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

篇1

摘要:现今社会对科学技术的索取已经达到一个疯狂的程度,小到食品大到航天工程,无不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但是否科学技术都能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呢?本文前半部分给出了答案,并在后半部分分析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重新审视我们的思维和行动。

关键词:科学技术 社会发展 疯牛病 原则 制度化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疯牛病事件的爆发、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的播种和转基因食品的大量上市以及基因组研究和基因治疗、干细胞研究和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与科学出现十分紧张的关系。疯牛病(BSE)事件的案例表明,被作为决策基础的科学证据的确实性是不令人信任的。自1985年疯牛病被发现以来,英国政府及其科学顾问一再宣称BSE不会传播给人,而科学界迟迟不能给出有关疯牛病传染的精确答案。直到1996年,英国政府才根据越来越多的证据承认人吃了受感染的牛也会患上同样的症状。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则带来了不确定的风险性和伦理难题。不加标注地把转基因食品与天然食品混在一起上市的做法,激起了消费者的强烈抗议。而克隆技术、干细胞研究更是带来了严重的道德、伦理和的根本性问题。以上种种都表明,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和人自身生存的一部分,已与人处于非常难堪的矛盾关系中。如何规范和控制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协调人与科技的矛盾,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就几点谈下如何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协调。

一、信息公开和预防原则

风险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视具体情况而定。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充分认识和理解不确定性。英国政府对疯牛病(BSE)问题处理的一个教训就是隐瞒信息。当疯牛病传染给人的事实通过英国医学杂志引起公众注意时,政府有关部门还是否认。结果,这大大丧失了政府和科学界的信誉。英国上议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1999-2000年度科学技术第三报告《科学与社会》中指出,疯牛病给人的教训是“如果1996年前政府对疯牛病的立场更够准确地反映背后的科学的不确定性,那么公众和权威就能更好地为科学舆论的转向做准备了。而正是科学舆论的转向促使那次声名狼籍的政策的转变”。

疯牛病的危机促使英国政府的立场发生变化,1997年3月英国科技办公室发表题为《政策制定中的科学咨询》的指导性文件,中心议题是保持科学咨询的公开性,提出:“对于敏感议题的政策决定,政府部门应该公开支持这些决策的所有科学证据和分析,并说明是如何把这些分析纳入到政策形成过程中的。”

预防原则为防止对健康和环境的威胁提供了有效的的保证,并会带来更有理性和明智的解决方案。预防原则贯彻到底就是让可能会受影响的公共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二、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但最初只限定于特殊的领域(例如核电站),但是现在具有普遍性和新的含义,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并发展出一系列新的方法,例如,社区为基础的研究(Community-based research, CBR);共识会议(Consensus Conference);情景研讨班(Scenario workshops)等。

公共参与的实践表明,欧洲公民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单单靠信息从专家传播给公众是不够,必须形成真正的对话,形成公共参与。改进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并不在于提高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谈教育。科学家必须学习听取公众意见,特别是与公民直接相关的地方和区域的议题(例如,环境、可持续发展、健康等),公共的意见是十分重要的。

三、建立科学与决策相互支持的机制

科学发展带来一系列新的议题,涉及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对现有治理机制提出挑战,呼唤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建立传统决策机制和公共机构、私有机构和公众协作的治理机制,使科学发展与决策相互支持。尽管每一个国家体制、经济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价值观不同,但是,各国的实践表明,科学与治理机制的共同价值观包括:更大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承认(识别)风险和不确定性;决策的社会-技术复杂性;承认伦理学和公共价值;超越“利益相关者”等。建立包括吸引公众参与等新因素在内的治理机制并不是代替已有决策,而是帮助决策。

四、制度化的咨询

合法化和制度化的科学咨询体系是科学决策的必要保证。现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新的议题以及环境和公共健康领域决策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对现有的咨询体系提出了改进和发展的要求,不仅要保证科学证据的充分、有效,使咨询的组织方式适应发展的新特点,而且要保证咨询体现出责任感和赢得信任。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变化:(1)对政府履行征求咨询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的决策应该主动寻求科学咨询,应该在科学相关领域设立类似地位和能力的科学顾问和科学咨询机构并积极征询咨询。(2)咨询人员不仅限于科学专家,咨询程序也多样、灵活的组织方式。例如,用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这一崭新的政策议题,由于这个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研究所带来的潜在的医学上的收益,还有一系列道德和伦理上的难题,因此,咨询就不能仅仅限于科学专家。例如,美国由国家生物伦理顾问委员会负责,英国和意大利还特别建立了专门的咨询组。

最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在规定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时强调,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里所说的“科学”,决非仅指作为一种物质手段或一门技艺的科学物质形式,而是突出地强调了以科学精神为重要内容的一种现代意识。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种种分析表明,科学发展本身并无止境,对科学的各种担忧和疑虑都可归结为一个共同的呼吁:“请善待科学”。

参考文献:

[1]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篇2

生态伦理,就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之所以提出人类要向自然讲伦理,是因为自然最懂自然,自然最有智慧,自然是人类的导师,而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犯了一系列的错误。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学习生物如何协同进化,需要一场哲学观念的革命,这种伦理思想就是生态伦理。

被称为“生态伦理学之父”的莱奥波尔德,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后来又取得哲学硕士学位。晚年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对动物种群、生态系统的最初认识,起源于当森林监督员的时候。酷爱打猎的他一直难忘那个场景,“有一天,当抠动扳机以后,我跑到跟前看到被伤害的那个狼的脸的时候。心里震颤了。淌着血的狼身上抽搐着,血沿着小溪潺潺地流下去。鲜红鲜红的。这时,一种恻隐之心油然而生。难道狼就是该杀吗?狼就是坏动物吗?”这情景,一直激励着他30年的思考,最后莱奥波尔德比较系统地创造了生态伦理学,提出要把伦理关系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整个自然界,一切人类的行为,都要纳入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评价。

生态伦理在哲学观念上的革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的革命。传统的价值观只承认人类的价值,把人类的价值看做是惟一的。实际上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其他非人类生物的家园,地球是当代人类的,也是子孙后代的。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谐共存的机制,形成了一个自然社会,也称之为生态系统。如果人类只认为自身有价值,放纵自身的行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某一个链条,最终受损的将是整个生态环境,其中也包括人类自己。因此,这就需要价值观的革命,即建立一种生态的价值观。

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 高职教育 意义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也引起了人们的很多议论。诸如对高校合并的利弊、对大学圈地的是非、对招生制度的改革、对贫困学生的窘境,等等,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而在各种见仁见智的说法中,在高等院校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可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既符合当代社会教育发展规律,又是教育界人心之所向。因此,必须对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认真探索办好素质教育的各种途径。

一、科学技术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素质教育包括多个方面,比如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在于提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深刻的历史意识和高度的人文关怀。要实现这一点,开设相应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些课程中,科学技术史不可或缺。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而科学技术史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最佳桥梁。科学技术史立足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的交叉点,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想工具,是现行文理分科教育体制下联结文理学科的一座桥梁。是文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精神的理想途径,是理工科学生培育历史意识、学习人文精神的优选课程。对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来讲,科学技术史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

但是,就中国高校而言,科学技术史的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另一方面就教学过程来说,如何把握科学史的内容,使之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学者们因为多关注于自己的专业研究,很少有人对之作深入探究,因而显得缺乏相应的思路和理念。

科学技术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所谓古老,从某种意义上说,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其萌芽。古代社会的学者也探讨自然现象,他们在探讨自然现象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前人已有的工作进行梳理,这就是科学技术史的萌芽。而到了十八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一批以各门学科为对象的专门史著作,这更标志着科学技术史的发展。但科学技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树立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研究目的,实现了建制化的要求,并且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则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事情,是经由比利时学者乔治・萨顿坚韧不拔的努力而得以实现的。从这一时间节点来看,科学技术史仍然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

科学技术史成为独立学科后。首先在欧美国家得到发展,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事业,在民国时期已有李俨、钱宝琮、钱临照等前辈从事过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共和国成立后,首先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该研究室后来升格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为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大本营。除此之外,在高校中也存在着少数科技史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机构的设立,标志着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制化在我国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199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隆重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科学史系,它的建立是科学史学科在中国建制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嗣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与科技管理系,以及别的高校中的科技史系也相继成立。这些,标志着中国高校中的科学史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高校中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史学科,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当然选择。因为科学技术史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其教育功能。科学技术史以历史上的科学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志超教授曾经动情地说:“科学史是纵览古今,兼治文理,横参中外,汇通天人的大学科。”此殆非虚言。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史学科的这一功能,它在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科学本身和认识应该如何正确应用科学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对于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营造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是现代社会教育的制高点,具有如此重要教育功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当然应该在高校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作为素质教育内容的科学史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把握的方方面面

科学技术史联结中外,纵贯古今,横跨文理,包罗万象,内容十分丰富,这既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教师在七尺讲台上的思想驰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为教师高屋建瓴纵览全局深入浅出的讲解制造了障碍。内容的博大精深与课时的有限及学生学业的繁重构成了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如果解决不好,不但不能实现在素质教育中开设科学史课程的初衷,反而会把学生吓跑。因此,教师在讲授科学技术史课程的过程中,就必须下决心将一些东西不列入教学内容之中。惟有如此,才能突出主线,简明扼要。

科学技术史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在授课时要充分体现这一点,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揭示出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一种高级思想体验,只有具备历史意识的人,其知识结构才是健全的,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会对人更加宽容、对事更易理解,才会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持更符合社会实际的态度寻找相应的答案。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方面,科学技术史大有用武之地。科学不是用一个个概念串起来的,也不是用一堆堆成果堆积起来的,而是从活生生实践的历史中走出来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科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讲述出来。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可是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史著作,特别是中国科学史著作,大多注重对细枝末节的考证,忽视了对宏观发展过程的把握;注重对具体科学史事件的研究,忽视了对隐藏在各种具体科学史事实后面的原因的探讨。缺乏对因果关系的探讨的著作,极容易误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使那些缺乏历史感的学生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他们在其他课程中接触到的那些科学概念是先天就有的。或者是科学家造出来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形成先验论的思想方法。既然已有的供学生参考的科学技术史著作已经包含了这样的不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应该注意这一点,设法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弥补这一缺陷。任何科学知识体系都有其历史的发展形成过程,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述这个过程。

在当今的时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文社科类学子都不能以“科盲”自居。而要对人文社科类大学生进行现代科技教育,弥补其因过早实行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缺陷,科学技术史就应该是一门优先考虑的学习课程。对于理工科学生来 说,他们所拥有的科技知识,大都局限于其专业领域之内,因此对他们也同样存在着进行科普教育的问题。面对这种现实,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史教育时,必须重视对重大科学技术史事件中所蕴含的具体科学知识的讲解。例如,我们在学习“开普勒的历史作用”时,不可能不涉及对太阳系天体运动状况的介绍,以及对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阐释,这种介绍和阐释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样,在讲授“量子力学”时,如果对量子力学所涉原理讲述不够,未能使学生充分把握,那么,要让学生懂得量子力学史,就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技术史教育的同时,学到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史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科学本身的理解,这是科学技术史教育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为教育界所公认。作为一个科学技术史教育者,我们的任务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史学科的这一功能,让它为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注重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

在讲授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科学技术史课程时,还要重视对科学精神的宣扬。科学界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例如从自然本身出发来解释自然的信念,不迷信、不盲从的理性批判意识,注重实验、讲求实证的实践精神,等等。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上伪科学的当,究其原因,不在于他们缺乏科学知识。而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精神。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才一直在提倡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历史地位,正是它一次又一次超越伪科学、超越迷信的结果。讲授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使人们更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进行科学技术史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充满人文精神。科学技术活动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要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工作者首先就要处理好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就包含人文因素在内。所谓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对待他人、社会和自然。这些因素既是科学能否发展的前提。更是人类社会肌体是否健康的关键。科学正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史所记录的,就是这一过程。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的历史。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的科学技术史教育,对此应该有充分的反映,以期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对群体、社会和国家有责任感等方面有所提高。

四、高职院校尤其应引进科学技术史教育

关于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情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同志曾于2007年对北京、河北、浙江、广东、山东、重庆、河南、吉林、安徽、江苏、陕西等省市所属的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26所高等职业院校的987名教师、403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有关高职院校的校(院)长进行访谈。调查表明,由于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时间短,学术底蕴不厚,加之当前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单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人文教育处于边缘状态。具体表现在:(1)人文教育未列入学校整体规划;(2)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3)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4)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少职业特点;(5)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不高。为解决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作者作了诸多探索,其中一条是: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虽然作者只谈原则,未能给出具体的操作手段,但却引起了笔者强烈的共鸣。

大力加强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操作手段,高职院校尤其应引进科学技术史教育。

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除注意以上所述基本原则之外,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对课堂讲授内容要有合理的偏重和进行合理的取舍。

科学技术史可讲授的内容非常多,而本课的课时数又肯定非常少。所以我们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精选精讲,凡涉及的内容一定要讲深讲透,确实做到让学生领会要点,并能举一反三。

避免只讲授抽象的理论,通过讲授具体案例生动地展现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在具体的人和事中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精神。注重在教学中结合本校或本人的学科与专业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一般的科学史知识的同时,了解本专业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方向,或更进一步体会学术研究的要领和规范。

2 建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篇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很多种艺术门类都面临着民族和世界、传统和现代的思考与选择,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也不会被忽略。在这种背景之下,视觉设计的当代审美就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今的视觉传达艺术研究不再是只有传统的平面设计、二维广告等,在现代社会创新的氛围之下,视觉传达的艺术得到了新的定义,使其更加完善,本文简要的对视觉传达艺术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视觉传达艺术;文化产业;需注意的问题

如今,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升级,从最近几年来看,我国的文化创意这门产业发展的也是越来越快,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创意的发展,文化创意的发展也必将使得我国的经济得以提升,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中的地位也会增强,同时可以导致文化呈现出商品化的特点,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从而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的提升,更加创新。如此看来,视觉传达艺术将会持续的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个名词显得非常的陌生,后来经过持久的演变过程,这个新概念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当时的人们把它看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和创新意识来将无形的东西转化为有形的财富,如今这门产业已经被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多角度的全面性的名词概念,已经被大多数的人们所接受,可以让人们在精神方面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内涵,成为了一门新兴的朝阳型产业。

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视觉传达在文化创意这门产业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视觉传达的本质也在发展着,已经不再是以往的装饰和设计装修,而是变得更加全面化、更加丰富有内涵,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了广告的设计以及动漫、网络名词、手游、电视热播剧等更加宽广的范围。从其根本上来说,这是一门依靠高新技术和文化传播手段为内容的新型文化产业,而且是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兴产业。

视觉传达设计这个概念的提出就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商业的进步,同时创新了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细分出了很多的学科使得文化更加全面化、丰富化,这样既能够使得以往的设计被再次的分化成不同的方面也能够使当今的艺术呈现出更加新颖的特点,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文化创新更加鲜明有特点。

总得来说,西方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比我国要早很多年,西方的这门产业已经到了很成熟的阶段,而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则显得不够成熟,同时我国对于创新型的人才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则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视,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备的体系,如今的很多学者在如何提高文化创意上面更加的重视。我国在法律和策略方面也提出了很多的见解来保护文化创意的提出,但是这一形式现如今还没有在我国产生广大的影响。同时,视觉的传达设计也是如此,人们对文化产业的巨大需求和文化建设没有相当完善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市场的需求量大和文化建设的不完整性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今,视觉传达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传统模式,而是在以往的基础之上加以完善和创新,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也越来越和经济的发展同步,所以说,文化创意这门产业不仅可以看成是一门文化而且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产业,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类型。

如今的经济高速发展,文化产业的地位也在逐渐的提高,视觉传达在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的阻碍性因素。当今社会是一个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高速发展的社会,社会的发展也更加需要文化的创新,人们可以通过文化的创新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新的文化的影响之下展现出新的特点,从而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使整个文化产业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文化产业是以市场的需求为目标的,国家可以通过对文化的创新来使文化产业发展的更加全面化,最后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都会提高文化素养。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我国的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的总体收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的文化渊源流长,有着很深的文化特点,作为新的文化产业,文化的创意可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先进方面的同时更加创新思想,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的内涵。让传统的文化更加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

同时,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提高视觉传达设计创意的一个关键的因素,视觉传达这门产业是当今社会所产生的一门产业,为了使创意产业发展的更好,更适合现代化的需要,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更加推动设计创意这门产业的发展。

总之,文化创意产业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会对文化创意有促进的作用。当今,文化这门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对我国经济有很大影响力的产业之一,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我国在文化创意这个问题上的缺陷和不足,加以改正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更加成熟,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露丹.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J].课外阅读:中,2013.

篇5

对人生的思考,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算是正确的呢?首先,我们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真正做到了心中有人民,我们才能充分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但只有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面对挫折的能力。毕竟人生的道路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面对挫折和失败,我们不能沮丧,更不能退缩,我们要勇敢而积极地去面对这一切,相信“付出总有回报”,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困难,完善自我,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之后,我们还应有好的价值观。我们要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任何事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做一些对人民有利的事,而对人民有害的事我们坚决不为。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漫漫,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亦要做一个有德之人。都说科学技术很重要,发展科学技术是强国富民的关键。的确如此,可科学技术掌握在什么人的手里,科学技术为谁服务的问题同样重要。有德之人掌握了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无德之人掌握了科学技术可能会贻害社会。

我们不仅要做一个有德之人,还要做一个有为之人。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才能。虽然人的才能有大小之分,但只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都能有所作为。我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为,不在职位和名誉,而在人品和实绩。一个人的才能有大小,但只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就是个高尚的人。人若想有所作为,就要拼搏奋斗,就要忍得清贫和寂寞。历史的过程也是人生财富的积累,是人生价值的创造和体现。奋斗的艰辛永远会有成功的喜悦相伴随,所以我以为有为之人虽苦犹甜。树立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重要的是要努力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要成为一个有为之人,创新的才能是十分必要的。有创新,才有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重要。

在人生的道路中,正确而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了正确远大的目标的引导,我们就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事每一个活动,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井然有序,多姿多彩。没有理想的人生如茫茫大海上的一片孤舟,摇摇晃晃找不到方向;没有理想的人如无根之萍,漂漂荡荡没有根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不能了解未来,也就不能把握住现在。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把建设我们的伟大祖国作为理想,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一份力。

人生的征程遥远而漫长,我们应当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从现在开始,树立理想,努力培养各方面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之人,有为之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删节)

情感共鸣:

文章全面阐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正确而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进而在人生的历程中要做一个有德之人,一个有为之人,一个有用之人。人生的征程遥远而漫长,我们要有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要努力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以稳健的步伐走自己的人生,实现自身的价值。

阅读思考:

篇6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企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衍经济时代企业战略管攀是企业管理的首要工作,做好企业战略管理必须从企业人才、科技、生产、市场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新经济 企业 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世纪,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已高达60%一8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到或即将来临,知识经济的内涵即科技,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一场科技的竞争,美国拥有在各个领域领先的高科技,使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打了一场胜仗。抓住了发展科技这把金钥匙,也就抓住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即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满腔热情建设知识经济,是时代的新潮流。除了自然科学技术外,科学技术还包含管理科学技术,国外有学者甚至认为,知识经济的首要因素是管理。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重视经济管理的时代。借助于管理科学技术的作用,自然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只有自然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协调发展,才能使知识经济真正得以形成和发展。 一、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管理 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工作,它通过对环境和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研究分析,确定可行战略,经过评价,选择企业战略,通过战略实施,实现企业的目标与功能。战略选择得恰当与否,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这一点正被人们所认识。正如斯蒂芬·P罗宾斯在其《管理学》第四版中写道:“战略计划对一个组织成功的关键作用,只是在近25年中才被广泛认识到。”“一项对企业所有者的新近调查发现,69%的企业所有者制定战略计划,并且,在他们当中,89%的人认为他们的计划使他们有了具体的目标,并且使他们的职员有了一致的认识。” 二、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竟争将越来越激烈,如同586计算机取代486计算机那样,一种产品可能很快被更加价廉物美同类产品所取代或不同类产品所替代;世界经济将呈现区域化、一体化的格局,国界、地区界模糊了,高技术的介人使得人类生存的三维立体空间的欧氏距离显得越来越短了;资金市场将变得更为有效率,资金流动性更强,交易费用低,市场吸收、消化、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强,预测手段更科学、更准确,这也为投机商捕捉瞬间可趁之机提供了机遇,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将更大;劳动力市场将更为发达,区域性、国际性的劳动力市场将会及时地为企业提供必需的劳动力;人力资源的配置将更为有效,在企业自由方便地选择劳动力的同时,择业者也在选择令他们满意的企业,企业面临的人才流失的风险将更大;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将被视为由资金向童R所组成的向量场,其中R={m , f},m为人力资源,f为资金资源。人力资源m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首要因素,具有资金资源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资源向量及行之有效的配置机制,是管理阶层的艰巨任务。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三、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如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这对企业的战略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战略管理的内外部情况发生的变化,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人才战略上强调以人为本。战略管理者在制订人才战略时必须改企业员工成为机器和技术的奴隶的现象,那是对人的理性、尊严、智惫的践踏,必须以把人类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以人为目的,确立企业的生产目标、方式、方法。必须大力开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努力开发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实现企业的经营由资本经营向“知”本经营转变。 (二)科技战略上必须加速高技术产业化、商品化。知识经济时代在世界范围兴起了一股技术创新的热潮,大量高技术迅猛发展。当今世界高技术迅猛向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企业在科技战略上必须把握机会加强开发高技术或与离技术部门合作,大大加快高技术产业化与商品化的步伐。 (三)必须做好企业市场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不仅应考虑眼前的利益,还必须考虑长远的发展。实现以“销”定产向以“消”定产转向.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将应不同消费者的个别需求而订做新产品,它是在以工业经济时代以销定产原则上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区域从立足本土向无国界转变,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观念出发,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新的战略.企业必须重整内部资源,利用各种具有潜力的产品和科技,突破国籍的界限,努力开拓市场。 (四)生产战略管理仍需注重效益性原则。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战略管理仍必须以讲效益为指导原则,即用最少的劳动占用和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适“消”的新产品。讲求效益是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原则,具体体现为用尽可能少投入,生产质量好、品种齐、成本低、交货准时,数量适当的产品。 (五)重视精神激励原则。在知识经济中,物质对员工而言会显得较为充实,能否实现自身价值将更加有意义。所以,企业在战略管理中物质激励不可少,但精神激励更重要,而且不仅仅是那种给予赞赏、表扬等传统的精神奖励,还有一种新型的精神奖励方式,即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贵任,使员工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更大,进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最大限度实现其自身价值,同时为企业为社会做贡献。 (六)必须实施系统管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人才战略、科技战略、市场战略、生产战略、质量战略、价格战略等。企业战略管理又可分为计划、组织、分析、控制等职能管理。必须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才能保证企业产品生产、质量、交货期等。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企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如何制定战略,以适应所处的更为动态的环境和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资源,这是企业战略管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必须认真对待,切不可粗枝大叶,马虎应付、否则会影响全局,乃至经营的失败。

篇7

关键词:乡村清洁工程;工程建设;方法与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国家对城市及乡村的市乡结构与文明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1]。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对建设清洁型乡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设涵盖的方面很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就成为了各农村领导集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乡村清洁工程

乡村清洁工程是指在农村正常发展的基础上,对可优化的项目进行适当整改,对农业排弃物进行分解或再利用,以期解决乡村环境问题,维护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主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及对乡村管理模式的革新,例如,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使用安全无公害的农药用品,降低对农作物,土地以及农村环境造成的伤害。在处理农业废弃物的时候,尽量采取再利用的方式,进行资源回收,减少农业污染物的堆积。这种将原本对农村造成环境污染与发展抑制的因素转变成促进农村环境科学健康发展的活动就是乡村清洁建设。因为农村的发展模式主要就是靠农作物的培养,所以类如农药等伤害性污染物的使用并不是要完全停止,而是要在使用方法与产品选择上进行慎重考虑,在维护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力防治环境污染,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2乡村清洁工程涵盖的内容

乡村清洁工作的建设应当细化到乡村生产的每个角落,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环境清洁意识。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它对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都有细致的划分与要求[2]。例如,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重各环节对环境的保护,不要为了提高生产而毁坏环境;在农民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对生活垃圾的丢弃不要给农村环境造成负担,对于畜养动物的粪便处理也要符合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要求。除此之外,乡村清洁工程最为重要的就是水清洁,保障村民牲畜的用水安全。

3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

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将废弃物进行资源整合,物尽其用的理念也与我国乡村风俗相吻合。由于乡村清洁工程提倡对种植实行安全无公害的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农物产量,提高农物的生长质量,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

3.2有利于建设乡村环境友好型社会

对于我国农村发展来说,如何兼顾生产与环境的共同进步是最为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对循环经济的提倡力度也在不断增大,这俨然成为了我国未来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对于农村循环经济体系的实现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先进的再生产技术,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3.3防治农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发展初期,为了实现经济的大力发展,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这也是造成我国现阶段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3]。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是先大力发展,再大力治理,这对于维护环境的有机良性发展来说是没有益处的。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设给作物生产,废物处理,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提供了科学性的处理方法。

4如何促进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设

4.1加大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设力度

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相关领导集体要集中力量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这对于农民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相关部门可以将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列为乡村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促进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应用。

4.2提高乡村各方面的配合度

乡村清洁工程覆盖范围广,因此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有赖于村内各个生产环节人员的积极配合。村领导集体要大力宣扬乡村清洁工程的重要性,加深村民对清洁工程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将其运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4]。

4.3注重乡村清洁工程的实际推行与发展

在乡村清洁工程建立进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进行适当的改进,使清洁工程能完全适用于不同农村的发展。在进行实际推行时,还要积极吸收村民的优良建议,考虑现实的经济发展情况,尊重自然规律。除此之外,还要完善清洁工程建立的相关规章制度,在提高村民自主性的同时,加以适当约束力,促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

5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城乡文明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乡村作为我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的清洁工程建设对社会整体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措施的分析,以期为我国乡村文明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作者:刘学英 卢艳 李学艳 单位:昭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参考文献:

篇8

最近几年,我国各个院校相继开设交互设计课程,但是目前我国的交互设计教学处于初步阶段,交互设计教学的模式研究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交互设计现状的分析,探讨现代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进我国交互设计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

交互设计;教学模式;大数据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交互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联想、新浪、腾讯等等众多企业对交互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也多,但是行业内人才比较缺乏。如何提高交互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要,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意味着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两大任务,高校理工科教师身兼教学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双重身份,在教学与科研两大阵地中耕耘。因此,发挥高校理工科教师的双重角色优势,在理工科教学的课堂上引入科学研究的思维与方法,使大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地学习,能促进“学术性之教学”的形成,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铸造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基于此,如何将科研思维有效地引入课堂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

1交互设计教学现状

最近几年,交互设计专业在我国各个院校相继开设,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的交互设计教学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交互专业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却也存在不少问题。

1.1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目前,各个院校主要利用多媒体进行交互设计课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的目的,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只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并没有考虑到怎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效率,因而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处于被动的位置。

1.2课程体系不完善交叉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涉及设计艺术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等交叉研究的领域。但是目前各个院校内交叉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只包括了交互设计体验设计、交互界面设计、感性工学、人机工程学等课程。在逻辑学、认知心理学等方面很多院校还未创立相关课程。另外,很多院校设立的交叉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缺乏共同性,各个课程之间无法做到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1.3实践教学还不成熟虽然各个院校虽然早就和校外一些企业展开合作,但是其中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实际项目往往需要耗费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学校安排的课时非常有限,因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企业的指导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进行虚拟课题的课题指导,学生无法从虚拟课题中获得实战经验。另外,各个院校几乎都没有建设交互设计实验室,基本无法实现将课程设计的成果展现出来,因而课程设计的成果无法对用户的可行性进行评价,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变成了“纸上谈兵”。

2交互设计教学的改革建议和措施

2.1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交互设计教学改革首先就是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各种信息工具,构建一个互动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Anylearn学习环境,把信息技术工具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不同网络系统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构建一个老师主导,学生和老师共同构建学习内容,并实时更新的教学网络平台。通过这种新型的互动教学形式,交互设计信息可以实现共享,促进交互设计教育行业的进步。

2.2改善人才培养目标交互设计人才需要具有研究能力和丰富的交叉学科知识,这就需要交叉设计的教学工作者们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场景和模式构建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其中,信息整合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进行整合。系统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进行思考,能够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共同完成项目。场景和模式构建能力则要求具有构建问题场景的能力,能将问题具体化。统筹规划能力需要能够对整个项目流程有整体的把握和规划能力。从最开始的调查到最后的场景实现,都能规划好,从而达到理想的设计要求。

2.3改革教学课程体系界面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用户研究、信息结构,以及可用性测试和评估,这些内容在交叉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院校在设立课程体系的时候,要以这些内容为重点,将其设为主干课程。除此之外,还要根据院校的特点,发挥院校的优势,对交互设计专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培养出具有学校特色、多元化的交互设计人才。

2.4完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交互设计实践教学要充分地了解市场需求,针对市场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学校要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老师能在校企合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企业能够在校企合作中获得创意设计亮点,双方达成一个共赢的局面,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国内外先进实验室建设的经验,构建一个共享开放的交互设计实验室,让交互设计实验教学能够和企业联合进行项目开发。同时,保证实验室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内容。

3结束语

交互设计正在蓬勃发展,从界面设计到交互空间设计,从人机交互到全球化网络。交互设计的教育工作者们要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为社会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交互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奕.大数据时代的交互设计教学模式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5,(2):174-175.

篇9

关键词:科技馆 活动 未成年人 科学素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是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远规划。它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普及与传播,力争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贯彻实施《纲要》,最重要的就是努力提升四大人群的科学素质,在这之中提升未成年人群体的科学素质更是重中之重。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在开展富有特色的校外未成人年科普活动、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方面科技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当仁不让的责任。

未成年人是科技馆参观的主要人群之一,是国家的未来。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馆开展以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为主要目的特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贡品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那么,科技馆如何开展活动以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我认为应在活动的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研究和创新。

1、科技馆开展校外未成年人科普活动要形成制度化。科技馆开展校外未成年人科普活动应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把它作为科技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与校内的新课程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制订持久的活动计划,使活动制度化,确保活动的可持续性。

2、增强活动之间的联系,组织系列化活动。校外活动往往存在活动周期短,参与人群流动性强的问题,很难系统地组织成规模的大型活动。应该尝试将每次活动的主题、形式和内容组成系列,分几步走,让参加活动的未成年人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使活动新颖别致,富有魅力,即使参与者偶尔缺席,也不会因为感到陌生而失去兴趣。

3、科技馆活动要与校内课程有机结合。未成年人参与校内活动的时间远远大于校外活动的时间。科技馆开展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应该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扩展,对课堂教学起到补充的作用,以弥补课堂教学在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局限,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广阔的课程资源,培养未成年人课后自学的习惯,让他们在不耽误学习的条件下有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与课堂教学共同促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4、未成年人活动要有少而精的明确目标。任何一项成功的活动都不是随意的,而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且可实现的,比如未成年人参与者预期在与科学素质相关的意识、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的提高或进步等。而且未成年人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应当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和探究的质量上。

5、活动要选择未成年人感兴趣的知识领域。活动设计首先应考虑未成年人的兴趣和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般选取如关注自然保护、社会热点问题、参与社会群体活动、改进和创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等领域设计活动,鼓励未成年人去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去研究和解决问题,撰写科学小论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6、在活动中要注重科学方法的普及。科学方法是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基础,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活动中应根据活动的具体形式做好教育设计,如通过组织未成年人开展调查、探究等多种方式,让他们了解、掌握科学方法。

7、针对未成年人的活动创作应当更加灵活。活动中应鼓励未成年自主参加,自主开展活动,可以集体开展活动,也可以几人自愿组合的开展活动;可以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研究,也可以自主探索新的方式进行研究,使活动创作自主化、多元化,有力地提高未成年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恕《名师名家科技活动辅导案例》.

[2]史建华《国内青少年学生科技教育活动现状研究》.

8、要注重提升活动参与性、互动性。传统的展览、广播、讲座等未成年人被动接受传的方式已很难引发未成年人的兴趣,而能体现科技传播着与受众之间思维互动、受众与受众之间思维互动的参与性活动则越来越受到未成年人的欢迎。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经过共同努力相互沟通,把对问题的观点集中并通过思维来取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正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所提倡的。

9、要在活动中要鼓励竞争。在实际工作中作者发现通过在活动结束时设计的竞争环节,可以充分调动成年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显示自身价值,同时也能防止了活动中说话、睡觉、捣乱、自暴自弃等现象的出现。

总之,只要我们立足科技馆工作实际,寻找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的切入点,依据未成年人教育的特点,以科普活动为载体,开展具有特色的科技馆活动,必将使未成年人能够更好地了解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培养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升做出更多贡献。

篇10

关键词: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自然价值;过程哲学;生态纪

中国的生态哲学从环境伦理学研究开始。环境伦理学概念首次出现在1980年《现代生态学中的方法论问题》译文中。2 译者余谋昌作为中国环境伦理学的首创者之一,于1991年6月出版《生态哲学》一书,提出了生态哲学的理念,填补了我国生态哲学研究的空白。生态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转向,让人类重新思考如何看待自然、如何行动。中国的生态哲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正在走向成熟。它从生态伦理学的发展阶段展开,历经自然观入手的自然哲学研究以及对技术异化的批判、在人类思维的历史进程中的生态思想研究,直至今天生态哲学正在走向全面发展。

一、生态伦理发展阶段

西方发起的环境保护运动和“”结束后,一些学者很快从“”中走出来,此时,中国的生态哲学研究也开始从环境伦理学涉及。在研究过程中它把握了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及思想,阐释了生态伦理内涵,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基础,产生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形成了中国环境伦理学重要的认识内容。

中国的生态哲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深刻的渊源,或者说中国的生态哲学就是从自然辩证法中发展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观就是它的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奠基人于光远于1958年《人在变革自然界中的能动作用》(《自然辩证法通讯》3期),这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辩证法通讯》还在1964年第1期发表了惠伯纳・魏汉藩的文章《什么是自然哲学?人们为什么要研究它?》,1981年第3期发表了唐以剑的论文《人类生态学――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于光远在1991年7月发表的《自然》(《自然辩证法研究》)一文对自然做了深入的研究。这既是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的研究,也属于哲学上的自然观的研究,更是生态哲学的基础,是关于自然的哲学。今天几乎绝大多数研究生态哲学的学者都出身于自然辩证法。生态哲学的研究成果有相当多的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即原来的《科学技术辩证法》)这三大杂志。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生态哲学贯穿始终的基本问题,中国的生态哲学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1980年,余谋昌把环境伦理概念介绍到国内, 1986年发表了《关于人地关系的讨论》,认为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生产水平很低,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弱,对自然只是一味的崇拜。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后,机器技术体系装备的生产力高速发展,人类凭借着这种力量控制一个又一个自然力,在征服自然的凯歌中开辟人类的新天地。1人类产生了自己是主人的思想,形成了控制自然、战胜自然的观念。1988年2月其发表的《生态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一文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生态哲学中的主客体来研究,这是当代重要的全球性问题。2一方面人作用于环境,另一方面环境也作用与人,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辩证的关系。此时的学者们已经将目光集中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中,这是评判问题的依据所在。正如余谋昌在《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一文中所说,生态哲学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问题,它区别于人与自然二元分离和对立的传统哲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3

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进入伦理学研究领域,生态哲学就从环境伦理学发展起来。源于20世纪末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使得环境伦理学很快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这影响着中国的生态哲学,其发展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学习和跟踪。中国生态哲学开始研究西方环境伦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伦理道德的层面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生态伦理学问题。1991年叶平发表了《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研究评述》一文,文中提到西方的生态伦理学创立经过了孕育、创立和发展三个阶段。41992年余谋昌撰文阐述了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生态伦理学把伦理学知识领域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共同体扩大到“人―自然”共同体。5

在中国的生态哲学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在环境伦理上的激烈争论。孙道进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的理性崇拜本身恰恰是非理性的1,为了人类的利益、为了经济目的,人类掠夺自然从而产生环境问题,这促使环境伦理学重新思考自然的价值、自然权利等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真正本质。杨克俭在《生态环境危机与人类角色转换》一文中指出,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全球性问题,要想消除危机,必须改变把人看成是自然之主人的观念,重新认识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2随后余谋昌于1994年发表《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一文,引发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提出人类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这是现实对我们提出的迫切需求。因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贬低自然,虽然获得了局部上的成功,但是危害了自然整体,也危及人类的根本利益,使得我们陷入困境。3因此,人类所面临的抉择是从旧意识向新意识过渡的过程。人不应该是世界的统治者,而应该是看护者。

对于这样的批判和反驳,人类中心主义也在不断扩展自己的理论内涵并为其寻求辩解。在《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发表后的第二年,《自然辩证法研究》发表了《天人和谐之道――兼评“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走进人类中心主义 ――兼向余谋昌先生请教》两篇文章。文中提出人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相统一,自然的利益体现为人的利益时才有意义。要解决目前的环境危机问题,人类必须尽快超越目前的发展阶段,使人类文明持续不断地提高。4与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相反,潘玉君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非但不应该走出,而且应当走进和重建。困扰人类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使人类体现或实现了价值。51996年张理海《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哲学观念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并明确提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应该能够缓解人类与自然的冲突,可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除了走进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别无选择。6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基于价值观的不同所导致的争论,使得自然价值问题成为环境伦理学的一个焦点。自然价值不仅关系到人如何看自然,更涉及自然的权利,与人的行动相关。自然价值、自然权利是生态哲学在环境伦理上不或可缺的内容。

首先讨论的焦点集中在自然是否存在内在价值。环境伦理揭示,自然不仅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自然对人有价值,更能满足每一生命个体的需要,这是自然的生态价值。1995年叶平的《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一文首次将自然的价值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他认为自然界的价值具有多样性,除了有工具价值以外还包含着内在价值、固有价值和生态系统的价值。人类应该针对自然事物本身去评价其价值,而不仅仅是从它的用途、功用来评价,自然事物有不依赖于人类评价和存在的价值。11996年佘正荣发表了论文《自然的自身价值及其对人类价值的承载》,他认为自然不仅有内在价值还具有创造性和维持性,不断建造和优化自己生存及发展的条件,并维持着稳定的生态系统。2自然的内在价值不是人类赋予的,是其本身具有的,内在于自然之中,是自然千百万年发生、发展、进化的产物,人类的价值也只是自然所产生的千百万种价值之一,服从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自然是内在价值、工具价值、系统价值的统一。3

其次,自然的内在价值是不依赖于人的评价而存在的,在亿万年前没有人类的自然界就已经存在其自身的价值。《自然的价值与自然的本质》一文提出,将自然的价值成立条件归于人的评价是有偏见的。在千百万年的自然史中都有价值的产生,这并非什么人类心智中的、主观的过程。4但是《论自然的价值及其主体》一文却认为,所谓“价值”,实质上是指自然事物能满足人类的所需,即对人是有用的。这里的自然价值是对人类需要的满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5这与自然主义不同的是明确否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认为自然主义对于自然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解释是矛盾的。而《自然价值的伦理精神》一文认为,自然不仅具有外在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必以人类作参考,是自然所固有的。自然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都共处于地球生态系统之中,体现了它们的统一性。6自然拥有内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没有评价者就没有价值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就如同一幅美丽画卷,即使没有欣赏他的人,也不影响它的客观存在。就是说,没有评价者当然也能有价值。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不否认人的内在价值,在生态系统共同体内,人与自然既有相互依存的工具价值,又具有各自独立的内在价值。7

然后,就是对于自然权利的研究,研究者在肯定自然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权利。1999年纳什的《大自然的权利》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其核心观点认为自然是有权利的,并且作为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有必要尊重自然的权利,并且对它赋予道德关怀。大自然也必须拥有其自身的天赋权利。12001年《自然权利论――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发表,文章阐明自然的权利是将权利扩展到人以外的存在物,不仅包括动物、所有的有生命体还包括无生命的自然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人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赋予人权利,同理,自然庞大内在价值也赋予自然相应的权利。2郑慧子在1999年发表的《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一文中认为,人首先是存在于地球表面系统内的,人是生活在由自然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两者构成的区域当中,人类应该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去维护共同体的秩序与和谐。3因此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是个不争的事实。

二、从自然观入手的自然哲学研究以及对技术异化的批判

2000年之前,中国的生态哲学主要从人工自然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自然观,2000年之后转向从技术异化的批判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于生态哲学研究始终,人通过技术与自然建立联系,技术的不断发展引起学者对人工自然的哲学研究。1993年发表的《由自然哲学到人工自然哲学》认为,自然哲学的研究需要从自然扩展到人,人的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及其过程、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人的活动及其产品对人类的反作用等等都应该扩展为研究内容,也就是说人工自然必须走入研究视野,自然哲学要走向人工自然。4林德宏在1993年《自然观研究的新阶段》,提出系统地开展人工自然观的研究是自然观研究的新阶段。人工自然是人类行动产生的,人的行动沟通人类和社会并以人工自然呈现。对于人工自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自然与社会的本质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生产模式的转轨。51999年陈洪良《人工自然观与现代社会发展》指出,人类社会在自然之中发展,自然的发展是其前提,人工自然观首先必须体现生态文明,这是人类的精神对自然的生态把握,把人类意识融入宏大的自然生态系统中。6

从自然哲学维度入手研究生态哲学,是从生态自然观研究开始的。生态自然观更是中国生态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肖玲在1997年发表的《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一文中指出,自然观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考量,也是人类自身成熟状态的重要标志。自然发展过程与自然观演变进程(天然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相吻合,生态自然观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7自然观就是如何看待自然。《现代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一文提出,自然界本身无所谓善恶,人不能等待自然“善待”自己,也不应该自认为是大自然的统治者。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为了生存人类需要利用自然。人类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利用、控制、改造自然。不应该因为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对发展科学技术没有信心,也不应该弱化甚至放弃科学技术,只靠伦理信念规范人的行为,利用自然、改变自然依靠科学技术,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科学技术。1

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针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问题,分析人类利用技术对自然产生的影响,是从技术哲学维度入手研究生态哲学中的自然观问题。2001年发表的论文《自然中的技术异化》是从批判的角度分析技术对自然产生的危害。这篇论文是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研究的继续。自然中的技术异化将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相互抽离,可是,自然界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由于技术进步的控制和干预,其整体平衡受到干扰,阻断了天然自然的自然进程。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地削弱自己和人类的存在基础。技术越发展越显现出技术异化现象。2《从哲学视角审视人工自然》一文指出,技术的进步促进人工自然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的进步有积极意义。然而,人工自然作为人劳动的产物,从天然自然中分离出来,在与天然自然的对立中成为导致异化的因素。3

对技术异化的克服就是要把技术放置于生态之中,并以生态的形式展现出来,那么技术就可以是天使。论文《生态技术――技术可以是天使》(2005年)认为,生态纪的技术就意味着那些增强“生命之家”的创新。技术是天使,使人类的故事演绎出辉煌。技术也带来危机,它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灾难、物种灭绝,以至于我们现在的新生代正在走向终结。然而,终结也是新生的契机,新生代的终结意味着生态纪元的开始。4也就是说先进技术必须与生态的技术相一致,这也是技术的天使本性决定的,技术可以是天使。

把技术放到生态之中克服技术异化,是建立在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现实行动,随着生态哲学的发展,中国学者把世界观和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世界观决定价值观,决定我们的行为。郁乐和孙道进在《试论自然观与自然的价值问题》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他们认为回答自然价值问题的理论根据是自然观。关于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道德争论的背后隐藏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自然观。无论是何种对自然权利的理解都取决于他们偏向于何种自然观。要么将人融化于自然,要么从自然的利益出发批判人的所作所为。5薛勇民和路强在《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一文中提出了只有将自然价值论放置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视野中,自然价值论的确立才能成立,才能以丰富多彩的自然价值批判只有人类才有价值的错误观念,自然价值论本身蕴于生态整体思想之中。1可见,中国学者们不再纠结于人与自然的抽象对立,而是将视野扩大到更全面更广泛的生态整体主义的视野下去理解自然的价值问题。

三、人类历史思维进程中的生态思想研究

2010年以后,中国学者开始研究西方哲学历史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再加上对中国传统哲学生态思想所做的挖掘,中国的生态哲学在哲学的历史思维中研究生态思想的历程,从思维的层面丰富了生态哲学的研究。在人类的思维历史中,生态思想的发展是持续的,期间有过反复、曲折。生态哲学有价值观维度的研究,也就是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有本体论维度的研究,也就是生态自然观;在哲学思维历史进程中研究生态思想,就是思维层面的生态哲学研究,这相当于认识论维度的生态哲学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一直都是中国学者的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通讯》在1989年第4期发表了李志超的《抱朴子的自然观》一文,1993年第6期发表了周昌忠的论文《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关系理论的环境哲学意义》,1997年第4期发表了胡化凯的论文《感应论──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这些研究都阐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1998年第5期的《自然辩证法通讯》发表了徐刚的《莱布尼茨与朱熹自然哲学》,把东西方思想家的观点做了比较研究。

生态思想在西方哲学思维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曲折的道路。2010年发表的论文《哲学历程中的生态思想轨迹――从古希腊到科学革命》,这是生态哲学研究深入人类思维领域,在哲学的历史进程中研究生态思想。论文聚焦于每一时代哲学所关注的主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这体现为哲学的外在转向。文章指出,哲学史是人类思维的代表,自古希腊以来就有了人和自然的生态性思想,但是对思维的抽象强调切断人和自然的有机联系,将哲学引向了中世纪的宗教。哲学背离自然、背离人,以神的唯一创造性代替自然的内在创造力,以上帝扼杀人性,割断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科学革命之后,伴随着牛顿力学而强大起来的科学,以机械自然观解构了自然生态,终结了生态思想。文艺复兴对人的理性与思维的张扬片面强调意识、思维、理性,彻底终结了哲学中生态思想发展之路。2

被机械自然观终结的生态思想如何回归人类思维历程,中国学者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2011年《哲学历程中的生态思想轨迹――从笛卡儿到怀特海》一文就是对生态思想重回人类思维的历史过程的探索。文章指出,笛卡儿提出的心物两分的二元论把生态性只给了人,人类思维从此空前提升,忽视了自然和世界;休谟和洛克对二元论的质疑和反思,使生态思想得以呈现,但又因社会与文化局限性而不能彰显;到了康德的心灵体验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再也看不到对自然的生态阐述,自然只有精神上的客观存在,生态性的思想只属于那个客观的精神,一个完全没有物质基础的存在。 12012年罗久发表了论文《自然中的精神――谢林早期思想中的‘自然’观念探析》,他指出,为了克服康德留下的精神与物质的二元论,谢林发展了一种有机自然的理论,认为自然并不是完全受制于因果规律的客观对象,其本质上并不是完全外在于自我意识的纯粹客观对象的总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

哲学所关注的主题体现为哲学的外在展现,哲学的发展还有其内在的逻辑,从哲学的内在逻辑入手研究生态哲学是纯粹的思维向度的研究。2012年发表的《从达尔文到怀特海的本体论逻辑进程》一文,详尽阐释了生态思想如何从达尔文开始一直到怀特海,更彻底的生态哲学思想如何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经过创造进化论、突创进化论,最终到怀特海的有机体哲学这一发生、发展并形成的过程。32012年发表的论文《关系性―过程性原则的逻辑必然性》则阐述了在人类哲学思维的历史中,从哲学的内在逻辑发展中揭示生态哲学的出现是哲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探讨哲学内在逻辑的演变历程也是生态哲学的研究任务。古希腊哲学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同时肯定了“世界是真实存在的”的本体论原则以及“认识必然可能”认识论原则。从这两个可以推出“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关系原则和“世界是过程的”过程原则。本体论原则、认识论原则、理性原则可以推出关系性、过程性、有机性逻辑必然性。生态哲学提倡关系、过程,强调整体和有机。这是从哲学的内在逻辑来解析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思维整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更是生态哲学得以完善的标志。4

四、生态共同体:生态哲学对走向生态纪元的追求

从中国学者对生态哲学在不同时代不同看法可以体会出生态哲学本身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6期发表了《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进展》一文,从论文的题目可以看出,当时的生态哲学就被看作是环境伦理学。作者李寿德肯定了中国学者在环境伦理学领域所做出的成就。而佘正荣2006年认为,在生态伦理学这门重大新兴学科的开创过程中,存在着多元竞争的理论是非常合理的5,这肯定了生态哲学发展的多元性。2007年张岂之《关于环境哲学的几点思考》,他指出,环境哲学的目的是要探讨伴随环境危机而产生的哲学问题,它们主要涉及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各类问题。环境哲学必定需要研究环境伦理问题。当前最紧迫的是要解决人们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6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已经意识到生态哲学面对的问题就是哲学本身面对的问题,哲学的主题要转向关注“如何做”。2012年刘福森发表的论文《生态哲学研究必须超越的几个基本哲学观念》指出,任何哲学都只属于自己时代的“特殊哲学”,生态哲学就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是按照生态文明的价值与逻辑所构思起来的新时代的哲学。12015年发表了论文《生态哲学之解读》,作者直接阐明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是今天的时代哲学。如何行动成为哲学关注的主题。生态哲学就是哲学转向行动,是行动的哲学。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的发展,那么生态哲学的构成就要有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以及生态伦理学。2

由于全球生态危机的现实,生态哲学揭示其深层根源并批判现代性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学者所研究的内容。2008年发表的论文《生态学批评中的理想人格――“生态人”之分析》指出,生态学的批评使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破产,以具有关系性思维和博爱情怀的“生态人”批判独断的理性人。3卢风在《整体主义环境哲学对现代性的挑战》一文中,以生态哲学的关系及整体理论分析批判了现代性哲学所存在的问题。他的研究解构了现代性的物理主义,消解了主客体的绝对二分,挑战独断的理性主义。他提出,唯当彻底摈弃了独断理性主义的完全可知论和知识统一论时,我们才会敬畏自然、保护地球。4解决当前严重的环境危机要求的不只是改革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更要挑战现代性哲学所存在的问题,研究人类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做,研究公平、正义伦理,研究生态文化,研究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研究生态智慧。

针对全球生态危机,寻求后现代的思想去解决,运用具有更彻底生态性的过程哲学去分析也是中国学者所做出的努力。2002年发表的《过程哲学与生态危机》一文明确指出,过程哲学被誉为当代新思想的来源,并用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危机。过程哲学的空间不受限制,它涉及现实中的所有层次。不同层次的相互依赖,不同个体的相互依赖,特别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5《过程析学与时代的急难》一文中作者指出,过程哲学的精髓就在于使人们意识到“我们在世界中,世界在我们中”6。这是过程哲学有关现实的研究。过程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伴随着现代西方哲学的终结过程。7过程哲学由于对相互联系的推崇,怀特海称其为“有机体哲学”,以表明他对世界组成的理解。它是生态的,以生态学为基础。《生态学:过程哲学的科学基础》一文这样阐述:生态学揭示了每一个体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流动,支持了过程哲学所倡导的创造性、个体以生物多样性、生态位创造构成了生态系统的有序结构,肯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由此支持了过程哲学的多元价值观。1这是关于过程哲学本体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