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技术技能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医学技术技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医学技术技能

篇1

[关键字]:数学计算 口算能力 口算练习

口算是不通过任何计算工具而只凭思维运转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它具有形式灵活、速度快且花费时间少等优点,为估算和笔算奠定了基础。因此,口算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甚至连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重视口算。可以说,口算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关键。我校一年级学生之前接受过一年的学前班教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数学计算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发现,大多数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差,还停留在数手指的水平,甚至有学生会拿笔在纸上画线数,耗时低效,养成了不良的习惯。所以,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是相当有必要的。至于如何提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练习是笔算、估算的基础。在传统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只注重计算结果和形式而忽略计算方法和技能的现象,导致了低年级学生口算水平低下的状况。对此,在数学计算教学中,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提高对数学计算教学中口算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让学生在知道计算方法的同时,熟知并会运用计算口诀,达到不假思索便能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进而提高计算效率和口算能力。

2、加强口算练习

在提高口算教学的重视度之后,首先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在实践中发现,学生懂得方法之后,计算速度仍很缓慢,计算方法也比较拙劣,就比如部分同学的画线方法。关于这一点,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抽象思维不足、口算能力过低。学生在面对计算题时,由于记不住计算口诀而算错计算结果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数学计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可以通过课堂上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供学生加强口算练习,也可以通过课后组织相关的练习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3、明确口算算理

对学生的口算训练,要建立在学生能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摒弃以往“重结果而轻算理”的教学方式,若学生算理不清,则严重影响口算结果,或出现偏激的思维运算,影响口算质量。因此,让学生明确口算算理才能加强对其的口算训练。在口算教学中,应注意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口算方法,指导学生识别各种算法的优劣。通过一些巧妙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在明确口算算理的前提下进行口算练习,把算理运用到口算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创新练习方法

要提高口算能力就必须坚持口算练习。新课标提出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数学口算教学中,也应该创设多种情境给学生多样化练习的环境。例如变换练习方式:(1)让学生组成练习小组,通过游戏或是竞赛的方式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喜欢的游戏里加强口算练习,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并实时给予胜出者奖励,让学生有更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口算训练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2)教师可以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将书本上的或为加强口算训练而创设的口算练习题写在卡片上分发给学生,让其将口算结果写在卡片上,然后调换卡片秩序交由其他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校对,以加深学生的练习量和学生对计算口诀的记忆。(3)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和音频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将课本上一成不变的计算知识通过多媒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以图片的变化或变换字迹颜色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加强学生坚持口算练习力度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其形象、具体的数字变动等方式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刺激,加深学生对计算口诀的记忆,提高其口算能力和水平。

5、培养口算习惯

一年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其本来受教育时间就短的情况下,这也是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注重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算习惯,加强其自主练习的力度。培养口算习惯,就要注重学生平时学习习惯的培养,增强其口算意识,提高其计算时运用口算的自主性,使其形成凡是通过口算就能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地用口算去计算这种思维意识,提高其思维敏捷度和反应速度,让学生的思维模式里建立起算式和计算结果直接的相互联系,使其将计算知识直接转换为思维技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水平。

6、增强口算练习的信心

新课改对口算的重视,使得口算练习遍布每一道计算内容。教师在加强学生口算训练的同时,应不时通过一些小测验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口算练习对提高成绩的显著作用,认识到自己的一段实践内的学习成效,提高学生加强口算练习的自信,让学生树立继续坚定练习的信念,并积极自主地花费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口算练习中去,自觉加强口算练习的力度,从而不断提高口算能力和水平。

结语

口算在计算中运用很多,尤其在低年级数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甚至可以说,口算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关键,口算水平高为估算和笔算打好了扎实的基础,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注重学生的口算能力的提高。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现在对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的口算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认识有些不足,甚至还存在一些会影响到学生口算能力提高的因素。因此,在以后的口算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创新教学思维,尽可能地选用对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有帮助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水平。

参考文献

[1]冼炜贤.能力在于“练习”[J].辅导员下旬刊,2012(5).

[2]李永萍.如何加强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0(10).

篇2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 教学 审美教育 管理

在传统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我们对审美教育不够重视,大部分口腔专业没有开设口腔医学美学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美的要求不断增强,审美教育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审美教育贯穿到口腔医学的整个教学中,以适应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口腔医学人才。本文通过口腔医学的教学实践,结合口腔医学教学现状,就如何将审美教育贯穿于口腔医学教学、增强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口腔教学实践中合理安排审美教育进行探索。

1.口腔医学审美的起源

齿科是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8世纪,牙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并相继出现了各个分支学科。到了20世纪,多种美牙材料、美牙技术和牙科美学理论相继出现,为美容牙科学的孕育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口腔修复、新材料等技术的发展,为口腔医学和美学的结合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撑。

2.口腔医学教学中处处体现着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成熟的审美心理,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运用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口腔医学与医学美学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要充实和完善口腔医学教学体系,将美学原理运用到口腔医学教学研究中。通过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1牙齿健美的特征

牙齿的健美是人的容貌美和整体美的重要标志之一。牙齿除了行使咀嚼、发音等功能外,对于面部的正常形态和容貌美的维护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功能健全:能发挥咀嚼、发音等功能,咀嚼给人带来丰富的味觉美感享受,发音给人带来节奏和谐的音韵美感享受。

2.2牙体缺损修复的审美评价

牙齿龋病虽然是牙齿本身或局部组织的病损,但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会影响人的容貌美,甚至给人一种美中不足之感,使人不愿露出病齿而无笑容,少说话,增添心理烦恼和负担。所以我们学习龋病的治疗就是要重建牙齿的完整美。

2.3牙列缺损的审美修复

上下颌牙列正常的排列关系和解剖外形的维持,是保证牙合关系和咀嚼功能的基础,更是维护颌面外形,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牙列缺损属多发病,所以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要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既可恢复牙齿功能,同时还可以重建容貌美。

3.加强口腔医学学生审美教育的措施

口腔医学审美教育必将成为口腔医学院校与口腔系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将开设医用美术基础课,包括素描、雕塑、工艺美术等基本理论与技能。对口腔医学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美学理论与审美能力,增加美的魅力。

3.1充实教学内容

对口腔医学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根据口腔医学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规划。教材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认真选取优秀的教材。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充实教学内容。

3.2教师课堂中的审美教学

口腔医学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审美教育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自身审美素质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育者具有较高的审美素质是审美教育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在课堂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系统地学习美学基本知识,培养广泛的审美爱好,积累审美经验,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将美学原理与口腔医学相结合,吸收融化到本专业的教学中去。

3.3教师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对口腔医学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首先,利用感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用美学观点思考问题,认识事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美学知识融汇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在知识层面上向学生传授美学和医学基础知识,使其掌握美的基本概念和审美方法;其次,在技能上向学生传授发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指导学生参与医学审美实践。

总之,口腔医学学生是技能型人才,更是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审美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口腔医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审美教育,渗透美学知识,以填补口腔医学审美的不足。审美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也是一种最高形态的素质教育。它对其他方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只有加强审美教育,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理解、评价、欣赏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口腔医学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既是口腔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要求,也将使口腔医学学生成为既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又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姬海莲.对口腔医学美学教学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9.19

[2]宋毅.浅谈审美教育在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教学中的渗透[J],教师,2012.17

[3]高红新.浅谈美术造型训练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J],卫生职业教,2011.6

[4]周芳.加强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美学教育的必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9.l

篇3

沟通技能是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1],但是医学生沟通技能培养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目前医患关系紧张, 医疗纠纷时常发生,所以对以后即将从事该职业的医学生的沟通能力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口腔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口腔医学生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口腔医学生提高临床操作技能的基础,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2],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

一、目前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人文素养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注重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培养。现如今高专院校教学模式基本上仍为第一年学基础知识,第二年学习专业课,第三年实习,课堂学习时间居多,而在课堂和实训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进入医院见习或实习后难以和患者进行沟通,无法有效的工作。

2.学生心理恐惧及不自信由于课堂和实训教学中,学生欠缺医患沟通的能力,所以在刚刚进入临床,实习或者见习过程中初次接触病人时都会产生恐惧心理,不知道应该如何向病人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更有甚者,本来对后续的治疗操作掌握很好的,由于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进行操作。患者在接触到这样的医生时,同样会产生抵触心理, 不配合医生的相关活动,造成患者与口腔医学生的沟通障碍。

3.患者对口腔医学生存在抵触情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患者的维权意识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实习医学生存在抵触情绪。当然,患者存在抵触情绪也不是不无道理,一方面是对医学生的医疗技术不够信任,毕竟医学生接触的患者较少,经验不够丰富,诊疗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难以解决。另一方面则是与医学生沟通存在障碍,医学生上实验课期间所面对的诊疗对象大部分是模型,根本不需要沟通,直接操作就可以,所以当医学生面对真正的患者时,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开始,即使医疗技术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学生们会想到老师当时没有教怎么跟患者沟通,万一沟通出现问题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医疗纠纷的话,责任就更大了,以至于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基本不与患者沟通交流,直接导致患者反感,从而引起患者对口腔医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的几点建议

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人文素质教育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提倡医生不仅仅要关注患者的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等致病因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给予患者更加贴心的心理支持与心理辅导。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果与医疗技术不相匹配,不能够根据患者的情绪、心理反应及时的做出沟通,对患者进行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极容易形成医患纠纷。因此,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口腔医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口腔医学生在学会做一名医生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将口腔医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高超的医疗技术的全面型人才。

2.强化情境教学实践

大量研究表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需经大量的实践。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学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传统的理论授课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偏差,而设置不同的情境实践,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通过不同角色的演绎,使学生们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根据学生们自行设计的情境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学生们更具有参与感,也给枯燥乏味的学习增添了色彩和亮点,使学习更加高效、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消除口腔医学生对患者的心理障?K、树立自信。

3.强化教师临床带教

篇4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专业认同;职业教育范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4-02

口腔医学技术是主要从事口腔颌面部修复体设计、加工制作和修补等工艺过程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口腔医学、工艺制作、色彩美学三方面的知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精通口腔工艺制作的专业实用性人才。学生在学校主修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和全口义齿的制作工艺原理和主要步骤,实习阶段则在义齿制作公司接受工艺制作流程的强化训练,然后根据带教老师的安排、实习学生的自我意愿双向衡量标准来确定其专攻方向,学生通过接受专项内容的长期培训成为精通工艺流程中某一道工序的口腔技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和口腔医学专业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在职业方向、晋升的职称系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区别。口腔医学技术学生毕业后参加的是国家卫生部统一组织的口腔技士(或技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技师,晋升的职称是技师系列,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各口腔医院下属的口腔技工室和社会上其他各种私营的义齿制作公司;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参加的是口腔职业医师资格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医生,晋升的职称是卫生系列,毕业去向是各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目前,国内义齿加工业蓬勃发展,各种义齿加工厂、修复体制作公司纷纷崛起,并逐渐规模化、企业化和行业化。与此同时,“医技分家”的新局面已逐步形成,口腔医生从业资格的审查越来越规范,医师和技师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义齿制作方面急需大批经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训练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然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作为口腔修复学的分支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相对滞后,层次较低,大多停留在中专、大专的水平。不仅如此,由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不健全,导致学生专业性不强,对义齿制作工艺技术一知半解,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学生进入企业后大多需要培训后才能上岗,无法满足义齿加工行业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普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口腔技师势在必行。然而,在湖北省2010年口腔医学教育研讨会上,多名代表提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存在学生转专业率高,毕业后转行率高等问题,反映出当前高校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低认同的状况,这说明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提升专业认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口腔医学技术高等教育应重视在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目前,国内学者将其归属到态度领域。1963年,埃里克森(Erikson)首次提出专业认同(major identity)的概念,指出专业认同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感受,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题。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内涵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即学生认可、接受、喜欢所学专业,对专业涉及的内容感兴趣,并且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钻研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第二是指学生对自己专业未来对应的职业的认可,学生以能够从事这项职业为荣,并愿意将其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专业认同会随着个体自身喜好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是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动态概念。大学阶段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专业认同现状有利于了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正确引导专业认同的形成、发展。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是高校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目标、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及评价、个人意义以及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专业方面因素的心理感知,主要包括对自己将会成为口腔技师这一专业群体成员身份的明确认识;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技师群体的态度和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主动学习和学习倦怠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专业认同与主动学习呈正相关,能正向预测学业成绩;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能有效预测学习倦怠存在的可能性。国内也有学者对此领域展开研究,如孔慧、张田、秦攀博等对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陈妍、杨晶等对教师专业认同情况的调查分析等,为专业认同的基本特征、形成路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是大部分研究着眼于大学生这个广泛的群体,较少考虑到专业自身的特点,所得的结论缺乏专业针对性;或者将高等院校提供的专业教育与专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分开,从教育层面分析口腔医学技术学生专业认同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相对欠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首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类职业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所进行的教育类别,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一同作为我国教育类别的模块之一;其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然属于医学范畴,但是其最高学历却只是大学专科,与口腔医学专业的最高学历是博士有着天壤之别;最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然名称上带有医学两字但是其职业走向是口腔技师而不是口腔医生等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择业意向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态度等,从长远角度来看,甚至影响着该专业的远期发展。大学时期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此阶段接受的高等教育对专业认同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该阶段的专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结合专业特点在高等教育层面对专业认同形成路径与机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现有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有助于从高等教育层面挖掘专业认同形成的根源,为教育政策的调整与改革提供切实依据。

通过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让高等院校有关部门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程度,以及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程度,为口腔医学技术教育决策者和管理决策者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备专业素质的优秀口腔技师和推动未来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能够提高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个体的职业技能,提高个体的满足感;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能够为口腔技师行业输送大批高学历、高技术人才,为口腔技术专业的发展乃至这个口腔医学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孔慧,吴敏榕,韦燕云.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9):171-173.

[2]张田,孙卉,贾林祥.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842-844.

[3]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5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学改革;实践意义

近年来,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技术和新的仪器被应用于医疗机构中,相应地对口腔医学专业人才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面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学校就需要实施教学改革,以培养符合职业要求的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

一、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口腔医学教学延续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即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虽然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但是,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加之口腔医疗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就需要口腔医学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着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随着教学理念的改变,口腔医学教学改革就要相应地改变教学观念,以此为指导思想实施口腔医学教学改革。所以,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要顺利实施,就要改革教学理念,围绕着理念拟定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口腔医学教学之所以要实施改革,是为适应时展的需要。教学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的过程。根据目前口腔医学人才质量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特别是各种新的口腔治疗仪器,需要学生能尽快地熟悉并灵活运用。这就需要口腔医学专业教师从学生职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将这些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了解口腔医学的前沿。随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就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信心,从而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探索专业知识的活动中,同时开阔了视野,由此而提高了口腔医学教学质量。

(三)教学形式的改革

口腔医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往往会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以期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且以理论教学为主,所以,案例教学很难对学生的操作能力有效培养。强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将理论教学与职业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补充学习内容,面对问题独立解决,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口腔医学专业的校企合作教学,就是学校与医院、企业等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聘请医院口腔医师以及企业的义齿技师作为学生的导师,为学生操作以指导,以使学生在理论基础上提高操作技能,同时还会根据实训教学中所积累的知识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以补充。学校要完善教学,还要对来自于医院和企业的导师开展教学培训,并与学校专业教师建立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实训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以确保实训教学的时效性。

二、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意义

(一)口腔医学教学改革是时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腔医学领域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升,要求学校要实施必要的教学改革,通过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理念,来提高教学质量。从口腔医学教学内容来看,不仅需要掌握口腔修复技能,还要对义齿加工行业有所了解,且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口腔医学实施教学改革,就是要以教学新理念为指导,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围绕着学生而展开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具有实践意义。

(二)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生对职业环境的适应性

口腔医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校企合作作为一项系统化的教学工程,是学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是将教学延伸到职业岗位上,促进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整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检验,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从实践的角度以深入理解,使学生对口腔职业环境能够充分认识,提高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医学人才的培养要围绕着医院的人才质量要求而展开,具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能够对知识以灵活运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那么,在实施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需要围绕着新的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对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魏 敏 单位:湖南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吉成,宋锦璘,邓锋,等.打破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的“亚斯兰现象”:谈口腔医学本科创新教育改革[J].教改创新,2013(11):34-36.

篇6

关键词:口腔医学;大专生;面向基层;就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2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医学毕业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医学毕业生都倾向于去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因此,经济发达城市的医疗卫生行业日趋饱和,医学人才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经济及保健意识密切相关的口腔医学更是人才济济,口腔医学毕业生的竞争更激烈,就业形势也更严峻,但基层医疗单位普遍缺乏口腔医生[1]。目前,我国面向基层的口腔医学专科层次的教育普遍存在教育时间短、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综合素质较差等特点。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看,大专生一直处于就业难的境地。社会上普遍对大专生不看好,长期下去,这将严重影响学校声誉及招生质量。一方面用人单位感叹招不到满意甚至招不到毕业生,另一方面毕业生抱怨工作不好找或有业不愿低就。这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和医疗机构招不到人并存的情况,意味着口腔医学大专生就业难问题突出体现在自身就业能力或就业观念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因此,提高大专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当前口腔医学大专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一、口腔医学大专生基层就业现状

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看,口腔医学大专生以在城市机构工作为主,在乡镇、农村等基层医疗单位工作较少。一是,与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有关。城市的各种级别的医院或诊所较多,设备及材料也较先进,口腔医学毕业生拥有和选择的机会也较多。而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偏少,特别是口腔医疗机构,有的医疗机构甚至没有配置口腔科,或只配置了五官科,病人看口腔疾病只能去五官科或眼耳鼻喉疾病也找口腔科医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基层医疗机构对全科医生的需要,有的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口腔医生还需要进修眼耳鼻喉甚至皮肤科。这些情况也导致了很多口腔医学毕业生不愿意到乡镇或农村等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很多乡镇卫生院招不到或留不住口腔医生。国家虽然出台很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响应国家号召的不多。二是,口腔医学毕业生在权衡收入情况、自身发展、生活环境及以后子女教育等方面后,大多愿意留在城市工作。长期以来,地区经济及医疗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了基层口腔医疗机构设备较差、技术较落后、工资待遇偏低、生活条件较差、发展平台不足等,这些使基层口腔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流失严重[2]。

二、口腔医学大专生就业能力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其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对自身潜能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自己就业目标和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本领。它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涉及能力本身,包括态度、个性等可变化的核心技能群[3]。口腔医学大专生虽然学习自觉性和职业适应能力发展较好,但语言表达能力、职业规划性等核心就业能力仍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能力不强。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口腔医学专科大都是三年制,教育时间短,在实践技能、专业素质等方面普遍存在教育针对性不强、操作能力培养不够等问题,但就业单位最看重的就是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许多单位在招聘中将实践操作能力看得比学习成绩还重要。

2.人际沟通能力较差。顺畅的医患沟通是完成口腔医疗操作的基本保障,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口腔医生必备的执业能力,也是用人单位考核口腔毕业生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口腔疾病治疗方案的确定和实施需要通过医患沟通来实现,并且需要患者的配合,因此,流畅而有效的沟通是确保治疗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医生的沟通能力是和医疗水平一样重要的技能,但现在的口腔医学大专生因为在校时间短、课业任务重等,普遍都只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他们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不懂换位思考和尊重他人。因此,在医疗工作中就会出现沟通不畅的现象,甚至会引发医患矛盾。

3.科研及创新能力欠缺。近年来,虽然医学生科研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目前专科学校对医学大专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比较滞后,有的甚至缺失。口腔医学大专生科研水平普遍较低,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科研。科研设计、论文写作等科研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缺乏,导致在以后的工作中科研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这不仅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工作单位的发展。

三、口腔医学大专生面向基层就业能力培养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对高校及其培养对象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看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因此,医学类高校要充分响应这一评价模式,在认识和把握口腔医学专业教育规律和职业发展的社会需求的关系中,提高口腔医学大专生的基层口腔医疗岗位的职业能力。

1.提高专业技能。口腔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每位口腔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临床技能。基层口腔诊疗单位一般没有分科或分科不细,需要的多是口腔全科医生,这对专业技能水平要求更高。口腔医学大专生不仅要刻苦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多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临床应用为目的,突出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

2.提高综合素质。当前,诸多口腔医疗卫生机构把技能操作能力作为选择人才的主要标准,也同时对计算机水平和外语水平、组织领导能力及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注重对口腔医学大专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ISAS、PBL、TBL、角色模拟等,把知识点划分为工作中会遇到的任务或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沟通、自学、实践创新和分析解决问题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树立服务意识。利用每年9月20日的“爱牙日”组织学生到社区、乡镇或农村开展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和健康普查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开展支医、支教活动,并进行当地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培养学生吃苦精神和服务意识,使之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做到学以致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提高口腔医学大专生口腔岗位工作技能,也可提高他们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识。口腔医学大专生走进基层,了解疾苦,传播知识,不仅会受到群众的欢迎,也会让其有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

总之,面向基层的就业能力建设要融入大专层次口腔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尤其对当前就业能力明显不足的方面应采取积极措施,切实提高口腔医学大专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社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之符合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岗位需求,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口腔医学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凌琳,于海洋,叶玲,等.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本科生精英培养模式探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1):104-106.

[2]黎祺,孙雪梅,朱亚利.基于基层医疗岗位需求的口腔医学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4):10-12.

[3]马军成.论口腔医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44-45.

Introduction to Stomatology College Students for Grass-Roots Employment Ability Training

LI Yong, WANG Chun-feng,ZHAO Guang-ye,LIU Yi-long,YI Jian-guo*

(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unan University of Medicine,Huaihua,Hunan 418000,China)

篇7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口腔医学技术逐渐从口腔修复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具有交叉、综合应用性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目前国内义齿制作公司的口腔技师的学历普遍较低,培养模式也大多停留在传统的“传、帮、带”,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操作上也只能“依葫芦画瓢”,缺乏创新性。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口腔技师水平低下的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普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高等教育,改变口腔医学技术传统培养模式,提高口腔医学技术教育水平,加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员的理论素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我国口腔技师行业和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在湖北省二〇一〇年口腔医学教育研讨会上,多名代表提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存在学生转专业率高、毕业后转行率高等问题,反映出当前高校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低认同的状况,这说明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提升专业认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研究就是通过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口腔医学技术教育培养模式,提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备专业素质的优秀口腔技师,推动未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长足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湖北省内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专生(共四所院校)。2.研究工具。调查问卷由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量表、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学生影响量表3部分组成。①一般人口学特征。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年级、高中学习类型、学历、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身体健康状况等10项基本信息。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量表。主要参照由西南大学秦攀博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共23个题项,4个维度:情感性专业认同(专业的情感喜好程度,共8个题项)、适切性专业认同(专业与自身的匹配程度,共4个题项)、行为性专业认同(专业行为表现,共6个题项)、认知性专业认同(专业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共5个题项)。量表采用Likert5点评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③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学生影响量表。自行编制量表。量表涉及内容为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优秀教师和学校文化,这四个因素反映的是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教师和校园文化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的影响。3.资料分析。量表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分析,主要统计内容及统计方法如下:①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专业认同现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对专业认同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③专业认同和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影响两者的关系采用相关性分析;④以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影响为自变量,专业认同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二、结果

1.一般人口学特征。湖北省内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专生年龄一般为18~23岁之间,性别女性偏多,生源地均为湖北省内,独生子女少见。2.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对专业认同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专业认同的总体分值较低。一般人口学特征中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及家庭收入四项信息对专业认同情况有显著性影响。具体表现在男性、生源地为省内郊区、非独生子女进而家庭收入偏低的学生的专业认同相对较高。四个维度的平均分中情感性专业认同最高,其次是行为性专业认同,适切性专业认同最低。这说明情感性认同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中最为重要。由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工作强度大,作息时间昼夜颠倒,学生的兴趣、对专业的喜好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其在专业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对专业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对专业与自身的匹配程度的认识。3.专业认同和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影响两者的关系采用相关性分析,以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影响为自变量,专业认同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等教育能够显著影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具体表现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存在着理想的看法与期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专业认同高。接触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后,对课程设置、专业方向等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到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差异,专业认同水平有所下降。进入实习阶段,学生切实感受到职业氛围,心理落差更大,专业水平进一步下降。

篇8

关键词:口腔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肩负着将中国建设成世界口腔医学大国的使命,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口腔医学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

一、重视口腔医学课程建设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口腔医学专业所采取的仍然是班级授课与临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课程建设水平集中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成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口腔医学专业要积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打破常规,放弃知识内容和技术水平落后的教材,大胆采用发达国家口腔医学优质教材。还要增设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了解口腔医学的新进展。

二、进行口腔医学教学改革

我国是口腔医师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社会需要大量的口腔医学人才。高等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依据专业特点,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努力提高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增加门诊、病房、实验室参观学习时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采用双向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强化形象化教学,通过使用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引导学生使用形象思维,准确把握学习内容,提高综合能力。

三、建立课堂教学的训练体系与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口腔医学专业文化课教学要坚持必需和够用的原则,而专业课要体现宽基础和活模块的原则。要加强专业建设,掌握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潜能倾向,建立科学的课程结构。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深入研究教学,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掌握专业岗位上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情况,积极建立适合学生实际的训练体系与评价体系。教师不能再“拿一本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所进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口腔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众所周知,教学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水平、能力和素质。高等院校只有正确分析对策,抓住机遇,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才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还要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创造条件使中青年学术骨干早日成熟,努力建成结构合理、高水平、具有稳定研究方向且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师资队伍。

五、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职业习惯等。高尚的医德医风是做一名合格医生的前提,是医生职业的灵魂。所以,学生要把医德修养放在第一位,这是顺利完成实习阶段学习任务的前提和保证,也是一名合格医师必备的素质。口腔医学实践性很强,口腔科医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而且需要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先进的临床思想。因此高校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口腔医学教育中的科研活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实习期间,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及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使学生素质均衡发展。

六、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教育

教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学生学习国家有关依法行医的政策法规,提高他们自觉依法行医的意识,促使他们用卫生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还要使他们熟练掌握常规技能的规范化操作,严格按照医疗操作规范开展医疗活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学东,石冰,于海洋.口腔医学教材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1).

[2]高越明.引进国外教学理念和资源加快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

[3]涂晓,方厂云.对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几点看法[J].中国医师杂志,2002,(6).

[4]贾淑娟,王君,张铁柱.新时期口腔医学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8).

篇9

关键词:临床岗位 执业医师 口腔修复学 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75-01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主要内容。衡量医学毕业生胜任临床指标是多方面的,但医师资格考试是必不可缺的环节,能较全面的反映考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是专业技术人员依法独立工作所必需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内容涉及面广、题量大,题型多,对高职医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如何使教学工作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接轨,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在临床得以整合与强化,如何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形成综合性临床思维,适应临床岗位的需求[1]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参照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结合口腔医学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以口腔修复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口腔修复学技能考评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

一、考核内容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并重的学科,本课题组成员和专家组讨论,参照各大院校,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逐步建立了口腔医学生临床操基本考核内容,包括口腔检查、制取印模、嵌体牙体预备、铸造金属全冠牙体预备、烤瓷冠基牙预备、暂时性修复体制作、可摘支架铸造、全口义齿排牙等基本技能考评体系,为学生实习和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起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考核标准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医师考试大纲,以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医学实验教程》为标准,结合我校口腔仿真模拟实训系统而构建的[2-3],更加强化爱伤意识。附表为部分修复学的考核评分标准。见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实施仅对医院人员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医学高等教育指明方向。国家医师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包括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客观结构化多站考试,主要考查综合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4-5]。医学综合考试全部采用客观性选择题,以基本概念、典型病例等形式考查考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技能考试合格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医学综合考试。充分体现技能操作的重要性。因为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执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这样促进医学院校更加注重教学质量提高临床岗位的需求[6-7]。

基于以上为更好提高口腔修复学技能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制定了技能考核方法,主要采用教师现场评估,学生操作操作在仿真模拟模拟系统完成,我校共有仿真模拟实习系统80台,能够确保课题实施顺利进行,能有效观察学生操作的全部流程,课题组成员按照操作项目细化内容一对一进行现场打分,保证了评分的客观、公平和公正。通过这样的实施能够较好的放映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爱伤的理念,更好为实习和复杂临床工作的处理,成为合格的医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观察学生操作的薄弱环节,以便教师在技能讲授环节上M一步加强,达到以评促教和以评促改的有机结合。我们认为有些环节还不够完善,在今后的医学教育实践中我们会继续探索、前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口腔医务工作者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丰年,杨仁明.对完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几点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 2OO9(9):13-14

[2]陈宁,李谨,杜祥永.构建医学生口腔临床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5,9(3):253―255.

[3]安力彬,谢铁男,李正红.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 (111):282-283

[4]欧新荣,吴林艳,梁银辉等.从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谈口腔医学教育[J].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34-335

[5]高卉,白育庭,李明等.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3):281-282

[6]莫立根,谢裕安.崔英.新形势下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2 3 :54 .

篇10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实训教学;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60(2016)05-0270-01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培养面向义齿加工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职业能力,专业教学的核心是实训教学,注重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满足工作岗位需求、适应企业人才竞争[1]。

1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创新实训教学内容

首先确立知识+能力+素质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保证人才质量的前提下,构建科学实用的实训课程教学体系[2]。口腔医学技术实训教学就是对牙体解剖雕刻技术、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等学科综合技能的验证、巩固和深化。通过实训教学,将专业知识融入并转化为学生的口腔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岗位需求,将实践操作内容与义齿加工工序流程结合,并及时将口腔工艺新技术、岗位工作方式引入实训教学,教学与义齿制作企业接轨,与义齿加工生产一线联系,让专业知识与义齿制作岗位生产技能融合,达到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

2改进实训教学方法,规范实训教学管理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实训教学的基本原则。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强、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特色,依托义齿加工企业的岗位工作特点及技能操作要求,将义齿制作岗位工作任务转变为实训课程操作目标。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义齿制作过程中讲授口腔专业知识、演示操作技能,将枯燥的专业理论讲授转变为饶有兴趣的实践技能训练;学生在义齿制作中学习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操作技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训课程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特色[3]。教学中教师强化实训课堂教学管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真正提高其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实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高职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培养其独立完成工作岗位操作技能是实训课程的主要目标。围绕义齿制作岗位特点,先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再依据行业发展特点,引导其了解义齿制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学生在实验室就能学会使用义齿加工企业工作中的常用设备,熟悉先进的设备,规范岗位操作技能。我院将义齿加工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构建模拟仿真的义齿加工岗位工作环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职业素养。让学生毕业后入职即能上岗,符合义齿制作企业人才的内在需求,大大地缩短了企业的人才培养周期。

4仿真实训教学,提高综合操作能力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岗位专业技术及操作技能[5]。我系模拟仿真实训中心为“教学做”一体化提供良好的技能操作训练场所,为保证实训教学与义齿生产紧密联系,我院与沈阳金赛义齿制作中心合作,聘请企业优秀技师作为兼职教师,由企业技师和我系教师共同担任实训课的授课任务,指导学生的实训操作技能。为使实训教学完全符合义齿加工制作工艺流程,以工作任务为教学导向设立实训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模拟工作岗位学会技能操作,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受岗位技能培训,强化技能训练。教学中逐步整合核心课程实训内容,将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固定义齿工艺技术的实训课按照义齿制作流程分设教学项目,再把学生分组,按照项目进行小组轮流实训,每项实训项目结束时上交完成的作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实训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5建立并完善实训考核评定体系

核心课程的技能操作实训课是技能成绩单列学科,完善的操作考核评价体系是实训教学质量的保障。每项实训课程结束时,对每名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其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打分,将所有实训课程的得分进行统计,取平均分作为实训考核的分数,汇入期末技能总成绩[4]。通过这样的方法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学习过程,保证了实训学习的效果,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并在逐步的探索中完成实训课程的考核方法。在实训教学中我们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校园即能充分认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识到义齿制作岗位的工作需求,以企业的标准要求自己[6],适应由在校学生到企业技师的角色转变。通过实训教学培养适应义齿加工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演绎了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林育华.建立开放式口腔实训中心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39-40

[2]刘春兰.校企合作的优化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2):15.

[3]陈小囡.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组织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95-96.

[4]刘异.高职药学专业订单培养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2):19-20.

[5]李慧芬.浅谈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2(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