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解决机制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纠纷解决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纠纷解决机制

篇1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法纠纷必要性司法解决机制

一、对经济法纠纷的理解

1.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就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的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我国的现阶段,它的主要功能是调整我国社会生产及再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三,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我国的经济法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部门法,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经济关系可以由民法来调整,而国家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社会公务性经济关系则由行政法来调整。

2.经济法纠纷的涵义。经济法纠纷就是在我国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的需要国家政府司法部门出面来调节的经济法律纠纷,这些纠纷的处理部门即政府的职能部门是由国家赋予其权力的。经济法纠纷的范围很广,它包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与经济有关的权利和义务等的争议,这些争议妥善、有效的解决是我国经济秩序和谐、稳定运行的保证,可以说运用经济法来解决各种经济纠纷也是关系到我国长治久安的前提保障。

3.经济纠纷与经济法纠纷的区别。经济纠纷是由利益主体权利及义务方面所产生的矛盾而导致经济主体之间的纠纷,它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可以是机关单位间的纠纷、平等主体间的纠纷等等。而经济法纠纷则有所不同,它所指的是在进行经济调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权利及义务间的争议。也就是说经济法纠纷不同于经济纠纷,它不是在进行商品交换等一些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纠纷,也不是一般的民事纠纷所能引起的,而是与纠纷双方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地位等等情况相关,它也不是普通的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与经济纠纷有着根本的区别,如果它未构成犯罪,是不能用刑事手段来处理的。

二、通过司法解决的必要性

1.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我国一直都在实行着宏观调控的政策,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所以在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和再配置过程中,即使应用了宏观调控,也难免会受到资源的有限性及稀缺性等等条件的限制,而出现分配不合理及不平衡等现象,这样因为一部分人得益,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的情况,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经济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利益之争,再加上国家的调节主体如果在这个时候出现的现象,就会更加加速经济法纠纷的产生,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组织、个人利益同时受损,当这种经济法纠纷出现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与稳定,影响经济法的有效实施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2.是解决所有纠纷最有效的途径。在我国,解决纠纷的方法不外乎四种:仲裁、协商、行政、司法,而司法则是被认为是解决所有纠纷最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当经济法纠纷涉及到国家经济调节主体以后,因为仲裁机构只是一种社会组织,它没有权力对国家的行政机关行使仲裁权,而且有的经济法纠纷的当事人也不信服仲裁机构,这时就必须要进入司法程序,交予法院进行处理。

3.监督和制约国家行政机关。经济法纠纷与民事纠纷、刑事案件等等不同,它虽然也具有可诉性,可以通过司法的途径来进行解决,但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法纠纷大多都终止于行政解决,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一般情况下都不愿意诉求于法院,走法律的路子去解决矛盾,而这种经济法纠纷只有通过司法的途径去解决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答案,也才能有效的制约和限制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行为,从而让国家权力机构的经济调节权得到监督,防止一些腐败现象的产生,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三、对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的方案分析

1.把经济法案件归类于刑事诉讼案,只要违反经济法的规定,达到犯罪的程度,就要按照规定去追究其刑事责任,不再属于经济法诉讼的范畴。

2.如果现行的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能解决经济法纠纷,就按原法律规定去执行,因为只要能使经济法纠纷中当事人的权利能得到维护,纠纷最终得到解决,当事人是不去追究用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手段的。

3.如果现行的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等等不能解决经济法纠纷,就要建立和健全全新的补充制度,不管何种形式立法,其目的都是使经济法纠纷得到彻底解决。

四、司法解决的机制探讨

经济法纠纷不仅包括合法的经济组织在进行各类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法纠纷,还包括国家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中所产生的经济纠纷和进行经济秩序的整顿时所产生的经济纠纷等等,如果要建立一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纠纷司法解决机制,首先就要对产生纠纷时需要进行调解的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分析,再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现状、政治形势以及各地不同的文化环境、风俗习惯,去寻求一种合理、合法、有效的解决途径,并建立和完善经济法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

1.可以用民事诉讼来解决的经济法纠纷。民事诉讼包括特别民事诉讼和普通民事诉讼,它是平等主体间的利益发生纠纷时的一种解决办法。这里的平等主体就对经济法纠纷有了一定的限制,因为大多数的经济法纠纷主体之间在权力、能力、地位等等方面都不存在平等的关系,这时要用普通的民事诉讼就很难解决,所以要对民事诉讼的一些制度进行优化、补充、完善和革新。通常情况下可以对弱势的一方提供一些无偿的帮助,比如说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简化一些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等等,以此来纠正当事双方的不平等的关系,保证司法解决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2.可以用行政诉讼解决的经济纠纷。行政诉讼解决纠纷的方法要比民事诉讼的效率高,它主要适用于纠纷当事人为国家行政机关单位或者是一些有法律法规行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它也包括特别行政诉讼和普通行政诉讼两种,所针对的行为主要是行政行为,因为国家行政机关是拥有国家法律法规所赋予的特别权利的,它可以行使国家调节经济的权力,因此他们之间的纠纷需要由行政诉讼来解决,除了这些纠纷之外,还会产生一些国家经济调节主体与受影响的另一方之间的纠纷,这样的纠纷也只能由行政诉讼来处理。总之,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的经济法纠纷,它不同于一般的刑事纠纷案件,必须要在行政诉讼的种类、所有证据的搜集及调节等各个方面做好各种优化及调解工作,避免使任何一方产生极端,影响国家的经济调控,产生经济秩序的紊乱,要使经济法纠纷的双方在和平、和谐、积极、有效的环境中得到解决。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与其它的法律有着本质区别的法律部门,它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商品经济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它是以社会利益为基点,以处理和协调国家行政权力机关与社会组织或个人之间的关系为目的的一种法律,是一部综合性、调整性的法律,只有解决和处理好经济法纠纷,才能使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才能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平稳发展,才能进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的公平竞争,营造一个团结、稳定、健康的社会大环境,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明.经济法诉讼模式的理性构建——评《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47-49.

[2]张姣.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07:112+111.

[3]程明月.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4:192.

[4]赵龙.经济法司法实施理论问题四论[J].理论界,2007,02:157-158.

篇2

【关键词】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公益诉讼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96-01

一、我国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现状及不足

环境侵权,相对完整的表述为: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导致自然环境的污染或破坏,进而间接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之虞,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环境侵权是侵权行为的一种,但它在侵权的原因、主体、状态等方面明显与传统侵权行为相区别。环境侵权案件往往涉及范围广、受害人多、矛盾尖锐。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非诉讼解决机制与诉讼解决机。

(一)非诉讼解决机制

非诉讼解决机制包括协商、调解、仲裁与行政处理。关于协商,双方当事人往往地位悬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协商达成的协议没有法律效力,因此这种方式的成功率很低。民间调解对于受害方容易确定的小范围环境侵权的解决优势很明显,但是危害公共利益时,难以保证当事人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牺牲公共利益。仲裁在立法上不完善,不管是环境基本法或者单行法都未明确把它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法定途径。而以行政处理解决环境纠侵权纷的通常都比较顺利,当事人往往也都能够积极配合,因此它应当逐渐变成最重要的方式,但是目前我国行政处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缺乏公正性、效力不明确、手段单一等等。

(二)诉讼解决机制

关于诉讼解决机制,它包括民事解决机制、行政解决机制和刑事解决机制这三种。它是最权威、最规范、最后的救济手段,但目前的法律规定在资格与受案范围上很难做到对公民环境参与权的保障,也无法体现环境保护的公益目的,并且环境刑事案件的量刑普遍较轻,这对于有些环境侵权案件造成的巨大危害的弥补可谓是九牛一毛。

我国在2012年修改民诉,初次将公益诉讼制度编进民诉,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该条款使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但规定过于空洞,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我国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一)协商、民间调解与仲裁制度

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吸收具有专业环境素养的人,来提高调解的专业性与准确性;行政机关在接到案件时,若发现可以适用民间方式解决,可以引导当事人去采取这些手段,来提高协商和调解的适用率。

完善仲裁的立法建设,明确仲裁是法定的环境侵权纠纷解决的方式之一;确定案件的受理范围,对仲裁机构管辖的范围,以及仲裁人员的组成进行科学的分配,充分发挥出仲裁的优势。

(二)行政手段的完善

在环保部门内设立专门环境侵权纠纷处理机构,并且从省级开始进行垂直领导,避免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保证新设立机构内的人员的专业性。

补充立法,来给予行政调解协议一定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如有反悔向法院提讼时,赋予环境行政机关在调解过程中所做的调查鉴定等以证据效力,为诉讼提供便利,维护行政机关的权威性。

在现有的行政调解制度之上,增加行政裁决制度,对不同的案件情况作出不同的行政处理决定。对于能调解的案件进行行政调解,调解不成功的或者不适合进行调解的案件,应当作出相应的行政裁决,保证行政处理的效率。裁决作出,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对行政裁决有异议的,能够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完善诉讼解决机制

建立专门环境诉讼制度,即将过去三大环境诉讼加以整合,将其视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来对纠纷进行解决。首先,制定专门的程序法,来对行政处理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第二,设置专门的环境法庭,来专门解决日益增多和复杂的环境案件;第三,制定特殊规定:放宽资格、扩大受案范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减免诉讼费用、实行因果关系推定等;第四,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要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一要在立法上确认环境权;第二,加大相关立法;第三,确认主体;第四,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第五,不对诉讼时效进行限制;第六,减免诉讼费用。

(四)建立非诉讼解决机制与诉讼解决机制的衔接

对于环境侵权纠纷的解决,应当遵循“鼓励协商调解,强化行政处理,诉讼作为最后选择”的总路线,注重对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自身完善,更应该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补充。

环境仲裁与环境诉讼之间,若当事人对仲裁机构所作的裁决存有异议而向法院,则法院对仲裁的审查应该只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节约司法资源,保证环境仲裁的权威性。

环境侵权纠纷的行政处理与诉讼之间,赋予环境侵权纠纷行政处理相应的法律效力。若当事人对行政调解协议反悔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应该对行政机关的工作给予肯定,调解中的相关鉴定评估可作为诉讼中的证据使用,行政机关对其合法性负责;而调解不成作出行政裁决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参考文献:

[1]邹雄,等.环境侵权法疑难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21.

篇3

关键词:环境 群体性纠纷 解决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443-02

一、群体性民事纠纷的概念与特征

1.群体性纠纷的概念

群体性纠纷在现代社会中并不罕见,从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而关于群体性纠纷的概念,理论界尚无定论。其中有学者指出所谓群体性纠纷,是指纠纷主体一方或双方在多人以上的特殊性社会纠纷;或者说,一方或双方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相互之间坚持对某个法律价值物的公然对抗。的确,群体性纠纷与普通纠纷相比较,最为突出的特点乃是该种类型的纠纷所涉及的主体因素比较复杂,并因此形成了纠纷的规模化和连带化[1]。

2.群体性纠纷特征

2.1群体性民事纠纷主体构成复杂,人数众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群体性民事纠纷的首要特征就是表现在纠纷人数的众多性。人数的众多性既可以表现为冲突主体的单方面,也可以表现为冲突主体的双方面。群体性民事纠纷以人数众多性为概念的逻辑前提。这种以人数众多性为特征的社会纠纷,使之带上了诸多有别于单一纠纷的烙印和痕迹。这种特殊性为化解该类纠纷提出了特殊的机制和程序要求。[2]”

2.2群体性民事纠纷诉求合理但不规范

群体性民事纠纷一方主体的诉求往往是合理并符合社会一般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和民众思维习惯,理应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但是,由于民事纠纷主体的诉求多种多样加之现有的诉讼结构不能有效的解决纠纷,从而导致了群体性民事纠纷主体往往采取一些非理性的表意渠道。

2.3群体性民事纠纷主体的社会地位悬殊

群体性纠纷受害方往往是普通消费者或者公民,由于资金和法律知识的相对匮乏,他们往往缺乏权利救济的渠道,而相对方一般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商业组织,这就使得受害方处于弱势地位。

2.4群体性民事纠纷的社会性

“群体性纠纷不仅仅在人数上具有众多性的特点,并且这种人数众多性不是简单的人数累加,而是一个具有一定时段性和阶段性的利益共同体。他们提出了由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利益要求,这种利益要求有时又不为现实法律秩序所认可,因而他们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变革力量,指示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预期着社会发展的轨迹,这就是群体性民事纠纷的社会性特征。”

2.5网络技术的运用更易成为环境的导火线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人们获得及时,而网民又逐渐增多,在 2010 年的《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 2009 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3.84 亿人,较 2008 年增长 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 22.6%提升到 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网络技术在环境中可以对民众起到总动员的作用,不在像浙江东阳画水镇“4・10”事件那样老农用钟来鸣警了,网络技术的运用更易成为环境的导火线[3]。

二、2013年环境群体性纠纷典型事件介绍及特征分析

1. 2013年成都市反对PX项目事件

2013年成都市反对PX项目事件发生于2013年5月4日至5日,为成都市民针对成都PX项目进行的一系列反对活动。

5月4日当天,天府广场向游客关闭,广场周围每隔几米远就有警察把守。警方要求购买口罩需要实名,并要求印刷行业如果遇到复印和印刷涉及“人体健康、石化项目、彭州、PX环保”等词语的,要向派出所上报。由于警方的维稳行动,抗议活动未能顺利进行。

1.1涉面广、当事人范围不确定

环境是关涉人类生存、发展的多元利益寄托之所。环境群体纠纷反映的是环境侵害事件发生之后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泛的利益关系需要调整。首先,从当事人的角度看,此类利益关系中既包括受害者因环境而生的多重利益,也包括加害人的正当利益;其次,作为群体纠纷出现的环境侵害事件,其影响范围通常并不止于直接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提出的权利主张,它还包括由于既有的严格程序局限而不能提供保护但却极具保护价值的其它相关利益。

1.2因果关系复杂,证据搜集难度大

环境群体纠纷中的侵权事实非常复杂,欲寻求单纯、直接、具体的因果关系锁链十分困难,而且很多情况下环境侵权的被害人对于侵害事实缺乏体会,以至于对侵害行为何时存在,加害者是谁等问题难以确定,受害人更无从举证,其结果难免阻却救济之实现。

1.3隐性矛盾多,容易激化成严重的社会冲突

环境涉及的利害关系人人数众多,众多的人数意味着客观的诉讼利益多元化和主观的诉讼请求多样化,这些都是纠纷顺利解决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一方面众多的利益意味着法官难以权衡轻重、作出有效的取舍;另一方面一个诉讼是不可能满足全部多样化的诉讼请求,这就法院面临较大的说服工作压力,否则即便作出裁决也无法平息纠纷。

三、完善环境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

1.建立地方政府应对环境群体性纠纷控制处理机制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应对环境时,存在:缺乏对事件的识别与判断、采取非理性的武力手段来平息事件、缺乏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地方政府之间及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等问题。因此,建立控制处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建立控制处理机制,使地方政府了解控制处理环境的一般原则,熟悉控制处理环境的一般程序和措施,在环境发生时,能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地有效地平息环境,防止事态的扩大和升级。

2.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解决环境群体性纠纷

我国代表人诉讼作为目前唯一应对环境群体性纠纷的司法制度,必须对之进行完善以充分发挥其救济权利,惩治违法和行为矫正及提高诉讼效率功能[4]。

2.1 降低代表人举证困难

能否成功举证决定诉讼成败,赋予原告严苛的举证责任对于环境群体性纠纷的原告的权益保护极为不利,显失公平。在有关环境群体性纠纷的代表人诉讼中应降低代表人举证责任,降低环境损害事实的证明标准,可以降低对环境纠纷损害赔偿具体数额的证明标准,不需要每一笔损害都一一证明,从而缓解代表人的举证困难比如只要原告提供的数额在总体上来说是合理的,法院有理由确信的,就可以大致的确认损失数额。[5]

2.2提高代表人诉讼激励机制

一方面,在诉讼费用上,规定适用代表人诉讼审理的案件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若人数众多的受害者一方败诉,我们可以设立环境公益基金并由其合理承担,对受害人予以适当补助。如此一来,可以有效解除受害人提起环境群体性诉讼的费用之忧。[6]

3.其他渠道完善环境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

3.1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在我国,环境信息下情上达的不通畅,仍然属于公众最不满意的问题范畴。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不是公众环境意识程度低,而是公众缺乏获得环境信息和参与环保事务的有效机制。为此应该建立一套覆盖环保行政许可各领域、各层次的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用更加具体的制度和更加可行的程序来保证公众对环境事务的有效参与。这一制度建立能够督促企业和地方政府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环保措施,提升其透明度和责任心,促成环境领域的良性监管;也将使环保工作思维,从“事后补救”向“事前警惕”转换。[7]

3.2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灵通快捷准时是及时处置环境的前提,掌握灵敏信息是有效预防环境发生的重要环节。各级职能部门分别建立起各层面的稳定工作信息员,形成网络。只有保证及时准确地获取可能引发环境的信息,才能做到未动先知、处置主动、有效防范。[8]各地有些领导干部利用网络平台与民众沟通,甚至邀请网友面对面“拍砖”、“灌水”直接听取民意、传递“官意”,作为一种信息沟通的新创意值得推广。[9]

3.3完善处理机制

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平台,以通畅、信息渠道为主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对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认真分析梳理,将环境预警能力列入对政府的环保责任考核范围,完善环境应急处置报告和目标责任考核等制度,按照“谁辖区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属地管理和对口管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办结和化解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要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直接、准确地听取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使一些问题能够直接答复和解决。[10]

3.4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创新公民利益诉求表达的参与方式,让公民在体制、法律的框架内参与,尽可能减少公民参与的“非理性”和暴力。[11]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似乎陶醉于自己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之中,然而人类的物质文明却以环境为代价,过度地向地球透支,导致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人类负债累累,使人类步入了一个环境风险社会。 同样,“中国面临持续加大的环境压力,环境生态进入高危状态和事故的高发期,另外,环境公平问题凸显,社会冲突加剧,生态恶化正在损害民族生存的根基。”我国步入了一个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逐年上升,引发地方政府管理危机,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地方政府要治理环境,消除环境风险,提高应对风险行政能力,提升行政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应对环境机制,这是地方政府实现“十二五”规划的低碳经济发展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过程。 [12]

参考文献

[1]曹明德:环境侵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3-34.

[2]周忠伟.及处置[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3]陈晋胜.研究报告[M]. 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4]戴备军.环境处置的实践与思考[N]. 中国环境报,2006-8-18(5).

[5] 童志锋.快速转型期下的环境研究[C].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8-12-01.

[6] 程雨燕.环境的特点、原因及法律对策[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04).

[7] 陈文铂.从公共资源的视角看环境――从浙江东阳环境切入 [J]. 理论观察,2008(03).

[8] 钟其.环境受损与研究――基于新世纪以来浙江省环境的分析 [J]. 法治研究,2009(11).

[9] 汤维建.群体性纠纷诉讼解决机制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 官学栋,刘定慧.环境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环境干部管理学院, 2007(16).

篇4

目前,我国出现建筑工程结算纠纷的情况越来越多,然而解决这些建筑工程合同经济纠纷的机制却比较的单一,不能够采用多种形式来解决经济纠纷问题,一般解决合同经济纠纷都是采用诉讼的形式。然而诉讼作为建筑工程结算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方式,却缺乏灵活、便捷,不能够及时的解决出现的建筑工程合同经济纠纷,从而降低了解决经济纠纷的效率和公正影响力。在一次的案件中,经过了多次工程结算审理和坚定,最终才解决这一经济纠纷,这样的过程和程序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建筑工程结算难的原因

1、建筑工程管理存在无序和混乱,制约着建筑工程结算目前,由于在现阶段下的经济体制,我国对合同的管理存在极其不规范的现象,现在的经济体制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并且管理手段落后不能够满足现在建筑工程结算的管理。建筑工程合同存在的不完全性就要求对合同进行规划的管理,而建筑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则要求对合同实施的工程加强管理。现在,存在很大的问题是在于技术与经济的脱节,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够形成统一,施工人员既不能够对经济有所了解,又不能够有一定的合同管理意识。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的管理人员都只是注重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而忽略了对合同的管理,同时监管的体制也不能够达到要求,不能够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2、建筑工程合同的不完全性决定了工程款的不确定性建筑工程合同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不完全性合约,其与一般性的购物合同有所差别。这种不完全性是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决定的,建筑工程本身就存在比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过程中,不能够对每一个细节都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并且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改善措施和解决方案有明确的规定,更不能够对存在不可预知的情况做好实现的补偿和安排。为了能够将改善建筑工程合同这种不完全性,签订合同的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都应该考虑到再协商,再修正,以便更好地解决纠纷,以此来弥补建筑工程合同中这一缺陷。建筑工程合同款的最初造价和追加款存在不确定性,在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随时的变动,不断地进行调整。

三、建筑工程结算难的治理措施

1、提高解决工程结算纠纷的质量有效地提高解决工程合同纠纷的质量关键在于建立合适的纠纷解决机制。根据以往的案例表明,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建筑工程结算的纠纷,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方式,诉讼存在其自身的缺陷,解决工程缓慢,程序复杂,现在应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来改进我国现在的解决建筑工程结算合同经济纠纷机制。采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运用这种解决方式,就不需要做那些复杂麻烦的法律程序,而是通过谈判、协调、调解等等形式来解决纠纷,这种方式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一旦出现经济纠纷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且简单、便捷,在国际工程纠纷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2、提高合同的签约质量提高合同的质量关键在于能够在签订之前做好防御工作。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应该对采用什么样的结算方式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无论是采用计量与支付,还是建筑工程费用需要变更以及需要进行索赔的都应该有相应的规定,同时在签订合同时,还应该对合同双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义务都有比较详尽的规定。提高合同质量主要的是提高合同双方人员的综合素质。对采用不同方式来进行签订合同的双方,采用招标工程的,应该将招标文件尽快的转换为正式的合同,并且加强对合同的审查;对进行工作的,应该找好合格的人,并且不断地提供人的服务。

四、总结

篇5

 

摘 要: 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变革转型阶段,大量新型矛盾、纠纷涌入法庭,基层法庭应接不暇,突出表现为“案多人少”,因此,在司法改革进程中探索基层人民法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很有必要。以曲靖市沾益区花山中心法庭为例,分析基层人民法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对人民法庭多元化纠纷机制构建提出设想。

关键词: 人民法庭; 多元化纠纷

 

在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与现有法律体系的完善、法律文化构建等方面相比,司法是与人民日常工作、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虽然是司法改革最微小的单位,但却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对法院的整体工作有直接的影响。不断产生的基层民事纠纷,使传统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与当下人民生活的需要已经不相适应,大量的纠纷涌入人民法庭,法官超负荷的工作现状,使人们更多地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及其构建作为推进司法改革的重要立足点。为了了解花山法庭目前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否有效,以及需要如何来完善法庭的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笔者对此做了调研。

一、花山法庭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概况

花山法庭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境内,地处云南最大的煤化工业园区内,为沾益区人民法院唯一一个派出乡镇法庭。法庭辖5个乡镇,67个村委会,440个村民小组,689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1710平方公里,人口21万余人,近三年年平均收案800余件。收案在2017年、2018年均达到负增长。笔者通过对花山法庭近三年涉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情况进行专项调研,梳理出以下特点:

(一)依托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责任制明确庭内多元化纠纷解决责任分配

法庭按照1+1+1”模式推行责任制工作,组建由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成的审判团队,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的包括登记立案、诉前工作、庭前准备等职责在内的综合保障团队。

综合保障团队履行以下有关多元化纠纷解决的职责:1.运用多元化纠纷机制,运作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对接平台,完成了辖区内的司法确认案件;2.做好立案前的法律释明工作,联动相关基层组织或行政部门给予人民调解或行政调解;3.运用委托调解、指定调解平台做好诉前及庭前调解工作。

(二)内部协作,灵活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综合保障团队根据双方意愿,及时确定提前调解和速裁方案,力求做到案件交接审判组前完成1/3以上的调撤率和速裁率。案件交接审判团队时,综合保障组应及时向审判组交换案件信息,包括当事双方争议的焦点及各自底线和主观意图,审判组认为还有可能进行调解的已开庭案件,再次移交给综合保障组进行庭后调解及法律释明。

(三)形成“网格化管理”的解决机制

法庭加强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司法推动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指导综治组织、人民调解组织等调解民事纠纷。“三室合一”即在基层警务室、调解室、综治室形成固定对接平台,加强同“三室”的联系和交流,并通过平台指导“三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并与“三室”互动,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合作,形成合力,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另外,在有条件乡镇成立诉讼服务站,在部分村级基层组织成立诉讼服务点,法庭与辖区内各诉讼服务站(点)定点联系,法官定片定责全面对接,联同人民陪审员、调解员和诉讼信息联络员形成“三员合一”联动机制,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就地调解、及时化解等便民服务。

( 四) 多元联动调解机制

总体来看,法庭在构建多元化解纷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层次丰富多样的、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当地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解纷机制,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现有解纷机制存在的不足: 一是注重法庭附设调解和委托调解,但忽视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当事人不能有更多解纷途径选择; 二是调解员的选聘注重社会经验、身份地位和专业知识,但忽视了调解的进行还需要调解技能、调解人伦理、职业认同感等; 三是对于非诉调解的调解协议效力,虽然通过引导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和申请法院制作调解书等方式来确保得到执行,解决当事人选择调解的后顾之忧,但要注意调解协议过多地进入强制执行无疑不符合调解的本性,特别是在达成调解协议后,为了获得执行,当事人还需申请司法确认或申请制作调解书,这无形当中又增加了法院和当事人的负担,与选择调解的初衷相违背。四是多元解纷对接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诉前引导有限,只是对适宜调解的纠纷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然后由法院安排委托调解,当事人的选择受到限制。

三、法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一个社会不断趋于和谐,构建成熟的法治社会,国家应当为不同的矛盾纠纷提供多渠道解决途径,相互协调、补充。通过司法解决纠纷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将全部的纠纷引入司法也不现实,应当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1]因此,在现有纠纷的解决方式下,笔者根据法庭多元化解决纠纷的要求,通过资料与实践分析,对其进行合理整合,未来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民法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一)设立诉调对接平台,完善诉与非诉协调机制

在人民法庭设立调解工作室、服务窗口,邀请妇联协会组织、相关人民调解组织入驻法庭调解案件,尽可能地使“诉调对接”平台的分流、释明、协调、推广等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在平台设计上要考虑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将诉讼服务、信息咨询、立案登记等功能加以融合,实现诉调对接平台建设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为保证“诉调对接”工作能够长期有效地进行,人民法庭应当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诉调”工作负责,并与调解、公证等机构或组织进行合作,在诉讼服务中心等部门设立调解工作室、服务窗口。人民法庭可就类型化纠纷不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对审理的典型案例可以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旁听,或通过其他形式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解决纠纷。同时,人民法庭也要对基层行政机关就民事纠纷进行的调解予以支持,积极与行政部门、其他司法行政机关进行沟通,以期建立长期有效的信息交流、共享、沟通的合作机制。定期为调解员举办培训活动,将在基层遇到的经常性案例进行汇编汇总,给予其有效的指导。在其他民间调解组织参与到较为复杂的纠纷时,人民法庭可以及时提供相关法律解析,依法提供相关调解意见。

(二)有选择实行诉前强制调解

所谓诉前强制调解是指当事人将特定类型纠纷诉诸法院之后,法院在正式受理案件之前,将案件交由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组织人员进行调解。[2]  2012 年民诉法规定了诉前调解制度,法院对适宜调解的纠纷可以在诉讼前进行调解。但由于“适宜调解”过于原则,且法律也没有对诉前调解区分任意调解和强制调解,因此司法实务中,诉前调解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当前在大量矛盾纠纷涌入法院的情形下,需要充分发挥诉前调解的分流作用。除了可以通过法律指导引导当事人主动选择调解外,还可以根据纠纷繁简、金额大小等情况来决定是否适用诉前强制调解。目前已有省市规定了诉前强制调解,如《北京法院立案阶段多元调解工作的规定》第八条关于适用案件范围的规定明确了诉讼标的额10 万元以下的民间借贷纠纷适用立案前调解前置程序。(注)

(三)运用综合措施,提高多元纠纷解决效率

法院内外相关制度的完善是法院确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保障,也是提高解纷效能的关键。因此,就内部考核机制而言,对法官的考核标准应当做适当调整,不能再单纯地以结案数量作为法官考核的基本依据,而应当将法官指导、培训、引导人民调解以及培训调解人员,或是非诉调解组织申请进行个案协助的工作都应适当纳入考核范围。同时,逐步完善速裁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的优势,快速审理、快速调解、快速裁决的职能作用。另外,可适当延长审理期限,在纠纷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且法院对其和解活动进行委托调解或协助调解时,可以规定将庭外调解的时间不纳入审理期限,对原限定期限内未达成调解经法定程序延长期限的,所延长期限也可不计入审限。

四、结语

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必然是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其中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尝试新做法。要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看成开放体系,所有能有效解决纠纷的机制均可以纳入,而不限于本文所述的调解、仲裁和诉讼。笔者期待不久的将来花山法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更加丰富完善,为中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注:诉前强制调解在实践中被赋予多种术语表述,如“调解前置主义”等被当作诉前强制调解的同义语。( 参见王福华《论诉前强制调解》,《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第2 期第19-27 页) 可见《北京法院立案阶段多元调节工作的规定》里规定的“调解前置程序”指的就是诉前强制调解。

 

参考文献:

[1]公丕祥. 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J].江苏法制报,2008( 3) : 79.

篇6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依法清收

Abstract:Atpresent,our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arepuzzledbyclearingandrecoveringnon-performingassetsandloweringnon-performingassetsproportion.Legallyclearingandrecoveringnon-performingassetsisthemainwaytoachievethegoalofloweringnon-performingassetsproportion.InthepresentcreditandlegalsystemenvironmentofChina,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shouldmaketheiradvantageofverticaladministration,improvecentralizedmanagementofeconomicdisputecasesbyintegratingmanpowerresources,exploretheinnovativeapproachesofspecializedclearingandrecovering,intensivemanagementandmarket-orientationmanagementandfindasolutiontothelowbenefitoflegallyclearingandrecoveringnon-performingassets.

Keywords:stat-ownedcommercialbank;non-performingassets;legallyclearing&recovering

不良资产清收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重点、难点。近年来,随着各行新增不良资产涉法清收问题增多和存量不良资产清收空间逐渐缩小、难度增大,依法清收工作越来越重要。但是,在依法清收工作中,由于各行特别是基层行普遍面临着缺乏法律专业人才资源,在当地法院诉讼案件中地方干预多,在上级法院诉讼案件中各自协调、处理分散、效率迟缓,各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胜诉未执结金额高、诉讼费垫支金额高、案件损失金额高而收回率低的“三高一低”状况,全辖依法清收的专业层次和整体效益亟待提高。对此,在管辖行层面上积极探索资产风险管理、不良资产经营、经济纠纷案件处理相结合的清收路径,着力构建大经营专业化绩效拓展机制,充分发挥现有法律事务人员的专长作用,深层推进不良资产的专业化追偿,实施集中强化依法清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集中强化依法清收的内涵

集中强化依法清收,是指在落实各行现行相关专业管理制度、要求不变的基础上,按照系统原理,以管辖行为主、当事行为辅,整合辖内法律人才资源,在特定层面、环节集中处理相应审级法院以银行为原告经济纠纷案件的不良资产依法清收模式和专业工作。

二、集中强化依法清收的组织机构

整合或依托管辖行法规、风险、资产经营部门组成经营性、服务性、专业性相结合的依法清收机构,集中本级辖内具有法律事务、风险管理、资产经营管理专长的人员,专业从事依法清收保全工作,提升资产风险防范和经济纠纷案件处理层次。案件量大且内部法律人才缺乏时可从本行律师库或所需专长人员中临时弥补。

三、集中强化依法清收的层次范围

根据银行相关管理制度,按照各行经济纠纷案件转授权限和人民法院系统民事案件管辖权限对称、结合的原则,相应管辖行依法清收机构可集中以下四类属本级行管辖权限的经济纠纷案件。

1.超过当事行转授权限的经济纠纷案件。

2.超过当事行所在地法院管辖,在上级法院审执的经济纠纷案件。

3.当事行因原审判决不公需上诉、申诉至上级法院的经济纠纷案件。

4.当事行在本地法院执行不力,需提级执行或异地执行的经济纠纷案件。

符合上述范围的经济纠纷案件,在做好案件及诉讼费垫支清理的基础上,按拟诉、已诉两类分别集中、处理。

首先,当事行拟诉的案件。按规定经调查、审查、审批、移交后集中管辖行依法清收机构全程处理。

其次,当事行已诉的案件。移交上级法院的遗留案件或须提级执行、异地执行的案件,应提供相关担保手续、保证期间执行期限的证明材料、审执阶段的法律文书、借款人及担保人现期财产状况、未审结未执结的情况说明等相关材料。其中:①属内部员工案件,实行自愿移交,经管辖行依法清收机构审查同意后接收。②属外聘律师案件,当事行移交需上报双方解除原《委托协议》的书面文件,或上报双方同意变更委托条款的补充协议或修改协议,并报审实施。

四、集中强化依法清收的程序

为全面、科学、规范、高效推进依法清收工作,对管辖行集中的经济纠纷案件,应实行以效益为目标的专业化、全程化、规范化、精细化和责任制管理,按以下程序运作:1.拟诉调查阶段。由当事行根据管户信贷档案等负责调查、收集完成,向管辖行法规或风险部门报送《拟诉调查报告》并附全部证据材料。主要内容包括:诉讼时效、保证期间时效的证明材料(最后一次必须提供),担保手续的有效性、合法性,借款人、保证人的经营、财务、可供执行财产情况,预计可清收资产处置变现金额等。上报期以预警信号和诉讼时效、保证时效为限:债务人、保证人有逃废债现象的随时上报或先保全后上报;一般案件至少于诉讼时效、保证期到期一个月前上报;重大疑难案件至少于诉讼期、保证时效到期两个月前上报。

2.诉前审查阶段。由相应管辖行法规或风险部门完成,同级行依法清收机构前置介入,根据报送拟诉案件材料,从事实证据、法律法规、管理权限、预测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审查,主要包括诉讼时效、担保时效,诉讼主体审查,证据是否充分,案件处理权限,诉讼成本及预测效益等,并按三种情况分类限期处理。

首先,对证据充分且具有可诉性的本级行权限内案件,自签收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审批,重大疑难案件20个工作目内完成审查审批。其次,对证据不全的上报案件,及时退回当事行限期补充材料,补报确认后同上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审批。再次,对预测匡算收不抵支的无效益案件,暂采取非诉方式下达《法律事务提示函》、《法律事务督办函》提出指导意见,由当事行负责监测保全。

3.诉讼追偿阶段。由相应管辖行依法清收机构专业化追偿,全程精细化管理、市场化处置,当事行和相关部门搞好配合。

立案环节。依法清收机构自签收经审查审批后案件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立案前应逐案研究制定诉讼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事实认定证据分析、法律适用、诉辩要点、法官选择、注意事项、结果预测等。立案时要积极联系法院缓缴诉讼费,以减少垫付资金的额度和期限。

审理环节。立案后依法清收机构应做好庭前准备工作,适时掌握案情动态,并按时提交证据,如有必要,当事行应派管户经理、风险经理或其他了解案情人员协助出庭。庭后要及时保持与经办法官的联系沟通,跟踪了解审理动向,在全力维护本行合法权益前提下促进法院快审早判。如有结论性意见(如一、二审判决书,调解书等)应及时联系,反馈当事行和本级行法规部门。

执行环节。是实现债权追偿、提高诉讼效益的关键。法院裁判的法律文书签收后,依法清收机构应适时申请执行,着力探索内外结合、上下联动、左右互补的专业化、全方位、立体型执行模式,加大对被执行人的执行力度:即对外联系法院实行专题部署、限期执行、提级执行、异地执行、定员集中执行,联系相关中介机构公开招标、风险委托执行等;对内启动责任追究、奖惩激励机制,促进当事行及相关部门、人员通力配合,进一步查找、收集借款人、保证人的财产线索。并视案情采取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主张优先受偿、提出参与分配、行使代位权等多种追偿措施,最大限度地清收保全本行不良资产。

处置环节。对集中依法清收的非现金资产依法清收机构应及时协调执行法院尽快评估、拍卖、清场;对执行法院暂未拍卖出的非现金资产,依法清收机构应建议执行法院扩大范围、渠道与有权行招商引资或联合评估拍卖;经上述程序仍未拍卖的非现金资产,依法清收机构应督促执行法院及时裁定为本行抵债资产,由有权行认可的中介机构评估后集中批量公开拍卖。

结案环节。案件终结后,依法清收机构应及时将所办案件全宗材料进行移交,由法规或风险控制部门、当事行按相关规定进行系统录入、档案管理等。

五、集中强化依法清收的配套措施

为降低诉讼成本费用,提高案件处理效率,解决以往各基层行在上级法院处理、协调案件及到管辖行进行案件报批、外聘报批、垫支报批等往返奔波、延时耗力的分散状况,统一采取对外以管辖行为诉讼主体办理案件,对内实行归并所属行“集中收支垫付,分别建立台账,逐案轧计损益,核拨清收资金”核算案件的综合提升经营管理模式。

1.集中收支垫付。依法清收机构集中办理各当事行案件发生的受理费、保全费、评估费、执行费等规费,暂由本级行财会部门在“垫付诉讼费”科目统一垫支,以法收回的货币资金先划入本级行“其他应付款”科目。

2.分别建立台账。管辖行财会部门统一在上述科目中对各发案行分别建立经济纠纷案件诉讼台账,明确专人管理,做好收支记账。

篇7

一是搭建工作平台,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经过仔细研究讨论,精心筹划,2008年6月18日挂牌成立了巴南区21个镇、街人民调解工作室,以及巴南区非公有制经济民事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区委、区府、区人大、区政协和市高院、五中院主要领导均出席会议,巴南区所属的21个镇、街分管政法工作的镇长、司法所长、区工商联(总商会)会长及各镇、街商会分会长等共计250人参加了成立大会,会上宣读了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的文件,举行授牌、授章仪式,区法院院长范晓明同志作了题为《创多元化调解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报告,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多富同志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创多元化调解机制;服务大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报告,区工商联(总商会)会长黎强、五中院尉建国副院长、市司法局领导、市高院宋令友副院长作了重要讲话。

*晚报、*法制报、*时报、*卫视、巴南报、巴南电视台等相关媒体对人民调解工作室成立大会进行了详细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人民群众知道了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工作职责。

区法院与区司法局衔接,由司法局任命了21个镇、街4000名调解工作人员,区工商联(总商会)任命了30名调解工作人员。构建了一支分布全区各个基层的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调解大军,巴南区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正式确立

二是成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民调解工作室。巴南区建立非公有制经济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人民调解工作室,成为行业调解工作的新亮点。成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民调解工作室,可以减少非公有制企业的诉讼成本,节约诉讼时间,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的和谐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之间有了纠纷,企业与职工有了纠纷,就回行业“娘家”来调解解决,可以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巴南区非工企业有4012家,就业劳动力25万余人,上缴税金15亿元,非公经济占全区GDP的73%,名副其实地撑起了“半壁河山”,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市场经济法规尚不健全、诚信经营意识还不浓厚,发展环境状况有待优化的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人民调解工作室的成立、是区内大调解格局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区委、区府“高调挺私”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有关部门对非工经济的高度重视,必将成为非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

三是强化人民调解指导工作,民间纠纷化解在基层。区法院借助镇、街、商会人民调解工作室,通过强化人民调解指导工作,以及运用委托调解方式,树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的权威,发生民间纠纷当事人都找人民调解工作室解决,不去缠镇、街领导,有效化解了大量的民间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民间纠纷绝大部分化解在基层,小纠纷在村人民调解会得到及时解决,较大的纠纷在镇人民调解工作室也得到妥善处理。巴南区2008年1至6月全区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民事纠纷共计2790件,其中:区法院委托调解成功125件。

南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支持多元化调解工作,配备政治、业务素质强的工作人员6名,在区法院指导下,于*年开展民事纠纷多元化调解工作,当年,村级调解会成功调解民间纠纷345件,镇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民间纠纷126件。其中,南彭镇一位教师收费招收几名学生在家中补习功课,有二位学生头上生虱子,该教师用农药为其灭虫,造成这二位学生死亡,事件发生后,在区法院的指导下,经镇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由补课教师和农药销售者赔偿24万元结案。2008年1至6月,南彭镇村级调解会成功调解民间纠纷151件,镇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民间纠纷38件(其中:区法院委托调解成功25件)。成功调解的都能做到案结事了。近二年,南彭镇因邻里纠纷、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诉讼到法院的几乎没有,多元化调解见成效,纠纷解决在村镇,在排难解纷上最大限度方便了群众,最大限度降低了纠纷处理成本。

篇8

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广大农村,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各种矛盾纷纭迭起,新旧矛盾汇集交织,纠纷事件快速攀升,复杂异常,而涉农纠纷解决不当是导致农村刑事犯罪的重要根源,也极易酿成,甚至发生聚众打斗等群体群伤的群体性械斗事件,严重威胁着我国农村的社会稳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有效进行。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如何正确认识现代农村纠纷性质,积极探索农村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有效解决涉农纠纷,成为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必须深深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纠纷;调解

一、新时期涉农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传统纠纷

改革时期,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各种矛盾亦纷纭迭起,主要表现为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农林资源争夺纠纷(争地、争电、争水、争农具等)、干群关系紧张纠纷等,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纠纷。

(二)农村私营企业主与雇工之间的经济纠纷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工业经济较之以前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城郊农村。小型工厂在农村纷纷设立,农村企业主和雇工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两类群体。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财富的迅速转手,产生了许多相对富有阶层,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利益关系日趋紧密,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农村社会成员的利害冲突。而农村社会群体的相对熟悉和法治意识的欠缺、法律知识的贫乏,又使所谓的用工合同等形同虚设,或根本不存在,大多是口头约定,依靠所谓诚信来维持。一旦出现意外变动或诚信缺失则使矛盾增多,引发纠纷。

(三)农村宅基地和房屋隐形交易引发产权纠纷

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民安身立命之根基,不允许随意流转。传统的宅基地纠纷多为侵占引发矛盾,而新时期则为隐形流转引发纠纷。由于改革的滞后,一方面大量宅基地私下变相流转,扰乱了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了土地利用的混乱;另一方面,宅基地隐形交易造成了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加剧了土地权属混乱和产权纠纷,不利于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护,形成了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村民选择调解的原因

对于农村中的调解制度主要存在三种态度:第一,认为调解制度本质上有悖于法治化的要求,它的程序粗糙、不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作为依据,因此在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这种不合时宜的制度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第二,认为农村调解制度是难以取舍的“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既不满于调解在现实中所发挥的作用而又找不到有效的制度进行替代,法治化的努力在农村仍然是薄弱的;第三,认为农村的调解制度既根源于传统又立足于现实,在农村的纠纷解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制度,要做的不是废弃这种良好的传统和制度而是对其进行完善使其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更为可取,毕竟调解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当事人的参与下,也就是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完成的。因此,固有的相信“眼见为实”的心理习惯,也让他们对于调解有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

三、完善多元化农村调解机制

(一)人民调解机制

1.严格调解员的选任

相对于诉讼而言,在调解机制的运行当中“人”的作用更为凸现,甚至不太在这样的前提下,选任什么样的人作为调解员对于整个调解制度的成败得失是决定性的。农村调解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归根结底都跟调解人员的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够选任出称职而又合格的调解员,那么农村纠纷调解机制的各种难题即使不是迎刃而解也至少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缓和。

第一,调解员必须有正义感。正义在多项法律中都是基本的要求。可以设置内部外部监督机制,内部依靠督察部门督导,外部依靠广大群众监督。当村民在村大队遇到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他可以向镇政府举报或行政复议,实行逐层次管理。

第二,调解员必须知法、守法、用法。不仅要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常识,还要了解本地区人大及其人大常委制定的地方法规。农村委员会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现有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基层人民法院的业务联系,使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能随时得到人民法院业务上的指导和帮助。另外,还要鼓励优秀法律人才加入到人民调解工作中去。

第三,调解需要注重效率。调解与诉讼相比一个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快速便捷,有的纠纷甚至能够当场发生当场解决,从而把冲突的危害结果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小的范围中。

2.明确调解机制的层级构建

在农村的纠纷调解中,一般最先出场的是村调解员,然后会随着争议的扩大和冲突的升级而逐级地由村委主任、村支书或者村两委(村委村党委)最后一直上升到镇的调解机构甚至镇长、镇党委书记来进行调解化解纠纷。因此,越是重大的难办的案件就越是需要较高级别的管理者来进行调解,在调解层级的不断上升中,很多下一级没有解决的纠纷常常会在上一个层次获得解决。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调解层级设置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得纠纷在这些逐级上升的调解层级中被不断过滤、消解。

(二)行政机构调解机制

司法行政部门可以用调解的方式来处理一般的民事纠纷,例如,中华人民共和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给予帮助。工商行政管理部对市场监管过程中遇到的合同纠纷、消费纠纷进行行政调解;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纠纷进行行政调解;基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土地等!资源权属纠纷进行行政调解。

行政调解是行政机构要基于行政职责而实施的行政活动。行政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是在农村纠纷调解中它却具有极强的权威性,行政调解范围广、种类多。

虽然行政调解便捷、权威和专业性强,但是行政调解机制仍不完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对行政调解应该从立法上加以完善,健全行政调解的法律体系,把行政调解纳入规范化的法制轨道。其次,确立行政调解自愿、合法的原则。在广大大农村地区,行政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情形比较普遍。例如,未经纠纷双方一当事人同意,只要有一方中请调解,行政调解程序便会启动。

参考文献:

[1]

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经济合同管理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125-01

一、当前我国基层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基层单位领导重视不够,有些合同未签订合同

在基层事业单位里,有些领导只抓所谓的大事,对一些细小的经济合同看成是琐事,认为签不签合同无所谓,都是自家人,出不了大事,熟不知这细小的琐事却造成日后的重大隐患,引起的经济纠纷不断,后患无穷,如随意让人将多年的栗树山由自家亲戚看管、随意将公路“口头”包给无资制的某施工队,这些空口无凭的所谓“口头”合同,在日后的领导换届、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时纠纷难以解决,同时也影响了基层政府的形象,更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应该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2、 合同的基本要素填写不全,导致经济责任不能落实到人

《合同法》规定,合同双方的当事人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权限和程序签署合同,详细地填写合同的基本要素,但现实生活中因为许多基层事业单位都是与当地村大队或村民签订合同,所以基本要素的内容很少有填写详细的,如租赁合同中,租赁期限不确定,房屋漏水由哪方维修,维修到什么程度等等没有详细地说明,这就引起日后双方纠纷不断,影响政府的正常办公秩序,同时也影响政府为民服务的形象。

3、 合同的后期管理十分混乱,导致合同丢失严重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白纸黑字”,其实这就是说的合同,它是双方当事人行为的准则,否则对方有权要求当事人承担应尽的责任,必要时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当合同无处可找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造成这样的后果主要原因是合同无专人看管,发生丢失和损坏的现象也没有人过问,合同期满也无人进行处理,在这样的经济合同管理体制下,有无合同一个样,但是一旦发生经济纠纷给基层事业单位乃至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也给有关当事人造成无法计量的损失,更让有关当事人感到无奈和寒心。

4、 经济合同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经济合同管理流于形式

上述这些现象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层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经济合同监督机制,各个部位之间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如财务部门、合同管理部门、合同双方的当事人之间没有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有章不依、有规不守,上述各方都彼此孤立、互不沟通。再加上领导没有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仅靠事后挽救和弥补这是老百姓所不能容忍的,这种管理方式实在是令人担忧。

二、针对当前我国基层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应采用的措施

1、 完善合同的签订制度,杜绝“口头”合同

首先应该加强有关领导对合同的重视,从领导做起,杜绝“口头”合同。其次应加强有关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让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岗位责任制,当出现“口头”合同时,相关管理人员有权拒绝。这样才能从合同管理的源头把关,使经济合同不至于一开始就出现混乱状态,也使日后当事人能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和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是做好合同管理的第一步。

2、 严格合同书写规范

合同是一种契约,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经济合同的书写应该规范,特别是经济内容不是儿戏,所以一定要求其书写规范,内容完整、严谨,不能笼统、含糊其辞。因为今天的一时马虎大意,就是明天的终身大错。这样的经验我们过去有好多,如签订合同的当事人都不存在了,但是合同的纠纷还没有“落地”,这样的惨痛教训应该引起我们基层事业单位有关领导的注意,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3、 加强经济合同的后期管理

基层事业单位经济合同前期签订、执行出现的错误不少,但大多数问题还是出现在经济合同的后期管理上。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差,工作疏忽,合同的各种管理制度不健全,如借阅制度、保管制度、存档制度等等不健全,导致后期经济合同的无处可查找,给合同双方当事人带来了困窘,给哪些“损公肥私”的人也带来了机遇。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派专人管理,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与指导,使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有序。

4、 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监督工作

监管是基层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同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阶段,也是一项新的经济合同管理的起点,监督管理在整个合同管理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合同管理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它需要全员的重视,共同的参与,集体的努力。它更需要外部老百姓的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从而使基层事业单位真正地做到服务于民、有力于民、受益于民。

三、结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今天,经济合同的管理在基层事业单位乃至社会具有着长远的意义。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法制教育,树立牢固的经济合同法律管理意识,全方位建立有效的经济合同管理体制并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使合同真正地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府献

篇10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诉讼制度

有人说:“十九世纪是工人运动的世纪,二十世纪是消费者运动的世纪。”我国的消费者维权运动也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走向深入,从认识自己的权利到维护自己的权利,从明星式的打假行动到公民普遍的自觉维权行动,从请求物质损失赔偿到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等,中国的消费者权益运动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不仅是消费者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问题,它已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制度概述

消费者权益诉讼具有了不同于传统民事诉讼的新特点:1、消费者与经营者力量的不对等;2、在群体性的消费者权益纠纷中,虽然总的规模和金额很大,但是单个受害者所受到的损害往往不大,涉案金额较小;3、消费者权益纠纷往往涉及面广,人员众多。但现行消费者权益纠纷诉讼制度与新时代的维权运动不相适应问题已经越渐凸出。

目前,我国已经先后通过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实体法方面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然而在程序法构建上却相对滞后。“有权利必有救济”,司法诉讼途径是消费者依法维权的保障。

诉讼制度,是当务之急,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所在。

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原因

1、举证责任和费用问题。对于发生消费纠纷时的举证责任,目前我国《消法》中没有做专门规定。在消费纠纷中由于消费者处于弱者的地位,往往由于高额的商品检测费而望而却步;还有诉讼标的额小,但诉讼时间长,费用大,一些受害人怕受诉讼的拖累,不愿意提讼。

2、消费者协会难以发挥实效。消协成立25年来,虽然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关系不清,地位不高,财力不足,不能有效与各政府部门沟通,法律对消协规定的职能与其本身的性质、使命不符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消费者协会作用的发挥。

3、行政保护体制的缺陷。行政保护是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但是现行行政保护体制,实际操作中矛盾很多:一方面,由于各部门分工不够明确,受理案件范围不清,主次难分,难以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现行《消法》没有明确行政机关对查处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可以行使哪些调查手段,弱化打击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力度。

4、民事责任的落实问题。虽然我国《消法》在第四十条、五十条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但对“故意拖延”、“无理拒绝”没有规定具体的处罚执行标准,在强调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行政机关难以操作执行,大大削弱了《消法》的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根据消费纠纷的特点专设诉讼程序的规定,而将消费纠纷与一般的民事纠纷一起共同适用普通审判程序。现行《民事诉讼法》所提供的权利救济途径在诉讼效率、审判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难以为消费者现实地加以运用的问题,不能体现国家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特殊保护。

研究国外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在长期的实践中,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消费者诉讼机制。美国在面对大规模的消费者权益纠纷时提出了对所有共同利害人有效的集团诉讼;德国团体诉讼则为消费者协会等有关的行业自治组织诉权提供了依据;英国的小额诉讼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小额诉讼、选定当事人诉讼和团体诉讼三种形式制度相结合的诉讼制度则更加有效、快捷地解决了权益纠纷。这些制度的公正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值得我们学习,为我们适时提出新的纠纷解决制度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四、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制度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实行简便易行的程序,强调简易、迅速、经济地解决消费纠纷。

1、改革我国现行的代表人诉讼制度。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解决群体性诉讼的民事诉讼制度主要是诉讼代表人制度,《民事诉讼法》第54、55条的规定对其做了具体的规定。但现行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一直以来受人冷落甚至形同虚设,需要我们反思。必须对我国现行的代表人诉讼制度经行改革,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应该缓和权利登记的程序要件,争取更大的解决纠纷的空间;适当放宽对诉讼标的同一性的要求,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等等。

2、构建我国的消费者小额诉讼制度。

当前,中国的民事经济纠纷和诉讼的数量与日俱增,在现有的有限的司法资源条件下,为保证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平等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当考虑建立小额诉讼制度。以简易、迅速、低成本理念为指导,简化诉讼程序,建立小额的消费诉讼法庭,实行巡回法庭办案等,这样既可以灵活解决消费纠纷,提高诉讼效率,减轻法院负担。

3、建立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仲裁机制

鉴于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消协体系,可以考虑建立一套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仲裁机制,在消费者协会下面增设独立的“消费者权益仲裁庭”,如同目前贸易仲裁委员会的地位一样,法律地位上独立于消协,但业务上接受消协领导。(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者保护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工商出版社,2000

[2] 汤维建:《论我国消费者权益诉讼机制的建立》,北大法律信息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