总觉肤浅,学生难于获得深刻的印象。而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能动态的演示阀门打开、船随水位下降而下降及船运动的效果,整个过程可视、连续、立体、动态。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明白道理,记忆深刻。再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时,为了说明日食、月食现象。要让学生去亲自观察太阳、月亮、地球的运行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将日食、月食现象展示在银屏上,学生放眼观之就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就能更清楚地了解三个星球的运行情况。从而直观的理解掌握了教学内容。

(三)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利于使实验成果共享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与几个因素有关,我们通常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方法逐个研究。由于每个因素研究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一般采用分工协作研究,每组承担其中的一项因素,而对于每组实验记录的数据和现象可运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可以让没有亲自研究该因素的学生,从其他组的实验记录里通过分析、归纳得到正确的结论,达到了做一知三的效果,完善对该物理知识的理解。

在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有关”等教学内容时,正是采用了上述教学手段,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平台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探究性课题的研究,进而意识到他们自己所学知识与科学发展、社会生活的关联。在探究过程中,他们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自主搜寻、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课题有关的资讯,从而达到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的目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技术工具和环境氛围。

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大量的新知识,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改变了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改变了“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

通常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个体活动”型

即活动的过程仅仅是由学生个体独自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比如完成某种项目设计,这种设计无论是独立任务的完成和作品的产生,还是项目设计中的某个部分的制作都主要靠自己的力量,虽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也要与人交往和沟通,(如向人请教、与人协商、查询资料等),但其所有的决定和判断都要求学生自己做出,任务和项目的设计要由学生个人完成。

(二)“小组合作学习”型

是以4~6人小组为基本形式,个人与集体活动包含在小组活动之中。这种活动向学生提供了可以进行横向交流与多向沟通的网络环境。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与合作,总结经验,共同提高。这种学习形式往往以“专题学习小组”或“专题研究与操作小组”的形式出现;

(三)“沙龙”型

对于一些具有共同研究主题的个人或研究小组,常采取“沙龙”形式,以“头脑风暴”的方法,围绕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相互启发,形成共识,促进个人或各研究小组的研究进程。

网络环境为实现全方位、适时、多边互动的教学新模式,借助网络环境,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除了可以进行有限的情景交流外,还可以实现全方位、适时的、多边互动的教学,形成一种全新的学习组织形式。

四、信息技术在复习考试中的应用

复习测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复习时可以利用教师制作的网络型课件或上网找一些现成的课件来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利用教师备课时所搜集的有关资料,甚至是教师的电子教案。

篇6

一、依托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据此,学校以学情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收获和能力的提高为落脚点,依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立足课堂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

1.发挥录播教室的功能

2008年,城里中学录播教室的功能被充分挖掘。具体有两点。其一,发挥录放功能,充实资源库建设。每天安排一个班到录播教室录制全天的六节课,并纳入学校的资源库。其二,发挥回放功能,提高授课水平。充分利用录播教室的回放功能,既促进上课教师的教后反思,又鼓励他们选择自己最满意的课参加校级评选活动。另外,教导处每周随机抽取课例,要求教师及时上网听课,并评课。这样,既让教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又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还促使他们学习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教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教学――反思――改进――再教学”的良性循环过程。如今,课堂回放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其三,实现远程互动,促进学区发展。录播教室借助远程高清互动录播系统,与学区的各所学校实现远程异地互动。各校学生不仅可看到教师讲课的全过程,更可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远程提问和讨论)。授课结束后,教师可在自己的学校进行远程互动研讨。这种教学研讨活动快捷、便利,省时和省力。

2.构建学科电子平台

城里中学电子平台的建立始于2008年,最初是针对初一年级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三大主科。例如,语文学科。在学期开始前,备课组的每位教师各承担一个单元的备课任务,要求完成详细的教案,制作相应的课件,并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相互交流,以补充、修改和完善,之后将整个单元的内容打包上传,最终相关教师将整册书的内容整理、上传,储存进学校的资源库,以供大家使用。虽然电子平台是固定的,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须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调整,调整的内容要用特定符号标明,并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的集体备课中进行交流、反馈,对颇具价值的调整内容,会作为重要资源存档。

随着课程资源的日益丰富,学校开始从规范格式、规范内容等方面,对电子平台逐步升级。例如,初三上册的化学。课程资源分为四部分,即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和优秀课。在此,仅就新授课部分和优秀课部分进行具体说明。新授课部分分为课时资源和单元资源,课时资源包括每节课的教案、学案、学情分析、课件、习题(包括基础习题、适中习题和较难习题)、资源链接(例如,某个定理的发现过程、某位科学家的小故事和现代领域的未来发展等),单元资源包括本单元复习的教案、学案、课件、单元检测(包括初测、终测两套题,终测题是从初测题中精选出来的)、单元成绩分析和历年成绩对照等。优秀课部分包括校外名师的优秀课例、校内骨干教师的优秀课例和每位教师提供的优秀课例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高电子平台系统的兼容性,尝试让电子平台的使用由单机操作发展到网络操作。这样,我们就可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最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要求教师通过“一备三上”“同课异构”和“同课多轮”等形式,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反复钻研课堂教学,以便进一步理解教材、感知学生和领悟课堂,尤其让青年教师在研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另外,在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实践中,各学科组还可充分利用网上教研开展学区间的“同课异构”“同课多轮”等课例研讨。还有,就是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例如:如何通过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怎样设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如何通过网络资源的教学提高教学策略,怎样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得到优势互补,等等。

二、打造自主学习平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快速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努力为学生打造自主学习的平台,以促使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最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网上学习,各取所需

学生的家庭背景、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存在差异,那么,如何因材施教、提优补差?于是,网上学习成为必要的方式。在城里中学的校园网上有一个名为“网上自主学习平台”的栏目,它以知识点为中心、能力测试为手段,集学习、辅导、测试和评价等功能于一体,学生通过实名登录即可进入平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浏览授课视频并补充学习笔记,又可与他人讨论并进行网上测试,还可提出问题(每个学科安排教师轮流在线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并下载学习材料等。

2.设施完善,实验为本

随着特色建设的不断深入,我校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尤其是功能强大的数字探究实验室。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能直观揭示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师生对化学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感知、分析与定性和定量的探究。此外,探究实验室还能完成一些在普通实验室不可能完成的实验。例如,通风不畅的环境和室外清新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实验等。总之,探究实验室在实验的基础上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机整合,不仅使信息技术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更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提供有效的渠道和宽广的空间。

3.校本课程,实践活动

2009年,由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城里中学网络环境下的实践活动》正式印发。学校将它与国家课程一起,正式编入课程表,由微机教师统一授课。在授课过程中,微机教师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反复修改、实践,从而不断完善教材。另外,教师选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动漫小组,在美术教师的配合之下,学生制作出优秀的法制动漫作品。

2014年3月,我校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信息技术节”。它包括征文比赛(题为“信息技术在我身边”)、电子手抄报比赛、电脑绘画比赛(以“寓言故事――家乡美――公益广告――理想与未来”为内容)、自编书比赛(以“信息技术发展史”和“信息技术的美好未来”为主题)和班级网页展示等。这一系列活动,既为学生搭建展示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平台,又使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向更高的发展层面迈进。

三、提升素养,锻炼队伍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必不可少。总体而言,学校采取“全员培训”与“按需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培训的有效性。

1.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即每学年年初,教导处根据上一学年的培训内容,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考试,并依据考试结果确定参训教师的培训内容。培训过后,再由教导处规定时间分批组织教师参加指定内容的考试。对考试合格的教师,学校颁发证书并存入教师成长档案;对考试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将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之后再进行考核。这样,以考代训,以考促训,从而保证所有教师的培训获得实效。

2.按需培训

“按需培训”,即主要结合具体学科的特点进行培训。例如,针对语文和英语等学科进行PPT课件的提高培训,主要让教师掌握在PPT课件中插入音响效果和制作动画等的方法,以实现PPT课件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又如,针对数学学科进行电子白板培训,主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并结合学校“目标导航――自主学习――当堂检测”的课堂教学大赛,以增强教师学习和使用白板的意愿,最终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总之,“按需培训”使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篇7

学情分析:微课《水滴总是接近球形》,是建立在学生对水的表面张力有所了解以及对《浮力》有了系统学习的基础之上,专门为六年级下学期毕业班学生设计的。意在激发毕业班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延伸和拓展教材内容。

自我分析:微课《水滴总是接近球形》,是校本课程《神奇的水》课堂教学的顺产“宝宝”,更是多年校本课程的“杰作”。在《神奇的水》成功的教学中学生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水的表面张力”是怎么形成的?为了解答学生的疑惑,确定以生活中常见的《水滴总是接近球形》为题展开微课教学。在深入备课中发现《水滴总是接近球形》这一内容,只有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才会使抽象的、学生难于理解的“水的收缩趋势”直观、形象地被学生所接受,同时视频短小精悍,节省时间,能把相对于小学生深奥的分子力知识讲清楚。在这之前我已有《动物的卵》、《各种各样的花》、《生活中的静电》三个微课制作的经验了,对微课对教学有充分的理解,对微课的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的融合有一定的经验。经过十几天的钻研,微课《神奇的水》就在课上使用了,并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课中学生积极动手实验,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小组研究,查找资料,学习兴趣前所未有的高涨。这一切深深感染了我。微课《水滴总是接近球形》符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培养,深受毕业班学生的欢迎。经专家初评,我入选了总决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滴接近球形

2.水的表面张力与浮力是两个不同的力

能力目标: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观察入手,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得出结论,科学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观点;

2.根据观察,客观真实地描述水现象;

3.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科学探究兴趣

4.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

5.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6.延伸和拓展教材内容。

教学重点:

水的收缩趋势(动画视频直观、易懂)

教学难点:

水的表面张力是怎么产生的,认识水滴的收缩趋势

教学过程:

课后《自主学习任务单》

1.课程名称:水滴总是接近球形

2.知识点来源:水的表面张力学科:科学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教科版

达成目标:通过观看《微课水滴总是接近球形》,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了解水滴总是接近球形的事实,知道水的“收缩趋势”是水滴接近球形的原因,进一步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能解释回形针浮在水面受到的是水的表面张力,木块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是浮力。从而养成对科学探究的深入思考的习惯及对科学学习的热爱。

3.学习方法建议:

(1)自主探究(2)小组合作(3)亲手实验(4)查找资料(5)归纳总结

4.学习任务:嗨,同学们,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微课学习吧!同学们,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在《神奇的水》一文中,知道了水具有表面张力,做了《硬币盛水》的实验,水面鼓鼓的,水却有惊无险地没有流出来,这一切都源于水的表面张力。那么你们是否像科学家那样深入思考过,水的表面张力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踏上科学探究的旅程吧!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围绕《水滴总是接近球形》这个话题展开研究吧!

任务一:阅读微课观看要求。

任务二:整理相关实验。

任务三:准备材料,动手实验,体验水滴总是接近球形的事实。

任务四:我们的方案:围绕问题,大胆猜想,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验证结论。

围绕达成目标提出问题:

A.水滴为什么总是接近球形?

B.使水滴接近球形的力是怎么产生的?

C.记录我们的研究成果。

D.积极动手实验,感受水的表面张力的大小、方向等。

任瘴澹赫故窘涣鞒晒:

A.图片、视频展示;

B.科学手抄报展示;总结学习成果:

我收获的知识:知道水的“收缩趋势”是水滴接近球形的原因

我提升的能力:PPT制作、实验分析

我需要努力的方面: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

C.讲关于水的故事展示。

QQ共享展示;

学习支架设计:

(1)微课观看任务单作为主要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

(2)引导学生寻找材料,动手实验,大胆想象,体验水的表面张力的形成的实践活动;

(3)以“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之”的现念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展开自主学习;

5.学习评价设计:

(1)学生填写自主学习任务单,完成基本任务,如,发现几个实验;都用了哪些材料,怎样设计的实验;

(2)实验展示交流提升操作技能,分享创造性实验及实验感受;

(3)学生提交实验心得、实验图片、视频资料等表达与分享学习收获。

(4)充分利用班级微信平台,交流学习成果。

6.课前出示自主学习任务单,带着问题去观看微课,课后有创造性的提问、猜想、实验,寻找正确答案。

微课《水滴总是接近球形》让我思考了很多,克服了许多困难,也磨炼了我的意志,提升了技能,增长了才智;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科学探究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延伸和拓展了教材内容。

一、微课设计、制作前的几点思考

作为教材的延伸与拓展,微课教学的目标如何定位;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点在哪里?

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是什么?

以上思考都得以完美的解决。具体在教学设计、视频中有具体的体现。

二、微课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

1.用什么样的软件实现微课

制作PPT,需插入图片、动画、视频方能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而这一切的完成要付出太多的辛苦。几天时间,我学会了视频的转化、升级软件的应用。

2.从一直面对学生上课,到面对视频录制的翻转,让我心里忐忑不安,历经磨炼,最终还是克服了困难。

3.时间问题。八分钟视频播放,让我有太多的“舍不得”,清楚的交代,透彻、明了的讲解,都需要语言的凝练,事实告诉我,要充分用好微视频的优势,学会“巧”处理,学会“舍得”。

三、微课制作过程中的提升与不足

1.提升太多了方面。只说一点。浮力与水的表面张力是既具有相同特征,又有本质区别的两个不同的力,这是在以往的备课中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从来都是分开讲授的,好像各不相干。此微课的深入研究使她如一朵可爱的小花绽放灿烂。

2.微课让我知不足。为准备决赛,我观看了大量的国内、国外的微视频课:让我收获,更让我知不足,也更让我认识到目前国内共享的教育微视频资源匮乏,品质有待提高。我想,组委会组织此次大赛的目的,很重要的是要提升国内的微视频教学的水平,为丰富、充实我国微视频课程的优质资源,在做一件利国利民,且关乎千家万户的大事。

最后仍用一首打油诗《明年大赛我再来》,抒发我花甲之年前来参赛的那种情怀!

微课阐述将离开,内心澎湃似大海,

学习交流与提高,万般收获脑中载,

篇8

关键词: 题库建设 考教分离 教学考核 人才培养

考试题库是以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为依据,按照一定的规范编制、收集的有相当数量和较高质量、附有试题性能参数并经过分类编码的大量题目的科学集合[1]。可以说任何一门学科的题库都是考试的试题集,题库的出现最终使考教分离理论得到升华,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笔者以吉林大学考试题库建设为例进行阐述。

一、吉林大学题库建设的现状及意义

笔者历经前期对吉林大学本科考试之题库建设开展调研工作后,结合工作实际,在本科教学改革走向层面引发以下思考:本科考试是否需要建设题库?应该建设什么样的题库?什么样的学科适合建设题库?建设题库的意义何在?题库建设对提高高等教学质量有哪些帮助?笔者认为在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几个问题:第一,目前吉林大学本科教学考试实施现状如何?第二,在了解考试实施现状基础上,题库建设能给本科教学带来怎样的变革?第三,本科教学考试之题库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第四,题库建设终将有哪些局限性?第五,题库建设怎样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改革?

目前吉林大学每学期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等)及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必须进行考核(考试、考查)。考核(考试、考查)后,成绩合格者才可获得相应学分。本科教学的一般性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口试、笔试、上机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但考核的内容依然延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的“考教不分离”模式――由授课教师命题并完成阅卷工作。但是这种由传统命题方式所取得的考试成绩有一定弊端,它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掌握该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情况,教学单位无从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果。因为授课教师命题的知识点一般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内容,甚至同一授课教师可能连续几年命题内容都相仿。

虽然传统的命题方式对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笔者的目的不在于否定授课教师的命题内容,毕竟传统命题内容和模式是从长期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和继承出来的,应该指出的是“考教合一”难以保证试题的客观性、实用性和命题质量,授课教师在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出题的难易度方面可能会带有浓厚的主观倾向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在成绩的评定上有随意性和人为因素。经过前期对19个学院19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67%的学生认为授课教师没有严格的评分标准,37%的学生认为评分可能完全按照授课教师日常的评分习惯或对考生的熟悉度打评,20%的学生认为存在感情分、照顾分。以上这些数据说明部分考生的成绩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的依据。因此,传统的考教合一不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发展、不利于推陈出新,二会降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标准,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前期对七大类基础学科的对比和调研,发现题库建设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教学考核,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局限性。一是课程的选择,只能选择那些知识点相对稳定、基础性的核心课程建设试题库,才不至于劳而无获,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因为题库中的命题类型(客观题居多)和标准化答案一定程度上限定了题库只能满足基础教学应用,即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进一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即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三是标准化答案束缚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果考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任何问题上不愿意发表见解,只默认标准答案是唯一答案,那么长此以往,学科发展就失去新鲜的血液供养,更何谈创新性人才培养?

二、加强题库建设促进实现考教分离

加强题库建设不但有利于实现考教分离,而且能有效避免出题和评分的主观随意性,是教和学真实效果的体现。考教分离是指让考试与教学基本或完全分离,即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相关规定只负责教学工作并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将考试的命题工作完全交托给相关专业的专家或学者从事。这种由专家或学者按照教学大纲完成的考试命题,对检验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完成情况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一要根据高等院校每学期的考试成绩情况的研究分析,组织任课教师、有关专家进行认真的审核,定期向题库中输入相应质量、难度的试题以备考试期间抽取,取代以往短时间内临时组卷。二要组织相关专家或学者按照试题的考察内容情况,整个命题过程需要经过多名专家或学者的反复论证、推敲甚至测试,是一个不断摒弃偏离教学大纲试题、淘汰无法完成教学考核目的的过程。三要考前审核。只要是通过试题库、试卷库出题的试卷,在正式使用前都必须经过专家认真的审核,审核者可以不是任课教师,但必须是与任课教师同样精通这门课程的专业人士。

三、加强题库建设有助于考试向常规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一)有助于规范考试纪律。严肃考试纪律是所有考试的先行条件,考试只有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开展,才能真实有效地体现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情况。以往,考教不分离也是导致考生作弊、抄袭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因为考生熟知本专业授课教师的授课重点,甚至一些文科专业,授课教师会在考前集中圈画考试重点范围,这就为考生在考前提供了作弊、抄袭的可能,不真实的考试成绩最终会给成绩评定带来不公正和不科学,使考试失去本色,然而从题库里面抽取试题能有效避免此类作弊、抄袭现象的发生。试题的抽取具有随机性,而且试题内容并不一味只迎合某位授课教师的授课重点,让考生在考前无法押题、猜题,无从作弊、抄袭,甚至可以根据考试内容分类出题,每个考试的题完全不一样。这就令考生要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没有任何“捷径”可寻。

(二)有助于严格试卷保密。以往的传统命题工作多集中在考前几天集中开展,有的授课教师甚至在家独自完成命题工作,这种命题方式在时间上具有随意性、在教学态度上也有失严谨。传统命题工作完成后,授课教师将试题交由学院教学秘书保管,教学秘书待开考前再统一打印。这种看似合理的工作流程,实际存在诸多问题。对于试题的保存方式而言,可能仅仅将试题存储于电脑里,它难以保证试题的安全性,容易导致试题外泄。虽然命题工作完成后,能接触试题的人不多,但命题教师和教学秘书均有外泄试题的可能,同时不乏“有心人”可能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试题内容。教学秘书一人同时保管几十门学科试题,工作量非常大,有时会出现少印刷试卷、错误印刷试卷的工作失误,从而耽误一部分考生的考试时间。这些问题的出现最终归因于考试缺乏科学性、不规范化,然而题库建设能够保障试卷的安全。

(三)有助于考试成绩评定科学化。在传统考试中,试题答案可能因授课教师对试题的认知度不同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评分标准不尽客观。由题库提供的标准化考试,其试题都配有标准答案,教师在阅卷时可避免给人情分、感情分;客观题可以全部用计算机辅助阅卷,提高阅卷速度。另外,从题库抽取的试卷题型分布均衡,难易程度基本接近,避免每次由授课教师出题导致的或难或易,最终影响成绩的正态分布。

四、题库建设的现实需求

题库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修改并完善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所涉猎的专业知识繁杂,所涉及的专业技术人员众多,一个高质量的题库建设通常需要不同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精诚协作才能完成。题库从建设到维护、从聘请专家学者到后期组卷生成试题,都需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做支撑,所以题库建设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建设题库虽然成本不菲,但题库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专业考试机构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此外,题库建设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做好前期关键环节的准备工作。传统命题一般由出题人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然后马上投入使用,只注重时效。与传统命题方式相比,题库建设需要充分的时间保证各个环节的完成。以英国剑桥评价的题库生成为例,英国剑桥评价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非教学部门,主要负责剑桥大学的对外公开考试。它的试卷生成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在流程上有征题、编辑、试题入库、试测组卷、试测、评卷与分析、试测评价等十几个环节,整个试卷生成过程一般历时两年半左右[2]。

(二)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及软硬件建设。题库建设与传统命题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有明确的工作计划、严格的程序控制和科学的质量评估标准,因此,制定《题库建设工作手册》、《试卷生成程序》、《工作人员操作守则》等制度规定,严格加强管理。硬件建设必不可少,还需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专线网络等用于题库建设的电子硬件设备,以及精心研制试卷生成所需软件。然后,根据实际需求,给适合先行开展题库建设的学科应给相关教学单位下发关于《题库建设通知》及相关实施方案,并告知具体实施细节、目的、原则、时间等。只有将上述机制和程序完善,各项工作事先考虑周全,题库建设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与进行。

(三)建设高素质命题队伍及题库动态管理队伍。命题队伍建设是题库建设的基础,要集中全校甚至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对题库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相关规则、命题程序和命题原则,再邀请有多年教学、命题经验,能熟练掌握教学重点的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命题。要求命题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然而,题库建设是一个动态维护过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有专业的管理队伍。除了要有负责日常维护系统的专业计算机人员外,题库的建设人员也要时刻根据教学大纲的新变化,或者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化及时对试题内容做出调整,或增删试题或修改试题参数,使试题常变常新,保证试题具有严谨的思想性、科学性及进步性。

(四)加强对题库建设意义的宣传。题库建设是考试命题工作从传统向现代的一次历史性转变,也是一次教考分离的一种创新实践,这种转变和实践不仅涉及教学工作者思维方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将其工作方式彻底革新。一些教学工作者可能因习惯传统的命题形式、怕教学改革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新麻烦而反对题库建设,所以在题库建设初期,遇到的最大阻力往往是自身对考试题库建设的认识不足、了解不深。这就需要考试组织机构不断加强对题库建设意义的宣传,多开展与题库建设、命题业务相关联的研讨工作、科研工作,并定期举办业务培训,让相关教学单位主动适应题库建设,最终满足题库建设对人员的要求。

五、题库建设未来的方向

(一)实行教分离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一直提倡和推广考教分离制度。因为考教分离后考试的命题工作更严密、客观、公允。一是它不再按照授课教师的主观意愿或情感倾向出题,防止个别教师因怕承担教学成绩不理想的后果而私自降低考试难度的可能。二是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除了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组织教学外,教师还要刻苦钻研业务,分散教学难点、突破重点,并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三是考教分离后的评分均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不再有人情分,增加透明度,使成绩更真实可信。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考试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海量考试数据的采集、存储成为现实。“网上评卷”技术在各类大型考试中的广泛运用,计算机智能考试在英语人机对话考试、会计资格考试等多类考试中的逐步应用,使得考试数据的采集更高效、便捷、准确、客观、全面,从当前高等院校教育的角度看,无不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由考试产生数据的挖掘成为提高高等院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收集考试中的各种数据资源进行分析,教育政策、教与学方案的形成与评价方式都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题库建设只是高等教育改革洪潮的一部分,它不能代替其他考核形式。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考试的命题形式和题型设计、答题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应按学科、专业、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组织考试,命题形式要灵活,题型设计要有特色,高等教育的考核要从知识的科学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出发,突出综合性、灵活性,尽可能多地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只有这样才符合高等教育的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

1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目前,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看法很多。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更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目标;重视设计和谐的学习情境和过程,更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表达的能力;了解过程,活用方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健康发展;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其它学科学习和进行终身学习;教师也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同时满足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

2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原因

笔者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

网络教室与普通教室相比,转移学生注意力因素大大增多,课堂纪律不容易保证。

课堂任务完成与学习基础相关性很大,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

部分学生对于课程安排的学习内容没有足够的兴趣。

部分学生缺乏团队精神,不主动互相帮助。

学生得到的评价不够及时、客观、有效,缺乏激励机制。

上述问题处理得好,对课堂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处理得不好,将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

3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针对引起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原因,下面简要介绍笔者在课堂教学管理、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情境设置、教学组织形式、评价的网络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的点滴经验(注:以下提到的栏目如没有特别说明,均在作者设计、制作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内出现)。

3.1 建立课堂教学常规,加强课堂纪律管理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有效实现教学任务的条件之一。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管理应包含以下3个环节:设计课堂规则、实施课堂规则、修正课堂规则。

“设计课堂规则”是指教师把对教学活动的环境和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变成一系列可操作的程序和规则的过程。笔者在“上机规则”中公布教研组制定的课堂规则,并在第一节课上向新生介绍这个课堂规则,做到有规可依。同时还在“教学常规”―“量化评定”项目中制定详细的、赏罚分明的“日常行为评定方式”,让课堂规则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实施课堂规则”是指在课堂规则确立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严格按规则行动。所有的赏罚登记都在具体班级的“日常”中公开进行。课前由班干部登记课前准备、出勤情况等;课中由教师随时监控学生的行为,及时按规则进行登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为;课后由班干部登记下课整理情况等,做到“有规必依”。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具体班级的“日常”查看自己的违规情况,如有异议可以及时提出申诉并由老师进行把关,做到“执规必严”。同时,由全体学生监督登记工作,做到“违规必究”。这样,我们不但监控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而且还进行了有效记录,在表现性评价中就能据此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修正课堂规则”是指为了克服课堂规则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在课后及时对课堂规则进行反思,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规则。

3.2 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合理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人为本”。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使所有的学生在各个智能领域都有大小不同的发展。要了解学生间的差异,并根据这个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笔者在第一节课上,通过“学科调查”中“学前调查”问卷对新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资料”、“兴趣爱好”、“基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态度”、“参赛情况”和“对老师说”等7大板块。需时5分钟左右。调查完成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在每个模块的第一节课上,通过“考试中心”―“诊断性评价”中具体模块的试卷,对这个模块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一次摸底考试。需时将近一节课。考试完成后,根据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学生对该模块的知识基础和准备水平,为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以及为教学选择适当的进度、策略和方法等提供依据。

这样,就可以利用诊断性评价得到的结果,确定合理教学任务。实际调查数据和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都表明,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比起其他学科来说要大的多。为避免出现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水平低的学生“吃不了”的局面,笔者在教学设计时考虑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任务让学生有效的去完成学习。例如:在进行EXCEL作品制作时,在“作品要求”任务中规定:必做题为“输入数据、进行统计”、选做题为“创建图表”、个性题为“美化作品”。这样,学生就能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去张扬独特的个性,去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激情和信心。

3.3 创设积极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例如:在进行Word作品制作前,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初步设想一下如何通过一份电子小报来介绍自己;然后通过“作品要求”栏目提出内容和格式的具体要求;接着结合“评价量规”栏目介绍作品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深入思考后,笔者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几份“优秀作品”栏目中前几届同学留下的精华作品,然后安排学生自行通过网络浏览其他优秀作品,让他们对自己将要完成的作品有个感性的认识,对如何制作优秀作品产生极大的兴趣。笔者就抓住这个好机会,鼓励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制作出比那些优秀作品更加精美的作品。

3.4 形式采用小组协作,学习依靠任务驱动

小组协作是克服学生间巨大差异的较好的组织形式之一。首先按照每个模块的“第一节课”中诊断性评价结果以及学生个人愿望,有目标地选择一些同学作为小组长。接着采用“异质分组和自由分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员分组,每组3~5人。组长作为教师的助手,负责组织组员通过分析、讨论本模块的学习任务;明确大体涉及到的知识;每个组员均自选或由组长分配任务;组长帮助组员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组长都无法解决的,才由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小组任务完成后,不但要考察小组任务的总体完成情况,还要考察组内成员的相互协作、共同提高情况。只有组内成员都达到了预定目标,小组才算获得成功,组长也才能获得相应的嘉奖。这样,既发挥了组长们的学习积极性,又促进了组内的协作学习,加强了合作意识,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可谓一举三得。

3.5 网络作品终结评价,兼顾主观客观效率

学生通过个人账号上传作品之后,可以通过具体班级―具体模块中的作品列表浏览自己及其他同学的作品。然后根据“评价量规”―具体模块中的要求,对每个同学的作品进行者分类评分或简单评分,并按要求写出简要文字评语;学生只能查看自己得到的评语。评价完成后,系统首先自动去除最大/小值并计算每个作品的平均得分,作为“作品完成成绩”;然后把此成绩作为标准分,根据设定的“有效评价”的标准分允许偏差范围, 自动判断每个评价中的评分是否有效,统计有效评价与班级总有效人数之比,作为“作品评价成绩”。“作品评价成绩”的设计,有效防止了“人情分”、“恶意分”的出现。接着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最后考察该作品的缴交情况,给出“作品缴交扣分”,上述4个成绩按照指定的比例形成最终模块作品的成绩。当然,系统同时支持以(个人/小组)为单位的评价。

每个模块作品评价完成后,就需要对该模块进行终结性评价,采用章节测试的方式,测试内容在“考试中心”―“模块评价”中的具体模块体现出来。章节测试的题目一般是固定的,便于讲评。如果时间不充裕,也可以进行学科终结性评价,采用综合测试的方式,测试内容在“考试中心”―“终结性评价”中具体模块中体现出来。综合测试的题目一般是随机的,便于考查。不管是哪种终结性评价,测试前要先将不同章节、不同难度的题目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比例进行组卷;测试时可以按照实际需要采用自测、考试两种模式,实行无纸化考试;测试后,自动批改、实时统计;讲评时,可以很方便地查看每个题目的完成情况,做到讲评反思时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上述评价过程均能够有效地监控管理。利用网络评价的快捷灵活,评价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把笔者从繁重的作品批阅和试卷批改中解放出来。同时,通过对学生创作能力、知识技能进行综合评价,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与矫正,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虽然笔者从课堂教学管理、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教学组织形式、评价的网络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解决了一些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问题,但是实际的教学情况总是多种多样的,实际的教学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我们依然需要加强集体的教学研究,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着眼个性的发展。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EB/OL].eblog.省略/userlog/406/

篇10

正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的意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传统的课堂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当中大量讲授、大量训练;课堂当中围着知识转、围着重点转、围着老师转、围着形式转,教师通过讲授把教学内容传递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并延伸,注重技能的传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对象,这种课堂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课堂中如何实现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体现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是我们现阶段需要深度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深入学情调查,有助教学目标达成

由于社会和家庭提供的信息技术环境不同,在课堂中经常出现在学生操作时一部分孩子很快完成任务,一部分连基础任务都完不成。所以,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机、状态、习惯和学习价值,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电脑持有数量,在家里用电脑的时间,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还要掌握个别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记忆、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落实学情调查贯穿于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关注学生差异,引导策略的多样化,课堂重方法的指导,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科学、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二、运用导学案,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学科不可能像数、语、外等学科,有回家复习预习的过程,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在课堂当中完成。如何使用预学,达到课堂省时、高效是我活动之一。而信息技术学科运用的导学案是一种以填空、选择、表格等形式出现的纸制题纲。所有的题目都是书本中的主要标题,也是本节课的知识点,题目以填空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为了完成题目就会有针对性的去书中找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的阅读教材,并且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在导学案使用之前,课堂上一般都采用口头布置任务,让学生看书找到本课知识点,结果学生阅读时间长,而且效率不高,很少有学生能快速的从标题中找到知识点,而运用导学案之后,学生学会如何抓大标题、抓关键字,快速找到知识点,提高孩子阅读能力,节省了课堂时间。其次,在软件操作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通常都是随便点击菜单,找到本课需要用的软件就继续操作,否则就是盲目的菜单中点击工具,另一部分照着书本的步骤做,先阅读然后操作,合上书学生很容易就忘记。关键是这样的操作学生基本说不出来,是点击了什么菜单、什么工具、什么按钮,进行了什么操作,所以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普遍存在学生不会表达的现象,而运用导学案,教师把书本中操作步骤的关键字空出来,让学生去填,学生读一遍,写一遍,再操作一遍,学生在填关键字过程中,掌握知识点,熟悉了各种名词和工具,根据自己填写的步骤来操作,更加深了印象,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运用导学案,看书时间少了,知识巩固了,专业述语记住了,操作步骤加快了,课堂上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至少增加了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效果。最后,把导学案收集起来,整理学生易错问题,查找学生困难的操作,既节省了教师查找期末复习重点的时间,又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困惑。所以导学案对学生和教师是双收益,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快速捕捉关键字,准确提炼知识点,培强了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教师提供了期末复习和教学反思的依据。

三、重学习方法培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课堂上,抓住每一个培养孩子学会学习方法,在出现目标要求时,让学生读题时,提示在题目中注意从哪几个关键字得到提示,让孩子学会如何审题最短时间内抓住关键字,理解题意。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每次提出问题后,都留有相对宽裕的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先动手实践,然后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让该学生进行演示操作,别的学生进行指导,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关注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在操作、练习环节,尊重学生,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允许他们产生不同的认知或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任务。在作品展示或反馈时注重追问知识获取的途径,从学生嘴里说出来的途径有网上、同伴间、教材上、电脑帮助按钮提示等等都是信息获取的有效途径,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参考以上方法自主的获取信息,也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这些方法都是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好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会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分层教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促课堂实效

正确对待学生差异,课堂上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能够以自学的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知识,并学有余力能够进行自我探究性学习;B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些许小的问题,通过点拨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C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存在多项疑难,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需要帮助。在分配小组的时候,将A、B、C层的学生搭配起来,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如果发现某些C层学生不能完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就可以利用小组A层、B层学生辅导C层学生,既可以采取左右辅导,也可允许下位自由辅导,不仅迅速提高C层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而且极大地满足了A层学生的成就感,促进他们学习积极性,同时给他们拓展知识、创新学习留有一定时间。分层分组同时可以促进组与组公平竞争,节省大量课堂时间,既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提高了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