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技术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和技术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和技术的概念

篇1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定义阐述

陈至立部长在报告中的定义:“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李克东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不同类型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1,课堂讲解演示

2,发现学习

3,研究性学习

4,合作式学习

三,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⑴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⑵教师要有整合的技能和能力,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运用到学科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篇2

我女儿5岁,被诊断患了皮肌炎。请问,皮肌炎是什么病,怎么治疗,平时怎么护理?

读者 陈艳梅

陈艳梅读者:

皮肌炎是一种对皮肤和肌肉伤害较大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比较集中在5~14岁,女孩患病率是男孩的两倍,容易导致钙质沉着和血管炎,造成残废和器官受损。

皮疹和肌无力是最常见的皮肌炎早期症状,二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患者面部以眼睑为中心出现紫红色浮肿性红斑,在指关节、肘、膝关节处也可见红斑;肌肉发生炎症和变性,引起肌无力;某些患儿可因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而拒绝走路和运动,年龄较小的儿童表现为烦躁,需要家长抱着。随着疾病的发展,爬楼梯和下床都可能成问题。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多在三年内逐渐恢复。除了积极接受治疗,孩子平时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肌肉损伤;家长可多给孩子按摩,以防肌肉和关节挛缩;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食物,防止呛咳。紫外线照射会加重皮损,故应尽量避免日光直射,外出时要戴帽子、手套或使用防晒霜等。

医生 刘敏行

长了蒜头鼻该不该矫正?

我女儿今年13岁,因为长了一个难看的蒜头鼻而自卑,整天用夹子夹。请问,蒜头鼻算不算畸形?对健康有害吗?该不该矫正?

读者 周近琼

周近琼读者:

蒜头鼻从外观上看是鼻头大、鼻翼宽而且肥厚、鼻梁低,就像一个蒜头。蒜头鼻主要是由于鼻头部皮下脂肪和纤维组织厚,鼻翼软骨增生,鼻翼软骨角度过大及后缩造成的。蒜头鼻虽然也算是一种鼻部畸形,但并不影响身体机能,对健康没有危害。选择做蒜头鼻矫正手术的人,大多数是出于美观方面的考虑。

有人认为蒜头鼻会导致打鼾,其实是误解。打鼾主要与睡觉环境、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心脑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打鼾的概率较高,体型较胖者也较容易出现打鼾的现象,却没有证据表明打鼾与蒜头鼻有关系。

如果选择做鼻部整形手术,可以考虑自体软骨隆鼻术,即取出造成鼻头肥厚的多余软骨进行隆鼻,使鼻头缩小,鼻梁自然挺拔。除此之外,矫正手术还有鼻头软骨切除术、鼻翼软骨内收缝合术等。

如今非常流行的美鼻夹不会对美容有帮助,而且,美鼻夹夹鼻子很容易使鼻头皮下组织挫伤、软骨损坏,进而引发炎症和肿胀,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鼻黏膜受损,影响嗅觉、呼吸等,建议不要尝试。

有人担心,手术切除部分鼻部软骨缩小鼻头后,软骨还会增生,矫正的效果不持久。其实不必担心,因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做软骨切除是不会再长的。鼻翼缩小的方法只能是切除内收,手术护理得比较好的话,是永久性的。所以,建议您的孩子18岁以后再做整形手术。

医生 黎晖

经期减肥术真的那么灵吗?

我今年27岁,身体较胖,用了很多方法减肥,效果都不佳。有人建议我利用经期减肥术,具体方法是经期节食、经期吃辣、经期暴走等。这些奇怪的方法听起来就让人恐惧,但为了减肥我什么都想尝试。请问,经期减肥真的那么灵吗?别受了罪却收不到效果啊!

读者 王玉津

王玉津读者:

经期减肥术是伪科学,不但不能减肥,而且对身体有危害,不可尝试。流行的经期减肥术主要有以下六种方法,下面一一分析:

第一,经期节食法。一些女性朋友认为,在经期里,女人身体代谢速度加快,如果狠狠心节食,就会使脂肪快速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其实,这种极端的经期节食法不但不能让体重降下来,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当经期一过,身体就会产生强烈的进食欲望,会不自觉地进食大量的食物,而大量的脂肪和热量远远超过了新陈代谢的最高限度,就会转化为赘肉囤积在身体上,反而让自己越减越肥。

第二,经期吃减肥药。吃减肥药是近年来较为盛行的一种减肥方法,很受女性朋友的青睐,但经期吃减肥药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多数减肥药是通过抑制肠胃消化来实现减肥的,如果在经期大量服用,会导致体内荷尔蒙分泌出现紊乱,肠胃消化代谢功能微弱,不但不能减肥,体内皮下脂肪量甚至会逐渐增多,体重也会慢慢地增加。另外,经期吃减肥药还会引起月经不调。

第三,经期吃辣。辛辣食物对肠胃的蠕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些女性朋友误以为,在经期吃辛辣食物,可以促使消化功能更旺盛,从而将脂肪快速地消耗掉。其实,经期是女性一个月中身体最脆弱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过多地吃辣的食物,会使肠胃受到强烈刺激而不断收缩,反而会让整个代谢的速度减慢,有时甚至会出现痛经。所以,在经期不适宜进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果在经期想通过饮食来减肥,最好的饮食方法就是吃一些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的清淡食物,例如绿色蔬菜、鱼肉等。

第四,经期做肌肉运动。运动是减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一些女性在经期内也坚持运动,而且认为这时的高强度运动事半功倍。其实,在经期内进行轻缓的运动的确容易让体重下降,但是如果采用了错误的锻炼方式,反而容易让肌肉变得发达,身体变得粗壮。女性朋友要分清楚哪些运动方式是锻炼肌肉的,哪些运动能消耗脂肪。一般情况下,肌肉锻炼并不能消耗脂肪,只能帮助塑造肌肉线条。在经期内,最好的减肥运动是有氧运动,例如慢跑。

第五,经期捶打腰背。女性朋友在经期内通常会感到腰酸背痛。有些缺乏科学依据的减肥资讯说,在经期内可以多多地用双手捶打腰背,这样不但可以舒缓身体的酸痛感觉,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代谢,达到显著的瘦身效果。其实,女性在经期内出现的腰酸背痛,主要是盆腔充血导致的,如果在这个时候用力捶打腰背的话,会让盆腔受到一定的刺激,导致经血增多。当然,捶打腰背也不能促使新陈代谢更旺盛,更难以减掉身体上囤积的脂肪。

第六,经期内喝茶水。喝茶对于减肥有良好的功效,许多女性朋友有喝茶的习惯,在经期内也不间断,甚至认为在经期内喝茶对减肥有神奇的功效。事实上,这是误解。在经期内,女性体内血液循环加快,如果在这个时候喝茶,茶中的单宁酸成分会阻碍铁元素在肠胃中的吸收,不利于肠胃的蠕动和代谢功能发挥作用。久而久之,身体会因为缺少铁元素而引起贫血。

医生 田雨生

治疗乳痈能用抗生素吗?

我分娩三周了,奶水很足,可是前不久感觉胀痛,还有发热感觉,到医院检查,是患了乳痈,即急性乳腺炎。医生要给我注射抗生素,还开了口服的抗生素,我都拒绝了,因为我担心对宝宝不利。但是乳痈怎么治疗呢?治疗乳痈能用抗生素吗?

读者 罗群英

罗群英读者:

中医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多发于哺乳2~4周,症状是胀痛、全身恶寒、发热。乳痈的早期症状是乳汁蓄积,妈妈们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患于未然。

治疗乳痈首先是保障乳汁的通畅,因为乳通则痛减,结块就会消失。早期的结块其实是蓄积的乳汁,时间一长就难以再通畅。许多患者对疼痛难以忍受,希望尽快消除症状,但除非出现高热、血象升高等症状,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因为过早、过多使用抗生素,一来会使乳汁明显减少,二来使阻滞的乳汁更难排出。

在乳痈早期,建议尝试中医药治疗。中药清热解毒、通乳消肿效果良好,另外,中药外敷、按摩通乳对治疗乳痈也很有效。乳痈早期未成脓,患者未见高热,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也可继续哺乳。如不想在发热期哺乳,应定时排乳,为日后再哺乳做好准备。为缓解乳胀,有些女性使用吸奶器吸奶,但过大的,只在、乳晕处吸乳,力度不够,乳汁仍然蓄积。正确的排乳,应将轻轻托起,用适当的力度从的外周向处进行挤压排乳,尤其有结块处,应反复揉和挤压。

乳痈影响哺乳,所以重在预防。先天性内陷是患乳痈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陷说明先天发育有缺陷,同时,内陷容易使污垢沉积,继而感染引发乳痈,所以内陷者应该在妊娠前进行矫正。

有的女性并无内陷也发生乳痈,则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如佩戴不合适的胸罩。有12~15条乳管口,乳管口的开口非常小,如有化纤物将其堵塞就可能造成乳汁不通畅。有的母亲对哺乳的时间没有概念,使乳汁长时间蓄积在中,蓄积时间长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另外,婴儿含乳时间过长也有可能引起感染。这些细节对诱发乳痈都有影响。

由于妊娠期也可发生急性乳腺炎,故在妊娠中后期,的保健就应得到重视:每天用热水清洗,有先天性内陷者,可以选75%酒精进行清洗。后期(妊娠七八个月后)可以适度地用手挤压,力度要轻柔。

医生 沈萍

老年人常服安眠药有害处吗?

我父亲今年68岁,患有失眠症,久治不愈,每天都要借助安眠药入睡。请问,老年人常服安眠药有害处吗?

读者 孟慧玲

孟慧玲读者:

患有较严重失眠症的老年人,服用安眠药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睡眠中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因而适当服用安眠药对身心健康有一定帮助。患有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短期服用安眠药可以减轻疼痛,消除紧张、烦躁等心理症状,增强体力,有利于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然而,老年人服用安眠药对身体也会有许多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白天遗留镇静作用。晚间服用安眠药,特别是服用剂量较大时,第二天会出现遗留镇静现象,表现为打瞌睡或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是指肌肉力量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出现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等。

2.安眠药耐受性增加。长期服用安眠药,剂量会不断增加。

3.依赖性增强。服用安眠药易成瘾,戒除十分困难。

4.出现戒除综合征。长期大剂量服用安眠药,突然停药可出现谵妄性失眠、昏迷、厌食、焦虑和抽搐等症状。因此停用安眠药必须缓慢进行,逐渐减量。

5.过敏反应。某些对安眠药敏感的老人,常会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6.对内脏的副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安眠药,对肝肾功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失眠不应首选安眠药,而应以生活调理、健身运动等方式帮助睡眠;如果失眠严重影响生活,以短时服用安眠药为好。已养成长期服用安眠药习惯的老人,应当逐渐减少剂量,最后停用。

医生 吴珺

老年人如何科学饮奶?

前不久,我将在农村的父母接到城市与我一起生活。他们都已70多岁,身体健康。我在家里备了牛奶,要求他们天天喝,可他们没有喝牛奶的习惯,不是忘喝就是多喝、少喝,我说多了他们又嫌我唠叨。所以,请医生给点权威的意见,老年人如何科学饮奶?

读者 代辉

代辉读者:

老年人天天饮奶是个好习惯,不过也要注意一些细节。

1.每天饮多少奶?老年人常饮奶,可以获得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A、乳清酸及其他多种营养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增强体质。但饮奶不是多多益善,老年人每天应喝1~2杯牛奶,每天喝2杯奶就可以满足50%以上钙的需求。

2.何时饮奶好?一般来说,只要需要,一天中任何时间都可以饮奶。但是,饮奶的速度不要太快,不要集中一次喝两大杯,分开喝有利营养均衡摄入。

3.饭前饮奶还是饭后饮奶好?按一般规律,就餐时或餐后饮奶比较科学。因为在餐前饮奶有可能影响正餐,如果在距离晚餐前一小时饮奶的话,有可能影响晚餐的胃口。餐后饮奶更科学,如午餐或晚餐后饮上一杯酸奶,使人口感清爽,还能促进消化。最好不要在临睡时饮奶,以免引起胃部饱胀不适。有的人早上空腹饮一杯奶就去锻炼也不科学,最好在饮奶时加一些主食,如一片面包等,可以使营养搭配更合理。

4.豆浆能代替牛奶吗?豆浆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所含蛋白质也是优质蛋白质,但是从补钙的角度来看,豆浆不能替代牛奶。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提供的数据,每100毫升豆浆中含钙10毫克,只相当于牛奶的1/10。

5.饮奶肠胃不舒服怎么办?有些人饮奶会胀气或腹泻。这种情况在我国老年人中比较多见,大多数是由于小肠中消化牛奶的乳糖酶缺乏所致。如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改喝酸奶或低乳糖奶,也可以试试从少量饮奶开始,几个星期后会促使乳糖酶的分泌来改善喝奶胀气的情况。

6.饮奶时能吃钙片吗?饮奶时对吃钙片没有严格的禁忌,但是最好不要放在一起吃。牛奶是含钙丰富的食品,加上钙片,有可能一次钙的摄入量过高,这样不利于钙的均衡吸收利用。同时,不要把含草酸高的食物和牛奶放在同一餐或同一时间吃,这样会减少钙的摄入。含草酸高的食物主要有菠菜、豆类、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草莓及甘蓝菜科蔬菜、酒精、咖啡、无花果干、羊肉、核果、红茶等。

医生 唐宝民

节欲能改善质量吗?

我结婚7年了,一直未能生育。医生诊断说,我丈夫的质量不高,建议我们节欲,以提高质量。请问,性生活的频率和质量有关系吗?一周几次的性生活频率才能保证质量?

读者 赵杰

赵杰读者:

通常情况下,为了优生优育,医生常会建议育龄夫妇,性生活不要过于频繁,一周三次左右即可,以保证质量,因为太频繁的性生活会导致质量下降。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人工授精所用应在节欲2~7天后提取。

以色列的医学研究人员做过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发现,参加试验的3506名数目较少的男性,在节制性生活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的浓度、健康概率以及活跃程度出现较大的差异。浓度的最高点出现在节欲一天之后,随后开始迅速走低;活跃性最高点也同样出现在节欲一天之后,随后会慢慢下降;健康概率在节欲后1~2天内达到最高点,并保持了7天之久。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由于量少而不育的患者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应该在节欲一天之后提取样本,或者进行性生活。此外,研究人员还建议,节欲时间一定不要超过十天,否则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篇3

关键词:心理技术;心理学;内涵;外延;特点

近年来,心理技术一词在我国逐渐升温,人们开始广泛使用心理技术这一概念,但关于心理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人们要相互交流就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的认识,要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为了方便交流,以及更好更多地运用心理技术,明确心理技术的概念是必要的。目前,对心理技术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还处在探讨阶段,要明确心理技术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还需要一些时间。

一、心理技术的定义

心理技术一词早在20世纪初就被西方一些心理学家使用。近年来,国内有些专家学者对心理技术作出了解释。例如,心理技术包括实验心理技术系统、心理测量技术系统和心理指导与训练技术系统[1]。现代心理技术的内容体系由四个主要方面构成:人员心理素质测评技术、社会心理测查技术、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和经济心理技术[2]。心理技术包括实验心理技术、心理测量技术和心理社会化技术[3]。心理技术包括实验技术、测评技术和干预技术[4]。2008年,张掌然、张媛媛在《从心理问题学的角度透视心理技术》一文中曾给心理技术下定义:“心理技术是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他们认为: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心理技术分为发现心理问题的技术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根据心理技术指向的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心理技术分为自指性技术和他指性技术[5]。

之所以要给一个概念下定义,是要确定一个认识对象或事物在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使这个认识对象或事物从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彰显出来。当我们给一个概念作内涵定义时,需要将其本质特征揭示出来,其难点在于找到其本质特征;而当我们给一个概念作外延定义时,需要列出这个概念所包含的所有事物,其难点在于划分时必须包括所有相关事物。国内学者在解释心理技术时大多是给出心理技术的外延。对心理技术的本质特征或内涵作出确切表述的确是比较难的,一般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属+种差”定义,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如果我们要给心理技术下“属+种差”定义,就要确定其属概念。如果认为心理技术的属概念是技术,那么,在技术之下与心理技术并列的种概念是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只要找出心理技术与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种差即可。其定义可以是:心理技术是用于变革心理现象的技术,或心理技术是改变心理活动的技术,抑或心理技术是用于改变脑的机能及活动过程的技术。如果认为心理技术的属概念是心理学,那么,在心理学之下与心理技术并列的种概念是心理理论和心理应用。其定义就可以是:心理技术是介于心理理论研究与心理实际应用之间的中层理论或学科,或心理技术是将心理学原理、理论、方法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中间学科,或心理技术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根据心理学理论所开发出来的技术。由此看来,要给心理技术下一个“属+种差”定义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很容易出现定义过窄或过宽的现象,因为“属”及“种差”都是很难确定的。

技术不同于科学,科学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综合考虑,笔者试着给出心理技术的定义:心理技术是人们用于了解、影响、利用、模拟心理活动所采取的一切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这个定义列出了心理技术的四大部分内容(二级概念),即了解心理活动的技术、影响心理活动的技术、利用心理活动的技术、模拟心理活动的技术。这样划分可以涵盖心理技术所包含的所有事物,即心理技术的外延。而“一切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则概括了技术的三种形态。方法是知识形态,包括方式、途径、措施、办法、做法、程序、步骤、策略、规则、原则等。手段是物质形态,包括工具、器具、设备、仪器、量表、环境、情景、活动等。技能是人才形态,是一个人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技巧和能力。技能也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心理技术人才是指掌握一定心理技术的人才,如心理测评师、心理辅导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教师、设计师、工程师等。心理技术人才是心理技术的核心,有了心理技术人才,就可以发明创造出更多物质形态和知识形态的心理技术。

(一)了解心理活动的技术

所谓了解心理活动的技术是指通过某种方法、手段和技能,认识、知道、清楚、明白某人或某些人的心理特点的技术。既包括“了”的过程,也包括“解”的过程,可以简称为心理了解技术。常见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个案法、档案法、心理测量法、心理测查法、心理评估法、心理诊断法、分析法等。常见的手段(工具)有:智力测量量表、气质测验量表、兴趣测验量表、性格测验量表、人格测验量表、心理健康测量表、房树人技术、箱庭技术、心理素质评估软件、人才测评软件、测谎仪等。

(二)影响心理活动的技术

所谓影响心理活动的技术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促进或改变人的心理行为的技术,可以简称为心理影响技术。用于促进心理发展、心理活动的方法有:体验法、参与法、强化法、训练法等。还可以细分为:以提高智能为目的的技术,如潜能开发技术、强化记忆技术、集中注意技术,观察训练技术、联想训练技术等;以培养情商为目的的技术,如情感升华技术、心态平衡技术、兴趣培养技术、意志磨练技术、性格完善技术等;以完善自我意识为目的的技术,如自我认知技术、自我评价技术、自我管理技术、自我设计技术、自我发展技术、自我完善技术等;以和谐人际关系为目的的技术,如人际交往技术、人际吸引技术、留意技术、接纳技术、品位技术、感恩技术、沟通技术、约会技术、慈善技术等;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目的的技术,如需要满足技术、公平技术、期望技术、环境影响技术、行为刺激技术、活动参与技术、赏识技术、赞扬技术、肯定技术、心理暗示技术等。用于改变心理行为的方法有:行为改变技术、心理咨询技术、心理辅导技术、心理干预技术、心理疏导技术、心理治疗技术、共情技术、倾听技术、认知调整技术、情绪宣泄技术、放松技术、心理援助技术以及自我调节技术、自我暗示技术等。用于促进心理发展、心理活动的手段(工具)有: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七巧板、魔方等益智类器具,猜谜、奥数、手指操等。用于改变心理行为的手段(工具)有:听音乐、舞蹈、跑步、爬山、游泳、旅游、角色扮演等手段,用于情绪宣泄的橡皮人和其他器具。

(三)利用心理活动的技术

所谓利用心理活动的技术是指利用心理活动规律为某种目的服务的技术,可以简称为心理利用技术。心理利用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如特殊行业、特殊岗位的人员选拔、培训,如利用错觉搭配服饰等。尤其是在企业,心理利用技术渗透在经营、管理、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为了让员工的工作得心应手、效率高,企业常常根据人的心理特点安排工作,或根据工作性质安排人,如让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人做推销员,选用性格内向、稳重的人做编辑、会计、程序员等;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会根据人的心理特点布置环境,设计工具、设备;为了提高商品的认可度,厂家会根据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对产品的形状、尺寸、重量、颜色、功能及外包装进行精心设计,如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儿童食品设计成儿童喜欢的味道、形状、颜色,将儿童玩具设计成儿童喜欢的卡通形象、添加儿童喜欢的声音等;为了提高广告效果,商家会根据消费者的心理特点设计、安排广告,如聘用明星做化妆品广告等。

(四)模拟心理活动的技术

所谓模拟心理活动的技术是指模仿、虚拟、复制、仿真心理活动的技术,可以简称为心理模拟技术。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认知科学”是一门探究人脑或心智工作机制的前沿性尖端学科,其研究目标是“发现心智的表征和计算能力以及它们在人脑中的结构和功能表示”。认知科学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认知和智能活动,使人类自我了解和自我监控。科学家们为自己提出了一个高精尖的课题:把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研究清楚,然后人工模拟它。这项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如“高级自律机器人”,不仅具有感觉、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还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通过学习、总结经验来获得修改程序的规则,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这种智能机器人已拥有一定的自动规划能力,能够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可以像一个自主的人一样独立地活动和处理问题。再如“人工智能”,用实验的方法,以计算机为手段模拟人类思维的本质;“人造大脑”已经能够进行游戏、绘画、心算、思考等;“人格信息包”技术认为人的认知、情感、个性以及全部人生信息,都可能是以电子脉冲的形式存在于大脑的记忆库中的,人们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测定这些脉冲,并把它们从记忆库中复制出来,保存在计算机里,用于被复制、移植和数字化运作。

二、心理技术的特点

关于心理技术的特点,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如张掌然、张媛媛认为,心理技术有“复杂多样性、间接性、不确定性、人格和道德制约性、文化差异性”等特点。笔者认为,心理技术有同技术一样的特点,如复杂性、多样性、依赖性、广泛性等,同时还有自己的特点。

(一)相对性和有效性

心理技术的首要特点是相对性与有限性。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手段了解人的心理活动都是相对的,不可能绝对准确。人是非常复杂的,哪怕是采用标准的心理测量量表,结合使用几种不同方法,也很难对个体作出绝对准确的评价。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手段促进或改变人的心理行为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想效果。有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心理治疗都有效果,有些人即使接受了正规的心理治疗,问题也很难得到改善。

(二)显性与隐性

心理技术的第二个特点是显性与隐性。有时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马上改变一个人的情绪。而心理技术在促进人的心理发展方面大都不是立即见效的,而是表现为后效、慢效、长效。我们不能指望一次心理训练就能够培养出某种积极心理品质,但也不能说此次心理训练没有效果,它的效果是隐性的。

(三)普适性与针对性

第三个特点是普适性与针对性。有些心理技术具有普适性,如潜能开发技术、自信心提高技术、行为强化技术等,应用在任何人身上都会有效果。而有些心理技术在使用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对象的知识、经验以及时间、空间、文化背景等因素,否则效果甚微。如心理治疗必须针对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手段,有证据表明,某些治疗方法只对某些疾病有疗效。

(四)尖端性与综合性

第四个特点是尖端性与综合性。相对于其他技术而言,心理模拟技术是最复杂、最艰难、最尖端的技术,因为人脑的工作机制是最大的宇宙之谜。要完成这样一个尖端课题,需要综合运用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以及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需要综合运用生命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仿生技术、再生技术等。可以说,心理模拟技术是众多高新技术的交叉融合。

三、心理技术的发展前景展望

21世纪的科技重点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当我们进一步认识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的同时,对心灵宇宙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加深。世界上最难认识的是生命,生命中最难认识的是心理,人的心理活动还有许多方面未被认识。人类行为、心理活动是否都有一定的生理基础?随着人类基因工程的完善,是否有一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心理活动机制?随着心理技术的开发,是否有一天我们可以自主地支配心理行为?一些俄罗斯科学家指出,在不远的将来,心理技术将引发一场全球革命,下一代将可能具有更好地利用自己心理的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1世纪将是心理的世纪,开发、运用心理技术促进心理发展、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人类的共同任务。

[1] 罗杰,陈庆良,卿素兰.论建构中国心理技术学体系[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1):110-113.

[2] 杨鑫辉.现代心理技术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 程,罗媛.心理技术学的发展与困境及其产业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54-56.

篇4

关键词:5G无线通信技术;概念;应用

随着我国通信网络的逐渐普及和发展,4G技术已经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推广,而后4G通信技术已经逐渐被命名为5G。其中5G通信技术作为概念性的技术,在2001年便被日本NTT公司被提出,但是在我国5G概念的提出则于2012年才逐渐被提出。从目前5G 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5G通信技术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标准,就在前不久,韩国的三星公司便已经研发出5G通信技术,据说这种5G通信技术的下载速度达到3G每秒。所以,本文便从5G无线通信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应用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5G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

一、5G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研究

从某种程度上看,5G无线通信技术本质便是在2G、3G和4G无线通信技术等诸多技术基础优势发展而来的,并充分利用无线互联网网络,使得成为一项较为完善和科学的无线通信技术。5G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将纳米技术有效地运用与互联网当中,使得成为无线互联网通信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纳米技术来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便能够更好地保护好5G使用者的一切信息。可以在预见的未来阶段,5G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有效地融合之前所有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尽量减少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使得其传输信息的速度更快。若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阻碍,便会立即发现并能够更好地保护好个人的信息,从而可以建立更加灵活科学的网络核心平台。同时,在这项技术过程中,5G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进而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在另外一方面,5G无线通信技术的覆盖范围比现有的3G和4G技术更加广泛,这样就能够便于让客户获得更快的上网体验,而且其智能化的服务与网络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优化和先进的通信质量服务。为此,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无线频率,进一步促进这一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社会为我们所提供的网络发展政策和平台,从而让5G无线通信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

二、5G无线通信技术的相关技术发展研究

5G通信技术,这是一种五代移动网络通用技术,这种全新的无线通信技术与前几代的通信技术有所不同,5G无线通信技术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网络技术,而是一种融合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优势基础,将现有的无线技术有效地融入到通信技术当中去,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革命。这种全新的5G无线通信技术体型将会更加小巧,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让技术人员方便地进行安装,在我国,5G无线通信技术已经逐渐被提上规划日程,并且成为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探讨的话题,我国很多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不断改善自身的通信技术设备,全面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但是,要想在未来的通信技术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就必须要加强对5G通信技术的应用。

第一,必须要加强通信技术的设计理念,我们都知道,在未来的5G网络通信技术,这是所有通信技术的重要一环,这样就要求在设计重点上必须要兼顾室内无线覆盖和室外的覆盖能力,这就是与之前的通信技术设计完全不同。

第二,必须要具备较高的频率利用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5G无线通信技术可能会使用较高频率的赫兹,并且可以灵活地运用在生活中,但是我国的通信技术水平较低,这样就必须要不断提升现阶段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跟随5G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步伐。

第三,5G通信技术的高兼容性。我们根据5G通信技术的设计方向,可以发现主要是NFC、BLUETOOTH等方面无线通信技术,这种全新的高兼容性通信平台,不仅仅可以为运营商和设备上提供更加精准的资源整合方案,还可以进一步节约资本的开支,可以大量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从某种程度上看,随着近距离无线技术的发展,5G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高兼容性和更加安全的支付方式,这样就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型产品,其中比特币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比特币,这是一种开源的P2P软件所生产的电子货币,也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正是由于这种虚拟性的货币,可以为经济贸易提供一个全新的支付平台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5G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安全性的保障。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5G通信技术概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新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相关理论,同时对5G无线通信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深入了解其相关的技术。

[参考文献]

[1]余丹.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浅谈[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02) .

[2]崔志皇,鲍培波. 关于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 信息系统工程. 2015(04).

篇5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

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爆发之后,物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依据,社会也逐渐发展到一个最新的阶段和最新的模式。因此,社会中存在的所有“物体”在大数据背景下都会成为数据的重要来源。在面对较为庞大的数据时,其整合方式成为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云计算的出现为改善这种情况提供了合理的条件。随着我国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不断出现和使用,人们能够获取的数据逐渐呈现出爆炸式的增加情况,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大数据的阶段,数据所呈现出的特点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对大数据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的新特点

现阶段,对于大数据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标准的定义,但却有很多不同的表述。其中,最普遍的一种观点就是“大数据”的概念和“海量数据”与“大规模数据”的概念有着相同之处,但是“大数据”方面其数据的复杂性和出现的速度却远远超出其他两个概念,并且现有的技术处理能力也和其他两个概念不相同。而科学技术管理指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且其中还包括对科学研究整个过程的管理以及对科研人员的管理等。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之下,科学技术的管理也出现了如下新特点。

1.1科技实验的数据量大、复杂性高

与传统的数据情况相比,随着各种各样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物体都能够成为大数据情况下数据的主要来源,并且对于科学实验来讲,这种情况会产生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而不是抽样的数据。“大数据”作为科学实验中最真实的数据保证,能够有效促进科学实验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却对很多非结构化的数据提出了最新的科学性分析要求,并且提出了很多的挑战。“大数据”时代所呈现出的体量非常大,同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实验数据所呈现出的最新的特点[1]。

1.2科技设备需求量增加、成本高

随着我国“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抽样时间逐渐被“大数据”时代的分析情况所取代,同时针对科学技术中相关研究人员来说,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也会更加追求数据所呈现出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为了能够更好地得到越来越多的“大数据”,还需要在数据采集设备以及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采集设备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需求,这一点也会从根本上增加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本。因此,科研人员在研发新技术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经费不足出现研发障碍。

1.3科技管理多样化

在“大数据”的发展过程中,科技资源和科研人员会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且科研技术的设备、科研软件的开发以及科学数据的使用等,也能够很好地保证科学技术设备的快速发展,并且会提高科技管理的多样化。此外,“大数据”环境的出现及产生,会对所出现的最新科技研发以及科技发展中主动参与的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针对同一种类型的数据所产生的或者对这种应用感兴趣的不同类型的人群都能够对最新的数据产生一定的联系。

1.4个性化研究需求量加大

在“大数据”时代下,科研主体所呈现出的多样化也会导致数据个性化科研需求的出现。现阶段,很多科技工作者都会在科技的全过程不断地进行研发。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很多研究人员出于自身的爱好和兴趣,逐渐开始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这些人员关注的仅仅是科技研发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是数据的采集、数据分析,还有设备的制造等,这种情况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研究者的热情,同时促进科技创新的产生,因此,个性化需求在科技管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2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的构建

在大数据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收集、分析和整理数据的内容,还需要在“大数据”和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终端的基础之上,构建出一个比较完善的科学技术管理的创新平台。同时,在平台的创新过程中,需要把多元化的原则贯穿在始终。因此,还需要从四个维度出发,分别为科学技术战略、科学技术政策以及科学技术的转化和研发等,在这四项内容中,最为关注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研发平台。因此,在平台的搭建过程中,还需要借助大数据中“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技术,要保证构建完整体系之后,科学技术管理平台能够实现自主选择的目标。同时,随着“大数据”的到来数据来源会逐渐变得广泛,并且数据也会逐渐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之下,科学技术管理呈现出很多更新的特点,但也给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想要构建最新的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平台,还需要有效地降低科研成本,这样也能够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3结束语

根据上述内容能够看出,纵观我国历史的发展,近现代社会中所出现的每一次重要变革都与科学技术的革新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科技是实现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动机,科学技术管理效果已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指引。社会中的变革是没有止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因此,科学技术的管理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变革才能够跟得上时展的脚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的“大数据”时代到来,科学技术管理的数据来源不断变得深入、复杂和广泛,也逐渐呈现出科学技术资源需求的增加,因此,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特点也呈现出来。要构建多元化的科学技术管理平台,还需要不断对“大数据”时代的科学技术进行改变,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于振新 单位:阜新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单凤儒.论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者社会资本培育机制创新———以生活为媒介的“双网”渗透培育机制探究[J].中国软科学,2014,6:81-97.

[2]李莉,顾春霞,杨雅楠.大数据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基于消除“隐性壁垒”问题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4,8:63-69.

[3]蔡宁,王节祥,杨大鹏.产业融合背景下平台包络战略选择与竞争优势构建———基于浙报传媒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5:96-109.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从事中师“电化教育基础”课教学多年,但看了近期《中国电化教育》及相关电教书籍对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相关论述后,却被有关三个概念关系的论述搞昏了头脑:李康在他的《试论教育技术及其研究对象》一文中认为[1],教育技术是最大的概念,电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是它的下位概念,而现代教育技术又是电化教育的下位概念。另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化教育学》一书将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概括为[2]: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作者强调: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而李龙在他的《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一文[3],又提出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虽然有不同之处,但完全兼容,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不再是两样皮的观点。另有《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一文[4],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电化教育今天已演变为教育技术”。上述三个概念到底应怎样定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笔者认为这是个重大理论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同仁指教。

二、观点产生分歧的原因

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上述两种分歧观点,关键在于对三个概念的定位。第一种观点,把电化教育看成教育技术的下位概念,是把教育技术定位在美国AECT1994定义上,而把电化教育定位在必须采用现代教育媒体才算电化教育这个基本条件上。认为教育技术探讨的是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获得教育、教学的整体优化。而电化教育探讨的只是与电教资源交织在一起的教学资源的各种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尽管两者的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达到教育最优化,但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不同。把现代教育技术看作电化教育的下位概念,是因为狭义地定义了现代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概念。认为现代教育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而把常规电教媒体排除在外;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涉及的资源主要指与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和因特网等相联系的教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范围和领域只是现代教育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第二种观点,把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定位为同一概念,一是因为把系统的教育技术概念,人为地分为实践和理论实践研究两个领域,从而狭义地定义了教育技术概念(1998定义);二是把我国电化教育研究的领域和范围进行扩大。

三、对三个概念的定位及相互关系的看法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概念最初产生于美国,随着美国教育的发展,这个概念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现在应该说统一在了AECT1994定义上,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有人认为这个定义不符合我国国情,应该按照我国国情重新定义,从而得出1998新定义。笔者不敢苟同,但赞成梅家驹在他的《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教育技术的定位在技术,具体地说就是对有关促进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几个环节。对技术方面的术语表述不应该强调国情的差别,重在对本质的理解。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的教育技术概念应该统一在AECT1994定义上。

2.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早,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概念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当今在对定义的论述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已形成了共识。梁育腾主编的《电化教育基础》将其论述为: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活动,以求实现教育最优化,叫电化教育。这个定义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二是必须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三是必须有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四是电化教育的目标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3.现代教育技术

篇7

关键词:语义网技术;机械设计;现状;应用意义

前言

机械设计主要是指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各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等各方面进行构思、分析进而得出具体结论的工作过程。而目前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对于机械设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新时期的机械设计要更趋向于信息化、创新化、智能化,将语义网技术运用到机械设计上可以使设计更加方便、完善。

1.语义网的概述

语义网的概念最早是由蒂姆・伯纳斯-李提出来的,目前对于语义网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语义网是未来网络的一个大胆设想。它是万维网的拓展、延伸,更加能够高效的理解词语,并能快速理清各个逻辑关系。更加方便人们与电脑进行沟通,提供高效的智能服务。

虽然对语义网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是语义网相对于万维网来说具有以下几点区别:(1)面对的对象不同,万维网主要面对的对象是人,供“人”阅读和使用,而语义网面对的对象是机器。能够直接和计算机进行交流和合作。(2)侧重点不同,万维网侧重的是信息的格式,而语义网则侧重的是语义内容。(3)工作方式不同,万维网主要是人们用来搜集、整理信息的,而语义网的检索更加智能化,不必从大量的检索信息去挖掘所需数据。(4)主要任务不同,万维网的任务主要是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供人们使用和交流。而语义网则是通过与计算机的交流,让计算机帮助人们完成一些工作,从而让网络应用更加智能化、自动化[1]。

2.语义网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语义网虽然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其本身特有的优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同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在机械设计中,语义网的应用也是刚刚起步,但是却起到很大的作用和效率。尤其在机械设计零部件、产品概念的设计上等应用现状较为明显。

2.1在机械设计零部件中信息重用的应用

语义网的发展突飞猛进,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在机械设计领域效果也较为显著。语义网与传统的网络技术不同的是可以将设计信息达到共享,对于机械零部件设计环节来说,信息共享尤为重要。所以,语义网可以实现机械产品零部件信息重用,这样,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必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研究新产品上,提高了成功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企业的部分开销[2]。

2.2语义网技术应用到机械产品信息语义交换中

语义网技术能够高效的理解词语及逻辑关系,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机械产品信息语义交换,也就是说可以将机械产品信息资源应用到各个系统中,并且还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语义交换,这样就更容易让工作人员对机械产品进行开发、研究。

2.3语义网广泛应用到概念设计中

在产品的设计概念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构建合理的产品系统构架,确保子系统的配置与各个系统之间的交互顺利。在交互的环节中,其接口部分尤为重要,它是完成各系统间交互的重要环节。将语义网运用到产品概念的设计中,可以有效发挥其优势,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环节。保障产品概念设计更加快速、准确[3]。

3.语义网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3.1语义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机械设计更加信息化、智能化

语义网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它能够使机械设计更加信息化、智能化。语义网本身具有的优势可以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提供相应的语义交换平台,可以有效的实现信息数据转换,快速理清各种逻辑关系之间的联系。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语义网技术在机械设计中被广泛的应用,同时,语义网带来的便利也使得机械设计更加的协同化、智能化,成果较为显著。

3.2语义网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领域中是必然趋势

机械设计方法论的发展常常与其他领域研制的成果相结合,比如绿色设计、智能设计等设计成果都是引入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取得的成功方案。但是,随着目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设计成果已然遇到了发展瓶颈,尤其在互联网领域中,网络信息不断增长,很多网络信息数据及内容不能被很好的筛选和解读,检索率下降,就不能提供更加准确、快捷的信息资源。比如,基于知识设计应用系统的知识库共享问题,以及重用困难、数据检索率低等,面对日益突出的设计问题,将语义网技术结合到机械设计中去,是机械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3.3研究基于语义网技术的机械设计是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义网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高速运转的能力必然会成为未来互联网技术的一颗璀璨“明珠”,必会代替万维网而成为主流技术。在信息共享、语义转换的特殊功能下为制造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共享平台,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便捷的优势。传统的Web信息处理也必然会转向语义网的知识处理。因此,研究语义网技术的机械设计是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未来科学技术应用的研究热点。

4.结束语

综上诉述,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必然会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化。语义网的出现,更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其独特的优势及其高速运转的能力在机械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且效果显著。它是未来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研究给予语义网技术的机械方法和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强.基于网络机械设计实验仿真及远程数据采集实验系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5).

[2]张岩松.基于语义网技术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术研究[J].学术论丛,2012,(3):22-23.

[3]杨利花,杨世强.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发展趋势[J].甘肃科学学报,2013,(8):33-34.

作者简介:

篇8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科学课程的性质方面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初中科学课程包括了具体的科学现象和抽象的科学概念,显然在其教学实施过程中会用到丰富的材料,且具体的科学现象是科学概念与原理建立的基础,类似于现实生活中丰富复杂的事物,对于所有事物的接触,我们显然不可能借助第一手的直接经验来进行,所以,在科学课程的实施中,信息技术可以为其提供丰富的具象资源,促进其教学的高效开展。

2.科学课程的内容方面

新时期初中科学课程教育发展中,技术的发展必将在其中呈现,在人们的生活等各个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巨变的出现,但也带来了一些隐患与挑战,致使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方面的探讨备受各界关注,促使整合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问题,成为当前科学教学发展的主命题,需要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上的深刻理解,而科学课程则是实现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

3.科学课程的组织与建构方面

就传统的科学课程来看,学科逻辑结构是其进行线性体系建立的基础,我脱离了现实生活,转而将科学概念和定理作为中心,学生对其兴趣不大,而对于这种线性体系,信息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则可以打破,从而有机联合起了科学课程的各个内容,完美体现了科学课程的综合特性。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对策

1.结合课型进行选择

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主要在于突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对难点的突破,这是新授课的教学需求,所以可通过选择多媒体来扩大容量,而对于与之不同的复习课教学,则重在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浓缩,真正意义上建立起科学认知体系,具备系统性,强化重难点,完善科学课程教学的实施。

如对于“异性磁极相互吸引,同性磁极相互排斥”这一教学内容,可以借助趣味性的动画情境创设去进行授课,从而使不易理解的抽象概念更趋于直观形象,吸引学生,使其有兴趣参与教学。若是复习课,结合学习的需求,则应当将与该知识相关知识网络的建构作为侧重点,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创设课堂,如,交通、生产等,促使学生对该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进行选择

当前发展的大条件下,初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所以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其注意的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来实现,但应当注意的是,心理学研究得出,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使中学生大脑皮层变得疲惫,降低学生的视力等,这显然与长时间使用电脑相关。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时,应当注意界面制作要平和自然,而不要让颜色太过于艳丽、乱、花等,此外,要切忌频繁泛滥,转而讲求适时适度,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进行模拟实验教学

为了缓解学习任务重、教学实践紧的现状,可借助信息技术模拟探究模式教学,也可以让学生体悟科学思维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转变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角色,而真正成为主动发现者和知识的积极探索者。

篇9

危机加深了人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经济危机过后,人们比以往更深刻地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复苏的重要性。究其本源,是因为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在回答企业发展、社会、经济所面对的问题,并且用新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企业、社会、经济向更理想的方向发展。也正是如此,技术创新在现代工业化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世界正在被技术创新的浪潮所改变。

今天,技术创新给世界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大。即使是简单生活用品的变化都日新月异,手机集成了照相、GPS、通信、上网等功能,电视变得大而薄,洗衣机变得智能化、自动化,而移动互联网、社交新媒体、云计算等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

处在一直变化的时代里,你也许已经感觉不到历史上那种大技术革命和大转折点所带来的强烈冲击感,但是如果每隔三到五年回头看一看,你会发现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技术革命正在以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步伐深入下去。一些巨头企业创新的脚步一旦稍显放慢,就会迅速失去市场,诺基亚和索尼就是最明显的例子。那么,技术创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何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如此重要?

商业化——技术创新的本质

技术创新是一种解决方案,是利用自然规律解决科研、实验和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莱特兄弟(The Wright Brothers)发明了飞机,卡尔 · 本茨(Karl Benz)发明了汽车,乔治 · 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发明了火车,飞机、汽车、火车用不同的方式解决了人们的交通问题。回答关于技术创新本质的问题,首先要理解几个基本概念。

“创新”是一个外来语,在英语里,创新是innovation, 发现是discovery, 发明是invention,创造是creation,这是四个不同的词汇,不能从直觉上简单地就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新东西”。“创新”是有特殊涵义的。其实,科学和技术更不是一回事,尽管科学和技术总是被大家一起称为“科技”。科学是对客观固有事实与内在规律的发现和揭示,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例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霍金发现了“黑洞”等等;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回答的是“怎么做”(how)。科学是自然的,技术是人造的。

尽管科学和技术有着概念上的区别,但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研究需要技术的支撑,而在技术发展中也需要科学。以现代科学研究为例,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来支撑,科学研究就不能深入进行。没有几百倍几千倍的显微镜,微观的东西就看不清楚;没有性能优良的望远镜,宇宙的东西就看不清楚。

让很多人直觉上都想不到的是,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的“创新”一词,其实是出自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之口。这充分证明创新一词从出现之始,就被赋予了经济学意义。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虽然没有关注技术的组合,但他关注了在经济中生产要素的组合。熊彼特意识到,在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一个能量之源,这个能量之源就是组合。创新就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包括设计、制造和市场销售等在内的所有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所以创新一定要完成从概念、设计,到产品,从产品再到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的全过程,即我们在经济学意义上通常所说的从投资到回报的全过程。

几十年之前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创意常常出自英国,美国人将其制造出来,而日本人将它成功地推向市场。好的创新没有实现商业价值,就是昙花一现,技术创新达不到成本与收益的平衡点,那就是无价值的。这里存在着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创新链条:科学——技术——产品——商品。对应技术创新的几个概念,就是发现——发明——创造——创新的全过程。其实,要再往前追,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就说过:“不要发明卖不掉的东西。”这也是对创新本质的又一种深刻理解。即使诺贝尔也是靠专利生产雷管,并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后来拥有90多座工厂,遍布12个国家。为了鼓励创新,诺贝尔还以其雄厚的财富,设立了著名的“诺贝尔奖”。

技术创新正在加速

当今世界,技术创新的实现,也就是“科学——技术——产品——商品”这个基础链条的循环被加速了,技术创新以更快的节奏冲击着我们的世界。技术创新的“加速度”一方面来自技术创新的自生性,另一方面来自市场经济的成熟。

海中的珊瑚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技术创新也具有类似的特性。除了新诞生的技术之外,技术创新其实是在大量的现有元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旧的技术组合会不断地生成新的技术。技术越多,生成新技术的概率越高,可能性越大,这就是技术创新的自生性。此外,技术作为人类实现目的的手段、方法、流程或装置而存在,越是先进的手段,越是能促进新的发现或发明的诞生。如果没有显微镜,科学家就无法研究微生物,如果没有望远镜,天文学家就无法研究星际和太空,科学就无法前进,技术创新也无从谈起。因此,技术越多,科技力量越多,生成新技术的可能性和概率越高。

自生性使得新技术生成的速度加快,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则使得“科学——技术——产品——商品”的转化速度加快,从而使技术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出来。过去,一个科学原理转换成技术,差不多需要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的时间,而现在转换速度非常快,原因就是实现手段越来越多,实现的手段越来越先进,技术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技术的发达促进科学的发展,技术越发展,科学试验、科学发现的手段越来越多。反过来说,科学原理被这些新的技术实现为一种新的应用,也转变得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

地域也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技术元素越多,生成新技术的数量就越多。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化速度在明显的加快,技术积累也明显在加强,应该说我们生成新技术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底子跟过去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全世界,创新型国家创新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缺乏创新环境的国家一直在慢跑。

交叉、融合成为新模式

如今,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迭代过程也在加速,再发达的商业系统和市场系统,都无法忽略科学和技术的重要性。技术创新的方式与模式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特性。

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通讯方式和信息创造方式。在爱因斯坦时代,科学家经常会发表重复的研究,而现在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信息以实时的速度在传播。交流就是一种沟通,沟通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碰撞就会产生新的创意,从而产生新思想和新知识,进而加速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商业模式变革的速度。此外,团队合作变得扁平化。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方式、跨行业、跨专业的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创新模式。

举例来说,一个技术团队在一个信息化平台上进行研发。从横向来看,研发人员在同一个网络上,用同样的工具,不同学科研究人员思想的碰撞使创意得到强化,加大了创意(单独设计想象不到的)产生的几率。从纵向来看,设计图纸、加工工艺、加工制造,整个从概念到产品的链条都按系统工程在信息化上体现。这样,一个概念产生,在硬件还没有开始制造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到这个概念的结局了。这种系统环境提升了团队工作的交融与创新性。现在很多创新型公司,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上,沟通、对话、对任何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那种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成功。

现在,技术创新不可能再是孤立的,专业交叉、专业融合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模式。技术创新需要不同文化、不同社区、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进行合作,即使是本领域也要加强合作。这对企业提出的挑战是,过去的专业分工,职能分工成了阻碍创新的篱笆墙,这值得企业去反思。

如何去创新?

技术创新如此重要,那么,一个企业如何才能像苹果、谷歌、亚马逊一样去创新?一个国家怎么才能营造创新的环境呢?

对于企业而言,鼓励创新首先要改变趋同的价值观念,接受多元化。创新来自于好奇心,创新的观点、理念总是标新立异的。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管理理念还延续着传统权威式管理理念,难以容忍不同意见,不喜欢个性化。在趋同的集体主义文化下,创新难以破土而出。鼓励创新就应当改变企业趋同的价值取向,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主张个性,鼓励多元化,引导创新的精神。其次,要提供信息化的平台。比如现在的信息化、云技术。在这样的平台上,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由此激发新鲜的想法。

对国家而言,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趋同性和传承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这也决定了我们缺乏一种善于追问“为什么”的文化因子。也就是只关注“做什么”,但不重视事物背后的原因以及“怎么做”的方法。所以,即使我们最早发明了火药,由于不去研究其背后的基本原理,因而未能领先世界建立起物理和化学学科。中国错过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尽管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们赶上了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但是之前的过程毕竟错过了,这一课一定要补上,否则将来的发展会是无源之水。

篇10

1999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注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组织教学。借鉴于美国的STEM教育和《框架》的三维度教育要求,在当前国际教育环境之下,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重视学习模型的创设

《框架》提出了跨学科概念,约瑟夫・科瑞柴科(Josepb Krajcik)认为,美国先前的科学教育都是由一些零散的科学事实所构成。学生在接受了这些科学事实后,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由于缺少对众多事实间联系的关注。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课改后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但还是处于浅层次的探究学习,局限于某个学科内某些具体问题的探究过程。跨学科概念,就是要寻找出零散于各学科的相似之处,从各个学科问}的解决过程中,形成一个学生能够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模型,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建立一个框架,便于后续学习能在此框架内进行演绎、推理。

二、扎实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工程、技术和科学的融合,是STEM教育背景下《框架》的显著特点,也是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变革的重点。科学的学习过程为工程和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在工程和技术过程中又能提出新的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的解决同样也离不开工程和技术的支持。

我国现有的小学科学教材,已经有很多把工程、技术和科学三者融合的课例,在教材的编写上也很具合理性。教科版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大多是实践课。六年级上册《形状和结构》单元,安排了8个教学内容,前面七课是科学知识的学习。为第八课造“桥”做理论准备,同时在前面的学习中除了科学知识的积累,还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技术,如做框架时皮筋的扣结方式。造“桥”就是一项工程,需要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方能搭建一座坚固的“桥梁”。但是科学知识的学习,技术的形成,工程的实施都需要时间作保障。特别是工程的实施,以造“桥”为例,按照教材编排的两个板块“用纸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和“介绍评价我们的‘桥’”,一课时显然是不够的。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四个单元32课,以一个学期20周来计算,每周2节科学课,共40节,考虑到假期和其他因素。难以保证教学活动保质保量开展。所以,科技实践活动的切实开展需要时间保障,让学生以工程的方式,充分运用知识与技术,不断改进工程质量,以达到工程、技术和科学融合的目的。

三、给教学内容“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