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10 17:3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素质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大学生应该有的素质
大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之中很关键的一段时期,这个时间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内,能否对大学生们进行很好的素质教育,往往会影响其一生,那么,一个现代大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呢?我认为有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方面
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法纪素养等符合社会特征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综合体现。
在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当中,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灵魂,是最重要的一项,它对造就高素质人才起着引导和保证性作用。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思想观念、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基本品质总称,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两方面,思想素质是思想认识、思想情感与思想方法三个因素组成,而政治素质则是由政治信念、政治观点、政治立场等要素组成。
当今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一定的基础,但总的来说,社会方面的工作和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也还不够成熟,可塑性则比较强。因此,要求大学生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提高自己的认知和鉴别能力,培养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确保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素质。
2、人文素质方面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素质、文化艺术素质和身心素质等。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怎样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就主要是品质培养”,发展人文素质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标,完善人格。追求人的美化,教会大学生做一个真正意义的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和灵魂陶冶,在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人的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的道德情操,去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并追求真理,温文尔雅的风度气质等。
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发明素养,不断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发展到现在的必然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科技的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并对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实践能力的含义要高于有些高校所强调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事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是全部。实践能力还应当包括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敢于接触实际、并能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4、法律素质及道德素质方面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层面是指大学生的法纪知识内化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它通过内心的结合和习惯来约束现代大学生的行为,从而调控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做人实践当中产生的行为规范的心理品质,包括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所形成的若干关于善与恶、公与私、廉与腐、诚实与虚伪、创新与陈旧、积极与消极,促进自身全面素质发展为中心的观念,个人情感和个人行为习惯所对应的心理素质。
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如何进行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们成功的人格,人格养成专家叶长强先生,因为兴趣的关系结识了众多的海内外文化大家,总结出了人格的精髓,弥补了国内外人文教育的空白。他以人体结构为模型,将全部的人格分为道、德、知行、时间、契约、行为、结果、情感、抉择等九个部分,根据该理论,要如何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实施素质教育不但要解决“令行”的问题,还要解决“禁止”的问题,禁止是对背离、干扰、阻碍等不良素质教育实施的行为的禁止。“令行”和“禁止”联系密切,互为因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约束机制尽管起始于“禁止”,目的是为了“令行”,是为了在社区内产生有利于实施良好素质教育的社会舆论和良好的风尚习俗,造成使个体行为服从于集体行为的心理压力和动力,在行为上能够进行自我控制。可见,必要的约束机制是实施良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是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所谓素质教育运行的保障机制,是指能够为素质教育的运行提供必备的基本条件。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所有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一定条件的,完全孤立的不需要任何条件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建立健全有效的素质教育保障机制,就是要能够提供保证素质教育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条件。
素质教育保障机制很重要的是保证学校经费和设施达到规定标准。学校必须具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运动场地和器材等。近些年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对子女的前途也越来越关心、重视。在子女们上学的“择校风”中,条件稍为好一点的学校人满为患,而名气较小的学校则难以为继,师生们在精神上承担很大的压力,信心削弱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这些现象既不利于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也不利于保证公民教育和学习权利的平等,更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素质教育的实施。
3、建立有效地的动力机制
社会需求是大学生素质教育运行的动力源。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既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主观需要;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名族持续发展的需要。就一个学校而言,提高大学生们的素质,能有效地促进整个学校素质的提高,满足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各种需求,符合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在内的所有人的根本利益,这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可以这样说,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动力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十分符合现实情况的,关键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价值尚未被充分揭示,有部分学校和家长错误地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产生抵触情绪,因而,建立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首先就是要将阻力变为动力。也就是要让大家从思想上要统一,要建立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之间有效的沟通互动平台,方便相互了解及配合,以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合理推进。沟通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思想。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基础课程和传统思想教育返朴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干扰下,已不断扭曲为“应试教育”。这种扭曲使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歪曲,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非良性发展。所以,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而转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基础教育回归自身、重新定位、寻求自身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过程。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检验方法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成功与否,是需要很长时间才会看出成效的,因此,践行素质教育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学校要根据每一个素质教育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已经实施的素质教育进行各方面的修订,使之更符合社会的需要,符合国家和民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吴启迪. 创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 中国高等教育,1999,(15、16).
篇2
首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辅导员必须通过对学生的主动关心和帮助,用真诚去赢得学生的信任。建立了信任和朋友关系后才谈得上当一名“老师”将人生的经验传递给学生,而此时学生也是乐于吸取这样的人生经验的。多使用建议式、引导式、扩展式、反向式的问题讨论模式和工作模式学生才能不但解决了当前的问题还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解决更多问题。这些远比说教式的灌输给学生大道理都要自然而有力。学生在和辅导员接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思考方式、处理问题方式将会使学生终生收益。当辅导员站在学生的角度信任、辅助学生,学生敏锐的神经会察觉到润物细无声的关爱。
2、勇于“袖手旁观”
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就会开始面临就业问题,这是中学阶段几乎不涉及的。大学在只会读书的学生和社会性的工作中架起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承接着学生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因此,也有人说大学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辅导员要看清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思考,无论从生活还是学习工作方面辅导员不能事无巨细地干预,即使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学习,辅导员也不能事事插手,哪怕生活中真的出现了混乱其实也无妨,学生会因此而印象深刻,从而有利于锻炼其自我管理的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即少年儿童应该从生活中学习,在做事中去学习,而不是在书本里学习。他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当然,辅导员的勇于“袖手旁观”不是真的不管,而是以平和的心态持续的观察、关注学生,在必要时候给予指点。学生学习、工作中辅导员不能单纯追求效率、合格率等过多插手学生活动,有时学生进行工作甚至可以出现混乱和差错。学生进行工作时有内在的获得成功的需求,在体验混乱和差错后对其内心的冲击是很明显的,学生也能以此为契机学会反思。辅导员敢于放手、敢于放权会使学生的收获成倍增加。同时,辅导员在放手时也要注意性质和度的问题,甄别什么事情可以放手让学生体验,什么事情要全程监控指导,什么事情能全盘放手,什么事情能阶段放手。我将“袖手旁观”的技巧总结为“平和观察、适时指点、过犹不及”。
3、勇于利用“他山之石”
虽然作为辅导员不用承担教学任务,但是作为教师是必须及时充电的。积极的通过经验交流、学习培训和走访等方式来提高认识、开阔眼界、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其中,经验交流方面主要是在工作之余与本校同事多进行业务相关方面的交流沟通,学习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过人之处,这对于一个辅导员的成长来说尤为重要。良好的经验交流也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会遇到新问题就措手不及。多与有留学经历的同事交流,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将这些理念、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工作中就会有很大的成效。学习培训,主要是参加一些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培训学习,但也不一定就局限在学生管理上,还可以参加一些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相关培训学习,例如:联想优秀教师特训营等。走访其他院校与兄弟院校学生工作者进行访谈,访谈后学习、借鉴其高效的工作方法和教育手段,结合自身情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综合运用到学生管理的具体工作中来。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会巧妙的运用“他山之石”给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护航。
4、勇于和家长打成一片
篇3
1.1大学生利用信息的心理分析
根据我们日常工作的观察和对部分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信息通常有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1)从众心理。在低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种心理。由于新生刚入校,从未接触过大学图书馆。在最初给他们上导读课时,他们只对图书馆的馆舍、藏书、设备等比较感兴趣,而忽视了对目录组织、查目借阅方法和规章制度的学习。他们一旦自己开始借阅时,就不知从何下手,造成人云亦云,盲目借阅。加上所学的专业及文化知识所限,只能获取一些简单、浅显的信息。其利用信息心理:盲从、对信息的需求无目的性。
(2)应急心理。为适应某一阶段的需要或为完成某一任务、组织某项活动、解决某一问题如参加演讲比赛、出板报、征集论文活动和撰写毕业论文而去图书馆选材、收集资料。其利用信息心理:应付了事。对信息的需求实用、片面、不稳定。
(3)求证心理。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对某些问题、某项课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或已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需要已形成的理论来作辅证,寻求理论依据。其利用信息的心理带有极大的目的性。对信息的需求专业性强、全面、相对稳定。
(4)求新求全心理。这类心理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出于教、学、科研、发明创造获取最新信息的动机,希望了解更多、更全的科研最新动态,达到探索未知,创造新知,开拓新领域的目的。其利用信息心理具有广泛,强调时效性。另一种是出于娱乐、休闲的动机,满足求新猎奇心理,其利用信息心理讲究广、新、奇。
(5)需求心理。二、三、四年级已进入专业学习阶段,部分学生已将获取信息作为自己学习和科研的需求。在学习、撰写实验报告、毕业论文、进行教育实习以及科研活动中已对信息产生了某种依赖,他们必需通过获取信息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且他们对目录体系和检索方法已积累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随着所学的知识领域的扩大,他们能获取较深层次的信息。其利用信息的心理明显、稳定,对信息的需求讲究科学性、连续性。从上述大学生对信息需求心理状态来分析,他们大体上对信息的需求不稳定、片面,以实用为基本目的。与时代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要求相差甚远,这主要与目前信息素质教育有极大的关系。
1.2目前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信息意识低。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中从未翻阅过百科全书、科学年鉴和本专业核心期刊的人大有人在。他们的科研意识淡薄,信息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和理解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虽然有部分学生有科研的要求,但对如何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缺乏认识,对图书馆计算机检索功能不甚熟悉,更谈不上对信息检索技能的深入掌握。
(2)信息资源开发手段仍以手工为主。高校图书馆蕴藏着丰富的科技信息,不管是从信息的拥有量,还是信息的载体类型以及收藏质量等方面堪称一流。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加工、服务手段仍以手工为主,90%以上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极大的局限。
(3)信息资源的开发人员素质偏低。信息资源的开发人员信息素质低,缺乏竞争意识,服务方式被动,服务面窄。计算机知识水平低,即使有些馆使用了计算机,引进了先进的管理软件,但由于开发人员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限制,影响了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了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
(4)文献检索流于形式。在调查中,多数学生反映文献检索课理论讲得太多,实践太少,甚至有些根本没有实习。另外,教材陈旧,教学仍停留在手工检索为主阶段。
(5)师资队伍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学校至今没有专职文献检索课教师,大多高校图书馆对文献检索课教师既不关心,也不培训、进修,人员流失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文检课教师对计算机检索知识并不非常了解,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检索结果与检索策略能够进行评述的更少。师资队伍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已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
2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标准和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2.1大学生信息素质标准
目前,比较成型和规范的信息素质标准是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交流技术协会为大学生学习而研究制订的信息素养标准,它用来检验和评价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结果。该标准分为三个部分。(1)信息素养。即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有效地确定信息,有能力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准确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2)独立学习。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寻找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鉴别文献和对其它信息的创造性表达;能在信息查找和知识生产方面占有优势。(3)社会责任。对学习化社区和社会积极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认识到信息对一个民主社会的重要性;能实践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伦理学行为;能在其中积极参与跟踪和生产信息。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信息素质教育基本内容。
2.2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信息能力教育。信息理论、方法与技术技能教育,培养面对和应付信息化社会的能力。(2)信息意识教育。包括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传播知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守法意识、信息更新意识。核心是倡导与培养信息活动中信息行为的自主性、独立性及其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3)信息观念教育。核心是信息价值观教育,对信息来源、价值的认识、信息认识与信息态度。(4)信息道德教育。核心是培养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树立信息道德规范。
3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应对措施
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因校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的教育需求,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素质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3.1加大信息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树立信息素质观念
高校图书馆作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主战场,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信息素质教育,与电教中心、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信息中心、信息管理教学单位及教务管理部门等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信息素质教育的重任。信息素质作为一种高级技能,同批判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习的基础。信息素质不仅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让人们从根本上树立信息素质观念,自觉接受信息素质教育。
3.2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强化大学生的信息能力
(1)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保证。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是几千年古今中外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先进文化的结晶。其信息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加之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及计算机网络资源,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2)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优势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大多图书馆已具备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其中包括校园网、局域网、中国教育科研网至与INTERNET的联通,组建了图书馆自身的自动化网络,如公共检索系统、光盘检索系统、国际检索系统、国际联想检索系统和网上查询系统,以及电子阅览室、文献检索室等,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较好的硬件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其在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给大学生提供了强化信息能力的理想场所。
(3)优秀的信息人员对提高学生信息能力的影响极大。高校图书馆是以信息活动为主业,在各个信息加工、开发部门汇集了许多专门人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有效的信息检索、评价和利用经验,再加上部分具有科研能力的骨干,在帮助学生提供信息能力方面颇具影响力。
3.3探索信息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
(1)大胆进行文检课的改革。我们要努力探索文检课的教学改革,从板书式向网络式,从填鸭式向自助式,从面授式向远程教育,从小班教育向无限受众教学转变,探索用问题解决模式、集成用户教育及交互式教育方式等开展文检课教学,压缩传统手工书本式检索工具的使用,加强计算机检索内容,加大教学实习的内容和课时,结合专业课程进行仿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检索全过程,并递交课程分析、检索结果在内的书面报告,训练学生应用检索工具,尤其是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
(2)建立便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服务措施。在新生入学后便开展“书海导航”活动,印制“怎样查找图书”、“怎样查找期刊论文”、怎样使用电子阅览室等专题宣传品,使他们对图书馆的服务有个大致了解,图书馆各服务部门还应做到室标、架标、导示明显,各室还要提供读者利用的有关本室收藏、分类、排架、检索系统通俗易懂的使用方法说明,并备有电子文献数据库目录等易于查询信息的资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
(3)开辟信息角。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实际操作、网上查询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实践的场所,让读者把图书馆作为利用其他机构信息资源的通道。同时,对他们的实践活动提出相应的要求如:检索某一专题文献或就某一专题撰写学科动态、文摘、索引、报告、综述等,这样,培训工作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对提高他们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举办信息素质教育系列讲座。针对大学生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所存在的问题,开设系列讲座,如“网络信息资源获取与文献传递”讲座,“电子期刊、图书检索与利用”讲座,开展信息知识大赛,信息解惑交流、短训班、经验交流会、信息周活动等,都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有效途径。
篇4
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人制茶、饮茶的文化。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而茶被中国人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的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延伸到深厚的精神文明层面。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到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在高等院校开设茶文化方面的课程,主要是让大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地掌握我国茶文化各方面的知识,以达到如下的学习效果:了解中国茶文化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放松自我,培养良好的心态;在品茶中提高审美情趣;掌握以茶待客的方法和礼仪;提高对茶叶质量的鉴别鉴赏能力;通过喝茶进行保健养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对茶叶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使其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在社交中掌握一些方式和方法。
二、沈阳师范大学茶文化课程开展的现状
(一)茶文化、茶艺课程已经开设,建设过程顺利
沈阳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于2013年10月面向本科生开设“大学茶文化”通识选修课程,迄今已经开设了三个学期,每届学生人数为120人。我校是辽宁省第一家开设茶文化课程的高等院校,2014年被学校评为核心通识课程,开课以来授课效果和学生反馈良好。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自2007年起增设茶艺知识技能方面的课程,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知识。2014年我校派出5名学习过该门课程的学生参加了“凤牌滇红杯”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成绩优异。
(二)课程内容丰富,理论体系初建
茶文化课程内容包括:茶的起源、茶文化简史、茶道宗师—陆羽、六大茶类及制作方法、中国十大名茶、中国茶艺、茶具及茶礼、泡茶技艺、茶在世界的传播、中国茶道精神、茶与习俗、茶与艺术、茶与保健。该课程共15节30课时,茶艺课程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中国的茶文化,了解茶叶知识的同时,区分不同茶叶和茶具,并掌握茶之艺术,根据不同茶类,进行茶具、调饮和茶食的搭配设计。
三、茶文化课程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教学环境优秀,实验设施设备有保障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在2008年被评为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的建设在辽宁省甚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实验中心拥有良好的课程实验环境,100平方米的茶艺实验室是学生实践教学的良好保障,各种茶类的茶叶茶具设备齐全,对建设茶文化课程起着非常有利的保障作用。
(二)高校资源丰富,领导大力支持
沈阳师范大学拥有东北地区高校中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每年图书馆按教师要求购进茶文化课程相关图书和音像资料。旅游管理学院有自己的专业资料室,拥有专业图书1.5万册,专业期刊201种,并有数万元的音像资料,其中茶文化课程图书音像资料丰富。此外,旅游管理学院实验中心,拥有专业茶艺实验室,自制六大茶类茶叶上百个品种的茶样实验用品,还有计算机室、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等课程辅助设备可共享使用。
(三)课程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丰富,行业参与度高
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为国家级高级茶艺师、国家级评茶师,有着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并且与行业联系紧密。几年来一直在学校从事中国茶文化、中国茶艺等方面的实践实验教学工作,并多次深入茶产区考察、交流、座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教授的大学茶文化、茶艺知识技能、茶文化与茶叶基础知识等课程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还在2010年起被辽宁省茶业协会聘任为辽宁省茶业协会茶艺培训教师,这些相关的软件条件也为该课程的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大学茶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一)一体两翼之茶文化,弘扬中华优良传统,实现中国梦青年人的精神需求
我国著名学者、语言学家许嘉璐先在首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期间提出了“中华文化一体两翼”的观点。他指出:一体是指宇宙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四观”的内涵,“翼”是使“体”能够飞起来的通道和形式;中华文化走出去要“一体两翼”。一体就是中国文化的理念,包括伦理;一翼是中医,一翼是茶叶。现在中华无数文化形态中,最全面、最系统、最具体、最切身的当属这两项。———茶叶需要扶植。至于其他文化形态,诸如书法、绘画、戏曲、歌舞、工艺、武术等,虽都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性情和品格,但都如同飞鸟身上的羽毛。茶与中医,堪称展翅大翼。许嘉璐先生还认为传统文化要向青年人普及。他说:未来青年人是主体,传播要靠青年人。许先生一体两翼的观点得到了茶业界各方面人士的一致赞同,传承茶文化已经成为当今青年人的重任。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少年恒强,则中国恒强;青年有梦,则中国有梦。中国梦涌动着青春的力量,青年人的梦想从未间断,面对中国茶文化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中国青年人应推动着中国的茶业复兴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的茶文化、茶艺精华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去学习和传承。
(二)茶文化课程中应加大学生的参与度与实践性,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每学期上课初,茶文化课程授课教师会布置学生一些参与课程活动服务的环节,让选课学生自由报名选择。如:课代表两名,有单反器材的摄影爱好者1-2名,擅长泡茶的学生4组约12人左右,打水给同学泡茶用的学生,拿茶叶提供给课程品饮的学生,愿意为老师每次上课取拿茶具的学生,在自己专业知识上与茶有关的喜欢分享的学生数名等。在茶文化的课程中,任课教师针对现在大学生动手能力弱的现状,在每节课程中都设置一些让部分学生操作的实践环节,改变了课堂中单一讲解授课的局面,通过实践和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三)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课程,资助课程建设
宣传课程的参与性,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赞助课程,切实做到课程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在2013-2014第2学期的课程中,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和大益茶道院就有到课堂中来参与教学的公益讲座,且效果反馈很好,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们的一致认可。很多茶文化行业中的协会、学会、企业也从弘扬中国茶文化的角度对我校茶文化的课程进行了各方面的支持和赞助。比如:赞助上课所用茶具、茶叶、教材等资料;组织授课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组织任课教师去茶叶产区和企业深入调研等。行业企业的参与不但解决了课程建设中经费不足的矛盾,也增加了学生和教师实践学习的机会。
(四)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修养,提高学生就业途径
近几年,茶文化热的现象在我国各地以及大学校园中悄然出现,饮茶热直接导致产业形态的各类茶文化经济实体也在悄然兴起,如茶文化设计、茶文化教育、茶文化媒介、茶文化旅游等。茶文化产业通过生产茶文化商品或提供茶文化服务的方式直接参与到国民经济的运行之中,正在逐渐做到以实为主,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茶文化的发展带动了茶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茶事服务等各个环节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相关人才。在高等院校中开设茶文化方面的素质教育课程,不但在学生中普及国学知识,还能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相关的行业知识,从而达到快速进入地域行业的素质要求。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体育;拓展训练;大学生;素质教育
拓展训练来源于西方,是现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主要以游戏活动作为形式,身体活动作为载体,并且结合个人挑战和团队学习的组织形式,进而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并且充分挖掘其内在潜能。拓展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功能,对于大学生素质方面的提升具有很大方面的影响。同时拓展教育不仅仅具备类似传统体育活动的教育功能,同时还能从心理方面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理念以及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体育拓展训练的实施,一方面满足了多元化的体育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一、拓展训练的内容、特点以及设计原则
(1)内容。拓展训练具有种类丰富的练习方法以及练习内容,更具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或者不同的要求标准来进行相应内容方法的安排。首先,从练习的内容上,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沟通类项目、个人挑战类项目、破冰类项目以及团队协作类项目;其次,从训练的任务以及目的来划分,可分为熔炼团队类以及激发潜能类;再次,从训练场所又可以氛围室内、户外以及专业场地三方面;最后从功能性来看又可以分为教育类以及健康类。(2)特点。拓展训练最大以及最根本的特点是通过适当的体能活动,加上心理层面的挑战,来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大学生自身完美人格的建立。(3)设计原则。拓展训练虽然具有多种多样的内容,但一直遵守设计项目具有共同性、针对性的特点,做到团队项目、个人项目相结合的根本原则。
二、体育拓展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拓展训练是一种那个新兴起的训练模式。这就导致在学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实例相对较少,对其理论研究还不全面,不能做到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国外对于拓展训练的理论介绍也相对匮乏,这就使得我们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体育拓展训练方面就会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其次,由于拓展教育的理论资源较少,并且人们对其并不熟悉,缺乏专业的教师资源来进行体育拓展训练的指导工作。除此之外,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以及培训体系来对教师进行拓展训练方面的培训工作,教师缺乏专业性,到这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正规的拓展训练的教育,不能达到训练开展的根本目的。最后,就搞笑的体育场所以及体育设施来说,和相对的单一、薄弱,没有很好的专业器材以及专业场地来进行体育拓展训练的实施。
三、体育拓展训练的意义
(1)对学生团体合作意识的培养。我国自计划生育政策开展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但同样也带来了些隐患。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直受到家庭的呵护,每个人都个性十足,但是与同龄的伙伴之间缺少明显的沟通,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共同的生活学习中难以相处,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通过体育拓展训练的开展,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看似具有危险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很难独自完成,必须依靠帮助或者合作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通过拓展训练,首先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同时还让学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作用。(2)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健康是个人甚至民族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所指的健康,已不单单是身体方面的健康,同时还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温室中长大,一直享受着父母的爱护。当他们第一次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人群,就会产生强烈的不是适应。自理能力的匮乏以及生活、环境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充满紧张感,与想象中的大学产生差距,这些容易使学生感到失落甚至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
四、对于体育拓展训练的建议
(1)加强体育拓展训练理论的深入研究,并且能够结合我国的根本国情与西方的拓展理论进行对照研究,从而总结出适合我国现状的体育拓展训练的理论。(2)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体育拓展训练的重视力度,加大对拓展训练的投资禄蠹,以便改善有关的训练设施、训练场地。(3)构建完善科学的拓展训练机构,加强学校教师拓展训练的专业化,确保师资力量的充足。
参 考 文 献
[1]杨耀华.高校体育教育重视是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
篇6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 素质教育 实践 探索
实践证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载体――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对提高我国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水平,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实践及存在问题
(一)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配置简单,工作分工不明确
在教育部批准设立的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各高校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点,分别将其挂靠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基地办公室大多是合用或借用。基地工作人员少,工作未明确分工,通常是按照上级安排,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时,兼做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各项工作,导致基地工作人员精力投入不够。
(二)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综合性大学都在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探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途径,忽视了基地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而建立健全基地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达到基地目标的保证。在基地缺乏制度保证的情况下,各项工作的开展没有一套规范的办事流程和行动准则。
(三)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综合性大学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概念界定不清,于是将专业课以外的所有课程,统统划到文化素质课程里,导致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混乱;还有些综合性大学随意拼凑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导致选修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加之学生在专业压力、就业焦虑、市场导向等因素的干扰下,不够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导致部分综合性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效。
二、加强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建立健全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
目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经过了试点探索、实施推广两个阶段,进入普及提高阶段,这就对制度的建立健全提出了迫切要求。制度是基地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综合性大学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监督 、管理等配套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保障基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使综合性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真正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提高综合性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
综合性大学应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为依托,为从事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提供平台,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严格考核,使教师增强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的动力;其次,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申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题,发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论文,出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学术专著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形成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推进综合性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师资保证。
(三)实行“校中校”的办学模式,全面提高综合性大学学生的文化素质
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内涵、可行性教育途径等,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鼓励教师从事相关的理论和教学研究,根据本省及学校情况,编写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读物,申报校内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题等,提高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水平,有效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综合性大学可结合自身实际和地方特色,在现有各种艺术节、体育节、学术论坛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实践活动模式,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应开展校际间的交流活动,整合地缘文化优势,争取社会教育资源,与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加强合作,发挥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3. 设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综合性大学学科设置比较齐全,师资比较充裕,应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涉叉学科,完善知识结构。根据本校特色和师资优势,构建一个以心理健康课程、科学普及课程、艺术审美课程、文学经典课程等为主线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相应的学分,要求学生毕业之前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以考核或考查方式结业,并发给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校结业证。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 1998-4-10.
篇7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历程的简要回顾
1.酝酿、启动时期。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从改变高等学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弊端出发,率先在他所领导的学校做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决定。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建设、学科之间的交叉建设等三个层次,在全校开展了扎实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得到了校内外的肯定与关注。
2.实验、推广时期。199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在全国高校中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方针和具体要求。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试点高校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人点,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不少富有开拓性的成果。2002年10月至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了14个专家组,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53所学校进行了中期检查。11月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南开大学召开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领导及专家组组长会议,对基地中期检查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会议认为,经过八年来创造性的工作,文化素质教育已深人人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的文化格调和品位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3.向纵深发展时期。从2003年至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全面、深入的发展时期。出现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理论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文化素质教育本身的内涵、定位、开展途径,也涉及与其它教育内容的关系等等层面,对文化素质教育实践起到了总结和指导作用。许多高校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课程体系和精品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文化活动、考核评定等诸多方面,逐步探索出切合自身实际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路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为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试点院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以课程建设为重心,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应当也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试点院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给予了充分重视,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地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既基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又紧密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特点,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把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
2.加强实践活动的支撑力度,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效应。举办讲座和阅读经典是许多试点院校普遍采取的教育方式,组织形式多样:或由学校纳入教学计划进行统一安排;或校方指导、学生自行组织;或由学校、院系和学生分别组织。讲座或追随文化热点见仁见智,或将大学精神与民族文化传统结合贯通,或追寻古今文学艺术家的步履获得灵感和启迪,不一而足。许多高校还设立了学生应读书目:如:清华大学1997年开出了本科生试用书目80种,其中包含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四类。山东大学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山东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书目包括马列经典著作、哲学、史学、文艺学和自然科学五大类计160余种。基地院校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选择文化古迹、著名大企业、经济开发区、自然保护区等建立校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使学生社会实践中提高文化素质。
3.建立完善考评体系,保障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质
量。基地院校均建立健全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他们的共同做法是:首先,确定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形成一个整体教育框架,然后依据不同的内容特点规定各自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其次,实现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综合性。第三,考核的方法不拘一格,做到了量化和绩效考核的结合。课程的考核口试与笔试结合;讲座则既有量化的累积要求,又有开放式的效果评价,如:写作感想、论文等。
4.从政策、制度上予以保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各试点院校大都成立了文化素质教育专门机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计划的制订,到考评体系的建立以至于经费的支持等方面,予以保障。形成目标一致、责任明确、分工合作的文化素质教育组织管理结构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情况呈现明显的不平衡。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已逾十年,而各高校在具体实施上却存在很大差异,无论开始的时间、进展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均参差不齐。
2.课程和考评体系尚处于建设和摸索阶段。由于学界和各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上存在的差异以及各高校自身教育教学条件的不同,使得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开设呈现千姿百态甚至比较随意的状态,没有相对稳定的课程结构和体系,课程建设的规范化还面临许多困难。因此,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规范化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共性体现在:在认识上,要明确文化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位置;在内容上,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都应涵盖;在培养目标方面,要使学生有较宽的视野和知识结构,为形成健全的人格素养打下基础。个性体现在:要因地制宜设置课程,要有适应学校要求和学校类型特点的科学规划。
3.文化素质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教育者首先应受教育,这是毋庸置疑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想达到预期目的,教师的文化素质应先行提高。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包括著名高校的教师却存在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和人文素养不能适应教学要求等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从计划经济的根源、重理轻文的教育观念偏差以及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分学科办学和行业办学造教育薄弱等方面分析教师文化素养不足的原因,可谓一语中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只有整个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提高上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的目标才会真正实现。
4.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相对滞后。高等职业院校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获得了蓬勃发展,数量和规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大多数院校此项工作目前还处于零散、自在的状态,比如:一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或选修课已经开设,人文讲座、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开展,但涵盖面不够、形式欠丰富,而且还没有将其纳入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去认识、规划和统筹管理,即:尚未形成整体、系统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研究亦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国民的文化素质高低关乎到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大学生作为民族和人类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建设者,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不可小觑。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既体现了党和政府的高瞻远瞩,也包含着对祖国未来的关怀和期待。十多年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成绩有目共睹,问题和困难也在所难免。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调动起学校、教师、学生以至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信这项关乎国运、利在千秋的事业定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
[2]《关于批准建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通知》,教高厅,1999.1。
[3]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关于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再思考》,《光明日报》,2000.4。
[4]闫大伟:《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光明日报》,2002.10。
[5]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中国教育学刊》,2001.5。
篇8
阐明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分析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高尚思想情操的基础,也是具备高水平文化素质的基本保障。
1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1.1 可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整能力
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挫折与冲突,如果不具备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就会形成心理疾患,造成人们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这样即使他的智商再高、创造能力再强也会失去成功的机会。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处于生理基本成熟,心理开始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期,心理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而我们过去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使许多大学生缺乏自我调整的能力。所以在高等教育中要弥补心理素质教育,进行人格优化,以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
1.2 可增强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维持有效的智能活动,更好的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证。随着大学教育向学生自主型管理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主要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的推动和支配,表现在自觉性和选择性上。同时,这种学习模式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结构、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要素的约束,表现为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想象,一个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是难以完成自主型教育、能动性学习任务的。只有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才能增强大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1.3 可满足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需要
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心理素质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能够满足其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的机能。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要素进行训练和提高,使学生了解知、情、意在人心理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学会有意识的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同时,通过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正常状态,对于大学生发展自我、开发智力、改善思维、提高创造力、适应社会有着基础作用。
2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
2.1 环境变化导致心理适应不良
在校大学生们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从熟悉的家到陌生的异地,许多领域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在学习方面的变化导致心理适应不良。不少学生在中学成绩很好,进大学后,发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自己不能在学习上强人一等,失去了学习的优越感;加上大学的学习方法与原来中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差异,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不能正确处理学习目标与学习现实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不当、对学习缺乏信心、没有兴趣等;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录取的专业与原来的愿望不符,对现学专业不了解,造成情绪波动很大,较长时间不能调整过来。由此使他们处于心理冲突与痛苦之中,精神过度紧张,出现强迫、焦虑、郁闷、孤独、失眠等适应不良,以致影响到学习。
2.2 人际关系复杂导致心理调适矛盾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一般会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一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具有自尊、自卑、自负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二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尤其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有些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有些难控制;特别是在激情状态下,很容易感情用事。三是矛盾性,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真实情感;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时而情绪激动,时而消极情绪颓废。而大学生离开原来熟悉的朋友圈进入新的人际圈,远离家庭的呵护开始独自的寝室生活,这些变化都使大学生们特别是大一的新生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旦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使他们处于心理纠结之中,导致多种心理不适应接踵而来。
2.3 情感挫折导致心理失落
大学生时期正值青春年少的恋爱季节,大学生活又为男女学生广泛接触提供了机会,因此大学恋爱已经成为高校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于婚姻与恋爱缺少正确的认识,往往是盲目寻求感情寄托或认为上大学没有谈过恋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致使部分学生交友不慎而受到身心损害,或在交友失败后情绪低落而影响到学习与生活。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少,如对失恋挫折的耐受力差,因失恋而悲观、堕落等等。
2.4 就业压力带来心理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增多;再加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形势低迷使就业岗位减少,使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特别是一些不公平现象,比如在就业当中托关系走后门,使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而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就业或找不到满意工作,更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表现出忧虑,产生沮丧情绪,许多不良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3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一个既艰苦又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具体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 创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如果充满高尚校风、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有着良好教学秩序、宽敞教室、卫生清洁食堂、温馨舒适宿舍等,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因此,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但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而且也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
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也是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可以积极运用校园内外的各种媒体如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等,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这方面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文化传播媒体,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以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素质教育。
3.2 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完善预警机制
高校应建立和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推广专、兼职咨询员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应定期定点地给大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咨询,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备案;针对学生共同关心、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举办系列讲座,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卫生协会等社团活动,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和宣传阵地开展心理教育宣传等,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异常倾向,努力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能倾吐心声、发泄情绪的场所,从而有利于矫正大学生中可能有的心理问题,使其心理障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从而防患于未然。
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措施基础上,高校还应建立预警干预机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建立预警体系,完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组织结构,以便采取措施,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减少危机发生的不良后果。
3.3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沟通网络
可以建立完善的校园心理素质沟通组织网络,即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指导下,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为联系纽带,建立班级心理健康联络网络,使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得以及早发现,及时有针对性解决,促进大学生学习及培养健康的身心。
同时,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形成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配置。这样做既可以使学校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及时、全面地掌握,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沟通网络内对档案库的资料进行查阅而自我检查和评价。
3.4 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和各学科教育的融合
首先应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思想性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进行相关的教育;其次,可以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特别要注意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而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认识指导着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完善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基本的心理因素。因此,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当然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运用,也会有助于思想品德实践的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
3.5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发挥人格表率作用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要充分注意教师及学校员工的人格表率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学生的情绪、兴趣、情感、态度等心理状况与教师的表现紧密相关,教师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产生暗示、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恪守师德,为人师表,切忌以消极的心态给学生以消极的影响。同时学校也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辅导员等学校员工的心理修养,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及辅导员等学校员工开设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铁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光明日报,2006-05-21
篇9
地方。新时期针对“90后”大学生,高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树立整体意识,从实施主体、实施客体、实施模式等各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实施模式
“90后”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余嘉(1978-),女,江西奉新人,上海电力学院团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学关系及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上海200090)
[课题项目]本文系
2009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
果。(项目编号:09YS35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55-02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以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为中心的学校
教育整体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作为素质教育理念
的教育对象,“90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素质。但同时,我
们也认识到目前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乐观,突出表现
为:教育观念落后、学校教育及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待改进;教育
总体水平仍偏低、体系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
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有一些地方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方式有待改
进。为此,对“90后”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要从实施主体、
实施客体、实施模式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实施主体研究——教师
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
主体即教师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
用来看,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
低。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关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
质。教师要从传统教育中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
者、咨询者,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参与者、实践者以及学校、社
会、家庭间的协调者、沟通者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
是道德的引路人,又是品行的示范者。其自身的思维方式、行为
规范、生活需求和价值取向等内在的品行修养直接影响着人才
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师不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人,还要
用自己的品格陶冶人,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研究表
明,
大学生中部分人存在道德品质缺失、对人冷漠
“90后”浮躁、
等特点,因此教导此类大学生的教师师德建设变得尤其重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越来越受到
关注与重视。传统教育往往将教师的素质聚焦于专业知识与
技能的高低。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
素养之外,还必须加强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及创新素质的培养与
提升。
高校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素养是指教师从事专业教学活动所
应具备的学科文化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技能。优秀高校教师除
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传授专业知识学习方法的能
力外,还应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博学多才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努力成为“双师型”或“多师型”教师,成为“专才”和“全才”的统
一体。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
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包括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乐观向上的情
绪,努力进取的健康个性,幽默风趣、有活力、有个人魅力,善于
与学生交流并给以指导性的建议,愿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能正
确对待学生和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困难与挫折、机遇与挑战等。
二、实施客体研究——学生
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客体,
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
“90后”
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需求内化为个人的心理品质及自我修
养。“90后”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教育基础及环境,但也有许
多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还不完全清楚,因而缺乏参与意
识。此外,大学生求知欲不浓、大学生自身的专业视野狭窄,大
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以及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
等,也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90
后”大学生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必须要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
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自觉树立自学意识、目标意识、创
新意识;培养理解能力、组织能力、“90
判断能力、实干能力等。
后”大学生必须树立自学意识,要充分意识到课堂教学之外的广
阔天地,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教师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更重要
的是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与思路。除了自学专业知识外,也要
加强思想理论及跨专业知识的自学,同时要在各种校园文化及
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习各类技能。大学四
年中,“90后”大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包括近期目标、长期目
标;学习目标、工作目标等。
大学生要自觉地
生活目标、“90后”
培养良好的理解、沟通能力,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一意孤行或刚
愎自用是难以获得成功的。同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确
定因素比比皆是,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
力,处事不惊;同时也要能够审时度势,灵活把握各种原则与规
定。
大学生涉世不深,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
“90后”阅历尚浅,
方面的能力,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而未来作为可能的领导
者或项目负责人,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也是开展各项工作,取得
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90后”大学生在学校中就要培养组
织、协调能力,不仅要协调好本人和同学、老师的关系,有时还要
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协调好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甚至是与
校领导及学校各行政部门的关系。
在不断开放、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受
到多种影响和冲击,学生的信仰、价值观不再单纯,某些“90后”
大学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名利,轻服务意识。绝大部
分“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一出生就被长辈甚至更多的
家人关爱和溺爱。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
大学生习惯从
“90后”
家庭与社会中索取,普遍缺乏实干精神及实际服务能力。针对
上述劣势,“90后”大学生应努力培养服务意识,提高实干能力、
服务能力。
三、“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模式研究
与传统教育相比,素质教育在内容上既强调专业知识的获
取,也注重思想道德、人文、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
教学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新时期,实施素质
教育也要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
“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从学生需要出发,改变传统学生
工作中学生处于被管理者的格局,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这将
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这一工作理念,首先
要树立服务意识,将学校各部门的管理观念转变为服务观念。
学生管理部门扮演的不是管理学生的角色,而是为学生服务的
角色。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困难;其次在依
法治校的前提下,维护学生的权益。一方面明确学生享有的权
利与履行的义务;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处分要做到程序正当、合
法,处分恰当,并给予学生陈述、申诉的权利与时间;再次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学生不仅仅是管理的对
象,也可以成为管理者。通过角色的转换,加强学生的自我管
理、自我约束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开展活
动,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而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与能力,提升自身素质。
(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通
过网络大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实事要闻,可以
实时与他人沟通,可以查寻各个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但是网
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他们带
来了消极的影响,轻则导致大学生沉迷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与
生活;重则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走向犯罪。因此,高
校有责任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控制网络的消极影响,利用网络
开拓素质教育的新阵地。首先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构建双向、
多向的互动式学习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的、限制
师生创新精神开发和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培养教师和
学生双方的创造性思维,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逐
步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教学为模式的教学新格局转变;其
次,利用网络信息更新快速、实效的特点,指导学生从丰富的网
络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通过开发
交互式的网络思维,培养大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开拓
的创新意识;最后利用互联网资源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信息环
境,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辨信息、选择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他们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过滤和抗干扰能力,并自觉将
这能力运用到专业知识及其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中,从而提高
自学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开展社会实践检验素质教育成效
多年来的经验表明,社会实践是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
的重要手段。各高校都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支
农、支教、支医、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
动。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检验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同时
也能通过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人文
关怀意识。对于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也是他们
走出校门,离开家长、老师的庇护认识社会的重要平台,是检验
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参照系。
新时期,针对“90后”大学生动手能力弱、受挫能力差、缺乏
沟通、协作意识、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高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
践活动,积极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并制
定相应的制度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除利用寒、暑假
组织大型实践活动外,高校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开展志愿服
务、扶贫帮困、社区服务等短期的小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除组
织团队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外,也要鼓励学生以个体形式进行
社会实践。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高校要加强监控与引
导。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造成学生为了实践而实践的局面。
社会实践活动中,高校要为学生配备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俱佳
的指导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实施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对于教育实践活动过程、质量、效果进行的检测
与评定。传统教育的评价基本上是分数评价,单纯以学生分数
的高低及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考评学生与学校的标准,这无疑是
一种片面的评价,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的素质教育
评价体系既注重教育工作评价也注重学生素质评价,实现评
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主体广泛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结果激
励化。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
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评价标准必然多元化,
针对不同评价个体、不同评价内容采用不同的标准。从学校角
度而言,每个学校受其办学历史、发展规模的影响,必然在办学
理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果用同一套标准
来评价这些学校办学水平或教育水平的高低显然有失偏颇。而
且此种标准下也难免发生学校为了达标盲目改进、急功近利的
情况。因此,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要采取不同的评价
标准。对学生个体而言,受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生活地域等因
素影响,在同一个起点上也会有快慢差距,因此可根据自己发展
需要,确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也能很好地发
挥评价结果的激励作用,促进被评价对象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
传统的教育评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通常由校领
导或教育管理部门担任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处于被动的被评价
地位。此种模式下,评价对象与评价主体之间没有互动,缺乏信
息的交流与反馈,评价过程出现的问题难于改善。在素质教育
背景下,要弥补传统评价体系的不足,应扩充评价主体的主成,
变单向评价为双向或多向评价。在高校中,要将过去单纯处于
评价对象的教师与学生也纳入其中,树立人人都是评价主体,也
应该被评价的意识。通过主客体的转换,充分调动评价主体与
评价对象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活动、学生发展个性、校
领导及教育管理部门探索教育理念、模式等。素质教育是一项
系统工程,除高校以外,社会、家庭的影响及意见也很重要。因
此,高校也要通过家访、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
的意见,为家长及社会组织参与评价提供途径与方法,从而实现
对素质教育成果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
教育活动是人的活动,受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
无法判断哪一种评价方法比另一种更好。每种评价方法都有自
己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只有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
能从全面反映教育活动的状况,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价结论。如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考试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可采取
定量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可结合家长对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
反馈、学生处或团委对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及社会实践情况的反
馈等来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自我评价也是重要的却
又容易被忽视的评价方法。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改正错
误,改进措施的手段,要发挥这个手段的重要作用就要依赖评价
结果激励性。传统教育中,评价结果强调的选拔性,主要起到分
层、分流的作用,忽视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而且过多地进行横
向比较往往给评价对象造成更重的精神负担,阻碍了他们的进
一步发展。素质教育中,要逐步淡化横向比较,强调纵向发展,
通过及时肯定评价对象的发展,激励评价对象向着更高的目标
前进。因此,素质教育要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一方面激励优
秀对象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鼓励相对较弱的对象自我超越,追
求进步,使每一个被评价对象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评价结果
的激励化也有利于评价对象间不断交流、相互借鉴,改进缺陷和
不足,形成良性发展及竞争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邱观建.面向
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
社,2006.
[2]胡瑞年,何骏敏.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新挑战[J]
“90后”.
中南论坛,2009(1).
[3]农艳春.试论“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及工作对策[J].学术争鸣,2009
(3).
[4]李志琴,陶玉强,缪君菲.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J]湘
潮,2009(6).
篇10
大学生社团是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开展的第二课堂,社团评价的原则与标准的确立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生社团评价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不同学校的评价标准没有区别对待,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评价主体较为单一。立足这三个方面不足,在确立社团评价的原则中,将社团发展目标、不同类型和等级学校的针对性、引入社会力量评价作为重中之重,在社团评价的标准中体现出社团素质拓展、社团影响力、学生参与程度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素质教育;大学生社团;评价的原则;评价的标准
大学生社团评价原则与评价标准的确立,对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保障作用,推动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拓展。龙希利等人认为,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本身的特质使得其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要借助学生社团寓教于“活动”的思想教育形式、学以致“用”的专业实践功能、职业体验式的发展导向作用以及育人无形的文化浸润效应等功能优势,通过转变理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1]。郭冬娥认为,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能拓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成员专业的交叉性、社团活动的实践性、社团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功能,为学生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实践舞台,建立和完善社团评价体系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最有效途径[2]。面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社团评价的主体思想,围绕的中心在于素质教育开展,评价的核心应体现在制定社团素质拓展评价标准、建立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引入社会力量的评价等三个方面。文章分析了现有大学生社团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评价的原则,最终探索出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大学生社团评价标准,确保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社团评价存在的问题
1.忽视不同类型学校素质教育的差异
确立大学生社团评价的原则与标准,必须结合不同学校的性质,分析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将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在当前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大学生社团的建设能有效地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向其他学生输入正能量。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社团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忽视不同类型学校素质教育的差异[3]。
2.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
评价指标作为社团评价的核心部分,指标应具备较强的针对性。结合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学校,将评价指标体系的针对性加以完善,促使评价结果更有针对性。然而在当前大学生社团评价中,评价指标所具备的针对性较小,以统一的评价指标来评价社团发展,社团影响力方面、学生参与程度方面并没有受到重视,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满意度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评价信息。然而按照这样的评价指标的确立原则,会造成对社团发展前景不能实现正确、客观评价的后果,最终对社团发展不能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这一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3.评价主体单一
大学生社团是否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应单一地将学生与学校作为评价主体,评价结果往往会存在片面性。在大学生社团评价所体现出的主要现状中,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这一现状较为明显,只是学校或学生的单一评价,而并未涉及社会力量的评价。社会力量的评价被视为第三方评价,所具备的优势较为明显,评价视角较为独立、评价信息较为可观,能够为大学生素质发展提供科学的诊断信息。然而社团评价只能以学校与学生为评价主体,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评价信息过于狭窄,并没有体现出社会人才需求方向,导致社团的发展不能与社会人才需求相互统一,最终会间接导致大学生培养处于封闭状态的出现。这一问题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在大学生社团评价主体的确立中应将第三方评价加以补充。大学生社团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的构建缺乏针对性,评价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出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社团评价的主体存在单一性,社会评价力量并不能成为评价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导致社团未来发展动力不足。
二、大学生社团评价的原则
1.呈现大学生社团发展目标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社团发展应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实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拓展。其中,对于社团的评价应体现激励功能与调控功能两个方面。激励功能是对社团内部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价,从而使社团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空间得到准确的评估,使得社团评价不仅能够根据发展现状加以评价,还能对社团未来的发展客观评价。而调控功能主要是针对不同社团之间存在的发展差异,对发展目标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使得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构建具备明确的针对性,以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各个社团的发展。
2.不同类型、等级学校素质评价原则应不同
在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高校,大学生社团的评价原则应体现出针对性原则,在素质评价的对象方面要结合办学性质、学校规模两个方面,确保大学生社团在学生素质发展方面能够得到更为客观的评价。首先,结合学校办学性质。在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社团素质发展方面的评价中,评价的原则需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素质、能力、技能、知识的协调统一为原则,在评价指标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参与程度、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而在职业类院校社团的评价原则中,以职业素质评价为中心,评价指标要突出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将职业道德、职业创新等素质作为评价指标构建的方向,显现大学生社团素质评价的针对性。其次,围绕学校办学规模。大学办学规模决定社团的发展,办学规模较大的院校与校外团体、组织的互动较为强烈,办学规模较小的院校与校外合作、互动的机会较少,决定大学生社团的社会影响力。《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4]在大学生社团评价原则中,应结合办学规模确立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不能一味地强调统一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确保社团发展中能够体现出各自的问题与不足,为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3.引入社会力量评价
社会评价力量(毕业的校友和学生就业单位)应作为大学生社团评价的第三方评价因素,评价视角明显存在公正性、客观性、独立性等优势。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颠覆第一方和第二方(学校和学生)评价视角的片面性,评价信息具备明显的透明化、客观性,评价信息中数据的对比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二是社会评价是介于学校与学生评价主体之间的评价力量,与学校、学生之间不会存在利害关系,评价结果的显示在能够客观说明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的同时,还能体现出社会需求方面对大学生社团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并为人才培养提出更为客观的诊断。这样就使大学生社团评价的主体得到拓展,评价信息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特征。社会评价力量在大学生社团评价主体的重要补充,有利于社团发展过程与社会之间实现互动,评价的主体由学校、学生、社会等三个方面组成,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现实之间保持相互统一,表露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心声,而中立的评价立场能够侧面反映出人才培养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实施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大学生社团评价应结合统一的发展目标,并确立不同类型、等级学校素质评价原则,为大学生社团素质拓展提供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客观体现学生参与程度与社会影响力。
三、大学生社团评价的标准
1.社团素质拓展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高度的重视,探索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路径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大学生社团活动作为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为此,在社团评价的标准中,社团素质拓展成为关键中的关键。从大学生社团发展的目标进行分析,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对社团工作的内容提出新的要求,素质拓展作为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核心目标,为学生素质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平台。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重要组织之一,是大学生成长锻炼的平台,是大学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社团对学生的特长发展、多样化领域发展、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5]。对此,在素质拓展评价标准的制定中,应将知识完善、能力培养、文化提升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表达出社团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知识的完善方面、能力的培养方面、文化的提升方面所具有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大学生社团素质拓展中寻求更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为大学生素质发展提供更为理想的环境和广阔的平台,推动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大学生社团实现全面的发展。
2.社团影响力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能够为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社团内在影响力可以反映出社团发展的目标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反映出对大学生素质提升所能够提供的动力。众所周知,社会影响力所反映的则是发展规模、社会认可程度,大学生社团的社会影响力也不例外,反映出学校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紧密度,客观体现出为学生素质发展所能够产生的促进作用。在社团评价标准的确立中,将社会影响力作为重要的标准构建方向,社团的社会影响力越大,凸显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越大。在评价标准中应明确指出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学校。在职业类院校中,社团的社会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方面,评定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能力,说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现状即未来发展前景。在不同等级全日制本科院校中,应针对社团本身所开展的社会实践范围、社会实践频率做出相应的评定,客观显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空间。这是大学生社团评价指标有针对性构建的明确体现,有助于全面推动大学生素质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社团的发展价值。
3.学生参与程度
大学生社团是为志趣相同的学生提供的一个展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的平台。现阶段大学里的学生社团发展状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学生社团发展势头迅猛、社团数量、类型不断增多,多样化趋势明显增强,专业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活动内容日趋丰富,学生社团的个性化更加突出,学生社团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作为大学生社团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社团学生参与程度越高,说明社团能够达到带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目的,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在社团评价标准的构建中,必须围绕学生参与程度,对社团未来发展前景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人才是我国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高校社团作为大学校园内蓬勃发展的学生群众组织,已成为大学生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素质拓展功能与大学生素质要求具有高度的契合[6]。结合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学校,将校内与校外活动内容的新颖程度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得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能够通过数字得以体现,说明社团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喜爱程度。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7]。通过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学校,有针对性地确立这一评价指标,能够反映出大学生社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社团组织者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产生相应的启发,带动大学生社团队伍走向壮大。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大学生社团评价的原则与标准的确立,应以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为重要的结合点,在评价原则中应将社团发展目标作为首要条件,并结合不同类型、等级学校,有针对性地建立评价原则。并将此作为基础,对评价标准加以完善,使得社团素质拓展、社团影响力、学生参与程度能够成为评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大学生社团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不足,为推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龙希利,等.基于人才培养的大学生社团管理路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9.
[2]郭冬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学生社团建设探析———基于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角[J].江苏高教,2014(5):127.
[3]朱静.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40.
[4],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Z].中青联发〔2005〕3号.
[5]李相阳,苑婧娴.浅谈高校社团对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影响[J].思想教育研究,2015(1):78.
[6]闫超栋.试析高校社团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契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