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4―0031―07
目前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只有维持相对高的经济增长率,才有可能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才能满足社会就业的需要。近两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新增大约110万个就业岗位。5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的增长率。改革开放前(1953-1978)的平均增长率为6.1%,而改革开放后(1978-2003),中国经济则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4%。是什么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这种高增长率的潜力有多大?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应采取何种政策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这些问题都是中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目前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很多,但是这些研究总体上不超出中国经济增长的表现特征、可持续性和潜在路径三方面的范畴,本文将分别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表现特征
经济特征既是经济研究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经济研究要从经济现象提炼经济特征,从中找寻规律,提出和验证假设,进行逻辑分析或者数理建模,最后通过研究提出对这种特征进行改进的对策建议。图1反映的是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序列(1978-2004),大量文献针对这个时间序列的形成原因和表现特征进行过多角度的详细分析,这些分析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周期及其特征、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方面。
(一)中国经济周期及其特征
在中国经济的周期划分方面,刘树成利用1953-1995年数据,按照“谷―谷”法,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此期间经历了九个周期,并对改革前后进行对比,认为改革前波动状态的特点: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平均位势低、扩张长度短;而改革后波动状态由“大起大落”型向“高位一平缓”型转变。袁志刚、何樟勇在刘树成的研究基础上指出,从195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十个周期,其中五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的。
从经济周期的表现特征方面,刘树成认为,从建国以来到1992年,我国经济波动表现出在波动幅度上的“大起大落”和在上升、回落期时间长度上的“短起短落”。原因在于适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张军认为,白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难度似乎越来越大,特别是自1994-2000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显著而持续的下降趋势,1995年之前中国经济的高度波动趋势可能已经被1995年之后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降趋势所取代。
在研究角度方面,有些文献从产出缺口研究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如郭庆旺、贾俊雪在估算中国潜在产出过程中发现,1978-2002年我国的产出缺口出现波动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1995年以前,产出缺口波动比较剧烈而且频繁;1996年特别是1999年以后,产出缺口变化较为平缓;从1999年开始,我国产出缺口扩大的势头明显趋缓,但在2002年出现了一些反转迹象。原因在于自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遏制经济下滑、治理经济衰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考察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新方法开始出现,黄赜林利用三部门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考察中国经济的周期特征,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技术冲击、劳动供给变动和政府支出冲击综合影响的结果。刘金全研究发现,经济周期波动与价格货币等名义量值波动密切相关,产出波动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波动性、政府支出波动性和进出口波动性。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李善同的研究表明,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接近60%,生产率的贡献为30%,劳动力总量扩张的贡献占10%左右,而生产率提高主要来自于资源配置优化,企业微观效率提高、技术进步、外资和外贸的溢出效应等贡献。王小鲁利用生产函数对1953-1999年的经济增长进行计量分析,认为经济高速增长不能简单归结为“投入带动型经济增长”,主要应是外延型增长。世界银行在《2020年中国》中提到,1978年以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是由以下四个原因导致:一是高储蓄率,有高储蓄率才有活跃的投资和高的资本积累率;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既是增长的原因也是增长的结果;三是改革,改革方式很适合中国国情;四是1978年的经济条件易于被改革接受。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短期的关系,刘霞辉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特征来研究经济波动,认为中国经济虽保持了整体的高增长速度,但经济的波动幅度较大,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频繁干预,中国经济正是由于人为干预破坏了经济发展的既定路径,使得经济系统出现不正常的过度波动,经济发展已经偏离了经济的常态。
袁志刚、何樟勇从供求关系和增长方式来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常态特征,认为在传统体制下,价格体系僵化,“经济粗放式高速增长一短缺一进一步粗放增长”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常态,形成这种常态的机制在于政府的经济发展追求规模目标和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饥渴,使得宏观经济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非均衡短缺常态。在经济转轨初期,随着价格体系的逐步放开,经济开始并长期处于“经济扩张冲动一瓶颈制约加剧一通货膨胀一政府暂时的经济调控一宏观经济中瓶颈短缺缓解一新一轮的经济扩张”的宏观经济运行。1997年以后,供给能力相对过剩和需求相对不足转而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常态。在总需求不足的条件下,通货紧缩趋势持续出现,此时宏观决策层通过持续五年的凯恩斯式的扩张性政策来推动GDP的增长,但是仍未改变这种经济运行的现状。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特别是近几年,中国面临着多方面的增长压力,长期高速经济增长能否持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中心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和经济增长的现状。
(一)经济增长的国别比较分析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历程来看,一国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要经历一个经济减速发展或者调整的过程。江小娟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得出,在上世纪下半叶,有近5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加速,其中韩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三个经济体的年均增长速度在7%以上。在40年的增长过程中,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表现出前高后低的共性:在高速增长持续二、三十年之后,经济会出现较大波动,多数在第三个10年增长速度开始明显下降,到第四个10年,则大多数进入了低于4%的增长时期。李扬、殷剑锋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长期伴随着高储蓄率和高投资
率。对于储蓄率和投资率长期居高甚至不断上升的现象,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此解释力有限。杨认为这种现象是东亚经济增长的典型特征,而不是世界经济的典型特征,因为在其他经济里,投资和GDP之比是不变或下降的,据此认为,东亚依赖资本投资的外延式增长将会停顿。国内许多经济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率仍然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仍然存在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空间,如果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中国经济可以获得持续的快速增长。虽然增长速度会低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但中国经济在中长期内仍可保持快速增长,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都具有很大潜力。
(二)中国经济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有利条件
杨多贵等较乐观地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具备五大显著特征:第一,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一个新上升的增长时期;第二,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机制和市场机制正日趋完善;第三,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企业群体、产业构造和地区布局正不断提高竞争力;第四,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影响越来越显著;第五,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发展观念已经确立。
但是,更多的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持谨慎态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长达20余年的高速增长,但其增长方式背后蕴涵着高昂的发展成本。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在多方面呈现出高增长的潜在困难。李善同认为结构性因素已经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主张推行政策以消除促使增长放慢的结构性因素,消除社会投资增长的制约因素。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潜力,从需求方面,一是要提高居民消费支出能力,变居民的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二是要消除投资增长的“瓶颈”。从供给方面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王小鲁认为,外延型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减弱,体制缺陷正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障碍,且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大挑战。江小娟进一步扩展了王小鲁和李善同的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现实难度体现在:一是原有支柱产业难以支撑持续高速增长,需要结构调整升级,而国内资金和技术的供给能力无法满足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二是体制因素抑制经济增长,如社会化的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大范围的企业重组、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稳定压力大、外资大规模流进流出等。张军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来考察制约了经济增长的因素,认为从90年代中期以来,增长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资本产出比的过快上升。
中国经济从1980年以来,经历了25年的持续高增长,形成高储蓄一高投资一高增长一高储蓄的循环发展模式。研究表明,高投资一高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短期内高投资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但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带有高额成本的高投资一高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种增长模式是以高坏帐、高污染和高能耗为代价的。短期内政府决策必须考虑到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宏观收益和宏观成本,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这种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十一五”期间粗放式经济扩张已经走到了尽头,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要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三、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内涵与计算
对经济增长的探讨旨在研究一国经济增长的本质特征,这种探讨无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潜在增长率的大小以及如何才能达到潜在增长率的增长过程。因此,研究潜在增长率的实质是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问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卡尔多程式化”事实的假定下,默认了潜在增长率的存在性,然后采取各种方法去测度潜在增长率。经济学界为了找寻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对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做过很多估算。
(一)基于定性分析层面的估计
刘迎秋从经济增长阶段论探讨潜在增长率的存在区间,认为东亚和中国的经济起飞大体符合罗斯托的起飞标准,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实现起飞后从自我持续增长向成熟推进的阶段,并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上限为9%,下限为6%。左大培估计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9%左右。刘国光根据20世纪80-90年代的实际平均增长率10%,过渡到1998-2001年7―8%的事实,估计2000-2010年的实际增长率应该在7-8%之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8-10%之间。王诚指出,3―4%以内的通货膨胀率是经济中的正常现象,5%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9―10%的经济增长率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而程晓农则认为,8%为无利润增长点,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8%,经济就会陷入高失业率和大面积亏损的两难窘境。
胡祖六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前景表示乐观。认为中国经济具备保持长期较快增长的一些基本要素,如目前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追赶空间;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而且高投资率有高储蓄率作后盾,在长期内投资快于消费增长的状况将得到扭转;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向型经济特征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力的提高。郑斯林等预测,如果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能够处于常态,今后5-10年中国经济潜在的增长率应是8―10%。
(二)基于定量分析层面的计算
中国社科院经研所宏观经济课题组研究表明,中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波动基本上是一致的,国有投资的波动则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直接原因。根据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国有和非国有投资作用的分析发现,当经济增长率超过9%时,非国有投资增长率高于国有投资增长率;当经济增长率低于9%时,非国有投资增长率就要低于国有投资增长率。因此9%的经济增长率可以作为经济景气的判断值,也就是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李善同等通过开发动态递推CGE模型DRCCGE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依次为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预测中国“十一五”期间将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8%左右,2010-2020年年均增长率下降到7%左右,在此期间增长的首要动力仍为资本积累。
近年来很多新方法也相继引入潜在增长率的估算中。如陈玉宇、谭松涛从产品市场价格出发,解释经济增长影响通货膨胀的原因,验证稳态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率(SIRG)在中国的适用性,并测算出我国的SIRG在9.8%左右。刘金全、佟新华检测了中国经济增长自然率水平,得出充分就业条件下自然率为8.7%,宏观调控和谐有效条件下自然率为8.6%,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条件下自然率为8.1%。张鸿武在对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估计方法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对1992-2004年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进行估计,得出我国1992-2004年间季度GDP的潜在增长率为2.25%,折合年均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9%,并认为9%的经济增长率可以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标准。
四、中国经济增长研究小结及简评
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供给短缺到有效需求不足,再到现在的资源瓶颈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的局面。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涉及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角度也很多,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
要是寻找、验证和解释经济增长的表现特征,并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通过对上文的分析,笔者有以下见解:
第一,中国经济周期的十周期划分法及对于“大起大落、短起短落”到快速平稳发展态势的分析是很科学的,但是对于其时间分割来说,笔者认为选取1994年较之刘树成所选取的1992年要更为合理,因为在1992年,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在保持回落态势,但是它并没有回落到后期经济增长的平稳路径,这个增长的平稳路径应该是从1994年才开始的,所以,选择1994年作为这两个阶段之间时间分割点更为合理。
第二,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从生产供给的角度分析,力图在既定资源条件下实现产量和产值最大化。但是,当今世界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而经济增长中考虑需求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当前总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应着重研究总需求不足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什么是促进经济供求平衡的机制,力求谋求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分析缺乏福利性分析。经济增长并非经济发展的目标,只是改善人们生活的中间目标而已,最终目标仍然还是追求人们的福利最大化。因此,有必要进行经济增长的福利性评估。因为经济增长和福利增长并非同一,为了最大化社会福利,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最大化不一定会是经济发展的最优选择。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制定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
第四,与前述各观点不同,笔者认为,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最大难度在于进一步利用制度创造价值的空间日益受到限制。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中,很多学者有意或者无意地回避了对于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制度创造价值方面的分析,通过市场化改革,一方面使得改革之前的无价值或者少价值的产品投入市场进行交易,另一方面还创造了大量的金融虚拟资产,这些都对中国的GDP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政府和金融机构创造价值的能力日益下降,制度创造价值的空间将不断减小,中国的经济增长的难度将会不断加大。
篇2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经济改革的全新局面,并以惊人的速度保持增长的趋势,跃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国。但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粗放型的经济生产,导致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代价是能源的过渡消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越来越多学者和专家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进行探究。
一、中国经济现状
改革开发30余年,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保持持续增长令全球瞩目,虽然中国人均GDP总体水平偏低,但已经从贫困国家收入水平上升到中下等收入水平,人均购买力和生产率(TFP)也逐年上升,被誉为“中国的奇迹”。但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依靠大量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其中科学技术投入水平低,呈现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资、高密集劳动投入、高环境代价、低技术生产率的中国经济特点,导致经济与环境发展不协调,曾被某些国外学者描述为不可持续增长的经济。此外,近年来随着外贸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依靠出口产品拉动内需获得经济增长的特点日益凸显,使出口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柱产业。
2008年美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洗劫,同时迅速蔓延到欧洲和其他国家,在国际市场出现萎缩的情况下,针对作为对欧、美出口大国的中国而言,其经济实体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经济增大遭受严重的创伤。如果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来自其大量消费、高额负债的经济模式,那么过渡依赖出口和内需不足必将是中国目前或未来要面临的经济挑战[1]。
二、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
由于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低,实现经济增长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初期,很多国家均表现出资本不足但劳动力过剩的经济投入特点,因此要保持经济发展初期的高效增长,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是关键要素。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经济模式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发展相对较慢。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东亚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国家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型,通过转移劳动力提高劳动资源的配置效率,促使剩余劳动力投入到生产中,创造有价值的经济效益,不断促进国家的经济由传统农业型向现代工业型转变,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是高效催化剂,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影响要素中,不但包含要素投入,还包括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当前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相比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差距,极大的制约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技术,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科学技术生产力,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三、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在漫长的人类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模式进行了多次的变革,包括传统农业经济型向现代工业经济型的转变、经济增长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的转变、资源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出口拉动增长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等,每次的变革都给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上个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为社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资源,但资源的消耗率与人口的增长率成正比,人口众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的消耗和经济的阻滞。因此,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彻底的变革,通过改变劳动力要素的投入比例,调整适应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建立质量型增长方式的经济模式。经济质量型的增长方式具体表现在:(1)经济增长效率高,即通过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贡献率。(2)国际竞争力强,即提高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3)通货膨胀率低,即通货膨胀低于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增长中通货膨胀程度小。(4)环境污染程度低,即经济增长过程的环境污染面小和污染率低[2]。
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持续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必要措施。
四、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不但要进行经济投入要素的良好配置,转换传统的经济模式,更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措施,确保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成本的控制。通过控制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能源的消耗,促使经济由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2)完善经济管理信息化。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经济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经济方式,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高效的管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3)完善可持续经济发展制度。通过建立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对生产企业进行管理,保证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发展。(4)创新技术促进经济效益。通过各种途径,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加大技术引进力度,自主创新,提高生产率,促进可持续发展。(5)促进消费,加大内需。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少收入差距,促进国内消费,有效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3]。
总之,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行经济模式的转换,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竞.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0,10(23):56-58.
[2]帅文.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08(01):78-79.
篇3
关键词 可持续增长 资源约束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底党的十提出要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3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要求推动我国更有效率、可持续的增长。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更多地依靠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唯GDP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也应该转变思路和方法。本文基于此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和当前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传统经济增长理论
1.1奠基时期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可以回溯至亚当斯密时期。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增长是人们追求更多利益的结果,而分工是实现其目的的一种方式。为了使人们可以从事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社会应该鼓励机器的使用(技术)。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就是人们追求最大的利益,分工和技术都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可选手段之一。在此之后,熊皮特等人则分别从社会制度以及创新理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这些分析不仅丰富了增长理论,而且也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2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初,经济学发展进入成熟期(形成现论),以亚当斯密、马歇尔、熊皮特等人的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成型。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包括劳动、资本等在内的资源投入推动,在达到稳定状态后,经济增长则只能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特别是人均产出。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Solow增长模型和Romer增长模型。Romer增长模型表明技术进步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地位进行多样化生产而投资的一种结果。这种持续的投资是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1.3可持续增长理论
在20世纪后半段,尽管现代经济学增长理论已经对不同国家经济增长差异等问题做出了解释,但据此并不足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之不断发生的经济危机导致这一理论饱受质疑――把资源仅仅视为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不完全的,如果将资源总量分摊为无限期,则还会产生资源约束。可持续增长理论就此出现,其主要观点为:每一时期的资源可用性会对增长产生很强的约束;技术冲击不仅会对有效劳动产生冲击,而且还会对有效资源产生冲击。然而,由于可持续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时间不长,目前还处于定性分析阶段,对经济增长的量化研究不足,导致其很难在实践中应用。
2我国可持续研究现状
在我国,可持续增长理论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而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制度环境与人口因素。
2.1制度因素
夏兴园、张世晓(2006)等认为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头并不是快速的资本形成,而是由上至下的制度性变革。他们认为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是制度改革的结果,只有通过制度改革才能实现资源更有效的分配。而制度变革的决定在于政府,只有政府首先改变经济增长的目标才能实现进行下一阶段的制度与体系的改革,这是促使政府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激励。林毅夫(2007)、张志怀(2009)、王瑞芳(2013)等也在后来得出相似结论。
2.2人口因素
蔡、王德文等(1999)对人口与可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们认为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必须首先面对人口老龄化、就业不足和劳动力素质不高三个问题。蔡(2004,2010)进一步指出在老龄化化、就业、劳动素质问题等之中,促进就业是维持人口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作用的唯一渠道。杨薇臻(2006)、曾祥旭(2011)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之一是有效劳动力的投入,因此人力资源是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之一。
2.3其它因素
除了制度与人口因素之外,陈丽萍、 李彤等(2010)认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只有在一定的资源约束下才能实现,超过既定范围的资源过度消耗会导致经济短期内快速增长而长期面临永久性衰退。进一步的,王彦彭(2011)指出政府对可替代能源的投资可以减轻资源过度消耗的影响。张建斌、 刘清华等(2013)则在此基础上具体从土地资源约束条件下分析了可持续经济增长,结果显示土地使用约束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阻碍作用,其它资源投入约束也具有相似阻碍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3评论
3.1已取得的共识
虽然曹玉书、尤卓雅等(2010)认为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并且这一阶段存在着许多待解决问题,但是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不同的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应该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他们指出在人口增长红利不能持续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及寻求替代资源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其次,政府可以在实现可持续增长目标上有所作为。这种政府行动主要通过对自身和社会进行变革来实现,比如发展教育事业、投资新能源开发等。最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依然是可持续增长理论的基础。虽然目前定量研究十分稀少,但是研究可持续经济增长理论制度因素、人口因素等所应用的基本模型都是Solow增长模型和Romer增长模型,所不同的都只是对约束条件进行了扩展。
3.2研究中的问题
当前研究就如何实现可持续战略并未达成共识,其主要原因在于研究中依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缺乏定量研究。这一问题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无法对实施政策的收益和成本就行度量以判断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特别是现在我国已经进入改革深水区,以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初期,任何制度性改革或者政策的实施都应该进行严格的论证。其次,各因素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分析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理论争论中,比如对全面制度改革与政府工作目标改革等的先后次序的争论就是对影响路径争论的直接反映。再次,资源利用的有限性会直接影响分析结果。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是唯一可以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人口与资本的投入最终会使经济增长进入稳定状态。虽然在稳态中经济总量依然可以与人口增长率保持同步,但是人口作为一种资源毕竟不能无限的增长下去,实现可持续增长也不太可能。因此,促进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内生动力就直接由资源约束决定,对此理论界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最后,缺乏综合研究。可持续经济增长并不仅仅是经济学研究问题,这需要社会学、资源学、人口学、数学等多学科综合进行研究,比如资源约束限制的具体数量要求,即每年多少的资源利用率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超过这一范围的经济损失、社会风险等有多大都是需要跨学科研究。
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已经成为我国改革的一项既定目标,政府也在不遗余力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然而,可持续发展毕竟是一个综合概念,同时涉及到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子系统,对可持续的研究并不能在其中任何一个系统中单独开展。而致力于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持久创造社会财富,更重要的是它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世代都可以共享发展成果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曹玉书,尤卓雅.资源约束、能源替代与可持续发展――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国外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2]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7).
[3] 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11).
[4] 王瑞芳.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研究[J].企业研究,2010(3).
篇4
关键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经济稳定是指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有序性及其发展态势的可控性。尽管总的来说,经济的稳定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但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等同的概念。这是因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直接导致经济的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能造成经济波动乃至政治不稳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过分看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甚至把发展等同于增长,结果把许多无可回避、必须解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留在了后面,包括: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等。笔者将对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几个个概念进行分析,明确其内在关系。
一、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一般而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最初人们把经济增长简单地当做发展,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福利就会增加,社会就会富裕起来,认为这就是发展。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在他们两人看来,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内的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的增加,主要是指数量上的变化,表现为GDP或人均GDP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概念,更是一个多维度的质量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质量和效益、分配的合理乃至政治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增长包括了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也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之间投入分布的改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增长着眼于身高、体重,发展则注重于机能和素质的协调和改变,如学习能力等。
总之,经济发展应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一般认为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即产出的增加;二是结构改善,包括人口结构的城市化、产业结构协调与优化;三是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公平分配、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美化、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四是政治和经济体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必然同步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一定是同步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的稳定。相反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严格地说,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是具有双面效应的,即同时存在对社会稳定正向的促进效应和反向的破坏效应,而最终结果则取决于两类效应的角力。由于这两类效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人为控制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关注经济增长对人类发展、人民福利的作用。因此,要使经济增长在社会稳定中起到正向作用,就要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求得一个相对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
经济稳定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微观经济活动充满生机活力;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保持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过去那种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是一种单纯追求增长的片面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缺陷在于其仅仅关注发展的手段,却忽视了发展的目的,无视普通民众的需要;把环境当做可无限获取的资源,而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下去所必须珍惜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以及其作为生产资源的有限性。随着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人们认识到,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把当代的生存和后代的持续发展,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的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和协调。离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离开协调有序性的经济增长,最终将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衰退乃至危机。经济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应达到生态持续,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统一起来。要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其次,是经济持续。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开发及其应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质量,优化配置,节约资源,降低损耗,增加效益,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使经济发展能够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三是强调社会持续。要求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促进社会向文明、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消除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维护社会稳定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只有极大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稳定。经济稳定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稳定,其内涵应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参考文献:
[1]金德尔伯格・赫里克.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陆志明.现代化是含义广泛的社会运动[EB/OL]
篇5
[ 关键词 ]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一、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
1.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产业结构调整是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各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
2.“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提升二者之间关系
总体上讲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提升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
1.产业结构对增长方式的影响
在经济生活中,通常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分析增长方式的构成,该生产函数如下:y=f(L,K)=ALαKβ其中A代表技术状态,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αβ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产出弹性。其对数形式为 lny=lnA+αlnL+βlnK 由此可知 ,经济增长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技术的提高,二是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
在产业结构低端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中,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当外界需求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劳动力的工资提升,这将促使劳动供给增加,进而增加产量。同样,在资本密集的产业结构中,市场需求增加,将导致企业对产房,机器等资本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投入更多在资本品上,引起最终产量增加。这种由于需要增加资源投入而带动产量增长的方式为粗放型增长,这种增长所带来的产品附加值较小,因而也可以视为外延型经济增长。
这种产业结构一般存在于农业或低技术工业领域中,所带来的粗放型增长数量扩张速度很快,成本较低,而且由于不需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导致风险较小。但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由于受制于资源有限,给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了发展瓶颈,而且,粗放增长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等现象,不符合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的总体规划。
在产业结构较为高端的高技术领域,当外界需求增加时,企业将选择增加技术含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办法来使产量提高,即为集约型或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产业结构一般存在于第二产业中高技术领域或第三产业中,所带来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资源利用效率高等诸多优点,但由于改善技术,或更换更先进的设备投入成本较大,生产较高,对科学技术要求较高,见效缓慢,而且有可能导致失业率的升高,所以这种增长方式在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还不是很普遍。
2.增长方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采取粗放型增长发式时,将会采取以增加劳动力而带动产业增长,如此用劳动替代技术将导致总福利减小 ,产业结构低端化。采取集约型增长方式,将引导国家向技术密集型发展。
具体来讲,当企业资本充足,市场需求增加时,为扩大在生产,当企业选择集约型增长方式时,企业将会投入更多资本在技术开发和机器改进上,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而且资源利用率较高,形成高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
3.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依赖和制约
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是相互依赖和制约的。然而,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选择同时又受到资源禀赋和国内收入水平的制约,如果一个国家科技落后,由于技术和需求的制约而不能获得预期的集约型增长。而当一国资源贫乏,人口稀少,而采取粗放型增长的策略将很快面临资源瓶颈,生产可能取消下移而难以得到经济增长。
三、中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
在以前的发展中,我国由于地大物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且人口众多,发展多属于粗放型,这在一方面带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失业率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得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以致于发展速度趋于递减,且面临资源瓶颈制约,不满足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国应在长期内适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素质,使结构高端化的同时,就业率不受很大影响,最终实现内涵式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钟淦恩: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读战后日本通货膨胀史有感,兼论我国的物价政策[J];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篇6
(白城市行政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隐患也不容小觑,针对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是促进国家合理调整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必要途径,这也是目前处于转型阶段中国经济理论所不能回避的实际问题。本文将对关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体研究
1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内容
1.1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发展经历了较长时期,这种思想是人类发展道路上必要的产物,也是人类进一步与环境建立起关系的有效展现。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继在21世纪提出相应的行为纲领以及基本议程,使得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更好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发展之所以在21世纪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各个层次人民的共识与认可,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促进我国能够积极投身于对自身的研究,从而逐步产生了新的发展观念,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
1.2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定义及内容
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众多方面,比如说科技、环境、社会以及政治等等,所在领域的不同,导致研究者的思考角度有所差异,自然而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有所出入。获得社会广大的学者认可的定义来自于一九八七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报告,其中指出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既能满足当代社会人们的基本需求,又可以确保不危害到后代人的发展,“满足当代人们需求”即指满足贫困人们的需求,“不危害后代人的发展”即指限制不必要的需求,防止人类能力提升所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和平与自然环境都要达到全面统一、协调的效果。
2 影响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人口问题
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前进的重要问题,在人口数量方面,我国目前已经拥有超过十三亿的人口数量,每年的人口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相关权威统计,到达本世纪中叶时期,我国人口将超过十五亿,这也就意味着人均资源占有量将减少尽四分之一,这是人口第一大问题,第二大问题是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据计算,大约到二零三零年,我国老年人会超过三亿大关,赡养老年人将成为社会一大难题。第三大问题是劳动人口的快速增长,劳动人口的增加直接导致就业困难、住房、交通等相应福利问题十分凸显。
2.2 投入较大、回报率较低
虽然我国从改革初期至今,在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目前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即使这样,也不能十分肯定的说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可以处理较大波动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许多企业在项目投资、地点扩大环节上还较为盲目,违纪违法的现象层次不穷。第二个方面是效益,虽然中国经济的发展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投入较大、回报率较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单位产值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以及资金投入都比其他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高出许多。
2.3 环境与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大气被污染方面而言,全国共六百多城市进行调查,只有不超过百分之一的地区处于国家一级标准的范围内,即二氧化硫、酸雨程度都大幅度超出国家标准。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加大了大气中氮氧化合物所占的比例。从水资源污染方面而言,全国七大水系超过一半的河流出现不同层次的污染。资源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匮乏,首先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导致人均占有量较低。其次,资源分配的空间十分不均匀,南方耕地占有量为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淡水含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北方资源所占比例较为偏少。
3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3.1 经济型增长主导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科技、劳动以及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提升以上三种主要因素所拥有的结构比例。资源积累目前已经在我国经济形势中发挥了第一推动力的效果,通过不断地积累,可以帮助可持续性发展放缓自身的劳动效益。劳动力在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作为人口大国,虽然劳动力的促进效果不够明显,但是它正以第二产业的身份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优化发展构架的主要因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经济型增长主导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发挥其最大作用。
3.2 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我国在以往三十年的发展道路上,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科技的发展却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下降,科技创新效率也在逐年下滑,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科技发展的速度不足以跟进经济增长的速度。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趋势,开展的具有选择性创新的主导策略理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应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转型经济体制将得会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还应该根据企业的规模情况、规范程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投入和研发。
4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能源方面的必要联系
4.1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的必要联系
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否存在环境质量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倒U联系。第二,其他必要的经济发展变量因素,比如说:人口密集程度、收入支出分配情况以及国际化交易等等。为了解决环境质量与其他必要因素所产生的内生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法。首先,采用回归向量模型,通过分析经济可持续发展各个变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得出有效的长期动态作用特征图。其次,构建基于经济思想的联立方程,通过对各个方程之间的估算与分析,减少变量所产生的内生因素。
4.2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能源的必要联系
能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源泉,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能源的必要联系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经济消费与能源消费的联系,这种能源对产出的性质处于中性,由于GDP中能源消费的比例较小,所以不易造成明显的影响。第二方面,经济发展与能源价位的联系,能源价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进程,但这种影响程度还不足以达到线性模型关系预期的影响。
5 结论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经济的增长有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目前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与利用率还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为了促进工业化发展的速度,在经济体系改变以及构架调整等方面还将面临许多挑战。本篇论文主要从影响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1]腾藤.中国可持续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2]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篇7
[关键词]经济增长 要素投入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一、理论框架
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问题一直被学者们认为是解开增长之谜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众多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专家学者都在努力寻求中国三十几年来保持高位增长速度的合理解释。笔者试图根据简单明了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米德模型,将经济增长率大致看成资本增长率,劳动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索洛余项)三者的函数。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标准,笔者将全要素生产率理解为除资本和劳动两要素之外的其他诸多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集合体,包括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制度创新,技术演进,规模经济等等。
二、资本要素投入分析
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测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引擎是资本要素(这里指物质资本)投入。援引李京文等(1993)的测算结果,1978到1990年期间,经济平均增长率是8.35%。其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9%;陈琳(2008)在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结果中显示,1978到2004年间,资本存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0.1%,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2%。可见,资本要素投入对GDP增长率的贡献超过一半。这样的结果如果用哈罗德-多马模型,“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等来解释的话,应该是基本符合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一种增长方式。
然而,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国外经济学家和大批的国内学者都对中国这样的增长方式感到忧虑,认为这样的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应该看到,高水平的资本投入,特别是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首先,是造成了经济结构,特别是供求结构的失衡。持续不断地资本刺激已经造成了某些行业相当程度上的产能过剩,而国内消费又不能完全吸收,这样就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结构失衡。其次,产能过剩需要有一个释放的渠道,这样就可能引致对外出口路径依赖的强化,使金融危机以来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更加白热化。再次,大量以货币或者信贷形式投入到实体经济中的物质资本,很可能成为通货膨胀的诱因之一,加剧物价上涨的压力。最后,高水平,强力度的资本要素投入,也会使得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调控范围逐渐缩小,力度逐渐减弱,最后使政策失效的可能性加大。因为当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大型投资趋于饱和时,政府的投资渠道就会锐减,此时利用投资拉动的政策效应就受到限制。
三、劳动力要素投入分析
以林毅夫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要素投入要充分利用要素禀赋本身的比较优势。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相对过剩的国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资本和其他要素来说是一大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增长,而且也可以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充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事实上,根据马克思剩余价值论,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增加产出方面的作用当然不可小视。综合多位学者的测算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8-20%左右,仅次于资本要素,是第二大贡献主体。 当然,若以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为主,这种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
其一是劳动力成本在近年来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这主要源于中国老龄化加剧和人口出生率持续处在较低水平,使劳动力供给出现缺口。
其二,以劳动力要素投入为主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但是刘易斯关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定在当前的中国开始受到质疑。
四、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
由索洛-米德模型可知,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产出增长率扣除资本和劳动要素增长率之后的余项,是要素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部分。在中国,这一部分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相对要素投入贡献要小得多。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在30-34%之间,与发达国家40-50%的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要素优化配置能力的竞争。而这些因素,正是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大幅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力,才能是经济增长保持持续性和高增长。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由于技术和人力资本都具有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引进先进技术有利于提高本国的总体科技水平,一个较高素质的群体会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第二,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无疑用事实证明了制度变革和制度优化的重要作用,也坚定了我们变革宏观、微观经济体制的决心。一个较优的制度会使推动经济增长各因素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释放,从而是各要素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
第三,由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首先要从政府职能和角色的重新定位开始。改变政府主导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由市场力量来配置各类资源,这样才能实现加快转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2]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篇8
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中我们积累下的很多风险都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来逐渐化解,所以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乃至社会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说有钱可花,有事可做,近期如果真的再需要一轮新的刺激政策,着力点又在什么领域?服务行业的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但是服务行业的发展对投资的需求却远远比不上基础设施。
新一轮的改革不仅能够带来新的改革红利,促进新的经济增长,还可以矫正扭曲的经济结构,并能够通过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建立起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核心的十三中全会报告为保证十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具体的行动纲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改革来突破当前的经济增长困境,使改革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许多累积风险需要经济增长来化解
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尽管经济增长放缓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表现依然抢眼,在全球中的地位更加显著。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在全球中的比重在1980年到2007年的27年中从2.19%上升到10.94%,而在2008年到2012年这短短的5年间,又加速上升到了14.92%。如果以现价计算的GDP规模来计算,这种加速趋势更加明显。中国的GDP总量也正是在这个阶段连续超过了德国和日本。
不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水平,中国的增长速度无疑是惊人的,问题是这个速度还可以维持多久呢?是不是能够保证我们实现到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呢?尽管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在全球依然令人翘首,但是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增长速度来看,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前,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0.02%,而在此后的5年中,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7.7%。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前景如何?是否由此出现持续的下降趋势等问题成了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
诚然,只要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能够维持年均7.2%的增长率,就能够实现到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放松努力。我们即不能保证在国际经济大环境的稳定,也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可以轻松实现年均7.2%的增长率。
除了确保实现十提出的GDP翻一番的目标外,经济增长对于中国来说还具有特别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是因为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中我们积累下的很多风险都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来逐渐化解,所以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乃至社会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每当面临外部经济冲击或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中国政府都不得不把保持经济增长率放在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当年在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冲击下,我们提出的任务是保“七”,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们的提出的任务是保“八”。
长期维持稳定增长还需艰难调结构
如果说在短期内保增长虽然有困难,但是还有可能实现,但现在的问题是要长期维持稳定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克服一系列的顽疾,要进行很多艰难的经济结构调整。
首先,从1978年开始,随着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却持续下降。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力度空前的刺激政策的推出,投资比重上升和消费比重下降的局面变得更加明显,以至于到2009年两者几乎相等。这意味着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投资、创造更大的产能,而不是通过最终消费来实现的,因此这种靠投资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能够维持多久,还具有多大的发展空间都是值得怀疑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尽管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也出现过投资比重上升的情况,但是持续时间一般不长。从二战以后的数据看,美、日、欧国内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80%的水平上,而投资大体维持在20%以下,而且基本保持稳定,与中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另外,在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下,支持这些回收期很长的巨额投资背后的大量银行贷款可能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不稳定性。
其次,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外需基础上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大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已经仅次于德国,在国内消费不足的情况下,伴随投资形成的巨额产能必然向海外寻找市场,对外开放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到2007年已经接近70%。相比之下,号称贸易立国的日本,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大体仅为20—30%,比美国略高,再依靠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变得非常有限。一旦国际经济环境出现动荡,特别是在当前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盛行的情况下,我国出口的增长已经受到明显的抑制,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也必然受到影响。而就全球范围内的大型经济体而言,只有德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比中国略高,然而中德在出口产品结构、技术含量,以及价格弹性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因此,当同样面临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德国的出口尽管也受到影响,但是下降程度明显比中国要小,从而凸显出中国对外贸易的脆弱性。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的总出口与美国的货物进口高度相关。而在危机以后,中欧贸易的联动性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另外,中国的贸易条件在过去20年中持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中国以进口资源和出口制成品的增长模式也存在可持续性的疑问。在未来世界经济持续不振的情况下,中国所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总之,经济结构的失衡威胁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对出口的高度依赖则增加了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不确定性。在金融危机以后,这两个问题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加剧了中国所面临的长期挑战。
关注经济增长中的几个问题
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我们还有必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尽管在过去30多年中,我们始终重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毫无疑问,依靠科技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潜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往改革本身所带来的红利已经开始下降,中国已经进入到了迫切需要转变生产方式,依靠劳动生产率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显然,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未来几年中,依靠科技能否实现年均7.2%的增长依然是一个具有很大挑战的任务,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甚至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第二,单纯依靠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找不到那个国家的投资率高到几乎与消费率相若,而且在经过近30多年的投资扩张以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以后,为了配合刺激政策的实施,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新增贷款量在2009年明显超过了正常水平,边际资本产出率已经急剧下降,这不仅意味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大幅度减弱,而且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不断上升。公共投资以基础设施为主,虽然空间很大,但是回收期长,收益率低。而从银行贷款的部门流向看,出于对贷款安全的担心,危机后也经历了从最先流向实体经济部门到流向相对安全的居民住房贷款的转变。但是这直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涨,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并最终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而在2012年欧债危机压力再度上升以后,扩大贷款的空间已经变小。
第三,有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贡献明显。然而,中国人口转变进程要快于人们的认识。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15-59岁的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就开始逐年递减,同年扶养比开始上升。即使采用国际通用的15-64岁作为劳动年龄人口,2013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也达到了峰值。这意味着依靠劳动力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的模式马上就要结束,要维持合意的经济增长速度,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刻不容缓压力和挑战。
第四,在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而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和国际经济治理的机制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如何在国内经济政策与国际经济政策之间进行取舍?如何判断国际经济形势和开放经济变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美国退出量化宽松使中国经济再次面临紧缩的压力,我们还有多少可供选择的政策?还有多少政策空间可以实施经济刺激政策呢?
篇9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其产生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和感觉到越来越迫近的自然资源衰竭的危机。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为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对传统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的缺陷分析基础上提出的。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只反映一段时期内人们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其核算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物品和服务都是以其交易的货币价值来核算,认为没有劳动参与和通过市场交易的东西就没有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免费商品”,致使人类活动所使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真实成本没有计入现行国内生产总值中,自然资源和环境成为游离于经济过程之外的存在。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只反映了经济发展,却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使人们容易忽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和变化。
实际上,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离开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无从谈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而大多数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市场上交易的商品价格中只包含为开采自然资源所付出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未能反映出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和它的不可再生性,因而不是自然资源全部的价值。由于自然资源的实际价值被低估,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使人类在安排自然资源现在和未来的分配问题上缺乏合理的来自经济因素方面的制约,更加倾向于现在消费,不能使资源的利用在现在和未来的分配中达到最优,这就会造成以牺牲人类未来较大利益来获取当前较小满足。
同样,传统国内生产总值也未核算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于长期以来环境被视为可供永久无偿使用,没有使用成本,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未计入所生产商品的成本中,在交易价格中这种负面影响不被包含,人们在做购买决策时就不会考虑消费该商品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环境被过度破坏。由于环境污染的后果被所有人平均承担,而不是由消费该商品的消费者承担,生产的外部负效应性没有内部化,必然导致生产过程会破坏环境的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过高,人类整体利益无法达到最优。
经济过程对环境的破坏也有现在与未来的分配关系。对环境的破坏超过环境自身的承受能力后,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就逐渐显现出来。当然,破坏环境的后果往往不会在当期明显地表现出来,只有在滞后的若干时间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明显表现出来。破坏环境的代价不能反映在商品价格中,会导致与自然资源价值被低估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环境被过度破坏,当代人造成的破坏环境的后果由后代人来承担。
自然资源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分配的不合理性和环境的整体性和局部性以及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矛盾关系,都会损害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要想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就必须解决好自然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和环境破坏后果的不公平承担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使交易商品的价格中包含全部的成本,不只是生产商品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还有资源的全部价值和环境破坏的成本。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了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的经济活动成果。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经济的发展越具有可持续性。但是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不是根据市场上商品的应该交易价格计算的,只是在国民经济总体上扣除了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以只能对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作一简单度量,不具有微观制约性,不能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由于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资源在很长的时间跨度上达到最优,对环境的利用在很广的地域范围和很长的时间内达到最佳,这些都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微观经济主体在经济决策时不可能自觉考虑的问题,经济的自由发展只能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所以要可持续发展必须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才有可能达到,只有政府才能站在长远和整体的角度考虑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
1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终在1987 年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发展,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求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这种发展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对18、19 世纪那种掠夺式的发展的反思后做出的。
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典表述。根据这个表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不能够只追求经济的自我增长,而是既要考虑到经济的主要的产值方面的实现,又要保持能够在未来能够拥有永不衰竭的发展的动力。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全面战略,它主要包括在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生态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是一种与各个要素之间建立广泛而又友好的关系,并实现其良好的互动局面的法则。着中法则的最终实现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其本身的实现又是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的。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在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建立良好关系基础之上,而后实现的一种多边的相互作用的共赢局面。
2 经济法价值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统一。
谈论这个话题,主要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三个原则入手,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 1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指的是在能够承载范围内的自然、经济、社会各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其主旨是,人类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都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对自然资源有限度的利用。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只是重视眼前的利益,用浪费资源的方式来获得经济的增长是不可取的。所以这一点在经济法中必须体现.它的存在可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至于是以牺牲其他的资源,环境等作为条件的交换。这样是督促经济的发展走集约型路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 2 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满足全体社会人民的愿望,两极分化是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它是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敌人。满足这一代人的愿望,也必须以不牺牲后代人的发展需要作为前提。经济法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引入公平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保证经济的持续的,有效的发展。
2. 3 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一方面,共同性原则其实是和公平性原则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共同的去遵守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去损害集体的或者他人甚至是下一代的利益。另一方面,是指它要实现的是经济、社会、教育、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而并不是某一方面的提高。所以,这一点也是经济法立法必须引入的规则。[ hi138/Com]
3 经济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以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作为成功的衡量的标准,如果仅仅是经济利益上取得了收益,那将是不能够被定义为社会的发展。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究其实质是体现了经济法的公平价值。经济法强调的并不是绝对的公平,但是他要求在成人社会成员差异的条件下来保证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公平.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经济法的理念具有一致性。首先,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是经济法的观念,都始终是从社会出发的,是对于社会整体作为思考对象的。从经济法的角度来说,强调的是社会整体利益,但同时也不放弃个人的利益。就是将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都纳入考虑的范围。而作为可持续发展而言,也是从社会整体成员考虑为出发点,并且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的情况做及时的调整,对于会破坏经济平稳发展的不利因素采取相印的措施,及时的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经济法的观念都是站在社会全体利益的视角进行思考的。其次,从市场和经济法的角度来看,市场的调节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不公平性,而是常规制法就弥补了由于各种因为垄断或者不正当的竞争而导致的一些阻碍市场正常运行的因素。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知,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展的需求。这也就是说既要实现同代的公平又要实现代际间的公平。从此看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经济法的观念不谋而合,都是要实现公平,共同发展。把阻碍当代人和同代人不平衡发展的因素消除,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经济法之间来看。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法的制定最终也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为目的的。以保证国家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总之,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是存在着不尽暗合的。用经济法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一种最自然的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下,经济法会在理念和价值观上得到新的突破。 []
参考文献
[1]程信和,李挚萍。 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 新[J]。 学术研究,2001.
[2]王全兴,樊启荣。 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 法商研究,1998,(3) .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