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西方;微观政治;教育学缺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54-02
西方的微观政治思想孕生于思想家们对各种社会历史问题的探讨之中,并通过他们的各种主题叙事得到彰显。这些探讨在显现为对资本主义主题批判的同时,也突现出各个思想家微观政治分析的基本理路和不同层次,而在总体上,这一思想又内在地包含着令人遗憾的教育学缺陷。
一、微观政治的由外而内:从入侵人的心理空间、扭曲人的性格结构到支配人的观念系统
西方思想家对微观政治分析的一个基本理路,就是把政治与个体对立起来,指认政治对人的作用首先是一个从外到内的侵蚀过程,把资本主义对大众心理的塑造形成屈从性格、并进而调适和支配人们的思想观念看作是微观政治由外及内规制大众的基本运作方式。我们知道,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直到30年代末这段时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深陷危机,为解决危机造成的困境,资产阶级除了运用国家机器的强力外,还更加强化资本主义文化及其意识形态对社会大众的心理侵蚀,强化对人的思想观念的调适和支配。正是资本主义文化及其意识形态的长期作用,尤其是微观化的政治操纵和控制,使得资本主义获得应对危机、抵御革命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中东欧的工人阶级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革命的失败,佐证了微观政治操纵的关键作用,它暗示:工人阶级的革命障碍除了外在的,还有内在的,这就是工人阶级个体成员所秉持的非应然性的心理结构和思想观念。按照观念发生学的一般原理,工人阶级个体成员的心理状态、性格结构和思想观念有其应然性的源泉和生发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的集体心理和阶级意识,它们构成工人阶级个体成员价值取向的依据;但工人阶级个体成员又始终是处在资本主义文化和商品景观的包围之中,这种处境使得工人阶级个体成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观念还有其实然性或现实性的源泉和生发基础。西方思想家们认为,资本主义微观政治就存在于用实然性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取代社会成员应然性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存在于对大众独特个性的清理并对屈从人格进行倡导和塑造的过程中,存在于对大众思想进行调适和监控的过程中。卢卡奇关于人们对物化的屈从及其危害的分析,葛兰西关于文化霸权的阐述,赖西对法西斯主义性格结构的揭示等等,代表着对资本主义微观政治不同作用方式的考察,他们的理论探究表明,资本主义微观政治并不裸地独立存在,它借助于诸如商品物化、文化调适、价值引导等途径隐在地侵入人们的心理空间,塑造人的性格结构,并进一步调适和改造人们的思想和认知方式,使其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有利于资本主义既定秩序的观念体系。在西方理论家看来,人的屈从心理,人的法西斯主义性格结构,人的顺从性的思想观念,之所以被作为微观政治的对象和结果看待,是因为人们的心理空间、性格结构和观念体系等微观领域是资产阶级谋求对人的控制的关键领域,也是开发和利用人的核心地带,因而需要被政治化,需要从结果上展陈政治中心支配所要达到的从心理到性格的屈从,实现的观念的征服。
二、微观政治的由内而外:从驯化人的理性、引导人的合理化到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西方思想家在考察了微观政治的内在侵蚀之后,还特别注意分析微观政治的外在价值效能和行为呈现的有序化问题,探寻微观政治的由内而外的运作机制问题。西方思想家主要从关键环节、具体途径、效能表现等方面展开对微观政治的分析,其中,合理性的认知、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是资本主义长期运用理性统治所训导出来的个体意识效应和个体行为效应的表现,个体的人只有遵循社会倡导的认知方式进行思维、按照文化引导的规则进行价值选择、遵循政治规制的准则进行实践,他才配称为合理性的人。因此,努力做到合理性,是微观政治运作的对象性要求,也是其支配人的关键环节。合理性作为历史积淀和政治规制的结果,需要一个对象承载物。当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统治在宏观方面实现了合理性之后,它必然要使合理性的承载对象转向个体,通过对个体认知方式、行为取向等的微观侵蚀和操控,显现为微观政治对个体的合理化锤炼。既然微观政治是针对个体的谋求合理化的政治,是否做到合理性成为微观政治与个体之间统治关系是否形成的关键,那么,为取得对个体的微观统治,微观政治的实现路径可以是与个体相关联的多重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认知的途径,还包括技术的途径、语言的途径、文化的途径等。在认知途径上,微观政治规定认知的实证性——要求认知者遵从事实;规定认知所依凭的概念构架的权威性——要求认知者服从权威中心;规定认知目的和方向的确定性及有序性——要求认知者趋近和向往可靠性和秩序,这样,通过认知途径的规范,微观政治赋予人们认知的合理性。在技术途径上,微观政治把技术固有的手段优化及其对增进效率的合理性同技术渗透、控制人的合理性相糅合,使任何有正常理性的人丧失对技术合理同技术统治合一的分辨能力,最终使人听命于统治的合理性。语言的途径表明,人们学会和使用语言的过程,本来是人的自我生成和自我维持的过程,但微观政治的侵蚀使语言的使用变成一种单向度的规训,变成单义性的生活导向。文化的途径显明文化符号对个人的意义,但个人只有在当下文化的俗化现实中获取其文化身份、展陈快餐式的文化才能,个人的文化维度才配得上是合理性的。微观政治通过这些不同的途径,使合理性标准内在化为人们认知和行为的准则,甚至变成人们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的动力,从而人们思想和行动的自因性和自主性的表面化,同他们实质上对既定统治的屈从、对顺世主义和行为操作主义的契合等达到高度整合,这就是微观政治隐在操纵所实现出来的显在效能。
三、微观政治的由点到面:从“殖民”日常生活、重构价值秩序到一体化规整全部生活
日常生活领域是个体日常交往、价值选择、目的实现同一定群体的总体生活方式的结构化运演相统一的领域。西方思想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微观政治运行机理的分析,揭示了日常生活被分层、被监视、被整合的资本主义一体化的必然性。首先,微观政治“殖民”并设定日常生活。在本原的意义上,日常生活过程作为对象化的过程是个体进入类的过程,是目的的具体化和价值选择的现实化及效率显呈的过程,也是合目的性的动力促发与合类性规则的制衡、理想图景的向往与当下生活有限性的操劳等张力的总体框定过程。但是,资本主义微观政治把宏观的制度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殖入日常生活过程,通过具体化为类的中心统摄和类规则的范导,使个体进入类的生活过程一开始就是一个政治主导的过程;微观政治对类规则进行政治性的重构并突出其权威性,检审日常生活的多元目的的政治缘由,重估价值选择的合法性根据,设定效率追求和效率实现的政治伦理标准,从而达到微观政治对日常生活的内殖和监视。微观政治正是这样通过对个体与类、合目的性与合类性、理想图景的向往与当下生活的操劳等维度的内契和重构,成为人们进入日常生活过程中不可规避的在场政治,也是人们投入日常生活的动力政治,这后一种政治正是微观政治设定日常生活的目的指向的实现,突现出它支配全部生活过程的个体成就和效能。其次,微观政治重设秩序并规整全部生活。日常生活本来是多种力量关联交织的矛盾互动过程,显现为张力状态,除了个体与类、合目的性与合类性等张力外,还包括不可靠性与可靠性的张力,包括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对立以及安全与自由的不相容等实然状态。西方认为,资本主义微观政治的重构,使得日常生活的张力退到幕后,在前台展陈出日常生活的可靠性、确定性、安全性、自由与幸福美满。资本主义微观政治之所以能在表象上实现日常生活有序化转换,造成一种“花园景观”和“在家的温暖感和幸福感”,就在于微观政治以空头许诺激发大众的信心、以暂时性的福利投契调适社会的向心力;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契入生活过程所造成的对全部日常生活的一体化整合的表现。西方思想家在这种微观政治的无孔不入的处境中对微观政治进行分析批判,指明其存在的顽固性,根本目的是要唤醒资本主义制度下那些渴望解放的大众,引导他们探寻一种可能的出路,学会清理走向这一万能出路过程中所能遇到的那些微观的甚至是看不见的障碍因素,以便为最终超越资本主义作好思想准备。
四、一种评价:西方微观政治思想的教育学缺憾
篇2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指出: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分为硬管理与软管理两大类。所谓硬管理是依靠规章制度、行政命令及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内的现代化物质手段进行管理,也称钢性管理。所谓软管理是指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企业风气,形成合谐的人际关系,达到管理企业的目的,也称柔性管理,说白了即是做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硬管理中的企业制度和组织纪律是强制性的,但它们靠企业精神、靠共同的价值观、靠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得到员工自觉地执行和遵守。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气是非强制性的,但其所形成的群体压力和心理环境对职工的振动力又是不可抗拒的。特别是软环境的建立和维护离不开执行纪律、进行奖惩来强化。软环境强化硬环境,硬环境保证软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
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行政命令和包括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一系列硬管理手段,是保证企业运行秩序,完成企业奋斗目标的有力措施,但这些措施一定要体现尊重员工,有利于调动员工自觉、自愿遵守的原则。另外企业的规章制度还要充分贯彻企业的价值观,使其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如果企业崇尚“创新”价值观,就该制定特殊的鼓励发明创新的制度。例如海尔集团创造的“日清日高”管理法,要求员工不只是“日事日毕”,而且要“日清日高”,即除了完成当日的例行工作外,还必须以每天提高1%的观念,或提高质量,或降低成本,或改进工艺,或革新工具,并对有发明有创造的员工,给以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企业要把企业价值、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尚深深扎根在每个员工的心中,必须经过长时间培育良好的软环境。一是建立上下级相互信任,员工之间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二是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起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作用。三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让企业在社会上有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提高职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五是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和教育手段不断宣传企业精神和企业的奋斗目标,做好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员工经常处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以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企业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用武之地
企业要面向市场,按照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从事经营,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加大了企业管理的力度,增强企业的风险,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进市场、下基层、到人头,提高实效性。
适应市场经济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其目的就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要求人们破除30多年来沉淀下来的“左”的思维方式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封闭模式,让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帮助广大职工逐步树立市场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效益观念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意识,引导大家努力创造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效益,自觉参预市场竞争。
围绕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职工利益关系的调整。科学的管理模式,必然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在职工中引起不同反响。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一抓超前性,采取先宣传、后实施,先干部、后职工,先党内、后党外,先挖渠、后施水的方法,做好思想宣传发动工作;二抓群众性,坚持企业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让广大职工参政议政,保证决策民主化;三抓实效性,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载体,着眼于释疑解惑、理顺情绪,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复杂问题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缓解职工的思想波动,维护促进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运作。
贴近企业经营实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说,生产经营活动是个永恒的主题,紧贴生产经营就可以出成效。科学的管理模式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改进思路和方法,从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出发,多干实事,力求实效,根据企业发展的方针目标及企业在某一时期的具体任务,动员职工积极投身于生产经营实践。通过在生产、技术、业务管理等过程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工干部要努力学习生产经营管理和与此相关的科学知识,掌握新的本领,成为懂经济。会管理的全面人才,深入生产经营一线,主动抓信息,做些职工需要、欢迎的工作,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各顶任务的完成。
三、寻求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做深做活思想政治工作
两者的根本点都是以人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与现代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是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因为先进管理的基础是具有强烈敬业精神和良好技术技能的职工队伍,先进管理制度的确立和执行离不开对员工进行技能、纪律、文化等综合素质的教育,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保证;另一方面,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也需要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企业的管理体制,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两张皮”。为此,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应着力进行“三大创新”。
第一,管理体制上的创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应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行政干部“一岗双责”、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大政工”格局。每一位行政干部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地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与行政工作同步布置、同步检查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完成企业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第二,工作机制上的创新。应倡导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一致的治企原则,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坚持以思想教育引导人、启迪人、培育人、激励人,又要强调以严格管理制度来规范人、造就人。
篇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小留学生走出国门求学异域一天天多了起来。尽管相当一部分国家里还存在着仇华、排华的情况,但大部分老百姓是友善的。小李告诉我:他没有在学校的学生集体宿舍住,而是租住在一家华侨家里。那家华侨在当地做买卖、开超市,在当地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男主人是华侨协会的理事,逢年过节便得到当地人(澳大利亚人,包括市政府的头面人物)的祝贺。小李说的这一情况跟清末民初“清国留学生”在国外的情况大不一样。在郁达夫、鲁迅、郑振铎、郭沫若等留日“弱国子民”的“东洋留学记”中,反映了那个时代“支那人”所受的歧视、鄙视、欺凌,以及这些在他们内心深处造成的创伤。祖国的强大是华侨和中国留学生在异域他乡生存下来、融入所在国社会群体中舒心学习、快乐生活的前提条件,而祖国的强大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包括华侨和华裔)的竭力奋斗。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尽管今天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再像过去一样欺负我们,但是,在当前和今后的中国,无论在中学还是小学,都应该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人生命运和祖国的强大联系起来,激发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兴趣和动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中学生小小年纪便放下书包,背着背包“南下”、“北上”,宣称“我们自己不是有钱人,但我们要做有钱人的父辈”,用钱来衡量人生的价值、设计人生的理想,这样下去我们祖国的现代化大业还有人去关心吗?我们的强国梦还能实现吗?还有很多学生在即将走上我国现代化大业的各个岗位上时,却选择了出国,选择了在外国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成功人士,从此一去不返,这样下去,我们的教师该怎么去评价自己的工作呢?反思一下,我们的政治课教育有没有发挥育人的职能呢?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在他们事业成功之时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以下是我和小李的对话:
问:你平时上学出学校门吗?学校管得严吗?你和当地社会有接触吗?
答:学校没有围墙。只有高不及膝盖的栅栏,那是为了防止足球滚到街道马路上设的。学校没有校门,但是上课期间很安静,很少有人进进出出。我们一周必须上街两次以上,去卖东西。
问:必须去吗?挣钱勤工俭学?
答:不是,我们卖东西其实就是为了募捐。学生上街卖各式各样的饮料、口香糖、零食之类,卖的东西是社会慈善机构给的,卖完后连本带利都交给社会慈善机构。澳大利亚的募捐是经常化的,对穷人的救助也是经常化的。
问:卖得出去吗?挣的钱学生会私自收起来吗?例如说有学生用赚到的钱去网吧、买零食之类……
答:不光卖得出去,而且能卖到三倍于超市的价钱。购买者也愿意为社会捐助的,只要他们看见学生胸前挂的社会慈善机构配发的售枷箱子,就争相购买,学生不会费很长时间在大街上叫卖的。无论本还是利,都投进箱子里,没有人拿,更没人去抢夺,学生也很少去数的,一并交上就是了。不论是留学生还是当地学生,都有钱花,但没人乱花。再说学校周围也没有供学生上的网吧,也没有零食店。学生平时不买东西,文具由学校提供。
再看看我们的学校,学校是成了社会的“重点保护单位”,高高的围墙将喧嚣的世界与学生隔开,这当然有必要,但是学生放学就需要老师送或者家长接。其实,这在保护学生的同时,也反过来激起学生“逃出围城”的欲望。还有部分教师用简单的方法教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认为学习是最痛苦的事情。因此,教育学生勤奋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社会、家长的共同职责。
再联系我们的教学,上古文课时,我曾打破常规给学生开讲座,讲《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我告诉他们:孔、孟提倡“仁”、“义”、“礼”、“智”、“信”,“仁”就是有爱心,有同情心,心肠好;“义”就是有正义感,见义勇为,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礼”就是有礼貌,讲谦让,宽容大度,有大家风范;“智”就是“智者不惑”,有知识,相信科学,明辨是非、真假;“信”就是讲诚信,待人真实诚恳……是的,我的这些言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要和小李在澳大利亚所受的品德教育比起来,我的教育效果能比吗?
篇4
关键词 法律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对法律思想政治的教育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不难看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高校对法律教育重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第二,高校法律体系不健全。这两点足以影响各高校对学生的法律思想政治教育。
1.1高校对法律教育重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
目前许多高校只是把教学重点放在课程专业教育方面,并没有把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片面地认为法律教学是可有可无的。在我国许多高校为培养出“分数型”的高素质人才,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培养,对法律教育方面甚是单薄,在教学中没有积极地进行法制理论指导,也没有积极宣传法律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更没有让大学生积极学习法律教育的主要内容,导致了现代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极其薄弱。
1.2高校法律教育体系不健全
现代许多高校并没有安排相应的关于法律教育的课程,也没有解决教研设备和师资培训的落实,更没有统一规划、计划及法律教育的安排,如教材资料、教学内容、师资力量等。这使大学生在法律教育方面形成严重的空缺,使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没有形成主要的渠道,不能积极地懂法、学法、用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法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1正确的法律教育可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水平
德治与法治是密切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道德教育重在人们心灵上的净化,法律教育则重在行为上的规范。要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应从心灵和行为两方面着手,通过正确的法律教育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教育与思想道德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得当,不仅可以使他们道德水平提高,还可以使他们积极地懂法、学法、用法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2正确的法律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
法律价值是法律的灵魂和存在的基础,使法律得以充满生机活力的精神源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法律教育的作用发挥得好,必须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使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权利与安全,进而影响社会的整体理念追求。
2.3正确的法律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格劳秀斯看来,权利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品质。现代大学生应该正确地学法、懂法、用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由于法律素养的欠缺,又有多少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利益的侵略时,却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有的甚至误用“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报复手段来回应自己的伤害,且给不少高校学生造成伤害,以致悲剧的发生。正确的法律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发生事件,增强法治观念。
3高校应增强法律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要想现代高校学生自觉地遵法、守法、用法,教师们必须对学生们的法律教育进行改革,主要改革方案有以下三点:树立正确的法律教育思想观念;深化高校法律教育课程改革;增强法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3.1树立正确的法律教育思想观念
树立正确的法律教育观念,确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基础,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教育学生贯穿于法律教育整个过程当中,努力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综合人才。做好学习法律教育的同时,还要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精神使之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在每一个社会成员中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3.2深化高校法律教育课程改革
现代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要增强法律教育的效果,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改革。首先,创新法律教学模式。在陈旧的教学理念上,应创新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其科学精神和法律思维;其次,优化法律教学课堂内容。所以应该
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自觉地学习相应的法律课程,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3增强法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增强教师的法律教学能力。各高校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法律知识,必须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其次,增强教师理论宣传的同时,强化教师的法律实践素质。老师们积极的宣传理论,就是为了学生们能将法律正确地运用到生活当中,所以在要求老师具有培训经历、具备法律理论素养的同时还要求与学生们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给同学们举一些身边的案例,帮助他们分析过程,使学生们真正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篇5
煤炭是我国的支柱能源,其作用重大。随着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煤矿企业中的安全问题以及不良现象日益突出。因此要对煤矿企业安全保卫工作进行科学改革,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提高煤矿企业安全保卫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煤矿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中思想政治的有效策略措施,期待可以对煤矿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创造一个安全以及稳定的环境。
煤矿企业1前言
煤炭作为较实用的能源,其具有可燃性好以及存储时间长等特征,鉴于此,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近年来对煤矿领域市场化的改革不断深入,众多煤矿企业都开始意识到注重经营效益的重要性,但这一情势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即当今煤矿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安全保卫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煤矿企业的不良事件的发生,这样一来对煤矿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一旦安全保卫工作管理不善,将会直接对煤矿企业经济发展的进程造成影响。因此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中思想政治重视。安全保卫工作作为煤矿企业的重要指标,其承担着肩负企业安全运行的任务。安保工作管理的合理性、有序性的良好建设可以有效的维护好正常的工作秩序,促进社会的稳定,从而使得煤矿企业能够在发展中获得良好的环境。研究发现,这是煤矿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安全保卫工作运行的基础,其不仅为维护社会治安环境提供有的指标,还是安全保卫工作者强有力的支持后盾。
2思想政治在煤矿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中的意义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安全保卫工作的作用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其有效的运行,才能使得企业的员工能够在一个良好环境中工作,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是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其是安全保卫工作者责任心的源头,为工作者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士气具有鼓舞性意义。同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让其明白责任感的意义。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施才能满足于适应煤炭企业的发展。因此对煤矿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人员予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其主动性的促进。除此以外,煤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深入学习研究,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诠释,使这些先进思想所体现的实质性内容能够真正落实到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去。最后。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强化煤矿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的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水平。同时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活动,可以有效的培养工作人员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奉献精神感,有助于凝聚力的激发。
3关于煤矿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中思想政治的具体措施
3.1提高煤矿企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能力
研究发现,在煤矿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保证企业能够在一个和谐以及稳定环境中获得发展的重要方式,从而使得煤矿企业能够顺利地开展各种活动。所以在安全保卫工作中,可以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使煤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良好的效益。而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煤矿企业的安全保护工作予以进一步重视,首先需要提升煤矿企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能力,这是煤矿企业安全运行以及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其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恪尽职守,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好的价值;最后着眼于加强安保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这是直接提升煤矿企业安全工作的保障,而在实践工作中,煤矿企业需要在安保人员的工作中积极地落实思想教育的工作。
3.2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较好地提升工作人员在行动中的动力,从而促进煤矿企业在安全的环境中发展,因此,在煤矿企业中针对安全保卫的工作需要运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引导,以保证其在一个安全与稳定的环境中开展各项工作。因为煤矿企业的各项安全问题与安保工作存在最直接的关系,其安全运行离不开安保工作所提供的保障。所以煤矿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安保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例如通过组织安保人员加强学习我国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各种正确地政治思想认识,通过这些丰富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安保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得他们能够在安全保卫的工作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主动在自己的岗位中默默奉献,从而使煤矿企业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发展,除此之外,煤矿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还要根据安保人员的具体情况以及根据不同岗位中对安全保护工作内容的特殊性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例如有的安保工作是管理煤矿企业中各种人员的出入情况,这就需要对安保人员进行加强问题询问或者是各种门禁卡的认识和运用,从而提升他们在实践工作中的能力,有的安保工作是维护矿场安全的工作,此时安保人员的工作重心就是要尽快地排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矿场中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通过正面力量的引导,促使其状态呈现积极乐观且健康向上,在煤炭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以全身心的方式投入。
3.3对安全保卫制度予以科学合理的安排
煤炭企业属于危险度较高的行业类型,因此其安全保卫工作占据重要地位。要想有效的实施将安全保卫工作,需制定与完善煤矿企业的安全保卫制度。纪律是保障煤矿企业员工执行力的重要前提,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安全保卫员工纪律制度。在制定制度时,要以政治思想观为依据,对安全保卫制度予以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实际的煤炭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中,由于其行政执法权没有具体的表述,因此面对问题一般以预防作为安全保卫的原则。在实际的煤矿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中,安保人员需将保护内部职工安全作为工作第一,把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努力将煤矿安全隐患在萌发的状态下予以扼杀处理。避免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引发事故。
4结束语
煤矿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因此责任巨大。安全保卫工作必须在思想上加强安全意识,在行为上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安全保卫工作中,加强预防工作,避免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引发事故。
参考文献:
[1]赵金矿.思想政治工作对煤矿企业保卫工作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4,12(31):334.
篇6
论文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涉及初中生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课程。如何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精彩纷呈,改变以往沉闷乏味的课堂氛围,将思想政治课真正变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是初中思想政治老师的必然使命。本文从实战角度出发,依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课程要求,在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方法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初中思想政治课担负着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好思想政治课对初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高尚道德的培养,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初中学生在脱离小学阶段的培养教育后,进入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和智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两个特点不可忽视:一是矛盾性,突出表现为既向往成熟又偏于幼稚的思想迷茫状态:二是可塑性,即初中生在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中,在叛逆的同时又极度渴望得到一个参照的标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本身任务和初中学生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切人点—把看似枯燥无味的道德理论教育讲活,在传输思想道德理论的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教好、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呢?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
一、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前提是整体把握课程的内容特色
要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讲活初中思想政治课,首先必须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有着深刻的把握和了解。纵观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本文以八年制义务教育为例):初一阶段主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初二阶段学习内容有所深化,逐渐深入到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构建;初三阶段在初中二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爱国情操。力求初步确定学生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基本上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相适应,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求我们必须依据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授课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具体方法
要想摆脱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初中思想政治课变得更有活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而学生主动精神的调动和授课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则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效应”。依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要想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创新:做好“导演”与“演员”角色的定位。
要想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就必须做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是一堂好的政治课。“要让政治课真正地生动、鲜活起来,教师如何作好导演,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并扮演好角色,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在初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定位好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老师是导演,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要做好两点:一是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灵光一现的智慧火花,并给予积极评价,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更加积极地投入所应扮演的角色,强化课堂的愉悦氛围:二是教师要时刻注意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哪怕是在学生出现标新立异式的观念时也不要去打击。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星星点点的智慧之花”Ⅲ2_并不是总会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创造。如果说“发现闪光点”是教师课堂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的话。那么“创造闪光点”就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否教活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应该密切注意提高自身能力的一个方法。
(二)收放自如:善于把握课堂活跃度。
随着学生们创新自觉性的提高和创新自信心的增强,活跃的课堂气氛显然并不难以营造。但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只说明学生们摆脱了枯燥无味的学习状态,并不等同于学生们完成了思想政治课程所要求的学习任务,掌握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精髓。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政治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教师可以对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式的观念不予打压。但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既要表扬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与个性,又要善意地指出其思想中的不足,避免因为一些调皮孩子的起哄而造成课堂本身的混乱。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后,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既要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要符合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从而使课堂活跃度保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畴之内。
(三)讲解创新:理论不仅要联系实际,而且要有新意。
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提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真正的学问是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与有的初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只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思路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实,初中思想政治课本身除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以外,大多数知识都是可以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中可以看出,理论联系实践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也许有的教师会反问,我在讲课过程中也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每堂课也都注意讲解范例,但是课堂气氛并没有多少好转,这是为什么?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有新意。比如在讲《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关系》((2)初中八年级课本),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列举英雄事迹、好人好事,这样时间一长反而会遭到同学们的反感。教师可以就近举学生们身边的小例子。比如:值日生打扫卫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生,讲解假如这天该同学不打扫卫生,那么学生们就要在又脏又乱的条件下上课。而正是因为该学生“个人”认真地打扫了教室才使得班级这个“集体”有了干净的环境上课。所以整个“班集体”应该为该学生辛勤劳动鼓掌致谢。反过来,再反问该学生,在听完同学们的鼓掌后是否因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班集体的认可而内心里感觉到了尊重和满足。这样通过学生们身边的小事情就可以讲解“个人的贡献和付出可以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一个价值观的道理。
(四)实践创新:动脑动手,课堂课外密切配合。
实践创新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一剂良药。首先,要注意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力争让课堂生活显得多姿多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兴趣小组,要求学生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点评,确定优秀发言代表并予以表扬。2,开展辩论赛,由各个组的学生选派代表就某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要求尽可能的用上课本中的理论进行论证。最后由教师进行表彰总结。3,综合知识抢答。同样可以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选择课本理论进行提问。各个小组的学生举手抢答,可以制定分值来评定优秀小组。4即兴演讲,可以穿插到实际的课堂讲课中进行,要求给予每个同学机会,就某个课堂问题或理论进行即兴演讲,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次,要开创课外活动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们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实践。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教师带队,进行户外探索。如在讲《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时,可以带领同学们到周边河流、绿树、工厂地带进行现场讲解,加强同学们对知识的认识和深化。2,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们关注国家大事,认真阅读报纸,观看新闻,并让学生们展开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们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3,学写政治小论文,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所见所感发表评论,并能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把学生们好的文章推荐到广播站、报纸,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原则
上面提到的四个具体的方法并不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仅有的方法,但它可以为初中老师教好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此外,我也阅读了许多同仁写的文章,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借鉴他们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并没有固定的法则可以遵循。但是要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立足实际,灵活运用。依据前面我们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总体分析和把握,显然我们可以意识到,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有着较多的自由的活动时间,因而对他们的授课要加大“角色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比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要进行中考,时间相对紧张,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注意在“讲解创新和收放自如”上多下功夫。总之,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就一定可以创新出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一门必修课。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脂肪肝 四高症 相关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脂肪肝的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已作为多种常见病的危害因素,日益成为一项公共卫生问题,在不同国家、地区,人群中脂肪肝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不一,但因其早期临床表现轻微,无明显特异性,其危害性往往被人们忽视。本研究目的是探讨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及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对脂肪肝发病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集体检人群280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980人,女720人;年龄20~75岁。
方法:受检者均以清晨空腹血为主,使用HITACHI 71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血清尿酸(SUA)水平的检测,然后作血压测试和肝脏的超声检查。
诊断标准:⑴脂防肝以超声波诊断脂肪肝的依据为:①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②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③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④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边缘变钝。⑵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采用1999年WHO/IST制定的定义和分级。⑶糖尿病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静脉血浆,空腹和(或)≥7.0mmol/L,服糖后2小时≥11.1mmol/L。⑷高血脂诊断标准:高血脂症以TC>6.0mmol/L或TG>1.70mmol/L(任何一项或两项异常)为标准。⑸SUA水平男女均以>420μmol/L诊断为高尿酸血症(Hum)。
统计学处理采用:X2>/sup>检验,P
结 果
脂肪肝总体检出情况:2800名体检者检出脂肪肝420例,检出率15.00%(420/2800)。其中男340例,检出率17.17%(340/1980);女80例,检出率11.11%(80/720),男女性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sup>6.96,P<0.01)。见表1、2。
从表2可以看出,脂肪肝组检出高TC与非脂肪肝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脂肪组中检出高TG与非脂肪肝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脂肪肝组检出高血糖与非脂肪肝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脂肪肝与高血压的关系中可见,脂肪肝组检出高血压的患病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在脂肪肝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中显示,脂肪肝组中检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
讨 论
正常人肝内总脂量占肝重的5%,脂肪肝患者总脂量可达到40%~50%,主要为三酰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肝脏的脂肪量超过酯化和氧化能力或肝脏合成低密度脂蛋白能力障碍,则肝脏合成的内源性三酰甘油就不能以脂蛋白形式运出肝脏,三酰甘油在肝细胞内外堆积,形成脂肪肝[1]。脂肪肝对人体的危害,首先是脂类的代谢、运转、能量转化障碍,从而导致脂类代谢和脂肪肝形成之间的恶性循环[2]。在2800名受检者中检出脂肪肝患者420例(受检者的15.00%)。脂肪肝男女间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是因为女性血浆中各种脂蛋白(除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及总量皆比男性低,同时雌激素又能促进体内脂肪动员或抑制其储存,增加体内生物氧化,加速脂肪代谢;另一方面,男性喜好吸烟,而吸烟可增加血浆甘油三酯水平,与正常人平均值相比,可使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9.1%[2],这些都是造成男性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女性的原因。脂肪肝组血清TC、TG水平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尤其是甘油三酯增高率更为明显,说明血脂增高特别是甘油三酯增高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高TC和高TG血症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其中大多数脂肪肝沉积的主要为TG。脂肪肝组血清GLU水平高于非脂肪肝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存在不同程度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是脂肪肝的发病基础之一,而胰岛素抵抗是2型DM的特征之一。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在脂肪肝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此外,脂肪肝组检出高血压的患病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水平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已逐渐被接受。部分动物实验和某些特殊类型(超重或肥胖)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的临床观察显示[4,5],胰岛素增敏剂单独使用的降压幅度很显著,有力的证实了这一点。脂肪肝组Hum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说明Hum与脂肪肝存在相关性。
因此,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体育锻炼,改进不良生活习惯,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减低脂肪肝与四高症的密切程度。
参考文献
1 裴海成,刘志民,邱明才.实用肥胖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81-284.
2 康格非.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47.
3 陈强,虞朝辉.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的关系.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2):762.
4 孔俭,孙捷,汲宏磊.罗格列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J].高血压杂志,2003,11(5):454-456.
5 李光伟,王金平,李春梅,等.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康高血压作用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2):907-910.
篇8
1.组织成员的社会化的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涵
社会化是指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于人的始终的过程。组织社会化是指组织成员为了适应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而调整自己态度和行为的学习过程。组织成员社会化的内容包括培养职业能力、教导文化功能、形成文化认同和感受内部影响四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其实质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
2.组织成员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联系
组织成员的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2.1 二者都是习得某种价值观念、获取一定社会规范的过程。组织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组织成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接受该组织的价值观念,形成对该组织文化的认同,了解组织内部的行为规范,从而融入组织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根据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规范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形成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将社会要求内化,从而表现出社会所要求的行为。二者都是在一定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进行活动的,都是习得某种价值观念、形成一定社会规范的过程。
2.2 二者都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根据教育目的即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其思想实际所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组织起来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式进行互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组织成员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任何组织都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组织成员的社会化也是有目的性的。任何成员进入一个组织后,都要受到组织目标的影响,并且为组织的目的而进行行为选择。组织成员的社会化就是组织成员为了适应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而调整自己态度和行为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组织成员为了更好的适应组织活动而不断地习得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形成组织需要的行为规范。
2.3 二者都是复杂的实践活动。组织成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组织成员自身与组织文化、组织领导以及其他组织成员之间都会产生不同的摩擦,组织成员原有的思想行为会与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发生冲突,也会与组织领导及其他成员产生冲突,因此组织成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同样也具有突出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通过解决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和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促使受教育者观念、态度的改变,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时会涉及对个体利益的调整。因此在此过程中,就教育因素而言,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大众传媒都会对教育者发生作用。教育过程也不只是简单地教与学的过程,受教育者也会受到自己也有的观点、态度、习惯、志向、爱好等因素的影响。
2.4 二者都有一定的潜移默化性。组织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会受到组织文化、组织价值观、组织成员、组织环境等各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是在一个组织中逐渐的感知到本组织的文化氛围,逐渐认同组织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存在一定的潜移默化性,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并不只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个教育机构的环境,教育者的行为以及整个社会环境和文化传媒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受教者潜移默化的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3.组织成员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区别
组织成员的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不同的实践活动过程,它们在目的、内容、方式以及结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3.1 二者目的不同。虽然组织成员的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但是他们的目的有很大的区别。组织成员社会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融入组织生活,他们接受组织价值观也是受组织内部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则是根据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进行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组织成员社会化是培养组织所需要的人才,组织的目标与社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偏差的。
3.2 二者的内容不同。组织成员的社会化包括培养职业能力、教导文化功能、形成文化认同和感受内部影响,组织成员的社会化是组织成员进入一个组织内部后,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根据组织所需要的人才要求,培养自己适应职业的能力,吸收组织文化的影响,逐渐的认同组织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阶段构成的,开展教育活动包括教育方案的制定、教育方案的实施以及教育方案的评估等不同的阶段。
3.3 二者的方式不同。组织成员的社会化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个体内部自觉获取组织价值、目标和规范的过程,是外部人员自觉地转变为内部人员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者会根据教育目标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更多体现的是外部施加的影响。因此从方式来讲,一个是内部自觉进行的,一个是从外部施加影响的。
3.4 二者产生的结果不同。组织成员的社会化导致的结果组织成员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逐渐适应了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自己的价值目标与组织的价值目标不断接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的结果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进而外化为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综上所述,组织成员的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
篇9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二者在企业发展与前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均不可轻视与忽视的。
一、认识什么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要想正确看待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什么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它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二、理解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都是不可忽视的,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它研究的对象既然是人,就要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管理的新理论,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文化,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最佳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之所以被称作企业管理的新理论,其主要特征就在于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素质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2)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培植、塑造和强化,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来保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既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既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性,长期性。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身规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同步结合、融合渗透进行一体化管理,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系和保证体系,通过借鉴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特点,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运用引路法、目标激励法、感情感化等方式方法,积极倡导民主、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3)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企业文化虽然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区分开来,三者是统一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并为职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众意识,这种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它对企业员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意义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将二者有机,合理的结合具有深刻的意义,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主要原因有三点。(1)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解决企业员工与企业管理者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迫切需要。企业文化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的激励、凝聚、导向、示范作用,极大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员工的、能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改革和发展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落到实处。(2)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能成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实践载体。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寓教于乐,集思想与行为于一身。企业文化的操作方法生动、活泼、容易吸引员工参与,其内容容易被员工接受。有了企业文化这一载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紧密地结合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文化活动来开展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是变得生动、有活力,增加说服力。(3)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能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提供良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长期存在着不被重视的现象。由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性,它很容易被人们认为比较空洞,办不了实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从而引不起员工的足够重视。而企业文化正是兼容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经营管理两方面于一身,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的扩展点。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运用其指导管理工作。
篇10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济南大学 方法探析
当前,我们正身处于一个“微”时代的大环境之中,每天更新微博、发朋友圈、创造微话题、发起微公益等,这些微讯息能够真实地反应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工作抓手与平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时代的发展与国情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从实际出发,紧跟形势,创新方法。
一、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多,但功能缺乏评估
当前,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与网络时代的革命性突破,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越加普遍,可以说,整个社会都进入了一个“微”时代。这些新兴媒体受到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喜爱与追捧,并逐步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为了顺应这股趋势,除了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飞信平台等常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将QQ、人人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也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加日常化、生活化。然而,尽管教育载体有了几近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功能主要侧重于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或者信息更偏向单向输出。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与网络缺乏监管,加上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判断,使得教育实效大打折扣,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带来了一定挑战,真正的感染及引导作用缺乏评估。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
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克难关键期、全社会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再次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的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的速度相对比较迟缓,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时效性。有些高校思想工作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的信息内容单调空洞,缺乏新意与吸引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具有转载分享的功能,使得教育内容缺少原创性,没能抓住大学生的眼球。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偏重于一些大面上的东西,没有就学生思想教育与成长发展中的一些特点和关键问题专门开展教育。大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思想与心智尚不成熟,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方面应有针对性的加强。
3. 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不高
网络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截止2013年底,中国的网民达到6.18亿人,居世界首位,其中,大学生可以说是网民群体中非常庞大且重要的一个群体。有数据表明,90后大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为四个半小时。然而,在这平均的四个半小时中,很少会有大学生专门浏览校园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或者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更有甚者从未关注过这些网站或讯息。这种状况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的路径不畅,大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频率也比较低。然而,在网络环境中,青年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具备个人价值判断与主观能动性,是网络信息重要的传播主体。当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降低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便更多地沦为了一种单向灌输的模式,其内容也很难为大学生所接受,无法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单薄,方法缺乏创新
各高等院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教育形式持非常重视的态度,然而在具体实施中,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探索、评估方法以及专业的人员培训尚存在一定差距。例如,许多具有丰富教育经验且政治理论素质较高的中老年教师,其网络知识技能比较欠缺,而具有较高网络知识技能水平的青年教师则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政治理论方面修养不足。还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会利用各种交流平台与大学生顺利交流谈心,不能运用网络工具收集分析学生舆论或状态,找不到与青年大学交流互动的交接点。更有甚者自身的法制素养不高,忽视网络道德的践行,对现行的网络法律法规缺乏认知,难以发挥网络文明建设的引领带头作用。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薄弱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工作方法上缺乏创新,永远赶不上学生的脚步,对教育方法学生不感兴趣或者抵触的情绪时有发生。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析
1. 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相得益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契合时代特点对思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然而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系列挑战。在信息快速传播但缺乏监管的今天,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得到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将大大超出教育主体所能掌控的范围,若他们不能及时的将反面信息排除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树立典型、个别谈心等教育方式完成的,这些传统的方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控性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材料或一些典型的事例在课堂上对教育对象进行特定的信息宣传。为此,只有将思政课堂、学生主题教育活动等传统教育方法与网络思想教育新平台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联动,分别二者的不足,相得益彰。
2. 将网络思想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关注点相结合,提高针对性与互动性
大学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备独特的成长阶段特点与兴趣喜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焦点、思想共鸣点以及内心的真实诉求,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一是要着眼于信息的新颖性、丰富性,不能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眼光来看问题,而要从大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二是要重视品牌效应,打造校园主题网站及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知名度,从而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三是要打造顺畅的网络沟通平台,加强交流与沟通的互动性与及时性,面对大学的疑惑与问题,及时地给予解释或者回答,给大学生相对充分的空间来发表自己的诉求。四是要以新奇特的技术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大学生的好奇心较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网络多媒体的使用能力,丰富教育方式。
3. 转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语言风格,不照搬条条框框,寓教于乐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学生的自我选择性极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的信息符合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兴趣爱好,大学生才会选择接受,之后认同、内化成为他们的思想意识。然而一提到到思想政治教育,难免使其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即便是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法避免。究其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给学生一种古板枯燥的印象。为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尊重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平等意识与民主意识,不以居高临下的官方口吻传播信息,或是照搬条条框框枯燥乏味。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时代的敏感度,注重工作方式与语言风格,将青年大学生喜欢的文娱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巧妙结合,使思政工作的风格更加轻松化、生活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
4. 营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环境与氛围,注重实效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结构、组织结构以及个人的发展都经历着比以往更加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和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涌现。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营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保持思想先进性与纯洁性,优化教育环境。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不断涌现出了一系列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科教兴国等精神的典型事迹,将这些精神具体应用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其次,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日常小事入手,做细做实,宣传正确的思想意识,倡导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注入传递青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周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思想动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