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工程管理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234-01

1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点及处理办法

1.1 城市能源设施建设

城市供电系统问题是城市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一方面问题。城市供电比较要求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这一点对于不同地域的城市将会有所不同。举例来说,我国某城市主要以220千伏为供电主干网架,更高电压的电网网架并没完整形成,导致系统电压并能够保证持续稳定。

针对这样的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应做好协调利用土地增值等办法,以严格控制城市电力网设施的发展用地和线路走廊用地,并在城市范围内可采取不同划区域的设施建设规划用地政策。

1.2 城市燃气供应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城市燃气供应主要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能源为主。问题就在于城市对于利用燃气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非常普遍,客观上造成燃气输送配管设备的限制和浪费。坚持利用多种气源,以因地制宜和合理利用能源的发展方针作为某本原则.充分利用现右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能源。

1.3 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

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工程主要是供给全市的生活用水和部分的工、农业生产用水。施工管理应主要考虑到各个工业发展区和生活区的用水人口增加量,给水和排水管网的施工修建必需要与城市发展建设同步,避免城市供水能力不能满足供排需求的问题出现。另外,由于我国相关部门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以往一些陈旧的施工工艺和设施设备也不能够满足新的规范标准要求。城市排水系统对分流制排水不能完全展开实施,仍留有合流制排水的模式。

完善城市市政给排水设施的建设施工管理,首要任务应加强对地方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实际需要扩建市政水厂工程,确定水厂的供水规模大小和布局,完善改造当下的现状管网,重点与扩建水厂配套新的输送配水管网等。排污管网可采取一定数量的中水回收设施,以补充部分生活用水和城市绿化用水。

2 市政基础建设管理措施

2.1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建设

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员工的培训考核,各区县城乡建设要按要求配备质量监督人员。主动与机构编制、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促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编制和经费的落实,确保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正常开展。加强廉政、职业道德和工作业务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水平和市政工程监管力度。

2.2 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管理

组织开展对《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办法》和制定《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办法》。强化监理管理的制度建设,推行建设工程监理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合同备案制度。采取巡查和专项检查的方式,重点整治工程监理人员不到位、不履行监理责任等行为,促进工程监理行业健康发展。

2.3 切实把握工程质量监管控制重点

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特别是轨道交通工程、大跨度桥梁工程,要建立工程质量风险防范和质量控制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切实加大监管和服务力度,确保重点工程的质量安全;对大型公共建筑工程,要切实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对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要强化重大质量风险源的事前预控,防范其技术风险;对高边坡、深基坑、挡墙等工程,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重点检查勘察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确保项目自身及周边建筑的安全;治理质量通病,制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从设计、施工等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整治工程质量通病,做到防范于未然。

2.4 规范质量检测行为

建立全市检测机构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和上传制度,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进行实时监控。采取不定期的“飞行”检查、现场检测备案管理等措施,加强对质量检测机构检测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切实规范检测行为。组织开展全市检测机构资质就位和人员换证工作,建立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办法》,利用信用记录管理检测机构及其人员。

2.5 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

促进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制定《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落实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管责任。

2.6 积极培育推广市政工程建设先进技术工法施工

鼓励和支持建筑业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实施科技攻关,形成一批质量稳定、成熟可靠、国内领先的技术和工艺。组织开展市级工法的评审及国家级工法推荐工作。积极培育市场对新技术的有效需求,进一步引导应用“四新技术”,提高建筑业的科技含量,促进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的提高。

2.7 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监督效能

推行质量巡查,建立以质量巡查为主要方式、强化工程质量验收,以行政处罚为主要手段的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凡发现违反强制性标准或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除按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整改外,还必须对责任人进行处罚,提高质量监督的震慑力和权威性。

实施差别化监管,突出对质量管理较薄弱项目的监管,强化市场与现场的联动,强化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的监管,进一步提高监督管理效能。

试行工程质量监督手册。明确工程质量监督抽查频次及主要内容,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监督工作方案,提出质量监督工作要求,细化配套工作用表,促进监督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建立质量监管、益理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以及相应人员资格管理等信息系统,全面加强对工程项目、监理和检测单位及其人员等基本信息、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记录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实效。

建立全市建设工程质量状况报告制度,及时全面掌控市政基础建设工程质量动态,认真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建立从业企业质量行为评估评价体系。制定《建设工程参建单位质量行为评价标准》,研究开发工程质量及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评估评定信息系统,通过日常监管掌握的信息和定期巡查检查结果,及时对工程业主、监理、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行为进行评估评价、综合评分,评分结果纳入信用体系管理,并与招标投标活动联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建筑市场竞争格局。

2.8 加强治理工程建设领域违反法律法规突出问题

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违反《建筑法》、违反《建工程招投标法》、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进行专项治理和排查、排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重点、难点、热点质量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管理层面、一线操作层面,认真整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准症结,进一步深入调研,拓宽视野,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3 结束语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其施工质量管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对提高城市使用功能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行科学合理地施工管理,既是为能够促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顺利发展,也为广大城市居民生活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应用

现在的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建筑行业也在逐渐的加快了发展步伐。在土建工程中,桩基础所具有的承载力直接联系着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同时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如果桩基础不稳固,就很容易出现建筑物下沉或倒塌的现象,所以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本文对其应用和管理进行了讨论。

一、分析桩基础的施工技术

我国在建筑工程中,主要应用的桩基础技术分为静压桩和人工挖控桩等,在对这种技术加以实际应用时,优点和局限性都存在。可是在建筑施工中的桩基础设计,它主要代表的就是建筑的基础形状,一般情况下是由承台衔接基桩组成,主要表现形式分为低承台桩、高承台桩。在实际应用低承台桩时主要就要让桩全部进入土中,而高承台桩则是要在地面留一半基桩,另一半埋入土中。

二、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桩基础技术

(一)静力压桩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可以应用静力压桩,主要就是在将预制桩用静力压进土里。静压预制桩通常所处的环境为软土层,而土质地基通常情况是粘性,在将桩压入时,其就可以对桩基自身的重量加以应用,这样压桩过程中所产生的侧阻力就会被抵消掉。对竖向静压力加以应用顺利的将基础压入土中,所以桩的周围经常会出现的现象就是挤压情况,导致土体内的水压逐渐上升,因此土体的抗压强度就被消弱了,桩身也就随之加快了沉降的速度[1]。

(二)灌注桩施工

在进行灌注桩施工时,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其一,沉管柱,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方法就是应用锤击沉桩,同时对震动出现的冲击力加以利用,这样沉管就会受到冲击力而出现孔洞。在对沉管柱进行施工过程有着非常快的施工速度,同时也有着较为简单的施工设备,并且有着较低的成本。但也有缺点存在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体现就是桩身局部截面在慢慢的减少,这样就会出现桩身断裂的现象,主要就是它的强度不够,因此就有可能出现离析现象在混凝土中。所以一定要慢慢的拔管,一定要确保管内的混凝土量较为充足。其二为挖掘桩。在进行挖掘和打孔过程中可以应用机械设备,也可以由人工来完成,在人工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应用相应的桩孔防护措施。其可以应用喷射方法,还可以对混凝土浆进行浇灌,进行进一步防护。可是在防护圈内的衔接,钢筋就可以实现,在深度达到需求之后,将桩孔扩大,接下来再将钢筋笼安装在其中,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其三,钻孔桩。在施工的过程主要就是将孔埋桩在地面进行,可是在这一过程,一定要对桩孔处进行清理之后在进行打孔,将干净孔中的泥土清除,之后将钢筋笼放下,接下来混凝土浇筑。这样就会成桩。想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对孔壁的保护可以应用泥浆来实现。

三、桩基工程的质量管理

(一)对质量提高管理

建立的施工质量管理一定要健全。主要由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员,要建立监督质量管理小组,在其中一定要确定准确的监督项目,由质检人员负责,在进行质量管理时要根据质量体系进行严格控制,从工程起初到工程竣工为止,都不能脱离对质量的检测[2]。在监督和检查质量时监理工程师一定要担负其责任,认真做好质量的核查,如果结果检测不合格处罚要严格,最主要的就是对违规工程的处罚,一定不能马虎。

(二)妥善的处理不合格的桩基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的基桩,其处理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工期的质量和进度,并且也影响着工程的投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技术,如:处理超偏的桩位,在开挖桩基的过程中,要认真的巡视现场,应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一旦发现桩位在设计的范围之内时,要由设计人员来进行处理,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对这种现象通常会采取局部的承台面积加大方法[3]。在处理的过程中,要认真对承台位置进行记录,同是还要对工程验收结果加以记录,并且还要根据规定将一些有关影响资料加以保留。有些基桩没有办法处理,要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责任对象,这样才会方便日后对其进行总结。

结 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时,建筑的质量会受到桩基础所影响。可是现在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对建筑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具体施工时一定要对桩基础加以考虑,并且要应用科学的施工方式,一定要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政宇,苏锦刚.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8):631-631.

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工程管理;电力建设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101―02

电力建设企业是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指发电、输配电、供用电设备设施的建设及安装企业。电力建设企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生产经营程序化程度高、操作规范严密、安全第一和牵涉国计民生等诸多特点。因此,必然要求电力建设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深厚、懂技术、善于管理等素质。显然,建设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协调性高的高质量的电力发供电企业,没有大批既懂建设安装知识,又懂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和电力生产建设知识的人才,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艰巨的任务的。这就给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电力建设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

1.1电力建设企业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电力建设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专业性强,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目前很多新建电厂或企业的自备电厂,聘用人才时最看重的是实际工作经验与面对实际工作的应用能力。而目前多数院校毕业的学生难以达到要求,多数学生仍然是理论知识胜于实际能力。从工程院校的角度看,缺乏与企业的内在联系,缺乏开放的办学机制,校企合作面临诸多困难,学生很难得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因此,学生从步入工作岗位到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管理者,需要很长的适应期,而发展成为优秀的企业核心管理骨干,难度就更大。因此,工程教育需要改革,需要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实训环境,政府、社会要给予政策机制的支持与鼓励。

1.2电力建设企业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拓展性”人才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电力建设企业管理人才质量的提高滞后于电力企业的实践要求,因为对一些新环境下产生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学习和运用,电力企业往往快于高校。因此毕业生的管理创新能力往往不足,需要投资,进行必要的培训。而规模较小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一般无力做到。因此面向电力建设企业的工程管理专业应以面向电力建设市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

2依托电力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沈阳工程学院是一所新升本科院校,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基本上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学院秉承“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办学理念,初步形成了具有行业优势的学科体系,围绕能源和电力产业链,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以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

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充分依托电力学科的优势,遵循“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工程背景的现代管理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管理人才的人才”目标定位,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具体说,以面向电力建设工程领域为主,涵盖工程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一是按照“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较宽厚的专业技术基础,扎实有效的实践训练体系,适用对口、技术含量高的方向”的基本思路,确定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结构框架。

二是贯彻差异化教育理念。以为指导,在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实施“差异化战略”,培养目标与国家注册师接轨,积极寻求并培养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增强方案的实用性。

三是突出我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国家注册师的考试要求接轨,开设其它监理、咨询等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和从业喜好选择考取监理工程师、建造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

四是设置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方向。由于我院电力行业的背景,与电力行业密切相关的电力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必将成为学生就业的新领域。工程管理专业应充分依托电力行业的优势,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培养符合电力建设行业需求的电力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因此,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特色优势,设置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方向。

五是重视实践环节教学基地建立,对实践教学的基本建设进行重新规划。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校内就能接触和了解实际用人单位的职业环境。根据实际情况,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加强与电力建设企业、其他单位的合作,积极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构建依托电力建设行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式过程中,贯彻“以工程科学为基础,以实践性、综合性教学内容为主干,以电力建设行业需求为依据”的原则,实现“培养工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据此,我们对工程管理专业过去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并相应制订了新的培养方案的原则。

一是拓宽专业口径,建立“按学科大类统一基础、按专业模块分流”的教学体系。

二是围绕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轻素质培养的状况,对课程设置进行精简、整合和优化,建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培养方案。

三是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所有课程按照学分制培养,构建多个专业方向模块,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

四是健全教学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实施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提供保证。

在此基础上,学院在构建依托电力建设企业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时,采取了以下有针对性的措施。

3.1全面修订完善依托电力建设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专业口径要宽、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要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强、综合素质要高的要求,采用上下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方式全面修订了培养计划,统一规划、统一要求,实施不同专业模块的教学。

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和“加强基础、强化实践、面向行业”的思路,本着“削枝强干,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合理衔接,精讲多练,培养能力”的原则,突出了重点骨干课程,增添了综合训练实践环节和人文社科知识等课程。经过调整,专业理论教学时数控制在2100学时、180学分以内。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也由原来的不超过30周提高到40多周,增加了综合训练实践环节。

全面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取消升留级制度,实行重修重考、滚动淘汰、弹性学制、主辅修制等多种适合学生特点的较为灵活的管理体制。学院还建立了完善的教学工作评估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督导、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学生评教、事故档案等制度,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

采取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开展校际联合与合作等方式,积极与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推动教学工作开展。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导师制”,组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高年级学生中因材施教,参与老师的科研、教研等工作,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修订后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体现在:

一是课程体系。从决策、可行性研究、施工到项目竣工后评价整个工程管理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新的课程体系中都有所体现,课程体系侧重于管理和技术平台。

二是实践环节。专业方向模块课,按照对应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能力培养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实验室里,利用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软件对工程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模拟。二是学生到施工一线直接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并结合具体工作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任务。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安排到建筑工地实习,以熟悉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是模块课程。专业课程分模块教学,开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专业课程,如: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电力设备概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电力设备实训等课程。依托我院的电力行业优势,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使课程具有针对性。按照职业能力要求,从职业资格认证角度,安排建筑工程招投标理论与实务、工程造价审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实训等课程,以增加岗位就业竞争力。

四是能力培养。以能力训练为轴心,采用“大平台+小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大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增加专业课门数,文理渗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2进一步推进适应电力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及综合运用能力。

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班导师。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课,辅修等事宜;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与老师的教研、科研。

对于电力行业管理类专业课程,通过案例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通过案例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一两名或更多教师共同参与同一课程的教学,这些教师本身都具有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并各有所长,因而能给学生更实际、更丰富的知识。

此外,针对某些课程,我们还取消了传统的考试、考查考核方式,建立了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方法。

3.3加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以电力企业为重点建设实践创新基地

(1)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平台。

学校注重把自身融入电力建设行业和企业之中,把电力建设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校,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为此,我们大力提倡开门办学,培育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积极主动地与电力企业联系,建设了辽宁省电力公司第一电建公司等十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增加更多的生产实践的岗位。

(2)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尽可能做到结合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设计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学生进行1年左右的生产性实训。邀请电力建设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企业共同“定岗位、定能力、定课程、定模块、定体系”,体现工学

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3)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着力点。我们适度调整课堂教学的学分学时,增加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活动时间,并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把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构建了包括专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论文(设计)、创新活动、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年贯通不断线。同时,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减少验证性实践,提高创新性、综合性实验比例,注重实习前的教育和实习后的总结,突出职业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

4结语

总结几年来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为,面向电力建设领域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从遵从以下三个要求:

打牢“基础”。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有牢固的工程技术基础,能胜任一般技术性工作。尤其是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工程管理及相关的学科知识,使学生在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经济与管理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这样才能有较大的专业发展空间。

强调“实务”。工程管理是应用型的交叉工程学科,既强调理论研究,更重视工程建设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工程建设实施的科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因此,工程管理专业以综合素质见长,同时又要有自己独有的看家本领,否则,专业没有生命力。

重视“拓展”。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要求我们设置的课程体系和内容,除立足于电力工程建设服务领域外,还要兼顾相邻领域业务工作的内容。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工程管理 应用型 技能培养

工程管理专业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其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从专业范围、开办学校、招生人数、从业教师数量、专业文献资料收藏等各个方面来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较宽的知识面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是到企业从事施工、管理等工作。

一、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内容

工程管理专业技能包括技术、经济、法律、管理以及通识技能。

1.技术技能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投影原理及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地使用AutoCAD进行工程制图,会绘制简单民用建筑的平、立、剖面图,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计算。其次,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工程测量仪器,能够掌握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变形观测的野外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另外还要熟悉建筑材料的主要品种,能够进行建筑材料性能试验;并且掌握建筑结构知识与建筑施工技术,掌握现行的主要规范,能够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能够完成现场的施工组织、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料管理等任务。

2.经济技能

需要掌握工程经济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而掌握工程经济中的重要知识点,即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的工程评价(含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环境评价)及工程后评价。

3.法律技能

熟悉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具有诉讼、仲裁的一般理论知识,能够就工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法律建议。

二、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诸因素高度集成的综合性教学活动。为了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应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把专业课程分为体验型、研究型、辩论型、案例型、咨询型、参与型、再现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放映录像、设置案例、题目辩论、课堂实践等多种形式,先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对学生就业技能的要求,然后提出问题(训练型题目),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和工具来解决问题。

2.建设工程管理实验室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已有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突出重点,建设有特色的工程管理实验室。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而且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性教学和工程实践应相互交叉、互相渗透,有机结合,这样使实践教学更体现工程特点,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4.建设课程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建设是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创新技能,可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例如,以百色学院东合校区为测区,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测量》的校内实习基地。当前,我校澄碧校区将要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也是一个较好的机会。

5.提高教师的技能素质

从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属于高端科研层次,着力于工程建设前沿课题的研究;另一层次要求教师应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两个层次的结构比例根据学校的定位不同而不同,对于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应重视“双师型”(教师、执业工程师)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中进行工程实践,以增强工程意识和工程经验,并能够把工程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中去,传授给学生。教师可以亲自了解社会需求以及课堂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专项技能训练。

三、结语

百色学院作为一所刚完成转型的地方院校,在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办学理念、办学经验等方面还处在积极的探索和试验阶段,这与百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因此,我校从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角度出发,研究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对策,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尽量做到“量体裁衣”。

(基金项目:广州大学――百色学院合作科学研究项目(GBK2010005))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制)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徐业滨.对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57~59.

[3]王进.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1~62.

[4]郭志涛.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08.(3):152~156.

篇5

关键词:工程管理;问题产生;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设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单位方面的问题

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经常采取一些不合理或非法的手段,来设法拿到工程。施工中有的偷工减料以获取暴利。综合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施工企业没有经营许可证或者本身不具备承包资质而出现越级承包、不合法挂靠,或者转包以及不合法分包;采取的竞争手段不够光明正大,为了达到目的,不计后果,采用压价行贿等违反法律的手段承包工程;为获得更高的利润,不顾后果,将成本压低,私下和设计人员串通,或者企业自己乱改设计,所用的材料都是劣质品,更有甚者直接偷工减料;对于职工不按技术规范操作听之任之,以至于工程粗制滥造,出现“豆腐渣”工程;在工程竣工验收中弄虚作假,将工程质量缺陷掩盖;提供的保证资料不具备真实性;私找乱雇,工程队伍素质低下,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不按照规范施工。

1.2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

建筑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大多都认为是在施工方面出现了问题,殊不知一些问题的发生是因为设计的不到位导致的。现在工程的设计基本上都是实行“包干”制,谁的活谁干,承包工程者也负责工程设计,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使其他相关专业熟练的设计人员无法融入到设计任务中,这样就导致单位的设计优势无法体现,也不能实现专业的互补。另外,负责设计监督的部门也不是进行实时监控,只是每年进行抽检,因此,就会有很多漏检项目,为以后由设计而产生的事故留下隐患。

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使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变更过于频繁,导致建设成本不断增加,严重的甚至影响工程的预期效果。

1.3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

在有些情况下,建设单位并非完全的法人,而是归属于其上级部门,因此,在使用建设资金、选择施工单位和建设标准的时候,经常会受到其上级部门的影响,没有办法独立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另外,一些建设单位的责任机制不完善,只顾实现所谓的高标准、低造价和工期短,这些都是影响建设工程管理的因素。

1.4工程质量监督、监理系统不完善

在我国,建委质量监督站是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监站工作体制逐渐有一些问题出现,大概有下面三个方面:

(1)随着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大量增加,而质量监督部门人员有限,致使监管力度大幅下降。

(2)建筑工程监理部门属于行政监督的范畴,这种的工作性质很容易导致滋生和腐败的产生。

(3)现在某些质监部门政企不分,搞实体以达到其赚钱的目的,他们有的搞监理公司,有的弄实验室,强制试块检验一定得在他们办的实体公司进行,这样质监部门在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的同时,又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质监部门的公平、公正性就不能保证了,同时也影响了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

1.5劳动力市场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在我国工作的6500万建筑人员中,农民工大约4800万,也就说明在我国施工企业最前端的工作人员中,大部分是没进行过技术培训就上岗工作的农民工。对他们的技能、质量、安全意识培训缺乏,虽然他们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但因为没有专业技术指导,经常因为违规操作而产生很多的次品,这样就导致工程事故增多,工程质量会因此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技术工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又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有些低技能和经验不足的人趁机滥竽充数,混入技术或管理人员的队伍中,错误的指导和施工,导致工程施工和管理出现问题。

2实施建设工程管理的解决对策

2.1对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监管、约束

加大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质量及安全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约保险制。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并将动态管理进行落实,使得进入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企业都具备工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资质,其技术水平和管理素质能够符合不同工程规模和技术管理等级的要求,这是判断企业综合水平是否达标的主要依据。无论何时都要重视工程管理过程的控制,对于按考评标准被淘汰的企业或者通过考评而降级的企业以及需要停业整顿的企业,要严格执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全员培训上岗制度。

2.2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者的审查

根据相关人员对有关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发现大约40%的工程质量事故都是因为设计发生的。由此可见,对设计单位及设计者的资格加强审查十分重要。同时,对设计方案的审核也要加强,保证设计方案满足防火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严格实行设计质量内部审查制、专业之间会审和会签制度,彻底改变现在审核设计走过场,工种之间相互撞车及设计的粗略过于简单等状况。实行设计质量事故经济赔偿责任制,特别是指定的工程设备和工程材料的质量由设计单位负全责。禁止出让图章和不合法设计,对业余的设计有效限制,强化到现场设计的服务制度。还要建议设计质量的监督部门,对设计质量的监督工作加大力度,将质量隐患在设计阶段就消除掉。项目的设计概算,由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审计机关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社会中介机构组织评审。根据设计方案,以核定的工程量为基础,依据国家适时的取费标准,参考本地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预算。

2.3规范业主的行为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就是说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对工程质量负责。但是,事实上,我们发现当工程真的出现质量问题时,哪一个部门都不会主动承担责任,而是相互推脱,造成了共同负责建筑,共同不负责任的现状。所以,现在有必要建立一个由建设单位为主要责任人的负责制,用来承担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责任。

2.4加快推行建设监理制的步伐,完善配套措施

监理制的推出有利于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公正客观的监督,对质量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需要对监理制加快推行,使建设工程监理地位得到提高。还要完善与其相配套的措施,要用法制对监理的考核加强约束,实行质量追究赔偿制度。项目如果由质量监理人员签了字,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要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并记入其本人档案,作为考评其工作的依据。同时,对监理人员资质要加强审查,对那些、利用职权受贿和严重失职的监理人员,要及时取消其作为监理的资格并追究其责任。

2.5加强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直接监管

政府应通过立法、建制等方式构造适合建设工程市场运行的规则,并对工程项目实施具体的质量监督。随着建筑工程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工程质量的监督实现了有法可依和依法执监。尤其是在建设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应根据监督部门职能和角色的变化,发掘新思路,深化改革,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2.6推进工程领域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2.6.1建立建筑劳务培训教育基地教育培训分两方面进行,一是对建筑工程基础知识、质量和安全的基本要求进行强制性培训;二是进行技术工人等级培训的自愿性培训。

2.6.2建立劳务交易中心,进行有序管理

政府需要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劳务队伍实施优质优价、高级高价。对社会信誉好、质量业绩高的劳务队伍、技术等级高的技术工人给予高价格、高工资;规范劳务承包行为,杜绝无合同上岗。

3.结论

为了减少建设工程管理事故的发生,施工企业要严把质量关,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树立牢固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逐步完善建设工程管理机

制,使得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QMS、EMS、OHSMS标准,建立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并保证持续有效地运行,才能保证安全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合同管理;建筑合同;工程合同

1、合同管理的特征

1.1合同主体的严格性

《建筑法》要求工程承包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承包人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设备和完成的建设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

1.2合同标的的特殊性

就建设工程合同的总体来看,其标的只能是建设工程而不能是一般的加工定做产品。

1.3合同履行期限的长期性

由于结构复杂、体积大、建筑材料类型多、工程量大,它的合同履行期限都较长;由于建设工程投资多,风险大,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一般都需要较长的准备期;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还可能因为不可抗力、工程变更等原因导致合同期限顺延。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合同履行的长期性。

1.4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的行政性

建设合同的订立要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国家批准的投资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订立。建设工程必须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人,承包人不得超越资质等级承包工程,否者将受到行政处罚。

2、合同管理的作用

2.1合同分配工作任务,项目目标和计划的落实是通过合同实现的

2.2合同确定了项目的组织关系,它规定项目参与各方的经济责权利关系和工作的分配情况,确定工程项目的各种管理职能和程序。

2.3合同作为工程项目任务委托和承接的法律依据,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

2.4合同和它的法律约束力是合同施工和管理的要求和保证,同时又是强有力的项目控制手段。

2.5合同是工程过程中双方争执解决的依据。

3、合同管理的任务

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的要求,运用计划、评审、控制、协调等手段,促进当事人依法签订、履行、变更合同和承担违约责任,减少和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制止利用合同进行违法行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4、合同管理的问题

4.1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和管理人才

大多数建筑项目没有设立专职的合同管理部门和人员,仅仅将合同管理职能分解为施工技术、计划经营、财务等几大部门分别进行管理,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和监控。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4.2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合同管理手段落后

5、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有效地实施工程合同管理,针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5.1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培养一支具备合同业务基础知识、施工专业技术知识、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开拓进取的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合同管理工作。企业应组织合同管理人员系统学习合同管理知识、工程管理知识、法律制度和计算机技术,鼓励专业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及技术职称考试,提高专业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引导专业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管理,促使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5.2 严格分包审批,完善分包管理

对于分包队伍的选择,一定要完善分包申请审批手续,广泛选择投标单位。招标过程要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严格审查分包队伍的资质、业绩、人员条件是否符合招标工程的需求,以往履约记录是否良好。加强分包管理,应以合同管理为主线,严格规章制度,确保分包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分包合同的全面履行。

5.3 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合同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有关人员应及时办理有关合同变更,签证确认等手续,及时向业主收取工程款,避免和减少施工企业呆账、坏账的产生,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为企业经营生产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资金的回收率达到一定指标的项目部,给予奖励,从而调动合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一、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在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建设工程法规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土建类专业基础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的课程体系构架中处于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对建设工程法规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未来职业操守的形成、职业发展的取向、专业能力的塑造,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理论性强,高职学生厌学情绪大,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改革上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不完善

建设工程法规调整的对象是纵向的行政管理关系和横向的经济协作关系。从调整的对象来看,建设工程法规既有行政法内容,也有民法内容。因此,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在内容选取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为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监理法规、民法行政法基础知识、诉讼法等为辅。

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土建行业规范、技术规范的修订,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前的课程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新的变化。同时,现行的教学内容侧重于法律法规理论知识,缺乏建筑行业专业的法律实务内容。

2.教学方法单一

纵观土建类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和学生互动少,课堂气氛单调沉闷,无法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土建类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的需要,应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3.教学资源贫乏

建设工程法规虽然是一门土建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土建类高职院校并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课程资源建设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各专业主干课程逐步实现了网络化、视频化,而建设工程法规这门课程的教学资源非常有限,主要是教材、课程标准、教案等,更谈不上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三、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改革的思路

1.优化教学内容

(1)修订课程标准,明确教学内容。建设工程法规是土建类专业均开设的一门课程。土建类专业包括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交通工程等。各专业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及专业标准,修订建设工程法规的课程标准,确定适合各专业的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内容。

(2)关注最新行业法规的调整,更新教学内容。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修改及废止成为常态。教师应多关注国家最新行业法律法规的调整,将调整的内容及时纳入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如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的规定与修改前的规定是不一致的,教师在教学中讲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时就应更新教学内容。

(3)引入专业法律实务,新增教学内容。建设工程法规以往的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法律知识的讲解,基本上是法条的堆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土建类专业的法律实务引入课堂,设计项目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法律理论知识,就建设工程项目中发生的法律纠纷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构建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方法体系

(1)主线――案例教学法。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以案例教学法为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将案例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首先,教师在讲解法律理论知识之前,可以将案例抛出,引导学生思考;其次,教师给学生讲解法律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讨论;再次,教师要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案例分析方案,引导学生归纳;最后,教师公布权威的案例分析方案,引导学生总结。

(2)构建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方法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应用案例教学这一方法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构建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方法体系,以此来提高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教师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结合讲授法、角色辩论法、头脑风暴法、情境演绎法、实景观摩法等教学方法,形成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

3.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1)完成传统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传统教学资料一般指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教具以及辅助教学资料等。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库,首先要实现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教具以及辅助教学资料的信息化,即完成电子教材、电子课程标准、电子授课计划、电子教案、三维或四维立体化教具以及电子辅助教学资料的编制。

(2)优化PPT课件的制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的发展,运用多媒体上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现在通用的多媒体课件形式就是PPT。制作PPT课件是当前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但并不代表所有教师都能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功效,给学生最直观、最有画面感的视觉冲击,PPT课件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3)制作网络视频课。教师要在完成课堂授课任务的前提下,完成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网络视频化,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满足学生课后学习的需要,真正实现学生所期待的线上线下学习。教师可以边上课边录课,也可以借用学校的录播室录课,还可以采用相关软件录屏,完成课程的视频化。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利用世界大学城这样的网络平台,将自己的视频课上传,真正实现了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网络视频化。

(4)建立试题库。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建立配套的试题库,满足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需要。试题库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知识的难度、广度和延伸度。因此,在试题库的题型上,要与国考、省考接轨;在试题库的内容上,综合历年国考、省考的相关法规试题;同时还要尽可能收集更多的工程纠纷案例,建成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库。

(5)利用世界大学城、QQ、微信等网络平台,实现在线互动答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世界大学城、QQ、微信等网络平台为教育者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提供了平台。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世界大学城、QQ、微信等网络平台,实现课后在线互动答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0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展开大规模工业建设,电力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一直被列为发展的重点。我国电力建设主体呈现“南水北火”的布局,因北方地区针水资源缺乏、煤资源丰富,除沿黄河流域为主开发水电外,大部分地域实行的是规模化火电建设。在建设初期,由于缺乏热电建设经验,未建立科学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体系,造成基建计划得不到落实、热负荷规划与实际偏差过大,致使电厂不能按照规划正常运营,经济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对项目管理,国外从60年代开始重视其研究,并逐步发展完善应用到各领域,尤其在建设工程领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形成了多种项目管理的体系。而我国对项目管理系统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采取招标的方式引入并实行项目管理—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鲁布格水电站饮水导流工程中。基于鲁布格水电站工程的成功经验,国家开始积极进行推广,我国大型电力建设工程开始普遍实行项目管理,如二滩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建设等都采用了这一有效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临时筹建项目部的整体素质不够高

管理人员及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投资效益观念淡薄、缺乏施工合同意识,缺少控制造价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造成设备订货时价格假象控制在概算内,而许多随主机供应的附属设备没有在合同中加以明确,最后则要重新订货采购,结果往往大大突破控制价。

2.2 在整个业务管理流程中,电力工程管理不完善

在整个业务管理流程中,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是关键,既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公司内部与用户电力工程有关的部门有业务部、工程管理部和财务部。财务部负责各用户收取技术咨询费、工程款,向施工单位拨付工程款和向供应商拨付材料款和设备款,作用是十分明确的。其余的两个部门则在电力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分别担当各自的职责,这就出现部门间多次的交接,交接多了会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进展。

2.3 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尚有欠缺和不完善之处如在工程施工结束进行验收后,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决算,并经审核后才能向用户收取工程余款和向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支付余款。但是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就存在着问题与违规操作!

3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

3.1 施工项目的管理者

即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是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是企业法人代表在承包的建设工程项目上的委托人。项目经理必须具备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能力。项目经理的存在明确各管理部门与建设部门的职责,各项目法人单位人员主动协调,为项目建设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项目经理对整个施工环节来说是龙头,是核心,其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项目的好坏与否。

3.2 施工部门的相互协调是施工管理的前提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四控两管一协调”。其中,“一协调”管理是指和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参建各方,如业主、监理、承包商之间,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外部条件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管理。“协调”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存在施工建设单位、材料供应商、供电部门和单位等多部门间多次的交接,交接多了会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进展进度,因此必须建立正规高效的电力工程管理流程,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工作,这也是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3.3 施工管理的重点——三个基本要素“工期、质量、成本”

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来说,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的管理目标,应对目标三要素分别进行分析,发现各自的影响因素,找到控制的方法和途径。抓住了这三要素就等于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纲、就把握住了施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任何准备和变动都围绕这三点进行,就可以使得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工程档案管理等多个板块协调有目标、有中心的进行。要把握和处理好工期,质量和成本这三者的关系,质量是根本是前提,工期是重点是核心,成本是目标是落脚点,将这三者的要求贯穿在整个施工管理中,是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加快建设速度,高质量、高功效、低消耗,保证安全施工的核心工作的关键点。

3.4 施工管理的动力——注重科技创新

在现实的电力工程中,很多施工团队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不谋求科技创新,在原有的技术水平上不停的“炒现饭”,甚至不假思索的跟着前人走老路,甚至沿袭旧人的不好的习俗,我认为在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基础上,必须要在施工团队中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一个创新的施工管理理念,一种创新的施工科技手段不仅对工程项目管理和一个企业的生存周期极为重要,也是提高国内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实现与国际电力工程接轨的重要前提。

4 针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管理意识,规范管理行为,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我们狠抓“工艺质量革命”,以质量求生存,以精品闯市场。树立全员精品意识,以工程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以实现机组达标投产为基本要求,在施工质量、工艺水平、文明施工、机组投产水平方面达到全优。

(2)专业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许多要求,主要是进度控制,同时也可以进行费用控制和资源管理。特别是软件可以将进度、资源、资源限量和资源平衡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进度计划可以是基于要完成的工程量/工作量并结合施工承包商的人、材、机资源而制定出来的、定量的、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人、财、物的投入等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可行的、科学合理的应用规划和管理方法,对于切实用好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做好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3)在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及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例如投资效益观念淡薄、缺少控制造价方面的基础知识,将导致工程的实际造价大大超过预算和控制价,或由于不能合理统筹安排,导致各部门不能协调工作、工作效率不高等现象。提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水平和劳务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任何技术、管理手段都是虚的,只有管理者是实的、是活的,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施工人员具有应具备的素质,才能使整个工程高效、有秩序、有计划的进行,这是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前提条件。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科学,不断地探索管理的新思路,探寻更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是每个电力工程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及技术标准,保证施工优质,在激烈竞争的电建市场中,使企业能很好地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东昊.如何加强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

[2]马骏等.浅谈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认识[J].机电信息,2010(7)

[3]王玉华.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09,(5): 201-202

[4]方敬韬,赵勇,商振.论加强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管理论丛与技术研究专刊:85-86

篇9

[关键词]工程建设 监督 监理 协调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88-0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此过程中,工程建设中的弊病也不断显现。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建设监理制度。监理制度的实行给工程建设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工程建设在工程质量、规范建筑行业方面受到了法律、法规的有效制约和监督。监理制度的实行对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和制约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建设监理行业还存在着人员素质、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不足,我国的监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工程监理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建设监理体制还不够规范和完善,在监理机制方面还没有完成市场经济的转型。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经济发展形势,国外的监理企业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我国的建设监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是对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和建设监理人员的严竣考验。然而我国的监理行为从发生到发展,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机制,建设监理体制还不够规范和完善。这样也使得我国的建设监理在国际市场中还不具备足够强劲的竞争实力。

其次,我国的监理范围还很狭窄,不够全面,还需长期的实践来进一步拓展。

目前我国的工程监理还停留在施工监理阶段,还没有真正的设计监理。(设计监理即在设计阶段对设计项目进行监理,以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功能、时间等目标满足业主的要求)只有市政工程和楼房的建筑工程中有施工图审查程序,这并不是真正的设计监理,只相当于一种变通的设计阶段的工程监理,只实现了程序性的工程监理。

再次,我国的监理队伍素质整体偏低,监理人员不够稳定,流动性较大,使得监理队伍内部相对混乱。

我国大部分的监理企业都是股东和雇员的关系,除了在各企业执业的监理工程师相对固定外,其他监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甚至存在着转包监理业务和挂靠监理单位的现象,承揽方式很杂,承接人员也很乱,使得监理责任不能落实,监理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最后,参建各单位对工程监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监理人员不能准确定位。

监理是建设工程市场中的三大主体之一,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等方面的作用都不容小觑。但在施工过程中,对监理不重视的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甚至有些人认为监理可有可无,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还有一些施工单位把监督员当成是自己公司的质检员,工程未进行自检就直接向现场经理报验。因此业主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监理人员,使监理人员的工作失去了独立性、公平性、原则性和科学性。

尽管我国的监理制度和监理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但却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了监理的法律地位。所谓建筑工程监理,就是单位依据合同,在建设单位授权的范围内,就是对工程的建设者和施工者进行质量、进度、程序等方面的监督,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服务宗旨履行监理职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竣工。

首先,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可以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建设工程监理深入到了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以确保参建各方都按照法律和规章来执行,避免违规现象的出现和发生。

其次,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可以提高建设工程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监理工作可以使项目投资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投资方向,还可以使投资更符合市场需求,有效地避免决策失误,给建设工程利益最大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有效地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监理对建筑材料的监管,使工程建设有了坚实的基础。

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作为一名合格的监理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要有对监理流程的严格执行的责任心,最后还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灵活处理各方关系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监理的使命,才能发挥监理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燕.建筑工程监理从入门到精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建筑教育协会.监理员专业基础知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周国恩.工程监理概论(周国恩).化学工业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公路工程;内业;资料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内业资料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真实记录,是该公路工程质量检验的记录和评定结果,是交工验收及质量评价的依据,也是施工过程中指导性、程序性和方法性的文件。内业资料至少应具备三条属性:即原始性、真实性和合法性。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 2004),它主要包括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和签认的(必要时需经设计或业主批准和签认的)以下六个内容:1)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结果;2)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3)地基处理、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大桥、隧道施工监控资料;4)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图表;5) 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影响分析;6)施工过程中如发生质量事故,经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认可证明文件等。

建设部《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规定单位工程竣工的施工技术资料规定项目如下:1)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2)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记录;3)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出厂质量证明和试(检)验报告; 4)施工试验报告;5)施工记录;6)测量复检记录;7)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9)使用功能试验记录;10)设计变更洽商记录;11)竣工图;12)竣工验收单;13)工程竣工质量核验证书,以上均包括文字和相关的声像资料。

1 加强领导重视

当前的公路工程施工中要求内业资料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没有内业资料的分部或分项工程不予交验,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内业资料的及时性,可是内业资料整理滞后于工程建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程度。因此只有加强单位领导的重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警觉性,才能做到内业资料“准确、齐全、及时、完整”的要求。

2 规范工程内业资料填写

工程内业资料是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程交(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工程质量评定时,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施工资料和图表:监理单位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监理资料。但在不同的公路工程项目中,内业表格形式不完全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内业资料的填报程序进行规范,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和《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的有关要求,并在两本规范提供的表格的基础上,对分项的内业表格的形式、填写方法、装订和归档方法进行详细规定并给出示例外,还应对监理的签认用语和签认程序加以规范和统一,使之成为内业资料管理规范的教材,从而实现内业资料管理上的统一。

3 认真检查,严格要求

系统详实的内业资料是工程管理的依据,是指导施工的有力工具。内业资料要求全面和真实,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加强单位领导重视外,还要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使其在检查时充分的发挥应有的作用。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定期检查的同时,经常性的进行不定期抽查,需要时还要进行专项检查,按照内业资料整理的要求,逐项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必须予以完善,影响工程质量评定公正性的要剔除,问题严重的坚决不予鉴定验收。技术资料的检查必须根据各单位的工程具体情况参照有关图纸(包括设计变更)及标准逐一检查每项的内容,具体包括:对工程所用主要材料技术资料的检查;“两块”试验报告的检查;隐蔽工程记录的检查;管理性技术资料的检查。

4 重视档案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内业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内业资料的基本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对工程相关人员进行内业资料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操作的基本要求进行培训。此外,内业资料员应注意平时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熟悉和掌握内业资料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技能,研究科学的管理方法。同时也要学习工程建设的专业知识,努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而且要熟悉和掌握建筑施工中各个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和主要工作程序,努力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杜绝施工过程中不规范的原始资料和文件出现。确保一流的工程、一流的竣工档案资料质量。

5 内业资料档案化

高度重视和加强档案资料的基本常识宣传教育工作,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档案基础知识和施工过程中原始资料签证的基本要求进行培训,使之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档案意识并熟悉档案业务。严格档案管理办法,使其走向制度化,用制度约束行为。内业资料随着工程的进展,随时整理,及时归档,工程管理档案、合同管理档案等,分门别类,专门保管。只有加强工程建设各阶段档案资料的有序管理,才能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及图纸内容的准确、齐全、规范,才能保证施工技术资料记录齐全、签署完备,原材料质量保证资料真实可靠。严肃归档制度,工程资料的归档工作是合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合同文件的要求对内业资料存档要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存档要求的一律拒收,并要求限期完善,确保工程资料真实性和准确性,发挥其凭证作用。工程结束后按要求移交归属单位统一归档。

6 坚持科技创新

提高内业资料整理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吸收、引进新技术、新办法,不断更新自身的资料管理方式,寻找更好的资料管理模式,拓展资料管理空间,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资料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资料管理的水平。

7 内业资料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归档的工程文件应为原件,不得使用复印件和复印的表格填写工程资料。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或激光打印机打印,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 A4 幅(297*210mm)。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齐全。签字人必须是经有关部门批准上岗的人员。所有的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工程文件的页边距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保证有效装订。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