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法治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法治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法治教育

篇1

一、领导重视、任务落实

5月初,学校特别成立了法制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曹红波为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朱xx为副组长,政教处主任万xx、团委书记xx以及年级部主任商x、xx、储x、xx为组员,每位领导小组成员蹲点到各个年级,层层管理。

二、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我校充分发挥校广播站、校园显示屏、黑板报及手抄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全校师生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

围绕法制教育,学校举行了“十个一”活动,即:

(一) 团委组织了一次“法在我身边”国旗下讲话;

(二) 团委出了一期“与法同行 健康成长”橱窗;

(三) 政教处牵头年级部配合,组织了一期“法制教育”主题绘画作品评选活动;

(四) 政教处牵头年级部配合,组织了一次“守法小公民”手抄报比赛;

(五) 关工委牵头各班语文老师配合,组织学生阅读了一本书《法在我身边》,并开展了“法在我身边”征文活动;

(六)政教处组织各班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即在感恩节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一期“感恩社会,做知法守法好公民”的班会活动;

(七) 政教处牵头,团委、艺教中心协助,举行了一场法制歌曲大合唱比赛;

(八) 政教处组织学生聆听了一次法制讲座;

(九) 关工委利用校园广播对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普法教育;

(十) 团委举办了一期以“法律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四、拓宽教育渠道,借助多方力量

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长期以来,我校采取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坚持全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纪的教育,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项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法律对自己人生道路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把学到的法律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篇2

中国现行法律近三百部,如果组织学生学习这些条文,从宪法到刑法、治安管理法,再到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等,就是一个法学本科生也不可能熟练掌握。可见,中学法制教育最终只能流于形式:上了课、考了试、面上是应付过去了,但不该忘的还是忘了、不该做的还是做。这种离开了主体对法的直接心理体验和理性加工,仅通过课堂记忆所形成的法律知识只能是简单存储于学生的法律知识之中,很难形成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和法律理想,更难树立起法律的信仰。

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少年了,但事实上,中学法制教育地位十分尴尬:首先,负责法制教育的课任老师多为政治教师。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法律专业相差甚远。这就导致他们多数照本宣科,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其次,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大多以升学率为指标,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一路为考试科目开“绿灯”,尽可能地挤压非考试科目的授课时间,同时在培训经费上也很难倾斜到法制教育。

中学法制教育的对策探索

我们在感受“五五”普法带来喜人成果的同时,反思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一些缺憾后,更期待“六五”普法教育能从以下方面落实,为构建法治校园、和谐校园保驾护航。以其说法制教育从性质上从属于德育教育,不如说校园法制教育更是素质教育。可见,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同属于社会价值教育范畴,它们的相同点是两者目标的同一性———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合格公民”;不同点是道德教育以净化人的内心世界为主,法制教育以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为主。要想提升人的品格,就必须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同时来进行塑造,即采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结合的方式,而不存在二者之间具有从属性的问题。所以,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都需要建构一个属于本身的完整并且地位独立的体系。

首先,在理论教学方面,运用案例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是提高法制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必要保证。其次,在实践教育方面,通过第二课堂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得到教育和启迪。例如组织模拟法庭,旁听法庭审判,参观监狱,观看法制宣传教育影片,举办和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例的辩论活动等等。这样,在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便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体验中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形成了立体的教育模式,切实增强了法制教育的实效。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引发了民主、人权、法治等理性精神的张扬,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对人的关怀、尊重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权利和自由是法治理念的精神底蕴,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法治理念的价值取向。法治理念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为人们的行动注入规则意识,当人们在做一件事情时,能够把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社会公认的规则作为一条准则来衡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帮助他们养成一种自发的意识,事事都要在头脑中问问自己,这样做是否合乎规则?如果不合规则去做某件事情是一种很羞耻的行为,要受到良心的强烈谴责。

篇3

1新形势下的中学法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学法治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阶段。在新形势下,加强中学生的法治教育,树立中学生的法律观念,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学的新课题。

作为中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中学思想政治课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培养中学生基础的法治观念、法治精神、法治素养等重要任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和促进中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阵地作用。

2中学政治课法治教育教学的存在问题

中学的法治教育虽然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在不断地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改善,但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下面将针对中学政治课法治教学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

2.1法治课程流于形式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注重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常常受到轻视。中学的法治教育大都穿插和渗透在中学政治课的课程当中,而在实际操作中,和思想政治课堂一样,法治教育讲理论,灌输式、填鸭式的特点较为突出,没有真正从帮助中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入手,忽略注重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

2.2法治教育方式单调

当前中学政治课单调的教育方式只注重理论讲授而忽视实践锻炼,使得教学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不注重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的结合。并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意识到法律是他们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这样的法治教育未充分考虑中学生自身的特点,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2.3师资力量亟待优化

中学思政教师的法律素养参差不齐,法律实践经验欠缺。而且法治教育只是中学政治课程中的一个小部分,教师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钻研。高中政治选修教材《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一书由于考试很少涉及,所以老师基本不上。这种“牵连式”的法治教育模式本身就是对法治教育氛围的无形伤害。

2.4有效监督考核缺乏

在中学教育,对于思想政治这类课程的考核,大多在学期末以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情况,并不能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给予客观的评价。而法治教育内容在考核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这样的考核办法只检测了学生对法治理论的理解情况,没有办法在树立意识和实践运用中全面地进行考察。

3中学政治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策略

3.1充分利用挖掘教材的资源,在教学中有效传授

教师在充分挖掘利用教材内容的同时,还需进行补充和优化。首先,要按照课标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显针对性。其次,教学内容要切实体现时代特征,及时吸取新的理论成果,讲解新的法律法规。最后,教师需灵活开展课堂教学。既要将基本的法律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又要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构建法治体系。

3.2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学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将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促进法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在课后,教师应善于抓住契机,利用利用板报、墙报普及宣传法律知识,组织学生阅读法律书籍,观看法律节目影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治教育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

3.3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夯实法治理论基础

我国中学法治教育应吸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相互融合,将法治教育寓于社会活动之中。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做普法义务员、去法院旁听、去社区宣传法律知识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法治实践。不仅能夯实学生的法理基础,还有助于完成法治教育的知行转化。

3.4教师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深入透彻讲解指导

在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认真学习和研读法治教育的相关材料。更应当不断追求教学方法上的探索和提高,通过方法上的改革创新和手段上的突破运用,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使其逐步系统掌握法律理论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和进行相关实践运用。

3.5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体系,加强重视法治教育

篇4

一、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首先,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其次,法律人才的摇篮就在学校,根本途径就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包括法律教育)。同时,开展法制教育,使社会成员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武器,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这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第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人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同时,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学校多年来忽视了法制教育。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是否具备法律素质,有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一项基本标准。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个体受教育年限的逐渐增长,学校已成为个体社会化的必经环节。然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它直接影响了中国法制化进程。

1. 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德育概念本身也没有包括法制教育,学校德育广义理解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狭义理解仅指品德教育。

2. 把法律素质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

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如前所述,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构建

篇5

一、遵循儿童逻辑,建立规则认知

认识规则是培养规则意识的前提和条件,让受教育者形成规则意识,这是所有教育的基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很明确,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对于刚接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则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规则意识的培育重点首先应该是建立正确的儿童观,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形成对规则的认识和发展。

例如在执教《上学的一天》第二课时,笔者以本校学生上学路上每天会看到的交通标志入手,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标志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些标志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有些家长并不能做到遵守规则,比如看到禁止停车标志仍然停车、随意闯红灯、进入学校区域不减速慢行等等。接着,笔者又安排了一个讨论环节:“这样做对不对?”我们以学生的问题引出主题,列举在上学途中儿童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如:“过马路的时候,遇红灯但没有车,妈??一定要拉着我过马路,对不对?为什么?”让儿童展开讨论,判断是非。最后归纳出过马路要注意的事项。由学生自己碰到的生活问题入手引出话题,开展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确规则。学生在已有的交通安全规则的经验上,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规则认知,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可以让我们的上学之路更安全。在教学中,笔者呈现的是儿童亲历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是来源于生活的,而且是需要在生活中寻找解决方法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遵循儿童逻辑,建立规则认知。

二、注重价值引领,深化规则认同

我们在规则意识教育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等核心价值观,懂得尊崇公序良俗。《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法治教育必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规则意识的培养不靠一朝一夕,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手段,我们在课堂上努力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他们认同规则,并在此基础上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以《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教学为例,了解当地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除了吃年夜饭、外出拜年收红包,还有很多其他的庆祝活动。教材中呈现了“中华好传统”: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起身迎;长者与物,双手奉接。春节拜年的传统文明礼仪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虽然拜年方式与时俱进,现在有微信、电话、视频、聚餐等拜年方式,但是拜年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不能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在家个个都是宝,过度的溺爱,导致有些孩子外出时在长辈面前不懂礼貌。基于此,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表演各种拜年方式,来强化拜年礼仪,课堂展示的时候重点评价一般礼貌用语的使用,向他人道祝福,说吉利话等。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一项很有特色的庆祝活动。人们在每年春节、元宵要燃放烟花爆竹,如果自家有喜事,如建房开业、婚嫁等都喜欢用这样的庆祝方式。但是新教材第54页的“法治墙”上明确写着: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当地的法规。我们的学生原来已有的生活经验是:过年了可以放烟花喽!在他们的心目中放爆竹代表喜庆,特别是男孩子最喜欢放小鞭炮了。但是事实上这一项有特色的娱乐活动在逐年减少,所以在课堂上笔者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县城区对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然后抛出问题:我们的家人是否遵守当地的法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遵守今年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同时发放学校少总部发出的倡议书。

三、注重实践参与,促进规则养成

有效的学校德育强调体验重于知识,践行重于言说,过程重于结果,隐性重于显性。规则与法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要从儿童生活出发,使儿童在体验中感受规则和法治,而且要让儿童加以应用,知行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儿童法制意识的养成。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活动可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

篇6

一、重视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

学校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常驻的基地,但是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大多数的农村法制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农村中学嘴上一直喊着法制教育很重要,但不落实,没有具体的措施去重视它,由于当地教育没有摆正位置,很多只是简单地给学生发一本法制教育手册,学生自己去看,而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导致学生只是去买本书,然后一眼都不去关注它。其实,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参与,从个人、同伴、家庭、学校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在家庭、学校、社会一体进行法制教育。解决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的问题,学校必须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而且学校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去引导家庭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利用社会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关注与重视,三者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给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法制的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

就现状而言,在中小学法制教育过程中,很多书面教材过于枯燥死板,并且不易理解,没有规范的体系,形式简单,缺乏多样化,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上简介,或者做一些宣传栏,偶尔的一次班会等,宣传内容都是远离学生生活的,让学生觉得是不会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做到让学生真正地接触法律,这就对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实施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针对学校法制教育内容枯燥,可以尝试让学生工作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不要把法制教育当作只是简单化地教,而让学生融入其中,将学生工作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变成一种有利于发展法治教育的途径,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全方面素质教育培养。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比如,学校可以与当地的一些警校联手,可以举行一些实际演练、讲座,让中小学生在观察中无形学到一些法制教育,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

三、法制教学要规范统一

要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内容,把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争取在升学考试中适当增设相关的法律知识内容。司法、教育等部门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编写出标准统一、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让学生能够学得懂,记得住,会运用。

四、培训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相关教师

农村中小学没有专业的法制教育教师,很多学校都是教导主任来任课,他们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也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学校也没有组织他们进行正规的学习,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就很难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帮助学生解决,达不到好的教学质量。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学生成长影响重大,教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兴趣与成果。学校应当培训专业的法制教育教师,提高法制教育者的素质,才能达到提高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目的。

篇7

关键词:排球 发球技术 教学方法

发球在排球比赛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新一轮比赛的起始,也是组织进攻的开始。排球发的好可以直接得分,破坏对方的战略技术,同时也可为我方减轻防守压力,为进攻创造新的机会。怎样让学生在发球时既保证过网,又发出有质量、有针对性的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激起学生对排球的喜爱,这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需要深刻用心钻研的问题。因此,对中职体育教学中排球发球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一、发网兜球教学法

发网兜球就是用买球时,装球的网兜把排球装在里面,再用一根橡皮筋系在排球网的拉线上(同一侧),或者挂在一定高度的位置上进行上下手发球练习。在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带着学生反复做徒手练习发球动作,让学生在头脑中对发球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并掌握一定的技巧,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发网兜球的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因为击球的点不同,而使得球移动的轨迹也发生变化,增强击球点的变化对球产生的影响。采用这种办法,可以快速提高学习者的熟练程度,学生也不可以不把时间浪费在捡球上,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节省学习时间。

二、定位球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发球技巧这后,就会想尝试着上网发球。教学应该就着学生这种求知欲引导学生,帮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可以尝试着用发定位球法来进行发球练习。在排球场中线两侧7、8、9米的地方各画一条线,在确保发球动作正确的前提下,学生站在7米线处采用下手发球的方法,如果能连续5个球过网,就可以退到8处线继续进行发球练习,以此类推反复进行,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称为“三关发球法”。但是,如果5次里出现一次失误,就要向中间移动1米,重新再来。掌握下手发球法的学生,可以到其他场地进行上手发球练习。

在进行定位球练习的时候。因为女生的臂力较小,容易产生疼痛感,所以,在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将女生的远度和网的高度降低,也可以用软式排球来练习,然后慢慢提高要求,直至达到比赛要求。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排球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训练发球时必须时刻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认真体会和观察别人的优缺点,特别应重视发球动作的质量,从站位、抛球、摆臂到击球等细节上一一强化落实,强调发球的目的性,从实战出发;必须处理好发球攻击性和准确习惯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先准确性,后攻击性,再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对于一个人来说,由于身体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根据个人特点,先练好练精一种发球技术,然后再掌握第二种发球技术以适应比赛战术的需要,不能三心二意、眼高手低;在发球训练中,每个人的发球方法、站位点、抛球的高低、手臂的摆动都要相对固定,这样才能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形式和氛围发出的球都能够像平时练习时所发的球有威力、有针对性,自己也不因发球的好坏而影响心情和技术的发挥。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方法 激发 体验 效果

很多中职英语教师认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这一观点不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大部分学生在学了很多年英语后,仍失望地发现自己听不懂、说不好、写不出。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转变中职英语教学思路,教学目标由“灌输”向“运用”转变,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

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如下四个特点:要有足够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并为学习者理解、接受;要有大量的实践机会供学习者应用英语;师生要有大量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互动,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枯燥的感觉,需要有快乐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开展教与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自己处在一个情绪饱满、振奋自信、热情投入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其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度,使学生也处在一个相应积极的、轻松愉快的状态。学生以良好的、合作的情绪参与到教学中,就能愉快地接受语言知识的输入,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以互动为特点的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要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到教学以外。快乐真诚的教学互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作用,灵活运用提问式、对话式、讲授式、表演式的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所创新。

二、运用pairwork

pairwork是一种新型的课堂组织形式,由学生主导学习过程。这种课堂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使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pairwork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搭配方案。在一个班级内,学生的英语水平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有些老师主张应该优等生和优等生搭配、中等生和中等生搭配、较差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搭配,这种搭配方式可以避免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但同时要求教师要给予较差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也有些教师主张优带差,这样能让较差的学生发现差距,鞭策自己。

大多数教师总是在碰到对话时才采用pairwork进行机械的角色扮演。其实教师不应该把pairwork的方式仅局限于对话,完全可以把它运用到其他的教学环节中,如找文章主题句、复述课文、情境写作等。

三、注重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不是智力现象,是一种行为,语言是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获取的。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主动创设英语环境,教师也应该多给学生创设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熟练地使用英语。

英语作为另一种陌生语言,对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不言而喻。在他们实际运用和交流的时候,错误和失误不可避免。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而不要不适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对于日后的英语学习丧失信心。

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本

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语言不容忽视。同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应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遵循英语教学规则,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渗透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其学习潜能。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教师们进行探讨。笔者相信,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育理念的转变,中职英语教学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德]贝克主编.徐国庆译.职业教育教与学过程(第一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周国烛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组编.职业教育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李红卫.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篇9

【关键词】中职学生 法制教育 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的具体要求之一是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行使法律,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当前中职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法制意识比较薄弱,容易走上歧途,甚至是违法犯罪。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一、职业学校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法制教育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是全国人民的期望,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意识,有利于建设法治社会。

(二)加强法制教育有助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中职生为代表的未成年人,由于明辨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差,很容易受到来自网络的不良影响和他人的非法教唆,可能出现一些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明显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缺失。因此,在学校定期开展法制专题教育,增强中职生法制意识,对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法制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

职业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该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是校园的主体,但校园犯罪的发生使得校园内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综观近年来学生犯罪的案例,不难发现,其犯罪的类型逐渐多样化,并且犯罪程度日趋严重。中职学生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奇心、模仿欲,或者是逆反心理,加上法律知识的欠缺,从而引发犯罪,酿成苦果。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其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什么是犯罪,如何预防犯罪,这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

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一)改革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职业学校学生接受系统科学的法制教育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开设统一的法律课程,以此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忽视对学生专业法律素质的培养,法制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学决策部门应及时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在对学生进行常规普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法制课程,如经济法可以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内容;旅游法可以作为导游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内容。这样,学生在进行法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还有针对性地学习本专业法律知识,使法制教育适应了学生的内在需求,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法制教育意识比较薄弱,师资队伍比较弱,导致学校法制教育效果不好。要改变此现状,学校一定要重视,要把法制教育当做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制定好计划。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持法制教育,改善法制教学条件,并加强教师的法制队伍建设。一要积极引进具备高素质的法律专业教师,充实法律教师师资队伍,保证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二要鼓励和引导现有法制教育的教师进修、培训,并对教师加以考核,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法制素质。三要对相关专业课教师进行法律知识的系统培训和定期强化培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法制教育。

(三)从实践出发,提高法制教育实效

法制教育应从实践出发,过去我们着重于书本教学,讲授理论,学生听起来枯燥无趣,效果不好。为此,要努力探寻富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一要努力提高法律课程的教学效率。采用案例教学法和讨论分析法,选用大家熟知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教会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二要在校内开展多种法律实践活动,充实法律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法制意识。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如主题班会,以案说法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讲座、演讲、征文等竞赛活动,组织和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对学生进行了经常性的教育和熏陶。使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识,自觉地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有效预防和减少中职生违法犯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三要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介进行法制教育。现代社会,报刊、电视、网络等已成为中职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社会与法》、《案例说法》。四要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法律威严。如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以其亲眼所见、切身感受告诫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从而提高法制教育实效,达到教育目的。

(四)净化社会环境,减少来自社会的不良干扰

加强中职学生的法制教育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了减少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政府要坚决取缔一些涉及赌博的非法场所,对网吧等场所也应限制学生进入。中职生的法制教育是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帮助,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

汉语是最生动、最具活力、最有诗情画意的一种语言。引导学生发现祖国语言的魅力,进而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首要的责任。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文学家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反复锤炼过的,那些静态的文字能够唤起我们的美感,激发想像力,激活人生经验,丰富生命体验,包括激活语言的经验和体验。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去发现生动优美的景物描写,个性化的人物对话,细腻入微的心理展示,形象化的性格刻画,隽永深长的意蕴表达;发现那些能把复杂的事物表达得简洁明了,能把普通的场景写得新鲜神奇的语言。从汉语言的特点出发,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经常通过更换一个词语、调动一下词序或变换一下句式的方式与原文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揣摩、发现语言运用的艺术。笔者也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中得到心灵的感悟和发现,在平时让学生建立“生活语录本”,专门发现、记录自己周围人们的交谈中那些生动、鲜活、形象、有趣的话语,并在自己的作文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以增添作文语言的生气和趣味。

二、设疑促思疑,导引“发现”思路

问题是学生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而产生的矛盾和困惑;发现是指这种矛盾和困惑被学生捕捉和确认。一切新知识的获得都从发现问题开始,而问题的发现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思考的推进器,贯穿学习和创造的全过程。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设疑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及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阅读教学的预习环节,笔者经常要求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一两个感到困惑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是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深思与探究而去深入理解课文的。比如,笔者讲授《项链》一课,在课后概述全文时给学生留下了一个问题:“我们都发现了在这件事发生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都让人怀疑那串项链有问题,那么玛蒂尔德有没有怀疑过呢·有没有想到去买一串假的项链来还给佛来思节夫人呢·”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巨大的探究兴趣。学生根据已知材料进行思考,从不同视角“发现”了小说内蕴的丰富“矿藏”,从而做到了对小说的主题创造性的探究。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再要求学生对这些“发现”进行自行评说,学生就有兴趣根据自己发现的看法,从课内扩展到课外,积累资料,展开研究,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学得深入,读出自己的见解来。

三、自读求思疑,营造自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