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

篇1

新医改形势下,青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发展需求的多样性日趋明显,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医院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绝大多数青年分布在医疗护理第一线,他们的文化素质高,是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未来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存在着思想活跃、革新意识强烈、勇于创先争优等优点。但医院的青年职工都是从学校毕业即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经验较缺乏,加之医疗卫生行业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医院内职工与社会的接触面比较广泛,而这时候青年的成长发展还处于尚未完全定性的阶段,容易受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致使个别青年人表现出:价值取向较迷乱,责任意识较淡薄,重索取,轻奉献等,因此加强医院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各项工作重中之重。首先,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武装青年,构筑青年的精神支柱。其次,要通过开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和形势教育、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典型人物和模范事迹教育等来塑造青年的美好心灵,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觉悟。再次,要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有效的方式调动青年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动员和带领青年把热情和力量凝聚到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上来,努力成为遵医德、精医术、讲奉献、为人民的优秀医务工作者,为医院的发展建功立业。

二、利用有效载体,达到实践育人

以活动为载体是一种有形的教育方式,符合青年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注重将教育的内容融入时代气息,举办为青年所喜爱和乐于接受的活动。我们通过举办“以病人为中心”、青年医务人员岗位技能操作比赛、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使青年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在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极大地调动了青年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首先,各创建集体从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立足本职、岗位奉献的思想入手,以岗位服务和业余奉献为基本形式,开展了许多有特色的优质服务,使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获得了宾至如归的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其次,我们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青年文明服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以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为重要内容,引导青年在工作中规范服务行为,提倡优质服务,培养了青年良好的道德素质;第三,我们注重增强青年的作为意识,大力培养选拔和宣传思想品德好、业务技术精的青年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激发青年的敬业精神,引导青年立足本职,敬业爱岗,在勤学苦练中磨砺技艺,成为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实践证明,以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有形的教育和无形的影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符合时代的特点,增强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

三、讲究方法方式,实现教育目的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思想政治工作;资源

资源(resource)一词,其应用范围首先是经济意义上的,而后由于经济或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逐渐跨越了经济学的范畴而走向其他领域。资源已成为现代各个领域关注和研究探讨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亦然。据笔者所知,目前专门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进行研究的人极少,已有研究也仅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局部问题的初步探讨。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思想政治工作资源问题都在事实层面上客观存在着,并且是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一环和前提。为此,应当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展开更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在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研究中,首先应该弄清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概貌。惟有正确地理解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基本问题,才能将它与其他资源区别开来,从而也为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进行更细化和深化的分析与论证作好充足的准备和铺垫。为此,应注意从以下几个向度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概貌:

一是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概念。厘清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概念应追溯到其元概念“资源”。通常认为,“资源即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着,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的各种要素”①。那么何谓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笔者认为,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来看,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即指在一定社会中存在的具有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功能和价值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的各种客观存在。

二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特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有着显著的特征:其一,与现时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存性,即只有那些与当时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资源,才能被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之列。其二,思想政治工作能量的蕴藏性,即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蕴藏有思想政治工作能量的属性。其三,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使用的连带性,即不同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在使用上的互相连带、互相制约的关系。其四,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具有资源的融通性,即此类资源除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内,还可用在其他领域,发挥非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功能。

三是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分类。分类原理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往往是从分类开始的,按事物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建立起来的分类系统能为我们认识某一具体事物提供导向。然而由于目前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界尚无统一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分类系统。现在比较常用的分类标准有性质、来源、属性和发生作用的形式等。每一种分类标准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是为适应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不同方面而形成的。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而选取相应的分类标准。

二、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价值的最大体现就是其功能的发挥,这里主要从如下两大层面对其进行详细阐释。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功能的概念、特征和研究视角。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功能,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所具有功效和能量。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功能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关联性与互补性、稳定性和变异性、多样性和主导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功能,我以为有如下三个视角:“价值分析视角”,该分析是要说明人们期望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发挥什么样的功能;“逻辑分析视角”,即通过“社会——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功能”的分析思路,形成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功能的了解;“事实分析视角”,这种研究主要就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所产生的后果而言。

二是剖析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功能及影响功能的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是“原材料”性功能,即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运行前提和条件的功能。其二是动力性功能,即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运行与发展的生命动力源。其三是载体性功能,即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具有承载各种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和能量的功能。其四是辅功能,也就是非主导性功能,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任何一种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由于工作情境的不同,其所发挥的功能都有可能仅占次要地位,即对其他种类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所发挥的功能起着辅佐或帮作用。其五是产出性功能,即任何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应用最终都会形成或生产出某种“产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至于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功能的因素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质量、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开发力度和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配置等。

三、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开发

笔者以为探讨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开发,务必要对下面两个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是要分析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开发的分类与特点。就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分类而言,我们可以从开发的内容、方向、综合程度和层次四个侧面着手进行,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种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个性特征和功能以及功能发挥所需要的条件。至于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开发的特点,则可从挖掘性、引流性、提取性和重组性等方面进行透析。其一,挖掘性,即指所开发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并非显而易见的,而往往是那些潜隐起来或依附在其他物体上的、需要深度开掘的。其二,引流性,即指利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内蕴着的思想政治工作能量的资源流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其三提取性,即指把某些物体中内蕴着的思想政治工作能量提取出来。其四,重组性,即指将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重新进行搭配组合。

二是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开发体系。开发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开发的主体。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由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担,具体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者群体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个体。其二是开发的客体。主要包括发现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内蕴的信息、挖掘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蕴藏的能量和显现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追求的价值。其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开发的途径。针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开发客体,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开发的途径主要有发散管道、传递管道和主体连接管道。

四、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利用

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利用,是指把现实形态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发挥出所具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最终实现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创造出某种形式的财富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用之一即它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功能发挥的关键环节,作用之二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更新发展,作用之三就是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绩效的提高。

虽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利用很重要,但是由于目前对其研究尚很薄弱,人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意识可以说还处于盲区,因此造成现实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利用瓶颈”,集中表现为四点: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的浪费,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不能有效地整合,三是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未获得充分利用,四是人们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观念的空白。

如何切实地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以为解决“瓶颈”的对策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合理利用,即是指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时务必要讲究利用的合科学性、合价值性和合道德性。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指要充分发挥出所运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功能,使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显扬和实现。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充分利用,我们应努力做到如下几点:根据资源的类别性,加强利用的针对性;根据资源的时空性,加强利用的适应性;根据资源的发展性,加强利用的及时性;根据资源的联系性,加强利用的互补性。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综合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综合利用可通过利用方法的综合、不同资源的优势互补以及利用途径的交叉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综合利用的必要性是由其本身的多用性与多样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的统一性即可持续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等决定的。

五、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整合

对话与整合意味着走出单一或对立的视野,以多种资源的辩证互动为视角去克服单一资源的视角局限与理论盲点,从而避免在剖析与建构现代化的中国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体系时出现各种人为的偏颇。这样,笔者以为互补—综合是整合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重要模式。有鉴于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一是拷问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整合之必然性。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整合既为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体系内在的整体性要求和联系性要求所规定,又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整合的重要模式——“互补—综合”的相关问题。包括资源整合的含义,“互补—综合”的含义、价值及其构建模式。其一,“互补—综合”的含义。互补即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取长补短、优势互济、相互协同作用②;综合则是指将所有具有长短相济、优势互补的资源集聚在一起,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为实现某一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服务③。其二,资源整合的概念界定。这里专指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整合。整合(integration)一词最早由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于1862年提出。他认为:从哲学的意义上说,整合是指由系统整体性及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以后,贝塔朗菲、劳仁斯和罗斯等各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又多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论述过关于“整合”的思想④。笔者以为,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整合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措施合理地搭配、调整和利用各种资源,使其能够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而协同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三,“互补—综合”的价值,主要有三个:增值价值,即指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互补—综合后可以产生“1+1>2”的功效;协调价值,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互补—综合的基本价值;发展价值,即指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互补—综合后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其四,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互补—综合”的模式构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时间上的互补—综合、空间上的互补—综合以及功能上的互补—综合。一言以蔽之,惟有使各种资源进行互补—综合,使其整合成为新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获得最大的力量和发展。

六、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评价

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标准,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进行整体认识,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它主要解决思想政治资源怎么样以及运用得如何的问题。这一行为过程中,主要涉及三个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评价的作用。评价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通过科学的反馈,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运用过程、各要素及社会价值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作用。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这是探讨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评价问题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数量评价、质量评价、结构评价以及作用评价等方面的指标。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评价的方法与实施步骤。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评价方法复杂多样,主要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过程与绩效相结合、量表分析法以及关联矩阵分析法等。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评价的实施步骤则分为四步:一是确定评价范围,即对所要评价的内容进行规定;二是运用评价体系,即将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运用于实践过程中,这是整个评价实施的中心内容;三是回收整理,即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评价结果进行回收和仔细地分析整理,从而为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下一个环节——“反馈”提供科学而详实的评价信息;四是反馈信息,我们评价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科学地认识、发掘与利用各种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体系的完善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转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及时地把所回收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评价信息反馈给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部门和工作者,以便更深入、全面和系统地研究、分析和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使其能够科学配置、充分发挥各种功能,彰显自身存在的最大价值。

七、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人类的步履跨入21世纪,世界历史也在喧嚣中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全球化时代来临了。用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写的一段话来描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可谓是再恰当不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愚昧的时代;一个信仰的世纪,也是一个鬼神不信的世纪;一个光明的季节,也是一个黑暗的季节;一个希望的春天,也是一个绝望的冬天。”⑤

在这样一个时代,人类社会各方面必然受到影响和冲击,发生极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自然不能免于此。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都向我们提出务必要审慎地预测与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跨越本学科的研究空间,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横向延展趋势。我们所处的新时代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崇尚交流与融汇的时代。在此大气候下,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必应时势要求,跨越本学科横向延展自己的范围与空间。而且,思想政治工作学这门学科本来就是在借鉴与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研究基础上,加上自身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而形成的一门学科。这就更内在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要跨越本学科横向延展自己。二是立足本学科领域的再开发研究,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纵向延伸趋势。当我们把注意力投向横向范围时,千万不应忘记自己家园中的丰富资源,而这恰恰为很多人甚至包括我们本领域中的一些研究者所忽视。三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把握其民族性与国际性并存的发展趋势。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全球化”、“国际性”这些概念已经渗透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就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发展而言,“国际性”也成为其研究的思维坐标。然而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视野越开放,其民族性问题就会越来越被突显出来。这就提出了一个在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国际性时,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的问题。总之,对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东西,我们要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放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资源。

注释:

① 王子平:《资源论》,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② 参见鲁云涛《互补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③ 参见庄寿强《创造学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3页。

④ 参见孟万金《协作互动——资源整合的教育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篇3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趋势而言,摆在面前似乎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政企分开、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生产经营实体后日益唱响的“企业化”、“行业化”道路,另一条则是一如既往地仍然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国家、社会大环境、大系统、大背景去进行规划和筹划。科学地讲,本质上这两种选择不矛盾,但实际操作中会存在一些孰轻孰重、谁主谁次的冲突,因而对企业政工干部来说会出现一些利害关系。笔者以为,要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务必根据企业实际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去开展和进行。由此,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便具备了创立各个企业自身特色的内涵。但仅仅看到这一点还不够,原因在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政治范畴,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考虑宏观需要,也要随宏观现象的变化和新形势、新任务的提出有所调整。笔者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作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1、在企业经济、政治职能没有发生变化、社会职能相对减少的前提下,企业究竟哪些具体事务应该减少?哪些具体事物仍需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来?这取决于对迄今为此奉行的一些价值判断的审视。“立足于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是通过搞好企业各项工作体现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搞好企业为己任”等等,这些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不错,但一旦进入量的领域,则有其局限性,表现为不能完整地显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职能,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要作层次和类别的区分。对一般职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只需要立足于企业需要即可,如干好本职工作,遵守行为规范等;而对党员和领导干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则要延伸到社会领域的广泛要求中,不能止步于企业需要。

2、现代科技发展和大众传媒功能渗透于企业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不要或能不能调控得住它们的各类影响?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必须延伸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既然职工的思想情绪、心理意向愈来愈广泛地以社会影响为转移,又在企业生活中反映出来,解决由社会造成的思想、情绪难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看来回避不了。这里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人的意识流、心理介质并不为活动空间的变化而阻断,倘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培养高雅情趣和崇高情操同样对企业树正气、重团结、讲协作有益处,即使这些是与职工的业余生活相关更多,也不妨进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之列,以便增强对来自社会不同渠道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的抵御能力。在此意义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管8小时之内”,由社区统管其它,这类观念要发生变化。

3、思想政治工作由于职工生存、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多样化,会更多地依靠文化的功能去实现思想、行为调节,而不仅仅单一依靠政治要素。其实文化概念中也包含意识形态在内,只是相比政治概念多了许多“平和”、“温和”、“广泛”和“通俗”,拥有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的内涵,如道德、习俗、制度、人格、群众性活动等。这标志今后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在形式上会有调整,依靠知识性传播、善与美的熏陶及某些休闲、娱乐活动去实现教育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日常重点也将侧重于思想修养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协调、企业情感的强化、员工心理的调整、共同理想的培育和企业文化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通过文化功能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这里的“文化”必须是由指导的健康的、科学的文化,才能对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素质发挥积极的作用。

4、思想政治工作多角度要求、多样化表现形式,已经冲击事实上拘守的专业化工作体制,提出了依靠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企业或大或小都有一支专职的政工队伍,开展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除了主要凭借这支队伍的作用外,一个时期还比较多地强调党群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共同的着力点。姑且不论后者实现与否,而现实中许多急待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不断拓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内涵,都需要有一支构成更为广泛的群众性队伍参与进来。这有两个途径,一是党员,二是基层管理骨干。调动起这两个群体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各自优势,很可能弥补专业政工队伍在工作面、渗透度及适合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广泛人际思想沟通,及时掌握职工心理,构成现场不良行为的约束机制,将触角伸入职工业余生活领域,起到“正规军”无法替代的作用。

篇4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 工作效果 问题

1.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当前,仍有少部分企业未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协调、凝聚、保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助长了以管代教、以管代学的风气。个别领导者认为只要员工完成了企业所交付的工作任务,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如何都微不足道,因而对员工的政治学习形式仅局限于念报纸、读文件、做工作小结而已,从而导致员工思想觉悟性不高,即使参与到政治学习中也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并非自愿去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员工的这种低自我效益性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难以得到提高。

1.2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全面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重管理轻思想的现象仍有存在,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甚至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无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没必要对其加以重视,只要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工作下功夫即可,因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甚少,企业的政工部门成为最易排斥的对象。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对企业内部员工出现的错误行为及思想问题难以及时地加以疏通引导,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得不到有效的调动。

1.3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灵活

有些企业思想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味地注重于“我讲你听,我灌你装”的课堂教育形式,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之间缺乏深入地交流沟通。又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语言缺乏生动性,难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而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如果不注重工作方法的灵活性,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只做表面功夫,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得到员工的支持。

1.4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不高

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善于根据具体情况,将抽象复杂的大道理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加以传播与灌输的能力。但是在现实中,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自身的素质不高,难以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渗透到企业员工的头脑中,同时在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时爱说些大话与套话,易使员工产生厌倦感。甚至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言行不一,严他人、宽自己,既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又使企业的声誉与形象受到损害。

2.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2.1结合员工的具体情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企业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应结合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避免“一个模式,一个做法,一个腔调”现象出现。如对性格豪爽的员工,说话方式尽量要诚恳直言;对于性格内向的员工,说话方式尽量要委婉;对于性格冲动的员工,应尽量与其发生矛盾冲突;对于矛盾较深的问题,应进行“冷处理”;对突发性事件,要“急处理”。

2.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思想道德建设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生存发展强有力的思想保证。首先,企业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教育,严格规范员工的道德行为,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感。其次,组织员工开展形势与任务教育,让员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主要形势,树立市场意识及竞争意识,鼓励员工自主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建设当中,从而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3采取灵活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扎实有效

首先在弘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要结合员工的心理需求,广泛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活动。如通过借助新闻媒体这一重要渠道,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始终;通过借助网络媒体这一重要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的宣传作用,对企业内部的突出事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加以报道与宣传,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方法。目前,在一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的现象,往往使得员工过于现实,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致使道德出现滑坡。因此,针对这种现象,必须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避免形成拜金主义的错误观念。

2.4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法宝。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与观念更新越来越快,作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不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容易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应时刻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不断丰富和扩充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增强将抽象深刻的理论概念转化成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能力,在说服教育企业员工时能够以自身行为感染人,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心悦诚服。只有这样,才能使使思想政治工作出实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互动以人为本民主多元

一、思想政治工作互动的概念

思想政治工作互动是指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各要素的功能结构、组成形式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原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互动模式是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对于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高效性,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具有直接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思想政治工作互动的内涵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理念,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才能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互动的基本内涵和时代要求。以人为本,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还要求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因此,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互动机制的关键所在。认为,互动本质上是主体人的互动,社会就是主体人互动的产物。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机制,就必须突破传统的主客体模式,摒弃单一主体和纯粹的主体与客体对应的机械式观念和做法,把工作对象真正视为能动的、自主的主体,当作具有实践和认识活动能力的主体加以发展,从而实现双主体互动。

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民主平等,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互动机制构建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所谓民主平等,就是要用民主的方法对待工作对象,尊重工作对象的人格和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对象的平等、独立和民主的意识,依靠工作对象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要采取民主平等的方法,营造互动共进的和谐氛围;彻底抛弃以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采取主动介入、积极疏等方式方法,引导工作对象获得全面发展,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促进人的素质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互动的重要依据是主客体角色的矛盾统一与相互转换。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机制,必须要认清工作者和工作对象是能够转换的动态概念这一事实,把唤醒工作对象的主动参与意识放在首位,注重强化工作对象的自我教育意识,引导他们由被动变主动,即从客体向主体转变工作中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启动客体的自觉内化功能,与工作对象一起营造共进双赢的氛围,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我实现。另一方面主体要有谋求共同发展的意识和胸怀,这是不断提高素质,取得工作实效的现实途径。

三、思想政治工作互动的意义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趋势加快,在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推进中,人们思想方式日趋多样性,人们的自立自强、自爱自重等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思考和平等竞争等意识不断强化,人们的行为方式趋向于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选择性和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在新形势下必须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内在的规律性并不断地加强和改进,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出民主多元的互动性趋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走出单纯说教的工作模式,强调民主、包容多元,运用新方法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要让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平等交流中相互沟通,在思想互动中化解矛盾。

强调民主、包容文化多元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形势下的方法创新的主流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民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思想政治工作如果离开了民主原则就只剩下强迫,这种教育理念在工作中暂时也许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它容易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所以欲使其长期有效是不可能的。在文化多元化趋势下,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相互激荡,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吸引力,就必须尊重人们思想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以人为本,尊重工作对象的平等地位,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克服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的做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最终实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的目标。这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的交流互动,主动与工作对象交换意见,进一步体现互动性的趋势、充分体现民主多元的趋势。

四、思想政治工作互动的实现形式

主体互动,即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的互动。思想政治工作互动必须确立双主体意识,尊重工作对象的主体地位,把工作对象视为能动的、自主的个体加以发展。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互动关系中最基本的互动,决定着其他互动关系。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指向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和个体品德社会化的统一过程。主体互动包括主体间的情感交流、角色互换以及思想碰撞等互动形式,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促进交流与沟通。思想政治工作互动关键是人际间平等的互动,没有人格的平等,就没有真正的互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和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依靠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工作,更要依靠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主体互动是思想政治各种的基础和关键,离开主体互动,其他互动形式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根本也就无所谓效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实现主体互动,还要时刻体现时空互动,即实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在无限广阔的时空中实施充分互动式教育。实现时空互动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日渐趋于丰满,同时也能使得工作内容逐渐趋于立体化和网络化,这些都有助于工作对象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从而使得他们的思路保持畅通和进一步扩展。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历史和现实的有机互动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充满创造力和吸引力。同时还要善于把时空互动不断引向更深的层次,善于通过启发诱导、积极评价、及时回馈等方式使得工作对象有效提升他们的现实体悟力和历史洞察力,培养他们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免疫力,进一步强化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强化民主平等意识,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动中,密切合作、互相推动,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8.

篇6

一、用科学的理念

谋划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与职工利益是思想政治工作考虑的首要问题。思想工作人员必须明白,只有企业稳定的发展,职工的收入才能增长。同时,职工只有看见实际利益,才会发自内心的支持思想政治工作。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企业经济建设作为工作核心,将企业稳定发展和提高职工收入放在首位。要牢固树立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服务的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成为一盘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大前提,工作开展时应注重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注重培养企业员工全面发展。思想工作只有将关心、理解、尊重落实,才能有效的激发企业员工创造性,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从该层面进行分析,员工全面发展,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同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标。

二、用科学的政策保障思想政治工作

(一)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

企业想要发展,首先应确保企业能够稳定运行。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帮助企业高层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企业运作只有遵纪守法,企业才能正常运行,企业职工生产、生活才能得到保障。

(二)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工作核心,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引导企业职工正确认识企业目标与个人发展间的紧密联系

一是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明确企业职工必须坚定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信念。二是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告知企业员工应当将个人理想与人民群众共同理想向关联。三是开展企业改革发展政策教育与形式教育,让企业员工深入的了解党与国家的政策、方针,对市场环境、企业发展目标和所面对的困难进行了解,强化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关心,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坚持以贴近思想实际、贴近生产经营、贴近员工生活为重要突破口,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应当与职工思想实际想贴近。对职工思想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准确掌握社会舆情,才能更好的分析出问题的难点、重点,事项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二是应当与企业经济工作实际相贴近,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注重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职工在观念、信念、信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应当与职工生活实际相贴近,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从职工密切相关的问题实施,将解决职工生活实际与提高职工思想认识相结合。

(四)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一是实现观念上的创新。破除“政工部门孤军作战”和“立足局部利益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狭隘观念,树立思想政治工作大战线和面向改革发展大趋势的新观念。二是实现方法上的创新。寻找新方法,可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学先进、学技术、学理论活动,在提升职工业务水平的同时,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强化企业凝聚力。三是实现机制创新,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扩大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积,切实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工作基层中,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链接、过程控制与超前预测。

三、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需注重创新,一方面需要应进行工作方法创新,在工作实践中,做好以下几点:a、管理工作方面注重服务;b、工作对象方面注重个性;c、教育培训方面注重实效;d、时空方面注重规划;e、范围方面注重整体。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运用有效的方法,才能让其从封闭向开放、从堵向疏、从管理向服务进行转变,才有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力、实效性、针对性不断提升。具体分析,一方面是对不同对象的特点进行掌握,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以往进行对比,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如今人们思想差异性、选择性、独立性、多边形更加明显,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尊重对象间的差异,根据对象的具体特点,针对性的开展,对此可以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教育。二是选择生动活波,人们乐意接受的培训方式,将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用例举、比喻的方式变成人们所熟知的事实,正确的引导企业员工思想转变,逐步的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三是持之以恒,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见明显效果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不间断的工作。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细节入手,不放过生活、工作中额点点滴滴,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每一方面,且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深入。四是应当将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进行有效结合。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口头工作、表面工作。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效益的。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入群众,从实际出发,对员工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致力于解决与企业职工利益紧密关联的问题。五是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首先应注重对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企业职工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其次还应该对心理疏导机制进行完善,注重培养企业职工沟通能力,鼓励企业职工多沟通,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才能营造良好的企业心理环境。强化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于地位进行清除的认识,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内容与新途径,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篇7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如何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认识不一。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还是同一层次、同一性质的理论?其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存在以下三种看法:(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即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2)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的、原则和功能等具体内容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3)是以西方行为科学、人格理论和心理学为借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概括为“人格分析规律”等一些具体的指导规律。

笔者认为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存在分歧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分歧,正是由于这种分歧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存在不同意见,当然这些不同意见未必是不好的。笔者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分歧在于:(1)“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主要是在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它的提出和演变有一个历史过程。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不同条件下提出的概念就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使我们在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一门科学在回溯的过程中,自然出现了对历史概念仁者见仁的不同看法。(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合成概念,我认为至少包括了“思想政治”和“教育”两个概念,当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时难免都脱不了从各自成熟的概念群中去寻求这一合成概念的规律,自然就有了把教育过程的规律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把思想政治的任务、目的、功能等具体内容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不同认识;而且从系统性上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倾向性是不同的,总是在特定阶段倾向于某个方面,因此使两种观点都有较多的支持群体。(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需要操作的实践工作,如何在实践过程关注教育的对象,关注教育对象对所接受价值的反映,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在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上,西方有比较成熟的关于人的教育发展的理论可以借鉴,这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是有益的好的补充,因此出现以西方行为科学、人格理论和心理学为借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概括为“人格分析规律”等规律的观点也属正常。(4)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使这上概念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关系,每一个新的关系或交叉关系又成为这一学科的新的方面,对其规律的总结表现出滞后性,难以指导现实。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想品德的现实水平、与某一具体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乃至社会民展的关系,使其作为一门学科展现出其方方面面,这些方方面面的新关系又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长期以来正是由许多专家、学者讨论、比较、争鸣的不懈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上形成了很多一致的看法。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持的规定性即客观性的普遍性,使人闪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有统一也有分歧,但总的来说,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对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科学的学问,要充分认识其规律,不能把其简单化和概念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涉及多种因素和复杂的关系。这种多样、多变和复杂的因素和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从表面看与其他问题无二,有人认为只需从整体把握,处理好偶然问题和人为的随意性即可,这实际上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否认了其规律和科学性,危害是很大的。

因此,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一门学问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告诉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是同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是息息相关的,要在大的环境中去考虑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胶柱鼓瑟,不能生搬硬套。社会主义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有自己的任务、目的和功能。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在模式上改变过去“你说我听”的僵硬模式,尝试体验式、经历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现在的红色旅游;尝试对某些问题设置情景,测验数据,通过对比推广更加好的形式,改变过去典型一推到底,一刀切的模式;尝试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和信息源,时刻关注社会风气和价值判断,有目的地进行纠偏等等诸如此类的办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实践性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一切落到实处,反对不切实际的空价值和假道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小到个体对个体,大到社会对大众,具有双向性。 在一定程度上互为主体,相辅相成。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过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看成不出事或者通过教育、告诫、警示等单向度的办法为主要内容是错误的。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内容必须是具有可行性的和可推广性的。为此一定条件下的试点是必要的,它可以显现出主客体的反馈信息。

同时,只有明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对具体规律有更加清楚地认识,在具体工作中对症下药,借鉴成熟的经验,更好地应用于工作。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周围的经济形成一致,不能孤立自身和孤立自身文化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不是脱离实际的。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方法和功能是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不应该固步自封,要充分考虑其多样性和可能性,所讲、所学、所行都是与社会主流相适应。要充分考虑到作为社会人的本质,考虑到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的肥众是全社会,既然是全社会的教育,这就从本质上区别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区别。拿学校为例,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那如果学生的学业不好或身体不好乃至道德上有瑕疵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失败吗?笔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有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简单说,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低目标就是不违犯国家法律的社会公民,而不是简单的以一概之。

篇8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础 

企业的主体是员工,建设和谐企业与企业每位员工都是息息相关的。良好的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员工形成与企业相统一的思想,并且使员工树立和谐意识,能够与其他员工之间和谐相处,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能够正确对待工作,恪尽职守的工作,这对于建设和谐企业非常有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落实,还能向企业领导层、管理层传达与时俱进的思想,以便领导层、管理層的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增强,能够正确看待企业及企业所处的境地,进而合理运作企业,解决企业矛盾,为建设和谐企业创作条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落实,还能将关心人、理解人、激励人、尊重人、提高人的理念渗透到企业建设之中,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做出卓越贡献,促进企业良好建设。总之,良好落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和谐企业建设奠定基础。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开展,还能在企业员工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员工培训方面发挥作用,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向员工传递正确的思想,纠正员工错误的思想,让员工有主人翁意识,加之对优秀员工的表彰,树立工作榜样,如此可以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这对于强有力的发展企业生产力有很大作用。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引导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企业单纯的将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如此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熏陶和影响员工,更好的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之中,还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赢得社会成员的认可,这对于企业进一步的建设与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依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因为只有有效落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端正员工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对自身水平提升、自身发展的益处,进而注重企业文化的料及,这对于良好的建设企业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措施 

(一)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 

要想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真正的时效性就应该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围绕其员工建立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企业管理工作要同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相结合,以此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将企业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传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采用的是统一化的教学模式,不具有针对性不能区分学习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因此其整体工作效率偏低。在开展相关思想政治工作上,应该对上级领导要求进行深入解读后再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特点并结合企业员工工作对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有效的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党务工作者要坚定政治信念,正确认识自身岗位的价值,将责任心放在干工作、谋发展上,而不是实现个人私欲和争权夺利上。优化党务干部结构,有针对性的发现、培养塑造一支素质高、品德好、业务精、懂行政、会管理的复合型书记队伍。 

(二)构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中,可以将具体的工作事务转化为流程性的运转工作,进而提升组织的工作运转效率。如企业的政工宣传、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职能,既在企业的思政工作管理中,又属于企业管理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定期对工作制度的实用性进行考评,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控性。其次,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样,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才的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既包括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对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才培养建设,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对人才的创新建设,在于人力资源的协调配合下,更好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并使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更加协调,最终增进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保证其未来的战略化发展。 

(三)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创新 

一是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起来并加以创新和改进,使之即能深入企业精髓,发挥起强大动力,又能变模式、改模样使全体员工乐于接受;二是大力掌握主流营销模式,大力推广和广泛运用具有时代特色的宣传工具,充分利用微信、QQ、映客、微博、YY、网站等新载体、新媒体来占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形成全覆盖、立体化的政治文化,把企业员工深深影响其中、改变其中,从而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目的。 

(四)更好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作为两个不同概念,在内容上各有其特点。相对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模式,最终目标是为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本身带有政治色彩。为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的管理工作,是企业制定的具有自身战略发展意识的企业精神,最终目标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服务的。但是,这两者在很多方面又是相融相通的。就当前的工作任务来说,二者的共同目标都包含对员工工作态度的明确,通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来,进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增进。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既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又要对企业竞争力不断发展,就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结合作用,使其在发展中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相互提高,进而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做好新形式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就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还要特别关注不同时期员工的思想观念以及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及利益等多方面的变化,积极的探索出具有创新性且适合企业员工学习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方式,扎实的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不做表面工程等,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就会给企业的改革发展及其稳定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9

一、正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应用在到企业管理中,成为企业凝聚人心,塑造形象,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好形式。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用人类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们的思想、立场和行为的问题,它的政治性要强于经济性,它对企业管理起导向、保证作用,但不能代替企业管理。在实际应用中,要正确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

(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思想问题,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有利于开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有利于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受企业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主人翁精神的教育、道德教育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教育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完成。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决定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保证企业文化社会主义性质。企业在文化建设的活动中,必须符合企业的管理需要,与思想政治工作保持高度一致,用思想政治工作来指导,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活动代表社会主义方向。

(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依托。企业文化为企业精神不断丰富新内涵,不仅把企业的价值观,管理理论涵盖其中,而且还把经营管理都规范了标准。各种文化活动服从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丰富职工的生活,能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托和环境。

二、正确区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和相异性

(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共同点,具有统一性。

1. 目标相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造就适合本企业发展战略的群体意识和共同价值观,以实现本企业目标,同时也是为发展生产力服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稳定、改革、发展服务,提高全体职工的科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其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自觉性,可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目标上是一致的。

2. 方向相同。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就是为管理服务。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3. 对象相同。对于企业来说,不论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工作他们的对象都是企业的全体职工,都是做人的工作,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让职工发挥创一流、争第一、勤奋,节俭,多奉献,为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员工的成就感、需求感、主人翁地位。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不同点,具有相异性。

1. 理论结构不同。企业文化有明显的管理理论结构,一般把企业文化分为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而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企业文化一样分明的结构。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其制度层和物质层与思想政治工作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只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和扩展,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构部分。

2. 基本属性不同。企业文化属于管理的范畴,是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管理思想和方法融为一体而形成的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升华,是企业管理理论的最高境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政治,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建设中政治活动范畴。

3. 工作重心不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密切联系,但又不完全重合。企业文化的重心更多体现企业家的战略思考,体现企业家的政治觉悟、智慧和精神,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而它只能属于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共同特征。

4. 工作方法不同。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重在使员工对企业观念和行为准则做到高度自觉性和一致,并直接将其转为具体自觉的行为,其制度和行为带有很强的强制性、严肃性。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注重疏通和引导,说明教育,沟通发展,一般不带有强制性。

三、正确拓展企业文化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的新领域

国有企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时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化建设活动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的统一性;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有利于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四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知识化,必须用科学知识探讨人的思想发展规律,分析人的要求和行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面对新问题、新特点,一方面注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野,新领域,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新发展,另一方面要继承传统的方法,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知识化的新趋势。在企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把党的基本路线新的理论成果贯穿到企业文化理念中,贯彻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更加适应知识化、人文化的发展趋势。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管理高度的新要求,既要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需要,又要创新建设方式,提升管理新理念。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外延,适应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运用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个人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既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改进,又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扩大了信息渠道。同时倡导人本管理思想,增加员工的自主管理,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文化建设的个性化更加开放。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的融合,适应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的新趋势。运用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实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为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走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具体显示企业目标,更有效斗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员工只有企业的价值实现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取向一致性,正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企业经济建设中心,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正确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创新的有效结合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创新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因此,要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之间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在文明创建活动工作中结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要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适当的载体,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融入职工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中,使职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认真研究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所达到的效果,通过职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形式,把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具体化,把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文化创新活动、办实事实效活动之中,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真正取得实效。

(二)在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中结合。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们不断更新观念和思想解放,可以充分发挥和显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导作用。同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创新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加强人、财、物的管理,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管理结构优化,实现企业管理体制创新,为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企业活力开辟有效途径。此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创新中有机地结合,可以促使企业增强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的要求,更好地促进企业以文化力提升生产力,积极营造有利于管理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机制和文化氛围,从道德观念、文化素养、业务技能各个方面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为企业开发、储备人才资源创造良好条件,满足企业管理创新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企业的主题,企业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思想保证、智力支持、精神动力、文化氛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实现有机地结合,可以发挥有效的功能和积极的作用。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解放,是企业管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所在。

(三)在培养职工目标上结合。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运作,通过培育企业价值观,体现企业精神,塑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文明健康的环境氛围,来激发职工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所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在培养人、塑造人的目标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培养人的任务更加具体化,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最终目标是培养有利于企业管理创新复合性人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满足职工某种渴求创新的欲望,培养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通过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职工自觉地提高思想觉悟、文化素养和技术素质。

篇10

关键词:人文关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其根本上讲,思想政治工作是人的工作,所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个体性,加强人文关怀,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的更顺利、有效。

1.人文关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

1.1 人文关怀的涵义

最早的人文关怀的概念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核心内容是围绕着人性和人本身的价值,意义是肯定和积极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要主动考虑人的个体性差异和人的主体地位,对于人的多元化的需求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对个体来讲,在个性能够完全释放的自由和理性的环境下,才能激发出个体的潜力和创造性,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2 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当今社会,企业不仅仅要追求经济的发展,还要实现长久的良性运行和提高社会效益。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企业员工的关怀。更是对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出人文关怀的理念,是对于工作中的尊重个体、强调人的主体性、关怀人的基本权益的体现。将人文关怀纳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十分有效的调动员工的主动、积极和创新的工作意识。

1.3 人文关怀的实现

从人文关怀最本质的涵义出发,其注重的是人的个体精神以及文化的发展和培养。不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方面,人文关怀就是一定要承认人的主体地位。具体到企业来讲,不仅仅要满足员工的物质生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员工精神需求方面的主体性。这意味着企业要对自己的员工有着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定位,并且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提供给员工长远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只有员工实现了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了潜力,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2.人文关怀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2.1 “以人为本”的社会需求

首次提出了“人文关怀” 的理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成为重点,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如何更加顺畅的处理人际关系、加强沟通、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正确和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注重人的心理需求,这是党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这个新的要求体现了我党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注重人的内心、注重多样的个体需求,往往很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每位员工的距离更近了,体现了党对人在精神和心理上的关怀。

2.2 充满竞争的环境需求

快速发展、充满竞争的社会带来不仅仅是发展机会,更多的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淘汰的社会。对于社会个体的人来讲,难免承受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讲,日渐复杂的环境,导致他们的心理、精神状况也会越来越复杂,同时容易产生很多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真正的融入了人文关怀,才能够发挥对员工的指引和帮助的作用,才能真正的帮员工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让员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促进企业及个人的全面发展。

2.3 实现个人价值的心理诉求

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对象是人,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就是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最高的心理需求就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根本,必然要关心人的各个层次的需求。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来说,与企业员工的交流、沟通和对其心理问题的开导、解决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如上文所言,企业对自己的员工有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定位,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推行的前提条件。在员工对于个人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上,企业要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激励体制,鼓励和关注员工的个性化发展。

2.4 推进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适应新的形势和社会的发展,我党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重视人文关怀的要求。同样的,在新的时代,推行思政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有所改变。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永远是发展的源动力。人文关怀就是我们实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创新点。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做人的工作,这种内在的要求就意味着在教育和工作的过程中,就要体现出人文关怀。所以,不论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都要重视人文关怀的助推作用。必须以人文关怀为工作的重点,才能不断的推动创新,实现稳步发展。

3.结语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以往长期的企业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明显的体现出了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人文关怀”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以来,让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企业以员工为本,解决员工生活和精神上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提供长远的发展计划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解决员工的医疗、养老等保障问题……把关怀具体的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身上,切实的关爱员工的个人价值、个体需求和发展,将企业的管理进一步的人文化、人性化、情感化。收效是明显的,每一位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从原来的感到有距离感、严肃到现在的温暖、贴近自身,不仅让员工敞开心扉,接受关怀,也让企业更加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心理诉求,以便更好的引导员工、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