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篇1

关键词:声乐教学;标准化;专业性;比喻性;肢体性;口语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正影响着广大声乐教学工作者。作为声乐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学语言,如何在声乐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也吸引着广大声乐教师去研究与探索。本文试从声乐教学语言的角度,根据声乐教学语言的理论及独特性,从标准性、专业性、比喻性、肢体性、口语性等五个方面探究声乐教学语言的运用。

一、声乐教学语言的意义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它是集声学、物理学、语言学、心理学、医学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是以心理活动为主、生理活动为辅的综合艺术的一种抽象教学。声乐课程的特殊性决定声乐教学语言的独特性。声乐教学语言是教师运用语言技能、技巧以及专业技术方法的综合教学能力,具有达意、传情和教育的三大功能。它是声乐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成功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获得科学发声技巧,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兴趣。了解声乐教学语言的特点,能引导声乐教师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语言,进一步把握、运用好本专业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语言手段和技巧,提高声乐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声乐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

声乐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提高歌唱水平。由于人体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由声乐老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传递给学生。因此,声乐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就决定声乐教学的效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声乐教学语言有什么特点呢?

1.声乐教学语言的标准化

标准流畅的普通话是声乐教学语言的基础运用。教师语言务必准确,完整清晰,否则会使学生在学习演唱的过程中产生错觉和误解,不得要领,不但影响教学质量,甚至还会因为长时间不正确的歌唱引起嗓音病变,造成终身遗憾。例如:语速太快,太慢,不流畅等都会影响师生之间传递信息。标准的普通话应该有轻有重、抑扬顿挫、松紧有度、变化有致,从而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条件,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快认知的基本手段。

2.声乐教学语言的专业性

声乐教学语言应遵循艺术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的一般原则,追求语言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直观性。声乐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只有在学生理解下加强训练,才能很好地体会和实践相关的技巧,掌握专业的歌唱方法。而歌唱方法涵盖了发声位置、共鸣位置、呼吸系统等一些专业概念和技巧,初学声乐的学生往往对这些专业概念认识有限。此时,声乐教师在使用教学专业术语时必须做到客观准确、严谨合理、科学规范,如“喉头要向下拉”“下巴向内下方放下”“横膈膜向下扩张”“咽肌直立”“牙关要张开”“软口盖抬起”“面带微笑”“口唇张圆”等,它们表达起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具体直观,具有确切专业的训练含义,有助于初学者正确地理解、执行、操作、练习,更重要的是它们完全符合声乐学科的基本原理。

3.声乐教学语言的比喻性

比喻性的教学语言是声乐教学的必然要求。声乐教学要开启学生的思考领域,就必须生动形象地描述场面和情景,带领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赋予作品的意义。在教学中,老师要抓住作品的风格和演唱特点,根据其创作背景及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的不同,运用夸张、比喻、形象、对比等修辞手法与之结合并运用到声乐教学语言当中,努力使语言做到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包含情感。例如:“嗓音像朵花,它的根埋在呼吸气管中,它的茎就是流动的气流,它的花就是头腔中的共鸣”。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性语言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让学生在美好愉悦中展开想象,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作品,表现处理作品,充满激情地去演唱,逐步提高其艺术表现力。

4.声乐教学语言的肢体性

在声乐教学中不但需要老师标准清晰的范唱,更需要老师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从视觉、感觉的角度尽量使抽象的看不见的声音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从感性上得到启发,从而易于感知、易于掌握。例如,某位学生高音总是声音不稳,音色过于苍白泛虚,这是因为她气息没有稳住,共鸣位置偏移。为了让她掌握稳住气息的技巧,可以举例示范“打呵欠”,迫使喉咙自然打开,力量在腰部周围游走;也可以运用语言肢体做“搬桌子”的动作,表述当下感受的状态。学生继而模仿。通过多次结合高音反复练习,学生在稳定住气息的前提下,高音也变得圆润通透。此外,声乐教师可以利用眼神的暗示来表达肯定、鼓励、稳住或否定等等态度;可以运用手势来模仿器官的运作调节;可以用形象的面部表情或腔调来引导学生进行口腔内部的位置调节;可以用腰、肩、胸、背等形体动作,暗示歌唱者的呼吸生理运动等。通过这些肢体语言,学生就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发音器官的生理运动特点,便于操作实践,大大提高交流的效率。

5.声乐教学语言的口语化

语言的口语化是声乐教学语言正确运用的重点。声乐的抽象性决定我们声乐教学要以口语化的语言来传授,对抽象、深奥的声乐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歌唱发声状态具体化,让学生掌握歌唱发声规律。例如:把共鸣腔体比喻成乐器的音箱;把错误的呼吸方式比喻成“狗喘气”等。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通俗化语言,不但能更好地传授声乐专业知识,而且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声乐教学口语化,已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如沈湘老师的教学之所以得到广大音乐学习者的拥护,就是因为他独特的口语化教学语言。声乐教学口语化不仅应落实在教师教学语言运用上,还应落实到声乐教材的编写中,使更多音乐爱好者能通过自学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总而言之,声乐教学语言是声乐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声乐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声乐教学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声乐教学的效果,并影响学生的发展,意义深远。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声乐课的特点,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在教学实践中优化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和美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李娟.新“课标”视野下的声乐教学语言[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7,2(2).

[2]胡贤波.声乐教学语言的审美特征[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8).

[3]维克托・亚力山大・菲尔兹.训练歌声[M].李维渤,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6.

[4]赵英.“肢体语言”是声乐教学最简便的直观教具[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

[5]陈海容.声乐教学语言的运用体会.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3).

篇2

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学生一、引言

对于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而言,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应试教育存在相当大的弊端,首先,应试教育是一种变相的科举考试,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鉴定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成为了分数,而不是真正的“学”,仅仅是为了“考”。其次,应试教育存在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任何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创造能力的缺失。因此,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由历史应试教育转向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

为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对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特点进行明晰。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辩证思维的特点

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由之前的形式思维转向辩证思维,形式思维是对历史的现象进行浅表的认识,而辩证思维指的是对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其对立和统一的形式进行整体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形式思维,而是在形式思维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一种更高级别的思维模式。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对于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分析,这个时期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其基本的思维活动是与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对于创造性思维而言,其基本解决的问题全部是人类社会尚未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并不是要求他们对历史领域提出新的见解和看法,而是以探索发现的精神去对待历史课程。

三、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基本途径

1.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作为重点

心理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于思维的开始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依据的思维模式,是没有依据的躯壳。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点应该是教师通过正确合理的引导,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发现历史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教师在此的其他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带着一点的目的性去提出与所讲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去领悟和掌握知识。

2.将培养历史学习方法引入中学生历史教学中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应以传授历史学习方法为目标,同时把教材作为依托目标,通过培养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材这个依据,体验所学基本概念和历史原理,并对历史的发展进行整体的归纳和推理思维,从而较快地掌握历史学习方法。

对于我们培养历史学习方法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随着新课程的推出,其倡导的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将自己融入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氛围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并且在学生学习更多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培养历史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自主认识和整体应用,实现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对过去整体知识上的分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实现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建立。

3.将爱国主义引入历史教学中

情感是形象思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我们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都会注重对于情感和基本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我们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营造一种与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氛围,对整个中学历史教学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切忌滥用可有可无的点缀,因为这些氛围是整个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我们精心地去编排和创作。

因此,将爱国主义引入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而且通过引入爱国主义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这种感情,有助于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对知识进行探寻、深化。对于不同的地区,可以以本地区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对本地区进行了解。

四、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用固有的模式

对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其本身就没有一种固定的方式和方法,因此说,对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以一种不变的模式去分析,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地以创造性的方式和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性的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基于思维而言,是其金字塔的最顶端,因此来说,学生的历史思维尤其是应该以创造性思维为宗旨。

2.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了历史和现实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了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必须以历史为基本的依据,没有了依据凭空想象得出的结论是不真实的,也是站不住脚的。正如所说的那样,历史思维不单单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在某种情况下,是当今社会的又一反映。

现实社会不仅仅能用历史的观点对现代生活进行有效地反应,而且从历史的观点能发现现实生活的基本矛盾,并且能从这些历史观点中得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从特定历史观点之间的联系中,分析它们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来说,一种强调要鉴古知今,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说,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不能脱离了历史,而且必须与现实相互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结论

培养和发展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从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出发,逐一分析了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基本途径,并且从基本途径中发现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研究,从而促进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加关心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由过去的历史应试教育转向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宋小囡.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

篇3

教师是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专业伦理、工作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实践水平等,确立了质量规格,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可以依此来衡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水准。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在基本理念上,注重“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一)强调以学生为本

中学生具有发展性、自主性等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和中心的位置。以学生为本,就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尊重、关注和爱护学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将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由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以学生为本,主要抓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训练,除了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外,还结合知识系统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部分演示实验,并尽量保证学生实验的做出率100%,对于某些用品,发动学生自己想办法,使用代用品,或者缩小实验用品的比例,或者采用微型实验,实验中,随时引导学生养成节约、勤俭的良好习惯。既学习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鼓励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材料,并制成材料实物标本”,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动手、对比、判断,增强对材料的理解,体验化学对生活的促进作用,培养学习化学的情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倡导以师德为先

师德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素,中学教师面对的是成长中的青少年,特别要注重为人师表,重视榜样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本着“教师爱是中学教师的灵魂”这一理念,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重视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中学教师所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日益成长的中学生,他的能力首先体现在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方面,同时还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法等实践环节上。当代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科的基本理论,还要有能力驾驭课堂,通过有效的方法、智慧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在形成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中学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因此,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博采众长,跟上教育理论和知识学习的发展步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学习成为自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学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教师专业标准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严格来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师职业有自身的严格要求。那么这些要求是什么?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从事教师职业?这就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标准来规范和要求。只有达到教师专业标准的人才能进入教师队伍的行列,才能从事教师职业。

(二)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效的重要指导。教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有方法又无定法。尽管教育教学理论早已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策略,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或者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具备怎样的观念、行为和态度,还需要具体的规范。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也有了具体的标准。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的规范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个人、所在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支持。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教师的品德、知识、能力等都做出具体的规定,提出明确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个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都清楚地知道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内容,具体要求是什么,可以对照标准了解哪些方面达到了要求,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目标。

篇4

摘 要: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与衔接。的整体性思想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以整体性思想作为方法论指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设置,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整体性系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整体性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整体性 建构与衔接

柯新凡,男,河南大学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教育使命,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与衔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设置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既是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教育以育人为本,而育人又要以德育为先,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道德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正确的思想基础,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围绕这一总目标展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整体性教育,必须在这一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智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等,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中学、大学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相互联系而又独立的阶段,各自有自身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基于中学和大学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选择应有不同的要求。

国家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时也充分考虑到了阶段性特点。总体来讲: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多的是要进行公民教育,另一方面要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准备基础;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基本公民素养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基本理论尤其是中国化的的教育,使大学生更加坚定对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渐进过程,每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有直接的关联性和统一性,也就是说虽然不同学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差异,而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边界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更应该注意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目标前移和目标后置的问题。在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较多的系统的理论的灌输,再加上考试的现实需要,而偏重于理论的讲授,忽视公民素养的实践;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却存着在中学就应该掌握和践行的基本道德规范的讲授,加之以择业或读研为目的的现实考量,大学生存在着更多的是以课程成绩过关或知识单纯记忆的偏好,而缺乏对理论的理性思考和认同。

因此,为了更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整体性衔接,一方面,要努力合理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尽可能科学地界定目标的边界,以利于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整体性衔接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相应阶段性目标的中心:中学阶段应该侧重于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和养成,即道德素质、权利与责任统一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法治素质、科学素质等,不过分突出理论体系的完整解读。大学阶段突出和加强信念教育,通过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教育,用特别是中国化的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并指导其行动。无论是合格的公民教育还是高层次的“四信”教育,最终是要经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整体性建设

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媒介。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教材。在不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不同学习阶段的教材应有差别。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整体性衔接的要求,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教材)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处理好教材内容的纵向衔接和横向交叉问题,避免重复性,实现无缝衔接。

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媒介(教材)在纵向、横向上都存在一定的重复。从纵向看:中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材内容上存在较大的重复。从客观上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逻辑的应然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但不能因此而不关注问题的存在,必须努力规避无效的内容重复及差异问题。

因此,必须通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整体性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在编写教材、设置课程时,要以整体性思维来考虑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中学、大学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来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力求避免低层次的内容重复。其次,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要理解部分内容重复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更要清楚教材只是教学的指南而非教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学、大学教师必须相互了解不同阶段的教材内容、教学重点,以教材为基础,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当根据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因材施教,避免教学实践中的无效重复。

总之,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必须以整体性思想为指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编写,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合理转变,不能过度刻意追求阶段性或独立课程的教材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完整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整体性衔接。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整体性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发展是整体、全面的发展,决不是单向、片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①因此,对人的整体性认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衔接的一个核心因素。要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才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中学是学生基本道德规范、责任意识等公民意识养成的重要时期,也处于迎接中高考的高压阶段。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呈现出独立、主动性的成人感与幼稚、依赖性儿童心理并存的普遍特点。大学是理论系统掌握、“四信”确立的重要时期,也是环境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阶段。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自我意识增强但情绪波动较大、接受新事物能力增强但辨别真伪的能力相对不足、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主观片面性思维依然明显、意志力明显提高但稳定性不足的特征。

基于整体性思想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阶段性心理特点和接受度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媒介(教材)编写应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教材的内容、体例和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情感需要,整体考虑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形成,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实施教育和影响,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按照同一套方法去说教,而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既重视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能力提升、道德养成、人格发展。

当前,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使得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更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坚持以整体性思想为指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衔接机制的构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效性,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篇5

【关键词】日本 中小学 美术教育 课程改革

日本在战后初期的教育政策中,根据美国联军司令部的教育方针与基本精神,实施了排除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思想的种种措施。日本政府为了把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书加以具体化,设置了教育委员会,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根据学校教育法的实施细则,提出设立小学图画学科,并指出战后图画课的教育方向,到1947年公布图画课学习指导要领为止,禁止使用1946年前的从普通学校到师范学校的一切美术教材。从1947到2008年间,共计有8次教育课程改革,到2008年的最新的各科学习指导要领的颁布,其中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历了以下多次发展和变迁。

一、1947年的美术教育课改革

1947―1951年间日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生活主义、实用主义的美术教育时代。1947年颁布的美术学习指导要领,受到美国教育政策的影响,以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学校美术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三年级开设了图画工作学科(美术科)。

指导内容包括:1.创作能力的培养、个性的拓展;2.学会共同学习与制作,培养合作精神;3.熟悉工具和材料的性质,并认识其正确应用的法则,学会检修及保养方法,养成爱护工具和材料等的习惯;4.紧密联系理科教材内容,指导根据自然界的真实情况和法则正确表现自然美;5.学会把身边的生活素材教材化;6.指导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品、生活必需品;7.适当地进行参观和鉴赏活动。[1]

图画工作科的设置,从学科名称来看,“图画工作”本身就包含有技术的内容,同时,由于重视生活经验,因此,和实际生活有关联的实用品和艺术品的制作与创作备受重视。虽然也有设计的内容,但主要是考虑生活环境的不方便等因素,没有充分地进行设计教育。具体的美术活动有以下内容:通过绘画、黏土等形式进行表现,学习色彩、形体、图案、制图、纸手工、竹手工、金属工艺、手工艺、水泥工艺、美术基本常识、美术鉴赏等内容。

这一时期作为美术教育目标,重点突出了想象力的培养、动手技能的培养、启蒙艺术的心灵、生活实用品和艺术品的制作,并学会能够理解和鉴赏等内容。

二、1951年的美术教育课程

1951年教育课程的修订可以说是对1947年的学习指导要领的补充。教育方针没有变,仍然是生活经验主义的课程。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把课程分为四个领域有:基础科目(国语、算数);社会、自然学科(社会、理科);创造性的活动(音乐、图画工作、家庭手工);保健科(体育)。

作为美术课程的一般目标提出了以下几点:能够判断造型作品的优缺点,提高选择能力;提高造型作品的布置安排能力;培养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理解与鉴赏造型作品的能力。

在小学的美术学习内容中有绘画、色彩、图案、工作、鉴赏等内容。中学有绘画、图案、安排布局、工作、制图、练习技能的教材、鉴赏、属于表现等理解性的教材、其他的理解性教材等内容。可以看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基于生活经验主义的教材,由于包含有技术性的内容,也列出了一些关于制图与练习技能的教材。

三、1958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这一时期,是刚刚看到日本经济成长的征兆,进入日本经济高度发展的前期阶段。由于之前的教育课程所提倡的生活经验主义,引发了学生学习能力不均衡等事态的发生。因此,提出以充实基础学习能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编写系统性强的教育课程。这次的教育课程可以说是从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主义的教育思想向以学科为中心的科学主义的教育思想的一次大的转变。[2]

美术教育方面,之前作为图画工作的学科,在小学阶段仍然是原来的“图画工作”,中学就改为“美术”学科,同时,在中学的工作、技术学习的内容中开始设置新的“技术、家庭”学科。小学的美术学习内容主要有:绘画、版画、黏土(雕塑)、纹样(设计)、制作各种物品、鉴赏等。中学有:写生绘画、雕塑、想象绘画、设计、物品的安排与布局、配色练习、构成练习、材料体验、表示练习、鉴赏等内容。新的设计学习内容中第一次使用了纹样、构成等语言。这一时期,作为民间教育运动之一的“造型教育中心”设立,其延续包豪斯教学体系的构成教育是日本设计教育的开始。日本社会开始普遍重视科学技术、产业教育,美术教育方面也认识到了设计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有目的的设计和无目的的构成、基础造型的内容也包含在设计教育的内容中,由此开始了有系统的关于色彩与造型的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设计等内容作为综合设计教育开始了。

四、1968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发展,系统的教育课程得到强化,小学美术教育以培养美的情操、提高有创新性的表现能力、尊重技术、培养把造型能力灵活运用于生活的态度作为目标。

中学同样也把培养创造活动的基础能力作为目标。

而且,教育内容明确如下:绘画、雕刻、设计、工作、工艺、鉴赏,以及形象表现的绘画与雕刻、有目的的设计、工艺等。因此,设计是传达设计内容较多,而没有工作、工艺这些作为生产设计的内容。同时,设计的概念是包含了视觉传达设计和构成、基础造型的内容。

五、1977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经过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经济增长开始走向稳定。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教育内容也继续增加,出现了跟不上课堂教学而逃课的,或者逃避考试竞争的厌恶学习等社会问题。为了对应和解决以上社会问题文部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精选课程内容,削减或由学校裁定时间的宽松教育政策。教育课程从系统的学习内容开始转向解决现实课题与问题的方向转变。

美术教育课程方面,精选内容后学习内容分为“表现”和“鉴赏”两个领域。进而小学的图画工作科中开始设置“造型游戏”。这一学习内容主要是鼓励根据体验材料来构思、想象而进行的“造型游戏”。表现领域没有特定内容,鼓励进行基础的造型活动和创造活动。

中学美术学科各领域被统一后也分为“表现”和“鉴赏”两个领域。重视基础内容,精选教材内容。整体来看,从表现技术的学习到培养创造性的美术课程转变,重视基础内容,从系统学习向问题解决学习开始转换。

六、1989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这一时期,由于泡沫经济引发经济萧条、不景气,竞争的激烈导致社会问题增多。学校出现了如虐待、逃学、校园内暴力事件等问题。因此,原来的宽松教育政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之间产生矛盾,由此引发对教育政策的调整。

1989年的修订中,保持以往方针没有做太大幅度的调整,仍然重视基础内容,增加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强调尊重文化和传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小学美术学习方面,为了推进创造性活动的学习,把“造型游戏”的学习内容延续到小学四年级;中学重视鉴赏学习、提倡理解日本和世界的美术文化,通过美术推进国际理解。

战后近50年,教育内容不仅受欧美国家文化的影响,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也要有一定的体现。在国际理解方面,鼓励在教科书中增加关于亚洲各国文化的内容。教育方法仍然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七、1998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1998年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是在遵循宽松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下修订的,以培养生存能力为目标。这次的修订基本沿袭1989年的内容,最突出的变化是设立了“综合学习时间”这一新内容,但实际上削减了其他学科的时间。“综合学习时间”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发现和找到课题,学会自己主动调查学习,讨论、发表、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3]为了这项学习内容而削减美术学科的时间,实际上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在基础的表现力和理解力的学习时间方面则显得完全不够。同时,课时数的减少引起数学和国语学科学力的低下,导致基础学力下滑严重。

小学图画课已经把“造型游戏”的学习内容延续到六年级。图画工作的学习内容虽然被重视,但是整体上看教材中内容有一定的删减。中学表现领域的内容被统一,绘画和雕刻、设计与工艺规整后增加了表达的自由度,整体来看作为表现领域的基础的学习时间同样被削减了。鉴赏内容要求增加亚洲美术,但在教材的准备方面显得还不够充分。

八、2008年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1998年综合学习时间的导入,使各学科课程内容和课时数大幅减少,加之近几年出现的学力低下、校园暴力、逃课、体罚等诸多教育及社会问题,引起日本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产业及就业构造发生较大变化的社会需要,日本教育界学者提出需要重新调整教育思想和学校教育课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2008年1月在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咨询中,再次提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培养“生存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修改后的新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中,也尤其强调培养“生存能力”“坚实的学习能力”“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等和学习能力相关的重要因素的协调。为贯彻落实以上理念,日本文部省2008年开始修订新的教育课程。

美术教育方面,初中美术新《学习指导要领》的目标中增加了以下内容:1.“加深对美术文化的理解”;2.强调培养“美术学习活动中的共通的必要的资质和能力”,“共通事项”的“共通”包括“表现”和“鉴赏”领域的所有的广泛的美术学习活动,可以理解为在所有的美术学习活动和项目中需要培养的共通的资质和能力;3.重视培养“形成自我观点和价值的学习”,要求鉴赏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美术基本知识和作品中包含的价值意识,还包括一边活用知识,一边围绕各种观点展开思考和创造自我新价值。[4]

纵观战后日本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自1947年颁布指导要领开始,之后几乎是每间隔10年修订一次。可以看出,各个时期的特点中,1947年和1952年的学习指导要领重视生活经验;1958年和1968年的修订受到学科中心的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1977年开始的宽松学习政策和开始重视培养丰富的人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的人;1989年的修订中,着眼于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和尊重文化和传统以及国际理解;1998年以设立“综合学习时间”为契机,精选教育内容,使得美术学科的课时数被相应削减;2008年最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提出重视培养生存能力和国际理解。今后的国际化社会中,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同时向外传播本国文化的机会也增加,对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理解,也会影响理解其他国家文化,对本国文化没有关心和自豪感也很难萌生尊重其他国家文化的心情。而美术用其特有的表现手段,能加深不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在我国的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和日本重视美术文化的学习相一致。

总之,战后的日本进行的8次教育课程改革,很明显是从“经验主义课程”到“科学主义课程”,再到“人文主义课程”的转换。课程改革既是教育改革的中心,也是教育思想转换的反映。

(注:本文为2012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日本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研究》,立项号:SGH12263)

参考文献:

[1]金子一夫.美科教育の方法と史(新)[M].中央公美出版,平成15年4月.

[2]福田隆真.美教育程と山口小中学校のデザインの践について.台北学院美教育国シンポジウム概要,2005:4.

[3]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学校学指要解(美) [M].大阪:日本文教出版社,平成20年9月:93―95.

篇6

    一、欣赏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欣赏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中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中国历代以来各种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秦长城、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等。这些教材中,又有大量的内容蕴含着爱国思想情感因素,可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在教学中,应首先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作品有关的爱国主义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领会东方文化的骄傲——我国历代美术作品自信、豪迈、博大、精深的艺术所孕育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通过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美术;培养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同时,欣赏教学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结合挂图和课本图片及平时收集的史料典故进行分析讨论,可以运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展示并作简要讲解,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画展等,使欣赏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教学方式,始终落实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之上。

    二、技法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技法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则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临蘑写生与创作等课业实践,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

    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进而来临蘑塑造形象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传统民族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以此来激发其爱国之情。

    中学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蘑写生、创作等课业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

    在课业实践方面,学习中国画是广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绘画种类之一。因为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为东方绘画的主流,它在材料、题材和技法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中国画技法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中国画艺术特征,在讲述其基本技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临摹或写生实践。如在辅导某一作品临摹或某一实景写生时,教师可围绕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围绕其写生场景,结合直观演示向学生讲解中国画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着重指出中国画十分重视对事物本质的表现,讲究形式美;塑造形象以线条为主,尤其重视用笔用墨;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并十分注意画面空白的运用;同时强调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在创作过程中,从观察生活、研究事物到表现形式上都有它独特之处等要点。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有较深的认识,便于学生从艺术角度来加深理解、掌握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及技能技巧。

    此时此刻,学生会被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勉力所折服;他们的艺术感受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而激发出对传统民族美术热爱的浓厚感情,同时也激发起极大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又能兴趣盎然地投入临摹与写生。

篇7

【关键词】五伦八德; 德育; 学校; 家庭; 学生

中学德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推动智、体、美等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教会学生做人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必须把“树德”工作放在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首位。而现今的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关注多,效果少”的问题。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大多只注重理论和形式,德育目标较高且抽象,不符合中学生的发展特点;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使学校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只在形式上响应国家政府的号召,并且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灌输,使学生很少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去,德育教育根本没有实效性的影响。第二,家庭教育的缺失。现今社会中,大多数的家庭教育表现为功利主义的熏陶明显多于道德的培养。同时,家庭环境的不和谐也是影响孩子道德养成的关键因素。第三,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道德意识薄弱,并且不能积极配合一系列针对其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才会有实际的效果呢?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一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质呢?中国传统文化清楚地告诉我们,“五伦八德”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五伦”指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八德”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论语》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传统的儒家文化已经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摆在了学习文化知识之上了。“五伦八德”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一种对现代人而言必须遵守的规范、准则。让学生掌握“五伦八德”这一道德准则对其道德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备“五伦八德”的人,就具有高水品的道德素质,德智体美才会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是当今时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中学生人格养成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应该从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五伦八德”的教育开始。这样既符合中学生的个体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又为其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的德育教育

用“五伦八德”的思想指导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就必须改变“重分数,轻品德”的思想。孔子把培养年轻人“孝、悌、信、谨、博爱”等优良品质放在教育的首位,而把学习文化知识摆在了次要的位置的思想对现今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是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的。学校应该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五伦八德”这一道德准则作为德育教育的准绳和目标,以符合学生发展实际。这也是学生取得全面发展的基础,它是符合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养成人格的需要的。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德育意识,挖掘不同学科在育人方面更深层次的价值,用敏锐的教育意识,挖掘课堂中蕴含的“五伦八德”的德育因素,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尤其是在一些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要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和良好的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其道德教育的价值,在非常自然的氛围下,实施润物无声的道德教育。

二、家庭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有着无法取代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在道德教育方面尤为突出。家庭是培养学生人格的最初基地,同时,优良的家庭风气的熏陶和父母的细心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必备条件。所以,家长必须重视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这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问题。许多家长采取的是每时每刻的“耳提面命”、不断说教的方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其实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父母和谐相处,两人都与人为善,帮助、信任、尊重他人,并且以诚相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正是家长对“五伦八德”的践行,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笔丰厚的道德财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在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殊的发展时期,其道德的初级阶段就在家庭的道德教育中慢慢塑造出来了。

三、学生的自我修养

篇8

关键词:体育游戏 中学体育 特征 应用 作用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非常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体育游戏是近年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被广泛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应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将其应用在体育教学之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体育游戏教学的基本特点

(一)趣味性的特点

体育游戏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活动内容包括跑、投、挑等形式。体育教师通过设计体育游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到体育游戏之中,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体育知识的学习,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竞技性的特点

竞技性是体育的基本特点之一,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需要遵循原有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此外,体育教师设计的体育游戏,通常都是通过比赛的形式开展,这也是竞技性特点非常明显的体现。

二、体育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体育游戏的课前准备工作

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正式讲课以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上节课吸引过来,完成教学的顺利过渡,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中学体育教师为了能够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课前热身、课前回顾等方式,帮助学生回到学习的状态,然后教师通过幽默的话语或者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这里,从而进一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此外,课堂准备工作还包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工具、设备等。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使用体育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在正式开始以前,体育活动的要求进行说明,并对学生说明各注意事项,从而保证学生体育游戏开展的安全性;第二,进行示范训练。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有难度,学生容易受伤的动作等,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待学生掌握以后,再开展下一环节的内容;第三,在体育游戏中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体育教师在活动中,可选择适当的时机,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动作技巧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体育游戏在课后的总结工作

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活动结束以后,需要对体育游戏设计的目的以及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告知学生,并对体育教学知识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参与的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逐步完善和改进其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水平的平稳提升。

三、体育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一)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实现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不仅如此,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还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帮助大脑有效调整神经系统,从而实现运动器官以及相关内脏功能能力的提升,对于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对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学阶段的学生,通常都会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学业相当繁重,不能有效对自身的压力进行调节,长时间就会造成学生性格的压抑,影响其身心健康。体育游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缓解学习及生活中的压力,还能强化自身的身体素质,加之教师的有效引导,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运动系统的发达。

(二)锻炼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中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思想还不成熟,加之与社会接触较少,因此在遇到问题时,也很少有学生能够有效的缓解,而中学生如果长时间没有缓解内心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非常容易造成内心的崩溃,造成精神的萎靡,影响其学习和生活。传统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心理关注较少,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教师也很少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很很多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没有及时得到帮助。体育游戏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作为缓解学生压力的一种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的压力,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生所必须要经历的,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教学方法是当前非常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落实素质教育相关要求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体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因此,需要中学体育教师加强对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视,对体育游戏进行全面的认识与了解,积极将其落实在体育教学之中,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完成对学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来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8):6-7+10.

篇9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应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其重点内容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要达到这一目标,着眼点不仅要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同时也应把着眼点放在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上。实践证明,与研究性学习相对应的研究性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其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所以,它正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

二、实施研究性学习是适应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我国正在酝酿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从课程改革,还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看,都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思想。新的课程结构设置了“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正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它要求学习者从生活世界中自主选择主题进行主动探究,这势必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为本”的思想出发,重新审视、定位我们的政治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方式,创立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促成学生能力思维发展和人格个性发展。因此,创设和运用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项迫切需要。

三、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完备的政治素养的重要手段

篇10

引言

教育实践课程是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高等师范生的教育素质具有独特价值。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实践课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堂教学实践(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中教化学实验研究和专业技能课等)、课外活动教育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等。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师范生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循序渐进地适应从“学生”到“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转变,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基本技能,有良好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代教师。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稳定的师范教育实践模式。但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对教师专业特性理解的加深,现行高等师范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和实施模式与培养专业化教师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笔者就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实践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1改革的必要性

1.1我国传统教育实践模式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高等师范院校针对师范生的培养问题做了大量改革及其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几十年不变的实践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它已不能适应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以教育实习为例,其实践形式单一,时间短而集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高等师范化学专业只顾及高校自身因素,与中学教育实际脱节,4大基础化学实验(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等实验课程)只注重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学术性,不重视联系中学化学实验实际,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制约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发展。

1.2教育实践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密切关注新的基础课程标准,因此,大力加强长期以来处于弱势的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是当前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2改革方案及实施计划

我们秉持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办学宗旨,开展了一项与重点中学协作、对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实践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研究,旨在探索一条有中学优秀教师全程参与的、培养师范生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及素质的新路子。我们的研究密切关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在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中全程渗透新课程标准理念,以高等师范化学实验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为突破口,通过与重点中学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中学化学师资。

2.1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与重点中学优秀教师协作,指导培养在校生教育教学能力。在高等师范化学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全程渗透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从大学1年级的入学教育,到日常安排的教育见习,直到4年级的教育实习,以及最后的就业指导等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协作教师的指导作用。2)与中学优秀教师合作,以高等师范化学各实验课程为依托,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掌握中学化学教师从教的科学研究方法。

2.2改革目标改革要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联合培养,让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明确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优秀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树立主动培养意识。2)探索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3)总结高等师范教育专业与中学联合培养的经验,建立基础教育新型师资的培养模式,为高等师范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经验,为高等师范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应、服务基础教育,带动基础教育发展的办学路子。

2.3具体实施方案

2.3.1构建连续性的教育实践模式大学1年级,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从化学师范专业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首先邀请与我们合作的中学(新乡市22中,新乡市10中、新乡市1中等)教师来我校给学生介绍基础教育改革情况,然后,我们带领学生到合作中学,考察学校的各种活动情况,培养他们热爱教师职业、教育事业、学生,为人师表等良好职业意识。在这一年里,与合作学校一起按计划、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定期举办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新课改理念(如现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师角色行为变化、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等)。从第2学期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到中学去进行教育见习。将师范生分到中学的各个班级中,让中学的班主任指导师范生学当教师的助手,指导中学生的课外活动,了解中学生的特点,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学习如何组织课外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大学2年级和大学3年级是师范生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从大学2年级开始,对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强化训练。我们将化学专业的师范生分成若干个教学实践强化训练小组,每个小组配备由我们和中学化学教师联合组成的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小组指导教师)小组,每一小组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师范生的校内化学教学技能训练、暑期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一包到底。在大学2年级的第2学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校内化学教学技能训练,其内容主要包括“说课”与“试教”(模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每位学生选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中的2个课题进行准备。准备2个课题内容的说课(每节10~15min),2个课题内容的试教(每课45min)。在“说课”与“试教”前,首先要深入了解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具体要求;然后,要钻研教材内容,分析吃透教材,了解中学教师在讲述本课时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了解学生的认知准备和认知发展准备;最后,合理地选择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小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每位学生修改、完成2课时的说课稿和规范的讲课教案,并指导学生说课和试教。最后,小组指导教师评教、打成绩。平时说课试教训练成绩占教育实成绩的20%。通过“试说”、“试教”活动,可以培养师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素质,同时,能够帮助师范生理清课堂教学思路,把握教学目标,用好教学手段;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等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其将来从教打下坚实基础。在大学2年级的的暑假安排暑期实习活动。暑期实习任务及要求:1)师范生自已联系实习中学进行实习,内容包括:联系实习指导教师,听指导教师讲课,了解相应教学进度,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规范的教案,完成讲课等实习工作。在教学实习的同时,见习班主任工作,调查中学教学现状等,并撰写调查报告。2)暑期实习结束后,每位学生交一份盖有实习学校公章的“暑期实习鉴定表”和实习讲课教案及中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暑期实习成绩占教育实习成绩的10%。通过暑期实习活动,师范生尝试着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来培养教育教学能力。师范生在暑期实习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理论问题和自己实际教学技能上的不足,并将这些问题带回学校。大学3年级返校后,师范生要一边完成专业课的学习任务,一边全面总结暑期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并将带回的问题结合教育科学和化学专业理论,与小组指导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在这一年里,在教学实践强化训练、暑期实习以及中学教学见习的基础上,在小组指导教师的协作指导下,师范生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到中学每人讲课1-2课时。小组指导教师从备课(写教案)、试讲、课堂授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进行指导,评教,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联合培养,在大学的前3年中,师范生学到了许多实际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已基本学会与中学生交往,掌握了一些班级管理技能技巧,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过程,使师范生能够更好地把理论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技能水平。大学4年级的第1学期,师范生按教学实践强化训练小组,由指导教师带队,进入中学指导教师所在的中学和班级,进行为期8周的教育实习。通过教育实习,他们能够全面了解教学过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学校生活等。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表现已基本达到中学教师的能力和要求。大学4年级第2学期,小组指导教师引导师范生对中学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情境和教学个案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形成科学的理论观点,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完成教育教学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2.3.2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和科研能力我们与中学优秀教师合作,以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中教化学实验研究和专业技能等课程为依托,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使师范生掌握中学化学教师从教的科学研究方法。传统的化学专业实验课存在以下问题:1)4大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分析、有机和物理化学实验)和中教化学实验研究这5门实验课的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现象,这既浪费了人力物力,也影响了教学质量。2)“验证性实验”内容比例太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较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要点:1)加强基础技能训练型实验教学,重视传授实验的基本方法。2)压缩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结合中学化学教材,增加研究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其方法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写明实验原理、目的,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试剂,控制用量。3)增加绿色实验。以绿色化学实验的概念和微型化学实验技术为切入点,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研究,在实验中,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从平时做起,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1)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素质。让学生选报各门化学实验课程的兴趣小组,在实验教学中,让兴趣小组的同学参与实验准备的全过程。兴趣小组成员定期更换;对学生进行实验员岗位工作培训。通过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2)改革实验考核方法,注重平时技能训练。为了强化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对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实验考核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期末成绩占40%~50%,平时成绩占60%~50%。期末成绩包括笔试和实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根据每次的实验成绩评定,每次实验成绩由1)课前预习(占20%)、2)实验纪律(占10%)、3)实验操作(占20%)、4)实验记录(占10%)、5)卫生整理(占10%)、6)实验报告(30%)等部分构成,鼓励学生思索、归纳和总结,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探索精神。

3改革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通过化学专业教育实践模式改革,加强了高等师范教育与中学教学的联系,通过合作培养,做到了理论与实践“零距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零间隙”,毕业生上岗“零过渡”。把最优秀的毕业生输送到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用他们的先进教育理念辐射、带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教师的专业素质,缩短师范生的就业适应时间。该项研究另一特点是高校与中学的互利。师范生以教师的身份进入中学,参与中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并接受他们的指导,培养了师范生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师范生可以协助中学教师批改作业、参与学生管理等;定期举行的师范生、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可启发中学教师的教学思路;中学教师参与高校教师的课题研究,可以培养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该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探索出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本着互利的原则,在中学建立长期的教育实践基地,构建基础教育新型师资的培养模式,为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经验,为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应服务对象、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办学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