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科学技术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美术特长教学 实践经验 整合 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对人类发展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正深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高中美术特长专业课的训练,多数学生在毫无美术基础又迫于文化课不理想的情况下选择学美术考大学的途径,只有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在高中阶段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美术基本知识。我校从高一就开设了“艺文并重模式”的美术特长班,笔者将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引进特长教学中,优化了美术课堂教学,下面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长教学课程整合的认识和理解
从现代信息技术特点、美术的学科特点、高中美术特长教学的目的和现状分析出发,寻求支撑的理论依据和整合点。
1.信息技术的特点。
(1)资源的丰富;(2)表现的多样性;(3)交流的互动性;(4)时间的高效性;(5)效果的预见性;(6)学习的主动性。
2.高中美术课程的特点。
(1)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2)理解美术文化,提高人文素养;(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5)拓展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
3.高中美术特长教学的目的和现状分析。
高中美术特长教学的目的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一定量的专业技能培养,通过严格、科学、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深入地、扎实地掌握艺术造型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为学生升入高等艺术院校继续深造和从事一般美术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美术特长教学现状分析:美术专业理论课讲授得枯燥乏味,许多抽象概念知识点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美术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学习被动和机械化;学生的审美素养停滞不前,眼界狭小,很少接触到各种“百花齐放”风格的作品和作画方法。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特长教学整合的具体运用
高中美术特长教学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直观教学,具备其他学科的一般流程和环节,合理适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到美术特长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项课程中,发挥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形象直观,改善了美术理论知识课。
给学生传授美术理论知识是进行临摹和写生练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课程,学生很难独立思考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画面,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找出理论知识与直观形象结合中的转换途径,达到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和绘画表现能力的目的。
以静物写生构图原理的传授为例,先把要讲授表达的静物内容在3DMAX中进行建模,制作出衬布的形状、大小和贴上不同的颜色或贴图,然后通过灯光配置和摄影机的摆放,形成一个课堂静物写生教学的三维空间,给学生一个由理论到真实环境相结合理解的切入方式。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程跟踪学生考试情况,完善和升华美术考试过程。
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美术作品的作画过程往往是一幅美术作品成败的关键,美术专业训练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规范学生的作画步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录像,全程拍摄记录下部分学生考试的过程,将从学生起稿构图的第一步到最终修改完成的过程拍摄下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绘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每次考试的录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写生作品的讲评方式。
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讲评,是特长班教学中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可以用相机拍摄下学生每次的美术作业,在电脑上给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将拍摄下的作业照片标上姓名,完成日期并存进档案里;找出与学习内容相同的各种类型的美术范本入电脑,放进另一个文件包里,并以不同风格和表现特点命名。例如,在进行了一次静物素描写生考试后,我发现许多学生的作业都出现了“灰”的问题,我运用软件photoshop打开了一张美术作业,选择了菜单[图像]|[调整]命令中的[曲线]功能对画面进行了适当调整,加强了画面的对比度,顿时整个画面效果与先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运用直观快速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灰”这个问题的认识。通过作品显示比较,获得难点问题的解决途径。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特长教学整合的反思
在信息技术和美术教育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
1.整合应将信息技术看做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在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整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哪类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强化学习效果,哪些地方并不适合用,也不要勉强套用,像高中的特长教学老师的很多现场动手示范是任何信息媒体都取代不了的。
2.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美术教师必须有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图形软件等,并对美术新课程标准有更深更全更透的掌握,要尝试运用更新的教学理念、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更好地结合,才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
3.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变传统老师讲、学生练的单一形式为信息学习的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有些学生极易在信息海洋里迷茫,或者沉迷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转移注意力,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因此,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强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4.尚待解决的问题。
整合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师生在网络上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3]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2).
篇2
论文摘 要: 现代科技革命的沿革及其特征告诉我们要实现科教兴国,真正使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特别是要更加重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人才培养困境和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目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国内高校如何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具体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合流,以产业革命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图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起以往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革命有如下几个特征[3]: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革命。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 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政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 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独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 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小俐.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 蒋恕,王华.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
[4] 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4-6-29.
篇3
关键词:现代壁画;设计;注意事项
对于“壁画”一词,人们往往不是很陌生。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之中,壁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一直未曾被湮没。壁画是呈现人类真、善、美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同时很多壁画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壁画艺术以其特有的绘画风格以及其与建筑物之间的完美融合,使这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更具魅力。壁画艺术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呈现交相辉映的整体效果,壁画艺术一方面依托于整体建筑的风格,同时,壁画又大大丰富了建筑的空间环境,两者可谓相得益彰。目前,人们对现代壁画的理解一般为“利用建筑空间及其内外环境,在室内墙壁、承重柱、天花板和地面上以及室外墙壁上进行绘画,或者通过工艺手段及其他技术制作完成的画”。其实,笔者认为壁画的内涵与外延其实较为广泛,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运用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学思考与需要的逐渐深入,壁画艺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谈谈壁画设计。
一、壁画设计应当源于对于生活美的赞许
壁画设计理念,应当来源于对于生活美的赞许。壁画设计理念应当源于美,并高于美,而且应当能够通过人们对于壁画的喜爱传播美。目前,壁画设计从其作用地点来看,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室外壁画,二是室内壁画。但无论是室外壁画还是室内壁画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大背景。作为新时期的壁画设计工作者应当能够发现生活之中的美,并将其以壁画的形式呈现于世人面前来引领人们对于生活美的发现。目前,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飙升,使人们在工作与生活的不经意之间,感受到壁画设计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可谓一大幸事。笔者认为,无论是室外壁画还是室内壁画在一方面要考虑到具体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壁画设计应当借助于壁画设计者的眼睛,借助这些生活之中的的美,借景抒情。
二、壁画设计应当能够体现中国文化新的发展趋势,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笔者发现壁画在设计过程之中,对于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新需要的反应程度并不高。即壁画设计工作者在设计过程之中往往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同样不能忽视中国文化发展之中的新特征。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逐年改观,人们对于文化的追求也逐步加强。从壁画领域来看,人们对于壁画之中的文化内涵要求逐渐增加。因此,壁画设计者要能够使自己的壁画设计融合一定的现代文化新元素,进而促进人们加强对于壁画的欣赏投入。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壁画设计师应当能够使其作品为人们带来放松、解脱与轻松的感觉,其内容能够反映出整个时代的基本精神实质,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那些真、善、美的元素,进而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壁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对于文化的表现不像教材,亦或教师那种耳提面命的指导,而是通过对于积极文化的突出呈现促进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笔者认为从壁画设计领域来看,想要促进这种新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良性循环与互相促进,可以通过新旧文化元素之间的融合达到此目的。例如,在现代壁画设计之中对于传统图案与现代文化加以整合,并进行相应的创新。壁画设计工作者要能够在符合现代审美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地想象与创新,不单单追求“中国味”的表面效果,同时还应当追求其意境和文化底蕴所在。
三、壁画设计应当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相适合的,同时,作为新时期的壁画设计工作者,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仅带来了壁画设计理念的变革,同时也促进着新型壁画材料的发展。笔者认为,壁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应当与时俱进,中国现代壁画设计者应当注重对于现代设计理念与材料多元化等问题的研究。即壁画设计工者要想真正地使壁画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就要对现代科技技术在壁画领域的运用有着深刻的理解并时刻将其运用于指导自己设计实践之中。在现代壁画设计之中,要懂得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使自己的壁画设计理念与壁画材料之间融为一体,进而创造出更为优秀的作品。从现代的住宅建设之中以及目前日益增加的各种广场,小区娱乐场所对于壁画的需要的整体增加的大趋势来看,可以发现人们在增加物质需要的同时,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壁画设计之中有些较为陈旧的东西(特殊用途除外)似乎很难融入现代人们生活。而一些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的优秀壁画设计作品却极受人们喜爱。归纳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从视觉设计层面来看,一些优秀的作品融合了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利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手段设计出了较为合理清新且幽雅的中国现代壁画;其次,运用现代壁画材料,创设出的作品与传统壁画有较大区别,具有着较深的文化艺术底蕴、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第三,传统技术手段(例如,考察采风中国古老壁画、世界古老壁画创作技法等)与现代壁画设计理念碰撞出来的“火花”也大大地催生了我国现代壁画的风格与种类。
综上所述,现代壁画设计,无论其内容呈现,亦或设计理念、设计风格都与传统壁画有着较大的区别,现代壁画应当源于对于生活美的赞许,应当能够体现中国文化新的发展趋势,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还应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刘建业.浅析现代壁画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图案应用[J]. 才
智, 2011,(08)
[2]王冠.浅析壁画与公共艺术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1) .
篇4
1.现代农业的定义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是:
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2.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一般划分为7种类型,由于外延的不确定性,划分标准有所不同。通常划分为以下7种:
2.1绿色农业 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是灵活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
2.2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2.3工厂化农业 工厂化是设计农业的高级层次。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
2.4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
2.5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有的国家以此作为农业综合发展的一项措施。
篇5
[关键词]煤炭 地质勘探 前沿问题 技术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07-1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煤炭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煤炭企业要不断自主创新,加大对煤炭开采力度。为此,要想安全、经济、高效的采煤,必须加强煤炭地质勘探技术创新。
煤炭地质勘探,就是在开发煤炭资源之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具体的地理位置和地貌进行勘探,了解煤层埋藏的具体情况,为开采煤炭资源打好基础。目前,我国煤炭地质勘探中存在着突水事故频发、引发井下地质灾害、破坏环境等问题。为此,我国对煤炭地质勘探进行了相关前沿问题研究,并着重探析了煤炭地质勘探技术,对煤炭实行经济、安全、高效开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煤炭地质勘探前沿问题
2.1完善矿井水防治及保水采煤工作
目前,我国东部某些矿井开采中常发生突水事故,其主要原因是开采深度增加和煤田水文地质比较复杂,且浅部矿井水治理方法不适合深矿井。所以我国加大对矿井水防治及保水采煤技术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深矿井的岩溶水形成与运移规律以及深矿井底板岩溶水突出机理进行研究,研制突水预测预报技术;二是研制出与现代机械化开采相适应的无水险水害防治技术。
2.2进行动态地质研究工作
在进行煤炭开采时,由于破坏了原有的地质平衡条件,而引发井下地质灾害,比如说瓦斯突出、突水、低压冲击等,而这些灾害本质上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所以要进行动态地质研究工作,通过对此类现象形成的地质机理进行研究,可以事先掌握开采时的岩体应力的动态变化,就可以相应的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消除或减轻。
2.3加强环境地质勘查及灾害防治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如说水污染、耕地毁坏、粉尘、大气污染等,甚至会引发地质灾害,比如说地裂、塌陷、滑坡等。这是煤炭开采一直延续下来的恶习,所产生的问题十分严重,可以说煤矿环境问题是当下制约煤炭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所以加强环境地质勘查及灾害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且是日后的工作重点。
2.4提高煤炭勘探精度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开采和自动化技术广泛运用到煤炭工业中,煤炭开采具有连续作业特点,所以在进行煤炭开采前,要对煤层的细微变化如煤层厚度、结构、成分等和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局部变化等进行了解。目前,世界各国煤炭储量探明中存在只了解煤炭存储来量,而不提供开采地质信息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开采工作,所以要充分做好地质勘探工作,提高煤炭勘探精度。
3我国煤炭地质勘探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探仪器也随之进行更新换代,逐渐向高度灵活、高分辨率、遥控、自动化等方向发展,且物探方法也呈现多样化趋势,给煤炭地质勘探技术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1开发井下勘探技术
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煤炭勘探研究表明,近期不可能用地面勘探方法对落差小于5m、长度小于150m的小断层和小型褶曲进行勘探。所以世界各国一致认为,在进行煤炭开采前,要对井下进行全面的勘探工作,主要使用的是矿井物探和沿煤层钻进方法。根据煤层密度比上下围岩小的特点,在70年代末国外首次使用了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对井下煤层构造进行勘探。随着探地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井下勘探技术――Rock雷达系统被开发利用。
3.2发展水平钻进技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愈加重视使用水平钻进方法沿煤层钻进,并开发了与之相适应的随钻测斜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钻进技术除了能在井下沿煤层钻进外,还可以在地面沿垂直―圆弧―水平线轨迹进入煤层钻进。
3.3应用煤炭遥感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遥感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煤炭勘探中来,并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煤炭遥感科学体系,对煤田环境、煤炭资源进行监测,不仅提高勘探速度,而且实现了半自动化、半智能化操作,相信日后可以完全实现智能自动化。
3.4完善综合勘探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炭勘探技术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英国煤炭企业在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测出较小的断层后,还不断进行钻孔技术研究,并提出一种岩层显微扫描仪器对断层等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借助专用软件,用组合测井确定岩石类型、渗透率、孔径等,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勘探效率,还能提供合理的开采方法。
3.5动态地质勘探技术
在煤炭开采时,常出现井下地质灾害,而这些灾害本质上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具有动态特性。所以在进行动力地质现象预测时,不仅要根据原始的静止数据,而且要对岩煤层应力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数据进行监测并分析,实行动态地质勘探工作。
3.6加快建设信息技术
目前,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到煤田地质勘探中。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引用,比如大容量存储、多媒体、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等,煤炭勘探可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对勘探数据进行显示、分析、处理等,逐渐向自动化操作转变。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煤炭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炭地质勘探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大大提高而来煤炭开采效率和质量,促进了煤炭工业的经济发展。为此,煤炭企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煤炭资源开采能力,保证煤田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斌.浅谈我国煤炭地质勘探技术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
[2]高智超.浅谈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2(11).
篇6
【关键词】 新技术;中医学/发展趋势;计算机
20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日益走向一体化。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科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更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越来越具有工程技术的特点。科学与技术互相渗透,使科学从发现到应用的周期明显缩短,科学物化的速度加快。中医药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医学科学,具有自己独到的特点和发展过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样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
1 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代中医药发展的要求
人类的科技文明史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1]。耗散结构理论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体系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势必会使内部熵值增加,导致系统的老化与死亡。一个具备生命的耗散结构须具备系统开放性,远离平衡态。生物体是多层次生命物质组成的开放性耗散结构,社会也是个开放的耗散结构,所以研究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的医学体系,也应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结构。中医也应该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融入到现代科技革命的大潮中去,真正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开展中医药现代化,就是在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通过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引进技术的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水平。中医药现代化是对现代新思想、新技术、新成果的借鉴和吸收,但又必然超越现代自然科学。但这绝不是全盘改变,不是对西医的简单模仿,更不是把中医“打”碎了,纳入西医的体系。就象一位文化名人说过的话:“人吃牛肉、羊肉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自己的营养,长自己的肉,而不是为了长牛肉、羊肉。”中医现代化亦然[2]。
2 新技术促进中医药发展
2.1 新技术对中医理论创新的促进作用 中医的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现代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的合理内核。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中医面对的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有保持和恢复自稳态能力的巨系统。因此,认真掌握系统论的原理及其研究方法,对于学习、研究和推动中医的发展,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和创新首先应该以现代哲学为指导思想。但同时还要看到,理论的创新同样也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中医学理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强的优点,但局部分析不够。由于历史的原因及科技条件的限制,它对微观世界的探及甚少,有些概念与理论过于模糊,有较多思辩成分,对生理、病理的研究量化指标太少,这是中医交流、传播、发展的一大障碍。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而证候是辨证论治体系中的最关键环节,它是连接诊断和治疗的枢纽,体现了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因此,证候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证候的研究一直是中医现代研究的重点。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在中医证候研究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各种有可能作为证本质的物质展开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特别是近年来,已逐渐将基因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证的现代研究中。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尽管刚刚起步,且目前多集中在病理、给药前后蛋白质组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但已经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我们也许可以充分利用后基因时代的科研成果,赋予中医理论现代的前沿的科学内涵,这样既可以提高其普遍性,也可使其掌握的规律和本质更具体,更深刻。
篇7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前儿童启蒙教育影响
学前儿童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学前儿童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将来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对学前儿童发展年龄特征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是人的教育“社会化”的起始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基础道德素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最佳时期。抓紧和抓好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夯实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是造就卓越人才的奠基工程,对儿童的一生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做好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并不是个容易的工作,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因材施教,结合学前儿童心理特征,巧妙利用教育技术来做好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
苏联心理学家安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在课堂上随意性强,自律性较低,所以没有符合学前儿童心里特征的教学手段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其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等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正不断的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采用,并不断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手段的革新
由于广大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浅薄,所以学前儿童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前儿童明白善与恶,对与错、美与丑等基本道德理念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为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以前老师们对学前儿童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讲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或者通过一些音乐、挂图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前儿童的智力和见识大为提升,传统的故事、挂图等手段已经吊不起学生的胃口,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与时俱进,进行革新。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及应用,促进了教育思想的飞跃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从信息传播以及教育传播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内容的传递要依赖一定的传播技术,而传播技术水平对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育技术的进步,无疑对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正向作用。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知识爆炸的出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只能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人口的增涨,需要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适应不了人炸所代来的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规模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形式和方式存在的比较抽象、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较大、施教范围小和表现手法少等许多弊端,人们将新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研制出新的教学工具。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随着以通信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兴起、凝聚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理论来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实现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改革为目标。现代教学传播媒体的应用促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具有多媒体的特点:这些教材有幻灯片、投影片、无声电影片等视觉教材;有录音带、唱片、CD片等听觉教材;有电视片、有声电影片、激光视盘、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视听结合教材。同文字教材相比,这些教材主要是用图像和声音来表现教育教学内容,并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观其形、感之色、闻其声,使教学生动活泼,提高广大学前儿童认识与记忆的效率,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过去,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诸如“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科学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等等,甚至还有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在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相对学生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也是权威的象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常常是学生学习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角色从其特征、职能等方面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权威意识也将逐渐失落。教师的职业将变得普通而平凡。教师角色的变化,并不是说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失去了“主人”的地位致使角色退化,而是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更高了。这个新的角色,使教师的职能更趋向多元化。首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及言传身教、作为学生榜样的角色没有变化,而且应发挥得更好。其次,教师应逐渐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知识信息总量的增加,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和能力的进取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判断学生的需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成为教学软件的设计者、制作者,成为教学工作的研究者,成为终身不断学习的学习者。
篇8
一、R&D联盟建立的原因分析
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促使企业建立R&D联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精、尖技术产品的研制过程往往表现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科研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现代科学技术多不再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向跨学科方向发展,一项新发明新技术的产生,往往需要几个学科的知识,同时一种新发明新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这就使各个学科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各学科专家、学者的合作研究成为必然。比如微型化技术的发展就要依赖于电子学、材料学、光学、医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各学科的合作研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使得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其内部获得它们所需要的全部技术,同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企业建立R&D联盟就成为它们的有效选择。从技术交易成本的角度看,技术发展的综合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也能解释为什么企业要建立R&D联盟。按照交易成本理论,技术买方和卖方在市场交易的技术越是复杂,交易的合同复杂性就越高,交易的成本也就越高,作为企业获取必要知识和技术的市场就越无效率。而R&D联盟则构成了在市场和合作方之间的一个中介机制,有利于技术转移,可极大地降低交易费用。因此,技术越是复杂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建立R&D联盟。
2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建立R&D联盟。促使企业建立R&D联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为了减少或分担研究开发活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创新风险在于企业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研究成果。事实上,R&D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比如,基础研究阶段,具有极强的探索性,风险很大。不仅如此,基础研究成果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专利技术不能有效地保护基础研究成果,因为模仿很容易,使企业难以独占研究成果,因而企业可能不愿意投资于基础研究。倘若采取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战略,通过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既可达到研发资源的互补,减少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获得研究成果的可能性,又可以减少潜在的模仿者,降低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有时即使技术开发出来,也因错过时机而不能转化为市场价值,带为经济效益,这更增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风险度。据统计,十年前研发成果进入世界市场的成功率为30%,现在不到10%。因此,各企业也倾向于建立R&D联盟,开展合作研究,分散风险。
3科技资源的稀缺促使企业建立R&D联盟。R&D研究过程的日益复杂和综合,将导致研究成本不断上升,试验仪器越来越精密且耗资巨大,高素质的研究人员需支付高额的薪金。单个企业在开展R&D活动时,可能难以承受所有的创新开支。如果没有合作各方提供或分担研究经费,研究活动将难以开展,当然,企业也可利用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支付R&D投入。但是,由于投资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企业远比投资者了解R&D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不管企业如何保证项目的美好前景,投资者还是很难信任企业,企业则难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虽然合作创新成果是共享的,但合作各方却有可能获得或分担创新活动开支,能够使用昂贵的仪器和雇佣高层次员工,解决创新活动的瓶颈问题。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避免重复研究,既可以节省开支,还可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因此,研究表明,一个企业所建立的R&D协作关系越大,它所获得的R&D成果和专利越多。
二、R&D联盟对企业竞争力的积极影响
1.R&D联盟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企业技术创新可以由引进、模仿和自主创新三种形式而获得。但如果总是通过引进、模仿来技术创新,只有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永远不可能拥有独占的核心技术,而掌握核心技术对企业提升竞争力来说至关重要。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等不同形式的知识产权。这类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价值不但不减少,而且能够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没有核心技术,企业就不可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核心技术只能靠企业通过R&D活动实现自主创新来获得。R&D活动的形式,既可以是企业独自开展,也可以是建立R&D联盟,因此,R&D联盟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形式。
2R&D联盟是企业获得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说R&D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那么企业技术能力则是基石之基石。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技术吸收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表明,企业的技术能力只能在R&D中形成。企业通过R&D联盟,实现对技术能力的获取、传递和整合,使企业能够得到能力发展和组织学习的机会,特别是联盟成员间的互动学习是合作各方充分利用合作关系,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知识纽带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技术共享盟友之间的互动人员的互派战略性整合,组织学习在这四个阶段都发挥作用,从而实现R&D联盟内部知识的传递与整合,为企业提供新的知识创新与传递的平台与机制。
3.R&D联盟提高了企业新技术进入市场的速度。知识的快速贬值、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技术的高度复杂性和整合性,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不断向高级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单个企业的经营资源已不足以保证企业在飞速发展的时代继续生存和发展,要求企业能够跟踪外部技术的发展,并有能力充分利用整合这些新技术为己所用。而且技术创新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企业一般很难胜任独立开发的使命,只有建立R&D联盟,才能加快技术研究与产品的市场化进程。R&D联盟可以利用合作所具有的分散风险、分摊费用、收益共享的优势,尽快研制出创新产品,加快技术进入市场的速度。
四、R&D联盟成功的要素
1.R&D联盟要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目标是R&D联盟的灵魂。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R&D联盟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很难形成“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协同效应,也不可能增强结盟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结盟之前,应充分了解各联盟成员对联盟的期望和目标。联盟成员合作的目的各不相同,但目标要明确。
2.联盟成员必须具有专长。R&D联盟成员必须要有一些其他成员认为很有价值,且对整个组织有所贡献的专长,R&D联盟的信条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各自的专长,使联盟成员之间具有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一个成员没有优势或专长,很难为联盟其他成员所接纳。
篇9
论文摘要:科学技术在促进、推动人类进化、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精神,特别是生物性特征异化与退化的现象。人类进化、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但同时人类也必须自觉、积极抵御这种异化与退化,以维护人类物种的进化与均衡发展。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人类进化、发展物质建设的过程,是人类有效抵御生物性异化与退化的手段,是“人的自然化”的文化机制。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作用
从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进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人类进化的深入、拓展。在近代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用新石器代替旧石器、用铜器代替石器、用铁器代替铜器、用水车帮助灌溉、用纺车帮助织布,每一次科学技术进步都印证着人类社会了解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动实践能力之间的关联显得尤为突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用机械能(蒸汽、石油、电和原子的能源)替代生命能(动物和人的能源)以来,科学技术就一路高唱凯歌,拓展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空间。射电望远镜、雷达、卫星及电子显微镜等观测工具的发明与利用,使人的视力不仅能穿越银河系,望向宏远的外太空,而且还能深入到微观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宇宙飞船和深海潜艇使人类的活动空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高速发达的交通和便捷的现代通信,使人类不再惧怕长途跋涉的舟车劳顿,能够轻松地越出地区、越出国界,在世界各地穿梭往来;克隆技术的发明、无性生殖技术的兴起和干细胞技术的突破,使器官的培植和生命的复制易如反掌。累累的科技硕果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没有哪一样东西能够逃脱成为科学技术对象的命运。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作用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造生活中原有的一切,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一切。在科学技术的佐助下,人类中心主义的骄傲心态逐渐膨胀,欣欣然以为自己就是地球的主人、宇宙的主人,甚至对曾经依赖和恐惧了几千年的大自然无所顾忌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科学技术似乎已真的使人类变成了宇宙真正的王者。
然而,在浩瀚宇宙中,人类真的能凭借科学技术而达到“舍我其谁”的境界吗?看看人们越来越麻木的表情,越来越颓废的情感,越来越丧失的肌体机能;看看那些越来越古怪的病症;看看周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就知道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其《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指出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由人创造又独立于人,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把人类推向了情感和肌体机能崩溃的边缘和家园毁灭的悬崖。
二、科学主义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异化作用
所谓异化,就是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了外在的异己力量。换句话来说,就是某种事物不幸沦为自己的对立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了自然、改造了自然,获取能量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这个过程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人类生存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环境的扭曲,人类自身精神、肉体的病态等。异化在自然、社会与人生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要克服异化,超越异化,真正做到“人不为物所役”,在现代社会还是很不容易的。
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以范畴、定理、定律、法则等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来讲,科学本身不规定自己的使用目的,它是价值中立的,我们无法用价值判断来判断科学的价值。技术是一种操作体系,它往往是一种机械或某种装置,它凝聚着技巧、技能、知识,也凝聚着人们的目的。人们用科学技术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人自己的需要。科学主义对科学作形而上的理解,它更多地表现为形而上的信念和追求。也就是说,科学主义把科学泛化为普遍化的形而上的东西,并相应地将科学引申为构造的原理。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世界似乎可以被还原为数学、物理、化学等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同时又成为以科学构造世界的前提。在科学主义者的视野里,科学是被泛化的,科学的作用被无限扩大化了。科学主义不同于科学,也不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而科学精神则是人们在运用科学、研究科学、追求科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一种精神,如公正、客观、认真、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等。所以,我们反对、批判科学主义并不等于反对、批判科学和科学精神。我们所反对、批判的是对科学的错误理解和错误运用。
当代人类社会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近代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人们对其的错误理解与运用所导致的工具理性的猖獗和价值理性的迷失所造成的。科学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产品,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但是,也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它的错误认识与运用,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精神烦恼、肌体机能的丧失,甚至是人类物种的退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固然给人类带来一块新天地,然而,在这块新天地中,人类却发觉他们所得甚少,所失甚多。
篇10
科技文化是人类文化大家族的一支新军,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生成。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理解的发展过程来看,科技文化理念的兴起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与文化相提并论。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科学技术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科学技术“真正的、方法的目标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其次,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认为科学技术具有文化的属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效应,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问题或灾难。第三,把科技文化作为一个与人文文化相对应的概念。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亚文化系统,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功能和运作机制,并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科技文化”,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作为科技与文化复合名词意义上的“科技文化”,也不是指科学技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前提,而是特指内禀于科技知识、科技活动和科技体制之中的价值观念的培育过程,是科学技术自足演化过程中向外自主的“心理”述说。理论形态的科技文化是人类观念地把握外部世界的思想成果,是人们对外部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形态的科技文化即科学技术实践应用的技能和艺术,是人类用区别于动物的方式改变外部世界、不断建立属人世界的存在方式中最具有人类学意义的部分。科技文化是缘于科学技术及其实践活动而生成的文化,它不仅有自己的表现形态,也有自己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特质。从静态方面说,科技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一定时期的科技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呈现出与这个时期相应的静态特质,如普世性、基础性和整体性等。就动态方面而言,科技文化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与之相应的科技文化则呈现出自己的动态特质,如发展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等。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科学技术活动过程就是创造科技文化的过程。可以这样说,科技文化理念的兴起,意味着一场新的文化革命正在生成。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了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如今,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式正在向科学技术的文化学研究拓展,其智力融汇必将凝聚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文化理念,并为可能建立起来的科技文化学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分析框架。
二、时代的呼唤:让科技文化融入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我们着力建构具有强大凝聚力、广泛吸引力和深刻感召力的主流文化,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具有强大凝聚力、广泛吸引力和深刻感召力的主流文化一定是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科技文化融入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必要性
主流文化这个概念,是法国阐释学家德里达首先提出来的,指的是一个民族、时代或地域顺应历史发展和社会心理而形成的文化精神主流。概言之,主流文化就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所倡导的、表达社会主体意志的、具有主要影响的文化。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是对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的文化形态。”文化作为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上的反映,标志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天,“我们正进入一个文化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时期”,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现实政策和发展战略中的核心概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时代的新课题。一定意义上说,文化能够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种能够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文化,也一定是代表这个民族或国家文化力量的主流文化。不可否认,“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格局变化,使大多数社会矛盾都具有利益冲突的诱因,但时空压缩下的文化价值冲突,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矛盾的深层影响因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今天,文化生态乱象丛生,主流文化弱化,主流文化在引导社会大众方面越来越显得乏力。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主流文化中科技文化匮乏、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原因。毋庸讳言,在当代中国,虽然科技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所“熟知”,但不一定为人们所“真知”,科技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把科技文化融入主流文化,弘扬科技文化以增强主流文化,是人类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卡西尔在分析科学技术与文化形态的关系时认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神话的信仰阶段、哲学反思的形而上学阶段和经验科学的实证阶段。在第一阶段,以神学为主,哲学属于神学,文化表现为一种神话形式;在第二阶段,以哲学为主,科学属于哲学,文化以一种哲学形式出现;在第三阶段,以科学技术为主,科学技术成为文化的主导形式,其他文化都以科学技术为范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文化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文化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主导形式。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我们要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增进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就必须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文化,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让科技文化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之中。
(二)科技文化融入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可能性
建设科技文化,发展科技文化,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让科技文化融入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因为,科技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创新文化、现代化文化,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势,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
1.科技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式,科技文化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水平,是国家文化力构成中的核心要素,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和先导。尤其是科学技术实践中所形成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科技文化不仅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真理性、开拓性、开放性和人文性的特性成为先进文化体系中的基础和先导。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文化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新的发明、新的创造,大大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内涵,拓展了先进文化的发展空间,使得先进文化在科学技术领域所表现的特征更加明显、更加突出。因为,只有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真理性认识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先进文化”。科技文化具有极大的渗透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技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学者指出:“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文化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它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可以说,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科学文化,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党要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并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进步,切实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文化,努力抢占科技文化的制高点,让科技文化鼓起先进文化的风帆。
2.科技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
从本质上说,科技文化也是一种创新文化,从科技文化走向创新文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所谓创新文化,说到底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去创新的文化,是能够集中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可以这样说,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肇始于科学技术创新,创新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具有创新特质的科技文化。文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理解和把握一种文化的关键是要理解和把握这种文化之魂。创新文化之魂是什么呢?有学者分析说:“创新文化之魂是科学之魂和人文之魂的融合,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创新文化的各个层面(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外部环境层面)都应当充分体现二者的融合。”创新文化要体现的科学之魂,就是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的精髓,是科技文化中最深刻、最本质的东西。从这种意义上说,科技文化就是一种创新文化。我们今天要建设的主流文化,必须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理论品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吐故纳新,努力发挥出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创造力。作为主流文化建设重要元素的创新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要把带有广泛色彩的人文文化提炼升华,从科学文化的层次来培育、指导我们向着科学、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3.科技文化是一种现代化文化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人类延续几千年的文化进程,科技文化的兴起开创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新纪元,并以其不可阻挡之势覆盖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部领域。正如有学者所说:“人类创造了科技文化,科技文化成为现代化社会的文化基频以后,又在塑造现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我们所说的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背景下进行的,因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大发展的形势下进行的,不难想象,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弘扬是多么重要。
三、基于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科技文化发展对策
文化以历史为基础,以现实为立足点,以未来为指向,生生不息,与时俱进。文化的走向,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乃至变革的过程。科技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凝聚了人类的普遍要求,积淀了人类的共同精神。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没有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是不可想象的。
(一)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体系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科技文化是伴随着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科技文化匮乏当然也不可否认。今天,我们要建设的科技文化,固然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但是,必须建筑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必须具有中国特色。随着当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我们越来越感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科技文化多么匮乏,越来越感到用科技文化“改造”我们的传统文化多么重要。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就必须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努力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体系。有学者指出:“当前我们特别需要的是下大力气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真正补救我国社会文化结构中科学技术文化不足的缺陷。这才是真正从我国国情出发,强基固本,从基础上下功夫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切实的道路。”总之,中国特色科技文化是具有中国文化传统、适合中国国情、满足时代要求、有利于中华民族进步的一种文化样式。因此,在发扬广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体系,理应成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积极推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当代融合
在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中,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问题,既是趋势,也是共识,更是理想。应该说,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和分裂是20世纪世界范围文化领域的一大景观,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和统一理应成为21世纪人类的使命之一。顺应时代潮流,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必须把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当代融合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当代融合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两者及其延伸不可分割地构成了人类文化。正是这种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使得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成为当今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中也都是可能的。”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科技文化是基础,人文文化是保证,以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促进社会主流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威力。我国是一个人文文化资源极其丰厚而科技文化相对匮乏的国家,因此我国的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的过程。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推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当代融合,需要我们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一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推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最佳契合点;二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沟通作为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有效方式;三要把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作为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落脚点。
(三)着力提高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文化之要在于“化”,化入人心,广为渗透,成为人的素质和习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建设科技文化,发展科技文化,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其目的就是要让科技文化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主流文化之中,融化到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之中。这既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更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性任务。科技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构成,提高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所谓科技文化素质,“是指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并且能够用科学思想来思考和分析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自觉用科学精神来塑造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能力”。近年来,随着科技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我国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但总的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务院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整合社会上一切力量和途径才能实现。
四、结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