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理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额信贷;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
一、小额信贷的概念
根据我国学者杜晓山的定义,小额信贷是指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这一概念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第一,为大量低收入(包括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即小额信贷项目一定规模的展开和服务于目标群体层的含义;第二,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性的含义。
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认为小额信贷为穷人提供贷款、储蓄以及其他基本金融服务。它是涵盖存款、贷款、保险、汇兑、小额租赁、住房金融等多种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但是在中国,由于法律限制小额信贷只许贷款不许吸存。
小额信贷不仅是一种扶贫创新和组织创新,实质上也是一种金融创新。小额信贷机构既可以包括非政府组织、储蓄和贷款信用社、信贷协会、政府银行、商业银行和非政府金融机构等,也可包括民间借贷者、典当行经营者、循环储蓄和信贷协会、互助储金会等。
二、小额信贷的主要特征
小额信贷与一般商业贷款相比有以下特点:
1、贷款对象为贫困者,包括穷人、中低收入者和微小企业。中小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强烈地想获得资金,进行生产,摆脱贫困。但是他们的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因为传统金融机构主要将资金提供给大企业、大客户,而小额信贷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为贫困者提供了资金需求。
2、贷款期限短,贷款额度小。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为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用以满足其生产季节性的需要,因此,一般贷款期限较短,为3个月到一年。由于小额信贷的贷款资金主要用于购买一些必要的生产资料、小型机械设备等,因此贷款额度较小。国际上用来衡量小额信贷的额度一般是当地人均GDP的倍数,一般在农村地区的农业项目不超过5000元,非农项目不超过10000元,在城镇的项目不超过20000元。
3、贷款不需要抵押品,还款周期短。贫困人口正是因为缺少可以抵押的资产,因此难以获得一般商业贷款。小额信贷主要为贫困人口服务,因为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所以为其提供无须抵押的信用贷款。但是由于小额信贷缺乏抵押品,当贷款人无法按时还款时,会增加还贷风险。为了防范风险,小额信贷一般采用分期还款方式,而且还款期间较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贷款的风险,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积压程度,便于资金的循环使用。
4、贷款利率比商业银行的利率高。一方面,由于贫苦人口的资金需求量较大,而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供求量较小,资金供不应求,导致小额信贷利率较高。另一方面,小额信贷的操作方式和风险成本比较高,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的研究结果,小额信贷的成本比商业银行至少高20%~32%。因此小额信贷需要收取可以弥补成本和风险的较高的贷款利息。一般说来,小额贷款的利率要比商业贷款利率高十个百分点以上。
三、小额信贷的类型
按照小额信贷的目标差异来分,主要可以分为制度主义和福利主义小额信贷两种类型。制度主义小额信贷首先关注商业可持续性,强调小额信贷机构运行和财务的可持续性。这一类型的主要代表机构有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农村信贷部等。其操作特征为:①小额、短期贷款和安全的储蓄;②快捷借款人资格/投资评估;③抵押替代;④借款人能滚动使用回收贷款;⑤相对较高的交易成本;⑥高还贷率;⑦方便穷人开展储蓄和短期借款的营业场所和时间。
福利主义小信贷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强调通过提供小额信贷来直接改善穷人的经济和社会福利。这一类型的主要代表机构有孟加拉乡村银行(GB)、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的村银行等。其基本特点包括:①贷款目标主要是农村贫困妇女;②五户自愿组成小组;③小额贷款和分期还款;④贷款实行商业化利率;⑤借款人按时按额进行储蓄;⑥向借款人提供后续贷款以及公开一切业务活动;⑦严密的组织与管理。
四、小额信贷的理论基础
小额信贷是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制度分别展开,它的发展有必然性,从经济学的理论角度看,它的发展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认识。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金融市场中,一方往往并不能掌握对方足够的信息,从而不能做出准确的决定。这种情况就叫做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市场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称为委托――关系,其中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人,而处于信息劣势的另一方为委托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放贷前,贷款者不能有效甄别安全的借款者和有风险的借款者。当逆向选择发生时,最终会使风险最大的借款人得到贷款,而使安全的借款人被挤出信贷市场。道德风险是指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自身利益而故意隐藏相关信息,对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
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不愿意发放数量小、金额小的小额贷款,这是因为借款人从银行借入小额的贷款,在这场博弈过程中只有借款人知道自己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人;而由于银行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是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委托人。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没有必要的信息约束与制度约束,人有可能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或者采取一些有利于自己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而银行为了保证收回所发放的小额贷款,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获得每个借款人的真实还款意愿以及监督贷款的使用,从而使收集信息的成本和监督成本过大,导致银行无利可图。
而小额信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信贷市场的效率。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最常见方法是由借款者来提供抵押品。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低收入借款者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提供足够的抵押品,而小额信贷可以通过联保机制有效替代抵押贷款。在小额信贷中,采用联保贷款,是由不含直系亲属关系的3-5户人家组成互助互保贷款小组,小组成员互相担保,实行连带责任。一方面,小组成员彼此熟悉,了解各自的具体情况。为了防止自己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代替他人偿还贷款,通常都会选择信用较好,还款能力强的小组成员。这样,可以使高风险借款者逐渐退出信贷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对称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方面,借款人存在来自小组成员的还贷压力,如果不能按时归还贷款,虽然会使小组其他成员代替自己还款,但是也会导致自己的信用情况不佳,其他人员不再愿意和自己交往,在本地区孤立自己。为了避免出现这些情况,借款人会积极归还贷款。因此,小额信贷可以通过联保机制,让低收入者能够不用提供抵押品就可以获得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
(二)产权与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为小额信贷奠定了理论基础。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经济活动都会产生交易费用,交易费用通过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成本支出,进而对厂商和居民的经济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小额贷款的贷款额度和一般的普通贷款相比比较小,而且申请小额贷款的多数为贫困人群,这些人群的居住地较为分散。根据交易费用理论,如果正规金融机构为这些贫困群体提供信贷服务,那么从中所产生的交易费用较高。因此,正规金融机构不愿为贫困群体提供信贷服务。交易费用理论对此提供了理论依据。
交易费用理论的产生为正规金融机构不愿为贷款额度小、居住分散的贫困群体提供信贷服务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也解释了贫困群体宁愿支付更高的利息向附近的高利贷借贷,也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去赶路、排队等待和办理繁琐的手续从而获得不一定能借到的小额贷款的经济动因。信息理论对小额信贷发展的贡献表现为,其通过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各经济行为主体决策的特点和过程的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由于对贷款用户的相关信息不完备而不得不采取抵押和担保的方式来降低风险。这既深化了对无力提供抵押和担保的贫困群体在正规信贷市场上的边缘地位的理解,也为小额信贷机构利用小组联保的社会担保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理论是指即使当某些借款人愿意支付合同中的所有价格条款和非价格条款时,其贷款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的情形。小额信贷机构的目标客户一般都是直接瞄准穷人,对穷人而言,他们很难满足商业银行的抵押担保条件而且因跟银行联系较少而缺乏信用记录。这使得穷人往往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也就是说他们是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对象。小额信贷机构在信贷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这种创新使得机构能够在较低成本下为贫困者提供贷款并保障还贷,较好的处理对穷人贷款中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机问题并降低交易成本。具体而言,这些创新主要有以下一些。首先,在贷款发放上主要依靠团体贷款方式。客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团体,团体作为一个整体向小额信贷机构申请贷款,并对团体中成员的贷款相互担保。通过团体贷款,小额信贷机构把信息的搜寻成本转移给了客户团体,并降低了小额贷款发放的交易成本。其次,在贷款的使用监测上,主要依靠团体成员间的相互监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德风险。由于团体成员是相互担保的,并且成员如果出现拖欠还贷会影响到整个团体的获贷问题,这就使得团体成员有动力监督其它成员的贷款使用,避免贷款被用于高风险的活动(譬如赌博之类)。再次,在贷款回收上,采用伦理道德约束和各种激励还贷方法。小额信贷机构则很重视内在制度对人们的影响,利用落后地区传统的伦理道德对人们的行为约束向人们灌输还贷观念和信用观念,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保障还贷的作用。另外,小额信贷机构也重视对按时还贷者进行奖励,通常的做法是增加他们下次贷款的额度。最后,小额信贷机构特殊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加强与客户的关系,减少信息不对称。由此可以看出信贷配给理论在小额信贷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汤敏.小额信贷为什么要有高利率[J].经济界,2007,(3)
[2]黄毅.中国小额信贷研究[J].银行家,2004(12)
[3]孙若梅.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理论与来自扶贫合作社的经验数据[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农业财政补贴;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新国际贸易学
一、农业补贴的含义和内容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一般意义上的补贴,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向某种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某些居民提供的转移支付,农业补贴主要是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
在WTO农业多边协议框架下,农业补贴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其中较大部分如对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的投资,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贸易支持与保护措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对农村科技教育、市场信息等服务支持、对农村低收入者的扶助等等。由于不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一般被称为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另一种是狭义补贴,这类补贴又称为保护性补贴,一般被称为“黄箱政策”。主要指的是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包括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补贴,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
“一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总结一下,目前财政对“三农”的支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对农民的生存保障支出,如农村五保户支出、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农民医疗保险支出等。(2)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如乡村公路、乡村环保、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等。(3)对农业的补贴,如农业科技投入、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农产品出口补贴等。很显然,财政对"三农"支出的三个方面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补贴,也即WTO框架下的广义的农业补贴。
二、公共经济学理论依据分析
在公共经济学的视野里,政府的公共支出主要集中在公共产品领域和其他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就农民的最低生存保障支出和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而言,财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在理论上没有异议,因此问题的焦点集中在狭义的农业补贴该不该进行方面,鉴于此,这里探讨的仅仅是狭义的农业补贴。
政府对农业的保护是一种逆市场行为。那么政府要不要给农业补贴,一是看农业作为一个基础产业在完全市场条件下能否独立存在,即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是否存在着市场失灵,因为政府只有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看农业所提供的产品是否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为政府在公共产品和公共物品的提供上负有责任。
首先看农业本身的产业属性。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或者说没有存在的经济合理性。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农业生产要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并且农业生产过程具有“生命”特质,这就决定了其经营的巨大风险;第二中国农业的经营规模、经营成本、科技转化水平以及商品化程度等诸多限制使其不仅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即使在国内市场也很难实现平均的利润率。一个经营风险远远高于其他产业的农业,却不能获得平均的利润水平,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肯定是要被淘汰的。但问题是,这个产业还必须存在,因为其存在的福利损失远远小于其给社会带来的福利收益。这恐怕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失灵问题了。既然在农业问题上存在市场失灵,农业本身又具有公共性特征,政府出面给农业以补贴并提供其他的政策保护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看农产品的情况。虽说农产品是公共物品,但可以说某些农业产品具有某些公共产品的属性。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供给问题很复杂,强调粮食生产势必牺牲农业的比较优势,影响农民的收入;强调农业的比较优势,则无法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这种很符合公共需要(社会安定和粮食安全),私人又不愿单独提供(没有经营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减少提供者的预期收益)的产品,应当说同样具有了公共产品的某些属性。从这个角度说,政府也应该对农业提供补贴。“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农业补贴的本质是政府向农民购买公共农产品的行为。”
三、福利经济学理论依据分析
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提出了两个社会福利最大的基本命题:第一,国民收入越大,社会福利就越大。要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就必须是社会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必须是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第二,国民收入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同样的货币量对穷人的效用要大于对富人的效用。因此国家应采用收入转移的方式,把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直接或间接地转移给低收入者,直到他们的边际效用相等为止。
庇古的第一个基本命题,要求国民收入是不断增长的。西方学者罗斯托和马斯格雷夫曾提出了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模型。20世纪50年代罗斯托就提出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理论,他把经济发展分为传统、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五个阶段。而马斯格雷夫把经济发展分为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罗斯托的经济发展的传统阶段和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相当于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罗斯托的经济起飞阶段相当于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相当于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的成熟期阶段。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财政支出应占主导地位,主要用于投资社会基础设施,如交通、法律秩序、健康、教育以及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等,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而直接影响到私人部门生产性投资的效益,从而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这类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数量大、周期长、收益小的特点,且这些投资又具有较大的外在性(外部经济效益),私人部门无力投资或者不愿投资。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必要的,并将对经济的起飞起重要作用。
庇古的第二个基本命题,国民收入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目前由于农村的贫穷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造成的农村消费能力下降使得本来就被分割的国内消费市场更加支离破碎,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投资、消费和国际贸易)因消费不足而变得动力不足。更直接的严重后果是,由于城乡收入急剧扩大,农民增收困难,再加上农民的医疗、教育等方面无法享受到一个公民应当享受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得社会矛盾变得非常突出,公共风险的积聚已影响到改革的前景。国家应采用收入转移的方式,把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直接或间接地转移给低收入者,从根本上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和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
四、制度经济学理论依据分析
抛开农业补贴理论上的概念,我们会发现,农业补贴实质上是由于农民作为个人的偏好(利益取向)和国家作为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公共偏好发生冲突时,双方通过妥协谈判签订的给农民经济上补偿的协议。
由于技术、要素禀赋的差异,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农业的比较优势必然会下降,资源会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劳动力、资本、土地都要非农化。但问题是,在当前的政治经济格局下,粮食仍然是一种战略物资,无粮不稳不仅是几千年来中国统治阶层的口头禅,也成为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遵守的一条戒律。不管这个国家多么发达,一定要有土地用于农业,尤其是用于粮食生产,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公民滞留于土地。很显然,农民在这个问题上是利益的受损者,会强烈要求政府做出一种制度安排,保障经营农业能获得社会平均的利润率,保障自己获得和城里人相同的收入水平,这就需要谈判,需要妥协。此时,关于农业补贴的三点表述已十分明晰:第一,农业的比较收益低,并非仅仅因为农业有自然风险,更重要的是政府限制了农业要素的流动。第二,提高农业比较收益,必须放开农村要素市场;政府若考虑粮食安全而限制要素流动,那么就得给农业予以补贴。第三,补贴农业不是政府的单向支出,而是一种互利的交换。既然是交换,补多补少就不可全由政府说了算,应该和农民商量着定。“不然,有钱多补,没钱少补或者不补,就算不上是公平的交换了。”
五、新国际贸易学理论依据分析
新国际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业领域存在着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现象,这个理论有利地挑战了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报酬不变的传统观点。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租”不可能因竞争而完全消失,在一些产业中资本和劳动有时会获得比其他产业高得多的回报率。如果政府能够识别他们,就有可能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积极地运用补贴或出口鼓励等措施对那些被认为存在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或大量“租”的产业予以扶持,扩大本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以增加本国经济福利和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例如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在一定补贴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即畜牧业、水产业、花卉、蔬菜等,可以获得部分国际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战略性效应,由于成本补贴使竞争对手相信国内生产者将扩大生产,因而竞争对手的直接反应是削减产量,使国内生产者得到额外利润,这些利润超过政府的补贴数额,即生产者剩余大于纳税者的损失。这说明出口补贴或生产补贴增加了国内经济福利,而且不论其他国家是否使用战略性补贴政策,本国经济的受益完全是以竞争对手的损失为代价的,因此极易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行动,特别是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的滥用,严重扭曲了国际贸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乌拉圭回合多变贸易谈判中,多数国家要求约束农业补贴政策的应用。但在实践中这种理论的运用屡见不鲜。
参考文献:
1、(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
2、姚明霞.福利经济学[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3、(美)斯蒂格利茨著,郭庆旺等译.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经济科学译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英)A.C.庇古.福利经济学[J].商务印书馆,2006.
5、(美)斯密德著,刘璨,吴水荣.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冰岛)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制度经济学译丛[J].吴经邦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7、(美)亚蒂什・N.巴格瓦蒂・阿温德.潘纳加里亚著,王根蓓译.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二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8、.国务院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07.
9、胡靖.非对称核算理论与农户属性[J].开放时代,2005(2).
篇3
【关键词】标准化 经济学 公共物品 体制机制
近100 多年来,时生巨大变化,科技进步以及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极大改变了经济社会形态,同样深刻影响着近代标准化的发展。但是,与时代的快速进步相比,标准化理论和方法创新步伐较慢,出现诸如标准制定周期长、速度慢、修订不及时、标准老化、跟不上科技发展步伐、满足不了个性化需求等一系列问题,理论和实践面临新挑战。现有标准化理论的总体架构主要以传统工业标准化为基础,对标准化对象、目的、手段、方法的认识,特别是对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模式的研究也主要以工业标准化为逻辑起点,亟需创新。
近年来我国标准化体制研究,主要以标准化技术和管理特性为主线,借鉴发达国家管理模式,未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理论科学性和实践指导性都存在不足,以致目前对标准化体制改革仍未形成普遍共识,对政府规制与市场竞争、强制性与自愿性、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标准与法规等重大问题,仍存在较大分歧。
标准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除技术属性外,还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属性特别是制度属性,对其管理体制研究,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承认标准化理论自身特性的基础上,打破学科边界,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特别是经济学的知识体系,重点从“标准作为制度”的新视角进行研究。
本文的研究框架尝试运用经济学理论,从新的视角思考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问题。
一、内容及目标
本文研究对象仅限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这三类标准(不含国际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等其他类标准)。运用经济学有关基本原理,研究标准的属性、作用和标准化的基本原理,界定标准化管理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厘清强制性与自愿性标准、标准与法规的关系,明确各级标准及标准化各类各级管理机构的定位,优化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基于研究成果,为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二、方法及路径
1.基本假设
标准属于公共物品,标准化管理属于公共管理范畴。即使将标准作为准公共物品看待,亦主要考虑其公共性,兼顾其私人性。
2.研究方法
一是理论分析。运用外部性原理、成本收益分析法、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建立对标准及标准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演绎标准的属性,推导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二是对比分析。结合国外标准化管理体制模式和中国国情进行对比分析和历史比较。三是实证分析。结合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规律,对标准及标准化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如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等。
3.研究路径
收集、整理、评估以往国内外标准化体制研究成果;运用经济学理论,围绕标准的起源、定义、属性、作用,政府与市场、强制性与自愿性、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标准与法规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结合理论分析,进行国内外横向比较分析、历史纵向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提出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种供选择的总体设计,并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评估其可行性,提出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和操作路径、步骤、方法等。
三、初步分析框架
1.标准属于公共物品
标准的使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一个人对一个标准的使用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人的供应,这符合经济学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从成本收益分析看,一个标准的制定成本有限,制定后在一定周期内维护成本也有限,而标准被广泛采用,其内含的经验、知识、技术成果得以广泛传播、复制、共享,使用者支付的成本很低,几乎近于零,相比其制订和维护成本而言,带来的收益虽无法精确计量,但理论上可以无穷大,并且增加一个人对它的使用,其边际成本接近于零。基于这些特点,对标准的制定者而言,除了对出版的标准收取一定且少量的版税外,无法对使用者的收益进行精确计量并收费,而且使用标准产生的收益归于使用者,不归于制定者,产生外部性(主要是正外部性),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以上这些表明标准的公共性而非市场竞争性的特征十分突出。
2.新的视角看标准及标准化的起源、发展、作用及内涵
结合标准及标准化的现在定义,标准是技术和管理的综合体,是一种制度形式,标准化是一种规制。把标准当作制度,从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标准及标准化的内涵。
(1)标准的起源及发展。用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起源的分析框架,结合最早的人类标准形式及其演进,同样可以分析标准的起源及发展。标准的产生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和交换,通过货币、生产工具等的标准化,降低生产费用和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搜寻成本、达成和执行契约的成本)。随着专业化生产和分工的发展,如手工业发展以至工业革命,市场规模扩大,交易日益复杂,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加剧,交易不确定性增加,交易成本大幅度上升。在这一进程中,标准化一方面通过广泛共享与应用人类科学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而降低生产费用,另一方面通过合作促进协调一致而大幅度地降低交易成本。由于经济上的合理性,标准及标准化得以产生和发展。
(2)标准及标准化的作用。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对标准及标准化作用有以下新认识:传播、共享科技成果、知识、经验,降低知识搜寻消耗、重新学习的成本,节省稀缺的智力资源,从而降低决策成本和生产成本;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状况,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可预见性、预期一致性和信任,防止混乱和任意行为,降低风险和客观不确定性的约束。
(3)标准的含义。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共同效益,由公认机构批准的共同遵守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是一种低成本学习、共享、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等人类综合文明成果,并通过事先协商一致从而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率的规制方式。
(4)标准化的含义。标准化是制定、实施标准,以低成本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共同效益的过程。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标准属公共物品,标准化活动属公共事务,标准化管理属公共管理,应由政府为核心来提供;标准具有外部性,市场机制失灵,必须更多地依靠政府等公共组织发挥作用;标准供给具有一定成本,而标准实施收益又不归于供给方,成本收益归属不统一,因此在标准供给上缺乏内在的激励机制,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只能由公共组织来承担。因此,标准化应强化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作用,而不应将标准化活动片面地作为市场竞争行为,弱化甚至取消政府宏观管理,而将标准及标准化推向市场,走所谓市场化的道路。
3.标准化公共管理制度构建
标准的公共物品属性解决了标准定位问题。在具体的标准化活动中,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利益问题的复杂性和利益冲突的客观性及不可调和性,标准化管理需要借助法律的制度安排,把各方利益纳入法治原则下加以制约和激励,以实现各方权利义务和利益关系的平衡。这也是标准公共物品属性能够得以实现,各主体作用有效发挥的制度保障。
4.涉及体制的几个重要问题分析
(1)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作为标准的一种特殊重要形式,应更加突出其公共性,作为纯公共物品看待,强调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和公共责任,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强制性标准是为实现安全、环保、健康等社会基本公共利益的一种低成本方式,它在这些重要领域比推荐性标准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可进行实证分析。
(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我国历史形成的较为特殊的一类标准形式。一方面,从经济学角度,可进行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评估其是否存在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而指出改革方向。从现实看,多出行业标准一个层级,增加了标准体系的复杂性,容易造成标准的交叉重复矛盾,增加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不具经济上的合理性,长远看应予取消。
(3)标准版权。标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尤其在由政府主导标准化的国家,理论上应不存在版权及收费的问题,但是否收费关键要看标准使用及受益方的范围、公共财政的可承受性等因素。目前,强制性标准已明确其法规属性,没有版权保护,免费提供;推荐性标准有专有出版权,标准文本有偿获取。这可以解释为,在公共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公共服务可以适当收取费用,否则只能增加税收,而标准的使用和受益方并非全体社会成员,增加税收不公平,向受益方收费既公平又可行。
四、改革方案设计
根据理论、实证、比较分析等,明确标准属性、标准分类分级设置、各方主体职责定位及相互关系等,设计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包括目标、内容、路径、步骤和方法等。特别重要的是,要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体制改革进行理性分析和把握,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按照帕累托改进原则,减少改革成本,增加改革收益,尽量不损害既得利益,坚持渐进性改革,诱致性和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推动制度变迁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李春田.标准化概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等编.标准化实用教程.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篇4
1.从体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角度分析
就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言,体育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体育事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体育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翻阅体育经济学的教材,不难在“研究对象”的论述处发现这一点,也容易从整本书中读出这一研究对象的定位。将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定位于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及实践活动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体育经济学整个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定位则略显过低。首先,这种以解决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问题为目的的对象定位,往往会产生一种导向:为解决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问题,人们不断从其它学科引入各种技术、方法,体育经济研究也只能在技术操作层次循环运作而不能得以有更高层〔文章编号〕次的突破,体育经济学只能成为其它学科的附属而不能形成其根本的“原驱动力”,它能否成为一门学科的可能性也就不能不大打折扣。其次,与其说经济是一门学问,不如说它更是一门艺术,而这一“艺术”的主体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一“人”。对体育经济而言,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与需求,不同于他们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时的感受。因此,挖掘体育活动中人的行为与需求的变化规律,也是体育经济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将研究对象付诸于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则无形中弱化甚至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内容。最后,从学科的角度来看,一门成熟的学科不仅要弄清分析哪些事物,更重要的是要界定这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决不仅仅在于预算好一场大型的体育赛事,更重要的是要抽取和提炼出体育运动中的固 有的经济规律和特点。正如力学以物体间力的作用规律、分子化学以分子间相互结合的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样,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应在于更高抽象水平上的体育经济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这一研究对象着眼点的转移,并非将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排除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之外,而是强调研究对象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和完备性。唯有确立并包含了理论与实践的层次分明、内容独特的研究对象,结束目前在这一问题上认识的混乱,体育经济学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2.从体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
判断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量度就是研究方法,遗憾的是,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并没有形成依赖于体育经济的、独立于其它学科研究之外的研究方法。当前教科书中所罗列的诸如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综合研究及博弈论的应用等方法,无一不是由其它学科研究中产生的。姑且不论这些方法是否适应于体育经济这块土壤,但就这种全部移植而言,也往往容易使体育经济学的发展丧失其自主性,而消失在其他学科之中,失去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体育经济研究要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一定要建立起自我的独特方法体系。诚然,“没有独立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但问题是:作为人类社会特殊活动的体育,有着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特别是运动训练、竞赛、群众体育活动、体育产业等都与其他社会活动迥然不同,也必然有基于它们运行规律的特有方法。对体育经济学来说,这样的方法还太少,方法体系直到目前也没有凸显出来,在本文中,我们提出立足体育视角,以经济科学方法体系与体育科学方法体系有机融合为特色的体育经济学方法体系的构建新思路。
3.体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构建的完善程度是一门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学科发展所必须的“反省的论证”过程。理论体系的形成大致可以简约地概括为活动经验的概括(常识、格言、读语)常识的集合(体系化)理论(反省的论证)。任何一个研究过体育经济学著作的人都不难发现,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整体上正在努力实现从经验概括到尝试体系化的跨越,超前的研究也许刚刚涉及到某些意义上的理论反省,大量的研究只能是经验的概括甚至是直接将研究目光落在体育经济实践活动上,而对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从学科学的角度对体育经济学展开的学科特性探讨更是无人问津。这固然与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较短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体育经济研究主动性的缺失。研究者专注于对其它学科较为成熟的方法、原理的吸纳与引进,而对体育经济学自身认知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则明显不足。我们提出了体育经济学的三维学科体系,即基于体育科学认识体系的,以体育科学认识体系与经济科学认识体系有机交叉的新认知体系。对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了初步尝试,但这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因此,就理论体系而言,体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还颇显稚嫩,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二、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实践水平
体育经济问题的研究吸引了大批体育科研工作者,部分人也凭借自己卓有成效的研究,逐渐取得了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成为学科的著名专家。但即使这些专家本人也不敢妄称自己是体育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还没有哪一位专家能如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提出“相对论”、皮亚杰在心理学上提出“发生认知论”、杜威在教育学界提出“民主主义教育”那样,在体育经济研究领域提出开创性的、意义重大的、得到公认的观点和方法,因此也就难以称得上这一门学科的代表性人物;就代表性著作而言,虽然目前冠以“体育经济学”之名的教材和著作时有出版,但多是对国内外经济方法的移植或是操作层面上的探讨,鲜有立意新颖、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出现,从中选出代表著作则会更加牵强;至于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则更显滞后:在我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并没有设立“体育经济学”分会,也没有设专类,只是作为体育社会学的一个部分;而一些分散的体育经济研究学术组织活动较少,没有形成大的气候。虽然在《体育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开设了“体育经济”的专栏,但体育经济学至今没能拥有自己的学术期刊。
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性质与学科归属
体育经济学理论是科学理论还是实用理论?科学理论是对经验世界的解释,其目的在于认识和探索事物本身,其价值在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如哲学、数学等,它们常常意味着一种所谓的“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精神。它的一般结构可表述为:在大量事实基础上提出创设,按客观事物的实际联系和相互转化关系,把相应的概念、判断、推理组成一个严格而自为的逻辑体系。而实用理论则把视线直接投向实践,它探讨有关如何把认识的规律转化为实践操作的问题,并且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种种规范与建议,带有极强的价值与目的色彩,因此,具有实用理论形态的学科常被称为规范性学科,如计算机学科、系统工程学科等。它的结构则可以表述为:提出某种希望达到的目的,对各种指向、目的的选择手段予以论证,得出在既定环境中某种合适的手段,然后建议如何将这一合适手段去兑现目的。
篇5
内容摘要: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都探讨个人与社会分离情况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特点,都是对传统“市场机制和谐论”的某种反思。但二者在人的基本行为假定、经济绩效准则以及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和边界、企业内部权利结构安排等企业理论的具体层面上,存在诸多不同。本文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提炼出其中的精华部分用于指导我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对于推动我国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大型国际企业集团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马克思经济学 企业理论 微观经济主体
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学者逐渐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介绍并引入中国(如张五常)。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中的一些范式,如“产权”“交易费用”“委托―关系”等,对于我国传统的企业运行机制的弊端具有较为充分的解释力,因而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较为广泛的研究兴趣。与此同时,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却被忽视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年代曾被沦为某些自我标榜为“”的极“左”思想的实现载体。因此,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其中的精华部分,应用于我国企业运营的实践中,对推动我国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大型国际型企业集团的健康成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是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困境反思的基础上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科斯从研究个人的成本与收益和社会成本及收益间的差别出发,提出减少交易费用是企业产生的原因;自此以后,张五常、威廉姆森、哈特等一些新制度经济学家沿着他的思路,继续探讨企业的本质、企业能够实现交易费用节约的规模边界范围以及合理的企业内部权力安排和剩余分配结构等。马克思经济学具有深厚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同样也是其核心问题。虽然马克思经济学并未形成系统的企业理论,但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所反映出来的许多关于企业性质、规模及其内部权力结构等方面的理论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对传统“市场机制和谐论”的反思,都是在探讨个人与社会相分离情况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特点,这使二者具有了可比性的基础。但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在人的基本行为假定、经济绩效准则、企业理论的具体层面上存在诸多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而使企业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
综观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当中的企业理论,可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规模或边界、企业内部的权利结构安排。因此,笔者拟从这三个方面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
关于人的本质和行为特点的比较
由于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人为载体进行的,企业组织的运行也是以人的活动为基本要素的。因此在分析企业理论的具体层面之前,有必要对二者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特点的论述作一比较。将“个人”的本质和行为方式作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共同特点。但在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视野里,对于人的本质和人的行为特点的理解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第一,新制度经济学带有浓重的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背景,认为人的行动受主观意识领域中的“理性”支配。尽管新制度经济学相对于传统经济学而言已进了一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到了约束着人们行动的现实因素,并对“理性”的作用与功能范围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定,但并没有超越用主观认知结构说明人们的行为选择这一基本立场;而马克思经济学则以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限制着人们的行动、规定人们行为的具体方式与特点的,是每个人现实拥有的、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并不否认人要满足自己的需要,也不否认理性的作用,但马克思经济学在说明理性对人们行动的意义的同时,更强调理性作用的现实约束条件。因此,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真正决定人们的行动及其特点的并不是理性本身,而是理选择据以进行的各种约束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行为人的财富占有、交往关系以及观念意识结构等。所有这些约束条件构成行为人拥有的“社会关系总和”,构成可以进行理性选择的广度范围,也决定着由选择而采取相应行动的具体特点。
第二,新制度经济学中人的行为具有普遍性、共性特征,而马克思经济学中人的行为特点因各自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总和”不同,具有现实性和差异性。
第三,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的单调定义必然导致对抗型的人际交往论,而马克思经济学对人本质的理解却是多元的、与一定历史条件相结合的,是协作型人际交往论的基础。
企业的性质
企业性质研究就是要讨论企业这样一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方式空间意味着什么?它为什么会存在?或者说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在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这两大体系中,企业都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一体化经济联系方式而存在的,企业所面对的也都是市场交易。但在它们各自的理论范式中企业产生的依据是根本不同的。
马克思经济学是从生产的角度说明企业性质的。他所关注的问题是:如果一切市场交易都是依照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那么资本家在生产前后付出和得到的货币额是一样的,这根本无法解释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因此,只有离开交换领域进入生产领域,才能真正揭示资本,以及作为资本现实存在形式的企业的本质规定性。他认为,企业是提高私人劳动社会性的经济组织形式。一方面,在实质层面看,企业提高私人劳动的社会性有利于创造更多价值;另一方面,从形式层面看,私人劳动在企业中由于分工协作的存在提高了社会性,但在直接形式上却走向片面化,劳动者在企业生产中逐渐失去了独立完成整个产品的能力。因此,私人劳动是作为资本的形式存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企业成了资本实现自我增值的工具。
新制度经济学从流通领域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认为企业是一种能够减少交易费用的人与人之间交易关系的组织形式。从科斯的“不同的要素所有人与中心缔约人之间订立契约可以节省他们之间分别订立契约的数量,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这一说法,到威廉姆森将资产专用性程度作为说明选择企业或者其他市场经济组织形式的依据,再到詹森和麦克林将知识作为一种要素引入企业组织结构,新制度经济学在企业性质观上始终徘徊于用交易组织成本说明人与人之间组织关系存在的必然性,这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企业作为人们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存在理由应当从人们组织经济活动的生产性目的中寻找,而不应将流通领域内的某些特点作为企业的根本规定性。企业一体化的维系力量不是交易费用的节约,而是生产技术上的有机性。
企业的规模或边界
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都是依照某种经济绩效准则,通过技术、市场、资本属性等变量来说明企业在不同状态下的最优规模的。但是,这两大学说的企业规模理论在具体层面上存在着差异。
第一,在引导企业进行规模调整的绩效准则上,马克思关于企业规模分析的绩效标准主要是以价值规律为主的,其基本特点是客观性和变动性,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逻辑;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规模理论的经济绩效准则是建立在主观效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尽管引入交易费用使其经济学研究逼近现实,但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所依据的经济绩效准则依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准则。其中缺乏支配企业发展的动态性因素,仅局限于对发达资本主义阶段的分析,在解释企业长期规模调整状况时陷入困境。
第二,在企业进行规模调整依据的经济指标上,马克思经济学给出了技术、市场和价值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规模理论却用“交易费用”、“专用性”等概念概括可能影响企业规模的所有因素,具有明显的调和特征。
第三,在研究企业规模的方法论特点上,马克思经济学企业规模理论应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规模理论只是停留于企业规模边界的规范分析。
企业内部的权利结构安排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内部权利结构安排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以格罗茨曼和哈特为代表的“新产权理论”、以詹森和麦克林为代表的“委托-理论”和以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为代表的“团队生产理论”,由于各自的关注点不同,以上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各有侧重,他们的观点并未合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而马克思经济学对企业内部基本结构与关系的研究以唯物史观为理论背景,用统一的逻辑脉络说明资本主义企业形态的发展及资本与劳动关系变迁的历史必然性。具体说来,这两大学说体系关于企业内部权利关系结构的观点区别,大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剩余权利”是基于不完全契约的“剩余”,是用以说明企业内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重要概念;而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也存在类似的“剩余权利”,用以说明资本与劳动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关系,但这种“剩余权利”并非不完全契约而产生的剩余,而是体现了特定技术发展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双方的力量对比关系。
第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通过某种符合“理性”的制度调整,就可以实现交易费用的减少和企业内部基本经济关系的改变;但马克思经济学认为良好的经济绩效状态不是通过生产关系意义上的静态制度调整就可以获得的,经济关系的变化更根本地是基于经济关系中各利益相关者力量的对比状况,而这又取决于他们所代表的要素在核心生产技术应用中的地位。
第三,新制度经济学家们针对现代企业关系,力求在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间寻求合适的剩余权利分配关系;而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现代企业中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分离,经济发展的趋向应当是由各种形式高级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联合占有非人力资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生产效率。
总之,无论是新制度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经济学,都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市场机制和谐论”的一次挑战和反思,是更符合现代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这两大学说体系相比较而言,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建立在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这一基础之上,更适应于现代企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但新制度经济学的许多新的理论观点,比如对知识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性的论述等可以成为马克思经济学有力的补充。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应力求吸取这两大学说企业理论中的精髓,并将其辩证地应用于企业改革的实践中,从而指导我国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纵深发展,并加快完善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许光伟,张威.国内学者的马克思企业理论研究:一个述评[J].经济学家,2007 (1)
2.宋宪伟.马克思企业理论与交易成本企业理论之间的互补性[J].云南社会科学,2010(4)
3.党宏伟.马克思企业理论与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4.施皓明.马克思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观差异的根源分析[J].财经研究,2000(7)
5.王仕军,李向阳.马克思研究企业理论的三个独特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5)
6.王铭洁.论《资本论》中的企业性质―马克思企业理论与西方企业理论的比较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4)
篇6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案例教学;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理论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提高理论经济学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案例教学引入到理论经济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案例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在理论经济学中,最早使用案例教学的美国哈佛大学,随后在欧美国家的大学逐步被推广使用。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经济教学中的问题
1.1传统教育机制和理念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应用
我国传统的教育机制是应试教育,传统的教学理论是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形式,这与案例教学的理念是相悖的,给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机制和教育理念下,一些学校对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鼓励和倡导实施案例教学的机制。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闭卷考试是主要考试方式,理论知识是主要考试内容,这些都无法全面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教师的日常考核中,一些高校并没有将教师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纳入其中。这些不利的因素都影响了案例教学在理论经济教学中的应用。
1.2不健全的案例库限制了理论经济学教学案例的选用
实施有效的案例教学最主要的支撑是要有科学、合理的理论经济学教学案例,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案例库。然而,构建理论经济学案例库是一项时间长、难度大的工程,一些高校在案例的收集、分析、研究和整理等方面还很落后,多数是从一些文学作品、期刊、报纸上照搬而来。以这种新式编制的案例,虽然在内容上与教材有一定的联想,但是缺乏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对学生的启发较小,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教学质量。
1.3落后的教学手段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案例教学是需要一些高科技技术支撑的,如多媒体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这给很多高校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一些高校并没有设立专业的案例教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工具、信息传播和案例课件等方面的资源还比较匮乏。同时,案例教学实质是一种实验性质很强的教学方式,需要有专业、规范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这同样给高校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缺乏完善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限制了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实施,降低了教学效果。
1.4不完善的师资力量阻碍了案例教学的发展
案例教学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在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现实是很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的,虽然在理论知识上有一定的素质,但是在实践经验上还比较欠缺,而且在应变能力、判断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上都还比较稚嫩。由此可见,我国理论经济学的案例教学还需要构建一支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2.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对策探讨
2.1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高校要注重案例教学,开设更多的案例教学课程,编制更为完善的教材;学生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以往的学习习惯,要勇于探究、敢于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如在导论部分第五节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经济思想史上代表不同结局利益的政治经济学”为教学案例,通过介绍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尼耳・马尔萨斯、蒲鲁东等不同的经济思想,深化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经济学这一主题。或者教师可以事先设置问题,如社会主义经济学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中国经济学发展应该如何体现其阶级性?让学生先自主研究和分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教师在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2科学创建,丰富教学案例
创建科学的案例库,保障教师在教学中有丰富的经济学教学案例可用,进而保证理论经济学中案例教学的发展。一方面,编制案例时,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案例的内容要真实、合理。另一方面,编制的案例要有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空间,要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网络获得利用更为丰富的经济学案例资源,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如在《劳动价值理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和使用案例“北大方正界定资产构成中的价值创造争论”;在《经济人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和使用案例“盗窃者与雷锋:不同经济人理论的阐述”等。此外,对高校而言,还需要加大对理论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资金投入,构建完善的案例教学教室、实验室及其他教学设施,完善教学手段。还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构建一支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经济学教师队伍。
结语
总之,我国理论经济学中的案例教学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如教育机制和教学理论落后、教学手段落后、案例库不健全、经济学教师队伍不成熟等问题,需要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篇7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坚持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读书难到现在的九年义务教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人才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进步,只有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把教育放在发展的首位,才能够培育出更多的栋梁之才。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它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教育的模式一直使用的是粗放型,这种教育模式造成了教育资金以及资源的浪费。我国的教育已经由“应试教育”慢慢的向素质教育转变,那相对应的教育体制也应当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文将简单地阐述在集约型的教育体制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
集约型;初中英语;教学理论
目前对于国际上来讲,竞争最激烈的不是市场份额,也不是合同的数量,而是人才的竞争。从这足以看出人才资源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制定完善的人才战略成为了我国当下最主要的任务之一。然而以前的教育机制存在很多的漏洞,加之如果想要改变我国的教育机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国人才战略的实施就遇到了一定的阻碍。但是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集约型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目前我国是社会市场经济,在这种全新的经济体制下使用陈旧的教育体制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何为集约型教育呢?所谓的集约型教育简单来说就是生产最大的教育信息量,营造最大的教育信息势,同时教育过程作用量最小。英语对于我国大部分初中生来说学习起来相当的不容易,一方面是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触的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学的英语教育模式过于陈旧。一般在初中进行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育方式就是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对其中涉及到的语法进行分析,最后就是做练习。这种陈旧英语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但是对于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却并不明显。从这就可以看出粗放型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教育系统。然而采用集约型的英语教学方式却有着很大的优势。
1.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集约型的教育方式就是运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如果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集约型的教育模式,那么课堂上学生就变成了主体对象,相应的教师就成为了辅助对象。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不再是以“灌溉”的方式教给学生,而是以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初中英语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课上交流学习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学生课下的学习压力。
2.可以节省教育资源。
我国的中学数量众多,同样的英语教师的数量也是相当大的。但是仍然存在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教师编制严重不足,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教师资源严重不足。这就造成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均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集约型的教育模式在本质上改变了这一现状。集约型的教育模式最合理的将初中的英语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学校的教育效益的评判标准也将不再以规模、学生数量、教师资质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对整个初中英语的教学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将英语教学资源达到最佳的配置标准。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初中英语教师进行教育激励,切实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待遇标准。通过一些决策的落实,可以将闲置的英语教育资源得到利用,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探索集约型初中英语教学路径
集约型的教育模式要求投入最少但是获得的信息势是最大的,那么符合这一模式的教学路径就是对称化教育。对称化教育的对象差别是最大的以及联系相对来说是最紧密的,这就为营造最大的信息势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最大的学习能力。
1.对称化教育可以实现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称化的教育模式要求渗透性学习方式和系统性学习方式的共存。初中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英语教师的引导,通过教师系统性的讲解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基本掌握中学英语的学习要领。基本要领的掌握对学生今后进行渗透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英语毕竟不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语言,如果没有教师将最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那如何谈学生对英语进行渗透性的学习呢。通过渗透性的学习方式,初中生可以更好的掌握英语的学习能力,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学习未知英语知识的能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了,自然教学质量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2.对称化教育可以实现初中英语学习氛围。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对来说较为无趣,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然后学生做相应的练习。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的质量不高。但是如果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使用对称化教育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习氛围。对称化教育模式是相对来说更加符合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方式。
三、结论
教育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只有做好我国的教育工作才能够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但是当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应当由过去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集约型的教育模式通过对称化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作者:周晓妤 单位:南通市小海中学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要】物理实验情境教学学习理论中包含有以下五个大的方面:情感理论,刺激—行为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强化理论和活动理论。这五部分是情境教学学习理论的有机组成,而且各部分之间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境教学系统。因此,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情境教学。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学习理论,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其不同的侧重面。在我们目前已知的各派学习理论中,还没有一种完全适用于情境教学的一般学习理论,而已有的每种学习理论中,又都或多或少地具有适用于情境教学的成分。我们采取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即吸收每种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屏弃它们之中的不合理成分,具体应用于物理实验情境教学中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实验情境教学学习理论模式。具体讲,物理实验情境教学学习理论中包含有以下五个大的方面:情感理论,刺激—行为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强化理论和活动理论。这五部分是情境教学学习理论的有机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境教学系统。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情境教学。
一、情境教学的情感理论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我们认为,许多心理状态、体验和动机,即愉快、焦躁、忠诚、崇敬、痛苦、狂欢、惊叹等等均属情感领域。
人的情绪在周围现实的影响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就必然要提出情感教育的问题。但我们并不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情感的发展就是情感教育,虽然情感教育是以情感发展的可能性为前提。换句话讲,情感教育应当理解为在对人施加专门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的各种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产生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相适应的具有社会价值的那种情感。
中学物理情感教学中自然包含以上所述及的各种情感。它只不过是教育者(教师与社会)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度的调控和其他增进情感手段的使用而采用的特定情感教育方法而已。在我们所进行的情感教学中除以上情感外,还应包含学习者与物理课程之间建立的情感。研究表明,情境教学中的情感理论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实验情境教学离不开环境。某种程度上讲,物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与物理实验之间建立起情感,即学生如果不能反作用于物理环境,则不会有真正的物理学习发生。
(2)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投人与产出是不成正比的,而且产出是有极限的。在一定条件下正投人会有负产出,负投人会有正产出。上述原理在优等生、差等生、中等生或男女生的不同年龄段都有所表现。一般情况下正投人有正产出,优等生正投人超极限时会有负产出,中等生适当的负投人有可能正产出,但中等生有正投人时正产出比率大。
(3)实验中的观察和动手是建立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情感的有效手段。创设真实的物理环境:小制作、小发明制作成功的欢欣,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情感,而且会使物理实验产生对学生的反作用。
(4)当学生情感在感知中反作用于教师与社会,即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中产生了乐趣与志趣,更加祟敬教师和学习物理时,教学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归纳讲,在物理学习中,学生从物理环境中实际受到的作用小于物理环境施加的全部作用,但学生对物理环境的反作用大于他从物理环境中受到的作用。
情感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一系列特殊作用。如调节功能、动力功能、强化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信号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以期达到愉快教学的目标。故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只要学生对物理实验感兴趣,学起物理来就会事半功倍。
二、情境教学的刺激—行为理论
刺激—行为理论是指在外界环境刺激下人们产生的行为方式的关系理论。它是情境教学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情感刺激与情境刺激两大部分。由于前面已对情感理论有了一定认识,本部分重点放在情境,即环境刺激方面来讲。具体谈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学习发生于浅环境刺激层次,来源于内部驱动力。如大自然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变化的观察,教师讲课中物理世界形象的生动描绘、科技讲座、电影、录像、科技图片展等中外科技发明与物理学家的探索成就都有可能在浅环境、潜意识上启动学生的物理学习,使之产生兴趣,但没有其内部的驱动力启动,物理学习仍是不可能的。
(2)深层次环境的刺激是学生乐趣与志趣形成的前提,缺乏深层刺激,建立乐趣与志趣就失去了基础,很难有持久的动力。如物理现象观察指导,课堂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物理环境与学生发生强作用,由此产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演化为乐趣与志趣。刺激越强,效果越大,但必须在少年学生的认知心理范围内进行。
(3)当学生反作用于物理环境时,物理学习发生。学生可能从物理环境中得到错误的感知,即行为上的畸变。错误的经验严重妨碍科学概念的形成。同一物理环境,向学生发出相同的信息样本,但由于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的不同,学生会获得不同的感知行为。而且经过环境的刺激,学生能重复环境,能对其感知的环境概括抽象,产生行为上的升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要一味用浅环境刺激学生,由此产生的兴趣不会长久;也不要一味地用深层次的环境刺激学生,导致学生产生物理实验难学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衰减,以至于丧失学好物理的信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情境和情感两方面用浅环境和深层次的环境交互刺激学生,促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持久而不致于偏离正确轨道。
三、情境教学的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影响另一种学习。也可以说将学得的经验(包括概念、原理、原则、技能、技巧、技术方法以及态度等)变化地运用于新情境。物理实验情境教学的学习迁移包括情感迁移、内部迁移、外部迁移、原理原则迁移及实践迁移。现分述如下。
(1)情感迁移。由于对物理教师的情感不同而引起的对物理学习态度的变化,它包含正迁移与负迁移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正投人引发正迁移,负投人导致负迁移,而且两个方向的迁移均有可能走人极限。当然,这种情感迁移也包括对热爱物理的长辈、班主任、科学家的崇拜,或出于对祖国的热爱而引起的对物理学习行为、态度的变化。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促使学生学习正向迁移。
(2)内部迁移与外部迁移。内部迁移主要指内部有机联系的各部分知识原理、原则、方法相似、相同等而引起的迁移。如物理知识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层次上的迁移,力、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合成方法上的迁移等。外部迁移主要指物理以外的学科对物理教与学的影响。其中尤以语文、数学的水平迁移最为重要。语文有助于对物理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数学是物理学习的有力工具。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要根据学生基础,充分展现内部规律与外部迁移的力量,促使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知识的加速学习与倍率增长。如利用数学的等分定理来引导学生正确读出物理测量仪器的读数。 转贴于 (3)实践迁移。是指实验教学(含第二课堂)过程中培养起的物理兴趣对理论教学的影响。研究表明,作用力越大,迁移的水平和层次越高;当作用力微弱或无作用时,既不存在迁移,亦不可能形成乐趣及志趣。由此看,加大物理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迫在眉睫。
四、情境教学的强化理论
强化就是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如果多次单独使用条件刺激而不加以强化,条件反射便会消退。如果停止强化,已经建立起来的为获得强化物而进行的活动就会减弱或停止,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消退不是消极的消失,因为它还可以自然恢复。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发现了行为形成和改变的基本规律。他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这就是强化时程表。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这种做法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不强化,很快就会消退。②定比间隔强化。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有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稳,但也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③定时间隔强化。即不管正确反应发生的次数,而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它虽然不容易因不予以强化而消退,但反应频率(单位时间内反应重复的次数)不稳定。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例如有时隔3次予以强化,有时隔10次予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最不易因不强化而消退,而且反应重复的频率也最稳定。⑤不定时间隔强化。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例如,有时隔1分钟强化,有时隔5分钟强化。它也有不易消退的好处,反应重复频率的稳定性也与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相上下。我们就充分利用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每次表现好都予以奖励,则会因强化过多失去效力。只有有时对他们进行奖励,效果反而会更好。也就是采用不定比、不定时间隔强化最有效。
强化是物理实验情境教学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强化就没有物理实验学习层次和深度上的提高。我们这里的强化包括情感的强化、物理环境的强化、知识的强化与技能的强化四个方面,它们所具备的主要特点和一般原理是:①师生情感与物理情感的强化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发动机;②物理环境的强化是学生物理学习走向深人和发展的必由之路;③知识的强化是巩固所学物理知识,进一步走向物理王国的基础;④技能的强化是物理学习深层次上的提高和志趣形成的主要途径。
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物理实验的得分率普遍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对物理实验缺乏强化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忽视强化的作用。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教师就应该用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强化学生实验。
五、情境教学的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源于康德和黑格尔的古典德国哲学、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维果茨基、列昂捷夫等俄国心理学家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历史传统。活动理论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靠的。活动不能在没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于活动境脉外。
活动理论最根本的假设之一是意识和活动的统一。活动是人类与客观世界互动,是蕴涵在这些互动中的有意识的活动。思维是活动的内化形式。大多数教育者总是认为,必须学习了有关某种东西的知识后才去学习如何使用它。活动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是作为与环境互动的一个特殊要素而产生和存在的,所以活动和有意识的加工是不可分割的。个体不作用于某个东西就不能理解它。有意识的意义形成是由活动促成的。个体的所知是基于有意识的意义形成与活动的互动。
活动和意识不仅是共存的,它们还相互依靠。知识和活动之间存在有规律的相互反馈。我们在行动中获得理解,理解又影响我们的行动,行动又改变我们的理解,如此循环。这个转换过程对活动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意识和活动是动态相关的。
篇9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一、当前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最终要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要与高等学校办学规律高度耦合。然而独立学院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毕竟很短,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制度建设还比较落后,激励机制的层次和结构还比较单一
不可否认的是,独立学院在缓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大多是抽调或依赖于挂靠的公办高校,其激励机制明显倾向于这些抽调的教师,独立学院自身引进的教师在激励机制中明显处于弱势,这是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制度安排上明显的不公。具体到激励层次上,以职称评定和外出深造等激励机制为例,在这一激励领域中按资排辈的现象异常突出,严重抑制了独立学院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尤其是严重抑制了一些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动力。
在激励结构上,独立学院采用的激励方式主要是以薪酬激励为主,在员工职业发展以及员工精神层面上安排的激励措施相对不足。当然物质激励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会对教职员工发展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然而要想让教职员工保持一种持续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就必须实现教职员工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双丰收。
2.独立学院人力资源在激励约束机制上还存在需要提高的方面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主要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实行聘任合同制度。激励机制上的约束机制不健全,表现在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和聘任方面,一旦聘用成功,对聘用后期的管理还不是很到位,职称考核管理不是非常健全,依然是套用公办高校的做法,不能从独立学院自身实际出发,“职称终身制”现象依然突出,“能上能下”的人力资源流动约束机制并没有真正落实。具体到人力资源考核方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的约束机制显得更是毫无“约束”可言,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的现象依然突出。对于绩效、薪酬以及进修深造等方面,明显偏重于教学科研人员。
3.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激励指标设定上数量过多,且重“量”忽“质”、执行不严的现象凸显
尤其是在年终考核的时候,一些教师员工根本看不懂下发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文件。具体到岗位聘任上,对于岗位聘任的考核独立学院更多是偏重于量的考核,考察拟聘任的业绩成果数量、科研教学数量,对一些内在的质的考核上明显欠缺,一些教职员工为了尽早评上职称,在教学科研中过多包揽一些工作量,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论文著作上,真正用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质量的时间非常少,抱有只要完成课时量、只要科研能够顺利结题就可以的思想,其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很难保证。在教学任务上,对教职员工的考核仅仅是完成任务的工作量大小,至于完成的质量如何却无从检验。一些教职员工内在的隐形创造力因为缺少健全的“质”的激励而受到抑制。
二、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构建的主要路径分析
1.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中要构建健全的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有效的机制,也是最能发挥员工积极性、发掘员工潜力的机制。实行竞争机制,首先要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在岗位上要实行全员聘任制制度。独立学院实行全员聘任制度,能够有效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重视程度、自觉增加压力、自觉释放工作潜力和激发活力。采用全员岗位聘任制能够贯彻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公平原则,让所有员工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根据岗位对个人能力、科研和业绩的需求来竞聘上岗,真正实现岗位由员工综合能力决定、而非上级人为安排。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全员竞聘上岗能够有效实现人力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内流动,保持广大教职员工队伍始终处于一种高质量、高负责的运转状态。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中引入竞争机制就是要为胜任者提供持续展示的平台,让不能胜任者抓紧时间提高自身素质,使独立学院的有限岗位实现人力资源上的高效配置,无形之中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提高、不断挖掘自身各项潜能。独立学院引入竞争机制,还要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在人才引进上要采取公开、公正的社会化招聘,坚决杜绝人情岗,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为引进创造各种条件,为引进人才之后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独立学院引入竞争机制,能够使独立学院广大教职员工队伍实现合理、优化和动态管理,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效益,实现有限资源合理优化。
2.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激励中要不断完善教职工的评价机制
一般来讲,人力资源评价机制可以分为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奖惩性评价是借助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自上而下的评价,这种评价机制主要应用在对教学和科研的效能性评价领域,运用奖惩性评价机制对员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激励和约束。奖惩性评价机制中,无论是采取积极的奖励还是采取消极的惩罚都会使员工的情绪和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惩罚环节中,要注意适度的原则,坚持教育和引导为主。发展性评级机制主要是为教职员工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以此促进员工积极性发挥。在发展性评价中,独立学院要克服自己办学的特殊性困难,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广大教职员工发展,实现人力资源潜能的挖掘。发展性评价相对于奖惩性评价而言,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发展性评价强调是员工与学院二者的结合,只要学院为员工长远发展奠定好充分的基础,员工就会以更加积极和努力的态度积极参与,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对于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长远来讲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的竞争力;而奖惩性评价强调的是独立学院这一单向层面。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具体使用哪种评价要根据实际情况。但总的原则是,要以发展性评价机制为主,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全体参与、共同进步,在评价中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以此促进教职员工的全面发展。
3.独立学院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环境,充分应用学院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
工作环境对于广大教职员工来讲,是一种外在、软性的激励机制环节;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机制中要充分考虑员工工作环境因素,设身处地地为广大教职员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优越的教学环节、融洽的管理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独立学院在领导作风、学院组织架构、硬件设施等方面要尽可能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的要求。一旦教职员工对外在的工作环境满意了,才能更加投入地去工作。试想,如果教职员工连做基本的科研实验的硬件设备也没有、连最基本的办公条件也不能满足,他们的积极性、工作热情、责任心、奉献精神还会有吗?通过完善员工工作环境来实现人力资源机制,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全身性投入工作的校园自然环境。其次,要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一个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安居才能乐业,尤其是要想方设法在生活条件上满足引进人才的需要。再次,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为广大教职员工营造良好的秩序环境,让他们全身性投入到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
在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必要工作环境的同时,要把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与教职员工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独立学院要为广大教职员工在进修、深造、培训和学习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只有员工的个人潜力被充分挖掘,才能实现人力资源作用发挥至最大,才能实现独立学院长远发展。独立学院要积极引导教职员工在努力工作中去实现人生报复、人生理想,充分考虑广大教职员工的特长、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到学院的发展规划制定中来,让教职员工在对学院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实现独立学院长远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效结合。
4.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要不断改革工资薪金制度
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最活跃、最核心的环节应当为员工的薪金激励环节。员工的薪金,不但是对员工工作成绩的认可,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员工不断深造的有效动力。通过薪金激励可以使广大教学科研人员以更大的动力投身到教学科研中,促进独立学院在教学科研层面上的提高;可以让广大管理人员用更加积极、更加负责任的态度投身到管理中去,为学院的发展奠定良好环境。独立学院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革薪金机制,不要盲目照搬照用公办高校等事业单位的薪金管理体制,要构建一种既能实现社会效益、又能服务经济效益的薪金管理机制,以激发员工形成公平性的发展环境为原则,更好地提升独立学院的竞争力,更好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独立学院要想法设法制订在同类独立学院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金制度,以吸引更多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人才。员工在薪金上的愿望满足了,才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以更加有优越感的姿态长期为学院的发展服务。薪金机制改革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在货币形式和物质层面上,还要建立一种隐形的薪金福利并纳入到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中,建立一种复合的薪酬体系。这种复合的、隐形的薪酬体系可以包括对员工的带薪深造、带薪培训等。这种隐形的薪金体系对于员工来讲更加具有吸引力。独立学院要紧跟国家高校体制改革的步伐,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适合自身特点的薪金体系,实现薪金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激励中的作用发挥。
篇10
·知识生产理论
1、关于知识生产的类型
知识的生产在知识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私人和公共部门的生产。科学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对基础的研究、应用性研究和试验的发展。基础研究主要就是为了研究自然界或社会的基本法则知识;应用研究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是基础知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实验发展是在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知识生产形式。
随着目前知识经济的发展,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研究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斯塔克斯(Stokes,1997)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法,他认为基础研究可分为纯基础研究、纯应用研究、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
这种分类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有利于在不同阶段区分试验发展和基础研究,而且为了应用而开启的基础研究是创新组织的核心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了解基础研究中基本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关键。这种体制刚好就是关于公共部门、高等学校和企业在知识生产方面的分工。
2、知识的分工思想
海克(Hayke,1937)在20世纪30年代与兰格(Oscar Lange)关于计划于市场的大论战中,首次提出了知识分工的概念,并把知识问题纳入到了经济学的范畴。知识分工也是生产者知识结构的专业化,其结果是生产者之间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知识物化品的生产职能由不同知识传统的生产者来共同完成,而阿罗(Arrow,1962)、罗默(1990)关于知识积累过程的研究,贝克尔(Becker,1964)、卢卡斯(Lucas,1988)等关于人力资本积累的研究,都表明了知识与能力的获得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过程,并指出了知识的非竞争性、部分的非排他性及其溢出效应。罗默(1986,1990)进一步发挥了阿罗的这些思想,明确提出了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的非排他性,并证明正是知识的这种特质,才产生了溢出效应。
·开放科学和开放知识体制
知识具有经济物品属性;知识是难以控制、非排他性的物品,知识并不可能被个人独占;知识同时还具有非独享性、累积性的特点,这也就是说知识是属于公共物品的(Arrow,1962;Nelson,1959)。知识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这个特点也正是知识作为公共物品的正外部性的表现。从理论上说,知识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知识是免费的经济物品。而知识却存在着明显的两难困境:一是知识的生产成本很高,因此激励知识进行生产是尤为重要的;二是知识一旦生产出来,就应该免费使用,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率。这样的两难选择正是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悖的问题,应该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戴维(David,1999)提出三种解决知识困境的方法:赞助(patronage)、采购(procurement)、财产权(property),这三种体现是相辅相成的。尤其对于公共机构的知识生产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取得独家专利的,因为知识生产的投入都是公共给付的,因此,公共机构的知识产权应该采用低度保护的措施,目的是加快知识的传播速度,这就是开放知识体制的本质所在。
知识经济理论给产学研战略联盟带来的启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在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可见知识作为重要的资源,已经上升到了十分关键的位置。
·知识的特性不同,形成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形式也不同
大学作为生产知识、传承知识和利用知识的最佳场所,也是进行科研创新的关键场所,大学的创新作用已经在国内外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样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市场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越来越复杂,而企业在与伙伴的学习中形成的战略联盟是进行知识更新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战略联盟的形式便形成了,即从传统的资源互补、风险共担转向为学习型联盟。产学战略联盟是通过组织之间学习使科研、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实现一种互动。一个成功的产学战略联盟应对合作双方提供帮助,使合作双方能力的相互补充得到满足。尤其是知识特性对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两种不同特性的知识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产学研联盟模式,通常来讲显性知识一般以转移为主,隐性知识一般以联合开发、共同研究的双向互动模式为主。
·有助于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高效运行的新制度体系
大学作为重要的知识生产机构在未来国家与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日益增强,以至于成为创新系统的领先性机构,具有组织创新活动的条件和能力。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成为知识产权的出售者及其衍生公司的风险资本家。因此在开放科学体制下促进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具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重大依据,尤其是科学激励机制的设计对于产学研合作提出了新的理论证据。
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国际竞争的焦点在于知识的竞争,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美、欧、日登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经验都表明: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伟大实践中,产学研联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路径,现针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构建和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把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路径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时代特征、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而产学研战略联盟就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路径,政府应该首先从智能和观念上进行重大转变。
·推动创业型大学的建设,构建知识创业的高级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
创业型大学是新形势下大学参与全球竞争和大学智能演化的结果。创业型大学最重要的特点是把学术性的知识转变为商业性的知识,知识创业是创业型大学的新职能。创业型大学的建设要有严格的条件,并不是每一所大学在现代社会转型中都会发展为创业型大学,不同的大学根据其内部、外部需要会在变革时期做出不同的选择。
·丰富大学的科学研究模式,倡导应用研究与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并重
产学研战略联盟中各个主体都分别从事不同的研究类型,对于大学来讲传统的、单一的科学研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改革和丰富大学的科学研究模式。基础研究是创新科技的源泉,基础研究是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为目的。当代大学科研模式中基础研究占很大的比重,由于基础研究公共性的特点决定了产学研合作的本质要求,因此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基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职能之一。
·执行双重知识产权制度,实现知识产权的科学管制
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中,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合作知识生产领域方面有着特殊的区别,大学和研究机构作为知识生产的公共机构,生产的知识具有公共属性,企业作为私人机构生产的知识具有私人属性。对于公共知识来讲应该强调知识的公开披露和传播,反之,对于私人知识物品来讲必须强调知识的专有性。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通过两种不同的知识产权机制的设立和实施对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创新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