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141-01
一 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当电脑日益普及成为变革生活的一种手段时,信息技术课也顺应时代潮流列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成为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的有力推手。信息技术成为一种工具将学科教育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被打破,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得以实施,达到了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 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课程的学习兴趣
由于计算机带有游戏,给小学生一种娱乐工具的印象,可以根据计算机的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新课程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对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轻松地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字宝宝,告诉学生,这些字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生字的读音)帮它找到家,你就能与这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字宝宝就会对你笑一笑。这种新颖的教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读、学生跟读的教学模式,教者通过游戏,勾起了学生儿时的回忆,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语文教师在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时,可以让同学们观看视屏动画。通过动画、声音对学生视觉、听觉的冲击,加强同学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不同于教师空洞的讲解,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三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解疑化难,关注时代最新信息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讲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然而,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教师口若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便相形见绌。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使其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如在《夏天》一课教学中,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是对雷雨的感知和体验雷雨来时的磅礴气势。在课前我就出示了一张夏天的图片(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让学生看图说话,唤起学生的已有认知,随后再引出课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提升自身的认识,领会书上的用意,进而学习“雷雨前”的部分。在教学“雷雨时”的那部分时,我采用了对当时画面的再现,通过声音的聆听、图片的欣赏、语言的讲述,渲染了“雷雨时”磅礴的气势,以及雷雨到时的先后变化顺序,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由此学生仿佛与雷雨有零距离的接触,体验也就会更深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一下子就解决了。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了几个问题:今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有哪些?我们在保护地球方面有哪些现行的做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与意见?显然,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校园网中下载查找到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这就引导学生要时刻关注我们的周围世界。
四 信息技术能把教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篇2
关键词:近代 科技伦理思想 发展
一、近代科技伦理思想出现的历史条件
封建社会中生产力缓慢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我国古代的许多重大发明传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经济文化的发展。从14、15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因素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富裕的手工业主把贫困的手工业者变成资本的附庸,逐渐办起了集中劳动的手工工场,这是最初的资本主义经济。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地理学的进步,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知的地域。掠夺殖民地的罪恶活动从此开始,但也带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数学、力学等学科的进步,是科学家们在地质、气象、动植物等领域中收集到了大量的资料,也促使技工们在纺织、造船、机械、采矿、冶金、钟表等生产部门致力于改进技术的研究。生产技术的提高又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工场主、商人等新兴的资产者也就不断从这里产生并成长壮大起来,他们的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于此相反,手工业行会日益瓦解,封建制走向衰亡。资产阶级展开了夺权斗争。这反过来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技术,这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发生了近代科技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始于纺织工业的机械化,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第一次技术革命虽然得益于生产的推动,但科学的威力已初露端倪。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科学对技术与生产所起的巨大作用才显著地表现出来。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技术革命,实际上就是运用经典电磁理论,来解决历史提出的日益广泛的各种技术问题。它表明,在生产与技术推动下产生的科学理论,反过来又可以走在生产与技术的前面,对生产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起重大的指导作用。
资产阶级同没落的封建贵族根本不同,十分重视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资本家要赚钱,要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改进生产工具与技术设备。为此,他们采用重金悬赏、高额奖金等各种手段,来鼓励科技人员进行创造发明。这样,一批致力于科学技术研究的学者便应运而生,各种倡导科研的团体也相继出现。科学技术事业从此成为一种公认的高尚和豪迈的事业。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和科学技术分支学科的增多,科技人员的队伍日益庞大,他们的相互关系日趋复杂。这些不同于古代的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条件,必然会产生新的科技伦理思想。
二、近代科技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近代科技伦理思想不仅不含了古代优秀的科技伦理思想,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批判没落阶级的伦理思想和总结科技人员道德实践经验等途径,还形成了一些新的科技道德观念,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重视科学技术对道德进步的推动作用。在古代,尽管有些思想家能够从知识与道德统一的角度来研究科技伦理问题,但由于缺乏发展的观点,并没有明确地提出科学技术能够推动道德进步的问题。相反,没落剥削阶级的思想代表却武断地认为,技术进步会使人道德堕落,因而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这种阻碍作用越来越大。
第二,尊重科学知识和科技专家,给以较高的荣誉与地位。在古代,就整体来说,大多数上层统治者或其思想代表,均以技术活动为耻辱,视工匠为贱民。为此,近代科技伦理思想是从提高科学的地位,使它摆脱神学婢女的角色,提高人的地位使他摆脱皇族的奴仆的角色开始的。新的科学技术替资本家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也给整个社会生活射进了新世纪的曙光。经过对以往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思索之后,劳动阶层也逐渐欢迎它的进步。这使科学技术与科学家、技术专家们的地位大大提高。
第三,大胆实验,勇敢创新。古代知识分子大都迷信经典,轻视实践,抱守残缺,还自誉为“遵循古训”。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知识分子大都钻研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不敢违背孔孟、朱熹等人的遗教。他们热衷于功名利禄,无意于百工技巧。这是我国在明代以后科学技术从宋元时期的高峰上跌落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彻底改变腐朽作风,面向世界,大胆实验,破除迷信,抛弃陈规陋习,才能把科学技术向前推进。
在历史的新时期,成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推动着科学家们摆脱陈旧的道德信条的羁绊,大胆地进行各种探索,他们或在夜深人静时独自观察星宿、天体,或蜷身在实验室里搞化学、物理实验,或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科学实验,或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收集到的感性材料作抽象概括,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做出了一项又一项重大发现。在向科学进军的征途中,许多科学家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四,提倡自由研究,崇尚平等交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以后,封建社会的人身隶属关系或依附关系逐渐被废除,科学技术普遍商品化,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显著提高,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人格独立。这时,他们大都不以受命著述为荣,而以自由研究为幸福。分散在各处独自探索的科技人员,很需要彼此交流思想观点与研究成果,传递与获取信息。于是,适合这一需要的学术团体应运而生。
近代科技领域群英辈出,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古代的新的道德榜样。这些科学人物学识渊博、意志坚强、明智勇敢,为了崇高的理想而愿意献出个人的一切。科学上的英雄作为理想的人格要具备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不迷信盲从,在知识的高度上达到极致,即达到对自然认识的最高阶段;二是在个性和道德的完美程度上达到极致,即达人格完善程度的最高阶段;三是能够不断磨练和提高自己。为了真正成为科学英雄,在知识上和道德上达到最高、最完善的境界和道德上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就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练。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71年,P125
篇3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意识/科教兴国
【正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 Transmiss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篇4
1 传媒艺术科技性的内涵
科技性是传媒艺术的三大特征之一,它在传媒艺术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一些科技因素的出现使得艺术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型。传媒艺术科学性的内涵大致的内容是,传媒艺术的创作、传播等过程中运用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并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换种说法就是,科学技术深入到了传媒艺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传媒艺术的传播和接受的方式等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传媒艺术的科技性具有鲜明的特点,从这几个方面加深对科技性的认知,它们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传媒艺术的起点是通过科技性来标志的,这是传媒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分界点,也是传媒艺术的起点。
2 技术和艺术共同发展的三??阶段
(1)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国内外艺术的出现,大都与技术联系起来。那么,艺术指的是通过一定知识的学习来获得的能力,比如绘画、烹饪、音乐等等,这都是获取技术的学习活动。国内艺术的发展是从汉魏六朝开始的,艺术思潮迅速发展。而在西方,艺术家的地位直到文艺复兴的前期都是非常低下的,他们被认为是手工匠人。艺术和技术的融合表示人类早已经开始了对劳动工具的处理。在人类和艺术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艺术和技术一开始是融合存在的,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和技术产生了差距,艺术被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更加注重灵魂和精神方面的内容。
(2)艺术和技术的独立发展,艺术和技术的独立发展,不是说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彻底的破裂,两者不存在任何的联系,而是说其中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改善,两者都有了自己的体系和认知,保持着独立发展的方式。文艺复兴中后期,人们的艺术思想开始觉醒,逐渐认识到艺术的存在和分化,并且对美的艺术和机械的艺术进行了区分。自然科学的出现是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开端的,自此之后,自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顺遂。技术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加速,在1765年蒸汽机的问世使得科学技术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颠覆了人们对于科学的认知,科技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人类的地位。事物的发展规律其实一向如此,任何事物的独立总要经过一个完全强化、张扬的阶段,在艺术和技术各自独立之后,科学技术正在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有其必然性,对于事物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事物朝着更加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走入下一个崭新的阶段。
(3)在技术与艺术各自独立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进行了重新的融合。在19世纪,传媒艺术出现,给技术和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媒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传媒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也带动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使艺术与技术共同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技术与艺术的独立阶段,技术更加注重对于宇宙星空的探索,进入技术与艺术的融合阶段,技术开始从对宇宙的研究转向了对于人类身边事物的研究,技术研究方向的改变是艺术和技术进行融合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经过各自独立的时期之后,艺术和技术对于自身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明确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清晰了发展的方向,同时,对于两者的融合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
3 传媒艺术科技性的表现
(1)艺术创作的发展方向包括三个方面:机械化、电子化和数字化。传媒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创作手段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传统艺术利用的是手工进行艺术创作,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相当少,而传媒艺术的艺术创作,包括成果的展示、传播等等方面都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来进行。传统艺术的手工创作更加看重的是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的互动,而传媒艺术更加重视的是艺术创作的机械化。电子化和数字化,不再是直接的接触,而是虚拟化的互动。(2)在传统艺术领域,原创和复制品的地位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因为是手工创作,所以原作品独一无二的特性非常突出,作者的思想和技艺的传达也非常的深刻,对于复制品是非常反对的。传媒艺术正在朝着虚拟化的方向发展,复制的手段有了很大程度的突破,同时,复制品越多,对于真迹的价值是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的。复制品的质量已经也来越接近原创作品,甚至是无损复制。(3)传统艺术创作成果的发展空间狭小,在创作完成之后,很难有改动的可能,这是传统艺术的线性特征所决定的。但是,传媒艺术数字化、电子化、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使得传媒艺术的发展空间向外扩大,自由度有了相当大程度的提升。科技为此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有了科技的帮助,能够对艺术创作成果进行改动和完善,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动都是可以做到的。(4)对于艺术作品的复制要保持端正的态度,不能一味地排斥,这对于传媒艺术的发展是不利的。其实,复制的过程也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传媒艺术的创作手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介入对于传统的艺术创作思维是一种挑战,只有将艺术创作思维和手段进行融合才能更好的推动传媒艺术的发展。
篇5
关键词:公共科技政策;代际伦理;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83-02
伴随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应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愈发超出人类可掌控的范围,从而给人类的长远生存利益造成冲击,直至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球性的共识问题之一。但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两个基本要素:人和科学技术。所以,在人类发展不可能退回到原始或农耕时代,如何在人与科学技术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就变为人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应用的认识与评价。公共科技政策是对科学技术社会效应的群体认知,直接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话语程度。因此,从公共科技政策的代际伦理维度,可以为寻求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路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公共科技政策及其功能
科学技术的线性不可逆发展,使其成果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也同样表现出不可逆性。公共科技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政府为了提前干预、预防和弥补科学技术的成果应用中的价值和可能造成的负面作用,通过制定一系列干预、规范和引导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开发,及促进科学技术社会产业化的政策的总称[1],是一种综合化的理论体系。
除了高尖端领域的核心科学技术,如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的主体范围还局限在一定科技工作者范围内,更多科学技术伴随可认知主体的范围扩大,对其产生的社会变革力及潜存影响的认识也逐步走进公众的能力范围。所以,对于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降低其对社会发展的均衡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如何合理避免其对人类的社会生存利益的负面危害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所涉及的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工作,这种相应的话语权已经开始具有大众化的趋向。
公共科技政策虽然在其制定过程、具体执行和后续监督等环节,都要以政府的社会统筹作为核心,但对于如何调整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以及能否最终实现发展需要,则离不开科技公共政策所取得的社会认可。基于此,公共科技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预估性。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要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后果,是超前于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而存在,公共科技政策真实反映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和预防可能存在的危害,则必须要具有预估功能。第二,共识性。公共科技政策的形成,不是以单一政府或单个部门发展为准绳,而是要以社会共同体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社会价值的整体认识与评价作为条件。这就决定了公共科技政策在具体形成和实施中,是对社会公共群体关于科学技术认识共识的直接反映,“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2]。第三,干预性。公共科技政策的目标是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而服务,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类无法准确预测科学技术造成的各种社会影响,尤其一些影响甚至还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公共科技政策及时干预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
由于公共科技政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人类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的理性化认识。所以,尽管核能开发的科学技术、基因编辑工程的科学技术、纳米创造与应用的科学技术等等,大众对其理论认识与实际操作的能力十分有限,但这类技术对人类发展可能造成的未知影响,却可以通过相关的公共科技政策而引起关注。尤其,对这些涉及人类社会长远生存利益的公共科技政策,人类基本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些公共科技政策实现其功能的同时,不能违背人类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二、公共科技政策的代际伦理解读
从代际发生学的角度看,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管,都是在“当代人”内完成,满足的也是“当代人”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但是,受限“当代人”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应用的认识不足,尤其对高尖端领域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的预防和控制,反而促使“当代人”在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不仅将自身带进发展困境,也对长远发展利益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公共科技政策如何实现“当代人”的生存目的,又不能危及更长远“后代人”的利益,就需要将历史中未出场的“后代人”的话语权考虑到政策带来的影响之中,“承认未来世代人的主体地位,自觉树立起代际责任意识”[3]。基于此,公共科技政策的社会效应符合代际关系的延续性,在公共科技政策形成、实施和监督中,代际伦理的考量成为重要的维度之一。
篇6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 教学 原则与方法
[作者简介]曲用心。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7-0199-03
科学技术史是展示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重要窗口。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开展科学技术史教育。不仅可以影响国家现实的科学技术、教育和其他相关政策,而且特别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本文从科学技术史的教育功能分析人手,提出了高校科学技术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科学技术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大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笔者认为,开展科学技术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史记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可以使学生把科学技术了解为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科学技术知识的现成结论。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历史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概念、原理的演变过程,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批判、继承关系。分析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脉络及历史演变;可以帮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科学技术的生长点、突破,预测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2 有助于学生从社会的角度认识科学技术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它不是象牙塔中的知识,科学技术史不仅对科学技术发展本身进行逻辑分析,而且对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科学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被法西斯用来杀人;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带给人的丰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的种种威胁,这即是科学发展付出的代价,它的最终解决也必然依靠科学技术。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性、人文性以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于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于未来的科学技术决策有重要的潜在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面向21世纪的技术人才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即文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科学技术史作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错的综合性科学,可以起到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作用,这是科学史特有的优势,因而科学史的教学对于文理渗透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简单地说,科学态度就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科学技术史教学,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项重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都与社会需要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其本身又有自身的规律。任何脱离社会、违背规律的发明创造不可能存在。如造纸术的发明就是适应了汉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发明后又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科学史就是科学精神形成、发展和传播的历史。科学技术不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决定因素,而且科学活动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正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构建因素。科学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至少可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共进的协作精神。而科学技术史正是科学精神的最集中的载体。通过科学史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些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修养对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期的大学生的世界观形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 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从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得出的必然结论。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信心,明确自己肩负的重担,努力掌握科学技术。为将来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作好知识准备。
5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国古代在农学、医学、水利、机械、建筑、桥梁、矿冶、陶瓷、纺织和造纸等各技术领域都有博大精深的技术成就,在大学各有关专业里开出各种技术史课程,不仅有益于各专业的学习,更可以。细雨润无声地对大学生们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具体来说,船尾舵、指南针、水密舱壁和车轮舟,这是中国古代造船术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造船技术的进展。大学生们在学习和掌握中国造船史资料的同时,爱国主义的情怀持续不断地浸润他们的心田。对于学习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这也是―个极好的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后续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也是有益的。
二、科学技术史教学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
(一)内史与外史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技术史属于历史范畴。但又是介于科学技术与史学问的边缘学科,是联系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桥梁。科学技术内史要求了解和研究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原理、造就过程和内部规律性,科学技术外史又要求我们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作出统一的研究和表述。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建立得益于它的创始人对近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而今天科学技术史的教学也理应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对立统一的教育。
(二)中与西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国的李约瑟博士说:“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他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许多西方学者,或由于对中国的无知,或出于种族偏见。或出自对科学技术定义想当然的解释,或采取了以已今日之长掩盖昔日之短的思想方法,始终无视、贬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甚至一些国内学者也自我贬低。因此,加强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展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本来面貌,就成了科学技术史义不容辞的任务。中西结合就是要注意横向比较。在古代部分,既应弘扬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指出西欧中世纪科学技术的落后,又应突出古希腊科学的开放和理性传统;在古代向近代的过渡部分,需明确指出,西欧中世纪少数科学。如物理
学与技术如水轮、钟表中长期积聚的潜能与对中国四大发明的研究和改造相结合,再辅以古希腊优秀科学传统的恢复和发扬,形成了西欧天文学、力学、机械学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近代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和第一次技术革命。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发生了相反方向的转化。循此前进,一方面是西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几乎垄断了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源头的地位;另一方面是中国被远远地抛在后边,半殖民地中国的科学技术基本上已是西方的舶来品。
(三)古与今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因为,一方面,科学技术近现代史内容量的增加,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大。以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也只是到了当代才能提出;另一方面,距离当代愈近,科学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贴近度愈高。对受教育者的启示更直接、更亲切。因此,要古今结合,既不厚古薄今,也不厚今薄古;既从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汲取经验和教训。也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汲取力量。
三、《科学技术史》教学方法
科学技术史是一个蕴含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巨大宝库,从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中。大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大量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想,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有赖于科学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方法
强调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和引导对科技史的理解和掌握,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握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使学生在科技史学习中实现掌握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同时。重视教法和学法的结合及其转化,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量的特点,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艺术。讲究教学艺术,教师不但要向学生倾注感情。要有激情,要注意语言的规范、简洁,并配合教学内容适时的声情并茂,还要注意板书的工整、扼要,同时还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结合知识点巧妙地设计一些小故事和生动的画面,创造出美好的情境。二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有效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科学技术史是一个静态的已经发生的历史,将其放在一个动感活泼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有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造这种情境的最佳工具。在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下,使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为形象,教学效果较好。三是运用计算机充分及时出示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练习巩固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省去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四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科技史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科技问题。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me一h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大学生的高度参与。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科技史教学的顺利进行。
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1)收集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情境资料;(2)将所收集资料形成教学案例;(3)进行班级团体讨论或班级小组讨论;(4)讨论中,成员轮流担任领导者角色;(5)归纳各组或团体意见。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可以质疑他人的想法,学习如何发问,进而学习到独立思考、与人相处、解决冲突、尊重他人等能力。
(四)共同讨论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通过共同讨论,不但可以强化学习的效果,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方便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海龙,白全贵,陈雷,工科院校科学技术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2]侯二朋,中固古代科学技术史课的教学改革和实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5)。
篇7
关键词:技术;设计审美;审美观念;设计美学;产品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038-02
技术因素在设计审美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这种作用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技术和设计审美进行相关阐述。
技术,是指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途径、方法、手段、措施和技能、技艺、技巧的总和。技术作为物质生产的手段,其形成和发展必然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相平行。技术的作用是将天然的东西转化成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的需求,同时它又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设计与艺术原本的渊源关系,使设计具有了美学性质,产生设计审美。设计审美既是一种物质活动,也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包括设计者、设计过程、设计物,也包括使用者、功能评价和社会效益。设计审美的中心问题是人与物的和谐,即设计审美中必须充分考虑人的要求和人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其核心是“迪扎因”(Design),是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现代审美观念有机结合,使产品达到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有机统一。可以说,设计审美是融合了科学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技术美与艺术美的创造性活动。
一、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始关注设计审美的问题。
19世纪以前,艺术是美学研究的对象,人们对于美学问题的探求还大多局限在绘画、建筑、雕塑、音乐等经典艺术上,到工业革命之后,人们才开始关心日常生活用品的美学问题。
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工业革命,继而传播到世界各地,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充满矛盾的时代的到来。此时,科学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械大批量生产方式取代了落后的手工作坊式劳动,这种变化虽然反映了大众的市场需求,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批量生产的产品无法与手工业时代工匠们所创造的精美的手工制品相媲美;产品设计风格与设计标准产生混乱;机器作为一种全新的加工模式加入到设计中来,带来设计审美观念上的变革;日益增加和普及的机器产品质量低,粗制滥造。这种现象致使人们开始关注设计审美问题,企图以美学的方式来影响工业产品的设计,改变这种由于生产方式变化和市场扩大造成的“设计美学上的混乱”的局面。一场新的设计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二、随着设计审美活动的不断深入,技术因素引起了人们设计审美观念和趣味的变化,同时不断有新的设计美学产生。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历史的进步,推动了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和运用,人类不断的创造发明也加速了设计产品的更新换代。此时,人们的设计审美价值观和审美标准也发生改变。一方面,消费者的审美价值判断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设计者也依据这种改变不断变换其设计风格。这种现象在日用品特别是时尚服饰界表现尤为明显。技术的发展促使消费者改变审美趣味,为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设计师们则不断变换其设计风格,新的设计审美观念不断产生、灭亡、再产生,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技术美学的真谛是提倡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联盟,这是钱学森同志所讲的。在过去,既懂科学技术,又懂文学艺术的人并不多。就拿我国来讲,懂得美学与艺术的不懂科学技术,懂得科学技术的又不懂美学和艺术,你缺一条腿,我缺一条腿,你的技术,我的艺术。
面对这种情形,人们将审美引入到技术活动中,用“美”的尺度来衡量产品的效用功能与精神功能、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深度。于是,技术美就作为人类审美创造的内容之一,进入了美学研究的领域,技术美学便应运而生。
技术美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一门以研究技术美为核心的新兴学科。技术美是指由技术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所具有的美。技术美包含了五种不同的审美:功能美、形式美、舒适美、质材美、装饰性的艺术美,而其审美核心是功能美。
在技术美学里,美是与功能和谐一体的,它以有用性为前提,这是技术美的本质特性。一把椅子,如果坐起来不舒服,不具备功能性,即使装饰的再华丽,它也不是美的;一台冰箱,如果不能制冷,操作也不方便,那它就是一个失败的产品,根本没有任何美可言。正如中国传统有句古话:“艺中有技,技中有艺”,它阐述了技术与艺术,也就是审美的关系。大多数的艺术,是有一定技术支持的。技术美所包含的是善的形式和真的内容,也就是说设计产品不再是冷冰冰的,跟人没有关系的,而是人的智慧、意志、力量、情感的结晶,它充满人的特性,饱含人的血汗,带有浓郁的“属我”色彩。
技术美学的产生是设计审美活动的一大进步,是设计美学发展的新的里程碑。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人们设计审美活动的不断深入,技术美学的发展将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强的活力。作为设计师,要不断解放传统思维的束缚,更新自己的设计审美观念,推动社会前进的脚步。
三、就设计产品而言,技术因素在设计审美中的作用体现在产品的功能性、产品的形象性以及产品的材料与结构等方面。
产品功能性方面。设计活动与艺术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活动具有直接的合目的性,它始终把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脱离物质生产和实用功利。因此,受技术因素影响的功能性被视为设计审美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设计产品作为设计审美价值的承担者,它的审美价值必须体现在产品的功能之中。技术含量越高,功能性越强,越符合人体工程学,就越被人们认为具有设计美,因为它更充分地体现了人在设计产品具体使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比如汽车的设计,车内空间布局以及方向盘、车座等的设计,都要考虑科学、适用为第一要义,去掉不必要的繁琐装饰,更多地体现人文因素,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要使人们在驾驶外出过程中,身体更舒服,心情更愉快,出行更安全。(如图1)
产品形象性方面。众所周知,任何产品都要通过人的感官去感知形象。因此,产品的外观形象在设计审美活动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包含了一般形式美感的形象特征,更重要的是设计产品是物质生产的静态成果,其表象下还体现了一种社会现象。
设计产品是由智慧的人创造出来的,其外观形象要符合人们的设计审美取向,同时它也是机器化大生产的产物,必须依靠机器制造和科学技术,设计产品的外观形象离不开技术因素作为物质载体。
例如,一支普通的钢笔,其设计十分简洁,笔身圆柱体造型,对符合书写习惯和握笔姿势的尺寸和结构也设计地十分科学。但在柜台里它总是不能吸引顾客的眼球,销量不好。解决的办法是,利用最新的技术对其外形进行装饰。结果令人大吃一惊,钢笔在几天内便销售一空。在这个实例中,技术因素起了关键作用,它使钢笔外形更加美观,它作为功能性的物质载体,成为这支钢笔的最大卖点。同时,其技术也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机械文明发展水平和工业设计水平。再如,50年代初,日本索尼公司生产了“G”型磁带录音机,它虽然具备很强的功能性,但一眼看上去,像实验室的原型机一样,在产品形象性方面及差,不能说它是美的。(如图2)
产品的材料与结构方面。在设计审美活动中,如何正确地选择和运用材料对设计产品是十分重要的。而材料的物理属性、加工工艺、组合方式以及设计师驾驭其变化规律的能力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同时,设计产品的结构和材料是互不可分的,任何产品的结构都是一定材料的组合,而产品的所有材料又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并且,设计产品的结构也受技术因素的制约。
例如,青铜技术的发明促使“青铜时代”的到来,那个时代无论是日用器皿还是祭祀物品,都依青铜的材料和结构制作而成,它受当时青铜技术的制约。(如图3)
四、从设计产品最终的结果来看,技术因素制约着产品的功能评价和社会效益。设计产品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一粒纽扣到航天飞机,从精密的仪表和计算机到智能化的摩天大楼,无不闪烁着科学技术和艺术创造的智慧之光,无不深刻蕴含着特定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功能评价的标准是物质功能评价、精神功能评价、技术性评价、人体工程评价和艺术风格评价,无论哪个评价都离不开技术因素的制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越高,设计产品的功能评价和社会效益越好。
五、总的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设计审美活动的内容,为设计审美活动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工具。同时,它也优化了人们的审美条件,使设计审美走向大众化。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层出不穷的创造发明,开拓了人类设计审美活动的新领域,为审美文化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新颖生动的内容,为当代人的审美鉴赏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对象。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创造性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标志,不仅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生活环境更加优美,而且他们还以特殊的功能和形式之美,为人类审美文化的充实和开拓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人的审美认识往往要受到自身五官的局限,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可以帮助人们突破这种局限,为人类的审美认识活动提供更为有效的工具。从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卫星通讯、高倍数精密显微镜,到哈勃天文望远镜等,使人们的审美认识活动突破了感官的局限性,大大地开阔了审美视野,在新的广度和深度上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展开审美观照,从中获得了较之以往仅凭五官所难以感受到的瑰丽美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感官在多方面得到延伸,先进的交通工具使全球变成“地球村”,人们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探寻和发现美的事物的可能性;有些科技产品还为设计审美主体提供了全新的创造和欣赏的环境,让人领略到非同一般的美感享受。诸多因素使设计审美走向大众化。
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的,设计审美活动也是不断发展的,它反映了人类发展的轨迹,也是人类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设计审美活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新的空间,它展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自由的追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设计师,要搞清楚它与设计审美活动的关系,有效地促使设计审美活动的不断深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服务。
篇8
关键词:信息时代;计算机发展;技术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也是十分的广泛,计算机具有广泛性、智能性、实用性的发展特性,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所具有的特性,扩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保证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世界第一台由美军方制定的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这台计算机采用17840根电子管,长80英尺,宽8英尺,重28T,功率消耗为170kW,特点为体积大、功耗大、速度慢、可靠性差、价格昂贵。技术方面使用的机器语言跟汇编语言来编辑程序。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晶体管为主要的元件,高级语言和编译程序的程序更加高级。特点是体积比一代变小、功耗也降低、可靠性也提高了、速度提高。并开始运用到工业控制领域。第3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0年)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半导体的快速崛起与发展,集成电路也因此被制造出来,特点是速度比一代和二代更快,体积更小了,可靠性也提高,价格也没之前昂贵了,并开始应用到文字的处理和图像处理的领域中去。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至今)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积更加的小,速度也加快了、容量更大了。采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开创了计算机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应用逐步向人们生活进步,在生活、工作、学习都会运用到计算机。从一开始的第一代计算机到现在的第四代计算机,从一开始到后面的家喻户晓,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的智能性,极度改变了人们的存在方式,为人们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无限的贡献,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计算机科学技术是多方面的,它主要包括软件应用、硬件应用、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等,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现在计算机在教育、办公、经济管理等应用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计算机明显的提高了人们做事的效率。例如,将应用运用到办公系统中,无纸化办公不再是柯南一梦,防止了纸张的不必要浪费,保护了树木保护了环境,也提高了人们的办公效率,人们只要将资料储存在计算机里,方便使用与快捷传送,有效提升人们的做事效率。
2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特性
2.1广泛性
现在人人会使用计算机,在生活上,工作上遇到问题都会想到使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比如,在网上购物,不出家门竟知天下事,收集资料,图片与文字的编辑等,无一步体现出计算机的广泛性。
2.2实用性
计算机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比如在线交流,使用编程控制机械的生产。
2.3智能性
计算机越来越智能化,不仅由台式计算机,更有便携式笔记本,更加轻薄方便,利于办公。2.4网络化互联网将计算机串联在一起,人们可以在网上通过QQ、微信、微博进行交流与资源共享,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捷化。
3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
3.1科学研究的方面
第一代计算机就是由美军定制用来进行计算弹道而研制成的,所以科学计算是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和、数值计算、自动控制、翻译等。数值计算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容量大和连续运算的能力,解决人们无法算出的科学问题,例如:地震的预测、天气预报、火箭发射的时间与轨迹等都需要由计算机来进行高快速的运算。
3.2在机械和电子控制产业领域的应用
在电子机械产业的迅速发展之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广泛性使得电子控制产业的功能强大。生产率提高,计算机的发展对控制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控制技术这个方面发展是比较缓慢的,起步比较晚,计算机的技术又处在发展中的阶段,计算机进行精确的数据检测对控制着科技的完成,计算机技术的快运算会迅速的将数据系统进行分析和判断判断,并发出指令控制系统自行操作。这样自动控制的操作理念既节约了人们的劳作的时间和人们的劳动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产品的合格率,满足生产中的所以需求。
3.3在交通运输业的应用
在交通运输业应用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其次还有位置地理信息,座位预订及交通系统的智能化。GPS主要就是用于追踪、道路的查询、紧急救助和跟踪系统等;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是将计算机的技术、网络通信的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为一体并用于交通运输业的应用;坐席预订就是为人们提供方便,比如,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购买火车票、飞机票、船票等,购票的效率提高了,劳动力的成本业减少了;位置地理信息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在集成系统和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下,分析数据,提供相对于的信息需求。
4总结
在人们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各种应用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改革,发展的同时业不断的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做出巨大的贡献,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并占有重要的位置。计人们的生活水平被计算机所改变,人们的社会文明也被计算机的发展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发展的迅速,我国必须健全对计算机管理体系的管理,必须重视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计算机软件的质量,深入改革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理论,广泛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是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未来的计算机科学会有更多的发展,是无尽的,多方面的,创新的,开发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它成为体现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曹伟,李峰,周书仁,何施茗,郑莹.基于专业认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持续改进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02):114-120.
[2]田绪红,肖磊,黄琼,梁早清.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19):12-16.
篇9
近代社会才是真正意义的科学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时期,虽然这一说法一直备受争议,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拉开了近代科学发展的帷幕,另外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大踏步发展,更是加速了社会的发展进程。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更是为人类建立了一个新的世界图景,把自然更全面,完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近代后期,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的催化下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逐渐建立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爆发了以电气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对于自然的探索进入了系统的时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快速发展并取得重大的突破的同时,出现了许多诸如环境科学的新学科,促进了高新科技的发展。与此同时,爆发了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这样人类眼中的自然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都得到了新的拓展。
科学技术的影响自然观的形成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类在科学技术这一工具的作用下,对于自然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和深入,自然观的形成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原始人类时期的人类面对是神秘而不可侵犯的大自然。面对自然无能无力,更多的是听天由命,所以产生了许多图腾崇拜,巫术等原始的宗教,例如把一些动物,植物看成带来凶吉的神物。当时的社会水平不容许人类对自然界有更多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自然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具形成了有实证色彩的古代自然观。古代自然观为我们描述了一种相互联系的世界图景,例如古希腊的范灵论和有机论。及之后形成的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例如,泰勒斯的水本原说,德拉克利特的火本源说,以及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说,都体现着当时社会科学技术对于人们认识自然的影响。相对于中国而言,这种范灵论主要体现在对于天的神圣地位的高度推崇上。认为天是最崇高的,讲究顺天命而为。这种与农业文化和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自然观。但是此时的科学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自然对于人类来讲,仍然披着神秘的面纱。16世纪开始,科学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由此产生了与农业文明不同的工业发展,并产生了近代科学技术。呈现在人类面前的是越来越清晰的真实的自然的面貌,人类的自然观也转变为了近代机械主义自然观。伽利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开始,各种机械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了解自然的途径。随后牛顿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问世。微观层面讲,从混沌状态到发现原子,到中子、质子、电子,夸克,无一不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宏观层面,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到日心说,到现在广袤的宇宙的探索,人类的每一项探索都是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正一步一步更加接近最真实的自然,接近无蔽的真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技术是在解蔽和无蔽状态的发生领域中,在真理的发生领域中成其本质的”。
自然观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自然观是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的哲学概括。在这一自然观的指导下,人类开展对于世界的进一步探索,这一活动自然而然受到了自然观的指导和影响。科学技术作为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揭去大自然的神秘的面纱,让大自然“祛魅”。正是由于作为祛魅,解蔽的方式的科学技术的存在,才使得人类更加清楚的认识自然,使自然以一种无蔽的状态显现在人类面前。科学技术成为认识无蔽状态真理的工具。这种工具的作用的发挥必定受到人类的主观意识的影响。以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为例。中世纪的欧洲被宗教神学笼罩,把自然的神秘力量与信仰联系到了一起,并把上帝等神灵做为创造并控制自然的神物。这种自然观的统治下,人类认为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神,上帝赐予的。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的发生理所当然的归因于神灵。托马斯阿奎那作为宗教神学的捍卫者,把亚里斯多德以及托勒密的地心说思想加以扭曲和利用,严重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中世纪被称成为“黑暗时期”。
篇10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349-02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科学技术的衍生与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并在包含科技馆在内的各行各业迅猛、广泛、深入的展开。利用科学技术开展科普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化科技馆建设的重要标志,实现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成为建设新型科技馆的重要途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科普展厅及其资源做数字化、虚拟化处理,打破时空限制,汇聚、分享、研讨优质科普档案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科普档案资源服务,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到科学传播之中,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馆科普档案的管理与发展。
一、 科学技术内涵及作用
科学技术是利用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最终实现高效、低耗、高产、便捷等特定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科学技术主要涵盖的基本内容有:科学知识、思想、方法、精神四方面。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和先进生产力的标志,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了新型的传播载体,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产生于社会实践又影响着社会生活。近年来社会快速的进步发展表明,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推动着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重点体现在科学技术创造工具,档案管理中融入科学技术,创造了档案管理的载体工具、管理、保管工具以及信息工具,继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地位和社会关系产生较大影响。
二、 科技馆核心任务
科技馆是践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地,是创新性、现代化的科教事业,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科研成果的展示场所。科技馆的主要功能就是向社会展示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成就,向社会公众传递科学信息、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
科技馆向公众展现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演示着各种科学技术,带领公众参与并体验活跃的科学过程。科技馆以向广大公众展示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原理、应用及其发展历程为核心。在科技馆展品展示中如何吸引更多的公众,如何实现最佳的科技宣传效果,达到科技馆的最大价值与作用成为当前科技馆管理的重要任务,除了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科普培训、科普试验等传统形式外,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数字化科技馆等多种形式,将成为未来科技馆的主流方向。
科技馆最具生命力的展览内容就是科学性,科技馆的科技展览凝结了最新科技成果,科技馆应积极开发公众对新科技、新产品的期待,为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探明方向,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科技展项、科技展品都在极力展示着数字化及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内涵,同时也推动着科技馆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 数字科技馆的特点
数字科技馆是科普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平台,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以网络为平台开展科技教育,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向受众传递图、文、声、像等信息,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科普档案资源服务。数字科技馆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资源管理系统,以数字化科技为依托,创建以数字化档案资源为中心的资源体系,社会公众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等通过网络进入数字图书馆,浏览查询自己所需的科普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会使公众获取除实体科技馆之外的科普档案信息,这种信息可高度共享,并且更新速度快、更新性能好。其特征及作用如下:
(一) 科普资源实现数字化。借助先进的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深入浅出地对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展现,达成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数字科技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知识性、科学性、创新性与互动性。以“做科学”为指导,利用多种互动模式,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大型实地科普场馆更多的内容,更佳的效果。因此,数字科技馆是对传统形式的科技馆最大的改革创新及有效的补充完善。
(二) 信息传输实现网络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传输系统的发展,互联网协议与网络传输协议共同构成了一个遍及全球的传输结构,在网络的推动下,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深入,现代科技馆档案展出方式出现质的变化,并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为优质、便捷的科学沟通交流与科普服务平台。
(三) 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化。科学技术使信息传播拥有了更广泛的覆盖面,不受时空、环境限制,任意随意选择所需要的内容,相较于实体科技馆,这种科技馆可以为公众提供更自由的浏览方式。将实体科技馆的服务延伸为超越时间、空间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体验不受限制、自由自在、简洁便利的信息资源优势。
四、 科技馆中的科普档案管理
档案是科技馆的核心,档案工作是科技馆的重要工程,档案是将科普活动中的图、文、像、实物模型等进行收集,并做好系统处理与归档。科技馆中建立并完善科普档案是科学展览、培训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和坚实后盾,是引领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谋,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展品设计的重要指南,是科技馆开创新局面的必要部分。
科学展览与展品是发挥科技馆科学展教功能的关键性载体,是建设科技馆的软件基础与灵魂所在,科学展品的更新与换代是保证科技馆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和必备因素。科技馆中的科普展品档案可保存信息,记载历史、启发后人,是科普工作的基础性内容。公众从科普档案中可充分了解到不同时期科技馆所进行的不同的科普活动内容,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状况,行使科普活动功能,使科普档案真正地成为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途径,成为科普宣传的新方向、新形式。
五、科学技术在科普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科普档案作为科技馆的基本要素,涉及科技馆的构成,推动科技馆的未来发展,是科技馆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第一,熟悉掌握科技馆的档案资源信息,了解其特点,能满足工作发展的需求;第二,利用科普档案资源,尤其是科普展品档案可为科技馆领导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发展科普事业,开展科研活动给予充分且有力的新的支持。
但是需要正视的是,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进程的随之不断加快,多数单位遗留、积累大量音视频资料,图片和文件资料,以及科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往往较为繁琐,而传统形式的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检索、提取、归纳能力不强,不利于科普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科普档案管理面临新型挑战。
基于此形势,需要科技馆工作者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借助各类高科技软件,简化档案的收集、处理、保存、整理、存档工作,利用数字化系统中的网络技术建立电子档案。由于电子档案强大的信息检索、保存、管理优势,可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科普档案的管理,便于查找和修改。另外,在网络的推广普及下,以科学知识为背景的虚拟科技馆应运而生,现如今俨然已成为社会公众获取相关档案资源的快捷方式,系统全面的检索系统,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阅览方式,使公众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在虚拟的数字科技馆中尽情遨游,成为探索科学奥秘的主体,使科普档案真正融入广大公众生活之中,优化档案管理发展实质,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例如,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衍生发展的数字科技馆,相较于实体科技馆数字化科技化档案管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使用户通过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递技术展现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档案信息,用户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科普档案中的各种信息。数字科技馆以其高度互补性和独特优势,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现代化管理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目标,推动科普档案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优化了科普档案的存储技术,简化了管理过程,拓展了用户对科普档案资料的搜索阅读途径,利用光盘存储功能,借助数据交换技术,突破了传统档案阅读利用的单一化束缚。当前,国家上很多高水平的科技馆科普档案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完成档案的收集、保存、管理与利用,最大化的实现了科普档案的价值,充分发挥了其社会服务功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完善为科技馆科普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智能、便捷的平台,使科技馆走上了一条科技化与特色化相融合的现代档案管理之路,为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给予了各行各业更加新颖的管理建设方式,在科技馆建设管理中成为新型的科普管理模式,融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虚拟技术将科普档案管理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从内容到形式得到全方位的创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科普档案管理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称心舒心的服务场所,在科普教育中充分发挥管理价值和功能,实现科普档案管理的先进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推动科技馆事业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祖爱香.科学技术在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 科学之友,2012(13)
[2]于冬艳,周子艺.科技馆展品档案的管理与开发[J]. 兰台世界,2014(14)
[3]于冬艳. 谈科技馆展品档案的管理和开发――以辽宁省科技馆为例[J]. 黑龙江档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