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

篇1

人类运用客观规律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人类对自然现象及其本质的规律性认识就是所谓的科学,人类不断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也就形成了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在本质上来说,科学技术是人的能力的表现或延伸,体现着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科学技术这样的本质,就决定了科学技术是为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整个人类的自由和幸福做贡献。因此,以人为本应是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价值基准,要求人们在进行科学技术探索和实践中,一定要高度关注人类社会问题,注重从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服从于人类社会需要,要以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决定科学技术的取舍选择和发展方向,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实行社会控制,使科学技术正面价值尽量地放大,更好地造福于人类,而使科学技术的负效应削弱到“可容忍”的限度内,以保证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2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技术的价值追求

(1)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曾说过:“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由于其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然界这个生态系统,维护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是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正因如此,我们应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避免科学技术人为的滥用、误用和恶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发展理念,严格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把握科学技术运用的伦理标准,把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崇高目标联系起来。人类既要利用、改造自然界,发展生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又要考虑到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调节恢复能力,考虑给予自然界什么,使自然界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源泉是人的能力、智力、体力,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的需求,人类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提高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智力保证,所以说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而人的智力、体力、能力的提高也达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以一定的活动方式来满足人的社会需要而获得进步的过程综合就形成了社会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应把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发展理念,人类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联系起来,推动科学技术始终朝着推动社会整体进步、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科学学创始人英国的贝尔纳指出:“科学是我们时代的产物,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经济生活必要的组成部分”。科学作为一种手段,满足了我们的物质需要;科学作为一种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篇2

关键词: 技术哲学兴起发展趋势

技术哲学作为技术领域中的理论思维,很自然地成为当代哲学流派中一支非常活跃的学科。技术哲学在当代迅速崛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世界范围掀起的反战、反核、反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群众运动。反对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反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促使人们反思战争与技术、人与技术、人与生存环境的问题。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现代化,要求发展技术。发达国家要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同其他国家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这又涉及技术转移、技术引进、技术开发、技术评价和技术选择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必然会推动技术哲学的发展。

一、技术哲学的历史演进

对技术进行哲理性思考,古已有之。我国古代就有人论及"工巧",即工匠的技能、技艺。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亚里土多德已有技术思想的萌芽,他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技艺与自然界的对应关系,认为技艺中有四种东西,即质料、形式、动力、目的,从而自然界也有这四种原因。古代由于条件所限,人们把技术理解成就是技巧、技艺,比较肤浅。

随着欧洲近代产业革命的完成,技术对工业文明的作用日益增强,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认识对象加以研究便成为时代的要求。这时从工艺学角度考察技术的专门研究开始增多,相继出版了一批技术发明史、工艺学方面的专著。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哲学家卡普出版了《技术哲学纲要》一书。在这部著作中,卡普提出了关于技术本质的"器官投影说",认为技术是人类自身器官结构和功能变换为外部世界工具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卡普被认为是系统的技术哲学奠基者,其《技术哲学纲要》一书的出版,被看作是技术哲学诞生的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在卡普《技术哲学纲要》出版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对技术也进行了大量的哲学研究。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因》、《资本论》、《自然辩证法》、《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等著作中,对技术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应用的目的和结果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把技术作为一个整体,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角度考察技术,构成了技术哲学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亦被认为是技术哲学的奠基者之一。

二、当代技术哲学的兴起

技术哲学的研究起源于欧洲,主要是德国和法国。本世纪中叶以来,技术哲学有了新的发展并形成了西欧、英美、苏联学派,他们都为技术哲学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世纪30年代,德国弗莱堡大学校长海德格尔以及雅斯贝尔斯等人,以当时正在盛行的胡塞尔现象和尼采的唯意志论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技术的本质和技术的社会机能,形成了技术哲学研究中的弗莱堡学派。概括起来,德国的技术哲学大致有四种倾向:工程科学、存在主义、社会人类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法国,技术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的历史发展及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上,侧重于技术伦理学的讨论。

在英国和美国,技术哲学产生于对技术所进行的社会学及历史方面的探讨。在美国,未来工业社会的管理问题激起人们对技术的哲学问题的广泛兴趣。讨论的问题包括技术哲学与价值、技术评价、技术发展的政治问题。1973年在芝加哥召开的一次关于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的国际性专题讨论会,对技术的概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结构、技术设计方法论和技术发展动力等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

苏联从本世纪60年代下半叶开始对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所提出的现代技术革命的特征是科学和技术融为一体的革命,即科学技术革命论。这是苏联对技术理论研究的突出成果,其重点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范畴、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

在西方技术哲学的研究中,始终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自然物-技术物-人的意识之间的关系;另一条是自然发展-技术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将技术作为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对技术本身进行研究,后者则是把技术放到整个自然和社会系统中去考察。这两方面相互交叉使其理论渗透到许多学科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这样,技术哲学作为技术领域中的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迅速崛起,很自然地成为当代哲流中一支非常活跃的新兴学科。

三、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

技术愈发展,体系愈复杂,哲学就愈应当把技术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现在,哲学家如果轻视对技术规律性的研究,拒绝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哲学现代化就难以实现。

与迅猛发展的技术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尚未建立,而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关于文化规范的概念正遭到猛烈的冲击。面对新形势和新课题,未来的技术哲学应当考虑下列观点:首先、技术是意识的物质化,技术问题是人文科学问题,对它的理解需要揭示文化的深层基础。 其次、必须摆脱旧的"技术"形而上学概念并制订新的范畴模型,因为旧的范畴划分不能捕捉技术的实质。再次、技术比科学更具有基础性质,不能由科学解释技术,也不能把技术归结为科学及它的后果。最后、整个技术哲学,因为它是人文化的,所以不能把它局限于最高的抽象水平、一般哲学范畴水平。为了解决技术进步中出现的大量现实问题,进一步实现人在技术活动中的价值,对技术发展道路的研究已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和现实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国家上述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对于发展中国家未来技术的发展道路问题,目前多数欧、美、日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不能盲目模仿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他们认为,技术发展的道路决不是单一化的,人们完全可以在现代西方式的技术发展道路之外寻找到很多更好的"替换技术"道路。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这就使他们面临着一个如何使自身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问题。这个结合决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理论上的问题,而往往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实践问题。鉴于这种原因,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广泛的技术-社会文化研究,对这些国家摸索一条成功的技术发展道路无疑是极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9。

[2]周昌忠:《科学思维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中山秀太郎(日):《技术史入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星野芳郎(日):《未来文明的原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5。

[5]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篇3

关键词:数学;自然观;科技观;科学技术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109-2

0 引言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学科。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其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处处都蕴含着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本文分别讨论了数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数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科技观以及数学与科学技术方法论之间的关系,进而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数学与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密切联系,使人们进一步明确数学中的自然观,增强哲学素养,把握科技发展规律,拓展科技创新视野,熟悉科学方法特点。

1 数学与“两观一论”

1.1 数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首先,数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数学是一个系统辩证的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数学学科。数学作为方法运用于自然科学, 不断加深人们对自然界各个细节的了解, 特别是对力学规律的把握, 进而形成对自然界的总体认识。另外数学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也具有指导科研的作用。数学以自然科学为中介, 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多方面。数学的各种理论常常为物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突破提供绝佳的语言工具,例如微积分是牛顿力学的基础;偏微分方程对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的指导;随机数学是量子力学的基础。总之,数学中充满了辩证法的内容。

其次,数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了新的观点。16-18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和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数学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最充分的科学之一。笛卡尔开辟了“解析几何”的全新领域。我们所熟悉的x,y来自笛卡尔,正是这种代数对几何的应用铺平了微积分发展的道路。解析几何成了物理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常用利器。由此可见数学与自然辩证法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随后,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耐普尔发明了对数,欧拉等人致力研究了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变分法、无穷级数、复变函数等。这些数学成就进一步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通过上述数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明确数学中的自然观,培养人文精神,增强哲学素养。

1.2 数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科技观

数学是科学中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工具,正因为此,数学才能在科学技术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反过来,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又加速了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促进了数学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科学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科学技术在建构假说和理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逻辑证明和数学推导。科学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悖论和佯谬就是科学内部矛盾的具体表现。

在数学发展史中,悖论曾引发了三次大的危机,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数学第一次危机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希帕索斯悖论,希帕索斯发现了数学史上第一个无理数■,导致了无理数的引入,从而使数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数学的第二次危机是微积分的发现,17世纪,牛顿、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发现微积分,许多的疑难问题运用这一工具后变得简单。牛顿和莱布尼茨所创立的微积分理论都建立在无穷小分析之上,这一问题的提出导致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产生。第三次数学危机是1902年罗素的理发师悖论,1902年,罗素发现了一个悖论,它除了涉及集合概念本身外不涉及别的概念。罗素悖论曾被以多种形式通俗化,比如涉及某村理发师的困境。为此,数学家们展开了长期而激烈的争论,并使数学在更加严密的基础上得到迅猛的发展。

从20世纪世界数学发展的态势看,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科技观要以数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它加速了科学与技术的转化,为人们分析和理解世界上的各种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方法。其次,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的作用还是为其他应用科学提供理论和运算工具。第三,由于数学具有集创造力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特点,它提供了大量富有创造性并卓有成效的思想,为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过来, 数学等自然科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科技观为指导,科学是数学的解释和模型,是构筑当代物质文明的最底层的基石。由此可见数学等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科

技观,二者是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中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要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必须千方百计把数学研究搞上去。

1.3 数学与科学技术方法论

数学方法是创立科学理论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数学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认识手段,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借助数学的方法、观点和语言,有助明确概念的含义,揭示隐含的内容,能够确保把复杂的结构转化为较为简单的逻辑。数学方法的运用把某种精确性带给了科学和技术,没有各种数学方法的运用,科学研究工作将寸步难行。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定量分析和计算的方法。要进行数量分析和计算,就离不开数学方法。数学可以使科学技术更精准,更有效率,更值得人们相信。很明显,数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数学是科学的后盾。数学推理为科学技术暂时没有认识到的内容――科学猜想,提供了研究可能。数学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二者形成合力,相互促进,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知识,为改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及智力提供更多的发明及发现。因此我们必须熟悉数学方法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将数学方法应用自如。

在当代,随着生态价值观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熟悉数学方法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将数学方法应用自如。数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高度的抽象性。第二,严密的逻辑性。第三,应用的普适性。熟悉了这些特点,我们才能在数学的基础上把握科技发展规律,拓展科技创新视野。

2 总结

首先人们要想在数学上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这一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自然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度的概括,可以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进而获得促进人类进步和幸福的数学成果。其次,数学科学的发展,可以加深对自然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理解,丰富哲学内容,为科学思想方法带来重大变革。总之,自然辩证法为数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数学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工作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2] 胡春风主编.自然辩证法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篇4

(一)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某一具体规律、科学技术某一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中具体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1]。它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1]。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1]。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2]。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社会认识实践具有重要的自导意义,唯物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阐述了我们在实践中所用的方法、技术和逻辑过程。

(二)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恩格斯指出:“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他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度,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研究,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这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自然辩证法

(一)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一词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定义很多,国际标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ISO10006)》定义项目为:“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项目的目标[3]。

工程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对象通常是有着预定要求的工程技术系统。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子项、分项和工程活动构成,项目管理必须包括整个系统的管理。完整的项目管理工作过程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反馈等。项目管理应该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务,有工期、费用、质量(技术)、合同、资源、组织和信息等的管理。

(二)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

系统方法的一般步骤:阐明问题目标选择系统方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决策实施计划。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并将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4]。

1.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内在要求性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系统性、产品固定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体积庞大、操作空间有限、技术复杂、规模宏大等技术经济特点,从而对立项的正确性和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许多的子项目,也包括管理项目的人——管理者。工程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技术素质、经营素质与方法等,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主导因素。

(1)现代项目管理具有特征:“1)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手段的科学化。这是现代项目管理最显著的特征。现代项目管理吸收并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具体表现在现代管理理论的应用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等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最显著的是计算机的使用。2)项目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由于现代社会对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需要职业化的项目管理者,这样才能有高水平的项目管理。3)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复杂的工作,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多,使得项目管理日趋国际化。”[5]

(2)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内容: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

项目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在某一工作区域内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都会对另一个工作区域产生影响。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很明确的、可以把握的,也可能是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由于存在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管理者对各种项目目标进行权衡。在各种管理中,要有整体和全局观念。任何一个子系统、子项目都不能脱离整体,一旦脱离整体,其组织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2.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不仅是整体的,也是开放的。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到管理者对项目的管理。如何处理系统的开放性问题,管理学中的SWOT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工具,其哲学依据就是开放性原理。SWOT是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最常见的对项目优劣进行分析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左右框代表内因,上下框代表外因;Ⅰ、Ⅱ代表积极因素,Ⅲ、Ⅳ代表消极因素。框内内容表示:(1)上边的Ⅰ为内部积极因素,即自身优势(Strength);(2)左边Ⅱ为外来积极因素,即外部机会(Opportunity);(3)下边Ⅲ为外来消极因素,即外部威胁(Threat);(4)右边Ⅳ为内部消极因素,即自身劣势(Weakness)。

在承接一个项目之前,以项目团队为中心进行SWOT分析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理性,减少决策的失误。其方法是:(1)列出团队自身的优势以及如何充分地发挥这些优势,并填入Ⅰ。(2)列出该项目提供了什么外来机会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并填入Ⅱ。(3)列出可能影响项目成功的威胁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威胁,并填入Ⅲ。(4)列出团队自身弱势以及怎样将影响降至最小,并填入Ⅳ。

SWOT方法就是如何利用内部的变化去适应外部环境。项目目标要能实现,就必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威胁。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的范畴里。“‘度’是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话动范围。辩证法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比例、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有‘度’的,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它能保持事物的稳定状态,维系事物特定的质。此时,事物总体上处于协调、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6]协调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取得一个成功的项目,协调具有重要的作用。

协调可以使矛盾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它们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是协调的中心和沟通的桥梁。在整个项目的目标设计、项目定义、设计和计划、实施控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协调工作。

三、结语

工程项目由于诸如市场条件越来越苛刻,项目变得越来越大,行业变化速度加快等原因,越来越需要更专业、更高级、更系统地进行管理,自然辩证法对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论基础。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辩证法贯穿在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赵修渝.自然辩证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杨.软件工程中的自然辩证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6).

[3]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俞慧玲.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J].水路运输文摘,2005,(2-3).

[5]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篇5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医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建立现代中医学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中医药医疗卫生保健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现代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医学在科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层面有着一定的优势,而在技术层面的弱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近几十年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医现代研究过程中,没有充分按照中医学理论观念去发展中医现代技术,使得目前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存在着要么几乎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要么脱离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等,没能有效地促进中医学术进步和中医诊疗的能力及水平的发展,导致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这也是制约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1  技术在中医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从社会发展上看,所有关于发展的理论都承认技术变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如何评价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个十分复杂的工作。有学者认为,“技术是社会过程之一;它一方面是技术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问题,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或过程。社会由技术变革定形,反过来,技术变革又受社会影响。有人设想……(技术)只是在人不想控制它时才失去人的控制。从这一意义上讲,社会既由那些它决意优先应用和发展的技术来决定,也由那些它所创造的技术来确定”(萨洛蒙,1981年)。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与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事业;而技术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方法、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由此,技术包含了手段、方法、工具和应用规则几个方面。有人也将技术划分为软技术和硬技术。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人类在判断科学和技术进步时,往往以所运用的生产技术的物质手段为依据,即以硬技术为依据。换言之,就是以物质手段为依托的技术往往是判断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对于具体学科而言,有的学科长期没有进展,其根本原因是技术上的创新没有跟上。技术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门学科、一个领域,抑或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相互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大趋势下,注重在中医科学原理下,融合现代适用技术,发展中医现代技术,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更是时展的必然选择。

   

从医学发展的角度看,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医学技术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赖以实现社会职能的物质手段。医学技术具有常规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它的研究、发明、应用与推广是医学科学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标志。医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对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人们一般将医学技术硬件看成是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医疗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的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以来,在医学技术的价值导向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现代医学也因此从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刻的层次上,从客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上,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揭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的规律,寻求更为精确、便捷、有效的诊疗手段。从中医学历史发展上看,中医学的产生并不是从理论开始的,而是从原始的、朴素的、简单的治疗手段开始逐渐积累、总结、发展起来的。我们的祖先通过不断实践和创造,历经数千年演变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医独具特色的诊疗技术与方法。从砭石到九针,从神农尝百草到丸散膏丹汤饮酒露的制剂技术,从推拿正骨手法到小夹板的应用,从三部九候到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都是时代的创造,都是当时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医学领域的领先技术。几千年来,直至18世纪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医学就是依靠这些技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没有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技术与方法,中医的理论观念就无法在医疗实践中体现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中医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中医学的优势是通过中医技术来体现,也将通过中医技术发扬光大。

2  影响中医技术发展的因素分析

     近50年来,中医行业和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开展了中医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特别是在脉象诊断技术、舌象诊断、经络诊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甚至有些技术的研发被列为国家的科技计划项目。经过近50年的努力,取得了20余项中医技术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注册专利的中医技术与仪器共100余项。但目前在中医临床所应用的诊疗技术几乎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所研究开发的现代中医诊疗技术没有被行业认可并得到推广,大多数只能停留在单纯成果或专利的状态而束之高阁;没有攻克一批对中医现代化发展带动性大、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影响了中医学术的创新和发展,影响了中医优势和特色的发挥,影响中医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影响了中医在中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作用的发挥。分析其历史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2.1  尊古尚古的传统观念影响了中医技术的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人立论的习惯是言必称尧舜,言必称三代,法古、崇古、尊古成为中国人的基本素养。在这种传统的熏陶下,中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言必称岐黄,法必尊仲景;加之传统的“师承授受”教育模式,导致中医从业者在尊崇传统的社会心理基础上,更加崇拜和维护“恩师”的技艺水平,并以能达到恩师的境界水平为追求的目标。这种尚古思想和习惯本无可厚非,但正是这种极端尊重传统的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了创新和发展欲望的萌生,影响了技术的发展。

2.2  中国古代“学”与“术”不分和轻视技术的观念影响了中医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学”与“术”不分和轻技术的观念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①中国古代“学”与“术”没有明确的分工是十分明显的。凡是读过四书五经的人,便什么理财司法都可作得,但凭你个人的心思手腕去对付就是了。②中国古代有辉煌的技术,如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但是这些技术都是经验技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明的,而不是基于科学理论或原理而发明的技术。而且,无论是打铁、炼钢、做火药、做木活、做石活、建筑房屋、桥梁,以及种种的制作工程,都是靠工匠心心传授的“手艺”。换言之,技术(手艺)源于经验的积累,传授也靠口授和弟子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再积累。③自古以来,人们在观念上是轻视技术的,是“奇技巧”。因此,便使其学术思想在工商科技发展上驻足不前,而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的形态上。在这种环境下,中医的诊疗技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是可以理解的。

2.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较强的实用性影响了中医技术升级

  

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本身特点看,虽然理论性不强,但偏重实用,而且大多技术具有以不变应万变、一专多能的特征,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能够应对实际中的任何问题,不需要有新的替代技术产品。如起源于周代,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并将其视作先进象征的筷子(箸),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但从科学发展角度来看,筷子是一种极端原始的、天然的工具,不含任何复杂的工艺技术。可这种虽然简单、原始的筷子,直至今日仍然是能够胜任国人饮食所需的主要工具。

   

中医的诊疗技术也是这样,无论舌诊还是脉诊,无论针灸还是推拿,几乎亘古未变,仍然是中医医疗实践中的主要而且是有效手段。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这种较强的实用性和以不变应万变的特点,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医疗实践的需要,但客观上也影响了中医技术升级。

2.4  软技术的特性限制了中医诊疗技术向以物质为载体的硬技术方向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把技术区分为“获得术”和“制造术”两大类。获得术包括学习术、知识获得术、利润获得术以及斗争术和狩猎术;制造术包括农耕术、医疗术、建筑术以及生产工具和艺术品的制作术。近来,有学者提出应该“回到柏拉图的技术原点”来认识和发展技术,并依此将柏拉图的两类技术归结为硬技术和软技术。对于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操作被归结为硬技术,而对于人类之行为和心理的操作被归结为软技术。软、硬技术如同计算机的软硬件:一方面,硬件配置相同的计算机由于软件配置不同而具有截然不同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效能的软件在硬件配置低的计算机上运行会受到很大限制的。

   

一般说来,硬技术是以“物质”为载体,而软技术是以“人的心理和人的行为”为载体。软技术作为技术属性,首先必须是“操作”性的知识体系,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各种工具、程序和规则体系,是以实践为目的,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服务”。其次,软技术的操作知识根植于人的内在的操作意识活动;其操作领域包括人的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以及被心理活动(感性、情感、价值观等)所支配而体现出来的行为,因而“技术参数”是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参数;软技术提供服务的方式,除产品外,更多的是以服务、过程、规则、制度等无形的形式;各种软技术的内容、功能和特征,根据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根据内在的心理活动和社会环境得以表现、塑造或改变。因此,软技术是围绕人的思维、思想、情感、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和组织的行为、人类社会进行创造和创新的智力技术。

   

在很大程度上,中医的技术是属于软技术范畴。首先,中医通过四诊获取人的健康状态的信息后进行辨证、立法、处方的过程,是通过感知和理性思辨认识疾病、确立治疗方案的过程。其次,从操作对象和思维方式看,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其基本的思维形式是区别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具象思维,即通过感官获得对事物的具体感知,是医生的主观感知病人的客观。数千年来,中医注重的是内在的、个体化的洞察力、感应技术和思辨技术。第三,从技术参数上看,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中医将人看作是自然、社会的一个有机部分,因此,人的因素、社会因素、时间因素、地理因素等都是中医技术的重要参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自然也就成为中医诊疗实践中的重要原则了。

  

鉴于此,在几千年中医发展的历史中,历代医家更注重卓越的思辨能力和体验技术,并且这些能力和技术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中医临床实践的需要,因而就影响了以“物质”为载体的硬技术的发展。

3  结语

篇6

《高等教育法》总则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把对人、对科学技术的武装看作是培养的目的,同时,对科技发展的反思也需要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来,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高职院校在思想教育中增加科技哲学观教育是大学生正确认识科技发展的内涵和边界的合理选择。高职院校主要以理工类专业为主,如何让学生树立科技哲学观的认识,正确对待自己所学专业,培养他们成为素质健全的社会人而不是机械的技术人是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解释科技哲学思想的一些问题,如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本质、科学理论与技术理论的结构、科学范式与技术范式的区别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思想教育与科技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科技哲学观教学,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学生视野更加开放,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科技哲学观教育可以拓展思想教育的领域,正确认识伦理道德、思想政治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和界限,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以及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人类捕捉物欲的工具,更多地要关注科学技术与自己、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今,“人们不但不能摆脱工具,还要不断扩大工具的复杂程度。”[1]突破技术优先为人类服务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人类更深层次认识科学技术功能和内涵的前提。这种思想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中需要得到正确认识,避免培养一批像马尔库塞所说的缺乏批判精神和对社会反思的“单向度的人”,以认识技术存在的合理性。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帮助自身生存发展,人类进行自我超越也是必然的,甚至超越“人类”这一特有概念。科学技术是靠智慧发展的,但仅此还不足以让科学技术发展到如此程度,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代代“爱智慧”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等推动。他们继承了人类科技文明的精髓,依靠“大科学”与“小科学”的融合,带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使整个生物圈因此获益。

二、科技哲学观在高职思想教育中的特点

现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还仅限于“五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与法制观的教育。在教学中,由于教师专业不同,在课程教学中的侧重点也有很大差异,但是绝大多数侧重于思想政治的灌输,没有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反思。高职思想教育应结合高职特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哲学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科技哲学观的特点:合理性与普及性的统一。高职院校进行的人才培养,重在培养有科学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现代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增加学生的实训和社会实践时间来积累经验,并丰富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大学生科技哲学观不仅是为了增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也需要确立对科学技术知识存在合理性的认识,因此,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作为大学生的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匈牙利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乔治•卢卡奇认为,在当今社会形式合理性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基础,而辩证理性支持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如今,我国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在形式上既有资本主义的成分,又有社会主义的成分,但是社会主义形式是基础。这必然要求正确的科技哲学观应该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体系中,形成长效性、普及性的教学管理形式。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人类科技文明自钻木取火,观天象知时节到如今已历经数千年。我国的传统科技重在关注民生民济,重在实用。美国环境哲学家J.B.克里考特认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要向“东方转向”,当然,指的是东方的传统哲学思想。自上世纪中叶,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竞争重点定位在科技的创新,这俨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一大特点。

信息时代的科技创新不但关注竞争的切入点,也重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实现了科技哲学观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海德格尔把技术看作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认为在现代技术中,人类和自然都已纳入资源储备,而现在人类不仅背叛了自然,还背叛了人类自己。而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单元,无疑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这要求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知识、技术和思想“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职业化的技能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重在强化专业学科,增强个体自身竞争力;而对于未来的发展,更应该关注人类发展的走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位是信息时代一个重要内容,教育决定科技发展的方向,教育定位有多远,培养的人才就能走多远。重新审视科技史,那些对人类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没有一个仅局限于狭小的专业领域而不顾人类的发展,都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置于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的全局环境之中。对于科学技术的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自身发展,更要拓展视野,反思人类的行为,关注人类和自然的根本利益。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科学技术的运用特别强调密切关注现实问题,诸如科学发展观的贯彻、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环境保护问题等等。要深入细微地研究,立足对问题的思考和创新,特别强调注重提出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实现规范化与创新性的巧妙结合。无论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还是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我们都需要尊重传统和规范,但不能局限于此,否则就会被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湮没。在高职思想教育中,运用新方法、新资料、新数据,力争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自圆其说。分析科技发展的规范性与创新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认识。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纵观整个科技史,科技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提升过程,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上向因果关系(upwardcausation)。传统科技多表现为一般系统的特性,而现代科技多表现出复杂系统复杂性的一面。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整个系统突现的重要表现,也是新颖性的重要表现。“对于复杂性的承认有助于面对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哲学问题。”[2]对科技发展的系统认识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科技的特点、功能、结构和目的,重新审视科学技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能只把科学技术看作简单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把科学技术放在一个复杂系统内理解。

三、科技哲学观在高职思想教育中的内涵

其一,思想教育的一致性。“除了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哲学只有两个真正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界和人类世界。”[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更进了一步,通过理论的手段和实践的手段丰富了人类对于它们的看法。运用新的理论促进高职思想教育的改革,顺应了我国全面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需要,同时也促进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展。科技哲学观教育是高职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没有科技哲学观教育的高职思想教育是不完整的,不能割裂这两个方面的教育。因此,两者都是以改造人的思想为目的,具有教育目的的一致性。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今天,想“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4]科学技术的创新不仅仅赋予表象,更多地要挖掘青年大学生这些未来的社会主力军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其二,思想教育的互动性。创新在于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传统的思想教育是单向不对等的教育模式,在信息社会,这种模式显然已不合时宜。高职思想教育应加强大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知识的多元化发展,并且把思想的互动融入整个教育过程。自建国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重视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探寻。上世纪60年代提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5]并提出“要加强理论研究,要有专人搞,不搞理论是不行的。”[6]理论研究还包括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哲学思考,通过理论研究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上个世纪50、60年代我国形成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良好风气,钱学深、齐毓霖等知名专家都对这个时期给予很高的评价,使一大批知识分子、工程专家在这种开放互动的环境下,开拓了视野,活跃了思想。哈工大的马玉林教授认为,“站得更高一些,看的也更远一些。”同志提出:“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自然科学,而且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并用这些方面的知识来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7]大学生作为生产力的准主力军,丰富其科学技术知识和科技哲学思想是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三,思想教育的中介性。高职思想教育过程中贯彻科技哲学观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哲学思想和思辨精神。如何把个人的发展和人类整体利益和自然利益联系起来,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就会伤及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会伤及人类自身。思想教育是以中介的身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样,科技哲学观教育也充当思想教育与科技发展之间的中介,只是处于不同的位点上。科技哲学观教育是对思想教育内涵的进一步挖掘,着眼于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充实由于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经济理性,同时,也应充分尊重价值理性(包括生态理性等),如深层生态学的范式赋予非人类生命以内在价值,而不是依赖于它在经济上的或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8]只供奉科学精神只能推动人类对物欲的追求,而对人文精神和理性主义的追求却可以弥补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反思,这必然要求加强对科技哲学观中介性的认识。

四、科技哲学思想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一门必修课,以推进培养具有创新性、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群性教育、时代性等多元特征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加强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把道德的内涵加以提炼,融入现代科技成果中,强调认识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大学生对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认识,完成宇宙自然和人性道德的完美统一。加强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增强大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正面认识。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了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它改变了整个世界。科学技术的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认识的过程。创新不仅仅指的是科学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深层次理解。正确认识对科学技术合理性的批判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边界问题,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思想、系统思想。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过度地重视了功利主义给自己带来的物质上的,忽视了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不利的一面,这样必然给人类的发展带来困惑和质疑。

其二,减少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的过度政治化。现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进行思想教育时,总是把思想教育政治化,政治的敏感性放在突出地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任何一种科学技术都是中性的,就是通常说的“科学技术无国界”。因此,这就需要在教育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感受科学技术内蕴的人文气息,避免科学技术的政治化。政治化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缺少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能动性、主动性和科学理性。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不具有政治意义的,赋予其政治性还是本源性,这关系着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还会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技复兴之路。

其三,充分认识科学与技术的统一性。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明晰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哲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都认为科学和技术具有普适性、可检验性和统一性的基本品格。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至今,任何一种商品都是科学与技术的复合体、统一体。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应给学生理性认识。学生在高职院校学到的内容不仅仅只是技术上的掌握和提高,理论的知识更有助于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规律。科学与技术统一于理性,理性依靠的是认知,认知的来源无外乎感知上的、经验上的和知识上的积累。因此,正确引导、认识科学与技术的统一性及其辩证关系对于培养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必要的。

其四,强调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意义。我国高职院校进行的职业教育形式通常情况下是技术性教育和进入职业的适应性教育,几乎没有学校设置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哲学课程。这就大大限制了高职院校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学校领导层需要设计长远培养具有哲学思想的科技创新人才的战略规划。所有的高职院校都会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然而,办学理念中缺乏哲学观的思想内涵。从社会的现实反映来看,如今培养的更多的是技术人,而不是社会人;其次,学校在课程的安排中,应把科技哲学的思想融入到思想教育的教学过程之中。针对这一点,学校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纯粹的技术人还是现代的社会人,然后,把这种理念付诸具体的教育教学,真正实现科技哲学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最后,烘托校园厚重科技哲学的氛围。现在部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把西方的功利主义穿插其中,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是对功利主义的误释,把个人的利益作为功利主义的中心。而真正的“功利主义的标准不是当事人自己最大的幸福,而是所有人最大的幸福。”[9]因此,现实需要通过科学技术哲学的宣扬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单纯的技术。

篇7

面对科技发展的二难窘境,我们该如何进行抉择?还要不要发展科技?如何发展科技?无论是科技的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他们把一切都归于科学技术本身,从而走向了两个极端。然而,事实上,科技的悲观主义阻挡不了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前进的步伐,科技的乐观主义也不能使人类摆脱二难的困境。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因此,遏制、取消科技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而放任科技的无度发展,听凭人类危机的加剧,同样也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这就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之路。所谓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推进人类文化的整合,一方面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增进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2文化的整合: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

既然科技发展的二难困境的根由深藏于社会文化之中,根源于文化的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那么,走出二难困境,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就在于文化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失却前进的动力,而没有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首先,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科学精神弘扬人的理性,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理性是人类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知和行的指南,是确定已知与未知、可知与不可知,判断正确与错误的基本思维依据,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本质、规律的永无止境的追索。

篇8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自然观;科学技术;研究方法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221-03

自然辩证法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进行哲学概括的学科(刘大椿,2008),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交叉与综合,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任何一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遵循自然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健康心理学也不例外。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李虹,2007)。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健康心理学的目标在于保持并促进健康水平,预防并治疗疾病,鉴别病因以及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联,分析并改善医疗保障体系和健康政策。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健康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认识健康心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究心理因素如何使人们保持健康、使人们生病以及应对疾病,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效率,从而达到最佳健康水平。

一、健康心理学的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物质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是系统,物质系统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基本的、普遍的存在方式。第一,健康心理学认为,健康系统具有整体性,健康心理学领域疾病与健康被看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两者有重叠和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第二,在健康心理学看来,健康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实体,其组成部分通过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而保持着相互联系。第三,开放性。健康心理学汲取了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流行病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理论。因而,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特征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自然观的具体表现。

(二)演进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演进自然观指明,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按其内在的固有规律运动、演化、发展和灭亡。人类对健康的理解经历了生物医学模式,身心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健康观的演变影响了现代心身医学、行为医学、医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与变化,为健康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健康心理学学科独立的标志是1978年美国心理学会健康心理学分会的成立。健康心理学不是封闭、静止的理论体系,它随着社会实践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修正、丰富和发展。中国健康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经过20多年迅速发展,学界陆续创办了《中国心理卫生》、《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学术期刊。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历史沿革一样,健康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也遵循自然界各种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健康心理学领域具体研究也秉承辩证唯物主义演进自然观,例如人的毕生发展,人的生理系统、心理系统和社会系统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一个人的特征与其早先成长历程、目前发展水平和今后可能的发展过程都密切相关,健康与疾病的特征随着人类的成长而改变,不同年龄的疾病存在明显差异。

(三)生态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是解决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矛盾冲突的基本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健康心理学正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其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情绪和精神的全面健康。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具有共同利益,符合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的要求。人类生活方式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社会因素。过度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奢靡生活习惯一方面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加剧了对自然的破坏程度。健康心理学研究实践重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身心疾病,引导人们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科学技术是健康心理学发展的推动力

科学技术本身变成了日益庞大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建制(谭斌昭,2006),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健康心理学发展的特殊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在科学技术领域发展中的生动表现。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直接推动了健康心理学研究方式多样化、发展速度加快、价值取向人性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相关学科知识与技术创新,间接推动健康心理学的良好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对与健康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包括医学、生物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的高速发展。

三、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研究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本过程及其手段、方式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建立自然科学知识、创造技术成果的途径与手段(陈光,2004)。科学研究方法是从科学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准则、规律,其中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测验法、调查法、归纳法等被健康心理学研究广泛应用,科研方法发展也是健康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大体分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两类。

(一)实验研究

心理实验是指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对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和测定,从而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关系的方法。实验研究具有主动性、重复性、验证性和精确性,能够发现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内容属于健康心理学范畴的设计常被称为健康研究实验。以应激研究为例,首先需要建立假设(应激水平越高,患心脏病可能性越大),其次选取适当的样本随机分组,通过不同程度的生理唤起操控自变量应激水平,最后比较因变量的结果差异。得出研究结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发生变化,2.原因在结果之前,3.所有其他解释均被排除。

(二)非实验研究

1.相关研究

当研究者需要探寻变量之间的关系,又不能对自变量进行操控时,相关研究变得很有价值。相关研究是探索两个变量间统计学相关程度和方向的非实验性研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代表变量的相关程度。若要探究运动量与体重的关系,先测得被试一周的运动量和体重,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说明运动量改变,体重也随之发生变化,但不能据此做出运动量改变导致体重变化的结论。相关分析能为健康研究实验设计指明方向,找出可能影响疾病的危险因素。

2.准实验研究

有时研究者会根据一些机体变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如男性和女性、自我效能感高低,这种对象不是随机分组,变量未经过操控的研究设计即准实验研究。其主要包括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前者重在分析研究对象的历史资料,探寻疾病的普遍性原因;后者研究某一时间某个变量的差别是否和一段时间后另一个变量的差别有关,发现某些特征或事件与疾病的关系。此外,成长研究法也属于准实验研究,年龄段视角是健康与疾病研究的重要途径,侧重了解观察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对于年龄变量,又可分为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

3.基因研究

基因研究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包括双胞胎研究、收养研究两种。大多数有关遗传因素的研究都聚焦于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表象上的差异,其基本假设是同卵双生子的差别来自环境因素,相同特征由遗传决定;异卵双生子的差异由环境和遗传共同决定。收养研究则是比较被收养孩子的特征与他们亲生父母及养父母之间的异同,若被收养的孩子更像亲生父母,便可以看出遗传因素的作用。

四、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从自然辩证法视角审视健康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其研究内容、取向和方法上呈现出一些新趋势。第一,加入了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治疗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积极健康心理学以人的积极力量、智慧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疾病状态的人们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处于正常状态的人们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与社会生活、远离疾病、长伴健康。第二,越来越关注文化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文化为中心的观念提供了除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对人类行为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维度(叶浩生,2001;付翠,汪新建,2006)。文化转向使文化在心理障碍建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也推动了健康心理学研究重视跨文化差异。第三,质的研究方法得到健康心理学研究者更多重视和应用。研究者对特定情境不进行操纵或干预,运用各种办法收集与现场自然发生事件相关联的一切原始资料,然后从其关系结构发现事件发生的缘由和意义。质的研究与整体健康模式、健康的动态性、健康促进的主体性存在许多契合之处。

参考文献:

[1]陈光.自然辩证法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付翠,汪新建.心理障碍的文化建构――健康心理学发展中的新趋向[J].心理学探新,2006,(26):25-29.

[4]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李虹.健康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Rice,P. L.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篇9

理性是指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把握事物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思维活动,是人类精神希望超越有限性、特殊性和虚假性而追求无限性、普遍性和实在性的一种明智合逻辑的思维状态。科学理性是指以批判反思和严谨实证来指导科学技术研究过程的思维活动。其表现为:科学家以反思为前提,运用不同历史阶段下发展和充实着的思维方式,去探索经验与现象世界背后的规律和秩序。“反思”一为质疑常在的现象世界和常识,二是用反推方式力求寻找经验世界背后的根源。古希腊科学哲学家试图用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情怀质疑变动着的世界,追溯万物存在的原因,以归结成某些规律。在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崛起的17和18世纪,为“追求内在结构”,那些富有哲学研究成果的科学家们承袭并丰富了古希腊的“理性”内涵———以自然科学为范式,尤其是利用数学、物理学和实验科学等手段,省察并试图描述事物之所以存在的方式,甚而扩展到寻求社会合理性存在的隐蔽物。而在反思自然的同时也在审视人和社会自身内外的存在,找寻存在的根基。霍布斯用数学发展的成果来精确地计算人与财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社会规则,以取代以往的“君权神授”规则。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务实认真、严谨实证地变异旧结构,推出新结构,整合科学思维手段,促成坚实的科学技术操作和实在的科学技术成果,研究出各种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产品,方便人的日用生活,或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将科学技术成果愉悦人的心灵,扩大生活的视野。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理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科学发展史。目前,科学技术参与社会发展的力量日益增强,科技发展衍生出来的危险已经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与民主意识也应成为科学理性的内在要素之一。现代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科学与技术的研发活动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基本上是服从于各自民族、国家和地方经济利益的追求,与国家发展目标联系密切。1994年美国克林顿总统与戈尔副总统发表《科学与国家利益》,1996年美国国家技术委员会发表了《技术与国家利益》,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的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就是对冷战后世界知识经济新时代挑战的积极反应。政治家们在试图扩大统治规模基础上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

因此,科学共同体或科学研究机构背后的推动力已不能归为纯粹的寻求真理的兴趣,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在推动力方面承担着重要分量,科学权威的社会效用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治团体的权威和经济利益集团的权威。哥本哈根大会关于减排的协议难以协调一致,就体现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标准的合理性问题的复杂性。现代社会关于“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标准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成为科学技术哲学家们关注的对象。波普尔的“科学是批判性的”观念使部分人产生了科学(道德和思想的)自治原则来回应这个标准。自治原则本能地排斥外部权威,那么,“合理性”标准就需要强调每一涉及科学技术工作的公民的思想警察———责任和良心。作为公众心目中的知识精英,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权威奠定了他们的行为与主张往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然而,另一方面,今天的科学共同体已经是相当强大了,它们和政治团体、经济世界相互链接,修整与外部世界的人际关系和回应它们的要求,然后用自己的方式阐释科学和技术的合理性问题。大多数科学家的自治原则在极大程度上受制于外部的利益群体。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研究与使用者的思想警察———责任和良心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扭曲。所以在强大的科学团体中,若要坚持批判与反思意识和严谨实证意识,那么责任与民主意识作为它治原则的核心是很有必要的。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强大,人类逐渐膨胀了征服自然和干预自然的野心和能力。但与此同时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越来越重。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风险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无法一时确定其发展利弊,有时要经历一两代人后才能见到端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做科研想问题就要从全局出发,尤其在重大科研项目上要以人为本,尊重民众意见,发挥民主作风,让民众有知情权并表明自己的态度,而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要有责任率先听取民众,尤其是人文社科学者们的意见。毕竟科学技术是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与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未来发展无法脱离的状态下,只有将批判与反思意识、严谨实证意识、责任与民主意识构成有机的统一,才是科学理性在现代社会的完整诠释。而这三者有机统一下的科学理性才能引导科技人员完成科学技术活动的四个层面:求真———介于实在与表象之间提高真理的程度,一步步地接近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求智———探求各种思维手段和方法;求善———以分析、处理和解答诸多现象满足诸种便利,借能力上的自由支撑主体精神的自由;求美--以富有艺术美感的满足各种视觉需求的成品呈现科学探索的成果。这样,无论个体还是共同体,其科学行为目标才可自始至终都朝向科学技术文化的内在价值:在求真求智求善中得以最终完成与周遭世界的和谐一体,并自由开展活动,脱离科学生命的盲目性,即通过获取确定性知识与思维手段来促进人挣脱各种外物枷锁,以各种科学思维手段把“我透过科学技术可以期望什么”的意愿与“我应当做什么”的行动相互统一,使科学技术人员的自由从精神的领域走向现实的世界。

二、人文艺术特质:科技文化的灵性元素

科学技术始终受到社会人文文化氛围的无形塑造和潜移默化的滋养。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活动已经无法脱离由社会意识形态、伦理观念、行为方式、艺术性符号等构成的整体性人文知识环境。20世纪下半叶,高科技是伴随着批判性人文文化的兴起而出现的。这种批判性人文文化以个体人和人类为本,通过预测科学技术发展的风险来规范和约束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和方向。这也导致人的“克隆”至今都是各国严禁之事。正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和中国的三峡工程建设那样,整体性人文环境深刻影响着大型科学技术工程的形成和发展规模。目前文化产业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下日益成为国家利益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技术文化作为反映真实世界的猜想和验证,一直是由专门的解释共同体所制订或约定的产物。

一系列的科学术语其实是在社会环境、政治观点、经济刺激、军事利益和意识形态气候等构成的复杂人文环境网络中创造出来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者和技术使用者的科技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技术制度与伦理等内容是在基础性知识一统化趋势下构建的。现在具有创新力的科学技术队伍也呈现出多学科人员共处局面,科学研究活动日益呈综合性发展,研究过程采用会诊方式考虑方方面面,研讨对象是自然界、人、社会三者的复杂关系,研究路径的突破以交叉学科为基础,这种整体化人文环境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人性和灵性的滋养,构筑了和谐的科学技术文化。人文特质赋予科学技术文化以人性化特点,满足社会和个人精神层面的终极关怀,是精神境界和未来发展的基础。1918年在《北京大学学刊》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之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自然科学者,局于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乎科学,即最超然玄学亦不能与科学无关。”[1]169对于科学技术活动主体来说,人文修养回答了“如何做人做事”的问题,这是衡量人格高低的一把尺度,体现了个人度量涵养的深浅,影响主体对本研究领域、社会、国家,甚至对全球范围的见识远见。对主体思维的物质基础来说,人的右脑掌管语言知识和形象思维,人文底蕴对右脑的使用与开发具有直接的生理激发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了思维的智慧与愚钝。对于科学技术产品来说,其外在形式和内在寓意唯有具备符合社会进步及人类整体需求的人文因子才能促进事业发展、社会文明和人心和谐。对于高科技事业来说,唯有充满人文的活力,以人为本,处处考虑人的需要,才能被社会高扬,充分发挥其全面作用而非单纯的工具性意义。反过来,人文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内容依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产物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方面的反映,是对时代科学技术生活的再理解和再塑造。人文作品直接关注人生与社会现实,着力挖掘日常科学技术生活表层下涌动的各种潜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催促人类用科学技术活动过程与结果影响社会。虽然科学技术研发活动及其成果对国家与民族的综合实力具有提升作用,但是有时也会具有震撼性的破坏力。这种推进或破坏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文化之人文特质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影响到社会的进退,国际地位的高低,甚至直接关乎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存亡。

艺术特质赋予科学技术文化的灵性内容,贯穿在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客体和过程的始终。“科学就是一种发明,一种与艺术同样意味深长、同样神秘的创造行为”[2]。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无法分离。首先,它们两者之间具有共同性:都具有事实和假想两重性特点。无论多么逼真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假设和想像的成分,否则就丧失了美感;无论多么奇异的艺术创作都是具有真实的情感、内在思想和理性的操作过程,否则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科学技术也具有这样的两重性。既定的原理公式与现在的事实间存在着差距,促使人们去假想有新的原理存在以吻合现实,然后在理性指导下实实在在去追寻想象之新理论。正因如此,“想象力才能转到新的轨道上,以一种类似艺术创作中的审美要求,在科学创新中作出选择”[3]260。其次,在两者活动过程中具有互补性。艺术感强的人往往具有敏锐的捕捉力,对附在科学技术上的和谐性美感能快速把握,这常常能引导有意识的科学证明与技术革新。这其实就是大脑的无意识活动(灵感、直觉等)。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认为科学的探讨和研究本身就包含着至美。没有美感的人其实很难成为发明家和科学家。在科学技术实践中艺术的美学标准和科学的逻辑标准、技术的经验标准总是一起参与真理的探索,使科学真理与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3]260。

技术又有技艺之名,这本身就体现了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尤其对实用技术或应用技术来说,艺术的各种形式与元素从没有被忽略过。“应用艺术,或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与其说接近于高雅艺术,不如说更接近科学”[4]339。现代建筑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产物,但是它们中最出类拔萃的设计却更接近艺术。在发达国家陆续进入后现代物质财富丰裕化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强调实用向审美、真实向虚拟、理论中心化向离散化多元化方向转化,人类更加需要“穿过实在世界之门,进入科学幻想、艺术建构和神思遐想的空间”[5]。从更高层次来说,艺术是解除大自然对人的束缚,因而科学技术对大自然的解放最终被归结为浪漫的艺术革命。马尔库塞受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启发,提出科学技术人员要在艺术因子的参与下联合科学技术力量,将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问题联系起来考虑,“自然的解放”就是要恢复自然中活生生的向上的力量,恢复与生活相异的、消耗在无休止的竞争中的美的特性,这些美的特性表示着自由的新的特性[6]。如今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关注领域涵盖社会学领域的相关问题、生命科学中人与自然物的生存问题、技术操作和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关联研究、社会科学技术与自然科学技术的融合性研究等问题。这样的研究需以丰富且奇异的想象力突破常规思维,在比较全面的范围内实现人、自然、社会的解放。

在古代大科学时代,科学和哲学、艺术的身份很难单独拆分开来,它们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大凡西方世界研究科学技术的人常常在艺术氛围中寻求灵感。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和科学家达芬奇就是运用视觉原理开拓绘画事业的辉煌,同时又不乏对人类的关注和生活的思考。“爱因斯坦在思想自传中坚定地明确表达了对背景知识方面作出贡献的几个人的感激之情,他在神话般的研究中利用了这些知识。其中,他提到了莫扎特。”音乐激发了科学研究。“爱因斯坦称玻尔的第一个突破非常具有音乐性,……天文学家开普勒声称他听到了天籁之音”[4]262。爱因斯坦和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约而同地把小提琴的演奏当作终身之好。钱学森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对总理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7]。1982年他就提出“科学和艺术相结合,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8]426。1994年他专门写了《科学的艺术和艺术的科学》一书,把科学和艺术这一冷一热的结合誉为创新之路。1999年钱学敏在《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一文中评价钱学森:“心目中,不仅拥有一个广泛无垠的科学世界,而且还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在艺术世界里,他对文艺理论、音乐、诗歌、戏剧、绘画、书法等等,都用心体会并有独到的见解。”

篇10

论文摘要:理工科大学生是参与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目前理工科大学生普遍缺乏科技技术观的素养,重视并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高效、系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更是迫在眉睫。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本质、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理论,对技术实践活动起着科学指导的作用。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给人类社会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自然灾难、战争危害、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问题也给人类造成巨大了的损失,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反思,并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将这些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事实上科学技术只是中介性的客体,而人类才是主体,科学技术能否为人类造福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它。理工科大学生是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对科技健康、科学、有序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也迫在眉睫。

1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现状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观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不断反思,已逐步认识到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首先,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趋使初等教育重心偏向于社会关注的升学率,只强调学生智力发展,造成高校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德育工作中,进而无暇顾及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其次,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还属一片空白。无论是从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层面,还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说,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都未被列上日程,而只是到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才有所涉及。

2科学技术观的重要性

21正视科学技术观对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层次意义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和破坏,正常生态系统被打破,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恶化,人类自身繁衍受到威胁等种种问题。科学技术的工具性特征是靠人的意志介入生态过程,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目标和人对自然的态度,所以我们要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只有通过完善人类自身,确立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观,并依靠科学、合理的社会体制,促进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协调发展。

22正视科学技术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

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行动则会成功;反之则会失败。科学技术观不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是对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性引导,能预见科技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活动方案,因而对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体制尚不健全,文化差异难以消除的情况下,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应用的二重性,用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3正视科学技术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我国GDP迅猛增长的背后是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还不是很大,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科学技术观就成了指导科技发展的根本。

3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

31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科学技术观的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传播科学理论知识的重任,不仅能为理工科大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不断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力,从而引导其深刻理解科学技术观的内涵,帮助理工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使其在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正确处理科技、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关系。

311不断充实和完善课程内容。增加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内容,并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课堂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

31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能光靠简单刻板的说教,还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采用理工科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主题讨论,以及实践调研等方式,使教学方式现代化、科学化、人性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32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积极开展科学技术观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是科学技术观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可以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不断精炼、升华,上升到更为理性的层面,进而形成科学、系统、完整的理念。

321构建具有浓厚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要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让理工科大学生有组织可依靠、有活动可参与、有平台可展现,有更多深化理论机会的平台。

322增加与科学技术观教育内容相关的活动,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我们既要对不同阶段、层次的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以科学技术观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以保证基本的教育效果,也要开展集科学性、专业性、思想性、多样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满足不同专业的理工科大学生的活动需求,进一步提高活动成效。

33利用德育优势,深化科学技术观教育

德育是科学技术观教育的基础,与科学技术观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对科学技术观教育起到引领和提升作用。德育有助于提高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科学技术观教育则有助于推动道德观念变革和新道德规范的形成。德育不仅能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为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平台,还能改变人们盲目应用科学技术,只求私利而忽视社会基本道德原则和人类社会总体长远利益的错误思想,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

331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我们要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不断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为科学技术观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332充分利用德育载体积极开展科学技术观教育。我们要在德育所提供的良好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之上,发挥德育优势,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环境道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等主题教育,并使科学技术观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4发挥辅导员教育功能,科学技术观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直接影响着理工科大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决定着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341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我们要狠抓辅导员选聘、培训、管理、考核,以建设一支素质过硬队伍,从而帮助辅导员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理工科大学生,保证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342开展针对性的主题教育。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和科学技术观教育的要求,发挥辅导员独特的工作优势,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林慧岳.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观教育[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