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1.小学语文教育束缚在严重的应试教育之中

当今教育格局,虽然经过许多的改革,提倡教育应以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基础,然而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高低的标准,这就导致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这样的情况使学生只是单纯地以成绩高低来要求自己,而不是真正学习我们的国粹,久而久之,语文教育的教学效率自然就呈现出下滑趋势。

2.教学质量大不如从前

随着语文教育整体水平的下滑,导致现在的语文教师的整体水平也有待考量,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这就加大了学生的压力。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

1.加强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而不是单纯地只关心他们考得怎么样,这样只是把他们训练成考试的机器,而不是真正地学习知识、了解语文、了解阅读、写作等内容。因此,需要转变这种陈旧的思想,让学生进行自主、互助合作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自主性

小学生需要加大他们的阅读量,多认识字,多了解语文知识,对于自己的写作和其他方面的提高都是无法估量的。

综上所述,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发扬下去,更为了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水平能够不断地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就需要教育部门做出努力,改变现在的这种应试教育思想,并且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阅读,增加阅读的数量,引导学生从简到难,独立自主地完成写作,不要一味地在作文书上抄写等。如此日复一日,相信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篇2

一、“情意课堂”产生的背景

1.基于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师生共同展示生命活力、获得成长意义的丰富而又复杂的过程。然而,审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我们发现,常出现两种偏颇:一种是漠视汉语特点,弱化语文灵性。课堂教学建立在工具化、符号化和理性化的知识观基础上,含义解释、要点归纳、机械练习、语料记忆等做法不胜枚举。结果,鲜明的形象被淡化、丰富的情感被稀释、自由的想象被禁锢、美丽的意境被解析、文本的意蕴被肢解……这样的教学淡化、剥离了语文所固有的“本体价值”,使原本充满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的语文变得不像语文了。另一种是过度追求感性,虚化语文内涵。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玄乎,形式多,花样多,让人觉得繁花满目、异彩纷呈,但细细咀嚼,却又感觉平淡,缺乏内涵和品位,语文课变得苍白而贫乏,陷入了一种新的少、慢、差、费的境地。

这两种偏颇使语文教学既缺失了母语的典雅与智慧,也缺失了生命的灵动与光辉,显然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基于对汉语本体价值的认识

我们中国的儿童,学习的是汉语。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简洁、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之一,具有“情境建构”的特点:句读简短,形式松弛,组合自由,充满弹性,以神摄形,情趣盎然,气韵生动,意义遥深,具有“以象见意的诗性特征”(辛国刚),富有独特的人文品格。

汉语“重意会、重虚实、重具象”(申小龙),使“汉语保留了更多感性的东西,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而非理性思维”,因而显得有“情”有“意”。诗人郑敏说:“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汉语能“随物赋形”,重“意合”而轻“形合”。汉语的“意合”特点又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特点有密切的联系。

强调对汉语本体价值的认识,其实质是实现语文教育的民族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育他们中华民族的思维与情感,为他们成长为世界的中国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情意课堂”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情”

“情意课堂”中的“情”可理解为情感、情绪、情趣。

语文教学需要“情”,这是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指出情感在文章中是感动人心的首要因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他们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语文教师应从文本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以文导情,激起学生情感波澜,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

情绪是一种心理体验,具有强烈的情境特性,只要有特定的情境氛围,便能激发起明显的或是强烈的情绪体验。学生在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学习效率高,反之则低下。正如大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情趣即情调和趣味。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认为,从脑科学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重情趣”应放在重要位置。于永正老师也说:“要说我的教学还有一点特色的话,那就是重情重趣,无情无趣的教学永远不会是成功的教学。”成功的语文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习的内在情趣;成功的语文课堂,自然也应该充满情趣。

(二)关于“意”

“意”这个概念是我们古代常用的,古色古香、意蕴丰厚。“意”是会意字,从心从音,或可谓“心音”。本意是:心志,心意。

“情意课堂”中的“意”,内涵丰富,主要可理解为意象、意境、意蕴。“意”的这三重性,构成了完整的、丰富的、独特的语文之“意”。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意”和“象”的契合统一,也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内涵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作者创作作品,是他们情感表达的需要,其作品必然有其特定的意义寄托,而这些情感、意义的表达往往又借助于他在作品中意象的创造。语文教学应当聚焦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象,把握住了文本的意象,也就把握住了作者的心跳、文本的灵魂。

意境是意象的叠加和连续呈现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情境。《辞海》对“意境”作了如下解释:“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里的“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意境往往能呈现出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充满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意蕴是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是指“潜伏在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意义和意味”(童庆炳)。黑格尔说:“意蕴是总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简单地说,意蕴就是“透过意象和意境所要言说的意义,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王崧舟)。意蕴是深层次的,包孕在外表形态中,深裹在意象层内。语文教学应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文本内涵,获得对作品所描写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感受作品的审美情趣。

(三)关于“情意课堂”

“情”能生“意”,“意”能生“情”,“情”与“意”互相促进、相互转化、共同发展。对语文学科“情”与“意”的两极融通、相克相生作深入的理性追寻,能使语文课堂达到一种理想境界。

1.以情为纽带,创设语言生活的“意境”

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本体,应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情意课堂以情为纽带,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沉潜品味,穿透语言表义,深入文本深层,感受语言的音韵之美、形体之美和意蕴之美。情意课堂为学生构建的是一种多元启悟、自由对话的语言生活的“意境”。这种“意境”的构筑不是由感官直接察知的,而是要通过联想、想象、体察、玩味、感悟,以及伴随的情绪、情思、激情等活动来“描摹”和“意会”的。

2.以情为根基,灵动儿童本位的“意趣”

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小学语文应当成为儿童的一种生命存在。“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心态,儿童的感受,儿童的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一句话,应当更多地去追寻儿童精神,莫让童心过早地消逝。”(周一贯语)情意课堂以情为根基来体现儿童本位的意趣:纯真美好的情感、奇特丰富的想象、天真精粹的语言、童稚优美的意境……说到底,情意课堂就是让儿童过充满德性的、灵动的、创造的课堂生活。

3.以情为动力,彰显主体发展的“意志”

情意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素养本身是不能通过诸如灌输、教导、训诫等手段获得的,所以我们要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情意课堂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活跃、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以积极的情感因素为动力,进而引发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去感觉、去领悟、去精思、去玩味,彰显主体发展的意志。

4.以情为导向,洋溢文化积淀的“意蕴”

语文教育的根在文化。可以这样说,教材中,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无不深深地烙着中华文化的印记。“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语音、符号系统,而是在其中积淀了这个民族的睿智、文化、精神和感情。”语文是文化的,沿着文化的血脉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阐释文本、升华文本,这是“情意课堂”的重要职责。情意课堂,必是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意蕴的精神家园。

三、“情意课堂”的操作要领

(一)价值皈依:情智互动,言意共生

“情智互动,言意共生”是情意课堂追求的核心价值。

应该说,情感、智慧和语文教学的关系犹如水与池塘一样,没有情感、智慧,也就没有语文教学的生机和活力,语文课堂的魅力也就无从说起。语文是一门特别富有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只有引向情感,才可以在深入理解的接触上赋予文本丰富的色彩、恰切的分量,显示出灵动的活力、艺术的魅力,发挥巨大的感染力。同时,语文又是一门富有智慧的学科。语文教育只有超越知识和技能的藩篱,走向智慧,才能使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促进儿童智慧的生成。“情智互动”的情意课堂努力发现情智的结合点,奋力追寻情智的生长点,追求“情”与“智”的和谐融合、互促互补、相得益彰,从而使课堂生活成为儿童人生情感、生命智慧的一种诗意享受。

“言”和“意”是汉语文的内在构成要素,处于谁都不可以替代的核心地位。“言”又称为语、文、辞、章、体式、结构等,是指言语的形式、言语的样式;“意”又称为志、理、义、思、道、神、旨等,是指言语的内容。汉语文就是“以意为主”,又“从言出发”,其高妙之处正在于“言意之间”。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实现“言”与“意”的融合共生。可以这样说,“言意共生”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抓住了“言意共生”,就等于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语文课程无比的美妙,语文课程无限的魅力,就在于“言意共生”。

情意课堂通过潜心涵泳、入境想象、联系语境、深层对话、迁移抒写、拓展反哺等方法走向“情智互动,言意共生”,从而使语文教学更趋向于工具和人文的和谐统一,也更趋向于语文的本体、语文教学的本真。

(二)审美追求:雅致灵动,情意交融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音韵、美的意境、美的意蕴……情意课堂追求的是一种雅致灵动、情意交融的审美境界。

“雅致”,《辞海》中的解释有:(1)高雅的意趣。(2)高雅别致,美观而不落俗套。情意课堂的文化心态和审美心灵是雅化的,文雅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古雅的氛围、典雅的方式、闲雅的情致、静雅的冥思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雅兴、雅趣,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温文尔雅的格致,隽永悠长的情致,舒卷自如、意态邈远、清新宜人。

情意课堂的灵动之美,不仅是教学形式的一种表现形态,更是对语文本源的一种阐释,是一种精神态度,是一种美学追求。灵动不等同于灵活,它强调的是思维的流畅和心灵的自由,更是心智的开启与交流,展示的是高度的智慧。以灵动为核心,课堂就会充满激情,富有生机,富有情趣,富有启发性,富有感染力。

情意交融追求的是一种情真意切、情深意浓、情投意合、诗情画意的境界,能使师生随物入境、随情入境、随人入情、随文入意,从而神随物游、智随心展、知随意令、能随言成。

雅致灵动、情意交融的情意课堂是个见情、见性、见灵思、见神韵的审美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师生和谐、美智相映、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情理相谐、冲突融合、韵味悠长。

(三)实施路径:曲径通幽,诗情画意

就情意课堂的实施路径而言,我们期盼达到“曲径通幽,诗情画意”的境界。“曲径通幽,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特点之一。“曲径通幽”是曲和折之后的一种新境界,如同画论中强调的“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人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体现。“诗情画意”是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深远的意境,采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收到“步移景异”的效果。情意课堂中如何体现“曲径通幽,诗情画意”的境界呢?一般来说,有这样的实施路径:

1.披文入情,以情造境

教师首先要对作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从上课一开始就把握情感基调,渲染氛围,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感与儿童的情感连接、沟通,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师生带着情感进入作品所渲染的意境中。

2.以境育情,动情涵泳

进入语境后,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悬念激活、朗读质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借助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行为进一步创设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涵泳。

3.多情共融,动情悟意

通过入情朗读、引情提问、激情研讨、抒情讲述、缘情想象等方法,促使文本情、教师情、学生情融为一体,在多情共振中把学生情感引向。以此为契机,精读品味、潜心会文、悟其意蕴。

4.意犹未尽,建构升华

在课即将结束,余音绕梁、意犹未尽之际,让学生通过言为心声的抒发,自我反思,自我通融,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构建升华自己的意义世界。

(四)基本策略:立象尽意,意会言传

1.立象尽意

阅读要经历“言―象―意”的过程,其中,“象”是“言”与“意”的中介。所谓“象”,指的是形象、印象、意象。作品的“象”往往是具有审美品格的,是具体的、有形的,而“意”是抽象的、无形的。抽象的、无形的“意”附托在具体的、有形的“象”上,使“意”有了一种生命的形式,同时又使“象”有了生命的内容。那么,如何使“象”浮现出来,使本无生命的文字符号变得有声有色、可触可感?这就需要“立象”。早在《周易・系辞》中就载有“立象以尽意”的说法。就是说,文本当是以“言”来“立象”,以“象”来“尽意”。所谓“尽意”,就是要具体生动地、形象含蓄地、丰富深厚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智慧。

教学中,可通过勾勒图像,生成意象;咀嚼文字,感知形象;媒体辅助,美化意境;延伸余味,深化意蕴等方法实现“立象尽意”。

2.意会言传

汉语的重要特性之一是意合,由此折射出的思维方式是意会。

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是只能用心去领会,无法用言语具体表达出来。但是,如果一味强调“意会”,而不注重“言传”,就会使原本很虚无缥缈、浮泛微妙的感受由于缺乏言语思维的介入和参与而显得凌乱模糊。其实,“意会”和“言传”不是完全割裂、非此即彼的东西。意会是基础,是理解的内在过程;言传让意会显性化,是外在的表达过程。意会言传,强调先于语言妙处,由“言”知“意”到会“意”;再于人情练达时,以“意”生“言”,用“言”达“意”,最终形成语言素养。这种“意会”与“言传”的互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直觉感受能力,还有利于还原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意会言传,应是阅读的一条规律。

教学中,可通过整体感知,细节揣摩;移情入境,物我合一;调动经验,入情会意;多向感悟,融会贯通等方法实现“意会言传”。

四、“情意课堂”的实践意义

1.走出一条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

我们中国的儿童学习的是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我们的母语。只有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触摸语言文字的声音、形体与色彩,才有可能抵达语言的深处,激发对母语的炽热感情,唤醒融于血脉中的母语文化,从而在心灵上建构起牢不可破、永不遗忘的“母语情结”。

在当前课程改革深入展开的态势下,语文教育要想摆脱现实的困境,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首先必须着力探讨汉字汉语汉文的特点以及中国青少年学习、掌握汉字汉语汉文的规律。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基础工程”(顾黄初语)。“情意课堂”强调对母语的认识,其实质就是让语文教育重新植根于汉语文本土,走出一条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

2.解决一些语文教育的偏颇困惑

情意课堂的实践解决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较多的教学偏颇与认知困惑,体现在以下方面:情意课堂,不断丰厚语文教育中“情”与“意”的内涵,促进了“情”与“意”的自然渗透,“言”与“意”的有机融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情意课堂,突出了语文的本义和内涵,让语文本身更加显现出来,实质上是语文的“回家”。

篇3

2015年,真语文活动主办方、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真语文图书策划工作室编辑出版了真语文系列丛书。目前,有5本图书已经面世,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语言文字报刊汇编――《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这本书汇集了真语文活动发轫以来的理念阐述、真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媒体关于真语文活动的重要报道等。其中既有全国14省市32校联合的《聚龙宣言》,也有真语文总策划、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既有柳斌、孙绍振、吴桐祯、吴忠豪、陆俭明等语文教育专家关于语文本质的理论探讨,也有贾志敏、黄厚江、余映潮、张赛琴等语文特级教师本真质朴的教学实践,清晰再现了真语文理念发展完善、真语文活动蓬勃开展的轨迹。读了这本书,结合曾经参加过的真语文活动,笔者对于本文开头的问题,有了确定而清晰的答案。

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不同于语文教学界存在的各种流派,真语文是一种理念。它首次以理念的形态出现,是在2012年12月的《聚龙宣言》中:“语文教学最该真实、真诚、真情、真切”“使语文回归本真状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蕴含在工具性中,要紧扣字、词、句、段、篇教语文,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需要教语文”“真语文的教学风格: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者要真评”“语文教学不装、不演、不做作、慎用‘PPT’,慎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这一系列的教学主张,看起来很具体,但已经远远超越了各种语文教学流派对教学技艺的追求,而是体现出对语文本真的叩问与探索。自此,真语文活动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教学主张也有了提升空间。其实,真语文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很多优秀教师都在自觉实践着,有一些老师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形成了某个流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实践多散见于个体教学中,难以形成合力。真语文通过持续的理论阐述和推广活动,把这些个体的教学实践集中、强化、系统化了。真语文强大的理论升华力量,也使这些教学实践焕然一新,成为对“真”的教学追求中的代表与旗帜,强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真语文不是坐而论道,也不是孤芳自赏,而是通过系列活动,持续性、大面积地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理念的实践推广,比单纯的理论提倡更有意义,但也更为艰难。谈真语文,不能不谈真语文活动。没有真语文活动,就不会有真语文理念的广泛传播;没有真语文活动,真语文就难以避免过去许多语文思潮长不了腿、行之不远的局限,难以对语文教学发展产生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在推广实践的层面上,真语文提供了许多值得称道的经验。比如,语文教育专家与优秀教师二者有机整合:每次真语文活动中,既有语文教育专家对真语文理念的专题讲座,又有语文特级教师的真语文教学示范课展示及教学体会阐释,这些内容使真语文理念阐述落到了实处,人们对真语文的认识也愈加深刻。再比如,考虑到一线语文教师的实际接受能力,真语文活动从中青年骨干教师中选拔出一批“真语文之星”,他们在活动中上公开课,让普通教师看到学习真语文大师、开展真语文教学实践的可能。又比如,为了让青年教师有成长机会,活动专门设置青年教师研讨课,给他们提供机会,展现锐气,不断探索,弥补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教学实践中,“真评”发挥了巨大作用:活动中,微信、微博互动电子屏上实时呈现现场听会老师的评课、感言;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课后检测,对每堂课做有针对性的学习效果检验,检测问题没有预案,而是根据现场教学效果发现、提出,既有基本问题,也有拓展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专家,也会在现场发言,如实评价老师的教学。这些评价真实、及时,常常让青年授课教师“胆战心惊”,但也让他们看到了提升的路径与希望,更让现场听课的老师热血沸腾,因为他们看到了真教、真学、真评的力量,看到了语文教学的前进方向。同时,“真评”尤其是总策划王旭明的课后检测,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他们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语文教学评价形式,在动态的现场中随时生成,考验评测人对语文教学的了解以及表达问题的能力,更见其“真”的功力和效果。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不被提及,就是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的个人魅力与影响。出身语文教师的他,对语文真挚热爱,对真语文活动的开展倾注了全部心血;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的履历,锻炼了他的敏锐,拓展了他的视野。王旭明自身过硬的语文素养,再加上语文出版社的品牌力量,这些因素的有机融合,保证了真语文始终沿着探讨语文教学规律的正确轨道行驶,并且不断向着完美的境界提升。

走近真语文,人们感受到的是对语文的热爱和理想的激情,看到的是用专业态度追求事物完美的精神。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真语文已不是单纯的语文教学活动,它已形成了一个关于语文的强大的思想平台、交流平台、对话平台、展示平台,提供了语文学科发展的专业建设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真语文必将对语文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二、不妥协的时代战斗风骨

真与假的矛盾对立,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具有普遍性和尖锐性,从经济领域和其他各个领域持续打假活动就可以看出这个时代“求真务实”的艰难性。语文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语文教学必然会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同的是,语文领域“假”的现象不具有道德判断意义,真语文活动也没有在道德判断上一究高低的意图,真语文关注的是对教学规律认识不足或违反教学规律的问题。有人忽略了这一点,人为地对真语文产生抵触情绪,这是没有系统了解真语文理念的认识误区。看看全国14省市32校联合的《聚龙宣言》,以及《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语文教育的出路在哪里》《何谓真语文》等文章,人们就可以知道,真语文的“真”是有明确严格限定的。

真语文理念就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不断探讨,凡违反语文教育规律的就不是真语文。在语文教育中,违反规律的现象不是比比皆是吗?过分强调语文的教育功能,有意无意地拔高课文人物的思想或过度煽情;过分使用“PPT”等多媒体教具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及实践练习;忽视了文体区别,按照记叙文的要求来教学诗歌、小说等文体;朗读不按生活中说话的自然性而拖腔拿调;对学生评价只表扬不批评;观摩教学中大讲特讲教学长处、优点,而对问题轻轻带过,形成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局面;教师教学评奖中过分讲资历、顾情面、求平衡……对这些现象人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麻木不仁了,有的还成为正确、开放、现代化的东西被宣扬和推广,这就是语文现状问题的严重性。

王旭明在《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中说:“也正是因为假语文大行其道,我们才聚在一起,如此痛心疾首,不惜被称为‘毒舌’去打击它。从这个意义上说,别的理论都可以常青不老,而真语文,我希望它是有寿命的,我希望它早一天结束寿命,我希望它早一天退出历史舞台,假语文消灭之时,就是真语文结束之际。”

直到今年11月下旬的成都真语文高级研修班上,王旭明依然在说:“我为什么要坚持?主要是我认为,无论我们国家的母语教育,还是像贾老师这样的语文教学,真的不是学术问题,真的不是业务问题,真的是做人的问题,真的是怎样对待语文教育的问题。”

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真”是最起码的资格证书,是属于底线层次的东西。没有真,语文教学不可能接触善,更谈不上美,距离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永远遥不可及。因而,追求真语文,不是作秀,而是不妥协的战斗性时代风骨。

三、通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道

真语文强调回归本真、回归语文规律,也是回归优秀传统文化。从字、词、句、段、篇出发学习语文,必然要加深对汉字文化的理解与学习。和世界上拼音文字不同的是,很多汉字的形成,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多词语的构成,浓缩了历史的经典和掌故。汉字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汉字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汉字这一特征表明,从认识汉字的规律出发学习语文,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它既有工具性的一面,也有人文性的一面。过去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仅仅把它看成是工具性的因素,这是不全面的。

真语文在理念阐述和实践推广中,对优秀传统文化格外重视,很多语文教育专家和真语文大师都反复提到,搞好语文学习,老祖宗留下的方法最为有效,那就是多读书、多抄写、多练笔、多朗读、多积累,最忌讳教师多讲,而当下语文的弊端之一就是教师“满堂灌”。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语言的灵巧运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启蒙教育特点,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具有示范、引导和影响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语言艺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魅力及教学修养、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因此,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质量,有效发展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其它学科教学语言相比,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

一、规范性

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法的。如果说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那么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为、无形的楷模。教师为人师表,口语的示范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越是面对年龄小的学生,教师的语言越是要求具有规范性。因为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儿童处在语言习得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特别要求教师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合乎规范,为儿童的语言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的老师把“师范”念成“思范”,“教室”念成“教史”;把“故意”说成“得为”,把“肥皂”说成“胰子”;把“你先走”说成“你走先”,“我听过”说成“我有听过”,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教师必须运用国家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如果一位教师不会运用普通话教学,那么他的语言即使妙语连珠,也不是规范化的。同时教师的口语表达还要做到声音宏亮、发音清晰、语流通畅,语调自然、适度。

二、科学性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科学,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情达意必须准确细腻,合乎科学。教师要掌握词语的准确含义,包括词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能正确、深刻地分析和传授知识。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片文章题目为《落花生》,“落花生”是花生的另一种名称,而有的教师没有深入查阅理解,却望文生义解释为“种花生”,构成知识性错误。再如,“这个同学的解释,有人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究竟是“这个同学的解释”我认为是对的,还是“有人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语意模糊,令人费解。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语意明确,毫无歧义。语文教学口语的科学性还体现在教学用语的简约与精练上。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有一则寓言说:狐狸讥笑狮子一胎只生一子。狮子笑着回答:“然而是狮子!”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样不取决于话讲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简明扼要,是否句句击在学生心坎上。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要点,突出精华,精要处不惜泼墨如水,次要处也能惜墨如金,做到“立片言可以明百意”,“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真正达到以少胜多、以简驾繁的理想境界,使学生在同样有限的课时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可接受性

小学语文教学口语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能够被儿童充分理解和完全掌握,并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具体的表现手法来看,应多用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多用儿童所习惯的、所熟悉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教学口语要注意词语的通俗易懂、语法的浅显简易、表达的生动有趣等,同时要注意有意识地逐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高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相对较多的发展,这时,教师口语则要求严谨、深刻—些。

四、生动性

生动性是指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这既符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语文教材中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语文教师要善于用最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让学生在形象的意境中去切身感受体会,去解其惑,得其道,感知教材,理解作品,发展形象思维。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得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为风趣。小学语文《月光曲》中有“幽静”一词,如果教师仅仅按照词典解释为“幽雅安静”,尽管十分准确,但学生不一定真正理解它的内涵与意境。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这样阐述:“秋天的夜晚、朦胧的月光、小镇的河边、无人的小路、远处的茅屋、闪烁的灯光、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幽静的境界。”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幽静”的氛围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幽远静谧的意境。特级教师于漪讲《春》时,用这样一段话导入:“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情有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学生也会感到春意融融,眼前一片勃勃生机。生动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结束语

有人曾经说过,完善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演说语言的雄辩。这虽然是一种几近苛刻的要求,但它无疑也为我们描画了一个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篇5

【关键词】 美育教育 改变模式 深挖教材 拓展延伸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即是:“小学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缺乏审美教育的教学活动就称不上是完美的教学,缺乏审美意识的学生也称不上是健全的学生。在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这些课文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依据语文教学的审美特征,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将美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注重对学生讲授的多,而使学生感悟的少。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美育教育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仅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同时也对学生对美的感悟体验也大打折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具有多样化特点。首先要营造美育教育的良好氛围,例如,教学语言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给学生以愉悦感,教学的节奏要错落有致富有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教师进入课堂要充满激情,这样就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富有学习的精神。教学的手段要多样化,例如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现教材的一些内容,给学生以感官刺激,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这些教学模式上的变化为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深挖教材,感受教材蕴藏的美育教育

1.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藏的自然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描写景物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是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有的是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语言优美,形象逼真,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给学生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景,给学生带来了众多的审美享受。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情趣, 用优美的语言、华丽的辞藻去描绘这些自然风景,通过反复咏诵课文,产生激情,让学生感悟教材中蕴藏的自然美。引导学生诵读、欣赏、玩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琢磨,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

2.让学生体会教材中蕴藏人格美。记事写人,赞颂人的思想道德情操等精神世界的心灵美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 使学生体会人格之美。教材中描写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形象,他们高尚的品质、纯洁的心灵、美好的语言给学生深刻的感染。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美好人物的形象,让其情操、言行、心灵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崇尚英雄模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挑重担、见义勇为、富有牺牲精神的高尚美德。

3.让学生体会文章蕴藏的意境美。所谓的意境包括意和境,它是浸润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 要让学生感受意境美,首先要营造美的环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 制造气氛, 表情范读, 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 以情动情, 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也可以让学生采用绘画、唱歌、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感受写景之美,感受状物之美;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意境。再通过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真切地感受、欣赏到美的因素,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三、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学习创造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 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论文格式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 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 结合课文的学习, 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

篇6

一、多管齐下,预习中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强化预习环节,而不流于形式,长此以往,才能逐步养成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应注意孩子的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注重培养孩子对语文学科的感情,把他们引入乐学的境界。一要让学生了解预习的好处,可以通过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想;也可以利用黑板报、晨读课、班会课等时间宣传预习的好处,使其他学生认识到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更轻松。二要让学生体验预习的快乐。班级要建立各种激励机制,让学生体验到预习的成就感。可以给预习做得好的学生表扬加星,根据各人得到的星数,定期评选“班级学习之星”,并授予荣誉称号等。

二、教得得法,教学中让学生满腔激情

持久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始终处于昀佳状态。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达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理想境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具有生动的形象性,我在教学中,有时直观演示,有时暗示启发,有时情景诱发,充分挖掘教学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因素。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典型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在环境中进入角色,去欣赏文学作品,体验其中的乐趣。比如讲授

《清平乐 ・村居》时,我先向学生播放了一段江西婺源的视频,直观地向大家展示了田园风情,然后让学生闭目想象江南的景色,再想象一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在我的点拨下,学生无意识地在脑海里形成了一幅风景美丽、鸟语花香的江南农村风光图,造成一种意境,再插入了辛弃疾的生平,学生马上就能够感受到作者写这首词的真正目的了。昀后,大家跟着音乐,轻轻地打着拍子,一起唱起了这首词。这样一堂课就如此简洁地完成了。课后反馈,学生觉得这堂课很有趣。

三、改进作业,提升语文学习兴趣

学习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我认为应给这些基本功附上新的功能与各种丰富的表情,让学生乐于听、乐于说、乐于读、乐于写。为此,我在作业布置时,往往会给学生布置操作较单纯的作业,比如听的作业主要指的是听听大人的言谈,这类作业主要是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如听老人讲故事,请老人讲讲孩提时代的趣事,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认真坐下来与老人沟通,同时也很吸引他们,这些自己不曾经历过的纯朴有趣的往事在不知不觉中会成为他们宝贵的写作素材。

篇7

认真研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试图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则是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关键和主要抓手,更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现实呼唤教师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作出理性分析,以促进学生的均衡持续发展。

1.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本质

李炳亭在《高效课堂22条》中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换句话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为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就,有提高,有进步。有效教学的理想境界是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对提升语文教学效益与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生学习的课程中,各门课程具有的特征与教学目标要求是不相同的。所以, 语文教学一定要认识和研究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本质与特征,应该辨别出语文学科在课堂有效教学方面与其他学科的明显差别,在教学中强调实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尽量地去感受"语文氛围与环境",加大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交际能力的训练力度,是教师授课的中心任务。笔者对语文有效课堂的理解是:教师能够有效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的指导,设计好"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优化,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性合作学习,有效地发展与提升学生运用语言和交际的实际能力。

2.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与理性分析

2.1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有力保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有了目标教学才有指向,教师才可以因此而开展一系列的有效教学活动。语文有效教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教学目标上具有明确特征,其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内容以及指向和主次关系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语文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包含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并非为纯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语文有效教学的目标主次关系突出的是强化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语文能力的基础是学好语文知识。

2.2民主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强力手段。语文课堂中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强力保证。教师要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来促进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地主动地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2.3优化的教学过程,是有效教学的重点策略。当前语文教学模式尽管"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然而却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一劳永逸"或"纲领性"的,语文教学改革的精髓是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已有的成功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睿智科学地运用一种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探寻和达到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篇8

创意思维的拓展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为依托,而想象力是人通过对听觉、视觉等方式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思维处理,在头脑中形成思想画面的过程。对事物的审美想象,是想象力与情感有机结合的产物。有观点指出“思维缺乏了浪漫,也就缺乏了想象,缺乏了突破性的意识流动,缺乏了宏阔的视野,缺乏了人生理想境界之美的追求,就有可能导致人生目标的过分现实化和功利性,形成致命的短视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生的被动”这也从一定层面上说明了,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美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譬如,学习《再别康桥》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调动一切美育表现手段,将音乐、美术、美文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营造优美的音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画出来。在此教学过程中,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流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挖掘审美教育要素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有观点认为,实行多元化的审美教育渗透对于语文教学没有实际意义,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量小力微。笔者不认同此类观点,首先提出此类观点的人对于审美教育的认知有所偏差,并且不能清晰分析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的潜在关联。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二者相辅相成双管齐下,才能有效促成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优化语文教学质量的局面。在语文教学中要从细节入手,深入教材充分挖掘一切有助于渗透审美教育的要素,如文章内容、词汇、修辞手法、语音语调等,有效发挥此类要素在审美教育渗透方面的潜力。譬如:中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使用“得、的、地”的情况,根据这种现象,语文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审美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教师首先鼓励学生通过翻阅字典、查找资料的方式,对“得、的、地”进行区分,并尝试自己设计简单易记的使用方法。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用编口诀的方式,充分生动的展现“得、的、地”的正确用法。如,“我家的地得扫了”这种生活化、简单化的口诀不仅能够充分生动的说明该字词的应用方式,并且更容易使学生记忆和掌握。学生在这种审美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学会灵活应用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

三、营造审美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9

首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难逃其咎。静心细思顿悟,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大潮中,初中语文教材编写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改往年以文体来编结单元的样式,大都以主题来编结单元。无论是现行的人教版、苏教版,还是北师大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是遵循这一教改精神的,并且在教材中也少有关于文体知识的介绍。由于教材对教学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就会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常常遗失了或忽略了文体教学。二是尽管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文体知识,但不会深入,更不会作为重点强调。甚至还出现同一项文体知识重复介绍的现象,造成师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在初中三年中,很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对同一班级要更换语文教师。)

其次,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主观地忽略了文体教学。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改革曾一度大举语文的人文性大旗,语文的工具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乎,一些自以为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武装的语文教师,为了彰显语文的人文性,课堂上没有了识字、释义的训练,没有了文体知识的介绍,取而代之的是花样繁多的朗读、精美语言的品味,以及与文章相关或是无关紧要的“拓展延伸”。似乎只有这样,才是一堂符合教改精神的高品质的语文课。

再次,是受前几年“创新作文”的影响。由于教育界对创新作文的过分吹捧,一些爱好写作的中学生们在没有领会“创新作文”实质的前提下,就东施效颦,比如在作文中加入题记、后记,文章样式滥用书信体、说明书、开药方,等等。只注重文章形式上的创新,不重视写作能力的真正提升。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教学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我并不反对教材编写要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择文章,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但是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没有多少写作经验的初中生来说,教材中的课文就是范文,就是写作的模板。因此,我建议初中语文教材要适当地选择一些文体特征鲜明的文章,并在其后附上与之相关的文体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解读,而且对手学生写作该文体的文章具有指导意义。例如教材选用先生的《谈骨气》,并在其后附上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该文开篇即点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既而引用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论述骨气的含义,然后紧承上文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这样,学习完本文,并了解了议论文常识的初中生们至少可以“依葫芦画瓢”地进行议论文写作了。可能写出来的文章会显得有些稚嫩,但至少做到了“形似”,只要假以时日,学生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做到“神似”也就水到渠成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明白了“规矩”之后,活学活用,并逐步从“写作有法”过渡到“写作无法,贵在得法”的美妙境界。

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荽有文体意识。一是教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文体特征鲜明的文本时,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讲解与之相关的文体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会让学生对该文体有更加具体直观的认识。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引领学生认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二是在作文讲评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点拨文体规范。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若能面批作文,结合学生的文章,给予文体方面的具体指导,然后学生再修改完善,一反复几次,定会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

篇10

叶圣陶先生指出:国文的涵义与文学不同,它比文学宽广得多,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教学国文是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反映社会现象和满足受众精神需求为动机的一种艺术活动。我们所说的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范畴内不可缺少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其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思维品质的健康发展。语文教学与文学教学不完全一致,不能把语文教学等同于文学教学。语文教学首先要教学生学会使用这一工具,其次才是让学生站在文化、文学的立足点上,在更高层次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

时下有专家给语文教学“把脉”说:“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多以“得意”为主,也就是只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就像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大赛总结发言时说的那样: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了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了从读学写来了解文章写法。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他还说:出现这种重人文轻语文、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老师们对“语文”性质的理解偏差。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崔峦老师的话,谆谆告诫我们,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立足工具又要弘扬人文,既要得意更要得言。

那种“拔出萝卜必定带出泥”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因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长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离、互相依存的“一体两面”,教学中无论是对“工具性”的训练还是对“人文性”的挖掘,都会让学生在一面收益的同时对另一面也有附带的收获。但是,那毕竟是如购买正价商品时获得的附赠品一样,没有太多的价值,就算有了二性统一的意识,却也容易走“眼高手低”的老路。

我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源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布鲁姆强调,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地孤立地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否则,只能令学生讨厌,引导学生钻进死胡同。 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甚至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些教师仅从理论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构思、技巧,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类似这种片面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文学魅力、抛弃了语文的文学教育也是对语文教学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