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篇1

深入基层,经常听课,课后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究竟用什么标准衡量现代中学地理教学?怎样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一节地理课?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参加听课后的评议实践,谈谈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初步看法。

一、评教学目的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的包括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应该“识记”、“理解”、“应用”的地理知识;应该“初步学会”或“学会”的基本技能;应该“懂得”、“受到”、“树立”、“形成”的思想教育,都作了具体说明。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要超纲,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要达不到大纲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的缺漏。

2.教学要求适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要求。学生素质好,要求可适当高些;学生基础差,要求可适当降低,同时兼顾优秀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收获和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衡量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教学目的决定着授课的方向,贯穿全课的始终,全课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因此通过教师课堂地理教学活动的安排,可看出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适当。

二、评教学内容和结构 1.教学内容系统、科学、无知识性错误。

教师对地理教材内容应该了如指掌,明确教材中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本节课教材在全章节的地位与作用,对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关系能理顺并融会贯通。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与大纲和教材内容相符合。如果教师知识水平太差,在课堂上信口开河,那么或多或少会出现知识性错误,这是绝不允许的,也是最忌讳的。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但在使用教材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化易、关键抓祝

对重点内容,分析时要“点”透,练习时时间要给够,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准确、牢固、熟练。

对难点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举出实例,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比较容易接受。

关键是指对理解和掌握本章、本节知识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教师要在讲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确实理解其地理意义,明确掌握关键对建立知识间联系的重要作用。

3.注意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地理知识教育是智能培养、思想教育的基础,智能的发展、思想品德的提高,也能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轻视智能培养、思想教育和脱离教学内容的空洞说教都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寓能力的培养于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寓思想教育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

4.教学环节清楚,安排合理,衔接紧密。

教学过程是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导入、讲授、反愧练习、总结等)连续活动的整体,是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最重要的途径。教学过程的优劣,各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衔接是否紧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师生的活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容易引起教学上的随意性,出现思路混乱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容量适度、思维密度适宜、学习负担适当。

课堂教学进展、知识容量、思维密度既要考虑提高课堂效率,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不给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地理作业练习要精练,内容和分量适当,最好能基本上在当堂完成。

三、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坚持启发式教学。

首先要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师特长择优选用教法,并能根据课堂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合理地将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学过程处于良好状态。其次,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可用是否有“启发性”这个总思路去衡量是否实行启发式教学。

2.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协调。

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是思维的主人,而教师则是课堂的“导演”,指导、启发学生自己“演戏”,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教和学得到和谐统一。

3.加强直观教学,选用直观教具得当。

教师应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并能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讲究教学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善于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启发、诱导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动员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功意识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

5.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具体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记笔记,如何记忆和回答问题,如何读图和绘图等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四、评教学技能 1.教态亲切、自然、文明、大方。

2.语言准确、规范、流畅、生动。

3.板书、板图、板画简明扼要、布局巧妙、工整美观。

4.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使用娴熟、自然、恰到好处。

5.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强。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或者是学生同步配合不上,或者是学生提出一些古怪、超本超纲的问题,或者是课堂突然受到一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者是个别调皮的学生无理取闹……,这些都需要及时、妥善地处理,避免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或僵局,从而反映该教师组织教学中的应变和调控能力。

五、评教学效果 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基本技能训练效果。

3.发展能力活动的完成情况。

4.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5.课堂教与学气氛的优化程度。

篇2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课标下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也是进行中小学对于教师教学成果进行绩效考核和改善提高的重要依据。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以教论教”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被业内认可,因此需要依据“以学论教”为课堂教学评价重新匹配评价体系和指标。

本文通过研究AHP方法及“以学论教”的理论和实践,选取某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对象,进行基于AHP方法的“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实证分析,为相应的教学管理实务提供实践依据。

1 AHP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适用性分析

1.1 AHP方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的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主要是两两比较)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该方法以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其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内,如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等,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1.2 AHP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适用性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深入和中学地理知识的内涵和复杂度都越来越大,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各个因素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优劣影响是比较模糊的。与此同时随着素质教育意识的不断加强,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多目标性也成为难以用单一指标进行衡量。因此AHP作为将主观判断定量化,将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数值化,帮助人们保持思维过程一致性,适应于复杂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这样一个多目标管理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 基于AHP和以学论教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实践

2.1 AHP模型构建

本文将比较两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作为AHP模型的目标层;将学习热情、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作业考核及师生互动为准则层;将“以学论教”理念下针对两位教师课堂教学评优作为最终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AHP层次结构模型,层级模型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如表1所示。

2.2 判断矩阵的构造及排序

本文采用yaahp10.0软件对于目标层进行AHP分析,对各指标之间进行两两对比之后,然后按9分位比率排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劣顺序,依次构造出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如表2,c1的排序矩阵如表3所示(其余略)。

由于yaahp具有数据自我分解和修正功能,上述五个比较矩阵满足一致性条件,均可通过一致性检验,上述模型可用于基于“以学论教”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优。

2.3 各备选对象目标的合成权重

最终两位教师对于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可由下列计算得到。

由此知,二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差别不大,但备选教师B的权重最大,故若优选则应该选择B。

3结束语

随着中学地理知识内涵和外延的逐步扩大,传统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已经不再适合于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教学管理、考勤人员应当跳出传统理念的桎梗利用现代管理方法理论制定合理的评价指体系,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1(4):42-44.

[2]王淑芳,类淑河,王洪欣.大学有效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20-122.

[3] 张瑞永,张云等.AHP 判断矩阵权向量的改进最小二乘求解[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24):154-159.

篇3

本课最大的特点是运用过程性评价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构建地理课堂过程性评价教学,并结合新课程理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教学。从课后效果来看,应该取得了实效,学生反应积极,更容易把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促进地理能力的提高,利于养成地理素养。

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运用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以及声音资料,认识西北地区的位置和人口、民族特征

用配置了歌曲的一组西北地区人文、自然景观图片引入,激发其学习兴趣,即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看到和听到哪个地区的景观;2、该地区给你的最深的印象是?3、看到和听到了那些景观,请罗列?(学生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进行相关自我评价)

承转到位置的了解,出示“在中国地图和西北地形图”,要求学生结合地图与材料:4、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5、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学生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进行相关自我评价)

出示“该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图”,进行合作学习:6、该区人口分布特征?7、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塔里木盆地城镇空间布局形态是什么?影响其形态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进行相关自我评价)

(二)、运用综合分析法和相关录象,探究学习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特点

出示“西北地区的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和1月、7月气温分布图”,探究分析问题:8、该区有哪些地形单元,并说明地形特征?9、分析该地区气候(气温和降水)特征,并说明形成该气候特点的因素有哪些?10、分析该地区降水分布的特点及原因。11、描述天山北坡降水形成的过程。

承转到本区其他自然景观,学生分析录象和图片归纳出本地区其他特点。

先观看录象,提问:12、西北地区东部和西部农业各有何区别?13、产生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归纳主要农作物和畜种。

以自主学习方式学习:14、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引入西北地区种植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展示图片点出本区的主要作物。

以师生合作方式教学:15、分析本区的种植业分布区?(提示结合本区条件和种植业需水热条件较多的特征)16、若在西北地区东部大力开垦,发展种植业带来哪些影响?

最后进行总结,练习巩固检测。

课后延伸:收集相关西北地区的资料、图片,制作主题为“揭开死亡之地------塔克拉马干沙漠的神秘面纱”(学生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进行相关自我评价)

(三)以“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进行过程性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课堂过程性评价是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手段,为此本人设计了一个“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学生自我评价表格,表格的设计本人力图改变以往评价表格的枯燥和盛气凌人的风格,如:表头并不是用“某课学生自我评价表”而是用“今天的地理课我是这样上的”代替;以第一人称代替第二人称;选项的设计以鼓励性(要加油、我走神了等)的文字代替如纯粹等级性的选项(差、不及格、不认真);选项中通过设计“我有其他想法”等选项给予学生发散的空间,不束缚学生的创造力等。以此体现表格的亲和力,以符合中学生活泼、好奇的心理特征,以确保学生对评价表的接受度,表格以时间为轴,引导学生对自身课前知识准备、上课情绪、兴趣、新课学习过程、练习、课后拓展及自己对整堂课的课后反思等环节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尝试以学生的自我过程性的评价,改变长期以来上课处于被动和接受的地位,引导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评价,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同时,以此培养学生反思精神,培养自我调控的习惯。

以下是我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所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表。

教学探索与反思:

如何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和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态度和习惯,本人一直在关注和思考。但由于近二年都在从事高三教学工作,整天想的、忙的是如何备考,如何赶进度,在这两方面的教学实验也就懈怠了,心里总是有着一种冲动和不安,但又没有全面在高三教学工作进行实验的勇气和精力。学校为了迎接新课程改革,客观上为我提供了一次尝试的机会,虽然只是一节课,但能够把自己学习新课标以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粗浅的想法付诸实施,能够籍此与老师们进行研讨,还是令我感到兴奋的。下面我初步对整个的准备、教学实施的过程和学生的反馈及自己的反思进行罗列:

本节课可谓尝试性的一节课,只是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因此,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探讨性。目前学生还不完全适应这种方式,对过程性评价表的目的,还不十分清楚,因而,在效果上会有一些折扣。但学生表现出了新奇感,这是本人期望出现的。本人针对这一情况当即进行了解释,要求学生能真实地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际情况记录下来,这样利于学生知识和方法的获得。

作为中学生,培养其良好的地理素养远比获得地理知识重要,一个具有较高地理素养的人,获取一般性的地理知识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因此,本节课在除了运用过程性评价表这一教学方式外,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法上也下足了工夫。

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看,相当一部分同学预习过;对这节课期待程度大部分在“很期待”和“还好”两项;学生对自己的课前状态调控习惯不太理想,选“B”的较多

表中设计这一环节希望能达到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控上课前情绪,初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情绪,教师也可明确一下学生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课前情绪的调控。

新课导入部分“欣赏声情并茂的景观图”。

学生的反应很快,普遍选“A”,也有少部分学生选“D”

本环节目的两个:1、是让学生欣赏祖国之美,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听觉能力。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课堂关注度。这方面学生反应比较好,除极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大部分都比较专注,也非常热烈,设计是成功的。

学习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特色,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因为既有知识上的难点,也有思维上的难点。所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学法的指导显得尤其重要。

对第4问要求学生描述地理位置特征。方法上要求学生结合图文自主学习,并把描述的情况记录下来。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学生普遍在找方位上会忽略一方面的内容,如只找经纬度不找相对位置和海陆位置。因此,在学习指导方法上,需指导学生构建解题模式,即:

只要学生心里有了“地理位置模式”和“心理地图”这一地理素养,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漏了知识点。对于地理位置的描述,还可以告诉学生,在有必要时,还需描述其交通地理位置,这样就更完善了。

对第5-14问课堂上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师生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并引导学生构建人口、城市分布及城市区位的解题模式、气候分析模式和地形描述等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图表基本能达到教学目标。

其中描述天山北坡降水形成的过程,学生的表述能力还不够,语言组织存在缺陷,反映了地理过程描述的思维难度,在课堂上采用探究性的方式,以解决学生思维中的难点----逆向思维和过程描述方式的难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教学中,从结论“降水”往前推移,设计若干个探究性问题。如:天山北坡降水的类型是什么?水汽从哪里来?是什么动力带动水汽的输送过程?再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这样,学生对降水过程的描述就比较准确。

通过多媒体课件,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和图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的材料较充分,留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时间也较充分,对引导分析也较透彻,多媒体的形象、生动、丰富的功能得到较充分的利用,但总是隐隐觉得有不劲的地方,问题在哪里?现在想来,一方面,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似乎又回到了以教师为主,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走的传统模式,学生自我评价的促进作用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对这种随着教学进度进行“一对一”的自我评价方式还不适应,需要一个引导学生逐步喜欢、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在教学预设中,我也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按过程评价表进行教学,相当于按部就班,由教师的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因此,在制定评价表时,增设了“我还有想法: ”、“我的疑问是”等项目。目的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多一点学生自己的想法,多些新的课堂生成,更有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的初衷是过程性评价表是教师用来调控课堂教学的,在有效的调控下,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思维的自由。这样的教学,我认为对于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十分有利的,也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1、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较快的适应这种学习方式?2、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评价表的制定中来,真正达到“自我”评价中去,将自我评价的功能充分的挖掘出来。

从学生的反思来看学生普遍感觉有收获。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但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但在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勇于表现自己方面还要下工夫。

学生虽有收获,但大多数学生没有还想了解的内容。反映学生的求知欲还没有还好的激发出来。以后的地理课堂可谓任重道远,怎样把学生的学习潜质和热情激发出来,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如果我们的地理课堂多一点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可能会改观一些,也对学生的地理素养的养成有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1.前言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教师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励性评价是教学评价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他们主动、健康地发展。学生能够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的激励性评价中获得正能量,能够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自主性。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相对来说较于简单,在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下,教师在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应用激励性评价,学生在获得教师肯定的鼓励与表扬之后,学习动力便会更强,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2.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以直观的图形与文字来理解题目,数学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需要运用理性思维来思考问题,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相对困难,面对抽象的题目,学生一时理解不了,产生烦躁的情绪,影响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低年级学生更为活泼好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略微枯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给周围的同学带来阻碍,影响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运用严厉的批评性语言会使师生间的情感产生隔阂,小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阶段,对外界的评价十分在意,教师严厉的批评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消极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低年级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相对要慢一些,教师在课堂中急促地催学生尽快解决问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检查时间,题目错误率增加,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激励性评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进行数学活动探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趣味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在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下,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容易被可爱有趣的事物吸引这一特点,为学生提供富有趣味性与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使用的数学教具更贴近学生生活,并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寓教于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下,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具体的认知。以新人教版一年级《8.9的认识》这一课为例,图中老师和小朋友在校园一起浇水,日常校园生活中的做值日、课外活动和学校运动会等,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索,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3.2进行小组学习互相激励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实践改革,通过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探讨,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为将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量一量,比一比》这一课中,教师以学习小组形式来展开教学,先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单位复习,并引出互相量一量身边物体的长度,采用激励性评价来给学生创造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中进行互相的帮助与检查。如测量时,尺子的刻度“0”是否与被测物体的起点重合,将测量到的数值记录下来时是否标明了正确的单位,最快完成课堂任务的小组成员予以表扬。通过教师激励性评价的引导与小组成员间的互评,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之间增加沟通和交流,并了解到其他人不同的看法。

3.3激励性评价配合多媒体设备进行应用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并且能呈现出活动影象特点,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应用中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运用多媒体容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交互性于一体的优势,结合激励性评价语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数学知识中抽象难懂的学习内容。新人教版将“有余数除法”这一内容移至二年级下册,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而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通过播放教学视频与图片来给学生展现直观的教学过程,如把18个梨每5个放进一个盘子里,需要几个盘子?教学动画上显示需要5个盘子,还剩了3个梨,配合出现18÷5=3(个)……3(个)的算式出现,教师在课堂布置一道相同类型的题目并请学生解决,在学生发言后学生予以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积极性,树立学习自信。

4.结束语

激励性评价能够对学生起着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等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低年级学生更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正面的积极鼓励,通过设计数学探索活动、小组成员互相帮助,配合多媒体教学设备,期间不断予以学生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获得肯定后能够更加坚定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夏杰.探究教学,改善方法-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5):213

篇5

国家新修订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开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确定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作为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不难看出,这一理念提出的目的是“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教学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方向转变,从而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地理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围绕这以目标,确立了教学评价的三个主要指标和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学习的评价应注重多途径收集信息,准确反映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地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课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应以《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课程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要实现这一评价目标,首先必须改变对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即只看考试分数,不管教学过程和学生体验的评价。科学的评价应注重评价目标全面性、评价手段多样化,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只有改变了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才能保证对学生评价的改变。笔者将从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指标两方面来阐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与维度。

1.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

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应包括过程性评价(课堂上教学过程及章节测试成绩、课外实践活动过程及活动收获)和终结性评价(期末综合测试成绩及课外实践活动收获)两部分。

1.1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地理教师在实际上课中能否贯彻和落实地理课程标准所确定的目标和理念,是评价地理教师上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经过多方面的反复实践,制定了《地理课教学评价表》(见表1),从十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通过听课评课不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2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评价指标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是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地理课程应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地理教师的教学不应只限于课堂之内,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收集、整理、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地理信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重点联系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地理教师的教学义务和责任,自然也应被列入教学评价范围。鉴于组织学生课外实践是一种开放式教育活动,且有很多安全隐患,很多学校不支持地理教师开展此项工作。因此,对地理课外教学评价中必须有安全指标,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见表2)。

2.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掌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就应围绕地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指标(见表3)。

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现状 教学目标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66-02

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不断改革,这就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教学是人才培养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高中地理教学是强化学生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国家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各中学在重视学生基础地理知识教学的同时,也都在积极探索学生掌握地理实践能力的方法,强化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实际能力则成为重中之重。根据最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现今的高中地理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全新的地理教学体系,使地理学习不在如同鸡肋,将在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能够融入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2.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要加强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能够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在生活之中对地理知识的实际理解。因此,首先就需要教学有着非常深厚的地理知识底蕴,才能够更好强化地理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更高的地理学习环境,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等等,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投身到高中地理课堂学习之中。

2.1高中地理教师要正确理解教学大纲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但加快,大多数教学都能够对高中地理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教学方面的工作不能很好的实行。要实现深刻的理解教学大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学大纲也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例如,在老教材中关于“生物”“土壤”“国际贸易”等等知识点,都已经被删除,因此这部分课程的知识点实际应用的空间太少,并且生涩难懂,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也不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在此前提之下,教师就要正确的理解教学大纲,强化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2高中地理课程讲授需注重理论和生活相联系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环节贴近生活,注意理论和实践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在以往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般都照本宣科,致使地理课堂索然无味。与此相反,如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注入实际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和知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身心愉悦的前提下掌握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如,在地理选修五关于地质灾害的部分,学生会对地震的成因、附属灾害的种类有浓厚的兴趣,地理教师可以联系近几年国内外的地震,为学生讲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分布规律、地震发生时逃生方法等等,这种讲授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得学生掌握如何将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3教师应设置教学情境,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

国外教育学家认为“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解释了当下教学观的转型。也就是说高中地理教师在课程讲授中需要将“结果学习”转为“过程学习”,需注重指引学生对地理问题积极的调查、探究,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促使地理学科教学的过程转型为学生与教师富有个性、效率的合作过程,为此,在地理教学中一定需设置教学情境。如,在讲授地球运动时,地理教师可以问学生我国为什么使用北京时间,而后引出地球的运动、经度不同的地方时、时区和时差的计算方法等等一系列的地理知识。最后地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我国边疆地区的时差,既使得学生对刚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回忆,还可以使得学生了解我国疆土的辽阔。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地理教学情境,推动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向着创新型又迈进了一步。

综上所述,在地理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讲出优质的地理课堂的确要下很大的功夫,准确的评价课堂的高效与否也不容易,需要以现代化的视角审视地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新课改下的课堂评价应该从实际出发,选取科学的评价方法,以期增加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坚持以学生为主题,注重学生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地理,培育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多维度的评价地理课堂的教学情况。以便提升地理课堂的效率,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我国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付贵云.实践活动渗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篇7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必须不断更新,只有把新理念充分渗透于课堂,才会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课时较少、教学环境有待完善等因素,导致地理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很难被及时消化吸收,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在生本教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研究打造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研究

本次统计学生的问卷总数为500份,经过筛选,选出有效问卷476份,其中男生243人,女生233人,基本实现性别平衡比例。

(一)大多数高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地理的感情,对地理比较喜欢的比例为32%,不讨厌的比例为47%,明确表示不喜欢地理的比例为21%。由此可见,对地理多多少少有一些喜欢的学生是占大多数的,明确讨厌地理的学生还是小部分的,喜欢地理的学生是我们实施的生本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所做的是让喜欢地理、不讨厌地理的学生更喜欢地理,同时那些讨厌地理的学生,要弄清楚他们不喜欢地理的原因,对症下药,让他们改变对地理的印象,进而喜欢上地理课堂,最终提高地理成绩。

(二)大多数高中生参与地理教学的程度不高。调查数据显示,如今的课堂,仍然77%的以老师讲课为主,而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和师生互动的课堂只占23%。86%的学生很想要自己参与课堂,喜欢与老师互动、与同学合作的这一种教学模式。综上分析,学生不喜欢地理课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地理课没意思;老师讲太多;我不能参与其中。既然知道学生不太喜欢地理课的原因,老师就要加以改善。因此,为了教学更有效果,老师应该及时改变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老师应当和学生多加沟通和交流,多多接触,这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会有所帮助。

二、打造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

2.1高中地理教师在打造生本课堂时要重点用好以下五项教学策略:第一是面向全体策略。所有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整个过程师生都必须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第二是互动探究策略。这一教学策略是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传统的授人以鱼,这样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互动探究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2.2第三是因材施教策略。因材施教,是指老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班级课堂教学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存在如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智力因素差别的问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只有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实施有差别性的指导,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负责,精心设计教学,设置不同的发展目标,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辅以必要的个性化辅导、练习、作业等,使教学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和成长。当然,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也要注意有效弥补接受式教学的不足。

2.3第四是概括总结策略。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活动过程中,要实时进行沟通及信息传递。老师不仅能够全面巩固和加强学的和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同时能掌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最新动态,当堂调整教学行为,更有针对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要及时记笔记并且及时总结,记笔记有助于学生观察时集中注意力,增强鉴别力与思维的敏捷性,及时记下当时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捕捉到重要信息,有利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有助于课后复习,是温故知新的助推器。第五是多元评价策略。多元评价策略是指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激励、肯定、鼓励和赞扬等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取尊严、自信和胜利的经验;积极的鼓励、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具有指导作用,还具有教育和激励功能,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多元评价,跟踪系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成就,而且要发现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才能,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发展自信,塑造良好的个人品德,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新一代素质人才。多元性激励评价策略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非常安全的心理氛围,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同时进一步挖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创造性潜能。

三、结语

在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要以生为本,采取多种策略帮助学生总结、整理知识;或者包含重、难点知识的问题,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一步步攻克难题。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合适地运用各项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育机智。这不仅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旨,而且是生本课堂教学的关键。一切都要基于高中生需求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华而不实,让学生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初中生 自主学习能力

新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程的学习要依靠学生的主观愿望和已有知识,重点是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能力。本文以初中二年级地理课本中世界分国篇《俄罗斯》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根据自主学习的可行性选择所教内容

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表

二、自主学习理念要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中

1.教学目标。

①能在景观图上找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分析主要河流、湖泊的特点。

②学会比较俄罗斯不同地点的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以此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2.课堂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法。提前让学生准备好这节课需要的图文资料,以5~6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名负责人,同时说明小组学习的评价标准,目的是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积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1]。

(2)资料分析与比较法。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俄罗斯的图文资料信息,通过老师的指导对资料进行分析与比较,得出俄罗斯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3.课堂教学过程。

如表2所示:

表2 课堂教学过程演示表

三、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如在《俄罗斯》一课中,新课导入时,把三幅反映某国不同景观的图用PPT展示出来,再配上经典的俄罗斯歌曲《莫斯科的郊外》,让学生根据每幅图片的提示语判断出今天要学习的国家。

2.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讨论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合作与交流。

“小组讨论合作是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己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2]。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在有效时间内进行高效学习,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培养学生跟其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如在教学《俄罗斯》的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俄罗斯主要采用什么运输方式,亚欧大陆桥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3.重视读图,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教学《俄罗斯》时,引导学生通过读俄罗斯的地理景观图,了解地理环境;通过对比莫斯科与伦敦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归纳俄罗斯的气候特征;通过读“亚欧大陆桥”和“世界政区图”,组织学生讨论第一亚欧大陆桥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维度评价,让学生从体验中有所收获

如表3所示:

表3 多维度评价表

“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只强调以成绩为标准,重在知识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除在外”[3]。自主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看重学习过程,因此要对学生学习进行多样化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性评价,还必须强调形成性评价,评价既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有激励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本文就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展开论述,以《俄罗斯》为例,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运用地理地图,多元评价等方面进行介绍,再根据地理课程的一些特点,提出提高中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中都能自主地学习,提高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建立学习型社会[4]。

参考文献:

[1]乐敏.自主学习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J].地理教学,2008(09).

[2]金延风.自主与引导: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篇9

关键词: 地理课堂;中学生;学生评价

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和带有明确指向性的评价理念:“地理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笔者结合本校课改的教学实际,展开对学生在地理课堂的激励性评价的实验与研究,希望由此得到一些启发,寻找到一套科学、简明、易行,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案。

一、原有评价制度的弊端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千古命题困扰了许多求知的学子,分数成了教师管理控制学生的主要手段,分数成了学生崇拜的偶像,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心理压力,使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发展不平衡,高分低能的现象也较突出。因此,实行评价改革势在必行。作者认为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以下特征:

1.形成的而非终结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课堂回答与教师预设的答案吻合的程度,而对学生的思考过程、思维品质漠不关心。而地理课堂评价虽然也注意到学生答案的正确度,但更重视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发展、推理与创新能力的显现。

2.多元的而非单一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简单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追求答案的一维性和纯知识化方面,运用单一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显得苍白无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地理课堂评价则强调丰富性原则,从多元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评价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评价的标准是多重的;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

3.互动的而非单向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绝对裁判者的身份来评判学生,主观色彩过浓,使学生难以获得客观的评价,也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严重对立。而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注重评价中的互动,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

4.发展的而非奖惩的。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以奖惩为主要目的,视奖惩为引起学生重视教学和使学生课堂表现更为优秀的法宝。而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承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立价值,尊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尽管偶尔也会使用一些必要的奖惩,但它的本质特征是发展的而非奖惩的。

5.动情的而非冷漠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客观性,由冷静变为冷漠,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而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则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强化情感的因素,学生能够从教师情感化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得体的态势语中,充分领略课堂教学的乐趣,感受老师的澎湃激情和殷殷期望。

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1.知识与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在社会立足,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同时又需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要注重学生多元化的发展,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掌握各种技能与技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怀疑意识、反思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培养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3.情感与态度。

“身心发展”已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心理素质更重要,评价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正确把握自己的优缺点,自我安慰,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保持镇静,不断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为之努力,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感受,处理好周围人际关系,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学生自评。

没有评价的教学不是完整的教学。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教学也不是完整的教学。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说:“在评估过程中,学生不是一系列考试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评价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而起作用的。学生自评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的过程,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让学生自评,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还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

在每期地理课堂结束时,每个同学都将对本期得到的锻炼以及取得的成绩作一个自我评价,以等级方式(A、B、C)来一个学期自评。

学生的自评,在运用中要防止流于形式。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我们充分发挥自评的积极作用,如老师在学生自我评价前,首先让学生明白地理学习评价是为了发现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不足,帮助师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现有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样的评价方式,对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率都有很大帮助。

2.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

互评分为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让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调动起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师生互评是通过教师鼓励的语言,客观地、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如:在绘制保护母亲河的漫画设计中,要求对同学的作品互相评价(打分或是打等级)。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把每个人的作品采用不署名的形式投影出来,让同学从科学、创新、色彩、协调、寓意等角度来评价,然后请作者自己诠释作品,教师适当作补充点评,注意自评、互评相结合。

3.注重小组合作性评价。

地理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分组活动中,要对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进行评价,如:在设计《欧洲西部旅游》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设计旅游线路,其中三小组在设计时小组合作最好,有专门的小组记录员,把每个人的建议记录下来,并利用周末的时间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在教室里展示时,小组成员每人都有分工。小组长负责调配任务以及记载每个组员的表现。小组展示效果很好,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这样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更有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是否有自我体验。

在地理课堂实地考察沱江、长江的水污染这个环节,学生亲眼看到沱江边上的水污染状况,亲自采集了水样等,认识到我们的母亲河正在遭受着严重的污染,于是纷纷撰写了题为《沱江在哭泣》的小论文,以此,揭示母亲河哭泣的原因并提倡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

5.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也被一些学者翻译为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老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档案袋的内容不限,只要自己认为优秀的作业、小制作、小论文、图片、课件、课前收集的材料都可以装入袋中,到一定时间老师进行抽查、展示和评定。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还应该很好地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等先进的手段,对“档案袋”进行有效管理,使得这种评价方法更加高效、规范和有序。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至少那些认为地理学得不如他人的同学意识到虽然自己成绩不如他人,但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比如在搜集材料或小制作方面能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从中减少了学生的自卑心理,有利于他们重新树立自信,这对于他们以后逐步学习好地理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电子档案还应与实物档案袋相结合,把学生自己的作品陈列起来,并作好分类和编号,便于查找。

在使用成长记录袋时,教师应当注意到,档案袋的内容收集、编排和保存并不是教师一手承办的,而只是当一名指导员的角色,教师应当相信学生自己的能力,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不必都介于他们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教师只起着是指导和监控的作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档案袋内容交流和评分工作,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集体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引入家长和班主任等教师参与评价。最重要的是,成长记录袋不一定要贯穿整个学期或学年,可以集中应用于某一学习阶段,专题或实践活动中等。这既减轻了学生负担,也达到了教学辅助手段的目的。

篇10

高效课堂的内涵是让45分钟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把学生从时间和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当前,初中地理课堂存在以下问题:班额太大,造成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各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班级纪律情况不尽相同;地理教师所教班级多,甚至跨年级教课,实施的难度比较大;高效课堂实施环节上时间紧,任务多,存在无法完成的情况;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需继续加;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反应不灵敏,课堂教学进展缓慢,课堂教学效率太低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个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作为地理教师应具备多元化、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等有关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地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素养。教师用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以学生为中心,保持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初中地理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大胆尝试,恰当设计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新课的导入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3.探究合理的教学方法

地理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地理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一种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

3.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学习地理活动本身感兴趣,才能发展为对学习地理内容和结果感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挖掘有利于激发兴趣、支持学生长久性自主学习的因素,充分发挥主体学习的能动作用。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

3.2善于新课引导

上课刚开始后,教师如果运用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则很快就被吸引,注意力将集中于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如发挥文理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时事政治等;发挥图文结合优势,展示地形图、政区图、绘制各种示意图、趣味读图等;发挥学用结合优势,制作地球仪、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天气现象等。

3.3自主、互助、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应严谨、科学又要生动活泼,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因材施教,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全过程,重视对学生热情的激发,创设师生平等的对话,互动交流的氛围。

4.合理选择辅助教学工具

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合理选择道具。如挂图、地球仪、多媒体等。

对于地理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利用其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充分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有效掌握的地图。

比如在难以理解的《地球的运动》一节,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成66.5°夹角,公转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上,与此同时,南北半球出现不同的昼夜长短变化。这些视频生动的描述地球自转、公转的性质以及产生的现象,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这些特征。因而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生动、动感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5.注重评价与评估

要坚持科学评价的原则,在方法上既要注重教师评价,还要注重学生及家长的评价,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应该涉及教学设计、课堂授课、课后(外)辅(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学生的学业成绩等诸多内容。教师评价总结: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的闪光点。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和评估,检测是“练”的提高,考查学生理解或熟练应用的能力,教师小结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检测所学知识:检测题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具有典型性;将落实“进行到底”,落实有哪些没有达标的学生,及时补救辅导;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

在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应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探索和改进,结合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点,将教学触点延伸到多学科领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渗透在常规教学中并且细化,真正才能达到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