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监管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篇1

关键词:银行证券业务监管;信息不对称;银证混业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218-01

1 银行证券业务法律监管的概念

对银行证券业务的法律监管是通过设定法律、法规来对银行证券业务活动进行直接限制和约束的一系列管制和监督行为,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银行证券业务的运行。从而通过立法、司法使得颁布的法律、法规对金融体系产生法定的约束力,依靠法律制度、法律规定来实现对银行证券业务的监管。这里的的法律制度和规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针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直接监管法律规定和针对金融机构的间接监管法律规定。首先,它针对金融监管机构如何科学高效进行监管有法律规定,使金融监管机构合法利用行政权力对银行证券业务活动实施规制和约束,即政府监管。其次,它针对银行或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如何从自身制度设计来实现金融监管目标也有相关法律规定,通过设定规则来规范金融机构的运行,使金融机构既适应市场化要求,又能达到监管目标,即市场化监管。

2 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可行性

2.1 银行具备参与证券业务的条件

关于混业经营的条件,分为市场条件和法律政策条件。市场条件是指市场主体和市场状况的发育程度,能够满足混业经营的要求;法律政策条件是指法律和政策对混业经营的态度较为宽容,至少不应该设置混业经营的实质。

从市场主体来看,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较完备法人治理结构的市场主体,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相应的还要兼顾到安全性和流动性等问题。多数商业银行都能将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作为自身的经营决策原则。这就使得银行在跨营证券业务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流动运行的更加自然顺畅。

2.2 银行业与证券业的既有联系为银证混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银行业为证券业进行基金托管。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银行“非中介化”现象的出现了。传统的银行业务受到很大的挑战,银行开始探索拓展中间业务、表外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资基金托管,是加强银证业务合作和融和的重要环节。从商业银行营利性目的来看,由于基金托管费用是银行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未来基金的代销业务有可能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盈利支撑点,因此各大银行都积极争取希望取得基金的托管人资格和代销资格。

银行为证券公司提供融资支持。银证业务的开通,为证券公司筹集资金提供了渠道,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合建立起资金的桥梁和通道。银行集中了巨额社会闲散资金,银行业频繁的并购活动使银行平均资本大幅增加,资金优势明显增长,为其跨营证券业务提供了资金条件。

3 银行证券业务监管的必要性

(1)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控制失灵”要求银行证券业务监管。

银行业自诞生之初便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银行家们也深深意识到这一点,许多跨国银行的管理层很早就试图在银行内部构筑防范金融风险的“防波堤”,但即使是采取了措施,在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过程中,银行内部监管仍然普遍存在着控制失灵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银行缺乏来自管理层的监督和必要的责任机制,没有在银行内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近年来主要的银行危机均毫无例外地反映出这一通病,出现问题的银行往往管理松弛,董事会和银行管理层对银行内部控制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督,更重要的是在管理工作和职能分工上缺乏必要的责任制,存在着大量的监管盲区。

第二,对银行的特定业务缺乏足够的识别和评估机制。许多遭受损失的银行是由于对新产品或新业务不熟悉,或在业务环境或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未能升级其风险识别和评估系统所致。1995年巴林银行事件和大和银行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两家银行对参与的证券业务缺乏完备的内部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所致。上述危机清楚的说明,那些在传统或简单业务中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管机制未必能在高级或复杂的业务领域大行其道,如果固步自封,在风险管理领域不思变革,可能酿成无法收拾的危机。

第三,银行核心的业务控制机制,如“防火墙”、业务核准、业务稽核、业务协调和评估等缺乏或失灵。上述机制之所以称为核心业务控制机制,是因为他们是割断利益冲突、保证银行业务安全所必需的控制程序,欠缺其一都会是银行业务存在安全隐患。

(2)市场竞争要求银行证券业务监管。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一个重要动因,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银行在金融市场“一枝独秀”的地位不复存在,银行不仅面临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且还面临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其既有市场份额的侵夺。例如,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都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银行的客户,有些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等,甚至直接针对银行的存款业务展开竞争,并有演变为银行存款替代品的趋势。银行业务无论从资产业务还是负债业务,都面临着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面对如此的竞争,难免银行会采取某些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样不仅会影响银行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证券业的秩序。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督机关对银行可能采取的违反法律或者规避法律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使其进行良性的竞争。

(3)市场垄断风险要求银行证券业务监管。

银行参与证券业务后,可能形成大型的金融集团,金融集团设有各种金融业务机构或子公司,同时还是企业融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通过股权和契约纽带层层控制了各种金融资源。这种经济金融资源的高度集中,有可能使金融控股集团出现经济势力集中和垄断问题。具有金融控股背景的用户在开展业务方面具有其他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具有金融控股背景的证券公司人员在产品开发、融资、市场营销方面得到其他证券经营机构难以企及的优势,具有金融控股背景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的形象和声誉远胜于一般金融机构,其在开展业务方面可以获得较大的便利等,在这些优势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可能使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难以与金融集团匹敌,不得不被逐出市场。此外,在金融业日渐开放的今天,外资金融机构日益融入我国金融市场,这些金融机构可能利用其母公司的混业经营优势及整个集团的市场支配力,强势的参与金融市场的竞争。从而使国内的金融企业面临不利的竞争地位。这些都是一两家监管机构依靠自身监管力量和现行监管体制难以解决的问题。

(4)信息不对称要求银行证券业务监管。

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是在交易中,交易一方拥有产品或服务的充分信息而不向或不完全向交易对方披露,从而将交易一方置于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在银行业中,银行与存款人、投资者、客户之间的信息分布往往是非对称的,跨国银行通常都是专业性较强的金融机构,其资力信用、经营状况、财务指标等重要信息受到银行保密法等专门法律的保护,难以为银行客户所知悉。这样,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银行的业务活动难以收到存款人、投资者的有效监督,因而其资产质量也难以得到可靠的保障。

篇2

论文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经济学家认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很大部分是因为政府监管失灵。阐述了金融监管定义、原则和必要性,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响应对策,以其为有关金融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1 有关金融监管

(1)金融监管定义。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2)金融监管的原则。金融监管的原则为了实现上述金融监管目标,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坚持分类管理、公平对待、公开监管三条基本原则。

(3)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稳定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金融监管不仅是我国金融体系内部完善的迫切要求,更是对外资金融机构进行有效规范、实施必要监管,保护国内金融体系,顺利完成金融改革的前提条件。

2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对策

(1)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创新。①根据我国金融调控和金融稳定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定位,根据权责一致原则,界定金融监管职责分工,尽快建立由人民银行、财政部和监管机构组成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解决监管主体混乱的问题,理顺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金融监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②改革现有的监管制度,实现监管手段和方式由直接干预向间接调控、由人治向法制的转变,加快金融立法,将金融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通过监管制度创新,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累积,保证金融体系高效稳健运行。

(2)树立维护稳定与提高效率的双重金融监管目标。随着我国加入与金融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金融业同境外金融机构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存在激烈的竞争,而对国外金融机构的强大竞争优势,维护金融机构合法稳健运行将不再是监管的单一目标,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积极扶持金融机构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成为新形势下对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在依法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尽可能降低监管成本和资源的占用成为实行高效监管的新观念。

(3)利用网络,践行金融电子化监管。实施金融电子化监管对于提高金融监管效率,降低金融监管成本,扩大金融监管范围,提高金融监管质量,实现金融监管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①提高金融监管的持续性、有效性和全面性。②提高对金融风险的预测能力,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监管。③实现监管数据的共享。利用金融电子化监管系统使监管过程的大部分工作实现自动化,从而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监管的效益,降低成本。

(4)健全我国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①合理设置内控机构。应借鉴国外经验,设立对最高权利机构负责的内审机构,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监管的最高权威地位得到明确;②建立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稽核评价制度。在我国金融机构自我约束不力、内控意识不强、过分依赖外部监管的情况下,建立内控稽核评价制度显得尤为重要;③修改完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各金融机构都要适时根据其业务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改完善内控制度,以动态适应其业务发展与金融创新对风险控制的需要。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破产制度;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11-0038-04

一、建立商业银行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必要性

1.建立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必要性:效率。

在我国,由于商业银行传统上是国有银行垄断,一方面银行的经营活动受行政干预明显,另一方面银行的经营亏损也主要由国家来承担。国有银行一直未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建立起银行的破产机制。但随着商业银行业的市场化,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等各种投资形式的商业银行机构不断出现和发展。在各种商业银行林立的竞争局面下,已经有并将有更多的商业银行机构会由于经营不力而出现资不抵债,甚至出现挤兑银行的现象。因此,在中国商业银行领域建立规范的市场退出制度,尤其是破产制度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虽然银行破产制度的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但也会增加银行体系的整体效率。

2.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必要性:稳定。

首先,银行业是一个具有较大脆弱性和很强负外部性效应的行业。著名的“DD”模型(Diamond and Dybvigr,1983)说明,银行的基本功能是将不具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的资产,但是正是这种功能本身使银行容易遭受挤兑。而且一家银行的破产倒闭可能诱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出现银行恐慌。另外一方面,银行体系还支撑着整个社会的支付结算体系。如果一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就可能会破坏了整个支付结算体系,并通过货币信用紧缩影响经济增长。

其次,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而一旦进入运行,又会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如果一家商业银行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其他类似的金融机构的进入障碍就会加大,竞争就会减少,这意味着银行市场具有自然垄断特征。为了避免出现强大的金融寡头,需要金融管制(Meltzer,1967)。

最后,银行业存在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商业银行的资产大部分体现为贷款,而商业银行的负债则体现为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储户的资金并保证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由此产生了柠檬问题(Akerloel970)――在金融市场中具体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解决对金融中介机构的“监视”问题,只能由没有私利的政府来提供金融监管这种准公共产品,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和安全。

3.建立商业银行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协调的必要性:兼顾效率与稳定。

首先,在银行业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进行协调是必要的。很显然,建立商业银行的破产制度和金融监管之间有一定的矛盾。金融监管强调的是金融稳定;而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建立,则主要是为了保证债权人和投资者利益。所以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之一正是要避免出现商业银行破产现象,这也正是在银行业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进行协调的必要性所在。

其次,在商业银行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之间建立协调机制是可能的。一方面,破产制度的建立是对金融监管的补充,或者可以说是金融监管的一个组成部分。破产制度建立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有问题的银行机构破产,而是建立一种市场的惩罚机制,对银行机构提供一种警戒和压力,督促市场上的商业银行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而这也正是金融监管的宗旨所在。另一方面,加强金融监管也是建立银行业破产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破产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破产,而相反是为了督促金融机构以避免出现破产,有效完善的金融监管很显然有力地促进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金融稳定是各国监管的目标之一,但它不应该成为监管当局的最终目标,金融监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金融稳定的基础上,追求金融效率的提高,并由此实现社会净福利的最大化。如果把金融稳定划分为个体稳定和全局稳定,短期稳定和长期稳定,当他们出现矛盾时,显然全局稳定与长期稳定比个体稳定和短期稳定更为重要。银行机构破产制度的建立,可能从短期来看对某些个体机构会出现不稳定,但对整个银行体系的长期稳定却是非常必要的(杨德勇,2000)。所以,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建立和金融监管从根本目的来说是一致的,它们一个从外部进行管理,一个激发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为实现金融体系的健康安全有效运行共同提供制度基础。

二、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的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现状。

20世纪的最后几年,海南发展银行和广国投等金融机构相继关闭揭开了中国金融业市场退出的序幕,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的破产制度已经开始在中国出现,这无疑是中国金融体系在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进步。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转型经济国家,中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真正建立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表现在:

(1)以弱并弱。如海南28家城市信用社在市场退出中选择了由海南发展银行收购的方式,以弱并弱。拖累了接受并购主体的业务经营,最终海发行也陷入关闭的境地。(2)增加了风险。对问题严重的银行处置时由国家银行进行整体业务托收监管,没有剥离不良债权,免除了原经营者清收不良债权的义务,不利于追究其责任。原出资人承担损失不够,形成较高的道德风险。(3)行政干预过多。在商业银行退出方式中采用政府行政撮合,没有利益基础的并购,会导致并购双方之间内耗增加,降低了经营的效率,而且使政府付出了成本较高,对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会产生消极的影响。(4)退出过程中监管不透明,监管成本过高,破产机制没有制度化。

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商业银行产权不明晰问题,我国破产法规建设落后的问题,但笔者认为,缺乏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管也是破产制度在银行业乃至金融领域迟迟未能建立的重要原因。

2.我国对银行业金融监管的现状。

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历史并不短,监督力度也不小。但总体来看,对银行业的监管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法》等相继出台,使我国的金融监管向法制化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实施。

结合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建立,目前中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还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金融安全网。广义的金融安全网由金融监管当局的谨慎性监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手段和存款保险制度三部分构成。金融安全网可以发挥风险防范、风险补偿、危机救助处理等功能,起着金融业稳定器的作用。谨慎性监管缺乏,必然出现更多有问题银行面临破产危机,银行业的安全和稳定受到挑战;而风险补偿和危机救助措施的缺位,更使有问题银行的退出和破产给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带来冲击。然而由于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公开的存款保险制度,因此我国的金融安全网是不完备的。

(2)强调市场进入的限制,而对银行运营监管落后;过分强调外在约束,缺乏破产机制的约束。我国的商业银行对市场进入的管理很严格,门槛很高,但对银行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监管不够,而且金融监管过于依赖监管当局的外在约束,而对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措施和市场约束机制重视不够。在没有破产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很多银行机构很有可能并不按照谨慎性原则遵循外部监管要求和建立内部监管制度,甚至可以通过政府的救助获取违规经营的收益。例如对中银信的处理,尽管其股东的原始投资已经完全丧失,但在对其的收购协议中,原来股东仍然按照1∶1的比例得到了偿付。这无疑助长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违背了金融监管的初衷。

(3)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对风险的监管不够全面,技术手段低下。我国商业银行至今所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因此金融监管也主要侧重于对信用风险的监管。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中国市场,银行业竞争的升温,我国商业银行将涉及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除了信用风险外,还会面临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影响,但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明显不够。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以定性分析为主,在风险识别、度量和监测方面科学性不够,与国际上先进银行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方法相比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商业银行的破产制度,必然会引起银行业的动荡和混乱,并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破产制度迟迟未能正式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缺乏有效的配套监管措施,而商业银行监管落后的一个很大原因也在于监管并没有真正面向市场和效率,没有破产制度的引入,银行监管很难达到银行业整体效率提高和银行业整体稳定的目标。

三、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及其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

如上所述,在我国银行业至今尚未建立起真正的破产制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银行业的监管法规和措施没有完善,不敢贸然在银行业引进破产机制,以免造成银行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混乱。所以,在我国,建立商业银行的破产制度与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是必须同时进行的,只有在建立了真正有效的金融安全网的前提下,才可能完全建立起商业银行的破产制度,并进一步促进监管的力度。我们一方面需要从两个领域分别着手进行改进与完善,另一方面更需要二者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1.首先,要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1)在放松市场进入限制的同时,加强对商业银行运营的监管。我国一直对商业银行的进入设置非常高的壁垒。与此对应的是中国的银行市场退出壁垒也很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商业银行真正的破产退出市场。这也并非中国独有现象,从世界各国来看,高进入壁垒必然伴随高退出壁垒,而退出壁垒的降低也要求市场进入壁垒的放松。例如,美国在1945―1980年间,对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和业务范围、利率进行了严格限制,其间发生商业银行倒闭107家,1981年以后随着这些限制的取消,到1992年,退出市场的银行达到1524个。日本在1945到1990年间,没有发生银行退出事件,此时期日本对银行采取了市场进入限制和利率业务限制,1990年到2000年,日本共有超过35家银行退出市场,而此期间日本银行的上述限制均取消。

所以,一方面为了在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破产制度,增加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促进银行效率的提高,我国银行业的进入壁垒也应该降低。另一方面,在破产机制建立起来后,进入壁垒的降低将伴随银行倒闭和破产的增加,要避免给中国的银行体系以至于国民经济带来影响,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运营监管是必然选择。

(2)参照国际金融业监管的标准,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既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法规体系,设置合理的监管机构;又要加强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约束作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指出市场约束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必要补充。而市场约束作用的发挥又依赖于商业银行的公开信息披露,因此,商业银行公开的信息披露已成为大势所趋。随着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银行竞争加剧,银行监管方式改变,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改善我国的信息披露是大势所趋。

(3)健全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在注重信用风险管理的同时,实行全面的风险监管。由于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因此,监管当局在制定监管指标时就要充分地考虑到各种风险,对各种风险的程度都进行监督,而不仅仅局限于对信用风险的衡量和化解。建立信息传递控制机制和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识别评估和控制银行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将金融体系的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

2.在完善监管的前提下在我国商业银行引进破产制度。

(1)尽快制定颁布有关金融机构破产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在关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过程中,要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外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和经验,同时要结合我国的经济金融现实,尤其要充分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在原则、程序、方法上有别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破产法,在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市场退出的界限与标准、市场退出后金融机构员工善后措施、市场退出的主持者及其权力边界、市场退出的程序等方面应做出特殊规定。

(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了避免一家银行的破产传染到其他银行而产生银行倒闭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必须在有问题银行和健康银行之间建立起一道“防火墙”。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要防止挤兑风潮和金融危机,维护公众信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虽然该制度存在很大的道德风险问题,但在我国虽然没有建立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实际存在着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一般所说的几种类型的道德风险:银行高风险投资、存款者削弱对银行监督选择约束、监管当局放松监管和存款保险机构放弃对有问题银行的救助,前三类道德风险在我国已经存在,甚至可以说这些道德风险超过了在存款保险制度下的同类风险,所以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状况是利大于弊的。在对待存款保险制度的收益和弊端问题上,关键的是应该如何减小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例如,建立私人和政府两级保险机构,私人机构承担正常时期的破产保险,政府承担危机时期保险;实行差别保险费率;确定存款保险的最高限额等,而不是放弃存款保险制度本身。

3.进一步加强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

(1)从机构设置完善二者之间的协调。

存款保险公司的建立肯定会成为银行体系监管部门的有力补充,从而形成以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存款保险机构为主体的银行监管组织体系。但是,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督职能又和其他几个部门不大相同,它主要是为金融机构创造一种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它的职能直接定位于对金融业的风险状况监管及对有问题的和濒于倒闭破产的金融机构进行救助和破产处理。为了使存款保险机构与其他监管部门之间更好的协调,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可以在存款保险机构内部建立一个独立、权威的金融风险监控部门,专门对金融风险进行研究、控制和处理,这样,一方面存款保险机构可以拥有用于风险监管的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把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机构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各自独有的职能中去,但同时通过信息共享机制,也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准确、及时的监管信息。

(2)通过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建立金融监管中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职能不仅在于事后及时补救,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事前风险防范的机制。存款保险机构是按照经济利益的原则而建立的保险公司,它在执行政策使命的过程中,是按照经济利益的原则来展开业务活动的,因此,存款保险公司为避免风险银行破产而支付大量的赔偿金,势必要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对投保银行进行风险发现和约束,一旦发现风险超过警戒线,就会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各国存款保险机构都要求投保银行接受它的检查和指导,并对经营不善的银行提出警告,如美国FDIC就十分重视事前防范银行倒闭,在投保协议书中就明确要求各投保银行必须定期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其他专项业务报表,并无条件接受FDIC的不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从运行程序完善二者之间的协调。

在对商业银行的日常监管中,主要由现有的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根据审慎性原则实施监督管理,对违反监管法规的银行采取监管措施,同时包括银行本身的措施和对银行经理、董事和股东的措施,此外,主要监管部门还拥有银行许可证的发放和吊销的权力。在此时期,存款保险公司应该配合监管机构在商业银行的风险预防方面协调监管,充分利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各方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有用的信息。一旦在有问题金融机构宣布倒闭以后,应该将其统一交给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处置。此时存款保险公司作为最大的债权人被赋予接管人的职能,负责对投保银行监督、检查,对发生支付风险的银行提供资金援助,物色、联系其他银行对濒临倒闭银行进行购并和对退出市场的银行进行清算处置等业务。

参考文献:

[1]凌亢,赵旭,张彦伟,吴九红.银行体系稳定性和效率关系的模型分析[J].金融研究,2000;12

[2]Douglas W.Diamond Philip H.Dybvig,“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une 1983,Vol.91,No.3,PP.401-19

[3]Meltzer AH,1967.Margins in the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75:482-511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183-02

根据2014年3月24日的江苏省射阳盐城环保区农村商业银行发生的近千人的集中取款现象,以及近年来一些曾经一度被人们公认的较有名声的商业银行及投资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如美国国际集团AIG(保险集团)、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商业银行)的破产清算的事件。2008年的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对全球流动性造成较大的冲击,2013年6月20号的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异常波动等现象都引发了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思考。

一、流动性管理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该银行在任何时候以合理的价格得到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其客户随时提取资金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获得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为银行部分资产的迅速变现,第二种途径为银行通过如主动吸收存款这样的主动负债手段以相对合理的价格获得流动性,当二者有任意一种流动性的获得途径面临不确定性时,商业银行都会面临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也具有不可预见性、较高的不确定性、潜伏性(一般该风险潜伏于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及管理)、当隐性风险显性化时对银行的冲击破坏力较大等特点,在业界有人认为流动性风险是银行最致命的风险。

从宏观上看,近几年银行体系虽然出现了持续过剩,但是,仍然存在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长期中并不能排除其转化为现实流动性风险的可能。从微观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一旦宏观环境发生逆转,突发的流动性压力会使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遇的流动性危机。

由此可看出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必要性,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中的流动性管理;同时应与其他的风险管控相协调,统筹兼备和谐统一式地进行风险管理,并将风险管理活动渗透到银行的各个经营环节,以达到预防隐性风险显性化的效果。

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近几年最具典型的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给全球金融乃至各个生产经营领域的流动性带来严重的冲击。美国从最开始的债务危机使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地满足债权人的变现要求,逐渐演变成流动性危机。同时2013年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飙升事件以及通过最近射阳事件,都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的水平并未达到一定水准,自身的抗击风险能力不强及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巴塞尔协会及G20首尔峰会分别讨论研究得出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检测的国际框架》、《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比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都是流动性监管的阶段性成果,可看出流动性监管的重要地位。

商业银行也可以采用压力测试模型去测量流动性风险,这个模型可以不断测量流动性对资本账户的影响,包括对银行资产的敏感性及对银行信誉的影响。也影响着关于银行资产指令及银行关于流动性短缺的调剂,这个模型的最初创建人是莫特卡洛。荷兰银行曾经引用应对二级资产特殊情况下的变化,也对一级资产的变化进行控制减缓冲击,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风险的发生。同时国家也制定政策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这有利于预防商业银行风险的发生。

(一)商业银行现金流量适当法

商业银行用于表内业务的贷款与存款的期限错配方式进行赚取利差。为避免临时性大额存款提取造成的流动性短缺,商业银行除了向中央银行缴纳存款保证金外,商业银行还应设立风险管理部门针对商业银行本身的经营模式与业务种类以及各占资产负债总和的比重情况,提取银行本身的储备保证金以应对突发事件。巴塞尔协议Ⅲ进行2.5%的资本留存缓冲政策,扣除递延税项和其他项目后的普通股权益等组成。为避免银行银行自身保证金资金的闲置,可对其进行投资管理投资于变现性较强、安全性较高的产品。

(二)量化模型管控制度

银行内部应对不同负债进行分类,如对划分为敏感与非敏感负债。敏感负债即相对活跃的、稳定性较差的负债。而非敏感性的负债通常指较稳定的银行可用于期限错配的负债。银行应按一定的标准构建模型进行量化约束。结合这两方面应注意巴塞尔协会制定的流动性指标,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最低要求提高到7%、核心一级资本(包括普通股和留存收益)最低要求提升至4.5%。一级资本金比率将在同一时间范围内从4%提升至6%。还有反周期缓冲为0-2.5%,流动性覆盖比率(LCR)以及净稳定融资比率(NSPR)。(LCR是确定在短期极端压力情境下,银行所持有无变现障碍优质的流动性资产量,以便应对此种情境下资金额净流出;NSPR是确保各项资产和业务融资,最起码具有与它们流动性风险状况相匹配的能够满足最低限额的稳定资金来源,系统重要性提出1%的附加资本要求。

三总结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增加了融资的渠道,这使银行的存款基础下降。因此,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尤为重要的是对流动性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商业银行应协同我国的中央银行及银监会,在商业银行外部监管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为商业银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创造并维护商业信誉,减少群众对商业银行的担忧。依据上文中提到的现金流量适当法协同量化模型管控制度,商业银行可以依据本行自身的资产性质与结构通过专业人员建立风险测控模型,应用于银行的每笔操作进行评估风险显性化的概率及操作可行性;同时也应聘请专业人员将风险管理知识普及于在岗从业人员,在外部监管的同时进行技术及专业化双向性系统化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0.

[2] van den End,Jan Willem.Liquidity Stress-Tester: A Model for Stress-Testing Banks' Liquidity Risk [J].CESifo Economic Studies,March 2010:1.

篇5

关键词:消费信贷;风险;金融危机;创新;风险控制;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TU2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7(c)-0077-01

美国是个消费经济极其发达的国家。美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消费。消费信贷支撑着美国产业的发展,也影响着美国人的生活。大多数美国人并不进行储蓄,他们热衷消费。信用卡、支票等成为美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消费经济的发达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紧密相关。

美国的商业银行为了攫取消费信用的广阔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创造了许多消费信贷工具。其中最为重要的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住房抵押贷款是指银行向贷款者提供大部分购房款项,购房者以稳定的收入分期向银行还本付息,而在未还清本息之前,用其购房契约向银行作抵押,若购房者不能按照期限还本付息,银行可将房屋出售,以抵消欠款。汽车贷款指贷款人向申请购买汽车的借款人发放的贷款。信用卡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结账日时再行还款。

这三种工具的出现使得美国的房地产业,汽车业,服务业等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又由于其扩散作用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最终使美国消费经济日益成熟,美国经济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期。

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中,不可避免蕴含着风险。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例。商业银行面临着借款人无法还本付息以及抵押住房价值下降的风险。对于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是可控的。商业银行通过审查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将贷款发放给信用度较好的借款人。一旦借款人未能按期还本付息时,银行可将其房屋出售,收回房款以抵消借款人的欠款。因此商业银行愿意进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

然而大量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进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为了促进银行的流动性,商业银行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聚重组为抵押贷款群组。由证券化机构以现金方式购入,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后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这一过程将原先不易被出售给投资者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性现金流入的资产,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流动的证券。大大增强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一系列的衍生金融工具的诞生更加增强了其流动性。流动性的加强使得商业银行更加愿意进行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获得贷款利息,增加银行收益。

银行过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加大。一旦房价下跌严重,借款人选择断供,商业银行将房屋收回出售,由于房屋的减值,损失也将惨重。杠杆作用下,一系列的衍生金融工具也将崩溃。整个金融业也将出现动荡。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最初起源便是商业银行大量发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投资银行的异化、金融杠杆率过高、信用违约掉期、对冲基金缺乏监管等一个个环节随着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断供的大量出现,如多米诺骨牌环环崩溃,影响到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业的发展,最终也影响了世界的实体经济。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对我国有着很大的启示

(一)消费信贷业务创新的必要性。消费信贷工具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整个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也促进了美国社会消费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多数的美国人都能跟有钱人一样过上有车有房的生活。美国人享受着消费信贷带来的美国经济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能很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消费信贷业务必须进行创新。新的创新工具的发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工具的普及和发展带动了整个消费信贷业务,消费的增长带动了一些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也应该积极结合我国国情,集中资源和力量,开发住房抵押贷款和汽车贷款等消费信贷业务。这些业务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风险收益比率合理。并且通过这些消费形式,增强居民的购买能力,从而扩大这些耐用品的销售和产量。同时推广使用信用卡,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信用卡的使用能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次级贷款的大量出现,说明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消费信贷的贷款对象是个人,个人的收入是其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因此银行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发放贷款,并且要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由于商业银行调查每一客户耗时耗力,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个人信用体系使商业银行能够较准确的判断客户的资信状况,控制其消费贷款发放的风险。同时政府应积极扶持个人资信调查评估机构,促进个人征信业发展,鼓励发展消费信贷咨询机构、个人资产评估机构、消费信用担保机构。这些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有助于个人信用体系的尽快建立。

(三)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美国由住房抵押贷款导致最终的金融危机深刻地说明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消费信贷的适当发展确实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美国商业银行过度发放消费信贷,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时,杠杆作用导致风险急剧扩大。金融业的脆弱性和高风险型以及对其他产业的深远的影响,要求金融监管的存在。然而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监管的不完善导致了这场危机的蔓延。从信贷危机发展为金融危机,最终成为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因此,我国在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时要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当局应建立、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与制度,并在消费信贷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规范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的业务活动。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健美,齐雪松.我国消费信贷促进经济增长作用分析.经济与金融.2007.1期(总第265期)

篇6

[ 关键词 ] 中央银行独立性 美联储 金融监管 启示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货币当局,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能,中央银行构成了国家权力的一部分。它的独立性是指独立于国家的权力。同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建立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大都未能解决好中央独立性问题。美联储作为根据有关法令由政府直接组建的中央银行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在世界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对于解决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困难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美联储的救援行为,银监会的监管状况入手,分析保持独立性的必要性,同时得出对我国中央银行的启示。

一、分析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的救援行为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于2007年4月,征兆有商业银行开始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信贷市场出现萎缩;资本市场流动性告急,大量员工下岗等征兆,从而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此次危机使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世界经济显现停滞甚至倒退的情景。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其中央银行制度颇具特色,除个别情况下总统可对其发号施令外,任何机构或部门均无权干涉。另外美联储享有资金和财务独立权并且独立自主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从2007年夏天开始,美联储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2007年8月,美联储下调了贴现率,9月开始放松货币政策,把联邦基金利率降低了50个基点。到2008年春天为止,联邦基金利率一共下降了325个基点。从历史角度来看,采取这些政策是极为迅速而有前瞻性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对于经济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为了减轻所谓的“逆向反馈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些政策在危机的第一年在就业率和收入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前景进一步恶化。委员会继续采取措施,在去年10月又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了100个基点,其中的50个基点是为了配合全球六大央行在10月8日采取的前所未有的一致降息行动。委员会在12月又继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把利率限定在0到25个基点的范围内。

政府观察员一度担心这种做法是否会推动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但是美联储委员会认为2008年的原油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上升是由于需求过大,原材料不足。当经济放缓后,需求自然下降,价格就会走稳。美联储的做法使通货膨胀的压力减小,缓解了处境。

美联储在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政策工具来协助缓解金融危机。比如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直接向关键的信贷市场提供流动性、购买长期证券等。政策沟通为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工具。美联储发表声明时将政策预期同经济变化联系起来。在隔夜利率几乎接近为零时,美联储仍采取通过告知公众对未来货币走势来影响长期利率。

此外,美联储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保证金融机构能得到充足的短期贷款。比如为信贷拍卖提供新的安排;使得证券交易商从联邦贴现窗口获得贷款的资格。美国中央银行在履行自己职能的同时,如何协调与宏观政策的关系也是引起中央银行独立性争论的原因之一。

政府和中央银行之间是相会独立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社会职能范围广,政府承担着政治、经济、国防等各个方面平衡的职能。在美联储作出自己的应对的措施后,美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包括财政部向银行机构注资2500亿美元。政府的措施,美联储的措施以及其他国家的各项政策一起,阻止了可能在去年秋天发生的金融体系的大崩盘。

二、给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启示

经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十分有必要。货币政策有别于其他公共政策,且政府的目标是多元的,不仅要考虑经济,还要考虑社会因素,经济目标不仅仅是物价稳定,如果中央银行不受政治因素干扰,依赖于市场机制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必要的判断,更符合市场的要求,更易取得政策的成功。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的具体实施受到一些原因的制约。中国人民银行并非是独立制定货币政策,而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这就难免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多指中央政府内部与地方政府内部的独立,而没有独立于所有的政府。这就使中央银行的决策受到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影响。

我国的金融监管的时间短,方法不成熟,困难也较大。这体现在金融政策的一致性与地方执行的差异性。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作出的迅速的政策回应,得益于美国中央银行一直重视相对独立性,不受政府的牵连,完全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这对我国的启示有以下三点:

(1)我国中央银行应该被赋予更大的灵活性。我国在出台货币政策是时滞过长,中央银行没有独立的发言权。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隐患。中央银行至少应能独立选择和制定货币证测,决定银行贴现率、政策工具。

(2)建立新型的监管模式。我国是公有制国家,中央银行体制是按市场经济要求设计的,商业银行又处于高度垄断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找到冲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为中央银行的监管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我们可以采取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来加强金融监管。或者设立定期会议,这不仅能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也可以增强监管机构的有效性。

(3)合理看待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关系。我国中央银行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政府,但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应独立于政府的短期经济增长目标。

总之,我国要切实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避免中央银行受地方政府干预,确保中央银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在适定的情况下,我国可以通过立法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以保证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存款保险 金融风险 金融稳定

前 言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几乎摧毁了美国整个国家的银行体系。面对这场金融界的灾难,《格拉斯-斯第格尔法》应运而生,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作为一家为银行存款提供保险的政府机构也于1934年开始运作。自此,世界上最早的存款保险制度诞生了,并在之后的数年里引起各国纷纷效仿。时至今日,全世界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一制度。

现如今,金融危机阴霾下笼罩的国际金融形势仍不明朗,各国的金融安全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因此,在我国建立完善的金融安全网三要素之一――存款保险制度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存款保险制度概述

(一)概念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顾名思义是指为银行的存款业务提供相应的保险服务,一旦参加保险的银行面临危机而无法支付存款者存款时,则由其投保的存款保险机构代为给予存款者一定的偿付或直接向银行提供某种范围内资助的一种制度。如此一来,便可达到保护存款人尤其是小额存款人的利益,提高公众信心,稳定银行体系的目的。这一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其主旨在于通过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使金融机构在退出市场时产生的多方损失得到有效分摊。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

1、保护功能。当银行面临破产倒闭时,可依其相关规定对存款人的损失做出一定程度的补偿,从而及时有力地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2、稳定功能。通过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增加其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减少银行挤兑发生的可能性,有效地稳定国家金融体系。

3、监督约束功能。存款保险公司可通过资产清查、统计报表、信心报告等多种方式,及时监督,发现并披露投保银行的相关信息,以防范投保银行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及道德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从而促使银行稳健运行。

4、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的功能。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为小银行提供了有力的信用支持,可淡化其与大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从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同时,存款保险制度还为金融监管当局采取果断措施,促使那些效率差的金融机构退出金融体系消除了后顾之忧,顺利实现优胜劣汰。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市场机制运作效率。

二、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概况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被称为“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机制,即以国家和政府的信用对银行的商业行为进行担保,一旦银行面临危机,政府将出面对个人债务进行清偿。

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的这种隐性担保在保证国民存款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趋势推进,“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局限性及弊端暴露无遗。

首先,政府担保使国家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其次,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

同时,这一机制还存在着极大的道德风险。政府的担保,极易导致金融机构的勇于过度冒险。同时,也减弱了投资者风险意识以及对风险机构应有的市场约束,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因此,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已不再是一项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三、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一)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一直以来,我国国民最主要的金融理财方式即为储蓄。在我国众多的储户中,小额储户占有极大的比重,而这些数量众多的小储户又因抗风险能力弱极易因传言影响一有风吹草动即蜂拥而至,进而引发银行危机,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建立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保护存款人特别是中小存款人的利益,进而提高公众信心,维护社会稳定。

(二)保护银行业的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其内在的不稳定性,极易出现挤兑等恶性事件的传染蔓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将出现危机的金融机构和正常的金融机构分隔开来,阻断危机的蔓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出现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定。

(三)营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应对外来挑战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促进银行业的公平竞争。现阶段,由于存款者往往认为大银行规模大,实力强,可以使他们的利益得到保障,故倾向于前往办理业务,使得小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常处于劣势。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提高小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为其创造生存条件,营造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诸多极具竞争力的外资银行涌入我国金融市场。建立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使我国银行拥有与其同等的信用支持及抗风险能力,有利于迎接其强劲的挑战。

(四)为金融机构退出市场提供安全有效的途径

在金融机构退出市场时,存款保险制度可起到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维护存款者利益,保证金融体系稳定的作用,通过市场化的风险分担方式降低多方的损失。

(五)便于央行独立货币政策的实施

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中央银行主要采取的是向,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提供额外清偿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往往会影响正常的货币流通,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等诸多问题。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效减轻政府的经济负担,把中央银行从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其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

四、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我国从90年代就开始研究论证建立存款保险机制。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的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到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的必要性。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存款保险机制。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也指出,要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择机出台《存款保险条例》,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程序。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政府和业内的专家早已意识到了建立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并为此做出了诸多的研究和努力。

在多年的筹备和努力下,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方面条件已基本成熟。

(一)稳健运行的金融体系

近年来,我国政府着手金融领域重点行业和机构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有效地防范了金融风险,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及有效运行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和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逐步完善的法制体系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一批重要的金融法律法规陆续颁布和修改,这使得我国的金融法制体系逐渐得到完善,为金融监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支持,更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构筑了完善的法律基础。

(三)日渐提高的监管水平

近年来,我国采取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完善,许多创新的监管理念及监管手段促进了金融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存款保险机构的有效运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五、总结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起到有效地保护存款人利益,改善金融市场竞争环境,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等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弊端渐现,已经无法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求。

目前,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金融法制体系得到了完善,监管水平也逐日提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项前提条件已基本具备。因此,我们应借鉴国际上的相关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为我国正在高速发展的金融业保驾护航,打造一个坚韧完善的金融安全网。

参考文献:

[1] 周蓉.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述评[J].经济论坛,2005(10):37-38

[2] 李文赢.浅析中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J].财经纵横,2007(1):391-392

[3] 刘澄,王大鹏.中国经济周刊[J].存款保险公司呼之欲出,2007(33)

[4] 刘士余.存款保险制度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 葛红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J].管理世界,2001(4):205-206

[6] 李倩.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4月

[7] 魏加宁.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J].现代商业银行,2007(10):13-16

[8] 曹元涛.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国的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5(6):19-21

篇8

论文关键词 存款保险 银行破产 金融风险

一、关于我国是否应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不同观点

(一)反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观点

1.由于我国制度不允许银行破产,因此不需要存款保险制度来保证。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包括存款者的切身利益,但是我国制度决定了银行不可能破产,因此这项制度的建立可谓是多此一举。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是国有产权,政府充当着最终付款人的角色,因此存款者在存款过程中更多的相信的是政府,而不是单个的银行。相反,一旦存款保险制度确立很有可能会让储户觉得银行存在破产的可能。退一步说,即使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由于政府对银行的干预,该制度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例如,在八十年代,韩国曾经提出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想法,但是由于其巨大的保险基金金额无法保证,更重要的是韩国政府对其干预过大,使得该机构的设立价值不复存在,该构思在实际操作之前就流产了。

2.人民银行负责对金融风险进行监管,不必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我国人民银行对金融风险具有监管职责,一旦某银行出现了破产或者是信用危机,人民银行会对其进行接管或者破产清算,存款人的利益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失,那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何在呢?相反,在我国具体国情情况下,一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会让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处在十分尴尬的地位。

(二)支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观点

1.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地稳定金融体系。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的倒闭、日本金融市场中很多保险公司的倒闭,这些都无疑给我过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影响,还扰乱了一定的社会安定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金融机构的不断完善,很多中小型的商业银行如雨后出笋般拔地而起,但是这些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管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了银行内部的风险比较大,我国近几年银行的不良资产持续增长就是很好的印证,因此我国要做好防范风险的措施,稳定金融体系。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供流动性的援助,实行有效的金融监管,预防银行的风险发生,对于银行破产之后的财产和债务进行清算处理,保护储户的切身利益,这些都可以有效的稳定金融体系。

2. 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退出机制存在的缺陷一经慢慢显现,比如,有些金融机构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是却没有一个良好的退出机制来保证他们随着市场变化而自我淘汰。实际生活中,很多金融机构的准入和退出依然是靠着政府的力量在进行。但是存款保险制度的确立恰恰可以提供这种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对于某些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可以依据存款保险制度规定的步骤进行退出,确保经济损失的降低。

二、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际效果

(一)可以有效的净化中央银行基本职能

我国人民银行的职能是兼有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两大项。或者说人民银行是我国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综合体,但是在实际当中,这两项职能确实互相矛盾的,因为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投入过多,就很难进行宏观方面的大局调控。比如,人民银行对一家即将破产的金融企业宣布破产,但是又要负责对其接管等等善后工作,这明显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存款保险制度的确立就可以有效的净化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金融监管职能,当人民银行根据一个金融企业的信用危机或者资不抵债的程度宣布其破产之后,可以由存款保险机构进行后续的善后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中央银行两项职能的矛盾发生,有利于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发挥。

(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的回避国家信用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有严重的依赖国家信用的现象,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来扭转这种局面,使商业银行尽快归队到市场金融机制当中。我国四大商业银行有着其他金融机构不具备的先天优势:第一,国家信用使其最有利的后盾;第二,垄断地位很高;第三,转有价值比较高。但是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劣势;第一,历史包袱比较沉重;第二,经营机制过于老化,缺乏生命力。想要很好的解决,就必须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撤销四大银行享有的国家信用特权,降低他们的优越感和专有价值,促使他们尽快融入到金融市场当中。

(三) 有效保障存款人的经济利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深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市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潜力。虽然金融工具在数量上不断增加,种类也是开始多样化,但是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和金融工具的限制,人们更多的还是选择以存款的方式管理自己的资金。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主要是从存款者的利益出发的,为存款人建立起了一道坚固的风险屏障。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出现的弊端和完善

(一)弊端

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会造成现有相关资源的浪费局面,也会消弱相关机构的监管职能,由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有限,能力有限,资源更加紧缺,一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没有条件实现它的监管职能,严重的话,还可能造成对已有资源的分散,降低他们本应由的监管智能,并且,如果存款保险机构不负责监管,那么就一定要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做好沟通,这样的保证虽然可以确保存款保险部门职能的发挥,但是难度却很大。

2.存款保险制度不一定能够促进中小银行的发展 建立存款保险机制,不得不注重中小银行的发展是否能在此机制下得到推动。但是我国中小型银行中有很多银行的资金状况比较好,甚至会超过其他大银行的资金状况,但是一旦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就会出现金融风险的转嫁,比如,很多国有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会将自身在资金状况方面的劣势带来的副作用转嫁到这些小银行中,造成市场不公平的现象发生。虽然人民银行兼具金融监管的职能,但是却没有资金做以保障,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对于金融风险的监督管理,这就是我国金融防范体系中的一个大漏洞,如果人民银行对于即将破产的金融企业进行救助,就必须通过再贷款的形式,但是这种方式无疑会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这样不利于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尤其是当全国性的信用危机发生时,如果人民银行通过投入大量的再贷款来救助这些企业,势必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阻碍中小型银行的发展。

3.可能造成存款保险机构的管理权和归属不清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的后续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必定会影响整个机构的运行,尤其是机构的归属或者是管理权设定不明确,必定让存款保险机构架空,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因此,在存款保险机构构建时,建议以民间出资和政府出资共同共有的方式建立该机构,这是切实保护存款人利益的有效手段,但是该机构在这种情况下设立之后,如何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又是一个问题,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不足,很有可能该机构最终还会落入到政府之下,形成一个附属机构,最终流于形式,无法发挥作用。一旦这样,该机构的管理权也就不会明确,在政府的管制下无法充分发挥管理权,这也会造成该机构无法发挥作用。

(二)完善措施

1.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治理结构的完善。商业银行的措施和管理办法,这种办法和措施的综合就是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为了是对金融风险进行事前的防范、事中的处理和事后的监督,以及对动态过程的纠正等等,想要做到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就必须给予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部门一定的评估、监测、识别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它控制自身的风险。

2.做好监管协调分工。存款保险制度的确立增加了监管机构,除了中央银行、银监会,还有存款保险机构做后盾,但是这三者想要发挥存款保险方面的功能就必须加强协调,不能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致使真正的组织处于一种放任不管的状态。三者应该各尽其责,中央银行是整体宏观掌控的功能者,做好风险预警和稳定全局;银监会主要负责管理和监督,建设并完善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确立;存款保险机构则是具体的实施者,出台适当的存款保险利率,确保在银行倒闭之后负责后续工作,确保存款人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失,或者是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

3.重视法律体系的完善。对于现有的法律体现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尽量做到公平,对于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建立存款保险法和保险机构,并且设立专门的解决问题部门,完善破产法、消费者权益法等配套法律制度,以确保存款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当然一定要加强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确保资金支付、运转的安全。法律体系的建立是从根本上保障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也能够很好的保护我国存款者的切身利益。

篇9

关键词:金融业;存款;保险;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也不断开放。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长期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如何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尽快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的存款保险制度已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是指旨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一种制度安排,它要求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为其吸收的存款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投保机构发生危机无力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援助或直接对存款者给予偿付。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

存款保险制度最初起源于美国。1929年,美国遭遇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银行连锁倒闭的风潮,众多存户损失惨重。为保护银行和存款人的利益,恢复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并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主要是防范银行挤兑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这种制度有助于避免“囚徒困境”问题导致的银行挤兑风潮。同时,存款保险制度还能有效地防止单个银行倒闭的局部风险演化为银行体系风险。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又是一把双刃剑,其弊端主要是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其结果可能是更多的银行破产和更频繁的系统性危机。

三、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作为高风险的银行需要存款保险制度。银行是一种高风险的特殊企业。其具有高杠率,其负债率普遍高于90%。同时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借短贷长”是银行资金配置的特点。高风险企业的银行业要求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严重不足,远远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一旦银行发生危机甚至出现破产清理,这会直接有损存款人的利益。如果商业银行参加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出现问题时社会公众利益由存款保险公司来保护。这样不但合理的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而且避免银行挤兑的发生,进而稳定了金融市场。

2、居民巨额储蓄需要存款保险制度。2006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806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就有166617亿元,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就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特别是中小储户的利益。3、现行隐性存款保护的弊端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我国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政府一直对存款安全履行暗含的担保责任,实际上是实行了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还是向被关闭金融机构提供再货款,都可以看作是政府为广大存款人提供了一种暗含的“存款保险服务”。这种现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虽然在较长时间内保护了存款者利益,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长期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示固有的局限性。

(1)这种隐性存款保护带来更大的道德风险。因为存款者相信银行亏损后,国家会作为其强大的后盾。因而导致存款者在选择开户银行时不关注开户银行的风险状况,存款时很少考虑银行的经营风险等问题。这无形中削弱了对存款银行的监管作用,助长了其高风险经营的行为。

(2)它不利于银行市场的公平竞争。一直以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作保障,存款者不用担心银行倒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但这会加大了其他银行的筹资成本。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受到其垄断地位的限制,这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与四大国有银行竞争的公平性。同时在未来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中小银行还要受到外资银行的冲击,其生存条件更加困难。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会淡化四大国有银行的特殊优势,有利于营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4、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机已成熟。

(1)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银行的经营状况好转,为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是在经济发展下滑、银行危机爆发以后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还会进一步加重银行负担,甚至导致存款保险制度刚刚建立就要面临危机。在经济处于景气的时候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还可以起到预防危机的积极作用。

(2)严格的银监会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条件。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实施了注资、不良资产剥离、上市等改革措施,整体经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政策性大规模集中处置工作已接近尾声,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也在建立之中。

存款保险制度在国际上虽然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制度,但对于我国而言仍是一个新事物。该制度本身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又存在着某些弊端。因此,我国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必须根据实际国情,同时借鉴其他国家该制度推行的情况来分析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黄宪,赵征.代军勋主编.银行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魏加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机成熟.人民日报,2007.

[3]钱小安.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约束条件与制度设计:金融与研究,2004.

篇10

[关键词]存款保险 隐形存款保险制度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Deposit Insurance System)是一种金融保险制度,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个存款机构按一定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从而建立存款保险准备基金,当其中一个或多个成员发生经济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的危机时,存款保险机构通过存款保险准备基金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一、世界范围内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

美国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经历大萧条之后,于1933年6月联邦存款保险制度正式确立,美国政府以此来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以稳定其金融系统。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金融业日益自由化,金融风险明显上升,绝太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全球有78个经济体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维护本国金融秩序,保护储户的利益。在日益深化的金融国际化大背景下,我国到底应当如何选择,是否应当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及怎样建立都值得深思。

二、“隐形存款保险制度”和我国金融业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并非没有稳定金融的制度,相对于国际上的规范化存款保险制度,我国存在一种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所谓隐性是指在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银行体系中,政府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在银行发生债务危机时给予资金援助或者其他方式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因而形成了公众对存款保险的预期。

随着金融国际化的进程,我国整体银行业面临着不良资产额比例高,经营效率低下等严重风险,同时还受到外资银行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显然仅靠原有的国家信誉担保来稳定金融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来适应银行业的发展。

三、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了我国银行业的稳定,但是其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不适应我国银行体系的发展,因此我国开始探索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1)政府的角度。1984年“拨改贷”政策的实行,国有银行体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是国有银行体系和高速增长的经济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刚性依赖关系。银行以大量的居民存款作为要挟政府的武器,使得政府必须为银行的风险行为买单。国家被迫保持着对银行业的“隐性风险承诺”,1994年,国家建立了三家政策性商业银行,希望能通过这样的举措减少政府在银行破产中的责任,让商业银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保证国有银行减少新的贷款问题,还是会不断地产生新的不良贷款。因此国家要想从如此被动的局面中解脱出来,必须摒弃原有的隐性担保体系,通过建立规范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从根本上划清国家和国有银行在面对银行风险中各自的责任,使国有银行审慎选择风险行为。(2)储户角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保护广大中小储户的利益,当银行存在巨大的支付风险,大量储户发生挤兑时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银行破产风险,国家信誉更多是在事前发挥稳定作用,一旦挤兑发生出现大规模的系统风险时,国家信誉担保会失去其作用,如果有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则可以在很多程度上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可以避免政府为了权衡利益保护大银行的利益而忽视众多中小储户利益。(3)金融监管的角度。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以后,该机构可以分担银监会部分金融监管职能,对投保银行具体业务和经营活动进行日常监管,避免监管宽容,降低监管成本,从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金融动荡,更好的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4)金融市场的角度。长期以来国有银行凭其显著的资金实力享受着信用垄断优势,同时还享受着免费的国家信用担保,这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极其不公平的。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提高中小银行的信誉,打破大银行的信用垄断优势,为银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四、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具体举措探讨

(1)管理体系和机构设置。我国存款保险机制应当由央行――银监会建立和领导,设立统一的存款保险公司,并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处理分级事务。(2)参保范围。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信用社。(3)资金构成。存款保险费的“三家抬”政策,具体来讲由财政部、人民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和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费三项构成。(4)强制保险制度和差别费率制度。这两个制度的确立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和防范“道德风险”,具体的差别费率的制定需要在制定建设中确定。(5)对问题银行的处理。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破产清算和赔值付保险。

五、美国现行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存款保险制度不是万能的,它既不能取代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职能,也不能取代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和政府出资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职能。

首先,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建立之后应当强化市场约束,对银行所有者应当从银行资本充足率,市场价值审查净值变动等来进行约束;其次,关于存款保险制度是否应当私有化的问题,不能照搬美国的模式,而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政府背景下,应当处理好存款保险机构同政府的职能定位,避免出现重复监管等问题;摄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应当采取差别费率的模式,通过对风险级别不同的银行收取不同的保费,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市场比重大,其对整体金融体系的影响巨大,因此应当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尽可能将系统风险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