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经验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治理经验

篇1

__村位于__县以东19公里处,为__镇人口最多、居住最集中的村,316国道和阳安铁路线穿镜而过,交通便利,是__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全村面积2.8平方公里,1111户3858人,下辖12个村民小组,有党员73名,治安中心户长13名。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社会治理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对象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传统的社会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分析,发现在社会治理工作上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镇、村还停留在让上级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思维上,没有全面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刻内涵,存在“社会治理是党委、政府的事情,与其他组织无关”的错误思想。二是工作方式方法守旧。由于传统思维定势影响,一些干部在解决群众问题时,习惯于当“消防员”、“甩手掌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方法上缺少针对性,往往出力不讨好,干部有怨言,群众意见大。三是工作作风不实。随着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干部下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少了,“有事打电话、无事互不搭”成为工作习惯,不深入群众,不联系群众,不了解群众,做群众工作唯上不唯下、“做秀”不做事,与群众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四是工作缺乏有效载体。一方面党员、人大代表渴望发挥作用,体现社会价值,找到应有的政治荣誉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社会治理需要各方参与,尤其需要社会中坚力量的积极参与,但没有有效工作载体,使二者之间虽相互有需,却是隔河相望,浪费了优质的工作资源。

针对以上问题,__镇党委、政府会同县综治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结合网格化管理,提出了“强化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党员、人大代表、中心户长基础作用,以三线式联系为主线,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精细化服务为核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工作总体思路,并大胆实践。

1、推行三线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法,夯实社会治理工作基础。以党委、人大、政府“三条线”为纽带,分别进行延伸联系,即:以镇党委抓党支部,党支部抓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为一条线;以镇人大主席团抓代表小组,代表小组抓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为另一条线;以镇政府指导村委会,村委会抓中心户长,中心户长联系村民为第三条线,扩展组织触角,实现联系群众无死角。同时,实行“三线式”工作法:对全村所有住户进行一次拉网式大排查,针对各户的经济收入、产业基础、家庭结构、利益诉求等具体情况,将群众分为放心户、关心户、连心户,实行“在线、一线、热线”服务。即:家庭经济收入持平和超过全村平均水平且连续三年被评为平安家庭的农户定为放心户,村委会对其实行等候在线服务;家庭经济收入低于全村平均水平且近两年未被评为平安家庭的定为关心户,党员、人大代表、中心户长定期到住户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服务;三留守人员家庭、残疾人家庭、贫困户家庭、地质灾害威胁地家庭和有服刑或刑释解教人员家庭定为连心户,每户确定一名党员、人大代表或中心户长,实行一对一帮包,时刻与连心户保持“热线联系”,随时上门服务。

2、实行网格化管理,消除社会管理盲区。在推行“三线”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法和“三线式”工作法构筑起严密的组织网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实行网格化管理。根据居住情况将全村共划分为6个一级网格、12个二级网格、33个三级网格,每个网格内约20至30户60至100人,每个单元选配一名网格长,网格长由镇村干部、党员、人大代表、中心户长、医生、退休干部、产业大户等担任。全村共选配网格长51名。网格长主要负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准确收集、反馈网格信息,化解网格内纠纷,组织网格内群众开展文娱活动,发动群众美化环境等。并要求网格长做到“654436”,即,“六百”: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化百家纷、暖百家心、系百家情;“五知”:知网格慨况、知群众家情、知社情民意、知重点人员、知困难群体;“四懂”: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群众所盼、懂沟通技巧;“四会”:会走访调查、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三活”:成为服务区域的活地图、活户籍、活档案;“六大员”:切实履行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治安防范巡逻员、

邻里纠纷调解员、重点群体帮扶员、村风村貌督查员的职责。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 3、开展精细化服务,搭建干群关系连心桥。划分网格后,每个一级网格成立一支服务队,有针对性的开展帮包服务。网格长实行“五个一”工作模式,即,建立一本工作日志;发放一张联系卡;完善一系列群众事情代办制; 建立一套民情台账;帮助群众谋划实施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全村建立了 “四个三”工作机制,即,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调解机制”;建立宣传员、信息员和排调员“三员合一”机制;实施帮思想、帮解困、帮发展,扶持群众积极投身到勤劳致富中去的“三帮一扶”机制;实行镇政府工作人员周三集中到村办公、村“三委”班子成员每天轮流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办公、网格管理员(长)随喊随到随时现场办公的“三员不间断工作机制”,确保群众24小时办事都有人受理,实现服务群众精细化,不断拓展为民服务的触角和领域,集中解决政策“走在路上”、服务“停在嘴上”、实惠没有“落在身上”的“末梢堵塞”问题以及其他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拆除“阻隔墙”、建起“连心桥”,破解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最后一步”的问题。

1、转变了工作理念,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通过实行“三线两化”社会治理模式,基层从管理性转向服务性;从行政性转向社会性,从单向性转向互动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该村群众自发成立了莲藕种植协会、生猪产业发展协会、群众歌舞协会等社会组织4个,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经济建设,极大深化了群众自治,实现了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农村社会繁荣和稳定的良好局面。

2、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释放了全社会的创造能量。通过实行“三线两化”社会治理模式,实现了村组被动等上级安排部署,到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尤其是调动了党员、人大代表、产业大户、医生、退休干部等社会治理优质资源的积极性。全村51名网格长中,有工资报酬的村组干部和中心户长仅有18名,而其余33名网格长是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人大代表、医生、退休干部、能人大户等组成,均是发挥党员、人大代表职责和志愿服务,不计工资报酬,只通过干事实现其社会价值,赢得政治和社会荣誉。这既解决了基层工作经费紧张的困局,也充分发挥了“能人”的作用,实现了节约工作经费与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优质资源的双赢。

3、畅通了矛盾化解渠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三线两化”模式的实行,使各类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发现,尽早处理,实现了事有人管、矛盾有人调,一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激化。据统计,自__年6月至2015年8月,该村共受理来信来访39起,办理答复39起,共化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82件,无违法犯罪案件和到县赴省进京上访。

4、拓展了服务途径,提升了工作效率。“三线两化”模式的实行,延伸了组织触角,消除了联系群众的盲区。同时,夯实了镇村组干部抓群众工作的责任,做到了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提升了办事效率,使群众得到了实惠。以往群众办事是“鞋跑烂,腿跑断,事难办”,现在是“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干群鱼水”。今年以来,三级网格长共入户走访群众1100户,办实事298件,群众办事时效由以往的平均两天,下降到一天之内。

5、凝聚了民心民智民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三线两化”模式的实行,增强了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宗旨意识、勤政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了各级干部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锤炼了干部作风,全村形成了谋发展、勤致富、促和谐的强大合力。全村目前引进企业5家。

__村通过“三线两化”社会治理模式的实行,社会治理工作总体成效明显,但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1、网格员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的问题。网格员在网格中开展工作期间,部分网格员认为自己不是村干部,没有职权,由于这些思想认识不到位,就没有完全将自己摆入网格管理员应有的位置,开展工作不够大胆,有畏手畏脚的现象。下一步应进一步加强“三线两化”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网格员的管理,提高网格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网格员开展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篇2

一、警务的概念

警务,英文为“Policing”,一般指警察行为。“警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事务。”英文中“Police”可以作为名词或动词使用。在它作动词时,意为警察行为,如警察控制、维护等。“Policing”则指全部警察行为的总和,译为警察工作。中国台湾地区常译为“警政”,而大陆则习惯译为“警务”。我们把有关中外警察履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司法职能之全部职务活动,也就是中国俗称的“警察(公安)业务工作”,称为“警务”。【1】

(一)传统意义上的警务概念及其局限性

英国警学专家约翰?安德逊在《自由警务论》中对“警务”概念做了狭义与广义之分。他认为:“狭义警务即指警察队伍所干的事情;而广义警务则指由社会各个部门所实施的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行为。”国内学者认为:狭义的警务指警察实施的行为,广义的警务指全社会实施的维护治安、打击犯罪的行为。 【2】

传统意义上的警务即为狭义上的警务,认为警务即为警察行为的总和。这种观点单纯从行为的主体出发去定义“警务”的概念,即一行为是否为警务仅仅只是看其是否为警察的行为。显然,这种观念有明显的局限性。当人们为了寻求安全的社会环境而组成国家授予政府权力后,政府所实施的一切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现代意义上的“警务”。而警察则产生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所以,现代意义上“警务”的产生先于现代意义上的警察。

传统意义上的狭义警务的定义仅仅从主体出发,尤其明显的局限性。传统意义上广义警务的定义虽然突出了警务的目的功能,但也没有完全脱离以主体为标准。从警务产生的渊源不难看出,警务是维护社会秩序、满足人类安全需求这一功能性目的产物。所以,对警务的定义应以其功能性目的为标准。在《美国警务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警务概念被解释为一系列的功能和服务,既包括传统的执法反应,如刑事调查、逮捕,也包括旨在改善社区整体生活质量的预防犯罪活动。【3】

(二)多元警务兴起背景下的警务概念

多元警务是指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工作。多元警务的兴起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是现代社会警务工作进化的趋势。多元警务的兴起有其时代必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使得世界范围内地理上的界限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社会分工也日趋精细科学,社会各部门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协同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前进的推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元化的社会对于安全的需求也不再有单一的标准。

多元警务兴起背景下警务概念该如何定义,国内学者郭太生教授对国外有关警务的概念进行了归纳,指出,警务是广义的、分层次的:第一是作为法律规范过程的警务;第二是作为警察工作的警务;第三是作为以提供安全、维护秩序、控制社会、维护和平、预防犯罪为核心的警务;第四是作为提供安全的警务;第五是作为治理的警务。【4】可以看出,多元警务下警务应该是一个综合体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从主体层面界定的警务概念,而是为全社会提供安全服务、供给秩序产品的一切行为的综合体。

与传统的警务概念不同呢,多元警务兴起背景下警务概念,更多的着眼于对社会安全需求的供给上。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一特定主体的行为,而是为了满足社会多元化安全需求这一目的,多个主体所实施的行为的总和。简而言之,在多元化警务兴起的背景下,我们应从提供安全和秩序服务这一功能性目的出发去定义警务的概念。即多元化警务兴起背景下警务的概念是一个功能导向性的概念,它所具有的新的要素即为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多元化警务的需求。

二、多元警务兴起背景下社会治安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多元警务的兴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于普通人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都可以了解到社区警务、微博警务等相对专业化的名词。多元警务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警务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历史大的发展方向是不可逆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分析研究在多元化警务兴起的背景下社会治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多元警务兴起的社会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信息时代的魅力愈加彰显无遗。上世纪末我们还沉浸于互联网科技所带来的信息交流的便利中,感叹于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短短十年之后,移动互联网已然快要取代传统互联网生态,全方位的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这样一个变革迅速的时代,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是亘古不变的,只是在形式上有了新的要求,多元警务便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应时而生。

1.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结构总的变化趋势是一元化转向多元化、由集中型变为松散型。改革开放以前,个人食物的供给、住房教育资源的分配、医疗服务的提供等等,都依赖于个人所依附集体的提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开始有能力拜托集体的束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少数人的成功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尝试脱离集体,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社会组织结构的变革。在此过程中,市场作为资源分配的基础起到了主要作用,但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譬如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很多巨无霸量级的国企进行了破产重组或者是私有化改革,很多人脱离了原集体组成了市场经济下的新的细胞。社会组织结构也日益呈多元化发展。

2.人口组成分布的变化。人口组成上的主要特点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人口分布上的主要特点是人口流动性极大。长期坚持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少出生四亿人,也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来,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历史上任何一次人口大迁徙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巨大的人口流动。东南沿海的率先开放吸引了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入驻,随之而来的是大批的中西部务工人群。这些远道而来的务工者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家庭的生活,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要感谢他们对中国经济起飞所做出的贡献。务工潮的出现是的现阶段中国人口的特点之一就是流动性极大,过去政府对于人口流动强大的控制力已不复存在。

3.国退民进,政府控制力的下降。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企业基本都是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其中全民所有制占绝对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比重显著降低。所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退民进是大趋势。国进民退所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政府的控制力的下降。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直接控制着全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安排,通过各种供给制度严格限制着个人的活动范围。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应该回归于它的角色,而不是过度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以及对于公民活动的控制。

(二)社会治安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多元化警务是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产生的,产生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人们对于安全需求的多元化等等。社会的大变革预示着政府提供的单一化警务服务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全部需求,社会治安治理的主体不能再仅限于警察等公务人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水治安维护的时机已经到来。多元化警务兴起的背景下,社会治安治理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局面。总的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1.社会参与度增加,综合管理的难度加大。多元警务背景下突出的特点是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安治理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幅度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在维护社会治安之一大的功能性目的导向下有很多益处。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问题:如果社会力量在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过程中侵犯了其他公民或法人的合法利益,该怎么处理?当然,在民法通则和刑法上,可以援引诸如“紧急避险”等理论进行解决。但在预防为主的理念下,我们该如何防范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只有规范对相关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安治理的管理。譬如近几年社会上兴起的私家侦探。不可否认,在诉讼爆炸的今天,私家侦探在帮助公民搜集证据、赢得诉讼上相对于公权力部门有很大的便利。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又会发生侵犯公民隐私权等违法问题。规范对相关社会力量的管理,引导其依法参与到社会治安治理,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其负面的影响。

2.多元警务下社会参与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在多元警务背景下,社会参与度增加,维护社会治安的主体随之多元化,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就产生了。在公职人员作为单一主体维护社会治安时,其具有法律法规所赋予的相关职权,主体的合法性问题无需探讨。但是在多元警务背景下,参与维护社会治安治理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警察等公职人员,那么其他主体在行使相关权利时的合法性就使人产生质疑了。

以保安服务行业为例。保安服务业在当下发展十分迅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或多或少的与保安有接触。但是我国当前并没有专门的保安法,只有国务院颁布的作为行政法规的额《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对保安法律定位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根据《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保安员应当及时制止发生在服务区域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制止无效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立即报警,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但同样是上述条例带三十条规定:保安员不得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搜查他人身体或者侮辱、殴打他人。也就是说,保安在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时,他在法律上并没有特殊的主体地位,他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在从事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在发生纠纷时,他不能援引法律条文中适用于特殊主体的相关条文维护自身的权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合理的规章制度,保障参与到社会治安治理中的相关社会力量的权益。

三、现有警务模式及社会治安治理路径的创新

(一)现有警务模式

1.国内关于警务模式的提法很多,但主要以警察为核心,围绕“警察到底是什么”“警察该干什么”“警察该怎么干”等问题进行研究,即以警察工作为导向来定义警务模式。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说法:以警务活动的领域为标准分为社区警务模式、微博警务模式、单位警务模式;以警务手段定义为标准分为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电子警务模式、信息警务模式;以警务理念界定为标准分为民生警务模式、合作警务模式、赞同式警务模式。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警务模式是具体的行为方式与内在附着的警务理念与目标动机的统一体。

2.国外关于警务模式这一概念,都以“policing”所囊括。国外学者的研究中,按照主体划分的警务模式包括:

(1)公共警务,即“public policing”。公共警务以警察为主体,以法律为依据行使权力,其工作范围是维护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具有较强的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它主要通过解决争端、管制交通、打击犯罪以及承担一系列其他任务发挥作用,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主要体现为控制。

(2)私人警务,即“private policing”。一般认为,私人警务以除警察之外的警务机构为主体,如保安、社区援助官,以法规或警察的授权为行使权力的依据,以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提供安全服务及进行安全防范,其工作范围是特定安全与秩序的维护,主要通过巡逻监视、报警和监控来发挥作用。鲍登认为,“在英国,私人警务形成了公共警务本身的最初核心”。莱斯?约翰斯顿则认为,现代警务从来就没有被公共部门所垄断,并且在结构剧烈转变的时候,公共警务与私人警务之间的平衡也许要重新考虑。所以,“任何对于当代警务工作的严谨分析研究都应该集中在整体的多样性之上”。

(3)混合警务,即“hybrid policing”。胡根布姆认为,混合警务包括刑事司法系统之外的不同社会控制机构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1991)。莱斯?约翰斯顿认为,混合警务“由部门身份不清的组织承担”,如保卫市政安全或单方街头巡逻的不宣誓、穿制服的人员团体。其中有两种形式尤其重要:一是在公共和私人两大领域均有立足点的某些组织机构,比如提供调查服务的公共机构(如邮政调查处);二是有些公共警务组织的“公共性”可以不受它们在“公共场所”进行常规部署的影响(如原子能机构警察局是法定的公共警察机构,然而它们对之负责的公众是狭义的)。【5】

(4)自我警务,即“self policing”。莱斯?约翰斯顿认为,自我警务是个人和团体在政府没有认可和支持的情况下参与的治安维持活动,是一种“公民自治”的体现。虽然难以提供具体数字证明,但还是有理由相信居民自己组织的维持治安活动日渐重要。这种警务容易走向极端,有可能危及普通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但如果加以合理引导也可以承担一些基础性的治安维持工作。

(二)社会治安治理路径的创新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治安治理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工作方针和指导原则。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安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广泛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多种手段,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建立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是: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6】

我国现有的社会治安治理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是经过长时间经验教训的积累总结出来的,无疑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理论。但是信息时代下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一成不变的简单重复已有的理论,我们仍然要继续完善现有的警务模式,创新社会治安治理的路径。恶性案件、群体性事件甚至恐怖袭击事件的接连发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创新社会治安治理路径已经刻不容缓。

1.社区警务。社区警务是在政府倡导和警方积极参与及指导下,充分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以调查、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预防减少社区犯罪为根本目标,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治安战略思想及战术方法。社区警务为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到社区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基层平台和可操作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治安资源和力量整合的基础工程。社区警务既是一种新型的警务理念,又是一种新型的警务战略,同时还包括一系列新型的可操作的警务工作方法等。【7】

社区警务是六七十年代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警务理念,如今是流星于世界各国的一种主流的警务研究历年和警务改革探讨的方向。社区警务以其先进的理念获得了众多的支持者,他们认为社区警务能够深度发掘社区力量参与到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中来,有着以往各种警务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第一,社区警务可以深入到公众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传送违法犯罪的信息线索,对于违法犯罪的控制力度空前加强。第二,社区警务在控制假释缓刑人员及有犯罪记录人员方面的效果强于以往警务模式,对于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也颇具威慑。

2.危机警务。危机是一种严重威胁社会生态系统基本结构和基本价值规范的突发性紧急事态。在这种事态中,决策者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才能防止事态继续严重恶化。危机管理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制定危机应急预案,并在危机发生时依法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一种特殊状态下的的公共安全管理活动。危机警务则是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正确运用警察力量、发挥警察治安职能的工作。包括依法确定警察部门参与危机处理的职责、任务和权限,明确警察部门在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制定和实施警察部门参与危机管理的战略原则及战术方法等。与警察部门履行维护社会治安和预防控制刑事犯罪职能的常规警务相对而言,危机警务是警察部门在危机状态下履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职能的非常规警务,是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强力措施。【8】

在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加快和国内“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由于自然因素、人为事故及各种社会矛盾所引发的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影响当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秩序的重要社会现象。例如各地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以及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恐怖组织所实施的恐怖事件。有效实施危机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其中,以在危机应对中正确运用警察力量、发挥警察治安职能为核心的危机警务,对于政府有效实施危机管理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职能作用。无论是自然灾害危机,还是社会性危机,其危机状态下国家安全的保护和治安秩序的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紧急救助与保护,以及对那些趁火打劫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者的严厉打击等,都既是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强力措施,更是警察部门的法定职责。

篇3

对于相对年轻的经济法而言,合理确定经济法的法律本位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经过学界的不断探索与努力,经济法的社会本位观念得以逐步确立,并日益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所谓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简而言之,就是指经济法要以维护社会利益为己任。经济法社会本位观念的确立,有助于其与以个人利益为本位的民法、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的行政法区别开来。但是经济法社会本位观念的确立也并非十全十美,因为社会具有高度抽象性,“也许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的东西”;同时,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也易混淆经济法和社会法之间的界限,可能会使经济法再次坠入与社会法进行长期争论的泥淖之中。因而有的学者进一步提出,应该将社会公共利益确立为经济法的本位[3](P107-119)。笔者也赞同将社会公共利益确立为经济法本位的观点,因为这不仅有利于理清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以及社会法等其他相关部门法之间的界限,而且符合经济法的根本性质。经济法社会公共利益本位观念的确立不是主观臆造,而是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是为经济法的客观发展史所证明的。

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社会公共利益本位确立的依据

通过对经济法发展史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重商主义理论”、“重农学派”、“历史学派”、“凯恩斯主义”、“供应学派”再到“新制度学派”,从“战争统制经济法”到“危机管制经济法”,通篇经济法的发展史都是国家与市场互动互抑的关系史,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法关注的焦点问题[4](P23-27)。

(一)市场失灵: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悖离

所谓市场失灵,是相对于完美的市场机制理论而言的,一般认为,是指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具备或者不完全而造成的市场机制不能自我调节的情形,是指由于一定的因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呈现低效率运行的一种非理想状态[5](P70)。市场失灵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的外部性问题。

斯蒂格里茨认为,外部性是指“个人或厂商没有承担其行为的全部成本或没有享有全部利益时所出现的一种现象”。外部性的实质在于:一个当事人对其他当事人的福利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并没有从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6](P73)。外部性可分为积极的外部性(外部经济、外部正效应)和消极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外部负效应)。前者是指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是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如发明创造、植树造林等;后者则是指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是指有损于他人利益的行为,最明显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和使自然资源损失过快的问题。外部正效应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彰示和维护,外部负效应则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贬抑和损害。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主体的趋利性,市场主体只关注其自身利益,而通常不会顾及给其它主体、给社会造成损害。因而,在单纯市场机制下,损人利己、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情常有发生,外部负效应是经济运行中的常态。二是公共产品供应的问题。所谓公共产品,是指不把任何人排斥在享受之外的产品,或者是指那些在消费中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非竞争性,即可以为每个人消费,任何人对这些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所能得到的消费水平,如社会治安、道路等;二是非排他性,即不可能排除那些没有支付价格的人,一些人不付费也可消费,如国防、防洪工程[7](P47-68)。在市场机制下,市场主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希望有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而自己免费使用,公共产品的非排除性为“搭便车”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市场失灵实际上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悖离。这种悖离可能表现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漠视,可能表现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消极损害,也可能表现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直接侵害。克服市场失灵实质上就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重新彰示,我们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必然要依据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二)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克服“政府失灵”的法宝

如何纠正市场带来的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如何克服市场失灵?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介入市场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最佳途径。国家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力,只有国家才有能力改变因市场失灵而带来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同时,经济管理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因而介入市场、管理经济是国家的应有职责。

国家管理经济,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协调、调节和管理主要是通过政府进行的。“纠正社会和经济的弊病是政府的职责”。传统的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中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市场不能做或做不好的,政府就应去介入,并且政府的介入也一定能解决问题。这种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的,其假设主要包括:政府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政府所作的决策更周全、更明智;政府的运作效率是高效率低成本的,等等[8](P136-139)。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加之政府本身的行政偏好,政府在克服市场失灵的活动中也会出现失灵,而且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更具有毁灭性。政府失灵不仅表现在政府部门普遍效率低下,从而阻碍政府在克服市场失灵活动中应有功能的发挥;还表现在政府干预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悖离。由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普遍存在,政府及其官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经济人”一旦具备条件,会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取私利。要克服政府失灵,就必须在赋予政府干预市场权力的同时,对政府的行为加以约束。包括来自执政党的约束、来自社会舆论的约束、来自法律的约束、来自政府内部的约束等等,其中来自法律(经济法是最为恰当的法律形式)的约束是最为重要的。对政府进行约束最根本的原则就是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因为政府失灵实质上也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悖离,只有依照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对政府介入市场的行为进行干预,才能保障政府行为的合理性。

以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为己任的经济法,如何去实现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目标?作为一种正确的思路,我们必须要确立经济法的社会公共利益本位。首先,这是经济法顺利实现克服市场失灵目标的必要条件。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市场失灵实际上就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悖离,市场失灵的克服就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重新彰示,因而在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原则。而作为克服市场失灵之法的经济法,当然要确立社会公共利益的本位。其次,这有利于经济法实现有效克服政府失灵的目标。政府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执行者,本身也存在着失灵现象,这种政府失灵同样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悖离。因而,克服政府失灵就需要以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去规范政府的行为,将社会公共利益原则作为评判政府行为是否适当的标准。

另外,将社会公共利益本位确立为经济法的法律本位,突出经济法的社会公共利益优先性,不仅可以形成经济法区别于民法和其他部门法的特质,而且可以使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同等地位,进而实现两种利益在我国整体法律体系中的和谐与共容[9](P213)。

三、经济法社会公共利益本位的实现

将社会公共利益确立为经济法的法律本位,就是要保证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和司法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有效克服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社会公共利益原则贯彻到具体的经济立法、经济执法和经济司法的过程,就可以称之为经济法社会公共利益本位的实现。

(一)社会公共利益本位实现的先决条件

1.社会公共利益内容的确定

社会公共利益是人类群体生活所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如何给其下一个规范性的定义,是我们在研究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而对于将社会公共利益确立为法律本位的经济法而言,尤为迫切。马克思认为,“利益是社会化的需要,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10](P376)。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经济法研究下的社会公共利益是指社会公众通过国家介入市场的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需要。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国情,笔者认为经济法研究视野下的社会公共利益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经济秩序。经济秩序是社会公共经济利益的基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基本的要求,因而是经济法社会公共利益本位的最重要内容;②宏观调控。作为国家从经济运行全局出发、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总体的供求关系进行的一种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不仅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体现,而且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保障;③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使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持续不断的发展思路,是社会公共利益更高层次上的内容;④社会分配和社会保障。社会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全社会的分配,社会保障是以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对特定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社会分配与社会保障构成了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的最后制度保障。

2.社会公共利益主体的确定

“利益主体是利益的首要基本要素,作为需要主体与需要对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任何利益都是一定的需要主体与需要对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利益是相对于一定的利益主体而言的,不属于任何主体或者没有主体的利益是不存在的”。并且“利益主体作为社会化了的需要主体,是多种多样的,在现实社会中,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某种群体或者组织(包括家庭、集体、民族、国家等)。”[11](P48-51)那么,社会公共利益的主体何在?在我们确立了经济法的社会公共利益本位之后,这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正如上面我们对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定义那样,社会公共利益的主体是社会公众,并且只能是社会公众,而在我国则是指广大人民群众。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主体与其代表主体是两个不同概念。社会公共利益的主体是社会公众,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主体却有很多。首先,国家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主体之一。作为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国家当然是社会公众的代表主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国家的职责所在。其次,社会团体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主体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形形的社会团体在特定领域、特定地区发挥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积极作用,如消费者协会等。再次,其他特定机构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主体,如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英美自律监管体制下的证券监管机构,这些机构介于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之间,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主体的特点不仅在于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最终实现是通过其不同代表主体之间以及与其他主体博奕实现的。因为,在现实中,每个代表主体都很难保证独立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就国家而言,国家不仅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而且是国家利益的主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两个不同范畴,有时会发生冲突,有可能导致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害。就社会团体而言,在特定领域、特定区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但其自身也有其狭隘的团体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就很难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由此看来,只有通过社会公共利益的所有代表主体,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博奕,才能真正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二)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

经济法社会公共利益本位的实现,就是要将社会公共利益原则贯彻到经济立法、经济执法和经济司法的具体活动中去,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指导去构建经济法律体系。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构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依据,将有助于解决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篇4

我国社会阶层利益矛盾的根源和表现

我国各阶层利益矛盾的根源就在于不同利益群体在实现自身利益时所采用的实现方式的不合理性,这种结果会导致不平衡的社会利益格局以及造成大量的社会矛盾,甚至是社会分化的恶性循环。经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战争和经济危机),就是基于社会的不和谐,解决不和谐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正是经济法的使命所在。我国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主要体现在:

(一)贫富两极分化

我国贫富两极分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与国际标准的对比中,自1978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递增,2005年增至0.47,说明我国社会存在两极分化的隐患。其次,地区贫富差距加大,东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速高出西部2.3%。一直以来,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福建都被认为是人均收入最高的五个省份,而人均收入低的省份则集中在宁夏、青海等省,这种区域收入差距的加大加速了贫富的两极分化,越来越多的人们被迫成为弱势群体,造成社会动荡的潜在威胁。

(二)城乡收入差距增大

2006年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万亿国内金融资产中80% 被城市居民拥有,尽管我国政府针对农民的补贴、赋税政策一直在完善与改进,但是仍然出现了农民收入与贫富差距同时增加的现象。这种“相对变穷”不仅会引起农民阶层的负面情绪,甚至造成许多经济、政治问题,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三)不健全的社会保障系统

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显然,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而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公共投入较少,社会再分配偏向强势阶层,弱势群体无法得到生存条件上的基本保障,一旦产生利益心理失衡,就会威胁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团结。

经济法的利益配置功能

经济法作为“第三法域”的出现,不仅强调保护市场中个体利益的实现和满足,而且还要重视社会公共利益。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要克服“市场失灵”的状况,这就要通过经济法的利益配置功能。总体来说,经济法的利益配置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利益分配、利益维护和利益保障。

(一)经济法的利益分配功能

经济法的利益分配功能,一方面是通过实现对于市场资源的分配来干预市场;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分配政治资格(与市场相关)来实现对于政府的干预。

1.重塑与完善企业制度。在企业的内部环境中,企业法通过各种公司制度对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如所有者、经营者、监督者之间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为企业进行外部竞争构建稳固支撑的内部环境;在外部环境中,企业法在企业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如社会、国家、债权人之间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制度,维护市场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理性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但是,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理性人准则的失灵。为了从实质上解决不同主体间形成利益的合理分配格局,经济法赋予某些人以“特权”,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这种表面上的“不公平”恰恰成为了“最优组合”,并从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与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3.“看得见的手”—利益再分配。经济法的利益再分配就是通过国家和社会制度来调整、矫正、恢复利益在各市场主体间的公平合理分配,促进市场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

(二)经济法的利益维护功能

经济法的利益维护功能构成了经济法利益配置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衔接了经济法的利益配置功能以及后续的利益保障功能。

1.维护消费者权益。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经营者一方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针对经济法主体的具体性,采取倾斜性配置方式,通过规定经营者更多的义务,来维护消费者在整个利益格局中的公平与权力。

2.维护市场竞争利益。针对“市场失灵”的情况,经济法从市场竞争的秩序、合理的格局、正确的运行机制出发,来维护人们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在市场竞争中,极易出现经营者利用竞争优势造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经济法通过排除、举出不正当行为,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来维护市场活动中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维护产品质量关系中的利益。一直以来,产品作为市场经济的“水源”,受到经济法方方面面的规范与监督。经济法始终关注于消费者利益的合理配置与维护上,因此,消费者作为产品的使用者,对于产品质量和产品责任的规范就是从根源上保证了“消费者”,也就体现了经济法的利益维护功能。

4.维护广告法律关系中的利益。毫无疑问,铺天盖地的广而告之为消费者提供了形形的产品信息,继而也就成为了消费者知晓产品特性的主要手段。因此,维护广告法律关系中的利益隶属于经济法的视域范围。《广告法》通过对广告经营者、者等组成的广告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维护,来实现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承诺。

(三)经济法的利益保障功能

经济法的利益保障功能作为经济法的武器,保障了法定权利的实际运作,发挥了纸上权利的实际效力。经济法一般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对自身利益的保障:诉讼方式、行政方式以及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的利益配置功能

(一)和谐社会要求利益均衡配置

篇5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非公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论界提出了诸多非公经济发展理论,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生产力落后论”、“生产力多层次论”、“资本主义补课论”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论”。

1.“生产力落后论”

这种理论认为,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落后,因此需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沿着这种理论追溯下去,当生产力有了高度发展之后,则不需要非公有制经济了。这是典型的“养猪理论”,养猪是为了吃肉,先把猪养肥,然后宰了,吃猪肉,这种理论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当做某个历史阶段的事情,显然是错误的,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就是,个体私营企业主担心政策的变化性,如果回到老体制,政府会第,没收其财产,于是不再追加投资,不利于非公经济的长远发展。

2.“生产力多层次论”

认为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是多层次的,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所以要允许非公有制存在与发展,这种理论把不同层次生产力与不同的所有制机械地相匹配,落后的由个体来经营,稍微先进一点的可以办私营经济,更先进的就办公有制经济,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错误的。我们虽然不能设想所有地区、产业、部门的生产力都处在同一水平,然而并不是说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就与非公有制经济相匹配,或者先进生产力就能对应公有制经济,从历史发展的实践来看,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力的变革,将导致生产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个体小规模经济只能采用落后生产工具的说法失去了意义,其实有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装备先进的生产设备,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水平,这一点和国有企业是相同的,生产工具本身并不带有公私性质。

3.“资本主义补课论”

这种理论认为,中国经过,1956年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直接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中间跳过了资本主义阶段,因此需要“补课”,对资本主义改造不是不对,是太早了,应该补课,补课完成之后,再消灭。按照这个理论,生产力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总要被消灭,所以这种理论也是错误的。

4.“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论”

这种理论认为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我们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天然与市场经济兼容,或者说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与市场经济互为条件。换言之,如果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反之亦然。如果我们不在所有制方面进行大的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将是一句空话,如果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必须有多种所有制,其中包括多种非公有制和各种各样的混合所有制。这是非公经济理论的重大理论突破。

二、十七大有关所有制改革的新突破

篇6

一、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本研究在ENVI 5.1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中对2000年和2010年Landsat-5 TM影像数据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后,根据200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标准,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水体、耕地、林地、建筑用地、草地、未利用地六类,利用粗集理论和最大似然法对图像进行分类,从而得到了2000年和2010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经检验,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87.81%和84.09%,Kappa系数分别达到85.12%和83.5%,分类结果的精度符合应用要求。

本研究利用ArcGIS 10.1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对2个时相的分类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南京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0年南京市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覆盖面积由57%减少为42%,面积减少98967.15公顷,而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覆盖面积由15%增加至28%,面积增加87091.09公顷。整体上来看,10年来耕地大量减少的同时,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大量耕地转变成了建设用地,这一现象在南京市长江以南地区尤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2000年以来,南京市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镇的扩张与发展,侵占了大量的耕地面积,致使耕地面积急剧降低。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覆盖面积由15%增加至16%,面积增加5278.25公顷。林地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草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覆盖面积由1.51%减少至1.3%,面积减少1392.14公顷。草地面积的减少也与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密切相关,大量的草地转变成了建设用地。水体面积呈增加趋势,覆盖面积由10%增加至12%,面积增加13195.62公顷,这与南京市近10年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未利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覆盖面积由1.5%减少至0.7%,面积减少5212.27公顷,减少的未利用地面积绝大多数被建设用地所覆盖。

二、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指标耦合分析

本研究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与人口、GDP、农产品产量、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道路铺设面积等指标进行耦合分析。研究表明,耕地与草地面积的变化与人口、GDP、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道路铺设面积呈负相关关系,而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与这些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南京市总人口从2000年的544.89万人增长至2010年的632.42万人,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非农业人口数量的减少,使得南京市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2000年南京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2137.66万平方米,而2010年南京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4570.49万平方米,增长率达到114%。城镇化的发展,也导致道路铺设面积的增加,2000年南京市道路铺设面积为7392万平方米,而2010年南京市道路铺设面积达到9576万平方米。有研究表明,GDP的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张最重要的驱动因素[6]。南京市GDP由2000年的1021.3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5130.65亿元,增长率达到402%,第一、二、三产业GDP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而导致建设用地的明显增加。

研究表明,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农业人口的变化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以来,南京市农业人口呈现下降趋势,2004年南京市农业人口数量为165.21万人,而到2010年,农业人口数量下降至90.22万人,这与耕地面积的降低有关。

水体面积的变化与水产品产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南京近些年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特别是高淳县表现尤为明显。部分耕地转换成了水体。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以来,南京市水产品产量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南京市水产品产量为17.41万吨,而到2010年,水产品产量上升至22.17万吨。

三、结论

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对2000年和2010年南京市Landsat-5 TM影像进行分类,得到水体、耕地、林地、建筑用地、草地、未利用地6种类型的分布数据,并对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而建设用地、水体、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通过和人口、GDP、农产品产量、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道路铺设面积等指标进行耦合分析,发现耕地与草地面积的变化与人口、GDP、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道路铺设面积呈负相关关系,而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与这些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同时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农业人口的变化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水体面积的变化与水产品产量的变化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篇7

关键词: 普通高校;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机制

0引言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所提供的服务均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国家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更需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1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为解决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重复设置、资源分散、办学效益低下、学科结构单一等问题,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00年对252所普通高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本科院校199所。其中,合并32所,划转教育部管理36所,划转地方管理127所[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完成后,这些高校在行业、政府、社会之间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制,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总体来看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主要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很多高校抓学术,轻服务,进而导致高校与社会严重脱离。第二,高校社会服务的定位不明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高校忙于扩大招生规模,未能及时定位。服务定位直接决定服务质量,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从而导致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第三,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许多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差,其社会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缺少话语权,同时在服务的技术层次上一般以中间技术为主。第四,社会服务效益低。从经济效益上讲,高校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获得的经费有限;从社会效益上说,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评价、社会赞誉不高。最后,普通高校因其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使其学科专业和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高校很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优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解的偏颇,也与高校在走向社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行为有关。

1.2 高校服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通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做出了贡献。但目前主要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改制后,高校学科结构发生变化,总体呈现出“多科化”、“去行业化”甚至“综合化”的趋势,削弱了高校传统的学科专业特色,使得高校渐渐远离行业。第二,高校与原行业之间的沟通渠道狭窄。高校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不断被弱化,进而原行业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扶持也日趋减少,从而导致高校发挥传统特色优势、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进一步缩小。第三,高校来自原属部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锐减。改制后,使原行业部委对这些高校的支撑弱化,经费投入减少甚至取消,政策上也没有倾斜。最后,高校本身对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普通高校实力下滑,导致这些高校对原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行业优势日益消退,甚至产生了不断被边缘化现象。

总之,高校服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以上问题,多源于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探究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内部动力,旨在更好地满足行业和地方的服务需求,形成普通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良好的内部动力机制。

2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及相互关系

所谓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服务系统内部各主体对服务产生的内驱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只有把外部动力因素的作用真正转化成内在动力,才能实现其动力功能,形成真正的服务动力。

2.1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包含了三个主体,即普通高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下面就从服务的三个主体来阐述其内部动力因素。

2.1.1 普通高校内部动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普通高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政府在加大对教育力度的同时,也对普通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通过评估等手段,来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若办学水平不能达到一定要求,就会被淘汰出局。普通高校相对底子薄,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二是, 高校之间竞争激烈加剧。全国有一千多所高校,高校之间竞争激烈。普通高校在政策上倾斜、师资队伍建设、生源及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无法同中央部委所属的重点高校相比,从而导致资源更倾向于实力强的名牌高校集中。三是,民办高校、私立高校等多种形式的高校迅速崛起, 电大、自考、 成教、函授等不同办学层次冲击着普通高校。普通高校求生存,谋发展,就需要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原所属行业,拓展自身特色,同时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与地方的各类社会组织进行合作,通过服务,获取资源。因而,普通高校需要以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来获取资源以谋求发展。

2.1.2 行业内部动力近几年来,我国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低碳经济已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这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具有本行业齐全的学科专业门类、综合的行业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与行业企业联系密切,与行业协会、学会和行业科研院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较深的感情,在本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着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跨度大的学科交叉以及数量巨大、源源不断脱颖而出的创新型人才,使其在探索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在制定行业科技发展规划、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而且,普通高校能够无私地、全心全意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服务。积极承担的科研任务,且大多数均有较明确的为行业中长期共性关键技术服务的应用目标。其科研团队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人员来自工程或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实践,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1.3 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信息的创新、处理、应用等因素的整合能力[2]。而作为面向社会,竞争性地提供知识产品、教育培训和科技服务的社会组织,普通高校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等方面恰好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当地社会对普通高校也就不断产生新的期望和要求,要求高校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直接服务为其解决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我国地方政府承担着组织和领导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职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会整合地方的各类教育科技资源,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积极地对普通高校的社会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持,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引导的行为,客观上也构成了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强大牵引力。

2.2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之间相互关系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三大主体的内部动力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系统。在服务过程中,每个主体都会随时产生多种作用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动、推动作用,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产生阻滞服务的进行。所以,在服务过程中,应仔细深入研究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所涉及因素的不同特点和相互关系,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使各动力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积极作用,避免各因素的消极作用,以形成利于服务健康运行的合力,推动服务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在这个系统中是以普通高校为纽带,服务行业与地方,同时通过服务,又拓展了行业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因而,构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的构建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涉及三个主体以及多个层面,是个复杂的系统。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科研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构建其内部动力机制。

3.1 人才培养机制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自身原行业高校特色和行业的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积极探索“3+1”模式,确定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科教育上,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安排上,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各专业的特点,抓好预测并事前设置,部分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从而毕业生毕业后就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研究生培养上,要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沟通与联系,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计划,并组织该项计划的实施,积极制订、实施高校为地方企业和行业培训人才,并为企业员工和行业系统单位员工开设学分或非学分课程的计划,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3.2 科研机制科研要面向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与地方企业搞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地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①科研工作紧紧围绕行业和地方社会发展的重点,促进行业和地方重大问题科学地解决。普通高校的科研只有紧紧围绕“科教强省”、“科教兴市”等地方发展战略,从原行业和本地区资源出发,注重捕捉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地对策研究,才能找到三者相互发展的“耦合点”,更好地服务于原行业和本地区的建设发展。②建立成果对接机制,提高行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成果的对接机制实质上就是成果的流通渠道,普通高校要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要积极邀请或聘请社会、企事业和行业方面人士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在科研计划、科研立项,乃至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努力与行业和地方联合,加快产学研合作,从而取得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并要加强与行业和地方企业的信息沟通,如积极参加技术交易会、网路信息沟通、开展厂校联合等。

3.3 服务机制为了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普通高校还应建立一些实体性或半实体性的专门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或实施校地、校企合作事宜。这些机构包括: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合作研发机构、信息咨询中心、校企联络办事处、董事会等。

3.3.1 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提供成果转让一站式增值服务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在三边合作中,普通高校可更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等活动中,为此,可建立专利技术推广机构。美国许多大学都建立了大学专利公司,专门提供技术转让服务,推销科研成果,同时也帮助大学教师确定商业上可能有利的研究项目,承担各种专利任务[3]。这样可以凭借行业和地域优势,加强横向联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3.3.2 以互补性为基础,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共建研究开发中心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一些高新技术、尖端技术项目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技术交叉集成性,开发难度大、耗资大、风险大,共建研发中心可以共同承担的。

3.3.3 信息咨询中心普通高校是行业和区域信息中心,理应成为行业和政府的智囊团、行业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参谋。普通高校应该主动接受行业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委托,组织有关科技人员,为他们进行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对策及其它专门的重大决策,或重要产品的研制、开发等方面的科学论证,制订确实可行的方案,为行业与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3.3.4 校企联络办事处联络办事处是实现高校与行业、地方“对接”的重要平台。学校设立企业联络办公室,帮助教师与行业、地方企业牵线搭桥,以便建立固定的、畅通的联系渠道。

3.3.5 高校董事会和校友会普通高校应通过建立董事会密切与行业、地方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与行业、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进行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相互协作与支援。同时,董事会和校友会是普通高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学校的重大事项应该由董事会参与,使普通高校更好地适应行业与地方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而校友会可以协调高校与行业、社会的关系。

3.4 保障机制普通高校要长期、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就高校科研状况而言,目前普通高校中有很多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主要是职称评定,看重论文的发表与成果的评审与鉴定,忽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意识,缺少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因而,普通高校要发挥自身管理机制灵活的优势,调整政策,整合资源,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他们积极为为行业和地方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从管理体制而言,目前部分普通高校既接受教育系统纵向管理,又接受地方政府横向管理,束缚了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能力的全面发挥。为此,在管理权限上,要扩大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决策统筹权,让地方政府通过经费评估、监督等手段调控高校,使高校主动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教育法规上,既要明确对高校与社会双方在合作中的责、权、利,又要对高校内部在为行业和地方建设服务中的人员编制、职称评定、收入分配、奖励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保障服务地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篇8

关键词:会计指数;价值创造会计指数;行业评价会计指数

我国正在构建的充满活力的会计体系,其中作为核心“图谱”之一的会计指数尤为引人瞩目。作为直观、生动地揭示经济运行态势,为经济决策提供“风向标”、“监测仪”和“预警器”作用的新指标体系,会计指数的研究是我国会计工作拓展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的新起点,是促进会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也是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为世界会计行业所做的新贡献。

1 着眼全局,充分认识会计指数的重大意义

会计信息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决策,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作为会计人员需要提炼出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正确决策的会计信息,政府也能够通过这些信息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宏观方向,提高地区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和企业应该支持提升会计的决策,这也是会计工作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国家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会计信息指数体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前时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我们就对研究会计指数的需求进行分析阐述。

1.1 会计指数的研究,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企业能否获得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与其是否得到快速发展有很大联系,也就是说没有可靠真实的数据就没有科学的决策,企业也就无所谓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对信息资源质量的重视,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借鉴。针对于其他的信息来源,会计信息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研究方法,具体表现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等,科学的会计指数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全面性。在企业会计信息编制中使用会计指数研究,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更好地发挥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2 会计指数的研究,是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科学调整,当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减少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及时掌握宏观经济发展情况,进而推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其运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反映和监督功能,同时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能够真实的反应出企业的财务情况。对会计信息编制的会计指数是企业财务信息情况的真实反馈,成为了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参考方面。通过对会计指数研究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而判断出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合理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各地区经济的有效发展。总之,通过对会计指数的科学研究,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增强宏观调控的真实性、科学性,实现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

1.3 会计指数的研究,是构建协调统一的中国会计体系的需要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以建设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为发展目标,这既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特征,而且也存在自身的特色。为了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国家财政部通过对具体的会计工作进行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了科学的会计行业发展战略,同时把全面发展会计制度、内部控制、人才评价等工作作为会计工作的重点,通过科学连接各个子系统能够更好地为会计工作发展积蓄力量,同时也能够形成相互促进的衔接有序的中国会计体系,为我国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凸显出会计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会计指数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会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通过对会计指数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发挥出会计信息的保障作用,会计信息管理的提升作用,为未来的会计工作探索出一条更新的路子。

1.4 会计指数的研究,是提升我国会计在国际上影响力的需要

我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会计作为反映经济活动、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理应走上国际舞台,扮演其应有的角色。近几年,我国推进的会计审计改革、领军人才培养、内控体系建设及可扩展商业语言,得到了国际国内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中国会计行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而在会计指数的研究方面,我们更是走在了国际同行的前面。

1.5 会计指数的研究,是增强会计社会影响力的需要

当前,收集到的会计数据大多数情况都只是被用来做单个企业的财务情况分析,基本不用来做整个行业的经济情况分析,但是单个企业是整个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发展。为了弥补会计数据的不足,我们应该对整个微观会计数据进行科学提炼,进而能够通过这些会计信息了解到整个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帮助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提升整个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集思广益,合理构建会计指数的研究框架

立足于基本的会计理论与宏观经济理论,充分借鉴指数编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利用公司会计信息与科学的统计方法,可以尝试构建基于企业会计信息的一套指数体系,这个指数体系包括综合反映企业经营对宏观经济综合贡献的价值创造会计指数,评价某一行业内企业整体运行情况的行业评价会计指数,以及分析单一企业股票投资价值的企业投资价值会计指数。

价值创造会计指数是利用企业会计信息编制的反映企业经营对宏观经济综合贡献,进而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数。该指数体现了宏观经济运行中微观企业的价值贡献,通过考察该指数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趋势。这一指数又可细分为价值创造额和价值创造效率两个指标,对价值创造额进行构成分析,可以反映股东、政府、员工及债权人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分配关系及其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分配及税收政策提供依据,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对价值创造额和价值创造效率分经济性质进行分析,能够对不同经济性质企业之间的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创造效率进行对比,从而为国家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国有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对价值创造额和价值创造效率进行细分行业分析,可以反映不同细分行业受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程度,揭示不同细分行业的经济运行特点,为国家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文章的细致阐述我们了解到会计指数研究已经成为了会计工作中的重点开拓领域,也成功地说明了它是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帮助企业会计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会计人员,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会计指数研究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采取积极主动、认真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扎实地做好会计指数研究工作,更好地促进当前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

篇9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得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各项阶段性工作中,大队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指派由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大队长负责,并由大队教导员牵头,各中队负责人组成专门工作机构,抽调得力、经干的工作人员,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二是认真开展学习宣传,进行全员培训,促进全体民警对依法行政的认知、理解、掌握和运用。自支队统一分期分批有序地开展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集中进行学习、培训和考试后。鱼峰交警大队以“规范执勤执法示范活动”为平台,进一步展现执法为民良好形象。一是规范路面执勤标准。以大队为单位,每周利用一天时间对民警进行执勤动作、普通话、日常执法用语训练和交通疏导、纠正违章等业务技能培训,做到疏导合理,站位得当,纠违行为正规。二是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大队建立了民警个人《执法考核档案》和电子执法台账,对民警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按照“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岗位执法责任主体,对有过错案件逐一倒查,严格追究责任。同时,由一名副大队长兼职的法制员,对大队民警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强化广大民警依法执法意识,进一步树立了良好执法形象。

2、加强内务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认真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在认真搞好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基础上,对民警进行执法资格认证考试,实行持证上岗,以增强违法处理民警的责任感。二是提高窗口服务水平。按照“便民、利民”和“微笑、高效”的工作要求,着力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增加了窗口服务的协警员,确立了驾驶员交通违法处理“一站式”服务工作站,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通过法制理念教育、规范执法行为和服务意识得到了增强,服务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中,对不规范的执法行为认真进行盘查、整改和建章立制。

1、牢固树立依法管理交通、依法行政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交通管理执法活动中,多年来,交警在道路执勤中,少数民警我行我素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纠正和处罚道路交通违法,对人不对事、感情用事的情况时有出现。比如,同样的交通违法,当事人经济条件也相当,处理结果不一样。暂扣车辆、证照不开凭证,扣留的证照私自保管,导至当事人东奔西跑,找不到地方处理。

2、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交通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交警究竟是在为谁执法?这个问题有的交警至今还在含糊不清,以至他们在道路执勤、执法工作中抓不做重点,主次不分,方法不但,和老百姓、和交通参与者纠缠不休,费了不少口舌,牺牲了大量时间,,又激化了矛盾。比如,一企业的一辆非营运小客车忘带行驶证,执勤民警的确又清楚该车有合法的行驶证,该车系市内短途行驶而确有急事,就不要逼着驾驶人非倒回去拿证来才给以处理不可。外地车辆走错了路或停错了车。又如,一辆核载五座的小客车超座1人,核算起来是超过20,但是这种情况仍然按客运车超员20的规定处罚显然就不够公平了,要举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通过认真学习,使我们公安交警进一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处处多为民着想,多为民服务。从而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更加明确执法的目的,把管理的重心放在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上,对营运性客车严重超员、对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车)货厢载客,对无证开车、“黑车”非驾、弯道超速、超车等等这些事关千家万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上限处罚,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事关千千万万人民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3、在道路交通管理执法活动中,能够把公平与正义准确的付诸于实践,从而减少交通参与者、交通违法者对执法交警的一些误解和不满。比如,有两个驾车人出现相同的一起交通违法行为,被执勤交警查获,按法律规定应处200元罚款,但张三是企业老板,经济条件很好,200元钱对他来说毫无半点影响,而李四是下岗工人,每月仅靠400元基本生活费维持家庭生活,李四拿出的200元和张三拿出的200元钱显然价值悬殊就太大,所以对张三处罚200元、对李四处罚50元都属于执法上的公平和正义,不能视为法律上的不平等。过去在道路执勤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不理解的群众弄得交警很难处理。

4、增强交警识大体、顾大局的观念。过去,交警在强化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考虑单一的保畅通、保安全多,对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的一些特殊情况、企业发展的艰难以及加快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思考得少,对道路交通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方向不够明确,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交警工作的最终点和落角点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5、进一步增强民警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培养民警养成不拈轻怕重、不损人利已、遇到困难和矛盾不回避,遇事不推诿、勤奋好学的好作风,进一步规范民警的言行举止,保障民警文明执法、礼貌纠章、热情服务、助人为乐、吃苦耐劳一以贯之,尽心尽职完成好各个时期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坚持社 会主义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是我们公安机关每一个民警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从“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深入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全面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认真贯彻执行,并在执行中边学边用,边领会边整改,为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提高执法水平,推进我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更好地规范执法行为。真正把促进执法公正作为执法活动的基本准则,做到严格执法、高效便民、诚实守信,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__*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篇10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1999〕18号)和科技部等12个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科发政字〔1999〕143号)的规定,科研机构转制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做好这些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工作,根据《研究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转制过程中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47号)要求,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转制的科研机构,从1999年7月1日起,单位和个人按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分别以1999年7月的工资总额和个人缴费工资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1999年7月1日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养老保险费。

二、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

(一)转制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对有事业费的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所在城市1999年7月企业人均养老金标准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与原待遇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用事业费或自有资金支付;没有事业费的单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标准支付养老金。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按企业的办法执行,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

(二)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按照企业的办法执行。为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在5年过渡期内,按照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如低于按原事业单位退休金计发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其差额部分(以下称待遇差),采用加发补贴的办法解决,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其中,1999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90%;2000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70%;2001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50%;2002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30%;2003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10%;2004年7月1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该项补贴。有条件的单位可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核定补贴标准时,企业平均基本养老金按所在城市1999年7月的标准计算;事业单位离退休金以1999年7月本人缴费工资为基数计算,一次核定后不再变动。

(三)转制后参加工作的人员,按照规定执行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三、组织实施及管理

(一)科研机构转制后的养老保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经贸委、科委、财政等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密切配合,加强协调,使转制科研机构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工作平稳过渡,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基础管理,认真核定单位和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尽快为转制单位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要实行全额收缴的基金结算方式,及时拨付应由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养老金并实行社会化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