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 企业所得税 征管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城市加快了综合建设的步伐。我国先后出台了商品房等房地产的政策,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改革。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一项主要来源。

纵观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增长历史来看,不论是房地产业所得税增长的绝对额还是所得税的相对比例都呈现出可喜的增长形势。但是,就目前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而言,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自2002年开始,我国就连续7年对房地产企业进行了专项税务检查。由于房地产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开发阶段的特殊性,决定着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核算不同于其他一般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核算难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产品开发成本核算的特殊性上,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是关系到所得税征收中税务部门重点核查的内容。

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政策及征管力量的不足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所得税在政策上还存在着缺陷和不完善。例如:完工结转的时点不明确、对期间费用的扣除不统一等。在房地产企业进行房屋的预售期间将发生大量的期间费用,对于是否将这些期间费用计入到当期的申报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可见,这些对房地产企业发生费用计量的不一致都影响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政策在执行中的严肃性与公平性的体现。例如:现行房地产企业所得税中关于成本的分摊与房屋的售价的相应时间之间的配比没有给出明确的要求。同时,由于我国并未对房地产企业中的房屋可售面积的单位成本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造成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的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例如:很多房地产企业在商住两用楼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将底商自营或出租,而企业为了建造成本能够在所得税前及早扣除,房地产企业就按照整栋大楼作为成本进行分摊。这样分摊的结果就是使商用房与住宅房的单位成本趋于一致,但是在实际中营业房的实际售价远远高于住宅房。这样的结果将导致住宅房与营业房之间的利润分布不均匀,这也就为房地产企业延迟缴纳所得税提供了机会。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征税部门,也就是我国国税部门中十分缺乏那种不仅具备丰富的房地产管理经验,又具备过硬的税务知识的税务人员。税务部门人员的业务水平业影响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质量。

(二)税务部门与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管理难、沟通难不利于房地产所得税征管

由于房地产企业的特殊性,使得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难度。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周期较长,少则两三年,多则就在十年以上,这就造成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项目增加。工程项目在建设编制过程中发生的工程预算、签订的合同、项目的变更书、项目审批部门的批文等资料都需要企业长期留存,以便上级部门和税务机关审核。但是由于企业对这些书面资料缺乏妥善保管,造成在税务部门进行审核时无法提供相关资料,给税务部门的成本确认工作造成了了困难。又由于存在跨年度的审核,加大和审核的难度与工作量,由于房地产企业的特殊性,企业的法人代表、财务人员经常更换,对于上述资料更是无法妥善保管,为税务部门的审核带来了难度。我国税务总局一直在提倡在房地产企业中实行一体化管理,但是由于房地产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缺乏沟通,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房地产企业的一体化管理很难得以顺利推行。

(三)房地产企业对预收房款的隐匿

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少缴纳企业所得税,就故意少申报收入、对成本费用项目多申报,甚至出现了隐匿预收房款的现象。例如:将预收的购房者的购房款计入“其他应收款”等临时往来账户上、或计入“短期借款”等账户,这样预收房款就不再收入账户中进行反映;用房地产产企业的自首凭证来收取预售房款,将预售房款存入到企业的非基本账户中或企业的非开户银行账户上,这种故意隐匿的做法很难让税务部门的审核人员发现。还有的房地产企业甚至将预收的购房者的定金一购房者的名义存入银行。

(四)人为控制销售收入的结转点

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都将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时间作为结转销售收入的结转点,主要是通过延迟对竣工结算的工程项目的决算来拖延结转销售收入。还有的企业将各项房款收齐后开具的正式发票作为销售收入的结转点。这两种销售收入的结转都是受到人为控制的,但是在房地产企业中极为普遍。

(五)成本费用的支出信息的失真

房地产企业由于其生产的特殊性,具有成本项目较多,复杂的构成构,较强的专业性等特点。虽然很多房地产企业使用的成本费用列支票据都是合法的,但是税务部门在对其成本费用项目进行审核时,往往很难确定其成本费用支出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很多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认为的多结转销售成本,例如:增加房地产的前期开发成本费用,按预算来估计房地产的开发成本等。成本与费用的不真实造成企业所得税的误差。

二、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征管应采取的对策

(一)明确税收政策加大对预售房款的收入结转管理

针对目前房地产企业中存在的认为控制销售收入结转的问题,必须以单项工程验收合格的时间为准。单项工程一旦验收合格就马上将预收的房款及时进行结转,并开具销售发票。企业不得随意提前或延迟发票开具的时间。另外,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企业销售收入结转的时间,税务部门可以通过与规划建设部门的合作来随时互通信息,及时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工时间、项目竣工时间、验收时间等,对于已经验收合格的房产必须及时进行监督,要求企业及时进行收入的结转。

(二)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

税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税法提出的要求,对房地产企业成本费用的列支进行核实,审核期真实性、合法性。房地产企业的各项支出凭证的合法性是保证企业所得税的前提,因此,必须重视审核中支出的真实性,防止虚开代开发票、认为增加成本费用的现象出现。例如:对于已交付使用的房产,但是并未竣工备案的,必须及时督促企业将预售房款转入销售收入,并按相关规定的要求预转成本。

(三)加大税务部门核定征收的力度

税务部门通过日长对房地产企业的巡查与评估,要经对企业的财务核算、税收政策的严格执行进行检查与辅导,对于屡查屡犯、财务核算不健全的企业必须按规定对其收入进行结转。最大限度的用好、用足税收政策,科学、真实的体现出房地产企业的盈利状况。

(四)加强动态监控提高业务素质

房地产企业有其明显的特点,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工商、国土资源部、规划建设管理、房管、银行等相关部门的提供的相关信息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真正实现对房地产企业的动态监控与管理。房地产企业的所得税已经逐渐成为国税部门的主要求业务,其工作难度大、发展迅速、业务要求高,这就需要一批不仅精通房地产业务知识、又熟悉税务知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几千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做好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征管的重要内容。

总之,房地产企业所得数的征管是税收管理中的一项难点和重点工作,必须从多方面对其进行征管,以保证房地产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川,叶苏珊.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税务,2010

篇2

一、依靠科技创新,让所得税税源可“视”

随着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调整的逐步到位,以及投资方式的多元化趋势,地税机关负责征管的企业所得税的税基呈现逐步萎缩的倾向。突破传统的人工静态跟踪方式,增加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科技含量,以提升信息化运用和管理水平来抓住主体税源、保障收入,成为地税机关抓好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必然选择。针对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企业所得税所占份额逾半的现状,以及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纳税主体复杂、流动性较大、持续变化性强和点多面广的特性,市地税局自行研发了一套“GIS税源定位可视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的信息化、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新模式。“GIS税源定位可视管理系统”,集“地理信息、属性信息、征管信息”于一体,通过与省局统一开发的“税收征管系统”的功能对接,只要对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进行“地理信息形象图文标注”和及时的“属性信息录入”,便可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对每个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每个楼盘、每套商品房的具体地理位置及预售情况、税款缴纳情况”等的“多维信息比对”和“多层次密集监控”。依托“GIS税源定位可视管理系统”,2007年度比上年增加所得税管户231户,由此增加企业所得税税源2850万元,其中,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税源1390万元,占入库所得税总额的15.4%,保障了企业所得税的持续稳定增长。

针对铁矿、煤炭行业普遍存在的产量和销售的监控双难问题,为避免税基受到侵蚀,市地税局又依托科技创新手段,在重点铁矿、煤炭开采企业的矿井出口处安装“远程电子矿产品产量监控系统”。该系统能通过“摄像头”和“轨道式传感称重器”,实时记录井口出车量和矿产品重量,并将记录的信息自动传送到税务机关的电脑监控系统,实现了矿产品开采企业生产产量的可视化监控,达到以产控销、以销控税、源泉控管的目的,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煤炭企业收入无法核定,行业企业所得税无法有效管理的问题。从2007年8月到年底系统安装以来,全市煤矿企业申报产量达到140多万吨,同比增加30万吨,增长了58%,入库企业所得税381万元,同比增长67.5%。通过系统的监控,使征管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采矿企业自觉纳税意识明显增强,依法治税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注重数据分析,让所得税税源可“控”

企业所得税管理要求高,检查难度大。而如何去发现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是解决企业所得税管理难的关键所在,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市地税局几年来一直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做好数据分析这篇文章,让所得税税源了然于胸。一是重视宏观数据分析的经常化。定期将全市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业职工工资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与的企业所得税征管指标进行比对,同时经常将自己的企业所得税征管指标与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当的地市进行横向比对,努力将全市企业所得税的“增减变化情况”掌握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二是重视客观数据信息的平台化。市地税局自行研发了“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凡年纳税额超5万元的企业资料全部录入该资料管理系统,结束了长期以来征管资料只能依靠手工操作的历史,实现了纳税人财务数据及纳税信息的市、县、分局三级共享,拓宽了企业所得税的税源监管渠道。截至2007年,通过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查出有问题的企业168户,补缴所得税859万元。三是重视微观数据分析的预警化。为提高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评估水平,市地税局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建立了以“因素分析、逻辑分析、差异对比、推理判断法”为技术手段,以分行业的“成本费用变动率、资本收益变动率、利润税负变动率、主要生产原材料变动率”等15项指标值为预警技术指标,以实地核查为技术辅佐的“所得税征管数据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具体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申报税款等相关指标的比对分析,以及同类型、同规模企业成本利润率、毛利率、所得率等指标的系统评估,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久亏不倒”、利润率、税负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税基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征管措施,有效地将每个具体企业的费用列支和收入实现情况,以及所得税的申报、缴纳情况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如对万安氯酸盐有限公司2007年财务数据进行评估,2007年度管理费用变动率/2007年度收入变动率=7.8,2007年度管理费用增长率46.75%>20%,按照该指标预警值应在20%以内,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多列管理费用,少缴税款的情况,应作为查案的重点,经检查,企业果然存在多列招待费、错列罚款等现象。通过注重数据分析,让所得税税源可“控”,确保了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稳步增长。2008年1-6月份,全市累计完成企业所得税132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3186万元,同比增长31.8%。

三、规范行业办法,让所得税税源可“增”

企业所得税分享体制改革和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地税机关所辖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在“量”上的增长受到一定的制约,挖潜堵漏,走内涵式增收道路是地税机关的做大做强企业所得税税基的一个有效途径。按照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要求,市地税局通过不断完善税源管理的各项制度,促进了企业所得税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趋势化转变,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所得税的稳定增长。一是改革、规范了一些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所得税征管。针对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三个行业收入费用难以监控、企业所得税税基受侵蚀严重的状况,经提请市政府批转出台了“关于规范市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三个行业税收征管意见”的三个规范性文件,开创了“定率和查帐结合”、“预缴和汇缴结合”的行业税收征管新局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对核定征收户只“定”不“管”,“一定了之”的简单征管模式,规范和细化了三个重点行业的所得税征管。2007年三个行业自行汇缴补缴企业所得税678万元,税务机关通过评估和检查补缴企业所得税549万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21%和36%。二是巩固加强了一些新兴行业的所得税征管。由于地方上小水电开发权力的开放,小水电投资成为当地的一个新兴产业。针对小水电行业投资主体分散,各地征管宽严度不一,企业所得税增量与投资增量不太协调的状况,市地税局紧紧扣住水电行业电量、收入和耗费规律性强,各项经济指标容易控制的特点,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市小水电进行了深入调研,从小水电站建设到投产的全过程的耗工、耗材进行测算,出台了《市小水电开发行业税收征收管理办法》,较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相关定量分析指标,全面加强了小水电建设期和生产期的税收管理,取得了强化管理的突出成效。2007年度全市共征收小水电企业所得税367万元,同比增长了51.1%。三是规范了行业薄弱环节的征管。对矿产品开采企业,市地税局除利用前文提到的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对其产量实施“远程电子产量监控”外,另对其矿产品销售价格、费用开支的监控出台《市铁矿、煤矿行业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对矿产品开采企业的销售价格、重要费用支出如采矿费、排污费、运输费等大宗费用实行报验登记,从收入、成本、费用进行精细化的源泉控管。2007年全年入库采矿业企业所得税686万元,同比增长38.5%,实现了产能、销售无增长的情况下,所得税增幅远高于价格增长的良好格局。

四、加强机制建设,让所得税税源可“挖”

篇3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省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针对全省地税大调研发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1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特点,现将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管理是当前税收征管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今后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的重点。各级地税机关要充分认识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的重要性,将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作为落实企业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具体工作来抓;要从推进依法治税、自觉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和统一性的高度出发,认真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政策规定,不折不扣地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收入企业所得税征收工作,不得随意变通,少征税款,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努力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

二、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是国家税务总局倡导的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重要措施。各级地税机关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以契税征管为把手,积极探索将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纳入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逐步理顺管理机构,合理配置征管资源,切实解决多头管理造成的信息不畅通、管理不到位、政策掌握不一致的问题,真正从体制、机制上为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三、加强管户管理,夯实征管基础。各级地税机关要抓住征管软件全面上线的契机,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管户清查工作,认真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开户、变更、停复业、注销、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管理工作。要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行业特点,推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所得税管理制度,逐户按项目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档案和管理台账,按月份及时归纳、整理和分析管户管理的各类信息,动态跟踪所得税缴纳情况。在此基础上,加强征、管、查信息传递,严格对非正常户的认定和处理,定期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比对,开展纳税评估,发现异常及时与企业进行纳税约谈,对重大偷漏税问题,要按规定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四、规范票据使用,加强源泉控管。今后,在全省范围内,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预售房产时必须使用由地税机关监制的《*省××市地方税务局统一收款收据》(以下简称《统一收款收据》),坚决杜绝房地产开发企业使用自制收据收取预售房款逃避税收的现象。同时,严格不动产销售发票的管理,纳税人在办理产权手续时必须凭地税机关监制的《统一收款收据》换取不动产销售发票。对违反发票管理办法的行为,依法加大惩处力度,实现以票管税,从源头上遏制房地产开发商隐匿收入,逃避税收的行为。

五、加大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力度,堵塞管理漏洞。对不能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各地地税机关应当按规定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济适用房的应税所得率不得低于3%;非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位于太原市城区和郊区的,应税所得率不得低于15%;位于其他地级市城区及郊区的,应税所得率不得低于10%;位于其他地区的,应税所得率不得低于7%。经济适用房项目必须符合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的通知》(建住房〔2004〕77号)的有关规定,必须出具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六、各级地税机关要主动争取工商、建设、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规划、房管等有关部门配合,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源泉控管制度和信息传递、反馈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从注册登记到开发产品的计划立项、项目实施、预售批准、竣工决算、产权转移等环节的跟踪管理,堵塞漏洞,提高税源监控水平。

篇4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税源管理 纳税评估 信息化建设

一、新企业所得税变革亮点

1、纳税人认定、纳税义务和纳税地点。新《企业所得税法》关于纳税人的界定,取消了以资本来源作为区分标准的作法,统一了适用对象。按照国际惯例,采用登记注册地与实际管理机构地标准相结合的办法,将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并明确前者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后者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同时改变以独立核算为标准确立纳税地点的方法,确立了以法人为标准的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制度。

2、税率。新《企业所得税法》在充分考虑了财政减收承受力度、国际税收竞争等因素的基础上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统一为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照顾性税率,改变了原有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分设档次过多、不同类型企业名义税率和实际税负差距较大的现象。

3、收入确认。新《企业所得税法》在收入确认上增加了收入总额内涵的界定,首次提出了不征税收入的概念,并严格区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在实施条例中又进一步明确了应计入应税所得额中的收入形式及确认标准和确认时间,比原有税法更清晰明了。

4、税前扣除范围及标准。新《企业所得税法》不仅统一了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扣除政策,明确了不得扣除的支出范围,而且调整了扣除基数,尽量与新企业会计准则接轨,避免调整计算的复杂性。比如工资薪金支出取消计税工资标准,改为内外企业统一据实扣除;公益救济性捐赠计税基数从原来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年度利润总额,扣除标准统一为12%。

5、税收优惠。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较原有所得税法做出了重大调整。一是统一内外资企业适用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规定了5年过渡优惠政策,使外资企业能平稳过渡。二是基本废除原有“区域优惠”体系,构建了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兼顾技术进步的新的税收优惠格局。三是增加了对创业投资企业和企业投资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体现以“特惠制”取代“普惠制”的改革理念。四是在细节上将原来对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直接减免税政策改为工资加计扣除政策和减计收入政策。

6、反避税。为打击日益严重的避税现象,新《企业所得税法》借鉴国际惯例,专门制定了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对转让定价、资本弱化、避税港避税等各种避税行为进行规范。明确了转让定价的核心原则即独立交易原则,将独立交易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一切业务往来;增列了无形资产和劳务方面的成本分摊协议条款、税务机关和关联企业间的预约定价安排,要求关联企业报送关联业务往来报表和提供相关资料,强化了纳税人及相关方在转让定价调查中的义务。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变化引发的税收征管问题

1、税收管辖权问题。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适用范围,按法人标准确定纳税人,排除了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并规定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但在税收征管上仍适用过去“一税两管”体系,即按企业开业登记时间划分国税、地税征管范围,2002年1月1日之前成立的企业由地税征管,之后设立(开业)登记的企业由国税负责征管。而在实践中发现,原来由地税部门征管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投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吸收新成员组建为公司制企业,这类企业是仍由地税征收,还是由国税征收?总机构在2002年之前成立由地税征管,分支机构在2002年以后成立由国税征管,汇总纳税时管辖权归国税还是地税?这些在新税法中都未明确,这就可能导致国、地税征收机关争相介入管理,也可能相互推委,无法做到有效控制,给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2、税源管理。

(1)企业纳税地点变更导致的税源管理问题。原内资企业以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为纳税人,实行就地纳税,而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分公司应税所得要汇总到总公司进行纳税。随着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纳税地点的变更,对于各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来说,其纳税户户籍管理和税源管理将随之发生变化。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由于没有所得税征收权不便监管,法人所在地对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情况又不了解。在此情形下,各地税务机关如何防止漏征漏管、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如何掌控分支机构的涉税信息、如何交换和共享已经拥有的征管信息,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2)“老企业”和“新企业”的身份认定与过渡期优惠政策的享受问题。新《企业所得税法》给予老企业5年过渡期优惠政策,新企业则不能享受。原则上说,新老企业的认定以工商登记时间在2007年3月16日之后还是之前为界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改制重组的增多,企业新办、合并与分立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复杂,难以有明确的标准。

3、税基管理问题。

(1)纳税人身份认定变革带来的税基管理问题。原所得税法按资本来源划分纳税人和纳税义务,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此判定标准,取而代之的是法人地位、实际管理机构和控制地双重标准确定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若为居民纳税人则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作为税基缴纳所得税。税务机关如何清楚界定什么是“实际管理机构和控制地”,什么是“仅在我国设立的机构、场所”,成为确定企业所得税税基的关键性问题。

(2)收入确认、税前扣除范围及标准的变革引发的税基管理问题。基于纳税人经济理性的考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利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变化,采取各种手段来缩小税基,达到少缴税的目的。比如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确认日期均为“合同约定的应付日期”,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合同约定方式改变税基。税前扣除中的工资薪金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企业就可能采取虚增雇佣人数,虚假提高工资水平等方式增加税前扣除基数。再比如,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当年扣除上限时,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是否可以作为计提基数,各项扣除的审批手续是沿用原有审批规定还是一切推倒重来呢?如沿用现行规定,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呢?如推倒重来,基层征收机关的工作量又将如何?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又将如何?另外,因国税、地税部门对政策的理解不同带来的税务差异是否会干扰企业的经济活动呢?

4、反避税引发的税收监管问题。过去外商在优惠政策多、实际税负低的情况下,规避所得税的动机较弱,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大部分外资企业不仅税率有所提高,享受的优惠政策也将逐渐减少,这就使得外商会采用转让定价、资本弱化、成本分摊等方式在各环节规避所得税,这无疑需要我们增强税收监管。但目前税收监管本身存在以下问题。

(1)监管方法、手段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基层税务机关在监管方面,一般以企业所填数据为准,对企业申报的境外情况基本上是依据企业申报什么,就予以承认并予以抵免,易导致反避税行为的发生。

(2)企业所得税税源动态监控体系不完善、税源信息不完整、所得税信息化程度不高。与地税、工商、统计、房管等部门信息沟通不够,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没有建立。

(3)“一税两管”各自为政,同一类型企业税负差异较大。在实际监管工作中,两个税务部门为了强化所得税管理,各自制定了一些具体监管办法,对同一类型的企业,由于不同税务机关运用的管理方式不同、监管力度不同、规范管理的程度不同,势必会出现税负“避重就轻”的问题。

(4)税收监管缺乏专业人才,管理队伍有待加强。新企业所得税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纳税调整项目多、计算复杂的税种,要想全面提高征管效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素质和先进征管理念与方法的管理人员。而现实中所得税征管工作量大,人手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与新税法的要求差异较大。

三、新《企业所得税法》框架下税收征管的改进建议

1、合理界定企业所得税税收管辖权,优化机构设置,明晰职责分工。从理论上说,企业所得税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应由国税部门统一征收、上缴国库,再按分享比例返还给地方。这样“一税一管”,执法主体明确、执法力度一致。但我国当前国税、地税机关的征管力量、征管水平短期内达不到“一税一管”的要求。因此,本文有如下建议。

(1)建议5年内延用“一税两管”,采取随流转税税种确定的原则划分税收管辖权,即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缴纳增值税的,其企业所得税归国家税务机关征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缴纳营业税的,其企业所得税归地方税务机关征管。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的,一律在总机构税收管辖机关纳税。一方面,两个税务机关既可以有效利用自身的征管资源进行管理,降低征管成本,又可以减少纳税人的负担;另一方面,这样划分征管范围,各级地方政府必然会加大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这对国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2)中长期应对国税、地税两套税务机构进行职能整合,重新设置机构,并明晰职责分工。考虑我国现行的不彻底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在国家税务总局职能不变的情况下,按照现有国税部门负责稽查、现有地税部门主管征收和管理,对国税、地税两局的资源进行整合,取消国税局的涉外税收管理部门。在国税局设置税务稽查机构,原地税局负责稽查的人员调到该机构,国税只负责对纳税人进行稽查并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在地税局设置税收征管机构,原国税局负责征收管理等的人员调至地税,负责为纳税人提供登记、征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地税局将企业所得税统一缴入地方金库,再由地方金库按规定比例上缴中央,实现共享。

2、加强税源管理、核实税基、完善汇算清缴制度。

(1)进行户籍信息源头管控。通过进驻政府行政审批中心,建立从工商登记到国税、地税税务登记的“无缝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减少漏征漏管户。

(2)进行户籍信息全面监管。认真做好纳税人设立、变更、注销税务登记等工作,并切实加强对外出经营业户、非正常户、停业户、扣缴义务人的监督管理,堵塞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管理上的漏洞。

(3)进一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把税源管理纳入税管员的职责范围,从日常检查、信息采集、资料核实、税源调查等方面明确税管员岗位职责,并制定统一标准的业务流程,促使税管员规范管理税源。

(4)建立经济分析制度。加强与工商、统计、物价等部门的联系,从各方面采集经济信息,运用对比分析、指数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摸准经济税源的变化规律,核实税基。

(5)加强日常管理,完善汇算清缴制度。即按月或按季对纳税人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做调账;对于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要求企业设立相应的辅助账簿,在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正常账务处理的同时,按照税法规定对需要调整的项目在该辅助账簿中逐笔登记,在年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将累计数填在纳税申报表有关项目中。这样既方便税务机关的监督管理、减轻年终汇算清缴的压力,又可以提高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质量和效率。

3、建立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互动机制。鉴于目前所得税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税务稽查部门得到企业纳税真实信息少、难于发现问题等情况,建议先按照“降低频率,加大深度,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的纳税评估工作要求,积极开展所得税、流转税联评互动,对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申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其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逐步建立完善具有指导性、系统性、时效性、针对性的行业评估指标体系或评估模型。再从纳税评估中选定税收稽查的对象,避免税收稽查的盲目性;同时根据税务稽查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纳税评估的内容,保证企业纳税评估有效实施。这种互动机制有利于及时发现征管中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4、加快企业所得税信息化建设。一是做好综合征管软件更新工作,满足企业按照新税法预缴申报和按照老税法进行年度申报的需求。二是要加快电子申报、网上申报信息系统和平台建设,实现企业所得税多元化申报。三是要优先建立汇总纳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再逐步建立各企业、各行业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为纳税评估工作深入推进打下扎实基础。四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拓宽信息获取渠道。要建立健全与各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渠道,特别是与国土、科技、贸发等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外部信息做好项目登记、信息采集、税款征收、纳税评估和项目清算等环节的管理工作。

5、强化所得税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政策宣传和服务,确保所得税政策全面、准确贯彻执行。对内加强税务机关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坚持专门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提高税务人员所得税征税、办税综合素质和技能,建成一支适应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所得税管理队伍。对外利用网络、上门服务、免费咨询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对新税法的宣传和辅导,使纳税人了解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的各项具体规定,特别是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涉及纳税调整的税收政策、税法与会计制度存在差异时纳税申报的办理等,提高纳税遵从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Z].

[2] 国家税务总局征收管理司:新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释义[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

[3] 杨斌、徐家尊: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8(2).

篇5

【关键词】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一、近年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小型微利企业(本文所称小型微利企业仅指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小微企业范畴)的优惠政策不断更新,对企业的优惠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政策有放宽的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及《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4号)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7号)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小小微企业优惠政策中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从过去的3万元放宽到6万元,加大了优惠力度,也表明了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心。

二、小型微利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存在应享受未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的情况,企业符合税法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但由于纳税人未进行备案或主管税务机关未按要求减免其所得税额,导致应享受未享受.

2、部分企业在实际申报年度报表时,没有按照政策规定的方式进行减免,即减免金额计算错误,导致少优惠企业所得税。

3、小微企业年度申报中基础数据有待核实。重点是“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两项基础数据,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以及企业自身等因素,对税收政策的掌握还不是很充分,导致该项数据的填报口径缺乏统一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4号: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的计算标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51号)第二条规定执行。明确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的计算标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51号)第二条规定执行。即“从业人数”按企业全年平均从业人数计算,“资产总额”按企业年初和年末的资产总额平均计算,而不是按财税【2009】69号文企业全年月平均值计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项数据很多情况下是由企业随意估算或依据的文件并不统一。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小型微利企业大多是家庭式、父子式中小企业,企业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聘用兼职会计较为普遍,不能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加之部分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金额较少而不重视,因此仍存在应享受尚未享受优惠的情况及减免金额错误的情况,造成优惠未到位。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针对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不到位的现象,首先税务机关要制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实际的管理措施和制度规定,明确岗位职责和目标要求,增强工作责任心,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二是税收管理员对企业提供的小型微利企业预认定表、资产负债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以及其他征管资料要反复推敲,认真甄别,不放过每一个疑点;要通过采取实地核实、检查企业账目、分析涉税信息、比对相关数据等形式,准确掌握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三是计算机软件中设立监控职能,开发运用征管软件,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相关数据资料实施有效监控。四是对于长期出现零申报、负申报、低申报的小型微利企业,要借助分析预警系统,认真搞好纳税评估,正确分析和审核企业申报的各类数据的逻辑关系,发现疑点,及时解决。五是要充分利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良好时机,组织精干力量,解剖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纳税人、向基层税务机关提出改进和规范管理的意见建议。六是税务机关要对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等基础数据进行审核,同时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避免纳税人填报口径不统一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嘉怡. 税收助力小微企业科学发展[J]. 中国税务,2012,12:14-17.

[2]《国税税收优惠政策指南》湖南省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处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篇6

一、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1.企业税后利润不分配缺乏政策限制,股权转让中隐含的持有收益将形成税收流失

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某市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属徐某一人投资。注册资本5000万。2005年9月,A公司改制为B公司,将原企业的税后利润形成的资本公积1.2亿元中的7000万元转增为实收资本,变成了徐某父子二人投资,所持有的股本分别为9000万元和3000万元,并已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剩余的5000万元加上历年累积的税后利润仍留在企业公积金账上不做分配。2007年2月,徐某父子二人将全部持有股份1.2亿元原价转让给仍有他们持股的境外的著名避税地英属维尔京群岛的C公司。通过剖析此案例可以发现以下问题;税收政策不够具体,加之缺乏源泉控管政策或措施,致使企业关联方交易活动特别是产权交易活动中,所得税征收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形成税收流失。另外,由于种种原因,税务部门对关联企业的信息掌握不够全面,掌握纳税人在国外的投资和经营情况就更加困难。

2.对资本初始投入追溯既往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

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在注册资本时,特别是个人出资部分,对其资金的合法性或者追溯既往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如案例中A公司是由徐某个人出资5000万将股权全部买入形成的,但对于徐某5000万元的收入来源的合法性税务部门缺乏政策监管。虽然徐某儿子3000万元投入应作为其父的股息收入征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已明确,但是如果他将其取得的收入投入到另外一家企业,作为一个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3000万的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也无法考证。

3.征管范围划定不明,造成相关税款流失

根据财税字〔2002〕25号文件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有关规定,在各级工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此文件执行以来,由于对工商部门的“设立(开业)登记”的有关解释比较抽象,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在“设立(开业)登记”与“企业变更登记”问题的理解上一直存在争议,企业因此通过变更名称、地址等手段游移于国、地税部门之间,中断了对企业经营活动取得的收益中隐含税款的跟踪管理。

4.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政策配套不科学,投资者有选择的空间

企业股东有的是企业的法人股,也有的是自然人股,在股权转让过程中既涉及企业所得税,又涉及个人所得税,由于税负不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个人所得税中财产转让收入的税率为20%),加之投资结构多元化,有些股东特别是集法人股和个人股一身的私营企业主,在投资时较多地选择以个人投资形式进行投资,以降低税负。

二、完善企业股权转让税收政策的措施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针对企业股权转让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但是实践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加强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的征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

1.对企业长期积累的未分配利润应从税收政策上明确进行分配

从理论上解释,企业税后利润长期不分配并未形成税款流失,因为企业停业或撤销时,税款的补征体现在企业清算环节中。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以通过关联交易或者利用税务部门信息量掌握不全面的漏洞,通过改变地址、名称或迁移使之逃避纳税义务;或者通过停业失踪,致使税收这个管理环节失控。因此,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应明确为:二个纳税年度内,企业或者个人从投资企业应取得的股息、红利,被投资企业仍未进行分配的,其未分配的利润可视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相关税收政策执行。

2.从政策法规上保障税务机关有对企业初始投入资本有追溯既往权

当前许多投资者特别是个人在投资企业时,其投资来源是否合法,缺乏有效的控管手段。应该制定相关税收政策,给税务机关审核权和追溯既往权,防止通过投资将不合法资金“洗白”,为股权转让时确定计税成本打好基础,同时也进一步规范股权转让交易行为。

3.进一步明确国、地税征管范围,尽可能做到企业征管信息充分共享

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虽然有改变名称、搬迁行为,但一般不会轻易改变经营“方向”,具有连续性特征。财税字〔2002〕25号文件和(财税〔2006〕1号)文件按时间划分国地税征管范围,国税、地税的征管信息交换不充分,客观上影响了对企业经营信息的跟踪掌握。为防止企业通过改变地址、名称或迁移等行为逃避纳税义务,应进一步明确国、地税征管范围,尽快出台酝酿已久的国税、地税按增值税和营业税征管范围划分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政策。在此基础上,强化国税、地税部门的信息交换制度,充分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跟踪税收管理。

篇7

    一、税法名称和纳税人的确定

    随着我国公司法人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法人作为纳税人是规范企业所得税的方向。但是,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现代企业制度尚在形成过程中,如果以法人作为统一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势必将一部分由于制度的原因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造成税负不公和管理上的混乱。合并后的企业所得税仍应该把所有具备明确的营利性质且有所得收入的单位(区别于自然人和合伙人),都纳入企业所得税的管理范围,而不论其是否具备法人资格。对于税法名称的确定,由于现在任何一种名称都不能完全准确地涵盖所有的纳税主体,所以关键是要对所选用的概念作出符合实际的、全面准确的解释。

    二、税基与税率的确立

   “宽税基,低税率”是当今世界税制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方向。如何拓宽税基,确定合理统一的税负水平,一直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争论的焦点。

   (一)税基的规范

    对于所得税来说,扩大税基一般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更多类型的所得纳入应税所得;二是取消或减少各种减免项目、扣除项目以及税式支出项目。就我国而言,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准确界定应税收入,合理确定扣除标准;二是规范、限制税收优惠。

    收入和费用是确定所得税的基础,而二者的确定又直接以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为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与税法法规规定不尽一致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两税合一”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应考虑税收成本原则,尽可能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以减少纳税人的麻烦,方便税收征管;另一方面,应建立规范的税前法定扣除制度,明确规定收入的确认原则和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扣除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标准,以强化所得税的会计核算,确保企业所得税税基不受侵蚀。

    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确定,以及扣除标准的修订,应考虑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并适应市场经济下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税率的选择

    税率总体水平的确定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一是国际上公司所得税的税负水平。因为国际上公司所得税和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相对水平,是促使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重要因素。就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其税负水平大致在30%~40%之间。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税率也大多不超过30%。因此,从吸引外资、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的角度考虑,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不宜高于30%。

    二是我国现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水平。目前,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率都是33%,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同,内资企业实际负担水平在25%左右,外资企业实际负担水平仅为15%。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相差很大。笔者认为,统一后的税率应与现行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大体相当较为适宜。

    三是财政的承受能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度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将会对财政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在我国当前仍以流转税为主,适当地、合理地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水平是可行的。况且,企业所得税的改革是在整体税制改革的框架内进行。通过各税种间的协调运作,财政是可以承受的。另一方面,税率的确定应该顾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合考虑,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可以略高于现行企业所得税的实际负担率,目的在于为合理的税收优惠规定提供一定的空间。建议税率定在25%~28%之间比较合适。

    三、税收优惠的设置

    首先,应该按照wto的要求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税收优惠应由过去的“身份型”向“行为型”转变,做到同一经济范围内的相同经济行为享受的政策待遇要一致,不能设置歧视性税收优惠规定。对本国法人和涉外法人在税收待遇上应一视同仁,使内外资企业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税收环境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其次,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应以国家宏观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把资金引导到能够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大型、高科技投资项目,以及农业、能源、交通、环保、重要原材料等投资项目上来。对西部实施适当的区域性优惠是必要的,但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治税思想也应该冲破旧框框和旧体制的约束。对西部的税收优惠不能再简单地走从前东部优惠的老路,而应把改善投资环境,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点。事实上,税收在

促进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应体现在整体税制改革的深化中,如增值税的转型和资源税的完善都将有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

    再次,变直接减免为主,为间接优惠为主。所得税的优惠不能限于降低税率、减免税额,更多的应采用投资抵免、加速折旧、专项费用扣除等间接优惠方式,尤其对科技发展设置的税收优惠应体现间接优惠为主的原则。这样既可以防止税收收入的大幅度下降,又立足于税收与经济的关系,保障了政策的实效。

    四、税款归属的划分

篇8

关键词:总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 创新

各国总、分支机构公司所得税管理和财政划分大体上有三种基本模式:①以独立法人为标准,实行属地管理,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公司所在地税务机关实施征管;②以总公司为纳税单位,实行合并纳税,由总公司所在地税务机关负责征管;③介于前两者之间,即部分分支机构就地独立纳税,部分分支机构合并纳税。

一、总分机构在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配方法问题

2008年分配办法在实践中造成诸多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别适用不同分配方式的规定不公平。总机构所在地可直接获得25%的应纳税款,这是其分配优势地位的体现。但这种方式不区分总机构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与按照公式分配税基相比,总机构所在地政府获得的税收可能过多或过少。总机构所在地政府获得的税收过多时,各地区会展开对总机构落户本地的政府间过度竞争,并造成分支机构所在地税收利益的损失。另一方面,财政分配环节的分配办法不利于总分支机构所在地间企业所得税的公平分配。

(二)分配公式问题

2008年分配办法规定,各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的数据均以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告数据为准。这个规定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财务会计中的计价准则与企业所得税计算中对这三因素的计价方法并不一定相同,是否需要以税收分配为目的对这些数据进行调整,还没有相应规定。第二,目前这些数据由总机构根据分支机构上报数据填报,至于填报是否准确,还无法考量。三个因素数据的人为操纵难度有差异,一般来说,经营收入因涉及流转税空间较小,而工资、资产额操纵空间较大。第三,2008年分配办法的隐含条件是汇总纳税企业应实行企业所得税查帐征收,但很多企业无法实行查帐征收。资产总额等因素的准确核算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健全的基础之上的,对那些会计核算不够健全的中小企业来讲,按核算不够准确的资产总额等指标分配预缴税款会有失公允。

(三)遵从成本和征管问题

一是遵从成本。比如,总部对把全部数据汇总到总部计算感觉比较麻烦,会增加遵从成本。二是准备不足与信息不对称。许多地方税务机关并不了解总部到底有多少分支机构,很多企业也没有及时向纳税机关报告。三是由于总机构下属分支机构众多,有不少是跨省分支机构,经营涉及城市较多,所以,这项工作做起来比较繁琐,导致全国步调不统一。四是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和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信息不通、缺乏合作意识,这是当前2008年分配办法推进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执行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第一,2008年分配办法规定,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统一计入二级分支机构。实践中存在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与二级分支机构并非处于同一省(市)的情形。如果按照现行的分配办法,会造成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所在地政府所得税的流失。第二,对那些存在挂靠关系、财务核算独立的挂靠企业和总机构难以实施汇总纳税。目前各地通行的做法是,凡是总机构能够出具相应的证明,证明总机构对分支机构不存在投资关系,且总分机构财务相互独立,无法达到汇总纳税的要求,则分支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对待,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参与汇总纳税。

二、加强总分机构所得税分配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分配方法的选择

1、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的一般性就是要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统一的分配公式。这个分配公式应适用于大部分行业,可以协调大部分行业中的跨地区经营企业所得税分配问题。例如,现行分配公式可以适用于一般的生产制造业。所谓的特殊性在这里有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针对特殊行业,可以制订适应该行业特点的特殊的分配方法。

2、总分支机构均使用公式分配法。应统一采用公式分配法来分配总分支机构所在地之间的税收利益,而不再采用2008年分配办法中的对总机构单独分配、50%应纳税额在分支机构分摊和财政环节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因为采用现行分配方式不能够有效解决总分支机构所在地之间企业所得税的不公平分配问题。

3、跨地区经营企业所得税分配办法应适用于合并纳税的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的不同地区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也涉及到税基的地区间分配问题。应将非居民企业的境内所得部分按照公式在相关地区间进行分配。

(二)分配公式中分配因素的确定

1、公式中的因素与权重的选择

篇9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涉外经济日趋融合,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创造了大量的非居民企业的税收管理事务。非居民涉税业务日趋复杂、隐蔽、多变,而现行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税收管理政策和手段落后,找出目前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管理措施,以实现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一 我国非居民税收收入结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创造了大量的非居民企业的税源。2008年比2002年非居民企业税收增加了275.35亿元,增长了253.27%,其中预提所得税增幅达369.17%;2008年全国转让定价调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7.5亿元,补税入库12.4亿元;2006年——2009年以来该类税收一直在上升趋势,2009年上半年,中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总收入完成222.03亿元,同比增长40.7%,实现了连续6个月增长,而企业所得税尤为突出,完成了195.94亿元,同比增长51.2%。

二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执法依据缺失,操作性不强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尽管在对机构和场所的判定、营业人的界定进行了完善,对非居民企业的征税方法进行了修定,且原有一系列对外国企业征税具有指导作用的文件因新税法的实施而被自行废除,新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配套政策虽然已陆续出台(截至2009年止,大约已下发的有关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相关的文件有26个,其中:申报汇缴:3个;管理文件:6个;管理文件:l7个),但许多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使税务机关对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时,陷入了执法依据短缺的困境。如:对于对外支付的款项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属于什么性质的款项?

收益人是谁?

是否来源中国所得?

有无实际联系?

申报还是扣缴,谁来完成税款?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界定?(如:离岸股权转让往往采取“一次合同,分期支付”的方式结算,则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对应的税款缴纳时间如何确认?)

......

上述问题的回答往往因政策的缺陷,造成理解的不一致性。

尤为复杂的是,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中还牵涉到诸多税收协定(安排)的使用问题,专业性相对很强,税务人员难以把握和操作。

(二)利用合同的不同签订方式规避税收

非居民企业的业务特点,使得合同成为对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基础性资料依据,其内容详略、真伪直接关系到税收管理执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目前非居民企业利用合同避税的方法日趋多样,如:

针对我国与他国协定6个月的常设机构判定标准,因此双方在合同中明确境内劳务时间不足六个月,从而利用常设机构的期限界定以逃避境内纳税义务。

通过合同条款的不明确性造成收入属于境内收入还是境外收入的难以界定来逃避部分纳税义务。

采取签订劳务地点规定为境外的合同实现利用劳务地点的避税目的。

根据税法对涉税业务的规定不同,通过合同分解涉税项目避税。如:把特许权使用合同分解为特许权使用与劳务两个项目分别签订合同,把大量的特许权使用收人划归劳务所得,从而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在合同中签订较低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转让,再以合同补充件和附加说明等资料的形式反映真实交易价来规避税收。

(三)涉税项目散杂,信息互通性差,税源监控难度大

非居民企业在我国境内的业务特点:涉税项目散杂、税源分布零散、发生时间不固定、涉税信息资料难以取得等,这些因素使得税务机关在对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税源监控管理的可预见性差、监控难度大。况且跨国交易科技的不断进步,交易方式的日趋多样,使得税源流动性日趋强化、隐蔽性日趋突出。而我国目前对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基本上依赖的源泉扣缴手段,源泉扣缴又是建立在代扣代缴义务人的主动配合的基础上,目前我国普遍存在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扣缴意识和配合意识不强现象;售付汇税务证明管理尽管在加强,但售付汇税务凭证开具申请税务机关也是在被动受理,合同、发票等凭证的真假非常难以界定,无法准确界定到底在境外和境内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使得审查合同、发票等相关资料也就失去意义;另外,目前各管理职能部门并没有建立畅通的信息互换平台,都由纳税人自行办理和传递,一旦纳税人对批文不递交给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是无法了解变更事项的信息和无法跟踪税收扣缴的情况,特别是行政许可实施后,许多审批事项变审批为备案,公文信息传递性更差,税务机关要及时掌握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扣缴情况,难度更大;等等。这些状况必然会造成大量税源在税收监控体系外流动的格局。

(四)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征管手段落后,重视度低,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第一,除了总局征管软件ctais2.0能就非居民企业的身份认定,申报和征收提供技术外,对非居民税收的管理基本是通过手工进行分析和管理,管理手段落后,使得对企业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监控。

第二,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不是经常事务,税源零散,税收收入所占比重较低,税务机关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力度不强的现象。

第三,非居民企业所得税业务比较复杂,流程比较隐蔽,加之专业性比较强,知识结构新,一项业务往往既涉及税收协定的运用又涉及国内税收政策的综合判定,导致定性非常困难。

第四,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对税务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的要求高,要求他们懂得国际税收、外语、法律、国内外财务会计及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等多方面知识。目前,多数税务机关专门负责非居民税收管理的人员很少,税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不高,造成管理和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矛盾日益突出,根本无法落实对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三 强化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对策

从一定程度上讲,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也属于“偏门”,税务机关在管理意识、管理经验、管理体制等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无成熟的管理经验可言。

(一)针对执行依据的缺乏,强化政策体系的建立

简单明了、易于遵从、便于操作、时效性强的税收政策的建立,是强化非居民企业所得税主管的基本前提。尽管新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配套政策虽然已陆续出台,但许多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加之国内税法与国际税收协定衔接性不够强,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对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税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现象。为保证政策在实际使用中体现严密性、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性,非居民企业税收政策或管理办法应更加细化和规范、具体。如:

明确关于非居民通过实物或者劳务形式取得技术使用权的回报、关联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等业务的纳税义务时间界定标准。明确对非居民企业股息所得的纳税期限,否则易于造成把非居民企业股息所得的纳税期限和股息收入的确认日期相混淆。

明确纳税申报所需附送资料的具体内容、境内外收入划分的具体方法及合理标准、非居民境内停留天数等程序性问题。

明确优惠税率判定、所得来源和归属等认定实务性制度。

因此为强化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在完善现行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应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如:常设机构的管理、国际劳务的管理、协定待遇的管理、交易资料申报管理等办法。

(二)针对涉税业务的繁、乱、散、变特点,强化代扣代缴义务管理制度

由于非居民企业一般涉税的具体业务具有发生时间、空间的不固定特点,且多以“投资、服务、劳务”等为主,同时大量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机构和场所等等,导致税源监控管理的可预见性差,管理难度大,所以非居民企业所得税一般都由支付人代扣代缴。实行源泉扣缴的最大优点在于加强对非居民企业的税收管理、防止国际偷漏税、简化纳税手续。如税务机关在强化源泉扣缴制度时可考虑:

指定扣缴中“有证据表明不履行纳税义务”的掌握。

可以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关的合同、协议,根据工程或劳务合同的规定,判断非居民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可能性,从而确定是否指定扣缴义务人。

非居民企业直接在境外转让境内股权的问题。

平时应注意管户的投资方、股权构成是否有变动,如果外国投资者的股权发生变动,应向纳税人了解股权转让的过程,要求其提供股权转让协议。

如果劳务项目和支付人不在一地,如何获取非居民企业的信息。

可要求境内企业(支付人)提交纳税人已经登记、申报或者境外企业委托人的信息,如果没有以上信息,则应将境内企业(支付人)指定为扣缴义务人。

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

可以在强化内外部信息管理、建立申报扣缴机制、协定待遇申请制度、税款追缴保障等措施来加强源泉扣缴的落实。

(三)针对征管手段的落后,强化信息互通渠道

因为非居民企业业务繁、乱、散、变特点,且经常把交易事项放在境外发生,加之大量的非居民企业在我国境内缺乏机构、场所等物理性存在,导致税务机关很难掌握其信息和对信息的真伪做出判断。所以建议应加强非居民企业的信息互通渠道建设,强化征管手段,实现有效的税源监控。

1、实现税务内部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国际税务管理部门)应主动加强与流转税、所得税、征管、计统、进出口、稽查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完善税务系统内部信息采集传递制度。

2、强化系统内外的信息互通。税务部门应加强与外汇管理、发改委、海关、公安、银监、工商、贸促会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及时掌握非居民企业的基本及变化情况,加强国际间的信息情报交换,建立一个系统、严密的非居民企业协税护税网络。如税务机关应定期到外经贸局获得企业股权变更信息、定期到市外汇管理局获取企业技术进出口合同、无形资产售让、外债等资料数据,到人民银行会计业务部门取得各商业银行的非居民企业离岸存款利息收人的信息等,堵塞漏洞控制税源。

3、完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收人监控分析制度。在全面利用关联申报、对外支付税务证明、信息互通等措施,建立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性国际税源监控机制。结合地方性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定期对其收人及税源情况进行分析和跟踪,建立重大项目和特定业务的登记备案制度。重点调查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的企业的应税收人信息情况;重点关注扣缴义务人对应税收人的支付情况;重点调查外国投资者变更企业股权的信息;重点监控纳税人是否将其境内常设机构的应税收入转为境外总公司的收入偷逃税款的情况,等等。

案例实证:珠海市国税局针对珠海企业多牵涉香港股东的实际,利用反避税专项经费,向香港商业登记署购买了查找公司注册资料的会员资格,定期取得企业在港投资的所有基本注册资料,然后,根据这些注册信息定期到市外经贸局获得企业股权变更信息、定期到市外汇管理局获取企业技术进出口合同、无形资产售让、外债等资料数据,到人民银行会计业务部门取得各商业银行的非居民企业离岸存款利息收入的信息,用以反避税举证和企业股权管理、境外投资者获取股息分红等非居民企业应税业务,获取了更大的管理空间。

【注】案例来源:珠海市国税局

(四)针对纳税意识和扣缴意识不强,应积极探索管理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优化纳税服务。通过政策的宣传,一方面可要提高纳税人的纳税人意识和扣缴义务人的扣缴意识;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开展纳税提醒服务,拓展服务方式,帮助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规避纳税风险、降低纳税成本。

2、加大对扣缴义务人的管理,及时了解纳税人的信息。因非居民企业经济活动流动性大、隐蔽性高、复杂性强,大量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无机构,且把交易行为放在国外实现,所以应通过强化扣缴单位来掌握纳税人的涉税业务情况。如:在实际管理中,辅导和帮助扣缴单位建立非居民纳税人收入支付台账和扣缴税款登记台账,以便掌握消息;提高扣缴手续费标准,以便激励扣缴单位的积极性;明确并加大扣缴单位的法律责任,督促其依法履行扣缴义务和提高其涉税风险。

3、强化备案管理,夯实管理基础。一是实行投资经营活动的登记制度,把未在境内设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的涉税业务纳入管理范畴;二是强化合同、协议备案管理制度,要求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合同或协议的签订复印件、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涉税内容及变动情况等分别在事先或事后报送税务机关备案。合同、协议的备案事项可包括:非居民企业在我国境内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项目、境内单位或个人发包项目、股权投资(变更、转让)等事项的合同或协议或报告。三是建立企业付汇台账备查制度,以便及时了解项目执行进度、合同款项支付金额、申报纳税(或扣缴税款)的情况,强化对非居民企业项目、合同、款项情况的监控。

4、建立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审核管理制度。把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纳人日常纳税申报管理,及时对所得税的申报质量进行分析,掌握纳税人收人变动情况和原因;加强税务证明台账管理,充分利用数据控制税源;及时通报审核结果,作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五)针对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强化税务干部专业队伍建设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

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逐年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房地产行业实现的税收占税收总量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税源增长较快的行业之一。但其中还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营业税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增幅却较少。因此,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风险管理尤为必要。对企业来说,有助于房地产企业实现财务利益的最大化;有助于其优化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强化法律意识。对于国家来说,则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税收总量;有利于贯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等。

二、当前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呈现企业数量稳定、企业经营业绩相对较高、企业的分布比较集中、企业的经济类型具有多样性等特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1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增速比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比1-11月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4,308亿元,增长30.2%,增速比1-11月回落2.6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1.8%。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2011年税收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税收总收入平稳增长。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增长与上年增速基本持平。二是分季度来看税收收入增速呈“前高后低、逐季回落”走势。2011年各个季度税收收入增速分别为32.4%、27.2%和22.6%和6.8%。三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税种较快增长。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同比分别增长15.0%、22.6%,与上年增速持平;企业所得税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9.2个百分点。四是与汽车、房地产相关的税种增速明显回落。

三、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1.管理性失控。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周期长、积压的资金较多,工程结算复杂,涉及税种较多,会计准则(制度)和税法对房地产开发收入、成本的确认也存在着差异,使得征管难度加大。另外,税务人员对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资料掌握不全面,税收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使得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征管存在较多的漏洞。

2.信息性失控。税务人员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不能进行全程跟踪,涉税信息失真,计税依据可信度不高,有很多纳税人上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所反映的税源状况不真实,隐匿收入、少报收入,甚至造假账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税务管理人员的知识面较窄,面对纳税人日益“高明”的偷税手段显得力不从心。

3.机制性失控。税务部门监管处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链条的末端,对于其立项、审批、征地、开工、预售等信息分别有建委、土地、规划、房管等部门掌握。由于信息交流不畅,税务机关对无法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经营行为和纳税环节形成全面及时和科学准确的征管体系,对房地产项目的立项、开发、建设、销售等环节监控的不到位、不及时,造成了行业征管重点与行业经营特点的严重脱节。

4.诚信纳税意识不够,偷税现象比较严重。房地产行业纳税人的意识和素质问题是导致房地产业税收征管困难重重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房地产商一味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纳税意识淡漠,法制观念不强;另一方面,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现房开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一些企业聘请的财务人员多为老板的亲戚朋友,没有做房开企业会计的经验,政策掌握不清,企业核算不完整,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从而未缴少缴税款。主要表现在:一是隐匿应税收入;二是成本项目不实;三是延时确认应税收入。

四、强化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的若干对策

1.建立社会综合治税网络,构筑信息交流平台。所谓社会综合治税,是指以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加强税源管理为目标,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合力构建严密的税源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堵塞税收管理漏洞,提高税收征收率的一种税源管理方法。如《江苏省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办法》已于2008年8月19日经省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要求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地方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考核奖惩机制、信息利用机制,促进各成员单位间和地税部门内部的横向和纵向联动,使各职能部门间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建立起“政府主导、地税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为主要特征的一体化税源管理新模式,真正实现全社会齐抓共管地方税源,促进地方税收稳步增长。

2.制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操作规程,加强日管。结合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的特点,在税务登记环节、开发项目批准立项环节、施工环节、预售环节、竣工验收环节、注销环节等,制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操作规程。

(1)税务登记环节。税收管理员要了解企业经营范围及基本经营情况,进行税收征管基本规定及税收基本政策的辅导,辅导企业按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规范建账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