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说课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说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思想政治说课

篇1

一、理论武装头脑,以“理”导说

“说”是思维的反映,“做”是技能的强化。“言不由衷、言过其实、祸从口出、言为心声”,等词语都说明了语言对思想和思维表达的具体显现。我们讲道理、学理论,最终落脚点是要付诸行动,没有行动的空发感慨,也只能是望洋兴叹或者是纸上谈兵,知识转化为技能是要通过“做”来实行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自觉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实践的过程;我们讲政治、讲正气、讲哲学原理,其目都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信奉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崇高的理想或信仰信念,为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言为心声”,只有正确的认识和思维,才会有正确的言与行。

上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研究《我为班级添色彩》的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都想给班级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的面貌。怎么完成这一活动主题呢?有的学生说在墙壁上制作一个提醒牌,教育同学要爱护墙壁、桌椅,有的学生提出给墙壁粉刷绿色,好保护我们的眼睛,还可以在四周点缀一下更美观了……

在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这么多颇有创意的设想,但要真正落实到动手做的却很难。这个美化班级的建议会不会只停留在设想阶段呢?活动前我组织的一个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参加劳动实践很感兴趣,但苦恼做起来费时费力费财,困难多多。继续开展还是放弃呢?我犹豫了,如果只有设想而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岂不成了空对空的头脑实践活动?不行,得开展。为了让学生有创意的设想在现实中实现,我想关键在于将学生的“说”与“做”统一起来,让学生动手做,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让设想成为现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创设真实环境,以说促做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实在在“做”起来,才能防止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化”的倾向;只让学生说说与让他实际去做,效果完全不一样?课堂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

我在设计《我为班级添色彩》的活动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给班级穿新衣》的活动方案,并付诸实施。课堂上我出示了几种班级风貌图片,激发学生设计班级文化的活动方案,提醒学生需要哪些材料,怎样活动。可结果在实施时,不是没这就是少那,完全是“空手到”.我都傻了眼!

说和做,相去甚远,要让指导、设计与想法在现实中实现,只有一个办法,带着他们去“做”。给他们创设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亲历活动过程,他们才有周到的考虑。

三、改变学习方式,以说爱做

回想给班级添色彩活动,开始我重视了以知识和教室空间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远离自身日常生活,不利于增进学生对自我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同时也容易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各门认知性的学科课程的延伸,从而窄化综合实践活动,使得综合实践活动演变成活动认识课。

因此,我没有就此而止,而是真正的让学生体验给班级穿新衣的过程,活动之前我调动学生一切思维,尽量全面的设计活动前需要的准备工作,我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设计如何把油漆刷得既美观又整齐,当学生提出制定统一高度时,接着问了这样一些问题:怎样既科学又快速定出统一高度呢?学生认真地思考着,他们想法不一,当“两点定一线的想法”说出来时大家向这位同学投去了赞赏的目光,运用了数学知识。我也情不自禁的竖起了大拇指:学以致用,聪明!设计一个给班级穿新衣的活动方案,最后按照小组的方式进行汇报。

这样的课堂教学仍没有脱离传统的学科教学方法。让学生设计给班级穿新衣,必须让学生了解刷油漆的过程,这单单靠说和想是不够的,不妨让学生走进装潢公司,(刚好,我的家在装修,我和家长商量,分批载去)到实地观察,再设计活动方案。那样设计出的方案才更全面更细致。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知识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知识的课程,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

四、在实践中获取文本学习,让说开花结果

《论语.里仁》中孔子讲:“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就是说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做”。但这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其中必然包括一定的文本学习。文本学习是一种符号学习,是对前人积累下来的认识成果通过各种间接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实际上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关系。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实践的深度,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达到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

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给班级穿新衣的过程,课前我向学生明确本节课活动的任务,组织学生调制油漆,现场给墙壁油漆。经过讨论后同学自主分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可忙活开了,有给墙壁定高度做记号的、有往地上铺垫报纸以防油漆洒落地上的,有供应油漆的,有做提醒牌的。大家忙中有序,偶尔油漆溅到脸上,衣服上也都不在意……望着绿油油的墙壁,同学们的眼睛更亮了,笑声更甜了。

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文本学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实践学习完全变成告诉式的文化学习过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名存实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正是由于我们正确处理了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给班级穿新衣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印象深刻,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让学生去做,贴近生活,快乐来了,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篇2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课程改革

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开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教研组统一确定一个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课题,任课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发挥自己的特点从不同角度理解课程,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同时教研组组织政治教师观摩听课,课后组织大家说课和评课,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在观摩的基础上推出一节优课,再二次上课,再次研讨,集聚集体智慧,形成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观摩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通过两次教研交流活动,我们对于进行中的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入的认识。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课程和教学要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学习主体,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怎么去学习?成为新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起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的课程也只能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构建,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好“三贴近”原则。在教学观摩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今后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关注和了解学生实际,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选用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设计,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听着无味,教师讲课好像是教材解读,课堂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通过创新和认真研摩的课,优化了教学策略,让人耳目一新。这类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创设情景或案例教学,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发现和交流中生成课程。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广泛交流,呈现出生动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和谐课堂生活画面。这种课堂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师有参与、有点拨、有鼓励,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也能其乐无穷。更可喜的是一部分任课教师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更具有艺术魅力。这些都启发我们今后教改教研要进课堂,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不断贯彻新课程要求,建设有生命力的课程,不断适应新时期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整合好课程资源,优化问题设计和教学手段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同一节课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是不同的,一部分教师局限于运用教材,也有一部分教师补充了课程资源,同时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呈现方式也有区别,最终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存在明显差别。我们研究认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要从学习需要出发,不断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不仅要利用好和处理好教材资源,还应合理利用校本资源和乡土资源,师生信息交流的资源,而且要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恰当呈现和运用好这些资源。例如,在情景创设、案例教学和新课导入时,我们发现,使用的课程资源越是直观的、生动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动力,而且它们能诱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注意力,这比单纯的文本资源的效果要好,特别是学生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例如,在学选举这一课时,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组织选举活动,选择恰当选举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任务,汇报成果生动有趣,从而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课堂的人文关怀

在听课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一部分任课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习得,热衷于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实际上大打折扣。我们反思,学习者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都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正如有些教育家提出的,学生不是容器和木偶,而是需要我们点燃的火把。所以课堂内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且我能学,我会学的转变。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甚至一点风趣或幽默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更亲切、更真实、更值得信任,课堂生活也会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因为这里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看到了希望,而最本质的则是民主、尊重和爱,这也正是我们寻找的课堂生命的支撑点。

四、结语

总之,通过这种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发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任课教师的观念有所转变,都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交相辉映无不渗透着教师的创新和努力,一部分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生活魅力无穷。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不同的教学理念也在激烈的碰撞。而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刚好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交流平台,通过实践和比较,得到一些共性的认识,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通过这种探索,任课教师既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有利于我们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今后我们更需要不断完善这种教研方式“,同课”要加强集体备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切实把它建设为集体教研的平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从而切实提高我们整个教研团队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推动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李立科.构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05(22).

篇3

一、求职――四处碰壁

2004年是全国各行各业为21世纪储备人才疯狂招聘后的休整年,似乎所有招聘会都不温不火,似乎所有用人单位都不急不躁。一般的毕业生都施展出浑身解数,为自己的前程四处奔波,更别说我这个先工作又辞职,而后读研再找工作的大龄女青年了。

毕业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政治系的我,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然而,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普通教师,尽管当时教师的待遇没有现在好。我的想法,首先是瞄准大专院校,最好能做一名大学教师;其次是不放弃名牌中学,我觉得当一个名牌中学的教师也不错。为此,我海投简历,早出晚归。除此以外,我报名参加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并拿到“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书。从2003年12月到2004年4月,整整5个月,我放弃了回家过年,一心扑在找工作上,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能体会。

不过,残酷的现实是:虽然南京的高等院校多如牛毛,但却没有我的立足之地。尽管我再三申明,入职后会全心工作,但多数大专院校还是没能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

后来,经过努力争取,我终于接到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面试通知。机会来之不易,自然精心准备。面试完毕,两所学校没有回绝我的意思,但也没有立马表态接纳我,只是让我等通知。在等待的日子里,我每天忐忑不安,备受煎熬。结果,两个月后等来的还是失望。

过了很久,我才知道,除专业(专业是马列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歧视之外,性别歧视更是阻挡我进入大专院校梦想的关键。这两所学校想录用的是男生,刚好有应聘的男生合乎录用要求,我自然没有机会。

二、说课――柳暗花明

就在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四处乱撞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打电话来通知我面试。虽然我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院校的教育,但全南京赫赫有名的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却给了我面试的机会,这让我备受鼓舞。

面试当天,陆续来了8位应聘者。校方负责人把我们集中在资料室,然后说明面试的内容:说课――影响价格的因素。每人准备30分钟,说10分钟,先后顺序由抽签决定。当“说课”两个字穿过耳膜,进入我的大脑时,我顿时就傻了。“说课”,师范院校毕业生极其熟悉的一个词,我却是第一次听说,它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遥远。怎么办?假装懂,再问问同来面试的人?他们会告诉我吗?还是问校方负责人?他会怎么想,会笑话我吗?他们告诉我了,短时间内我能懂吗?懂了又怎样,我能临时发挥好吗?还是干脆放弃面试?短短十几秒内,我在激烈地斗争着。最后,本能反应促使我选择“坦白”。于是,我向校方负责人简要地说明原因,诚恳请教了什么是“说课”。我的异常举动,并没有引起校方负责人的太多惊讶,反之,他非常和蔼、耐心、有效而简洁地给我解释了“说课”。

也许是我的坦诚告白,也许是我的大胆放开,也许是我的无知无畏,也许是我的不抱希望,也许是我无法知道的也许,我竟然很顺畅地完成了说课。尽管不知说课的效果如何,尽管通过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甚至觉得自己有点了不起。

3天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是我太心急,还是已被淘汰?我估计被淘汰的可能性较大。于是,我尽快把这件事抛在脑后,迅速调整心态,准备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可就在我放弃希望的当天傍晚,幸运之神再次眷顾,我又接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电话,通知我第二天上午9点20分去试讲“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内容。放下电话,我兴奋得心快要跳出来。但当我静下心来,坐在书桌旁,研究“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内容时,整个人立刻像掉进无底的冰窟,那种兴奋劲儿顷刻间荡然无存。

三、备课――逼上梁山

在教材上,“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内容只有三句话:“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价值规律促进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所有的文字加起来就一页纸多一点。“三句话,一页纸”,我怎么能讲45分钟?除了这三句话,我还能讲什么?天这么晚了,我到哪里去寻找资料?当时租住的房子里没有网络,即使有,我可能也难有上网查教案的意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教案还可以传到网上。无助、恐惧和受挫的感觉把我包裹得紧紧的,尽管当时天气比较冷,但我的手里和身上都汗津津的,呼吸也变得不太顺畅。我闭上眼睛,拼命回想高中时老师是怎么教的,但怎么也想不起来!无奈,我只得把考教师资格证时的参考资料,还有我大学、研究生时学过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统统搬出来。

手头的资料都翻完了,我还是不知该如何完成45分钟的教案,当时已经晚上8点。我再也无法承受如此的压力,便决定放弃。在做出决定那一刻,我拨通了远在泰国出差的老公的电话。电话通了,还没有说一句话,我就哭了,而且哭得很厉害,似乎受了多大的委屈。老公吓坏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当我断断续续地说明缘由之后,老公笑了。他说:“这可不像你,怕什么?第一次说课不是表现得很好吗?压力大,说明你太想成功了,明天有多少内容就讲多少内容,讲不好也没关系,当成一次锻炼就行啦!没事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准备就是,别想结果!”

在老公的和风细雨中,我渐渐平静下来。老公说得对,我是太想成功,想得太多,应该像第一次说课那样,放开一些!明天是我第一次走上讲台,即使讲得不好也情有可原,怎能轻言放弃?不管怎样,我都要试试。当时,真有点被“逼上梁山”的感觉。

电话打完,半个小时过去。我深吸几口气,终于动笔写教案。看看教材,翻翻资料,写写停停,我把大学课本里有关价值规律的所有内容全部融合到教案中。夜里11点10分,教案初稿终于完成,内容也还算充实。稍作休息,对着镜子,我把准备的内容试讲了两遍。此时,已近凌晨1点。

四、试讲――满堂灌输

第二天,我很早起来,把教案又匆匆看了一遍,急急忙忙地赶往学校。穿过学校的花园,走上教学楼的台阶,陆续碰到四五个学生,他们都非常有礼貌地向我问好。我当时觉得特别温暖:多好的学生啊,倘若真能在这里做老师该多好!9点10分,到达指定教室――高一(3)班,校方负责人已在等候。9点15分,听课老师陆续进入教室,我也越来越紧张。

9点20分,上课铃声终于响了。我鼓起勇气,按捺住紧张,走上讲台,大声说:“上课”。随着一声“起立”,学生们迅速站起来,齐声说:“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我故作镇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价值规律,这节课,就来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在非常老套的导入新课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几个字。不知何故,我感觉这几个字要比平时更难看些!

接下来,我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准备的内容满堂灌输给学生,其间只提问了两三次。45分钟的时间,基本上就是我一个人在讲,时间很快地过去了。下课铃声响了,我如释重负。就在我要离开时,竟然有学生过来请教问题。是他没听懂,或是我没讲明白,抑或是我讲深了?我不得而知。不过,有学生提问,说明我给人的感觉还算比较亲切吧,我聊以起来。

离开教室的瞬间,我突然很想听听下一位应聘教师的课,看看别人如何完成45分钟的教学任务。在得到校方负责人的允许后,我随听课老师进入高一(2)班。课一开始,试讲教师竟然先让学生看5分钟的书。5分钟以后,新课才正式开始,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课中,试讲教师又组织学生进行两次讨论,用去15分钟,这是我想不起来设计的。整节课下来,那位应聘教师只讲了20分钟左右,这也是我难以想象的。

顿时,我恍然大悟,课还可以这样上。早知如此,我何必为完成45分钟的教案而苦恼,何必为准备那么多的内容而劳力,又何必为扩充那么多的知识点而伤神?最终还落得了“满堂灌”的评价。

一切已无法挽回,但试讲的经历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五、他就――有缘无分

初次执教思想政治课失败后,我不再对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抱有幻想,而是继续自己的求职之路。一个月后的某天下午,我接到了南京市教育局组织处打来的电话。原来,组织处的领导在报考教师资格考试的材料中发现了我,邀请我去座谈。座谈会那天,有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南大学等高校的近30位学生。直到座谈结束,接到组织处领导的第二次电话,我才知道教育局在招聘。于是,再次来到教育局,只见到10个毕业生,当时的局领导亲自与我们聊天,就是随便聊。第三次接到电话,人家让准备自我介绍――做5分钟演讲。我又一次来到教育局时,还剩下8个毕业生,教育局领导、各处室领导和直属单位领导近20人参与了当天的面试。

三轮面试结束,我非常幸运地被录取,正式成为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员。与南京市教科所签约一周以后,我接到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姗姗来迟的电话,他们表示愿意录用我。也许是因为优秀的人选另攀高枝了,也许是因为我的真诚打动了学校,总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终于向我张开了怀抱。但是,我还是决定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因为那里与大专院校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又与中小学校有密切的联系。最终,我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缘无分。

六、共勉――教有所思

7年过去了,我在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得很愉快:工作认认真真,研究积极进取,撰写的多篇教育论文在多家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课题指导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我仍会时常想起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应聘的前前后后。我经常自问:“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究竟如何才能给学生上好一节课?”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已经很多,但我还是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上好一节课,一是要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具备教师的素养,为学生奉献真爱。我们不是为了当老师而上课,而是为了上课而当老师。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言行才可能透着亲切,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可能充满魅力,我们的课堂不足才可能得到谅解。二是要修炼炉火纯青的“内功”。“教师”这个职业的根本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作为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视野是必修的“内功”。唯有“功力”炉火纯青,才能在课堂上厚积薄发,才能“传道、授业、解惑”,才能让学生佩服。三是要准备营养丰盛的“粮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是行军打仗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总要先于部队先行。同样,上课也是一样,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需要为学生精心选择营养丰盛的“粮草”。四是要探寻多姿多彩的方法。同一种菜,不同的烧法有不同的滋味。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可能会相差甚远。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增长教学智慧,探索各种教学方法,让“盐更好地融在汤中”,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篇4

一、招聘人员范围、地点、职位和人数

(一)招聘人员范围:全国师范院校2016年应届毕业生。

(二)招考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三)招聘职位和人数:本次共招聘高中教师12名。招聘的学科及职位数见附件1。

二、招聘条件

1、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2)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身体健康,胜任应聘职位的工作;

(4)符合《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察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没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5)具备招聘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2、同时符合以下资格条件:

(1)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所学专业与报考职位一致。

(2)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聘语文教师职位的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或以上,应聘其他职位的应达到二级乙等或以上。

(3)须提供由“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组织的国家英语六级以上合格证书或者425分(含)以上的成绩报告单。

(4)历年平均成绩在80分(含)以上。

(5)年龄限28周岁以下(1987年2月1日后出生)。

说明:考生需承诺在转正前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否则,用人单位将终止聘用。报考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职位。

三、招聘办法

(一)报名

每个职位与报名人数的比例须达到1:3以上才能开考(招聘2人以上的职位,达不到上述比例的可视情况合理调整聘用人数)。

1、提交电子报名表

应聘者于3月14日(星期一)9:00时至3月22日(星期二)17:00时,将填报好的《2016年广州市越秀区公开招聘高中教师报名表》(见附件2,自行下载)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发送材料时,须在邮件标题注明毕业院校、专业和姓名。

2、本人到现场确认

已提交电子报名表的应聘者于3月24日(星期四)上午9-11:30时,下午2:30-5时,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不可由他人代确认。现场确认的同时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员领取面试通知书。

报名须知:

1、报名时只填报应聘学科,待正式确定聘用关系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2、现场确认时提交以下资料:

(1)有应聘者本人亲笔签名的《2016年广州市越秀区公开招聘高中教师报名表》一式一份;

(2)《2016年广州市越秀区公开招聘高中教师资格审查目录》(见附件3,自行下载),同时提供《资格审查目录》所列的资料原件和复印件一式一份(A4规格),作为资格审查的依据。

(二)考试

招聘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考试由结构化面试、说课两个环节组成,分别按40%、6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1、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于3月26日(星期六)进行,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与职位相适应的情况,包括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举止仪表等,面试时间为10分钟,成绩满分为100分,按40%折算计入总成绩。结构化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考场安排以面试通知书安排为准。

2、说课

结构化面试成绩达60分及以上者方可进入说课。结构化面试成绩和进入说课环节人员名单于结构化面试结束后及时在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网站“信息通告”专栏公布。说课时间初定为3月28日(星期一),按结构化面试成绩的高低顺序,在达到60分及以上的人员中,按以下比例确定参加说课的人员:心理教师职位以1:4的比例确定进入说课的人员名单;语文和数学教师职位以1:3的比例确定进入说课的人员名单。招聘人数与结构化面试人数未达到上述比例的,参加结构化面试人员达到60分以上者全部进入说课环节。说课时间为15分钟,成绩满分为100分,按60%折算计入总成绩。说课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不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的,视为自动放弃。

(三)体检和考核

按结构化面试、说课分数所占比例计算总成绩,总分为100分。说课成绩达60分及以上者方可进入体检和考核,并以总成绩的高低顺序,按招聘职位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名单,若出现总成绩同分的,则按说课成绩的先后顺序排名;若仍不能区分排名先后顺序,则进行专业能力测试,高分者进入体检环节。

体检按《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粤人社发〔2010〕382号)组织实施,体检标准参照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3年修订)(附件4)执行,体检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医院建议复查的考生,在一个月内不能得出合格结论的,视为体检不合格。体检工作安排另行通知。体检合格者进行组织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并核实其是否具备报考资格。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体检或考核不合格的,可根据实际需要按总成绩的高低顺序递补。

(四)公示和聘用

通过体检和组织考核拟聘用人员名单在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越秀区信息网、越秀区教育信息网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者办理相关聘用手续,非广州市生源须在办理录用时将户籍迁至广州市。应聘者本人放弃聘用资格的,招聘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具备候选资格的人员中按总成绩的高低顺序递补。

成功聘用的人员实行聘用制,同时实行试用期,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办理转正定级手续,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者或未能于转正前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取消聘用资格。

四、注意事项

(一)应聘人员报名时应认真对照本招聘公告规定的报考条件和《职位表》中的专业、学历学位及其他资格条件等,不符合或低于招聘公告规定的其中任何条件之一,均不可以报名,否则后果自负。专业名称及代码参照《广东省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专业参考目录(2015年版)》(附件5)。所学专业未列入专业目录(没有专业代码),但所学专业主要课程与报考岗位要求专业的主要课程基本一致的,须提交课程成绩单(毕业院校盖章),经招聘单位认定为相近专业,并与招聘单位联系,经单位同意后方可申请报考。

(二)考试、体检时证件不齐或不符合要求将取消考试、体检资格。考生填报的个人信息和提交的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凡不符合职位要求或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资格或聘用资格,如已签订聘用合同的,聘用单位应据此解除合同。

(三)本次招聘工作的相关时间,越秀区教育局可根据工作进度作出适当的调整,并将调整时间及时在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网站“信息通告”专栏公布,请参加应聘的考生自行关注相关信息。

本公告由越秀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报考咨询电话:020—87665521,监督投诉电话:020—87784260。

原标题:2016年广州市越秀区面向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高中教师公告

点击下载>>>1-5.zip

1、2016年广州市越秀区面向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高中教师职位表.xls

2、2016年广州市越秀区面向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高中教师报名表.doc

3、2016年广州市越秀区面向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高中教师资格审查目录.doc

4、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doc

5、专业目录(2015年版).xls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

篇5

关键词:中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一、引言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少年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马列主义主义常识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对青少年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

二、新时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模式固化,脱离中学生实际需求

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是以课堂教育为重,用单一固化的传统说课教学方式对中学生进行思想知识灌输,以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传授政治信仰和思想观念。思想政治课、班会、升旗仪式成为例行公事。这种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脱离中学生实际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和抵触情绪[1]。

2、教学内容滞后,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

随着思想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思想政治课教材为教学蓝本,难以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适应。滞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难以与时俱进地对当前社会意识形态流变给予针对性的解答,不足以解释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滞后的教学内容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不成体系,使学生难以认同施教者的价值观念和说教内容。

3、教育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性差异

我国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但是,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仍以单一课堂教育方式为主。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囿于知识层面,将之当成一门考试科目,而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生活和学习。这些都有碍于中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拓展技能,不利于其养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

4、缺乏家校沟通,德育师资力量不健全

学校教育和家庭监督的分离或合作不够,导致中学生言行表现、思想动态在学校和家庭表现出巨大的反差,究其根本是因为家校之间没有的达成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常态化持续进行。同时,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过分地依赖于班主任,班会形式的教育模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亟待建设。

5、弱化心理教育,心理疏导仍存在盲区

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由教育者预先安排、统筹包办,学生难以自主参与。计划性的思想教育对流变性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捉襟见肘。同时,受教育者讳疾忌医的心态,使得教育者面临着无的放矢的工作困境。中学生心理疏导缺乏相应的渠道,难以通过有效的渠道去宣泄心情、取悦自己。心理负担日益加重,使得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步履维艰。

三、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1、齐抓共管,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目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整个社会外部环境联系密切。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和外部社会,不再局限于校园环境。同时,家庭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父母的影响密切相关。以学校为主导,建立开放式的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2],营造人人关心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合作,将学校的课堂教育、家庭的辅助教育、社会的实践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德育教育网络。从提高中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实际需求出发,拓展教学内容,转变单一的教育模式,从中学生实现1+1+1>3的教育效果。

2、以人为本,积极转变教育理念

新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在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认识,着眼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出发,尊重中学生的思想需要[3]。从高位思考角度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多与中学生交流、沟通、讨论,打开他们的思想世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努力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同时,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坚持将继承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采取创新性的手段和措施来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长效机制,逐步走上和谐发展的轨道。

3、教学相长,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认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教学现实,与时俱进地吸纳包含时代内涵的新知识,为中学生的思想注入丰富的时代内涵,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与学生沟通交流过程中,通过交互的探讨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4]。一方面,教师要身先垂范,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模范。另一方面,教师要勇于进取,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教育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思想性和教育性。

4、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出:“中小学教育要把提高学生素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教师予以适当的教育、激励、唤醒和鼓舞,发挥中学生的聪明才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挖掘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结合时政发展,让中学生在自我教育实践中将思想政治知识内化为群体智慧[5]。通过创新中学生学生组织,使中学生站在更好的角度审视自我、激励自我,在自我教育和引导中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拓展自我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切身实践让中学生发现自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不足,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的意义,从而让中学生在自我教育实践中见贤思齐,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思想政治觉悟。

5、明确方向,致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塑造学生个体健全的人格,使其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境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个体价值实现的过程,同时也要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6],通过情感引导,道德启发,让中学生认识到中学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实现是真善美统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明确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从而让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283

[2] 王继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理论”新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6):29—30.

[3] 王炼,葛祥伟. 论加强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探索,2005(6):96—98.

[4] 文化.浅谈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当代教育2010(2):89—89.

篇6

关键词: 政治教学 教学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反映了高中阶段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把握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根据课程标准,高中政治课堂的设计主要目标就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政治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老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特别是在当前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尽快构建起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迫切。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将直接决定课程导入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的方向,推动教学进程向预定方向发展。在创建问题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层次、生活经验、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创造性地为学生创设启发性较强、切合教学目标、联系实际、能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问题情境。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方面:(1)设计的问题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对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切不可为片面地追求激发学习欲望而离题万里。(2)注意创设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要一针见血,又不失趣味性。(3)设计问题应该注意适应性,问题设计是为了在认知的基础上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问题太容易,无助于学生积极思维;难度太大,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4)问题既包含相对独立的学习目标,又能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5)问题的设计要有拓展的内容,既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探究。

总之,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整节课都处于问题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者的“角色”,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和不断自我发展。

二、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细节决定成败”。同样,教师要想上好一节政治课,关键在于细节。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包含了许多环节――备课,课堂教学,课后练习,辅导与答疑,等等。比如说课前备课就必须充分,特别是对学生生活与政治教学相关联的环节要准备充分。也许教案知识点的处理和各个环节的衔接设计都非常合理,但是必须符合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即使你的内容专业性很强,也必须重新再写。因为我们上课的关键之所在是这节课能否引起学生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政治教学的最重要环节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构建高效政治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政治课堂教学的若干要素。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抓好班级课堂的管理,这就要求政治老师具备一定的驾驭班级、引领班级的能力。“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学生信服你,教师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素养。

1.加强理论素养。教师要多钻研理论知识,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当学生用质疑的眼光以很“专业”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时,老师才可能以新的理论高度,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信服。

2.培养文化修养。教师不仅应是自己所教的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而且应是相近学科的饱学之士。首先,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活动,在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思想道德修养、环境与资源保护等方面有所研究并且有自己的学术总结,就会更好地读透教材的内涵和精华。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钻研深刻,上课才会旁征博引、一语中的;才会更加善待学生、善待课堂,灵活应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情况,对不期而遇的生成性资源作出深刻而精妙的解读。其次,政治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有的政治教师不注重一些细节问题,如不用普通话讲课、语言粗俗和语言表达不准确等。有些政治老师习惯于划知识点让学生背知识点,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与运用。试问,学生对这样的政治课堂如何感兴趣?最后,政治教师要精讲精练,课堂环节要简短、有效。很多老师出训练题只看数量不看质量,针对性的练习题少之又少,使学生做了大量的无用功,这也会使学生很难对政治学科产生好感。

只有处理好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优化组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来,提升课堂效率。

三、放弃教师“权威”,走进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永远是主角,处于支配地位,学生则只是被动地听。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于全社会都持有这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老师讲的永远是对的。正是这样陈腐的教学模式和观念严重阻碍了老师和学生在课堂的融洽相处。教师在“权威”的衬托下越来越高大威严,不可亲近。有了这样的隔阂,课堂气氛不可能和谐,学生学起来压抑沉闷,被动地吸收老师灌输的知识。教师应放下“权威”,走进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良好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这有助于消除部分不自信学生的胆怯自卑心理,克服畏难情绪,从而轻松地融入课堂中来,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探究,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创设高效的高中政治教学课堂,是提升政治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追求。这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勤勤恳恳立足于平时的教学,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总结,在总结后改进,我们就一定能达到创建高效课堂的目标,课程改革也一定能朝着更高、更完善的方向推进。

参考文献:

[1]罗淑华,李洪珍.教学能力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篇7

1980年他高中毕业时,父亲郑重和他谈话,希望他选择教育事业。父亲和他谈朝鲜战场,谈科技的落后。父亲说,民族振兴靠教育,希望儿子敢于担负起民族振兴的重任。在那个教师地位和待遇还很低的年代 ,父亲的远见卓识深深地震撼了他年轻的心灵。他毅然在自己高考志愿填上了河南大学。 四年的大学生活增长了他的知识,也更坚定了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

1984年,作为优秀大学毕业生,不少行政机关希望他加入,但他还是选择了**市*中。 初为人师,他发现学生并不像自己当年那样喜爱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政治成了枯燥、道德说教的代名词。当他在一本专业杂志上看到政治课居然排在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的首位,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要把教育当着自己的生命,要把政治教育当着自己的生命,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去。 用热情点燃热情,用生命唤醒生命,***老师在心中暗下决心,要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同志们都知道,20年来,***老师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一桌一椅一小灯是他最忠实的伙伴,见证着他为自己心爱的事业奋斗的过程。为了上好一节课,他翻阅几乎所有能接触到的资料。为了让课堂充满激情,他认真琢磨每一句课堂语言。为了弄清楚当前的热点问题,他跑河南师范大学,不惜花费高额长话费向北京专家求教。 由于长期劳累,***犯有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痛苦折磨着他,但为了他心爱的事业,他依然坚持着。

XX年,他由于高血压晕到在地上,妻子把他送到医院 ,输完液他连家都没回就直奔教室。妻子生气地说,你真的是不要命了。他笑着对妻子说,教育就是我的生命,没有教学,没有学生,我的生命也将完结。 父亲理解他,XX年,父亲患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让大家瞒着他,直到他回老家后才知道父亲还在医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望着父亲虚弱的身体,*老师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为了教育,为了父亲,为了学生,他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成绩。以教育为生命,教育生涯也必然洋溢着生命的激情,课堂也必然充满活力。*老师的政治教学开始活起来,学生热情开始高起来。从爱国主义诗歌朗诵比赛到人生价值演讲,从哲学辩论会到经济小调查,学生发现原来政治和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他的政治课燃烧着青春的激情,充满了探索精神。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思维开阔了,成绩也突飞猛进。

(1)

1987年,他带班主任,首届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吴涵波、常海分别获得总分和政治单科第一名。1989年,他的第二届学生上本科线19人,创我校普通班最高。从1993年开始,*老师的研究成果也陆续出版,受到全国读者的欢迎。他主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系列丛书》共11本印数已经达到30多万册。录制他主讲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磁带和vcd也深受全国中学生的喜爱。***老师的努力也赢得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尊重,从1995年开始,他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XX年,***老师又被评为河南省学科带头人。 将爱心献学生 18年前《新乡晚报》登载了一位教师的感人事迹。

一位教师在路上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因肚子剧疼在痛哭,二话没说背起这位素不相识的孩子来到医院,并垫付了医疗费。家长多方打听,才找到这位教师,并投书《新乡晚报》。这位教师就是***老师。 *老师认为,爱孩子应该是教师的职业品德。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个好的班主任心中永远不能有“坏学生”这个概念。只有从内心爱学生,以诚待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体谅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处,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深信付出一分爱,就会有一份回报。 有一个女生因受社会青年纠缠,又与家长争吵,赌气出走。家长生气地自己回家,宣称不要这个女儿。*老师没有放弃,找了一个通宵,终于在一个学生家里找到孩子。他首先找到那社会青年,要求他不要再来纠缠,又找这位女生谈话,和他谈社会,谈人生,女孩子泣不成声,洗心革面,重新做人。1989年,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家长专请书法家冯志福为靳老师写了一幅对联:“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91级学生郭志勇,父母离异,将他判给父亲。父亲下岗后,家中的生活更加困难,因此该生非常自卑。靳老师找到他,说,你是我的学生,也是我亲人,你只管好好学习,你的学习费用我来负担。在靳老师的帮助下,1994年郭志勇顺利考上大学。在给老师的信中,他深情地说,“老师,没有你,我可能和我父亲一样正在马路上摆地摊,没有你,我的生活还是一片灰暗。……我真的想喊你一声父亲……” 教育家朱永新说过,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靳全中教育的爱换来了他事业的成功。对学生的爱也换来学生的尊敬。在学校评教中,他年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视同志为亲人 **市*中的政治教学新乡享有一定的声誉,离不开***老师。***老师认为,教育离不开竞争。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他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的学生,处在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接受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取决于教师在多大的层面上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

篇8

关键词:有效教学;情境;问题;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B-0062-03

一节“好课”需要浓厚的课堂氛围、清晰的脉络结构、可预期的教学效果,它涉及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问题设计与目标达成等三大环节。笔者认为,这是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教师践行“有效教学”特别需要系统思考的重要因素。

一、适合的情境让学习“生趣”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八课《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切实感受到尚处高一学段的学生对于“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这类较为宏观的内容缺少一定的认知基础和情感体验,对于诸如“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样的外交名言也缺乏足够的理解。

因此,笔者在开课的阶段便以时下沸沸扬扬的“中菲黄岩岛争端”热点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菲律宾军舰抓扣中国渔船,我方海警船巡航执法,双方针对黄岩岛归属问题激烈论战、对峙、僵持,所谓海牙国际法庭指鹿为马,某些国家和域外势力暗潮涌动、跃跃欲试……”在国人十分关注南海局势,甚至担忧我国海洋实际管辖权正遭受挑战的社会舆论环境下,以上这些鲜活的信息很快便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迅速提起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教学气氛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就是兴趣,那些生动形象的事例、对比鲜明的数据、引人入胜的情境,往往最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营造气氛,掀起波澜,从而有效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消极与倦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内心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求欲望。

从客观上看,高中学生身处繁重课业负担的背景下,对那些与自己并不直接相关或没有亲身感受的知识和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关注与兴趣。例如《经济生活》中“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以及《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影响和作用”等这些政治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对于社会阅历尚浅、综合能力不强的高中学生来说,要想达到充分的理解和领悟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见,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在思想层面,高中政治学科的许多内容事实上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实际存在着不小的落差和距离,如果不能正视和科学应对,很容易让我们的政治课堂陷入“假、大、空”的尴尬困境,使学生习之无味,探之无劲,学无激情。

但是,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理应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位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场”。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应该尽力促成课堂内外的知识有机融合,关注和搜集生活当中人们熟识的、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素材,通过巧妙搭配为我所用,创设切合课堂需要的教学情境,营造相应的教学活动氛围,站在“学生立场”,讲好“学科故事”,把书本知识拉近现实生活,将基本理论回到具体实践,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使原本相对枯燥的书本结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润色和丰满,进而引领我们的学生带着兴趣和激情在情境中明理,在情境中导行。

二、恰当的问题引学生“激疑”

笔者在“中菲黄岩岛争端”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挖掘新的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多任菲律宾政府与中国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未直接发生领土或领海争议。前任总统阿基诺三世的祖籍是福建漳州,属于第五代菲籍华裔……现任总统杜特尔特的祖籍是福建晋江,其祖父是中国人……”

据此设置相关问题:①“从中菲关系的变化来看,国与国之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常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情况,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②“请你为当前相对冷淡和紧张的中菲关系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此调动学生通过前后比较、讨论分析,揭示并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同时,引导学生为处理国际关系树立正确的观点并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

“好奇和疑问是人的天性”,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锤炼以及探究精神的逐步塑成无一不是孕育在对问题的主动质疑和倾力解决的过程之中。如果说课堂中的教学情境好比是戏曲表演中的“开场锣鼓”,旨在制造气氛、奠定基调,那么接下来需要的是实质性的“唱念做打”,即紧扣教学内容来设置问题与解答问题。简言之,课堂情境实际上是为提出和解决相应的教学问题而作的铺垫,一个个从情境素材当中衍生出来的问题构成了政治课的血肉和脉络,也体现出一节课的内在水平和质量。

相对于陈述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效果与作用已经毋庸置疑地被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和接受。但是,“什么时候提出问题?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等等这些还确实是个“大问题”,如何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并成樗嘉和行动的自觉,着实需要每一个课堂引领者去潜心思考和摸索。

笔者的实践体会是力争做到“三度”。一是问题要有“梯度”。每节课围绕2-3个主干问题有序展开,起点力求偏低,这样便于学生广泛参与,提振获得感与自信心,形成积极研讨的氛围;台阶不宜过少,这样便于引导学生抽丝剥茧、拾级而上,一步一步攀登新的能力平台。二是问题要有“厚度”。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种简单化、表态式的设问应尽量避免。教师要通过对学情的充分研究,预判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疑惑点、模糊点,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和拓展,以此让问题有“嚼头”,能调得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胃口”,产生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思考价值。三是问题要有“生成度”。每节课都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准备、设计和安排,课前预设的问题能让教师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画龙点睛,但是,面对各具个性特点的课堂主体,教学活动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事先构想而依次运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并且还会碰撞出“火花”,进而派生出各自不同维度的“新问题”。这才是同样的课堂所展现出来不同的魅力和精彩,也体现了教师作为课堂活动主导者的灵活驾驭能力和智慧。

三、明确的目标使课堂“聚神”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三方面:①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正确认识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做法;③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以上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关于国际关系决定因素的基本知识,还要求树立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观点和做法,维护本国正义的国家利益,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因此,笔者再次搜集了关于的信息。如“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高调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宣布将战略重点转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在上主张维护航行与公海自由,不承认任何国家声称的……中国已明确表示将南海列入核心利益,地位与台湾、同等重要……”。

根据以上教学情境进一步设问:①“你认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国际关系有哪些?”②“我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③“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我们青年学生应当如何做到理国?”引导学生从具体、个案的发散开来,启发已具有一定思维广度和深度的高中生逐步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使教学活动从外部感性的层面发展到内在理性思考的层面,进而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度。

“目标是追求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对每一节课教学结果进行评判的最终标准是其有效性,即基于具体教学对象的课堂目标的达成情况。笔者在实践中曾以一种基层的视角对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做过通俗化的描述――“让学生学得有兴趣,使教师教得有意思”,具体考量三个直观性问题――“课堂有没有笑声”“过程有没有互动”“师生双方有没有所获”。所谓“有笑声”,绝不是喧闹戏笑,应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欢悦;所谓“有互动”,即克服教师单向式的“讲”或学生单纯的“练”的倾向,开展双向多边式的合作探究;所谓的“有所获”,即师生双方通过课堂中的和谐、合作与支持,实现知识、实践和身心三个层面的体验、提升。

如果从情境、问题及目标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看,笔者认为情境是“形”,问题是“线” ,目标是“神”。“情境”营造的是学习的背景,“问题”牵引的是教学的线索,而“目标”的达成是课堂的直接追求和宗旨,也是有效教学的质量标准。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探究过程绝不能一味追求“眼花缭乱”的“热闹”场面,必须自始至终围绕教学内容,并将“生成知识、形成能力和培养正确情感、态度、价值^”的教学目标融入到具体的情境和相关问题中去,既要蕴含特定的“情”,又要注重不变的“理”,还要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师生的发展与进步,真正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以上观点其实是回答了情境和问题设置的依据问题,即教师为什么要在此时创设如此的教学情境,提出这样的教学设问?对此,那些目标明确的课堂和思路清晰的教师一定能够自信而准确地回答出来,而一些“依葫芦画瓢”或“人云亦云”的课堂和老师必然稀里糊涂,没有了主张。因此,一名称职的课堂组织者也应当具有自己的“战略”与“战术”,不管是什么课,首先必须考虑“这节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要实现什么目的?”这就是战略思维,是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大前提,然后才可能进一步思考“这节课应该怎么教?怎么才能教得更好?”这便是战术措施。可见,教学的“根本大法”是课程标准,教师的“第一意识”应是目标意识,有目标的课堂方向明确,教学才有“奔头”,有目标的课堂动力充沛,教学才有“劲头”,有目标的课堂活力彰显,教学才有“看头”。

Situation, Question and Objective: Three Elements of Effective Teaching

YIN Dun-xin

(Zhenjiang Experimental Senior Middle School, Zhenjiang 212003, China)

篇9

关键词: 高校;学风建设

目前,高校普遍意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但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尚未到位,就如何加强学风建设更是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浅析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一、学风建设存在困难的原因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学风建设过程中学生的自身素质是造成不能很好开展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现在大学生普遍自制能力差,缺乏学习动力,也缺少毅力和恒心,而且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很好的规划,平时只是被动地在接受老师、学校给予的信息,没有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从高中时期的高强度学习到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没能很好的适应,摆脱不了对老师的依赖,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学生而言学风建设就仅仅是促进其被动学习的手段,而真正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自己在学院大力开展学风建设环境下实际上并无太大地收获,对学院的学风建设也起不到真正的意义。因此,高校要开展学风建设就要从学生的意识培养开始。

(二)教师――导向作用不明显

教师是学风建设的将领。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的老师都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所以不需要他们不断的督促和教导了。他们也认为在大学期间学生更多地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自觉地学习,真正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仅仅是完成学业任务,取得一个较好的学习成绩。同时,部分老师已任职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又由于长期教授同一门课程,对该门课程内容已经非常熟悉,因此对上课教学方法缺乏了进一步的探索,从而使得学生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还有个别老师更认为在大学期间上课那是该学生自觉地事情,听或不听,学或不学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因此对课堂纪律,学生迟到、早退和逃课等现象不给予重视。

(三)学校――创新建设模式不足

学校管理是学风建设的兵法。各高校虽然经常喊着“学风建设”的口号,但真正落实并取得实际成效的却并不多。同时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相对薄弱,在教学管理上,也不够严谨。当学风建设过程不顺利,效果不佳时不能很好地分析原因,创新建设模式,在当前的措施已不起作用的前提下,没能很好反思怎样的方式将会适合新形势下的高校学风建设。同时在学风建设过程中,过度强调了如何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这事实上却使得学生仅仅为了成绩而学习,而他们即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不一定是真正掌握了知识。这其实有悖于学风建设的初衷。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从学生自身抓起,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学风建设要抓,主要还是要从学生自身抓起,不管学校、老师如何积极配合努力想要加强学风建设,学生的想法没转变过来,仍然无法顺利开展。而在开展学风建设中,首先便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是学风建设中的核心和灵魂,正确的思想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导向和统领作用。学风建设工作首先需要通过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激发其学习成才的欲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并把学风建设活动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

(二)发挥教师导向作用,以教风带学风

学风建设中教师要积极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去,只有教师的教学生动了,学生感兴趣了,那么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会相应提高,学习质量也会上升。同时我们也要在积极贯彻落实学院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紧紧抓住以教风带动学风建设这一重要环节,组织开展育人方式研讨会,开办讲座、介绍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让教师在良好学风形成中起好导向作用。并通过教师技能大赛、教师说课竞赛等活动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三)重视学风建设,积极创新建设模式

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创新模式,在原有模式下学风建设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原因,从而找出应对措施,真正地重视学风建设,而不是仅仅将学风建设作为一个口号。学院要专门成立学风建设工作小组,定期检查反馈建设情况,并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要将学风建设工作常规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也应该召开院系会议、教师工作会议、辅导员工作会议、学生干部工作会议等做好学风建设的宣传工作,让学风建设深入人心,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努力地投入到学风建设中去。同时在创新学风建设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以活动育学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不断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之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吃苦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四)建设学生骨干队伍,以榜样树学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是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正常学习的关键力量,所以建设好学生党员、骨干工作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要把学生中的学习尖子、学生骨干、优秀团员组织起来定期地进行理论学习,关注时事政治,强化学习意识,优化学生骨干队伍结构;另一方面是把学生党员、骨干分子培养成优秀的大学生,成为政治上过硬、学习上领先、生活上带头、工作上积极的先进分子,充分发挥共其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要与其他学生进行联系,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关心帮助在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定期沟通联系,并帮助这些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余家友.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 2007,(03)

[2] 方兰, 陈智. 新形势下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新西部(下半月) , 2007,(07)

[3] 肖慧. 浅谈高校学风建设[J]. 现代企业教育 , 2007,(14)

篇10

关键词: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动因;措施

中小学骨干教师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更是摆在我们师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1.当前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这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潜伏着的危机,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市基础教育的发展。近10多年我市没有较大幅度地补充新教师,而接近退休的教师相对较多,因此教师年龄在中间档次的量相对地少了;并且具有高级职称与特级或知名教师的数量也相对较少。

2.由于受观念与政策的双重影响,我市的农村教师队伍在整体上还是应试教育模式,对于素质教育和培训的人才普遍缺少信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仍旧占主导地位,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仍然是凭多年的“经验”办事。

3.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弥补某些办学条件的不足。反之,即使高标准的校舍、良好优质的设备,也无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不可能办出好的学校。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应当鼓励教师去积极参与、大力推进。

二、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现状和成绩

前些年,我市借助教师进修学校这一平台,搞了一些骨干教师培训。如:教材教法培训、学历提高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等。从2001年开始,先后举办小学英语、普通话、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骨干教师培训。2007年,我校又举办小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骨干教师培训。2011年,认真开展了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积极组织“国培计划(2011)”确定的各项国家级远程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为争创国家级项目先进参训单位夯实了基础。通过培训,教师们可以从因特网上熟练检索、下载教育资源,还能够运用计算机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上课。全面提升了骨干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推进了新课程改革进程。

三、搞好试点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为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早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校就组织干部和专任教师队伍,开展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实验试点工作。通过和实验学校一线教师共同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举办示范课等一系列活动,我们逐步积累了适合我市实际的课改新经验和规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两案、三段、六环节”。2011年,按照市教育局领导的要求,实施了典型引路、全面开花,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组成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教师专业化发展小分队,深入到全市16个学区(每学区两周)中心小学教学第一线,开展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体的教研活动,指导学区中心小学教师以听课、评课、备课、教学研讨为中心,以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合作交流的有效平台。

四、培训骨干教师是解决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对策

在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尽管我们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解决当前师训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就必须从研究我市整个中小学师资队伍状况入手,我认为应采取的积极对策是:

1.加强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修炼,不断加强敬业爱生的思想觉悟,强化自身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习身边优秀教师的师德事迹,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2.积极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多读书,不论是专业领域的书籍,还是社会百科的书籍,都要认真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量,奠定厚实的文化底蕴。通过自觉地读书、思考、实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培训活动,诸如集体备课、专题研究、观摩研讨、示范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3.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生活、学习培训的关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书,勤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平时,还要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因为身体好了,才有精力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