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影像技术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影像技术的优势

篇1

关键词:抑郁;行为学;游泳锻炼;皮质酮

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107)01―0038-03

投稿日期:2005-03-08

基金项目:本研究获得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042461600D)和河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编号:L2004Q17)资助。

作者简介:崔冬雪(1974-),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抑郁症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专家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的第二杀手。抑郁症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也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因而,预防抑郁症的发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运动锻炼具有改善消除人们的不良情绪的作用,提示对于抑郁症的发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基于此,以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游泳锻炼对处在慢性应激期间动物行为学指标和肾上腺、海马组织以及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影响,阐释锻炼预防抑郁症的部分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分组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30~150 g,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机构许可证号:SCXK(沪)2003-0002。在自由饮食、光,暗周期为12 h/12 h(光照时间06:00―18:00)、背景噪音为40±10 dB、温度为21±3℃、湿度为60%-70%的条件下饲养。

所有动物适应饲养1周,期间进行蔗糖溶液消耗训练,1周后测定动物体重、食物消耗量、1%蔗糖溶液消耗量及OPEN-FIELD TEST行为学得分,选择各指标相近的动物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模型组(M)、运动应激组(ES)和运动应激运动组(ESE),12只/组。其中E组在实验途中丢失1只,59只动物数据进入最后结果分析。

1.2实验设计实验共进行14周。C组、M组:第1周-第10周正常饲养,6只/笼。E组、ES组、ESE组:第1周,前3d游泳10 min/d,后3 d游泳20 min/d;第2周,前3 d游泳30 min/d,后3 d游泳40min/d;第3周,前3 d游泳50min/d,后3天游泳60min/d;第4―10周,6 d,周、60 min/天的游泳锻炼。第11周一第14周:C组正常饲养,6只/笼;E组6 d,周、60 min/d的游泳锻炼。M组、ES组、ESE组接受包括电击足底(电压40 v,每次10 S,间隔50 S,刺激1次,共30次)、冰水游泳(4℃,5min)、热应激(45%,5 min)、夹尾(止血钳,距尾根1 cm,1 min)、禁水、禁食、昼夜颠倒、明暗交替(1 h照明,l h黑暗,进行12h)、拥挤等刺激组成的慢性中等不可预知应激刺激,1只/笼;期间ES组停止锻炼、ESE组继续锻炼,所有应激动物均独自接受应激刺激。

1.3动物行为学指标测试Open―Field TeSt行为测试:将动物置入80 cm×80 cm×40 cm周壁、箱底为黑色、底面积由25块相等的16 cm×16 cm正方形组成,以白线划分的行为箱正中央格后开始测定,每次测定3 min,以穿越底面积块数为水平活动得分,直立次数为垂直活动得分。每只动物只进行一次行为测定,测定完毕,粪便清理干净后,进行下一只测定。测试过程采用摄像机记录,全部拍摄完毕后,进行录像回放,记录动物活动得分。记录动物活动得分采用单盲法。

1%蔗糖溶液消耗量:测定前禁水、禁食24h,每周四晚18:00-19:00测定动物1h饮用1%蔗糖溶液的量。测定前、后水瓶的重量差为动物1h饮用1%蔗糖溶液的量。1%蔗糖溶液消耗量以1h摄入1%蔗糖溶液的量(mg),动物体重(g)进行评定。

食物消耗量:每周六晨6:00给动物鼠笼食槽中放入50g动物饲料,同时将群养的动物分笼,1只/笼。次晨6:00称量剩余饲料,计算出每只动物24 h的食物消耗量,食物消耗量以24 h的摄入食物量(mg),动物体重(g)来评定。

1.4组织样品制备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皮质酮 海马和肾上腺组织样品制备:大鼠断头处死后,迅速剥取全脑,脑组织用冰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脑膜,在冰皿中分离海马(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进行定位),用滤纸吸干水分并称重,低温保存、待测。剖腹取出大鼠的肾上腺组织,用生理盐水将组织中的血液冲洗干净,用滤纸将组织中的水分吸掉,剔除周围的脂肪组织称重,并记录,低温保存、待测。

血浆样品制备:大鼠断头取血,将血液装入加有20 uL/mL全血的0.3M EDTA・2Na溶液抗凝剂的采血管中,轻缓混匀迅速低温离心(4℃;/4000rp,离心20 min),取血浆低温保存,待测。

皮质酮标准品购自Sigma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将制备好的样品按照参考文献的方法进行处理后,在日本日立F-4500荧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皮质酮的荧光强度,通过制作标准曲线计算组织中皮质酮的含量。

1.5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进行ANO-VA方差分析和T检验处理,以P<0.05为相差显著。

2 结果

2.1实验不同阶段动物行为学指标测定结果

2.1.1 第10周各组动物行为学指标测定结果实验的前10周动物可以根据有无游泳锻炼分为两组,即运动组和非运动组,探讨游泳锻炼对动物行为学指标的影响。T检验表明,动物的食物消耗量和10周的体重增长量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其他指标间均无差异(P>0.05)。

2.1.2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生理、行为指标测定结果实验后4周,慢性中等不可预知应激刺激与游泳锻炼共同作用导致各组动物行为学指标的变化。动物体重增长量为后4周动物体重的增长量,其他指标均为结束时测定的结果。方差分析显示:M组动物体重增长量、食物消耗量、1%蔗糖溶液消耗量和Open―Field行为指标显著低于C组和E组(P<0.01,P<0.05)。ES组和ESE组的动物体重增长量、食物消耗量、1%蔗糖溶液消耗量显著高于M组(P<0.01,P<0.05),Open―Field行为指标部分低于M组(P<0.01,P<0.05)。

2.2皮质酮测定结果方差分析显示,血浆、肾上腺和海马组织中皮质酮的含量M组显著高于c组和E组(P<0.01);E组显著低于C组(P<0.01)。ES组和ESE组在游泳锻炼和慢性应激刺激双重影响下,皮质酮在动物体内发生了变化。血浆皮质酮含量分析显示:ESE组显著低于M组和ES组(P<0.01);ES组动物显著高于E组(P<0.01)。肾上腺组织皮质酮含量分析显示:ES组和ESE组显著低于M组(P<0.01,P<0.05);ES组显著高于E组和KSE组(P<0.01)。海马组织皮质酮含量分析显示:ES组与ESE组显著低于M组高于E组(P<0.01,P<0.05)。

3 讨论

3.1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讨论 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种公认的方法可作为抑郁症研究的动物模型,他们可以分为应激模型、孤养模型、药理学模型、嗅结节切除模型等。从人类抑郁症发病的实际情况来看,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抑郁症的明显促发因素。因此,以应激模拟造成抑郁症的环境来制作抑郁动物模型,其发病机理可能与人类抑郁症更接近。本实验参照文献方法,利用长期不可预见到的中等强度应激刺激和动物孤养,造成动物抑郁状态。慢性中等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是目前应用和研究较多的抑郁症模型,其理论依据与人类抑郁症中慢性、低水平的应激源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并加速抑郁症发展的机理更接近。此模型表现出动物情绪抑郁状态、兴趣丧失、缺乏与抑郁症状临床诊断中的精神运动改变、兴趣或的丧失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能较为真实地模拟抑郁症病人的某些症状和病因,可用于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和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3.2运动量的设计讨论动物进行游泳锻炼的安排模拟了人的健身锻练,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直到达到一个适宜范围进而巩固。大鼠游泳时间从10 win开始,每10 min递增,直到60 min,需要3周的时间过渡。每一个时间进行3次的锻炼适应,到60 min达到稳定进而保持该运动量到实验结束。与人实际锻炼的过程相吻合,遵循了运动锻炼中的渐进性原则。

3.3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皮质酮的讨论 测定皮质酮的方法较多,目前较为常用的有荧光分光光度法、放射免疫法、酶免法等。荧光分光光度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其精度没有其它方法精确,特异性强。可能会受到其它同类物质(皮质醇)的干扰,但是其操作简便、仪器设备要求较低,费用消耗较低。另外,由于在大鼠体内应激激素以皮质酮激素为主,与皮质醇的比值为20:1,所以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皮质酮的含量,可以反映动物体内皮质酮的变化趋势,能够说明研究的问题,因而可以采用。

3.4实验不同阶段各组动物行为学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经过10周的游泳锻炼后,运动组与非运动组只有体重增长量和食物消耗量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它指标间则不存在差异。表明:游泳锻炼对于体重增长量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可能是游泳锻炼增加了机体能量的消耗,不易造成能量的积累,致使体重增加缓慢。此作用在人类大众健身中也得以体现,并作为健身、减肥、重塑身体外形的重要手段之一。

游泳锻炼对大鼠而言是一种应激刺激,开始时可能对其本身及行为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游泳锻炼时间的延长,动物对此应激产生了脱敏,进一步适应了游泳锻炼。游泳锻炼10周后,各指标的结果也表明动物对游泳锻炼的适应。

大鼠遭受慢性应激后的行为与抑郁症病人的临床表现有相关性,如大鼠在Open―Field行为箱中活动减少反映了抑郁症病人精神运动迟滞的症状,大鼠1%蔗糖溶液摄入量的减少反映了抑郁症患者兴趣缺失,并且二者都有体重下降等。实验后4周,慢性应激介入,动物各组间发生了显著性变化。M组动物体重增长减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兴趣缺失,行为活动减少,模拟了人类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表明模型制备成功。ES组、ESE组与M组相比在体重增长量、食物和1%蔗糖溶液消耗量方面呈显著差异。表明游泳锻炼可以拮抗部分应激所致不良影响,同时也表明游泳锻炼的功效是有一定限制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时,既要考虑生物学因素,又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抑郁症的发病不仅仅心理因素为其致病因素,同样生理因素如疾病亦是其致病因素之一。在本研究中所用应激刺激强度为中等强度,对于机体产生损伤的几率较低,其中主要为精神因素所致,因无法摆脱刺激,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正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应激刺激对人类本身所产生的影响一样。

3.5各组动物肾上腺、海马组织和血浆中皮质酮含量变化分析反复的心理应激可使血液中皮质酮持续升高,引起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积累,造成内分泌代谢过分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M组动物血浆、肾上腺和海马组织中皮质酮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四组,可能是长时间的、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致使皮质酮持续升高,糖皮质激素积累,造成内分泌代谢过分增加的结果。提示M组动物对慢性应激刺激产生了不适,动物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出现内分泌功能失衡。结合在慢性应激期间随着时间延长,动物食欲减少、体重增长缓慢、毛色枯黄、精神抑郁等行为表现,推测M组动物处于抑郁状态,支持了抑郁症患者的皮质醇含量较高的观点。

持续14周的游泳锻炼可以使动物肾上腺、海马组织和血浆中皮质酮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适度的锻练对皮质酮的释放有良性的调节作用,能抵抗糖皮质激素的过量分泌。ES组和ESE组动物皮质酮的含量均低于M组,可能是慢性中等应激和游泳锻炼产生了交互作用,游泳锻炼拮抗应激所致消极影响的结果。提示适宜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对抗应激的能力,这也许是游泳锻炼预防抑郁发生的一种可能机制。

皮质酮水平在海马组织中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海马富含糖皮质激素受体(GR),而且是中枢GR含量最多的脑区,由于GCs与GR过量结合会对海马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激和HPA轴机能亢进时,海马极易受到高水平的GCs攻击,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使其受到损伤。大量资料表明,海马有大量神经纤维投射到下丘脑,影响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并参与HPA轴的负反馈调节。同时运动锻炼降低应激刺激导致海马组织中皮质酮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运动锻炼预防抑郁症发生的途径。

4 结论

1)游泳锻炼可以拮抗因应激刺激导致的动物行为指标以及肾上腺组织、海马组织及血浆中皮质酮水平的异常。

篇2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实习;临床工作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8(a)-123-02

放射科是临床医学一个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部门,其主要包括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两大主要部分。影像技术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给影像诊断提供通过影像技术检查所获取的图像,影像诊断则通过阅读图像进行疾病的诊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但即便如此,影像技术工作给人们的印象依旧是机械的操作影像检查设备,摆一摆摄影的看似简单的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一直以来都不如影像诊断那样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本院的医学本科生到放射科实习安排计划中,近年都不再有安排影像技术的实习部分。那么影像技术是否真如人们表面看的那样毫无技术含量不需要重视、而医学本科生也真的不需要进行影像技术的实习,本文探讨如下:

1 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性及与临床的关系

在放射科的日常工作中,医学影像技术部分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担负着来自临床各科室要求的影像技术检查工作,负责为影像诊断和为临床提供客观的、真实的、准确的图像资料以及准确诊断疑难病变的依据,因而影像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获取图像的质量,也就影响到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必然也影响到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效果[1]。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90%的诊断和治疗信息来源于医学图形和影像[2],因此影像技术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如今高新技术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X线摄影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早与多年前X线刚在医学上获得应用时只具有单一功能的普通X光机不同,各种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不断开发应用,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摄影(CR)、直接数字X线摄影(DDR)等,传统的X线检查方法已发展到能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上,对疾病的检查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并能深入到人体各系统、各器官上,所获取的图像不再局限于平面二维的截面图像,已能获得所检查部位的断面图像甚至可利用影像设备的多种后处理功能重建出三维、四维的立体图像等,从而为影像诊断及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为丰富的影像数据资料,并深刻影响到临床对疾病诊治方案的制定[3-4]。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治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影像技术检查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影像技术工作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显,因为要灵活运用这些先进的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并让其发挥最大效益为诊断和临床服务,亦即为诊断和临床提供能真实反映所检查部位情况的优质图像,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其所涉及的知识涵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物理学、电工学、摄影学以及计算机学等领域。如进行DSA检查,不同部位的血管造影检查,所选择的程序以及注射造影剂的流量、流速、压力等是不同的,特别是对于要行三维重建的造影,其相关参数的选择涉及的内容更多,不仅要依据导管的型号、导管插入的血管及进入血管的深度、患者本身的各种情况以及所用检查设备的功能特点等来综合分析制定,来保证获得优质的图像[5],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才能保证三维重建的进行;而对于多参数成像的MRI检查,扫描方案的制定及扫描参数的设置就更为复杂,没有较深的物理学知识、较广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是无法正确选择成像参数的,那么扫描图像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对于仅使用单一的X射线吸收成像参数的CT扫描则需进行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时间、螺距等扫描参数的科学选择,对这些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参数的设置,在考虑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还要考虑患者受照的X线辐射剂量尽可能的低[6]。所有这些都离不了影像技术工作,而仅靠简单的操作影像设备、摆摆摄影是无法达到目的,更不能充分发挥这些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潜能,可以说没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就不会有医学图像,那么医学影像诊断就无从谈起,一味的轻视与漠视影像技术都是不应有的态度。

2 医学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的意义

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临床工作能力,为其日后真正走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实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能力,并可能影响其一生。而影像医学与临床关系密切,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通过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检查来获得人体各组织结构的影像信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并已成为临床医疗越来越倚重的影像学检查。同时由于在我国医院里对于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的申请,实行的是由临床各科医生提出,并强调放射科无权更改临床医生所要求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因此面对各种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影像学技术检查项目以及开具正确的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单,则是临床医生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如果对各种影像技术检查原理、方法及其优势和局限性、临床适用范围缺乏了解,要作出正确的选择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生由于不完全了解各项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的原理、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等,使得不合理的、过度的甚至滥用影像技术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是劳民伤财,而且可能导致误诊、漏诊或延误患者疾病的确诊,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严重时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那么对于未来将成为临床医生的医学本科生来说,在实习阶段进行医学影像技术的实习实在是意义重大。

3 医学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的重要性

医学生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学理论教育,但影像学的课时并不多,影像技术所占的比例就更少,加上影像技术的理论抽象晦涩,单凭死记硬背很难理解记忆。例如由于各种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不尽相同,虽然反映到图像上都是以黑白的不同灰度呈现,但正常器官与结构及其病变在不同成像技术的图像上的表现就会不同,如骨皮质在CR或DDR、CT上显示为白影,在MRI上则显示为黑影,对于这些单凭在课堂上的听课就很难想像和理解。再有在普通的X线摄影检查中,各种摄影的设计,是基于最大化地显示所要观察的检查部位的实际情况,而对摄影的命名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单单依靠书本上的理论也很难真实感受到这些摄影的命名对观察摄影部位的实际情况的反映。如手掌正位、斜位的摄影主要是观察手掌部位情况,但临床医生常对手掌部位外伤的检查开出的是手掌的正位、侧位的申请,而侧位对于观察手掌部位外伤的情况价值不大;又如锁骨的摄影,常有临床医生同时开出什么锁骨正位、轴位和侧位的摄影申请单等,让影像技术人员无所适从,甚至引起医患矛盾。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一而足,因此医学本科生到放射科实习,除了要学习影像诊断的知识外,也应重视对影像技术的实习实践,通过影像技术的第一线工作的实习实践,如到CR、DDR、CT、MRI、DSA等技术岗位的实习实践及带教老师的讲解带教,巩固和强化医学影像技术的理论知识,了解各种影像技术检查方法的工作原理、成像原理,并实实在在地感受各种影像技术的不同成像原理在图像上的真实反映,从而更好地理解各种影像的异同,明白同一种病变在不同的影像技术检查下的表现可有不同;了解各种摄影对显示所检查部位的实际情况的关系;了解各项影像技术检查的应用范围及优势和不足,掌握各项影像技术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正确理解影像技术检查的正当化原则,避免日后走入临床工作不能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7-8],避免开具错误的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单,防止延误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医学生到放射科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是极其重要的。也因此建议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安排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时间,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常见病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成像原理,熟悉部分常用检查技术、操作程序等,从而在未来的临床医疗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杨世传.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J].哈尔滨医药,2009,29(5):60.

[2]秦宇红,李春燕,黄福灵.医学影像学实习课改革设想[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25):270.

[3]邵为景.浅谈医学影像学的检查原则及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37.

[4]李坤成.医学影像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J].前进论坛,2010,50(8):54-56.

[5]张延成,张翠燕,耿静羽,等.3D-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6):83.

[6]任庆余,杨星,赵进沛,等.加强医用X线、CT临床合理应用的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1):69-70.

[7]邓爱平,李新文.X线检查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2):151-152.

篇3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risen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du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in medical imaging experiment teaching, constructs a simulated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experiment environment. It takes the man-machine interactive way, and has innovative, alternation, aptitude, simulation, openness and expansibility, etc. It achieves positive result in improv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effect, improv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study, and fostering students' skills and thinking ability.

关键词: 虚拟仪器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课程评价;虚拟实验

Key words: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curriculum evaluation;virtual experi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232-02

1 概述

随着现代医学实验课程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医学仪器实验由于场地、维护费用等现实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资源都比较匮乏,使得医学实验教学不得不寻求更新的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实验手段。虚拟仪器技术即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等支撑下,架构支持真实实验环境的虚拟实验平台。虚拟实验平台形成了一个虚拟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操作、控制、分析、观察和实验,同时控制真实的实验环境。这一技术有许多的优点,如交互性很灵活、对硬件资源要求不复杂,更简易,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成为解决可视化知识学习的又一重要媒体技术。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正是立足于时代的高度。虚拟仪器技术与课程整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丰富学科知识、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影响比较大。

近年来,在医学类高职院校实验实践教学中,非常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所以基于虚拟仪器的实验教学更突出了其优势,因而该技术在医学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医学影像技术传统教学的缺陷

板书教学是医学影像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实验室动手操作实验。医学影像实验教学在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时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在使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形成职业岗位能力等方面起到许多积极的作用。传统的实验教学并不完善,还有不少的不足。由于大型影像设备昂贵,验耗材较多,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无法或很少实现。实验资源有限,不能做到人手一机,分组过大,难以反复训练,造成实验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医学影像虚拟实验的设计和优势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要求学生能够操作大型的影像设备,如CT、MRI等,这些设备价格昂贵,体积庞大,操作使用复杂,需要学生长时间练习操作。一般院校很难满足这些大型设备的教学使用需要,而虚拟仪器技术可以解决和克服这一难题。我们学院和徐州医学院合作,利用计算机仿真、数据库、图像处理、虚拟实现和三维重建等编程技术对现有的影像设备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开发了系列化大型医学影像设备CT、MRI、PET-CT仿真操作训练系统。仿真当今主流CT、MRI、PET-CT扫描工作站的常规操作,不需要设备主机,形成相应的仿真工作站,模仿真实CT、MRI、PET-CT扫描工作站的操作流程;从而实现不需要投入大型设备,就能做到学生人手一机进行操作训练,满足学生学习和掌握大型医疗设备扫描操作基本技术的需求。

篇4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现状;未来;综述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40-01

随着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它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由X线、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CT、数字减影血管造成影及介入装置、磁共振成像所组成的医学影像学家族已经成为临床主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医院现在化的重要标志、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及医院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现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展望综述如下。

1 医学影像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新型射线(a kind of new rays)。并于11月22日为夫人拍摄了一张手部x线照片,也是人类第一张x线影像。随后,x线被广泛的应用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形成了放射诊断学和放射治疗学。x线还用于疾病的预防、康复和预后随访。在医学之外,还用于x线衍射分析和工业探伤等多种用途。因此,x线的发现对人类作了重大贡献。1971年亨氏菲尔德发明了CT,将传统的X线的直接成像转变为间接成像,从而奠定了现在影像学的基础,随后出现的MRI、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等影像学技术,以及近期出现的分子成像和光成像,使医学影像学在显示形态学状态之外,还能完成组织器官功能检查,并最终在分子和细胞水平显示组织、器官的化学成分和代谢变化。

2 医学影像学现状

曾经在我国长期使用用的x线透视检查的应用逐年减少, 大型医院或者发达地区的中小医院已逐步取消透视, 而代之 以x线摄影检查, 且以DR检查占主导地位。传统 X线造影检查被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所取代 首先是 X线脊髓造影检查被 MRI所取代;其次是多排螺旋CT和MRI结合光学内镜逐步取代 X线消化道造影、经静脉肾盂造影和胆道造影等检查;然后是 DSA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逐步被CT血管成像和MR血管成像所取代。 伴随设备的逐步普及,CT已经成为临床(尤其急诊)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MRI具有无创伤、 无射线辐射危 害,成像参数多、获得的信息量大,软组织对比度最佳等显著优点,是最活跃的影像学研究手段,已经成为很多重要疾病的确证诊断方法。超声以其设备普及、价格低廉、无创伤、无射线辐射危害、可在病床旁边实施和便于复查等优点, 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主要的影像学筛选检查技术。以早年的CT为起点,CT、MRI等设备开始提供横断层面影像。同时,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今天已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上述的信息“重组”(reformation)为三维的、分别显示兴趣结构的、带有仿真色彩的,甚至以内窥镜的信息模式显示的“直观信息”。举例说,一个重度创伤的病人可能会有骨折、颅脑损伤、内脏损伤、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今天,只需用CT从头到脚在数十秒钟内完成采集,病人即可回病房作急症处理,而放射科医师可使用一次采集的信息分别显示出骨骼、颅脑、内脏、血管等结构与病变,并给急症医师提供“直观的”兴趣结构的三维的、彩色仿真的诊断信息。这样的信息已经超越了大体解剖学的可视能力,达到了即使在手术刀或解剖刀下都不可能完全洞察的水平。

3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各种医学影像学设备向小 型化、专门化、高分辨力和超快速化方向发展,MRI和CT的全器官灌注成像得到临床普及应用。虽然目前MSCT主要生产厂家的设计理念和主攻方向不一致,导致彼此设备的差异巨大,但是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CT机的构造(包括发生器、X线球管的结构和数量、探测器种类和排数等) 将发生实质性变改, 也许球管和探测器的旋转速度更快,使MSCT的时间分辨力突破50 ms大关,使心脏得到真正的“冻结”,而探测器材质的改进能显著提高MSCT的空间分辨力。 各种介入治疗成为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集诊断与治疗一体化的医学影像学设备也在不断成熟和普及, 使疾病的诊断更加及时、 准确,治疗效果更佳。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外科手术方案、 由影像导航 系统直接引导外科手术入路、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并在术中直接应用MRI对病灶切除范围进行现场评价会逐渐普及应用。在影像学网络化的基础上,医学图像处理将成为常规,而服务器软件取代工作站,实现多点同时后处理,并使图像后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伴随远程影像学的普及和宽频带网络的应用,医学影像学图像的远程传输更为快捷,图像更加清楚,影像学科医生可以在家里或者在出差旅途中完成诊断报告。

分子成像是医学影像学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伴随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会有多种组织、器官特异性对比剂问世,这些新型对比剂能显示特定基因表达、 特定代谢过程、特殊生理功能,其毒副作用更小、对比增强效果更佳、诊断的特异性更强,真正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开发疗效监测对比剂(或称分子探针),以在最短时间得到治疗的反馈信息, 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疾病的靶向治疗。除PET外, 其他医学影像学技术也能直接用于药物的研发和监测疗效,在活体早期、连续观察药物或基因治疗 的机制和效果,以利于药物筛选和新药开发。此外,分子成像方法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将得到持续改进,并开发出用于分子成像的影像学新技术。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展还将导致影像学科内部人员构成发生变化,物理师、数学家、生物医学工程师、计算机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占影像科室人员的比例越来越高,针对某种重大疾病可以组建包含内、外科和影像学医生的新型科室。医学影像学检查不仅在诊断与治疗的环节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在疾病预防、健康体检、重大疾病筛查、健康管理、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方法选择、疗效评价、康复等环节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医学影像学科的地位必将不断提高。参考文献

[1] 贺延莉,王亚蓉,殷茜,等.T-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势[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6):657-659

[2] 刘卫宾,韩冬.浅析普通X射线摄影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1):115-115

[3] 蒋震,沈钧康,宦坚,等.医学影像学研究生读书报告的方法学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0):1179-1181

[4] 高艳,李坤成,杜祥颖,等.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比较影像学的重要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79-80

篇5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CT;CR

医学影像主要包含X线片、超声、核磁共振以及CT等多种医学技术,其相对于传统临床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伤害小等优势,由于现阶段影像学发展迅速,其使用原理和检查方案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并且其诊断范围也各不相同,因此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对检查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1]。

一、资料与方法

1CT影像技术分析CT主要是采用X线对受检者人体某部位或组织进行逐层扫描,然后采用计算机对诊断信息进行重建,以此获取受检者横断解剖图。现阶段,C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比较广泛,并且也存在显著的临床优势,诊断过程中所获取的横切面图像分辨率也比较高,扫描操作比较简单、速度较快。其缺点主要在于扫描范围、速度和质量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起到制约效果,对此相关科研人员应对此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

2CR影像技术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CR)主要是在影像板(IP)接收X线模拟信息后,扫描仪器中的激光阅读仪再次扫描影像板(IP),并使用数据转换器转换为图像。此技术能够使受检者通过以此摄影获取更多层次的身体信息,其优点在于降低受检者接受X线的剂量,并且其曝光度、宽度以及密度动态等都比较大,所以此技术可以在摄影量不足的情况下显示更为清晰的图像,有效避免了因为参数选择不合适而出现重拍的可能性[2]。

3超声成像(USG)技术分析USG技术主要是采用超声波对受检者身体进行扫描,同时对其器官组织反射、投射信号等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人体器官图像。此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有点在于无创伤、无辐射并且价格相对也比较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超声成像技术主要包括A型、B型、C型、D型和M型。

4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分析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在外部磁场的影响下,然后利用其与受检者体内组织中与之相关性的原子核,例如13C和23Na等,从而形成磁共振现象,并经过处理后形成图像。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受检者处于静磁场中,同时还需要其保持静磁场Z方向和长轴方向平行,接着使用脉冲频磁场作用受检者患处,然后采用计算机对输出共振信号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形成三维立体图像或二维断层图[3]。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

二、医学影响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1C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C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在腰间盘突出、寄生虫病、颅内肿瘤、听骨破坏、鼻窦及鼻咽早期肿瘤等头颈部病变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CR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CR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因为会采用射线,因此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且其在诊断软组织病变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在骨骼疾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对神经系统中脊椎病变以及存在颅骨病变的患者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其在腹部脏器和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诊断中效果不够理想[4]。

3超声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超声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良性和恶性肿瘤诊断过程中,并且其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特别是对于存在浅表淋巴结诊断和乳腺恶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此技术还可对患者内腔进行检查,主要采用微型探头对患者消化道内存在的小肿瘤进行识别,同时对肿瘤侵犯范围和转移程度进行精准判断,在食道肿瘤诊断中应用更具重要性。

4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磁共振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其对受检者各组织具有较强的分辨力,临床上通过其对各系统疾病进行诊断,主要应用于先天性残疾、肿瘤以及创伤等,并且在中枢系统、脊椎、膀胱以及子宫等部位临床诊断有显著的效果,因为此技术不需要对比剂即可对患者血管结构进行有效成像,所以所获取的信心更为可靠和有效。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DSA由于没有骨骼与软组织影的重叠,使血管及其病变显示更为清楚,用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可很好显示血管及小病变,可实现观察血流的动态图像,成为功能检查手段。DSA设备与技术已相当成熟,快速三维旋转实时成像,实时的减影功能,可动态地从不同方位对血管及其病变进行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对介入技术,特别是血管内介入技术,DSA更是不可缺少的。

篇6

1.1PACS教学系统的优势(1)可以节约时间。在课前挑选适合的医学影像图片,并进行储存,以后可以不断添加更好的医学影像图片,建立一套完善的医学影像图片实践教学系统,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时间。(2)可以节约成本。现在的放射科已经成为无胶片的科室,影像胶片全部归病人所有,打印教学用影像胶片需要成本,而PACS系统的医学影像图片库有节约成本的优点。

1.2PACS教学系统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课效率在传统影像实践教学中,上课时老师必须准备教学片,既不方便,又容易混淆和丢失;PACS教学系统建成后,学生可直接在电脑上进行阅片操作,直接获取所需的医学影像图像,操作非常方便,简捷又快速,既节约了人力又节约了物力。老师可从比较繁杂的而且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致力于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研究。Nagy等研究结果显示,PACS教学软件的应用将提高45%的临床教学效率,教学效价比提升15%。

1.3PACS教学系统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PACS教学系统的应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随时调取感兴趣的病例资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实践教学中学生在课后不方便再次观看已经放入片库的教学图片,要复习以前阅过的图片比较困难。由于PACS教学系统具有自动检索的功能,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PACS系统中浏览影像图片资料,解决了自主学习的问题。

1.4PACS教学系统的应用可极大的促进远程教育PACS教学系统数据库建立起来后,可以进行网络共享,因此可以通过网络对交通不便利、医疗条件较差地区的医生进行远程培训,教师与学生在任何终端机都能获取系统信息进行教学、辅导和浏览自学等。同时也可以加强各医院之间教学内容的交流与互补。

2PACS教学系统系统应用于影像实践教学应关注的问题

2.1完善影像教学资料的搜集和管理利用学校附属医院和相关兄弟医院,搜集大量临床资料,完善影像教学资料的搜集和管理,解决以往教学片,因各种外界因素造成的损毁、发黄变质、乃至遗失等管理难题。PACS教学系统的影像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医院从事教学的医生有针对性的留取大量图片、视频资料,还需要其他科室的配合,更要跟踪影像医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不断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以保持数据库的先进性和完整性。

2.2实现实时影像实践教学随着医学影像实验室硬件设备的完善,将多功能多媒体实验室的电脑与附属医院进行联网,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教学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系统可以利用图像处理与传输系统(PACS)把通过筛选和处理的有价值病例,直接从临床影像PACS传输到教学会诊系统服务器,供学生学习和会诊参考,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套和医院完全相同的工作状态,直接模拟了医院诊断环境,增加学生兴趣。

2.3积极探索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PACS教学系统的实践教学并不是单纯地提高了读片的质量和数量,同时也为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提供多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PBL)、以病例为中心等多种方法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动态地组织影像临床教学资料;学生可以直接在与计算机上进行操作,通过查询功能直接获取所需的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图像进行学习,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一个整体的影像学习观,加深学生对各种疾病影像表现的认识。

2.4实现考试形式的改革随着现代科学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传统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考试大都局限于理论笔试,仅能对学生一些知识点的记忆能力进行考核,却对医学影像的诊断能力无法评价,具有其片面性、局限性。也不适应当今临床医学生的临床能力考的要求。通过改革考试方法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并进一步促进医学影像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篇7

影像医学的发展历史

早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1],开创了影像医学的新篇章。近年来影像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影像医学设备不断更新,检查技术不断完善,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融入,使影像医学如虎添翼,增添了活力,丰富了内容。

影像检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

X射线检查:主要包括X线片、摄影术、萤光透视镜、牙齿摄影、心血管摄影、血管摄影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结构层次显示比较丰富,有利于整体观察受检部位的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②检查相关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其费用相对低廉。③可灵活变换进行动态病变观察,但由于影像难以长时间保留图像,所以不利于以后治疗过程中的对比分析,同时对细微的病变发现比较困难,而且患者需要接受较大照射量的X线,最好在检查之前应做到目标明确。④密度分辨率较低,对组织密度差别较小的部位不能显示足够清晰的图像。⑤CR和DR虽在图像的清晰度方面较传统X线检查更好,对某些结节性病变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但对肺间质和肺泡病变的显示效果仍与传统胸片差别明显,而且该方法的成本也会更高。⑥钼靶X线摄影是根据各种组织对X线存在不同吸收量的原理,可将脂肪、肌肉和腺体等密度差距不大的组织在X线片上形成良好对比的影像,该方法多用于对软组织形态及病理变化的观察。电脑断层扫描(CT):是X线与计算机技术联合形成的医学影像系统,多用于头四肢关节、腹盆腔、肝肾胰脾、胸部、颈部以及软组织的检查,分辨率高,图像清晰。主要特点:①CT检查无需应用对比剂的情况下,可为多种疾病提供诊断依据。②强化CT:在静脉注射碘对比剂之后,可是否存在血管性病变的疾病做出判断。③高分辨率螺旋CT的应用:高分辨率螺旋CT可以获得多层面图像数据,对病灶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同时能够对病灶细微结构进行观察,图像十分清晰、直观。核磁共振成像(MRI):是根据人体组织含水量的差异而研发地一种非介入性的探测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出体内各解剖组织及相关的关系[2],对病灶的定位和定性非常好,特别是对早期肿瘤的诊断[3],意义重大,图像非常清晰,且对人体无电离辐射影响。超声成像(USG):超声成像应用广泛,操作简便,无痛苦,目前主要有超声造影、谐波成像以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可获得患者器官的任意断面图像。近年来,与X线相结合,钼靶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4]。内视镜:根据内视镜所到达的部位不同进行分类:分为喉镜、鼻窦镜、关节镜、腹腔镜、电切镜、尿道膀胱镜、神经镜等。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内视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些内视镜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既能做出诊断又能进行治疗,如内视镜的光导纤维能输送激光束,可以封闭出血的血管,灼赘生物或肿瘤。其他:包括单一光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5]、正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热影像技术、光声成像技术、显微镜、萤光血管显影术等。

医学影像的综合应用

篇8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思考;教学体会

医学影像设备学,是一门集理、工、医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重点就各影像设备结构、原理、电路分析等进行研究,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医学影像设备不仅能够获取形态学图像,还可以获得血流、功能、代谢等各方面图像,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也对该学科教师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对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问题的思考

医学影像设备学作为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泛、内容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当前,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教材滞后,更新速度慢。无论对于高等教育出版社,亦或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权威性教材,由于该学科所涉及内容多、篇幅有限,因而很多只是对各设备原理、流程、参数、指标等进行介绍,缺乏成像原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要求学生开展该学科学习前,必须掌握足够的影像技术检查方面的知识,设备成像原理、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认识之后,方可确保该学科的教学效果。加之影像设备更新速度快,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该学科专业性较强,而教材需求量不大,教材出版周期长,因此,普遍存在着教材陈旧、落后等问题。

(2)学生认识存在着误区。不少学生都存在如下误区:一是其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为影像诊断,而非医学工程,因此,很多人认为无必要学习影像设备学;二是该学科属于综合叉学科,内容深奥、枯燥,因此很多学生表示难学;三是由于该学科教学时间较短,加之学校设备更新速度较慢,因而学生认为自己花费了很多精力,所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3)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多数从事该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多具有电子技术、物理、、计算机等专业背景,而由于该学科涉及面较广,覆盖高新技术知识,因而多数教师无论是知识体系的深度,还是广度都达不到要求,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2 加强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措施思考

(1)结合教材滞后等问题,及时补充新内容、新知识

针对当前医学影像设备学教材存在滞后等问题,教师应当加以总结,并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和内容。依据最新所能接触的新技术、新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可借助于互联网,大型医疗设备生产厂等,获取最新设备资料,不断充实教材知识。例如,就每年所举办的北美放射学会上,不同公司所的各种类型的影像设备及新型技术,都应当补充为教学内容。此外,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加入新型设备工作原理动画视频、图片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积极性,更好地理解新技术及设备的原理,获取扎实的专业知识。

(2)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制定层次化教学方案

针对学生的误区,应加以正确引导。一方面,医学影像设备作为该学科学习的基础,若缺乏影像设备的学习,则学好该学科将成为无源之水无从谈起。很多该学科的专家教授不仅在医学诊断方面是专家,在影像技术、影像设备方面更是精通。另一方面,虽然医学影像设备学的某些知识点涉及到理工科等多门学科,但是,学生的学习重点应放在设备原理、结构、功能、应用方面,因此,只要学生能够用心去学,这项并不是无法掌握的。此外,结合各层次学生,应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善于把握教学核心,对课程的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就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学生,可采用讲解教学方法,就基础知识薄弱的大、中专学生而言,除了需要讲授专业知识,还需要对之前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由于影像设备成像原理各不相同,教材中也不包括此类内容,因而当涉及某设备前,必须对其成像原理进行复习,使学生明确各设备的优势与缺陷,将各设备加以横向联系、对比,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构建起立体知识链结构。

(3)加强教师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必须结合学校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培训教育模式,就设备缺乏的学校,应适当安排教学工作,并为各教师提供外出深造、学习的机会,使其通过专项进修,学术交流,逐步丰富自身的实践知识与专业能力,积累学科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还可聘请该学科工程技术人才前来讲授某些章节的内容,或开展专题讲座,对教学工作加以指导。就拥有丰富设备的学校,就该学科某些章节教学工作,可委派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各设备现状、性能参数、原理、流程等加以讲授,以大幅提高教学质量。

3 结语

总而言之,医学影像设备学属于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客观性的综合性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及有关设备的推陈出新,要求这门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快更新自我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不断改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注重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我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循证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探索循证医学在影像医学教学中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 循证医学对影像医学教学的影响

循证医学是在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发展和完善、最佳证据数据库的产生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是道德准则和公理在医学上的体现,是先进的临床医学模式和临床实践的方法论,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健康的需要[1]。循证医学对影像医学教学有深远影响:促进临床疾病医疗决策科学化和学科发展;提高临床医生业务素质;培养医生发现临床难题、关注科学发展水平的能力;加强临床与临床流行病学科学研究;改进临床教学培训水平,为培训一支素养良好的医学影像教师提供有力保障;为影像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信息,实现卫生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方便病人进行自身信息检索,监督医疗,保障自身权益。因此,将循证医学应用于影像医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影像学生树立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医学观,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察学生对影像医学和循证医学基本原则、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循证医学知识,独立解决学习或医疗实习中碰到问题的能力,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2 循证医学对医学影像教学的要求

2.1 循证医学对放射科医生自身素质的要求

由于应用信息技术和逻辑方法的查证、评估以及运用最新原始文献的技能是循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循证医学在影像医学实践过程中,医生自身素质非常重要。放射科医生应把国际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创始人SACKETT对实践循证医学者的四项要求贯穿于影像医学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早期接触和熟悉这方面的内容,可为他们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全面准确掌握病人病情,避免盲目、教条使用最佳证据,结合国情与病情实现影像诊疗的个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循证医学尊重权威与专家的宝贵经验,但不把它们视为临床实践的惟一主要依据。循证医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对病人准确的诊断,没有正确的诊断,治疗就无从谈起,再好的证据也没有价值。这就要求放射科医生必须经过严格的基本训练,熟练掌握循证医学和影像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真实可靠、临床价值高、适用性强的诊疗证据,以指导自己今后的医疗实践。同时要求放射科医学生必须进行踏实的临床基本训练,正确收集病史、查体和检查结果,掌握病人的真实情况,善于发现临床问题;注重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更新,与时俱进,以提高影像诊疗的准确性。

2.2 成立以医院为中心的多单位合作的学术机构

目前全国各学术机构意识到循证医学教学的必要性。1999 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循证医学机构“循证医学中心”。2000 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与美国合作开展循证医学项目研究[2]。由于循证医学涉及面广,对研究内容常需要动态追踪。因此循证医学研究项目的顺利开展,往往需要临床医生与临床流行病学专业、医学情报专业及统计学专业的人员共同参与,也要求科研管理工作者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3]。因此,成立以医院为中心的多单位合作的学术机构,能促进多学科的渗透、交流和发展。

2.3 加强影像医学教师专业培训

循证医学是以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生物)统计学、信息技术、最佳证据信息源(数据库)作为学科支撑和技术支撑的临床医学模式。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掌握相关学科和技术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为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选派中青年影像医学教师到专门学术机构或国外学习。只有在影像医学教师对循证医学整套理论和方法熟稔的基础上,才能将循证医学的“三原则”和实践循证医学的“五程式”[1]融于医学影像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高质量科学研究,并从论证强度高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诊断措施中获得最佳证据,使学生充分领会循证医学理念,达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目的。

3 影像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影像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观点,建立适应现代医学教学的新模式,对提高当前影像学生临床思考和诊疗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放射科医生对循证医学概念的融会贯通,能改变以个人临床经验和推论为基础的认知方式、以病理生理学等实验或临床指标为评估标准的临床实验、以小范围或小规模临床研究为制定临床指导原则的传统医学模式,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并能在传统医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临床实践应以科学证据为依据,强调根据证据做出医疗决策,而证据就是当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医学影像教学中同样要求将医生的个人专业与来自系统研究的科学证据相结合。

循证医学要求放射科医生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尊重病人的意愿,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方案。

所以医学影像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是病人自身价值和愿望实现的要求,是培养具有从群体宏观水平研究医疗决策证据能力,以及能用科学的最佳证据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医生的要求。

医学影像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也是最优化个体诊疗原则对现代医生的要求。最优化个体治疗原则是循证医学的最大特点,即强调诊断治疗方案是最适合于个人的,近期或远期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干预措施产生的效益远大于其危险性和成本[4]。

4 循证医学在影像医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4.1 循证医学在影像医学教学方法改进中的应用

影像医学是影像学生的必修课。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学(技术)在20世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单纯的放射诊断科室发展成为当今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大型临床医学影像科室。CT、MRI、DSA、CR、DR、PET、SPECT以及超声等先进影像设备用于临床并深刻地改变着原有影像技术教育的内涵。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对专业人员素质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促进高科技技术人才以及影像医学生与高精尖设备的有机结合,形成医学影像学先进技术与现代化医学影像教育管理相互配合的优势,是当前医学影像技术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循证医学和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不同,它是在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寓于医学影像教学中,能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到发现问题并寻找最佳科学证据以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实验课教学中,为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我们增加对学生自学的引导性教育和讨论性教学。并建立适应开放实验教学的“创新实验室”,开放的时间空间、开放的实验内容、开放的软件资源和开放的实验指导可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独立实验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的目的[5~7]。

所以,在实践医学影像教学中,运用循证医学理念,实现实验室开放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提高投资效益,而且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循证医学在数字化教学中的应用

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以自主学习和远程交互式学习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在理论课和见习课授课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训练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医学图像可同时与解剖图谱、临床病史体征、实验室资料、超声结果、手术所见及病理图片对照。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授课模式,能启发学生的横向思维活动,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其养成科学的临床辩证思维习惯[8,9]。所以,PACS诊断工作实际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类同于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即提出临床问题、寻找证据、结果分析、系统评价后的结果再服务于临床的全过程。

总之,循证医学为影像医学教育改革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是放射科医生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循证医学教学使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增强,并能运用所学得循证医学知识客观评价原始文献,大大改善他们对待影像医学专业杂志文献的态度。为进一步提高影像医学教学水平和质量,为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放射科教师,要求医生熟练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理念融于相关教学中,加强同国外同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多方位地促进医学影像学课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泰相,刘关键. 关于循证医学的问题与思考[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5,5(8):636640.

[2]李富军,袁军,姚战鹏,等. 关于临床科研管理引入循证医学思维的探讨[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5,12(2):182.

[3]陈进,李幼平,李静. 从考试改革探索循证医学教学方法[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5,5(7):511514.

[4]刘学礼. 循证医学的发展及其伦理思考[J]. 医学与社会, 2005,18(12):4951.

[5]王境生,袁力,袁聿德,等. 国内影像医学(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21(9):987990.

[6]袁荣涛,李宁毅. 循证医学——21世纪的临床医学[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3,39(1):119110.

[7]于建中. 浅论循证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改革[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5,41(3):272.

篇10

大会以“走向新医学影像时代――多影像融合与信息集成”为主题,包括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领导、医学影像学专家、临床专家和医疗信息化专家在内的13位演讲者,围绕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医学影像数据中心、医学影像三维重建在临床中的应用、多设备影像数据融合及应用、IHE标准化建设、PACS技术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做了精彩演讲。

来自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专家和用户500余人次参会,锐珂、富士胶片、爱普生、华海盈泰、西门子、飞利浦和爱克发医疗等公司分享并展示了各自的新产品或技术方案。

赵自林在开幕致辞中首先对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第六届中国PACS大会’的召开,一是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搭建技术交流的平台;二是让各位嘉宾了解我国医疗装备影像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三是通过IHE给医疗机构提供各类数字医学装备、医学信息系统技术的思考方向,并协助相关厂商的产品与国际最先进最规范的产品接轨。”

学术报告精彩纷呈

雷海潮的发言题目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与信息化支撑”,他认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应该做思路上的调整和转变:一、从以前以科室和机构为单位推进信息化建设转到区域水平上;二、从大中城市向农村和基层机构转移;三、从之前主要服务医护人员,逐步转变为服务社会、决策者、居民家庭和患者;四、从单一的封闭系统向综合开放的平台转变;五、从信息化科室、医院或疾控中心单独建设向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同参与转变。

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韬的发言题目叫“影像数据与临床信息集成”,他对临床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影像数据临床的共享模式进行了分享。在对未来的展望中,王韬认为:影像共享的手段和渠道将会千变万化,更人性化、更直观的3D打印技术将逐步应用到临床中去;以服务于患者为导向的掌上应用和微信平台的扩展应用会层出不穷;借助大数据应用的强大力量更迅速地确诊与制定治疗计划。

作为此次大会的协办单位,锐珂亚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2014年推出了Vue VNA临床档案中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实现全面的临床数据共享,以患者为中心实现临床数据整合,支持医院的临床及管理决策。该产品具有的优势有:更快捷、更全面的数据访问,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以及更安全、更可信的数据。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营业开发部新业务方案策划科经理周健介绍了“OPS打印合约服务”,OPS是根据用户的预算、打印量、具体打印需求等情况量身定制的打印方案,既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又能减轻医院资产压力。

西京医院数字信息中心主任蒋昆的发言题目是“PACS的应用与发展”,对PACS发展现状、挑战及前景进行了梳理,他认为,院间异构系统的数据共享可用便携式患者光盘实现。该院采用华海盈泰的PACS系统,实现了无胶片化、无库存管理,全院影像资源共享,工作流程优化,影像诊断水平得到了提高。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俊华介绍了“面向大数据时代的影像产品和集成平台”,西门子syngo.plaza调阅图像速度可达 200 图像/秒,可实现DICOM 图像接收、存储和管理,遵从HL7标准,可实现统一的报告和图像以及非DICOM图像的接收和存储。

三维影像热度持续

三维影像中心是本次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方面国内领跑者上海医院和华西医院的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上海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萧毅对医院三维后处理中心的情况进行了介绍。飞利浦星云3D影像数据中心上线后,临床科室和影像科的互动明显增多,对于项目带来的好处,萧毅总结:搭建了多学科交流的平台、锻炼了团队人员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了人员后处理能力及诊断水平……下一步,他们计划构建一个手术设计实验室,可以为临床提供麻醉、手术方式、预后判断等相关的数据。

华西医院三维影像中心副主任吴文韬的发言题目是“多模态高级影像后处理临床应用价值”。他介绍,在美国,临床医生和影像医生的联系非常紧密,后者甚至会在手术室里为前者提供支持。他认为,开展高级影像后处理项目需要包括以下要素:高效智能化的云计算平台、全面深入的多模态高级影像后处理技术、跨专业的医技护一体化团队、标准化的影像引导诊疗流程和临床应用、跨学科的医疗和产学研合作。

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副教授李学军对医院合作研发的“E-3D数字化医疗三维设计系统”进行了介绍,该系统拥有方便的医学影像处理功能,能对多模态影像数据进行融合,构建精细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清晰显示复杂解剖结构、病变和畸形特征、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直接进行个化性三维解剖测量和手术方案设计,模拟术后效果。结合先进的3D打印技术,系统能导出和制作高精度的医学组织三维实体模型,为临床手术规划、手术演练、医学培训和教育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富士胶片的产品应用专家王成的报告题目是“富士Synapse 3D影像后处理解决方案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对Synapse 3D产品进行了介绍,它包括基础分析工具、影像诊断高级分析工具、心脏分析工具和手术模拟模块等四大分析工具。

离临床更近一点

近两年,“中国PACS大会”一直在尝试转型,希望能与临床离得更近一些。以本届大会为例,除了来自医疗IT界的专家,上海医院、华西医院和云南二院的医学影像专家,主办方还请来了湘雅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临床专家做分享。据统计,参会人员中影像科医生和临床医生的占比达41.46%。

萧毅在演讲中说:“大会把顶层设计、日常管理、设备创新和一线使用等所有人员都聚集在了一起,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一位来自上海某企业的PACS研发人员向大会反馈:“本次大会涉及内容较广,且具有一定的深度,相信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产生良好的指导作用。”从与会者的反馈来看,这种转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