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评价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11 17:3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技术评价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技术评价方法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评价

一、《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它除了涉及计算机技术外,还与众多边缘和基础学科有关联,因而涵盖的知识面与领域很广,要想上好《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作为教师必须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其次,教学内容具有发展性,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领域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仅依靠教材是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必须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再者,教学内容中大部分知识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充分、有效的上机实践是学好这一学科前提,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好课程、管理好学生成为教师面临的问题。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是21世纪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通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式的与众不同,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评价,对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二、教学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所谓教学评价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广泛而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学习的质量和个性发展水平等行为变化做出价值判断,进而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调整、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评价应该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为目标,从学生、教师和课程内容这三方面出发,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实现一种动态评价。通过评价达到以下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完善。要达到上述目标,在教学评价中笔者认为要遵照以下几个原则:

1、全程性原则

在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阶段就要对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计划实施的评价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准备,使对评价的规划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规划转变为对“教学―评价”的过程的设计和规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据此分析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作用。

2、趣味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儿童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必须使他有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精神生活。”因而设计的任务具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主观欲望,以达到教学目标。

3、学科性原则

在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不能无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学科特点,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教学评价不仅要考虑对概念掌握、原理理解等认知活动的评价方法,还要考虑如何评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技术设计、技术操作和技术优化,更要考虑如何评价综合任务体现出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等。

4、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评价原则可以表现为:

(1)开展评价经常化。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随堂练习,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针对每章节设计阶段教学形成性练习,学期末进行总结性测验等等。

(2)评价方法多样化,除了书面考试和上机测试外,教师在平常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评价和活动成果评价。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应发挥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评价中的主导作用,除教师评价外,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同时,可组织学生之间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教学评价的方法

课程教学评价应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按照相应的评价理念,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才能对学生给出合适的评价。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总结以下评价方式,仅供参考。

1、自制作品评价法

就是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软件)创作一幅作品,教师再根据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科中学生作品主要是指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完成的作业,如板报、网页、图片、演示文稿等等。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的考试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教师在给定了范围与评定标准后,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和素材,完成作品并存盘交给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进行这样的考试。例如:在完成PowerPoint模块教学任务后,要求学生以春节或元旦为内容,以简单的文字、图案制作一个演示文稿。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作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巩固了PowerPoint基础知识。学生对这种考试没有过重的压力,自制作品评价方式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书面考试评价

书面考试易于操作,并且可进行定量评价。为考核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习掌握情况,进行一定形式的书面考试是必要的。书面考试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为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提供反馈信息。书面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应十分重视考查学生能力,命题要以思路发散性、探究性和答案开放性为主,书面考试的形式不拘一格,也可以在计算机上以理论题形式进行。

3、操作评价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教学评价更应突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特征。可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操作,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试卷测试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操作性的测试。上机测试是《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测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机操作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设定的考核项目,规范地独立完成,因此能较方便、经济地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但这种测试仅仅是从一个方面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要真正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应用能力,教师应在平常教学别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评价和活动成果评价。

4、分层评价

对学生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如学习兴趣的差异,操作时间的差异等,导致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差距较大。就我校而言,学生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在评价过程中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对于各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看学生在该层次中有没有达到目标。同时,评价要注意鼓励性,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任何进步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

四、小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评价中使用多元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是一个新课题,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需要做很多工作。无论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建立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灵活使用,才能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宗旨,同时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篇2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75)

摘要: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基本目标。本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外贸英语函电》为例,对现行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后,提出“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进而对其在实际运用中的设计原则、具体设计方案等加以说明,最终就其优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 :课程考核;“2+X”立体评价;改革;《外贸英语函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71—03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及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20301027。

收稿日期:2014—01—21

作者简介:钟小立(1979— ),女,广东梅州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外语与商贸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高辉辉(1982— ),男,河南焦作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流思想之一。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也不例外。该专业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主动贴近地方经济,根据企业及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对本专业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进而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服务。要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借助考核评价体系。然而,目前不同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五花八门,如期末笔试、期末表演(含口试)、平时成绩+期末笔试/表演、综合作业考核等。这么多的考核方法各有千秋,对课程目标的实现效力各不相同,社会对其评价亦褒贬不一。那么,“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与以上这些一般的考核方法有什么不同呢?“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应遵循什么原则?具体应如何设计呢?

笔者结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实际,对核心课程《外贸英语函电》现行的考核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后,提出“2+X” 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以期通过对原有考核方法的改革,保证其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一、《外贸英语函电》现行的考核评价方法分析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我校现行的考核方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表现占30%,期末考核占70%。其中,期末考核主要以实践考核为主,即期末考核主要是进行笔试。 这种考核方法存在几个主要问题,一是考核方式过于传统,与现今企业对实战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二是重结果、轻过程,以较为单一的期末考核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既难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亦不利于反映教学的有效性;三是教师评价的主观因素较多,容易出现评价不全面、不客观甚至不公平等情况;四是期末考核都是任课教师单独命题,考核内容与岗位和行业的衔接度难以掌控。有些学校以期末大作业来取代期末笔试,侧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却出现了学生抄袭、找等情况。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尝试开发了“2+X” 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以期解决现行考核方式中的种种问题,真正有效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2+X” 解析

“2+X”:“2”为考核评价标准中的两个基础项目,是必考项目,不可改变;“X”为可变项目,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总成绩最终由“2+X”构成。

此评价方法只针对部分专业性非常强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如《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报关实务》等,旨在通过此考核体系来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专业综合素质提高情况,为其日后从事相应的岗位给出建议,以便其在对应的项目或模块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学习或训练。

三、 “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与一般考核方法的不同

四、“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设计原则

(一)重视个体身心发展,以考核促成长

学校教育对个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指出:“要改变一个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可以使人免走或少走弯路。因此,作为教育成果的评价手段,设计“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时,应重视考核评价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客观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作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引导,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发挥作用。

(二)重视考核方法与教学模式的一致性

我们的《外贸英语函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理论基础上,更好地运用外贸知识,并以职业化方式完成对应岗位的任务。这样的设计是基于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做准备的。因此,在设计“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时,不应忽略学生的职业素养,亦不应从理论或实践角度进行单方面考核,必须将学生的双基能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核,并据此按照学生将来可从事的岗位或欲从事的岗位的要求给予其建议,以便学生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日后的学习和工作。

(三)重视差异化考核理念,采用多维立体评价标准

受到生源水平、个人接受能力、英语语言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综合素质上达到优秀,但是,每个个体都有其突出的一面,都有其可塑、可发挥的方面,所以,应采取差异化考核方式,考察个体的需求,用适合个体需要的多维评价标准,依据收集到的不同信息来剖析个体,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并据此分类筛选人才,进而给予奖励,如推荐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推荐到企业参加相应岗位的实习等,尊重个体个性化发展,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五、《外贸英语函电》“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设计方案

课程考核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式,为有效实现课程考核评价的作用,在进行考核评价方法设计时,应紧密围绕课程目标来进行合理设置。

(一)《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目标

(二)《外贸英语函电》“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设计方案详解

正如前文提到的,《外贸英语函电》“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中的“2”为考核评价标准中的必考项目,本课程的“2”为“平时出勤+期末基本功书面考核”,属于必考项目;“X”为可变项目,由教师进行选择,总成绩最终由“2+X”构成。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因素,选择以下某一个标准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考核。

在专业竞赛中,主要采用分项评分制度,可以从中得知学生在外贸英语函电运用方面的得分情况,进而了解该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是否达标。在顶岗实习中,必须判断实习任务和实习内容是否与本课程要求一致,由企业指导老师和校内任课教师一同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依此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职业资格考试种类繁多,目前流行的单证员和外销员资格考试对学生的外贸英语函电能力要求较为严格,符合企业、行业对相应岗位人才的要求,因此,可作为考核标准之一。

六、总结

“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从五大方面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一)避免了单一的考核标准,改变了“由教师单独做考核人”的局面。

(二)改变了单一的考核方式,从岗位基本职责(出勤)、英语语言功底、外贸英语函电基本理论、岗位业务实操等多方面、多维度进行立体化考核,鞭策学生按照日后岗位要求进行综合化训练。

(三)改变学生“被考核”的观念,促进学生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

(四)改变课程一体化教学与考核脱节的现象,采用立体考核方式,既重视理论,又重视操作,更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结合。

(五)引导教师客观面对个体,对学生进行人才的分类筛选。

采用“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就业需要进行选择,选择其认为客观、公平、透明的评价方式。在三种“2+1”的考核方法中,我们将课程教学与个人荣誉进行挂钩,鼓励学生依据自身所专,积极竞争,获取个人提升的机会。为避免恶性竞争以及竞争无果后不良情绪的出现,本考核方法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机制保证,允许学生不管是否争取到了“2+1”的机会,均可以参加“2+2”的考核,这样既能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勇于参与竞争,保证学生的竞争激情,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心态,还能较好地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进而充分发挥考试的反馈调节功能,给予学生相应的优化建议,使其可以通过努力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教高[2006]16号.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柳海民.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姚庆文,丁辉.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篇3

一、科学传播视野下的大学科学教育基本内容

与传统科普观影响的大学科学教育不同的是,科学传播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科学教育不再是只传播科学技术基本知识,而是拓宽到二阶的科学传播内容,即科学技术事务元层级内容,如科学本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的社会运作等,其中科学本质、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又是二阶科学传播的核心内容.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所述,大学科学教育内容也要满足“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要求。科学本质内容的了解应使学生明了科学不再只是静态的科学知识,而是个动态的认识过程。它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内容。一阶科学传播主要以科学知识为主,二阶科学传播内容则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内容。

二、科学传播视野下的大学科学教育结构

基于此,科学传播理论影响下的大学科学教育的主体也是多元的,不仅有代表国家出现的学校,也有代表科学共同体的教师群体,还有作为公众的学生,以及学生中相应的社团组织和媒体。这几个主体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学校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制定相应的科学教育教学方案、设计相应教学课程同时也可以对学校制定的相关措施表示出相关的质疑,并可以向学校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对教学方案和课程进行修改。而教师在这其中则要一方面参与学校科学教育相关措施的制定,同时做好向学生传播科学教育内容的作用;一方面也要针对其他主体(主要是学生和学校)的要求对自己的教授方式进行调整和修改。

三、基于科学传播背景的大学科学教育应用模型

科学传播的模型主要有欠缺模型、民主模型、自省模型三种,其中欠缺模型由于容易表现出科学技术是好的、公众是无知的、传播只能自上而下等缺点遭到了众多批评,也因此很少被采用。而民主模型将公众提升为一个和科学共同体平等的利益群体,体现出现代社会民主性的特点;内省模型将“内省性”引入科学传播,为科学与公众的交流迈出建设性的一步,有利于消除公众对科学的不信任。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一方面还要积极发挥内省性的特点,面对学校传播的科学内容,不轻信不盲从,多质疑多反思,学会掌握应用真正的科学方法去判断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并以自身实践验证学校制定科学教育方案和设置课程的正确性,对学校制定科学教育方案和设置课程提出相关修改建议。

四、科学传播视野下的大学科学教育实践

(一)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校园科学文化氛围

首先,在全社会创造一种科学氛围。大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社会对他们的成长的影响是极为深刻和长远的。加强大学科学教育作为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很需要社会和学校等多方努力的。社会环境是加强大学科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外在条件。建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国家政府首先要抓好对科普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并积极予以支持。各级政府要把科普工作提上议事日程,通过政府引导、增加投入,改善科普基础设施等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科普工作的领导。

(二)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践

篇4

第一条为了奖励在我县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省及黄山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人民政府设立县科学技术奖。

第三条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方针。

第四条县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授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县科技局负责县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设立*县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县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选由县科技局提出,报县人民政府批准。评审委员会根据县科学技术奖评审需要,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县科学技术奖的具体评审工作。

第六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必须在县科技局办理登记手续。

社会力量经登记设立的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县科学技术奖评选条件和设置

第七条县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人员和组织:

(一)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成果的人员;

(二)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在产品、工艺、方法、材料及其系统等方面做出重要技术发明的人员;

(三)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人员或者组织;

(四)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社会公益性工作,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人员或者组织;

(五)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采用先进技术方法,保障工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组织;

(六)促进我县与县外进行科学技术合作,做出突出贡献,或与我县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县外、境外人员和组织。

第八条县科学技术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对在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重大贡献,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者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的人员,授予重大科学技术贡献奖。重大科学技术贡献奖每次评选1人,可以空缺。

县科学技术奖每次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30项。

第三章县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授予

第九条县科学技术奖每两年评审一次。

第十条县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由下列单位推荐:

(一)乡、镇人民政府;

(二)县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

(三)县科技局认定的其它单位。

第十一条县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完成的科学技术成果,应当按规定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专家进行初审,形成评价意见。

第十二条推荐单位限额推荐县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推荐时,应当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并提出奖励等级的建议。

第十三条评审组做出认定科学技术成果的结论,并向评审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的建议。

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组的建议,做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的决议。

县科技局对评审委员会的决议进行审核,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四条县科技局应当在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决议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前,在媒体上刊登公示公告,公示期为7天。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获奖人选及其获奖项目有异议的,均可以书面形式向县科技局提出。

第十五条县科学技术奖由县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奖金,其中重大科学技术贡献奖由县长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十六条县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标准: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元、三等奖0.5万元;重大科学技术贡献奖的奖金数额由县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七条县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由县财政列支。县财政设立不少于30万元的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以后视经济发展情况可适当增加)。

第四章罚则

第十八条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者以其它不正当手段骗取县科学技术奖的,由县科技局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金。

第十九条推荐单位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县科学技术奖的,由县科技局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参与县科学技术奖评审活动及有关工作的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篇5

关键词:县域竞争力 聚类分析 预测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又称群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聚类分析可以分为样本聚类和变量聚类。样本聚类又称为Q型聚类,是根据反映被观测的对象各种特征的多变量进行聚类;变量聚类又称为R型聚类,根据所研究问题选择部分变量对问题某一方面进行分类。在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分析当中适当应用聚类分析,有助于各县级单位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竞争力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国外比较有影响力的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有 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WEF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波特的区域竞争力模型,这些已取得的成果都可以为研究者借鉴。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发现,专门针对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聚类分析与预测研究的文献较少[1-8],因此本研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山东省经济现状,在构建的指标体系框架和分析预测理论基础上,对山东省2009、2010两年的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评价和预测分析。受数据所限,2006―2010年的数据长度中2006―2008年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不包括科技竞争力,2009―2010年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涵盖经济实力、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科学技术和政府竞争力,因此主要对2009―2010年的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同样由于科技竞争力数据长度不足,预测部分将分别预测各类一级指标竞争力。

二、县域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使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经济实力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资源承载力和政府能动力四个角度出发,构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其中经济实力竞争力从GDP、财政收入、对外依存度、产业结构等角度反映县域经济基本发展能力;社会发展竞争力从科教文卫,以及居民收入方面反映县域社会发展建设水平;资源承载力表示县域经济发展密度,包括人口密度和GDP密度两个三级指标;政府能动力指标反映县级政府充分运用县内外资源,主动且有效地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具体指标体系略。

三、2010年县域竞争力聚类分析

应用SPSS15.0软件,对山东省92个县域5个一级指标得分与各自权重乘积作为聚类变量进行Q型聚类分析,进行了聚类分析,表1给出了2009年的总体聚类结果。使用最远距离法,选择欧氏距离作为分类,将山东省92个县市划分成6种类型,聚类分析的ANOVA数据显示,将山东省92个县域分为6大类在统计学上是科学的,是有意义的。第Ⅰ类包括文登市、龙口市、荣成市等11个县市,这类地区是省县域经济的领跑者,综合竞争力较强,一级指标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经济实力、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竞争力在所有县域中具有明显优势,资源环境和政府分别略低于第Ⅲ类和第Ⅴ类县域。第Ⅱ类包括诸城市、胶南市、青州市、平度市等14个县市地区,综合竞争力较好,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政府竞争力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资源环境较弱,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第Ⅲ类包括即墨市、桓台县、广饶县等9个县市,这些地区资源环境竞争力高于其他5类地区,社会发展也处于领先水平,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政府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第Ⅳ类型包括宁阳县,长清县,平阴县等24个县市,这些地区资源环境和科学技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与领先县域仍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实力等均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第Ⅴ类型包括高密市,巨野县,曹县等9个县市,这些县市政府竞争力优于其他5种类型,资源环境竞争力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科学技术竞争力在所有类型中处于最低水平。第Ⅵ类有垦利县,齐河县,临朐县等26个县市,经济基础较差,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竞争力预测分析

由于各地区资源环境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数据时间跨度不足,无法进行预测,因此本部分将对经济实力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和政府竞争力进行分项预测。使用指数平滑方法中的Holt模型进行预测,对于该预测方法的实际预测效果使用2010年数据进行误差检验。这里使用2000―2009年的经济实力竞争力数据预测2010年经济实力竞争力数据,并进行排名,与2010年的实际结果进行对比(表2),以进行验证。由名次对比可知,排名前30名总体保持一致。其中有6个县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完全一致;前30名内有21个指标预测排名与实际排名相差2个名次之内;前30名仅有1个县的排名预测排名与实际排名大于10个名次。对比各个单项指标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可以说从排名上来看,我们对于2010年的预测排名与实际排名的基本上是相符合的。

五、结论与展望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各县域若想提高本地经济综合竞争力,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发展和政府能动方面齐头并进。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 将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加强对外开放作为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能动力代表地方政府调控当地宏观经济的能力,这要求各地区增加财政支出在占GDP的比重;而与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指标相对应,政府在增加财政支出占比的同时,政府需要增加教育和卫生支出以强化当地社会发展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范寿波. “长三角”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J].江南论坛,2005(1):16―18

[2]王贤海.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06(10):68―73

[3]黄源湘,魏峰. 安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7―50

[4]薄锡年. 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2―4

[5]罗哲,李树基. 甘肃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 开发研究,2007(6):72―76

[6]周春蕾,骆建艳. 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消费导刊,2008(24):69―71

[7]刘定青. 关于建立县域科学发展指标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乡村建设,2009(04):81―87

[8]孔凡萍,于俊凤.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评价指标选择探析[J]. 科学与管理,2011(1):34―37

[9]丁华,杨晓丽. 山东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动成因研究――以2006―2010年山东省部分县域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增)

篇6

科技项目立项评价是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学技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客观科学公正地对科技项目进行立项评价,已成为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各国评价机构对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价模式主要有:(1)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强调严格的定量指标和计算方法,该模式适用于投入产出的评价;(2)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该模式适用于评价计划目标实现的程度,评价对象的优劣势分析等;(3)以评价各方利益相关者对话为主要方式的参与式评价,适用于复杂对象和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评价。由于专家评议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因而各国十分重视专家网络的建设和评价专家的选择,评价能力的建设也成为了各国评价机构十分重视的长期任务。

二、我国科技项目立项评价存在的问题

我国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价活动虽然已广泛地开展,但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科技立项评价机构大多承担的是具体的评价项目,而对立项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特别是结合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政策开展的立项评价的研究较少。此外,评价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评价队伍、评价机构、评价理论与方法、以及评价所必须的数据资料基础等问题,总结起来,分为以下几点:(1)评价方法滞后。我市的科技项目立项评价大致经历了政治评议、同行评议、量化打分和科学计量等阶段。它们既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又有典范的成功案例,但被推广应用却非常迟缓。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缺少一个看得清、摸得着的阳光标准,不同的评价客体缺乏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比较。(2)存在门户偏见,评价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针对研究者所在机构的规模或声誉,或研究者的年龄、性别、所在地域等存在偏见的现象。门户偏见的出现,也许并非是评价专家有意而为,而更可能是长期形成的潜在意识和不自觉的表现。(3)评价过于保守,经过具体调查,由于竞争和资助率方面的压力,以及专家们通常不愿意引起纷争,专家在评议项目时都有一种过于保守或谨慎的趋向,不愿意承担风险。(4)轻视交叉学科和多学科合作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新学科的产生,常常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形成。然而,由于学科领域间的经费竞争和学科领域的传统分类,个别的专家在进行评价时存在“学科保护主义”倾向。

三、科技项目立项评价的特性分析

(1)预测性。因为评价是在项目决策和实施之前进行的,所以它所使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是两类,其一是与项目相关的各种历史数据,其二是项目相关的各种预测数据。因为这种项目评价对象是未来实施和投入使用的项目,所以预见未来各种预测数据时分析和评价项目是否必要与可行的根本依据包括技术、经济、市场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预测和分析,以及项目各种因素的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等。(2)集成性。集成性是科技项目立项评价的一个显著特征,一方面指研究角度的综合性,科技项目立项评价是从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科技、法律、伦理道德等多个领域对评价对象进行全方位考察;另一方面是对各种利益的综合协调,它包括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社会阶层等之间的利益平衡。(3)激励导向性。立项评价集各方面技术专家、经济专家、管理专家的智慧和经验,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战略出发,从科技、经济发展趋势与实际出发,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和评价,做出了科学的评价结论。立项评价打破了旧的科技项目筛选、立项的格局,不论是项目申报单位、还是项目管理人员、决策人员,都不得不考虑今后的项目申报水平和质量、项目管理水平和质量、项目决策水平和质量,因此,立项评价具有激励导向的作用。(4)复杂性。一是对每个选定的项目都规定有一定的预算额,但是研究与发展的效率却往往随时间而变化,如何在这种动态情况下计划与控制既定的预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二是由于科研项目费用发生率的非线性增长,往往会导致现金支出出现波动,使项目的立项选择受到资金支付上的制约而变得复杂化。三是时间进度安排也是棘手问题。例如:何时开始一个已选定的项目;为了有效的使用稀缺的资源(特殊专业人才和贵重精密的仪器设备等),如何安排项目的优先顺序。

四、对改进我国科技项目立项评价方法的建议

1.正确引导立项评价工作。科技项目立项评价工作要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加强原始性创新,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实力和水平,推动科技产业化,促进科学技术持续健康发展。政府还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从事立项评价的社会中介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建立健全评价机构资格认证体系,以及与科技项目立项评价工作相配套的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以促进立项评价专业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2.建立公正、公开的评价制度。立项评价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被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增加评价活动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实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立项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的设计取决于具体评价活动的目的和特定评价对象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客观性。公布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作用,在于使被评对象及公众更多地了解进行科技立项评价的目的和导向,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动态和方向,同时使评价者及时获取外界的建议和意见,使评价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3.完善立项评价体系。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价要坚持以国家和地方目标或科技自身发展目标为导向,要针对计划、项目、机构、人员等不同对象,根据国家、部门、地方等不同层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推广及产业化等不同类型科技项目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应用研究项目的立项评价应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地区发展的需求,以技术推动和市场牵引为导向,以技术理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核心高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水平、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版权、标准、专有技术等)、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要素为主要评价标准。成果推广及产业化的立项评价以建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机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为导向,以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评价重点,以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及其未来的产业化水平和发展前景为主要评价标准。

4.以严格的制度遴选评价专家。(1)定期更新专家库。建立一套评价体系,对同行专家评议的工作业绩,实时进行评价。对评议结果较差的专家,应从专家库中剔除。定期补充新的同行专家进入专家库。(2)机选参与评价的专家,降低人为因素。通过计算机在专家库中随机选择参评专家,可以降低人为控制的因素,从而使决策层的权利得到有效地监督与控制。(3)由第三方主持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价活动。如:由市里的相关评价机构主持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价,项目决策层不参加项目的评审过程,只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决策。

参考文献:

[1]陈劲.研发项目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2)

篇7

关键词:科技成果 评价 科技成果 产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255-02

科技成果鉴定是对科技成果质量的审查、真伪的辨别,以及对科技成果进行公正、客观、科学评价的过程。我国的科技成果鉴定的发展经过了由最开始的辨别科技成果的真伪发展到对科技成果的认可,到检验科研合同完成情况,再到对科技成果水平进行评价等一系列发展过程。2016年,科技部决定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等规章予以废止。《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被废止后,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再自行组织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由委托方委托专业评价机构进行。

1 近年来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评价的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评价以政府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为主,2010―2015年共通过成果鉴定125项。湖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109项,教育部组织鉴定16项。从评审形式看,会议评审82项,函审43项。从申报渠道看,以湖北省科技厅为主,多年来广大教师形成了就近鉴定的习惯,在当地科技主管部门申请科技成果鉴定,无论是申报受理过程、材料收集整理、还是会议组织等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地域优势。部分成果在教育部申请鉴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申报教育部的科技奖励。从评审形式看,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鉴定以函审为主。从表2可以看出,从二级单位分布来看,人民医院、中南医院、水利水电学院、计算机学院鉴定数量均超过了10项,人民医院最多,达到了35项。其他学院组织鉴定成果的数量相当。

2 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申请渠道单一化。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评价渠道。科技部在2009年启动了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出现了政府部门组织成果鉴定和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成果评价并存的局面。一方面,科技管理部门没有停止科技成果鉴定的受理,科技主管部门出具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在科技管理活动中依然发挥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广大教师习惯于向政府部门申请,主观上认为政府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更具说服力。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建设滞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导致学校的科技成果评价基本以政府部门组织为主,申请渠道基本以教育部科技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地方科技主管部T为主。

(2)评价目的形式化。多数项目申请成果鉴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科研项目的结题或者科研项目、科技奖励的申报,为科技项目的结题验收材料、申报材料提供支撑材料,开展成果鉴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并不关心成果评价对成果本身的促进作用。

(3)评价内容片面化。目前开展的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和以往政府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都侧重于对科技成果水平的评价,往往忽视了成果形成的过程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支撑作用、对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的引领示范效应、对成果产业化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等的评价,淡化了成果影响力、科技贡献率等的评价。评价成果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科技成果所涵盖的工作。

3 进一步做好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建议

(1)目标导向。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要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尊重科技自身发展规律为目标导向,针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学科等不同科研主体的特点,结合国家、部门、地方等不同层次科技计划的差异性,充分尊重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避免简单化、机械化、片面化。

(2)问题导向。科技成果的评价要看科技成果是否是以解决重大基础科学问题、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身及取得的相关成果是否促进了国家科技战略目标与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在设置上应该突出问题导向,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前沿的原始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以及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差别。

(3)市场导向。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成果,评价都应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技术推动和市场牵引为导向。以技术理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核心高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水平以及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要素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祥慈,房迈莼,苏国华.科技评价中如何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作用[J].科研管理,2015(1):340-345.

[2] 陈颖,李勤耕.改革我国科技成果评价方式的思考[J].发展论坛,2007(8):72-73.

[3] 康初春.科技成果评价现状、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3):24-25.

[4] 李岱素.广东省科技成果水平评价集成服务体系的构建 [J].科技管理研究,2009(6):106-109.

篇8

关键词:科技成果;内涵;分类

近年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发展迅猛,彼此联系愈发紧密,且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然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较低。这其中既有诸多客观原因,也有人们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在主观认识上存在偏差的因素。本文通过对科技成果及其分类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以寻求对科技成果更为科学、客观、完整的认识和分类,从而达到更好地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及其评价标准制定的目的。

1 科技成果的内涵

由于科技成果管理的发展历程、法律规定及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世界各国在对科技成果的认识存在差异。而我国在此方面也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1984年,国家科委明确规定,科技成果“是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问题,通过试验研究,调查考察取得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或学术意义的结果,包括研究课题虽未全部结束,但已取得可以独立应用或具有一定学术意义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科学院将科技成果定义如下:“科技成果是指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试验和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并经过鉴定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

在学术研究领域,我国许多学者对科技成果内涵也有着不同理解。赵玉林等人认为,科技成果是指为了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经研究、实验、试制、考察、综合分析而得出的,并通过技术鉴定或评审具有一定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或理论价值)的结果或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王闯等人认为,科技成果是人类在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全部领域中,取得富有创新内容并能揭示一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先进水平或学术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的研究成果。崔建海认为,科技成果是科技人员应用科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借助先进的手段,研究出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对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通过鉴定、审定或认定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等。刘德刚等人认为,科技成果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辩证思维、实验研究、调研考察、开发实践,取得新的成就并通过技术鉴定或得到社会认可,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智力劳动结果。

通过以上描述不难发现,我国在对科技成果内涵的理解上主要立足于科学技术层面,侧重于学术或经济价值的体现。这从根本上导致现有科技成果分类变得狭隘或存在着不完整性。今天,科学技术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既包括传统的、典型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现有科技成果大部分属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这使得科技成果的分类只会在自然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纵向的细分、深化,而不能很好地进行横向延伸。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自然和社会科学飞速发展且愈发相互渗透。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过程中,科技成果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自然科学技术领域之外的成果变得越来越多,而且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使得科技成果的内涵不能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而要求人们必须对其进行更为客观、完整的认识,从而指导科技成果的科学分类,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因此,本文对科技成果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认识,突出强调科技成果范围的社会科学性,认为科技成果的内涵体现为对规律的发现,包括自然规律、精神活动(追求)规律、社会组织规律。这里所说的自然规律是指自然科学领域客观存在的规律,主要体现为人类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原理等进行研究或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研究发现的规律;精神活动(追求)规律是指人类精神活动领域存在的规律,主要体现为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行为而发现的有关人类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规律:社会组织规律是指社会组织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存在的规律,主要体现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在社会活动中生存、运行和发展等方面存在的规律。其中,精神活动(追求)规律和社会组织规律均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与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自然规律形成互补,这体现了科技成果新的内涵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2 科技成果的现有分类及其评价

2.1国外分类方法及其评价

国外现有代表性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①依据技术应用领域将科技成果从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产业领域、生产劳动过程三个角度进行划分。②依据技术的社会功能提出了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等成果类型。

以上两种分类中,前者反映了成果的推广应用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清晰地体现不同类型科技成果之间的价值或功能差异。从而不能为科技成果转化途径的选择提供明显的指导性建议。后者能反映三种技术的功能,明确成果在经济中的不同定位与层次,能突出专有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能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明确区域范围,但没有包含非技术类成果,且不能明晰成果间的界限。

2.2国内分类方法及其评价

国内现有代表性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依据项目研究的不同阶段将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研究理论成果、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和软科学研究成果等。另外,有部分学者先将科技成果分为自然科技成果和社会科技成果,然后又再将它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成果等类型。②依据科学学、技术创新等理论将科技成果分为科学研究、技术研究、工程研究成果或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等类型。③依据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投资量、风险、收益等不同因素,将科技成果分为社会效益型、农业型、工业型、实用型等类型。④依据成果的基本经济用途将科技成果分为可用于经营和不可用于经营的成果。⑤依据公共福利效应将科技成果分为公益性技术成果和商业性技术成果。另外,国内还存在按成果的应用领域、所达到的实际科学技术水平、表述形式等进行分类的方法。

这些分类方法一般都是基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部分涵盖很少,并且划分也未按不同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规律进行。尽管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大都存在过于笼统、分类重复、覆盖面小、缺乏对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不利于评价标准制定等局限性。因此,本文对科技成果进行重新分类,加深分类的层次,弥补现有分类的缺陷,以更好地为科技成果转化及其评价标准的制定服务。

3 科技成果的重新分类

3.1新分类方法及成果类型

本文提出的新的科技成果分类方法如表1所示。一方面,根据科技成果新的内涵,从成果基本属性的角度可以将科技成果分为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管理成果,以分别对应自然规律、精神活动(追求)规律、社会组织规律;另一方面,根据成果所属的项目研究的不同阶段可以将科技成果分为基础型、应用型和开发型成果三类。而这两种分类

进行交叉又将得出更为详细的二级分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精神成果和管理成果之所以不包含应用型,主要是因为这两类成果和物质成果有所不同,不存在明显的由理论或原理向生产实践转化的过渡阶段。

3.1.1按成果基本属性分类

根据成果的基本属性,科技成果可以分为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管理成果。

物质成果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能够带来经济、社会效益(外部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提高,促进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成果。物质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揭示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自然科学的进步贡献力量,同时增加社会经济财富,促进社会的进步。

精神成果是指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所发展而得到的成果。精神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促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管理成果指能够让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成果。管理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对组织运转和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的揭示、对组织效率的提高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达到人、财、物的和谐运转。

3.1.2按成果所属的项目研究的不同阶段分类

根据成果所属的项目研究的不同阶段,科技成果可以分为基础型成果、应用型成果和开发型成果。

基础型成果是指揭示自然、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内在规律,促进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步的成果。基础型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发展、完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为应用型和开发型科技成果的研究作理论铺垫。

应用型成果是指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产中实际问题或具有间接的生产可行性的成果。应用型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为革新产品或工艺的原理,促使技术进步,从而更好地获得生产的可行性与规律性。

开发型成果是指用于现实生产。改变人们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提高组织绩效,优化资源配置的成果。开发型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成果转化后所能带来的技术、经济、社会、生态和精神效益。

3.1.3交叉分类

物质成果分为基础型、应用型和开发型。基础型物质成果又可以细分为纯理论性成果和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成果。纯理论性成果主要是指成果完全基于基础性理论的创新和深化,运用的领域局限于基础理论研究。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成果主要是指在实际应用或开发过程中能够得到运用的成果,其所潜在的应用价值会在后期的研究或实际运营中得到有效的发挥。基础型物质成果主要是一般性的科学理论,如公式、定律、假说等;应用型物质成果主要包括新产品、新工艺的原理、原型,如样品、图纸、说明等;开发型物质成果主要包括新产品(包括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实物或图纸、说明等技术资料等。

精神成果分为基础型和开发型。基础型精神成果主要包括一般性理论、思想、原理、定律等;开发型精神成果主要指精神建设方案。

管理成果分为基础型和开发型。基础型管理成果主要包括假说、原理、原则、定律、模型等;开发型管理成果主要指管理方案。

3.2新分类方法的先进性

与现有分类方法相比,新分类方法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2.1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与否的有效判断以及成果的创造和保护

新的成果分类中既包括了一直以来备受人们重点关注的物质成果,同时也强调了与物质成果互补却容易被社会忽视的精神成果和管理成果。这使得社会科学领域的科技成果在当前科技成果体系中的地位变得更加明确,同时也可以带来两方面利益:一方面。新方法对科技成果进行两个维度的划分,明确了每种类型成果的基本属性和所处研发阶段,体现了其特征。由于拥有不同属性且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和成果本身的特征有所关联的,所以新分类方法可以引导人们对不同类型成果的特征进行辨别,从而有助于对不同类型成果转化与否进行有效判断。另一方面,新分类方法中社会科学领域科技成果地位的明确,从一定程度上会改善现有或潜在的社会研究主体将精力主要集中到自然科学领域或少数热门领域的局面,从而有利于优化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配置,更好地调动现有或潜在的研究主体们的创造力与积极性。从而促进更多科技成果的创造。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精神成果和管理成果逐渐认可,对社科领域成果的保护也会相应地得到完善。

3.2.2采用“双维度交叉分类”的方式为不同成果寻求更为准确的定位

科技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应用价值上,而转化是成果由存在到产生效应的中间过程。所以从促进成果转化的角度来说,科技成果分类的职能已经不能仅仅是为了体现每一个科技成果的属性、用途或行业领域等,而应该引导每一个科技成果寻找到自身的定位,从而进一步寻求转化的路径。这就预示着科技成果分类必然要能体现每一个成果的价值。而成果定位本身就是要明确“成果本身是谁”和“用来干什么”这两个基本要素,即成果的属性和用途。然而,不同属性的成果会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作用。而不同用途的成果却可能拥有同一属性。因此,单一维度的分类模式是不能同时明确成果定位所需的两个基本要素的。而新分类方法便在这一方面明显存在着优势――在对科技成果进行分类的过程中,采用“双维度交叉分类”的方式即先分别从成果的属性和所处的研发阶段(成果所处的研发阶段正是体现了成果的用途)两个维度对科技成果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二次交叉分类以形成新的分类体系,从而使得不同科技成果通过自身的类型识别而找到准确的定位,进而更好地促进其转化。

3.2.3更好地辨别成果间的差异性以帮助成果转化评价标准的制定

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是具备不同属性的,而将不同属性的成果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辨别它们的主要特征和价值,进而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标准的制定。目前现有的分类方法基本上都是从科技成果的用途、属性或行业领域等某一角度加以划分,导致每一类型的成果覆盖面过宽。从而使得不同类型成果的特征相对不够明细。进而不能很好的为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标准的制定服务。而新分类方法则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维度的分类模式,采用双维度对科技成果进行交叉划分。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更为详细地体现不同类型科技成果的表现形式以及每一类型科技成果的特征和价值,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辨别不同类型成果之间的差异性,进而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间接性帮助。

3.2.4进一步完善当前科技成果的管理模式

篇9

一、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的回顾

1.成本会计制度的诞生(19世纪早期)。新英格兰的利曼纺织厂首创的成本会计核算制度,它所提供的成本会计信息,能反映产品成本、工厂布置变化影响和对原棉收发的控制情况。

2.相关成本的确认、预算和控制阶段(20世纪早期)。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的产品成本核算法、标准成本法、差异成本法分析为产品成本的确认奠定了基础。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投资净利率指标的运用和分解分析技术、资本配置程序和内部转移价格制度的建立,为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的核算、预算和控制提供了实务应用的平台。

3.决策分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现金流量分析方法、剩余利润考核方法、机会成本法、线性规划、回归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等技术方法,将管理会计从预算和控制阶段进入到决策分析阶段。

4.新成本制度的诞生,管理会计在银行业普遍应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引发了电脑整合制造的趋势,企业产品、生产、经营和市场的全面控制及管理造就了作业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法、成本动因分析和价值链分析等方法应运而生。更由于电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的应用成效,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开始渗透到服务行业。20世纪8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导致了西方金融业面临剧烈的震荡和激烈的竞争,西方银行业开始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提升银行竞争力。

5.考核评价阶段(20世纪90年代)。围绕产品、客户以及客户经理的经济利润指标考核体系逐步形成,同时,为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角度地非财务指标开始应用到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与经济利润考核评价体系的结合,开始成为管理会计实务应用的主题。

二、西方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主要特点

1.设有专司其职的管理会计部门。西方商业银行设有专门的管理会计职能部门,负责银行客户、产品、条线和机构的收入、成本、效益核算和分析工作,使管理层能及时掌握哪些产品、哪些条线以及哪些客户是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的,收益多少;哪些产品、条线是亏损的,亏损的程度有多高。在此基础上,管理层可以科学地做出有关核心产品或业务扩张、维持、收缩或退出的决策。

2.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成本核算体系和严格的成本预算和控制制度。以矩阵式管理架构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保证了银行各级机构、条线、产品、客户成本核算的相对真实性,在这个体系下,上层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可以合理评价交叉销售行为,可以对每个经营机构、每个产品种类、每个管理条线、以至每个客户进行成本核算、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

3.计算机技术与管理会计体系融为一体。在业务电子化集中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成本核算、控制和管理,使上级管理者对机构、部门、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情况能够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提高了决策的实效性。

三、我国管理会计工作的现状

1.没有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主体缺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项目普遍在200多个左右,且绝大多数为间接费用。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不反映成本所属的产品、客户、项目、渠道、责任单位、责任人,导致成本主体缺位,从而无法计量各成本主体完整的投入产出状况和创利能力。

2.成本预算和控制乏力。成本的粗放核算决定了成本意识的淡薄,成本主体的缺位造成事前缺少准确的预算、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事后则无法对机构、部门、条线、产品和客户的成本开支情况进行正确的量化评价。

3.电子化建设重业务轻管理。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在电子化建设上,也是先业务后管理,导致管理手段落后和粗放经营的恶性循环。

四、如何推进我国银行业管理会计工作

1.建立成本会计制度,是管理会计工作的基础。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统一的成本核算流程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的基础。银行业的成本核算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业务成本,业务成本是指与银行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等;二是营运成本,营运成本是指为维持银行业务开拓、日常经营和管理发生的成本,包括人事费用、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2.凭借信息科学技术,建立多位体的成本核算平台,深入应用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管理会计的建设不单纯是管理会计制度和管理会计方法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依附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管理会计系统建设,以及应用管理会计系统开展的管理会计报告编制工作和管理会计分析工作。没有信息科学技术的保证,管理会计的产品成本核算、客户成本核算、产品经济利润分析、客户经济利润分析乃至客户经理的经济利润分析都无从谈起。事实上,西方银行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与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篇10

Abstract:The technical pessimism and technical optimism from the different attention spot, the role which acts in the society carry on the limits fo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 hopful; Or frightening. Two thought both have one-sidedness and the limitation, but has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unction to society's development. We should comprehensive, dialectical appraise the social consequence which technical the society affects and produces.

关键词:技术悲观主义 技术乐观主义 双刃剑

key word:Technical pessimism Technical optimism Double-edged sword

一、技术概念的内涵及其演化

英语中的“技术”一词technology,源于希腊词τεχνη或techne(技艺、工艺、技能)和logos(言辞、逻各斯)的组合。technē有许多意义,原表示所有与自然(phusis)相区别的人类活动,尤其是表示一种技能性。另外,techne还与两个词有关:一是表示科学知识的episteme(认识),另一个是表示创造、写诗及艺术技能的poiesis。因此,在希腊人的眼中,科学、技术和艺术三者是不做区分的。17世纪 technology在英国首次出现,仅指各种应用技艺(arts)。1859年它正式进入英语词典。20世纪初,technology的含义逐渐扩大,它涉及工具、机器及其使用的方法和过程。到20世纪后半叶,它被定义为“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

中文古籍中的“技术”一词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意为“技艺方术”。在中国,要问何人、何时、何处采用“技术”一词翻译technology,还是一个有待考证的问题。《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也有中国人对技术下的定义:“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活动的手段和方法。”

二、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反思

从不同的层面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导致了不同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其中最为系统的则是从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层面来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科学技术是在人们的认识、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存在着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关系不同层面的理解差异,正是这种复杂性,在一定程度生使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认识历经了曲折的过程。

在科学还处于孕育和萌芽状态时期,它虽然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这种效果并未引起人们的太大关注。直到,15世纪后半期开始到19世纪这一时期,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许多思想家才开始觉察到科学技术的重大社会价值。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使其再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与之相应的是涌现出来一批否定科学技术的观点。除此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等者也曾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做出过较为深刻的表述。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1、 科技乐观主义

科技乐观主义。实际上就是“技术崇拜”或“技术救世主义”,其本质特征是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圣神化,认为技术的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主要认为是指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后果持乐观的态度和看法。科技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可以解除和摆脱人类社会的各种难题的困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技术乐观主义”认为,技术不仅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而且还能解决经济危机、失业、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战争等问题,技术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文明。托夫勒、贝尔等人就持这种观点。“技术万能论”则是技术乐观主义的极端表现。

就思想和学术来言,科技乐观主义可以追溯到认识论乐观主义。16世纪技术的乐观主义的代表人物,培根就曾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但是只作为一种思潮,直到19 世纪技术乐观主义才真正形成。18世纪60年代爆发的产业革命,显示了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社会机构和经济生活的决定因素。因此,技术乐观主义者认为,技术科技兴国,技术可以救世,技术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入20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克隆技术的发展成熟。一些持有技术乐观主义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就认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的正面效应逐渐呈现并扩大,人类完全可以凭借自己掌握的技术解决我们的问题,更好的控制和利用自然。认为现在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不足为虑,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去开发利用地球、海洋、以及内层和外层空间。与古代希腊和近代相比,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当神速、涉及面广、创造性强、波及的国家和地区多,是前所未有的。

2、科技悲观主义

科技悲观主义。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的出现。由此,一些思想家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产生了消极态度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后果持悲观的态度和看法,科技悲观主义便应运而生。这一思想主张抑制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技术悲观主义(pessimism on technology )是这样定义的:“指认为技术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并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一种观点,又称反技术主义。它是技术否定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怀疑、否定技术的积极作用,主张技术必须停止乃至向后退, 尽管这个定义有以偏盖全之嫌、值得进一步商榷。当然,从现在的角度考虑,一些科学悲观论者,还有一些持有其他观点的人,如西方某些极端环境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科学的某些研究者有技术悲观主义的倾向,但是,科学的巨大负效应可以说还没有出现。自卢梭以后,对技术的批判就不曾停止过,而且技术越发展,对技术的批判和指责越强烈。因为“技术正在变成全球性的力量,它开始染指于人类历史的根基,而且正在向人类历史注入极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技术悲观主义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技术观,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之中,只不过由于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生活体验不同、价值追求不同,而对技术的恐怖心理、批判程度表现不同。其极端表现便是彻底否定技术的作用,主张放弃技术,远离现代文明,退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真正持这种极端技术悲观主义观点的学者并不多。多数技术悲观主义认为,现在社会发展所存在的一切负而效应都可以归罪于技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危险物,社会最终将毁灭于技术之中。例如,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不仅是改造自然的一种展现,它还是一种“座架”或“框架”,它把自然和人类社会都遏人到其中并把它们改造成一种失去其独立性甘受其奴役的“持存韧”,把人类社会推向生态毁灭和政治自杀的危险边缘。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它不仅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文明的进步,还推动社会制度的转换。但不能否认的是,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威胁人类未来的全球问题。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为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因此,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价就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注意发挥它的正面功能,同时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只有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才能保证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来拓展未来的发展之途,而不把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的前途对立起来,不被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所累。

科技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两种观点都是以历史为依据,却显示一定的片面性。科学技术的价值总是两面的,既能造福社会,也会破坏社会的健康发展。如何发挥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正面功能,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并非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更主要的是人类如何去运用。现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只有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这种双重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变成真正造福人类的利器。

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在对“转基因”技术和“电脑能否代替人脑”的认识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前者担心转基因技术将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电脑会完全超过人脑井取代人的地位:后者却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解决温饱,造福于人类,不能因为“转基因”技术存在着负面效应而阻止对它的研究.阻碍它的发展。电脑不会战胜人脑,机器人只能模仿人类的某些行为.能够高效率地为人类服务而不会战胜人类。

三、的科学技术价值观

对待科学技术,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态度,其共同点都是科技决定论,把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单纯地归咎于科学技术。按照马克思、思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思想不难看出,技术决定论极端和片面地夸大技术在与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社会环境对技术的影响和塑造。在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中,技术只是一种带有中介性的客体,人类则是主体,技术虽然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但它不能取代人类的丰体地位,它将永远受到人类及社会的影响和牵制。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不能绝对地取决于技术本身,应该通过完善人类自身和社会的体制并依靠技术来加以克服。因此,以技术取代人类的地位是本对的,而围绕技术给人类社会影响的后果所产生的极端乐观主义和极端悲观主义思想都是不可取的。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的重要社会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等深刻的认识。更为深刻的是马克思认识到,科学在资本主义大生产条件下以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的观点已经成为近现代实践所证实,因此,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指向美好未来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不仅在物质方面增强了人类认识可征服自然的能力,也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把握和应用。实际对科学技术的效应及其他方面的负责联系都难以有个绝对清晰的预测,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发挥也是有限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各自片面强调技术、社会在二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其观点具有片面性。马克思、思格斯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他们既承认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也强调了社会对技术及其发展所起到的引导和作用。马克思、思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既不是单纯的技术决定论,也不是单纯的社会决定论.而是关于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的理论。因此,不能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进行断章取义地片面臆断,而应当今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技术社会观。

参考文献:

[1]黄志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C〕安徽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2版,第341页

[2]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M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60

[3]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216,214

[4]赵建军.技术悲观主义思潮辨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5]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C 〕. 北京: 知识出版社,1987.22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