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塑造强健体质以及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责任,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明以及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时代以及新课改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学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如何通过探索和实践,寻找更多的利于体育教学水平提高的良好途径和策略,逐渐成为教学界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
关键词 高职高专 体育教学 自主学习 体育游戏 拓展训练
现今,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滞后性、教学观念落后以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致不高等,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具体要求,高职高专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教学方式,才能为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作好强而有力的铺垫,以下几点将作出比较良好的说明。
一、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文化基础知识底子比较薄弱,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自主学习能力,兴趣是关键。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比如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需求以及所学内容适当的增添一些形式多样的小游戏,比如可以尝试将健美操套路的学习转化成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在具有竞争性的健美操比赛中不仅可以更大程度上的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而且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其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还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从而启发他们开拓更多的学习思路,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之余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进行教学策略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再者,激励的作用不可估量,教师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言语鼓励和帮助支持,让学生自信可以学好体育,获得更大空间的进步。
二、发挥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催化剂作用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健身、娱乐和教育功能,体育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科学合理的借用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在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前提下使得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寓教于乐”。详细一点来讲,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大多数游戏带有竞赛因素或者故事情节,并将投、跳、跑等各种体育活动融为一体,在符合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应当以基本教材为基础,在完成了相关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结合体育游戏的强大活力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激情。比如在“5人制足球”、“男女混合排球赛”或者“男女混合接力赛”等小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热情高涨,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体育技能和综合素养。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设置相关的体育游戏课程之时,可以经常性的了解学生对此的想法和建议,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的地位,使得学生在备受重视和关注的情况下与老师默契的配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教学策略的不断丰富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还有,体育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教学形式就要被彻底摒弃,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和完善,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
三、运用拓展训练的良好教学方式
体育拓展是刚刚时兴不久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具有综合活动性、挑战极限、自我教育以及高峰体验等显著特点,在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若能良好地运用拓展训练的良好教学方式,将会获得卓有成效的教学事实。体育中的拓展训练分为两大块: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耐力、协调性、爆发力以及动作速度等方面,比如篮球教学是体现动作速度的良好方式之一,在篮球运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步法练习的形式来强化动作速度,诸如小步快跑、左右交叉步跑、原地快频小跑或者左右滑步等。而在心理素质的训练中,教师要注重的是增强学生群体的凝聚力、竞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锻炼,比如在“同舟共济”的拓展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发九块地毯拼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在逐渐减少拼块数量的情况下看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拼片上坚持的时间最久,既锻炼了学生的协调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总而言之,拓展训练的良好方式对于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催化剂作用,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修整,才能真正发挥出体育教学的魅力。
四、结束语
在终身体育、身心并重以及健康第一的指导方针下,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系统的体育教学体系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教学的不断完善更是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高职高专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地利于教学水平提高的优良教学方式,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输送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雷学明.基于创新性教育方式强化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效果[J].群文天地.2011(6).
篇2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水平;完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007-01
毫无疑问,高中体育教学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以及心理健康的基础性课程,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也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而体育教学,是指根据教学计划与大纲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教学主导是老师,主体是学生,以丰富学生健康体育知识、强健体魄、提高体育技术技能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等为教学目标,并通过师生的共同作用而使体育教学功能发挥到极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思想健康、品德高尚、身强体壮的新一代接班人。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这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履行“教育为社会服务”原则的职责所在,只是如此一来,要想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教学环境下高中体育教学发生的一些变化,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改革其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故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高中体育教学的不断完善尽绵薄之力。
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的几点措施。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
所谓交互式教学是指教师按照学生日常学习规律,遵循相应的体育教学准则,以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为前提,老师与学生在知识、情感以及思维等方面展开综合交流,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师生交互。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交互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其次,生生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实践,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安排学习任务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再次,理论与实践交互。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体育教学更注重它的实践意义,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注重体育理论跟实践的有机结合,改变原有的落后观念,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总而言之,师生、生生以及理论跟实践之间的交互是完善高中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切实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不可否认,灵活多变而又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完善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分析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认为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或者竞赛的学习形式来组织教学,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往往都血气方刚、年轻气盛,集体观念强,喜欢游戏和各种体育竞赛,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有计划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组织此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自然而然的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课外体育精神。高中体育的课时十分有限,而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学习内容又很多,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来实现体育教育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精讲精练、课外拓展训练的方式来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增强体育技能和自身体质,锻炼品质,陶冶情操。而且,体育精神贵在“恒”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才可以真正的感受到体育带来的益处和快乐。此外,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联系,做到三者之间信息的互通有无,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辅助作用,及时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并针对即将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体育之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而提高高中体育的教学层次。
三、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可以这么说,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了他所教课程质量的好坏。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师,首先就必须要提升自身政治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修养,全面把握好现代化的体育教学理论,并能够借助相关的教学理论提出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自己科学合理的策略;第二,热爱体育事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能灵活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同时具备跟高中体育教学水平相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学习能力强,能进行一定的体育教学研究,及时掌握最新的体育教学理论知识、技术以及技能等等;第三,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做到一切教学皆以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出发点,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技能,体验运动的乐趣。
四、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提到,要尽快构建内容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摒弃传统体育教学中以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评价形式,坚持素质教育,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以及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都纳入到评价标准之中。与此同时,要拓展评价主体,增加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保证评价的民主、公平、公正,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评价结果清楚的指导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也帮助教师更准确的了解学生发展特点,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樊兴冶.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设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
[2]杨芳.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2).
篇3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如何提高英语写作,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夯实基础、训练技巧、加强积累、加强应试四个方面对高中英语作文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
高中 英语 作文 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练好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质疑,作文教学方面也深受影响,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历,现总结出以下观点:
一、夯实基础,培养习惯。
由于写作较难,有的学生对此项训练报舍弃态度,情愿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也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所以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把外语学习与理想和目标教育联系起来教育学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好外语是时代的要求,从而产生持久的动力,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逐步养成习惯,推动语言运用能力的持续提高。
努力创造课内外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尽量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情景,让他们模仿、回答、复述。在平时的阅读课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如topic sentence,short summary of each paragraph,best title,infer and imply,paraphrase,short passage,free talk等题目,以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形成。
二、训练技巧,提高档次。
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应用文,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立意,确定写作中心,找出能够扩展的材料。避免写那些与中心内容无关的细节。 其次,围绕中心,列出写作提纲。掌握了简单表达方式转化为高级表达方式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在写作时一定能用上,只有增强使用高级表达方式的意识,养成使用高级表达方式的习惯,才能确保在写作时自然贴切地使用。
提纲一定要包含所提供的情景、要点,同时要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词汇与句型。在审好题的基础上将已确定的要点逐步写成句子。在写句子的过程中, 要把握好要点句子的内涵, 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表达要点的思想, 但要使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句式或句型结构。写单句时,句子宜短不宜长, 宜精不宜繁。写出来的句子千万不要是那种“清英语”式的句子, 要尽可能运用那些比较地道的、符合英国人讲话习惯的句子。总之,写出来的句子要紧扣要点, 准确表达意思, 要具有英语味道。
三、蓄势待发,下笔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说明了书面表达和广泛阅读的关系。研究表明,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是解决词汇问题和迅速提高第二语言的有方法。读书和写作就好比输入和输出,没有足够的输入吸收是不可能产生大量的输出的。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量有限,各科作业负担沉重,英语阅读必须考虑内容、难易适当,时间上尽可能不给他们额外负担。经过比较选择,我采用省高校出版社发行的“高中英语泛读教程”,以国家级刊物“高中英语画刊”和全国发行的 “英语辅导报”为辅。这几种阅读材料内容广泛,语言生动,体裁多样,文章长短适宜,很受学生们的欢迎。时间安排平时利用早自习限时完成,以每分钟50到100个单词计算阅读量,一般经过两学期到三学期的坚持阅读,学生们就会感到英语常用词的基本词义和情景使用能力有很大提高。动词的结构和变换也更加熟悉了,实际上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英语词汇的巩固强化,为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积累了必需的词语、句式和背景方面的材料。
四、寻找规律,加强应试。
1.避繁就简。以简单句为主,尽量少用长句或复合句,更不能“一对一”式地机械翻译;要清楚句子的主干和附加成分,理解句子的先后关系。一般说来,句子越长,结构越复杂,错误就越多。比如,文章开头,如果机械对译,不仅不符合英语句子的写作习惯,而且词不达意。一旦明白了主干和附加成分以及句子先后关系,句子表达就迎刃而解了。“If we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we should often use English”. or “In order to learn English well, we should often use English”.
2.避生就熟。“生”指生词,“ 孰”指常见词。使用自己熟悉的单词,避免使用拿不准或想当然的词汇;要学会迂回,不能“硬”碰“硬”。否则,一方面可能写错单词,一方面还可能词不达意。比如,上述例文“……坚持不懈地使用英语……”,要是我们不知道“坚持不懈”怎么译,而又非要死钻字眼,既耽误时间,又不能准确表达意思,何苦呢?换个角度考虑“If we often use English ”也能说得通!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地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真正提高书面表达水平,应该依靠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平时大量的写作训练,只要充分重视,认真训练,就一定会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党素艳.“基于高中英语作文错误类型分析的教学方法”[J].教学研究,2010,(9)
篇4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 听力水平提高途径
听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人们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中,英语水平普遍较低。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给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而且有利于其他三项能力的提高。造成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差、听不懂的因素很多,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中职学校学生听力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词汇量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英语基础知识薄弱,最突出的表现为学生的词汇量少。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高低。在听力材料中,往往遇到一些关键词。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知晓其含义,所听的内容就难以得到完整的理解。
2、语音的问题。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好单词的准确发音,对于英语连贯发音过程中的连读、弱读、同化、省略、不完全爆破等知之甚少。现在的听力教材中,美音材料逐渐增加,英美语音差异很大。学生们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而且,学生平时的听力练都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有语音语调变化的听力材料,便会产生语速障碍,无所适从。
3、听力习惯问题。我们的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总是经历一个“心译”过程,即把听到的内容借助于中文翻译过来,似乎唯有这样才能理解,才算理解。他们力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不断地思索,从而跟不上语速。这些习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大敌。
4、心理因素的问题。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学生听英语的潜在困难属于心理障碍,总感到被动、无把握,因此过分紧张。心里学认为,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
(二)教师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问题。许多教师口语水平较低,加之平时大都不用英语组织教学,又没有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些都使得教师本身对学生英语的听力练习没有热情。
2、教师认识不到位。许多教师还停留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理念中,每堂课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课文及语法的讲解及训练,而对于听说训练却犹如蜻蜓点水。他们的教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重视听力测试,而忽视平时听力基本功的训练和积累。
(三)其他的影响因素
1、母语干扰的问题。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受母语干扰,不仅仅是在读写方面,就是听说也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听力的效果。
2、文化背景知识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搞好听力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美国家相关的背景知识。同时,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及常见的交际用语和词汇,比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谢语(Thanking)、告别(Farewell)等,如果这方面知识贫乏,就会影响听力。而我国学生受中国文化影响重,对西方文化不太了解,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方法与途径
(一)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
加强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首先要把好语音关。其次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最后要鼓励学生多记忆单词。学生们只有奠定了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才能为听力练习扫除障碍。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端正教学观念
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应坚持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其次,要更新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重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还要有现代教学的意识,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兴趣与能力。
(三)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英语听力经常化。课堂是实施英语听力训练的主阵地,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就必须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最基本、最简便、最实效的形式。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Freetalk,学生可以谈论一切学生感兴趣的事。谈话形式要多样,如师生交谈、同学对话、表演等。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根据所学内容,采取演讲、唱歌、朗读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开流,这样既克服了心理障碍,又练习了听说。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把握听说技巧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五、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 德育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59-01
学生在小学阶段如同一张白纸,教师怎样对其进行描绘,最终就将形成怎样的画卷。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在人生画卷上涂满绚丽的色彩,但模板已经确定,再绚丽的色彩也无法掩饰“底稿”的痕迹。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们应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从而为学生的将来勾勒出优秀的“底稿”。
一 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1.观念落后
虽然近年来进行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仍然没有消除。依旧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造成了重智力培养、轻德育教育的形状,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十分不利。
2.模式单一
德育教育长期被轻视,当骤然走上教育前台,难以有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与其相适应。教学方法依然沿用传统的方式,采用简单的说教,以典型的事例作为说教内容,进行枯燥的德育教育,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德育教育。
3.缺乏评价体系
学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学生智力的培养为主,对于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投入几乎为零。在这种严重缺乏投入的情况下,德育教育没有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在进行德育教育情况评定时,无法对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实际状况作出准确判断。
4.脱离生活实际
由于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在德育教育的选材方面,取自一些典型的事例,虽然这样很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但是难以让小学生接受。而且有些传统的事例严重与现实社会相脱节,令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与现实社会现状发生严重冲突。
二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
人的道德形成,是人与社会环境相互进行构建的一个过程。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必须要注重学生在道德形成中的主体作用,并有效地与环境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理想塑造”,使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充分发挥。
2.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在日常课堂教育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思想政治课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科目,然而事实上德育教育是渗透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如语文课,可通过丰富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内涵修养;数学课,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美术课,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等。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时,应当有效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整个课堂教育中,而不应仅仅依靠思想政治一门学科来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
3.教师自身修养的全面提高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处于形成阶段,一切的行为习惯都来自于模仿。因此教师成为学生们进行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的自身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想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修养,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德育教育水平。
4.德育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令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修养的人。开展德育教育无法离开社会而独自存在。德育教育不应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将其释放到更为宽广的社会中。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在有效的课外活动课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极大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从而实现小学生德育、智育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三 结束语
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的途径。将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列为重要研究课题,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将德育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下,从多方面入手,以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涛、黄金哲.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光学技术,2008(S1)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教育方式;课堂内容
初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教师应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学习。
一、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为了培养初中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往往是背诵、练字、默写。死板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有压力,从而产生抵触学习的思想。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现代的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例如,发放小任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或者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以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网络设施,丰富内容知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中学都安装了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多做一些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学到知识的教学课件。例如,根据人教版语文课本内容中出现的插图,上网搜索原图以及下载相关图片,做成课件,在上课的时候放给学生看,或者学习某篇文章或诗歌的时候,下载有关资料、视频等做成课件。
三、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
教师作为一名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学会转变说话语气,语言色彩,让学生感觉到温暖,自觉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不仅如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只关注课堂内容,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困扰,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为语文课程的顺利进行做铺垫。
对于现代语文教学课程来说,课堂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推动初中教育事业的进步,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延梅.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思路[J].考试周刊,2011(44).
[2]郭建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反思[J].华章,2011(02).
篇8
关键字:初中语文提高方式激发
在素质教育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成为越来越多教师探讨研究的话题。语文教学不仅关系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时对于学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中语文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一)陶冶学生情操,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中学阶段,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学生的思想正由幼稚转向成熟,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教育十分重要。初中阶段,学生对于社会似懂非懂,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可能会受到金钱、游戏等的诱惑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对于中学生的教育作用十分重大,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通过语言教育、名人事迹的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高尚的情操,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
(二)运用语文的人文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因素,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所处的环境、社会,纠正学生认识的错误。同时,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学科的科学性相结合,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现今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水平不能适应现今改革发展的要求。现在教育制度的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能胜任教学要求。教师这个职业不再像以前那么轻松了,在教学课程中,不仅学生要学习,教师更要学习。有的教师对于所授科目的专业知识不高,无法正确地、完整地讲授课程。许多教师不思进取,不愿意解放思想去适应新时代的潮流。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注重和学生交流,学生不喜欢教师,自然也不会喜欢教师教授的课程。
(二)教学方式不正确。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教师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上只顾传授知识,不与学生互动,不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整堂课只是教师自说自话,学生根本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教学也就不可能成功。
(三)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差。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对语文不能更好地认识。由于受到旧的教育发方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没有认真对待学习,部分学生认为中文是我国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也在运用语文,学习语文。在课堂上就不予重视,认为学习语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能正确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三、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水平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指导者,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对于教学是否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程度,因此,教师要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有深切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够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提升个人素质,提高个人魅力,丰富自己的内涵,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喜欢,才能在教学中和教学外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鞭策学生好好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保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潜力的前提。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向学生展示语文的魅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是为了提升自我素养,而不是为了考试。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和启发,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课堂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线索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思维,在合理限度内自主理解课本内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语文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文时,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本内容并发挥自己的思维。
(三)改革教学方式
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吸引学生学习,改变以往鼓噪无味的教学方式,实行新的有趣的、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理解语文这门课程的艺术,让学生发现语文的文学之美。新课标教学提倡合作、自主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各自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该注意多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让学生时刻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
(四)利用教学资源, 活跃课堂气氛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初中学校较多的配置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而初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依然较为传统,也就是利用黑板和粉笔。教师应不断接受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这些高效的教学资源。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能够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记忆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还应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盲点。同时,教师还应多听取学生意见,及时调整自己教学计划和内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语
语文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改革下,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多样化需求,让学生充分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不断完善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师生共同提高,为祖国培养更加优秀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禹保国,李廷华.初中语文教学应关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J] .宁夏教育科研,2008,(04)
[2]张国玉.浅谈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路[J].教育革新,2007,(08)
[3]刘杰.谈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1)
[4]杜发光.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教育革新,2008,(10)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等师范数学;提高教学水平
在当前中等师范院校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很大的不足。有很多学生还沿用学习初中数学时的方法,开始时可能问题不大,但随着学习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加深,便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上课听不懂、下课不会做、问问题时思维总是跟不上等等。有时出现一定的畏难情绪,少数学生甚至会逐渐演变成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学数学的料,更甚者甚至完全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作为教师,要首先认清中等师范数学和初中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上的异同,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等师范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异同
(1)知识范围相对广泛。初中数学一般都具有知识点少、深度浅、易于学习等特点。中等师范数学则相对知识面变得更为广泛,不仅注重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推广和完善,并且注重一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初中所学角的概念只是在0~180°范围内,但事实上角度的概念可以推广到正无穷和负无穷。因此,在中等师范数学中,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角在内的所有大小角。
(2)知识的整体数量剧增。相对于初中数学,中等师范数学在知识内容的数量上急剧增加了,初中数学知识内容少,教学速度慢,学生容易掌握理解;而中等师范数学中则内容丰富,教学要求较高,教学进度较快,难度大,学生消化的时间也少,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完全理解和掌握。
(3)抽象的数学语言。初中数学主要是以非常形象和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并且知识点的引进也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中等师范数学则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函数语言、复数、空间立体几何等严谨、缜密周详的知识,增大了学生学习和认知的难度,特别是有些基础差的同学更是对此摸不着头脑,最终甚至放弃数学。
(4)思维方式不同。初中学习阶段,老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建立了一套统一的思维模式来解答问题,有点像填鸭式的教学理念,为各种题型分别都确定了各自几乎固定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较为机械化、固定化,大部分知识学生也较易学习、理解和掌握。而中等师范数学在思维形式上则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抽象的数学语言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鼓励创新思维和能力,避免定式思维。
二、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良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初中数学知识是中等师范数学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既要注重联系初中数学知识,又要使数学教学过程简单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要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包括中国远古相传的结绳记事到当代人类登月,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用。可以此为契机,介绍古今中外著名数学家取得的成就以及数学的发展史,以期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特别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来使之思考、解答。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使其能够主动地积极参与发言讨论。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美。例如,近些年一直引起人们关注的麦圈,可以从中发现数学独特的魅力,不只是它的严谨、它的规则、它的思维,还有它那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震撼力。
(2)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练习多提问。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可以自己总结相关的知识,注意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反复论述,也可让学生对一些概念进行反复复述、直至完全搞明白为止。也可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通过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手段,将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可将答案擦去,让中等水平学生上台练习,对基础差的学生可多提问,增加他们的练习与学习机会。多提问多练习,培养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思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归纳和总结。数学犹如美丽的海洋,我们在书本中学到的数学知识事实上还远远不够。对于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要多总结,使课本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变成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容易应用的知识。如函数的对称性,我们可以做一下总结:①若f(x)满足f(a+x)+f(b-x)=c,则函数关于(a+b/2,c/2)成中心对称;②若f(x)满足f(a+x)=f(b-x),则函数关于直线x=a+b/2成轴对称。而对于函数的周期性,也可以总结一些函数方程式所要表达的周期。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还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培谊,于鸿.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12.
篇10
一、优化体育教材,改进教学模式
体育教材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依据,单一重复的体育教材会让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丧失体育学习的兴趣,而灵活、有趣、多样的体育教材就会诱发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小学体育老师根据小学生身理和心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教材,给小学生展示合适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小学体育老师还应该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对游戏化练习方法的研究。
二、创造快乐情境,倡导趣味教学
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特点,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创造快乐情境,倡导趣味性教学。小学生的心理具有好奇、喜新、求趣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缺乏耐心和理性等缺点,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不能使用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会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厌烦。教师在创造快乐情境,倡导趣味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启发小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不单单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知识去理解。教师应该亲身投入到小学生的练习活动中,营造一种师生共乐的欢乐气氛,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小学体育老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一种快乐情境,并以游戏的趣味方式给小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使小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三、注重个体差异,改进考评方法
小学体育老师必须重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不同难度和进度的体育技能学习,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体育技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小学体育老师还应该改进考评的方法,多观察、多留心每一个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善于发现每一个小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小学老师还可以通过小学生对技能的演示,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从而使小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体验体育学习成功后的喜悦。具体来说,小学体育老师应该采取针对教学效果而进行评定的效益评估法,既要考评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考评他们的进步程度,让不同水平的小学生都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小学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龄段学生的体育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通过创造快乐情境,倡导趣味教学;优化体育教材,改进教学模式;注重个体差异,改进考评方法等方式,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四、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该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通过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实施,将会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文件制定教师近期及远期培训、进修计划,并根据计划有组织的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体育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为体育教师订阅专业类期刊、杂志等书籍,尽可能的为体育教师提供便利条件,使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有关部门要创造“老、中、青”体育教师的交流机会,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不断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合理计算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切实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以增强其工作积极性。
2. 加强单元集体备课,合理安排板块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体育课集中,学生人数过多等因素,势必会影响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备课组可以针对现有的教材,选取部分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形成若干个教学单元。在安排课时,每个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相互交差安排教授的内容,这样就会很好地解决学校器材和场地不足的问题。
3. 加强同课异构教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集思广益,同一个教材内容,几个教师共同来研究,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际上往往一节优秀的体育课,它的成功之处除了教师自身条件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来自于集体的智慧。在同课异构中大家通过相互观摩,交流、研讨,能够起到共同提高的效果,也是很好的一种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
4. 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安全因素的影响,现使用的体育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教师在体育课上不敢教授了,主要是这些内容练习起来难度较大,也比较危险,容易出现意外的运动损伤。校方和教师也害怕出现伤害事故,因此学校领导也对此不做过多的要求。今后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的减少,但是体育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动脑筋,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作为补充,比如武术、羽毛球等对学生终身受益的项目,作为校本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现有课堂教学的效果。
- 上一篇:网络管理相关知识
- 下一篇: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