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经济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经济学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独立学院;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经济法》课程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经管类学生重要的一门必修课。课程设置的目的一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意识,培养法律思维;二是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并能够运用经济法的知识、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是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但是,由于经济法的内容枯燥冗杂、学生法律基础薄弱、独立学院学生层次差异性等原因,致使《经济法》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效果不明显,特别是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则突出理论知识的讲授,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背离。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探寻有效方式,增强经管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实践能力,突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较多,重点不突出
目前,多数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对《经济法》课程课时大多设置为36-54课时,讲授的内容涵盖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公司法、企业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金融法等,较之课时量,讲授的内容多而杂,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于每一部分只是泛泛而讲,无法深入讲解,更无课时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
2、经济法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非法律专业学生学习难度较高
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一般设置在高年级开设,开设之前学生要学习法制史、法理学、民法学、商法学、诉讼法等课程,在掌握了法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习经济法。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一般在低年级开设《经济法》课程,课程开设之前,学生主要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为主要学习课程。因此,学生即使在短时间掌握课程的某些概念,但也无法深入的用法律思维理解和解决法律问题,实践能力较难培养。
3、独立学院学生具有的层次特性迫切要求教师适当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独立学院的学生从客观上讲,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自我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在创新力、社交力能方面却有相对优势。因此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如何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独立学院教师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课程传授”教学方式,使得课程教学效果显得“力不从心”。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选择——体验式教学模式
1、体验式教学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独立学院也是基于此阶段应运而生,其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为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必须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新的教学方法。
“体验”是指在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来认知周围的事物。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既定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与主动掌握。这一模式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和升华,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亲历性,这是体验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张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第二,个体差异性。个体之间因环境差异、水平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感知不同等,使得体验也各不相同。正因为个体的差异才产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交流和共享的必要性,采用这种模式既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第三,缄默性。通过体验,既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获得内心感受,感受包括可表达的,也包括意会不可表达的。体验式教学的这一特点不仅可以实现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可以传递感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教育专家曾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只能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也会很快遗忘。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在同样时间下获得最大的知识和体会,并且印象深刻。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不仅可以加速知识吸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引入司法案例来讲解法律条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基本理论能够准确把握。在案例的选择上,针对不同专业应尽可能选择有专业相关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注意案例的选择与讲解的内容具有紧密相关性,这点可缓解教学内容多,重点不突出的实际问题;在案例的表现形式上,应重视立体演示,弱化单纯语言讲述,通过声、像、图、文等多维视角讲述案例;在案例的讲解中,教师应从客观角度不加评判地进行讲评。
(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以及其他类似设备演示课堂内容,因表形式具有生动和直观性,使得视觉、听觉受到双重刺激,学生注意力会有效集中,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的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印象深刻。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适度性,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理论教授,多媒体教学应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安排,并与所要讲解的经济问题、理论等紧密结合。
(3)模拟教学。模拟教学是给学生设计一个逼真且没有风险的环境,通过体验、实践等方式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模拟环境下也能够充分将所学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例如,在讲解《公司法》中个人独资企业设立时,可设立模拟环境,将学生进行分组或若干公司团队,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模拟设立一家公司,从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设立公司的条件,到准备哪些材料、如何准备材料、如何填写各类表格等都需要学生做大量的工作。这样的一个模拟环境不仅将课堂时间拓展至课外,还有有效增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对学生的就业也增加了自信。
(4)讨论互动教学。经济法来源于生活,其背景复杂且多变,对于法律条文的援引和解释需要有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而最终的定论来源于辩论。学好经济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因此,对于经济问题、经济现象设计辩论形式,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具体做法:事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准备课堂辩论会,各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辩论,参会人发言、提问教师点评课后各组完成答辩报告。这种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充分锻炼学生搜集材料、理解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辩论、提问的过程中,对于知识还有巩固、升华的作用。对于“三本”层次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符合学生的群体特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使“被迫”学习,也可通过搜集材料、整理问题、辩论、交流等这一系列活动,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本质上收获也大于此。但是在设计辩论题目时应注意难度的把握。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中应注意的关系
体验式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补充关系。
虽然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对于知识掌握也是只知皮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愿望,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潜力的挖掘。但传统教育方式所遵循的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宝贵经验是要传承和发展的。
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否定,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教育理念和师生关系的适时转变,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这种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这一优势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讲尤其宝贵。
【参考文献】
[1] 齐晋.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构建-基于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D].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03.
[2] 蔡立新,孙惠琴.经济法课程体验式教学探讨——以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为例[D].法制与经济(上旬),2012.09.
[3] 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D].高等教育研究,2005.03.
[4] 张荣.体验式教学的创新性与实施条件[D]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篇2
关键词: 经济与管理学院 法律系 学生党员导师制
1.研究学生党员导师制的缘由及意义
近年来,部分学生一旦入了党,尤其转正后,思想等各方面就会出现松懈,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学生党员加强教育,强化学生党员意识,发挥好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已成为当前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为此在塔里木大学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中,我系拟定研究我系学生党员导师制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党员发展导师制既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又是发展优质学生党员的重要保证。它既适应了学生转型期的需要,又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党员导师制的实施既有利于更细致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又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我系学生党员现状分析
2.1对学生党员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学生党员的教育不够深入
我系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实效性不强,学生党员教育不够深入。由于党员教育,特别是入党后的教育,往往投入多而收效甚微,在当前党员教育中,往往流于形式,局限于安排几次讲座或支部泛泛的理论学习,缺乏必要的指导,理论学习往往仅仅体现在形式上,学习浮于表面,很难让学生有比较深刻的领会和掌握。
2.2学生党员的骨干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在党员教育中,尽管学校学院不同程度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上还有所欠缺。部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表率意识与责任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欠缺,无法真正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同学中缺少影响力,损害学生党员在同学中的形象。同时由于学生党员随年级变化,大三大四的学生党员忙于准备司法考试和科研、找工作、写毕业论文等,时间比较紧,任务较重,有些制度的落实和工作的创新难以得到保障。
2.3对学生党员缺乏相应的考核手段和监督考核机制
由于普遍存在重视党员发展工作,发展工作程序严谨,把关严格,发展后多数监督考核机制没有或不完善,对学生党员缺乏相应的考核手段和监督考核机制,即使是预备期考察也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党员入党后出现松懈,没有发挥应有的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推行学生党员导师制的方式方法
3.1我系推行学生党员导师制的实施方法和步骤
从塔里木大学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的讨论、申请与立项,我支部都经过了反复讨论,尤其立项之后,学院党委给予了莫大的关心与支持,支部成员与支委经过了反复考量。首先,积极发动各位动员积极参与学生党员导师制,配合支部工作;其次,采用自愿与推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党员导师;最后,召开党员支部大会宣读最终确定的十位学生党员导师的名单。
3.2我系对学生党员导师的任职要求、配备
3.2.1我系对学生党员导师的任职要求
因为学生党员导师制是我支部学生党员教育的第一次有益探索与实践,所以我们对学生党员与学生党员导师的选择比较慎重,我系对学生党员导师的要求较高,选择的导师都是具有4年及以上党龄的本支部教职工,其中大部分都是各科室及办公室的主要骨干,都是长年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和与学生打交道,思想政治素养好、党性思想觉悟强,理论根底与素养有较高的老师。还具备工作责任心较强,能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热爱、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我系现有教师党员19人,最终确定10人为学生党员导师。
3.2.2我系对学生党员导师的配备
这是我支部的第一次实践,所以在学生党员导师的配备上做了考虑,我支部现有学生党员27人,其中毕业班14人,外出交流学习3人,大二大三还剩10人,考虑到毕业班马上面临毕业、找工作和外出交流学习等,不方便,我系支部最终确定了10名学生党员配备导师,一名导师带1名学生党员,导师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从确定之日起直到学生毕业。这样一对一的配置更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交流。支部还为学生党员与导师印制了《塔里木大学基层党建创新谈话记录》,包括:支部名称,学生党员基本信息(如姓名、班级、性别、族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时间、入党时间、推荐人姓名、转正时间、学生联系电话、E-mail、学生宿舍、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家长、家庭住址等),导师基本信息(如导师姓名、联系电话等),谈话时间、谈话地点、谈话内容、学生党员签名、导师签名等。
篇3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本土资源;理论概述
本土资源理论的产生与中国法治建设及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密不可分,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对法律制度的要求日益提高,以西方为先进典型的“现代化”范式学者为中国法治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中国的法律理论、法律制度等必须以中国为起点。在这种情况下,本土资源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的呼应。
一、本土资源理论概述
(1)本土理论的概念。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中国的法学理论发展本质上,只是做着两件事其一,摆脱苏联法制及法治体系、规则、理念的束缚;其二,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体系、规则、理念。上世纪末开始至今,法学者在做上述两件事时,陷入了困境。首先,学者们以及法律实践工作者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体系、规则、理念在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时遭遇种种困境,甚至背道而驰,学者们开始检讨和反思西方法治体系、规则、理念在中国遭遇的困境,开始反对简单抄袭西方理论。这种思潮是包含各学科在内的中国学术界的“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在法学界的反映。本土资源理论的学者们在与反对者的论战中,对本土资源理论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他们在不同的时期,甚至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对本土资源理论有过截然不同的表述和理解。但是这些不妨碍本土资源理论逐步走向成熟,本文在总结学者们的论述的基础上,对本土资源理论作如下理解:第一,本土资源理论是以“本土资源”的发现和利用为主要研究工作的理论体系;第二,本土资源理论是实用主义的,而非理想主义的。(2)本土资源的内容就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的文学作品、影视艺术作品等)、中国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
二、经济法本土资源理论概述
(1)我国经济法的研究现状。我国的经济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特征决定了经济法必然在中国勃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共有制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政府在调控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划仍然在特定领域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法治环境下,政府如何影响、主导和管理市场经济,如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及怎样的规范和主导才能够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就被放在了首要考虑的位置。同时,民间经济力量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不健康因素,应当如何予以消除或者如何予以规制等等,这些都促成了中国经济法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法规不断制定。由于经济生活的变换节奏,以及中国经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中国的经济立法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部门法。但是法律需要稳定性,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建立相对完善的经济法理论体系。中国法治最初的发展,是以“现代化”为导向的,学习和照搬是我们的法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但是,经济法自产生以后,世界各国的法学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学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学家,就经济法问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该国的实际,都有其长处和优点,但是,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里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里,都还没有一种理论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科学体系,都尚处于探索创建的阶段。因此,在经济法领域内,现代化导向不能提供很多有益的帮助,中国的学者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之后,开始运用“本土资源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国经济法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将民生问题提上重要日程之后,运用“本土资源理论”研究中国经济法问题有了迅猛发展。基于中国自身的实际,中国经济法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领域。而“本土资源理论”在上述领域的作用则是其他理论无法比拟的。(2)本土资源论对研究经济法的作用。首先,“本土资源理论”的立足点,可以促使中国法学的独立发展,“本土资源理论”是实用主义的学说,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现实问题。这使得运用“本土资源理论”研究中国经济法的学者,立足中国经济现状,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从中国文化传统及民间习惯出发来研究经济法。而不必再依存于所谓的现代化的异域法及其理论,对避免法律与现实的冲突起到极大作用。其次,“本土资源理论”调和性的特征,使得他正确地协调了政府与中国现实及民间传统习惯之间的关系。中国法治建设是自上而下的法治建设,政府一直在法治建设中起着引导和激进改革的作用,排斥了政府因素,中国法治将停滞不前或者陷入困境。而随着民间力量的增强,以及政府藏富于民的思想,民间力量已经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民众权利意识的增强,也使得片面强调政府作用难以获得民众支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 投资风险 规划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投资与收益比例关系问题,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时将面对一系列的风险,当然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是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将最大限度的评估投资的风险和回报,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风险
人力资源开发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是一种投资就必然会有一系列的风险,总的来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员工流失和开发低效或无效。
(一)核心员工流失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出现的最大的风险后果就是核心员工、骨干员工的流失,这些员工的离职带走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特别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离职往往伴随的是企业中一个精英团队地流失,同时由于岗位的空缺,会影响到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也会对士气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使生产效率降低,并导致员工不配合企业后续的人力资源安排,对于一些掌握了企业技术、客户等资料的核心员工,他们的流失将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带来更大的威胁。
(二)开发低效或无效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员工是一个企业与员工双赢的过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或者是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未得到提高;或者是开发的转化不到位,员工未将其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服务于企业,都会会产生经济、时间、市场资源等方面的损失。企业没有获得相应知识与技能要求的员工,原计划的工作会随之受到影响,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可以通过开发成本测算出来,而间接的经济损失和其他方面的损失则无法准确计量,但可以通过开发前后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及其他企业生产经营的指标的变化进行间接反映。
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风险的成因
(一)外部环境的风险
由于人力资源开发周期较长,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快速变化的,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制定及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方案过程中,始终会面临着政策的规范与管理、面临着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变革、面临着行业的变化调整、面临着人才的竞争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企业没有认真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就会导致开发滞后或开发不对路,造成重大损失。
(二)零开发的风险
零开发是指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和开发不做任何投入的做法,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仅仅是对员工组织了岗前培训,而不考虑员工上岗后的培训和开发,有一些企业家往往将开发成本转嫁给社会和员工个人,对员工进行一种掠夺性的使用,仅仅是对其支付劳动报酬,不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人员结构的优化,更多的是倾向于从外部人才市场聘请,员工的岗位技能未得到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会直接受到影响,员工职业危机感加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弱,形成了不稳定的因素。这种零开发观念指导的管理行为很难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人力资源规划不当
没有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的企业,员工的开发是一项非常规性的工作,呈现出临时性、简单化的特点,由此,人力资源配置会进入一种非常规的局面,在解决人才供求缺口问题时捉襟见肘,不利于企业积极、灵活地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人才开发规划中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是开发的盲目性、开发内容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对实际工作没有什么指导意义。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存在着重培训轻开发、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开发手段单一,缺乏整体的开发部署,导致员工的职业方向不够明晰;在选择开发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技术条件、经营环境的变化、目的性不明确,开发的知识与技能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相对于零开发的风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另一种极端的做法是认为开发是万能的,管理者急功近利,希望通过一两次的开发项目就能获得一支精英队伍,能够一劳永逸,在做规划时没有考虑企业实际发展阶段的需要、开发对象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开发目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完全由管理者一厢情愿的强制推行,这样会使员工面临较大的压力,且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效果不会很理想。 (四)人力资源开发的执行不力
在开发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影响到项目的落实,如工作时间、个人时间与开发时间的矛盾;开发创新与抵制变革之间的冲突;其它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等。如果上述问题在项目执行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项目执行时没有给予及时的调整,就会影响到项目正常进程,使整个工作偏离预期的开发目标,导致开发低效或无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规划与执行之间的协调与控制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执行人员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方面未达到相关要求。
(五)缺乏内部成长通道
人力资源开发除了提高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明晰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自我超越的潜能,经过开发知识与技能得以提高,员工会自觉主动地向更专、更精的领域去学习与探索,会产生更高层次的追求。相应地也会需要更多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和施展才能的舞台,希望自身的价值在薪酬待遇、工作职位、工作条件等方面获得认可,如果管理者不关注员工变化了的需求,企业内没有明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员工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自我追求受到压抑,在较长时间的失望过后,其产生的结果或者是辞职转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或者是员工意志消沉,丧失了追求个人理想的执着,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使前期的开发效果归于零。这样的结果亦会对其他员工产生一个示范效应,使他们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持怀疑态度,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产生不满,后期的开发工作会更难开展。
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风险的防范措施
篇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管理专业 经济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On Economic Law Teaching Reform in Management
Major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WANG Fang
(The City College of Jilin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 Changchun, Jilin 130111)
Abstract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management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is to train compound and practical managing talents who are both good at management and law.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rawbacks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law courses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such as lacking of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eaching content, in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The article makes reformatory proposals to current drawbacks of economic law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economic law teaching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management; economic law; teaching reform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弊端主要表现在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主要是单一的理论型人才,而不是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来,各独立学院立足于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学院的长远发展为动力,以为国家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对管理类专业人才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既要精管理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应用型管理人才。
1 管理类专业经济法改革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成为其课程改革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现有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充分满足管理学科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堂效果也深受影响。因此,作为一门不同于管理系列课程的法律学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具有管理类专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又能与其他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紧迫的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1 管理类不同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特色
管理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法课程大都雷同,缺乏专业特色。较多的院校管理类的不同专业都使用相同的教材,即使使用相同的教材,授课内容也应各有侧重点,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与法律相关的实际问题也不一样,但是大多数的老师还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自然也就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
目前,各高校对于经济法这门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可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自然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好多老师却并不在意,因为他们认为经济法这门课程不如其他的专业课重要,经济法的知识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应用的较少,其实这恰恰是弄错了。相反,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会涉及到很多经济法方面的问题,如企业、公司的成立、破产程序,股权的设立,合同的审查和订立,税款的缴纳等等,所以学生能否在课堂上掌握好经济法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我们就要改变目前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坚决贯彻和执行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并且很好的实现培养目标。即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在日后的工作中能以最快的速度和实践结合并更好的指导实践。
1.3 考核方法不全面缺乏合理性
现在绝大多数院校针对各个学科的考试课所采取的考核方法就是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对于一些考查课就是采用学生写老师指定好题目的论文这种形式,那么经济法这门课程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的检验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有的同学即使考试成绩很高,那也是考试前死记硬背的结果,过一段时间以后,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更不用说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运用相关的知识了。所以,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才能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
2 改进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几点建议
鉴于以上管理类经济法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独立学院对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既要精管理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一前提,要培养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复合应用型的优秀管理人才就要紧紧围绕管理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考虑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精选能够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并增设创新参与的实践环节,合理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和路径。
2.1 管理类各专业都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总目标应该是服务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基础理论和经济法学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并能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实务问题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以备将来适应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基本的文案等工作。具体到某一特定专业上又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每一特定专业都应考虑到经济法课程在学生日后的工作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性、考虑到后继专业课程的要求,所以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应重在对“理论、法规、案例和实务”四者关系的处理上,为了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培养规范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在重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教学目标偏重于法规、案例及实务上,以便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2.2 教学内容具有专业特色并重点突出
管理类专业经济法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应该设置在合理的先后顺序和学期内,如它的前序课是法律基础和民法概论,学生在学完了这两科以后再开设经济法就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了。在学时的安排上,经济法作为专业基础课,课时一般在48学时左右,有的学校还会设置在36学时左右,这样在较短的学时内要将经济法的内容全面掌握是不可能的,因而这就为教师提出了极为艰巨的任务: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对经济法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又能掌握经济法的思维方式,掌握具体案例的分析方法,使其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较好的处理法律的实务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满足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未来就业适应性的前提下,对开设的法律课程内容应合理的调整并及时更新,例如,经济法课程内容应在保留经典传统内容的同时,兼顾学生掌握预修课程基础理论的程度和热点法律领域,将最新立法充实于课程内容中,反映管理科学发展的前沿与动向,如增加物权法、房地产法、消费者权益法、产品质量法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内容。
2.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效果突出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在于得法”,教学方法最终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所以作为教师就更不能拘泥于老套的课堂讲授这一种方法,应该根据管理类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真正的理解法律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根据日后工作的需要,熟练的运用法律法规来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如我们建筑工程类的院校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较多都是到房地产公司做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房地产营销策划及办公室文案等方面的工作,所以我们在授课时就要培养学生加强劳动法、房地产法、市场法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拟定合同、审查合同的能力,所以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结合案例进行教学,先找一些成文的合同为例给学生讲解合同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和关键条款,然后让学生在掌握了以后以课程设计的形式来拟定合同,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学为所用。所以只有教和学双方都动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将整个考核分为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应用能力的考核和法律意识培养方面的考核三部分。通过笔试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相关理论的掌握;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每组做一个课程设计,如起草公司章程,设立公司的董事会和股东会,拟定购房合同等,既可以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又可以培养合作意识;法律意识培养方面的考核,可以就房屋买卖纠纷等热点的法律事件,结合相关法律进行分析和述评,培养他们从法律视角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意识。
3 总结
经济法课程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涉及经济、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结合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优化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均着眼于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也就对讲授经济法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教师应该自觉提高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积极参加全国各类相关资格考试,如司法考试、房地产估价师、一级建造师和房地产经纪人等考试,主动到相关企业进行研修和学习,使自己逐步成为业务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既有教师资格证又有职业资格证)优秀教师,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社会需要的既精管理又懂法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2011年教研课题,课题名称:《独立学院管理学科中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院教字2011C106)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法理学;公安院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98-02
一、问题的缘起
法理学,又称法哲学或法的一般理论,它是“以法的现象运动的普遍性规律和最一般的宏观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认识和叙述法的现象辩证发展过程的概念与范畴体系,是法律科学体系中基础性的学科”[1],它是对具体的部门法学的提炼并对部门法学有指导作用。对于法理学早就有了“法理学在中国法学中处于领头羊地位”的说法。但是当下公安院校中的法理学教育却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老师不愿意教法理学,学生不愿意学法理学;校方的重视不够,学生的兴趣不足。明明是重要的学科却得不到重视,课时屡屡遭到压缩,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得不到保障。这就是法理学教学在公安院校面临的困境。
二、公安院校中法理学教学的困境分析
公安院校中法理学的教学之所以面临这样的困境,既存在校方的因素,也有法理学这门课程本身的因素起作用。以下具体展开分析:
1.从院校的层面来看,公安院校的教育理念需要更新,要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从一门课程的教学联系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是不是小题大做呢?不是,正因为教育理念的陈旧和培养目标的偏差才会导致法理学教学的困境。公安院校和一般的政法院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培养输送的学生绝大部分会走上公安岗位,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所以公安院校开设了大量的法律课程。但由于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有误,且受到职权主义诉讼理念的影响,公安院校开设的法律课程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在课程设置中往往重法律法规而轻法理学,长此以往导致了对法理学教学的不重视。而应用型人才又往往被理解成类似熟练工人似的人物,只要能在执法中熟练运作法律即可[2]。公安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只要能跑能打,一切命令听指挥就被认为是“好的、成功的”。其实这是一种误区,高等教育必须是素质教育,“应用型人才”是指以后从事实际部门工作而非专门理论研究的人。这种“应用型人才”非但要有熟练技能,更要具备综合性的素质,如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3]。法律是概括的,而实际生活则是千变万化的,在执法过程中,公安民警能否正确适用法律、能否人性化执法甚至能否秉公执法、遵循正当程序等都需要其具有一定的内在法律素养。而法律素养的培养不是能通过简单的培训方式就可以获得,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法理学的培养目有三,一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二是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三是培训学生的人性化执法[4]。这样的教学目的在公安院校所开设的其他法律课程中是无法替代的,但正因为法理学的教学目的宏大而隐晦,使得其不受青睐。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普遍有“速成”的心态,公安技能的学习是容易掌握也易于出成果的课程,即“显”的教育;而法律课程中与公安实际结合得较为紧密的部门法也是备受重视,相比之下,法理学这样的课程无论多么的重要,因其教学效果是隐性的,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式的,所以有些公安院校在教学安排上宁愿“授之于鱼”而非“授之于渔”。这不仅是法理学教学的悲哀,也是公安教育的悲哀。
2.法理学自身体系的高度逻辑性和开放性则是造成法理学在公安院校中面临困境的另一个原因。毋庸置疑,大部分成熟的学科都具有能够自洽的体系性,但是法理学在这方面显得尤为严谨,逻辑性十足。前后的概念相互呼应,知识点层层展开。法理学既显示出人文科学的本原性又带有鲜明的社会性、应用性。作为讲授法理学的教师,笔者认为法理学的教学中存在着三方面的“呼应”。第一个“呼应”是法理学体系内的前后呼应,如法的渊源与法的位阶。法的渊源是指形式意义上的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5]。这一定义中涉及到了法律效力这个概念,所以在讲解时还必须理解法律效力的含义;同样,在讲到法的位阶(或称立法的效力等级)时又会涉及到法的表现形式这一内容。两者相互呼应,相互支撑,若有一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则为理解另一个知识点增加了难度。第二个“呼应”是法理学与具体的部门法的呼应。以法的原则为例,法律原则是“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具有综合性、稳定性特点的原理和准则”[6],它与法律规则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如果不对此进行讲解,学生在日后学习部门法时无法正确认识到有了法律规则为什么还需要法律原则、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当法律规定存在空白时,就不能够灵活地运用相应的法律原则来进行执法。第三个“呼应”则是法理学本身与其他学科的呼应,如法理学中法与道德的部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法律调整手段和道德调整手段的异同等,涉及到了两个社会科学领域;再如法与科技这部分教学内容,要进行教学展开就必须了解相关的科技动态和一些科技术语,如果教师或学生的相关知识缺乏则会影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法理学所呈现出来的逻辑结构非常严谨同时又依托大量其他学科的支撑,形成了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紧密联系的局面。法理学的教学担负着把学生带进这一体系的任务,好比在蚕茧上撕破一个小口,然后剥茧抽丝。可是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和知识结构的单一,法理学的任课教师往往对这样的任务难以胜任,无法带领学生理清法理学复杂的逻辑结构,不能帮助学生完成其对整个法理学体系的理解和建构。于是出现了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只求考试通过的局面,也造成了法理学是一门枯燥的、不实用的学科的错误印象。
三、法理学教学困境的出路
基于对法理学教学在公安院校中的困境,其出路也可从两方面来阐述:
1.公安院校要更新教育理念,紧密贴合人才培养目标。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警察权与警察职能正悄悄地发生变化,以往所强调的是以阶级统治为目的,以镇压的方式为手段,警察的行为显得简单而粗暴;而现在警察的职能范围扩大了,其内容也越来越多地偏向社会管理方面,所以相应的执法方式也必须进行转变。可是要进行执法方式、执法理念的转变,很大程度上需要大量的新型的、具有法治理念的公安民警,这一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公安院校的肩上。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响应公安部“向素质要警力”的号召,公安院校要培养的人才除了要拥有扎实过硬的警务技能外,还需具备良好的素质,这里所指的素质既包括坚定的道德政治素养,也包括完善的法治观念与人权意识,公安院校的学生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对待权力,树立程序正义的观念,具有正确并灵活运用法律的能力。这些教育内容在具体的部门法学习中可以获得零散的片段的印象,但主要还是通过法理学课程的教学来得以实现。可以说法理学课程的教学既有一定的知识灌输的任务,但更重要的是让公安院校的学生对法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掌握,是学生能够认同法律的价值并自觉地内化,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全方位结合。因此,针对目前法理学在公安院校中普遍遇冷的情况,公安院校的决策层领导层应首先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法理学教育的重要性,从学校的高度予以重视,从教学管理制度方面进行相关设置,凸显法理学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科研上给予扶持,鼓励教师进行法理学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引起学生的重视。
2.教师应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入手大力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如果说公安院校教学理念的转变是自上而下的改变,那么法理学教师对法理学课程的付出则可视为自下而上的努力。作为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两方面进行改变。首先,教师自己要先认识到“法理学交给学生不是知识,而是思想”[7],要纠正某些学生以为只要学好部门法、背熟法条就可以胜任公安工作的想法。要做到这一点,教授法理学课程的教师自身则必须先树立这样的观点,并且力求将法律的内在价值、基本精神等内容在法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输入学生的脑海,逐步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情感。结合法理学教学的实际,法的价值、权利与义务、法律程序等内容要详细展开,可选取采用社会上发生的新闻或法律事件等作为素材扩充、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其次,还要进行关于法理学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改变目前法理学枯燥难懂、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的局面。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应大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体验、实地参观等等,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应注意到法理学的前瞻性并在教学中予以体现,在授课时若能介绍一些学科前沿问题也有助于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法理学的教学是公安院校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性法学教育,对学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执勤执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希望公安院校能够重视法理学的教学,教师能够苦练技能,完善和充实法理学的教学,尽快改善法理学教学在公安院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待遇。
参考文献:
[1]公丕祥.法理学: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8-235.
[2]陈茂华.论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5):84.
[3]伍玉功.公安院校法理学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
篇7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和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论述,提出应当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校园环境。
目前,一些学校的德育教育仍然是片面要求学生听话、服从,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道德水准的标志,而忽视了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压抑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现代社会中,青年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愿望日益强烈,对陈腐的、压抑自己的要求和方式感到不满并实行抵制。社会学家预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青年取得成功所必备的首要素质之一。严峻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心灵有伤的天之骄子,能承担起建设二十一世纪中国宏伟蓝图的重任吗?唯有大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校园环境,大学生才能及时走出“精神低谷”,树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勇气。
1、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
2002年,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组织人员对江西省28所高校3422名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进行调查时,学生认为自己心情舒畅和比较舒畅的只有31.8%,感到心态压抑和比较压抑的高达32.2%,一般的为31.8%。
南通大学每年开学后三个月会对新生作一次心理状态测试并建立档案,从这份测试中大概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水平来看,在校生中70%以上的同学心理健康,20% 左右的同学存在一系列的心理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另外有60%左右的同学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异常和心理障碍,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羞于承认和没有意识的心理病患者。从近两年来的测试结果来看,2006年被调查者中心理严重不健康者占6.4%,2007年占7.2%,总体呈上升趋势。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在心理素质上有着特异性,其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也有着明显的特异性。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包括个体的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
(1)环境变迁因素
这种环境的变迁不仅存在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一个如何自我调适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自我地位变化的问题。而过去,我们更多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实际上,后者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一位大二的学生在咨询中讲到,入学后由于想家开始失眠,白天又打不起精神,昏昏沉沉。大学二、三年级中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最多,很多是由于一年级的适应问题所引起的,环境不适引起对自我重新确认的适应不良。
(2)人际关系与理志的丧失
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丧失不外乎几种:重要的人际关系的丧失即指家人、朋 友特别是异性(恋人)的关系的丧失、荣誉的丧失及自尊丧失等等。这些丧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自尊心理,并且严重时会使他们情感和生活上产生严重的障碍。
(3)不正常的消费观念
在有些学生为明天的早餐而发愁时,有些学生却一掷数金。下馆子撮一顿的事在大学已屡见不鲜,至于撮的理由是五花八门。其开销少则数十元,高达千余元。撮来撮去油了自己的嘴,撮瘪了父母的腰包。另外,化妆品、香烟、零食、网吧、“感情投资”等也是大学生消费的主项。
(4)预支了的生活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的大旗似乎再也扛不住了,他们崇尚活着就是要享受。在社会呼吁真爱需要等待的时候,校园同居已旁若无人地愈演愈烈。安全套自动售货机亮相高校校园或门口,在某种程度上似乎给了同居的他们一种暗示:社会已承认了我们的行为,尽管这件事曾在舆论界引起过不小的争论,谁也不能否认它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
社会都希望每个大学生能通过短短几年的高等教育使其无论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使其综合素质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从而毕业后更好地报效祖国,报效人民。要实现这样的愿望,首先须建立良好的健康校园环境。
3.1健康的校园环境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
文明健康校园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陶冶情操。北大、清华等知名高等学府,延续百年芳名而魅力不减,不仅因为其拥有一流的教授、一流的人才,还因为拥有那溢满学术氛围的文明健康校园。“自强不息,厚德裁物”使清华百年不败,傲视同侪;“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校园文明涵括整洁、优雅、卫生、安全的校园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及健康高雅、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多方面。
3.2 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校园文明健康程度最终体现在人的素质上,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严谨治学,言传身教,做学生良师益友;要求同学们以校为家,尊师守纪,发奋图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同学们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需要全体师生群策群力,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一个道德高尚、举止文明、博学多才、有用于社会的人。因此,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同学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3.3 师生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健康校园
“学校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要建设文明健康校园,必须党政、工、团各部门和学生社团组织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组织学习执行《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学生手册》等文件规定,学习发扬高等学校的优良传统,努力创建一个整洁优美、健康向上、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从而加快我国高等学校办学上层次、上质量的步伐。
3.4帮助学生解决和调整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追求的目标时,可以积极地寻找一些理由来解释和安慰自己。这些理由尽管不一定正确,但可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遭遇挫折时,可设法用一种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抒发心中的积怨,以使心情舒畅起来。情感的渲泄是一种缓解心理压力,保护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目标转移法,即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挫折源中转移到其它较为轻松的活动中去;他人倾诉法,把自己的内心痛苦与不快告诉给可以信赖的亲朋好友,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帮助;自我倾诉法,把自己心中的不快用日记等方式记载下来,以稳定情绪,起到维持心理健康的作用。
3.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创建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相结合
多年来,我国高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阵地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以图书馆、礼堂、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馆、校史展览馆、科技文体社团等为主体的文化娱乐阵地,以书报刊、广播台、闭路电视、宣传栏、阅报栏、公益广告牌、互联网等为主体的宣传阵地,以及以中外著名科学家塑像等为主体的校内人文景观。这些无声的教科书,对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都起到了耳濡目染、细雨润物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以及优良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着力于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两极融合,改善大学生人格品质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为大学生健康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4、结束语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和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高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加强特殊群体的研究,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高等教育健康校园的环境的变化,对营造大学生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提出了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形成新思路。只有正视变化,积极探索,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落实加强健康校园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陈锴
篇8
【关键词】 独立学院;经济法;经管专业;教学方法
我国各类高校经管专业都为本专业学生开设《经济法》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用意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更重要的是希望经管专业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理论,运用经济法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经济领域中的法律问题。但毕竟“隔行如隔山”,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自身学科特点与经管类专业的教学需求有相当大的差异。而在独立学院,这种差异会随着学校生源以及学校定位不同而进一步扩大。
一、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与独立学院本身定位产生的冲突
我国独立学院往往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侧重学术科研的本科院校,又不能等同于职业技术学校。独立学院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才能找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之计。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要在理论性和实践性上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就经济法教学来看看,独立学院往往还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本科法学专业的教学没有明显区别,缺少实践教学以及用法律解决生活问题的转化能力培养,与学院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发生冲突。
2.与经济管理专业产生的冲突
经济法在很多经管专业中虽然基础但并非核心课程,所以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更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在于经管专业对于法学专业往往存在误解,将《经济法》理解为“与经济有关的法”,导致《经济法》课程课时大多设置为36至54 课时,然而讲授内容确涵盖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金融法等经济法、民商法多个法学部门,导致经管专业的经济法课堂讲授内容庞杂,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是泛泛而讲,根本无法深入讲解,跟谈不上联系实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学生能力培养上的问题
一方面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整体上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需要加强。但又普遍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交往能力上优势突出,综合素质较高。这就要求《经济法》教学过程中要强化重点,联系实际。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一般设置在高年级开设,学生之前主要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所以学生法律基础非常薄弱。
二、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经济法教学过程的创新对策
1.教材教案方面的创新
正如前文所述,经管专业与法学专业对何为“经济法”存在不同的理解,导致的一个现象就是为经管类学生编写的《经济法》教材往往要二者兼顾,最后形成一部“经济法律百科全书”式的教材,凡涉及经济法的法律都包含其中但有只能泛泛而谈。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针对独立学院的定位以及经管专业的特点,大胆进行取舍。比如环境保护法属于经济法但对经管专业意义不大,而合同法虽为民法但对经管类学生而言却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所以备课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材,更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
2.教学方法的创新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引入司法案例讲解法律,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目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应该注意几点:一是案例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理解,应该选取简单有代表性的,最好能够联系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在案例的讲授上,要采取图文影像等多方位、立体式的方法,比如作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某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在线庭审,将司法直接引用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案例应该与所教授的专业相符,比如为金融专业学生授课时,案例当事人是银行、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更有实践意义。
(2)电影教学法。电影教学法是一种将影视元素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轻松达到学习目的的现代教学方法。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影视元素渗透到经济法理论教学过程中,直观易懂地将相关理论知识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从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知识中跳出来,在趣味性和想象中学习,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当然电影只是手段,电影结束后的教学和分析才是最终目的。
(3)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在法学专业中也是常见的手段,各个高校法学院都设立模拟法庭。通过模拟一种法律情境,使学生各扮其职,进而直接体验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将所学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例如讲解《合同法》时,让学生分别代表合同双方进行磋商和谈判,面对一个个教授抛过来的纠纷,双方根据法律一一化解。这样的模拟不仅做的理论联系实际,增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
此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采取传统的讲授方法、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启发式方法,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去法院、律所等机构去参观等等。总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达到一个平衡,进而符合学校的培养方案,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科研发展困境;特色管理出路;探究
目前,高校教育发展竞争激烈,在人才市场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各大高校要想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人才的优势,需要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模式。其中在高校竞争中,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高校的科研实力。而发展独立学院的科研实力更是提升地方性大学综合办学实力的基础。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性的独立院校,由于人力、物力等原因在科研发展中面临着困境,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其管理进行积极探索。
一、独立学院的形成与发展
独立学院的前身就是民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一种公益性的教育事业。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院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型的教育类型。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独立学院也逐渐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新型的尝试与挑战,其在形式上能够走近地方性教育,实现了教育办学资源与民间成本之间的相互结合。这种形式有效地缓解了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的问题,将教育资源逐渐分解,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是实现教育大众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措施。高等教育发展形式主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1)改革开放以前,在经济制度都比较集中的经济体制之下,我国政府部门是教育办学中的主体部分,从高等教育办学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对教育中的稀缺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无论是教育的投资渠道扩张、高等教育办学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是在政府部门的统一管理下来实现;(2)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形式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单一的政府投资办学的国有办学形式在日新月异的教育体制中捉襟见肘。因此在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办学力量的合作之下,独立学院初见雏形。
二、独立学院科研发展中的困境
1.师资方面
师资问题是阻碍独立学院科研发展的绝对性因素之一,因为教师是教学科研中的引路人。而在独立学院中教育队伍建立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1)独立学院科研教师队伍比较年轻化,大部分教师都是毕业不久的研究生,他们在实际教学研究中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对教学理论体系虽然熟练掌握,但是在科研中研究的实践能力有待于提升。独立学院经验不足的教师容易心浮气躁,严重的就会做出盲目决策。这些年轻的教师在工作上不具有稳定性,一旦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将会跳槽,造成独立学院科研空档;(2)独立学院经常聘请一些退休的老教授,这些教师虽然经验丰富,但是由于年龄等原因,在实际科研中显得力不从心。
2.科研方面
独立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较低,在科研领域上的探究尚浅,并且实际的科研成果与社会生活联系比较少,因此导致科研成果申请渠道比较窄。要想实现科研研究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具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还需要一定的科研经费。而独立学院在科研经费上比较短缺,使得研究方向受到限制。此外,独立学院与主校的依赖性比较大,不能完全独立,因此就造成了科研不能创新。
三、实现独立学院特色管理的对策
1.强化师资队伍
要想实现独立学院科研发展,突破其科研上的困境,就需要从科研师资队伍入手,将科研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由于独立学院科研对主校的科研项目依赖性比较大,教师在实际科研研究中创新力较弱,造成了独立学院出现瓶颈。应在独立学院中培养教育科研人才,并与教学工作现状相吻合。优质的科研团队不仅能够为独立学院办学提供比较优质的教育服务,还能实现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实现独立学院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将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引导教师如何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实现力量权衡,并使得两者能够相互协调。使得独立学院教师转变观念,其任职职责不仅是地方培养人才,还需要在学习与研究中,为社会服务。因此,教师需要懂得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的发展,要实现相互配合,并寻找自身问题,增加自身科研意识。此外,提升独立学院教师的科研素质,需要教师对学科发展动态进行实时掌握,不断激发其对社会科研的积极性,并踊跃投身于科学研究中。
2.以服务社会为目标,拓宽科研渠道
无论是独立学院还是普通高等院校,其科研成果都是面向社会的,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与技术支持。目前,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类型大部分是应用技术型,因此,在实际教学与研究中,都有相应的研究方向,而独立学院科研发展一方面需要技术方面的提升与支持,同时还需要来自社会的经济支持,所以独立学院的科研成果需要能够在社会进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推动作用。换言之,独立学院科研需要服务于社会,适应于社会。只有独立学院科研成果能够适应于社会,才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实际应用中,实现与社会中先进技术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沟通,才能够将其社会渠道拓宽。例如,独立学院通过对周边地区单位的科研课题进行服务,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并获取一定的科研经费,为教师申请更高级别的科研课题打下基础,在这样的环节中,不仅能够锻炼独立学院的团队素质,还增加了独立学院科研的社会服务性质。
3.加大独立学院科研管理力度
(1)经费方面
经费问题是独立学院科研发展中重要的困境之一,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作为支持,独立学院科研寸步难行。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学专业都是偏技术类型,因此,在其科研方面所需要的设备、科研实验材料、实验场地等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科研上的经费比较高,但是独立学院在科研上的经费比较少,使得教师科研受阻。另外,由于独立学院在科研中起步比较晚,与普通高等院校在科研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无论是科研条件还是科研师资队伍都稍逊一筹。因此,加大对独立学院的科研资金投入,不仅能够提升科研设备的专业性,还能够吸引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提升独立学院的科研实力。独立学院应该对比较特色的科研项目大力鼓励,在加大资金投入的环节中,需要对资金使用与流向进行监督,进而有效避免科研经费的滥用,在保证科研项目的基本经费的基础上,将科研的基础条件提升。
(2)特色科研管理
加强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是帮助独立学院走出科研困境的重要举措。目前,在很多院校中科研管理力量比较分散,不能实现集中管理,在独立学院项目实际进行环节中,需要对项目进行科学计划、检查,尽最大可能提升科研质量,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在独立学院办学中将科研项目纳入教师考核中来,提升独立学院科研水平。
为了促进地方教育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型人才,建立独立学院,实现与社会科研项目的合作。但是在独立学院的实际科研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独立学院特色管理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科研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篇1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6岁,汉族,农民。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间歇性绞痛,进行性加剧,不向它处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该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及类似病史。查体:T 37℃,P 100次/分,R 26次/分,BP130/160mmHg,面色苍白,表情痛苦,被动,心肺未见异常,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WBC 21.32×109/L,N 0.86;肝肾功能正常,血尿淀粉酶正常,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二维超声检查:① 肝胆胰腺双肾未见异常;②腹腔内少量液性暗区; ③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扩张, 管壁粗糙、增厚、回声明显增强, 腔内积聚有疏松的絮状物回声, 以主干区及左支矢状部(图1)明显; ④肠系膜上静脉全程扩张, 近段管径1.4cm , 内见沿管腔长轴分布的长条形絮状物回声, 自胰颈后段向下延伸、范围6.3cm;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扩张,肠系膜上静脉全程扩张,并探及实质性回声,未见明确血流信号,远侧静脉扩张(图2)。B 超诊断: (1) 急性原发型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2) 腹水(少量)。
患者入院后行经颈静脉途径经肝穿刺门静脉[即通过经颈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approach,TIPS途径)]介入治疗,治疗结束时造影显示大部分血栓被清除,门静脉系统有血流通过,临床症状缓解,2周后出院。
2 讨论
门静脉或(和)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很复杂,常见致栓原因有门静脉系统所支配内脏的感染、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症或肝外压迫所致的门静脉阻塞或血液瘀滞、肝切除术后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引起的静脉损伤以及腹腔的感染性疾病等。原发性多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急性原发型则极为罕见。
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因起病的急缓、闭塞程度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差别较大,症状体征缺乏特征性, 上腹部疼痛酷似胆道、胰腺及溃疡病穿孔等急腹症,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无特异性,极易误诊,故该病的临床诊断十分困难。由于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急性栓塞后, 在短时间内难以建立充分的侧支循环, 可导致来势凶险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肠壁瘀血坏死等严重后果, 一旦延误诊治会造成患者死亡的严重后果。所以, 超声在早期及时明确的作出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病例,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呈进行性加剧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 血像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增高, 此表现与许多急腹症相似、并无特异性。超声检查除明确显示肠系膜上静脉大范围的血栓及门静脉的改变等特异性征象外, 尚可见由于肠壁血运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份渗入腹腔所致的腹水等继发性征象,以及腹腔内其他脏器有无病变累及。二维声像图检查,可以显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范围。主要发现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增宽,静脉内有异常回声,为实质性不规则性低回声或中强回声光团,回声的强弱据栓塞的时间长短而变化[1] , 并可显示栓塞范围。其次为缺血肠管的管壁增厚, 蠕动减弱, 肠道内广泛积气, 严重者肠管由于缺血、缺氧、充血, 血管通透性增加, 出现腹水。超声检查能直接评价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提供半定量血流信息,可以证实血栓的存在或肠系膜静脉血流中断。及时的超声检查可发现腹腔内积液,肠管扩张,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增粗和低回声血栓充填。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正常肠系膜上静脉管壁薄且呈强回声, 管腔为无回声, 从平静呼吸到深呼吸其内径增加20%~ 100% , 脉冲多普勒其血流呈连续性频谱, 血流速度随呼吸运动周期而轻度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地显示肠系膜上静脉近侧段的血流。在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内无血流信号或血流异常。
对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虽然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是更为敏感的检查方法,可最为直接的证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但是基层医院缺乏行该检查的条件[2]。相较而言,B超检查虽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仅能显示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内的血栓, 不能排除更大范围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其诊断率可能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彩超医师的水平、彩超显像仪的质量以及腹部超声检查条件等[3]。但是,B超检查因其经济、简便、无创,仍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此外,对门静脉血栓形成而言,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率很高,敏感性94% ~100%,特异性为96%。B超还可以帮助对其他急腹症做出鉴别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基层医院也可开展。
3 讨论
综上所述,在急性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中,B超可作为初级筛选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栓塞性疾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的检查。当临床出现逐渐加剧的腹痛、腹胀、呕吐时, 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一项常规检查项目, 避免漏诊、误诊,并为及时准确选择临床治疗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全亚萍, 龚新环, 蒋莹, 等. B 超诊断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远端栓塞1 例[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 17 (3) : 230
[2] 周志强,汪忠镐,张小明.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附19例报告[J].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7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