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管理知识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能源管理知识培训

篇1

关键词:相关人群;急救知识;技能;考核

院前急救是指对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急救,是指第一目击者在现场对伤病员进行现场急救处理。一般来说,院前急救主要有医师、护士以及司机等主要成员,由此组成的急救小组是急救的核心,而心肺复苏急救更是院前急救的重要工作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衡量着急救的水平[1]。同时,院前急救也是急救链中的重要环节,在遇到意外伤害或突发病时,能否第一时间予以科学救治,是这场生死之战的决胜关键。我国由于院前急救起步较晚,一些相关医学专业人员的急救理论和技术操作素质尚属于低水平,普通老百姓也因受教育程度、地理环境、年龄层次的不同掌握急救知识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此次调查研究就是在对相关人群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后,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来提高群众、相关医务人员、医务人员的院前急救水平和能力,从而达到自救互救的效果和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意抽选暨阳社区居民200例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居民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0例,专科学历30例,高中学历20例,初中及以下学历30例,平均年龄38.8岁。实验组100例居民中男性38例,女性62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18例,专科学历40例,高中学历25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7例,平均年龄34岁。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

1.2方法 2014年1月10日分别对社区居民和医学院校的两组人员(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为期一天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上午8∶00~11∶00,下午2∶00~4∶00,共12学时。培训内容:从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入手,循序渐进:①与急救医疗机构联系的方法(如何拨打120电话);②初级心肺复苏技术: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③创伤四大救护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④常见意外伤害如气管异物、溺水、触电、烧烫伤等的急救常识。实验组北苑社区居民和医学院校中的人员在培训结束后逐一进行了考核打分登记,对照组中没有。实验组的人员在2014年5月和9月还进行了一次相同内容的培训考核打分,对照组人员没有参加培训。在2014年12月对两组人群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次大测验,大摸底。

1.3结论 实验组人员急救知识测验平均得分81.5分,而对照组人员平均得分60.8分,结果显示:只有对相关人群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不定期进行多次培训考核打分,这样才能使他们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并学以致用。

2 分析相关人群掌握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不足的原因

2.1群众对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意识不够 有很多群众认为救护伤员是医护人员的事,与己无关。部分社区居民认为学习急救知识难度大,即使掌握了也不能保证救活被救者,而且还有可能承担实施操作带来的后果,因此不愿学,学了也不愿去“救”。

2.2医护师资力量不够 目前我国缺乏固定的培训机构和培训模式,专业、高水准急救医护人员较少,且都是兼职培训的志愿,大部分都在单位一线参加“倒班”,没有建立专门的医护师资人员和队伍。

2.3培训方法和内容有待加强 目前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心肺复苏和创伤急救,较少涉及如其它中毒、中暑、灾害事故、常见急症的家庭急救等知识,培训内容与方法相对单一片面。

2.4国家对院前急救事业重视不够 现在全国普遍存在急救人员配备少,抢救设备数量不够,监护型救护车少,经费投入不足,使之应急工作能力跟不上需求,造成我国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质量较低。

3 讨论

3.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急救意识 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群众、相关人群急救知识培训工作,开展广泛而持久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通过报刊、杂志、宣传栏、发放自救互救常识手册等,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众对急救知识的重视,营造全社会支持急救普及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3.2加强院前急救技术培训制度化,完善机制 相关部门应制定和出台相关人群院前急救培训和复训制度,并将培训成绩与特殊人群的岗位入职、升职挂钩。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设立专款专用制度。完善的制度对提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意义重大[2]。

3.3建立培训基地,完善培训器材 依托院校、红十会、急救中心等建立培训基地,添置相关急救教学器材,为落实培训制度提供保障。

3.4建立统一可行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培训模式[3-4]。尝试将复训落实在一些相关人群如:警察、司机、消防人员、老师、救生员、导游等人群。

3.5改进培训内容,统一培训教材 完善和修订急救知识培训教材,内容要全面,以便科学、规范地做好培训工作。适当简化培训方法,因人施教,使非专业人员易于接受、理解、记忆,增加受训人员学习兴趣,降低培训难度,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3.6完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施救 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急救法规,通过法律保护公民拥有急救的权利与义务,每个公民都可以义务参与救护工作。法律还应对急救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范围给予相应规定。同时将急救法规内容纳入急救知识培训中,增强施救者的法律意识,避免因惧怕承担责任而放弃施救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宗毅,刘风.开展院前心肺复苏培训的必要性及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11):321-322.

[2]向英陆洲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现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6):94-96.

篇2

(洪泽县统计局,江苏 洪泽 223100)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企业的高度关注,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企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企业能源统计工作不仅可以体现出企业能源消费的状况,而且又是企业提高能源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能源统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100-01

一、现阶段能源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能源统计工作的范围偏小

现行的能源统计制度仅仅是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费与使用情况,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以及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等能源消耗没有建立能源统计调查估算或方法制度。虽然当前大规模以上工业的能源消耗占全社会的能耗的九成以上,但对其他专业的能源统计工作还处于统计加估计工作。

2.能源统计调查体系不健全,存在高估和低估现象

能源消耗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涉及到千家万户。当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统计比较健全,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的能耗统计体系尚未建立,很多行业都没有能源统计这一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能源利用形式不断出现,如太阳能、风能等,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应用。

3.能源统计力量比较薄弱

统计部门从事能源统计的人员太少,在县(市、区)统计部门中,绝大多数无专职人员从事能源统计工作。这很不利于统计工作的全面发展,而基层企业基本上无专职的统计人员,一般由会计代为统计,人员不固定,变动比较频繁。能源统计队伍的不稳定,也导致能源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因此,需要具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此外,随着人们对新能源的重视,能源统计需要增加新的统计内容和统计数据。不少边远地区的能源使用项目,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利用,有关数据很难收集,所以必须采用合适的能源统计估算方法,获得较为可信的数据。

二、提升企业能源统计工作质量的对策

1.提高企业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世界各国都在提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绿色发展。企业能源统计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制定生产计划,通过节能减排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了贡献。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能源统计工作,不断提高对能源统计工作的认识。对油气资源的开采,以往绝大多数煤层气都是直接排空,未能对其有效地开发利用,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污染环境,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企业要加强对能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联产品(如伴生气)和生产过程废气、废水、废弃物等的收集和处理,并且要统计能源清洁生产相关的收集和处理率;要进行能源消耗的相关统计,关注我国能源消耗过程中CO2排放总量、人均CO2排放量、万元GDP产值CO2排放量以及能源消耗过程中二氧化硫等其他污染气体、有毒粉尘等的排放指标和对这些有害物的处理率。

2.构建与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

传统企业能源统计数据种类、范围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导致能源统计制度的操作性较差。统计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适应企业进行能源管理的需要,完善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能源统计指标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现状以及发展需求来制定,并且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反映企业内部能源消耗的水平和趋势,为企业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提供科学的数据。

3.加强企业能源统计管理

企业能源统计管理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三点。

一是完善计量管理。资源综合利用日趋广泛,完善计量管理企业就必须扩展能源计量范围、细化企业计量器具配备原则、改进企业能源统计方法,从而提升企业的能源统计管理水平,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二是加大企业能源统计监督力度。应针对能源统计人员在报表填写准确性、报表的时效性、统计方法的正确性等方面开展监督,避免能源统计数据与实际偏离,影响能源统计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

三是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统计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统计工作也更加便捷。

4.提升能源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在进行能源统计工作时,统计人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进行有效的能源统计工作,加强能源统计力度,就必须注重统计人员的配备,提升企业人员素质的同时,也要确保能源统计队伍的稳定。一方面,加强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使统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专业的统计知识,还要熟知能源管理知识及生产工艺流程。另一方面,提升企业能源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及责任心,明确能源统计人员的管理职责。另外,统计人员还应具备较高的工作技能、一定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判断能力及利用现代先进统计技术对相关部门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计算机网络处理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节能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企业求发展必须加强企业能源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节能减排;能源计量管理;对策

能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在能源问题上“开源节流”已是刻不容缓的选择。为了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对能源的各方面数据进行精准的统计就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能源计量工作因此应运而生,但是作为新兴的事物,在管理过程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为此,问题立足现状,提出几点完善建议。

1 重视在能源管理工作中能源计量标准化的实施

只有将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实现好,才能最终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能源计量管理是目前大多数单位采取的方法,顾名思义,这种管理是以科学的计量方法为基础,并辅以其他程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计量工具进行维修和检测、对能源计量装置的合理设置以及保证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是合格产品,以免在检测过程中出现误差。采用能源计量器管理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使最终的数据达到国家标准,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各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我国节能事业的发展,对单位本身也有百利而无一害。

为了确保在能源计量工作中有能够量化的标准,将计量工作标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这项工作室实现科学管理目标的前提和保证。它能为能源计量管理、检测提供技术依据。2006年国家颁布实施了GB17167-2006,通过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监督检查,已使大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设立了能源计量管理职能部门,完善了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即涵盖以下内容:岗位职责、部门责任分工、人员培训、能耗定额管理、奖惩制度等考核机制。通过标准和机制的建立,企业树立了以加强节约型企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

2 建立新型管理模式――重视发挥计量数据在管理中的地位

首先,单位领导要对计量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领导重视,并针对计量考核事宜制定相关制度,有利于最大程度的调动下属单位开展节能工作的积极性。某单位各级领导非常重视计量管理工作, 把计量的完善与管理作为公司的基本建设工作之一, 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为公司计量管理建设的完善提供了保证。

明确以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公司明确了以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式, 以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 建立了各项节能管理制度, 包括能耗指标下达、分解、落实制度, 能耗指标考核奖惩制度,能耗指标承包制度等; 做到了用能有指标, 指标有考核, 考核有奖惩, 奖惩必兑现, 所有指标考核均落实到一线班组。

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体系及机构,公司建立了两级能源计量领导小组,公司技术质量部经理主管, 各分厂分管; 三级能源计量管理机构,公司技术质量部、分厂和分厂科室,为能源计量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节能减排工作中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的相关策略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含盖内容较多,必须坚持全员、全面、全方位的“三全”方针来开展能源计量管理和节能降耗工作,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要素有四个:一是建立能源计量的组织机构;二是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三是明确企业领导的职责;四是打造过硬的能源计量队伍。五是引进和应用新型节能技术。

3.1 能源计量组织机构建设

合理设置能源计量的组织机构是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和节能管理的关键。企业的规模各有大小,集中度各不相同,管理层级也迥然有异。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合理构建能源计量组织机构,这个机构应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领导,从企业最高管理层级开始,垂直向下依序层层设置。

3.2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立

根据企业历年生产、经营数据和管理经验,重点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五个方面的制度。机构职责及各级岗位人员责任制度,计量器具的选型、采购、入库、流转、报废等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使用、保管及监督制度等规章制度。

3.3 能源计量人才队伍建设

能源计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造就一支掌握现代化计量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工业企业一般都是当地能耗大户,来自地方政府的能耗指标压力必须落实到企业内部精细化节能措施上来,因此,必须切实提高企业内部能源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型的计量仪表逐步替代能耗高、准确度低的传统仪器仪表,这对企业原有的知识技能不高的计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要求。企业应通过大规模、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源计量人才队伍。

3.4 新型节能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工业企业的经营周期、设计建设水平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老企业建厂年代一般没有采用新型节能技术,而这类企业却占现有工业企业总量的比例较高。因此,笔者认为,引进和应用新技术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也可以说是工业企业面临的普遍课题。资源量的日益紧缺枯竭,客观上造成了进厂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这对工业企业的桃战日益突显,尽可能以高效和可持续的技术措施来实现减少能源消耗成了当务之急,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新的节能先进技术给工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节能潜力,企业利用新能源、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能源计量数据信息化,有据可查信息技术是企业实现能源最佳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目前,能源计量的网络化管理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它不仅为生产管理提供量化的、及时的数据,更重要的是依据能源计量数据能够制定企业管理方向、发展方向、技术改造方案以及核算考核机制。可见,加强能源计量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使数据准确可靠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用能单位应按照标准化的相关要求对本单位各类能源的输入、转换、分配、传输等。能源计量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确保各类信息采集及时准确。对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采集、处理、使用等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能源计量检测数据信息化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状况、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用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指导生产、及时发现工艺缺陷、管理漏洞,挖掘节能潜力,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提高,切实把数据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4 结束语

要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必须有明确的机构和人员职责,建立多层级能源网;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及时修订完善,把能源管理纳入企业标准化范畴;建立完善企业能源消耗定额和相应的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长春,崔艳.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适应改革发展形势[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1):82-82,125.

[2]王民学,王兴东,蔻春玲,等.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J].中国计量,2011(10):36-38.

[3]袁志明.加强计量管理促进节能减排打造生态唐钢[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4):27-29.

篇4

[关键词] 电力需求侧管理 能源 效益

2007年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日益提高。 因此,要大力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合理用电。中国的电力工业必须在保持发电装机适度增长的同时,强化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基本概念

“需求侧管理”是从英文“demand side management”直译过来的,缩写为DSM,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完善我国能源开发与使用状况的现实需要。通过政府、电力公司和用户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可以减少或推迟电网发电装机容量,减少电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减少发电燃料消耗,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近几年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电力需求侧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拉大峰谷电价,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采用冰蓄冷空调,蓄热式电锅炉等。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推广节能灯、变频调速电动机及水泵、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来看,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则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19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4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800万千瓦,节电90亿千瓦时。2004年24个省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30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000万千瓦,节电170亿千瓦时。2005年20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5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200万千瓦,节电280亿千瓦时。

四、当前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始较晚,在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

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用电效率。电力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无论是电力紧缺还是电力过剩时期,都应该从长远意义上节约资源的角度坚持做好需求侧管理工作。而我国的需求侧管理是在缺电的形势下兴起的,很多部门将其作为特殊时期的短期工作对待,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实施错峰、避峰,还没有意识到需求侧管理的真正意义。

2.缺乏足够的法律、法规支持

需求侧管理是社会行为,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国外需求侧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了法规体系,并有相应配套政策的支持。如制定需求侧管理的资金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国家能效标准等。但目前我国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关的只有《节约能源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少数法律法规,缺乏财政、税务、物价等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支持,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启动需求侧管理项目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入,但目前我国缺乏稳定的专项资金来源,影响了电力公司和电力客户参与实施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

3.电价结构不合理

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是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 但现时执行的峰谷分时电价结构不合理, 峰电价只为谷电价的2~3 倍, 对用电客户移峰填谷的激励作用不大。另外, 两部制电价使用面很窄, 两部制电价的基本电价严重偏低, 电度电价偏高, 仅靠电度电价拉开差距, 对用户激励作用也不大。工业发达国家在两部制电价的基础上, 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 峰谷价之比可以拉大到8~10倍。

季节性电价对抑制高峰用电负荷,缓解季节性的供需矛盾有很大作用,避峰电价是削减电网高峰负荷、改善电网负荷特性的重要手段,但这些科学合理的电价政策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4.缺乏有力的经济激励政策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社会是最大的收益者,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 政府部门应主动引导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健康发展,依靠经济杠杆和平衡机制,制定一些配套的政策和制度来引导和支持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实施。发电公司也同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收益者,削峰填谷后,电网负荷率提高了,能耗减小了,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提高了,但如何量化发电公司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收益,目前仍是一个难解的问题。电网公司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体,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均衡满足供电与销售效益之间的矛盾关系,电网企业均价销售的利益由于实施分时电价可能会受到一定损失,因此,电网公司也缺乏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由于激励机制不足,让用电客户自觉地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

五、解决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制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行政手段的合法性, 确保行政措施实施到位, 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 建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常态机制。从世界范围来看, 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较好的国家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 如美国先后出台《国家能源政策法》及《公共事业管理政策法》等法律法规, 并制定了大量强制性能效标准, 对电力公司与用电客户均提出了很多明确、具体的法律要求, 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改革和完善电价制度

采取灵活的电价政策,赋予电价必要的弹性,积极推行上网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的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的应用范围,拉大峰谷、季节电价差距,提高电网负荷率。

3.建立多方激励机制

政府应当通过政策引导以及价格、经济等方面的手段来调动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建议在电价中计列电力需求侧管理基金, 为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提供补贴, 由电力监管委员会管理并使用。明确供电企业为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而支付的投资费用和造成的损失并给予补偿, 以消除供电企业的后顾之忧, 提高供电企业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

4.加大力度培育DSM中介组织

合同能源管理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节能运作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运作的节能服务公司(ESCO)已经发展成为市场机制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力量。培养、扶持一批商业化运营的能源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分析、咨询、设计、培训、设备维护及节能效果监测服务,并与用户分享节能收益。

5.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措施,作为当今国际先进的资源规划方法和管理技术,也是我国电力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途径。需要对实施的所有主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对节能政策、节能知识、负荷管理知识、科学用电方法和在我国节约能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广泛宣传,并结合开展节能技术咨询和培训,举办节能产品展示、节能竞赛等手段,引导电力客户优化用电方式,使其有助于合理消费和调整负荷,达到让电力客户科学用电, 提高用电效率、节约能源和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六、结束语

我国终端节电潜力巨大,需求侧管理大有可为。有预测表明,如果实施有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到2020年,我国可减少电力装机1亿千瓦左右,超过5个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同时还可以节约8000~10000亿元的电力投资,不仅能大大化解资源、环境和投资压力,而且还将带来巨大的节电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在政府、发电公司、电网公司和用电客户的共同参与下,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会使有限的电力能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步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荣:把DSM推向21世纪.电力需求侧管理[N],2000,(06) .3~5

篇5

一、培训对象

(一)沼气生产工

从事或准备从事农村沼气(包括户用沼气池、小型沼气工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和大中型沼气工程等)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质量检验、启动调试等工作的人员。

(二)沼气物管员

从事或准备从事农村沼气运行管理、维修维护、技术指导及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目标

通过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使从事或准备从事农村沼气建设或管护工作的人员熟悉沼气发酵、建筑工艺和材料等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掌握农村沼气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质量检验、启动调试、维修维护和综合利用等职业技能。提升沼气工的整体素质,保障农村沼气的建设质量和效益发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

三、培训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沼气生产工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主体工程及附属设施施工、输配设备安装、工程启动调试等技术,各地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各内容的具体时间,但总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其中理论知识培训5天,实习2天。

1、基础知识(1.5天,时)

(1)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宣讲,包括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守则、职业道德修养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业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条款。

(2)沼气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农村诏气发酵原理、建筑识图、工艺和材料知识以及沼气安全常识等。

2、主体工程施工技术(1.5天,时)

(1)施工准备。包括选址、放线、土方开挖、池抗和罐体基础技正等内容。

(2)主体施工。户用沼气池包括整体现浇、预制件组装、砖砼组合、商品化沼气池组装等施工技术;沼气工程包括钢筋混凝土、各类钢结构等施工技术。

(3)密封防腐施工。包括密封材料选择、密封层施工、防腐施工等技术。

(4)质量检验。包括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外观、渗漏性和气密性检验等内容。

3、附属设备建安技术(1天,6学时)

(1)保温增温设施施工。包括太阳能保温增温、锅炉增温、沼气发电余热增温和专用材料保温等施工技术。

(2)搅拌设备安装。包括机械、气体、液体搅拌装置的安装与调试等技人。

(3)进出料设备安装。包括进料清杂装备、物料粉碎机、粪草分离机、固液分离机、出料潜污泵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技术。

4、输配设备安装和工程启动调试技术(1天,6学时)

(1)输配设备安装。包括储存、净化、计量、输送、利用、监控和安全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技术。

(2)工程启动调试。包括原料的配比与数量估算、预处理、接种物选择与菌种富集、温度与酸碱度调试及有关故障处理等知识。

5、现场操作实习(2天,12学时)

(1)现场观摩学习。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员观摩施工现场,或参观户用沼气池和各类沼气工程。

(2)实践操作实习。学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建设施工、设备安装等实际操作。

(二)沼气物管员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发酵装置和输配装备的运行维护知识、沼气用具和配套设备的运行维护知识、沼肥综合利用知识和技术等,各地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各内容的具体时间,但总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其中理论知识培训15天,实习2天。

1、基础知识(1天,6学时)

(1)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宣讲,以及物业管理知识介绍。包括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守则、职业道德修养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业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条款。

(2)沼气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农村沼气发酵和沼气设备基础知识以及沼气安全常识等。

2、发酵装置运行维护(1天,6学时)

(1)原料预处理。包括粪便、秸秆、有机垃圾、有机废水及其他农业废弃物等各类发酵原料预处理和配比等知识。

(2)日常管护和故障维修。包括进出料、料液搅拌、发酵原料调试、保温增温等技术,以及故障诊断、排除等技术。

(3)安全生产。包括废弃户用沼气池的填埋、防护装备的使用以及消防、避雷等装备维护技术。

3、输配和使用装备运行维护(1天,6学时)

(1)输气管网维护。包括输气管道和附件的日常检漏、维护及故障处理等相关知识。

(2)储气装置运行维护。包括储气柜水封池、储气罩、导向机构、柔性储气设备、增压设备、高压储气设备、减压调压设备维护等技术。

(3)净化装置维护。包括沼气脱硫和脱水装置的维护及故障处理、脱硫剂的更换与再生等技术。

(4)监控设备维护。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和自动监控等设备的维护知识。

(5)使用装备运行维护。包括沼气灶、沼气灯、沼气饭煲、沼气热水器、沼气锅炉等沼气燃具以及沼气发电机组、换热装置的维护和故障处理等技术。

4、配套装备运行维护(1天,6学时)

(1)检测设备维护。包括便携式沼气分析仪和PH值测定仪的使用与维护等技术。

(2)加热设备运行维护。包括太阳能保温增温、锅炉增温、沼气发电余热增温等设备维护技术。

(3)搅拌装备运行维护。包括机械、气体、液体搅拌装置检修和维护等内容。

(4)进出料装备维护。包括进料清杂、进出料、物料粉碎、固液分离、沼肥加工等装备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5)后处理装备运行维护。包括净化池填料、氧化塘和人工湿地、爆气及化学处理等设施设备的维护技术。

5、综合利用与培训管理(1天,6学时)

(1)综合利用。主要是沼气、沼液和沼渣的综合利用技术。

(2)培训与管理。包括面向用户的安全使用、日常维护、综合利用等知识的宣传、培训方法和各级沼气服务组织经营管理等知识。

6、现场操作实习(2天,12学时)

(1)现场观摩学习。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员观摩维修维护现场,或参观不同类型的农村沼气服务组织。

(2)实践操作实习。学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故障检测与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

四、培训形式

沼气工培训的技术性较强,沼气生产的安全性要求较高,所培训人才的就业渠道相对固定,各地培训工作必须充分听取农村能源管理部门意见,选择有沼气培训基础和经验的单位承担。

各地应在选聘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授课教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注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开展分班教学,对文化水平低、动手能力强的学员重点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对文化水平较高、动手能力差的学员。重点加强技能操作训练。二是采用理论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现场观摩相结合、技师示范与实习操作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将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三是采用多媒体、实物、挂图以及微缩模型等先进教学设备与手段,增强直观认识。四是增强课堂互动,鼓励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相互交流,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职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训教材

沼气生产工的培训教材推荐使用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统编的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沼气生产工》,其中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培训使用《沼气生产工(上册)》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使用《沼气生产工(下册)》。在此基础上,可因地制宜搭配其他相关技术资料。

在统编教材出版之前,沼气物管员的培训可因地制宜选用相关著作、技术资料或有经验专家的课件。

六、考核评价

篇6

关键词:化工 企业 节能 减排 探索

总理指出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而后国务院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以确保“十一五”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目标。到“十一五”末,要对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算总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因此,节能减排已成为全行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1 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通过化工相关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国内80%以上的公司都受到节能减排的影响,77%以上的公司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节能减排政策。而在采取的措施中,34%的企业更倾向于加强后期处理工作,购买新设备和购买新技术的分别占28.6%和23%,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的很少。加强后期处理工作,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这种措施更像是先污染后治理,在原有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又加了一项后期处理的程序,总的来看加大了企业的成本。这也反应了很多企业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并不到位,因为政策规定不能任意排放,所以就处理之后再排,后期的处理会给很多中小企业增加负担。这也说明为什么很少有企业进行产业调整,放弃原来已经成熟的工艺而重新上马新的产品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所以宁愿加大后期处理的力度。面对节能减排的推行,更多的企业还是采取积极措施的,因为51.4%的企业把社会责任做为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首要原因,其次才是上级要求和节能的效益。政府政策和银行贷款上如能给企业更多的优惠,那么节能减排的推行将会更好。在没有实行节能减排的企业里,最主要的原因为企业资金紧张和企业领导主观意识不到位,均占23%这说明,资金紧张确实是大部分企业存在的最大困难。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可能就只有一个或几个,所以企业领导的重视还是非常重要的。

2 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研究

提到实行节能减排目前的难题,60%的企业认为市场上技术不成熟,无法让企业真正节能。这也反应在使用过节能技术或设备的企业中,真正实现大幅节能的只占8.6%,而没有效果或产生更多能耗的却占到了43%。因此,88.6%的企业希望提供环保服务的企业能提高技术含量,大幅降低企业能耗,其次就是提供新技术,新材料和管理模式的交流平台,使企业能够了解和选择适合的产品。在企业节能减排措施有效性的调查中,节能技术改造为48.6%,政府资金扶持37.1%,产业结构调整20%,节能监督管理8.6%。

对化工企业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大型的国有企业或研究机构比中小企业有很大的人才优势,这不但反映在人员的数量上,也表现在人员的学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而且调查发现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现在人才的流动速度都比较快,中小企业里更明显人员的离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57.1%的结果表明的工资待遇低是最主要的,的人是对企业管理的不满,其次是没有上升空间和无法施展个人能力。后面三点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不会很好的评估个人的业绩和能力,所以更多人会选择离开。在业务方面,大部分企业中的工作人人都认为有必要参加一些培训,45.7%的人认为应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17%的人认为应该管理知识的培训,其他培训占到43%。

节能降耗就是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法人主体,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它就需要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各项经营就要兼顾到国家的法规和政策和相应的企业行为规范。从长期来看,企业会深刻认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对自身发展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切实感受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好处,进而主动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

3 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途径

当前我国化工企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40%,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已威胁到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节能减排成为全行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因此,大型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煤炭和化工原材料,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渣、废气,只有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化工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的途径有:加大污染治理的科技、资金投入,全过程控制污染;建立项目选用先进、清洁的工艺,从源头消除污染;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创建绿色生态产业链;广泛提高职工节能减排意识并从自身做起;加大技改力度,实现规模经营;在企业内部构建“三废”小循环,减少资源浪费;开发“三废”再生资源项目,构建废物多级小循环或大循环;提高废旧物资再利用率;实施ISO14000标准,开展持续清洁生产等途径。

节能减排要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节能降耗是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除了搞好安全、环保、质量管理,不出现资源的无效利用外,化工企业还应该在多方面,如生产的负荷、周期、工艺指标等多方面着手,尽可能使其生产经济合理运行;又如既要抓好节油、节煤、节电等能耗,也要抓好节水、节汽、节氨、节盐等物耗,真正做到能耗和物耗都最低,以实现节能减排的根本要求。

另外,我国能源资源市场价格过低,没有体现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价值以及环境成本。过低的能源价格以及较弱的排污收费的力度,致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滑向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大的低端产品和落后产业,不利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应当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理顺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加大惩罚违法企业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并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将节能降耗与能源企业及能源消费者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调动各方面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为此,借鉴日本等先进节能减排国家的经验,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以及清洁发展机制,实施能效标准管理,扶持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等等。企业从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长远打算,自觉地节能降耗,实现集约经营,从而建立起节能降耗的长效机制。

4 结束语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刻理解到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对企业现阶段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实践意义。我们在所实施的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中实现了资源的“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将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企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充分保护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推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将始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钱伯章. 节能减排的化工产品和应用工艺开发进展(下)[J].上海化工,2008,(05)

[2] 章文.化工节能减排应用工艺开发进展[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05)

篇7

   一、 把握学校大力改善后勤设施条件的发展契机,“以人为本”,形成保障服务新平台

   1、 鼓楼校区学生新餐厅顺利开业。鼓楼校区学生新餐厅在膳食中心全体职工的艰苦努力下,于5月8日隆重开业。新餐厅共分三层,平均每层有300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每个餐厅可放置250张左右的餐桌,可同时容纳3000人就餐。学生第一餐厅为风味特色餐厅,引进了大娘水饺,图门烧烤、西饼、西北风味等特色小吃,开辟了川、粤、维扬等多个菜系的菜肴,同时改变以往的供应模式,将供应时间调整为早晨7:00至晚上11:00;学生第二餐厅采取窗口供应方式;学生第三餐厅则采用自选的供应方式为学生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清真餐厅提供具有民族特色的清真菜肴。学生新餐厅的开业,极大改善了我校师生员工的就餐环境,提供了新颖、方便的供应方式,丰富了我校的伙食品种,其硬件设施、软件建设都达到省内一流,得到用餐者、同行的充分肯定。新餐厅开业后,就餐人数也大幅上涨趋势,每天营业额比老餐厅多1.5万元,增幅为57%。

   2、 在物价持续上涨条件下,确保伙食供应稳定。开学后,物价上涨的势头依旧不减,面对强烈的物价冲击,后勤服务集团及膳食中心从学校的稳定大局出发,把保障师生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采取有力措施,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坚决执行政府和学校所有主、副食品不涨价的精神,并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努力把亏损降到最少,为全省高校学生食堂工作做出了表率。

   3、 创建市级示范园的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上半年,幼教中心积极投入到市级示范园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中,以市级示范园的要求为指导,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幼儿园的一切工作:一方面加大硬件建设,更新改造教学场所,美化内外部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幼儿的活动与成长。另一方面加强软件的建设,狠抓教学科研与培训。作为鼓楼区落实《纲要》试点园,幼儿园共有38人(次)参加课题组研究,进行54次教科研活动,初步培养出一些能上特色课的教师,激励了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在鼓楼区教育局组织的视导中,全园教职工的表现获得肯定,为下半年的验收打下了基础。

   4、 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投入运行。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交付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后勤服务集团投入人力、物力,迅速完成各项筹备工作,于3月份投入运行,先后开放了乒乓球房、健身房、游泳馆等场、馆,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健身运动场所。为能给大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多样的选择,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开设了跆拳道、健身操等运动项目,举办了游泳培训班,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 加强科学管理,克服电荒困难,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今年夏天,南京市的电量缺口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南京市采取了各种限电措施。后勤服务集团动力中心为确保电荒时期学校教科研的正常进行,加强峰谷监控和供配电设备巡视,加强与市负控管理中心的联系与沟通,通报负控定值,完成了学校近15项重大活动的保电工作,并针对南京市因缺电而制订的限电拉峰政策,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轻重缓急制订限电拦闸预案。此外,动力中心进一步加强能源管理,共查处窃电案例5起,追收罚款与拖欠水电费171100元,解决了科技楼一期空调用电不交费的问题;今年水电费收支与XX年同期相比综合支出减少110726.61元;与财务处共同制定了“公共部分水电费管理办法”,公共部分水电费分摊下降122725.49元。

   6、 养建并重,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校园管理中心在加强两校区校园环境卫生与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浦口校区医院东内侧、学生宿舍五组团东内侧、道路东侧等近万平方米,明湖周边8000余平方米,六食堂前3000余平方米等的草坪铺植任务,总计上半年栽种乔灌木764棵,垂直绿化300棵,满栽小灌木640M2,草坪21450 M2。为进一步掌握校园植物资源情况,校园管理中心完成两校区全部乔、灌木等植物的统计工作,绘制了图文并茂的植物资源数据图册及数据库。

   7、 诚信经营,优化经营服务的形象。工贸实业公司以“顾客永远是对的”来强化职工的服务意识,微笑服务正逐步深入人心。浦口教育超市开展了“诚信经营,超市与您零距离”的活动,引进了厂家免费赠送商品达一万元,通过勤工助学、意见征询等方式拉近了超市与顾客的距离;鼓楼超市增设了加热、打气等免费服务项目,通过“阳光工程”的商品介绍专栏,增加销售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让利于顾客。

   8、 整顿浦口校区经营,规范校园商贸服务。为给浦口校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校区的统一领导下,浦口分部狠抓经营秩序管理,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树立经营网点的新形象。一方面狠抓、推广教育超市、招待所等正规经营的管理服务经验,另一方面对违规经营的“中心超市”进行了关闭停业,对少数学生反映意见较大的水果店、学子书店等进行了整顿。共3页,当前第1页1

   9、 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与防范预案为基础,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后勤服务集团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把安全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常抓不懈。开学初,后勤服务集团与各中心主任签订了公共安全责任书,各中心主任与部门经理又签订了公共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体系,强化了安全责任意识。各中心还组织学习了学校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上半年,后勤服务集团联系保卫处为各中心总计配置了100只灭火器,并组织了安全大检查,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整改,尽一切可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二、 狠抓基础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改革管理手段,打造管理工作基础平台

   1、 调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方案,从实际出发,继续推进质量认证工作

       XX年,后勤服务集团全面开始了ISO9000质量管理工作,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后勤服务集团于今年上半年重新调整了质量体系的认证方案,聘请资质更好的南京白玉兰质量咨询有限公司为后勤服务集团推进咨询认证工作,旨在以高标准、高要求来对待后勤服务集团的每一个服务行为、每一个服务环节以及每一个服务流程,严格规范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为后勤服务集团的高标准管理夯实了基础。

   2、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体系

      XX年上半年,后勤服务集团以规范服务行为和改善服务水平为中心,制定了《员工手册》

,发放到每位员工手中,组织员工学习,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要求员工以手册中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后勤服务集团修订了《事业编制人员全员聘任上岗实施办法(试行)》、《非正式用工管理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了《工资管理办法》、《安全管理条例》、《印章管理规定》、《档案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了承诺制、违诺追究制、岗位责任制,实施了首接负责制,并将制度汇编成册,使后勤服务集团大部分工作做到了有制度可依,有规章可循。

   3、 筹备集团网页工作,积极建设集团管理、沟通的网络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了管理中来。今年上半年,后勤服务集团为各中心正、副主任配置了电脑,要求正、副主任学会基本的电脑操作,为下一步的改革管理手段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积极筹备后勤服务集团网页工作和自动化管理工作系统的构建工作,搭建更快捷、更便利、更畅通的内外沟通信息平台,以此替换传统的管理模式,以进一步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层次。

   4、 加强人才的引进,为集团持续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后勤服务集团在充分调研、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后勤服务集团的发展目标,加强了人才引进与储备的力度。XX年上半年,后勤服务集团共聘用12名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其中研究生两名、本科生一名,实现了后勤服务集团多年来研究生职工零的突破,为后勤服务集团的后续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后勤服务集团接受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前来实习,为明年的人才选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5、 着眼创建学习型企业,大力加强职工培训

   一是拟定详实的培训计划,后勤服务集团和各中心根据计划对现有干部职工进行ISO9000知识培训、管理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提高职工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二是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向其他院校学习好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经验,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开发创新潜能,不断完善后勤服务集团的管理方法,循序渐进地加强后勤服务集团的服务与发展能力。

   6、 以条为主,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财务中心根据后勤服务集团部门延伸的思路,将浦口膳食中心、动力中心、校园管理中心的核算与鼓楼膳食中心、动力中心、校园管理中心对口合并,改变了以块核算的办法,实行以中心为单位的独立核算,理顺了关系;协助各中心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确定了控制目标,加快了资金的回收,减少了资金占用,达到了预期目标;进一步加强了财务分析,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并将财务分析列入常规工作;加强资金的调度和使用,发挥了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7、 强化资产责任意识,防止学校资产流失

   开学初,后勤服务集团与各中心主任签定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书,使各中心主任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强化了责任意识。随着新餐厅的落成,学校为新餐厅投入了二百多万元的资产设备,后勤服务集团组织人力对这部分资产进行了清点,明确其使用地点与状态;同时根据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对原食堂的一些旧设备,组织了招标拍卖,很好地防止了学校资产的流失。

   8、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

   后勤服务集团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上半年着重培育了“学习、服务、创业、发展”的企业精神并加强宣传,使企业精神深植每位员工的心中,各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大力弘扬了“争创一流、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和主人翁”的职工精神,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在此基础上成立书画、摄影兴趣小组,并多次开展活动,丰富全体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与员工组成“命运共同体”。共3页,当前第2页2

   三、 积极发展市场,实现集团持续、稳定发展

   1、 今年上半年,后勤服务集团上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继续发掘与拓展新的校外市场,全力推动后勤服务集团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完成产值4800万元,其中膳食中心产值为XX余万元,运输中心为200余万元,兰达监理公司84万元。

   2、 接待中心认真落实“抓管理、保服务、促营销、降成本、创效益”的15字经营方针,营业额和利润较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增长。1-6月营业额达790万元,净利润达170万元。其中南苑客房满房率75%,营业额达180万元。

   3、 经过精心筹备,南苑新餐厅于5月18日正式开业,新餐厅营业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有一个大厅和15个包间,共有餐位400多个。南苑餐厅以树立窗口形象为主要目标,实行保本经营,努力做好全校的服务保障工作。菜肴以潮州菜与维扬菜为主打,(文章?碓矗?ttp://ws126.net)在服务上则专门招聘了一批技能较好的服务员,并加大日常培训的力度,使宾客在享受舒适优雅的环境的同时,也能为宾客提供上档次的菜肴及上星级的服务。餐厅的经营服务工作总体得到了用餐者的肯定和好评。从5月18日至6月底,南苑新餐厅的营业额达到近70万元。

   4、 4月份,南京兰达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工作,并与江苏舜天国际达成合作意向,为下步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运转的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旅行社业务已从校内向校外发展,从短途向长途发展,营业收入达50余万元,并有一定盈利,并将在日后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5、 彩印中心完成了与孚嘉印刷有限公司及福布斯激光照排公司合作,做到了优势互补,在扩大社会影响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上半年完成产值约255万元,完成利润25万元。

   6、 兰达物业公司于上半年又承接了化学楼、新食堂大楼两楼盘,并积极参与校外物业招标。兰达物业公司还与南京白玉兰质量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南京大学兰达高校管理技术培训咨询中心,并积极向外开展业务,目前淮阴师范学院已委托我咨询中心开展ISO9000贯标的咨询认证服务。

   7、 运输中心于年初启动驾驶培训项目,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生学员范围,上半年报名学员已达200名,收益2.5万元;停车场则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并出台经济责任管理方案,目前包月车辆已达120部,营业收入达16.5万元,利润达8万元。

   8、 兰达监理公司在校内建设项目不足、投资压缩的情况下,一方面及时调整经营方向,以优质服务为先导,争取现有客户新建项目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广开渠道,调动各种途径,积极开辟新的监理业务市场;与此同时,加大公司内部成本核算机制,压缩不必要的支出,力争完成全年经

济指标。

   9、 校园管理中心继续加大生物园林基地的建设,上半年共增植苗木计50万株,目前园林基地全部用地已达200亩以上(含套植),苗木长势良好,部分苗木已具备出售条件,几年后,必将成为后勤服务集团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10、 动力中心的水电安装公司在上半年承接了新食堂变电所、物流中心变电所等12项工程项目,实现总产值250万元,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四、 存在的问题

   1、 部分职工的责任感、危机感下降,不思进取,思想老套、僵化,不能适应后勤服务集团的现状和日后的发展。

   2、 管理、技术人才的缺乏依旧成为后勤服务集团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3、 个别部门没有树立主动服务的观念,服务意识有所欠缺,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尚待提高。

   4、 上半年物价一直居高不下,膳食中心处于负经营状态,加上今年职工工资增加,住房公积金及部分职工养老保险需由后勤服务集团承担,以上两项,后勤服务集团将增加成本150万元。面临这一困难还需要在学校的支持下,后勤服务集团全体干部职工下半年进一步努力工作,提高效率,扩大经营,降低成本。

    

   后勤服务集团

   二四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