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管理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管理基本知识

篇1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假设;效用最大化;劳动力回流决策模型;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02

一、前言

(一)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素不断解放,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该群体逐渐向城市空间聚集,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转移“民工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提高了该要素边际生产力与要素收入,更形成了市场化大生产的初始要素准备,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内许多学者在借鉴托达罗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试图沿用劳动力乡城转移模型来解释农民工群体城乡回流行为,并假定无论是乡城转移还是城乡回流均是持续性的长期理,即在农村劳动力乡城转移之后,即使在城市里入不敷出,只要其认为选择留城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预期净收入大于其返乡回流收入,他们便会选择继续留城。因此推出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原因是农民回流后长期预期净收入水平高于其选择继续留城预期净收入水平。

(二)行为假设

笔者通过对身边返乡农民工调查后发现,这些返乡农民回到家乡后,其净收入水平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与前述理论解释存有较大差距。因此笔者大胆假定,乡城转移与城乡回流应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并分别对应不同的假设条件。在乡城转移之前,农民工群体往往会积极地将预期收入的时间设定为一段较长的时间,认为城市机会多,只要进入城市便不会找不到工作,即使初始阶段入不敷出,后期预期收入一定会提高,对应的行为假设是长期理。而进城之后,等待就业机会或者就业处于入不敷出时,他们会充分考虑自己的生活成本。如果认为选择在城市等待择业或继续就业得不偿失时,他们便会选择城乡回流。因此,假定完成乡城转移后的农民工在城乡回流阶段决策问题上是由短期行为所决定的,且此时迁移者作为短期理性经济人在决策时考虑增量分析而非长期性的存量分析。本文拟通过对身边返乡农民工真实返乡意愿总结的基础上,从“以人为本”的视角,通过构建劳动力回流效用最大化决策的微观机制,以此探寻劳动力回流的本质,进一步解释我国劳动力回流的真实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回流现状分析

(一)劳动力回流现象普遍存在

经过近30年的流动变迁,我国劳动力流动呈现出多元化流向的新特征,农村劳动力回流和就地就近转移已成为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以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安徽省为例,通过对安徽省09-15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发现,随着安徽省城镇化的推进,在安徽省总人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流向外省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从2011年的17.44%降到2013年的16.31%,流向外省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占总流动人口比重由2009年的77.9%降到2013年的67.96%,相应的流向本市县及其他乡镇的比重由2009年的14.75%上升到2013年的22.74%。“双降一升”数据表明,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回流和就地就近转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从劳动力回流主体结构来看,年老劳动力高于年轻劳动力回流占比,但两者的差距是不断缩小的,从这个角度也进一步佐证了除自然原因的劳动力被动回流外,年富力强的劳动力选择主动回流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

(二)劳动力返乡意愿原因总结

笔者对身边返乡农民工的真实返乡意愿进行调研后发现,这些回流人口的返乡原因大致可归为以下四类:一是自然返乡型,即因本人或家人婚育和年龄自然衰老等自然原因而主动选择返回农村;二是就业未竟型,即在城市没找到工作或没找到合适工作或收入较低等原因自愿失业返乡;三是生活厌倦型,即厌倦城市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及教育、医疗福利歧视等;四是个人发展型,即觉得返回家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三、模型建立

(一)现有模型不足

1.忽略了劳动力回流决策的短期行为假设

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在作出迁移决定时,不仅考虑短期内的预期收入和成本,也会从长期甚至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如果长期的收入能够弥补短期的成本,他们也会做出迁移的决定[1]。模型只是分析了劳动力向城市方向迁移的瞬时决策,并没有充分考虑这种迁移的可持续性。迁移之前劳动力更多地倾向长期行为,但迁移之后是否回流却主要由短期行为所决定的。迁移者作为经济人是理性的,等待就业机会或者就业处于入不敷出的时候,会充分考虑自己的生活成本。如果认为选择在城市等待择业或继续就业得不偿失时,他就会在迁移后重新返回农村。这就解释了现实中为什么流人城市的劳动力在城市找不着工作的话,一般都会返回农村,而不像托达罗说的那样继续在城市里等待就业机会。

2.忽略了以人为本效用最大化

因其自身吃苦耐劳特质以及众多群体产生的激烈竞争,农民工劳动力曲线并不如传统劳动力模型向后弯曲的明显。不过,农民工群体仍遵循一般劳动供给曲线中向后弯曲特点,虽在一定的收入水平内其不考虑效用的最大化,比如为了获得收入农民工可以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忍受长期与家人的两地生活等,但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入不敷出,或者感受到外出务工压力,该群体仍会选择回流,并在收入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中波动,表现出在城乡之间摆动迁移的特征。此外,劳动力外出或迁移的决策是由家庭集体决定的,由于家庭成员的异质性(其年龄、文化素质和技能存在差异),为追求福利最大化,家庭会按排一部分人外出打工挣钱,剩下的人留在家里从事农业劳动。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土地制度和传统的文化等决定了乡城迁移的决策主体是农户家庭[2]。

3.忽略城市生活成本

托达罗模型并没有考虑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后的生活费用,并且一般来说,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要远高于其在农村地区的生活成本。这种城市生活成本既包括实在的物化成本,也包括难以物化的心理成本,如进入城市后的生活与工作适应程度、城市居民对其在工作中与生活中的态度以及农民工对务工中收入、生活的主观评价等。

(二)修正

1.增量分析

本文依据劳动力回流决策时短期行为假设,采用增量分析方法构造模型,以期对劳动力回流决策做更精确的刻画。增量分析是边际分析的变形,表示变量的大量变化,包括离散的、跳跃性的变化,也可以是非数量的变化[3]。

2.引用效用最大化模型

本文在预期收入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效用最大化模型,在比较预期净收入经济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非经济因素进行比较,并将其纳入到劳动力回流决策模型中。

(三)回流决策模型建立

在遵循最大化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把农民工回流决策模型进行简化,为从最基本的模型出发,将先进行若干假设,随后逐步放宽假设的条件,使模型尽可能的向实际情况靠近。

假设一:短期经济人行为假设

入城后的农民工在一段时间()内等待就业机会或者就业处于入不敷出时,他们会充分考虑自己的生活成本,若认为选择在城市等待择业或继续就业得不偿失时,他们便会选择城乡回流。

假设二: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和返乡后的就业概率均为1

该假设说明农民工在城市不存在等待择业或失业压力,而且返乡回流后,一定可以就业。

假设三:农民工回流主要受收入最大化的影响

在一定的预期收入范围内不考虑效用的最大化,比如为了获得收入农民工可以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忍受独自在外生活等。

基于上述三个假设,我们构建简化的农民工回流模型如下:

式中e表示在时刻时间内预期总净收入增量,在时刻时间内回流至农村后预期净收入增量,在时刻时间内留城预期净收入增量,表示城乡迁移动作成本。

然后,放宽假设条件二,引入就业概率变量。

式中, 表示农民工在回流地时期就业的概率,农民工在城市时期就业的概率。农民工回流后即使未从事其他工作,至少还可以从事农业劳动,因此假定农民工回流后的就业概率=1;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概率可以扩展为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承担的相关风险,风险包括就业的可持续性和收入的保障性,故。

最后,放宽假设条件三,引入非经济因素。农民是否回流取决于两地的效用最大化情况,如下式所示:

式中, 表示农民工时期选择回流地的预期总效用,表示农民工在回流地的预期收入效用,表示农民工在回流地受非经济因素等影响带来的效用。表示农民工时期选择留城的预期总效用,表示农民工留城的预期收入效用,表示农民工在回流地受非经济因素等影响带来的效用。基于效用最大化的劳动力回流决策模型如下:

(四)小结

本节在提出农民工外出务工以及城乡回流的两阶段假设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农民工短期经济理假设,从最基本的农民工回流决策模型出发,一步步放宽就业风险、非经济因素等相关假设条件,逐步完善农民工回流决策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回流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四、基于短期假设的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分析

通过前述模型建立,本文在一般劳动者供给曲线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假设,作出基于短期假设的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分析。

(一)基于长期假设的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

农民工劳动群体因其自身吃苦耐劳特质,其劳动供给曲线弹性更弱,表现在劳动供给曲线上,其与一般劳动供给曲线相比要更坡。基于其长期假设,劳动力对长期预期收益看好,在劳动力充分供给的情况下,当工资率低于某一个阈值时,农民工劳动供给会更大,表现在劳动供给曲线上向前弯曲[4]。该曲线解释了农民工群体在乡城转移时,普遍存在预期向好,对城市机会憧憬,即使在短期入不敷出,其仍会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来增加收入。

(二)基于短期假设的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

在完成向城转移之后,劳动力回流决策阶段,随着劳动力报酬净收入的减少,其劳动供给曲线会突破劳动供给时间原点,现实中会表现出农民工城市逃离,劳动力回流。此外,随着人们“以人为本”意识的增强,农民工群体会将自身难以物化的心理成本考虑进模型中,因此会表现出净工资率水平大于零的时候,仍会有很多农民工选择城乡回流。

(三)结论

基于短期假设的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分析,随着农民工劳动力群体自我意识和家庭意识的增强,该群体不再只考虑向城转移后净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将难以物化的心理成本考虑进决策中,如进入城市后的生活与工作适应程度、城市居民对其在工作中与生活中的态度以及农民工对务工中收入、生活的主观评价等都会影响其选择是否回流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符合社会向前发展的规律性,国家和企业在促进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时,不应单单考虑该群体净收入水平的提高,更应为其提供在城市中平等工作机会、福利报酬和劳动尊重,更有效的将该部分生产力纳入到城镇化发展中来。

参考文献:

[1]王箐.流动人口就业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王国辉.基于农户净收益最大化的宏观乡城迁移模型[J].中国人口科学,2006(2):48-57.

[3]杨卿.浅析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合理应用的理论研究[J].管理学家,2014(8):142-142.

篇2

1、养护队伍不稳定,养护人员的素质偏低。虽然各乡镇按照要求组织了养护人员进行道路养护,但现有养护人员因工资较低,大多数人员年龄偏大,无法保证养护质量,更无从谈起提高养护水平,因此,养护水平和养护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就这样也不能稳定,经常性出现人员交替现象,形成一种散兵作战态势。

2、重建轻养,爱路、护路、管路意识淡薄。侵占公路现象时有发生。各乡镇普遍认为只要完成了公路建设,把路铺到百姓家门前,就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同时,经过几年的建设,在集资方面也有了很高的积极性。因此,很多乡镇都把修建公路作为为民办实事和树立丰碑的大好事,而养护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根本看不出成效,更无政绩的事情。更有的认为现在建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本就不需要养护,要是养护也是白白的浪费财力、物力、人力。而沿线的百姓,有的公共服务意识、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只图自家晒粮、草的方便,把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临时打谷晒场的大好场所,经常把各种堆积物都堆在路边,有的更是占道堆放,从而给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解决办法

1、建立健全养护管理运行机制。按照 “统一领导,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机构精干、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监管有力的管理养护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县、乡(镇)两级农村公路管养机构,明确管养机构职责,科学合理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标准,并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办公设施,开展正常检查考核工作。

1.1县公路管理站(路政大队)内部机构进行整合和充实,县公路管理站增设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股,负责对乡道养护、村道管理养护进行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路政大队增设路政中队,负责乡道的路政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村道的路政管理工作。

1.2县交通局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审核拨付养护资金,监督县公路管理机构、乡(镇)人民政府公路养护机构和乡(镇)交管所农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

1.3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确定专职人员作为从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监管人员,切实加强对乡道、村道的管理养护。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护站设技术员、统计核算员、巡查管理员(可兼任,在乡镇政府机关或村建、土管、水利等现有工作人员中调整或按规定另行招考聘用),主要负责辖区内乡道公路的养护巡查、监管和乡道、村道的路政辅助管理。

2、建立健全养护管理制度,以制度引导养护工作,坚持农村公路建养并重的原则,切实纠正公路重建轻的倾向。根据目前的情况,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在农村公路养护上下功夫单位,对农村公路养护好的给予重奖,对不重视养护管理工作的单位给予重罚。让养护好的单位得到好处得到实惠,同时,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评之中,作为对乡镇领导考评的一项内容,从而提高乡镇领导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路养护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3、加强监管,管好用好农村公路管养资金。县交通局会同县财政局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完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确保专款专用,并接受县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省、市农村公路建设纪检监察巡查组的监督检查。通过规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杜绝挪用、挤占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现象的发生,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安全。

篇3

一、组织管理

㈠县卫生局负责培训的管理和监督指导工作。

㈡项目技术指导组和督查组负责项目培训和专项技术工作的实施、监督和指导。

㈢乡镇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乡镇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

通过对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卫生相关人员的培训,全面深入学习项目相关文件,理解项目内涵,强化对孕产妇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产科技术服务水平,从而降低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推进全县妇幼卫生事业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培训具体要求达到以下指标:

㈠县、乡、村三级项目管理及业务人员降消知识培训率达100%;

㈡村干部、孕产妇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的知晓率达100%;

㈢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人员业务知识掌握率达90%以上,培训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

三、培训对象

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领导,项目实施单位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项目管理办公室、村孕产妇转运小组全体成员,项目技术指导组、督导组、专家组全体成员。

四、培训内容

㈠管理知识

1、责任部门:县卫生局为主,县妇联配合。

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为项目目的意义、项目实施及各执行单位职责与管理、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项目监督及协调、健康教育方法、孕产妇急救系统建立与运行。

㈡业务知识:充分利用省卫生厅派驻我县项目专家的技术资源,重点加强全县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骨干的业务培训。

1、县级师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开展项目培训的目的、要求、培训方法、培训计划的制定;孕产妇保健、产科危急重症的处理及转诊,有关服务技术规范、产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急救设备规范、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等。

2、县级人员进修: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于2008年12月以前选派3名产科医生、助产人员在市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进修产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范以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等。进修时间每人不少于4个月,通过努力,争取将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相关人员全部送市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轮训一遍,使之成为全县业务骨干和专家。

3、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培训:中心卫生院产科人员重点培训产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以提高产科急救能力;一般乡镇卫生院的产科人员重点培训正常产科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可通过理论学习、见习和到县级临床进修轮训一遍。扎实做好乡镇产科队伍建设工作。

4、乡村医生、保健人员培训:由乡镇卫生院具体负责,妇幼保健院指导,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医生、保健人员筛查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童的业务能力,全面掌握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

五、培训方式

按照培训内容和要求,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选派进修、蹲点指导、现场督查等多种形式,完成项目培训各项工作目标。

六、培训要求

㈠时间要求

第一阶段:行政管理培训在2008年6月30日以前完成。

第二阶段:对县乡村三级产科人员分批进行业务培训。县级产科业务人员进修在12月前完成,力争通过3年时间完成轮训;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培训按宜昌市卫生局的培训工作安排进行;村级保健人员的培训由各乡镇具体负责,妇幼保健院指导,10月30号以前全部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开展项目评审监督工作,针对管理及产科临床、妇幼保健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适时进行强化培训。

篇4

一、瓴导干部应注重的能力培养

(一)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基础,卫生院院长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和他人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是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医学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同时,要善于领悟,对学来的知识和上级政策要有敏锐力,结合实际思考问题,且能将学习的成果转化成工作业绩,这是学习的落脚点。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靠技术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卫生机构,业务性很强,院长如是技术上的权威,就可获得卫生人员及社会相关人员的信任,有利于开展工作。业务上院长即使不能成为专家旗手,也应成为行家里手。

(三)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靠人品做事先做人,提高管理能力首要的是提升做人的品质,然后才是管理方法。在品性修炼方面,卫生院院长一方面要强化自己的责任心,做到在位一日尽职一天。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道德修养,并锻炼毅力,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逐渐走向成功。为改进管理方法,卫生院院长首先要掌握公共卫生管理、临床诊疗管理、财务管理和行政后勤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其次要懂得循序渐进。卫生院基础差,起步低,管理要从最简单的、最容易的、最有效和最紧迫的做起。且注重抓细节,“要想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再次,要严格照章办事,实施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和执行情况考核严则有之,不严则无。

(四)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靠真诚如果协调不力,内部工作就难以顺畅,外部环境就难以宽松,很多工作就难以落实。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方法很重要。与上级协调要有“胆识”,多汇报,汇报困难和问题必须同时带“多选题”和“参考答案”,不能只上交矛盾。进行内部协调要源于“诚心”,多说理,切忌简单粗暴;同时要做到了解情况,共谋对策,不仅注重结果,也要紧盯过程,且要做到关心、激励、照顾好职工。与相关单位协调要发自“肺腑”,平时要多联系,态度要诚恳,以()主动、体谅、谦让的姿态与对方协商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又坚持原则性。

(五)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靠才智院长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按照政策方针、上级指示和基本规律办事,又不能固守传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定式,不盲从迷信,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智,开式思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六)防腐败能力

防腐能力靠自控院长在卫生院有“六掌”:掌印、掌舵、掌柜、掌鞭、掌勺。握有一定权力,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过好权力关、金钱关、荣辱关和人情关,做到严守纪律不贪赃枉法,秉公尽责不,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

二、在工作中要抓住的管理重点

衡量院长是否称职,根本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有没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当前,乡镇卫生院院长要抓住五个工作重点创造佳绩。

1、认真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政策,这是乡镇卫生院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

2、千方百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乡镇卫生院是农村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应该解决,也必须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问题。

3、高度重视卫生技术队伍的培养和稳定,使农民“未病有人防,得病有人医”。

篇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71

以农村、基层客观需求为依据,对高专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开展研究,准确定位能力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加符合中医学自身要求和发展规律,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中医人才。

研究背景

中医高专既属高等职业教育,又有中医教育特点,这就要求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既应符合职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还要考虑能发挥中医药的学科特色,更要符合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实际需求;既要按照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将能力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同时,又要着力训练其中医思维能力,体现中医学丰富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维特色,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专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旨在顺应时代需求、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中医人才成长缓慢及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社会适应能力低等问题[1],对完善高等中医教育结构,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专中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研究

通过近年来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及农村基层的实地走访,发现对主要以农村医疗卫生单位、城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要就业面向的中医专科人才,其知识结构要求全科型,其能力要求依次为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能力、预防与养生保健能力、护理与康复治疗能力、急症重症处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疑难杂症的处理能力、从事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中药炮制、中药识别能力、心理治疗及常用护理技术等,在专科专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擅长则更受基层群众的欢迎。

中医人才“能力”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为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行业培养具备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和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具有运用理、法、方、药诊治疾病的应用能力以及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能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

能力目标: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掌握中医的思维方法,具备运用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以及现代医学基本知识诊治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具备运用中医伤科学、社区急症与急救、外科操作技能等知识处理一般危重急症的应急处理能力;具备临床护理、药物配方、预防接种和卫生保健等一般知识和常用技能;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写、读、说、译能力,并能借助医学辞典阅读专业书刊的能力;具备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相关知识,能适应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继续接受再教育的能力。

中医人才“能力”培养具体内容

基本专业能力:按照中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施教,中医学知识、理论以“够用”为度,强化基本实践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备对急、难、重症患者的初步诊断及处理的能力。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于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教学并重的基本思路,培养能中能西的现代中医人才。中医学专业是面向基层、社区培养人才,而在乡镇医院及村卫生所从事医疗工作的从业人员,在能中能西的同时,尚应具有预防防与养生保健能力、护理与康复治疗能力以及一定的中药炮制、鉴定能力等,对其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更趋全科型。

中医思维能力:中医学是医学和哲学的统一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元气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维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思维方法。在诊疗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对人体整体机能调节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其针对的是患病的人,而不局限于疾病本身,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整体思维、辨证论治思维、形象思维、“和”思维、抽象思维、司外揣内思维、经验再现思维、模糊判断思维、历代医家创造性思维等思维方法独取特色[2],是当今中医大学生在传承与弘扬祖国医学过程中,必备的思维品质。

中医文化素养:依托学校的人文优势,以传承与创新中医文化为切入点,营造科学严谨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中医文化底蕴,让学生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领略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体悟苍生大医的成长历程,传承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读懂医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继续学习能力: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学期间不断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为今后工作当中不断获取学科新知识、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和水平奠定基础。要具备扎实的古汉语基础,能够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具备熟练阅读医学专业外文资料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相关医学文献检索的能力;具有积极地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中医创新能力: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与实践。中医创新在面对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存在前所未有的机遇[3],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体系,加强古医籍中的中医药知识、方法、技术的挖掘、整理与升华,加强民间单验方搜集与研究。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善于抓着机遇,在传承的同时,不断推进中医创新。

讨 论

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对高专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开展研究,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以期人才培养内容更符合中医学自身要求和发展规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 冯汉镛.中医理论与临床脱节刍议[J].医学与哲学,1996,16(8):40.

篇6

积极探索既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又符合新形势下知情选择工作要求的新途径、新举措、新机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方针,按照积极稳妥、先立后破、稳步推进的基本思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意外妊娠,努力维护好广大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把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不断引向深入。

要遵循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相结合、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指导已生育子女夫妻选择长效避孕方法为主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与服务模式、方法,引入优质服务的新理念、新做法,为育龄群众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避孕节育新技术、新产品。要把法律、法规的规定、上级的要求、群众的需求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知情与选择、逢愿与依法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关系,采取“政策指导”与“技术指导”、“群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指导育龄群众在充分知情选择的基础上,负责任地选择避孕方法。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计生协会的作用,更好地组织育龄群众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确保知情选择工作稳步、持续、健康地深入开展。

二、知情选择工作标准

1、乡知情选择工作标准

⑴制定了开展知情选择的工作方案。

⑵育龄群众对人口、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等基本知识知晓率85﹪以上。

⑶计划生育手术知情同意率100﹪。

⑷已婚育妇女综合避孕率87﹪左右;农村人口当年落实的节育措施中,长效节育措施占95﹪以上。

⑸已婚育龄妇女人流率1.5﹪以下。

⑹术后和药具随访服务经95﹪以上。

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以下。

⑻群众对避孕方法的满意率95﹪以上。

⑼80﹪的村达到知情选择工作标准。

2、村知情选择工作标准

⑴制定了包含知情选择内容的村规民约。

⑵达到合格村或基本合格村标准。

⑶育龄群众对人口、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90﹪以上。

⑷育龄群众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并签订了计划生育手术知情同意书。

⑸村计生服务室达到合格服务室标准。(可设在村医疗室)

⑹群众对避孕方法的满意率95﹪以上。

3、不同人群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指导原则

⑴新婚:选择口服药、。

⑵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应指导其首选放置宫内节育器或皮下埋植剂。

⑶已决定不再生育子女的夫妻或身体情况不宜生育的夫妻:应指导其首选输卵(精)管绝育手术。

4、知情选择工作方法、步骤

⑴开展国情、省情、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以及避孕方法知识的宣传,培训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

⑵制定或充实包含知情选择内容的村规民约,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⑶向服务对象详细介绍避孕方法的有关知识和手术注意事项。对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指导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⑷技术人员按常规要求实施手术。

篇7

关键词: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农民;素质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 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70%以上,(农村人口达5457万人)在我省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提高我省农民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我省“三农”问题的基础。

电视作为当代第一媒体,已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农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和手段。因此,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开办,对影响、改变、提高我省农民素质将起到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河北省农民素质现状

农民素质是指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经营管理素质等五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农民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实现农业现代和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应具备的素质有很大差距。

1.文化素质

从当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情况看,农民所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亟待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与城市相差3年,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到2008年底,在河北省农村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61%,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3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6.6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9.81%,小学文化程度的17.8%,文盲或半文盲者1.76%。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直接影响了农民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科技素质现状

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比城镇居民低2.6个百分点,农民科技素质整体偏低。到2005年底,河北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340039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14%。其中,中专及以上学历者8577人,占人才总量的2.5%。从目前农村看,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都是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滞后的老年人和妇女。由于科技素质低下,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能力不高,制约了我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3.经营管理素质现状

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农民应当具有一定的市场经营管理及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目前,绝大数农民由于受传统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分散经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市场意识落后,经营管理意识差,缺乏农业产品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使得他们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不强,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局面,竞争能力弱。

4.身体素质现状

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农民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身体素质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在我省农村,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民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和卫生生活常识,饮食安全、习惯和观念还很陈旧,健康状况仍比较差。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身体素质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严重制约因素。

5.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党的以来,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总体上得到了提高,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不断加强,学科学和崇尚科学的思想已基本形成,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得到了弘扬,普遍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烧香拜佛、算命等不良封建思想遗风在农村重新抬头,赌博、偷盗等违法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反映出当前农村农民的思想道德意识还亟待提高。

二、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对提升农民素质的优势和作用

1.电视是农村居民的首选媒介

看电视已成为当代农民获取信息和文化娱乐最主要的方式,甚至是部分农民唯一的方式。据2009年,全国电视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的农村电视人口,总共约8.28亿人,2.20亿户;农村居民每周平均有5.2天会接触电视,远高于其他媒介的接触频率,传播优势无可比拟;农村居民平均每天用于收看电视的时间长达163.9分钟,领先于其他各类媒介。另外,据央视调查中心的收视率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是120 分钟,农村居民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是166分钟,比城市民长46分。

2.电视传播特点和优势与农民文化素质相适应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它能够使人轻松地从中得到娱乐并获得信息和知识。电视成为农村受众的首选媒介,是基于电视本身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声画并茂、形象直观不但吸引农村受众的眼球,而且电视传播更适合农民的文化状况。当代农村受众的特点是:一是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二是生活在信息、文化、交通等相对较为封闭的农村,缺乏信息获取途径和文化娱乐;三是渴望致富,需要农业科技信息和技术。因而从电视媒体自身特性来看,电视是大众传媒中最适合农村实际,最贴近农民生活,也是最有可能影响、改变、提高农民素质的媒体。

3.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优势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于2005年5月l日正式播出,是全国第三个省级对农专业频道,实行有线无线双覆盖,有效覆盖河北省98%以上人口,全天24小时播出节目。开播近四年来,农民频道始终秉承“服务三农、关注公益”的频道理念,坚持打造最贴近广大农村群众的频道,通过不懈努力,农民频道已成为河北省最受观众喜爱的电视频道,被广大农村观众亲切的称为“咱农村老百姓自己的频道”。目前,《三农最前线》、《致富情报站》、《非常帮助》等栏目受到广大农村观众的欢迎和信赖,社会影响力很大。

三、办好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建议

1.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立足农民的发展需求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团结。因此,农民频道应始终秉承“服务三农、关注公益”的频道理念,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满足农民的发展需求,全面宣传解读涉农政策,关注农民生活,传递致富信息,立足农村,沟通城乡,倡导新观念, 建设新农村,要坚持宣传科学思想、知识和现代意识, 反对封建迷信,要引导他们更新观念,在引导农民科学致富时,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2.坚持“三贴近”原则,突出农业节目的专业性和公益性

办好对农节目的关键是坚持“三贴近”(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立足农民需求,围绕“农”字做文章。农业电视节目是办给农民看的节目,办给农民看的节目就要贴近农民,贴近农村的生活实际,了解和知道农业、农村、农民最需要什么,电视工作者只有根植于农民群众之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 关心他们的疾苦,当农民的知心朋友, 才能办出农民喜欢的节目。

3.创新农业节目形式, 提高农业节目的可视性

农业电视节目是面向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覆盖的区域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其目的是让农民从中获得知识,这也决定了农业电视节目必须解决娱乐性与知识性、服务性的矛盾。对于这一特定的专业性电视节目,我们要不断改进和创新,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必须按农民的需求和习惯来确定,节目要贴近生活,增加节目的故事性、娱乐性、趣味性,节目形式要喜闻乐见,做到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使农民轻松地得到知识和现代观念的熏陶,这样才能满足广大农村电视观众的需求。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电视节目制作队伍

要办好对农节目,高素质的制作队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在从事农业节目制作的电视工作者中,绝大多数人专业技能都很优秀,但缺乏必备的农业知识,缺少或没有农村生活的感性认识,对“三农”的认识比较粗浅。因此,对农节目制作者,必须加强农业基本知识和有关“三农”知识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和素养,深入地了解农业,了解农村,倾听农民的心声,准确把握农民的需求,制作出富有感情和农民要看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王素君,李英.创新农民教育模式培育新型农民--基于河北省农民素质及教育现状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8,(6):63-65.

2.李启波.提高农民素质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2):7-11.

3.徐杰玲,王文祥.新农村视野下我国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培育[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76-6178.

篇8

乡镇卫生院长工作心得

乡镇卫生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工作在最基层的卫生院院长官虽不大,责任不小。要当好院长,必须有正确的理念,熟悉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政策;在抓建设时,必须坚持卫生院的公益性质,做到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并执行“够用、实用、管用”的建设原则,搞好基本医疗服务。

一、瓴导干部应注重的能力培养

(一)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基础,卫生院院长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和他人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是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医学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同时,要善于领悟,对学来的知识和上级政策要有敏锐力,结合实际思考问题,且能将学习的成果转化成工作业绩,这是学习的落脚点。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靠技术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卫生机构,业务性很强,院长如是技术上的权威,就可获得卫生人员及社会相关人员的信任,有利于开展工作。业务上院长即使不能成为专家旗手,也应成为行家里手。

(三)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靠人品做事先做人,提高管理能力首要的是提升做人的品质,然后才是管理方法。在品性修炼方面,卫生院院长一方面要强化自己的责任心,做到在位一日尽职一天。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道德修养,并锻炼毅力,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逐渐走向成功。为改进管理方法,卫生院院长首先要掌握公共卫生管理、临床诊疗管理、财务管理和行政后勤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其次要懂得循序渐进。卫生院基础差,起步低,管理要从最简单的、最容易的、最有效和最紧迫的做起。且注重抓细节,“要想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再次,要严格照章办事,实施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和执行情况考核严则有之,不严则无。

(四)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靠真诚如果协调不力,内部工作就难以顺畅,外部环境就难以宽松,很多工作就难以落实。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方法很重要。与上级协调要有“胆识”,多汇报,汇报困难和问题必须同时带“多选题”和“参考答案”,不能只上交矛盾。进行内部协调要源于“诚心”,多说理,切忌简单粗暴;同时要做到了解情况,共谋对策,不仅注重结果,也要紧盯过程,且要做到关心、激励、照顾好职工。与相关单位协调要发自“肺腑”,平时要多联系,态度要诚恳,以主动、体谅、谦让的姿态与对方协商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又坚持原则性。

(五)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靠才智院长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按照政策方针、上级指示和基本规律办事,又不能固守传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定式,不盲从迷信,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智,开式思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六)防腐败能力

防腐能力靠自控院长在卫生院有“六掌”:掌印、掌舵、掌柜、掌鞭、掌勺。握有一定权力,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过好权力关、金钱关、荣辱关和人情关,做到严守纪律不贪赃枉法,秉公尽责不以权谋私,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

二、在工作中要抓住的管理重点

衡量院长是否称职,根本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有没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当前,乡镇卫生院院长要抓住五个工作重点创造佳绩。

1、认真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政策,这是乡镇卫生院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

2、千方百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乡镇卫生院是农村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应该解决,也必须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问题。

3、高度重视卫生技术队伍的培养和稳定,使农民“未病有人防,得病有人医”。

篇9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农村中小企业 人才匮乏 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中小企业灵活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管理落后、技术创新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企业更具有代表意义,因此应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入手,分析人才匮乏的原因,以期探索突破人才困境的出路。

农村中小企业人才匮乏的原因

目前,农村中小企业的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中小企业人才困境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落户。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缺乏吸引力。这些企业大都处于地域比较偏僻的农村或乡镇,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落后,信息更新比较慢,自然条件比较艰苦。习惯了繁华喧嚣城市氛围的大学生,往往认为只有在城市工作才能有成就,一般比较倾向留在城市寻求发展,即便来到农村企业,只是为了积累经验和技能,遇到合适的机会,很快就离开了;另外,在目前城乡差别明显的情况下,乡镇和农村繁华不如城市,待遇不如沿海,造成居住在城市的人才对农村企业望而却步。农村的环境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而且也不是一个企业所能改变的,这些客观因素都不利于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二是企业自身缺乏吸引力。农村企业规模较小、管理理念落后等,不易引起优秀人才的归属感。如企业的生产规模小、拥有的资产少;中小企业的员工多是当地人,在生活习惯和企业文化上,融合其他地域的氛围不足;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家族作风严重等等,这些因素都使得外部人才不愿落户。

企业内部培养的人才不断流失。中小企业自己培养的技术人员大多数生长在农村,经过在企业多年的实践锻炼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成为农村中小企业重点培养、使用的对象和技术上的依靠力量。一般来讲,他们的家庭、亲戚朋友在本土,他们应该能比较安心地在农村中小企业中工作,但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这些企业培养起来的“土专家”也不断地流失。首先,高薪的诱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外界对企业员工的诱惑很多,高薪始终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一些私营企业竞相开出高薪、高福利等诱饵,甚至不择手段地从农村企业挖走人才。其次,自身发展的需要。有些农村企业实行“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限制了有能力的人才进入企业管理层,人才只好另寻出路。而发展比较成熟的企业提供了更多实现抱负的平台,他们的用人制度健全、管理方式科学,人才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容易受到中小企业的人才的青睐。最后,缺乏职业精神。部分农村企业人才缺乏职业精神,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培养他们,而等这些人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能后,很快就跳槽了,仅仅把企业作为另攀高枝的踏板,而相应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对他们构不成约束。

管理人才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农村中小企业的管理层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初高中文化程度者居多,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业者比例很低,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几乎没有。首先,企业决策层。他们很多都是从农民直接转化而来的,主要是靠敢于冒险、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灵活的头脑,灵活利用本地资源,通过深厚的人脉抓住市场机会,在企业中拥有很高的权威。但是,他们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对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了解甚少,仅凭权威、经验和直觉办事,当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就会面临很大的困惑、迷茫和压力。决策层是企业的灵魂,如果外界环境变了、组织结构变了、企业制度变了,而决策层素质能力不提高、管理不创新,企业发展就会遇到瓶颈,也难以走向纵深。其次,企业中低管理层。在农村中小企业中,中低层管理人员往往是因为技术突出和工作成绩突出而被提拔上去的,是生产经营中的骨干,他们的基本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中低层管理者在技术上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他们的短板在于管理。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同时欠缺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又没有决策层的权威,所以,管理往往通过私人关系、道德约束和一些简单的奖惩方式来维系。

职工整体素质不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很大提升,但在现阶段,全国4亿多的青壮年农民中,仍有近1/4是文盲和半文盲。农村中小企业一线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职业技能水平普遍偏低。目前,这些企业的职工基本来自农村,既没有经过现代工业文明的熏陶,也没有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思想文化、技术素质都不够理想,与生产的继续发展不相适应。伴随着农村打工热潮,在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年龄较大、女性偏多,在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更差一些,文化程度普遍只有小学或初中的水平。一般说来,职工掌握生产技能能力的强弱和文化水平与技术理论水平的高低成正比,低文化素质的乡村企业员工不容易掌握先进的生产设备。虽然大多农村青年能吃苦耐劳,但是文化知识偏低,作为产业工人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往往达不到现代企业的要求,他们的安全意识、营销意识、合作意识都比较弱,这些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

突破农村中小企业人才瓶颈的思路

新时期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就是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随后,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之一就是由主要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形势发展,不断突破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向人才、管理、技术要效益。

打造懂市场、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企业的发展与经营者自身素质关系极大,一个有知识、有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经营者,能使企业由小变大,迅速成长。第一,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企业管理者多为半路出家,缺少专业训练,平时又忙于企业经营发展,静下来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不多。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开设EMBA班,课程内容广泛,企业经营者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集中上课,系统学习工商管理知识和有效经营的规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融会提炼,把学到的先进企业管理理念结合实际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另外,有针对性地参加短期培训是获得现代管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较短的时间内,专家从组织管理、团队建设、领导魅力修养等多方面、多角度带给企业家最前沿的企业管理信息;而参加培训的企业家在讨论和交流中,启发自己发展企业的思路,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第二,注重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真正的企业家不仅是经营管理的专家,也是相关知识的通才。一个具有强烈学习意识的经营者,讲究学习方法,明白“学什么、怎么学”。经营者应主动地学习法律、外贸、信息、营销、金融知识等现代企业家所必需的高层管理知识,这些知识不需要企业家精深的研究,但是必须掌握其基础知识。作为企业家个人,也应注意关注当前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的管理经验,及时学习掌握新知识,不断实现知识更新;同时,有的放矢地学习,针对企业现实问题学习新知识,寻找新办法,从而顺利地解决面临的问题;不仅习惯于在书本上找答案,也善于向实践学习,学习借鉴他人长处。经营者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主动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效率,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和企业生产力。

造就稳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队伍。技术人才是企业最为缺乏,也最容易流失的人才。既要吸引人才,又要留住人才,企业在无法改变外部环境的条件下,需要下大力气改变企业内部环境。一是以待遇留人。相对于同行业其他公司来说,企业的薪酬水平要具有竞争性,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在不拖欠工资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物价上涨的实情,企业合理确定他们的工资水平,满足技术人员正当的物质需求;及时办理各项社会保障福利,如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等等,免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允许技术入股,使技术成为参与分配的一种方式;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创新,对于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中有特殊贡献的要给予重奖,因为每次技改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福利待遇,既指看得见的真金白银,也指员工各项权利能否得到尊重。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员工的休息权要保证,如果要加班加点,必须按标准支付加班工资。特别是技术人员,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往往以厂为家,加班加点,节假日也不能正常休息。二是以感情留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物质上的需求不是唯一的。因此,企业要创造恰当的精神和情感因素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对于企业自己培养的“土专家”,他们对故土、对培养自己的企业感情还是比较深厚的,企业要发挥同乡本土的优势,在乡里乡亲朴素情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企业人性化的关怀,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能够甘心留下来。例如,平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家庭中的难题;逢年过节,到技术人员的家里去慰问和看望;婚丧嫁娶,企业出头露面为他们策划组织等等。三是以事业留人。在企业中,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能够让人才脱颖而出,为他们的事业提供上升的空间和机会。鼓励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定,这关系到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也是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提供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充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一些既能不断学习技术专业知识、又能不断学习现代化管理思维的技术骨干,企业应逐步培养锻炼他们,使他们成长为企业和行业最迫切需要的管理技术复合型人才。

培养有能力、有办法的企业中低层管理人员队伍。中低层管理者要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状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有效地组织生产,使企业达到上行下效、信息畅通、职工团结的状态。首先,要提升管理能力。中低层管理者要有较强的学习意识,能够自觉学习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制定规范的培养规划,构建中低层管理人员的长效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来企业进行培训指导或者组织管理人员到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参观、交流、学习,借助外部力量增强中低层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其次,要引入竞争机制。对中低层管理人员的管理任务进行细化,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以工作成效来衡量他们的成绩,让每个管理者有压力和动力。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加强质量管理和工艺管理、如何加强纪律管理和生产安全管理,这些思考使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不断涌现新思路、新办法。而一些好的经验和办法,不仅提高、优化了中低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使企业充满活力和生机。最后,要发挥带动作用。中低层管理人员是对职工进行直接管理者,又是生产经营的直接组织者。他们工作在职工之中,也是技术上的佼佼者,所以,要身先士卒,刻苦钻研,带头解决技术难题;在生活中保持良好形象,在行为上做出表率,在工人中既有较好的公信度,又能同职工打成一片,带动和影响一群人。作为中低层管理者,要既能带头严格执行企业的决策计划,又能经得起职工的监督,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团结职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培养基本素质扎实、技能娴熟的劳动者队伍。职工群体是一切技术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终端,他们的文化和技术素质对于生产活动的实施和有效运行有着直接影响。农村企业的职工大多是当地村民,其本身务工又务农,他们一是不愿学习知识,二是缺少时间。要培养一支基本素质扎实、技能娴熟的劳动者队伍,一要鼓励工人学习。企业的学习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农村中小企业外部缺乏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工人自身文化素质又不高,更需要通过后天努力来提高自己。企业应在组织好生产的基础上,号召职工积极参加学习,并逐步实现学习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企业激励员工从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入手,结合岗位和自身特点,利用业余时间报考各类大中专院校,参加各类资格考试或其他形式的学习,在企业形成倡导学习、尊重知识的导向。在工作实践中,要提倡爱岗敬业,使职工能够“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工作时能够共同攻克难关,闲暇时能够相互交流技术、经验。二要开展比学赶帮活动。企业应搭建平台,利用节假日在职工中进行技能比武,大力倡导学技术、搞革新、争贡献,让职工有技能展示的舞台和增进交流、切磋技术的机会。对于在技能竞赛中的优胜者,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技能与工资福利挂钩,并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主要依据。对于技能较差的员工通过传、学、帮、带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的难题,尽快提高操作技能。通过技能大赛比出差距,学到本领,能有效提高一线工人岗位操作的能力,促进操作人员之间的业务技能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在企业内掀起比技能、学技术的热潮。三要强化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职工的素质,企业要精心组织,避免培训的简单化、形式化。培训要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并重,既需要职工通过记忆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又需要在车间或岗位进行操作讲解,能够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培训要符合受训者的水平,根据农村中小企业职工的学历低的实际情况,培训内容要通俗,容易理解和接受,使受训者易于消化吸收。培训内容要全面,既要传授从事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培训企业文化,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培训要具有长期性,要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引进和应用,随时培训相关人员,使员工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和发展变化的新知识,及时适应企业的需要。

篇10

《道路交通管理》(或称作《道路交通管理概论》)课程一般是作为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专科)、交通管理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或其他地方院校开设的与道路交通专业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前修课程。其教学目的与目标在于对道路交通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概括了解和认识,从而为其他后修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打基础或作知识储备。随着我国道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农村公路的急剧增长(在2002年至2011年的十年内,我国农村公路从133.7万公里增加到353.7万公里),以及机动车拥有量和驾驶人数的急剧上升(截止到2013年10月底,我国机动车拥有量达2.5亿辆。其中汽车1.35亿辆,占53.9%,私家车超过8500万辆,比10年前增长13倍;驾驶人达2.75亿,是10年前的2.6倍),不但使道路交通活动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休闲活动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且与公安工作的关联度也日趋增加。其突出表现在与道路、车辆或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治安案件不断上升,更有甚者,一些不法之徒往往通过道路、车辆或道路交通运输过程进行刑事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要求现代警察必须一警多能,特别是随着交巡警———交通警察、巡警合一的警务模式(交巡警制度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成熟警察勤务模式。交巡警制度整合了警力资源,是将刑事执法、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服务群众四大职能有机融合的新型防控体系,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脱离原始,改变粗放,走向动态警务运行模式的显著标志,必将产生强大的司法制衡力、社会治安的驾驭力、打击犯罪的冲击力)在我国高速公路和城市部分区域的推广,公安专科院校作为人民警察培养的摇篮,为保证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社会环境的需要,掌握一定的道路交通管理基本业务知识不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学校在讨论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增设为所有公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非交通管理专业的学员也能了解和熟悉公安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警务工作规范,从而促进公安高专大公安专业的建设,以及公安通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更好地应对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挑战。

二、课程内容选择与设置

根据上述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道路交通管理》作为公安专科院校非交通管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一般教学课时设置为34个课时左右(周2课时),其中实训课时数达到12课时,占到总课时量的35%。在34个教学课时内,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必须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即课程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必须结合不同警种在公安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完善其对交通管理基本专业知识的熟悉、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做到知识点学习和实战工作需要的无缝对接。根据目前我国公安工作的特点,以及交巡警体制改革的趋势,结合本课程计划教学课时的有关要求,课题组经反复讨论和教学实践后拟定,非交通管理专业开设《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应侧重于对现行交通管理基本法律与业务知识的熟悉和了解。为此,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置分为道路交通管理基础知识及道路交通管理警务规范两部分。道路交通管理基础知识部分,包括道路交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和道路交通信号与设施两个模块。通过这两个模块的学习,首先让学员了解道路交通的基本原则和执法管理的法律依据,以及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标志标线等基本知识。道路交通管理警务规范部分旨在让学员对道路交通管理警务,即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车辆与驾驶人管理以及交通事故处理的基本内容与工作规范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又可以根据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与勤务,分解为交通指挥与疏导、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交通管理执法规范、车辆管理、驾驶人管理、交通安全宣传、交通事故处理与预防等模块进行。通过上述两部分内容的系统学习,力求使学生熟悉和了解道路交通管理基本业务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以“三懂五会”即:懂交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和规范、懂交通管理设施基本知识、懂交通管理基本业务,会疏导指挥交通、会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会快速处理交通事故、会识别车辆牌证、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为教学目标。

三、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道路交通管理》课程一直以来是作为概论性的课程开设的,所以在以往的教学实践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上,着重于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概况介绍,如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体质的演变、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等等。这就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局限于教师的纯理论课堂讲授,内容上既没有针对性也缺乏重点。针对这次方案修订,在所有公安专业增设《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如果仍采用这种老套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就会失去增设该课程的实际意义和效果。而按照“面向实战、讲究实用、追求实效”的专科教育教学原则,必须注重学员实战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结合过去一年的实际教学创新尝试和经验,课题组达成了共识,《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教师重点讲授、案例分析与讨论、角色模拟演练与角色扮演、观看录像或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注重理论学习联系具体工作实际,突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实战性特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体采用哪种方法,主要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和不同教学对象的特点(如普通大专班学员、对口升学生源以及体改班等)有所选择和调整。从教学内容来讲,道路交通管理基础知识部分,即道路交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和道路交通信号与设施两个模块,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讲授的方法完成教学;车辆与驾驶人管理以及交通事故处理两个模块的内容,在引导学员自学和熟悉《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与《机动车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机动车登记规定》与《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以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等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采用针对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的形式加强学员对相应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交通秩序管理的内容,如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规范、公路巡逻民警队警务规范等内容,特别适合采用角色模拟演练的方法,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而道路交通指挥与疏导、交通警卫、交通安全宣传等内容通过观看相关的录像或视频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丰富务实更具实用性。从教学对象来讲,由于不同层次和渠道的学员,原有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同,针对不同内容的深度与侧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做出适当调整。如针对对口升学渠道的学员,多采用角色模拟演练与角色扮演、观看录像或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体改班的学员则多采用学生自学、案例分析与讨论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课程教材选用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