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

篇1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教育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的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的语文教育应当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起健康的精神世界,使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笔者将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问题;高进措施

1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育十分强调对于教材知识的讲解和传达。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师备课,讲解和教学目标的设定都依赖于教材的内容。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课本的文化知识掌握十分熟练,但是长久以往,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语文,人文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同时,机械的知识点的学习使得本来十分精彩的语文课程变得枯燥,学生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语文,难以提起对语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精神,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文价值的灌输与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传统的语文教育方式有待提升。

1.2初中语文教学缺乏有效的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一味按照教案讲述课本内容,对于所有知识点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讲述,很少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地提问,课堂气氛十分地沉闷。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知识任务式的学习。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使学生无法及时地表达自身的想法,教师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这样一来不但抑制了学生开拓思路,也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判断。

1.3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缺乏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的不断推广,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教授的主体也一直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永远是讲台下听课的角色。教育改革倡导新型的教学理念,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缺乏对语文知识自主的探索的过程,因此独立学习的能力下降,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所下降。

2改进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措施探究

2.1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人文精神:

改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改变教学的思路,端正教学目标,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因此对于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对初中语文课本的学习。还有不少的教师擅长于针对课本讲课却缺乏对学生的人文价值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在教学中不断融入人文精神,将灌输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修养纳入教学目标。

2.2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职责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传达,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也十分地重要。教师应当重视与学生的及时互动与交流,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应当注意抛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十分有利;教师也应当在课上时刻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点学习的反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教学疑问,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做出回答,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学生的问题。

2.3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要改善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应当向学生灌输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的思想,不要将语文课堂局限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体验语文、穿心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多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关注新闻报道和优秀文章,语文知识不仅仅存在于课本中,生活中有很多优秀的读物和文章都是语文学习的对象,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语文教学索然有一定的模式和教材,但是教师应当提升自身对于语文学科的认识,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通过学习语文全面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

作者:曾丽琴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滨江校区

参考文献

[1]钱动水.用“合二而一”思想指导初中语文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1(12).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误区;改善措施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在教学中应用了创新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整体教学情况分析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是当前初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实际教学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标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固定的,刻板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这样就导致语文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目标无法达成。有些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使用一种方式来进行教学,没有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地失去兴趣,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降低。

2.教师采用粗放式教学方法,没有将引导工作落实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粗放式的教学方法,其中最常见的误区就是教师没有做好引导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进行教学工作,并没有真正的领会到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更没有对语文知识的美感以及其素养进行了解,这样的情况就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教学效率较低[1]。另外,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不同学生对知识理解以及掌握能力不同的因素,所以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性、分层次的教学,这样就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3.教学策略不科学,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不科学,而且教师也没有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此种情况就导致教师对学生并不了解,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

二、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个体主动性

近些年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课程标准对各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并在教学中吸取先进的教学观念,丰富自身的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而开展层次性教学,这样可以满足不同个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2]。

2.改进教学设计,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目标,并采用枯燥、单一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现状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着不利的影响,鉴于此种情况,教师应该改进教学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进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重视的是“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在改进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应将“学”放在首位,进而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教师在讲解《猫》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和猫有关的视频,当学生看到非常可爱的猫之后,就会对课文产生兴趣,在这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感情的阅读文章[3]。

3.完善教学评价

初中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虽然有着自己的想法,但有些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在这个时候,若是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错误的想法一旦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再想将其改变就十分困难。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对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有效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与此同时,教师通过评价工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想要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就应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进而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郑少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与改善措施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9):179-179.

篇3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教学模式的转变:由“课堂教授型向指导策划型转变”。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教学思维的转变:由“机械模仿向创造性思维转变”。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篇4

一、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既是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感知和运用能力,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较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感觉到教师非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就会主动地亲近老师,进而喜欢上语文。相反,如果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比较紧张,就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进而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平等对待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上的服务、帮助,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在不断优化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学习的时候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要求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以更加新颖灵活、富有感召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环节时,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把握教学的层次性,利用教师本身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广博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整个课堂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讨论、交流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通过自己灵活多变、声情并茂、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更好地展示有关内容,吸引学生,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运用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方式来服务于语文教学,从而更好地创设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增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因而,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自己的教学,以更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实现优化教学、优化设计、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学习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学生创设各种适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展现有关教学内容;也可借助一定的图片、模型等增强学生的直觉体验,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更多地感官刺激。学生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直观体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中收获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借助合理的教学评价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强烈的渴望,那就是成为一个被别人认可的人,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自己最亲近的人或者更多的人的肯定与表扬。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更多的肯定和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强化学生的自我价值意识。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合作教学 现状 优化措施

合作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交流水平,强化教师与学生间交流的新型教学方式。其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教师们在选用合作教学法进行初中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是特别不利的。所以,如何解决初中语文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便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之一。

一、初中语文合作教学现状分析

(一)形式化现象严重

合作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合作教学理解存在偏差。绝大部分教师在选用合作教学法展开初中语文教学时,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形式多样化,然而其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这种花样百出、毫无重心的合作教学方式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提升。

(二)分组不科学

当前,许多教师选用合作教学法在初中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总是倾向于让学生以所坐位置为依据任意分组。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便会自由组合,随意交谈,组内成员缺少明晰的分工。如此势必会引发混乱,合作教学的目标自然也无法顺利达成。

(三)学生参与度较低

毫无疑问,参与度的高低对于初中语文合作教学效率具有决定作用,但是很多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依赖心理及从众心理特别突出。这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度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合作教学的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二、提高初中语文合作教学效率的方法探析

(一)做好教学引导,把握教学内容、方向

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开始得到应有的关注,但同时我们也应给予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充分的重视。如此不但可以较好地消除合作教学形式化严重的弊端,同时还可以避免课堂提问缺乏针对性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对合作教学形式及本班学生展开深入了解和仔细研究。唯有如此,教师在实施初中语文合作教学时所提的问题才能更具针对性,其对教学内容及方向的把握才能更精准。

(二)树立合作意识,科学划分小组

由于合作教学法的选用对于学生人际交流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理应帮助学生树立合作的意识,鼓励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此外,鉴于小组划分的科学与否对于合作教学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时,应以本班学生现实情况为依据,科学地划分小组,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其在合作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创建互补型语文学习团队。

(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参与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选用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切实提高其语文学习参与度。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其一,在团队里推选一个居于中心位置的关键人物,增强团队凝聚力;其二,创新团队合作形式,增强合作教学实用性;其三,对合作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配置,比方说提炼出课文里最重要、最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内容,要求其展开合作学习,此类内容亦将成为合作教学的起点及重点。

(三)强化对合作教学的监管,切实发挥学生的优势

虽然合作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方式,不过它也非常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监管。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强化自身对合作教学的监管。

其一,教师们应对学生展开随时调控及支持,不应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不闻不问。在孩子们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旁边细心观察,了解各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各组学习动态。当孩子们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应适时对其展开引导。其二,教师需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对于表现优异的团队,教师应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而对于表现较差的团队,教师也不可责怪他们,要多对其进行鼓励。此外,教师还需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优点及不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教学法属于一种与时展相符的新式教学法,它的出现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不过当前此种方法在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各初中语文教师应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有针对性地选用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正确把握和落实“三维”目标,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但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只是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分偏重于相关“双基”的训练,从而取得高分,考取重点高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对此,我们应予以纠正,努力做到:第一,端正思想认识,认清“三维目标”不是割离的、孤立的,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它的实施不是单纯的三维之间的相加,而是一体化的融于阅读教学之中,逐步实现的。第二,在具体实施时,要选择好阅读教学的突破口,瞄准知识点,采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第三,对学生的阅读评价时,不单纯的依靠卷面分数,还应结合其他诸多的因素,采取综合性、鼓励性评价。如学生在阅读时表现出来的活跃、兴奋、激动,哪怕是读后的体味到的痛苦、悲伤等等;再如,学生即兴的独特见解、阅读质量的点滴进步。所有这些都可作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是否达成的依据之一。第四,注重教学中的“练”,即注意练习的内容、练习的范围、练习的指导性和前瞻性以及练习的扩展度把握,这样才能使学生真实把握阅读的命脉。

二、把阅读的舞台让给学生,聚光灯对准学生,使之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

就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发现仍有许多老师抱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阅读教学。从他们的备课和课堂实施来看,主要表现在:部分老师把课堂要提问题及其标准答案,以及为了得到这些该做哪些相关提示,都“辛辛苦苦”的写入备课中;教学时,他们普遍都是采用“谈话”导入,预设好“全套”引诱学生“跳入”,一旦学生“不入套”,就慌了神、跑了题、误了时,这样的“请君入瓮”法,完全使学生处于消极的、被动的、压迫式的接受状态,日久天长,学生的个性和灵性、智慧和创造就会被“毒杀”。就此种阅读教学,急需改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阅读教学中到底“谁是主宰”呢?毋庸置疑,学生是主角,发展的人。2011版新课标别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让学生真正实现自己的“阅读梦”。教师应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一是缩短自己在阅读舞台的滞留时空,让学生站稳、站足阅读舞台,让他们有富裕的阅读时空,促使他们主动的、专心的、积极思考的读,在读中和文本、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品味和理解,最终提炼独特的带有个性色彩的感悟。二是给学生架桥铺路。所有阅读的文本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和反映,学生对此没有感知或毫无知觉经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服务,如情境的创设、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要求是电子白板的使用等等,启迪学生思维,唤起学生的记忆和思考,或激发学生的想象,促使他们利用长期积累的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去解读课文内容。三是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任何一个人,特别是学生这个群体,都需要最起码的“心理安全”。为此我们需要真情、真心去唤醒学生的思维,克服和避免过去“死板式”的教学,努力给学生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场境,使他们静心的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自我以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上述所言,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三、教师应扎实的转变导学方式,保证阅读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教学效益的提升

篇7

一、在名著阅读中获得真体验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因素相当重要。阅读既有认识和教化作用,也有娱乐作用。就一般人的阅读经历来看,多数是从兴趣人门,才逐渐迷上读书的。一上来就对学生大谈作品的社会意义、艺术成就,很容易把学生吓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要重视开局的读物推荐。不但要根据大纲或我们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更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帮助他们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强,更要选趣味性强,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情趣相适应的读物。因此,让学生先读《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作品情节曲折,可读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当他们的阅读积累了一定的量,理解能力欣赏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之后,再指导他们读《红楼梦》、《呐喊》、《复活》、《老人与海》等寓意深刻的作品,就比较容易接受。

(2)可喜的阅读成果。以一个课题实验班为例,到高二上学期末,人均课外阅读文学名著8.27部。学生的视野非常开阔。有10人读过古典四大名著;42人读过《三国演义》,36人读过《水浒传》,36人读过《西游记》,27人读过《红楼梦》,26人读过《简爱》,24人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围城》、《呼啸山庄》、《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呐喊》、《家》、《儒林外史》、《子夜》、《老人与海》、《漂亮朋友》等也都是阅读人数比较多的。最受青睐的作家依次是鲁迅、莫泊桑、雨果、海明威、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契诃夫、马克·吐温等。最受欢迎的都是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健康高尚,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但熟知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熟知书中的典型形象,而且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影响熏陶。了解作品,熟悉文学掌故,崇尚正直、善良的性格,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境界。表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美好的精神风貌。

二、在古典诗歌阅读中获得真感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瑰丽的珍宝。缺少有意设计的零星的诗歌学习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有限,而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诗歌教育,才更有意义。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既强调分阶段相对集中,更注意保持连续性,防止随意的散乱的偶然行为。我们设计在高一品读唐诗百首左右,高二品读唐宋词百首左右。品读的诗作都经过精心选择。尽量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的经典诗歌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由点连结成线,由线连结成网络的文学史的观念。注意量与度的把握。适量扩展,学生能够接受消化,防止过多过滥,影响课本的正常学习。所选作品力求能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兼顾的较高标准;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偏好。对作品中一些不够健康的情调,及时正面引导。

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内容和多样的方法。

篇8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阶段,如果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最终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初中英语教师由于长期受通编教材的影响,普遍采取填鸭式教学,使得教学成效低。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保守,教学模式单一,对素质教育认识不足,最终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素质培养。因此,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亟待提高,教学模式亟待转型。

(2)重读写轻听说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单一,导致教师只重视读写教学,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主要是由教师传统的教学思维引起的。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是与世界进行沟通的工具,所以说英语听说能力相比于读写能力更为重要。教师只负责学生可以在英语考试中考高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从学生角度考虑,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

(3)英语学习环境较少

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缺乏情境,学习环境较少,只是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会出现学习环境,而在课下时间学生几乎不用英语进行交流,甚至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在课堂上说英语。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感受英语学习环境,这会淡薄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最终影响到英语教学水平。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情境创设,在校园中创设合理的学习气氛,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运用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应对措施

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针对上部分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应对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增强教学乐趣

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必须适应思维转变,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实践和总结,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实现因材施教。其次,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最后,教师需要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地表达观点。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下玩一些英语游戏,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2)让听说进入课堂,进入生活

学生只有做到英语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才能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教师需要改善教学模式的侧重点,用读写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强化基础性的英语知识,用听说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大胆表达观点,在课下练习时注意听写同步进行。此外,教师需要创造合理的校园情境,让听说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得学生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趣味学习英语。比如,学校可以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和英语舞台剧等活动,通过有趣的校园活动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3)建立新型的评价标准,增强学生信心

初中英语现有的评价标准主要以成绩为主,根据成绩判断学习情况。这种新型的评价标准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也无法体现出学生的平时进步,使得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因而,学校需要建立新型的评价标准,鼓励并肯定学生在英语学习各方面的进步表现,嘉奖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学生,不忽视每一个进步的学生。比如说,针对一些信心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鼓励,对开口讲英语的学生都进行表扬,认可学生,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终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003-01

语文学科是中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现代化人才素质。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否则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亟待探究的问题。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1.1 虽然新课改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性质、目标、模式等各个方面给出了指导性的规定。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在现阶段教育制度及教学环境的制约下,还有每位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教学活动的不同理解下,造成了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大量问题,严重偏离了新课改的要求及语文教学的性质、目标。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两个方面的问题:

“对话教学”形同虚设、表里不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①“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②“对话理论”源自巴西的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他认为在传统教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就像一口缸一样是一个“存储装置”,而老师担任的角色就是“灌水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模式为“存储―灌输―存储”,教师的教学先是自身存储,之后“让学生不断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储存材料”③“对话理论”正是针对传统教学活动中的“灌输―存储”模式提出的。这种“问答教学”刻板地、教条地照搬了“对话理论”,严重背离了“对话理论”的实质与内涵,最终还是走上了传统式“灌输――存储”的老路。首先,在自主开放的热烈回答问题过程中,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大家都在迎合着老师的要求,在课本中寻找一些不需要思考的答案,回答着“明知故问”的问题。从理论参照到具体案例的解读可见看出,“对话理论”的滥用及歪曲是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弊病,“对话”的初衷并没有显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反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降低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

1.2 教学过程中文本阅读缺失,在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文本阅读的缺失也是一个重大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对文本内涵的肆意歪曲,也可以看见对文本内涵的浅薄分析。上文中所列举的案例集中体现的这个问题。创新、自主的教学要求并不是让学生无限制地脱离文本的固有内涵而随意去挖掘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还原文本的原貌,尊重作者的初衷,在这个前提之下,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与思考。如王富仁先生所说:“语文教学中应尊重文本作者的主体性,必须接受作者设定的特定的空间,必须避免那种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必须避免那种脱离开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其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导致学生文本阅读能力下降。多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设备,以其形象性、生动性、及时性、大容量等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将各科的教育教学带入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学生在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学习时,往往失去了深刻的语言理解与情感体验。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其造成的影响不是教学方法上简单的改进所能弥补的。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的策略

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教学模式与文本阅读上存在的两大问题,在改进的对策上我们也应该从两大方面入手,有的放矢。

2.1 从理论上重建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推动教学方式转变新课标在“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对语文教学的功能和目的做出了重新的界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培养进行了重点强调,明确了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而要实现这些转变的关键环节还是在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上。订立能力型评价指标,转变评价的功能。针对评价本身做了界定,弱化了评价对结果的认定功能,强化了评价在改进学生、教师实践上的功能。这种能力性的评价既减轻了教师与学生的应试负担,又提高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兴趣与积极性。转变评价的重心。以往的评价体系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果的评价上,老师学生关注的焦点也集中在分数上。分数关系到学生升学、能否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分数也关系到老师的绩效考评等切身利益。只有让师生都从分数的阴影下解脱出来,大家才会将现有精力放到教学过程上来。整个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构建的,师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然而在评价上师生却都被拒绝在评价体系之外,这种评价有失公允是在所难免的。只有在师生参与下,语文阅读教学才能切实走向自主创新,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主体性。

2.2 在实践上让“对话”教学发挥实效。

如何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的课题。对话能否走出“问答”的误区是需要师生共同在实践中改进的问题。反观我们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构建课堂的民主与平等。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一张白纸,但是学生绝不是一架任由老师摆弄的机器。这就需要老师与学生还有文本处于一个民主平等的状态,老师要走出驾驭者的误区。在这一环节上,老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文化的“话语权”实际上是由老师掌控的,老师作为一个沟通性环节,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构建一个适合的沟通平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技巧和对教学本身的理解不一样,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是整个教育界今后还需继续思考并探索的内容。

3.结语

关于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各层次的研究者,特别是一线的教师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较多的精力,但这一研究还处于探究阶段,较系统的理论论述和实践探索还不多见。新课标中提出的新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需要从理论高度进一步澄清,因为它混合了“阅读教学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这正是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丁彩娟.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9.

[2] 刘海燕.初中语文阅读学案教学研究[J].广州: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篇10

关键词: 初中阅读 阅读习惯 教学水平

阅读无时无刻不在陪伴我们,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会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我们接受磨难,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时,会阅读《老人与海》提醒我们远离自满,虚心学习,不断进步。如此重要的作用,使得阅读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奔波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线,不断学习新的的教学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教学成果,但是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偏离正常轨迹。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以考试的内容为主,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违背了学习的初衷。二是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师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教学理念停留在最初的水平,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听戏”的角色。三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课堂上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给学生留出思考和吸收的时间,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只是机械背诵记忆,无法真正理解,因而难以应用于实际生活。四是教学内容过于形式化。教师的教学以教材为主,而教材大多书面化和科普化,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且对课外阅读也指定了专用的书籍,导致学生没有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造成阅读的低效。

(二)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对阅读缺乏足够的兴趣。学生不爱读书,也不想读书,只是在课堂上读读教科书,以此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在意的是做好语文试题,取得高分。二是学生不会阅读。学生拿到一本书时,不知道到底该怎样阅读,对作品的作者及作者的生平阅历一无所知,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把阅读当成负担。三是阅读缺乏个性。学生的阅读内容大多是教师指定的,只负责阅读完教师规定的书籍,而不会根据自己的爱好主动选择阅读内容,因而在阅读上缺少个性的发展。同时,初中生跟风思想十分严重,盲目跟风其他学生,错误地认为其他学生阅读的书籍才是好的,从而失去自我选择的能力。四是阅读缺乏耐心。通过调查得知,只有极少数初中生能够完整地阅读完一本书,大多数学生只是阅读考试要考的部分,或者阅读其中的一部分就失去阅读的耐性,转而投向其他的书籍,对阅读的书籍做不到深入理解和赏析。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阅读的基础。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那么大脑就会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阅读、思考。教师可以提供学生阅读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从而培养阅读兴趣。另外,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讲故事大赛,让学生演讲阅读过的故事,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渴望被认可,渴望展现自我,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为舞台,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充满动力地阅读,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养成阅读的习惯。中学生大多没有阅读习惯,他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都是随机而定的,甚至拿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一星期一本书都不读或者在一天内就读了一本书,阅读时间和内容的不确定性,直接造成阅读质量的低下。要拥有一种正确的阅读方法,就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可以在每天早读的时间中留出十分钟给自己阅读,也可以在睡觉之前阅读十分钟,阅读不在于每天花费了多少时间,也不在于一次阅读的数量,而在于点点滴滴的积累,只要每天坚持阅读,哪怕只读了几分钟,也会饱读诗书。当然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要做到精读与泛读、朗读与默读有机结合,及时记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养成边阅读边记录的好习惯。

(三)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如果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容

易让学生模仿,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教学水平较低的教师却很难抓住学生的心,他们的课堂充斥沉闷的氛围,学生在压抑的课堂环境下根本没有良好的心态和心情阅读,阅读效率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充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努力让自己走在教学的前沿。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多种方法的教学氛围。一方面适时地运用语文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一旦被教师的语言艺术所吸引,就会产生模仿的心态,从而主动爱上阅读。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活跃课堂氛围,使语文教学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

三、结语

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只有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秋瑾香.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现代语文,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