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管理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仓储管理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仓储管理实务》;同步仿真教学法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标指向“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应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本文所提出的同步仿真教学法遵循这一规律,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切合点,通过采取同步的理论――实践――理论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

同步仿真教学法是笔者在多年的《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根据《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特点创设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仓储管理实务》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内容涉及仓储作业的整个过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教材上的理论,比如作业内容和流程,具有普遍性,而具体到实际企业仓储作业,作业内容和流程又有其特殊性,如何使学生面对具体各种各样的仓储作业应对自如呢?同步仿真法通过同步的理论――实践――理论,即普遍――特殊――普遍,首先进行具有一般性的理论教学,其次同步仿真实训某企业的具体仓储作业流程,最后又回到理论的高度,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的适应力和创新能力。

一、同步仿真实训教学法的形成背景

近年来,物流业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物流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物流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日益增长。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如何把物流教育与行业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出确实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流实用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物流教育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中重点的重点。

对于高职教育教学方法,不少教师、学者进行了探索研究,张团结针对专业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调整讲课时的主从位置,重视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娆彩利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开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蒋友建研究了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推广,分别从现场实习的风险及不足和仿真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优势进行了论述。莫怀训、刘晓瑞针对仿真教学、实例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三种方法,分别从“教师易用性”、“教学效果”、“教学成本”等三方面进行了比较。

蒋友建等学者提出的实践教学、仿真教学主要采用两种模式――校内实习模式和校外实习模式。校内实习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安排学生到能满足其实践需要的具备相应技术装备的实训室,通过参加学科或课程实验而获取相应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实践教学模式。校外实习模式一般是学生通过参观企业和在企业短期的实习,实现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学期初、学期末或者企业要求的时间。这两种模式存在以下不足:(1)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2)学生通过参观只能获得大体上的认识了解,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3)由于企业各方面的顾虑,学生在企业短期实习中并不能接触到实质性的工作,而且只有少数学生有这样的机会。

为此,笔者在借鉴传统实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实施了同步仿真教学法。通过在物流公司的实地调研,模拟仓储的作业流程,设置实训内容,按照仓储作业流程分为五个模块――仓储设施设备认识、仓储入库作业实训、仓储盘点堆码作业实训、仓储出库作业实训和仓储商务谈判。首先进行模块的理论教学,一个模块的理论教学结束后,紧接着实训此模块的内容,最后又回到理论的角度总结实训,实现了同步仿真仓储活动的效果。同时改革实训小组的分组,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加到实训教学活动中来,模拟仓储活动中所涉及的主要角色,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整个仓储活动的流程及仓储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

二、同步仿真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同步仿真教学法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实施的步骤如下:

1.课堂教学

仓储概述部分是同步仿真实训教学成功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现代仓储的内涵,理解了现代仓储与现代物流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开展一系列的仓储活动。因此,教师应十分重视这一部分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法、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实践中利用现代仓储的思想正确分析和解决仓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2.同步仿真实训教学

第一步,课堂教学。对每一个模块的相关理论知识、操作原则、制度流程、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单证的流转与编制进行理论教学,为紧接着的同步仿真实训打基础。

第二步,仿真实训。首先进行实训准备,除了准备仓储作业所需的商品、设备、单据等外,更重要的是设置各种“问题”。比如入库验收中,设置一些破损的物品;商品盘点中,设置不同的商品及堆垛方法让学生盘点;商品出库时,设置涂改过提货单等,这样的实训操作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仿真度更强。其次科学分组,进行角色模拟,比如在入库实训中,2人一组,分别模拟仓管员和送货人员,然后进行角色互换,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仓储的各个环节,按作业的原则、制度、流程模拟操作。

第三步,课堂总结。对仿真实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回到理论的高度解释解决问题的方法。

3.科学考核,注重能力

本教学法以素质、能力作为学生考核的核心。同步仿真实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而且要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参加实训学生,不仅要求他们认真完成仓储作业实训内容,而且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爱护仓储设施设备,保持实训场地的整洁及货物的有序摆放,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最后以学生提交的单据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实训表现及卷面考核,综合评定学生这门课程的成绩。科学的考核对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三、同步仿真教学法的优点

同步仿真教学法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校内的仿真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某些实训任务仅靠仿真实训室很难达到要求,尤其像物流专业综合性极强,牵涉到许多学科和行业知识,往往需要多种模式组合起来。该教学方法具有实践环境的灵活性、实践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活动方式多样性的特点,充分发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具有以下优点:

1.采取同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地应用仿真实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探索的欲望。

2.采取同步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并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模块化的理论教学和仿真实训的同步进行,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充分发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和能力。

3.采取同步能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又增加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此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过去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篇2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仓储实训》课程;学习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sing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to construct the learning project of warehousing training curriculum, and applying the work process teaching method on the learning project of warehousing operations of distribution's logistics company, the paper proposed how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is utilized.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can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and cultivate the needed talents of company.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warehousing training curriculum; learning project

0 引 言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急需大量技能型物流人才。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企业所需的物流人才。物流教师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指导。

学者如姜大源(2003)[1],刘邦祥和吴全全(2007)[2]等,通过研究德国职业教育,提出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先进的教育模式,能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随后,我国部分学者研究了行动导向教学在物流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肖淑梅(2014)指出行动导向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并且尝试了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高了[3]。付平德和涂明霞(2015)基于行动导向课程的设计理念,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构,给出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方案[4]。

《仓储实训》是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与《运输实训》构成了实践课程体系的两个关键课程。本文首先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构建了《仓储实训》课程的学习项目。然后,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配送型物流公司仓储作业学习项目的实施,给出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如何应用于学习项目上。最后,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的效果。

1 实 施

1.1 构建学习项目

1.1.1 行动导向教学确定课程目标。根据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5],确定《仓储实训》课程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综合的仓储职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为熟练使用仓储设备和完成物品的验收、入库、保管、出库以及各种单证处理的业务能力;方法能力为信息收集、问题分析、方案设计、进度控制和质量改进等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仓储实训过程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领导指挥等能力。

1.1.2 行动导向教学构建学习项目。《仓储实训》课程的内容包括仓储设备操作实训,仓储业务实训和仓储综合实训三个学习领域。其中,仓储设备操作实训是仓储实训的基础,主要包括叉车操作、托盘堆垛捆扎、堆高车操作、条形码制作、手持终端操作、打包机操作和电子标签分拣操作。根据典型仓储企业的工作过程和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仓储业务实训有单证处理(包括订单处理、采购单制作、入库单处理、拣选单生成、出库单生成和发货通知单制作),入库作业(包括接货、入库检验、组托、上架和散货入库),库存管理(包括物品的盘点、整理以及保管),出货作业(包括下架、散货出库、拣货、流通加工和月台堆放)和装车配送。仓储综合实训是在仓储设备操作实训和仓储业务实训的基础上完成不同物品(将物品归纳为普通物品、危险品、冷藏物品三大类[6])的仓储作业和运营不同类型仓储企业(仓库型物流企业、配送型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的仓储作业。

依据行动导向教学的学习领域: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确定,并给予对应的学习时间,来构建《仓储实训》的学习项目(如表1所示)。

1.2 行动导向教学实施

1.2.1 《仓储实训》课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有七阶段协作――反思教学教学法(热身准备、现状分析、目标表述、寻找解决方案、选定解决方案、表述学习结果、回归现实),四阶段教学法(准备、示范、模仿和总结),引导文教学法(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计划和评价成果)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咨询、设计、决策、执行、控制、评价)。在行动导向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项目选取不同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仓储设备操作实训和仓储业务实训的学习项目中建议采用四阶段教学法,在仓储综合实训的学习项目中建议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或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无论是引导文教学法还是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在实训之前,教师都需设计一个接近企业工作的实训情景和给出一个评分标准。本文以配送型物流公司仓储作业学习项目为例阐述行动导向教学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的实施,详见表2所示。

1.2.2 《仓储实训》课程考核。传统教学下课程考核侧重的是理论知识的掌握,而行动导向教学下课程考核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强调的是课程过程考核。为了让行动导向教学顺利实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的技能,设计一个以课程过程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基于行动导向教学《仓储实训》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实训考核和考试考核三部分,详见表3所示。

2 实施分析

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应用于《仓储实训》课程表明,行动导向教学有以下的效果:

2.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情景,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如表2所示。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未来工作情景中会产生各种的疑问和好奇,这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该课程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同时,学生以主体地位在行动中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2.2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它通过教师利用学习项目有目的、系统化地组织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员工”的身份参与职业活动,以及学生在行动中分析和解决职业的问题,完成岗位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动无不与职业能力相关,学生于行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2.3 真正掌握了理论知识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抽象。学生通过间接方式如教师“一言堂”获取理论知识会导致误解或一知半解等现象。行动导向教学来源于构建主义学习,它指出学习活动经历一个从建构――重构――解构的循环过程。学生通过实践学到新的理论知识,重构原有的理论知识,再通过内化了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其学习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通过行动导向教学的学习真正地掌握了理论知识。

2.4 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行动导向教学的初衷是为了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情景设计以及在学习项目和学习内容选取等都是来源于企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以“员工”身份学,教师以“导师”身份教;在课程考核上,侧重的是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如表3所示。所以,行动导向教学直接对接企业,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

3 结 论

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应用于《仓储实训》课程,能解决企业对物流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指导教师更好地教好学生。当然,在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物流实训场所的设计、物流设备的条件、实训过程组织、教学资料的选取、教师的企业经验等,这些都是我们将要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关于德国职业学校课程重大改革的思考[J]. 外国教育研究,2003,33(1):26-31.

[2] 刘邦祥,吴全全. 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1):51-55.

[3] 肖淑梅. 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高职“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为例[C] // 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2014:411-415.

[4] 付平德,涂明霞. “课证融合、竞赛引领”行动导向下《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J]. 物流科技,2015(1):56-59.

篇3

关键词 技能大赛 仓储管理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Warehouse Management Practices"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Logistics Skills Competition

Abstract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effectively by the lead role of skills competition. The paper takes the port logistics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n put forward to the contest of skill of "warehousing management practices" curriculum reform suggestions on skills competition.

Key words skills competition; warehousing management; curriculum; reform

1 举办物流技能大赛的作用

物流技能竞赛作为检查学生职业能力的最直接的手段,其主要是通过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接近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专门技术能力、关键能力解决情景设置的任务、问题等。对于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检查所欠缺的职业能力,为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对于教育机构及教育工作者,参赛学生的表现及比赛结果是我们判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正确与否,达标与否的一个依据,从而及时地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对于企业,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发现优秀的人才,甚至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合同,实现校企双赢。

2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2.1 教材内容缺乏职业性,教材形式死板

在从事该门课程的六个学期教学中,一共使用过四个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参考过近百本跟该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在对这些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多数教材的内容都偏重于理论知识介绍,满足不了学生对职业操作的认知,结果学生总是在反映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以后工作中用不上。另外在教材的形式上,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很少见到图片、表格;课后练习也多是理论分析,这样的教材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别说了解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过程了。

2.2 学生文化知识相对薄弱,专业学习力不从心

相对于本科学生,高职学生的准入门槛是相对较低的。但是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很精通才可以进行。比如在仓库选址问题的教学中,首先,学生要熟悉本地区和国内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环境。其次,该部分内容还涉及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如果学生对运筹学及其他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将很难圆满完成该课程的学习。

2.3 教师缺乏过硬的操作技能,教学内容与实训脱节

一个优秀的仓储管理教师应该既能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以北海职业学院为例,目前物流管理专业两位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是从大学到大学,对于仓储业务的实际操作还不清晰,在平时授课时就很难面面俱到。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师生互动少,学生积极性不高。虽然部分章节教师也组织实训教学,但是实训课的教学场所和教学时间均受到极大的限制,实训教学内容也不够系统化、专业化,更不能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最终学生的理论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实训操作也没得到有效锻炼。

2.4 课程考核方法死板,学生易存作弊心理

目前,本课程主要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考核的内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考试题型也比较固定。虽然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但是在组织考核的时候还是以开卷笔试进行。学生在第一次上课就知道了考核方式,结果就错误地认为开卷考试很容易通过,学习积极性马上下降,平时上课开小差的学生也多了。就算严格考勤制度,学生都到了教室,也只有少数同学认真听讲,其他同学到考前才突击复习,更有极少数学生把所谓的考试重点进行总结,然后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小抄”绞尽脑汁地带入考场,企图考试作弊。表面上看学生及格率很高,实际上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教师是没法准确衡量出来的。

3 基于物流技能大赛,实施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场所,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这种方式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为了使毕业的学生具有 “毕业即上岗”的能力,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对于仓储管理实务这门课的教学改革来说,我们可以从物流技能大赛入手去探索,提高学生的技能。即以技能大赛为突破,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把“做”、“学”、“教”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动脑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动手学会各种设备的操作技能。

3.1 基于物流技能大赛,改革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材

物流技能大赛有一鲜明特点就是“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这不仅要求教师必须熟悉物流技能大赛,而且要有丰富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在这个大前提下可以对课程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进行组织,从而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更符合企业用人的需要。如“盘点管理”这个工作任务的设计和开发,在讲授完“盘点管理”理论知识之后,先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以四人为宜,由学生自己制作出“计数单”、“盘点结果分析报告单”等与盘点相关的单证,然后组织学生到学校食堂小超市按照课程内容要求去进行实际盘点操作,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本次盘点操作过程进行评价。每个课程内容都按照这种模式进行设计,既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到足够的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有实践锻炼的机会。按照仓储企业实际生产作业顺序把按照上述模式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就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很强的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材。

3.2 基于物流技能大赛,培养“手上带油、身上有灰”的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技能大赛虽然是对参赛学生的考核,但是要解决学生学习实用技能,关键还在于教师。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自己要会“做”,在“做”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反之会产生什么后果”。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以“做”为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去学习、去实践。让一小部分学生先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激发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再由他们去带动剩余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旁边协助即可。久而久之,不仅教师的技能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与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3.3 基于物流技能大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以物流技能大赛为依托,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要建立物流综合实训室,与本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主要在物流综合实训室内进行。综合实训室内需配备用以锻炼学生仓储设备操作及使用能力的立体仓库、重力货架、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及用以锻炼学生信息化处理能力物流系统操作软件。另一方面要建立校企合作基地,选择学校所在地城市的铁路货场作为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校外实践课程教学基地。

3.4 基于物流技能竞赛,创新本课程考核方法

考核评价学生成绩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考核中,引入物流技能大赛的裁判评分标准,从职业形象、岗位技能、案例分析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和非专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核可以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进行;职业形象、岗位技能的考核则可模拟物流技能竞赛在实训室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全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管理实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5):70-71.

[2] 张慧.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管理》课程设计的研究.高教高职研究,2010(35):207-208.

篇4

1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室的现状及实训内容

11本校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室

本实训室由工商管理学院与中海物流校企合作建立,利用沙盘形式(电子沙盘、物理沙盘)模拟物流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让学生进行运输调度、仓储选址、配送线路选择、库存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确定、成本管理等战略、战术、运营层面的决策与实施。本实训室包括物理沙盘教具一套、沙盘电子软件一套、沙盘桌24张、电脑49台(其中教师机一台)、投影仪一套,最多可96名学生参加物流沙盘实训。

12实训对象和时间

实训对象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实训时间为第5学期为期一周集中实训。

13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既包括管理层的战略决策,也包括各个物流环节的战术制定;物流成本管理贯穿沙盘演练的始终,学生时时面临成本控制与客户服务的双重压力;同时强调队员的团队合作。

根据班级人数可以按照赛区分配学生,每个赛区有8个团队,每个团队4名学生,各团队在初始年份拥有140万元资产,经营良好的虚拟第三方物流公司,按照既定规则,通过连续2期(每期6周,每周5天)的经营活动,最终以订单满足率、营业收入、成本费率、利润率和期末净资产为依据进行综合排名,计算成绩。

2物流企业沙盘实训的教学内容与安排

根据我校校内现有的实训条件和人才培养方案,我院在2013年引入了中海物流沙盘实训课程,根据近几年的物流沙盘实训教学,形成的物流企业沙盘实训的教学内容与安排如下。

21准备阶段

教师介绍物流企业沙盘实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该实训项目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组队、角色分配、公司命名和公司使命和目标的确定,各个角色的岗位职责如下。

总经理:总经理作为团队中的最高领导者,要认真听取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在成员意见不一时,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找准企业的发展方向,敢于拍板,做出最终的决策,并协调好成员间的关系。

仓储及库存经理:由仓储及库存经理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来决定是购买还是租赁仓库,购买还是租赁几个,是中心仓储还是普通仓库以及仓库的位置的确定,无论是中心仓库还是普通仓库,所存货物的数量和天数的统计、库存成本的计算等均由仓储及库存经理来确定。

运输及配送经理:运输及配送经理不仅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还要监控物流运作的整个过程,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负有重大的责任。由运输及配送经理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来决定是购买还是租赁车辆,购买还是租赁几辆车,是配送车还是运输车,还要规划物流企业的运输能力、制订车辆配载计划、优化配送路线等,并填好车辆统计表。

财务经理:财务经理主要是负责物流企业的现金收支管理,财务经理根据企业所报的服务费率和拿到的订单总额来计算营业收入,做好现金预算,对企业订单处理费用、管理费用、仓储与库存成本、运输及配送成本、缺货费用及积压?M用等一一进行分析和核算,填写管理报告单,配合团队其他成员搞好投资决策,保证现金流顺畅,使财务费用最小。

以上各个角色的工作职责紧密相连,环环相扣,需要团队各个成员的团结协作,为企业的共同利益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从而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和使命。

22制定策略阶段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详细讲解物流企业沙盘实训的服务/订单处理规则、仓储管理规则、运输/配送规则、财务管理规则等,并带领学生模拟操作一期的沙盘实训。

其次,学生在理解物流沙盘实训的运营规则,并进行为期6周的模拟操作之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自己的经营策略。尤其是在第一期结束之后,第二期抢单多的一个制约条件就是第一期的安全库存,安全库存多的话会形成积压成本,安全库存少的话会产生缺货费用,还会影响订单满足率。所以,在实训开始之前就要确定企业的经营策略,这是模拟经营取得成败的关键。

221冒险型策略

冒险的经营策略要确定合理的服务费率和安全库存量,企业经营者需要认真分析完成订单的收益和成本,还要认真分析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和经营风格,果断决策。如果竞争对手均是冒险型策略,企业通过稍微低一点的服务费率拿到大单,则企业会带来比较好的收益,根据一期的效益来判断下期是继续冒险还是保守,从而选择一期期末的安全库存,但是同样存在风险,因为竞争对手也会改变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进攻型策略中,要保证服务费率的合理,至少要保本经营,风险太大的事情不要去做,特别是在第一期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要冒太大风险,否则企业的损失是严重的,这对于企业也是非常致命的。

222保守型策略

保守型策略所报服务费率可以是30%,拿到8号单,企业跟随竞争者进入市场,开始属于沉默型竞争对手,在一期的第6周,保有较高的安全库存,在第二期发起进攻。换句话是说,别人冒险时你保守,别人保守时你冒险。但这种策略主要受影响因素是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和安全库存的多少。受沙盘实训相关规则的限制,采取保守型策略的企业一般不会成为经营最为成功的企业,而冒险型的无论客观条件发生怎样的变化,一般不会成为经营最差的企业,在物流企业沙盘比赛中,参赛队员为了获得好成绩,一般都会选择冒险型,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因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会选择保守型策略。

此外,以上两种策略要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和竞争对手的策略改变而进行调整,随时对策略进行适当的改变,结合冒险和竞争策略的特点综合使用,让对手把握不住自己的经营策略,以订单满足率、营业收入、成本费率、利润率和期末净资产5个指标整体最优化作为实施标准,提高得分。

23企业模拟经营阶段

231市场信息

一期:需方会在1W、3W、4W、5W、6W就F1产品向物流公司订货,交货期逐渐缩短,最短为1天。公司拿到的订单为一个月的订单,只有F1产品订单。

二期:需方会在7W、8W、9W就F1产品向物流公司订货,交货期最短为1天;F2产品拟在8W与9W的时间进行促销活动;需方会在7W、8W、9W、11W就F2产品向物流公司订货,交货期最短为1天; 某些路段在第9周预计将检修3周。

232市场投标

一期:订单按投标服务费率的高低分配,竞标费率相同的公司以掷硬币的方式决定选单顺序。

二期:公司拿到的订单为一个星期的订单,有F1和F2两种产品订单。以上期实际发生的需方订单满足率修正本轮竞标之物流服务费率,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确定选单顺序。计算公式:本轮竞标之物流服务费率+(供应商要求服务水平-上期实际服务水平)。

233公司运营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选单的情?r下发订单(二期订单按周下发),小组成员根据选择好的订单制定并执行经营策略,同时填写库存变化统计表、运输及配送车辆情况统计表。

234支付费用

在沙盘上模拟现金流动支付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若现金不足,则到老师那填写贷款申请(贷款额不得超过上期末资产总额的1倍)。

235填写管理报告

填写需方订单满足率,结算物流公司营业收入,核算物流运营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成本费率和利润率,统计公司的期末净资产等。

236公司排名

根据订单满足率、营业收入、成本费率、利润率和净资产5个指标进行排名,每项指标最高分20,以2分依次递减,计算5项指标的综合得分,两期公司排名的得分=一期综合得分×40%+二期综合得分×60%。

24总结阶段

物流沙盘实训是针对物流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和业务数据为基础的背景资料,对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进行模拟经营,最后需要对模拟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1)自我总结。由总经理进行总结,并提交实训报告,分别就三个方面进行:

①业绩汇报:公司目标是否达成,制定的经营策略的原因及策略的实施情况如何,以及原因的分析,得出了哪些经验与教训。②自我评价:作为总经理,也是团队的第一责任人,在此次的运营中,自己对团队的贡献是什么,哪些还有待完善。③团队评价。

(2)老师点评。

3物流沙盘实训项目的教学评价

物流沙盘实训从准备阶段到总结阶段,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公司人员制定及实施策略,填写相关表格都是耗时且不间断的过程,因此,则此实训项目时参考仓储实训采取集中实训教学,学生可停课实训或安排在周末连续上课,对学生的考核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31考勤(20%)

主要包括课堂出勤率,早退及迟到等,由于沙盘实训是团队作战的方式,它的考勤与理论课不同,一人缺席会导致公司不能正常运营,尤其是市场投标阶段,影响的就不仅仅是自己所在公司,会导致整个市场其他公司不能如期拿到订单,所以考勤这部分非常重要,若一人缺席,整个公司的成员的考勤全部扣分,若是公司成员考勤的分数扣完,那么公司宣布退出市场,小组成员全部缓考。当然,总经理也可以考虑开除公司该成员,这样只是该学生一人缓考。这样既考察学生各司其职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也考察了“总经理”的领导及决断能力。

32公司排名(40%)

公司的排名是小组在模拟经营中最终的企业经营成果,根据小组两期的运营情况来得分的,两期公司排名的得分=一期综合得分×40%+二期综合得分×60%,对于小组成员内部来说,不分彼此,得分相同。

此项内容是实训的核心环节,无论人员分工还是制定及实施策略,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综合排名,反映了同学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企业经营的好坏,主要也是通过排名来体现,所以,此项分数所占比值最高。

33角色完成情况(20%)

因为物流沙盘实训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是分角色来运营的,如果我们“一刀切”,不区分对待,以小组成绩来作为每位成员的最终成绩,有失公平公正,还会出现个别学生“搭便车”现象,一方面为了防止个别学生不作为;另一方面是选拔出虽然公司整体运营不好但角色完成较好的学生,因此我们根据5项评分标准的指标对应的角色完成情况一一给小组成员打分。

34实训报告(20%)

篇5

关键词:技能竞赛;实践教学;影响设计

一、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影响分析

1.转变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是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在课程建设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并与职业技能大赛相对接,设计学习情境,选择实训项目、制定考核标准等。这样可以让高职教育中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高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课程内容选择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举办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大赛,促进职业院校增加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技能大赛中,学校要走访企业,了解并研究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探讨优秀员工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在此过程中,学校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3.推动了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在课程教学中,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体现知识点的链接和综合。而“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是职业技能大赛题目设置的一大特点。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也不是可以由一个教师独立承担的,它是综合的,需要发挥团队精神,由多名教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贴近生产实际顺序,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技能,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技能大赛中,学生比赛成绩往往也反映了幕后指导教师的水平,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保证学生比赛获得最佳成绩的根本。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就会接触很多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这是对教师原有知识、技能的挑战,他们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就必须先于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实施能力,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导向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技能大赛目标

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是展示参赛选手对综合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水平;检验参赛选手对物流专业知识、物流方案规划设计,以及物流实际作业操作技能、现代物流设备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等各项能力;通过任务分工、团结协作,锻炼参赛选手的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引导院校进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明确物流就业岗位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物流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物流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物流高技能人才;建立完善物流高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为物流专业人才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结合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和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逐层递进,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首先是了解现代仓储和配送中心的组成,认识各种设施设备;其次是掌握各种设施设备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再次是熟悉仓储与配送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作业流程;最后达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所练分析和解决仓储与配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达到以上四个基本目标的同时,通过课程实训也为我院选拔学生组队参加物流职业技能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依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从仓储部接到订单到把货物配送到用户的整个工作过程为主线,选取典型仓储、配送企业开展物流活动的真实工作场景为蓝本,体现工作项目的真实性,以真实工作任务、真实的工作过程来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中获取实践技能。

结合仓储配送企业工作流程这条逻辑主线,归纳、序化成为三大作业模块:入库作业、储存作业、出库作业,这三大技能模块又以15个工作项目作为支撑。整合后本课程实训项目体系如表1所示。

四、实践教学设计案例――重型货架入库

下面以项目――重型货架入库为例,说明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项目任务:完成货物从月台到重型货架上架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入库单的填报,货物接受,货物组托上架等。

知识、技能目标:能争取使用入库设备;按流程完成货物入库并上架;熟练掌握软件操作。

实践场所: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

学生分组作业方式:学生4人一组,分别完成任务,具体任务如表2所示。

成果鉴定:要求学生现场完成重型货架入库任务,任务完成后学生自己总结,指导教师点评。

表2 重型货架入库作业任务

[角色\&人数\&任务\&软件操作\&1\&利用中诺思全国物流仓储与配送技能大赛软件完成入库任务的描述和操作\&RF操作\&1\&利用RF扫描货物条码、托盘条码、货架条码等,并完成入库\&组托与上架操作\&2\&将货物组托,利用地牛、堆高车等设备将货物入重型货架指定货位\&]

经过两年的改革与探索,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职业技能。我专业学生组队参赛,获得了2013年陕西省“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一等奖。2013年全国“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二等奖。2014年全国物流沙盘竞赛二等奖。初步显示出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今后,工作过程和工作步骤的设计与设施内容还将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晓春,林朝朋.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46-48.

[2]郭永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剖析及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6):126-129.

篇6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3+5”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5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输入理论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和互动化。本文主要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仓储管理实务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1 高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分析

1.1 课程定位

仓储管理实务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此课程之前已开设货物学、物流基础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基础,在此课程后开设了运输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等课程,所以该课程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仓储作业流程、会使用各种仓储设施设备,还能懂管理知识,它对物流管理专业仓储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

1.2 学情分析

仓储管理实务授课的学生是物流管理专业大一的学生,开设时间是在大一第二个学期,共96学时。该学期的学生学习兴趣强,对新知识掌握速度快,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差,对重点、难点问题不会认真钻研,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同时,由于从高中刚进入大学,计算机操作不熟练,技能操作动手能力不强。

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该课程选用了图文并茂、资源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规划教材。为了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随需学,本课程创建了仓储管理实务微信平台,建立了仓储管理实务名师空间课堂,让学生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时时学,按需学,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突破重难点。

1.3 教学内容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该课程以某一企业的实际案例项目为依托,结合W生的特点,设计了两大项目,即某一企业货物入库作业管理和某一企业货物出库作业管理。每个项目以货物的仓储作业工作流程为主线,共设计17个子项目。本文将以子项目货物入库作业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该子项目是第一个大项目中的第六个子项目,共12课时。

2 基于“3+5”模式的课程信息化教学组织设计

在全球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应试教学模式已经存在很大的弊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所学项目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货物入库作业项目信息化教学设计利用了校内实训基地资源以及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利用了世界大学城网上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采用任务引领法、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现场参观法等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采用飞信、QQ、仓储管理软件、仿真视频、微信等信息化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设计,本文提出了“3+5”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组织。

2.1 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教学过程

课前,为了让学生熟知授课内容,利用飞信、微信、QQ等信息化手段,将授课的基本内容告知学生,要求学生登陆世界大学城,进行课前预习,了解学习任务,查找资料,小组讨论。

课上,通过教学课件导出某公司的入库案例资料,明确任务,即物流中心接到的一批货物将进行入库操作,完成货物入库作业设计方案任务。

课后,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世界大学城中“课堂作业”的模块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测试,检查学习效果,深化所学知识。三阶段教学过程情况见表1。

2.2 采用“情境导入+项目分析+项目实施+考核评价+学结”的五步法设计

情境导入环节,明确任务、完成任务,即物流中心货物入库作业设计方案。此时的学生并未真正了解完成入库的作业流程,存在很多疑问。因此,利用视频播放某一企业的入库作业操作流程,通过视频的观看与讲解,让学生从感官上有所认识,为后期的讨论打基础。

项目分析环节,通过明确任务,视频初步讲解,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网上查资料,明确每位同学的岗位角色与职责任务;也可播放以前学生规范操作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获取信息,分析其作业环节,为后期的方案设计做准备。

项目实施环节,通过小组明确任务、成员分工、网上查找资料等环节,让学生开始进行方案设计。教师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教学课件对学生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知识点讲解,解除学生疑惑。同时,还可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让企业专家给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答疑,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入库操作流程,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入库作业设计方案,以电子档形式提交,并制作PPT,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汇报,将设计结果进行展示。

考核评价环节,学生完成了入库作业设计方案,考核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本项目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模式。教师根据项目设计完成情况表,对学生入库设计进行打分,成绩占40%。学生互评成绩比例占30%。采用世界大学城的在线考试测评平成知识点考核,成绩比例占30%。

学结环节,以大学城中“课堂作业”的模块布置作业,自主完成知识检测,以世界大学城科研苑、群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五步法教学设计情况见表2所示。

3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成果

仓储管理实务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肯定。通过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突破了重难点,使物流管理专业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

主要参考文献

[1]贾志颖.基于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2]李焦明.高职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6(3).

篇7

由于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弱,教学侧重点在于技能学习,因此,结合本课程的要求与特点,笔者以教材为纲,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特性,确定了“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1)对库场进行布局;(2)仓储合同的订立;(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仓储设施设备;(4)能进行仓储保管作业(入库、理货、堆码等);(5)仓库货物的管理(除湿、除锈、防火、温度控制等);(6)对库存进行控制;(7)配送服务合同的订立;(8)使用JIT、ABC库存管理法管理库存货物;(9)根据实际情况对配送模式与策略进行选择;(10)配送计划的制订;(11)配送作业的执行(拣货、分货等)。

二、课前准备

(一)分组

合理的分组是小组讨论法实施的重要保证。在分组时,应坚持学生自愿结合的原则,由教师进行最后的协调,以尽量满足每个同学的要求。每个组大致4—6人,设立组长一名、主讲人一名、秘书一名,有效的分工合作有利于小组合作的开展与目标的达成。组长一般由组内“核心人物”担任,主讲人由组内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秘书则由较细心、文字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分组确定后原则上不允许再有变动。

(二)任务下达

教师在小组讨论任务下达时,必须有明确的任务单,不仅使学生了解应该做什么,并且在其遇到较难的知识点等关键时候,还应提示学生该如何做。任务表述应合理,既不可太难让学生失去信心,也不可太容易而使学生兴趣索然。

三、讨论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中,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弄懂”、“学会”知识和技能的欲望。因此,笔者创设了十一个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设计了不同的技能学习实现方法。

(一)小组工作报告要求学生必须全面掌握任务点中所涉及的知识。学生通过组内分工收集资料,经充分讨论后得出一致结论,形成小组工作报告并进行汇报。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培养了其团队合作精神,但局限性在于,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难以做到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因此,小组工作报告法适用于一些知识难度相对较低、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常见事例的典型工作任务,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仓储设施,使用JIT、ABC库存管理法管理库存货物,配送计划的制订等。小组工作报告法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实现了互换,学生小组通过陈述讲解知识,教师以学生的心态聆听,最后评选出最佳工作小组。具体过程为:(1)布置小组报告的任务,并公开几个关键问题作为学生小组报告的线索与参考;(2)制定小组报告评分标准(包括内容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易懂、表达的连贯性、创新性),合理分配各标准的比值;(3)由各小组派代表按照评分参考标准进行实际评分,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汇总平均分作为最终的分数评定;(4)小组报告后有组间问答环节,其他组可自由提问,组内成员可进行补充;(5)教师点评每组报告,进行最终的总结点拨,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并进行巩固拓展。

(二)小组实操作业

实操性是技校课程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够用、重在实操”的理念,着重教会学生各种应用的方式与方法。“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中,主要技能点在于仓储作业、配送作业,因此,笔者将其中所涉及的技能进一步细化,重点定位到仓库布局设计实操、理货实操、堆码实操、配送拣货实操、配送分货实操、仓储合同订立实操、配送合同订立实操等环节。在实操课程设计时采用任务推动方式,进行以下“实操小组作业六部曲”。

1.任务布置。

此阶段为课前完成。通过设计将实操内容具体为可操作的任务明确布置给学生,此任务必须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可完成性的特点。如:在仓储保管作业的学习内容中,定位实操点为入库接受、理货、堆码,因此,可选择在实训室完成。若实训条件限制,则可将教室布置成仓库,讲台设置成理货区,课桌定位为仓储区,每个大组作为一个仓库分区,每个课桌作为一个货位,要求学生对笔、书本、方便面、矿泉水等物品进行收货、理货、堆码的作业。

2.自学找疑。

自学是小组讨论法实施的重要标志与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通过实操任务的下达,小组成员必须对新课进行事前预习,对实操任务进行思考与资料收集,并对教学内容的难点、疑点做好记录,以便与组内同学进行探讨。

3.小组探讨。

这是小组讨论法的核心环节与小组成果的实现方式。组内成员自主学习发现疑点,经过小组讨论解除疑点,共同商讨完成实操任务。

4.小组实操。

通过之前的环节,小组对于完成实操任务都形成了自己的方法,此环节主要依靠组内成员的精诚合作达成目标。

5.教师点评。

不同的小组其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可能不同,究竟谁的方法更好,谁的效果更好?学生争议的问题往往就是难点所在。因此,对于小组在实操环节表现的点评尤为重要,点评的方式主要为纠正错误、进一步提炼、引申拓展、解决问题等。

6.自主总结。

教师讲解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这时,若给他们几分钟的总结时间,使他们能对知识点进行整理、感悟,将更有助于其掌握知识。

(三)小组案例分析

对于一些技能性不是很强,但是在日常仓库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知识点,如仓储合同的订立、仓库货物的管理、配送模式与策略的选择、配送服务合同的订立等,适用于小组案例分析方法来解决。在小组案例分析法中,一般先由教师讲授,对新课知识进行梳理与详细的讲解;然后给出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利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彼此的灵感,寻找解决案例问题的最佳答案。如:在学习配送方式这个知识点时,将当当网、卓越、中国邮政、广州购书中心等书店的配送方式依次列出,让学生找出它们分别运用了哪种配送方式,并比较不同配送方式的特点。

(四)小组观察

教学内容中涉及很多实际操作性的环节,需要对一些流程、方式、工具进行观察、认识、辨别。因此,图片与视频的引入必不可少。在课程一些知识点的学习中(如对库场进行布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仓储设施、仓库货物的管理),笔者引入大量的图片与视频,包括:仓库实景、仓库设施设备等图片,以及各种货架的操作、门座起重机作业、AGV小车搬运、生鲜物品的流通加工、自动化立体仓库运作、配送中心运作等视频。在使用图片与视频辅助教学时,应给学生布置问题,使他们带着问题去看,通过观察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实践证明,此种方式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还涉及到小组的理解、小组的设计等辅助实现方式。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选择的关键在于知识点的特点。而在讨论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对课堂的引导和掌控,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尤其要规定恰当的讨论时间,以诱发学生的紧迫感,逼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效率,深化讨论。

四、教学效果检测与反馈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应该有一个检测的方式,以利于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提高,同时,也便于学生总结、回顾、记忆课堂知识点。因此,教师应在每堂课设置大约五分钟的教学反馈与成果检测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小组间互评;也可以设置测验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再进行讲解。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相长。此外,还应设计课后作业,作业的完成时间以15分钟到20分钟为宜,内容应反映出课堂的重点。

五、课堂总结

篇8

关键词:茶思想;项目教学法;《仓储与配送管理》

近年来,物流业作为经济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内部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为缓解这种现象,职业院校落实改革创新发展计划,以全新的育人模式和教学手段,改变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为物流产业的稳步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此过程中,项目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在物理专业核心的课程中,并以茶思想和文化为特色,大力培育学生的专项技能和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茶思想下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西方,其诞生的契机主要是在德国职业教育中,长期以来采用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的育人方法,虽然在培育专业能力上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使原本的教育模式暴露出很多不足,为企业输送的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此,德国教育界开始展开研究,最终探索出以项目为核心的全新教学手段,项目教学法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学内容和转变教师职责为特色,教师在项目展示后,以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使学生对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在问题解决后进行自我的归纳和反思,达到加深记忆并获得良好学习成果的目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最大限度的强化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专业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力。但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上,项目教学法的作用相对有限。为此,以我国特色的茶文化和茶思想为指导,将茶文化内涵中“静、和、雅”融入到项目教学中,使学生以宁静致远的态度进行思考,了解项目中的要点。并在项目合作研究中,保持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在不断的思考和分析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也在茶思想的引导下,实现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促进自身思想品质和素养的发展。

2智慧物流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网络技术的增速发展,改变着大众购物的方式和习惯,网购的出现为物流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促使物流仓储、运输、配送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智慧物流下,物流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2020年我国物流发展计划中显示,我国物流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增长率高达6.3%,而物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只有近23%,还难以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大范围投入,使物流行业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当前技术型产业,产业核心的业务得到扩展,急需一线的技术性人才,来完成人工智能系统的操控。在此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除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仓促、配送、运输、管理等技巧外,还需要其具备实践的技能,再合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完成海量数据的检索和统计,并在智慧平台上完成操作,为物流企业的决策、投资、发展提供更多帮助。依据这种要求,高校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在原本理论教学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加强全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应用,利用创新思想来指导学生,培养学生专项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茶思想”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对于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新要求。如何培养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人才成为目前学校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当前茶文化思想背景下,项目教学法与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的结合,有利于满足学生岗位化能力培养要求,学校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和工学结合模式,以学生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课程教学项目进行有效分解,然后构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组建专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打造其教学资源,通过完善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工作的改革,提升课程职业化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效果。在茶文化和思想背景下,强调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的重要性,为合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思想认知,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项目教学法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提升正确学习态度和理念。在茶叶生产、制作的环节中,需要不同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而才能形成满足消费者的可选择的茶叶饮品或产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在开展中,应该培养学生茶文化中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认知,只有在工作中加强配合与他人之间的配合、交流,才能更好地完成相关工作。项目教学法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不谋而同,教师可以结合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的知识和内容,为学生设计项目学习的相关任务,要求学生学生结合项目任务参与到问题分析、交流、探究学习中,给予学生更多探索和学习的机会。在项目教学法的背景下,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会更加明确,通过学习任务分工协作、共同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中形成正确的合作学习意识,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提供保障。另外,茶文化思想中强调天人合一、和谐等精神态度,因此,通过茶文化思想的学习,也能使学生在项目教学法开展中,形成积极乐观、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精神态度,并充分体会茶文化中有关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增加学生实际学习效果。总之,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根据其学生思想培育和文化学习现状,合理按照茶文化思想开展项目教学工作,使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更好激发自己的潜能,帮助学生在物流与配送管理课程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将来更好地通过自己品质、能力参与到工作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发展水平。

4“茶思想”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路径

4.1在课程内容中融入茶思想元素,应用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

近年来,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并频繁亮相重要的国际舞台。通过对茶文化的广泛传播,更是逐渐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将我国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在这一发展背景下,“茶为国饮”已成为共识,茶思想也因凸显了自然、和谐的价值观,而受到个政府、教育领域、经济领域等方面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期望通过对茶思想的传授,来促使学生成为社会真正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文化人才。因此,为紧跟时展步伐,将茶思想融入到《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中,配合项目教学法培养本专业人才,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可通过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差思想教育元素,并利用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以达到预期教育目标。首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可根据仓储与配送企业内部的岗位技能需要,结合茶思想科学选取课程内容与安排教学顺序。并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为目标,科学设计工作项目,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展开。具体涉及工作任务、技术实际知识、技术理论知识,茶思想理论知识、工具材料、技能考核要求、教学要求等等。工作项目对学生的要求应包括必须具备操作性知识,如操作步骤、能力与工具设备等等;技术理论知识应用于解释操作性知识,起到辅作用;茶思想理论知识应包括茶道精神、茶文化、茶礼仪等内容,培养学生形成和谐、友善的道德品质;技术实践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按工作过程完成”等等。在通过大力开发包括多媒体课件、试题库、教学案例、在线测试等在内的课程立体教学包,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将茶思想有效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以达到预期教育目的。

4.2在教学方法中融入茶思想元素,以“模块+要素”形式构成教学方案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理实一体化特征,也是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中,通常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货架、托盘、液压搬运车等硬件设施则无法呈现自动化、智能化的仓储与配送作业流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物流的广泛发展,不仅改变了整体教学环境,还对该课程教学模式提出新要求,要求其必须要以模块+要素的形式,以增强学生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为目的,融入茶思想教学元素,选取项目教学方法,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中,教学项目要素即智能硬件与软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茶思想教学元素,与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内容相结合,打造以茶思想为导向的新型课程内容体系,与智慧物流实际作业流程紧密衔接,以此来实现模块+要素教学方案的构成。在此过程中,相关专业教师可通过建设智慧物流技术实训室、智慧物流运作实训室,加大对智能硬件与软件的投入力度,对智能配送、智能仓储以及茶思想等教学加以创新。再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拣货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从设备认知、业务设计、业务操作、素养培育四个层面,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促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还可通过以项目模块、任务单元、茶思想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学环节,采用智能情景模拟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等辅助教学,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

4.3以茶思想为导向设计课程模块,结合项目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效

以茶思想为导向,设计《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模块,可通过从仓库作业过程着手,设置教学项目。其中,主要包括课程知识、涵盖能力、教学设计、茶思想培育四个层面。课程知识包括货物入库准备、确定货位的原则、货物入库检验、货物入库交接、出库业务、装卸搬运的组织;涵盖能力包括观察与交流能力、仓库保管作业过程中的操作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运用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包括建立6~8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项目学习,通过书本、网络、图书馆等查找图片、影像资料与模块文字,整理资料提出问题。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仓库,亲身体验了解仓库入库、保管以及出库作业等详细过程,做好记录。最后,再以图表绘制等方式描述自己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总结,根据理论知识,结合企业现状,探讨该仓库保管作业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形成报告;茶思想教育包括茶道精神培育、茶历史讲解、茶思想教育、茶文化传播等。通过设计一系列课程模块,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5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物流产业的转型发展。特别是智能物流产业的建设,使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扩大以及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这种岗位要求,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难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为此,引入项目教学方法,并以茶思想为指导,从专业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两个层面展开培养,不但使学生在项目完成充分的思考,在实践中获得物流仓储和配送的技巧。还借助茶文化和茶德,在学生专业能力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就业竞争,并以良好的思想状态和道德品质,获得物流企业的认可,完成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秀乾,陈丽霜.基于物流技能大赛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福建电大职业学院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0):140-142.

[2]初海鹏,白如雪,万峻竹,吕宁.基于流程的企业仓储配送管理信息中心解决方案[C].中国金属学会.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18.冶金自动化与智能管控.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金属学会,2017:303-306.

[3]刘红梅.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160-161.

[4]廖日卿,孙浩.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案探究——以上海海关学院《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为例[J].中国储运,2011(07):112-114.

篇9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仓储管理实务; 职业教育

一、行动导向法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

高职《仓储管理实务》这门课程内容包括货物进库、在库、出库等处理与养护,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科目,第二,步骤多,知识点繁多,教师讲授起来费劲而且无味,学生也有同样的感觉,第三,《仓储管理实务》这门课程内容大部分学生自己看得懂,只有小部分课程内容学生看不明白的。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如何体现高职的岗位需求?“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的教学方法,它以富有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为基础,通过合适的教学设计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在任务的驱使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在这里,笔者所提到“行动导向的教学法”还非常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活动基本上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仅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引者,疑难解答者。也就是说,教师做到了“少讲”,“精讲”,从而克服了《仓储管理实务》的教学弊端,教师讲授起来费劲,学生听起来无味,提高教学效率。

二、行动导向法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的运用

(一)教师对物流仓储管理工作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起点。我们对广东佛山三水仓储集团、广州兴安平价超市、中山嘉美乐食品有限公司、广州永硕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爱婴岛儿童百货连锁有限公司等多家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的采购部进行了调研,和企业仓库管理员一起对仓储管理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对仓储管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对象、工具、方法与工作的组织、对工作和技术的要求。例如在第二知识模块,我们通过对在库操作实务的仓储管理工作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得出在库操作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货物堆码苫垫、盘点、拣选、包装、货物养护。

(二)教师设置学习情景,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物流仓储管理》学习情景(项目)设计,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例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教师将根据企业仓储管理人员完整思维、职业特征及工作任务,把《物流仓储管理》课程的全部内容具体化为学习情境。下达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例如在第二知识模块,对物流仓储管理工作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后,我们设置这样的学习情景:请每个仓储公司(实训小组)为北方盛大采购的货物进行验收,并填写物资入库初检记录,验收单,货物拒收单,事物保管明细账。

(三)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

学生以团队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学生自己要认认真真把这章节的知识学懂弄清,接着到网络,图书馆去寻找资料,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这过程中有不明白的,以团队方式进行自主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有争议问题的讨论,教师可以从旁加以提示,激发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如果是课外学习讨论,教师不在场,可以把这些有不明白的记下来,待下一步和老师一起讨论,弄清楚。

(四)学生形成方案决策,根据决策方案完成工作任务设计和模拟操作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之后,通过团队讨论得出的可能方案进行论证决策,形成团队实施方案。例如,例如在第二知识模块,我们通过对在库操作实务的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仓储管理软件和智能数字化货架的模拟操作练习了。(1)用自己的相应编号进行登陆。(2) 入库单元实验(3)设置物料信息,在《基础数据/物料信息》中进入物料信息列表页面,进入新增页面根据提供的物料信息,选择录入物料。(4)保存物料信息。

(五)学生自检和展示工作成果,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师生共同评价

(1) 任务成果展示

任务完成后,在课堂上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这样可以从任务成果展示中得到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得到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语言、行为、思维反应如何,是检测任务是否有效的情况;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和与人合作的乐趣,并且逐渐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并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

(2)自评与互评

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学生更易接受,评价的效果会更好。自评一般在小组交流结束时进行,学生对自己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投入或贡献作出客观的评价。互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很多东西,单凭一个人或一组人的智慧是不行的,因此,通过自评与互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 教师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过程评价强调找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总结提高。结果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成果进行评价,这个评价其实就是对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进行归纳总结。评价分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由教师和组长在专用表格上作好记载,以便学生自己或同伴、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尽量用鼓励性的评价语气,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行动导向法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教学重点的转移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不能象初中或高中的学习那样,将备课、上课的重点放在传授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方面,而应该是把重点放在培养自己的实用就业能力,放在如何进行能力训练上面来, 因为在未来职业岗位上要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活动过程成果展示的问题

各个班级的学生规模不同,人数少的班级成果展示比较充分,而人数多的班级成果展示就没那样充分了,减少活动的组数,增加每组学生的人数来解决部分问题,但这种做法又引发了新的问题。比如因为学生人数的增多而导致学生活动组织效率低下,因为时间问题部分学生无法参与讨论。另外有些学生不主动参与活动而是当观众,这些问题都待于解决。

(三)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有待于完善

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在思想上,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存在传统的惯性,要改变这种惯性需要花很多时间,需要更多精力和方法。客观上,行动导向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水平有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在短时的条件下很难有效得到改善。所以行动导向法的实施,效果未尽人意。我们期待通过建立有效的,与津贴挂钓的激励机制,和通过现有教师的工作实践培训和教学方法集训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行动导向法是高职院校教育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实务》项目教学设计能让学生置身真实或仿真的工作中,亲自尝试订单处理、搬运、出入库操作、拣货、盘点、配货等不同工作任务,生动客观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多维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适应行业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Jank,Wemer.Meyer Hilberet.Didaktische Modelle[M].Voellig uberarb.Auflage.Comelsen.Berlin.2002:3 14—321.

[2]郑建萍.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理论和问题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19).

篇10

关键词:物流管理 工学交替 岗课证融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1-162-02

经济要发展,物流要先行;物流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到2009年,全国有200所左右的高等院校招收硕士生、280多所本科院校招收本科生、近730所高职高专院校招收专科生和1000多所中职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人数突破88万人,其中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学生约35万人。而目前大多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科学导致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1研究背景及目的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批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2009年―2011年我国物流业振兴发展的10大任务、9项重点工程和9项政策措施。其中“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作为9项政策措施之一。2009年5月29日,教育部教高函[2009]13号《教育部关于报送的函》,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报了2009―2011年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具体推进措施。这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了良好的前景。但物流管理管理专业人才如何培养,才能发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功能,促进学生就业呢?成一个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本人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就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我们进行就业岗位能力分析和培养目标定位。

1.1就业岗位分析

我们通过对江苏省内50多家物流企业相关人员的调研,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业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及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等,使得我们对物流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有了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物流岗位主要分布于仓储与配送服务、物流运输服务两个领域。

仓储与配送服务领域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仓储与配送中心客户服务、配载作业、理货作业、商品分类与养护、配送线路优化等内容;就来的主要岗位有物流业务主管、采购员、单证员、仓管员、理货员、配载员及客服人员等工作岗位。

物流运输服务领域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运输企业客户服务、集装箱运输组织与多式联运管理、车辆技术管理、运输市场开发及运输现场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主要就业岗位有运输业务主管、调度员、计划员、理货员、运输业务员及客房服务员等工作岗位。

就江苏省内物流企业调查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理货员、配载员及客服人员等较多。

1.2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物流企业的岗位工作任务调查,可以看出,物流企业岗位工作有有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具有物流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能力。如热爱本职岗位,乐于奉献,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就业观念、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和业务谈判能力。

(2)职业通用素质能力。如具备现场组织管理的能力和对现代物理设备的操作能力;具备进行物流服务市场需求调研与分析、客户服务管理的能力;能运用物流专业术语、习惯用语、常用口语,进行基本的商务沟通。

(3)仓储与配送服务领域基本工作能力。如能按照客户要求制定物理配送方案,编制送货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能力;能进行货物的验收入库,能根据货物性质进行堆垛、拆垛作业的能力;能进行订单处理、货物盘点、流通加工、数据信息分析,熟练操作仓储、配送软件,并能对常见的各类问题进行处理的能力;能按客户的订单进行备货、分拣、配载、送货等操作;具有使用和维护装卸搬运机械、计量器具、保管、养护检验、监控、分拣、包装等设备的能力。

(4)物流运输服务领域基本工作能力。如能根据货物的特性选择运输方式,制定运输方案和计划的能力;具有货物装卸搬运的基本操作;具有运用各种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则,签订运输合同的能力;具有进行各种货物运价的洽谈和利息结算的能力;具有审核各种运输单证的能力。

物流企业岗位工作实行岗位证书准入制,目前我国在物流工作领域推行的证书主要物流师、货代员、报关员、报检员和单证员等。岗位证书准入的推行,明确了岗位工作能力,也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提供有力抓手。

1.3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江苏高职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立通、服务江苏、辐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区域的现代物流产业链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培养有事业心、责任心,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既能够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物流运输、仓储与配送等基层管理工作,又具备较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熟练进行现代物流组织管理和市场开拓,并组织实施物流方案,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现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体制与人才目标的要求,严重脱节,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形成学业无岗、企业招聘无人的窘境,为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与课程的体系重构势在必行。

2“三循环”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通过和合作单位、校外实习基地、行业专家、技术能手的多轮探讨,结合物流师等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构建了“三循环”工学交替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所谓“三循环”,是指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逐渐递进的基本认知规律,依次完成技能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的过程。通过职业基础模块学习校外实习基地职业角色体验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学习校外实习基地轮岗实训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学习物流企业顶岗实习的“三循环”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所谓“工学交替”,是指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结合、合作育人,即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工作,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弥补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真正达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

“三循环”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分两个层面,一是在校外合作企业进行,首先安排的“职业角色体验”,目的是让学生感悟职业氛围,培养职业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安排的“轮岗实训”,是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轮岗实训加以运用,为后续的毕业顶岗实习,实现预就业打下基础;最后安排的毕业顶岗实习,以管理、改善现行方案实证式案例分析来完成毕业论文,并和学生的就业密切结合,实现高度的融合。

第二个层面是在校内的生产型实训基地进行,按照企业采购、仓储、运输、配送、销售、盘点、补货等业务流程,结合课程教学,设计岗位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岗位,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轮岗实训,将课程教学与生产性实习有机结合。

3课程体系的构建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把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专业课程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设计的课程开发思路。

从本质上讲,物流具有从属性、派生性和服务性的显著特点,这就决定了物流服务提供商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物流服务质量决定了物流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一般而言,物流市场的调研和开发活动是物流服务提供的前提条件,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是核心,物流服务质量的检查与反馈是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动力,物流服务的统计、核算与效益分析是保障物流企业生存的生命线。

基于工作过程分析,围绕岗位工作项目(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按照“模块化、分方向”的设计思路,将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分解为“职业基础模块+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分仓储与配送服务和物流运输服务方向)+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四个相对衔接、交替上升的模块,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基础模块主要开设:“思政基础”、“思政概论”、“实用英语”、“办公自动化”、“体育”、“军事理论”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思想品质、公共基础类课程;

职业通用能力模块主要开设:“现代物流基础”、“物流市场开发与调研”、“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统计”、“物流法律法规”、“采购管理实务”、“物流仿真技术”、“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物流管理实务”和“供应链管理”等课程,其中职业主干课程为“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物流管理实务”和“供应链管理”3门;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分为仓储与配送服务、物流运输服务2个方向。

仓储与配送方向主要开设:“仓储机械技术”、 “条码技术与应用”、“仓储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和“商品养护实务”等课程,其中职业核心课程为“条码技术与应用”、“仓储管理实务”和“配送管理实务”;

物流运输方向主要开设:“运输机械技术”、“运输组织技术”、“运输管理实务”、“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和“运输保险”等课程,其中职业核心课程为“运输组织技术”、“运输管理实务”和“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我们还开设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 “商务应用文”、“国际货运实务”、“报关与保检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经济法概论”、等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如“心理健康教育”等)作为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主干课程与职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应基于工作任务分析,采用课证融合或校企合作,体现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通过工学交替,达到物流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相互渗透、高度融合,教书育人,把学生综合素质贯彻始终,努力培养复合型、高技能的物流管理人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和案例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在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基础上,理实一体,让学生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以实现高度岗课证的高度融合。

(本文为2008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课题“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下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2008年交通职业教育科研项目“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2007A15)的研究成果之一;2007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结合,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项目(JY0708)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商业经济,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