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疗技术概念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再生医疗技术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再生医疗技术概念

篇1

精准医疗产业前景如何?如何科学看待这一“新生事物”?近日,记者在上海举办的“从新药创制迈向精准医疗高峰论坛”采访期间,与会的多名专家指出,面对精准医疗的热潮,不必盲从跟风,要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和规划。

精准医疗并非奥巴马原创

其实早在奥巴马提出美国精准医疗计划之前,将精准医疗用于癌症治疗的例子已不鲜见。

遗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表示:“2013年, ‘自然―遗传学’大会的主题为‘From GWAS to Precision Medicine’(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到精准医学),其中就已含有‘精准医学’这个概念。同年9月20日,第十三届东亚遗传学会学术研讨会,其主题中也有‘Precision Medicine’。因此,‘精准医学’对学界而言并非一个新的概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詹启敏表示:“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有上百年,但是原来给你的信息很少,现在有了很多科学技术的帮助,包括基因组测序,生物医学分析工具,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的出现,我们今天谈精准医学才有可能。”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健向记者表示,国内推动“精准医学”,被不少人认为是跟风美国“精准医疗计划”,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已经有了个性医疗的概念,这并非奥巴马提出,只是措辞有所区别。美国版“精准医学”中的关键词为基因测序、肿瘤、个性化。中国科学家眼中的“精准医疗”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在“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上,中国科学家对精准医学的定义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范畴。

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

近600亿美元

今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3月27日,我国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

国家卫计委科技教育司司长秦怀金表示,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正在准备精准医学计划工作,有望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重大专项。

一项数据显示了中国在早期癌症诊断、治疗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癌症发病人数的1/5;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1/4。一直以来,中国的很多患者在发现癌症之时已经到了晚期,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采访中有专家向记者表示,美国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达到85%,中国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25%。提高我国肿瘤早期诊断和精准医疗技术迫在眉睫。

目前,精准医疗更多地集中在人类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基于个体基因检测的肿瘤个体差异化治疗成为重要趋势。传统的药物治疗由于没有考虑到个体基因的差异性,在用药效果上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基于基因分析选择潜在的靶向治疗药物。

美国生命技术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江路卡在讲到现在的基因测序技术时显得特别兴奋:“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了30亿美元,耗时10余年绘制出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今天,我们全基因组测序只要花费千余美元,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样的改变难以想象。如果只是完成部分基因测序,成本甚至只需10美元或者100美元,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革命。”

肿瘤基因测序的前景广阔,A股中,以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干细胞这三大方面为主的中国上市公司已有26家。而国外,一些国际大药企也都在积极开展细胞治疗研发。有研究报告称,201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近600亿美元,今后5年年增速预计为15%,是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的3至4倍,其中,基因测序行业增速将超过20%。

中国应寻找“自己的方向”

詹启敏院士指出,所谓精准医疗,就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诊疗方案。包括对风险的精确预测,疾病精确诊断,疾病精确分类,药物精确应用,疗效精确评估,疗后精确预测等,“中国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方法的研究位于国际前沿,分子影像、靶点、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在精准医疗的基础层面与西方国家保持同步,下一步的发展需要整合技术研发、临床转化、产业培育、示范推广,实现交叉融合、协同创新。”

詹启敏向记者介绍,中国在制定“十三五”规划过程中,专家形成了7个共识,包括基因组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已经趋向成熟,蛋白质组学将会取得重大突破,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已经进入临床应用和产业化阶段,疫苗和抗体将成为生物医药重点突破的领域,生物治疗、个性化诊疗技术成为现代医学重要方向,医疗器械成为与药物齐头并进的新型产业,最后是生物信息学向海量数据产出和广泛应用两个方向发展。

采访中,不少专家都认为,我们没必要跟美国的风,在与国际前沿技术和理念接轨的同时,中国在精准医疗上的目标,更要注重向人们提供更精准、更安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为目标,建立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和保障体系,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国产新型防治药物、疫苗、器械和设备,形成一批中国制定、国际认可的疾病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干预措施。“中国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将受惠于普通百姓,所以降低成本、完善医疗保险体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完全有能力根据我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基础来建立精准医学,找寻中国自己的方向。”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健向记者表示,百慕迪正是基于精准医学理论,利用人体对创伤自我修复功能,在老化受损器官及神经障碍自我再生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百慕迪专注于心脑血管及神经障碍患者的再生康复。其产品系统Biomobie(生命核)涵盖了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压、静脉曲张、中风以及失眠等慢性疾病的再生康复。”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也认为,发展精准医学,我们不能简单盲目跟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好客观评判,制定好自己的路径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曹雪涛:

精准医学和我们老祖宗提出的辨证施治,同病不同治,或者是同人不同治,这些理念都是相通的。精准医学是个系统工程,通过全面认识疾病的状态,对整个医疗过程和临床实践进行最优化的诊治。因为分析精准原因以后,有没有真正的利器去实施病人的治疗,还是要依赖于药物研发,不是仅凭测一下基因就可以的事。

清华大学副校长 薛其坤:

精准医学理念结合了诸多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已迅速推广和广泛进入到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发展医学和生命科学学科是清华大学的重要战略,构建精准医学这一新型前沿学科,对于清华大学的医学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 王健:

精准医学是对现有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精准医学以基因测序行业快速发展、生物医学分析的日渐成熟和生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日新月异为前提,将会从现在“对症医疗”的模式逐步转化为“对个体医疗”的模式,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生物医学特征设定不同的医疗方案,这也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郑树森:

现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已跨入“机器人时代”,机器人最大的优点是领悟性比较好、放大精度比较好、两只机器手非常灵活,而且这样的手术以后患者恢复很快,这是精准医学的一个典范,所以在精准医疗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2

美国专家对药妆的诠释

在美国,市场学专家认为药妆实际上更应该称为是一个营销专属词语,但学界则认为:凡被FDA(美国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认为是含有药物成分而非化妆品成分的化妆品,就属于药妆产品。此类产品既不属于药品,也是单纯的护肤品。

其实药妆是个标准的行业用语,不是法律规范(比如药品),追溯源头,应该是目前国际上非常盛行的一个概念――医学护肤。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里,人们有了皮肤困扰不再盲目地去商店买各种化妆品来试,而是由皮肤科医生开出处方,从清洁产品、药或辅助治疗产品到跟随产品(包括防晒、眼霜等)提供针对性的护肤建议。这些能赢得医生信任的医药化妆品(简称“药妆品”),必须完全配方公开,所有有效成分及安全性须经医学文献和皮肤科临床测试证明,且不含经公认的致敏源。可见,药妆就是把药品商研发的医药成分用到护肤品中,或由护肤品牌和药品商联合推出的护肤品,在药房有售,或由皮肤科医师推荐。所以,药妆类产品主要应当是解决个人护理问题的,那么这一类产品包含从头到脚(如防脱、去屑、脚气等),由内至外(由生殖保健到脱毛等),更不用说形形的肌肤问题(祛痘、祛斑、美白、抗老化、除螨等)。药妆的概念虽然源起于美国,现已被日本、我国台湾等地区的专业药店大规模接受和推广,并在近些年渐渐被引入到国人的视线中来。

国际药妆市场最新技术:

1.修复皮肤自身功能技术

以天然优质角鲨烷为主要成分,成分名贵,效果显著,重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舒缓过敏现象,治疗皮肤干痒,高效保湿,使用一周后有明显改善效果。

2.皮肤天然屏障再生医疗技术

主要作用为快速恢复正常表皮钙离子的浓度,24小时快速修复受损的表皮达80%,让表皮细胞代谢正常,减少麦拉宁(黑色素)沉着,快速重建表皮屏障功能,增加皮肤内水分及皮肤弹性,收缩毛孔,主治:易位型皮炎、富贵手、美容术后修复、婴幼儿湿疹。

3.MD睫毛增长技术

 2006年美国最新科技成果之一,也获得了美国专利认可,4~8周睫毛明显增长,增密,明显弯翘。美国著名电视台Fox 4做过效果跟踪报道,日前已正式登陆中国,各大药房都可以看到这一技术产品。

篇3

关键词:社会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保障体系;保险机构

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发展重要保证。医疗保险的存在免去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能够使其安心工作生活,进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劳动者的身体、心理健康,使劳动力正常再生产得到保证。同样,补充医疗保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医疗保险结构不太完善,医疗保险发展困难重重,大力推进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补充医疗保险的概念及其种类

(一)补充医疗保险的概念

我国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只能满足较低水平的基本医疗需求,且覆盖面很窄,农村人口尚在覆盖范围之外。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同步发展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而言的一个概念,基本医疗保险只能满足参保人的基本医疗需求,超过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之外的医疗需求可以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予以补充。显然,补充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补充形式,它是我国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补充医疗保险的种类

补充医疗保险有以下几种方式:(1)企业补充医疗保险。(2)大额医疗费救助。(3)个人账户过渡性补助。(4)公务员医疗补助。(5)商业医疗保险。

与基本医疗保险相比,补充医疗保险不经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而是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来自愿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与补充医疗保险并不重叠冲突,而是互为补充,不可相互替代,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职工提供医疗保障服务,进而起到稳定社会、促进发展的作用。

二、补充医疗保险在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的发展状况

第一,补充医疗保障体系框架架构实现基本构成,补充医疗保险在中心大城市发展较快,基本框架基本覆盖二线城市,企业和个人投保积极性很高。但是,在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偏低,加上我国的补充医疗保险发展比较落后,农村在补充医疗保险方面存在着主要问题,补充医疗保险保障的发展水平慢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特色补充医疗保险体系。

第二,补充医疗保险成效初步显现。相比之下,新农合融资不到八百亿,支出不到四百亿,受益人大概是4亿左右,新农合的参保人大概是8.5亿左右,平均以后就会发现,新农合人均一年受益是100多块钱,靠国家举办的医疗保险去治疗大病、特种病是不现实的,况且也不符合保险中的关于报销的相关规定,那么靠的是补充保险这条途径,自补充医疗保险发展以来,无论是融资还是支出受益还是在大病、特种病医疗报销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三,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伴随着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推进,各个省市地区也都相应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充实了经办人员管理队伍,并且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联网结算。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68号令“第四十一条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列入成本。”另外财税〔2009〕27号,“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三、补充医疗保险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弱势群体得不到更好的保障。由于经济发展产生收入差异,我们国家在补充医疗保险的城镇方面,尤其是中心城市,像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的城市做得比较好,其他城市做得也不太好。在农村可以说补充保险基本是零,农村现在虽然有一些少量的商业医疗保险,但是可供选择的也是非常少的。我们国家的保险密度是人均1.5个保单,农村几乎是零,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补充医疗保险毕竟是商业保险,农民要买商业保险的经济能力、消费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和目前我们国内一些大中城市解决的办法就是建立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急需大力发展,农村“大病致贫”、“大病返贫”得不到有效解决。

第二,对于控制医疗费用来说对全球都是个棘手的问题,对各国保险公司而言都是一个挑战。补充医疗保险与补充养老保险相比,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做起来比较难,利润率比较低,商业保险机构的积极性不大,导致补充医疗保险的第二支柱难以发展起来。

第三,道德风险难以控制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保险操作规范不完善。

四、补充医疗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一,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满足基本医疗保障基础上提高补充医疗保障水平。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多种补充医疗产品,满足不同个人和企业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利用先进的健康管理技术,提高参加保险人员的就医服务水平,改善参保人员健康状况。

第二,要完善支付结算方式,确保补充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有效运行。有关方面,给予商业保险机构在做医疗补充保险的时候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更多地去举办生产、设计,补充医疗保险产品,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也是商业保险机构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既有利于商业保险的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的需求,有利于满足农村的医疗补充保险的需求。

篇4

1 中国干细胞产业结构

目前,从我国干细胞领域企业的产业格局[5]分布来看,我国干细胞产业链条明显可划分为上、中、下游产业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产业链[6]上企业在业务上侧重点也不同。

1.1上游产业:干细胞采集及存储业务。细胞上游企业主要是以采集和存储业务为主,即主要是进行脐带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等干细胞物质的采集及贮存。代表企业有如广州市天河诺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的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由于脐带干细胞移植不仅可以为患者减轻放疗、化疗产生的副作用,同时为患者造血功能恢复缩短时间,而新生儿脐带血中恰恰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7],因此,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存储业务得以大力开展。除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外,近年来间脂肪干细胞及胎盘干细胞[8]库也逐渐发展,代表性的有广东省赛莱拉-暨南大学干细胞研究与储存院士工作站的人类干细胞库,该库在国内第一家倡导免费储存干细胞,以“为生命服务”为理念,同时成立了“关爱生命基金”,随着脂肪干细胞[9]与胎盘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消费者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有可能将成为未来干细胞存储业务的新起点。

1.2中游产业:干细胞技术研发。干细胞中游企业,主要包括各类从事干细胞增殖、开发干细胞制剂业务等干细胞技术及产品研发的相关企业。它们应各类组织和个人的需要,为他们的新型药物研制、疾病治疗等提供干细胞。这些类型的企业以输出干细胞治疗技术为主,主要针对脑瘫、脊髓损伤等疑难疾病提供干细胞治疗技术,或者通过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10],再按照一定的比例与医疗机构分享治疗费用。像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就是这类企业。

1.3下游产业:干细胞移植及治疗。干细胞下游企业,主要包括一些开展干细胞治疗的,以各类干细胞移植及治疗[11-14]业务为主体的医院,如武警总医院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心、天坛华普医院等。由于利用细胞的再生性和介入性,对患者的病灶进行生物治疗,加之已有一些积极的临床治疗[15-16]效果显现,为此多数具有一定条件的医院都争先恐后地进入了这一热点领域,积极开展干细胞移植及治疗业务。截至2008年12月31日,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在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备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医院总计107家。

2 中国干细胞产业演进

中国政府对干细胞技术的研究开发非常重视。未来十年,将会是干细胞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预计中国拟建干细胞临床实验基地,为之前国内不规范的市场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使中国整个干细胞治疗[17]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2.1干细胞研究已居国际前列:对人类干细胞的研究而言,中国几乎与国际同步。在国际首次报道人胚胎干细胞系建立之前,国内已有科学家分离培养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报道。1998年以来,以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为主的国家级科技规划与投资机构,先后把干细胞研究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2000年以来,连续多年设立863、97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干细胞研究。还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国家级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干细胞产业化基地[15,18]。各地方政府和综合性大学、医科院校和科研机构,争先恐后地投入干细胞研究,建立了相对完善和独立的干细胞研究机构。特别是近年国家提出把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我国先导性、支柱性产业[19-21]的口号,我国干细胞研究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不仅在胚胎干细胞、iPS细胞研究、重大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技术与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进展,更有多个产品进入临床Ⅰ期、临床Ⅱ期阶段,初步形成了我国干细胞研究开发的技术体系,推动了干细胞研究产业化发展[22-23]。

此外,从干细胞领域各国发表文献数量(见图1)来看,在2000年,我国研究文献数量少于德国、日本和英国;但2011年度已经赶超德国、英国和日本,仅仅落后于美国。而在发展速度上,呈现较快的增长率。这与我国对再生医学领域[1]的重视和科研投入不无关系。但以美国为首的领先国家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在原始创新能力与标志性成果方面远远超过我国,且在多个方面都占领了优势,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也构成了挑战。

2.2干细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目前我国干细胞研究[24-25]布局缺乏系统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干细胞研究小型化特点显著,且较为分散,大多数小组只掌握单项技术,且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在干细胞与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干细胞应用转化研究与关键性技术[26]等方面还没有取得明显突破;其次对干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不够,对胚胎发育干细胞的增生、迁移、特定分化以及成体干细胞的分化和转分化机制等所知有限,对调控干细胞分化因子的研究也只处于初级阶段,这些因素都影响干细胞研究的持续发展[27],且难以出现重大突破。

2.2.2我国干细胞研究的资金投入不够。我国干细胞研究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与国外民间和社会资本的大胆投入相比,国内的社会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虽然普遍都看好干细胞研究的发展前景,但态度依然非常谨慎小心。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干细胞研究的资金来源,不利于我国干细胞研究产业化进程的推进。

2.2.3我国目前在再生医学方面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取得的知识产权较少,这为未来再生医学发展和临床应用埋下了隐患。尽管如此,2012年度,在干细胞临床研究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卫生部了《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促进干细胞治疗技术科学、有序地发展,规范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行为,整顿干细胞治疗工作,要求全国各级各类从事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的医疗机构及相关研制单位,应当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项目。整体而言,亚洲国家对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伦理规范较西方国家要宽松许多,这也是推动亚洲国家再生医学发展的有利因素。我国在再生医学管理与规范方面已经形成体系,并逐步完善。

2.3产业化发展前景:在 2009 年公布的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绘制了我国未来50年在18个重要领域的科技发展路线图,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列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7个战略性科技问题之一。总体来说,我国再生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不大,在某些方面有我国自己的特色和学术优势。

首先,国家对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相关领域给予高度的重视,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形成了稳定的资金支持机制。2003年,国家科技部和卫生部联合制定了《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明确规定我国支持治疗性克隆研究。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对干细胞、治疗性克隆、组织工程技术与产品、再生医学相关评价体系等进行了资助。“十五”期间资助约1.5亿元。

其次,在科学研究的推动下,国内的干细胞产业已形成初步规模,如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公司、深圳北科生物公司等。国内已启动建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目前正在实施的脐血库主要分为公共库和自体库,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济南、成都、西安等7个城市。我国很多干细胞机构还建立了工程研究中心,包括科技部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内很多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都设立干细胞研究部门,很多科研机构也涉及到干细胞研究。但国家尚未制定出明确的符合国情的战略部署、项目规划、审批和监管条例。此外,由于干细胞知识的普及和干细胞移植个体治疗技术的发展,中国的许多医院和医生很快接受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的概念,开展了一些干细胞的临床试验。

未来,干细胞技术将成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突破点。而多家国家级、省市级产业化基地的建立,标志着干细胞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逐步推动形成新的干细胞研究和产业新格局。2012年12月,根据2012年度省部产学研结合院士工作站项目审评及广东省政府的批准,广东省赛莱拉-暨南干细胞研究与储存院士工作站作为广东省唯一的一家干细胞存储院士工作站入选,亦将给予广东省干细胞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小兵,王正国,吴祖泽.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7-25.

[2]陆士新.干细胞与肿瘤[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69-81.

[3]代涛,池慧,付小兵,等.干细胞科技与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70-147.

[4]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加辐射医学研究所,全军实验血液学重点实验室.吴祖泽院士科技文选[M].北京:军事医科出版社,2005:25-30.

[5]朱卫平,陈林.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以广东产业升级为例[J].经济学家,2011,2:60-66.

[6]胡军,盛军锋.产业集群与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探析[J].经济前沿,2002,12: 28-32.

[7]叶鑫生.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M].北京:军事医科出版社,2001:32-45.

[8]Kiessling AA,Anderson SC. 章静波等译.人胚胎干细胞--科学和治疗潜力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9-36.

[9]田志强,杨大平.脂肪移植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2):298-301.

[10]郭新雯,Hamidullah Noorzaie,马少林.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1263-1266.

[11]王亚平.干细胞衰老与疾病[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14.

[12]赵德梅,谭谦.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1985-1989.

[13]仝朋飞,杨大平.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脂肪移植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7):1097-1099.

[14]徐纪,杨超.游离脂肪移植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7):1084-1086.

[15]姚春丽,刘姝,苏冠方.皮肤光老化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4):601-603.

[16]侯典举,吕唯,李斌斌,等.微创整形美容外科系列讲座(七)--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注射美容术[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7):1063-1064.

[17]杨晓凤,吴雁翔,王红梅,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62例缺血性下肢血管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2):95-98.

[18]袁易明.资源约束与产业结构演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3-30.

[19]苏启林,胡军.破坏性创新、技术跨越与中国产业成长(电子书)[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9:21-23.

[20]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9:58-68.

[21]胡军,向吉英.转型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化、结构调整与加入WTO[J].中国工业经济,2000,6:20-24.

[22]宋胜洲,郑春梅,高鹤文.产业经济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5-30.

[23]胡军,向吉英.论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下的产业结构转换[J].当代财经,2002,12:51-53.

[24]唐佩弦.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新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1):1-11.

[25]赵静岩,张莉.干细胞移植抗衰老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379-380.

[26]樊晓丽.干细胞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1:41-43.

篇5

当前,我国城市住宅条件的改善、农村城镇化、条件优越化、办公集体化等诸多问题,环境与能源结构调整是当务之急,何种方式可以清洁、经济地解决城市建设中空调及采暖的大问题:为此,采用深井回灌的水源热泵技术可能成为满足这种需求的方式。

水源热泵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冷、制热方式,从技术的角度、尤其是热泵机组角度上来看应当是相当成熟,,没有问题的,但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以及水源热泵制冷、供暖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推广应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水源的使用政策

我国目前为了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各个城市也纷纷制订了自己的《城市用水管理条例》这些政策均强调审批,用水收费。而审批的标准中对类似水源热泵技术要求没有规定,所以水源热泵很容易被用水指标所限制。即使通过用水审批,由于地方将水源的抽取和排放二次收费、收费的标准全国又不统一,结果可能导致水费偏高,使水源热泵的节能费用无形增大,所以,水源热泵的推广需要政府从持续发展的角度综合环境与能源各个方面来考虑,调整水源热泵使用政策,重新确定水源如何管理和收费,才能促使其大规模发展。

二、水源热泵探测开的技术和费用

目前,我国水文勘察技术已全面提高,水源热泵运用前提之一就是必须了解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必须实地的对水源状况进行调查,地下是否有水、水量是否满足,场地是否适合打井和回灌,才能保证探测开条件的技术提高和费用的降低。才能确保水源热泵机组的更好利用和正常运行。

三、地下水的回灌技术

水源热泵若使用地下水、必须考虑水源的回灌,对于回灌技术,必须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来考虑回灌方式,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不同的回灌方式进行处理,回灌水量的多少根据抽水使用量来确定,必须保证100%的回灌,才能不损坏地质环境。才能充分利用好地下水资源。

四、整体系统设计

水源热泵的节能作为一个系统,必须从各方面考虑,如何做到水源热泵机组可以利用最小的水量提供更多的能量,系统设计对水泵耗能设备选型不当或控制不当,也会降低糸统的节能效果。同样、若机组提供较高的水温,但设计的空调系统末端未加以相应的考虑,也会使整个系统的效果变差,或者使得整体系统的初投资增加。所以,水源热泵的推广应用,需要更多的各专业各个领域的人来共同努力、共同完成、共同配合。从政府政策、主机设计、厂家制造、系统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来共同参与。

五、水源热泵技术概念和工作原理

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吸收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量转移的一种技术。

水源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建筑物中的热能转移到水源中,由于水温度低,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在冬季、则从水源中提取能量,由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

六、水源热泵技术在建筑领域运用的优越性

水源热泵是目前空调系统中能效比(COP值)最高的制冷、制热方式,理论计算可达到7、实际运行4一6。

水源热泵机组工况要求,可利用的水温:在冬季、12一22度、水温度比环境温度高,所以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在夏季、18一35度,水体温度比环境温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使得冷却效果好于冷却塔,从而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

篇6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直接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是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对本国人口再生产过程施加影响和干预的具体规定与措施。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提出,不仅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即人口理论,而且还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即社会主义社会人口发展规律和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的人口规律是:在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发展和社会成员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口的增长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相适应,劳动力得到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全体人民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切实掌握落实节育措施,不仅可以控制人口增长,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民族繁荣。为了搞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卫生部于1987年修订了《节育手术常规》,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卫生部联合颁布了《关于提高节育手术质量的通知》,1983年12月卫生部颁发了《计划生育技术管理工作条例(试行)》,和《男性节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断标准(试行)》,1986年颁布了《妇幼卫生工作条例》。以上文件对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尤其是节育技术质量管理作了规定。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就是在没有经过审查批准,没有取得生育证的情况下实施的,是对计划生育制度的违反和破坏。由于其行为对象针对的是不特定的人,因而必然对公众的健康、生命安全造成现实的威胁。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官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行为。

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是指没有医师资格的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和制度,为他人进行输卵(精)管复通手术的行为。擅自为他人进行假节育手术,是指没有医师资格的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和制度,为他人进行假结扎输卵(精)管手术的行为。

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多次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等手术,致使多人超计划生育的;使用不合卫生标准或医疗标准的方法,致使就诊人遭受重大痛苦或者损害就诊人健康的;以营利为目的,鼓动他人接受节育复通等手术,妨害计划生育的,等等。“情节严重”是构成本罪的必备要件。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但必须是未取得医生执业的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是指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未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人。如果已经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实施破坏计划生育的行为,不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无权为他人实施计划生育手术,但为了牟取不法利益或者基于其他考虑所实施的行为。

篇7

误解一:医院节能改造完全可以套用通用的节能技术

医院建筑是拥有特殊功能的、复杂的公共建筑。其门急诊量大、住院人数多、人员流动性强、功能分区多,而且重点科室还有特殊医疗要求,这些特点是医院有别于其他普通公共建筑的鲜明特征之一。

尽管与医院节能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很多,但尚未有专门的医院节能标准,因此医院要节能降耗只能参照相关标准与规范,如果不顾及医院建筑特点,就很容易误读相关标准与规范,套用或误解通用的节能技术。

由于医院功能与环境控制的要求有其特殊性,常用的一些节能技术或措施不一定能应用到医院,尤其是一些特殊功能的医疗科室,有的节能措施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空气中的霉菌一般对于健康人群无碍,但对于免疫抵抗力低下的病患(如:癌症、糖尿病、肝肾功能不佳、免疫不全、重度外伤患者等)、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接受外科大手术后的病患、血管内置导管的病患、内置导尿管的病患以及早产儿、高龄者等,会引起感染。近年来医院曲霉菌、赤霉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成为世界性研究热点,而若想消除空气中的浮游霉菌及其孢子,除了过滤外其他消毒措施效果不大。

误解二:医院节能改造关键是降低建筑负荷

提起医院节能改造,传统思路就会想到降低建筑(空调)负荷,加强建筑外墙保温,改装气密性外窗。其实合理设定室内参数才是建筑(空调)负荷的最大影响因素。

在一般公共建筑中,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条件下,要尽量提高室内设计温度。而在医院建筑中,由于服务对象与诊疗要求的特殊性,室内空气参数的选择不是“舒适性”优先,而是“功能性”优先。例如:无菌病房控制参数室内温度比普通病房略低一些,过高易引起患者烦躁,出汗是无菌控制的大忌,因此温度控制在22℃~26℃较为合适(国外标准要求21℃~24℃)。再如:心脏手术中要求室温突降到17℃,手术创口缝合时,要突升到25℃,这完全是医疗要求;从细菌学不利于细菌的繁殖、控制交叉感染角度出发,相对湿度宜在45%~60%。

可见,在医院各科室特别是重点科室中,室内各空气参数应按医疗要求设置,不宜以节能名义随意变动。但也要特别强调不宜因医疗要求而盲目提高室内参数,尤其是空调精度与洁净度,这对能耗影响很大。

对医院建筑来说,降低建筑负荷并非是降低医院能耗的最关键因素,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 “生物负荷”的概念以及“风险控制”的理念。生物负荷是达到所要求的无菌程度时系统应除去的生物性污染物量,而风险控制则决定系统冗余度。因此“生物负荷”是与“无菌程度”密切相关的。室内要求的细菌浓度越低,风险控制要求越高,系统承担生物负荷越大,对系统过滤除菌要求越高,稀释风量越大,甚至要求单向流流型才能达到,湿度控制要求越严,正压控制值越高。“无菌程度”提高,不但加大了相应的“生物负荷”,而且室内控制参数或控制精度提高,也很大程度上间接地提高了建筑(空调)负荷。

另外,由于医院的重点科室往往处于内区,建筑负荷不大,或者说与建筑护结构无关,因此降低生物负荷往往成为减少暖通空调总负荷的关键。目前,我国缺少专业的医疗工艺工程师,相关工作常常由建筑师来担当,所以对医疗与诊断、医疗工艺与流程的了解不是很深。医务工作者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要求更大的建筑面积、更高的无菌水平、更高的风险控制要求、更严格的温湿度控制,而忽略了由此导致的造价与运行能耗费用的激增。例如:医院在做手术室规划时,常常不考虑医院级别与专长,往往追求手术室数量、攀比手术室级别,要求配齐所有级别的手术室,尤其是Ⅰ级手术室。实际上首先应确定哪一级手术室对医院本身最适用,或者说使用频率最高,再规划建哪一级的手术室,可保证在实际运营中始终保持该级手术室的最高使用率,这样设置较为合理。

医院建筑节能首要任务就是合理规划以及确定设计参数与风险程度,这对降低负荷(尤其是生物负荷)、降低整个系统能耗至关重要。因此在医院规划或设计前期,设计师应与医务工作者多沟通,了解医疗过程与感染控制机理,合理设定医疗真正需要的无菌水平与控制要求,确定系统的送风量与补风量、温湿度与正压控制要求、空气过滤级数与过滤器效率,这比后续再采用的节能措施或节能改造对降低能耗更为关键,效果更好。

误解三:医院节能改造效果以节能降耗指标来评估

传统上,评价节能技术或评估节能效果往往会直接以节能降耗指标来衡量。我们强调医院节能技术必须始终处于保证医疗、控制感染的前提下,医院节能技术应该以感染风险来评价:凡是降低甚至消除感染风险的节能技术,宜提倡;凡是加大甚至增加感染风险的节能技术,应摒弃。

感染控制是风险控制中的一个分支,类似于防火,并非一定有个明确的因果关系。的确,医院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特别是重点科室,相比舒适性空调必须是有效、安全、冗余,这些措施未必与感染率下降成正比,这涉及到诊疗过程中感染机率与个体免疫能力的差异。但是,从风险控制角度去分析整个控制系统、发现存在的问题、消除隐患,确实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对此设计师要有正确的认识,理解风险控制机理,以全过程控制、完善的保障体系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我们认为应用“感染风险”来评价节能技术,推广有利于诊疗与感染控制、经得起理论分析与实际考验的节能技术,不能以“节能”的名义来降低控制要求,轻易改动系统,特别是重点科室,否则后患无穷。

误解四:医院节能改造效果以医院总能耗量或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指标来评估

医院建筑不同于普通公共建筑,医疗技术进步,诊疗设备更新换代,医院功能提高,就医环境完善,必然使得能耗增长。随着医院医疗效果显著提高(如治愈率提高、住院天数下降),其业务量必然大大增加(如门急诊量、住院量激增),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采用怎样的高效节能措施都无法改变医院能耗增长的趋势。因此,医院不能采用公共建筑单一的总能耗量或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来评价医院的真正能耗水平与节能效果。

为了客观地评价能耗水平与医疗效果、业务量之间的关系,笔者借鉴工业生产的概念加以说明,生产厂家能耗必然随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量的增长而增加,而其节能效果应体现在每个产品能耗的有效下降。借用这个概念,笔者提出医院能耗评价采用人均能耗指标更为合理。

过去用总能耗量或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来评价医院节能,难以区分医院发展与医疗业务量增大而导致医院耗能增高的合理因素与不合理能耗之间的差别,难以找到能耗的症结与节能的关键,而且用总能耗量或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来要求医院节能降耗,必然迫使医院采用一些偏激的节能措施,导致室内环境变差,院内感染率上升,有的甚至连医疗环境也无法保证,带来的潜在风险更大。近几年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可谓数不胜数。

我们经过对上海市级医院进行能耗调查与综合评价,认为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用门急诊量人均能耗指标、对专科医院用住院量人均能耗指标来评价医院能耗水平与节能效果更为合理,这样不仅较为妥善地解决了医院发展与能耗间的矛盾,而且能提高医院的节能积极性,更容易发现不合理能耗,真正提高医院节能效果。

误解五:医院节能改造关键是取消通风空调系统中的空气过滤器

医院诊疗科室的空调系统净化消毒装置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医院过度依赖消毒灭菌措施维持无菌环境的做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用过滤除菌的物理方法是一个低能、价廉的技术,一个阻力很低的普通中效过滤器除菌效率就能达到70%~80%,而高中效过滤器除菌效率可达到90%。目前,也只有空气过滤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如臭氧、氮氧化物等),不会产生电磁辐射,不会促使微生物变异和增加抗药性,是一项真正绿色的除菌技术。但是人们往往注意到重点科室的三级过滤,尤其是高效过滤器的初阻力和终阻力之高,使得空调净化系统能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再者,设计人员、院方维护管理人员应该理解送风技术与排风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差异。空调通风是送风技术,服务对象是人,必须对人绝对安全、无害,臭氧与化学消毒在送风系统中是不能用的,若采用静电徐尘器,送风系统只得采用低电压的正电晕静电除尘器而不能采用效率很高的排风用负电晕静电除尘器。

手术室、无菌病房等重点区域对除菌的要求不同于公共场所,要使医疗环境持久地处于受控状态,最大程度降低外源性感染风险。如此严格的无菌控制只有高效过滤器可以胜任,这也是所有国内外规范所认可的。应重视运行中过滤器的实际阻力,高级别科室运行能耗往往低于低级别。对于Ⅲ、Ⅳ级洁净手术室、一般手术室和ICU,完全可以用阻力更低的亚高效过滤器或高中效过滤器。当代过滤技术在进步,过滤器的阻力已大大下降。目前已出现超低阻高效过滤器,仅达到高中效过滤器阻力。

总之,医院在节能改造方面应该根据医疗实际要求与感染风险控制来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

误解六:医院节能改造须取消空调四管制或一次回风再加热

现代医院建筑体量越来越大,出现了建筑内区,需要常年供冷。而重点科室往往处于建筑内区,室内无建筑负荷,热湿比小,机器露点低,不利于采用二次回风。传统设计常采用一次回风再加热处理或四管制空调系统,控制十分简便、有效。但从节能规范来说,存在冷热抵消、能耗大等问题,不予推荐或明文禁止。因此许多医院节能改造首先就取消一次回风再加热处理或四管制空调系统,改为二次回风系统,常常出现室内湿度超标。

针对医院常年同时供热、供冷的用能特点,可以采用多功能热回收热泵,将夏季向大气排热回收供热水,将冬季向外放热回收供冷,机组两端同时供热、供冷。为此,应该推广采用一次回风再加热空调处理方式,不仅控制可靠而且可以提高机器露点,消耗多余的热水,提升室内环境控制质量。如果不去消耗这些冷或热,这些冷或热只能排放到大气中。可见这些原先被相关节能规范定义为耗能的技术措施,现在却因采用多功能热回收热泵成为节能减排的有效模式。

我国东南部地区在过渡季节甚至初冬,湿度控制一直是个大问题(因为湿度高,气温也偏高),采用多功能热回收热泵可大力提倡一次回风再加热空调系统,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冷热能量,也减少了因两端不平衡而排放废热,既节能又环保。

另一方面,尽管采用多功能热回收热泵使医院冷热水量增加,但耗电量却大大下降,这正符合医院节能改造的宗旨――不是抑制需求,不是单纯降低能耗,而是将不可再生能量降下来。

结语

篇8

品牌:赫柏

产品名:京华金

产地:中国

精选瑞士9999纯金、纯银,汲取纳米金永恒神奇能量,修护疲弱受损细胞,活化纤维母细胞,全面改善肌肤活力,消除自由基、抗氧化,促使肌肤的生命进程缓慢,让肌肤如婴儿般细白光滑。

02 公司名称:利时唯化妆品贸易有限公司

品牌:Ayer爱雅

产品名:三分钟眼唇祛纹膏

产地:德国

集保湿、修复、防御为一体的特色产品。SPF12可以防止紫外线对眼唇肌肤的伤害,防止肌肤老化;活性舒缓因子可促进循环,补充水份,淡化眼纹和唇纹 ,提升嘴角和眼角,促进毒素代谢,淡化黑眼圈,排除唇部堆积色素,恢复自然唇色,温和的植物配方还可用于娇嫩的乳晕 ,恢复如少女般的粉嫩红润。

03 公司名称:广州愉君美发用具有限公司

品牌:label.m

产品名:全新4C 概念系列美发产品

产地:英国

label.m全新4C概念系列。洁发CLEANSE、护发CONDITION、造型CREATE、定型COMPLETE,四位一体。 秀发无限完美,发型创意无限!

04 公司名称:永胜宏基集团

品牌:宜施 (EZWAX)

产品名:SA006多用途蜡机

产地:中国香港

此种多筒加热器配有两个独立的加热室,每个加热室有3个加热座,而每个加热室都配有独立的加热控制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附有独立电源开关。此种热蜡器的最高功率是260W,加热内胆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00-110度(指在持续高温加热的情况下),蜡温可以达到90度左右(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烫伤顾客,可进行温度调节,开始加热时一般调到最高温进行加热,30-40分钟后待蜡完全溶化,再调到3-4档进行保温,这时蜡的温度一般控制在70度左右,可以直接给客户上蜡),它适合于和80/100g的脱毛蜡筒及80g的巴拿芬蜡喷洒筒同时使用。

05 公司名称:赋活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品牌:艾文•赋活

产品名:焕活激励霜

产地:中国

特别为成熟肌肤悉心研制,全方位融合肌肤的天然循环节奏,外在提拉紧致,内在强化修复,针对肌肤面临的各类老化问题,内外兼修,重塑年轻轮廓,数码光速,焕活能量,开启肌肤再生奥秘,实现恒久美肌梦想。

06 公司名称:深圳朗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品牌:朗迪

产品名:LD-890冰电波除皱仪

产地:中国

采用国际医疗美容界公认的单极射频除皱技术,在表皮2-6度冷却保护的情况下安全的进行治疗,利用独特的专利治疗头把大部分电能转化热能,通过热能的传导作用,深入真皮甚至是皮下组织的胶原蛋白纤维网,让皮肤深层温度升高,胶原组织受热达65-70度,使弹力纤维产生立即性收缩,同时增强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组织兴奋,血液循环加快,供氧量增加,加强结缔组织再生能力,刺激胶原蛋白组织持续新生,从而达到收紧祛皱抗衰老的功效。并且使用于任何肤色的人群。

07 公司名称:爱美神集团

品牌:日本水之神

产品名:魔法保湿甘露

产地:日本

独特仿如魔法般之“油中水份”配方,为肌肤每天提供绝佳之深层补湿及保护效果;其水质之珍贵护肤成份,能有效迅迅速渗透至细胞中心,长时间持续释放出水份及养份;而清爽不腻之油份配方,能于肌肤表面形成一层防光锁湿保护膜,锁紧水份及提供防护,令肌肤时刻充满光彩,透出水润美肌。

08 公司名称:摩丹尼(北京)贸易有限公司

品牌:摩迪卡

产品名:摩迪卡美甲产品

产地:中国

MULTICOLOR摩迪卡,是摩丹尼于2008年9月在中国市场隆重推出的全新品牌。该品牌产品是摩丹尼在对中国美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之后,运用当今最新技术而开发的系列产品。摩迪卡产品着眼于东西方人的甲质差异、肤色及色彩审美,荟粹多种东方美甲天然素材,补充指甲失去的保护膜,恢复指甲极易失去的坚韧平滑和炫亮光泽,专为东方人设计,是国际最新技术。

09公司名称:锦胜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品牌:伊莎美尔

产品名:生物平皱素

产地:中国

首次实现“生物抗衰”,以强大的科学研究为依托,两次牵手诺贝尔大奖成果(EGF、水通道蛋白),因其专业卓著的平皱功效备受业界推崇,已成为成年女性祛皱抗衰老的首选

10 公司名称:科俪思(广州)化妆品有限公司

品牌:魅力匙

产品名:防皱补湿精华乳

产地:法国

蕴含多元高效保湿成份,迅速渗入肌肤基底层,活化组织细胞,不断补充肌肤所需水分。缓解肌肤因缺水而产生的紧绷感,减退幼纹、皱纹,增强肌肤防御力,令肌肤瞬间恢复生机。

11 公司名称:广州英侨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音波美(BONMAY)

产品名:BH-951 多功能活肤美颜仪

产地:中国

深层清洁,去除角质,除黑头粉刺,眼角提升,消除眼袋,去除黑眼圈,美白嫩肤,营养渗透,减双下巴,修改轮廓,淡化色斑,除皱祛纹,收紧肌肤,丰胸提臀。

12 公司名称:美美(香港)有限公司

品牌:b-r-s

产品名:美甲胶水

产地:日本

篇9

关键词:绿色;节能;医院;建设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绿色建筑不仅仅是一种环境和谐型建筑方式和建筑理念,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政策,大力推广医院建筑规划中的绿色建筑理念不仅能缓解建设对环境的压力,也能扩大医院周边的绿化面积,甚至于改善病人的情绪。可见绿色建筑规划理念的作用远远不止在于优化建筑体系和实现低碳环保理念,要想做好医院的绿色建筑规划工作我们就得统筹规划,从各个方面对绿色概念诠释。

一、绿色医院建筑的概念

绿色医院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确保功能,遵守流程,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安全、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

当今,绿色医院建筑通常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利用先进技术类型,其特点是积极利用技术含量高的适宜技术,侧重于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通过精心设计建筑的细部提高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另一类型则被称为乡村类型,其特点是采用较低技术含量的适宜技术,侧重对传统地方技术的改进来达到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的目标。

综合运用当代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建筑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从而把传统医院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并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舒适、健康、美观、高效、环保的医疗环境是绿色医院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建设绿色医院时设计师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文化习俗,采用简单有效的建造技术,设计出高效、实用的绿色医院。

绿色医院的建造寻求建筑、人和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在人与自然协调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改造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并且还要注意对自然资源不能过度使用,注重维持使用与回报的协调性。

二、绿色节能医院建设原则

打造一个节能高效、环境舒适的绿色节能医院。设计过程必须遵循正确的技术方向,设计方案才能合理并且经济可行,建成后使医院运营高效、服务高效,让患者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就医流程、优质安全的人性化服务、优雅舒适的医疗环境,让医护人员感受到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最终实现生态绿化、节能环保、无污染、有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可以对全社会的新建医院的绿色节能设计树立一个模范榜样,从而有效推进医院绿色节能建设的发展。国家新颁布的《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个绿色节能医院建设的导向性标准。

三、绿色医院建筑的若干设计构想

在国土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土地利用率就成了建设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为医院做设计规划之初要结合医院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经费等因素来确定医院的建设面积、停车场面积,对内部进行建设规划时要采用新型的建筑手段和建筑材料,设计出具有更大采光面积、更大使用空间、更便捷使用空间的合理布局,这里要特别说到三点:

1、提高医院内部的合理布局情况

医院在设计之初就业确定医疗床位的数量,这个数值确立得必须准确,否则会造成医疗拥堵或是资源浪费。就目前的医院内部构造情况来看,很多住院患者的居住条件都不是很好,地方小、床位多,没有通风和采光窗口,不利于正确有效地疏导病人情绪,也不利于病人病情的康复。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要做好建设上的合理布局,让建筑与医疗的结合更为紧密。如将医院住院部、点滴室等搬到靠近外部的地方,并且将原有的窗口扩大,增加采光面积和空气的流通,这样不仅有助于为病人营造出一个良好优质的环境也能使病人的身心得到舒展,有助于病情的康复。将CT室、手术室等搬到相对封闭的环境,不过要注意为其留出通风口。另外内部建设的合理布局优势也是医院设计规划的绿色化的体现,提高医院内部建设的合理布局结构可以使医院各个部门之间联系的更紧密,接触医院在医疗高峰期时出现的拥堵状态,也可以解决病人找部门难的情况,在医疗进行过程中也可以使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

2、提高医院外部的合理布局情况

目前我国医院的外部用地浪费现象严重,主要变现为控制土地多,停车场占地面积大等特点,针对这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地下未开发土地,建立地下或是地上停车场,减少土地医院土地资源,将原本用于停车用地的土地进行绿化建设和简单景观修建,这样不仅能提高医院自身的绿化面积,也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护环境,为周边绿化建设和空气质量改进提高良好的基础和示范性作用,当患者打开窗就能看见满眼的绿地和充足的阳光心情和精神一定会非常好,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是一种心理治疗和实体治疗方法的有效结合,是我国医疗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见医院绿色化的规划理念的不仅仅能使医院建设与环境有机结合、和谐发展,使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使医疗的救护效率更高,使病人的康复进程更快,还有利于医学技术的发展,是精神治疗与身体治疗能够相结合的根本的环境条件,是医疗体制和制度和持续发展、人文发展、和谐发展的具体表现。

3、注意与老医区的衔接

绿色化医院建设规划并不是指一概的翻新,在新医区建设的同时保留老医区,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整修、整改,使老医区成为新医区的有效部分。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浪潮下,医院的建设工作正在逐步开展并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我们决不能使老医区落入人后,成为拖累医院建设的负担,绿色化的医院规划也包括对老医区的扶植,老医区的建筑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建筑结构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把新老医区当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首先是人员均衡,我们不能把全部优秀的医生、护士集中到新医区之中,要做到平均分配,将人员组成按医院大小、医疗需求不同等因素综合考虑,分配人员,其分配原则是让新老医区的平均服务质量相同。其次是医疗内容的合理分配,将一些常规手术、检查、短期住院病人分配给老医区,如门诊、办公会议室、做重大手术、需长期住院的病人则要在新医区内进行,做到这种合理分配才能既发挥出新医区的作用又兼顾到老城区的新时达发展,使服务质量跟得上去,使医疗人群得到分流,使医疗救治率更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理念对医院建筑有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仅使医院的空间布局更为科学、合理,对建筑空间形态的艺术价值、功能价值的提升也超越了传统的理念。在充满绿色理念的医院建筑中,它诠释了绿色理念的先进性、科学性、功能性,在对建筑空间和景观环境的设计中,既对物化的建筑表达出人的智慧,更从中看到绿色理念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许多子系统去完善。因为子系统的功能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当子系统的功能表达最为完善和科学,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需求。也就是说绿色理念的升华是绿色建筑与人性化的有机结合,在绿色建筑中将人性化价值释放。

参考文献

[1]孙甜甜,沈晋明.绿色医院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0,(07).

[2]潘亚宏,王书元.论绿色医院建筑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医院建设与装备,2007,(06).

[3]林波荣,肖娟.我国绿色建筑常用节能技术后评估比较研究[J].暖通空调,2012,(10).

篇10

1背景

目前,许多疾病都会导致患者的脏器衰竭,但可移植的器官源却异常稀缺,世界上等待器官捐献的患者数以百万计。仅仅在中国,肾脏移植的需求量就达到了十万的数量级,肝脏移植的市场需求量更是达到了百万级,其它器官的需求也较大,但是真正获得所需器官移植的患者少之又少。当前,器官移植的主要对策是从一个生命体转向另一个生命体,很多情况下往往因免疫排异反应造成不可用;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动物脏器,但是往往涉及到伦理问题。生物技术行业敏锐地意识到生物3D打印技术的潜力,快速增长的3D打印机有望在未来全面解决器官移植供求严重失衡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在患者床边就能打印出仿生耳或者是人体的简单器官,无需等待,即刻修复自我。那些在漫长地等候着器官移植的患者名单将彻底消除。

2概念

生物3D打印机是一种基于电脑编程技术的,精确控制生物材料、细胞以及其他生物因子在3D骨架上的分布、相互作用以及分化等生理过程的生物组织打印技术,最终创造出在功能上可以替代生物器官与组织的具备生物活性的有机体。目前,生物3D打印的应用平台主要有镭射(Laser-based),喷绘(Inkjet-based)和挤制(Extrusion-based)这三种平台。通过整合医学、工程学、电子信息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生物3D打印技术已能打印出可完全代替人体器官或组织的可移植的生物制品。

3行业最新进展

4技术条件

利用3D打印技术人工创造可正常工作的器官需要三个必要的条件:细胞(cell)、支架(scaffold)以及诱导条件(induction)。

(1)细胞

这是生物3D打印的前提条件,必需在保证细胞生物活性的同时,精准地从打印机喷头中滴出包裹细胞的液滴。细胞的分布密度和位置对于生物3D打印机成功打印生物组织至关重要,另外还要保证无菌环境。

(2)支架

支架模拟了目标器官的骨架,细胞通过依附支架而准确分布并最终构成三维立体的生物器官或组织。该支架必须是无毒的、可生物降解的、不引起并发症的且适宜细胞增殖的生物制品。支架的密度、细胞排布机理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3)精准诱导条件

该条件的确定是打印器官的最大难点。众所周知,组织器官都由多种功能细胞构成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将一些细胞固定到支架上构成器官没有生物意义,成熟细胞不能重新编程获得新功能。因而目前的生物3D打印机多构建干细胞支架。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干细胞分化的诱导问题。该问题复杂、涉及面广,细胞受临近干扰、细胞环境、化学信号、物理信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技术难题

成功将生物3D打印技术应用到医疗行业必须克服以下几个技术难题:

(1)细胞技术

不同的组织器官由多种不同的且功能特异的细胞构成。该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至关重要,必需保证所有组成细胞都能在生物3D打印机中维持自身良好的生物活性。细胞分离、培养以及增殖等基础技术的提高有助于生物3D打印技术的发展。

(2)生物材料

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有其独特的物理学特性。例如皮肤柔软,而骨组织坚硬。因此,对于不同组织的3D打印需要选择与组织特性相对应的生物材料,并且这些材料不能干扰所选择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功能。同时所选材料必须能通过生物3D打印系统进行操控。

(3)血管系统

大部分组织器官都通过血管系统提供营养物质并排除废弃物,只有足够的新鲜血液才能使器官保持良好的生命活力。然而当前的生物3D打印技术还不能打印出与哺乳动物血管系统功能相当的替代品,也没有实现血管系统融入3D打印的机体中。

(4)诱导技术

人体器官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生物体,它不断地发生新老细胞的替换,机体却始终维持相同的外形与功能。那么用于3D打印器官的干细胞,在细胞喷洒和分化上需要特定的诱导条件,如何设定该条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5)原位生物

3D打印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研发的在患者伤口原位处直接打印细胞的3D打印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精确地三维扫描技术、编程技术以及防污染技术。如何能快速精确地扫描患者伤口同时不造成伤口污染是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6 3D生物打印行业的产品

(1)打印生物有机物

标准喷墨打印机的液滴大小基本与人类细胞大小相当,利用打印机,使用生物元素分子作为打印使用的油墨,人们可以快速打印出一系列的生物有机物。

(2)打印血管系统

随着医疗影像云平台、生物油墨技术以及水性生物纸技术的进一步的革新以及“生物砖”技术的发明,人们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实现了血管系统的打印。该系统主要含三种成分,胶原蛋白构成的支架、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无论是器官还是组织都离不开血管系统,该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器官打印时代的到来。

(3)打印可再生骨架与骨骼

打印人类骨骼的生物3D打印机为骨质坏损患者带来了希望。骨骼打印机主要含有包裹组织细胞的生物墨水以及由纤维蛋白和胶原蛋白水凝胶组成的支持支架。该打印机还可以打印出新的生物材料,例如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人体骨骼、牙齿,并应用于牙齿和骨的修复中。

(4)打印人类软骨

3D打印机成功打印人类软骨。据统计,8000-10000个孩子中会出现一名耳朵畸形的儿童。小耳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病,其耳朵没有完全发育。生物3D打印技术可以为患该疾病的儿童量身定做耳朵。

(5)打印人工肾脏

迷你肾脏研发成功。本质上,它是一种透析设备,可以模拟肾脏的功能,可排出人体中的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该脏器仅易拉罐大小,由外壳、微芯片控制的过滤器,以及活体肾脏细胞组成。该迷你肾脏含有15个芯片,控制物质过滤进程,肾脏细胞可直接利用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

(6)打印皮肤组织

3D打印机未来实现皮肤修复。该疗法利用原位生物3D打印技术在病人伤口处直接打印皮肤组织以达到完美修复的目的。利用三维成像技术扫描患者伤口,并形成3D空间图像,利用设计程序,控制喷洒到伤口上的皮肤细胞、凝固剂以及胶原蛋白这三者的比例、密度以及位置等条件。

7市场价值

据industryarc的研究报告提示(2014),在全球医疗保健行业中,3D打印技术的市场价值为4.87亿美元。该市场预计年增长率将达到18.3%。

3D打印技术越来越受到全球医疗市场的倾慕。自2014年开始,欧美医疗行业越来越多地应用3D打印技术。欧美地区对该技术的投资也逐年增加,欧美生物3D打印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欧美政府部门也看好该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亚太地区对于该技术的投资也有显著的增长。

8发展前景

(1)缩短手术时间

生物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模拟人类真实组织和器官的替代品,医生手术前可以利用该替代品反复练习手术,选择更为准确的工具并不断排除各种突况,从而促进手术的成功,并缩短手术时间。

(2)再生医学的光明

生物3D打印技术将开启新的医疗时代。器官移植无需等待,生物3D打印技术为病人提供新的专有的脏器以替换旧的病变的器官,从而使整个身体返老还童、治疗重大疾病。这一技术极大的助益于慢性器官衰竭患者的治疗,减少了排斥反应,并解决了供体器官短缺问题。协同纳米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生物3D打印技术将无限延长生命寿命。

(3)整容行业的应用

生物3D打印技术在整容产业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对于皮肤烧伤损坏的病人可通过原位打印技术进行伤口修复;人们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个面部扫描图并把它打印到自己脸部以实现整容的目的;人们还可以将自己不同年轻时的照片存储下来,任何时候都可以将自己年轻的面孔打印下来,永葆青春不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美梦。

(4)生物3D打印技术将成为未来医疗行业的主流技术

3D在人体器官方面的治疗和修复方面,如再生医学,移植手术,手术规划,将会占据重要的位置。可以打印带血管的组织,低成本的义肢,药物,量身定做的传感器,骨骼,心脏膜瓣,耳朵软骨,医疗器械,头盖骨,肿瘤模型,眼睛,合成皮肤,器官等。

(5)生物3D打印技术将改革药物开发临床途径

有了生物3D打印技术,研发药物的药效检测以及毒性检测不再需要实验动物,可以使用打印的器官或组织代替。该方法更为精确的检测药物的效力与影响,完全可以模拟药物在人体内部的情况,且减少了实验动物的使用,有利于动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