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

篇1

关键词:普通高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思路

1、前言

改革与创新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主题,在此背景下,教师不能再墨守应试教育体系下刻板呆滞的教学方法。笔者在三尺讲台执教多年,深感肩负的教书育人重任,也总结出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

2、改革理论课堂教学内容体系

只有紧密结合时展和学生实际,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2.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社会上发生的,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及时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时代感,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课的距离、比如在讲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就可以把“犀利哥”、“芙蓉姐姐”这些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网络红人引入课堂,给学生讲述“存在与意识”在生活中的体现,进而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阐述,让学生对这些网络红人现象有理性认识。

2.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体现针对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做到与学生同步,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要关注什么。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走近学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谈心,了解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对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要热心关怀、主动帮助,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融入学生,才能避免无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让学生认可、接受。

3、教师要掌握符合时代需要的教法

虽然新时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思路,但是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不能有几年经验就以“老教师”自居,还是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3.1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大胆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领悟教材,对教材融会贯通,在传统的照着讲、接着讲的基础上,尝试“对比讲”。不断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冲击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多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互动,开展平等的讨论、交流,阐述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收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启发,自己分析问题,自己澄清模糊的意识并改正错误的看法。

3.2结合科技发展丰富教学手段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经成为时代和教学实际需要的必然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收集一些材料新、时代感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优秀影视片、录音资料等作为辅助手段,组织学生收看。将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素材进行有机集成,形象而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全方位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直观、透彻。此外,还要把教学延伸到课外,如,注重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进行课外教育,教师可以自办网站,及时把备课讲义上传到网上,还可以建立网上博客,使用电子邮箱、QQ、MSN等联系方式与学生交流,在网上为学生进行答疑和咨询。

4、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认清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对学生始终要坚持从正面教育,面向健康方向引导。力求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让学生从泱泱中华那浩瀚的历史画卷中受到启迪,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对英雄任务乃至平凡人物人生轨迹的了解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在注重内容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形式,即语言的艺术性。一方面是指政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语言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和启迪。另一方面是指批评、教育的艺术性。学生犯错误后,教师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的原则,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语言,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最后必然会水到渠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德育工作既针对群体又针对个体。针对群体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从大处着眼,在宏观上对所有学生普遍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良品质的教育,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但是,由于群体是由众多单一个体所组成,因此我们在对整个群体进行教育时,切忌不能忽略了单独的个体,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存在的特殊个体。

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还要把握好及时性和持久性使用的火候。政治教师对学生错误的思想、观点、做法在课堂上要及时予以批评、纠正,对好的行为要及时予以肯定。通过教师的中介作用,让学生从坏的做法中端正自己的行为,从好的做法中受到激励,从而使全体学生普遍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所谓持久性,就是作为政治教师,不能仅停留于传授书本知识,而应该抓好时机,根据国家和上级指示,及时对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国家、地方提出的新任务和重大决策做出必要的宣传和解释,帮助学生澄清思想、提高认识。

5、结论及建议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的重量越来越大,给教师带来的教学压力也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只有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扎实做好教学工作,将学生作为朋友,拿出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应当表现出的高尚人格和奉献精神,才能真正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真正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思想,最终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可君,胡卫芳.经济政治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微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10-0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在教育领域开始应用并对教学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也将“微课”应用在其教学中,目前,教师和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应用褒贬不一,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微课”,尤其是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正确的运用,这是当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微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采用课堂理论灌输,这种教学方式已很难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而“微课”的出现,并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授课中,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及教学实效性,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首先,解决授课内容多而课时不足的矛盾。高校思政课每一门课讲授的知识点都很多,而学时有限,对每一位授课教师而言,很难将所有知识点讲到讲透,并始终保持课堂教学的深刻性和吸引力。而“微课”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将二者之间的矛盾很好地加以解决,授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长,对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微课”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做到突出重点,而且能够实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良好互动。其次,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人数较多,一般都采用合班授课,教师也用满堂灌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性较强,主体性很难体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很反感,而“微课”教学的采用,使得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留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探讨问题、交流问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最后,创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微课”教学是把传统讲授与数字化视频学习两种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次观看并掌握知识要点,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不明确问题时,可以通过“微课”交流平台提出,教师会及时给予解答,这不仅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加强了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加强高校思政课“微课”教学应用的对策建议

(1)改变原有教学观念。高校必须对微课加大宣传力度,使授课教师对其接受并在教学实际中加以应用。首先,组织培训,对教师进行“微课”相关知识的学习;其次,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微课”比赛,通过比赛,不仅自身得到提高,而且还会带动其他教师参与,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微课”;最后,鼓励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微课”,并组织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和学习,让教师亲身体会到“微课”教学的应用所带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及教学效果发生的变化。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微课”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学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以及充足的资金保障。首先是组成一支由学校主管部门领导,教务处、网络中心、思政课教师等组成的队伍。一方面,对“微课”教学进行整体规划、精心安排和制作,保证“微课”教学资源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微课”的制作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需要网络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其次,“微课”教学的实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3)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与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管理制度会有些冲突,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成效,高校应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微课”教学管理制度,既能保证“微课”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顺利实施,同时也能激励更多的教师进行“微课”教学,为此,有必要健全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管理制度。

三、结语

目前,“微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有诸多问题出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的建设与应用,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逆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77-02

一、商贸类高职院校“逆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关于“逆商”相关理论

逆商(AQ-AdversityQuotient)是由美国著名培训咨询专家保罗·史托兹博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并进行研究的,它是用来预测和决定人生成功的世界性指标。“逆商(AQ)”,即逆境商数,是指人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与智商(IQ)、情商(EQ)一样,是一个人人都有,却未必人人都熟知的重要人生商数[1]。

2.“逆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逆商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比较,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自卑。他们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活上比较窘迫,有些同学高考时甚至达到本三的分数线,但因交不起民办高昂的费用,不得不选择高职院校,家境的贫困使其很无奈;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自信心不足,学业上的压力相当重。其次,因较低的学历,带来对将来就业的困惑和迷茫。这些特点决定高职院校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更需具备战胜逆境的品质。即“逆商教育”的必要性。

(2)商贸类高职院校教育特点决定了“逆商”教育的重要性

例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商贸类高职院校,多年来在强化学生技能的同时,突出与“高技能”相对应的“高素质”的培养、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具有商院气派。学院根据商贸类高职院校专业特点,从1997年率先在国内开始自发性进行创业教育实践以来,始终将创业素质作为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创业教育作为学院办学特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教学活动,构建了“创业室、创业街、创业园”等形式的创业实践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创业教育模式[2]。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决定了“逆商”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创业教育模式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逆商”教育的实施将大大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知道,江苏省预计在2015年率先成为创新型省份,而创新型省份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因此,商贸类高职院校应该也必须要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所谓创新,就是要求学生能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质疑并坚定不移的身体力行。这种勇气和毅力,就是“逆商”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逆商”教育,让学生树立自信,拥有“创新”理念,进而使得他们为创新型省份乃至创新型国家出谋出力。其次,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必须引入“逆商”教育。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各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原来相对偏重于技术性人才的“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重视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这里的素质当然包括战胜困难所需要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信心即良好的“逆商”水平。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逆商教育”的主阵地,现状却不容乐观

从以上分析得知,商贸类高职院校引入和发展“逆商”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我们知道,承担“逆商”教育的主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显性德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思想政治课加强高职学生“逆商”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就当前现状来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逆商教育”主要表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认识上存在偏差

首先,很多政治教师在对“逆商”教育的认识上存有偏差,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内对“逆商”教育研究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较系统论述高职院校学生的“逆商”教育的专著屈指可数,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商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逆商”教育的相关论文为零。因此,很多学校和政治教师自身对“逆商”教育的认识并不透彻。加之现行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机制主要表现在专业技能方面,对“思政”的教育成果包括对“逆商”教育成果并没有相应的检测机制,大多数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加之现行的教材中没有“逆商”教育的专题内容,因此,缺乏渗透“逆商”教育的教育理念。

2.学生觉得大而空洞,流于形式,不重视

自“2005方案”实施以来,全国所有高校无论本、专科一律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新教材体系庞大、涵盖面广。理论性过强,更适合本科学生层次。高职大部分学生读来感觉有些枯燥乏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着眼于从外部灌输,而非自觉自为。商贸类高职学生大多认为不能与他们所学的专业特点、专业文化相渗透。对于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90后”而言,思想政治课讲的内容离他们太遥远。在我们对学生“逆商”状况进行调查和访谈时,有些学生甚至不了解“逆商”一词。可见,在日益讲究“实际”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对思政课内容不太重视。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逆商”教育对策探讨

1.提升思政课教师“逆商”教育能力

在我们的调查中,部分教师对“逆商”教育不太重视,有的甚至干脆没听说过这个词,这就可想而知如何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了。思政课是基础公共课,对于学生特别是这些刚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的理念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调节刚入学时的心理状态,尽快让其适应大学生活,又要帮助学生形成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思政课教师的职能应从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变为价值引导,结合逆商培养的目标,选择与建立逆商培养的视角,了解学生面对挫折逆境时的心理过程与行为措施并给予指导,提高学生对逆境的觉察能力与控制能力。作为一名高职学校的思政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因阅历、经验较少,还要提升自身逆商水平。必要时参加一些关于“逆商”教育的培训。当然年轻的思政课教师的优势是和学生有许多共同语言,可以通过微博、QQ聊天等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共同提升“逆商”指数。

2.课堂理论联系实际,渗透“逆商”教育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为例,其中许多内容和“逆商”教育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逆商”教育。对高职生正面临的和将要面临的来自学校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实际作具体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自我、面对人生。

如在学到“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时,讲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先请学生自由回答他们所知道的竞争成功或失败的一些例子,然后借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题材,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你经过“身经百战”成为某日系汽车的销售经理,正当你事业蒸蒸日上时,因事件,可能你所在的公司因日货被抵制销量每况日下;竞选学生会主席,失利怎么办?在社会大环境和小气候面前,最重要的还是要磨炼出一颗勇敢和坚强的心来。

3.理论课堂中设“体验式教学”

“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基于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进行价值判断,从而领悟知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一个心理过程之上的。它既是一种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形成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如视频冲击法、案例讨论、模拟场景等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相关的“逆商”情景之中,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逆商”指数,对于商贸类高职院校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创业环境为背景模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诚信、独立能力、风险分析能力等。大量资料证明,一个人的逆商指数高低与一个人的阅历密切相关。当一个人已经对某种挫折情境有过认识或体验之后,那么他对这种挫折情境的免疫力就越强。

4.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以专业实习为平台,注重“逆商”教育的培养

众所周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只有专业课有专门的实训基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方面欠缺。鉴于此,商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课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2+1”模式。其中“2”就是思政实践课与专业实践课进行整合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组成部分并不完全丧失各自的特征。“1”就是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教学,通过与企业设计好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将学生在学校遇不到的困难提前展现出来,使这些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感到无措。这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以专业实习为平台,在学生学会专业技能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共处,具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变化的综合能力。如对于酒店专业的学生,到某星级酒店实习,其中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餐具的摆放,都要重复数十次,缺乏耐心的同学会表现烦躁,出现打退堂鼓现象,这时不失时机地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逆商”教育,可让学生端正态度、正确面对。总之,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这种“2+1”教学模式,可大大提高学生“逆商”指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高校

一、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文字、图片、视频和语音短信,其诞生的第一年年底,注册用户就超过5000万。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可以说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80.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上;88.9%的大学生使用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92.0%的大学生借此浏览动态、发表观点和更新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高度重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这为打造微信作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提供了可能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

在全国30所高校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表达个人思想、展现自我的愿望强烈,对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关注度(85.0%);主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待加强,仅有44.5%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政治理论报告(学习)会议;教育方式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原因。

调查结果启示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与时俱进,要积极关注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探索。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利用像微信这样的新媒介给予他们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积极创造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增加师生平等对话的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式方法,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容易地接受教学内容。

三、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1.微信的独特优势

从现有设备及网络基础上来分析,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必备品,而且随着现代网络在高校校园中的普及,学生使用微信的成本降低。同时,微信操作简便,交流内容丰富,它为学生带来了诸多便利,已经渐渐成为学生手机中的必备软件之一。可以预估,利用微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绝大多数学生将表现出很大兴趣。与此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在教学中使用微信符合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

微信使人们交流的形式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其功能,将思政理论课程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利用微信可以及时内容,以弥补思政课教学内容比较固定、信息更新方面不及时的不足。其次,借助微信平台,可重点突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思政课教师应该将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运用微信公众号将时事热点传递给学生,吸引学生关注。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最后,利用微信平台可以使师生共享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相长。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微信朋友圈,了解学生日常关注的内容,也可以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学思路,使教学更贴近学生,更容易吸引学生。将微信的功能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这个平台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可实现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是符合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的。

然而,必须要明确的是,发挥微信的作用并不是要脱离传统教学,而是将其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使两者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志鹏,邵凯旋.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2]沈壮海,段立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及其发挥――基于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

[3]吴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5).

[4]程涛.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阵地拓展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8).

篇5

【关键词】新课程观 高中思想政治 教材处理

新课标的提出和实施,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新课程着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使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一、问题的提出

新的教学要求的教材内容,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首先教师的教学观要改变,一是要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二是要时刻注重从生活入手,努力把现实生活的题材融入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去理解和把握抽象的哲理。其次教师的学生观要改变,要从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者,改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主动性,以生为本,相信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最后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为适应新课标,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新设了很多栏目,这些栏目要是老师都进行讲授,教学时间就不够,只有在相信学生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才能解决,如讨论式、小组协作式、综合活动式等。

二、处理的策略

总的原则是: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

1.新课的导入。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它是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的关键,可以说新课导入好,这节课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教材的新课导入的材料和设问合适,接近学生的生活,就采用,如果对学生既“生”又“难”,则可灵活地用现实的社会生活热点、学生身边的实例作为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因为哲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哲学道理。只有用学生生活中生动的、新颖的、真实的事例,才能使哲学课吸引学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哲学道理的现实意义,才能使学生学会用生活去体会和理解哲理。

2.教材辅助内容的处理。新教材的辅助内容较多,如果按老方法教学,在规定的课时量内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而且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如何处理是教学的关键。综合探究是对教材中相关内容以实例为导入,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达到调动学生参与和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专家点评和相关链接往往是对七节教材主体知识的补充扩展和实例说明;名言是学生了解中外哲学家的思想的一个窗口,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其所对应的哲理。这些内容有的通俗易懂,有的很理论化,难以理解;有的与授课内容关联性大,有的关联性小;对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对通俗易懂和与授课内容关联性大的重点处理,做到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对理论化难以理解并与授课内容关联性大的以讲授为主;无论难易,关联性小的可以要求学生自学。

3.教材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处理。新教材是以生活逻辑为基础进行编写的,以生活逻辑为主取代过去的理论逻辑为主,这一新课标的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按要求认真落实。首先,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框题内容偏多,一课时讲不完;有的上一框题的部分内容与下一框题的部分内容是紧密相联的,此时我觉得应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如在第九课《矛盾》的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有两个问题,一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学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偏多,一课时难以完成。同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与下一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可以把“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这一问题与下一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起讲,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则单独用一课时讲。

其次,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应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归纳。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和有密切联系的。新课程以生活逻辑取论逻辑,只是对哲学知识体系的另一种组合,并不是完全否定理论逻辑。因而,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哲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社会互动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理论教学为前提和基础,各种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会脱节较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出现了以下问题:重视课内实践教学,忽视课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不够规范,缺乏统一协调;校外实践教学参与性不够;实践教学缺乏长效机制,实效性不强。

有人认为:“应重视高校学生教育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立足社会本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具有社会性。”也有人认为:“大学生个体在政治思想上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也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校园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然而单纯把高职院校或社会作为思政教学的主要责任主体都是不尽合理的,二者沟通、合作,共同开展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更为有效。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开展社会互动的理论依据

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归根到底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去学习,实现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首先,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观点,即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在一定社会交往关系中实践着的具体人。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去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其次,马克思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外界发生着普遍联系,它的效果如何,同国内外形势、世风、党风、民风、校风、家风等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高校思政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来进行教育。

第三,马克思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一旦形成先进的社会意识,又会影响社会存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向社会化方向改进和发展。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完成这项工程,不单纯是学校内部的事,学校应该主动沟通社会各方面,让思政教育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社会互动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包括课外实践、社会实践,也包含课内实践;“实践教学不应被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 中的教学活动’,而应被理解为‘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社会互动应该包含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

1.课内互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就是“在课堂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自主地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情境创设、辩论讨论、演说表演等形式,对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案例、问题等内容进行分析、质疑、辩论、讨论,进而找出解决办法,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这对教师理论功底以及社会阅历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课内的“社会互动”更多地应由教师来实施,由教师的社会历练来带动课堂的社会互动。多数高职院校要求专业教师外出锻炼专业技能,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却有所忽视。殊不知思政课教师的社会阅历更为重要,尤其是年轻的思政教师的经历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自身缺乏实践,这容易让思政课变得离社会实际越来越远。思政教师有目的地外出锻炼实践,与国家机关、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形成紧密且长期的实践关系,将对思政教学入脑入心更为有利。

2.课外互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涵盖了课外、校外等更广泛的社会范畴,如何开展课外实践教学的社会互动,应该从点到线到面逐步推进。

(1)根据课程内容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基础实践教学顺利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历史、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实践教学基地应以此为基础进行建设,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基地、法制建设基地等。应保证各基地的功能是不同的,且能互补的,从而促进实践基地整体功能的实现。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投入不多的情况下,实践基地的建立应考虑少而精,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或吸收实践基地各类专家、能工巧匠进入课堂,参与思政教学活动。

(2)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动学校、社会单位等与实践教学形成合力。随着校企合作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思政教育必然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专业技术知识需要在校企合作中得以锻炼提升,思政教育关于品德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动员社会力量的投入,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素质培养网络。学校与企业部门人员为共同评价主体,评价侧重点各有不同,有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以帮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3)推动社会大实践基地的建立。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难以实现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全覆盖,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向社会这个实践教学大基地扩展、渗透,建立松散的、不确定的实践基地,由全体社会力量来共同承担思政教学任务。这是目前开展实践教学最经济的形式。同时,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思政教师可就实践教学提出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由学生自主寻找实践单位,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交往,为学生由“准社会人”向社会人转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米祖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刍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2]王丽梅.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走向[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1).

[3]陈清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

[4]吴恒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探讨[J].教育导刊,2009(7).

[5]王继华.论高校德育工作社会化[J].煤炭高等教育,1995(1).

[6]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2007(1).

篇7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灵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137-03

酝酿已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从2006年秋季开始新课程将逐步取代已有的“两课”课程,走上大学教育的课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2006年大学新生接触的第一门新课改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新课程”、“首开课”赋予了这门课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和突出的现实意义。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迎接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挑战,“致力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能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新的课程理念需要新的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来贯彻。运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开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课程的“入门课”,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能够成功引导大学新生走进先进思想的神圣殿堂,真正发挥入门课程的启发引导作用,是广大从业教师所面临的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前提

德育是任何社会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同,但都服从于一个最真实最朴素的愿望——希望人能幸福生活。我们国家是以“社会本位”为主导价值取向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德育教育目的的定位是只见“社会”,不见“个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是这样界定德育的:“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因此,我们国家的传统德育实际上就是“规范教育”,也就自然成为一种“限制教育”和“压抑教育”了。这种教育理念只考虑了社会的需要,而无视个人的需要。正是由于这种对个人需求的不尊重、不关心,造成了我国道德教育的困境:投入巨大,效果不尽如人意。新德育课程的教学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在教育理念上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从教师教材本位走向学生本位。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部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在有了好教材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怎么样,最终能不能在学生那里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育的实际执行者,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教学行为本身,也不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塑造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成功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心中时时刻刻装着教育对象。教师的心中应该有学生,这个学生不是抽象概念,而应该是鲜活生动的、具有积极性并蕴藏巨大潜质的、全面的学生形象。传统的教师本位有违这一教育的一般规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做人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能仅仅是教育者,更多的时候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深情地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作为老师,要能跳出学校的空间,跳出狭隘的师生关系,跳出静态的知识领域,怀着对大学生的爱把自己变成“大学生”,使自己具备“大学生的心灵”——用“大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大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大学生的兴趣”去爱好,用“大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人获得幸福。“幸福是个体的最根本的需要和人生最根本的追求,属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对人的行为包括道德行为,起着指引、激励、调节、推动的作用,直接影响个体行为的积极性”。人为什么做这件事,而不做另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也就是说,行为是有动机的,而动机是因需要而产生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满足教育的需要。学生的受教育行为也需要动机支撑。这个动机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德育是直接引领人们走向幸福的课程。幸福的追求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生活。“无论是道德,还是道德教育,都是为了人的生活而存在的”;“生活的价值高于道德的价值,生活高于道德”。因此,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永远是人和人自身的需要。这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根源所在。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完人教育论》中这样写道:“我只想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只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有真正的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只有以大学生为本,才能保证其教育的有效性。

二、掌握使用细雨润物式的教育艺术是关键

篇8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环境,因此也会出现新的问题。从当前的现状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主体间性缺失、情感教育目标缺失、教育方法单一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型迫在眉睫。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概述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认为,交往是人在社会中存在、生活的动力,体现着不同社会主体间的社会关系。交往理论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交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在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情感、物质、观念上的联系。其次,交往体现着主体间的关系。人类不同主体间通过实践而发生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确立了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性。最后,交往是人全面发展的根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直接影响到人的发展状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缺陷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工作内容主要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的教育内容带有很强的政治性,没有关照到受教育者的自然需求和物质需求,因而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反感与误解,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一项与现实脱节的教育工作。

(二)受教育者主体间性被遮蔽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是教育者单方面地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间性被遮蔽,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活动中没有得到体现。以马克思交往理论对照现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难发现教育者是“主体”,而受教育者是“客体”,在这种主客模式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深刻的感情隔膜,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教育目标也很难实现。

(三)教育过程中对情感没有关注

情感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而在教育活动中,情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情感力量来达到教育目标是教育工作方式的一种。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这方面的内容缺乏关注与体现,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很少与受教育者发生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

四、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以马克思交往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维的转变

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即任何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主客体间的关系。而将马克思交往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则可以指导工作思维方式的转变,使教育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共生的关系。

(二)以马克思交往理论构建主体间性的工作原则

由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被遮蔽,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工作原则,在工作中体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主体间性。通过建立主体间性的工作原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交往过程中就能相互协作,改变以往塑造与被塑造的压制性关系,而建立起和谐、融洽的新型关系。教育者不再独掌话语权,教育双方之间可在主体间性的工作原则下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形式,在对话中实现知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三)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强调的是对学生政治思想的建设,因此教育资源的选择范围比较狭小。而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改变这种比较单一的教育内容。第一,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在选择教育资源时将“社会内容”纳入。社会生活内容属于日常生活世界的范畴,将它纳入到教育活动中,则可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重抽象理论教育的情况,使教育更具体。第二,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在教育活动中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精神上的需求,例如教师的关心与爱护、被教师尊重等。因此,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在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要给予学生理解、尊重、关心、爱护等情感关怀,满足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篇9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 理论教学

一、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根据国家要求和高校的教学实际,均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并且把该课程教学当作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管理层面来讲,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得到了高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在高校中,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所有在校学生,其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高。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气氛不活跃。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的原因,导致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居多,现实实例较少,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无法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多数以理论为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有生动的实例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缺乏灵活性。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没有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同时缺少生动的实例,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纯理论性的东西理解起来较困难,久而久之,造成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

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来看,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影响该课程的下一开展,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发现,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必须在教学中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其意义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展。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进一步开展。

2.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有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的过程,通过这种有机的结合,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内容活泼起来,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成绩的提高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在一起之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得到了优化,教学成绩也得到了提高。所以,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对教学成绩的提高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后取得的积极效果427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来讲,起到的作用十分明显,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后,该学科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关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后,增加了该学科的灵活度,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质量,使得这一学科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后,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出现教学困境,主要原因是课堂内容刻板,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兴趣。通过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效结合之后,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3.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后,促进了该学科的深入开展。从我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来讲,要想实现该学科的快速发展,必须实现教学创新,而教学创新的有效手段是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效结合,因此,从积极的方面来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后偶,促进了该学科的深入发展。

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后对其他学科的积极影响

从实践的角度来讲,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促进作用很大。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后不但丰富和完善了自身学科,也对其他的学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对其他学科来讲具有示范作用。高校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成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对其他学科的未来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成功积累了理论基础和成功经验,可以对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帮助和支撑。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促进了其他学科朝着教学创新的方向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成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使其他学科的发展可以参照该学科的发展轨迹,所以,从积极的一面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成功,促进了其他学科朝着教学创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人为本;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257-02

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指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1]。教育领域中,“学校教育,学生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提倡正与“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吻合,或者说这种政策与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不如人意,反观其问题本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际间并没有完全吻合,迫切需要一种教学理念指导现实中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由此,在“以人为本”理念的主导下,如何打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非常关键。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面临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知识教育功能、能力培养功能和独特的育人功能,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但如今,“内容易懂,脱离实际生活,考试易应付,不能带来实际意义”几乎成了学生眼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标签。通过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秩序,我们可以略窥一二。首先,思政课需要靠外在严格的考勤制度保证学生的到课率,教师需要通过课堂点名,记旷课等方式约束学生听课。其次,思政课课堂气氛沉闷、“两张皮现象” 普遍。讲台上教师可谓激情满怀,全身心投入;台下学生却毫不领情、无所事事,游离于课堂之外。学生互相聊天,睡觉,听音乐,打游戏,看与本课程无关书籍现象大量存在。最后,学生本能抵触思政课堂上讲述的一些观点与内容,比如远大理想、人民服务等。由此可见,目前思政课对广大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强,实效性太低,许多学生仅仅为了能拿到必修学分而来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教师之用心与学生之无心这一矛盾本身彰显了当前这一矛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未能深入学生内心与需求,获取学生喜爱,也未能实现其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预设功能。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面临困境之原因分析

诚然,之前思政课给学生所留下的枯燥乏味的先入之主见、学生本身实用主义倾向及高校思政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和重复是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的原因所在。但真的是主要原因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其他一些理论课也存在上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那为什么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遭遇如此冷遇,究其原因有三个:

1.有当代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原因。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颇具时代特点,他们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时期,本身缺乏现实生活磨炼,社会阅历比较简单,思想呈现不成熟性。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时,思维方式较为偏激和固执,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甚至对的基本理论知之甚少,进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视,缺乏学习热情,甚至抱有冷漠和不满情绪。同时,当代大学生又是思维活跃,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强烈的一个群体,目前在校大学生大都是“80后”和“90后”。他们身上有着特殊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使其在课堂交往中很少愿意成为交往的发起者。加上现在大学生逆反心理较强,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现实要求,往往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确的,对于老师条条框框的教条充满抵触情绪。

2.有教师群体自身示范力不强的原因。思政教师主要是通过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作风、情感、意志、知识和才能等方面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自身思想和品德的状况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培养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它直接制约着学校德育效果的好坏。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思政课的教师来说,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三者任务,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示范力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对其讲述内容都不是从内心深处的体同,不是其情感的真实表述,而仅仅只是生硬的表层说教,这样的为说教而说教的授课方式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学生对思政课逐日缺乏应有热情。再者,教师的示范力还体现在教师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上。

3.有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原因。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等灌输式教学法,一方面缺乏教育本身应有的“亲近感”、“认同感”,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积极参与的教育主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的表现。另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习惯于获得老师给出的现成答案,久而久之形成思维的被动性与懒惰。正如散落的珍珠需要合适的丝线穿引才能最后形成晶莹透亮的珍珠项链一样,教学实效的体现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一定的教学艺术来体现。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教师与学生两方主体,教与学两层面的统一,把教师教授的内容与学生想了解的内容和谐结合起来。 所以,思政教师能否兼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布置适当的课堂任务、能否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加以施教,让学生真正地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觉主动融入课堂是解决思政课堂吸引力非常关键的因素。

三、以人为本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指导

纵观以上原因,要加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实现其预设功能,必须首先解决教学两造主体存在的原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贯彻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老师的发展为辅助,通过一种有效沟通的途径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技能积累,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实现学生最大和最好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宗旨所在,更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1.思想政治课堂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体现为以生为本。教师要想使学生能够与自己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产生共鸣,就必须对学生有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了解。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学习的主人,是责权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之上,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和交往。才能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的解决思想问题和学习难题。在此基础上把握他们的真实思想情况,尤其注意他们对一些社会事件的反映,努力把握他们围绕某一事件发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的全过程,再针对这些现状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和指导,这样才能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有效”是课堂教学的基点和底线,但这只是一个基本追求。如果每堂课只驻足于达成一定效果,久而久之也会趋于乏味、低效。反之,如果学生有鲜明、强烈的学习动机,内在学习愿望被唤醒,那么教学活动就可能取得更有质量、更持久的效果。

2.思想政治课堂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体现以师为范。思政教育最终目的是品性教育,而品性教育的成功不能靠说教,而必须靠身教。金耀基指出,品性教育只有在一个心灵与一个心灵真诚相遇时,才能彼此发生感染力。在道德教育上,教师对学生最有益的帮助不在抽象的不关痛痒的说理,而在如何切己相关的提出她的感受和判断。真正的让学生在教师身上体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教师在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1]。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这点是教科书都无法替代的。布勃曾说:“笼统的口授什么是善,什么事恶,不是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在于回答具体的问题,回答在一定的情景下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问题。这,只有在一种有信赖的气氛下才能发生。”[2]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与分享知识的过程。尽可能帮助学生发展其德性,体现教育之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踊跃参与的学生给与积极的评价,如每次发言都有记录,增加平时成绩中课堂表现的含量等,然后对学生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对学生的观点和采用的论据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然后运用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其中不正确或模糊的观点,最终以理服人把全体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上。这样做不仅可以突出理论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科学性,还可以纠正学生对理论的误解,还理论的本来面目。

3.思想政治课堂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体现以导为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不会综合规划教养、教育和发展的任务,抓不住教学内容中的要点和重点,不善于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合理配合方案,那么,教学过程永远不会有成效。”[3]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关注热点问题、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人们熟知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要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需将枯燥无味的理论与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将复杂深奥的知识结构化、简明化、准确化和形象化并被清晰简明的表达出来。这需要教师在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善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结学习经验、提炼升华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由“他觉”走向“自觉”。从他觉走向自觉的途径就是通过指点迷津、启之醒悟、引出误区的方式,把同一问题给出多种观点供学生分析、参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拓思路。即做到“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4]。教学要相通,理论要润心,才能激起受教育者的心灵呼唤,启开学生的心扉。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以人为本”贯穿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把以生为本,以师为范,以导为重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素质教育中的目标才能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杨芳,孟祥瑞.以人为本视阈下新型大学师生关系问题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26-133.

[2]余杰文集:大学的危机和人文教育的缺失[EB/OL].省略/hero/yujie/29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