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定义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技术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定义
大百科全书把素描解释为:“素描是单色的徒手画;素描是用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素描主要是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艺术形式”。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准确地说是解释了什么是素描作品的问题。参照按照(美)大卫•罗桑德在其著作《素描精艺》对素描的理解,素描这一概念还应该包含“素描的动作或事件”。
对设计素描的认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探索开始的。起初,设计素描是作为对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素描训练课程翻译介绍而提出的一个词语。这种注重研究对象的形体结构,强调用线条来刻画对象的形体结构的方法和形式也被翻译作“结构素描”。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把那些更能为艺术设计教育服务的新的素描形式称为设计素描。并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把过去沿用的素描教学定义为传统素描或基础素描,努力搜寻设计素描和它们的差异性,以此来界定什么是设计素描。经过近30年的争论,现在人们似乎弄清楚了什么是设计素描这一问题,但至少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设计素描是与传统素描(基础素描)具有明显区别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观察方法、表现形式和手段、思维方式和方法、素描性质和目的等方面与基础素描有着明显差异的素描形式,如表1所示。
这种认识对艺术设计素描教学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笔者更愿意从设计素描一词的多义性来进行理解:(1)设计出来的素描,强调素描是设计思维在设计程序下的一种产物,重在素描的创作过程。(2)设计的素描,强调是记录设计思维创造过程的一种语言形式。(3)设计素描,强调对素描的设计,是指的一种设计形式。(4)为设计服务的素描,强调了设计素描的目的。(5)设计素描,强调素描,是指素描的一个子系统,一种素描类型。
此外,在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和探索中,人们还发现艺术设计不同的研究方向对设计素描教学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比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学生空间、结构、光影、构造和材质上具有很好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而染织则需要学生在图形、形态、工艺技术、色彩等方面有过人之处等等。试图把服装、工业设计、环艺、染织、视觉传达等研究方向的设计素描课程按照设计素描的一定程式规范起来不切实际。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有利于教学管理,但却与各研究方向的内在需求和特征不相适应。正是基于上述的这种认识,笔者在环境艺术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立足环艺艺术专业的内在要求,从学生的环艺设计综合能力培养和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结合设计素描教学的成果,逐步形成了一种观点:即环艺设计素描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设计观念;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认识环艺专业知识中的空间、结构、光影、材质和构造,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要把素描课程看做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素描向专业知识的过渡和桥梁;要使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训练方法和教学目标更能体现本专业的特点;要积极主动地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成果来充实和丰富素描教学。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从环艺素描教学的角度把环艺设计素描进行如下较为科学的定义。
定义1: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概念
环艺设计素描是以线条、块面来表现环艺题材的建筑、风景、景观、物体、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素描表现形式,是一种徒手绘制的单色绘画或设计作品,是环艺设计素描动作或事件。
定义2: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素描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是运用一定的素描和设计素描知识,在设计思维和设计观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综合表现能力、素材搜集与整理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观念和专业学习兴趣为目的,服务于环境艺术专业的一种素描训练手段和表现形式,是艺术基础教育和专业设计教育的纽带和强梁,是环境艺术知识体系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
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以下几层次的内容:(1)素描、设计素描和环艺设计素描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素描是母系统,设计素描是素描的子系统,而环艺设计素描又是设计素描的子系统。环艺设计素描必定包含一定的素描或设计素描知识,比如:画面层次、画面空间、画面构图等。(2)环艺素描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着环艺专业展开,把环艺专业中的空间、光影、结构、材质等知识和设计素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进行设计素描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有朴素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3)设计观念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环艺设计素描的核心。以学生图形创造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为重点。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素描训练课题而得以展开的。(4)环艺设计素描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起着学生绘画艺术向设计艺术转变的转化作用。(5)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环艺素描具有一定的工程图纸性质,素描所记载的是设计思维的轨迹,体现着明显的过程性和图纸功能。
定义3: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外延
环艺设计素描除了专业设计教学素描这一基础课程主体外,其外延非常广泛。广义的环艺设计素描还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环艺速写、风景素描、建筑素描、构思草图、素描语言表现或具有素描风格的表现图纸和以环艺为题材的素描绘画。
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属性
1.空间属性
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环境艺术设计最终要在空间里得以实现。环艺专业设计素描是为专业设计服务的一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是表现环境艺术题材的风景、建筑、物体等的素描形式,无疑带有一定的空间属性。这种属性表现在课题训练中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的观察和体验,把它们作为描绘的对象,素材的来源,然后对其进行合乎自己意愿的组合和调整;体现在素描创作过程中的空间意识和空间思维;也体现在环艺设计素描作品的透视空间和画面空间当中,也体现在特定素描形式的矛盾空间里……这种属性是由环境艺术内在的空间属性所决定的。例如,上世纪90年代,鲁迅美术学院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素描作品以室内特定空间等为描绘对象,运用设计化了的素描表现语言重新进行了合乎作者意愿的空间再造,即形成了一种素描形式,也体现了素描为专业服务的目的,自然也让作品带有明显的空间属性。
2.材质属性
早在约翰•伊顿执教包豪斯的初步课程时便设计一个特别重要的练习,那就是“让学生把玩各类质感、图形、颜色和色调”,来进行平面和立体的练习。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现,材质媒介凭借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审美价值逐步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材质指的是装饰材料,不同的材料质感与触觉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设计师也正是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来完成设计作品的艺术创造。在环艺设计素描中不但要追踪这些材料特性,还要突出表现那些有趣味的材质特性,可以把一些材质特性作为素描图形创作的一个题材。在环艺素描教学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不同材质的感受能力和组合表现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作为素描的描绘对象,然后要求学生任意地进行组合并通过具象写实的方法进行描绘。
3.光影属性
在传统基础素描中,我们对光影的概念并不陌生,正是这微妙的光影关系使得我们的素描作品更加真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光影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描。对于设计素描而言,光影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人们借助于抽象的方法把对象概括成单纯的图形,并运用构成原理把这些图形进行重新组合来完成带有装饰性、抽象性、意向性的素描作品。但对环境艺术来说,光影关系是环艺设计的一个基本内容。有了光影可以让人们感受空间、结构、材质,创造空间范围和意境。而在景观照明中,更是把光影当作一个结构形态来加以运用。在素描训练或创作中应体现出对光影的关注和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等的光影进行观察、临摹、表现,运用不同光影来进行二维或三维图形和图像的创造。事实上,约翰•伊顿早在包豪斯任教期间,便认为明暗对比是最具表现力之一。他在教学中强调对建筑空间进行明暗素描的练习,他要求学生们专注于建筑空间的明暗关系和亮度层次表达,忽略对建筑形体的勾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重要的练习——“黑卡纸素描”,即是约翰•伊顿在包豪斯任教期间所组织的一个课题,他要求学生们用白色的或其他亮色的笔来在黑色的卡纸上单纯勾画光的形态和光的丰富层次,每一笔就代表一个光亮度的状态。时至今日,这种方法对设计素描教学来说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4.结构属性
环艺设计中的结构是体现设计风格和满足功能需要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对于环艺专业的素描训练而言,不但要理解什么是结构,还要清楚结构的组合方式和集合构成。学生对建筑结构、室内局部结构等内容的观察和临摹,对结构为题材的形态进行加工、概括、提炼、变形、整合出新的结构形态或二维图形,并把这些过程用素描语言记录下来等诸如此类的行为和事件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环艺设计素描的结构属性。而对于素描绘画而言,环艺设计领域具有非常多的迷人的结构形式和组合样式,这些都可以转化为有趣味的素描图形或绘画作品,从而让这些艺术充满结构特征。
此外,因为环艺素描是设计思维过程或设计创造过程的具体素描体现,具有记录的功能。再加上广义的环艺素描还包括了设计草图、素描性表现图纸等类型,使得环艺素描更多具有图纸属性而不是绘画属性。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结合;自主探究学习;手段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以其他学科学生的学习内容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把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完成其他学科学习任务的必要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学以致用,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一、以学定教,信息技术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
学习方式是决定学生学习兴趣高低的重要条件,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和其他学科教师合作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特别是和语文学科的合作特别多,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组内容是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当五年级语文老师讲这一单元时,很是发愁,于是找到了我,让我看看这个部分的教材内容,怎样才能把这个单元的课上好,经过商议,我们决定把五年级下学期的信息技术课与这个内容结合起来上,于是我们开始了“信息技术+语文”的备课,我把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网络信使E-mail、天涯若知己比邻、网络论坛初体验、相逢何必曾相识、系统安全小卫士”这部分内容整个和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组教材内容《走进信息世界》合并起来进行教学,我和语文老师一起设计,把语文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多个任务或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信息技术,我们把语文课和信息技术课调到一起,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浏览网站,在语文课上正好用来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涨,接下来的语文课效果倍增。
二、从课内到课外,信息技术助力学生语文拓展学习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拓展教学成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于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六年级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讲过后,语文老师布置了让学生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专题网站的任务,此时我刚好讲《建造网上小天地》等关于网站制作的内容,于是,我们合作,这时我调整了我的教案,把本课的教学改成了以这个专题网站为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上帮助学生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专题网站,来完成语文老师的任务,学生热情相当高,教学进行得异常顺利,这时的信息技术学习真正做到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问问题寻求帮助,我应接不暇,一周后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都完成了任务,而且质量非常高,于是我趁热打铁,进行了小专题网站评比,获得优秀的,我超链接到了学校的网站上,学生家长也能看到,获得优秀的孩子们真是高兴极了。
三、丰富师生交流方式,信息技术让师生敞开心扉
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在课上或课外将为师生、生生创设更为宽广的交流区域,能促进和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采用教学博客的形式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当天的学习效果,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同时也可以使一些不好意思当面和老师交流的学困生在课后有机会对自己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想法等与老师进行充分、平等、大胆的交流。如,我校三年级马老师,在教学作文时,他利用自己的教学博客来展示批阅学生的作文,于是,我在信息技术课上重点强化教学打字和Word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在练习打字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习作录入电子稿,然后马老师把电子稿发到博客上并进行批改留言,学生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作文和老师的批语,还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作文,取长补短,修改后誊写到作文本上,这样学生的打字和运用Word的水平提高的同时,作文水平也提高很快,信息技术+作文模式,相得益彰,一举两得。
总之,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或其他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以学生其他学科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任务驱动信息技术教学,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又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参考文献:
[1]于曼莎.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教育实践研究,2014(5A).
篇3
关键词:色彩;教学;艺术设计专业;定位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姿、缤纷多彩的。各种色彩无时无处不冲击着我们敏感的视觉,给我们带来波动起伏的心理暗示,并引发我们无限的联想和多样的情感。为了充分表达不同情感,我们可以把不同色彩和其他材料进行组合处理,从而起到传情达意的交流效果。这一过程在本质上就是艺术设计。在当今设计时代,色彩在艺术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形态以外的另一个重要设计要素,几乎体现在艺术设计的各种表现形式中。对于艺术设计师来说,必须研究色彩的各种属性,掌握色彩的表达规律,发挥色彩的“符号”作用,从而向使用者传递情感,表达诉求。因此,有关色彩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直接关系后续课程学习,乃至未来职业发展。
1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要求
艺术设计是一种实现特定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其特征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高度统一[1],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结合。由此决定,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兼具科学与美学素养,兼通技术与艺术才能的专业人才。[2]因此,实际教学活动必须时刻为这一目标服务,所开设的各类课程也应支持和支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落实到色彩课程教学,更是如此。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色彩训练后,要掌握基本色彩理论,培养敏锐的色彩感觉,获得正确的色彩观察和表现方法,养成色彩审美、造型、抽象等能力,并以设计思维,辅以各种手段,超越对自然物象色彩的再现模仿,从第一自然色彩进入到第二自然的色彩状态,实现主动性认识和再创造,从而能自由地运用色彩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3]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色彩是专业基础课程,并在各种造型研究活动中具有共性。不仅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领域离不开色彩,而且与其他专业课程关系密切,互相关联和衔接着,共同支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其中,基础色彩课程还要对承袭了写实基础美术教育的学生进行绘画观念的转变与设计思维的渗透[4],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乃至将来的专业发展与设计水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历史不长,在色彩基础教育、色彩训练实践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目前还不能完全达到专业设计的现实要求,也不能完全切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造成了设计专业人才需求与基础能力培养上的脱节。[5]面对广阔的设计市场需求与艺术设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如何明确课程教学性质和地位,拓宽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模式,是培养适应市场竞争的设计人才的关键。[6]
2绘画色彩影响下的设计色彩教学问题分析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最早多依托以绘画为主的美术院校开设的,多数是按照培养绘画人才的思路开展教学活动的。其基础课程体系与绘画专业共用,色彩教学也基本照搬绘画专业的教学规程,并没有形成一套符合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特点的基础课程教学体系。[7]而我国绘画专业的色彩教学是沿袭前苏联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并没有涉及设计内容。按照专业培养的能力和素养要求,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绘画色彩强调的是感性处理,追求的是对自然真实表现;而设计色彩强调的是理性表达,追求的是对自然色彩的超越,实现主动认识和创造的境界。由此,艺术设计与美术绘画专业在色彩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沿用绘画色彩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被动反映自然真实而缺乏创新性,训练题材也过于狭窄,缺乏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衔接,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色彩构成课程被引进艺术设计专业中,才逐渐打破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但在低年级基础色彩的教学阶段,依然还存在如何平衡和处理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的问题。此外,承担基础色彩教学的教师,多数是从绘画专业毕业,由于教学思维和专业取向还没完全调整,与设计专业联系不够,缺少对设计本质的根本理解,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疑惑,无法充分理解眼下所学的色彩知识与往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有什么直接联系。[8]
此外,受绘画色彩教学思维的影响,有些院校认为经过高考选拔上来的学生一般都有较为扎实的色彩基本功,没必要在一二年级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再开设类似课程进行重复性的基础训练,于是把色彩课程的课时一减再减,甚至出现了由色彩构成课程取代其他色彩教学的趋势[9]。殊不知,为应对高考选拔的美术训练,多只是程式化的集中训练的教学结果,临摹、默写或写生,都以写实为标准,谈不上艺术设计的再创造。而且,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课程的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一般是由教师课堂讲授理论后,学生使用传统颜料,以手绘完成作品训练,缺少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教学。[10]从而不能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3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色彩课程教学定位
从教学规律来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否则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就无法得到充分保证。[11]从目前主要设计院校的色彩教学改革看,大多数都开展了对课时分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还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缘由,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对色彩课程,尤其基础色彩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定位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混淆不清。因此,在开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之前,首要解决的是对基础色彩进行准确的课程定位。
首先,充分认识基础色彩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作用和教学目的。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基础色彩教学介于写生教学和色彩设计教学之间,既具备绘画色彩的特征,又蕴涵色彩设计的基本思维和方法[12],主要帮助学生从色彩基础理论、实践训练进步到色彩设计运用。具体要求是掌握色彩审美标准和基本方法,提高色彩审美理解能力、色彩设计运用能力以及色彩再创造能力等,并与其他设计专业课程互相衔接,从而在设计实践中灵活运用。
其次,处理好与绘画色彩的关系,可以把基础色彩课程内容整合为三部分,即写生色彩、设计色彩和应用色彩。其中写生色彩的实质就是绘画色彩,主要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自然物象的能力,再现客观色彩。这部分内容既能加强学生的绘画基础和艺术感受能力,又能让新生入学有所适应。而设计色彩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与色彩归纳能力,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色彩与形象、色彩与心理的内在关系,从而为专业学习做好基础。[13]而应用色彩则着重训练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色彩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主观能动地应用相应色彩进行表现,其实质可看作是绘画色彩与色彩构成的过渡,逐渐从传统的再现型色彩向现代表现型色彩转换。
再次,进一步完善基础色彩课程的教改措施。第一,持续更新和扩展教学内容,既要关注绘画艺术领域的动态,更要关注艺术设计市场的变化,引导学生如何探索将各种知识巧妙组合的技巧,及时回应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对设计的要求;第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指导,为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尤其对于一些充满想象,看似怪诞无稽的习作或创意,都要给予保护、鼓励和指导;第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尤其要将传统的颜料作画与新型综合材料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训练积极性以及运用不同介质进行色彩训练的能力,从而创造出传统颜料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客观地讲,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无论是此前的工艺美术,还是现在的设计艺术,都非常重视色彩教学。教育工作者、设计部门对有关色彩教学改革所进行的思考也从未停止过。而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定位不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美术绘画专业传统教学的影响所致。因此,在对该课程的定位思考上,要基于与美术绘画专业的比较才能更为明确有效。通过厘清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差异,才能较为准确地确定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11] 张小纲.设计色彩教学的思考[J].美与时代,2004,(12):39.
[2] 许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的重新定位[J].艺术教育,2007,(1):5859.
[3][7] 李玉.设计色彩教学脉络的分析与研究[J].美术大观,2007,(3):136137.
[4] 胡天君.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色彩教学的新探索[J] .当代教育科学,2010,(19):63.
[5] 黄志刚.高职色彩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4)下:131132.
[6][10] 连晓君.探讨设计专业基础色彩的教学重心[J].科技信息,2008,(24):9.
[8] 刘强.浅析设计院校的色彩教学[J].中国轻工教育,2004,(1):36.
[9] 许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的重新定位[J].艺术教育,2007,(1):5859.
篇4
1. 课文编排总体情况
(1) 精简课文篇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下原来安排课文26篇,修订时,删除或移用他册13篇,保留13篇。现安排课文24篇,其中,新编入课文计10篇,分别是:《晨光》《叶子的眼睛》《特别好吃的饺子》《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水滴的旅行》《会睡觉的植物》《南极的主人》《中国红》《团团和圆圆》及《古诗二首(春晓、草)》。
删除的课文有的内容已经过时,不能反映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如讲述爸爸上业余电脑培训班的《好学的爸爸》一文,在电脑基本普及、网络连通世界的今天,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故被删去;有的则根据相同题材作了重新编创,如原一下《草原的早晨》一文删除后,在二下编入了同样是描写草原美景、展现草原人民生活画卷的课文《草原上的盛会》,保留原主题的同时,编入切合主题的新内容。
(2) 加大古诗比重。本次修订对课文中的古诗词作了调整和充实,依照《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目录”,从一下开始,每册直接编入3~6首古诗,或两首古诗组合出现,或以诗词故事的形式把古诗嵌入文章中呈现。第一学段直接编入课文的古诗由原来的7首增至13首,其中,一下直接编入课文的古诗有5首,分别是《春晓》《草》《咏华山》《悯农(一)》《悯农(二)》,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加强。
(3) 优化单元编排。本次修,单元编排进一步优化,表现在:一方面,每单元容量更趋合理。修订前,一下课文有6个单元,编排5篇课文的有4个单元,编排3篇课文的有2个单元。修订后,有4个单元编排了4篇课文,1个单元编排5篇课文,1个单元编排3篇课文,相比较而言,每单元课文篇数更趋均衡。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单元主题的统整,统整的路径包括体裁和题材两条线。如第二单元,《晨光》《春笋》《叶子的眼睛》《世界多美呀》都属写景类的课文,是一首大自然组曲,展现了新时序的开端、新事物的萌发之诸种情态,寄寓着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美好情怀;第四单元《乌鸦喝水》《咏华山》《司马光》《月亮和云彩》则讲述了一个个“聪明”“智慧”的故事,以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第六单元是科普单元,由4篇科学小品文组成,以文学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讲述科学知识;第七单元则弘扬时代主旋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单元整合并不拘泥,组元线索或明或暗,时显时隐,避免刻意为之的牵强附会。
2. 课文选编标准
苏教版教材修订时依然坚持“编选结合”的方式,新编入的课文有教材编者创作的,如《中国红》《特别好吃的饺子》《团团和圆圆》《水滴的旅行》;有教材编者根据相关材料改写的,如《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会睡觉的植物》《南极的主人》;也有教材编者遴选的作家作品,如金波的《晨光》、陈木城的《叶子的眼睛》。选编课文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1) 渗透国家意志。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是国之大事,课文应体现国家意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和,维护民族团结。新编入的《中国红》,书写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更是喜庆、热闹、祥和的民族文化符号的渗透,是浓浓中国情、拳拳中国心的隐喻与诠释,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团团和圆圆》以赠送给台湾的两只大熊猫为题材,寄托了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南极的主人》既写出了企鹅的生活习性、憨态可掬,又起到普及极地知识、培养极地意识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层融化,原本宁静的南北极被人类的需求打破,其蕴含的丰富资源以及航道优势等逐步受到重视,其战略意义愈发凸显,今天的学生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眼界。
(2) 彰显时代特色。《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苏教版小语教材修订选文,力求反映时展变化,体现时代精神,展现时代风貌,渗透现代意识。如《团团和圆圆》书写了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生动篇章;《特别好吃的饺子》以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儿童的欢聚,折射当今世界融合发展的趋势,渗透了“团结、友好、尊重、合作”这一人类的共同追求;《南极的主人》把学生的视线带到遥远的南极,让学生看到南极的勃勃生机,意识到生态平衡是时代的主旋律,两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体现儿童视角。即课文应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符合学生的发展和需求,能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启迪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对小学语文教科书而言,在课文中渗透国家意志、展现宏大主题,必须有相应的儿童视角,否则就不能为儿童所接受和理解。例如,民族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完全统一。在当前情况下,两岸统一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全体中国人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这种重大主题如何在课文中呈现?教材编者选取了“熊猫”作为契合点。熊猫是儿童最喜爱的动物之一,而“团团”“圆圆”又是两岸交流合作的“和平使者”,《团团和圆圆》既写出了熊猫的可爱,台湾民众欢迎的程度,同时也使学生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外,一下第四单元集中编排了一组科普文章,《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的表述,介绍了太阳系行星这一天文知识。《会睡觉的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探究有趣的自然现象,并用“睡眠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为了更好地生长”,提示学生要有足够的睡眠,以保持身心健康。
(4) 坚持文质兼美。语文世界是一个蕴含着美、展现着美的世界,如“语言的音乐美、文字的绘画美、词句的含蓄美、段落的匀称美、层次的节奏美、篇章的完整美、事物的形象美、人物的心灵美、意旨的哲理美、情感的真挚美、道德的崇高美等等”(王钦韶语),语文教学即是一个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重塑美和表达美的过程。对此,教材编写者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文化自觉,自然要选编文质兼美的课文为学生语言发展和精神成长打底子,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力求给学生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一下选入的《晨光》《叶子的眼睛》《世界多美呀》等著名作家的诗歌、散文,语言凝练优美,意蕴丰富,充满想象力,是学习语言表达、感受语言魅力的很好凭借。编入的课文《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会睡觉的植物》《团团和圆圆》等,经编者反复打磨语言,数次修改文稿,力求遣词造句准确、规范,表情达意生动、传神,思想蕴含丰富、隽永,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 阅读教材教学建议
1. 提倡“识读同步,寓识于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就要求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突出识字写字这个重点,因此,苏教版小语教材主张“识读同步,寓识于读”。
读书先要认字。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集中力量把全课生字音、形、义一次性解决好,然后再开始读课文。而“识读同步,寓识于读”则是以读为本,随着读书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对生字的音、义、形学习逐步深化。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原则,使字词的学习有了文本做依托,变得饱满起来;同时,阅读理解又以字词学习为抓手,通过字词的学习,提升语言的温度,促进对文本的理解和读书质量的提高。
经过一上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认字的本领,教师阅读指导时,主要是要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对不认识的字,放在课文中学,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识字的自动化水平。试想一下,如果用了20分钟的时间在黑板上识字、学词,然后再去读书,恐怕书是读不好的;而如果用了20分钟的时间“寓识于读”,多数学生可以把书读得正确、流利,这样,生字的音和义可能也不会存在多大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时把目光主要放在汉字上,遇到不认识和记不准的字,再快速扫视一下拼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注重教给学生这样一些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大大缩短识与读的距离。
需要强调的是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根”。第一学段的阅读课应该以识字为重点,甚至说,第一学段的阅读课,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多识字”也可能不算为过。因为打不好识字写字这个基础,就会给学生的语文素养造成“致命伤”。识字学习也绝不仅仅是第一课时的任务,应该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在阅读课内,一定要保证学生的写字时间,一二年级的写字任务最好都能在课内完成。如果“阅读理解”把写字“挤”到了课外,学生不但写不好字,而且可能会形成不良的写字习惯。
2. 提倡“书不读熟不开讲”
苏教版小语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说:“书不读熟不开讲。”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一般来说,学生不读上五六遍,是很难把课文读流畅的。张先生说的“开讲”,就是指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想一下,如果书没有读熟,磕磕巴巴,学生是很难把书读得有感情的。但是,不少老师对于“初读”已经“不屑一顾”了,他们或“一晃而过”,或“完全省略”,快速地进行了表情朗读“展示”。其结果,即使老师指导得很到位,学生的情感也被激发起来了,但由于认读没有过关,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碰到了种种障碍,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情感表达。另外,第一学段如果不打下扎扎实实的认读基本功,到了中高年级,有些学生认读可能仍有障碍,甚至小学毕业,有的学生还不能过好认读关。因此,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既是保底要求,又是难点之一。
由于一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且阅读视幅太窄,读书时即使没有生字,也可能会一字一顿地读。甚至有个别学生目光移动迟缓,有时一个字需要多次注视,还会出现反复重读或回读现象,这样就会把词语读破,把句子读断,难以形成连贯的语流,影响对语义的了解。这些现象必须及早纠正,建议老师们尝试以下办法,加强增大视幅的训练。
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注意品质。要求学生不读便罢,一读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做到“字字入目,句句过心”。通过口诵、耳闻、心惟,捕捉语言信息,学会自我调整、修正,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断句能力。在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来进行阅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认读单元。特别要引导学生借助口语经验,逐步提升断句能力,防止惯性与惰性等不良读书习惯的滋生,诸如不加思索的两字一顿地机械停顿、齐读中整齐划一的唱读等。再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块”的积累。对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教师要提醒学生有意注意,强化其信息刺激,整合认读单元。这在课后练习的“积累运用”中作了很多提示,如第19课《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课后“读一读”中,列出了“蒙着字帖描”“照着字帖写”“写一手好字”,可以先领着学生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读课文,就不会把这些词句读破了。
3. 提倡“表情朗读”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指导表情朗读是培养语感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在一年级尤其是这样。因为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特别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或用琐碎的问题一问到底,要坚持“好读书不求甚解”。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感的培养上来。而决定语感的生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表象。因此,指导学生表情朗读重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对词语的理解要与相关的事物表象联系起来。儿童的语言特征总是把词语概念和事物表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阅读,建立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践来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如能善于用课文中的词句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鲜明的语感也就产生了。比如,读第9课《咏华山》,课文中有“情不自禁”一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读寇准情不自禁吟诵的诗句,并联系寇准在山顶看到的景象理解诗句的意思,使学生感悟到寇准吟出的诗句,是由他看到的景象自然生发出来的。然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回忆自己遇到特别开心的事,忍不住要唱、要跳、要表现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悟了课文内容,而且对“情不自禁”的感悟也更加具体、真切。
(2) 用课文中的语句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由句子或句子组成的语段,往往表示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或事件、人物活动的片段。阅读课就是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过电影”,呈现表象和画面,通过课文语句所描述的情景,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事件、场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如读第3课《叶子的眼睛》,要借助插图,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让他们一边读、一边想,在脑海中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山上树木葱茏,清晨雾气迷蒙,阳光洒进了森林,树枝摇曳,晶莹的露珠一闪一闪,好像叶子的眼睛一眨一眨。这样,他们不仅能读懂课文的意思,能激起对美好情景的向往,产生对自然与生命的关心,同时也感受到语言的优美。
篇5
而今,针对上述情况,我把传统性极限定义进行重新设计,开门见山的突出解不等式|f(x)-A|
欢迎各大学教师用我这个定义在课堂上试验一下。
详细内容请看如下:
1.对于0
例1:求数x到点2之距离小于3但x≠2的数集。①用绝对值符号表示;②写出区间来;③画在数轴上。
例2:|x|>5,在数轴上画出这个数集来。
例3:x>4或x
例4:已知数列f(n)={}, n∈n+ ,求f(n)与数据3之距离小于的有几项?是哪几项?f(60)到数3之距离是否小于?
例5:已知数列f(n)={},问数列f(n)与9之距离小于有几项,有哪些项;对于以上,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
2.梁齐天数列极限的定义
2.1引入梁齐天数列极限的定义
(1)数列f(n)={3-} n∈N+ a1=2.9, a2=2.99, a3=2.999,a4=2.9999,a5=2.99999,a6=2.999999……,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大,无限制趋近于3,但不等于3,极大限制是3。
(2)数列f(n)={3+},n∈N+ a1=3.1, a2=3.01, a3=3.001,a4=3.0001,a5=3.00001,a6=3.000001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无限制逼近于3,但就是不等于3,极小限制是3。
(3)数列f(n)={},a1=2, a2=3.5, a3=2.67,
a4=3.33, a5=2.8, a6=3.17变化趋势为时而大于3,时而小于3,这时你就不能说它的极大(极小)限制是3了,但是它与前面两个数列有一个共同点是:就是f(n)也是越来越接近于3,并且无限制地趋近于数3的。
再接着看本题的答案:
我们可以再令L=、、……;代入到n>[]里去,就是n>,n>,n>……,分母的分数母子一颠倒,摇身一变便成了n>1000, n>10000, n>1000000,……了。
这就是说从第一千项起、第一万项起、第一百万项起……以后,所有一切的项都有|-3|
也就是说从第一千项起、第一万项起、第一百万项起……以后所有各项,所有的一切项都统统地有序地被逼近到直线y=3上、下身旁,但是就不能触碰落到直线Y=3上,
(因为若触碰并躺在直线y=3上,便有|-3|=0,||=0,=0,=0,1=0,这是
天大的矛盾,所以f(n)不能触落在直线y=3上)。数列f(n)之这些项被逼近在以直线y=3上、下旁,被逼近在一个以直线y=3为中轴线、向上、向下各延伸L个单位,总宽为2L,长度为足够长的长方形、条带形里,被覆盖、被关闭在宽度为2L,宽度无限制地变窄的条形长带里,f(n)被有序地,无限制地被逼近在直线y=3之上、下方,但又不能触碰到直线y=3,就这样被极其严格的限制着,这是一个非常奇怪而有趣的景象,取这话前面的那个“极”字,取这句话后面的那个“限”字,故名曰“极限”,因而数3就是数列f(n)之极限。
这上这种景象,若换成直线y=9,从前段的例5可知其没有这景象。
现在得出梁齐天数列极限定义如下:
已知数列f(n),n∈N+,又已知一个常数A,若对于对于任意小的正数L都能从f(n)与数A的距离|f(n)-A|小于L的不等式|f(n)-A|
f(n)的极限是A,就称数列f(n)收敛于A,若A不存在,则称f(n)发散,或称无极限。
(4)极限的特点:其一是f(n)无限制地接近,趋近于极限A;其二f(n)就是不等于极限A(除去常数列等)。
(5)“某正整数”
例如:|f(n)-A|
例题:求证:|lin |= n∈N+ ,
证明:令L为任意小正数,|f(n)-|
|-|
L是任意小的正数,所以是个大于2的正数,例如取L=,便有-2=10-2=8,所以是正数,n>[],所以n>“某正整数”符合定义,lim= (n+∞ )
(5)解题目的一个技巧:
前面在解到
2.2已知常数A,求证f(n)之极限是A,不外乎下面几个步骤:
第1:认定常数A是已知的;L是自己设的任意小的正数。
第2:写出不等式|f(n)-A|
第3:解这个不等式|f(n)-A|
第4:解出f( n)定义域的子区间特定类型的解,“某正整数”
第5:|f(n)-A|若不存在解的例子,就是出现矛盾的式子,例如分母为0,偶次根号下是负数,项数n
还有一些f(n)明眼一看便知其无解,例如f(n)=sin,
当n0时,f(n)时而等于+1,时而等于-1,所以可以判定f(n)无极限。
3.当xX0时,梁齐天f(x)极限定义
我们用下面一个f(x)来讨论
Y= f(x)= ,x≠2,这个函数在x=2时,分
母为0,f(x)无意义,但在去掉x=2时的区域内都有意义,我们只研究在以x=2为中心,一个去掉x=2这点为空中心的邻近小区域内研究,这个以x=2为空中心的小区域叫做点x=2的一个去心邻域,即是以x=2为空中心的区间,那解出或存在什么类型的解呢?我们知道数列f(n),n∈N+ ,f(n)定义域是0
设函数在f(x)在点X0的某去心邻域内有定义,又已知常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L(不论它多么小),都能从f(x)与A的距离的不等式
例题1、求证:lim=10((x2)
证明:使用定义,令L是一任意小的正数,写出不等式如下:
中的那个f(x)定义域里以x0为空中心的一个子区间解,上述解的对应f(x)的值无限制地趋近于10,符合极限定义,
所以lim=10(x2)
例题2、证明lim ≠21,(x1)
证:令L为任意小的正数,
|-21|
集,即是全部之解,不再有其它之类的解了,更不存在f(x)的去心邻域里以x0=1为空中心的子集合做为解了,即是不存在0
限定义,它是不符合的,所以lim ≠21(x1)
例2、定义中的|f(x)-A|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f(x)-A|
国际上的教科书里,上面的L多用希腊字母“ε”表示。
4.当x∞时梁齐天f(x)之极限
例如:f(x)=(当x∞);极限显然是0。
我们知道x+2=0,x=-2时f(x)无意义,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人为地把它的定义域修饰为一个关于原点0为对称的一个美丽的定义域,而不影响讨论当x∞时f(x)之极限。例如可令定义域为x>5或x5,其f(x)与数0之距离小于ε,|f(x)-0|5的一个真子集,即为|x|>“某正数”>5……因此得到定义如下:
设函数f(x)当|x|大于某一正数时有定义,又已知一个常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不论它怎么小),都能从f(x)与A之距离小于ε的不等式|f(x)-A|“某正数”之类型的解,那么常数A就叫做函数f(x)当x∞时的极限,记为lim f(x)=A或f(x)A(当x∞)。对于其他类型之极限皆可仿照上面讨论之。
5.附注说明:由上可知,使用梁齐天极限定义证明某数是f(x)之极限皆是很顺利的,就是在证明复杂的问题也是很得心应手的。例如在证明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之有关定理时,即是:如果极限lim f(x)(xx0)存在,{xn}为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一收敛于x0的数列,且满足xn≠x0 (nN+),那么相应的函数值数列{f(xn)}必收敛,且lim f(xn),( n+∞)= lim f(x),(xx0)。详见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六版上册P37。
证明:设lim f(x)=A,所以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0,总能从不等式|f(x)-A|
又因lim xn=x0,( n+∞),任意给定一个ε’>0,不妨就设ε’=δ。所以|xn-x0|
又因为{xn:0
{ yn: yn= f(xn) } { y: y= f(x) }……④
由于①②③④,所以|f(xn)-A|
笔者还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到了以后适当的时候,是否可以把此定义上升为定理?因学生习惯用判定定理去解决问题,此事以后再说。
篇6
高新技术在国外一般称之为高技术(HighTechnology),而在我国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高新技术是具有国际可比性的高技术的概念,广义的高新技术,则包括“高技术”和“新技术”。
高技术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国内外目前关于高技术、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业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定义,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关于高技术,有以下一些代表性观点:
美国学者的定义。美国学者D.Crane指出:应用研究如果同科学有联系,那么它有时被称为高技术;如果没有联系,它就被称为低技术。美国的J.Utterback认为:高技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所指,冷藏技术、电器、汽车和航空技术,都曾是不同时期的高技术,高技术不局限于电子学、计算机、生物工程、材料、激光、海洋工程等六个领域。美国《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增补9000词》定义高技术是:使用或包含尖端方法或仪器用途的技术。
日本学者的定义:建立在当代尖端技术和下一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即为高技术。日本学者津曲辰一郎认为高技术是经济过程中的主导技术,他将高技术定义为下述技术的总称:①为提高现有商品功能的必要的中心技术;②具有能赋予产品以新功能的主导技术;③构成下一代产品基础的技术。
国内学者的观点。高技术是指能带来高效益、具有高增殖作用,并且能向经济和社会广泛渗透的技术,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涌现的新技术群的核心。王伯鲁提出枚举定义法,即当代高技术领域是指: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与机器人、生物技术(包括制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包括核技术)、航空和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高技术应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不同时代的高技术内涵是不同的。现代高技术应反映如下3个方面的要求:
从技术的结构看,高技术是尖端技术,其主要原理建立于人类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技术,这一点有别于传统技术,传统技术是经验的积累;从时间上看,高技术是新技术,是以最新成就为基础的技术;从与科学的关系来看,高技术是基于科学的发现而产生的技术,即高技术是Science-based技术。
因此,高技术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最新尖端技术。必须强调,新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新技术仅仅代表了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对新颖的技术形态,而不是技术内涵的革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高技术,是指运用当代最新科学知识和尖端技术而形成的技术群,它们构成新一代产品的基础技术和主导技术,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具高增殖作用和广泛的渗透功能。
2高新技术产品的界定
美国科学基金会的定义:高技术产品是指每1000名职工中有25名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并把3.5%以上的净销售额用于研究开发而生产的新产品。
美国商务部依据某类产品销售额中R&D支出的比重和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为标准确定的高技术产品为:①导弹以及航空器;②无线电及电视接收设备;③通讯设备;④电子元器件;⑤飞机及零部件;⑥办公设备及计算、会计仪器;⑦军械用品;⑧医药制品;⑨工业用无机化工制品;⑩专用设备及科学仪器;(11)发动机及涡轮机;(12)塑料材料及其合成制品,合成纤维及其他人造纤维(不包括玻璃制品)。美国海关合作理事会在以往对高技术产品定义和分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定性分析,对高技术产品进一步筛选,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产品定义为高技术产品:①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②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据此所确定的技术10大领域为:①生物技术;②生命科学技术;③光电技术;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⑤电子技术;⑥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⑦材料设备技术;⑧航天技术;⑨武器技术;⑩核技术。
广东省“高技术企业统计方法研究”课题组认为:符合下述条件的①、②、③、④中的任一项及⑤、⑥两项者,即为高技术产品:①(在国际或国内)首次应用新科学原理生产的产品;②(在国内或省内)首先应用我国独创的新工艺或国际上最新工艺,并使产品质量或功能或劳动生产率、成本有显著改进的产品;③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生物品种,并使质量或劳动生产率或成本或功能有显著改进的产品;④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公布的高技术产品目录;⑤符合国际标准或技术先进国家标准,若无国际标准,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符合国家、专业、地方或企业标准;⑥达到本年代技术先进水平。
我们认为,所谓高技术产品,是以高技术为主导技术而生产的具有新的用途和性能,或质量、劳动生产率、成本有显著改进的产品。
3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
美国方面的研究。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定义:研究试制费和科技人员与职工总数的比例,比整个制造业高出1倍以上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国立科学财团的定义为:研究和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为3.5%以上,职工中每千人中有25人以上的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商务部的定义为:研究开发费用在总附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而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总职工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学者纳尔逊(R.Nelson)在《高技术政策的五国比较》一书中指出:所谓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以大量投入研究与发展资金,以及迅速的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美国学者戴曼斯叙(D.Dimancescu)在《高技术》杂志上指出:对高技术企业的定义,主要依据两大特点: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高;二是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投资比例高。这两大特点又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东西,即知识密集,这是高技术产业的一个必要成份,也是技术持续创新的必需。美国学者杜迪(F.D.Doody)和芒塞(H.B.Muntser)认为,高技术部类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类体现出高增长率、高额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高附加价值、强烈的出口导向和劳务密集(这里专指高技能的劳务)的生产技术公司。
在英国,高技术产业被认为是一组包含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许多位于科学和技术进步前沿的其它技术的产业群体。
法国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当一种产品使用生产线生产,具有高素质劳动力队伍,拥有一定的市场且已形成新分支产业时,才能称其为高技术产业。
在加拿大,高新技术产业被定义为是一种技术水平相对高的生产部门,这种相对高的技术水平通过劳动力的技术素质或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来反映。
在澳大利亚,科学与技术部将高技术产业定义为投入大量研究与开发经费,与科学技术人员联系紧密,产生新产品并且有科学或技术背景企业的产业。
在日本,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定义为: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技术密度高,技术革新速度快,且由于增长能力强,能在将来拥有一定水平的市场规模,能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波及效果的产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R&D密集度(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将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
《欧盟科学技术指标报告》把有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国际竞争能力,有较大的就业潜力,同时R&D投入高于所有部门平均水平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化工产品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科学仪器制造业等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或先导产业。
在中国,目前采取的主要是概括法,也叫例举法,即按技术类型定义高技术产业。《中国科技产业》公布的目录包括:①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②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③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④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⑤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⑥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⑦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⑧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⑨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⑩医药科学和生物科学工程;(11)其它的新工艺、新技术。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具有以下4项特点:
它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所用的设备、材料涉及到现代技术领域的许多尖端成果;它是资本高度密集型产业,其科研费用和设备投资大,产品的附加值高;它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科技开发人员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经营管理人员;它的产品具有国际性和前景良好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技术产业是指由高技术成果转化形成的具有知识密集、R&D投入高、附加价值高、增长速度快、技术进步快等特征的先导型产业。
【参考文献】
1蔡莉,王新.高技术产业的划分及发展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篇7
【关键词】课程;课程改革;高等学校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作为高等教育学一个重要的理论,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它就形成了不同的课程观。
一是认为课程就是教学科目。这种观点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我国古代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术六艺。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众多教育学教材也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然而,这种定义只关注教学科目,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性表现、个性培养以及师生互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大影响的维度。现在我国各地的课程改革,已把活动和社会实践列入正式课程,这说明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是不周全的。
二是认为课程就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这一定义把所有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都组合在一起,以期对课程有一个较全面的看法。例如,我国有学者认为:“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程有量、质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相对说来,这个定义考虑得比较周全。但是这一定义本身也存在疑义。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安排作为课程的主要特征,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而不是放在学生实际的体验上。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个性品质的影响,而不是教学活动本身。
三是认为课程就是学习经验。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是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经验是学生在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的思考中形成的。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学习者,他们从同一活动中获得的经验都各不一样。所以,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作了些什么。也就是说,惟有学习经验,才是学生实际认识到的或学习到的课程。这种课程定义的核心,是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二、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原因
高等学校从产生以来,课程就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到了现代,有意识地进行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首先,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张了高等学校的职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依次扩展了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职能。这一职能上的变化,必然要求课程也随之变化,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向多样化发展。
其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改变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类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多种类型。因此,课程的安排也随之做出改变,对高等学校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新的问题。
再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受到怀疑,对整个教育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然也带动课程做出相应的变革。
(二)知识的激增加速了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
知识的激增要求高校课程作出一些变革。一是数量上的,即在课程中吸收新鲜事物,使课程内容跟上时代步伐。二是质量上的,即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寻求那些最基本的、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并使之结构化,这是当代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
(三)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高校课程不仅要符合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满足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必须符合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要求,满足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一点无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当代都得到了某种形式的认可。如何根据精神文明的需要恰当地安排高校课程,特别是那些关系人才基本素质、修养和人格的普遍课程,一直是当代各国高校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关于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正确对待通与专的关系
西方所提倡的通识教育或“通才教育”,被认为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所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其最终目标是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因此,课程的设置首先应当从简约性出发,关注科学性和前沿性。选择最能代表学科核心内容的课程,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学科的主题精神,了解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其次要注意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相互渗透与贯通。我们强调通识教育并不是说就要排斥专业教育,而是应该以通为基础,在通的基础上关注专,使通与专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使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重视隐性课程的发展
隐性课程既非课内学科又非课外活动,而是第三类课程,即校园文化建设,它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氛围、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隐性课程使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以及同伴之间的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隐性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重视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运作模式中,教师仅仅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无权也无力探讨“教什么”的问题。然而,教师并不是他人思想的被动传授器,应该反思注重知识掌握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的课程目标是否合理;反思由专家制定的课程内容是否合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选择、改编和整合等方式进行改造和重构。其课程角色应该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把课程理解为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的整合体,下大力气推进我国课程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合理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对食用菌概念的明确定义,文献记载最早的是杨庆尧先生的《食用菌生物学基础》:“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一类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具有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诸如羊肚菌、牛肝菌、鸡枞(应为斜土旁)菌、蘑菇、口蘑、香菇、草菇、侧耳、木耳、松乳菇等。”[14]杨新美先生在《中国食用菌栽培学》中描述的定义为:“食用菌是一类子实体肉质或胶质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常只包括少数几种子囊菌,绝大多数种类是担子菌。担子菌中又以蘑菇目或称伞菌目(Agaricales)为最多。”[18]黄年来先生在《中国食用菌百科》中对食用菌描述的定义是:“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MacroscopicFungi)。通常也称为‘菇’、‘菌’、‘蘑’、‘耳’。约90%的食用菌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少数属于子囊菌纲(Ascomycetes)”[12]。GB/T12728-91《食用菌术语》标准中对食用菌的定义是:“指可供食用的一些真菌。多数为担子菌,如蘑菇、香菇、草菇、牛肝菌等。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16]。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国家标准中对食用菌的定义是:“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常包括食药兼用和药用大型真菌。多数为担子菌,如双孢蘑菇、香菇、草菇、牛肝菌等。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16]”。2009年出版的《中国食用菌产业科学与发展》书中的定义是:“食用菌(ediblemushroom)是指可供人们食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它们具有肉眼可见、徒手可采、具不同形状的子实体。这些子实体或者生于地上的倒木树桩、粪草土壤、植物根茎上面或者生于地下土壤中,俗称‘菇’、‘蕈’、‘蘑”、“菌”、“耳”、“芝”、“伞”等。如平菇、香菇、白灵菇、草菇、大杯蕈、榛蘑、口蘑、松口蘑、猴头蘑、羊肚菌、块菌、木耳、灵芝、黄伞等。从药食同源这个意义上讲,广义上的食用菌包括食用、药用和食药兼用三大类用途的大型真菌;狭义上仅指作为蔬菜食用和食药兼用的种类,不包括药用种类。常见的食用种类如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木耳、金针菇、草菇等;常见的药用种类有灵芝、茯苓、猪苓等;常见的食药兼用种类有冬虫夏草、猴头、银耳、灰树花等”[19]。被我们现代称为属于大型真菌的“食用菌”,包括许多种。古代人们对这一类生物的称呼十分多样,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称呼,由于它们的种类繁多,形态多样,我国古籍中有文字记载的就有菰、蕈、菌、芝、耳等。这些词多数不是专指一种,而泛指几种或相近的一类。食用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称或单元,而是一个专业术语,其区别特征是食用的大型真菌。
食用菌的同义现象与上位概念
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concept)表示属概念或整体概念的概念为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concept)[20]。食用菌的上位概念有下列3个被广泛应用。大型真菌(macrofungus)真菌(fungi)是一类不分化为根、茎、叶,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不产生维管束,以孢子进行繁殖,因没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故必须依靠现成有机物质维持其异养生活,常常以具有分枝丝状体的菌丝(Hyphae)为重要特征的生物类群。真菌以其营养方式,大致可分生存于活的生物体上的寄生性真菌和生存于腐朽物质上的腐生型真菌两大类。其中,大部分真菌为腐生型,当然介于寄生性和腐生型两大类间还有不同程度的中间性真菌。肉眼可见的真菌为大型真菌,大型真菌中的种类以其对人类的用途可分为食用真菌(简称食用菌)、药用真菌(简称药用菌)、有毒真菌(简称毒菌)及其它。“大型真菌macrofungus子实体肉眼可见,徒手可采的真菌。”[16]以大型真菌冠名的科技文献很多,如《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21]。蘑菇(mushrooms)《中国食用菌百科》讲:“蘑菇一词含义多样。通常是泛指具有肥大子实体的担子菌或子囊菌,包括肉质伞形的牛肝菌,球形的马勃,头状的猴头菌,马鞍状的马鞍菌及非肉质的灵芝、栓菌等。狭义的蘑菇仅指担子菌和伞菌目真菌,尤指双孢蘑菇(A.bisporus)及其近缘种四孢蘑菇(pestris)及大肥菇(A.bitorquis)等。”[12]使用广义蘑菇概念的科技文献,如刘波的《蘑菇》[22],邵力平等编著的《中国森林蘑菇》[23]。这些文献中记载的是多种大型真菌。使用狭义蘑菇的科技文献,如浙江农业大学编著的《蘑菇栽培技术手册》[24]、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编著的《蘑菇栽培技术》[25]等书中的蘑菇,就是专指双孢蘑菇的。数目繁多的蘑菇,依据对人类的关系又分为“食用蘑菇”和“毒蘑菇”,使用这两个概念出版的科技图书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著的《食用蘑菇》[26]与《毒蘑菇》[27]。国家标准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规范蘑菇术语的定义为:“蘑菇mushroom大型真菌的俗称。见大型真菌。按用途分为食用菌、药用菌、有毒菌和用途未知四大类。多数为担子菌,少数为子囊菌。”[16]英语“mushroom”一词被翻译成蘑菇。对我国人民而言,蘑菇就是指各种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晚清《家菌长养法•蕈种栽培法》一书提要中就讲:“菌俗名蘑菇。”[28]“蕈即菌也。”[28]可见,在晚清时期我国把“菌”、“蕈”同“蘑菇”一样,都是指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有许多种。对欧美人来讲“mushroom”过去主要指“双孢蘑菇”,因为他们长期以来只栽培双孢蘑菇。由此,我们现代有些学者曾把“蘑菇”这一术语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蘑菇与大型真菌同义,狭义的蘑菇专指双孢蘑菇及其近缘的栽培种,如上所述。把“蘑菇”概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使用起来容易混淆,给交流带来有许多不便。因此,建议以后不要把“蘑菇”这一概念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按照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规范的,用“蘑菇”一词时就是与大型真菌同义,它包括许多种。双孢蘑菇就称双孢蘑菇,不要简称“蘑菇”。蕈菌(mushrooms)国际著名食用菌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张树庭教授对蕈菌有科学的定义,在他所著《食用蕈菌及其栽培》一书中做了论述:以往人们将英文mushroom译成蘑菇或食用菌,译义不很恰当。例如中国人对木耳、银耳和灵芝并不称之为蘑菇;而所谓的食用菌在习惯上又不包括诸如面包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等实际可食的菌类。凡此种种,造成了名称与含义的不相符。为了“名”正“言”顺,有利于蕈菌方面的研究,使之与细菌(Bacteria)、放线菌(Actinomyces)、酵母菌(Yeast)、锈菌(Rust)、黑粉菌(Smut)、真菌(Fungus)等菌类名称相对应,著者将广义上的mushroom称为“蕈菌”,将研究蕈菌的学科称为“蕈菌学”(mushroombiology)。著者认为,蕈菌是指那些具有显著子实体并可资鉴别的大型真菌。所谓大型真菌,是指其子实体肉眼可见、双手可摘者。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称为“食用蕈菌”(Ediblemushroom);具有药用价值的为“药用蕈菌”(medicinalmushroom);著者将这两类蕈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价值用有诗趣(poetically)的语言概括的描述如下: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对于那些具毒性的大型真菌称为“有毒蕈菌”(Poisonousmushroom)。此外,还有一些功能未明的蕈菌尚待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其归属的其它蕈菌(othermushroom)。这种区别是相对的,因为许多蕈菌是可食、可补亦可药用[32]。蕈菌学(mushroombiology或mushroomscience)是研究蕈菌(mushroom)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真菌的现代学科,是关于蕈菌(mushroom)栽培原理和实践的一门科学。为了建立指导这个学科将来发展的原理,需要有系统的研究——这与其它分支学科一样。这种系统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还包括栽培实践的各个方面。任何一种作物成功的生产,都要建立在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9]。
关于“菇菌”和“菌类”“菇菌”是一个造的新词,是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食用菌出版物和蘑菇“科技馆”等领域刚刚出现的。“菌类”是一个使用了很久的词汇,它的起源虽然很难考证,但至少在明代的《亘史钞》中已经使用了,在《亘史钞》里“菌类”是《广菌谱》的前身,讲的是多种“大型真菌”。在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对生物微观领域认识的不断深入,给“菌类”概念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在生物科学发展的今天“,菌类”包括细菌、黏菌和真菌[30]。近年来使用“菇菌”一词的,如1977年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湖南省副食品公司菌种场合编的《湖南主要食用菌和毒菌》一书中,在第一章第一节中的一级标题用了“菇菌的食用价值”[9]。199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食用菌百科》中在栽培史部分使用了“菇菌文化”、“菇菌字源学”[12]等词汇。食用菌科技图书的书名使用“菇菌”,是199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菇菌生产技术全书》[31];2003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又出版了《菇菌栽培手册》[32];2004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新世纪菇菌生产技术丛书•蘑菇生产全书》[33]等系列食用菌著作。在这几本书中仅看到《菇菌栽培手册》在前言中对“菇菌”一词作了解释:“人类对真菌的认识和利用,开始于对大型真菌(Largerfungi)的研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菇菌’(mushroom)”[32]。“能形成大型子实体的菇菌约10000种,绝大部分是担子菌,一小部分为子囊菌”[32]。从这个定义看,“菇菌”与“大型真菌”是同义词;但从这些书的内容看“菇菌”又酷似“食用菌”的含义。根据《食用菌术语》国家标准及我们习惯的用法,“大型真菌”与“食用菌”的关系,不是同一个层级的概念。“大型真菌”是上位概念,“食用菌”是下位概念。“大型真菌”不仅包括“食用菌”,还包括“药用菌”、“毒蘑菇”以及其他。由此可以看出,菇菌是一个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的新词,这个新词又与其他几个常用的术语同义,如“大型真菌”“、蘑菇”“、蕈菌”等。2010年出版的《中国菇业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一书中,既把“菇菌”对应于英语“mushroom”[34]。又把“菌类”对应于英语“mushroom”[34]。我国早把汉语“蘑菇”一词对应于英语的“mushroom”,《大典》又把新词“菇菌”、老词“菌类”均对应于英语“mushroom”,这不仅说明《大典》本身使用术语混乱,同一部著作中同一个英语词汇对应于两个汉语词汇,而且“菌类”对应于“mushroom”也不符合现代生物科学的进展给“菌类”赋予的新义。《大典》把汉语“菌类”对应于英语“mushroom”,如果在我国尚未引入近代生物科学以前,还没有使用显微镜,我们还不知道有细菌、黏菌的历史时期还可以,可惜那个时代的近代生物科技包括“mushroom”一词还未传入我国,在“菌类”已包括细菌、黏菌、真菌的现代科学认识的今天,再把“mushroom”对应于汉语“菌类”,恐怕是“时过境迁”“、名不副实”了。新词“菇菌”的使用,还不符合我国对于创造新词的有关规定。对于科学新词的提出和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中明确规定:贯彻科学性的原则”中:定名应准确表达单个概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属性。”及对不科学的,易引起概念混乱的名词应予以纠正。”[38]又如科技新词定名与”中规定:科技新词是指国内外近年出现的代表新概念、新理论、新物质、新技术、新工艺等范畴的科技名词。”[35]与科技新词工作分为‘试用’和‘审定公布’两步进行”[35]等等。这些原则和方法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各行业都应该遵守执行的,“菇菌”一词的内涵既不是新概念,它的出笼又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精神。发展食用菌科技就会有新的概念、新的术语不断出现,但应严谨、准确、科学,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给以准确的定义。当一个“概念”已经有对应的名称使用时,尽量不要再造与其同义的新词为名称。一个概念有多个名称时,最容易造成混乱。尽量向“一个概念仅确定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规范的中文名称”[38]的原则靠拢。
规范食用菌术语
篇9
摘 要 本文从“体育科学”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对“体育科学”的不同定义,分析了不同定义下的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属性,结合现有观点和笔者本身思考,对“体育科学”进行了较为清晰、科学地定义。然后,本文就“体育强国”的概念,从其演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清晰与科学地定义。结合上述两种概念及其各自的研究对象,文章着重分析了体育科学在建设体育强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体育科学 体育强国 概念 关系 地位 作用
一、体育科学的概念
(一)国内外流行的体育科学观
“日本的《大日本百科事典》认为:体育科学就是把指导体育实践的各种课题系统化, 或者把关于体育的特点、历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化。原联邦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从单项学科的各个角度, 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研、学说和实践体系。而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则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体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
于国内,“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是这样定义的:体育科学是整个人类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由袁伟民主编的《体育科学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系统的学科群。”
(二)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属性
本文认为,该定义在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的阐述上本身是互相矛盾、不是自洽的;对于其属性,该定义认为体育科学是科学研究。而原联邦德国《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为“体育单项学科”,而认为体育科学的属性是“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研、学说和实践体系”。本文认为,该定义不仅解决了上述日本《大日本百科事典》研究对象的不自洽的矛盾,而且对于“体育科学”中的“科学”的概念进行了全面、清晰的表述,即体育科学应该是科学体系,因此包括科学理论与知识体系、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或科学技术)三个方面。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对于“体育科学”概念发展的贡献在于,它认为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体育现象”和“体育规律”的统一。而该项定义的不足,是将体育科学概念狭义化,认为体育科学仅是体育的“知识体系”,而忽略了其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属性。
(三)体育科学的科学定义
本文对体育科学的定义参考了柴王军等人《论现代体育科学概念》一文。体育科学通过对体育这一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现象研究,进而揭示体育的本质和规律的、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体系,包括体育科学知识、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科学技术三部分,是三者的有机统一。
本定义将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两个层次——体育现象和体育本质与规律,反应了体育科学的一般认识规律与过程,揭示了研究对象自身固有的现象与本质的哲学规律。同时将体育科学的属性定义为“科学体系”,认为体育科学不是“科学”,而是“科学体系”。因为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将科学分为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医学、农业科学、工程技术五大类,很难将体育科学单独划归其中的某一类甚至某几类(除农业科学外)。兹例证之,运动医学属于体育科学,同属于医学;运动生理学属于体育科学,同属于自然科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属于体育科学,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等等。由此,体育科学不仅仅是某门科学,而是涵盖了多门科学的综合体系,因此称之为科学体系。
另外,本定义着重强调了,体育科学是科学体系,包括了体育科学知识、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科学技术三部分,而且不仅仅是三者的线性叠加,而是其有机组合。
二、“体育强国”的概念
(一)“体育强国”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一切概念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体育强国”这一概念的形成是大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不断认识的结果。“体育强国”这一概念的起源与演化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后至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体委于1979年2月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会议,适时提出了“体育领域应及时地从过去抓政治运动转移到抓体育业务工作中来,转移到攀登体育高峰上来”的发展思路,并做出了“国家体委和省一级体委要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发展方针,这一阶段我国体育事业的重心在于竞技体育。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和举措的实施,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以1982年印度新德里第9届亚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为代表的国际比赛中,我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的实力。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北京十一届亚运会、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及二十一世纪初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 雅典奥运会中国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竞技体育高度发展,在世界上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这奠定了中国体育大国的基础。
4.2008年奥运会至今
2008年奥运会我国不仅取得了金牌榜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更重要的是在这场奥运会的申办、准备与举办过程中,不仅体现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还体现了我国在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与科技、体育基础设施等等各领域的成就。
(二)科学的“体育强国”的概念
本文认为“体育强国”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本身,由于体育是自然与人文社会现象的统一体,因此体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等等各个领域都有一席之地。在此仅例举体育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简要说明之。根据功能论的观点,体育运动是社会压力的“减压阀”,因此开展群众体育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减轻个人心理压力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体育是一个开放的、外延的概念。
结合以上分析,体育强国可定义为“以增强国民体质为本质,体育法制为保障,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先导,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协调发展,体育事业与国家各项事业紧密联系并协调发展,体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强的国家”。
三、体育科学与体育强国关系初探
本文的题目是《试论体育科学与体育强国》,其中“与”字内涵并非意味着对体育科学与体育强国两个概念分别进行论述,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暗示了二者内在的关系。由于“试论”,仅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简要地探讨,在探讨中,我们强调体育科学对体育强国的单向关系——体育科学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体育强国背景下的体育科学,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本文认为,体育强国建设中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体育科学,二是公众,三是政府与社会团体。其中体育科学的地位是理论指导,公众是参与主体,政府和社会团体是引导者和管理者。
下面结合史康成《体育科学的使命与追求》提出的体育科学的使命与本文提到的“体育强国”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具体分析体育科学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史康成认为,体育科学应有以下使命:
(一)以社会化为方向,加强全民健身领域的科技进步
这项使命与体育强国建设中核心工作——增强国民体质契合。国民体质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系统化的知识——体育科学理论来指导,需要针对我国国民体质与影响我国国民体质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亦即需要体育科学研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体育科学技术来指导,以达到有限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二)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推动运动训练的科学化
这一点主要对应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不同于群众性体育和学校体育,是以追求更快、更高、更远为目的体育形式,这里尤其需要体育科学对运动人体科学进行研究,指导科学地竞技运动训练。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强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研究,大力推进体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
针对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需要加强体育经济尤其是场馆经济的研究,调动社会资源与社会参与,大力提升体育设施总量。对于质量低的问题,应该加强体育科学中相应的器材研究,以合理的工程技术手段改进场馆设施。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数学教学;应用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进入了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把教学媒体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有效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人机交互是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在交互式教学环境中可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根据多年来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我从以下几方面对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 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被动的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的学好数学。将多媒体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在讲“曲线的凹凸定义”时,可以设计先在屏幕上出现凹和凸两条曲线,然后分别以动画的形式从左到右出现曲线上各个点的切线,引导学生总结曲线的凹凸定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而且让学生由好奇产生兴趣,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2 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知道学生的基础、能力客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就能适应个别化的教学。首先在教学软件的编写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其次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学习过程进行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与老师实时交互,把被动的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求知过程,更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由教师单一的讲解、课本习题枯燥的练习,上升到人机交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最显著的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和学生形成一种图文声色并茂、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
数学是一门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学科,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因此,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使所授知识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利用语言、板书、动作等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也会借助实物、模型、挂图、实验等教学辅助手段来演示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些教学辅助手段目前仍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它们的局限性,这些只能演示静态的内容,而要展示动态的内容便无能为力了。多媒体计算机不但具有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功能,而且还能演示动态的内容,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多媒体计算机能使教学中的内容形成多元的立体结构,结合特写、放大、颜色等手段,再用文字、公式、定律等说明,就能配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部分。运用动画功能能够直观显示物体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在那些关键性变化的地方,可以采用定格,分离出重要内容进行分析,也可以把变化过程慢放,配以文字说明。利用计算机的演示优势,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设计成生动、形象的演示过程,很多难于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懂,学生易于把握教学重点。例如:在讲“导数的定义”时,利用计算机演示过x0点的割线到切线的变化过程,学生便很容易理解随着x无限趋近于0时,y与x比值的极限等于过x0点的切线斜率。生动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导数的定义有了深刻的理解。
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还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把难以理解的以及不易观察到的内容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氛围。
4 简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绘制图形,例题板书,演示操作等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源丰富,交互性强的特点,可以使这些教学环节所占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定积分的应用”时,求平面图形的面积需要作出围成图形曲线的函数的图像,在以前的教学中,只能由教师在黑板上找到几个特殊点作出草图,缺乏学生的参与,缺乏说服力。而利用Authorware的内部函数和脚本语言编程实现动态作图,不仅能进行描点法画函数的图像,而且输入初等函数的参数即可绘制图象,适合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同时也节省了作图的时间。
5 运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突出辅
虽然多媒体计算机的优点是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但是在使用时也要注意,计算机科学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要突出其辅助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时,主要依赖教师如何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将课本知识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教学过程是复杂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任何机器也代替不了的。因此,要适时、适度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