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乘数效应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的乘数效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乘数效应;交易成本;会展业;社会经济;推动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28日
一、会展经济阐述
会展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跨产业、跨区域的综合经济形态。这些经济形态包括会展商品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各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经济组织,以及相关经济活动主体。目前,会展经济所涉及到的产业主要包括酒店业、物流、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等服务行业以及传统的建筑业和加工制造业。会展业和这些行业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因为会展经济需要高效率、高质量的配套和产品服务做支撑,所以开展一次成功的会展活动会涉及到各种服务行业的方方面面;(2)举办大规模的会展活动也能有效推动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自然环境的改善,甚至提高城市知名度,从而带动诸如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3)在会展经济中,融合的产业类型越多、规模越大,会展经济的整体水平就越高,竞争能力就越强。
二、乘数效应理论及其在会展实践中的应用
乘数效应又可以译作倍数,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种经济效应,具体来说就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一变量发生了增减,将会引起经济总量发生连锁的反应。乘数效应这个理论来源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在其论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收入乘数原理,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效应完整地表达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种经济量的变化,可以导致其他经济量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一次发生,而是一次又一次连续发生并发展。这种多次变化所产生的最终总效应,就称为乘数效应。
经济活动中之所以会产生乘数效应,是因为各个经济部门在经济活动中是互相关联的。某一经济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引起连带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总量成倍地增加。由此可见,某一行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一系列同该行业相关的间接部门的生产,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乘数K是表示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
K====
例如,政府花费N元兴建了会展场馆,场馆的建设者、建材商等就因此增加了N元收入。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均为q(或者说边际储蓄倾向为1-q)他们会支出N×q元购买他们需要的消费品。这些消费品的生产者也会增加N×q元的收入,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是q,他们又会支出N×q2元。如此继续下去,每一轮新支出都是上一轮收入的q倍。这样,最初的N元消费就导致了一系列次一轮的再消费支出。尽管这一系列的再支出永无止境,但其数值却一次比一次减少。最终的总和是一个有限的量,即凯恩斯的乘数:
K=N×(1+q+q2+q3+…+qn),0
由此可得:K=
通过以上推导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一笔原始花费进入某一经济领域后,会在系统内流通再流通,经过多次循环,使原来那笔货币基数发挥若干倍的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是:公共投资和支出会刺激有效需求,而就业等社会经济的基本问题则由有效需求决定;通过增加投资会拉动整个经济的成倍发展,继而产生乘数效应,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充分验证这个原理。会展业的发展可以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拉动作用,也就是产业拉动系数,根据统计在国际范围内会展业的产业拉动系数基本可以达到1∶10,也就是说如果会展直接的收入,比如入场券的收入是1的话,他将还会带来相关行业比如酒店、旅游、餐饮、物流、建筑等其他领域的收入为10。会展场馆是会展业的必备基础设施,各地发展会展业,一般要采取建设优先的原则,即场馆的规模和数量要有前瞻性,可以适度超前。另外,会展场馆的建设会给建筑、设计装潢等行业起到一个明显的拉动作用。而场馆建成后,以其为基础的会展平台的运营又会带动一大批与会展相关行业的发展。(图1)
三、交易成本理论及其在会展实践中的应用
交易成本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H・Coase)1937年在其重要的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中提出来的。主要是围绕如何在交易中节约费用,交易过程中应用什么样的组织体制来协调,以达到用最小的开支完成交易。
1、使企业有效降低搜索信息的交易成本。会展经济会为企业大大节省这部分开支,因为展会主办方扮演着“信息搜寻者”的身份,它能在最广的范围内搜寻出合适的买方和卖方并将其聚集在一起,而企业只需要支付相对数量的入场费用即可享用这些信息。
2、使企业有效降低创新活动的交易成本。在会展经济中,展会方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更多接触机会的平台,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模仿创新过程中所花费的交易成本。
3、有效降低企业为了平衡与客户之间交易的不确定性所付出的成本。所谓的不确定性是指企业对客户资历和可信度信息的了解以及交易失败后所要付出的费用。在会展经济中,展会承办方会以一个中间方的身份来协调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这种不确定性关系,降低了企业为平衡这种不确定性所付出的交易成本。
四、结语
现在,一个城市或者地区会展业发展的水平已经逐渐成为这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会展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的发展,而会展经济在降低交易成本中发挥的作用,使企业只需花费很少的费用就可以完成交易成本,也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企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仅有利于直接参与会展的企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利润,还有利于吸引大量人口就业,刺激有效需求,扩大有效供给,最终促使国民经济平稳快速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玉妹.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篇2
关键词:情现教学 数控加工技术 课程应用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与重要性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所谓情境教学其实就是将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场景教学模式,是一种将认知和情感有效结合的教学方式。其教学的重要内容便是在人为作用下不断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及学习乐趣。情景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是一次大胆的颠覆与尝试,将厌学变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情境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数控课程应用中,依据职业工作环境精心设计与构建教学环境,能让学生放下书本的枯燥,而融入创设的职业工作场景中,在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让学生不再“纸上谈兵”做书呆子,而是自然而然由学生过渡到上班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责任意识、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学习与工作的顺利对接。
(二)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应试教育早已被素质教育取代,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程改革也进行的如火如茶,新发展、新理念、新思想已成为教育界改革的重点。高职院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项专业技能的学校,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同时也更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时代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而所学的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当前高节奏的生活压力,慢一步就会被淘汰,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面临着严峻挑战,目前高职院校中以数控专业为例,数控加工技术是侧重实践性强的课程,涉及到的一些概念、程序、计算等较为抽象,学生们听起来较为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使得高职教育出现发展缓慢、不被重视的尴尬局面,情境教学是围绕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教师通过构建不同情境,让学生融人其中,自主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团队协作意识,才能真正为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数控专业教学发展现状
数控加工技术包含了两方面的编程,即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想要编程顺利开展,首先要对加工零件实施工业分析。编程中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有工艺参数和流程、刀具参数、切削用量和位移参数等等,在进行数控机床加工前,要将数控系统的存储器中储存数控信息,当前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涉及到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数控编程,GAM,CAD等,由于理论知识较为的枯燥、有些难度,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就不太集中,甚至昏昏欲睡,一堂课下来就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人在课堂上但并不是认真听讲而是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并且教学方式多属于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在45分钟的课堂中,用尽各种办法想让学生学习到各种知识,但是课堂很少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对教师讲课内容不感兴趣;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理论与实践教学独立开展,使得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重理论知识灌注,却轻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学生所掌握知识浅显难以深化与理解,因而教学效果不佳。而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快乐学习的目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情境教学法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设计思路
将情境教学模式运用到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中,通过围绕项目进行情境的设计。首先,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一般在校园学习结束后参与到车间工艺员、编程操作员以及CAM编程员等工作中,所以在规划教学程序是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规划的重心,将企业实际的生产产品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支架,突出学生多种职业能力的培养,集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为一体,明确岗位能力需求后,教师在数控教学中,不仅教会学生操作与编程,也要注意学生软件操作、设计创新、分析问题、组织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其次,采用“校企联合,工学结合”为原则,定期进行高职院校与机械类企业之间的调研合作,开展各种讲座,按照职业领域划分出具体课程与岗位职责,将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衔接,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再次,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区别对待。只有教师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投其所好,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营造情境中就应该站在学生角度出发,尊重学生满足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让师生在偷快、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多次互动,让学生获得满足感。随后,对于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能顺利实现较为理想,但是也应该实事求是的依据学生对知识与技能掌握掌握情况去制定教学内容,知识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灵活选择,并且需注意多角度、多方位的考虑周全,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情景教学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的注意事项
情境教学当前在高职教育中开展的如火如茶,对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而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具体应用中仍需要注意几点:首先,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多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动手、在“做”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真正掌握职业技能为日后工作中游刃有余奠定基础;其次,典型零件最好以企业的真实产品为主,教学内容延伸到企业生产实践中,有利于学生尽早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总之,情境教学在当前高职教学课程改革中有着重要意义,极大促进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教师应该有的放失的加以运用,为学生日后顺利工作夯实基础。参考文献:
篇3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尤其是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元化消费需求,将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旅游接待大国,其总收入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消费和投资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双重动力,而旅游投资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中一直发挥主要作用,但我们也应认识到,资金供需矛盾和投资结构性矛盾的持续存在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发挥政府财政导向投资和市场机制导向投资方式的优势,弥补其缺陷;如何构建依托原赋景观的非经营性景区和依托人工开发景观的经营性景区的投资模式,建立系统的景区投资体系,运用创新的投资方式为景区建设注入资本,从而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
2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2.1理论基础
旅游学术界在一些旅游经济学的着作中对经济学的乘数理论加以修正和发展,从乘数的基本概念中引申出来形成旅游乘数理论,用以测量旅游业的投入对国民经济总产值所产生的倍增效应的。包括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引致效应。举例分析乘数效应的过程:假设某景区接待了外地旅游者,带来了旅游收入或旅游消费支出合计为1000万元人民币,同时,我们假设当地的边际消费倾向为2/3,具体过程如表2-1所示:从表2-1反映的旅游乘数倍增效应的传递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旅游初始收入的1000万人民币,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总支出最终增加到3000万人民币,当地的旅游乘数数值为K=1/(1-MPC), (MPC指边际消费倾向)。
2.2相关概念
美国学者网恩(GurniCA)于1985年提出旅游吸引物的同心圆模型,认为一个旅游景区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内核即吸引物的核心,即景区向旅游者提供的基本旅游服务和核心利益;二是保护带即保护内核的空间,即旅游景区的外形部分,包括旅游景区的质量、风格、进入景区的环境等;三是包围区,即延伸部分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见图2-1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吸引功能,旅游者的审美、休闲、娱乐及探险等方面的需求都可以从旅游资源的不同层面得到满足,促使旅游行为的发生和旅游业的发展。发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就要求投资主体因地制宜,-根据旅游资源自身的状况,如资源的属性、类型、丰度等,按照一定的模式和原则,将旅游资源开发组合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景区。同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对旅游资源的投资开发必须合理和适度,注重投资过程中的环境生态保护,确保旅游资源永续利用,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我国旅游投资现状和问题分析......17
3.1我国旅游业和旅游投资发展现状........17
3.1.1我国旅游业现状........17
3.1.2我国旅游投资发展现状.......17
3.1.3我国旅游景区的成长历程.......19
3.2我国旅游投资来源........20
4我国旅游景区投资模式分析........29
4.1旅游投资模式概述...........29
4.2政府财政导向投资模式..........29
5基于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景区投资模式构建.........41
6我国旅游景区投资的政策建议
6.1加强旅游景区项目宏观调控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投资引导机制,实现政府由直接的投资管理向间接的宏观指导转变,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扫清障碍。一是应协调相关部门在旅游项目审批、税收、土地等相关方面制定优惠的政策,实施制定鼓励旅游投资的产业政策,从宏观上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二是主动协调旅游业在投资开发过程中与林业、交通业和环保等部门的关系;三是采用协调、引导、规划等间接性政府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来源流向发展较为滞后的区域,避免资金过于集中于投资效益快的项目;四是应制定具体可行的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内外企业特别是国内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共同发展旅游产业;五是旅游业投资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政府可以运用立法手段避免旅游业投资中的非理。
6.2实施旅游景区项目分级分类指导
我国旅游业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短缺,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投资结构仍不合理。政府主管部门应从旅游目的地的实际出发,调整投资结构,改变投资次序,主要包括:加快例如旅游交通系统的基本设施的建设;规范对旅游景区产品的投资倾向,引导资金从占用数量较多的酒店行业向其他服务设施的倾斜;提升对旅游资源文化属性的开发力度,加大风景名胜区、文化古迹类的投资比重;鼓励引导旅游企业,特别是大型民营旅游投资企业,加大其在我国旅游业投资中的投资主体作用。旅游项目投资进度快慢、水平高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程度。各级政府针对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的基础设
施要进一步完善,建立系统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自助、半自助式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多,游客服务系统、景区安全设施等“短腿”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弥补。 .....
篇4
关键词:体育赛事产业;公共福利;消费利益分析;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5-0023-03
Abstract: Nowadays, many operators and executives in Sports industry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n how much sports could effect the economy.the paper,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some sports industry operator’s anticipation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promotes the economy,finds when policy makers are in use of information to assess the effect Sports industry ha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that taken of context and inexplicable troubles are always existing.Therefor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ormation and some priciples of Economics couldn’t do,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proposals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 Public Welfare; Consumer-benifit Analysis; Evaluation Method
1 前 言
体育作为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中国经济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个不断壮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消费者正逐渐将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宽裕的经济收入用于体育消费。由此表明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用于体育消费正逐渐地增加着社会财富。政府作为社会福利的提供者,也采用不同的手段加大对体育的投入,来介入体育消费市场。国家通过公共产品投资,或公开发行体育彩票进行融资再投资的方式,来扶持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更进一步达到扩大就业的目的。[1]毋庸置疑,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体育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到的明显作用。
但从公共福利的范畴看体育对经济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却是很矛盾的。这可以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结果看,雅典举办奥运会的成本,多达70亿欧元,超出了希腊政府制定的46亿欧元的预算。整个奥运会开支总额,占希腊国民生产总值的2.5%,直接导致希腊两年预算赤字超过3%,超出了欧元区《稳定与增长公约》允许的最高比例。而35个新场馆和媒体大楼在2005年之后,成了希腊政府的一个不小的预算负担。这些场馆每年的维修费用,初步预计在5千万欧元至1亿欧元之间,而这笔钱是用于社会福利改善,可以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的。而从宏观货币供给角度,根据雅典最大的私人银行阿尔法银行宣布的一份报告,雅典奥运会给希腊2000-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9亿美元的活力。这家希腊最大的私人银行报告预测:从2000年到2008年,奥运会的积极影响可能达到250亿欧元。[2]而这家银行对经济的预期着眼点在于,雅典的体育场馆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将吸引更多的高收入旅游者来到希腊,同时希腊的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也将大幅度增加。
计算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就要以国民总收入的情况为基础。衡量体育对经济的贡献,我们常以GDP为标准。论文将用一些事实来说明:体育能促使GDP增长,但单纯地参考GDP,并不会给体育产业经营者多少有用的判断资料。由于体育产业管理者和产业政策决策者对产业信息的需求,本文提出了3种信息资料分析计算方法。
2 体育产业信息分析与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
2.1 体育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计算
计算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常用的方式是计算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与体育产业所创造的GDP,且各自在地方GDP中所占的比重[1]。
从奥运对希腊经济发展的作用实际统计情况看,雅典当地居民用于观看奥运会的支出是不计入GDP。而把国外的观众到雅典因为观看奥运会所产生消费收入计入GDP。这就意味着,大型国际性赛事对希腊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国外的观众到希腊观看奥运和旅游所产生的消费支出有很大的关系。
消费乘数被看作是用于计算,因对体育的直接消费,而促使经济净增长一个重要的参数[1]。例如,体育赛事门票之外的收入,是因不断流动的非本地居民到当地观看体育赛事而产生的,它将推动地方收入进行第二次分配。是直接地对本地经济增长起着作用。同时,地方的社会福利水平,会因为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增加而提高,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显而易见的。
消费乘数的选择对计算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外的一些专家提出的乘数的选择范围是在1.1~2.5之间,实际计算的时候,乘数可能取得更高一些。这意味着假设初始的消费收入为100万美元因为乘数效应而被扩大到了110万美元至250万美元[3]。经济总值对乘数效应是十分敏感的,这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此外,乘数效应不仅与支出而且还与收入(销售或出口)相关。且与就业率和产业附加值有关。不同的乘数效应反映了不同的产业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分析体系。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可以引入这样的体系来分析。有学者认为可以把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看作是一种机会成本,同样用乘数效应来进行说明。但这样就混淆了新的消费与原有消费的区别,过分地夸大了乘数效应[4]。有专家用“独立”经济总量的概念(与之成对比的研究是“促进”)来说明政府在体育设施上的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只有很小的作用,这是不对的。
2.2 如何有效地使用体育产业需求信息
一种符合逻辑的方法是在计算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是该着眼于考虑为什么这样的需求信息是必需的?在分析体育产业的需求信息时,最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2.2.1 政府公共福利(体育产业设施)投资是否正确
政府将福利财政资金用于投资体育产业和体育团体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无论是反对者和支持者他们赖以判断的信息,都是着眼于是否对经济发展有利。不幸的是,实际研究经济发展时,却很难中肯地看待这个问题。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投资是站在国家干预的立场上的。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是为了有效地改变阻止市场有效运行的不利因素。
阻碍体育产业市场正常运转或体育产业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与公共体育产品的经营状况,流动资金和其他群体的利益有关。消费存在着个人和社会需求矛盾问题[5]。在一些文献 研究体育产业市场首先是关注两种潜在的市场失灵。经营公共产品最容易像“脱缰的野马”那样控制。一些专业公司会潜在地发生严重的财务问题,比如上海F1的汽车拉力赛,由于不能获得预期的赢利,一些企业会选择暂时退出市场。而不是一直经营到产生赢利的时候[6]。
设计具有个性的公共体育设施,有时候也可以成为一个人造景观,吸引旅游者前往参观、旅游、消费,而赛事的忠实观众也会变成潜在的消费者,而这些体育设施更会成为一个城市的骄傲。当一个城市拥有一系列设计壮观的体育设施时,媒体对外宣传一个城市的形象时,从电视画面我们看到的景象是非常赏心悦目的。事实上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因体育赛事的直接需要而进行大规模的场地建设,往往给当地的消费者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基础建设费用的高投入,同时围绕着项目的投资在不断增加,当地的消费水平一路上升。当地消费者本该从这些公共产品的建设中获得利益,在转换支出后进行收入再分配,从而提高地方总体经济实力,但实际的通货膨胀却已经抵消了该得到的利益。另一方面,体育设施的建设,使一个地方的建筑行业得到发展,并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7]地方的产业经济模式趋向单一化,从经济学角度讲,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在高通货膨胀的背后,往往是大量失业开始的前奏。
地方或国家的GDP会因为体育产业获得增长,但单从体育产业中取得的消费或收入乘数效应,并不能解决实际的市场失灵。因此,政府为实现效率最大化而投资体育产业只具有一部分作用。事实表明单一的体育产业经济活动和总体经济规模是有很大的关联。计算这些数据或许是个很有趣的数学问题,但却并不能作为政府进行干预的判断标准[7]。
如果政府进行干预是为了一些非效率最大化的目的那又另当别论。事实上很难有什么客观的标准可以判断政府用于体育产业财政补贴是否恰当,地方经济政策的出台总是优先考虑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而不是考虑它背后的社会利益。然而,体育产业使GDP增长,绝不是因为政府的财政补贴投入越多就取得越大的增长,同时还要取得效率最大的实现。
2.2.2 体育产业绝对规模是评价体育产业对经济贡献的标准
常规分析计算体系的结果,往往认为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赛事举办对地方经济的国民预期收入的贡献并不是很大。衡量体育产业的规模,是从GDP获得直接或间接增长出发的。
用这样的计算体系,计算的结果表明:商业性的体育活动,只会有利于本地消费者和投资者而对地方总体经济却只有很小的贡献。这就导致一种可能那就是经济发展将出现很黯淡的前景。[8]常规的计算中,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收入是被计入地方经济总收入的,而地方经济总收入是不计算对出口或是由非本地居民在当地的消费支出的。经济收入可以来源于举办者的收入也可以是来自于观众观看比赛的消费。举办者的收益来自于最大限度地使用低成本的经济资源所产生的价值,而这些经济资源本来可用于其他方面。从观众消费中所取得的收益,实际来源却是本该用于让消费者能有更多消费选择和更大的消费效用福利。
我们用供求曲线来对体育赛事的门票供求关系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假定有数量为Q1的门票,我们首先假定全部的门票被当地的观众购买,而没有一张卖给非本地的观众(包括国外的观众和本国其他地区的观众),每张票的价格为P2。而体育赛事对传统经济的促进作用体现在:非本地观众的消费,引起地方GDP的增长是大于GDP的乘数效应的。当数量为Q1的门票被卖给当地人后是不计入当地的总支出的而是算作转移支出。从福利经济学的观点看来:赛事总价值体现在观众愿意且能够支付的消费。从当地的预期来看当地的毛收入相当于OQ1EP3部分的面积。我们把这个总值进一步分成3部分。在OQ1EP1内表明赛事门票的机会成本被主办者完全控制。而这些门票的净消费剩余为P1EP2。而其余的消费剩余为当地观众的消费剩余,即为P2EP3。
图1 体育赛事门票供求关系
体育产业对当地福利经济的总净贡献,体现在整个门票收入剩余(P1EP2)加上当地的消费剩余(P2EP3),而与消费收入和乘数无关。此时,体育产业对经济促进作用,优于主办者取得超过其他企业的收益加上因赛事而支付门票所取得的国民消费的剩余的总值[7]。
2.2.3 体育产业的相对规模计算
主办者预算和消费者支出是不被计入国民总值的,国民总值在这种模式中是无效的。事实上,体育产业创造的GDP与总GDP是相关的。因此,GDP是衡量在体育赛事上的总支出的最好方法,而非单单是衡量从外国公众身上取得的消费收入。[8]GDP是一种衡量体育产品和体育产业服务的最好方式。它包括国民生产总支出和出口收入。
3 计算方法的选择
人们想了解体育对经济的贡献有多大,是从不同的目的出发。怎样才能理解这种情况呢?在这里我们提出3种不同的价值计算方法。
3.1 如何判断政府津贴的合理性
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在市场失灵时提高闲置生产力的效率。所以问题并不是只停留在体育对经济发展是否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是要看哪一个现实因素与市场失灵有关,这个因素可能会妨碍体育对经济的潜在促进作用[9]。本节从3个直接的方向出发讨论这个问题:(1)判断市场失灵是哪种情况;(2)衡量体育赛事对社会效益的影响;(3)衡量体育赛事对社会效益的影响范围可以扩展到纠正市场失灵。显著的经济效应或潜在的市场失灵的判断标准,要根据一项体育赛事的实际经济意义或关注它对市场产生的效应,这可以任意选择。市场失灵的程度明显地与事实有关,因此分析会涉及到一个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经济角色转换标准。从体育赛事中取得的净社会收入的计算,涉及到消费剩余和供给剩余来源。挽救市场失灵的减税政策导致社会收益等于政府干预的成本。这个成本包含:因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激增所导致阻碍因素,因为投资于体育的财政资金的机会成本,与对其他社会公共产品投资是矛盾的。政府干预的同样具有它的效率。[7]干预的结果造成一些体育产业的从业者获得相对高的收入,例如职业运动经理人和与体育相关的新闻媒体。这些从业者的额外收入使靠出租体育场地的从业者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效率公平。此外,体育带来的利益,大众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好处。相应的从业者将最大地、潜在地从公众的身上获取从体育对经济的贡献中取得的利益,这是那些鼓吹政府应该投入更多呼声所想得到的利益所取得的结果。政府介入体育是否恰当,要分析整个相关企业从中取得的利益。
3.2 何为体育对经济的绝对贡献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引入福利经济学中的社会剩余的概念。体育产业的价值是国民消费剩余加上体育设施拥有者从中设施租用中所取得的收入。事实上经营者在体育场地社会价值利用和租用收入之间的选择是不同的。所有的资源应该被确定一个价格等价于他们预期产出的价值。因为所有的资源的市场价格反映了真实的社会机会成本,政府投资是为了提高就业,而投资产出与社会机会成本是矛盾的。[9]
消费剩余是最难计算的,因为消费剩余依赖消费者的最大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从成本收益分析看,当传统经济低迷时,很少有消费者消费和很少有资源用于体育,后果是明显的,失业将明显上升。
3.3 体育的相对利益分配
举办一项体育赛事需要进行一个简单的消费支出预算。这就涉及到体育赛事的总支出预算,包括本国居民和非本国居民的总消费支出。这需要直接和本地GDP的总体水平相比较。[10]然而GDP等于经济活动和经济福利的支出,屏除本地企业的影响,单纯看国民福利是个不准确的指标,例如GDP只衡量市场交换同时它忽略了消费剩余的计算。因此,体育产业的相对GDP与总GDP是相关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计算体育在现实国民的相对利益分配。
4 结 论
篇5
【关键词】 英语书面表达 恐惧心理 有效途径 写作兴趣
一、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现状分析
书面表达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一种题型,也要求学生必须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发挥,有较大的灵活性。然而,目前学生的写作技能与高考的要求相差甚远。并且,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谈虎色变”,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心理和排斥情绪,对写作不感兴趣。作者所在的中学,所教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早有放弃学英语的念头。记得高三一模后,作者所任教的高三(2)班作文平均分仅为7.5分,其中0分(一字未写)的学生有15名。高三(1)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要略高些,但是,平均分也仅为12.3分,其中,0分的学生有7名。那么是什么让学生对书面表达如此恐惧呢?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对所任教的两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如下:
1. 你对英语写作感兴趣吗?A、非常感兴趣 B、一般 C、不感兴趣
2. 你害怕写英语作文吗?A、非常怕 B、有点怕 C、不怕
3. 你每天都会背单词吗?A、不会 B、有时会 C、会
4. 你在乎老师对你作文的激励性评价吗?A、不在乎 B、有点在乎 C、非常在乎
5. 你有过放弃学英语的想法吗?A、很早就有 B、曾经有 C、没有
通过问卷调查作者发现:被调查的82人中,仅有30人对英语写作感兴趣,占31%;有52人非常怕写英语作文,占63.44%;有30人很早或曾经有放弃学英语的想法,占36.56%;有69人非常在乎老师的激励性评价,占83.88%。作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英语书面表达存有恐惧心理,不敢写。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学生害怕写作呢?
二、探究恐惧心理的成因
1. 书面表达难的心理暗示。有些学生从一开始时候就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这么差,肯定写不好,怕写或干脆不写。
2. 缺乏成功的体验,失去写作兴趣。在平时的写作和考试过程中,教师的评语缺乏激励,久而久之,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3. 语言基础知识薄弱。很多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忽略基础知识的累积。基本上不记单词和词组,语法实际运用能力差,基本语法错误严重。这样,到了写作的时候只能是“无米之炊”。
二、克服学生英语书面表达恐惧心理的有效途径
1. 克服心理暗示,激活学生写作兴趣。心理学认为,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总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因,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书面表达难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这种动机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学生就会陷入害怕写作---无法提高写作能力,消除写作挫败感---厌恶写作的恶性循环。
2. 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特的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是一个从外部评价到内部评价逐步过渡、逐步内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们往往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不自觉地感觉自己,然后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因此,教师的评价十分关键。对学生的评价应遵循“激励性原则”,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从而克服书面表达的恐惧心理。作者作了一些尝试:
①口头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一句简单的激励性语言将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点评不应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确与否,而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可以对他们的思路、语言等作出具体分析,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学生某种程度的肯定。
②书面评价。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留下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不仅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奖励,更是作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使学生产生愉快的体验。几句激励性的语言既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让老师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3. 夯实语言基础,提高写作能力。激励性的评价固然能促进学生的写作热情,但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现实的写作困难的话,他们的写作恐惧心理也就难以真正克服。归根到底,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完善他们的基本写作能力结构,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俗话说,学好英语,听、说、读、写少不了。
(1)通过听写抓双基。单词和短语是书面表达的基础,听写是促使学生掌握单词和短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作者的做法是,为了加强默写的检查力度,每次默写,会请2位同学上黑板默,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默写积极性。之后让学生用单词和短语去造句,并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同学朗读。这样被选到的学生自信心和写作热情也得以提高。也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对于写作的帮助很大。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得以提高。
(2)讲授写作技巧。做书面表达,要掌握一个总的原则是“不漏、不错、不乱写”。 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虑、着手:
①审题,明确要求。仔细阅读文字背景材料,,明白这个文章要表达的是什么主题。
②组织,也就是列举出每段的要点。
③转换,进入实质性的语言加工阶段。鉴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作者总是提醒学生,少用长句和从句,一个句子只要表达一个考点。这是保证我们这些学生能写成句子的最好方法。此外,还要选择正确的人称和时态,尽量使用自己“拿手”的句子。
④检查,考点有没有遗漏。单词是否拼写错误。语法正确。
三、结语
让学生克服书面表达的恐惧心理,让他们敢动笔写,愿意动笔,对于像我们这样英语基础薄弱的高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与心理障碍,扫清写作障碍,加强基础知识的累积与日常写作训练与指导,才能提高书面表达的水平。
参考文献:
《情感教学心理学》卢家楣
《外语教学心理学》章兼中
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经济危机 稳定器
2007年从美国开始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经济,成为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一场金融经济危机。其波及面宽,影响深远,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导致大量的国家经济衰退、国家债务危机不断。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经济表现抢眼,继续保持了前几年的增长势头。2008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为9.7%,远高于世界平均的2.41%。总的来说,中国应对金融经济危机是成功的。中国成功应对金融经济危机的因素有很多,中国政府及时推出了多项财政货币政策,例如4万亿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其中,正如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指出的那样:国有企业成为抵御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稳定器作用,是中国成功应对金融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2008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探析
从表象来看,本次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民众过度超前消费“寅吃卯粮”长期积累引发,直接原因是金融监管不到位,放任次级贷款吹大金融资产泡沫。当金融或经济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引起连锁反应,引发信用信心危机,导致金融资产泡沫破裂,影响到实体经济,产生经济危机,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起贷款。由这些贷款衍生出的次级债务使得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投资者发生大量损失,银行呆账坏账大增,相关投资银行面临破产,投资者损失巨大甚至破产,导致进一步投资、消费萎缩,经济出现衰退、萧条。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纵观资本主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多次的经济危机显示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爆发,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法调和,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无法调和。
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经济自动达到最优状态理论中,是以市场主体为“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现实中不存在“理性经济人”,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恰恰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理论基础之上。作为经济生活中的市场主体是有限理性的,有限理性会导致某些情况下短期理性而长期不理性、个体理性而社会整体不理性即所谓的“公地灾难”等问题。同时,由于存在垄断、外部影响、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等引发市场失灵的各种因素,叠加之后产生了西方经济学理论没有预见到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
二、国有企业在本次金融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国民经济管理有五大目标,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产业结构高级化。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处于潜在产量时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预期收益不足和流动偏好陷阱,信心不足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总需求不足,出现经济萧条。
国有企业在本次金融经济危机中,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经济增长,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和消费创造了直接有效的需求,还在在消费和投资方面提供了信心。正如温总理支出的,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信心是投资和消费的支撑,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乐观倾向和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投资的最后买单者,导致投资信心充足,同时国有企业职工工作稳定和工资稳步上涨为消费提供了信心。国有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了天量投资,产生了直接的有效需求,直接有效需求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增长。2009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创纪录的43%,并且占到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1%,而2009年全国的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只有29%。二是国有企业本身的消费和企业职工消费对总体消费起到了支持作用,我国民众的消费能力主要是来自工资收入。2008至2010年,即使发生了全世界的金融经济危机,国有企业平均职工工资在此期间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保持了12%的增长,稳定了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增长预期,保持并提高了国有企业职工的消费能力,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消费提供了动力。
在充分就业方面,国有企业由于体制机制传统和政府干预,并未出现大规模裁员,为国家的充分就业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投资和消费对就业拉动非常直接,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全面的就业增长,2008年至2010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平均增长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4.1%左右。
在物价稳定方面,国有企业因为有社会效益目标约束,不像私营企业一样,因追逐短期个人利益囤积居奇。国有企业会在政府给定的目标和干预下,主动牺牲局部利益,暂时放弃利润最大化目标,全力维护全局利益,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例如2008年中储粮系统向市场销售粮油6880万吨,保证了市场粮食充足供应。2008年该公司共完成各类政策性粮食收购9325万吨,政策性粮食收购使农民直接或间接增收500亿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高层认为,政府部门通过控制粮油价格等措施防止了CPI一路上扬的势头,从而在下半年经济出现下滑时避免了“滞胀”的危险局面。
三、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机理
首先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国有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其次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国有企业恰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有限理性导致的个体理性而社会整体不理性、短期理性而长期不理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等。一是政府作为超脱于市场的管理者,会站在社会全局管理引导企业行为,国有企业作为政府设立的经济组织,首先必须服从政府的目标,实现社会整体理性和长期理性。政府作为市场信息的收集者,往往比一般市场主体具有信息优势。国有企业作为政府管理下的经济组织,自然而然地拥有信息优势,一定程度上弥补信息不完全的缺陷。
从微观角度看,国有企业的功能和定位、天然的过度投资倾向和行政干预下的收缩效应,成为国有企业能够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的重要原因。
首先国有企业是国家出资设立的特殊经济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就承担着双重功能。作为经济组织,具有逐利功能;作为国家设立的组织,存在实现政府目标的社会功能。国有企业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和工具,通过国有企业,政府可以实现直接的经济调控。当市场运行出现波动时,通过行政命令或者授意,国有企业可以在短期内主动牺牲自身的短期、个人利益,实现国家、社会公众的长期、整体利益,稳定公众预期,防止市场波动的扩大,是市场经济中“有形之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限理性和市场失灵所造成问题。
其次,国有企业具有天然的过度投资倾向。首先国有企业作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产生了委托关系。当委托人和人存在着目标不一致,人会利用本身的信息优势和直接控制权,进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活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经理人市场的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和企业家风险倾向,过度投资现象就会产生。如果冒险成功将会获得巨大利益,失败后损失较小,冒险的收益为正,就会刺激人拿委托人的利益去冒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和地位与企业规模成正比,国有企业规模越大,企业领导的行政地位越高,会获得更高层领导的关注,容易获得进一步提拔的机会。
再次,行政干预下的收缩效应明显。当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过去,国家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政府会要求国有企业主动进行适度收缩,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水平投资项目,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从表2可以看出,2010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增长率只有19%,2011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环比为负增长,表明国有企业进行了全面收缩。避免了过度投资引起经济过热,稳定了市场运行,从而避免了个体理性而社会整体不理性、短期理性而长期不理性的局面。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前文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因其所有制性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国有企业的功能和定位以及过度投资倾向、行政干预收缩约束等运行机制,能够担负起国民经济的稳定器的重任。在本次金融经济危机中,国有企业发挥了巨大作用,拉动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稳定了物价,也确实起到了国民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但国有企业同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发挥好国有企业稳定器功能的同时,避免副作用。
首先要解决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成本过高的问题。近年来,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薪酬在市场化口号下,直接薪酬逐渐提高,有些上市公司规避国有企业薪酬的倍数限制。在职消费越来越高,高配公车、公款消费、公款出国等,增加了国有企业的成本支出;通过权力变现产生非法收入,豆腐渣工程和劣币驱逐良币的人力资源,间接增加了企业成本。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减少或杜绝这些问题的产生。
其次,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风险。由于委托和行政干预双重影响,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相比一般的企业要更大,一旦控制不好就会造成经济过热,反而影响政府调控,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最后,国有企业因为目标多重而导致的微观效率低下。目前国有企业受到诸多诟病,主要是因为微观运行效率较低,价高质低。改善微观运行效率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实现国有企业双重目标。应当加强企业家创新能力培养和考核,科学合理界定企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分别加以考核。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杨瑞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元春.国有企业宏观效率论―理论及其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1,(05).
[4]马永强,向杨.政府干预下的企业过度投资:一个理论框架[A].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11.
[5]刘吉斌.国有企业的作用及其转换性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6,(04).
篇7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训;作用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具有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有一定结构冲突,企业只有加大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才能完善企业人力资源、提高企业边际收益率,让员工自觉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留住高素质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人力战略资源。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中的教育培训
人力资源部门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的部门,它必须根据企业需求、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因此,有计划地对在职员工进行学历、技术职称、技能等级提升十分必要,同时组织科技信息及人文素质的讲座,并针对性地外出参观学习,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技术、心理(情操)的整体素质,这是开阔企业员工眼界开拓发展思路的重要环节,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改造,科技进步,提高效益的路径之一。因此,人力资源部门要把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解成自身工作目标和阶段性的工作目标。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有意识、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人才储备工作,只有这样在战略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有备无患。所以,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对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领会于心,并能高瞻远瞩,同时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建立完善的人才库机制,方能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远大愿景。
人才选拔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既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企业任职的人员,并从中挑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以确保企业的各项活动正常进行。人才选拔是其他各项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选拔人才时,必须考虑到资源配置要与战略目标的实现相适应,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关,根据需求合理进行人才选拔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教育与培训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人力大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和转型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只有通过教育和培训才能充分的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中国的企业家必须树立起这样一个观念: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人力资本是企业投资收益最好的资本,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是企业长久战略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后,更应该重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发,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吸收、利用先进知识的能力,为企业储存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下面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教育与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教育与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经济效益分析企业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是一种长期投资行为,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储备了人才和知识技能,但投资的成本是在当期发生,而投资的收益却是在未来获得的,这种投资的收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期性以及多效性,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具备战略发展的眼光,运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首先,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教育与培训,会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增加意味着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在同等的人力投入情况下,员工的质量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会增加企业的产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边际收益率,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其次,教育与培训具有很高的投资收益率。在企业的所有人力资源投资当中,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企业投资的核心。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可以直接形成企业的生产力,提高受训者的人力资源水平,特别是企业针对新入职的知识型员工的培训可以迅速培养他们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能力,使新员工迅速掌握特定岗位所必须的工作技能,在短期内获得老员工所积累的工作经验,直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带来很高的投资收益率。
最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还存在着溢出效应。任何一项在经济发展带有主观目的的投资,在客观上都会拉动相关产业的需求,最终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溢出效应。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在主观上可以增加本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还存在着经济学当中的乘数效应,即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支出,在客观上可以拉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越来越委托专业的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这就在客观上拉动了社会需求,通过培训产业链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乘数效应。因此,教育与培训可以很有效的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还会在客观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教育与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管理效应分析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不仅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使企业具有更大的边际收益率,同时还可以让企业的管理更具效率,可以让员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文化和发展战略,把自我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在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同时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首先,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指的是该企业的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同时企业文化还具有调节功能以及约束功能,能够很好地协调企业的各部门以及部门内部员工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只有通过培训与教育来培育企业文化,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才能让企业更好的实施战略发展,让员工把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其次,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还可以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美国学者马斯洛指出,员工的需求是分层级出现的,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以及受人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企业给员工的福利薪酬以及各种保险可以满足员工的前三级的需求,而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自我素质,让员工感到自尊和受人尊重,让员工有能力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
第三,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可以保证企业人员流动的稳定性。企业为员工提供适合本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可以让员工掌握更多适合本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但这些技能不一定适合另外的企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就会增加员工离开本企业的退出障碍。此外,员工也会在跳槽获取更高报酬与本企业提供的增加个人能力积累以及未来更高收入之间做出选择,这也会增加员工离开企业的机会成本。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一是要理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健全和完善部门职能;二是要专业化、标准化,做活人力资源这盘棋;三是要建立相应的独立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远大战略目标。从教育培训来讲,首先要寻找企业的需求点,把带有针对性、实质性的需求转化为教育培训的具体行动;其次是要建立一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培训网络,共同开发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三是形成产、学、研联盟,团结协作,共同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中信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经济波动;经济稳定化
0引言
1982年6月4日,英国著名的物流咨询专家KeithOlive在金融时报采访中第一次公开提出供应链管理这个概念。他认为:供应链管理(SCM)是规划,实施和控制供应链运作的过程,目的是尽可能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供应链管理涵盖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和成品从运动点到消费点的所有流动和储存。自此,供应链管理理论教学研究和实施在大学和大中型生产企业大规模展开。到1990年代后期,经济学家们发现供应链管理不仅有微观管理效益,而且也有宏观经济效益。即供应链管理不仅在微观层面能够提高管理水平,而且在宏观层面能够降低经济波动。
1供应链管理概念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供应链管理最初是来源于生产营运管理,属于管理学概念。1990年代后期,经济学家们发现供应链管理不仅具有提高微观经济效益的功能,而且也有促进宏观经济稳定的功能。故应该赋予供应链管理以经济学定义。
1.1供应链管理的管理学概念
供应链管理就是协调及控制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内外资源以共同满足消费者需求。将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企业看作为一个企业同盟,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同盟的内部管理就是动态的满足市场需要的企业联盟管理。
1.2供应链管理的经济学概念
研究美国宏观经济的、尤其是美联储系统的经济学家发现:第一自1980年代初起,美国经济进入大缓和时代,市场供给和需求越来越均衡,市场出清水平越来越高,经济波动趋于微波化。第二,这种前所未见长期的经济波动微波化的宏观经济现象恰与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革命同期兴起。由此,经济学家们开始研究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动性。研究供应链管理是否能够促进经济波动微波化。也就是供应链管理不仅有微观管理效应,而且也有宏观经济效应。为此,赋予供应链管理以经济学概念就成为必要:供应链管理是基于弱化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协调控制供应链的供给和需求均衡,并基于供应链管理网络的外部性,将供给和需求均衡特性扩散到更大范围的其他相关行业,进而达成市场出清的经济稳定化。
2经济稳定作用
经济学界认为,在1980年代之前,促进经济稳定化一般有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这两种手段。由于市场机制存在失灵现象,尤其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市场机制作为经济稳定化功能出现了明显失灵。故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应该出面实施宏观调控,由政府采取行政、财政和货币手段创造需求以带动生产和供给,恢复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但1970年代的经济滞涨现象打破凯恩斯经济学的神话,加上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1980年代初,孕育和推动新型经济管理方式的诞生——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的替代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超越了市场机制的经济稳定功能的缺陷。
2.1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功能。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供求与竞争风险作用机制使得经济活动趋于稳定化。
2.2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宏观调控是为纠正和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宏观调控不能也无法替代市场机制作为经济稳定机制的基础作用。宏观调控调控经济的方法是逆经济周期,即当经济过热,需求过旺时,压制市场需求;当经济衰退,需求低迷时,创造需求,以烫平经济周期与缓和经济波动。宏观调控的手段是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和措施包括行政、财政和金融政策及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投资、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2.3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突飞猛进
使得供应链管理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得以有效的实施,使得供应链节点企业的采购流程合理化,在满足生产和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库存水平,弱化了牛鞭效应,并基于供应链管理网络的显著外部性,使得牛鞭效应弱化扩散传导至更大范围相关行业,促进市场出清水平的提高,使得经济波动微波化和稳定化。
3供应链管理在耐用品行业中的显著经济稳定作用
1980年代初期,基于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运营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和供应链管理理念在大规模耐用品行业中快速转播(尤其是汽车工业),加上大规模耐用品行业的产品特性(价格高、功能重要、生产复杂)以及消费行为改变,使得这个行业中的超大型核心企业迅速全面地实施“maketoorder”、“backorder”和“JIT”等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的生产方式,以优化生产模式将大波动幅度的不可控需求(订单)转变成小波动幅度的可控需求(销售)。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使得这种可控需求在供应链中的传导透明化和即时化,而且大规模耐用品行业基于其长供应链和复杂物料清单结构叠加美国的高消费(采购)边际倾向所产生的高乘数效应(物料清单越复杂,供应链越长,乘数效应越高,传导性越强),从而具有更强的供应链管理活动传导性,能够将可控需求波动收敛特性基于强大的信息技术通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供应链有效传导到更多、更大范围的其他相关行业,进而影响带动经济波动微波化和稳定化。
4小结
在协调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方面,以现代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作为看得见的手正日益取代看不见手的市场机制,并且改变了整个经济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是供应链结构发生变化。基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管理作为新型经济组织形式不仅日益主宰市场的供应方,而且使得需求方日益规范化和组织化,并基于供应链管理网络的外部效应,将供需均衡扩展到整个经济活动中,提高市场出清水平,使得供应链管理网络具备一定的经济稳定功能,最终实现经济波动的微波化。
参考文献:
[1]曹永福.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研究评述[J].经济研究,2007(7).
[2]范剑勇.产业外部性、企业竞争环境与劳动生产率[J].管理世界,2009(8).
[3]高阳.现代经济周期理论评述与批判[J].南开经济研究,2015(1).
[4]龚刚.回归哈罗德: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与波动[J].世界经济,2009(4).
篇9
[关键词] 社会保障宏观经济困境
社会保障制度自19世纪80年代在德国建立以后,其他欧洲国家纷纷效仿,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但工业国普遍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许多国家发展中国家也陆续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我国在经历了二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出现了诸如收入分配不均、资源浪费严重及内需不足等经济问题。因而,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必需,也很紧迫。
一、从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分析
政府对经济的关注一般集中在经济的增长、失业问题、通货问题等方面,本文将就这几个方面来探讨社会保障对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
1.鼓励消费,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借用西方经济学收入循环流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社会保障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用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M表示进口,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J则表示对收入循环流的注入,W表示为对收入循环流的撤出,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C表示国内消费。从而:
J=S+T+M,W=I+G+X
一般地认为,注入最初超过撤出越大,国民收入的增加将越大。从而如果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从以下几方面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其一,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无形之中会增加政府的支出,从而政府支出G增加,注入J增加,进而需求增加、企业收入增加、家庭收入增加。企业应对需求增加生产,使用更多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产生所谓的乘数效应。与此同时,税收增加、储蓄增加及进口需求增加,即撤出增加,直至J=W为止,经济重回均衡。用公式表示:
GJ>WYW直至J=W为止
经济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均衡;其二,虽然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人均拥有的存款超过了1万元,但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达到0.447,已明显高于国际上收入贫富差距0.4的警戒线。而因为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者,收入悬殊造成了高收入者不想消费而将收入储蓄起来,低收入者想消费却苦于没有钱。社会保障制度被认为具有公平分配的功效,势必能通过转移支付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现状,从而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并减少高收入者的收入,因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高于高消费者,使得消费C增加,储蓄S减少,用公式表示:
SJ>WYW直至J=W为止
储蓄减少,消费增加,出口、投资、消费的畸形比例得以纠正,多动力的需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其三,社会保障帮助失业者培训,不仅提高了合格就业者的质量也增加了存量,从而提高了潜在产出水平,为今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证;其四,劳动者因为有了保障,对未来更有信心,总体消费倾向提高,内需同样被拉动。
2.解决失业的有效途径,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开始自负盈亏并在市场上进行激烈的竞争,为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以取得竞争的主动,企业纷纷减员增效。原本在计划经济时期的隐形失业得以释放显形,劳动力市场上一下子出现了许多富余劳动力,即下岗工人;另一方面,随着二元经济被打破,许多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出现使原本不容乐观的城市就业情况更加紧张,竞争也更加激烈。另外,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也加入就业大军,这部分的劳动力因其之前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所以暂时的失业对其自身的伤害要远远少于前两种。从而在解决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问题上,首先,应该考虑前两种人的失业问题,其次,再考虑新进人员。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为缴费人员,即参加工作后失业的人员,保障其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并加以培训以适应新工作岗位要求,从而达到降低失业率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总的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在处理失业问题的过程,与国家处理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优先次序是一致的。
3.减少通货紧缩压力,挖掘经济发展潜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在总量上保持较稳定的增长。除1989年国家经济体制作重大改革而引起的投资额减少外,各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大大地刺激了投资的增长,其中1993年增长率为61.8%,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近年来,尽管各项经济政策逐步成熟和投资的有序化发展,投资增长逐渐趋于平缓,并且稍有回落,但截至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仍达44.4%。然而,投资是不稳定的。一旦投资需求降下来,而出口、消费需求没有及时有效增长,那么总需求将下降,则国民收入将成倍下降,进而失业率上升并导致通货紧缩缺口。失业率的上升将令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上升,社会保障支出随之增加,社会总需求不会因为失业增加而进一步萎缩;同样的道理,如果经济过热,产生通货膨胀缺口,由于政府税收增加、社保支出减少,可以冷却过热的经济,缩小通货膨胀缺口。故而,社会保障制度又被称为社会的“自动稳定器”。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出路的思考
1.保障范围过窄,发展不均衡
我国多数城镇职工未能享有社会保险,而广大农民则基本上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种情况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并且已经成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隐患。因而,目前应该尽快提高社会保障范围:第一,尽快地把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从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农民工的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很多农民工和城里人同工,却没有一样的待遇。第二,为失地农民提供社会保障。2002年至2004年初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征地5600万亩,4000多万农民因此失去土地。现在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会少于5000万人。这些人,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民,就业很难,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非常迫切。第三,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社会保障。在灵活就业人员中,一部分是下岗失业职工到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就业,或者打零工、小时工等,收入不固定、工作单位不固定。这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部分大学生,一部分文化水平、技能水平比较高的在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就业的人员,也采取了灵活就业的方式。而原来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面向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有固定工作固定收入能够连续缴费的人群,所以对待灵活就业人员应该设计更好的、更加灵活的制度。第四,在农村普遍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和城里人不一样,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低一些,因为农民有承包地,可以种粮食、蔬菜。从补差来看,各地农村也有差别,平均起来,实际补差每个贫困人口一年100元~200元就可以了。亚洲开发银行认为按我国农村贫困人口2700万计算,有27亿元就够了。
2.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杜绝平均主义,提高缴费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中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换句话说,如果货币从高收入阶层无偿转移给低收入阶层,那么社会总福利将增加。更进一步说,当绝对平均分配时,社会福利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这说明社会保障将一部分收入从富人手里转移至穷人手里的机制是有道理的,但是绝对的平均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都是行不通的。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平除了社会公平之外,还要求经济公平(要素的投入要求相应的回报),即效率。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经验告诉我们,完全的以社会公平来配置资源是无法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的,是无效率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提高生产力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因而当前我们必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期今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社会公平。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上,一方面,就是现阶段保障的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水平低缴费水平低,人们负担得起。配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能较好的调动人们缴费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新网:《我国GDP仍由固定资产投资拉动》[ol],省略/pubnews/doc/read/xxck/154606543.119199762/
[2]李生祥 丛树海:《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乘数和实际乘数效应研究》[J].《财政研究》,2004年(1):第10页
[3]HARVEY S.ROSEN:《财政学》(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JOHN SLOMAN:《经济学》(第四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奥运经济;投资模式;效应;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0-1306-02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现代奥运经济全面商业运作成功的典范,自此以后,奥林匹克运动也找到了符合现代体育市场运行规律的运作方式,确定了奥林匹克经济系统的基本框架。虽然奥运的商业化招致了不少非议,但我们也应当客观地看到,正是由于奥运蕴涵的巨大经济魅力使得主办城市之争日益激烈,也使申办成功后的欢呼更加发自肺腑。
1奥运经济
所谓奥运经济,就是为满足举办奥运会的相关需要或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而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对主办国或举办城市产业直接或间接的巨大诱发效益的总称。奥运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现象,在国际的发展也凸显其重要性及前瞻性。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角度看,奥运经济的影响是一种需求冲击,即奥运会引发对基础设施投资、旅游出口、电视音像出口、商业贸易等需求的变化,通过直接效应和乘数效应影响主办地的产出、收入和就业水平。不过,这种冲击是短暂的,尤其是会在奥运会举行期间集中爆发,形成需求的“峰聚效应"。由此,有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北京奥运周期,即奥运经济的时间范围。[1]从奥运申办成功到奥运会后,即2002-2010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奥运会前期 (2002-2007年)、奥运会中期(2008年)和奥运会后期(2009-2010年)。
2奥运经济的投资分析
2.1奥运投资模式从表1可以看出,自1984年以来不同国家举办奥运会,其模式各不相同。主办国或地区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绝对收益相对较小,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或地区收益则相对较大。
2.2奥运投资成分历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大多数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已比较完善,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改造。从奥运投资的支出趋向分析各个国家的特点发达国家总投资中奥运会的直接投资占全部投资的大部分,总投资的规模相对发展中国家少得多(表2)。相对来说,像20世纪90年代的巴塞罗那,由于在基础设施方面欠账太多,所以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还需大力投资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他们的奥运会投资与奥运会直接投资的差额是比较大的。相对压缩奥运直接投资规模,适当扩大奥运间接投资成为最近几届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关键。
从表2所列奥运会投资情况分析来看, 间接投资是奥运会投入的主体,其规模远远大于直接投资。[2]根据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比值可以看出,投入风险与两者间比值成正比例关系,即两者比值越大,产生的投入风险就越大,越容易造成收益负增长。
北京现在所处的阶段和当年的巴塞罗那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了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我们不但要投资比赛设施、传媒设施、运动员村等的建设,还要大量投资进行道路交通、环境保护、通讯设施等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北京市奥组委预算报告》和《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北京奥组委的预算投入与奥运会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之和的差额也是很大的,这一比例大约是1:5。
3北京奥运经济的效应考察
3.1正效应
3.1.1投资需求扩大2008年奥运会预计总投资额将达到350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 8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入的225多亿美元,主要由中央财政、市财政和国内外企业投入,如果把基本建设投入的50%算作是北京市财政的投入,那么承办2008年奥运会将给北京带来90亿美元的新增投资(从北京地区之外流入的资金),约合人民币745亿元。[3]这笔巨额的新增投资,再加上该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将成为牵引北京经济高速增长的助推器。
3.1.2消费需求受刺激首先745亿元的新增投资将主要用于购买北京地区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大规模的集团购买将对北京地区很多行业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消费形成刺激,其中对建筑、交通、邮电、通讯、旅游、餐饮等行业的拉动作用会更大;另外奥运会是一个动态的、极具号召力的“人文旅游品牌”,承办国和地区可以利用这一“品牌”使该国和地区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成为国际和国内旅游的热点。当数以千万的国内外游客因奥运会而来北京观光,他们在拉动北京地区的消费需求方面将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推动北京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4]
3.1.3增加就业机会历届奥运会在带动主办城市就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在1987-1992年的筹办期内每年新增就业人数5.9万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带动了7.7万人的就业;2000年悉尼奥运会创造了10万人的就业机会。[5]由于北京市整体劳动生产率、资本和技术的密集程度以及劳动力价格都低于发达国家的奥运会主办城市,因此主办奥运会在带动北京地区就业方面的作用会更大。如果按北京承办奥运会能新增投资745亿元,且每10万元投资能新增一个就业机会算,那么这届奥运会将产生74.5万个就业机会。根据奥申委申办报告中所列的现金流量表来分析,带动就业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4-2009年的6年间,其中2006年和2008年是高峰。
3.2负效应
3.2.1虹吸效应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有一个极化的问题,极化有墨渍效应,一个地方搞得好,要素聚集起来了,就会产生渗透作用,犹如墨水滴在纸上,慢慢渗透开来;极化也有虹吸作用,即把周边东西吸引过来。在经济相对落后时,虹吸作用要强于墨渍效应。从我国现在的经济情况来看,北京承办奥运肯定会将别的地方的投资吸引过来,从而导致产生“堤外损失”。由此可以预见,中国的西部和上海等正享受政策倾斜的城市,在奥运周期中的经济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
3.2.2低谷效应在奥运筹备期内,由于奥运会场馆建设和为满足奥运会需求而进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带来投资的大量增长,但在奥运会结束之后,这方面的投资需求会出现大幅度下降,投资活动大为减弱,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出现衰退,进而造成经济增长放慢甚至停滞,不利于城市经济平稳发展而带来风险。从表3可以看出,除美国外,其他举办国的经济发展在奥运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奥运经济通过直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在奥运投资周期结束(通常是在奥运会闭幕之后),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带来冲击就越大,这种由投资需求下降引起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现象在国外被称作“低谷效应”。悉尼现在就处于“低谷效应”的压力之中――2000年奥运会后,悉尼众多奥运场馆被闲置,因利用率低,在人去楼空后被称之为“鬼城”。赛前为保证奥运会赛事顺利进行而新建的大量比赛场馆,在奥运会结束后,如何避免其闲置成了各主办城市面临的普遍难题(耗资巨大的体育场馆仅养护费用就会成为举办城市的沉重负担)。悉尼的教训告诫我们,在看到北京奥运经济丰富收益的同时,也应该虑及其强大的负面冲击力。
4结语
奥运会作为一个动态的、极具号召力的“人文品牌”,其实质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我们应实事求是看待奥运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利用奥运品牌,持续增强北京的国际注意力,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既不片面夸大奥运对经济的影响,又要积极利用奥运的作用趋利避害,以奥运为契机,聚集人气、凝聚民心、调动一切力量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心明,王跃,朱晓东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经济影响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29-30.
- 上一篇:目视化管理的基本知识
-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学就业方向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