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园;课程
对于农村地区幼儿教育而言,其存在短板的同时也存在着城市地区所不具备的其他资源,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取长补短,丰富幼儿园课程,让幼儿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幼儿园教育,而这其中最为可利用的就是乡土资源,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度挖掘这一资源的价值,从而使幼儿园课程更为多彩。
一、巧借乡土资源的重要性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身边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所要传达知识的敏感性,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由于乡土资源的便利性也能降低丰富课程的成本,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必须对其高度重视,从而切实地将其利用起来,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二、如何去巧借l土资源
对于教师而言,身边的资源是非常多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巧借”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对于乡土资源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其过于生活化,教师也往往会将其忽略,这种不重视反而浪费了这一好资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过不断的探索认为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去做:
1.抓住教学主旨,巧借乡土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乡土资源的利用首先要做到的是“可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去深度挖掘本地所有的教学资源,在广泛搜集的基础上再选择那些可以融入教学的资源,从而有效地丰富课程。而在教学融入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抓住教学的主旨,从教学的主旨出发去发掘乡土资源,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的目的。
例如,笔者所在的地区拥有农耕文化,橘乡以及山歌等这些具有地方特点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这些乡土资源与教学的主旨是切合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例如,笔者在教授小朋友唱歌的过程中就引入了很多本地区的山歌,并号召家长们帮助一起完成教学,这样能够有效地达成家校互动,也能够达到丰富课程的目的,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将其进行利用。
2.切合教学内容,巧用乡土资源
在利用乡土资源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选取好适当的教学资源以后就应该结合教学资源对乡土资源进行巧妙地利用,具体而言就是将具有乡土气息的资源妥善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其与教学设计很好地融合,从而使两者能够很好地融合,从而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让其能够真正地丰富幼儿园的课程。
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可以将重庆地区所特有的山歌资源与教学进行良好的融合,在重庆地区有着浓厚的山歌文化的氛围,在这种文化的背景下教师要选取与这种乡土资源想辅助的山歌文化资源,如针对讲爱惜粮食等幼儿园教学情况就可以选择山歌《脸朝黄土背朝天(民国)》:“脸朝黄土背朝天,汗水流到脚边边。一身穿得稀巴烂,丢了镰刀就饿饭。”这种山歌朗朗上口,也与本地文化紧密切合,在教学山歌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祖先所传达的处在那种农耕时代的辛苦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现代珍惜粮食的故事进行一定的串讲就能够充分给学生传达要珍惜粮食,重视劳动的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山歌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更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参与进来,更为重要的是山歌这一传统乡土资源的引入大大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使整体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3.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补充
乡土资源对于教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充当补充,利用乡土资源所具有的家乡文化的气息来补充教学过程中所欠缺的“气息”,从而使课堂的气氛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整体的教学过程更加具有温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人文色彩,也能受到家乡气息的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不忘本,能够更加享受,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乡土资源来丰富幼儿园课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恰当合理的教学引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感觉到乡土文化的气息以及温度与学校课程的严谨以及科学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从而使乡土资源能够真正丰富课堂,使幼儿园的课程更加具备温度以及人文气息,让幼儿园的儿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使其在幼年阶段能够受到更多更好的家乡文化的教育以及熏陶,让他们拥有更加美好的童年生活。
参考文献:
篇2
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利弊分析
1.1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现代教学设计的最高目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特别是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为实现这个最高目标变为可能。教学设计层面上讲,目前只是从有限的网络资源中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等初级加工阶段,而原创性的教学软件资源不可能在网络上免费推广使用。另外,受到多媒体发展水平及普通教师利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教学设计的原创水平能力等的影响和局限性,高层次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目标在目前网络教学层面上无法实现。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甚至更高层次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也只能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实际中无法做到,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目前阶段不能广泛的普及推广甚至替代延续漫漫数千年的传统教学。而且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定位只是辅助教学手段,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特别是民族学生在教学中的实际困难,民族学校教学中推广多媒体任然处于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中。
1.2 采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内容的平台
课堂内容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做法是课堂主要内容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这种做法比较自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相关内容交流、记笔记也有一些有利之处,同时随堂展示教师的板书艺术等技能。随着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呈现课堂内容形式的多样化趋势,而且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有效地融为一体,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最为主要的是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成本,教师可以支配这部分时间去做进行课堂讨论等科学探究方面的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多样化趋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猎奇心理,提高了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点比单一甚至死记硬背的课堂教学优势更为明显。
1.3 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定位――教学与科研定位
根据目前我国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范围去看,高校及城镇中学普遍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及开展讲座等教学活动。条件尚好的乡村中学也在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单从使用多媒体辅助工具的层面看,目前课堂上还不能链接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而处在类似于播放幻灯片式的层面。所以,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处于引入的初级阶段,人们对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定位得十分清楚,是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辅助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一种补充。传统课堂通过信息技术变为更加开放与有效,与外界交流变得通畅、便捷等,使传统课堂搭乘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这些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所在。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本意是扩大与延伸教学的信息接受与开放空间,所起的作用也是改变目前这种教学信息接受上的自我封闭现象,使得传统的课堂展现形式丰富多彩,教学设计层面上更趋理性与科学。从一般的教学意义上讲,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功能是信息接受在时空上的疏通与延伸作用。更高的教学科研层次的意义来讲,是计算机理论与技术在具体不同学科专业上的科研创新。教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课堂教学交流层面特别是情感交流层面上无法完全用现代技术手段代替。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不是要颠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而是信息技术的成果是在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是传统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与时俱进。
2 两种模式互补的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检验两种模式优劣的评判标准。通过学生课后的普遍反映,民族学校中完全采样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有种飘飘然的感觉,只是求得感官视觉等的刺激不能深入到教学情境尤其是问题的教学情境中。同样在课堂的主要教学环节作为观察点采样分析,发现课后的作业、笔记、课前提问等环节上效果明显不足。民族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基础知识的欠缺,需要在课堂、课后的每一个环节上严格把关,而且要求教师对基础知识点需要耐心地反复讲解,尤其对学困生要手把手地去教才行。因此,面对民族学生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没有捷径可选,不能用教条的方法甚至用放幻灯片的办法来解决民族学生实际问题。目前针对民族学生的实际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但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扩大知识信息量,两种模式混合搭配使用效果会更好。
3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反思
3.1 从历史发展观的高度看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是个新生事物,是古老传统的教学跨入了信息时代,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技术为教学保驾护航,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呈现到教学管理都打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烙印和符号,从此我们从更远、更广、更高的目标层面上对教育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进行设计。弥补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不足,是一种观念到教学及学习行为方式方法的重新变革。
3.2 从民族学校的现实看多媒体教学
民族学校由于地缘等原因,存在教育教学上的自我封闭现象严重,人类进入科技文明特别是信息文明的今天,我们不主动与外界去交流,思想上保守甚至禁锢,不主动接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其结果不仅影响民族学校的发展前途,也同样影响整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传统文化十分浓厚的民族来说选择积极主动接受现代科技文明的成果是十分明智的选择。目前基层的民族学校还未正式使用多媒体教学。另外,民族学校学生的现实看多媒体教学。首先,民族学生的基础薄弱,完全用多媒体教学难以适应,特别是放幻灯片式的多媒体教学难以突破民族学生基础知识的难关,教学效果不明显。其次,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可以采用现代教育的技术手段进行虚拟模拟演示的手段强化学生的直观理解能力。
3.3 从信息时代的视角审视多媒体教学
人类自从使用火后进入了文明时代,近代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耕文明走向现代科技文明,特别是人类进入信息文明时代后,现代信息技术正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及行为方式。对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如果说过去我们曾因地缘等客观因素制约了我们的发展,进入信息文明时代的今天,我们通过搭车信息技术高速公路可以克服地缘劣势而造成的信息闭塞。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从民族学校为突破口,加大教学中的信息教育技术的使用力度,并且以民族学校的特色进行教学创新活动,将对民族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3.4 从人文的广度分析多媒体教学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的效果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特别是教育的主体人是介于复杂的情感与理性之间的综合体。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技术甚至迷信技术而忽略人的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思想及教学风格如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教师最大的财富,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的风格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否则,过分依赖技术因素甚至迷行技术而忽视人的情感因素,只能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还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环境建设,使得现代教育技术的文明成果播种在古老的传统文化沃土中。
篇3
黄土高原是中国特别是北方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它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丰富矿产,悠久文化,无不影响着我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前面课文里多有涉猎,后面《走进西部》也会涉及到,因此本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内容知识点较多,识记起来比较困难,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在本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采用了节拍记忆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交流使学生识记黄土高原的范围、地貌、名胜古迹,理解黄土高原和地貌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习地理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识记黄土高原的范围,地形地貌,理解其成因,掌握主要的名胜古迹的分布。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节拍记忆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歌曲《黄土高坡》,你知道这首歌反映了哪个地区人民的生活?你还知道哪些和这个地区有关的地理事物?(欣赏后抢答)
生:是反映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生活的歌曲,我还知道这里有延安宝塔,故居,安塞腰鼓,窑洞等。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革命圣地延安就坐落在黄土高原上,这里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更加详细的去了解它。
二、学习新课
(一)位置与范围
师:观看视频:《黄河与黄土高原》
要求:从中你了解了哪些和黄土高原有关的信息?
生:我知道了黄河与黄土高原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投影图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师:观察地图,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图中找出:太行山脉,乌鞘岭,秦岭,长城,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2、观察地图,找出位于黄土高原的主要省份。
3、阅读课本33页相关文字,讨论黄土高原的位置有何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选派小组代表总结回答)
师: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用节拍记忆相关知识。
师生诵读:
黄土/高原,面积/30万;西起/乌鞘岭,东到/太行山;秦岭/以北,长城/以南。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两千;过渡性的特征/很明显。
(二)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
师:(转承)我们过去学过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请看视频《黄土高原》,并讨论形成原因。
播放视频,自己思考总结,提问。
生:流水的不断冲刷形成的。
师:阅读课本,你能发现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三种地貌之间在成因上有什么关系吗?(小组合作探究)
生:是流水的不断冲刷下地表的不同发展阶段。
师:(转承)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人们不注意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几千年,几万年后,黄土高原会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更加不适合人类生存,因此下节课我们再重点探究这个问题。那么黄土高原本身是怎么形成呢?观看视频《黄土高原“风成说”》,并阅读34页相关文字,请说明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及根据。(同座讨论后抢答)
生: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根据是自西向东土壤颗粒由大到小,厚度由厚到薄等。
三、文明的摇篮
师:(转承)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而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那么这里有什么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呢?
要求:自读课本,归纳总结,然后提问。
生:古代的黄土高原气候湿润,植被好。
生:黄河在这里塑造了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农业发达。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刚才我们用节拍记忆法记忆黄土高原的范围特征,这一小节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节拍记忆相关知识)
师生诵读: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黄土/高原,农耕/最先;
气候/宜人,植被/茂密;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黄河/穿行,灌溉/便利。炎黄/子孙,兴盛/之地。
师:(转承)黄土高原地区历史悠久,文明昌盛,保存了大量的名胜古迹。我们可以按省份来记忆。
要求:阅读课本《黄土高原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图》和相关图片,让学生找出名胜古迹。
学生回答后,提示用节拍记忆名胜古迹。
师生诵读:
永乐宫,五台山,平遥/古城,还有/应县木塔/在山西;
黄帝陵,法门寺,西岳/华山,还有/秦始皇陵/在陕西。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地貌、成因及文化古迹,下节课我们将来探讨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下课!
四、板书设计
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1.位置与范围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所跨的行政区
2.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2)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塬、墚、峁广泛
3.文明的摇篮
篇4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现状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1.重亲情、尚伦理
起源于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创造了特有的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家族为基础的政治结构。在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以孝为先的价值准则,崇尚忠孝意识,形成孝道至上、礼治为本的伦理道德观,重视亲情,崇尚伦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厚重的亲情伦理观,表达着人们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形成了人们对家庭团圆幸福的文化价值取向。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身处异乡的游子,无论多远的距离都无法阻挡他们回家的脚步。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聊家常,在欢声笑语中体会亲情的温暖。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表达子孙后辈的“缅怀”之心和对亡亲的怀念之情,更是表达了国人“慎终追远”的悲痛情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日,也是亲人团聚之时,吃月饼,赏月,正是历代中国人Α叭嗽铝皆病钡拿篮米非蟆<负趺扛龃统节日都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聚的美好希冀。
2.贵和谐、亲自然
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在古代农耕社会形成了“天人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秉承的重要价值理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也是当今社会着力建构的社会规范。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观念,“‘和’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表现的尤为显著,并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
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珍视、推崇人际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亲族之间的和谐,我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非常注重人际间的交往”。作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通过拜年、探亲访友、互赠礼品等节庆活动,凝聚情感,消除隔阂,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人际交往,维持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清明节有祭祀祖先和悼念亡亲的传统,身在异地的人们在这天回乡祭祖,家族成员相聚在一起,缅怀祖先,“慎终追远”,在祭祀活动中凝聚宗族情感,促进家庭内部、宗族之间的关系稳定;中秋节以家人团圆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圆满和睦的美好希冀。
其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且中国传统节日大部分都是依靠岁时节令而形成的节日,与固定的节气,四季更替的自然周期规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例如在清明节草长莺飞、万物生长,通过踏青、插柳等活动亲近自然。
3.爱家国、聚民族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特色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激励人心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有“大诗人屈原忧国忧民行吟汨罗江畔的身影,有介子推居功无争自敛退隐的风骨,有万众一心驱除鞑虏的民族气节,还有各族人民战胜邪恶、追求幸福生活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提到端午节,人们无不想起那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忠贞铁骨屈原,在国家大义和民族气节面前,屈子怀着他悲壮的爱国情怀投身汨罗江,化作汨罗江的灵魂,与他所挚爱的家国共存亡。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可歌可泣的民族操守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民的士气,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是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1.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境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改变了过去积贫积弱的局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越来越胜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人们共同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难以免受影响,以至于人们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沉迷物质享受而放弃自身的精神建构;此外,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个人利益,一切朝“钱”看,物质追求远胜精神追求,导致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缺失,从而使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化境地。
2.西方流行文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成功渗透中国社会,并且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冲击,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影响持续升温,尤其是以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碰撞最为突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渐渐被洋节喧宾夺主的趋势,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一方面因为互联网时代下,文化多元化深入人心,某些西方节日习俗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也为生活、工作紧绷的人们提供了相聚狂欢的氛围,例如圣诞节前夜的狂欢,送苹果祝平安;情人节的浪漫约会,赠送玫瑰花、巧克力表达爱意等。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崇洋”心理,认为只要是外来的就是好的,更何况在西方影视文化作品的影响下,人们对西方文化有一种仰视的态度,对影视文化上带来的视觉享受充满好奇与赞赏,为他们释放内心的压抑找到合理精神寄托,致使他们盲目的追随西方流行文化,增加自己的“优越感”。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价值渗透功能
1.在日常生活中崇尚勤劳节俭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劳节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节日扮演着弘扬中华美德的作用,在农业文明的逐步演进中,传统节日文化渗透着勤劳节俭的美好品德。传统节日在物质贫乏的农耕年代产生并逐步流传至今,小农人民敬畏自然,感谢自然的恩赐,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人们坚守着勤劳节俭的价值观念进行自我约束,在以“吃文化”为本的传统节日中,更是教育子孙后代秉持克勤克俭的优良风气。“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逸为耻”,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进行勤劳节俭的价值渗透,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2.在待人接物上秉承贵和持中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中庸思想,无论是古代君王先贤,还是现代文人政客都在待人接物中力求贵和持中。论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主张“以和为贵”,崇尚“中庸”。和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春节、中秋节强调家人团圆,寄予了家人之间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和谐美满的企盼。人们在安静祥和的节庆氛围中欢庆佳节,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家人之间的温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和谐的生活状态的追求。通过春节走亲访友、拜年祝酒,重阳节年轻一辈会回家看望老人,给予关心等活动,也表现出了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那份伦理和谐的观念。
(二)文化整合功能
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整合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重要方面,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此外,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交流整合,传统节日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几千年,经久不衰,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竞争力,打造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品牌,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葆活力。
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的整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改革开放后,西方流行文化主要是随着欧美影视文化的入侵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进入中国市场的,并且深为部分中国人民追捧,尤其是迎合了大学生需求的大学生主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以“吃”为本源,更多的偏向于物质层面,而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精神信仰,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享受。采取优秀的西方文化,摒弃中西文化对立的观念,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促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并行互补发展,形成以中为主的互补的中国特色文化体系,赋予中国文化新的文化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力量凝聚功能
1.传统节日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聚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广大人民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追求安定祥和、幸福圆满、慎终追远等共同理想,传统节日又扎根于家国亲情、伦理秩序上,因此传统节日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系着整个中华民族,体现了中华儿女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外出的游子都会踏上归乡之路。在春节期间的普天同庆,所有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守岁、吃年夜饭、放鞭炮,共度除夕,即使是身处海外的华侨,每年春节都会庆贺祖国的传统佳节,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这充分说明了中华儿女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漂泊海外,都有着对家的牵挂,都有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国强烈的归属感。
2.传统节日文化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
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秉持着传统的人际交往原则,谦卑有礼,贵和中庸,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家国伦理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利于凝聚各社会阶层的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尤其是听到对中国不好的言论时,更有利于增强社会向心力,维持社会的正能量。通过春节访亲、清明节祭祖、中秋节家人团圆、端午节祭祀屈原、吃粽子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人世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的主要对策
1.课堂上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加强传统节日教育是大学生传承传统节日的重要手段,而纵观当前全国各大高校教育,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在各个高校中,几乎没有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专门开设的必修课程,选修课也是寥寥无几,质量层次不齐。此外,学校领导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设计不合理。首先,学校领导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要过分的强调升学率、就业率、发明专利等功利性成果,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建构。其次,学校应该把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程中,加强德育教育。最后,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然后结合学科特点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通过讲授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来源和风俗习惯,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
2.活动中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在高校教育中,更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即课外活动的教育引导。高校各社团、部门应积极探索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融合现代特色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在节日期间,更应该以节日为依托,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色品牌活动,发挥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中,微信、微博、QQ和贴吧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兴盛,为高校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契机。学校应该加快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比如校园贴吧,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等,宣传传统节日文化,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
3.立足学校教育的同时纳入家庭教育,实现双轮驱动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立足学校教育的同时,加强家庭教育,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双轮驱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家庭教育对孩子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家庭生活的紧密结合,使节日文化的内涵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父母和亲戚长辈的言传身教,孩子从小的耳濡目染,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家庭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第一平台,所以在启动学校教育的r候,强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实现互补驱动。
(二)家庭方面的主要对策
1.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于孩子的初步教育要求父母细心的在生活各个方面寻求教育价值的实现。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父母先要养成这种教育意识,同时也要具备认同并热爱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素养。只有父母认同并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才可能为孩子的节日文化启蒙教育奠定基础。父母可以通过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节日的来源以及节日的意义,并带领孩子参加节日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对孩子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2.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育人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历来被社会所关注。家庭环境容易对孩子形成价值渗透,尤其是在孩子缺乏理性,认识不足的童年时期。一个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性格、价值取向以及人生目标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由于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成年后独立能力差、面对挫折心理脆弱等严重的脱离社会化现象,最后一蹶不振丧失希望,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问题的源头还是出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在养育孩子时没有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使孩子在第一任教育时没有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良品格。而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着贵和持中、慎终追远的价值追求,对于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父母可以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育人环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曾子杀猪”的故事家喻户晓。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无数父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要以身作则,自己的言行要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待人接物上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对子女造成负面的价值效应,不利于子女美好品德的形成。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要担负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家庭环境中,家长通过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价值取向,赏罚分明,通过亲情感恩教育与传统节日文化相整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社会方面的主要对策
1.政府积极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近年来,政府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力度并没有太大加强,每年传统佳节的时候,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还是形式单一,不具品牌特色,以至于不足够吸引人们的参与兴趣。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一步挖掘各种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内涵,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优秀的西方文化相整合,打造富有的品牌活动,形成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链。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逐渐消亡的民族技艺和风俗习惯。
2.重视大众传媒、善用大众传媒
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快速发展的现代网络媒体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方便快捷等优势,在社会舆论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现代传媒的受众对象是自发组成的网络群体,网民有言论的自由,这就容易造成对某一问题盲目跟风的不良社会现象,也容易造成反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人们发表不利于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影响,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如有扰乱网络秩序的行为,严惩不贷。此外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离不开大众媒体的支持和参与。大众媒体应在传统节日期间营造良好的节日宣传氛围,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摒弃自身缺陷,去娱乐化和肤浅化,认真对待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3.在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多元文化的并存,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所以作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在继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广大青年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因此开辟年轻人的文化市场是关键,而广大青年学生作为流行文化和开放思想的受众群体,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要符合年轻人的思想特点,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形式,比如古代春节拜年是磕头行礼,如今可以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等网络拜年形式,也可以在网络上举办春节祝福语、春联或者最受大众喜爱的春节习俗评选等活动,全国各地的网民聚集在一起,各自发表自己对于春节的看法,吸引民众的参与热情。这些新的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新平台,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增加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李大明,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D].海南大学,2009.
[2]张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3]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杨英杰、赵玉宝.四季飘香―清代节令与佳肴[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
[5]孙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
篇5
地理教学 学科信息 新理念 新思维
课程与考试改革情势下,高中地理教学要突出本体性知识,追求实用性活动,必须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地理教学对象进行再认与重识,在“课改”与“考改”共进的情况下,宏观创新与微观创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深刻地影响地理教学的目标、方法、过程与结果,进而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新常态”。
一、因材施教,突出“文本”与“人本”意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拥有自然环境、人文活动和区域发展三大知识板块;地理也是一门基础性深厚的学科,具有必修和选修两种学习要求。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要依据课标要求,尊重课程特点,设计具有不同知识属性、不同结构特征和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内容,使地理教学既可以体现学科的整体特点,又能够反映知识的个性特征。如果地理教学是一盘棋,便是教师精心设计、师生精彩对弈和学生精细咀嚼的完整过程。
1.建立时空概念,用“模式”统领学习过程
区域地理教学是学生认知地理世界的起点与终点,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时间性。首先,要选择学习视角,探究知识本源。视角是开启区域地理之门的钥匙,也是认识区域环境状态和发展变化的基础。因为眼中无物,心中无数,学习会是“雾里看花”;物无归属,心有旁骛,学习则是“水中望月”。其次,要确定结构方式,建立逻辑关系。“建模”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活动,应该找到立足点,延展思维线。最后,要确定研究方法,形成认识规律。模式要有方向感,为学生认知、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提供服务;模式也要有综合性,为学生观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高中地理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结构(由繁到简)和解构(由简到繁)意识,并在学习实践中形成习惯。(见图1)
2.彰显要素特质,用案例破解学习难题
系统地理教学是认识地理规律的节点和关键,具有一定的方法论和逻辑性。教学过程中要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相关案例,进行多角度分析,如时间与空间、事物与现象、原理与规律、因素与要素等,诸如此类,以理论证实,用案例说理,会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如研究一个区域的开发利用,须结合该区域的自然与人文优势、经济与社会差异、现实与发展潜力等加以分析论证,并在此过程中明确案例的建制方式和解析思路。(见图2)
3.和谐人地关系,用问题激发学习情趣
专题地理教学是通达地理思想、掌握地理方法和规范地理行为的依据与参照,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反思性。此类内容在基本知识的教学中均有所涉及,但都是以单一的现象、要素、问题呈现的,而专题性地理为学生提供了整体思维的范本。学习过程中要明确课题涵盖的问题,知道学什么;准确理解课标内容的含义,知道怎么学;引入与之相关的新信息,知道如何联系实际。要清楚宏观结构,理顺知识线索,明确人地关系,瞄准核心问题,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把“思想”和“行动”也纳入教学内容,成为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观”建设才能到更好的体现。
二、因势利导,促成“融通”与“变通”习惯
高考地理试题是评测学生能力的价值指标,也是撬动地理教学的有效杠杆。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灵活性与前瞻性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材料、新问题、新视角和新形式也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需要师生更新思想,转变思维,调整思路,以期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见图3)。
资料:《三国志・诸葛亮传》“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
探讨:①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②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1.占领高地,拓展视野
教材提供知识的原点,试题考查知识的外延,因此,吃透课本与关注课外同等重要。譬如现行地理教材中关于“水系特点与水文现象”的内容很少,但高考试题与其相关联的知识却很多。诸如位置与环流的关系、地形与降水的关系、降水与径流的关系、径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这些因果关系和逻辑层次,教材中并未有系统的表述,需要学生自我建构。由此可知,教材的文本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基础,但一般不会是试题的常用素材和答案的直接来源,题目的大部分信息(包括答案),都在其他多种媒介(如专业书籍、网络信息等)之中。所以,教学中既要进行课本知识的整合,又要关注课外信息的摄入。
2.攻其一点,“乐得”其余
区域环境看整体,区际联系讲差异。受试题难度和长度的限制,高考地理试题所示信息是有限的,从图文资料和问题设置来看,一般具有两个明确的观察点,即内部环境与外部联系。根据区域地理事象的分布,可以分析区域环境要素和发展状况的优劣及其相互关系;根据区域空间结构特点,可以说明区际差异和地缘环境的重要性。扩大视域,拓宽思域,延展求知域,是地理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3.立足课本,通透已知
素材接近课本,答案就在其中。近年来,特别是新课标高考试题给地理教学很多有益的启示,教材中的“阅读”部分,是重要的知识载体和试题背景,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有概念性阅读,注重理解性知识;有引导性阅读,梳理思维路径;有事实性阅读,强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果说正文是地理教材的“心脏”,那么,阅读和活动就是地理教材的“翅膀”,没有前者,文本就没有思想,缺乏后者,学习就难以飞翔。
4.巧妙联系,通古鉴今
历史是一种文化载体,历史也是一面科学明镜,让历史照进现实是高考地理试题选材和置疑的重要方式,当然也是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增强地理文化韵味、反思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如古代的“农耕文化”就具有明显的地理教育价值,神农氏“制作耒耜,教民耕种;织麻为布,制作衣裳;作陶为器,冶制斤斧;台榭而居,安居乐业”便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今天的“中部崛起”也隐含着丰富的地理教育意义,中部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文化高地”,却形成了现实的“经济洼地”,从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区域文化和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两则资料告诉我们,地理教学既要关注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也要关注现实的环境与发展状态。
三、集合多元,强化“据实”与“据理”结合
教学元素是创新地理教学过程的基础,也是构建地理教学生态的基石。集合多个教学元素,主要是为了协调三重关系,树立课程理念,优化教学过程。
1.从设计角度确立课标、考纲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课标是“底线”,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学生平均水平的基础上设置的,它是地理教学的“起点”;考纲是“高端”,是对教学的较高要求,是为选拔人才而制定的,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地理教学的重点。教材是“基本盘”,没有教材,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要重视对范本的研究。教学可以超标(因为课程标准是有弹性的),但不可以超纲(因为考试大纲是有信度的),教材给予师生的是工具性知识,必须有适度的延伸和拓展。总之,教学设计越柔软,教学过程的可塑性就越大。
表2 备课遵循的三大素材(以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
人文发展为例)
2.从功能角度协调内容、形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就高中文科学生而言,一般要经历三个学段,即高一年级的学科启蒙期、高二年级的知识积累期和高三年级的能力升华期。由于不同学段内容设置不同,知识的呈现形式与结构方式也各不相同。进行教学设计时,一是要圈定学科内容,区域、必修、选修内容独立呈现,但要注意知识的相互交叉;二是要呈现表达形式,有核心知识描述、优化材料阅读、因地制宜分析等;三是要有独立的认知结构,任一教学内容即使非成“体系”,但也可以作“案例”。此外,教材各部分都是重要的教学素材,当基本知识、有效信息与开放性问题有机结合的时候,新的知识体系便已生成。
3.从环境角度强化方法、过程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这里涉及到教学评价的问题,包括教师的自我感觉、学生的反馈信息和考试的量化标准,其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更为重要。因为,教师的自我欣赏,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示在教学之中,但不一定适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和发展要求。考试评价看似可以量化,但也存在某种偶然性,或具有功利色彩。所以,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体会完整的教学过程,感受不同环节给予的温馨启示,享受参与活动的快乐,收获自我发展与良性互动的成果。
图5 教学评价的三种方式
四、直击问题,塑造“思域”与“思向”抓手
受学科特点的限制和原有基础的影响,地理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学科教学自带的,而是由于师生认知局限、理念误读、实践偏差导致的。但是,纠结问题没有出路,破解问题才是道之所在。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体察,用心思考,正视趋势,透析问题,指出措施,形成地理学习新思维。
1.“事实”与“事理”链接
地理学科就像一个生命体,有皮有骨、有血有肉。区域地理主要是解决“皮毛”问题,即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系统地理主要是解决“骨血”问题,即地理原理的科学推理和实际应用,因为无骨不立,无血难续。事实与事理的有机结合,成就了地理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尽情享受。此举对高三地理教学显得尤为突出。
2.“立题”与“立意”结合
教学过程要求基础与能力兼顾。立题需要基础,源于细微,成于博大,是记忆力和意志力的综合;立意彰显能力,起于思考,终于创新,是判断力和执行力的综合。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清楚,外化的知识只是表面的形体,内化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生产力。
3.“方式”与“方法”贯通
正确认识品读与研习的关系,根据教学内容寻求最佳途径。品读是学生的生命之源,日常得以进步;研习是学生的希望之本,阶段得以升华。二者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学习体验。品读很重要,它是地理知识摄入的第一个窗口,但极易被学生所忽视。品读过程中,要找准视点,熟悉全貌,活络文脉,欣赏图像,会得到一个有机的知识整体,渐次深入,有利于知识的累积与融通。研习是知识升华的重要方式,却常常被无序的乱象所迷惑。如果以作业论,就是要解决“量”与“质”的问题。面对时下的教育形势,“量”的取舍依然决定着所谓的教学成败。我们经常用热情关照学生,却少了些许良心的体恤,形成了教师盲目要求、学生无心眷顾的恶性循环。
4.“主导”与“主体”协调
篇6
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相互交融。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民间剪纸艺术深受影响开始走向衰退。在小学教育中开展民间剪纸艺术教学,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普通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使学生对中华文明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更有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
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小学教育;审美;传承
1中国民间剪纸
1.1民间剪纸的概述
剪纸,在古代被称之为“剪彩”,民间称之为“剪纸”“绞纸”“窗花”“花儿”“窗染花”等。从材料与技艺来看,剪纸通常是指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以纸为主要材料,通过剪、刻等技法进行镂空雕刻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追随纸在中华大地运用普及,剪纸艺术也随之兴起。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剪纸作品是北朝时期的一幅团花剪纸,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88号的北朝墓葬中。剪纸艺术作品最初是被运用在宗教与祭祀方面,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剪纸艺术用途愈加宽广,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愈加密切,品类也愈加繁多。民间剪纸的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作为美化居室的装饰类剪纸,主要包括:窗花、墙花、顶棚花与门彩等。二是作为礼仪习俗中需用的剪纸,主要包括:喜庆花、寿花、礼品花、灯笼花与丧葬祭祀花等。三是作为装饰工艺美术作品的精美剪纸,主要包括:扇花、灯花与走马灯人儿等。四是生活民俗剪纸,它在民间生活中用途广泛,包括运用在刺绣、蜡染、陶瓷制作中的贴花,运用在工匠在家具上的施艺雕刻中的图案,同时它亦运用于一些食品的制作中等。
1.2民间剪纸的现状
民间剪纸脱胎于古代精湛的“剪影镂空”的艺术形式,自魏晋时期开始,就广泛流传,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至明清时期,我国民间剪纸无论是从它的题材内容、形式种类,还是从它的运用范围、技艺手法来看,都已达到鼎盛时期。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在《红楼梦》四十一回中,对剪纸绣谱普及性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刘姥姥因见那小面果子都玲珑剔透,便拣了一个牡丹花样的笑道:‘我们这里最巧的姐儿们,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给她们做花样子去倒好。’”后,我国民间美术逐步走向衰落。作为民间美术之一的民间剪纸亦是如此,一些地方尤其是沿海的商业城镇,它的式样为了迎合市场,出现了外国人需要的洋化图案和低俗的商业化图案。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启动,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将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第二个重点项目。自此,民间剪纸这一伴随中华民族千年之久的民俗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拉开了距离。
2小学民间美术剪纸教学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时展与全球化进程,使国民素质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自1994年美国公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开始,各国先后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并深刻地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即没有美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且美术教育应从小就开始进行。一般而言,小学美术教育是最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它对后续的美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不单单是作为一种普通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它还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将中国民间美术制作工艺与中华传统道德对学生进行展示,有利于对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培养。
2.1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社会学三巨头之一卡尔•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受到真、善、美的感染与熏陶,思想上深受其影响,道德与智慧得到提升,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美术教育又不同于其类型的教育形式,它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教育形式,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美术教育的教育作用绝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强烈的感染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例如,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中教师展示作品《卧冰求鲤》,然后对《卧冰求鲤》的内容、技巧、大小等进行深层解析,引导学生构思出场景———雪花纷飞的寒冷时节晋人王祥卧在寒冰之上为继母捕鱼,使学生感受到“孝”之道的重要魅力,生动的述说或是音频的放映,加深学生多大红色《卧冰求鲤》作品的映象,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孝”的影响,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与发扬。
2.2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与发展取向的教学设计理论一直是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不仅仅只是重视学生对美术的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大多是由普通群众所创造,他们没有对艺术进行过系统的学习探究,所以他们的作品并没有严谨的规范性,且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使得学生思维空间留下大片的空白,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民间剪纸艺术的创作并非是对传统艺术的复制,它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教师教授学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民间剪纸艺术创作方法并能进行自我剪创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从中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内容,使学生自己动手去创造美,感受民间剪纸艺术所带来的乐趣。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及时的反馈,指出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提高,且创作的成品在日常生活中可进行运用,这种形式以一种实体化的方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鼓舞,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3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道德
王国维先生曾指明,“美育者一面使人情感发达,以达到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先生则在《美育》中强调,“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义务教育开始之前,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普通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剪纸艺术作品的创作主题大多是来源于生活与神话传说,所以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在构思与制作的过程中深受中华文明与传统道德的影响,其剪纸艺术作品亦大多是与中华文明与传统道德相关。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作者通过心灵手巧的剪裁,将中华文明与传统道德的精粹融入剪纸艺术作品的制作中,如《卧冰求鲤》与《慈乌反哺》象征“孝”,《孔融让梨》象征“悌”,《曾子杀猪》象征“信”,《程门立雪》象征“敬”等等。民间剪纸艺术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教化作用,使学生从小在欣赏、娱乐的同时受到中华文明与传统道德的熏陶,且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中华文明。
2.4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
在全球化的社会中,为适应当今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的需要,顺应我国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潮流,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得到开发。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农耕社会中诞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大部分以民俗为基础,与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它与其他民间艺术、民间游艺,特别是民间习俗,都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可以说,它是一个立体的存在。同时,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功能之多、作者之多是其他艺术种类难以比拟的。民间剪纸艺术来自民间,它的创作主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的创作成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婚礼中必然用到的大红“喜”字、丧礼中必然用到的白底黑字的“奠”字、最能表达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中必然用到的大红色要倒贴的“福”字,等等。在中国,在众多艺术作品中,只有民间剪纸艺术,才如此贴近并传承传统文化。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不是建立在西方教育体系的基础之上的,它富有我国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我国文化、历史、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学习过程中,无疑能使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大大增强。在小学教育中开展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有利于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更有利于对中华文明进行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张卉.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崔锦,王鹤.民间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散文阅读 题材 构思方法 教学 高考试题
一.回顾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选文及试题
1.按题材分类。
(1)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中的散文是指在现代汉语系统中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生活的内容是写作的素材,素材经提炼写入文章便成为题材;学生阅读散文,第一感觉即文章的内容。因此,从题材的角度切入散文阅读教学,以创作者所采用的构思方法为依据,引导学生按规律阅读散文,进而解答相关试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可能是比较科学的,且切合实际。
散文的题材大体有四类:1.叙事类,2.写景类,3.记人类,4.感思类。
(2)回顾近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散文阅读选文:
2007年的《麦天》属叙事类;
2006年的《一幅烟雨牛鹭图》属写景类(也可将之归为感思类);
2009年的《上善若水》、2004年的《草堂·诗魂》和2003年的《乡土情结》属感思类。
散文有第4类题材——记人(写事中的人)类,但这类题材的散文多以在细节中刻画人物为主旨,与小小说类似,如2008年的《老银匠》。于是,为教学计,可暂将其从散文中列出,与小小说一起,组成单元,专题教学。但必须明白:记人(写事中的人)类散文尽管也是以刻画人物为主旨,但其所记之事并不是一个独立且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它不是小说,属散文。
2010年的《溜索》和2011年节选的《这是你的战争》分别是小小说和小说节选。
2.按构思方法分类
(1)散文创作最基本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
由“物”,可理解为遇到了“物”。谁遇到了“物”?作品中的“我”(作者)遇到了“物”。“我”遇到了什么“物”?“我”遇到了某事、某景或某人。
于是,大多数作家创作散文,在拟定作品的人称叙述角度及其语气时,都会在文章的内容中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有时是真实的,有时是虚构的)——“我”遇到了某事、某景或某人。
这事、这景、这人,引发了“我”的感思、感悟或感情,于是,“我”向“你”(读者)诉说“我”的感思、感悟或感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读者阅读散文也就是在倾听“我”(作者)的述说。
2009年所选的《上善若水》写的是“我”“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看到“扑面而来”的“‘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抒发“我仿佛看到了……”的感思。
2007年所选的《麦天》,文中虽无“我”,但语气完全是由一个看不见的“我”(作者)在向“你”述说“关中人”在“收麦的日子”——“麦天”里忙碌、喜悦的生活场景。
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写的是“我”“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烟雨中的牛、鹭),“我还真有些忘情”了。“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
2004年所选的《草堂·诗魂》写的是“我”“来到杜甫草堂”,“品味”到了“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2003年所选的《乡土情结》(节选),文中虽无“我”,但语气完全是由一个看不见的“我”(作者)在向“你”述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2)散文按构思方法分,可以分成两类——由“物”生“思”类和缘情述“物”类。
①由“物”生“思”中的“物”可能是一个风景,如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
也有可能是一个场景,如2009年所选的《上善若水》:在“都江堰”,“‘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
或者是某一特定场景中的某一特定的人,如2004年所选的《草堂·诗魂》:在“细雨”中,在“杜甫草堂”里思“杜甫”;
也有可能是一个事由,如2003年所选的《乡土情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运用由“物”生“思”构思法写成的散文,其题材内容必有两块:一块述“物”,一块写“思”;由“物”生联想,由联想产生“思”。
②运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其题材内容只有一块——述“物”,其中的“物”多为关于某件事及其场景,或有关某人的事。
题材为关于某事及其场景的,如2007年所选的《麦天》,文中之题材内容全是在述说“关中人”在“收麦的日子”——“麦天”里忙碌、喜悦的生活场景。
题材为有关某人事的,如2011年广东省所选的《严冬海猎》、2007年北京市所选的《湿湿的想念》和2008年江西省所选的《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运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述说者即使对所述场景或者人事饱含情感,想要抒发,也不直接表达,而是把它蕴含在具体的描述之中,因此,这类散文大多没有独立成段的“感思”内容。这种表达方式更为准确地说,是在含情述“物”。
借王国维论诗词意境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类比:用由“物”生“思”构思法写成的散文,如“有我之境”;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似“无我之境”。
3.笔墨的重点
(1)对所述之“物”的描述。
题材内容为写景,则重在对所写之景的描述,如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的前半篇。
题材内容为某件事及其场景的,则重在对事中场景的描写,如2007年所选的《麦天》整篇对麦熟后女子回娘家帮忙、下面条,男子准备开镰、收割,新麦入囤后一家人虽累却平和、闲散的生活场景的描绘。
(2)如构思立意是用由“物”生“思”之法的,还重在对所生之思的阐发。
如2009年所选《上善若水》后半篇对保护生态、造福人类的感悟;
如2006年所选《一幅烟雨牛鹭图》后半篇对现代文明的思考;
又如2004年所选《草堂·诗魂》的大多数篇幅都是在写“我”在“草堂”里感慨“杜甫”的人生际遇,反复“品味”着“文章憎命达” 这句箴言所含的人生意蕴。
二.对散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1.兼顾题材、构思方法分类,精选教学例文及其试题。
2.在课堂教学中,按学生考场答题的实际情境,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掌握散文阅读最基本的思考方法。
(1)在粗读中思考并判定:
①该文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还是缘情述“物”法?
②该文的题材内容主要是叙事类,写景类,感思类,还是写人类,抑或小小说?
(2)在细读中圈画并判定:
①文中是怎样(有哪些语句,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文中之景物、场景、人物的?这些语言和方法突出了该景物、该场景、该人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②如运用由“物”生“思”构思法的,那该文在描述该景物、场景或场景中的人事的基础上,还产生了怎样(有哪些语句,有几层含义)的感思?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艺术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3)在精读中思考:
①开头为何如此下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
②文中有几处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语句?如有,则分别是从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
③文中有几处显现文章旨意的语句,这些语句如何理解?进而如何理解题目?
3.帮助学生归纳并理解散文知识尤其是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具体从略),在训练中规范学生的答题用语。
4.以上阅读过程中思考的内容与试题的对应关系
(1)开头为何如此下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
2009年《上善若水》: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文中是怎样(有哪些语句,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文中之景物、场景、人物的?这些语言和方法突出了该景物、该场景、该人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①2007年《麦天》: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②2007年《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现特色。
③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④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⑤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该文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还是缘情述“物”法?
如运用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的,那该文在描述该景物、场景的基础上,还产生了怎样(有哪些语句,有几层含义)的感思?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艺术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①2009年《上善若水》: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②2004年的《草堂·诗魂》: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
③2004年的《草堂·诗魂》:阅读第四段画线的句子,说说“杜甫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④2003年《乡土情结》: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⑤2003年《乡土情结》: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⑥2003年《乡土情结》: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4)文中有几处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语句?如有,则分别是从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
2007年《麦天》:“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5)文中有几处显现文章旨意的语句,这些语句如何理解?进而如何理解题目?
①2009年《上善若水》: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②2007年《麦天》: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③2009年《上善若水》: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④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