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管理的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商管理的研究方向

篇1

一、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所谓的工商管理就是指通过对管理学、经济学以及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且得到与企业出现基本问题的管理方法与技能、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能够掌握在实际中能够分析与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人才群体。这种群体是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战略选择、规划制定,甚至是是否能够比其他企业更为优秀的的重要影响力量,是一个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一个企业是否拥有质量较高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与本企业是否能够在如今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够取得较好发展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后,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着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虽然我国近几年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上,无论是方法还是模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发展的不平衡,过分重视理论的掌握,使得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虽然掌握着熟练的理论知识,但是无法很好得将理论知识作用到实践中去。想要培养出我国如今社会真正需要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就必须解决我国如今工商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二、我国工商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就如今目前的国家与国际形式来看,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我国的工商管理机构无论是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质量还是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就我国如今经济发展的形式来看,我国工商管理机关的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

 

(一)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缺乏 

虽然我国在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做出了很大的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就如今目前的数据统计来看,我国合个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只能满足初级工商管理机构的需求,或者满足一部分中级管理机构的需求,但是对于高级管理机构的人才需求来说,是十分紧缺的。 

(二)工商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如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管理机构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公山管理机构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想要更好得发挥工商管理机构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就必须在客观上将工商管理机构的管理范围在扩大到一定程度,并且将其在管理过程中较为薄弱的地方进行改进,使得工商管理机构能够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自身的重大作用。不仅如此,工商管理机构还要对很好得对宏观调控的计划经济进行监督、调控,并且很好得对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公有制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控制,能够真正实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最终目的。 

然而,对于如今我国的工商管理机构来说,由于各个工商管理机构都是按照一定的行政区域划分因此将我国的工商管理机构切割成了一个个的部分,不利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想要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商管理体制。 

(三)工商管理执法力度弱化 

由于如今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种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社会关系中的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变得越来越薄弱。尤其是我国法律规定了,工商管理部分部门虽然具备能够做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但是却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利。而且,对于工商管理部门来说,自进行管理、调节的过程中,会受到地方的保护主义干预,从而加大了工商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困难度。 

三、对提高我国工商管理的对策 

(一)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想要培养出能后满足社会需求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就必须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改革,一定要以实践教育作为重点,改变传统只传授课本知识的缺陷,高度重视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其很好得运用到时间中去,真正培养出能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 

(二)完善工商管理体制,真正发挥出工商管理的作用 

在工商管理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登记管理的办法,要求工商管理工作人员对作品所进行的工作进行记录,严格把握各类厂商的宽严度,防止生产的产品出现比例失调的现象。而且,还要完善工商管理机构的的监督职能,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能够得到更好得调节与控制,从而我国市场机制变的越来越完善。不仅如此,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下建立统一的工商管理体制,强化工商管理对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监督管理。对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的工商管理机制进行健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工商管理的垂直领导,使工商管理机构变的更加具有权威性、效率性以及统一性,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语 

总之,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工商管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得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工商管理的发展,努力争取打造最完美的工商管理机制,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寒时.充分发挥工商管理行政的职能[J].武汉学刊,2013(3). 

篇2

关键词: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比较;发展建议

一、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描述

(一)工商管理实施侧重点不同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均不断与世界进行对接和融合,但是在工商管理这一方面,虽然我国管理方式与国际上基本一致,但是在细节方面存在诸多的不同之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国外对于工商管理的各个方面均有所发展,整体上相对来说较为成熟,而我国将发展的侧重点倾向于其中的几个方面,导致虽然几个方面相对占据优势,而其他方面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所以,我国工商管理与其他国家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工商管理理论研究侧重点不同

国内外的思维方式始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国外更加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而国内相关工作人员更加注重对理论进行辨析和验证,但并不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进行十分有效的结合,当然,这与我国工商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三)工商管理研究方向对比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外对于工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市场营销、企业财务以及企业运转,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终于要集中于以上各方面的理论研究,可见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在细节之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四)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国外市场营销工作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发展十分稳定,能够对各方面进行完善的处理,相对于国外,我国的市场营销工作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之中,客服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处于不够完善,并且在宣传工作方面,近几年才逐渐对环保以及创新进行重视,以上多方面的不足均导致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五)工商管理项目管理

受到多年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更加重视,而国外更加倾向于实施新型的、复杂的项目管理工作。在项目管理工作方面的侧重点差异,导致我国工商管理整体发展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并且,国外的市场活动能够根据当前的具体情况对开展工作的侧重点进行规划,而我国对于市场具体情况进行分类的意识尚不够明确,对计划进行制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对问题进行处理的针对性不强。

二、对于国内工商管理发展的建议

(一)工商管理体制需要与时俱进

在当代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工商管理工作有必要随之进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对科学技术进行充分应用,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工商管理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所以,工商管理应该首先积极面对挑战,对自身的特色进行充分发挥,且在工商管理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自身的特色进行保留,还应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技巧,及时、全面的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对整体进行更加有效的把控,以更好的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改变国内研究方式

根据既往经验可以了解到,虽然我国近年来工商管理工作的方式已经对我国的历史经验以及国外的经验进行了有效的借鉴,但是在实际上,我国在工商管理研究方面所投入的精力仍然不足够。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如果想要能够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工商管理者应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并打破传统的束缚,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更加实际且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商管理发展模式,从而推进我国工商管理工作的研究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三)合理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研究方式

国外在进行工商管理研究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当中,而国内的研究仅停留的理论层面,难以完全与实际得到良好的结合,这一种研究方式并不科学合理。所以,对于国内工商管理工作来说,应该对国外的工商管理研究方式进行合理的借鉴,以提升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水平。

篇3

关键词:工商管理;供电企业;科技创新

一、引言

对于供电企业来讲,科技创新是必然之举,也是在整个电力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的有效措施。工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科技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工商管理对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

(一)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以及科研活动的统称,具体指的是借助新型的管理模式以及生产工艺,对新的产品进行研发,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以及更高质量的服务。所以,科技创新又被分为技术、知识、管理创新等不同的板块,涵盖着资金、知识、制度等多个不同的要素,是创新元素以及创新的个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的支持,营造出科技创新的氛围、提供出科技创新的路径,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科技创新的步伐。所以,作为现代化的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工伤管理的模式,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对企业制度体系进行优化,从而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

(二)工商管理体系支持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所设计的领域以及主体较为广泛,因此政府在对组织作用进行发挥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倡导企业对自身进行科技创新的职责进行明确,准确掌握市场的动向,为科研人员提供明确的研究方向以及流程,科学地支配科研资金,做好科技成果的测评工作。与现代经济市场结合起来,站在内部以及外部体系中对科研成果进行评判。而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为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指路明灯。

(三)工商管理文化氛围促进科技创新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工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水平,尤其是在文化氛围层次上,企业有必要营造出尊重知识、人才以及科技创新的企业文化,从而有效带动企业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需要逐渐构建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促使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站在企业内部体系构建的角度上,将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与自身综合水平的提升挂钩。这样不仅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素养水平的提升,也能够完善科技创新的流程,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除此之外,以科技创新构建起的企业文化体系将创新的元素充分融入科研活动中,提升了科技创新的连续性,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能够助力企业更好地应对更加复杂的市场挑战。

三、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一)强化科研队伍创新意识在供电企业内部,对工商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工作与科技人才息息相关,因此科技创新体系与工商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供电企业工商管理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企业逐渐关注高端科研人才的引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人才招聘的渠道进行有效优化,为企业招聘更多高科技技术性人才;其次,对目前在岗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将其打造成一支创新能力强的科研队伍。而这些高水平人才在对工商管理内容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也能够促使工商管理体系内容以及模式的改革。

(二)用科技创新带动工商管理体系创新供电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平稳运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随着科技创新机制的出现,科技促进生产的理念得以实践,也是对科技管理体系进行创新的尝试,这主要表现在管理思维拓展、科研项目成果展示等方面。随着科技创新带动工商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无形之中得到了提升,核心技术得到了升级,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推动力。

四、结语

作为现代化的企业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做出一定的调整,在创新以及思考中实现前进。供电企业需要正视工商管理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利用工商管理的内容带动科技创新,并且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在工商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促使两者成为互相促进的个体,为企业实现长足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赵丽君.浅析工商管理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关系[J].工商管理,2018(7):82.

篇4

    工商管理,主要是根据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探究如何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及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决策,它是管理学重要的分支之一,有较强的应用性。当前,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行使工商管理职能的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掌握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管理运筹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会计和财务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质量和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经济学等专业性的知识,并且综合运用现代化的工商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结合新时期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从经济学及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与执行工商管理的管理活动,掌握和划分具体的工商管理职能,了解和重视工商管理的基本规律,以便不断推动工商管理的发展以及其职能的充分发挥,最终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新时期工商管理的必要性

    在新时期,随着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及日益复杂的企业组织结构,工商管理发挥极为重要的职能,这不仅表现在社会管理体系的组织及监管中,也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监督以及行政执法中。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交往日益频繁,在新的形势之下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对促进市场的持续、多元及稳定发展是极为关键的。近年,很多国内学者十分关注新形势下工商管理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并且对这一问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究,这对于提高工商管理的研究水平以及加强和国际的交流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工商管理部门承担的任务必然越来越重,这就使得当前的工商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新时期工商管理发展的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管理部门监督和管理市场经济的权威性。所以,我们要在新时期实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工商管理部门管理的水平都是极为必要的。

    三、工商管理各个职能间的关系

    (一)管理和引导间的关系

    虽然工商管理部门对各企业行使管理的职能,但是如果想要强化对企业的管理,以使其能够正确而合法地从事经营活动,那么工商管理部门就必须要对企业做积极的引导。具体来说:第一,积极引导各企业向基础性产业和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不断发展,对经济效益比较差的产业更是要严格把好关,同时,也要正确地引导那些已经登记了的企业,以防止这些企业转行;第二,要依照新时期市场的具体需求来引导企业的发展,可以引导本地已经饱和了的产业到外地寻找发展机会,而对那些资金和技术无法达到要求但却较为紧缺的行业则要进行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管理和服务间的关系

    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工商管理时,还要对企业的发展和改革进行支持,积极地帮助各企业解决其在改革中遭遇的困难和障碍,充分发挥好其应有的服务职能。同时,工商管理部门不仅要加强对企业不良行为的监督,还要加强对于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对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应该加强定点的联系,跟踪服务比较重大的项目;对中小型企业,则要努力实现分片的联系,对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要特殊对待,特殊处理。

    四、工商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部门的工商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然而,我国当前的工商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工商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商管理的体制还不够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工商管理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工商管理部门不断地扩大管理的范围,强化对薄弱环节的管理,以实现职能的充分发挥,不但要管好市场经济活动,还要加强对宏观调控指导的监督,不但要管好个体与私营经济,也要重视公有制经济,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统一。然而,当前的工商管理体制却是按照行政区划来进行管理的,它人为地把已形成的区域性市场分为条条和块块,各个业务部门都是各自为政,这对于形成管理合力极为不利,不能真正摆脱进行地方保护的工具。同时,地方政府通常会采取各种地方保护措施,比如地区割据或者行业封锁等,这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削弱了工商管理的力度。所以,建立起健全的工商管理体制,是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的重要举措,是尽快实现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

    (二)缺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据统计,到2010年年底,初级的工商管理人才在人才市场中会有一定的需求量,但是,中级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缺口较大,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紧缺更加严重。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在知识的生产、消费及分配和之上建立起来的经济,是与过去的农业与工业经济相对的新型经济,它要求各个工商管理人员一定要有竞争意识,有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等思想,只有这样才可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但是,工商管理部门在制定人才的培养方案时,往往过分地强调重视专业的需要并偏重于传授知识,其主要恶果是不利于培养工商管理的创新型人才。其主要表现有:(1)专业培养的途径比较单一,我国各高校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传统的培养方式是学年制,并且其教学的内容、课程的设计往往缺少科学性及实用性,造成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2)考核的办法较为单一,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多数高校仍然主要以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这不能够反映出学生实际的水平。

    (三)工商管理的执法力度不够

    工商管理机关不仅是监管流通领域的市场及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之一。所以,工商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地依法行政,并不断地提高执法的效能,以便切实地履行工商管理的职能,把能否促进社会的和谐作为谋划管理工作新思路的依据以及检验管理成效的标准。但是现实中,工商管理部门在当前社会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里根本不能够自如地应对,其执法的手段甚至被不断地弱化:(1)《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使行政的处罚权和强制执行权分离,因此,工商管理部门在做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后,不能够强制执行,这削弱了工商管理部门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工商管理的执法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干涉,有些地方政府把工商管理当作是其经济发展的一个绊脚石,擅自主张工商管理部门在未经政府的允许时一律不能够对企业进行检查和处罚,这增大了工商管理人员执法的难度。

    (四)工商管理的内部控制有待完善

    工商管理机关在市场经济体系及社会管理体系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工商管理的内部管理问题也同时存在。主要表现在:(1)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部门较多,摊子大,国家的投入也比较多。但是,有些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没有,从而造成资产的使用效率较低的不良现象,国有资产的流失比较严重;(2)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也不够健全。内部审计几个主要职能就是调查与评价管理控制及会计控制,但是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其内部的审计却不健全,这使得相对独立的经济监督很难展开,对内部的会计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五、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

    (一)积极调整新时期的工商管理意识

    管理是把思想意识投入到实践中的过程,一个明智的管理者一定会适应新形势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其管理思维,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其管理水平。管理意识,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有指导管理实践的重要作用,正确的管理意识必然会提高管理的水平,而错误的管理意识则会造成混乱,甚至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树立起正确的管理意识。当前,科技的不断发展把市场推向了创新的前沿,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市场上瞬息万变。因此,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在新的环境中一定要不断创新,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正确的管理意识不但包括管理的能力,还强调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工商管理部门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指导下,端正和改善管理服务的态度,认真地贯彻有关国家工商管理的规定,爱岗敬业、严格执法、服务人民,树立起管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此外,工商管理部门如果只有良好的意识,但不能把这种意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那终究也是一事无成,其推广的管理方式也会成为一个空架子。所以,一个良好的工商管理体系,必须要做好调研,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适合我国的国情,从管理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死板地照搬管理经验和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要严格地按照工商管理原则行使管理职能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及深化,先前一些过时的管理政策已不能够满足当前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要进行及时的补充,但是,工商管理部门还是应该在行使其职能时坚持遵从工商管理的相关原则:

    1.从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为企业的前途着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各企业一定会进行必要的改革,这当然就会与工商管理职能相联系,因此,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主动为企业进行协调,能够办的就尽快去办,做到不拖欠、不推迟,而对于不能办到的、超出其职能范围的,则应该对企业做出详细解释。对于企业的改革,工商管理部门在行使管理职能时不要对企业讲空话,不要轻易做出承诺,而是应该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地帮助企业解决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2.严格依照法律来行使管理职能,并不断加强法制监督的力度。首先,各个工商执法部门,对各企业要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企业可以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出现问题时一定要严格追究相关人的责任,在问题得到解决后则应该进行反思和总结。还要注意保护企业的正当权利,创造良好、稳定的竞争环境,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及严肃性。

    3.对具体问题要做到具体分析,并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对于企业在改革中和工商部门执法中所遇到的问题,不应该回避,更不应该推卸责任,也不能总是按老办法,而是应该依据矛盾的不同特性,对问题做具体的分析,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求找到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最佳方法。

篇5

关键词:信息 全信息原则 工商管理 信息开发 思维方式

1 概述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给工商管理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机遇和挑战,工商管理具有了很重要的科研和工程性内涵,作为市场监管和政府行政执法职能部门的工商管理部门在思维、体制和理念上丰富发展和变革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管方式方法,坚持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在行动上积极实践探索,工商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得到真正意义的构建。在科研及工程中信息的充分性显著作用得到表现,尤其突出表现在现代工商管理中。工商管理也成为了新的现代系统工程,是全科学化、社会化的现代运筹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气息的社会化大技术。科学、技术、生产、经济、规划等各学科渗透交融渗透着,表现在集时代的智慧之大成,使一切人类行动尽量达到时代力所能及的最满意、最优化水平。因此决定了在工商管理中,需要运筹帷幄,充分的背景资料,最充分的摄取信息,手段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工程的全局及全过程要以最优化的信息处理结果为指导。信息的充分性便显示出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2 全信息原则

全信息原则是为决策服务的,工商管理的过程是融于社会生活环境之中的,工商管理的决策无处不在。所谓的全信息原则,主要表现为把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信息融于工程思维当中,也可以说是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的交融。其次,就是把定量和定性的信息相结合,因为从思维和认识本质上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定量分析中包含定性思维过程,而定性思维中也都包含着一定的定量分析过程。社会大脑的形成和活跃的表现更为重要,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遥感、遥测等技术的提供,有益于小信息量工作方式和个体思维相脱离,这样能够有机的把分散在自然空间的人脑联系到一起。而现代工商管理的大工程特性就是要求我们在工程思维阶段中,构思、设计、论证、可行性调查、规划、计划、战略战术分析等都较为合理,以此避免为实现系统的性能或目标的优化要在收集充分信息方面花最大力气。全信息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深入调查研究,力求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同时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达到对决策信息的搜集和加工处理应力求准确、全面。

3 信息的概念

虽然工商管理是一种现实的运作系统,但是其运行的信息是综合而具体的,甚至具有很多难以辨别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从内涵上理解信息。从世界的物质、运动属性出发可知信息就是这两种特性所产生的差异表现。信息是人的大脑关于客观事物运动形态和方式的映象。这是对信息概念在物质形态里的最根本的定义。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方式的某种知识。从信息的定义上表明信息在这种不同层次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信息的客观性、普遍性、共享性、动态性、无限性、不完全性等等也随之产生。

因此,信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是重要资源,所以也会有利用开发的问题,工商管理作为一个资源广大信息载体必然对于信息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的作用是要有针对性的,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开发利用。不同的系统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同的,我们要获得有效信息,就需要从相应的信息资源中挖掘出来。在进行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实用信息产生信息的作用效果,要以实得和实在信息为基础。

所以在信息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带有目的性的系统全面的搜集信息,进而获得大量的有效信息。其次要对所获取的信息在科学有效和真实性上初加工和下功夫把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补充。最后,要对信息深加工,使获得的信息更有序,更贴切和实用。另外,在积累和贮备信息过程中要注意,信息和复杂的工程实体要相适应,以保证工商管理中动态的调整及适时的使用,要利用好信息系统工程的思想成果。

4 信息开发中的思维方式

观念和思维方式决定管理的功效,人的思维和思维的有机化是开发利用信息中最基础和离不开的。信息可以是思维的原材料或结果,通过思维有利于信息变得明了和增值,还有利于新信息的产生。在信息开发利用过程中,除了利用人们逻辑思维、归纳思维、反向思维等习惯性通常思维方式外,按照相关的信息特性,有机的配合发散性、创造性、超前性、既定性、假想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已掌握的大量信息展开联想,进而可在整理加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方向性信息。在开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以丰富的想象力及对事物的动向特征的敏感,客观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使信息材料在深加工、精加工中得到增值和升华,使信息不断地新生。超前性思维可使人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在事物发展的苗头、倾向中开发预测未来趋势,从中获取前向式的信息或其规律,可为超前性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既定性思维可以在信息的整理加工中使大量的杂乱无章的信息归纳成章,以选定的议题归拢信息或在信息的有机联系中选择议题而发现新事物。假想性思维在搜收信息的过程中,以工程方向为中心,在假定的事实存在的前提下进行捕捉搜集开发信息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对于集思广益、广开渠道大有裨益,这样广泛收集整理得的信息可使许多预防性措施在工程设计及论证中得以支持落实。在信息的开发过程中如能坚持科学而又灵活地应用多种思维方式并使之得到有机的配合,必将会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

5 结束语

伴随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和人类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诸如因特(INTERNET)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工商管理的决策在不断挑战着管理者。在这个意义上讲,一方面,为我们带来了决策信息的迷乱和辨析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在工商管理中坚持全信息原则,以及为开发利用信息提供了物质条件,为获取信息提供了有利途径。建立全球性信息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开发转化吸收信息,还能为工商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也是工程领域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谭力文.管理理论在执政理念中的作用[J].人民论坛,2011,20(23).

[2]徐金凤.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重要研究,2012.06.07,http:///new/287_294_201206/07su1637727606.shtml.

[3]叶阿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E+HR,2012.6.13,http:///new/287_294_201206/13su750473640.shtml.

[4]孔祥有.增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2012.4.20,http:///new/287_294_201204/20li554565384.shtml.

[5][美]阿瑟・汤姆森(Arthur A.Thompson)、斯迪克兰德(A.T.Strickland).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6]刘巨钦,陈应龙.对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理性反思及其启示[J].科研管理,2004,25(5):35-40.

[7](美)Fred・R・David:Strategic management:Concepts and cases,8thed.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9,(2005.3,第5次印刷).

[8]宋毅,霍达.现代系统工程学基础[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

[9]张远.信息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3.

篇6

关键词:管理类专业 生产性实训 基地建设

众所周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训很难像工科专业那样,只要在完全真实的生产车间就可能很好地完成;也无法提供一笔资金给学生去创办一个企业,让他们进行经营管理实践。这就导致学生基于工作任务的生产性实训不强。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存在的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缺乏能够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结合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现状,论证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必要性,探索如何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 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现状

1.1 传统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群的实训虚拟性比较强,停留在传统的课堂角色演练或者仿真练习上,缺乏有效的体现工作过程的实训载体,没有很好把握教学性和生产性的结合,导致有些实训课程只重视形式,不重视实操,忽视了“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这一重要环节。所以,要做到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去实践,让学生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综合实践所学各门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1.2 工商管理类专业综合实训大多是要学生学完相关的理论再去综合实践,这样的结果不是学生已经忘记所学理论,就是学生的操作能力总是建立在老师教学之上,缺少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若要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就要让学生不但能够学后做、学中做还能在做中学、做后学;校内生产性实训课程应完成工商管理类专业所共同的经营管理决策与运营训练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即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实践,实现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训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做与学有机结合、教室和实训室有机结合。

1.3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训都是邀请校外合作企业的专家进入学校做讲座或者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看看成功企业的做法。这种实训方式名义上是实现了“走出去,请进来”,但是实质上这种实训只是虚有其表,过分强调内容,而不重视生产,忽视了实训的“生产性”特点,也使企业对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生产性实训失去了方向和动力,更加谈不上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1.4 多数工商管理类实训基地能够为本专业相关课程实训提供保障,较好地完成一般性教学工作任务,但在科技开发、企业咨询、对外交流、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社会服务项目方面显得不足。在公共开放方面,除了部分机房或学生社团组织以外,由于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制约,多数实训室没有做到,同时很多学校虽然倡导实训室对外开放,但缺乏配套管理制度,也是开放服务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2 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2.1 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推动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作为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心内容之一的生产性实训,是突出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可以有力推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工作,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2.2 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岗位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及其他事业单位的基层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行政助理文员,在这些岗位上,企业行政管理能力、营销管理能力、生产与质量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其核心的岗位能力。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实际企业真实任务,是培养学生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事务管理、生产与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管理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2.3 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校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真正意义上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培养出来的,通过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可以统筹社会教育资源,可切实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通过生产性实训,可以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校教师资源紧缺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3 工商管理类专业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

3.1 革新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训教学内容,使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紧紧围绕“能力”目标开展。实现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将工商管理类课程整合,通过实践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的创新,缩短理论课程学时,增加实训课时,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并为此设计出全新的生产性实训课程体系。

3.2 创新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内容比较空泛,专业性不太强等特点,可以用一个大型项目为载体,全面实践管理类专业课堂所学各门理论,全过程实践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任务,真正做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开展的模拟市场实训课程就是以一个大型真实的项目进行生产性实训,要求学生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具体任务,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实务、税收实务、经济法规、公共关系、广告实务、电子商务等各门学科的全面知识的有效整合。

3.3 重新定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缺乏系统性,与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员的能力要求脱节,没有根据专业教育的特性和实践教学的要求。所以,应该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规律来定位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重点引进技术服务型企业,在承担真实生产任务的过程中全面落实教学计划,通过项目开发和项目教学,全面规划和组织教学内容,形成合理科学的教学单元,为学生搭建真实生产性实训平台,解决教学性和生产性相结合的问题。

3.4 构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在当地充分利用市场和学校资源开辟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新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基础,使校内实训基地的硬件条件达到了一个比较先进水平,成为集教学、训练、实践和创新活动为一体、“教、学、做”三者相结合的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车间”和“教学工厂”,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学习与工作不断交替,校企双方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4 结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真正实现让学生全面实践课堂所学各门理论知识,全过程实践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优化就业岗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阚雅玲,郭立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综合实训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2]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3]李庆宁.校企合作共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篇7

关键词:工商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1?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02-02

由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商管理学科已经成为一门应用极为广泛的多领域交叉理论、方法和技术。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目的是为社会输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力较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手段更为丰富,但是当今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一、高校工商管理教学特点

1.针对性。工商管理教学要兼顾理论与实践,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精心挑选教学内容,案例要生动具体,真实可靠,要充分服务于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真性和典型性的教育手段往往与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理论原理相对应[1]。同时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改变,要及时改变教学手段,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2.参与性。高度的参与性是教学手段获得成功的关键,工商管理教学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但这种成效实现的前提就是要保证学生较高的参与性。要求学生要有搜集资料的能力,能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与他人进行意见交流,懂得表述自己的观点,采纳别人的建议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案例教学法学习的过程是传统教学无法取代的,能够培养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

3.实践性。工商管理教学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养成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纯理论的教学对于课堂检测还是有效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实践能力仍然是衡量最终工作成果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强调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清楚分析自己特质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和管理的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和决策。

二、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的问题

1.学校对实践教学工作重视不足。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内容简单、方式单一、观念陈旧,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也不能例外。相较于理论教学,学校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以至于大多数高校安排的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实际效应,缺乏系统规划和安排。高校还是更为重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视作是一种补充和辅助手段[2]。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在内容、教学方法中渗入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意识,没有建立起相关的配套措施。我们可以在课堂理论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应用的技能、相关概念和操作示范,及时整理、回忆和稳固并不扎实的基础知识,使其为实践服务。

2.校内实践教学设备与场地投入不足。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对于设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实践是否能够有效开展,取决于学校是否具备一定的环境与基础设施。校内有较完备的实践教学设施,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充分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感性角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为校外实习与实践打下一个好的基础。由于当前各高校在经费方面较为紧张,除了校方经济收益较差的部分商学院外,其他院校都没有较多的资金花费在管理类实践教学上,那么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没有跟上脚步,无法满足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许多学校就省略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这一步骤,或者用模拟等方式代替,或是让学生自主联系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和实习。

3.缺乏有价值和效果的企业实践基地。校外企业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之一。但由于实践基地严重缺乏,大大降低了高校实践性教学的最终效果。相较于其他管理类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有更强的实践性。学生在课堂上大多学到的都是抽象的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等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在企业中的实践经验,学生就不能感性的体会到和真实的掌握到理论知识,他们也难以很快适应企业中的真实岗位。但是当前,大多企业不愿意与高校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关系,因为无法得到较高的收益,不能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的,即便建立起基地,也大多对学生的实践、实习敷衍了事,没有较高的质量[3]。同时,由于高校扩招的政策进一步推进,现有的实践基地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

三、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对策

1.改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核心就是实践教学,首要基础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定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关键作用,采取实际的措施,在实践教学时间和实践教学环节上都进行增强,尤其是理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踏入工作岗位之后的知识是源于书本但又是高于书本的。只有做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引导功能。

2.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工商管理专业进行专业化的归类和划分,细化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按照人才培养结果为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知识体系来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4]。做到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统一考虑各个环节,做到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针对学生的能力,开展阶段性教学,进行学时再分配,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系统设计。实现实践教学体再完善,从基本技能、实践操作、深造研究和适应社会几个方面进行整改,尤其是抓住科研、实习和社会实践这些操作环节,并制定准确的考核标准,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3.完善以过程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我们要建立健全实验室评估制度,扩建实验、实训中心,购置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应通过分析调研,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选择合适的评价要素,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评定指标确定。选择量化的指标,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针对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尤其注重对学生参与实践状况的考核,使其成为一套系统、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在传统的理论考核中,选取适应当今教学体制的、摈弃落后陈旧的,再甄选操作、演示、答辩等形式的综合性考核方式。对于实践表现突出的、有较强实践技能的人,需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进一步的指导。

在当代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学校对实践教学工作重视不足、校内实践教学设备与场地投入不足、缺乏有价值和效果的企业实践基地等缺陷。应采取改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以过程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工商管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桑大鹏.工商管理类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08,(02).

[2]宋素娟.基于价值链思想的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08,(41).

[3]张向群.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5).

篇8

关键字:管理视觉;管理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类;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39-0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的主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成为企业变革的催化剂和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武器和资源,社会上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因此,1998年教育部就把《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这门课程作为各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成为培养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的主干课程。然而,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架构的问题,导致该课程在培养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中的实际作用与课程的地位不相符,因此,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对完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很大一部分理论体系尚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也是社会系统,它涉及的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同时它还包括数学、管理学、系统论、信息科学等相关理论知识。①教材。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大多选用国内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梯云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薛华成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些都是优秀的教材,并且采用率比较高。②理论教学内容。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教学中,内容大多分为四部分:一是基础和原理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其的结构等相关内容;二是基础技术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相关技术,包括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内容;三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部分,这部分是这门课程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今后进行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四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③实验教学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围绕一个小型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以及系统实施进行的。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及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设计。通过此次设计,让学生充分学习领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2.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管理信息系统一门是很难教和很难学的课程。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内容太过广泛,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很迷茫,难以接受相关的学习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严重挫伤学习积极性。一直以来此门课程的教学并没有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二、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纵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讲授了太多的计算机相关的知识,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先修课程仅仅学习了计算机基础和VF两门计算机课程,缺乏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涉及的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对信息系统实际应用部门的业务流程了解较少,教学内容涉及的系统的开发方法所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以学习系统开发和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脱离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实验环节效果不好。实验过程中达到的效果与教师的意愿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学生先修的计算机知识不够充分,很多学生不具备程序设计的能力,另外有的团队成员什么也不干,坐享其成,个别成员承担全部工作,因此造成实验环节效果不好,没有达到实验预期的目标。

三、基于管理视角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的教学目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学习:技术视角和管理视角。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对薄弱,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应该更多的从管理视度去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将来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让学生对各种应用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从信息技术、管理、组织和开发运行等多个角度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了解、掌握如何使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业务流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的业绩服务,从而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2.课程的教学体系。多年的教学经历,笔者认为: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我们不应把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作为一个重点去讲授。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应该从管理视觉去构建:①基础篇,主要讲解信息系统的概念、性质、作用。通过此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在当今如何改变企业,信息系统对运营和管理企业的重要性;让学生评价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分析信息系统如何为获得竞争优势而支持企业战略;让学生了解由信息系统所产生的道德、社会和政治问题以及信息系统技术和互联网给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挑战。②技术篇,介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其趋势。通过此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发展的各个阶段,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发展的趋势;让学生了解提高企业业绩和帮助企业决策的数据库工具和科技有哪些;让学生了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相关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基本防御措施,了解计算机的主要安全威胁以及主要安全措施。③应用篇,介绍信息系统的各种应用系统。让学生能够了解企业信息系统如何帮助企业运营卓越以及企业应用系统带来的挑战。④建设篇,介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了解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方法,了解规划阶段、需求采集和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维护阶段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的至关重要性。

3.课程的实验内容。实验可以分两个环节:一是利用Project软件,确定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任务,并建立项目计划。二是利用Visio软件画出所选项目的业务流程图以及数据流程图。最后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实验报告。

4.课程的考试环节。笔者认为该课程应该进行考试改革,取消以往的试卷考试,学生的成绩由平时的作业和最后的大型作业两部分取得,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的积累和消化,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整合和运用的能力。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环境的变化,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会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能够满足当今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9,(4):43-45.

[2]郑峰.试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J].滁州学院学报,2011,(1):110-112.

[3]肯尼斯C劳顿.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1.

[4]侯赛因.比德格里.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0.

[5]叶赛.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4):127-129.

[6]孔德汉.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1,(1):65-67.

篇9

(1)制度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会计基础不规范。财务人员配备不足,部分人员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会计记账不规范,财务审批手续不完整。

(3)固定资产管理相对混乱,闲置较多且无人保管,利用率低等问题。固定资产及专项设备规模增长,但管理模式落后、实物管理脱节,再加部门管理权责不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4)财务部门疲于应付日常核算基础工作,财务分析力度不大,还处在低层次的“粗放式的出纳”管理,业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5)隐瞒收入, 主要是在预算时少报上年结余资金和事业收入、决算时隐瞒年末结余资金以及未及时足额上缴收取的行政性收费、罚没款等非税收入等。

(6)拖欠、截留应缴预算收入和财政专户资金,主要表现在:截留、拖欠应缴财政预算的企业注册登记费、商标注册费,经济合同签证费收入;截留、拖欠应缴财政专户的相关管理费资金等。

二、工商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工商财务管理部门违纪问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客观原因

1.业务经费不足

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工商行管理部门的减费因素不断增加,导致收入呈现停滞或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监管任务的不断加重,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工资以及相关费用支出上升,总体呈现递增趋势。在目前工商财务体制不变情况下,收入和支出矛盾较大,工商理部门经费都出现紧张局面。

2.经费保障能力较弱

由于工商部门业务经费不足,经费保障还不能完全到位,部分地区仍然使用行政性收费来保障工商管理部门的各项经费需要。

(二)主观原因

缺乏科学的理财思想,在工商管理机构内部没有充分认识到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性,守法意识差;没有树立预算观念;没有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公的思想。

(1)财务管理制度、体制不完善,工商管理机构财务公开制度、财务内审制度、财务检查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基建工程管理制度、罚没物资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体制上没有落实新的财务管理关系等,给违法违纪行为提供了漏洞。

(2)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公款私存;职业道德缺乏,工作散漫,不负责任;会计核算和会计基础工作等业务技能不合格。

(3)一些部门仍然使用传统的单机和局域网处理账务,财务监控不仅受到时间、空间、及人力方面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它无法实现行之有效的事前或事中的财务监控。

三、工商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资产管理手段

(1)在资产管理上,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应各负其责,积极协调。相关档案资料应按档案管理规定认真保管。

(2)在资产使用上,应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防止资产受损以及长期占有公物、化公为私现象的发生,对使用公物过程中发生被盗、丢失、毁损等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

(3)定期核查,保证账实相符。根据《福建省工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运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进行核算。对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报废、转让、变卖,财务部门要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按照“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各分局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发生增减、转移、变动情况,并定期进行盘点,以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4)严格审批,全程监督。固定资产购置、调配、移交、报废等重点环节需由监察室监督进行,各科室、分局固定资产处置要填制《固定资产处置申报表》,交局办公室核实,根据处置权限逐级上报审批,各单位无权处置资产。单位负责人及职工因工作调动时,监察室、办公室应监督交接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公共财物,确保资产不致流失。

(二)夯实会计工作

一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福建省工商系统财务管理软件》的要求建立会计账册,进行日常会计核算,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簿应逐笔登记,日清日结;按照省、市局要求规范支出项目,规范核算程序,规范支出标准,规范单据、账表管理。

二是规范经费核销手续。严格执行“谁经办、谁报销;谁报销、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经办人,杜绝随意报销的情况发生。各项经费核销应按权限逐笔严格审批,财务人员对不符合规范的支出凭据,应予以退回整改;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坚决不予受理。

(三)执行财务公开,接受监督

基层工商所财务情况要公开、透明,并实行定期、如实地公布,以接受群众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收费项目、经费支出、固定资产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可以按季实行。年初公开财务预算情况,年中公开半年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年终公布全年收支决算情况及固定资产、债权债务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四)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按照现代内部审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工作,加大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力度,对审计提出的问题要严肃整改,对专项审计结果要进行通报和追究责任。另外,要加强预决算管理工作,把对预算支出总额的控制变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

(五)严把财务人员关

一是严把财务人员选拔关。切实把思想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理论基础好的人员选拔到财务工作岗位上来,并引导教育财务人员坚持原则、遵守法纪、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二是严把财务人员资质关。加强财务人员岗位培训和定期集中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鼓励和支持财务人员参加国家有关专业认定资格考试,实行财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六)倡导勤俭观念

篇10

关键词:创业教育;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的特点是:长期的教学、宏观的掌控、整体的把握,它的这些特性就决定了该课程教学的难点,同时学生对其也不容易把握。并且所学的内容和实际的工作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本门课程的教学,必须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让学生在创业教育教学中学到更多的贴合实际情况的内容。鉴于此,笔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分析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加强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就是企业战略管理,为了让教学质量得到保障,我们紧密地联系实际,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表达出来。大力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需要一个恰当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对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二、探究如何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加强创业教育的应用

经过对上面的分析,我们对改革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为了强化创业教育的应用,笔者给出如下的措施。

1.创业者在整个创业团队中的作用最为重要

组建创业团队是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进行改革里运用创新教育的基础,运用创业教学的时候,第一点必须组建创业团队,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创业者联合起来共同创业就称为创业团队,一个团队要保持相同的业务目标、价值观、金钱观。同时,在共担风险以及共享利润上也要达成一致。创建一个创业团队,少不了创业者、经营目标、经营职能的个体分布和业务计划。在创业团队中创业者是最关键的,创业者之间要具有相似性的同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谓的相同的地方就是指目标、想法等;所谓的差异性就是指创业者之间能够形成互补之势,比如成员之间的性格、人脉、知识水平等。也就意味着一个创业团队有了相似性和差异性更有利于创业团队的成功。

2.团队形式的确定是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应用创业教育的载体

把创业教育融入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一旦完成团队的组建,我们需要确定其形式。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国内大多高校都以专业选修形式出现,开放的教学现状和专业选修课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就决定了其极有必要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相结合,这样才能组建更加专业的创业团队。换句话说,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中挑选创业团队的成员,学生来自于同一个专业,他们之间不仅熟悉而且思想也统一,能够没有异议地确定核心团队以及团队负责人,从而形成一个思想高度统一、内部极其团结的创业团队。在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之前,没有创业项目供选择,创业小组承担的是学习小组的作用,这种团队是在学生之间的友谊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团队称之为情感创业团队,从而奠定坚实的创业基础和连带关系,这对创业后续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3.计划书的编写是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应用创业教育的重要渠道

基于确定的创业项目,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必须编写科学合理的创业计划书。这主要体现在创业教育改革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并在项目的实施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创业计划书一般有固定的编写模式,它是基于整个团队对创业项目的统一认识,需要征得创业小组成员的同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修改创业计划书的时候,必须充分地对对手进行分析,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创业计划书。

总之,创业教育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范围是很广的。在新时期下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必须认识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对学生能力的锻炼起到的积极作用,加强教学中的企业战略管理的改革,组建符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创业团队,明确小组的构成以及合理地对创业计划书进行制订,对促进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符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郭衍宏,刘忠敏.创业教育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05).

[2]程艳.创业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探讨[J].企业经济,2011(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