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一语文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篇1

我们单就“扑克牌防骗术”这一细节而言,不由人不为此而拍案叫绝。有哲人说,魔鬼和天使都隐藏在细节之中,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由诸多细节构成的,细节相对于教学原则,更具个性,更具活力,更丰富多彩,它使教学过程充实,使教学原则形象,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一、精心设计的细节可以起到激发兴趣、激活课堂的作用。

一教师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名著 《背影》中的重点层次 “望父买橘”时就设计了两个细节:一是他范读课文时,有意换掉了“蹒跚”“攀”“探”“缩”等几个关键词。学生通过对比深悟用词之妙,品得津津有味,评得头头是道,充分感受到了“父亲”买橘的艰难、爱子的心切。二是教师请一位同学上讲台表演再现“他 (父亲) 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情景,学生看了表演一下子体会到了“向左微倾”的准确生动。原来,“父亲” 同常人一样攀爬时总习惯地先出右手,且力气用在右手上,身子当然就“向左微倾”了。一个重点语段,运用两个细节,现出两个亮点,达到了一个目的:学生通过咬字嚼文充分体会到了“怜子如何不丈夫”的真情所在。

二、精心设计的细节可以起到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回的课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篇幅长、 人物多、关系复杂。如果按通常教法,用课时虽多,效果却不佳。我在教读时尝试使用了一个细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课时即安排学生边速读课文边填充事先设计好的“课文人物关系表”,学生用了不到3 分钟就基本理清了文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断案者贾雨村是受“贾王二公”提携 “补升应天府知府”的,他曾受恩于英莲父母,他和门子既是“故人”又是“冤家”;也明确了打死冯渊、 逍遥法外的“呆霸王”薛蟠是“丰年好大雪”之“薛”家公子,还是“贾王二公”的外甥。运用这个细节,在较短的时间内,即突破了文章的难点,为分析贾雨村、门子等主要人物的形象进而概括全文的主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运用这个细节,实现了长文短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精心设计的细节可以起到深入浅出、寓教于趣的作用。

如我们在教读唐诗《送元二使安西》时,边导读边画出了一幅诗意图,学生眼观“婆娑的柳枝、青青的客舍、惜别的身影”之美景, 口诵“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之佳句,自主悟出了真挚的友情、淡淡的离愁……真是此画无声胜有声啊!在教读《刻舟求剑》 时,制作一个简易船模,学生们直观了“船行”而“剑不行”的演示, 顿悟文中的哲理。我在《小桔灯》教学中,安排学生亲手制作了一盏小桔灯,学生兴趣盎然,课堂上积极参与,很快领会了作者用小桔灯象征小姑娘美好心灵的深意。

四、精心设计的细节还可以起到总结扩展、培养实践能力的作用。

一位著名的语文教师在教读《孔乙己》进入总结环节时,他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阿Q正传》中的片断:阿Q在城里回来,在乡亲面前装大,反被嘲弄,而他却若无其事,显露出他特有的“精神胜利”之骄态……这位老师引导学生评论分析了阿Q与孔乙己的不同个性及作者对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共同态度,使学生加深了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篇2

【摘要】教师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思维,落实学生“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对此,本文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问题设计要有“趣”、识“趣”,二是问题设计要“巧”、要“精”。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设计;方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楹联大家夏茹冰先生有一副曾被人多次引用的名联:“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潋滟;石孰有火?互击而闪灵光!”把这副名联放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而高超的课堂问题设计在学生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极其类似,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思维,承载落实“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具体身份的任务。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进行问题设计以体现其重要作用呢?

一、问题设计要有“趣”、识“趣”

高中学生已经经过了至少九年的语文学习与阅读,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与阅读面。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此应有足够的把握,以便于在引入直观材料、逸闻趣事、新闻事件等进入新课时,所提供的材料足够新颖而有趣。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听课与学习处于一种比较兴奋的积极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以足够发挥,并进一步引发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网上流传有江苏曾宪一老师的一个经典导入问题:“请大家听首诗,猜猜写的是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这首诗是“幻想中,你凌驾于别人之上;/现实中,你被所有的人踩在脚下;/可怜你,甚至没有一名半姓;/可恼你,茫然如故,洋洋依然;/可悲你,糊里糊涂地活;/可叹你,莫名其妙地死。/你――旧中国的破产农民――愚昧、麻木的化身!/对!――这就是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著名人物――啊Q!”全诗共八行,在第八行吟出口之前,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被曾老师一步一步地调动起来,直至第八行出口,学生们才知道老师口中的人物形象是谁,随之在学生头脑中又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阿Q,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描写这个人的呢?为什么阿Q这样‘可怜、可恼、可悲、可叹’呢?”等等,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所讲授之内容有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这种心理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提高教学效果的。

如果说曾老师的导入问题有些以悬疑取胜的色彩的话,那么,这份“悬疑”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水平,否则,是没有办法做到激“趣”的。以教学卡尔・萨根的《宇宙的边疆》为例,有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你对宇宙领域的科学研究持什么样的立场?”,第二个问题是“课文围绕宇宙向我们讲述了哪些知识?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显然,前者会因为其所涉及科学研究领域话题的深奥与遥远,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而使多数学生无所适从、无所回答,表现在学生表情上会是一种漠然以待,表现在学生心理上则必会是思索的兴味寡然;而后者,则会因为学生的熟悉――相关动漫中多有宇宙形象出现与熟知,相关科普读物中多有介绍,而使学生比较感兴趣――想知道在卡尔・萨根这里有什么样的新知识,进而兴致盎然地进入课本学习。两者对比,一个兴味寡然,一个兴致盎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大有不同。由此可见,课堂问题设计不但要有趣,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识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

二、问题设计要“巧”、要“精”

陶行知先生曾有“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的话,可见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中,“巧”是要求之一。这个要求,不仅仅在于好的提问设计可以结合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启迪思维,还在于好的问题设计会环环相扣或互为依托,最终形成一个指向明确、逻辑清晰、突破难点的“问题链”,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内容的把握;或者,这个问题设计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并与教师的问题有效结合,形成一个顺藤摸瓜式的“问题链”,而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加强。这样,语文教师的教学开展,既省力气,还会使语文教学顺利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例,为更好地实现与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以及帮助学生立足文本整体对课文进行把握,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是从题目入手的提问)、“一开始,烛之武为什么会拒绝郑伯?后来又为什么答应去退秦师?”(这是从重点语句入手)、“烛之武凭一己之力退秦师,他是怎么做到的?”(这是从重点语段入手)、“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入手)等等。整体看这几个问题设计,它是有机关联的,以一个环状的问题链结构围绕课文进行了有效提问,既注重了文本,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故事的主要情节,又加强了人文教育,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并有课堂活动的适度拓展――“我们应怎样做”。

问题设计问得“巧”,还要问得“精”。全部问题设计要围绕中心,在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要设在重点处、难点处、拓展处;要具体而易于操作、符合学情而有所拓展、讲究过程而注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引导和引发学生在思考中掌握所学、把握重点,理清思路、突破难点,夯实基础、有所拓展的目的。而决不可以流于兴之所至、随便设疑,简单细碎、数量泛滥,边问边答、毫无重点的骑驴聊天式的低效问答。如此问题设计,既毫无设计价值可言,又会使学生疲于应答,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即使学生在师生问答中有所得,也是鸡零狗碎式的零散信息,绝不是教师进行课堂问题设计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李青芳.注重课堂问题设计增强语文教学效果[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10:81-81.

篇3

一、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

1、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概念

问题启发式学习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代表是构建主义理论,是目前国际上在教育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激励学生去测验和评估自己学到什么和知道什么,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帮助学生增强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中的调整适应和学习能力。

2、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质

(一)教学活动结构的变化

我们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而问题启发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变得更为重要。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启发学生,不断刺激学生求知的渴望性,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不再是传动的死记硬背,而是快速整合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发现去获得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变化

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塑造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及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我国高职教育一直提倡的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也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但是他们把这种教育目标渗透到每一节课、抛出的每一个问题,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在校学习的阶段,而且还会引申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

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是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室也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学生和导师无论何时在校园内外都可以学习、交流;教学内容不再是教授学生一些概念和要领,而是培养学生建立系统的专业学习的观念,通过逼真的实践案例训练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再给学生抛出问题,营造自觉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参与案例的讨论和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不再单纯的由学生提交作业,教室批改得分那么简单,而是由投入程度和解释技巧、自我评估、同学评估、反思日志、理解测试综合得分,学生每日都会得到教师的口头反馈、客观综合性的等级以及书面形式的反馈。由此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精神。

二、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施

共和理工学院问题启发式教学法是通过"一天一问题"的形式实施的。学院学生在校时间为三年,共6个学期,需修30个学科,每学期修5科。一学期学习时间为15周,一周5天学习日,共学习5个科目,每个科目学习的时间为一整天,即全天6节课。一个学科共15个问题,每周一天的时间解决1个学科问题,即1周解决5个学科的5个问题,由课程专任老师指导,到学期末解决完所有的学科问题。每个班级共25人,分成5个小组,每组5人,每天以一个团队的形式解决一个问题。为锻炼每个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每组的组长、记录员等职位每日轮流进行,从而调动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高职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实施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通过三种途径。

1、抛出问题

在上课之前,教师先做好准备工作,甄选出一个合适的设计案例,例如某一服装品牌的标志设计。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做服装品牌的背景解析,提供相关标志的背景材料,例如:品牌名称、所在地、营销理念、针对目标消费群以及未来发展目标等。针对品牌设计中的某环节,教师将要解决的问题抛出,使学生再接下来的阶段可以把握问题的主旨,解决问题。其优点在于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2、小组研讨

在小组研讨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会议与自由讨论结合的方式推进教学。先召开会议,学生分组,确定组长,学生制定计划,导师提供相关资料;准备充分后开始学生自由讨论,学生探讨分享资料,搜寻和阅读资料,开始构建初步的设计方案,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核心议题;当设计方案初步形成,导师介入了解进程,解决学生的问题、难题。老师协助学生定制学习方案,该阶段快结束时,老师选派1~2组陈述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若遇到异议时,由同学们投票解决异议;方案进一步深化阶段,学生取得共识,制定更精细的方案,准备进行设计演示(演示可以是ppt、设计草图等);在学生演示完成之后,让学生提建设性批评意见,并进行答辩,最后有导师给出建议和评价。

3、课后辅导答疑

传统教学中,课后辅导形式单一,效果不够显著。设计学科灵活性强,设计方案有时候更需要机动的时间来研讨,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生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新想法,设计构思和设计进度反应给导师,导师再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建设性意见,学生会据此调整自己设计进度,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应注意的几 个问题

1、问题的甄选

对教师来讲,问题的甄选会成为最重要的工作,问题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问题的形式力求多样化,以是经典设计案例聚焦,也可是教师实例资料自行汇编或历届学生的优秀作业编成,或是系工作室承接实际设计项目的案例 ,以此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阶段来挑选问题。

2、教师的引领作用

高职的艺术设计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异的,除一些史论课外,高职的艺术设计类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多采用小班制教学和个别辅导的教学手段,教师也比较习惯和擅长"一对一"教学这种模式。但若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时,教师就要注意整个教学的组织和领导,因为它事关问题启发式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可以事先将准备的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做好准备,这样可以使学生进入"角色",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接下来可采用提问或反问的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把讨论引向深入。

3、教学评价

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最后的教学效果往往是通过大量设计作品的展览来体现,同样,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也要注意教学效果的评价。但对问题启发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复杂,除了设计作品之外,还应该对学生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报告,以及学生使用案例和掌握的知识水平进行考核。另外,学生在分析问题及讲解设计作品时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应该作为教学评价中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

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中国虽然并不普及,也不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它的指导思想是符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人才的理念的,也是一种新的培养学生能力和智力的途径。只要我们把它的精神实质贯穿于我们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相结合,定能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方法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茜 《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3)

[2] 陈慧《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案例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艺生活 2011(12)

篇4

[关键词] 礼仪课程;涉外礼仪;职业形象;文化内涵;群体形象

[基金项目]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号:201202017。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23-2

一、当代大学生群体形象描绘与分析

历年来,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的印象应该是用这些美好的词汇:天之骄子,出类拔萃,国之栋梁,志当存高远,他们应当是心志高洁,追求理想,崇尚科学,革新社会的一批人,他们应该是社会的精英人群,众人的行为表率。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素质,高洁的道德素质。

然而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关于大学生各种事件的曝光使人们对这个群体的印象急转直下,很多震惊社会大事件如:复旦投毒事件,清华虐熊事件等都发生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不禁要问,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我们有什么能做要做并且必须要做的。据有关网络媒体调查:76.2%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作为大学生的自身形象并不满意,52.3%的大学生对自身社会形象的树立选择了迷茫状态,32.7%的对自身的形象定位模糊。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学生明白社会对自己的形象期待,占调查大学生的37.5%,那么可以知道有62.5%的大学生对此并没有概念。

还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在从事涉外工作的过程中,或者是唯唯诺诺,显得自惭形秽,或者是在没有了解国际涉外礼仪通则的情况下,言语不当,影响了自身工作进一步展开,甚至影响了国家形象。

对于自身的身份不认同,人际交往意识差,交际技巧不够,不能正确看待群体合作和个体价值体现之间的关系,道德价值标准模糊,自私自利,常常与大学生的行为相伴,在某些情况下会触犯法律,挑战公众和社会的道德底线,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群体形象,也影响了国家形象,如若不加以重视引导教育必然也会影响他们自己职业形象的建立和职业前途。

二、对高校礼仪文化课程设置现状的思考

礼仪是一个国家整体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甚至是物质文化水平在社会交往层面上的显现。也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表现。作为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培养注重礼仪,注重自身形象,高道德素质的大学生是责无旁贷的。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导出一条公式:个人的成功=15%的人际关系加上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作为大多数即将大学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讲,参加礼仪教育课程,建立自身形象意识也是走向社会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经之路。

在礼仪课程的设置方面,各地方高校都有自己的设置方式,一般采取开设共选课,举办讲座,班级入学教育的方法,在涉外专业的范畴内设置礼仪专业的必修课等等。但是,这些课程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和行为分析环节。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也就传布于世。根据该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只是这个冰山的一角, 那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看不见的部分决定其实人的心理行为当中的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的那个巨大的三角形的底部支撑着人类的行为。因此,高校礼仪的培养应扩充礼仪冰山文化的下层,通过讲解,实践,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礼仪的真正内涵,通过实践之后的理论讲解使学生接触到礼仪文化的冰山下层,使礼仪所附着的文化带动礼仪素养的提高,让冰山底层的文化作为礼仪教育强有力的支撑,这包括礼仪文化思想的摄入,礼仪文化认同和文化包容。

从“冰山理论”进行分析,高校的礼仪课程效果不理想,除了非学校所能控制的社会因素以外,不可否认的一些问题依然是存在的。如:高校对礼仪文化教育和其课程设置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所开设的礼仪讲座多是随机性质的。而所开设的课程例如:《社交礼仪》、《公共关系礼仪》多为公选课程,并且课时比较少,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没有实践环节。再有,高校对礼仪课程和礼仪教育缺乏客观理性的思索,涉外专业的学生当然应该在学习好传统礼仪的同时加入涉外礼仪的诸多内容,然而礼仪课程分类不完善,没有做到细化到每个涉外专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效果不好。而且,高校没有把礼仪教育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道德素养的教育这两个最应该完成的教育目标结合起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社交课程变成了学生完成学分目标的任务,教师教授课程时教学手段陈旧落后,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而礼仪教育可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职业素养等多种优势也成为空谈。

三、高校在礼仪文化教育实践方面应做出的改善

(一)高校作为教育的管理者应重新定义礼仪教育的意义和内涵。根据“冰山理论”,个人的礼仪教养只是冰山露在外面的一角,事实上礼仪教养是内在素质及修养的外化反应,其核心是夯实冰山的下部,即强化人的道德修养。因此礼仪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应是重中之重,而不是一般的文明礼貌教育。应从培养有理想,对生活有设想,拥有健全人格和正确道德价值观念的方向努力。从尊重自己到尊重他人,从职业设想出发到达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的工作。引导学生理解礼仪文化在中国及其它国家由古到今的历史,了解礼仪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从而教与学双方都能真正注重礼仪教育。

(二)高校应系统设置礼仪教育体系。认真系统规划设置课程,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开始,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教学计划,建立不同专业学生的礼仪课程实习分类。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礼仪教育制度。

高校应该杜绝几节公外课程和几次讲座就完成大学礼仪教育的做法,把礼仪教育分阶段安排到大学的八个学期当中去,如:在大一的两个学期,可以进行大学校园礼仪,自律礼仪,成人礼仪,道德修养等适合刚刚进入大学且十八九的青年学习的礼仪,而对于大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应该开设职业形象礼仪,服饰礼仪,社交礼等课程。对于涉外专业的学生,应该把礼仪分为国家礼仪和涉外礼仪两部分,缺一不可。要根据涉外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把礼仪课程细化分类。

(三)利用高校的多种教学手段,探讨礼仪教育课程的实践化。应该在礼仪课程上打破传统以教授为主的陈旧模式,结合不同专业的礼仪培养目标,采取授课,讲座,座谈,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即使在课堂上也可以进行讲授,模拟情景教学,微电影展示,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每个人手上的手机拍照功能和大学校园美丽的校园场地设置场景,让学生从身边的情景评析礼仪文化现象。

(四)多元化复合式考察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礼仪教学效果如何考察,应该不仅仅靠试卷分数或者论文这些单一的方式。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析之外,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具体到每学期的礼仪课,要合理解构分数,平时成绩必须占相当的比重,包括课堂情景表演,随堂测验,讨论小组递交的讨论是否具有应用价值和思考价值。每个学期的礼仪课程成绩应累计,在大四即毕业前夕。给每一个学生一个综合评定的分数,最好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

关于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的评估,应培养在礼仪教学方面有研究并能具备良好礼仪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每个学期中和学期结束前,应通过师生座谈,探讨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通过督导教师和学生座谈,学生给授课教师量化打分,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反省和提升礼仪教学的教学质量。

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和形象树立,不仅代表着大学生本人,也代表着他所受的高等教育院校所具备的教育水平,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也是一个社会整体素质水平的展现,更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展现。因此,高校礼仪教育必须内外兼修,与时俱进,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礼仪素养和个人形象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胡清华.跨世纪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汕头大学教育文汇,1994,(2).

[2]林华坤.多途径进行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J].太原城市事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胡芳萍.浅谈大学生的礼仪教育[J].黑河学刊,2010,(3).

篇5

关键词:高一语文;教学;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以讲析为主,在备课时会把每个单元知识点分在每篇课文中,上课时总尽量把这些知识点讲全、讲深、讲透,甚至过犹不及,结果教师自己讲得累,学生收获甚少,成绩也不见提高。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在自主探索与知识构建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转变教学方式成为目前提高高一阶段语文教学效率“攻坚战”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体现主位,激发兴趣

新课改要求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是喊一两句口号就行的,要应用到教学当中。开展多种多样性的语文兴趣活动比赛,如辩论、诗歌、演讲、征文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和特长的发挥。鼓励学生多听一些演讲,多看一些辩论赛,既能愉悦身心,同时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也能相应提高。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走上讲台甚至走上舞台,让学生在众人之间演讲,锻炼其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课外兴趣小组,把生活当中的新鲜事以演讲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这样写作素材也能丰富起来。同时鼓励学生多写书法,练好字,“字如其人”,让人一看就能留下好印象。

2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思维拓展为教学出发点,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可科学地设置一些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操作完成。如在教学诗歌雨巷时,我就设计了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感情?问题逐个深入,不但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文本的内容与情感,也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教师可适时转到以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开始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但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提升,最终必须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讨论、抢答法

教师可固定班上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的时候,教师有必要提出以下两点要求:

第一,时间限制。时间短了,学生讨论不完问题;时间长了,可能会冷场。一般一道题设计讨论时间为2分钟。

第二,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要求学生个个参与讨论,小组长做好记录。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可根据设计的问题,鼓励学生举手答题,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积极进行修改、补充。此外,教师还可以就课文的知识点,以竞赛活动的形式让各小组参加。以往在教文言文的时候,教师总是感到挺费力,字字句句落实,然后进行知识点归类,可谓精讲细讲了,可测试成绩不尽如人意。为此,我常常感到困惑,到底如何教,学生才学有所得,又学有所乐?这学期,在教学中我做了一点改进,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文注解和参考书自行梳理课文,有疑惑的提出问题。应该说这个方法较之前的效果不错,但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有疑惑的也不发问,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偶然一次机会,看到一个电视节目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观众很有兴致,气氛很活跃,受到启发,我也借鉴这种形式,把一些基础知识甚至文言文的知识点,事先设计好一些题目,由小组选题,选中哪题该小组就回答相关的题目,以分数来决出优胜组。事后发现,学生对此一致叫好,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

4充分利用好电教媒体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当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因为电化教学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能够对知识加以形象化、立体化展示。电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电化教学,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电化教学,使得语文知识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利用电化教学能充分展示文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以引起阅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认为只要依据学生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充分把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功能,一定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达到低耗、高效、优质的目标。

5提高阅读,扩大视野

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要读名著,还要对时事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既有时代气息同时文质兼美的刊物,让学生在享受语文阅读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把握到时代精神,保证名著阅读的质和量。这样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博采众长相互借鉴,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锤炼,同时还能更好地联系生活,体现“大语文”观念,在作当中自然游刃有余。

6强化语法,注重应用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既要注重技巧,强调概念性的东西,同时又不能太过繁琐,要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不断去理解和掌握语法的规律。同时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这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者并重,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的高中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我们应当认识到当前高一语文的教学困境,不断突破当前应试教育的瓶颈,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策略,循序渐进,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才能均衡可持续发展,高一语文教学成效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先军,台笑凡,汪秀云.新课程改革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原则探讨[J].湘潮(下半月),2010(11).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兴趣培养

在教学中,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且有成效。现在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就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就要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生动活泼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使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效率提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又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我认为可以从做好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师生感情要融合

“情”即情感,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我们不能忽视情感的作用。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心与心的碰撞,产生爱的火花的过程。教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的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会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语文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如果学生对某一语文老师失去了好感,就休想引导学生对这个老师的语文课感兴趣,学生对该门学科的思维、理解、记忆、想象等一切认识功能,就会受到一定的压抑。在实际教学当中 ,我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从学习生字、词语、句子以及课文的理解阅读中,通过特设的一些教学方法,让学生和我产生浓厚的情感,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情绪高涨,智力振奋。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也主张: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有笑声,有幽默,有争论。如果师生缺乏情感的交流,是不可能达到课堂主的这种活泼气氛的。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激发起来。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又会走回老路,教师当“教的机器”,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不是积极主动。这样,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徒劳。

二、教学内容难易要有度

教学内容难易适度,是学生兴趣保持持久的重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太难或太易的学习,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的。心理学研究及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往往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的问题愿意自己去想一想或做一做,他们在做时候有求知的动力,一旦他们把这件事做出或做对的时候,就会体验到一种十分愉悦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反过来又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学习越学越有动力,越学越有兴趣。如果学生的学习达到了这种理性的程度,那我们的教学激趣一定很深很浓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在设计教学组织的时候始终保持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们在能接受的知识范围内有动力性的学习,从字到词、词到句、句到篇逐渐理解深化难度,感觉语文学习的魅力。让学生能在能力范围内完成任务,但又不是轻易的完成任务。此时,我在教学时随时留意着对学生们学习的激趣培养,适时地调整学生学习的困难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久,形成自立学习兴致。

三、教学内容设计要有趣

“志从趣生,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没有兴趣,学生的主体参与过程将是很勉强的。”在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设计上不光要精心编排教学过程的进程、形式,更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安排,彻底理解大纲精髓,根据学生求知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特点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运用象谜语、儿歌、游戏、实验操作及音像媒体等一切可以调动学生激趣的教学手段,把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予以高度专注,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思维更活跃,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并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着良好的激趣。

四、学生通过学习要有所收获

每一个人做了什么,都应该是想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能得到一定的收获,我们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偶有听到一些不喜欢语文的学生说:“我不会分析课文”、“我对于写作很是困难,”、“语文真难学啊,”“要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从他们感叹无奈的心声中,我感受到之所以学生们会有这样的感慨,实际上是他们的语文基础太差,感到学无所得,没有成就感而自然吐露的心理。这样时间长了,就逐渐会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降低,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要让学生逐渐明白他在学习中有效果、有收益,要明确地指出他们的进步、和得到的收获。这才是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关键。我觉更可以从这几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得,保持学习上的激趣:一是可以引导他们从实际出发,阅读课外书籍,从而拓宽视野,扩充知识面: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加以表扬、鼓励,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从而获得好成绩,赢得荣誉。这样他们会获得愉悦感与自豪感,逐步感到自己的进步,渐渐消除对语文的畏难情绪,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积极的感奋力量,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一门知识,首先要对它产生兴趣。教师只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好语文便会有希望。

篇7

作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唯一一个将口语表达训练完整地提上教学日程的专题“走进语言现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专题在教学设计上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鲜活的语言现场,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学会倾听,恰当地表达自我,三个版块“在演讲厅”“问答之间”“交锋时刻”无不体现着编者对于当今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良苦用心。

然而在微观的课堂教学领域,原本鲜活的话语场却往往是死水微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生动的语言现场变得无声无息?作为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构建体现学生主体特色、富有生气的话语场?本文立足苏教版必修四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的教学实践及反思,就以上两个问题探求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春风难度:“走进语言现场”的现实尴尬

语文新课改实施以来,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囿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及观念滞后、升学考试重分数轻素质等多方面的桎梏,原本可以作为高一学生演讲、访谈、辩论等言语训练极好范本的“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在现实教学中往往遭受冷遇。不少教师要么完全弃之不顾;要么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要么将其作为普通阅读文本来研习,大谈其思想内容和结构脉络。种种怪状无不昭示着“走进语言现场”的现实尴尬。新课改的春风似乎难度现实教学的“玉门关”,究其根本,仍在于理念和认知上的误入歧途。

1.课程形态的失衡:重“读写”轻“听说”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规定必修课程目标时将“表达与交流”和 “阅读与鉴赏”平分秋色,然而以读写为核心的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高考“指挥棒”的强力牵引,使得现实操作层面中学校、教师、学生将“阅读”和“写作”反复操练,唯恐稍有疏漏就会失分。而演讲、访谈、辩论之类的口语教学,高考根本考不到,因而难逃边缘化的命运。

反观教育发达国家的母语课程形态,美国的母语课程“以发展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强调通过连贯的教学,培养学生在读写说听技能方面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并重视将这些技能训练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之中”。日本的国语课采取“三领域一事项”并列式形态,即听说领域、写作领域、阅读领域、语言知识事项,更是将“听说领域”置于课程形态的显豁位置。对比之下,我们会发现,美日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语言表达和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升,而我国这种重“读写”轻“听说”的课程形态如果任其长期发展,只会加重语文教学服务于高考的功利化味道,制造出会考高分但不会“说话”的书呆子。

2.课程评价的缺失:看着很美但又虚无缥缈

新课程设置虽然将口语交际的能力训练放置于一个理论上的理想高度,然而因为缺乏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实际支撑,看着“很美”但却又太“缥缈”,使得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不为人重视。笔者在想,为何学生学英语、考“雅思”“托福”都将“听”“说”的能力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查范畴,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是如此厚“读写”而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通过一张高考试卷来予以评价,那我们母语的“听”“说”能力考查是不是也可以置于一个公平可考的课程评价体系呢?“即兴演讲”“访谈交流”“讨论辩论”等多样化的口语交际,是否也可以被纳入到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范畴呢?如此可以让口语交际教学既看上去很美,同时又能比较务实,真正作用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际水平的提高,作用于学生健康、全面、均衡的发展,这有赖于我们能够不断完善语文课程评价机制,尤其是“听说”能力考查的评价体系。

3.口语训练的淡化:“会说话”的误读

社会上有不少人把生活中的“说话”与正规场合的口头表达等同起来,觉得“说话”谁不会呀?其实,生活中的日常说话,与一定场合围绕一个主题的阐述性表达是有很大区别的。以演讲为例,它是演讲者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生活中日常说话可能是零碎的、散漫的,而演讲则需围绕话题中心的严密性、说服力并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与作文的反复训练不同,学校可能没有专门的口语课或专用于口语训练的时间,口语教学的缺失,口语训练的淡化,妨害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活动体验,尤其是一些“不爱说话”的学生,更是缺少训练的机会。“今天的孩子会说话吗?”这个问题绝不是故弄玄虚。上海市教科院附中语文教师马山美对此问题有一个比喻:“就像一些人学的是‘哑巴英语’一样,现在不少学生十分怯于、或者根本不知怎样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这是一个应当由社会各方协同解决的大问题,而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在其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于以上三点,要想“春风再度玉门关”,走出口语交际教学的现实尴尬并使其有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从宏观上讲,“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从微观上讲,在课堂教学中,平衡“读写”“听说”的砝码,不断完善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评价机制,将口语训练进行到底。而所有这些都昭示着:教育界人士尤其是一线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解放是首要的,也是必需的。

二、华丽转身:构建鲜活的语言现场

师者,唯有在思想认识上驱散误读的阴霾,摆正口语交际教学的正确位置和心态,才能实现教学实践的“华丽转身”,引领学生真正进入鲜活的语言现场。笔者以苏教版语文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为例,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及反思,提出三点粗浅的策略。

1.入乎其内:参与体验的情感共鸣

“入乎其内”,即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深入到具体情景中去,通过活动体验,亲身感受语言的现场感。譬如,本专题之一“在演讲厅”,选择了两篇经典的演说词,让学生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在模仿、历练中提高演说才能。而教师的任务并不在于告诉学生何为“演讲”,“演讲”的诀窍是什么,而是作为一个语言现场的导师,为学生构建活生生的话语场,让每个生命去参与和体验有生气的语言。

笔者曾有幸聆听唐江澎老师上的本专题中的演讲词《不自由,毋宁死》。初涉文本,唐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小组汇报交流时,有一位女生上台发言时脱不了稿,且语言脱不了书面语或者背书的味儿,更别说带点儿演讲中的手势表情了。于是,唐老师因势利导,告诉全班学生,如何抓观点,如何抓住阐述观点的关键词,进而达到脱稿的要求,并且示范如何抓住关键词用口语大声地表达亨利的心声,示范手势如何去做,在这之前,他甚至还细致地告诉学生,如何调整话筒,达到控场的效果等。台上的女生尝试了一遍,唐老师说不行,再来第二遍,不行,再来第三遍,第三遍不行,再来第四遍。在这样反复指导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这个女生的情绪终于有点激动了,由先前的嗡嗡嘤嘤的背书腔,最后说出了很带情绪感染力的有演讲味儿的口语了,并做出了恰如其分的手势。

针对学生活生生的口语表达现状,唐老师用心搭建了一个和谐宽松的话语场,让学生开口说,也让学生细细体味亨利的思想和情绪是怎样的,甚至都揣摩了他的声气和表情是怎样的,继而让学生自顾自地大声再现演讲词的内容,并辅以手势表情。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教师首先自己要能潜入文本,并能智慧地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话语场,“入乎其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与文本、作者、师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起情感共鸣。如果忽视了即兴交际互练,未体现师生间、学生间、师生与文本的“互动”,那这个话语场是缺乏生命力的。

2.出乎其外:“听”“说”之间的理性高蹈

“入乎其中”,更多地强调师生在话语场中的情感共鸣,而“出乎其外”,则是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能进得去,又要出得来,既要有感性的迸发,更要能在学会“倾听”和“表达”的过程中用更为严谨的思考和理性的思辨去审视所涉及的话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如笔者在教授《白发的期盼》(节选)这篇访谈录的时候,通过放几段片段录音,让学生学会倾听把握并准确传达客观信息。我特意在访谈老人“高先生”那部分作更多一些停留,告诉学生,倾听其实不只是技术层面上的事,在听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理解与判断,需要已有知识经验的介入。让学生就“这段录音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为什么”展开思考,进而由学生分析揭示出这段话语背后隐藏的是老年人的寂寞与孤独,甚至是社会的病灶——“人口老龄化”“大国空巢”等问题。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并不只是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意,面壁独白本课的内容,而是注重引导规范作用,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更要学会思考。而所有这些要成立,其前提条件是教师是会思考、有思想的语言导师。

3.迁移运用:灵活智慧的内化外延

“学以致用”,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无论是演讲、访谈还是辩论、讨论,口语的训练并不拘泥于教材课文。本专题所选的材料是为我们提供了口语交际的典型案例,让我们在具体的借鉴中有所启发、有所受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单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更要能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比如我校电视台举行了一次关于“幸福”教育的访谈,小记者们穿梭在学生老师中,通过得体的问题,层层深入地向我们揭开幸福教育的真谛。教师更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访谈,访谈可以结合近期学生所关心的热点人物、热点话题。比如莫言获诺贝尔奖,可以模拟进行莫言访谈录,或就高校的自主招生进行现场模拟面试等。

比如交锋时刻,是语言的角逐、思想的较量,要让学生能从针锋相对的辩论中领会,机智善辩者出口陈词之间,或者一语中的,精辟了当;或者旁敲侧击,迂回逼近;或者巧比妙喻,回味无穷;或者镇定自如,力挽狂澜。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高超的辩论技巧一定要在实战中体味磨砺。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巧妙地跨越话剧《雷雨》与辩论的视界,将辩题“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假意还是真心”抛给学生,明确正方反方,组织一场小型的班级辩论会。在论辩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对《雷雨》及其表现的人性有更深的了解,一方面对辩论肯定有其作为旁观者所不能体会的收获。

“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是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的优秀范本,而优化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并无捷径可言,归根结底则是教师新课改理念、口语能力、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堂体现。因此,在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博采众长、广泛涉猎,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思想水准,才能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理念、新思想,引领学生真正进入鲜活的语言现场。

参考资料:

1.李源田主编《派往明天的教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四耕《体验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3.王诗客、王尚文《语言教学与语言体验》,《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10期。

4.张磊《如何提高口语技巧——〈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导学》,《阅读与鉴赏》2011年第3期。

篇8

关键词:朗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75

当前,央视的“朗读者”节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朗读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敞开心扉进行对话的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在《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中,笔者突发奇想:能不能不对课分析、讲解,而仅仅从朗读的角度教学,让学生自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实现这一想法,笔者搜集了大量的《我爱这土地》朗读视频,并一遍遍地试听,从中挑选了三个最有代表性的朗诵视频,其朗诵者分别是:李默然、任志宏、陈铎。学生从这些名家的朗读中,分析成功朗读几点重要因素:朗诵的态度,情感的投入,演绎的手法等。最终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然而,我们的诗歌教学,往往忽视了朗读教学,要知道诵读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入口,是打开体味诗词情感大门的钥匙。只有反复吟诵,文句,意境才会萦于心头,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笔者针对自身近几年课堂朗读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理论分析本次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浅薄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朗读的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语文以说、读、写为主要教学内容,在课堂实践中得以重点推广。在新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理念的影响下,说和写的能力,因为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范围较广,较易和生活学习相结合,在新课程课堂上得到了较多的重视,投入的教学资源也相应较多。在这个过程中,朗读作为最基本的语文技能,反而面临着逐步边缘化的局面。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存在以下尴尬现状:师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活动缺乏激情,朗读教学陈旧单一,教师指导乏力等。

二、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对策

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理论分析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对策:

1. 重新学习认识《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就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可见,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诵读的重要性,它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是感知文本的一种基本手段。尤其是有效的感情诵读,既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在的意义,激感上的共鸣,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从而张扬人的个性。

2. 师生共同发掘朗读中的乐趣燃点,投入感情

诗歌朗读教学本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活动。许多教师认为诗歌朗读的关键在于技巧,或在于理解力,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又失之偏颇,还有比技巧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情感是诗的基石(如明代谢榛《四溟诗话》“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道出了诗歌的本质),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里的“人”就是诗人),情感是沟通诗作、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如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直言情之于诗歌接受、传播的重要性)。如果抽掉了诗歌朗读中的情感要素,朗读将变得索然无味,听众的“赏听”期待成为负值,也就没有一点感染力。

笔者认为,在诗歌朗读活动中投入的情感可细分为这几个层面:一是对读诗有神圣感,认为这是崇高的精神活动,先要沉静下来,净化一下心灵;二对诗人有亲近感,通过朗读走近诗人,亲聆謦,仰慕诗人心灵境界;三是对诗作产生共鸣,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阂、空间隔阂。

3. 开拓多媒体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朗读教学停留在教师领读示范,学生跟读模仿的单一状态,形式较为保守。作为最基本的语文能力,朗读教学内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过往比较简陋的教学条件和较为贫乏的教学设备有关。然而,随着物质条件的丰裕,教师只要转换思路,同样可以把朗读教学做得像口语、写作教学一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对于教师而言,要把朗读教学做活,首先要摒弃朗读教学是冷门,只能用简陋教学设备的错误想法,要把多媒体教学设备引进到朗读教学中。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的创设情境、渲染课堂气氛等方面的作用。

以《沁园春・雪》为例,作为革命诗词中的重要篇章,其磅礴的气势和丰沛的革命激情是不言而喻的。在讲解时不能仅限于修正字词和领读跟读的朗读教学模式,而应充分利用影视资源,加深学生对这一革命史实的了解;利用革命歌曲等资料,唤起学生的革命激情,增强对革命精神的感悟;还应利用朗诵伴奏带来烘托课堂气氛,把学生的感情带到最高点并得以释放。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达到创新朗读教学的教育目标。

4. 把握抑扬顿挫

我们有时听到教师指导学生朗诵诗歌,只有抽象而概略地说“好好地朗读”“要朗读得更好一点”,其实对学生并无多大激励和推进作用;不如教学生学会抑扬顿挫地朗读,变粗朴的朗读为优美高雅地朗读。抑扬顿挫不是朗读艺术的全部,为什么在此单独提及?因为抑扬顿挫是诗歌朗读的最基本要领,更重要的它是学生进入朗读艺术之门的必备钥匙,教师稍作提示,学生稍作应变,朗x水平应能提高一层。

抑扬顿挫包含哪些内容?大概有语音高低、语调轻重、气息强弱、节奏快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语音高低,二是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抑扬顿挫自然发生,诗歌朗读的艺术效果也自然发生。其实都不必刻意追求,只要顺着诗句的自然语音状态来读,顺着诗句的自然节奏来读,何愁不会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例如《雨巷》: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其中两个“远了”

朗读起来轻重高低肯定是不一样的,不妨引导学生稍加分辨,要生出变化;再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为朗读《天上的街市》的语言节奏作了示范,这里截取片段: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当然,这些划分不具有“唯一性”,可以有不同的划分形式。而且在朗读时还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和现场的需要重新整合,有的节奏可快,快到几个节奏合并起来,有的节奏可慢,慢到一字一顿,字字千斤。

5. 做好各种标记

一些教师给学生讲授一些朗读的方法、要领,却只停留在“口耳之学”上,缺少更进一步的有效训练。诗歌朗读训练最好直观化,将训练所得的方法、要领等外化于各种符号标记,这种最简便的训练方法,对学生来说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何止诗歌朗读教学行之有效,那些播音员、朗诵艺术家在处理朗读文本时也必须运用一整套惯用的符号,以确保朗读、朗诵正确无误。

处理诗作文本的符号体系是简便易行的,只要稍微熟悉一下即运用自如。下面用一些常见的符号举例说明:

“|”表示逻辑的停顿,打在该停顿的字行之间。

“v”表示感情的停顿,打在该停顿的字行之间。

“凵”表示前后句子关系衔接紧密,中间停顿极短,划在该连的字行下面。

“”表示语法、感情的重音,打在相关字词下面。

“”――表示重音轻读,打在相关字词下面。

“”表示平调,即句尾的音平而稳。一般用于陈述句,划在句尾。

“?”表示扬调(升调),即句尾的音先低后高,一般用于疑问句,或表示感情激动、亢奋、惊异和呼唤等句子。划在句尾(也可在句中出现)。

“??”表示降调(曲调),即句尾的音先高后低。一般用于肯定的语气,感情强烈的感叹句,或表示愿望的祈使句等。

“”表示节拍(节奏),一般用于诗歌,划在词后。

不过,给诗作配以各种标记不能只看重其结果,而更要看重过程,注重对文本的把握和处理,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生命和情感世界显性化、立体化。假如做得相反,只求眼花缭乱地画满符号便以为大功告成,不计较对诗作的深层内蕴的正确理解和对诗作形式的合理把握,那是事倍功半的甚至是无效的训练。

萨特指出:“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师在诗歌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他们反复朗读,从中获得独特的感悟与体验。在诗歌教学中还要扩大阅读范围,引导学生“迁移”。可以课本、读本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比较”“迁移”,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参考文献:

[1] 卫春兵.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J].教育科学,2009(6).

[2] 夏 幸.了不起的五分钟――初中语文课堂上演讲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3] 陈海兰.关于初中语文的自主、探究、创新教学的尝试[J].考试周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