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

篇1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做准备?(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5)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6)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当然,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上述的各个方面,但必须有所依据,例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这节教材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掌握电解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应用,记住电解池的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而离子在电极上放电顺序不做要求)。(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练习、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等。(3)本节内容中关于电池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作为对立统一规律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动机。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比较忽视。如在教学的知识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较少考虑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等。在全面推行新课标的今日,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

二、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根本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这一点,要求教师精心搞好以下四个设计。

(一)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一般认为,按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课的开始,应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课的开始和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二)问题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迭起。如在《物质的聚集状态》这节课中,必须明确决定气体微粒间距的因素是什么,设疑:(1)夏天,自行车车胎的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温度)(2)节假日放飞的气球最后到哪儿去了?(压强)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

(三)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把激发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减轻学生负担。”认真实施这一要求,加强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主要是起到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地穿插安排,多选用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答对的习题。课外作业题的综合性、题型的多样性、例题的灵活性及答案的隐蔽性等都要比课堂练习高一些。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伴随教学进程的发展得到提高。

(四)板书设计要体现以下原则。1.体现教学目标性,能揭示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一堂课的精髓;2.体现教授的系统性,能形成完整的知识链;3.体现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上课的注意中心。

三、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目前的化学教学方法有探索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掌握好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如启发性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针对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着重运用探索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并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特别要注意的是,“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化学教师必须认真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展问题、研究问题,这样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原电池》一节可设计以下实验来突破:①观察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②在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中用铜板接触锌板,有何现象?③在锌板和铜板在稀硫酸中不接触,用导线在外电路通过电流计连结,观察现象;④将稀硫酸换成蒸馏水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实验的进程中,经教师点拨,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四、教后反思是教学设计的有益部分

我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节有以下反思:

(一)教材处理方面。新课程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程包含教材、教师、各种资源,因此本节作以下调整:

1.从生产、生活事例引入新课,增加二氧化硫污染的3个图画和污染来源的视频,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改两个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师生合作设计了二氧化硫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的实验方案,对课本漂白实验作了改进。因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实验设计应简单、易行、环保。

3.结合所学的知识,增加让学生讨论二氧化硫的污染现象及防治方法。

(二)在师生关系处理方面。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是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力求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从知识结构角度去讲授。具体处理如下:

1.讲授SO2的性质力求提要求,让学生设计可行性实验。

2.整个过程设计多次合作实验和问题探讨,力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合作互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在情感、态度方面。在教学中努力体现STS教育,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的兴趣,养成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养成终身学习化学的习惯。为了让学生辩证看待二氧化硫,本节除了讲授二氧化硫的危害,还讨论了几种变害为利的做法。

该节课最终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点难点,调动了课堂气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我感到今后的教学有待优化:如何更好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汇报和学生评价方面。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应有一定的策略,如四人一组还是三人一组,谁是小组负责人,谁是小组代表发言人,等等,应事先安排好。

由上可知,化学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去探讨,我们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多,教学效果就会越好。

参考文献:

篇2

优化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从整体来看,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明确,操作性强;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新颖独特,能够体现教材的特点和教师的创意;教学手段的设计简洁有效、符合学生情趣;教学方法的设计能体现时代的特征和鲜明的音乐文化特色;教学媒体的设计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总之,音乐教学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并通过教学设计落实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一、教学环境的设计

环境对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保证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应创造一个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诱发起学习音乐的热情与愿望,使学生一走进音乐教室就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

教师在创新设计教学环境时,应注重教学环境的布置,创设音乐情境,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多媒体等手段为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激起学习情趣。音乐教室的设计要有浓厚的音乐气氛,教具安放有条不紊、各得其所,墙面、黑板等要布置与音乐教学有关的谱表、乐器图、乐理知识等等。另外,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还要注意课桌椅的摆法,可以是一排一排安放,也可以是圆圈式、半圆式或其他形式,总之课桌椅的摆放,必须服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的需要,不拘泥于固定的样式。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确定要适度,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体现提高层次的程度,操作性要强,能体现目标的达成度。

三、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过程的设计在理想的状态下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独特的魅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经过十几年的摸索,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感受愉悦、兴趣引路、融合艺术、想象激情、艺术审美、自我发展、即兴创造、创新创造。从实践来看,这个过程还是可行的,能体现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我认为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一)新与旧的结合。联系已知,学习未知,以旧内容作为学习新内容的准备,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这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的。

(二)动与静的结合。音乐是动态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有动有静、动静交替结合,这是音乐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三)表现与吸收结合。歌唱、器乐演奏是音乐的表现行为;而音乐欣赏、乐理知识学习则是吸收活动。以歌唱或器乐学习为主的课,应该结合歌曲或乐曲及有关乐理知识;以欣赏为主的课也应该结合演唱所欣赏作品的主题或主旋律。

(四)模仿与创造结合。一般地说,学习往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再创造。技艺性、表现性比较强的音乐学习,模仿是十分必要的。在模仿中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五、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

课堂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是教材编写的准则和依据,也是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达到什么水平”的规范。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教学内容的新异度

新异的教学内容往往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只有将新异度定在学生似曾相识又不识的尺度上,才能使学生处于学习的兴奋点上。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安排旧中出新或有新鲜感的新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的深难度

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部分来源于音乐学习的成功经验。不经过努力就能掌握的知识技能,与需经过努力而掌握的知识技能相比较,后者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太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挫伤学习积极性。只有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励学生进取,使学生在努力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欢乐。

(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音乐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学习为主的方法。学生自主的学习,可以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学习方法,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使他们永保音乐学习兴趣。

(四)重视教学的情感性

篇3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 “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 “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篇4

目前,尽管各种报纸杂志对合作学习教学阐述了各种颇有见地的观点,但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问题仍然很多. 一些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组织课堂教学时,大多只当作插花点缀,图的是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追求的是所谓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对合作的层次、合作的品质重视不够,抑制了其实效性的发挥. 因此,尽管小组合作学习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崇高的美誉,我们仍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常回头看看.

下面就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具体谈谈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设计

生活中,常常有些东西在教会我们思考的同时,更让我们学会反思、学会执著,在反思中,顺其自然,在执著中,水到渠成,小组合作学习也是这样,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学会合作中合作,就像所说的“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当前合作学习的误区,有教师层面的,也有学生层面的原因,俗话讲,“办法总比困难多”,知道了症结,就有对策,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合作学习的课堂设计应掌握好几点.

(一)以多元智慧理论作指导,采用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设计课堂

小组合作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合作”也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效的. 如果不论难易都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合作学习到了“随手拈来”、“动辄合作”的地步,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就不称其为有效学习方式了.

如教“算法多样化”时,教师出示例题后,马上要求学生四人为一组,合作讨论这道题有哪些解法,并让小组长负责组织各名同学发言. 可是任务布置下去后,各名同学把解法写在本子上,有的同学写了一种解法,有的同学写了两种解法,有的写了三四种解法. 这时,教师着急了,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而学生却各写各,教师便下到每一小组又要求其合作讨论. 几分钟后,有的小组的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了,但这时教师看时间已过去了五六分钟,如果还让其合作,后面的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 于是马上让学生停止合作而收场了. 下课后,这位老师还说:“班上的学生胆子太小了,都不敢讨论,合作学习不是很成功.”

其实,这并不是学生胆子小,而是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 刚把例题出示出来,就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还没来得及认真看题,独立思考,头脑中还没有自己的答案与见解,又怎样去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呢?反之,如果硬要学生合作讨论,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而已,并无多大收获. 事实上,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学习,并对所学知识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以促进教学任务完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二)把握时机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理念倡导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但并没有把小组合作学习界定为唯一的学习方式.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何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呢?

1. 遇到难题需要他人帮助时

课堂教学,教师有时会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反复的思考、实践,也不能解决,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 这时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教学“年月日”时,在学习“四年一闰”的新授知识时,我创设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王小飞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纷纷动脑思考,但大多数学生冥思苦想也找不到合理的原因,于是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大家来共同研讨,并且结合书上的备注来探讨.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力量,学生自行解决了四年一闰的问题,得出王小飞的生日是2月29日. 结果一出,同学们恍然大悟,同时也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无比骄傲,认知的印象尤其深刻.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教学效果特别明显.

2. 进行合作操作,需要相互交流时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的身体性参与. 比如在一年级数学“认识整十”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把数小棒的操作过程,设计为两名同学或者同小组的几名同学之间“你给我几根,我就凑成一捆——十”、“你给我几根,我就凑成几捆——几十”“我给你多少,我就变成多少”的操作与对话的过程,我想教育的效果一定有差别.

(三)课内小组合作学习精彩氛呈,课外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精彩

“时世造人才”,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连接课堂内外,可以走出教室,到校园、到社区、到社会去. 当讲授小学数学第七册“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时,要让学生知道1公顷有多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先在教室让学生回忆1平方米有多大,那么1公顷呢?然后带领学生到篮球场,先量出边长1米的正方形,用标杆和测绳围起来,说明这么大的土地是1平方米. 再分四个8人小组分别用标杆和测绳围住,分工合作,测量半个篮球场的面积,多少平方米?回到教室,讲述了1公顷 = 10000平方米后,教师让学生交流:① 1个篮球场有多少平方米?② 我们的校园有多少个篮球场大?③ 多少个校园有1公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想象,理解公顷有多大.

二、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习惯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精心培养,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的习惯很多,如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表达、学会遵守纪律等习惯,而倾听的习惯特别重要,是为之首.

倾听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沟通的结果,继而影响教师授课的进行. 听而不详,详而不解,在组织目标下达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学生未能听进并理解老师或同学的意思而导致执行力低下或执行出现偏差.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倾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目标达成的进程顺利与否.

那么,怎样倾听才能更有效呢?

我认为,倾听的过程首先是搜集和掌握信息的过程. 只有从对方的话语中摘要整理出信息并加工处理,才能促成沟通目的的达成. 它需要把握四项原则:第一,要掌握说话者的意向;第二,倾听需要不时地进行摘要;第三,倾听要随时揣摩话外之音;第四,要分辨事实与意见.

从“他”说起,培育学生倾听的品质. 倾听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也是一种有素养的表现. 在小组合作中,树立从“他”说起的理念,引导学生在代表本小组的成员汇报时,运用复述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话语回答问题,这样既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征,又可以让他在小组说话交流时主动注意其他小朋友的发言,培养倾听的习惯和品质.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 要学会倾听老师的讲课,学会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他人意见时不盲从,做到有选择地接受;要倾听表扬之词,也要听得进批评之语,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篇5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受教学论、学习论、系统科学、传播学的启发,地理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出现,现代教学设计的研究已经成为广大地理教师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突出准确性和可测性。

教学目标设计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原点,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的预期行为结果,因此有四大基本特征:首先是指向性,即规定教学活动的运动方向;其次是选择性,即教学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媒体手段的选择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再次是整合性,即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都服务和服从于教学目标;最后是可测性,即课后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能进行测量,并对本堂课的目标实现度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由此可见,地理教师首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突出准确性和可测性。教学目标设计的准确性必须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通过准确解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求,并围绕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二、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巧妙创设导入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新课导入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每节课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关系到该节课的教学效果。一个创设巧妙的情境导入可以唤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使学习变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知。德国一位学者曾做过一个形象恰当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将很容易地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其吞下。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融入情境之中,方可显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情境的价值体现在“情”与“境”两个方面,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是情境中“情”的作用。另一个是“境”,就是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现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形象地说,“境”就是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就容易实现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识与熟知的沟通和转化,从而使学习的理解变得容易和有趣。

(二)科学构建地理课堂教学信息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传播学的理论,传播不仅与信息的意义相关,而且与信息的形式和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信息的合理结构是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而无序的信息由于缺乏结构易被遗忘。而大多数教学信息只需改变原有信息的呈现形式,例如可以把文字信息转变为语言信息和图像信息的结合,即转变为视听信息。这看似只是一种形式的转变,但其信息结构更完善,课堂教学效果更显著。

(三)精心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环节,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

多项教育研究表明,只有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才能真正开展有效教学。

怎样才能设计出一系列科学的学生合作探究环节呢?为此我以“探究曲线”为理论指导,力争用设计的合作探究把学生引入琢磨状态。

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发现了问题之后才会产生真正的探究动机,在学生提出假设之前,学生的思维和行为都处于发散状态,一旦提出假设,学生的心理指向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验证假设时,学生的心理指向是直线指向目标的,总是希望越快越好,但实际上,真正的探究行为却是曲折的,是正反馈(+)和负反馈(-)不断交错出现的。

如何利用好这一规律把学生的迫不及待之情很自然地引到合作探究中呢?我认为“问题”是学生进入琢磨状态,开展合作探究的导火索和发动机。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发现问题—尝试错误—体验成功—趋近目标”的过程,我们在问题的合作探究中可以设计小步子问题,层层深入递进,引导学生探究质疑。这种探究设计避免了一种困境:一下子将一个大而无边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无所适从。同时分层次小步子问题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发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合理设计重难点的突破,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通俗化。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都属于高度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涉及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征。因为让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及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实现,所以高中地理教学往往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高难度的体验,对地理学科产生畏惧感,也让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泯灭在学科难度的体验中。

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体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原则,这是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我们在地理教学设计的时候,针对众多难点的课时体系,一方面可以提炼核心问题、分层次小步子层层剖析,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几何地图”教学法突破难点。

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进一步开展地理教学设计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转换为教学实践,避免地理教学活动的盲目、随意,增强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提高地理教学设计质量、增强地理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家清.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4(1).

[3]王向东,袁孝亭.对地理教学设计的认识与思考[J].地理教学,2002(10).

[4]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找准教学起点

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习的准备状态有时超出教师的想象,确定引领学生到合适的地方去(目标)的依据是新课标和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怎样将新课标和教材要求转化为实际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确定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与我们期望的目标水平之间存在多大差距,凭经验形式拿出几条目标或照搬照抄新课标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为此,教师在备课中应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么样?(2)哪些数学知识学生已具备了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3)哪些数学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引导?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能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数学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新课标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深钻新课标、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正确理解编者思路、编写意图,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教师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同时注意改进备课方法,完善教学设计,要做到个性教案与共性教案相结合,增强“教后反思”,向“教后案”拓展。

三、精心设计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传递――接受”的注入式教学。新课标主张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了提高探究的质量、合作的效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精心设计问题。合作探究从问题开始,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注意四性:一是挑战性。问题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二是思考性。问题虽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有密切联系。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有一定距离,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合作探究才能获得结果。三是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但不是唯一的,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拓展思维。四是层次性。问题能激发不同层面学生的成功体验。(2)讲究实效。教师在教学备课过程中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一是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不用可以吗?二是如果要合作探究,哪一个数学知识要用?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如何点拨引导?三是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合作与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四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学会表达,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注重过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现成的知识结论,更重要的目的是将学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而教师必须把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任务,必须意识到学习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因此,教师应遵循学生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教学:(1)充分揭示概念和结论的发现过程。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呈现,一般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过程,但由于教材限于严谨、精练和篇幅等原因,往往将数学结论的发现过程略去。实际上数学结论的发现与提出,是经历了曲折的实验、比较、归纳、猜想和检验等一系列的探索过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引导学生“经历”、“感受”和“体验”探索过程,不仅要使学生了解结论的由来,强化对定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发现与创造打下基础。(2)揭示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材上的定理、性质和例题的证明求解。往往忽略了思路探索过程。如果教师只是按书本上的叙述传授给学生。学生学到的不过是一种机械的模仿。在面临新情境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可能就会束手无策。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给学生较多的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进而形成自己有效的学习策略。

篇7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目标 学生

新课改实行以来,关于如何进行课改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央到地方,从老师到学生课改成为中国教育界的第一话题。可见课改对于身处教育一线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的机会。课改的内容颇多,我们都在不断的摸索,以下我就课改的一个小部分:教学目标的设计,提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时下的历史教学研究,不仅将课程与教学打通,而且初步扭转了“课程就是教学的科目”的看法。当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时,教学目标也不只等于“教的任务”,它更为关注的是“学的效益”。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应以学生为出发点、立足点,目标的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着眼于教师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的更新,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帮助者,也是学习过程和知识创新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更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发现者。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不再是要学生学会,而是要指导学生会学,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受到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如:1、赋予历史课太多的教学任务和教育职能,特别是思想教育功能。2、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缺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3、缺少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不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在新课标下制定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进行呢?

一、新课程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目标,忽视其他目标

原来的教学大纲只强调对人、对国家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在新课程中融入了对己、对世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在新课程中主要表现为“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等,这是历史教育目标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分类目标,不可有所偏废,既要注重知识目标,更应重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具体的每堂课中,教学目标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新课程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以内容目标代替教学目标

内容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具体规定了学生在某一部分内容学习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它不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以课程中的“内容目标”来直接代替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应依据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目标。

三、新课程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忽略教学方法与过程的融合、教学策略的选择

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教学目标,不仅要设计出精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四、新课程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适时地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消除教学中的疑惑。其次,教师应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向教师质疑,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并通过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敢疑、多思、深思的学习习惯。再次,必须联系学生自己实际,让学生懂得自我教育、自我规范,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只有方法灵活多变,才能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调和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五、新课程下教学目标必须要针对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状况不断进行修改

篇8

关键词:问题情景猜想与假设学生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反思

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改变传统教学仅以知识技能为目标,突出提高科学素质的目标,改变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关注开放式的科技与人文社会背景。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要体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最终使学生从知识传递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物理教材的探究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阵地。上好此课很关键,故备好课更重要。下面本人就以《欧姆定律》为实例来谈谈自己如何进行探究课的物理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老师要确定好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这一步骤对学生的认知策略、问题解决技能和态度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目的,奠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引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动机和兴趣。因此,教学者必须提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问题太容易会使学生丧失兴趣,没有足够的动机;问题太难则使学生产生过多的挫折,容易失去进一步探究的信心。在问题呈现方式上可采用故事形式、电影形式呈现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二、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它能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有目的地、有计划地进行探究。此环节让学生去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提高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二是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不受老师特定思路的限制。有时学生的注意偏离了问题的本身,教师不妨给予简单的提醒,但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器材,根据上述问题进行简单实验,观察一下实验现象,从而进行猜想与假设。本节中学生可提出:电流与滑动变阻器移动有关?电流与电源电压有关吗?电流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有关?电流与电路的总电阻有关?经过梳理、讨论让学生归纳出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是有关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在学生设计方案前,把控制变量法让学生自学,这样有利于设计实验方案。

三、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来验证假设

制订方案与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一环。开始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确定实验器材,制订实验方案及实验步骤来验证前面的猜想与假设。这样做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具体做法可以如下:(采用讨论式)

1.学生讨论:这里要测电流、电压及改变电流,应选择哪些电表?(电流表、电压表)

2.学生讨论:如何来保证电阻两端的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学生讨论:如何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来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4.学生六人一组,选择讨论过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

5.老师请有代表性的小组画出电路图,并说明是如何做的?分析利弊,找出合理的实验方案。(特别提醒:没用滑动变阻器的学生设计的电路图有什么缺陷?)

我们学生在设计时,一般设计如图1,教师要引导让学生知道此电路图缺陷在哪里?并让学生通过分析画出图2,这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欧姆定律有重要作用。

四、慎思熟虑对待学生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这节课结论的正确得出。实验前学生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连接电路要注意些什么?电流表电压表如何读数?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学生实验中,由于是电学实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故障,要能及时帮助学生分析、排除,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

五、正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一要注意安排学生进行小组间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发现彼此间的差异。二是提醒学生如何去分析数据,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还可让学生作出U-I曲线,让他们很直观发现规律。三是可把上述问题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表达出来。总结得出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这

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六、让学生做好反馈与反思

在探究教学中反馈,要根据学生探究能力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自己的各个环节是否合理、简捷,有无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另一方面,反思如果再做此实验会有哪些改进?

教师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坚持

各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最终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和自主学,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张大昌主编.《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

[2]刘炳升,李容主编.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江苏省教育出版社.

篇9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突破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54-02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对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手段,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内在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要使我们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突破与创新至关重要。

一、实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与学习过程中的发展能力。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按着新课程标准,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完成从传统的知识讲解者和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课堂的组织者、教学的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不仅注重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从单纯传授化学知识技能向既传授一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转化。

二、实现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师生配合是否默契,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使课堂气氛保持亢奋的状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1.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找准问题切入点,用生动、紧张、活跃、和谐的探索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我们问学生钠能否将硫酸铜溶液里的铜置换出来?许多同学认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能将铜置换出来。针对学生的认识,我将一小粒钠投入硫酸铜溶液里让同学观察,结果并没有红色的铜析出,而且生成了蓝色沉淀,还放出大量气体。与学生原来猜测结果相反的教学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疑问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在悬念中被激活。

2.实行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增加对的学生感情投入,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创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和环境,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教学语言要尽量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善于诱导。少一些直叙,多一些设问,少一些“是什么”,多一些“为什么”,巧妙叩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既关注“意料之中”的事情,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又要妥善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努力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教学境界。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表现的声光、色形,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效果,降低教学梯度,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积极主动而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晶体结构与性质”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将NaCl、CsCl、CO2、金刚石、石墨等晶体的内部结构空间立体图,从不同角度真实、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通过动画效果,配以教师的简单讲解,分析这些晶体的形成原因。学生在兴致盎然中明确了所学晶体类型的内部结构,掌握了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三、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化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协作互动的过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讲堂”变成“学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由接受式向探索式转化。让学生学会独立发现化学问题,对问题想问、敢问、会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为合作学习创造一个良好氛围,引起学习者之间互动的需求,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以“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为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属腐蚀和防护的实验探究,在教师的指点下,研读教材,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从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已有的知识积累中自主、合作分析出金属腐蚀的原因和类型,明确化学腐蚀及电化学腐蚀的含义和本质,理解电化学腐蚀发生的条件,掌握常见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并结合前面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探究教材没有给出的铁的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的区别。只有学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有效方法,化学学习才会有一番新天地。

四、实现教学反思的习惯性与深刻性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所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使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效果作为衡量标尺以提高反思的深刻性。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这个最根本的出发点,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基本学习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就会更加切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岚.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7).

篇10

一、历史教学目标的设计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

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作为各种各样的系统而存在的。据此,可把教学设计也视作一个系统。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教学目标设计,应从系统论的角度整体把握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和深刻领会是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首先,应认真研读本学科课程标准。按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的线索进行纵向衔接分析,逐步详细化、具体化地相互联系,上下贯通。其次,把握教材。对学习内容的分析要联系前后内容,要以教材为载体,实现教学目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材这个载体是否还需要充实、删减。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第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对学习者要从认知的序、发展的序分析。除把握好以上三点外,还要注意教学目标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保每个学生达到基本要求,“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但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整体划一,结果使“差生”达不到,“优生”吃不饱。新课程采用“适合学生个别发展”的理念,实现差异目标,差异目标主要采取梯度的方式设计策略,即教学目标要有弹性化,以促进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发展,其中,较低目标层次为课标的基本要求。

2.凸显三维,处理三个维度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而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新课程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在重知识的同时,更应凸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最好逐一分开叙述。只有写出来,才能关注,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细节上渗透。但必须认识到,所确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彼此渗透和相互交融的,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学生整个成长发展过程中,绝不是把它们孤立分开,先讲“知识与技能”,再讲“过程与方法”,最后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终极目标,应受到必然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组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关键目标;而“知识与技能”目标则是实施上述两类目标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叙写

1.教学目标叙写“四要素”

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有一套规范的叙写方式,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行为标准)四项要素。概括而言,是从参与性目标、结果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三个维度叙写的。一般情况下行为主体省略不写。

2.避免教学目标陈述含糊不清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进行教学目标叙写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使学生懂得……”“通过……使学生认识到……”等居高临下的句子,一个“使”字就体现了学生的被动性,要取而代之以“我们概括……”“我们能树立……”

3.运用恰当的、可测量的行为动词

叙写教学目标时,尽量运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具体的行为动词:写出、说出、画出、比较、指出、阐述、列举等词,避免使用“懂得、掌握、领会”等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心理过程无法直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