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篇1

关键词:直招士官 任职教育 教学方法

直招士官是与军官、士官相区别的军队新兴力量,是新的教学对象,在当前任职教育背景下,培养任职岗位合格人才是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而《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是理论基础课,对后续课程和培养学员的航空器材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结合直招士官学员的特点,结合岗位需求和课程性质,不断改进教学,培养和提高直招士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

1 直招士官层次《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简要介绍

1.1 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航空器材管理专业(直招士官层次)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是航空器材管理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员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航材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2 课程的理念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以航材法规为依据,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以航材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坚持现代管理理论与航空器材管理专业结合。学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航空器材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形成初步的航空器材管理能力。

1.3 课程学时数与授课对象 本课程学时数为30学时,授课对象是航空器材管理专业直招士官层次学员。

2 《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现直招士官学员的特点不够鲜明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直招士官学员具有以下特点:学历层次较高,但基础相对薄弱,具备一定职业技能,但专业差异较大。在前期的教学设计中,部分教学内容设置难度比士官中专层次的高,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对管理知识知之甚少。虽然部分学员已取得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但专业差异较大,与航材管理专业相关的较少,导致某些学员较难理解部分专业知识。

2.2 培养岗位任职能力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由于过去实行的是学历教育,突出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强调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从以往教学来看,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教员主要对以往的教学内容稍加调整,而不是完全按岗位所需去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加上直招士官学员不了解部队,使得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未来工作岗位的直接指导作用不明显。

2.3 体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由于本课程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而且直招士官学员不了解管理知识,更不了解航空器材专业知识,所以,多数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教员为中心,学员课堂参与性差、师生互动较少,教员与学员主要是单向沟通,并没有实现教与学双向交流,教学相长。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必须丰富教学方法,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3.1 充分考虑学员情况 任职教育是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鉴于直招士官学员学历较高但是基础薄弱、具备初级或中级职业技能,但专业差异较大的特点,合理分组,每一组中既有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学员(如在民航做过机械员的),又有无工作经验的,既有基础较好的又有较差的。这样,在学习本课程教学内容时,基础较扎实的、以往工作经验相近的学员可以帮助小组中其他基础较差的学员,通过他们互相的交流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提高本课程的感性认识。尤其是航材管理方法模块的内容,应充分调动具有民用航空公司工作经验学员的积极性,以便帮助其他的学员尽快掌握和熟悉各种管理方法在航空器材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2 突出任职教育的教学目的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为指向的教育,是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它以服务部队为宗旨,以部队岗位需求为牵引,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突出学员解决任职岗位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使学员成为能够满足部队实际需求的高技能军事人才。因此,任职教育具有突出的岗位指向性。这就要求把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作为士官任职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将培训对象任职岗位能力的需要作为改革教学最根本的牵引力量。而航空器材管理专业的直招士官学员毕业后的岗位主要是航材“三员”,即航材保管员、统计员和封存员,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直招士官学员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运用原理、理论和方法解决航空器材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航空器材管理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航材工作法规规定和要求的岗位职责安排教学内容,与航空器材保管员、统计员和封存员岗位相贴近。

3.3 丰富教学方法并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的核心的作用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服务,教学方法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课程既有管理原理与理论内容,也有管理的具体方法,为了让学员既能理解和掌握理论,并学会运用各个管理方法,又能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指导日后的航材管理工作,就需要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3.3.1 互动式教学 如,在讲授“现代管理理论”时,由于多数管理理论源于西方国家,因此具有较大的抽象性,针对这一情况,不能单纯讲理论,而是通过让学员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学员理解所学内容,如“你认为在军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进行讨论。

3.3.2 启发式教学 做到教员的“教”与学员的“思”相同步,教员的“启”与学员的“问”相一致,增强教学效果,如“你认为如何做好航空器材质量管理”。

3.3.3 案例教学 选取航空器材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帮助学员理解教学内容。如“标准化管理”部分中,由于航材保管员工作疏忽,没有按照器材目录正确摆放器材,造成器材无法找到,影响器材及时发付。

参考文献:

[1]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4.

篇2

1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知识论基础

1.1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历史变迁,一方面霍桑试验以及人际关系学说的兴起,使得以对人的哲学关怀为主要特征的非理性哲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境遇进行反思的存在主义哲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价值、伦理道德等诸多因素又重新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另一方面,20世纪初以来,环境的恶化和各种社会问题所引起的矛盾的凸显,让人们开始反思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越来越质疑打着科学主义旗帜的教育管理是否果真达到了它所宣称的那种客观的、“价值无涉”标准,抽离了价值来谈人和教育的发展,存在很明显的弊端。由此,一种新的教育管理观孕育而生。

1.2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

1.2.1 康德哲学

18世纪80年代初期,康德就在《纯粹理性批判》一文中表述了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和限度,认为事物既不是纯粹客观存在的,也不是纯粹观念的东西,而是被划分为“现象界”和“自在之物”世界。格林菲尔德根据康德的“自在之物”感染人的感官从而形成认识这一表述,提出了“组织的人类发明论”,强调组织依赖于个体,因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强调人在组织和管理中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差异性和创造性。

1.2.2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

列宁说过“革命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任务,必须善于毫无例外地掌握社会活动的一切形式或方面”,费耶阿本德采纳了这种思想,并继承性阐释出他自己对于方法论独到的见解,他指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阶段性的,而我们想要探索的世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个未知的实体,因此要保留自己的选择权,不能刚开始就把自己装在一个理论的套子里。同时,他又认为任何的思想理论,都能够改善人类的知识维度,不管它是多么的荒谬和陈旧,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要去克服在此之前业已存在的“科学沙文主义”。

1.2.3 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马克思·韦伯认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并着重解释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取决于社会成员各自不同的经验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主观理解和判断。格林菲尔德借用此观点,直接否定了科学主义教育管理在认识社会科学上的理论依据,即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尤其是研究学校管理上所采用的逻辑实证主义标准。主观主义的这种主张在强调注重研究作为个体的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它又忽视了教育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为人所共知的规律,显得失之偏颇。

2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指导意义

2.1 理论意义

(1)宣扬人的价值的回归——丰富了教育管理研究对象的内涵。教育管理不仅研究成为教育管理问题或对象的事实问题,也研究价值问题。在对于“价值”这一命题上,文德尔班认为:“每一种价值首先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引起某种感情的东西,”其承载的主体是人。科学主义的教育管理有如中国女子缠小脚那样,通过压缩来残害人性的一切突出的成分,使一个人根本上迥异于理想中的教育理念。

格林菲尔德认为组织是人创造的,没有人就无所谓组织,那么可以明显的看出他把人即组织的成员放在了核心位置,克服了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长期以来只重(下转第43页)(上接第20页)视组织而漠视组织成员的严重弊端,重新肯定了需要通过组织成员解释各类事件来理解学校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学校里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以及对各种日常事务的认知和理解。这种人的价值的回归还体现在对人的非理性发展的重视,重新又把组织管理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所简单机械化的现状拉回到了实际上十分复杂的本来面目。对人和组织、理性和非理性关系的重新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丰富了整个教育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

(2)重视质的方法的应用——扩展了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视野。在高校管理方面,仅仅运用逻辑实证等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这种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表现在对教职员工各自特点的忽视或“同质化”,对高校管理的组织复杂性和历史性欠缺足够的考虑。而“质”的研究更加的符合高校管理的特殊性要求,与单纯数量化、客观化的调查研究相比,“情景化的”、“主体间的”意义解释在面对特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对象和问题显得更为有效,尤其是在面对如此庞大的组织系统面前,也更具有人性化。

这种研究方法使得教育研究者们必须深入到学校组织系统中去,通过亲身与研究对象的交流与接触,收集原始资料,分析并进行意义的解释。它要求研究要与一种政治主张相结合,必须建立在“实践中的有效改变”这一信念之上,所有参与者必须共同合作才有可能实现这一信念。这种研究方法改变了以往学校管理研究只重视“自上而下”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管理产生的问题和现象,为学校管理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操作方法。

2.2 实践意义

强调领导的艺术性——提出了学校教育管理新的要求。高校领导者在实现学校这一庞大和复杂的组织目标上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稍微学过管理学的人都知道,梅奥的霍桑试验表明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由此带来的人际关系理论运动和人力资源理论的普及为领导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更为准确的说,是一种领导的艺术。它将学校管理的所有活动理解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它更像是麦柯希所表述的那样,“学校是一种从事于对话的文本,这将为转换型的教育对话和实践创造出有利条件,形成一种相互鼓励和提升的关系。”这也是主观主义教育管理价值在高校教育领导实践上的具体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关心教职员工,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培养学校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但是这在客观上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也是更为苛刻的要求,即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全面的个人素质,更要懂得根据被管理者不同的需要来实施领导。

参考文献

[1]孙绵涛,罗建河.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理论流派[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篇3

1.1学生计算机基础与学习目的的矛盾

一直以来,很多老师认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认为学生只满足于学会WINDOWS和OFFICE等简单的操作。然而,近几年来,根据教学观察与问卷调查,大多数高校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最大动力来自于计算机一级考证。高校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应多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不能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发生太大的差距,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高校使用教材与现实教学环境不适应

高校使用的教材大约是5年左右才更新一次,教材的编写更新频率也差不多是5年一次,教材的更新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不再单纯满足于学会WINDOWS和OFFICE等简单的操作,而是转为以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为最终学习目的,因此高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目的,这样教师才能很好地使用教材进行授课。

1.3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由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2知识管理

我国邱均平教授认为,知识管理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知识管理概念指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包含对知识进行创新、对知识进行获取、对知识进行加工、对知识进行存储、对知识进行传播以及对知识应用进行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概念不仅包含对知识自身的管理,还包括对和知识有关的无形资产和各种资源的管理,比如知识组织、知识资产、知识设施、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内容。

3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改善目前课堂教学状态的新路径。

3.1提供专业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里,教师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有限的课程内容进行描述。这种授课模式会造成知识匮乏的局面,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业化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学习资源并不是简单地将所有的教学资源集合起来,而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类管理使学生较好地对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

3.2满足学生个性化知识管理需求

课堂应当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而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兴趣爱好是个性化的,因此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是加强学生知识管理的关键。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是为了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注意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计算机一级的考试内容。

3.3注重师生之间的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最为核心的内容,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应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信息的共享。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知识共享环境,让学生与教师能够无障碍地相互分享个人的学习看法、个人的学习经历以及个人的学习经验。

4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知识管理最基本的要素包含人、知识、技术以及共享文化,所以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策略应当建立四维的知识管理策略。

4.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策略中,学生在知识交流部分表现越活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就越较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授时应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交流情况实施具体的策略。

4.2以知识为重点的知识管理客体

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的客体,是知识管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很好地实现知识共享、实现知识的创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以知识的教授做为教学重点。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较为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4.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程知识管理质量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加强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后,教与学效果测评的研究,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测评的研究,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测评的研究。

4.4以知识共享水平作为教学改革的衡量指标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注重对知识进行分类管理,有利于学生快速方便获取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积累、共享、交流和创造。对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力求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应用于课堂的设计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5结语

篇4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status of medical waste disposal in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edical wastes.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dical waste disposal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identification, the problems of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and disposal are analy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rresponding medical waste disposal and emergency plans should be implemented for the medical waste disposal facilities failure or serious epidemic and other emergency situations.

关键词:医疗废物;废物产生;医疗废物分类;问题识别;医疗废物处置;应急管理

Key words: medical waste;waste generation;medical waste classification;problem identification;medical waste disposal;contingenc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7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218-02

0 引言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这些废物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对空气、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鉴于此,我国先后颁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于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理进行监控管理,以期使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有法可依并逐步取得成效。如果缺乏对医疗废物处置及应急管理问题的识别,将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1 医疗废物的产生及管理现状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所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院是医疗废物产出的主要场所,医疗废物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由于医疗废物的特殊性,使世界各国都对此高度重视。

1.1 医疗废物产生

随着河南省医疗废物实际处置量逐年增加,部分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处置能力已超负荷或接近饱和状况,面临着急需扩大处置规模的压力。据统计,2013年河南全省19个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能力142吨/天,按330天工作日算,每年可处置4.69万吨。2013年全省实际收集处置医疗废物共计3.71万吨,实际处置2.64万吨。

1.2 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现状

河南省较具规模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19家(主要分布在18个省辖市和1个直管县),医疗废物处置方法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适合采用热解焚烧法、高温灭菌法及干式化学消解法处置;病理性废物适合采用热解焚烧法及干式化学消解法处置;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适合采用热解焚烧法处置。全省医疗废物不同处置技术设施的设计及预留处置能力见表1。

表1焚烧工艺项目总设计规模3.04万吨,实际处置2.64万吨;干式化学法项目总设计规模0.55万吨,实际处置0.39万吨;高温灭菌法项目总设计规模1.10万吨,实际处置0.68万吨。

1.3 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管理

医疗废物污染防治的管理不仅涉及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整个运行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也涉及医疗废物处置技术选择,划分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片区,构建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机制等的处置全过程管理。

2 医疗废物处置分类及应急管理问题识别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的关键环节,但大多数医院没有完善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体系,导致各种类型的医疗废物混在一起,给后续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带来较大的不便,影响医疗废物的处置设施的处理效率。

2.1 医疗废物管理分类处置问题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要环节,河南省内大多数医院在逐渐建立自身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体系,给后续的医疗废物分类处置带来较大的便利。据悉,在不少医疗机构,损伤性、感染性医疗废物分类较规范,其他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等三类医疗废物有时混放到感染性医疗废物,时有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现象,导致处置时不规范。

2.2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问题

河南省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主要是严格安排行政区划来划分,受行政区域划分限制,部分区域由于医疗废物收运距离远,存在收运路线极不合理,而造成医疗废物处置费用成本过高的情况。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部分地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存在医疗废物收集率低,医疗机构覆盖率较低等,导致一部分偏远山区、农村等地产生的医疗废物尚未全部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置,医疗运输设备亟需专业化配置。

2.3 应急管理识别问题

河南省较大规模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19家,医疗垃圾集中焚烧处理制度始于2003年“非典”爆发时期,各地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上,对突发性的医疗废物处置问题考虑较少,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措施都比较缺乏。一旦发生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发生故障或需进行检修无法正常运营、某一区域发生严重疫情等情况下,没有相应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及应急预案来实施。

3 医疗废物处置及应急管理对策与建议

医疗废物处置应急管理是指在医疗废物处置设备进行检修或因故障不能正常运营时,或者某一区域突发疫情等应急情况下,医疗废物处置不受环境和技术局限等因素影响,医疗废物得到消纳。根据《医疗废物分类名录》(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2003第287号),应急管理对策与建议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3.1 医疗废物处置分类适用性对策

分类处置对象适用性,可以解决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现象,处置时不规范问题。其策略:焚烧技术适用于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等各种传染性医疗废物;表2为三种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对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药剂废物等五类医疗废物的适用性比较(见表2)。

表2适应性比较表明,热解焚烧技术适应性最强,处置范围最广,可以处理各种医疗废物;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化学消毒法适用性没有热解焚烧法适用性广,一些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不能较好的处理,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化学消毒法在逐步得到推广。焚烧炉的处理规模在10t/d或以上,适合医疗废物大量集中处置。

3.2 医疗废物处置专业性对策

河南省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是以行政区域划分而规划建设的,各省辖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主要服务于本区域内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医疗废物处置处理成本高,医疗废物焚烧处置项目的投资较大、运行费用较高,因而医疗废物处理费用也高。常用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如表3。

表3所示,每吨医疗废物处理成本为2000~3000元。由于医疗废物的回收处理必须在废弃物产生后的48h内完成,即医疗废物回收物流网络是带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医疗运输设备需要专业化配置。鉴于部分偏远地区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少,造成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回收、运输成本提升。如能优化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布局,例如个别县城可以就近选择收运和处置运营商,做到突破地域限制,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实现多方共赢,即打破地域限制,优化处置设施布局和服务范围。从表3的工程实践表明,医疗废物焚烧厂处理量越大,每吨医疗废物的处理成本越低。所以,医疗废物坚持资源整合,实现对全省医疗废物的协同处置。

3.3 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对策

应对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突发环境风险时,要有相应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及应急预案来实施。一旦发生重大疫情或者政府需要处置的废物,要以及时、快速且安全处置医疗废物为前提,启动跨区域协同处置方案来实施。必要时可动用医疗废物保证金,对协同处置单位进行费用补贴。来解决河南省19个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因故停运或检修期间、应对突发疫情等情况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协同处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器材、设备的配置,卫生防护设施和人员及时到位,确保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区域医疗废物的收集和集中处置。

4 小结

总之,医疗废物处置及应急管理问题的识别,就是要以医疗废物能得到无害化安全处置为前提,通过构建不同处置技术之间、跨行政区域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实现对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参考文献:

[1]孙宁,张矗张筝,任志远.甘肃医疗废物综合管理和协同处置示范实践与思考[J].环境保护科学,2015(5).

[2]张凤云,梁艳芳.医疗废物对健康的危害及管理规则[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01).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质量管理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建筑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管理重视不够。如管理职责不落实,资源配置不充分。大部分质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项和实物质量不合格的出现都与职责不落实密切相关。在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体制改变后,各建筑企业都实行的项目制,工程质量的管理的自检工作完全依靠项目部来完成。由于有的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不到位,管理工作中,没有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质量责任重大,于是就出现了质量管理体系不落实、不健全,而且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只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

(2)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有些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有些工程层层转包,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有些工程施工图纸未经审查即开始施工,边施工边设计,盲目追求施工进度,留下很多质量隐患。

(3)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目前,虽然国家出台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方面的相关规定,但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比如,有相当一部分工程主承包商中标后仍将主要工程分包给不具有资质的包工头,而这些包工头接到工程后,有些质量意识不强,对技术规范、安全规范知之甚少;有些唯利是图,偷工减料,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目前建筑施工队伍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的一线劳务队伍,其缺乏培训,质量意识淡薄,技术能力、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很多都是经验施工,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并且对施工中被用于规范的“操作规程”不予重视,施工操作方法仅凭师傅口头传教,全无“操作规程”作指南或约束,施工操作不规范,这些因素均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隐患。

1.2安全管理的问题、

(1)脱节的管理模式。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自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项目承建人,仅收取管理费,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项目承建人又把工程进行层层转包或分包,从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2)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近几年来,《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相继出台,基本形成了安全管理和法律法规的基本管理框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配套的制度建设和各专门法之间的衔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施工安全监理不到位。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理,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业的关键,但是部分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安全监理认识模糊、态度消极,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4)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安全经费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是进行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2、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提高管理、施工人员自身素质

管理和施工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保证承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其次,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必须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

2.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在开工前要根据具体工程问题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工作和预防控制工作, 将质量事故控制在有效解决范围内。首先,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主要项目或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2.3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

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的负责人员要将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在符合要求内,对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要严格把关,工程的建材和设备应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采购,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从而有效的控制材料的质量,以保证工程质量。

2.4加强施工质量验收

施工单位应在公司、项目经理部建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在作业班组中设兼职质检员。要加强企业各级的质量监督检查。要坚持工程质量的“三检制”、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的“旁站制”,在施工全过程实施严格的工程质量、安全设施的检查验收。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健全安全管理体制

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重点是要明确责任。确定安全生产目标,对参与安全管理的各方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公司总经理到全体职工层层分解落实,并和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单位领导对整个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3.2提高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

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起决定性作用,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狠抓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其次要加强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克服建筑施工队伍人员胆大、蛮干、冒险的心理特点,坚持持证上岗,杜绝违章操作,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实行分级审批。

3.3注重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制定适当的安全施工方案,在方案中列出所有指导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在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就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和结构等特点,对施工过程进行彻底的分析,并且与对原有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编制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整套方案。最终设计出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组织,另外,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操作程序和施工项目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出一份专项安全施工管理方案,并且明确技术负责人和主要责任人。

3.4改善施工环境条件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确保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能;对进场的施工设备加强安全检测,强化日常维护保养,消除安全隐患;在硬件建设方面,要加大安全管理投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更新安全设施。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关键和核心,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过程。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生产组织、工艺方法、材料等等都与工程质量与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就要做到企业领导重视施工质量,建立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加强政策引导,认真做好建筑工程一线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按规范和规程施工;加强施工环境的管理等,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易华强.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J].才智,2009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用户的满意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市场,只有优质工程才能占领市场,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搏击,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注重质量管理工作。

1 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对施工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1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房屋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2 以预防、预控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1.3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1.4 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2 当前建筑企业中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 一些企业只是按照施工习惯进行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上一个工程这么做的没有问题,这个工程也一样不会有问题,以习惯代替严谨,以经验代替标准,缺少危险意识,企业的主要领导不能亲自抓,导致质量意识麻痹,以至于在质量管理中督导力度不够,实施强度不够,使工程质量存在隐患。

2.2 片面要求工程进度,轻视工程质量问题 在经济复兴的驱使下,很多企业片面的追求工程进度,把完成工程进度,实现经济利益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要点。由此,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们对质量工作的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和管理,比如技术施工,质检等业务科室相互不能协调工作,企业内部联系不顺畅,同时总认为工程质量工作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因而忽视了对施工现场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致使施工队伍质量意识淡薄,由于现场操作人员多劳多得,只求快,赶进度,严重轻视质量,在工程施工中,不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操作,粗制滥造,甚至偷工减料

2.3 细节处着力不够,管理不到位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把它当成一个口号,一个标语,只做表面文章,没有质量管理细分精化于每一个影响质量的其点上,不能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从细微处入手,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不细分,不重视细节,势必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4 质检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理顺不清 质检人员不固定,业务技术素质及管理手段有待提高。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质量检查科,但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质检人员少,无专职质检员,并且人员经常调动,所以对质检工作没有长远观点,不负责任,我行我素,凑和了事,同时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偏低,而企业也缺乏对基层质检工作的检查与指导,使上下质量管理工作不能衔接,影响了企业整体质量管理素质的提高,也缺乏正常的督促和检查以及对专职质检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意识与责任控制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宣誓活动,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施的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要依法管理企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对质量事故责任者进行严厉处罚的同时,设立高额奖金,用以奖励工程质量好的单价和个人。正确划分各级质量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质量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本工程建设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

3.2 确保原材料采购质量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某些工序,更应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点。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原材料,就不可能建造出优质工程。为此我们必须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项目部必须严格按采购程序的要求执行,最好从指定的合格物资供应厂商名册中选择厂家进行采购,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决不能使用,凡发现有材料质量问题应追踪到底。

3.3 积极推行科技进步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同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3.4 严格控制施工方法 方法控制是包含整个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其中施工图纸是组织建设项目施工的重要技术方案文件,是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依据。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能有效地避免因图纸差错而影响工程质量。每个项目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图审查。一般情况,建设单位都会组织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进行图纸会审。但这不能代替施工过程中的图纸会审。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图纸会审贯穿在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之中,建立图纸会审制度。图纸会审后必须详细整理及确认,并分发给图纸持有人。

篇7

关 键 词:灵活就业;雇佣模式;弹性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2-0016-04

一、引言

灵活就业的快速发展是当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发展进程中显示出的一个共同趋势。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转轨期就业和失业压力的凸显,学术界对于灵活就业这一新型的就业形式给予了较多关注。从本质上说,灵活就业在当代的发展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需求主体(组织)和劳动力供给主体(劳动者)在微观层面上以新的方式相结合的宏观表现。这种新的劳动力供求结合方式在实际中体现为组织日趋弹性的人力资源雇佣模式,它是催生灵活就业的根本动力。因此,组织人力资源雇佣模式的深刻变革是灵活就业这一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可以为灵活就业在当代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微观解释。

二、传统雇佣模式的产生及其特征

灵活就业是相对于传统就业而存在的新的就业形式。传统就业形式所依存的微观基础是组织的相对刚性的静态劳动力雇佣模式,而这种雇佣模式的形成和弹性化演变内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之中。

经济发展史上的三次产业革命对工作方式、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一次产业革命引入了工厂制度,机械化工厂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工业革命前劳动力既有的工作方式并产生了很多新的工作。而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根本特征是旨在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大规模生产的普遍化。市场对相对同质产品的大量需求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的基础(Magnusson,2000)[1]。在这一工业经济充分发展的传统时期, 福特制成为居于主流地位的生产方式,大规模生产正是这种生产方式的重要表现。市场对大规模的标准化产品的无限需求是福特制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所以,福特制运行的市场条件是稳定、可预测的卖方市场。稳态市场环境决定了福特制下企业组织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生产任务的分工和专业化、集中决策、生产任务的技能要求最低化和等级控制(Boyer, 1989)[2]。福特制生产方式体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它通过工作的高度细分、专门化和生产的标准化来实现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就组织整体结构形态而言,福特制的企业组织是金字塔型的机械式结构(科层制)。

从工业化早期的工厂制度到福特制组织的发展逐步塑造了传统的劳动力(这期间劳动力并没有被视作人力资源)雇佣模式。刚性是这种雇佣模式最典型的特征,具体来说,其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1)固定的工作地点。生产资料集中于工厂使生产过程必须在工厂内完成,这使得工厂成为劳动力稳定的工作地点。(2)固定的工作时间。 在传统雇佣模式下,劳动力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标准工作时间是对固定工作时间的制度界定,每日八小时每周五日的工作时间是最为通行的标准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固定化使大规模生产下的分工与协作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率。(3)明确稳定的工作内容。工作设计是对组织进行工作划分并对每一种工作的职责和责任的界定。在传统的福特制组织内,工作设计强调对完整任务的高度分割和专门化,而且,每种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任务)被明确界定,这种窄幅的工作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工作的技能要求,使组织可以非常容易地为每种工作配置到相应的劳动力。由于外部市场需求的常规性和稳定性,机械式的福特制组织中的工作设置也具有稳定性,而与此同时,每个劳动力在组织中的工作内容也是相对稳定的。在传统组织中,劳动力工作内容变化的主要致因是其在同类工作等级链上的垂直流动,而传统组织的多层级的金字塔式结构使劳动力直线流动具有较大空间。(4)长期的雇佣期限。劳动力需求是产品市场需求的派生物,因此,稳定可预测的产品需求也就使得传统组织的劳动力需求数量基本上趋于稳定,这是传统时期组织对其雇员的 “雇佣安全”(指长期的雇佣)这一隐性承诺得以存续的重要先决条件。传统的雇佣关系的主要体现为内部化雇佣。内部化雇佣关注的是组织如何运用内部劳动力市场或其它机制来吸引和保持长久的全职雇员,其侧重点在于稳定和控制劳动力。具体做法是雇主们通过培训,使雇员掌握稳定、专业的技术,并给他们提供长期的全职工作,以获取雇员的忠诚和工作保证,而雇员通常被承诺在组织内部会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进步。维持长期的雇佣关系是传统时代组织雇佣模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从宏观视角看,传统组织普遍采用的刚性雇佣模式为劳动力就业赋予了传统含义,标准化就业或正规就业等概念就是对传统就业形式的指代。

三、当代人力资源弹性雇佣模式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推动当代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引发这场产业革命的关键因素。高新科技的发展首先使传统的产业结构面临着全面调整,主要表现在:经济重心由传统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生产部门逐渐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新兴的高新产业部门和服务业转移。其次,高科技的发展还全方位、深层次地改变了企业组织的生产和服务的技术以及运作方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一个直接后果是企业间竞争的大大加剧。R.D’Aveni将企业组织所处的日趋高强度的竞争环境归结为超竞争。[3]超竞争的实质是竞争周期的缩短。在这种环境中,组织很难建立和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即组织任何的竞争优势可能都是短期的、暂时的,都将会被竞争对手效仿、追赶或超越,而组织只有不断地打破现状,通过变革、速度、灵活性、创新才能获取竞争优势。超竞争环境中组织长期的成功不是维持原有的竞争优势,而是通过持续地创新赢得一系列暂时的竞争优势而达成的。

在这一时期,市场需求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和企业间激烈竞争引发的持续创新,顾客对商品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这使得产品需求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市场需求不再具有同质性,多样化、个性化、易变性成为市场需求最根本的发展趋势,整个市场的主动权正在向买方倾斜。

信息发展驱动的超竞争和多变的市场需求打破了传统时期稳定的市场环境,动态、混沌、复杂和不可预测成为企业组织面对的新市场环境的本质特征。

企业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外部环境对其有直接影响。复杂多变的新环境要求组织必须具备柔性化能力。柔性代表着组织为了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而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其核心强调的是组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柔韧性以及反应力。柔性的组织结构形态是组织柔性能力的根本依托。为了提升组织结构的柔性,越来越多的组织采取各种方式对仅在传统稳定环境中有效率的金字塔型的机械式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和重构,如扁平化、精简、流程再造、外包等等,新的具有柔性的组织形态是扁平型的、以团队为工作单元、基于工作流程、以顾客为导向的有机式组织。

环境对组织柔性能力的要求使人力资源在当代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在动态不确定的环境中,伴随着组织形态的柔性演变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应的创新,组织的人力资源雇佣模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刚性雇佣模式正在向弹性人力资源雇佣模式不断演进。

1. 工作地点的弹性化

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和知识、信息逐步取代传统的物质资源,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为工作地点突破传统的地理位置束缚创造了条件。在动荡环境中,变革、速度、灵活性和创新的压力使组织在人力资源使用中越来越注重工作地点的灵活性。基于信息技术的“远程工作”是实现工作地点灵活化的手段,它使雇员可以在组织固定工作场所以外的任何最适宜的地点(家里、顾客所在地、上下班途中、卫星通讯办公室等等)高效地工作。包括IBM、HP、Dow Chemical等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把远程工作方式引入组织内。宏观数据表明,远程工作近年来正在迅速发展,1999年,欧盟国家从事远程工作的人数为9000万,约占劳动力总数的6%左右,根据预测,到2005年,远程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将达到11%左右(根据欧盟10个国家数据得出)。[4]另据估测,2005年美国将有9%的劳动力为远程工作者。远程工作的兴起,是现代组织对其雇员合理工作地点的重新确定,它标志着工作场所由传统的集中固定逐步向弹性分散化转变。

2. 工作时间的弹性化

工作时间的弹性化是弹性雇佣模式另一维度。显而易见,传统的每日八小时每周5日的刚性标准工作时间已无法适应动态复杂环境中柔性有机式组织的需要。对于很多跨国经营的企业组织来说,人力资源配置甚至需要达到24/7(每日24小时,每周7天)。工作时间的弹性化是现代柔性组织对雇员工作时间的创新性安排。其形式大体包括:(1)灵活工作时间计划。这是一种以核心时间为中心而设计的弹性日工作时间方案。核心时间(比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是每个全职雇员都必须工作的时间,而在核心时间之外,雇员可自主选择工作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但每日工作时间的总数要相当于标准工作日的工作时间数。灵活工作时间计划使雇员有了一定的日工作时间自主安排权。(2)压缩工作周制度。这种制度着眼于增大每周工作时间的灵活度。在实施这种制度的组织里,雇员每日8小时每周5日的工作时间被压缩在更少的工作日内,如每日10小时的4天工作制或者3天工作制。(3)年度时间总额制。在这种时间安排方案中,雇员和组织须事先约定一年内工作时间的总数,而雇员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的具体工作时间往往和组织的具体经营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在年度总工作时间的范围内,雇员的工作时间几乎具有完全的弹性。(4)非全日工作制。这是将雇员的工作时间确定在低于标准工作时间总数的水平上的制度。推行这种制度的组织通常仍会将部分雇员工作时间总数维持在标准水平(即全职雇员)。这是目前在组织内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弹性工作时间制度。(5)工作分享制。它是非全日工作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最常见的形式是由两个非全日制雇员共担一个全日制岗位的工作。

3. 工作内容的弹性化

传统稳定环境中的机械式组织的工作设计突出专业化和职能的分立,雇员的工作内容狭窄而稳定,且其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多是直线型的(沿着等级链升迁),因而雇员的工作技能比较单一。在新环境中,柔性的有机式组织的战略必须随着市场变化不断地快速调整,组织的任务也因此不再具有传统时期的稳定性而是处于持续变化中,任务的多变性致使现代组织在柔性化过程中逐步摒弃了传统的工作设置体系而采用直接以任务为导向的灵活的工作设计:工作依据组织任务灵活划分;工作内容不再被明确界定;工作单元是团队而非个人。研究者称之为“无工作化”,并认为传统的工作概念已不合时宜。组织内的无工作化需要雇员具备对灵活任务的适应力,雇员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境下得以充分显示。因此,柔性组织非常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帮助雇员获得多样化的技能来提高其对多变工作任务的适应性,如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培训、职业生涯管理等等,这些方法均促进了雇员在多种工作种类间横向、纵向地流动,从而使雇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呈现出螺旋状而非传统的直线形式。

4. 雇佣期限弹性化

传统条件下建立在组织内部化雇佣机制上的所有雇员的长期雇佣安全在柔性组织框架下也难以为继。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配备最经济的劳动力数量规模是组织柔性能力的内在要求。Atkinson提出的弹性企业的雇佣模型可以有效地说明当代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的新方式(Atkinson,1985)[5]。Atkinson将企业组织的雇员划分为核心员工群和员工群两个部分。核心员工是企业的主要成员,是组织内关键任务的承担者,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人力资本;而员工则负责相对次要的工作。两类雇员中,仅有核心员工可以获得全职工作并保有传统的长期雇佣安全(即组织对其有长期的雇佣承诺),员工属于短期雇佣,不具有长期的雇佣安全。而柔性组织的员工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还存在企业外部,外部员工主要是因为组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外包是现代柔性组织普遍使用的战略) 而与组织发生实质上的雇佣关系。

与传统时期组织雇员的刚性数量相比,对雇员进行核心和的分层配置使组织在雇员数量层面具备了弹性,而在深层次上,这是雇佣关系由传统的单一的内部化雇佣向内――外部综合雇佣发展的结果。

员工因在雇佣期限和工作时间等方面均不同于核心雇员而通常都属于非正式员工(这一概念主要在美国使用)。从当达国家组织的实践看,非正式员工主要包括:非全日制员工、租赁员工、临时员工、呼叫员工、契约公司员工、独立订约人等诸多类型。

雇佣非正式员工在现代组织内已相当普遍。以美国为例,在1997年,美国非正式员工总数(不完全统计)就已占到受雇者总数的12.5%。[6]研究表明,对组织来说,雇佣非正式员工除了可以满足组织在动态环境中的灵活的劳动力需求之外,还有多重优势。首先,可以降低组织的工资、福利成本;其次,非正式雇佣是组织的全职职位(核心职位)招募有效的甄选手段;再次,通过雇佣非正式员工,组织可以获得具备特殊技能的人才(Houseman,2001)[7]。

非正式员工的存在,淡化了组织的外部边界,使组织规模有了高度的延展性,故增强了组织对环境的应变能力,这意味着雇佣期限由刚性向弹性发展是势不可挡的潮流。

四、人力资源弹性雇佣模式发展的效应分析

从雇员角度看,人力资源弹性雇佣模式的直接产物是灵活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对雇员有着积极意义:灵活的工作时间、地点可以解决雇员在工作、生活各方面的角色冲突,帮助其达成工作――生活的平衡;灵活的工作任务可以提高雇员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其人力资本的积累,提升其可雇佣性;从事短期的工作可以缓解失业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短期工作可帮助雇员获得高雇佣安全的全职工作。

对组织而言,弹性雇佣模式的意义在于:组织可以根据外部环境从多方面灵活地调整人力资源使用状况,这是组织柔性能力不可或缺的内容;灵活工作时间、地点、内容有助于促进雇员绩效的改善进而提升组织绩效;灵活工作方式有利于组织对核心雇员的保留;非正式员工可以和多个组织存在雇佣关系,由此形成不同组织间的人力资本共享体系,使稀缺的人力资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组织人力资源雇佣模式的弹性化也具有积极的社会经济意义。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它大大刺激了灵活就业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失业率(这是近年来我国关注灵活就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它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已被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所证明,所以,在发达国家一般都有专门的法律和政策鼓励组织多雇佣灵活就业者。此外,弹性雇佣制顺应了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这一大趋势,它的发展有助于加速经济形态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弹性雇用模式还可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工作时间、地点非常灵活),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然而,人力资源弹性雇佣模式也有负面效应: 它降低了雇员的雇佣安全,增加了雇佣风险,另一面,工作任务的变化性要求雇员必须终身学习,这些方面都会导致雇员心理压力过大,降低雇员的工作满意度,这可能会对员工工作绩效有负面影响。更为不利的是,它会导致雇员对其所在组织的忠诚度下降,引起员工流动率过高的问题。而从宏观角度看,弹性雇佣模式可能造成非正式员工的边缘化(非正式员工工资福利低于核心员工且缺乏工作稳定性)这一不良后果。

五、结语

当代组织的人力资源弹性雇佣模式的发展是组织在日益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的管理创新,它是组织的应变力的重要表现。弹性雇佣模式重新构造了当代劳动力市场的形态:劳动力正在分化为标准就业(或正规就业)者和灵活就业者两部分。对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和失业问题的中国而言,应充分认识到灵活就业形成的微观原因及其未来发展的必然性,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从长远战略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支持灵活就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1]Magnusson ,L .,2000. The New Labour Market and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UTB-SALTSA Conference proceedings pp 3-11. Brussels.

[2]Boyer, R., 1989.New Directions in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Work Organ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ECD Conference "Technological Change as a social Process, Helsinki.

[3] R.D’Aveni, Hypercompetitve rivalries, free express,1995. 转引自:格里・约翰逊,凯万・斯科尔斯.战略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6.

[4]Keeping a watch on the world of e-Work. .

[5]Atkinson, J., 1985. Flexibility, Uncertainty and Manpower Management. IMS Report No 89. Brighton: Institute for Manpower Studies. Brighton ISBN 0904744841.

[6]Houseman, S.N., 1999. Flexible Staffing Arrangements: A Report on Temporary Help, On-Call, Direct-Hire Temporary, Leased, Contract Company, and Independent Contractor 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http://省略/staff/dolrev2.pdf.

篇8

    高职管理专业群面向工商企业的管理岗位,培养掌握基本经济和企业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在不同类型的工商企业中从事相应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专业群的就业岗位,首岗为工商企业中不同职能部门、基层单位、生产作业现场中的业务主管;升迁岗为工商企业的部门经理(助理)、车间主任(工段长)、区域经理(助理)和基层门店店长等。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应把握“四个关系”:一是“动手”与“动脑”的关系。注重学生“动脑”能力的培养,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面对企业随时发生的问题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各种方案的策划、制订、改善、调整、实施的能力。二是“管物”与“管人”的关系。毕业生的团队融入能力以及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三是“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关系。由于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都会因环境和条件的随时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因此需要管理作业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四是“单体”与“协同”的关系。学生必须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合作、服从、交流和领导等职业素质。

    (二)专业平台课+模块课的课程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群的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基础课平台、职业技术课模块和职业拓展课模块组成。首先,专业平台课为5门左右。包括经济学基础、经济法实务、管理学概论、统计实务、会计基础。开设专业平台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较宽的领域内掌握经济和工商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习职业技术模块课奠定基础。

    其次,职业技术模块课为6门左右,主要培养学生毕业后首岗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各专业方向可开设的职业技术模块课程见表1。再次,职业拓展课为6~8门,主要培养学生毕业后升迁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企业文化、商务组织与协同、创造性思维与方法、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核算。不同的专业方向可根据需要对上述课程进行选择。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应在第一学年完成,采取集中上课方式;职业技术模块课在第二学年完成,采取分专业方向上课的方式;职业拓展课在第二和第三学年完成,采取集中上课的方式。职业基础课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课注重岗位单项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拓展课注重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体系

    1.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

    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群所涉及的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不同工商管理类职业岗位包括单项管理岗位、专项管理岗位和综合管理岗位,分布在决策层、职能层和执行层;其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控制,按照工商企业管理系统中不同岗位的管理职能及其相应的职业联系,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群所涵盖专业可包括人力资源、营销、现场作业、设备、物流及其资金管理等。无论哪一层级和类型的职业岗位,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均应体现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以此为依据构建专业群基础理论知识体系,详见表2。

    2.技能训练体系

篇9

会计学理论主要是借助推理、概念、判断等手段来揭示会计客观本质变化以及规律性的知识体系。会计学的理论按照内容的作用可以分为应用理论、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不论是何种理论,都是依据经济学和哲学作为基础依据,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来阐释会计学的本质和会计规律。研究会计学理论根据这些与会计的基础理论相关的概念以及与之比较分析,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会计研究的正确性。由于会计的原理在会计领域具有最基本、最普遍的特点,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会计学基础理论具有最普遍的意义、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会计理论。会计基础知识主要是对整个会计实践具有普遍的意义,包含了对于初级形态的感性经验认识以及高级形态的理性认识。会计基础知识包含了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两个部分,其范围要广于会计基础理论,但是其中具有最普遍的意义理论才属于会计基础理论。会计理论基础,也会被称为会计理论依据,同时此理论则是构建会计理论起到指导和支撑效果,理论基础是一个整体,其分为几种理论组成。通常会计学理论,包括了经济学、哲学等系统理论,从会计基础理论的涵义可知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理论基础存在着差异。会计基础主要指的是会计基础理论,也可以称之为核算基础、会计事项处理标准,它是会计计量、报告和确认的基础。基础会计即所说的计学原理和会计基础,主要作用是进行揭示会计工作的基础规律的学科,对会计基础理论和基础会计研究时不能混淆,需要切实的进行分开。

二、会计基础理论按照性质分型概述

(一)会计一般基础理论

主要有会计系统理论、会计对象理论、会计本质理论、会计目标理论、会计智能理论、会计资金理论、会计方法理论、会计特色理论、会计结构理论以及会计国际化理论。

(二)会计核算基础理论

会计核算基础理论主要分为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会计信息理论、会计核算理论、会计核算准则理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理论、会计确认理论、会计计量理论、会计资产核算理论、权益核算理论、负债核算理论、费用核算理论、收入核算理论、利润核算理论以及成本核算理论。

(三)会计管理基础理论

会计管理基础理论主要有会计现代管理理论、会计管理体系理论、会计管理系统理论、资本经营理论、经济效益理论、成本管理理论、资金管理理论、利润管理理论。

(四)会计体制基础理论

会计体制基础理论主要有会计机构理论、会计体制理论、会计人员理论、会计法规理论、会计制度理论以及会计机制理论。

三、会计基础理论的功能与表现

会计基础理论主要表现在认识作用上,依据会计理论客观认识会计事物,依据会计基础理论结合相应的法规认识,提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着各种会计事物的认识。根据会计性质和不同事物的区别来研究会计事物发生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分析会计事物的总体特征、性质、发展趋势、结构以及规律。会计基础理论具有基础作用,表现在对于会计的学科和会计研究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根据会计基础理论进行会计研究,可以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研究会计的核算职能从核算的一般概念来深入的研究核算模式、方法和原则。会计基础理论可以扩宽范围,从原有的研究范围不断进行扩展,扩展到新的内容,依据会计的职能研究一般理论,实现对会计职能一一核算研究,扩张研究会计功能时,对于所具有的服务职能进行研究,确保基础理论建立起新的会计学科。会计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的《财务会计学》、《会计准则》可以将会计核算的一般理论转化为负债、资产、收入、所有者权益、利润等核算。会计基础理论具有指导作用,根据会计基础理论的指导效果,会计基础理论对于客观会计事物进行感性认识的基础,通过对会计的实践进行指导实际工作,从根本上实现会计基础理论的实际工作核算认识,从根本上指导会计管理工作以及会计体制工作。会计基础理论还具有规范作用,因为它可以作为基础的理论知识来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而会计基础通常是经过会计实践检验,可以作为会计人员的行为标准,同时对于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合理性检验。会计核算过程需要对会计的信息真实性、会计完整性理论,可以实现对单位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得的检测。会计基础理论具有预见性,因为会计基础理论对于以后的一些会计事物做出推测,会计的基础理论反映出了客观会计事物发展特征、性质、规律和趋势等,可以依据对未来的预测可判断出会计事物的发展趋势。会计基础理论还反映出了其教育作用,会计基础理论通常可以对会计专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得受教育者能够清楚、全面、正确的对会计基础理论认识。另外会计基础理论还反映了促进作用,可以促进会计工作、会计研究以及会计科学性建设、教育发展。还可以促进会计学的突破性发展,通过对重大改革实施,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总结语

篇10

本次分层考试采用计算机题库方式进行,设置了三种题型,分别为单选题、填空题和操作题,总分为100分。其中,单选题和填空题侧重于考察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数值编码及二进制运算、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总分为25分;操作题主要考察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总分为75分;其中,Win-dows操作部分占25分,Word操作部分占20分,Excel操作部分占15分,PowerPoint操作部分占15分。理论题部分设置有单选题和填空题两种形式,其中,单选题涉及二进制运算、ASCII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文本压缩、IP地址及分类、MAC地址及其与IP地址的转换、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字长和冯诺依曼原理等内容;填空题涉及多媒体文件存储容量计算、计算机网络协议、绝对路径及相对路径、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等。操作题部分包括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四个部分,其中,Windows操作主要考察文件夹的创建、删除和修改、快捷方式及其创建、记事本软件相关操作、计算器软件相关操作以及文件的复制、重命名和删除等,Word操作主要考察文字格式设置、指定内容查找、文字的基本编辑、表格制作及格式设定以及图片插入及格式调整等,Excel操作主要考察单元格格式设置、基本公式(含求和、求平均数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等)的运用、数据区域选择及图形生成、背景设置和自动筛选等,PowerPoint操作主要考察模板设置及应用、文字格式设置、动画设置、放映方式设置和背景设置等。这些内容的设计基本符合国家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规划和要求。此外,考虑到大一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没有系统地掌握,而在平时生活中相对比较多地接触计算机的相关软件操作,将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

二、考试结果的分析

(一)总体结果分析

总体考试结果的平均分为47.19分,看似这一成绩还算不错。考虑到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这个前提,一方面说明当前大学新生对常见操作软件并不是非常陌生,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Windows题目得分率为83.27%(按照百分制进行折算,其他类似),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都能够有很好地掌握;Word题目得分率为51.96%,说明接近一半大学新生对Word的基本使用,如输入、简单格式排版和替换等基本操作有所掌握;Excel题目得分率为12.54%,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接触Excel软件操作,没有建立数据处理的理念;PowerPoint题目得分率为44.51%,略差于Word题目得分率,说明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也有所掌握;理论题得分率为28.66%,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及格率仅为18.82%,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理论和操作)的系统掌握还很不够。特别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次分层考试的题库中,操作题和理论题的难度都相较于期考考试标准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如果按照常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的要求来进行的话,可能在各项指标上还要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总体考试结果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还很不够,尤其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欠缺的,本门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考虑到计算机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不合适的。

(二)分类结果分析

本次分层考试还对考试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考试结果按照三类进行统计,即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其中,信息类选择的班级包括计算机1301、通信1301、物联网1301、信息安全1301、自动化1301、测控1301和人工智能1301等共计14个班级;非信息文管类的班级包括工商管理1301、经济1301、企业管理1301、社工1301、法学1301、行政管理1301和日语1302等共计14个班级。由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人数在全校占据绝大多数,所以选择了更多的班级,具体包括土木工程1301、采矿1301、环境工程1301、矿加1301、机械工程1305、能源工程1301、安全工程1301、工业设计1301、物流工程1301、材料工程1305、生物技术1301、数学1301、物理130和化学1302等共计28个班级。从以上选择的班级可以看出,这些班级基本上涵盖了学校在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中的所有学生,样本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及格率,信息类为23.81%,非信息理工类为15.55%,非信息文管类为16.71%。信息类学生在及格率指标上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这得益于信息类大学新生在理论题得分率、Win-dows得分率等其他指标上也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究其原因,信息类大学新生可能在高中阶段对计算机较为感兴趣,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但是,这一及格率指标的绝对值还是很小的。单纯从这一指标上来看,不管是取消信息类,还是取消非信息类大学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都是不合适的;对于Windows得分率,信息类为83.96%,非信息理工类为82.27%,非信息文管类为82.85%。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indows基本操作的掌握都比较良好,这得益于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对于Word得分率,信息类为54.00%,非信息理工类为50.13%,非信息文管类为52.68%。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ord基本操作的掌握还比较欠缺,这是由于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对Office相关软件进行系统的学习,Word等软件的学习可能是自发的和随意的,这不利于对Office软件的系统掌握;对于Excel得分率,信息类为16.03%,非信息理工类为11.27%,非信息文管类为11.34%。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Excel的基本操作还没有涉及,对数据处理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而考虑到数据处理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科研和工作的重要性,对Excel软件操作的掌握和数据管理概念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PowerPoint得分率,信息类为47.31%,非信息理工类为43.63%,非信息文管类为44.90%。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基本操作的掌握也是比较欠缺的,而随着大学新生步入社会,利用PowerPoint作为平台来展示自己或介绍产品或规划项目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理论题得分率,信息类为29.82%,非信息理工类为28.50%,非信息文管类为27.59%。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都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基础是无法完成后续计算机相关软件和硬件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三、考试结果的启发

本次分层考试目标是选拔优秀大学新生组成快班,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这里,我们不涉及有关分层教学体系的内容,主要是从本次分层考试的数据结果分析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考虑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未来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是不合适的。

2.就理论知识来说,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欠缺,需要在课程学习中加强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码、多媒体、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3.就应用操作来说,虽然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都有比较良好的掌握,对常见的Word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的掌握仅限于对一般的文字编辑操作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对Excel操作则非常陌生,没有形成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因此,需要在应用操作方面继续完善Word和PowerPoint等常见办公软件的高级操作的练习,并重点加强数据管理操作软件的学习,如Excel或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4.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相当,作为入门课程可以采用基本相同的教学体系。当然,如果考虑到信息类学生未来专业学习的需要,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专业化的内容,并进行差异化教学。

5.总体来说,大学新生对计算机操作软件的掌握要好于计算机基础理论,考虑到基础理论中有关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抽象性,可以适当地增加相关操作软件的学习,如Photoshop或网络模拟软件等,以便具有形象化的学习效果。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