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监管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科技监管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6年6月银监会制订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应建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工作旨在审查评价并改善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内部控制、风险活动以及公司的治理效果,推动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与发展。迅速发展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在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风险。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相关的案件、客户纠纷持续上升,对银行的资产安全、声誉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也给内审部门带来了新的课题。2013年,银监会将信息科技纳入监管评级体系,正式印发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监管评级内部规程》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以评级约束强化信息科技监管效能,提升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意识。从相关披露来看,对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商业银行,均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到内部审计的重点工作领域,通过风险评估、内部专项审计、专项检查等手段深挖信息科技风险隐患,并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内部管理。
二、信息化下中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的风险
1.信息系统本身带来的审计风险
信息化提高了银行业务处理的速率,加快了银行数据处理、集中、缝隙的速度,但同时也存在着银行数据或者审计数据被盗用、泄露的可能性。信息系统本身的某些特定程序被恶意修改、不法分子攻击网站套取利益、利用非法手段进行资金转移等案件屡见不鲜,这些给客户和银行带来了巨大损失,如果审计人员没在第一时间审计出系统本身的固有风险,将会使审计工作走入误区,给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由此可见,信息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内部审计工作所要面对的困难之一。
2.创新金融产品、金融电子化带来的审计风险
如上所说,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原因在于:
(1)创新金融产品很多都是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的,产品不具有同质性,审计起来耗时巨大;很多金融产品的结构复杂,内部审计人员没有专门的知识,无法进行深入审计。
(2)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网络风险认识不够,对其风险仅停留在对内部人员舞弊的审计方面,忽视外部客户操作风险、系统本身风险以及法律风险。
(3)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缺乏专业人才。内部审计人员可能只是在整体业务流程层面有所了解,对于信息系统结构、程序等方面的知识能力不足。
三、对策和建议
1.防控系统风险,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首先,及时完善信息技术风险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商业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金融产品的更新。其次,建立完整的信息技术监管指标体系及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建立监管指标体系及风险性预警系统来加强信息科技审计力度,逐步实现信息科技内部审计常态化。最后,规范科技外包服务管理与建设独立的项目开发与测试团队并重,有效降低信息科技风险。
2.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建设
篇2
监管对信息化建设新要求
过去五年,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银行机构信息科技总投入和科技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多家银行机构将IT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从总体情况看,影响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稳健发展的关键问题正在有序解决,信息科技治理稳步提升。银行在信息化建设保持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三个矛盾:一是信息化建设复杂度不断提升与资源和管理能力发展滞后的矛盾,与银行业务迅猛发展相比,信息科技在组织机构、人才、技术、经验等方面均储备不足;二是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与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相对滞后的矛盾,我国银行机构灾难备份和应急管理能力稳步提升,但与业务连续性管理全面要求还有差距,对业务连续性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三是电子银行蓬勃发展与信息科技风险突出的矛盾,截至2010年,超过100家国内银行机构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交易总金额增长迅猛,已成为银行主要交易渠道,由此带来的容量压力显现,同时,手机银行业务增长迅速,相关风险骤增。
为推动提升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与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加强行业信息交流和共享,探讨“十二五”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战略,中国银监会开设了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年会并将其制度化。在2011年11月举办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2011年会暨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监管部门针对银行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矛盾和潜在风险,结合行业现状与特点,对银行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夯实全面风险管理基础。银行应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标准工作,从战略角度启动和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将数据治理与IT治理、公司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新监管标准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精细化、透明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特别是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及时性要求很高,这些都要通过IT系统实现。银行要统筹开展IT架构规划,保证资源投入,切实完成符合新监管要求的数据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并通过这一过程促进系统全面整合和共享,不仅为风险管理,也为产品开发、业务经营、管理决策等应用系统的架构提升奠定基础,进一步发挥信息科技引领作用,促进IT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协同。
切实提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银行机构应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培养对信息科技风险的内生抵御能力。注重IT治理,借鉴国际经验,切实把握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挖掘深层次问题,解决形似神不似的问题;加强信息科技规划,建立专门管理团队,完善规划的制订、评价、更新机制,全面开展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基础架构的规划整理工作;加强IT内部审计,发挥审计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同时,成立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委员会,以加强对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与风险管理的专业指导;深入传导监管要求,为银行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咨询;促进部门、行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银行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银监部门将努力完善信息科技审慎监管框架,不断提升信息科技监管有效性。
创新对信息科技的内在要求
21世纪的银行业是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信息科技已完全“集成”到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管理过程,与其“一体化”,成为其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银行转型和电子银行发展对科技创新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银行业在经营模式上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电子银行高速发展。电子渠道在降低成本、扩大交易规模、加快产品创新速度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据统计,2010年,国内某大型银行电子银行的交易量相当于其17000个物理网点的交易量。在电子银行体系中,业务、科技密不可分,业务模式创新、产品研发,都需要信息科技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
银行业务转型的一个重要机制,是银行内部有功能完善的业务流程,具备高度差异化的产品功能与定价功能,而合理的业务流程需要各应用系统之间良好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信息共享。
银行业围绕业务结构优化和流程银行改造,以及客户信息和风险数据的整合,要求信息科技有更快的响应能力、更安全的保障能力、更强大的支持能力,达到有效细分市场,有效识别客户,满足客户个性化、综合化要求的经营目标。这需要银行机构进一步促进信息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增强信息科技创新与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引领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方向,是锐意进取,科学创新,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确保更加安全、稳健,更加有竞争力。信息科技要承担起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强化风险管理,提高发展质量的使命。首先,信息科技要成为推动银行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差异化战略的关键原动力。创新是银行业发展的源泉,创新的核心已经不是简单地增加产品种类,而是要跟踪消费者需求,以信息科技的广泛深入应用,开展一系列的制度、流程、产品的再造和创新,提升竞争力。树立科技引领的理念,逐步推动信息技术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其次,信息科技要成为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助推器。银行机构要建立一体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涵盖各类风险,贯穿风险战略制订、风险监控、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各个环节,这要求银行机构以业务和风险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科技为手段,加快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加强数据治理,提高风险数据质量,构建全面风险管理基础设施,实现风险计量精细化,风险决策科学化,风险管理体系化。
风险管理对信息科技内在要求
随着IT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应用,信息科技成为银行运行中最关键的因素,银行业的风险特征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信息科技应用最显著的效果,就是带来了交易量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增强了风险的传染性,实质上形成了新的风险类型。2010年以来,世界范围内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事件频发。例如,2011年4月,韩国农协银行内部网络遭黑客攻击,导致部分数据被删除和篡改,大量服务器瘫痪,系统服务中断三天,影响正常业务开展;澳大利亚国民核心系统故障。这些事件体现了信息科技风险的突发性、传导性和放大效应。
篇3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环境;中介组织信用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1日
一、引言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我国的经济组织方式正经历着根本性的转轨,以契约化交易为基础,以健全、高效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为依托和补充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而原先植根于人格化交易的“身份信用”体系则因市场半径的急剧扩大而日益丧失其规范性作用。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如何继承传统的信用道德资源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顺利转轨,如何构筑适应我国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且紧迫的研究课题。
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们主要运用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作为中国社会公共信用综合指数的评价指标,其中“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主要从政府公信力、人际信用、企业信用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表1可以看出,本年度我国政府公信力、企业信用分别比上年提升了5.71和16.58个百分点,人际信用却下降了3.42个百分点,呈现出10年内最大的降幅,但是社会公共信用整体上提升了5.7个百分点。(表1)
我们分别对10年间我国不同层次的信用变化进行分析。其中,政府公信力一直处于上升区间,从2005年刚刚及格的60.5上升到了2014年的74.1,政府公信力指数的平均值为64.53,总的增长幅度为22.5%,每年的平均增长幅度为2.07%。可见,这与政府在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打击腐败、功能转型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分不开,但是如果政府变革的速度跟不上公众意识觉醒的速度,政府公信力就会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目前政府信用问题仍然存在,在作为一般市场参与者的场合,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政府采购等环节,存在制度不规范,或者有制度不能完全执行,草率甚至寻租现象,在政府作为公权力行使者环节,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政策缺乏连续性,缺位错位情况,特别在实施涉及群众利益行政行为过程中,少数地方政府承诺不能兑现,诚信缺失,造成了较坏的影响。所以,我国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让人们进一步的得到改革的红利,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企业信用在2005~2008年间出现小幅度下降,在2009年呈现出一波增长势头,而2012开始进入了增长区间,特别是在2014年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十年间企业信用指数的平均值为55.81,处于不及格的水平。但是,企业信用平均增长幅度为2.53%,总体增长幅度为27%。可见,一方面与政府的不懈努力分不开,我国政府通过前期不断地推进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逐步培育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使更多的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诚实守信、守法经营、规范管理,并为其提供各方面的资金支持,最终于2014年2月“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很多企业自身的信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主要是面对我国宏观经济整体结构上的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等,以及我国金融市场中IPO注册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直接融资的占比将会呈现大幅度提升的趋势下,各家企业都提前布局,不断提升自身的企业信用。但是,我国现阶段企业信用体系仍存在很大问题,如立法和执行环节存在很大漏洞,征信资料尚未放开,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资料未能实现共享,征信企业和中介组织不发达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人际信用指数的平均值为67.31,高于政府公信力和企业信用,但是人际信用变化率在2008年开始进入增长区间并在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的3.24%,但是2014年该变化率突然下降了3.42%,10年间中国人际信用整体增长率为2.26%,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0.24%,与企业信用和政府公信力整体变化率相比,人际信用变化率只占其9%和11%。可见,随着我国政府与企业信用的不断提升,我国人际信用一直处于一种较差的环境下,而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成为主要的“杀手”。而整体上,我国社会公共信用从2005年及格的60.2提升到2014年的70.2,该指数的平均值为62.77,基本处于及格线,但总体增长幅度为17.1%,平均年增长率为1.61%。可见,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商业环境的改善、同时企业的商业伦理意识和公民的社会公共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信用的建设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改革压力。
三、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采用政府推动与市场培育相结合的思路,积极探索政府推动,循序渐进,市场化的原则,最终建立涵盖国家、地方和行业三个层次,政府为主体,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为补充,实现联合征集、权威评估、信用公示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政府信用的构建。建立政府信用体系,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一是制定规则、搞好规划、培育市场需求和服务主体、加强协调监管、提供基础服务;二是牵头并动员社会力量持之以恒地开展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和制度化规范宣传,使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道德文化蔚成风气。提高政府公信力,推进政府诚信建设,以党政机关的诚信服务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以诚信办事、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各级党政机关加强诚信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企业信用的构建。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信用本来就已经包含个人信用的内容和因素,企业信用建设好了有利于推动个人乃至全社会信用建设。
1、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强化企业信用意识。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外部平台,企业还应进行自身的信用管理建设。建立诚信经营管理理念。
(1)完善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信体系。建立工商、税务、物价、统计、技监局、海关、外汇管理局、金融、公安、财会、信息产业局等行政执法部门等多家单位联网形成的企业信用信息网是由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信体系。
(2)改善企业信用状况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当务之急。一方面要以强化约束监督,促进诚信经营为目标,建立以信用信息征集、信用状况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外部信用制度;另一方面要培养和树立企业的信用风险意识,加强内部信用风险管理,防范来自外部的信用风险。
(3)有关政府部门积极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监管水平。金融管理、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分别建立信用登记系统、红盾信息网、CTA工TS税务管理系统、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息库,不断完善企业信用评价、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等信用制度,科学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提高市场经营主体的资信透明度。同时,还利用举报投诉系统、不良行为警示系统和监督处理系统,向全社会公布企业不良行为,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2、净化企业外部信用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1)加强生产和流通等经济领域的诚信建设,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生产企业要把诚信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严格生产标准,完备生产条件,确保产品质量上。流通行业要在继续改进服务态度、完善售后服务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不断增加示范街、示范店的数量,同时把活动向批发市场、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延伸,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
(2)加强服务行业的诚信建设,努力做到规范服务、优质服务。各类服务行业要根据诚信建设的要求,全面推广规范化服务,制定出适合自身工作特点、简明具体、易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规范化服务标准和保证措施,落实到每个服务企业和每个服务人员。
(3)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诚信建设,促进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积极探索在各类中介组织中加强诚信建设的有效方式,把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作用同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结合起来,加强对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经营服务活动。
(三)个人信用的构建
1、在重点行业重点人群中进行个人信用建设。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社会诚信奖惩信息平台:建立了失信约束监督机制和过错追究制度、责任赔偿制度、违规违纪警示制度。逐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全国正在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试点,为全社会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健全个人信用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积极引导人们维护自身诚信形象。要特别注重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和诚实守信品质的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要从孩子懂事开始,深入浅出地进行诚实守信品德的宣传教育。
(四)中介组织信用的构建。政府应认真抓好中介组织的诚信建设,按照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方式,研究制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管理办法,促进其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促进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信用信息调查、资信评级和信用管理服务制度建设。另外,政府部门还应为中介组织积极开放公用信用信息披露系统,促进并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钟楚男.个人信用征信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