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5〕第12号)中第三条规定和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市局决定于12月30日前对区、县房地产管理机关未设立基层管理机构的农村地区,由区、县房地产管理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外来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外地来京人员出租房屋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
委托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依照《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全面加强对本地区出租房屋的管理工作;
二、建章建制,配备经过区、县房地局专业培训的专职管理人员;
三、负责本地区向外地来京人员租赁房屋的调查摸底工作;
四、负责受理和审查出租人申请房屋租赁的有关证件和证明材料,并对出租房屋进行现场勘察;
五、负责办理《房屋租赁合同》的登记备案手续;
篇2
一、在公共管理的教育体系中定位培养目标———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在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我国的公共管理教育由20世纪八十年代的行政管理教育转变而来,至20世纪九十年代末,即1997年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改革,第一次将公共管理作为“管理学”大类之下的一级学科,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之下包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二级学科。到2004年本科专业调整,加入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等成为十二个二级学科。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为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之下并列的本科二级学科[1]。中国目前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具有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发展水平较高的院校都不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设有公共管理专业、同时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以及承担国家及各省处级以上干部公共管理素质提高的培训任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研修班等七个研修班中招生对象除中青年后备干部公共管理精品课程研修班只强调政府中青年干部没有设置行政级别外,其他各班的招生对象都设置了正(个别可副)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级别身份要求[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一些培训班,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北京市第3期区县局级干部培训班等则对北京市区县领导干部、国家有关部委的干部及全国各相关系统内的省市级行业领导干部进行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与研讨[3];至于其他院校,如北大、复旦、北师大、南大等名牌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学院也承担着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素质的培训以及对国家政府机构公共管理职能改革、提高、建设的研究任务。目前国内具有MPA学位培养资格的高校有100所。2009年是中国设置MPA专业学位10周年,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招生广告说,全国100所MPA培养院校,2009年面向全国招生的培养目标是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公共管理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报考条件是:2006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20%[4]。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但培养政府人才的公共管理教育主要由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院系和各级党校承担,虽然MPA教育也为非政府机构培养高层次人才,但其报考招生名额不超过总名额的20%,其余名额均为政府公务员。国内公共管理教育现状应该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事业单位和非政府机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原因。在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革、政府与事业单位用人体制改革相对迟缓的现有进程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只能定位在为事业单位、为基层政府、为农村培养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与新公共管理能力的基层管理者与服务者。越是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意识越不强,专业化程度越不具备,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政策越不完善,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也越多越复杂,因此,在中国需要大量的专业化公共管理类人才去从事、去发现、去思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这类人才包括普通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村官”、社区管理人员等,人才的来源途径即是当前盛行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职位招考、“村官”招考。虽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村官”招考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并无特别优势可言,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懂得公共管理,更具备公共管理的意识、理论与责任,因此更应把“公考”“事考”和“村考”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学校更应该以此作为专业培养的重要方向。让学生以强烈的公共意识与责任感涉足中国社会的基层事务,以专业的精神与能力去观照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从切实的层面推动和促进中国改革事业的强健发展。因此,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名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培训任务除了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公共精神与现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务之外,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培训服务。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
二、在毕业生的就业窄环境中定位培养目标———非政府组织创业与服务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为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目标是为非政府组织(或说非营利性组织)培养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不但数量少,而且运营体制不健全:不是登记困难沦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强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由社会管理的目的;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不善而导致问题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却找不到经费支持,无以维持而处境维艰。可实际上社会却希望自己的事务由自己来管自己来做,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和实现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教育部十年前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04年的目录再调整中又增加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公共政策学等新专业,恰恰是国家政府职能改变、政事改革、政社改革意志与一贯决心在教育领域的一再体现与强调。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不仅仅是为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者与服务者,而是现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创立者,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者、制定者。目前,许多省市政府纷纷为应届或近几届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与资助,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非政府组织创业提供了适当的机遇与较好的环境。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注重夯实学生非政府组织创业、经营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尤其应当注重培养其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如何融资、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真正需要、创立适合和满足社会需要的新服务行业的水平与能力。
三、在非对口就业中定位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念与能力的现代公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之窄在目前已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本专业毕业生企业化就业已成必然之选。但作为专业的主办者、建设者、教学者,必须有明确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意识与责任,草创阶段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即使其毕业生不得不走上企业管理的岗位,我们也应当让他们带着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责任与能力从事企业管理的工作,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模式不同于公共管理,但是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却离不开国家的经济与管理政策,离不开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当肩负的公共关怀。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以公共管理的专业视野反馈经济政策甚至公共政策的得失,进而以现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促进经济政策或公共政策的改善与提升;以公共关怀的精神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进而以企业与企业人的身份、权利与义务来帮助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的处理、促进公共危机处理机制、公共问题解决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因此,企业人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将是本专业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公共理论体系的建构,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与陶冶,专业思维分析习惯的养成是专业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无论在哪个岗位即能以一个理性的现代公民的思维与心理来观照与分析社会的公共问题,促进社会公共精神的发展与社会公共文明的进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企业化就业人才的培养可注重设置公益性企业的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强的产业或企业管理类课程。如公益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管理、通讯管理、电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旅游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动漫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博物馆管理等相关专业相关课程。
四、在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中定位培养目标———具有公共精神的本地建设者
篇3
摘 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10几年来的一个新专业,主要是为公共事业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目前已经有不少高等院校开展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这些院校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本文简单地探讨这些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事业 事业管理 问题 建设
一、公共管理专业的概述
国外的公共事业管理建设发展得早,在改革开放后,国外的公共管理经验及方法传入我国,而这时我国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也逐渐建立起来,这就迫切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来管理这些公共事业机构,就是这样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始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发展成了一定规模,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逐渐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一个较为完整教育系统。从公共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公共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管理理论、技术及方法等各方面知识,并且能运用这些知识在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目前各高等院校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以及公共事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行政管理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起源不在我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因此各高等院校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不够深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小
由于目前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意识不强,不少高校会将公共事业管理与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管理专业混同,导致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虽然高校开办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是很多院校对此专业都是不够重视,报考的门槛比其他专业,对具体课程的设置也只是随意安排,没有专业性,师资的力量也很薄弱,似乎就是让学生混一个大学文凭。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很重要的,但一些高等院校在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时往往会被忽略掉。
(二)培养目标不明确
可能是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几年发展比较快,但是各个高等院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方向还是比较模糊的,专业方向的设置比较乱,而且很空乏,没有明确的目标。
(三)就业前景不乐观
很多学生往往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同于考公务员,认为毕业后考公务员或是考事业单位才是这个专业的出路,而公务员的考试就是万人过独木桥,虽然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培养管理人才,但是这些公共事业机构的需求没有那么大,而现在却有100多所高等院校开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生人数远远比公共事业机构需求的人数要多好几倍,致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严峻。
三、建设思路
针对前文所述的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如下:
(一)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师资力量
首先应该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开展核心课程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其次是核心课程要突出专业特色,而且是要结合市场实际。第三,要注重增加实践课程,学生平时上课学习理论基础知识,也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不要让理论与实践脱离开来。最后是开展一些选修课,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此外,还应增强教师队伍,可以外聘有公共事业管理实际经验的社会人士为学生们授课。
(二)明确培养方向
各个高等院校在开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自己院校的特色树立明确的培养方向,发挥本校的优势灵活把握培养方向。例如在医学院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发挥其医学的优势,培养医院管理方向的人才,师范类学校可以培养学校管理方向的人才。
(三)拓宽就业范围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严峻的情况下,不应该将就业的范围仅局限于考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或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几个领域,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可以到社区或农村,西部地区等管理部门就业,也可以到非政府机构,到企业的管理部门就业。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学校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四、结语
目前来说,各个行业都需要具备专门的管理知识,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来进行管理,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探讨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具有很大的意义,从错误中学习,逐步完善公共事I管理专业的建设,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适合的管理型综合性人才,为我国的公共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崔长勇.完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途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3-115.
篇4
关键词:城市管理;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21-02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对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素质需求都在不断提高。多年来,一些高校分别针围绕理学学士、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设置各自的课程培养体系,但因各院校背景不同,对于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的认知存在差异,课程体系尚未形成统一框架。就学生就业情况而言,专业培养方案与就业并未建立有效对接,招生与就业之间不平衡,使得专业建设面临迫切压力;从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而言,课程设置及各科目间的逻辑衔接关系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基于此现状,探讨城建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城建院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我校依托城市建设院校背景,于2013年建立了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初始目标定位为:面向我国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城建特色下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与思维,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城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我们进行了历时3年的实践尝试。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对专业认知不断深化。我们在认真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基于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前瞻性准则,结合国内外高校城市管理专业方向设置现状剖析,集体研讨并于2016年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掌握数字化管理技术,具有生态管理理念的,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数字化社区管理等工作,具有应用城市管理相关理论与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城市管理问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路径设计
课程的设置,必须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且课程体系设置应始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导论部分的课程、基础课程、方向选修课程之间配置合理,逻辑清晰。总体而言,城市管理专业基础课应横跨管理学和城市科学两大学科基础,且专业课则应突出综合性专业的特点。具体而言,课程设置包括导论性课、基础性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其中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则应突出城市管理综合性特点,从多个学科门类着手,设置涉及面广泛的专业选修课,侧重于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
1.理论课程的设置。①基础性课程设置。涵盖英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通识教育课程,此外,开设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高等数学、统计学原理、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等。②导论性课程设置。目前城市管理人才普遍欠缺城市科学的知识素养,这是国内对《城市发展导论》课程的重视不足引起的,结果导致学生对于城市发展的诸多基础性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体现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他们的视角狭窄,看待问题的深度有所欠缺,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城市管理的现实问题,并影响了其他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城市管理专业的建设,必须要补充《城市发展史》导论性课程,并确立起该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自然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城市科学类的课程。③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城市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肩负的是组织、领导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工作,他们必须能够灵活地运用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因地制宜地解决各类城市问题。因此《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公共行政法律基础》等公共管理类的课程,是其工作必备的核心基础知识。④专业选修课程设置。(1)专业必选类课程设置:①数字化城市管理方向课程设置。作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城市管理正在从粗放型、被动式管理方法向精细化、主动式管理方法过渡,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正向数字化、智慧化城市管理模式发展。3S技术以其实时性、准确性、便捷性、综合性等特点正日渐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物联网技术也正在改变着城市管理方式,使得数字化城市管理在向着其高级阶段――智慧化城市管理发展。在13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补充《GPS》、《GIS》、《RS》、《物联网技术基础》、《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对于培养城市管理专业学生适应现实工作起到关键作用。②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方向课程设置。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日益庞大,网络化运营的推进使得城市管理必须走向精细化、智能化,且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有路径。我校是国内具有传统特色的城建院校之一,具有城建类雄厚的教学资源,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于已有的教学优势,而是要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态势,在教材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教学力量研讨并突破《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新开课程的教学难题,切实培养出具有绿色基础设施管理能力的城市管理人才,提升所培养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同时达到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供需匹配。(2)专业任选类课程设置。在高年级开设《城市环境管理》、《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社会调查分析方法》、《城市社区管理》等选修课程,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和能力,自由选择学习的空间。
2.综合实践环节的设置。综合实践环节的设置,将政策仿真、社会调研、数字化城市管理有机融合:①公共政策仿真方面:以Seminar教学法训练学生的参与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批判能力,引导学生使用Anylogic软件仿真实验,认知系统主体行为机理,直观认识拟定公共政策所涵盖的不确定性,对于城市管理具体工作中实现公共决策理性化和科学化打下技能基础。②社会调研方面:城市管理中涵盖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社会调研方法及数据处理是城市管理人员必备的基础,训练学生选择适当的调研命题、方法,设计科学的调研表格,训练学生使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正确处理相关数据,并提供详实有据的调研报告。结合目前我校城市管理专业教师现承担的地F安全运营致灾因子分析及承灾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天津市建委立项),京津冀绿色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研究(天津市科委立项),天津市红桥区智慧社区建设路径研究(天津市房建厅立项)等多项课题,组织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问卷调查表,并到一线开展实际调查工作。③数字化城市管理方面:结合天津市红桥区2016年推动的智慧社区,组织学生调研,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根据自己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认知,选择调研主题、方法、并提交调研分析报告;第二,借助我校2017年建设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协同管理实验平台,以翻转课堂的崭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系统操作过程,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第三通过和社区管理中心协调,除支持学生开展数字化社区的调研实习外,给予学生观察和操作现有智慧社区管理系统的顶岗实习机会,对于所暴露出来的理论教学不足,返校后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对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建廷.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J].城市,2003,(1):3-11.
[2]王琦.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21(3):113-117.
[3]康维波,张文翠,宋明爽.城市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有效性研究[J].社科纵横,2015,(8):159-161.
[4]钱玉英,钱振明.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84-87.
[5]文正祥,徐建平.城市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363-366.
[6]徐建平,马春.从毕业生就业状况探讨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云南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33-35.
[7]李文静,俞慰刚,纪晓岚.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探索――2009年全国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纪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0-114.
篇5
关键词:城市社区 应急管能力 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086-02
近年来,城市中各种应急事件屡见不鲜,一方面是自然灾害猝不及防,一方面是群体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城市应急事件存在复杂性、多样性特征,由于大量突l事件源于基层或社区组织,对于一系列的预警、防范,相关政府部门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处理,以至于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处理成本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提升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意义
(一)强化应急准备针对性
提升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可促进社区对周围环境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开展科学有效分析,经由实施科学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应急培训、演习等活动,以强化城市社区应急预警防范能力。
(二)确保第一时间应急响应
提升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与突发事件可否及时有序处理存在密切联系。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政府组织的相关援救队伍到达事发地前,城市社区可先期开展应对工作,第一时间对各项信息开展采集、传递,及时组织事发地周边居民开展自救互救,实现对事态发展的有效控制,进而尽可能降低人身财产损失。
(三)促进重建措施高效实施
突发事件引发后,灾后重建是应急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由于灾后恢复工作牵涉诸多方面内容,再加上政府资金投入有限,倘若所有事宜均要政府一手操办,无疑会延缓重建计划进程。积极参与重建计划是城市社区的职责所在,以城市社区为单位开展物资援助、心理疏导,可迅速将应对政策落实到个人,促进重建措施高效实施,极大限度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3]
二、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设计
全面城市社区在时展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强化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科技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提高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应急管理有序开展,可以自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一)调整城市社区与政府的关系
众所周知,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处理中占据着核心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应急管理存在复杂性、时效性特征,使得政府还要扮演促进者、协调者的角色。如今我们一方面已经认识到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所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又顾及丧失对城市社区的控制力,使得对城市社区管理依旧保有一种矛盾心理。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能否有序进行,并不取决于政府权力的大小,或是政府指令的权威性,政府应当更新思路,依托新型管理技术手段,实现对社会力量的优化整合,这也是政府的最终责任和工作目的。
地方政府要建立科学的领导和合作关系,对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开展管理保护,为每一社会主体提供充足的参与空间。[4]面对不断发展转变的社会环境,政府务必要优化运行模式。鉴于此,我们应当明确认识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尤其是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首先,政府应当开展好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指导工作,为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指明发展方向,对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权力、义务予以充分明确,强化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推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其次,政府应赋予基层社区以权力和责任,引导城市社区开展自主创新。最后,积极引导城市社区参与突发事件预案的讨论和应对措施制定,进而提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实用性。
(二)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近年来,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在众多发达国家应急管理中得到广泛推广,而在我国则依旧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国传统应急管理系统注重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系统原则的延续性。新形势下,应急管理特征发生了极大转变,由此很大限度上提升了应急管理的难度。
作为一种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前提的机制,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在应急管理中可实现对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民间组织的优化整合,促进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功能得以有效凸显。在组织结构方面,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偏平化、弹性化的组织结构可取代以往官僚制组织机构中僵化式和机械式的层级模式;在权力构成方面,除去政府部门之外,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企事业单位均具有管理的权力及义务;在决策机制方面,依托集权、民主相互结合的手段,在社区应急规划、法规建立、政策制定等阶段,主张民主参与第一、强制第二,从而强化决策规划的科学可靠性。在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建立过程中,应当秉承公共危机治理理念,提高对资源、信息各方共享的重视度,积极吸引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社区居民,开展群防群治。
(三)城市社区参与城市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1)强化城市社区应急文化建设。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高低,受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应急管理文化、素质很大程度影响。应当加强对城市社区居民的危机教育,推行不同形式的危机教育。其中,政府可借助电视、报纸、互联网平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城市社区可定期组织应急知识宣传、座谈讨论活动。同时应当开展应急演习活动,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城市社区、街道办应积极组织该地区针对其易发的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演习活动,从而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2)强化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强化对城市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应当强化在卫生、消防、抗震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应加大补贴,从而减轻城市社区的经济负担。另外,对于城市社区应急设施的建设,不同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导当地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共同参与。
(四)强化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法制建设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同样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1)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有序开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制度环境。现阶段,我国即便已出台了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特定规范的突发事件防治法规及相关紧急预案,然而该项法律法规针对次生灾害的防治、灾害造成的连锁反应等相关工作未做针对性立法,同时各种应急预案在时效性、预见性等方面依旧存在极大的缺失。[5]基本法相关内容的制定、完善迫在眉睫。
(2)依托部T法的修订,推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每一主体相互间的协同效应。借助法律的形式促进突发事件下权责调适机制的有序运转,对每一组织乃至个人在应急管理中的权力、义务予以明确,实现对他们的有效监督、约束。
(五)强化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
单一主体力量极为有限,这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显得特别明显。因此,城市社区应当对自身蕴藏的资源开展优化整合,推进应急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统一协调,强化队伍建设,积极促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除去社区组织、上级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专业队伍以外,还应当强化社区居民、物业公司人员、辖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组成的非专业性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的协同管理、指挥,构建健全的培训教育制度,强化对应急管理队伍的基础知识、技能培训,开展实地演练,切实执行组织绩效评估,提高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城市社区应当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对人员进行妥善安排,保证优势功能的有效发挥。依据规范流程对志愿者进行招募、资格认证、培训考核等,提高城市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应急管理期间,对志愿者队伍给予指导、帮助,促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六)开展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与评估
科学完备的应急管理评估,可对全面应急管理过程有效性开展检测、反馈,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经验总结、提供发展依据,改善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促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应急管理全面环节开展的评估应当包括:突发事件引发前脆弱性及风险源评估与预警、突发事件引发时实时检测与快速评估、突发事件引发后损失与能力评估等内容。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是对城市社区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实时评估、事后评估,是从资源设置、应急设计等多个方面,对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全面阶段开展能力评估。经由能力评估,可获取针对应急组织自身、应急行动及项目水平的评估结论,进而为提高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有力依据。城市社区可自主或者邀请第三方组织对自身应急管理能力开展评估。首先,要对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主体、内容予以确定,然后,应用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建立科学完备的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结合评估模型,开展好模型数据分析,从而获取能力评估结论。城市社区应当提高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的重视,对应急管理每一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行科学的措施,积极促进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结语总而言之,城市社区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是社区居民生活、生产安全的重要前提,是城市社区安全、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公共事件频发且导致严重损失的一大原因是全社会安全意识不足,城市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缺失,城市社区安全基础差。因此,政府务必要不断钻研、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内涵,全面分析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特点与优势以及提升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意义,结合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积极促进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有效提升,推动城市社区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岳静.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理论建设,2013,13(6):96-98.
[2]高英.浅谈强化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探索――以成都市天府新区应急示范社区建设为例[J].商,2015,7(19):67.
篇6
农业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是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农业院校培养的法学人才对填补农村法治人才真空、提供农村发展外源型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业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着法学教育的通病,同时又面临基础不扎实、培养目标模糊等困境。本文将基于对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农业院校法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改革
一、农业院校法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及目标
中国法学教育在学历上由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构成,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一个以法学学士、硕士、博士为主,法学专科教育为辅的多层次高等法学教育体系逐渐成熟。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下,中国法律业蓬勃发展,各大高校为顺应时代潮流纷纷设立法学专业,农业本科院校也不例外。当今绝大多数农业本科院校均设立了法学专业,虽然体现了其全面办学、综合发展的宗旨,但农业院校多为综合性大学,且多以涉农专业为主,在法学专业方面难以像中国政法大学之类独立设置的政法院校般投入大量的资源,加之师资不足、办学经验浅薄、学院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难免会产生专业基础不扎实、培养目标模糊的问题。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如下四种:普通型法学人才、应用型法学人才、研究型大学人才和精英型法学人才。不同等级的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可实现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较于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的综合类、政法类高校,农业院校应扬长避短,依靠自己的学科优势,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农业院校优势学科基础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为新农村的建设服务。
二、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法学专业教学实践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等农业院校的法学专业,由于创办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实践教学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对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为了实现农业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具有农业院校优势学科基础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各高校近年来都在致力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目前,农业院校法学专业一般实践教学方法有:课堂模拟练习、真实案件、模拟法庭等,其中模拟法庭的应用较为广泛。这里以模拟法庭为例,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来揭示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模拟法庭是指精选典型案例,由学生扮演其中角色,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模拟法庭审判全过程。正如美国法律哲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所说“如果一个人只是一个法律的工匠,只知道审判程序之规程和精通实在法的专门规则,那么他的确不能成为第一流的法律工作者。”此教学方法的目的就在于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和司法程序的理解,增强对法条的运用和把握,熟悉法律文书制作,锻炼辩论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二)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1.实践课程课时偏少教育部依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原则将法学专业的课程划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三部分,其中专业课部分又分为核心课、必修课、选修课,以法理学等十四门核心课程为基础形成了中国法学教育统一的课程设置,而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却被排除在外。因此,实践性课程设置不合理和课时偏少的问题亟待解决。
2.实践教学主体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对实践教学之重要性认识不够的问题。很多学生只是把模拟法庭当成任务一样机械地去完成,根据准备好的剧本照本宣科,使得模拟法庭完全沦为走过场式的表演。另外,由于案件中角色特定化的原因,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角色,导致其他边缘角色的同学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得不到充分的锻炼。除此之外,部分老师也只是把模拟法庭当做教学成绩的证明和点缀,做指导时态度不够严谨认真、应付了事,最终使得模拟法庭形同虚设。
3.制度建设亟待加强由于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很多指导老师对模拟法庭的总结、反馈只是象征性的加以分析与评价,不能真正起到查漏补缺、逐步完善的作用。而且在案卷归档、设备保管、场地使用等各环节都缺乏规范的管理,有必要尽快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规整。
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的“厚基础”是指应扩大基础课教学内涵,实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完美结合,以及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本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的“宽口径”就是力求按大一学科设置学科基础课,力求课程门类多种多样,拓宽教育者的专业知识面。具体到法学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上,“厚基础、宽口径”就是应当重视十四门专业核心课程,因为专业核心课程是面向2l世纪、适应经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实际需要而精心设计的,是法科学生应当系统学习和掌握的基本专业理论和知识,是本科法学人才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基本保障,是各高校本科法学教育的最低要求。然而,根据各农业院校网站披露的资料,一些农业院校法学专业仅将三大国际法课程列为选修课,有的院校甚至将全部核心课程列为选修课。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直接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具备法律人独立人格等问题,与法学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相背离,也不利于学生独立从业。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改革
1.科学安排课程设置课程的设置应当符合认识的规律,即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取真知。当前各农业院校在课程安排上存在着诸多误区,如先理论法学后应用法学,先公法后私法等主张。在此错误认识的指导下,很多高校在大一就设置了法理学、法制史等史论性课程,而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实用性法律却在大二才设立。如此,学生在没有法律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就去学习法律思维,导致入门难、易失去对专业的学习兴趣等问题。实际上,民、刑法和诉讼法作为一切法律的基础理论,其理念和方法处处都彰显着法理,而法理则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应用型法律的学习和运用。因此,学校应当将民、刑法和诉讼法等应用性法律课程的设置提前,将法理学、法制史等史论性课程设置在大二,让学生在对法律条文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法律思维,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实际法律运作和具体法律现象的兴趣,更为老师们实践课程的安排提供了便利。
2.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所谓法律职业技能,就是指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运用运用所掌握的必要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进行法律实践操作的能力,包括法律解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与技术、证据运用技术、法律文书制作技能等等。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应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从事法律实践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应当加强课堂技能训练,增设专门的法律事务性课程,如社区法律咨询、模拟法庭、专题辩论等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成为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合格法学人才。
3.增设专业实践性课程法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学科,而现今法学教育界的通病就是重理论、轻实践,为了弥补“实践”的短板,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都设置了如上文提到过的模拟法庭、毕业实习等实践性课程,但都流于表面,收效甚微。因此,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增设刻不容缓,如备受英美法系推崇的案例分析和诊所式法律教育。案例分析即通过给出一定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依据一定法律知识自主地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能锻炼其综合分析、知识运用方面的能力。诊所式法律教育其特点在于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运用,其运行通常以真实案例为课堂教材,有课堂教学和案件两部分组成。课堂教学是在老师的辅导下,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提问和反馈进行。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案件获得事实和法律上的认识与判断,除培养其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还能很好地提升法学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其职业道德意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案件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深入社会去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法律咨询并负责案件的全过程。此方式虽然带给学生极大的压力,但也能最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司法实践经验。这几种实践性课程不仅弥补了现有课程的不足,还能以其趣味性和灵活性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仅靠一支笔、一张嘴,满堂灌、一言堂的填鸭式理论教学形式,上课只管讲而不理会学生有没有在听、听不听得懂;有的教师讲课时完全按着自己的想法来,课本形同虚设,使得学生在上课时常常不知所以,一步落后则步步落后,难以跟上老师的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内容死板、重灌输轻启发、重书本轻实践,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农业院校的法学专业教学也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因此应当多多增加课堂互动,例如本课中由学生选定课题再做汇报的方式,这样可以引导大家积极思考,集众之所长拓宽对同一热点问题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分小组学习的方式,在一开始就分好固定的小组,安排一些实践性质的任务,如送法下乡:若干队员分为一队,各个小队在一个村子里进行活动,宣传的方式可以采用讲座、宣讲、串户等方式。在向农民宣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尽己所能对农村中的弱者提供法律援助,从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积累了实践经验,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还有“送法进社区”、“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等方式。
[参考文献]
[1]毛牧然.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与强化措施[J].沈阳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67-69.
[2]王建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反思与深化路径[J].行政与法,2014(4):42-46.
[3]江虹.农业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特色办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2):33-36.
[4]蔡梅蛾,陈运雄.农林院校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2):73.
篇7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岗位需求;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31-03
本文从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和多数院校的专业办学实践入手,进一步分析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期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年来相关的教育文件及研究论文,并收集和参考了20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及专业建设方面的有关资料。
1.2调查法通过访谈法对20家社会用人单位(包括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中心、体育产业开发公司、群众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大型企业等部门)的领导或负责人进行调查,并对本专业毕业生、实习生200余人进行问卷或访谈调查,了解当前大众健身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岗位工作对本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1.3逻辑分析法对当前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现状并结合社会需求调查等情况进行推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
2.1.1社会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随着体育市场的逐渐完善、人民群众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健身指导人员(尤其是私人教练、各热门健身项目的授课教练等)以及健身市场的开发与经营管理人员等都将带来极大的社会需求。据调查显示,目前的从业人员中多数人员由于缺少必要的专业学习或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相对缺乏,特别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开具健身运动处方并进行运动营养、保健等科学指导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此外,在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差。由于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或不足,势必影响了体育健身服务质量与市场的开发。
2.1.2职工体育的广泛开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新的领域据调查显示,不少知名企业不仅投资建造了体育场馆和组织各类员工体育活动,而且定期为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充分认识到了员工拥有健康的身体不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此外,当代体育文化的重要魅力之一还体现在其精神文化,即弘扬人文精神,通过“更高、更快、更强”的拼搏精神有助于培养一流的员工队伍,从而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调查显示,目前各相关企业尚缺乏开展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人才和科学健身指导人才。随着企业对体育文化的重视和职工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必将成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的新领域。
2.1.3社区体育的开发与发展呼唤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各类居民健身活动站(指导站)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参与活动的人员以老年人群为主,大批的退休职工(包括下岗人员)拥入社区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此外,双休日、寒暑假等节假日期间各类人群对体育健身均有较强烈的需求。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与发展中对于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的投入逐渐加大,特别是随着大众体育消费观念的提高和对体育健身的强烈需求,社区建设中经营性的运动场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商业体育俱乐部健身的人群占体育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调查显示,当前社区健身场馆的经营中专业管理人员及健身指导人员相对缺乏。随着国家对社区体育的高度重视和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开发与完善,必将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2.2社会需求岗位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通过对社会需求岗位相关负责人的访谈调查以及本专业毕业生、实习生的岗位工作实践,我们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如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的需要。
2.2.1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应较好地掌握各项健身技能及其专项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运动人体科学和人文社科等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用较系统和扎实的业务知识为会员做高质量的健身指导;掌握一定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及大众体育的组织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适应健身俱乐部及大型综合健身场馆的会藉部、市场部等相关岗位工作需要,并适应社区体育、职工体育的深入开展对本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2.2.2具有较高的健身指导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好地传授健身运动技能,并能运用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为会员提供健康诊断与科学健身指导(包括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运动营养与保健等方面的指导)。为了适应健身教练岗位工作的要求,还应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如“国家级健身指导员”、“体适能教练”和由红十字会认定的“心肺复苏急救”(CPR)等职业资格证书。
2.2.3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并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言谈举止,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业务功底做好健身服务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
2.3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思路
2.3.1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学科基础与基本要求在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规范中已明确规定了社会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是“体育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1]。作为由三大主干学科相交叉而形成的体育学专业,有着与众不同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特色,不仅与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应用社会科学的联系极为密切,而且涉及了体育学二级学科诸多领域的知识,如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从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分析,应系统学习和了解体育社会科学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社区体育与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及推广等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适应大众体育、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分析,应系统学习和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胜任体质监测、健康评估、制定健身运动处方与健身效果评价,并能提供体育保健和为特殊人群提供健身指导等。从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分析,应具备指导大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掌握常用的体育健身方法与技能,熟悉常用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具备较高的指导水平。此外,随着体育休闲产业的兴起,了解并掌握体育休闲理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理论,以及户外运动相关的技能与指导能力等,都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2.3.2当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从多数院校课程设置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基本上围绕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的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并根据各地区特点和学校办学优势设置相关类别的课程[2]。总体而言,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也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1) 课程门类较多,但主导方向模糊,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不够突出。2) 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相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学校教学场馆、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尚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学生对相关的岗位工作显得力不从心[3-4]。3) 知识覆盖面不够广,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相对缺乏。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使学生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
2.3.3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和思考:
2.3.3.1面向市场,适应需求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因此,我们要把人才培养的视野投向社会、投向市场,在服务于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要以现阶段我国体育休闲与健身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并加以改革创新。
2.3.3.2按有关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设置课程,突出主干作为支撑社会体育专业的三大主干学科,都有体现其学科特点和要求的相关课程或课程群,专业主干课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的专业课程,能授予学生最核心、最基本和最精华的知识。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按照教育部有关专业规范的要求,突出主干课程,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校自身优势与办学特色开设专业特色课程。
2.3.3.3横向拓宽、纵向加深专业领域,培养宽厚的专业素质在加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以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纵向加深,并通过跨专业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和适应能力。有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学生的后劲才大,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岗位和职业不断变化的需要。
2.3.3.4与社会需求接轨,突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实践教学环节引入教学过程是适应形势发展、改革教学模式的必由之路[5]。除必须参加的专业实践、实习外,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应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使实践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4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构想
2.3.4.1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社会需求岗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课程设置应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1) 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人文素养和现代科学知识等基础素质为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及人文社科类等课程。一般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出现,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多为限选课。
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主要包括构成体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类课程,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以及体育教育科学类等课程。一般多以必修课形式出现。
2) 专业课:按照教育部有关专业规范设置专业主干课(或核心课),授予学生本专业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以必修课形式出现。主要包括:①专业理论类:大众体育与休闲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课、指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课等;②专业技能类:围绕当前市场需求量较大、大众参与度较高的健身项目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健美操、健美运动、游泳与救护、网球、羽毛球、篮球和太极拳等,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的健身技能,另一方面也为其后的专项提高奠定基础;③专项提高课:紧密结合岗位需求和学生个人特点选择1-2个(或主、副项)技能项目加以提高,形成本人的专长。
3) 选修课:包括专业方向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 专业方向限选课:为使学生在专业的纵向上加深或横向拓宽而设置的专业性较强的选修课。可以设置为课程模块,也可根据各院校优势、特色与传统而设置专业方向。如体育休闲与健身指导、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旅游(或户外运动)、健身俱乐部私教、高尔夫运动与管理、社区体育或职工体育等方向。此外,还应随着市场变化开设新兴健身项目的选修课,如水中健身、瑜伽、壁球等课程。
任意选修课:其课程特点应突出地表现为跨学科、跨专业以及边缘交叉或综合课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领域和就业的适应面。
4) 实践课: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应使课堂教学与技能培养和专业实习紧密结合,在教学计划的每一门课中都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并使相当比例的课程学习放在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如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处方、器械健身、新兴健身项目介绍等课程。
此外,为了更好地与就业接轨,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为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必要的基础,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专业教育和学习的基础上,努力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必要的基础。
2.3.4.2课程设置与改革的特点1) 高度的适应性、统一性与多样性。课程体系符合教育部的有关专业规范,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适应了社会发展与岗位工作的需求。既按有关规范设置了本专业共同的核心课程,又可发挥各院校的办学优势,开设特色专业方向与相应课程。以避免出现某些学校偏离专业规范而随意设置课程的现象。
2) 主干课程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在专业课程筛选中,尤其注重增加休闲健身类、减少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以避免与体育学其他专业(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的课程相雷同,突出专业特色。如体育休闲理论与实践课;指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课;当前大众参与度较高、社会需求较大的健身技能类课程。
3) 夯实基础,突出技能。将基础课提到应有的高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大基础性课程的覆盖面,改变高校体育专业以往课程设置中基础知识薄弱(如人文社科课程比重不足)的现状;并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如开设专项技能提高课),使其成为学生步入社会的敲门砖。
4)加大选修课比重,拓宽专业知识领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专业限选课仍是学生应掌握的内容,但面向不同的领域,不仅有利于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与特色,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
5)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才市场接轨,与岗位需求衔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和岗位工作的结合,使课程设置与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6)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自身办学困难,增强办学活力。通过与健身俱乐部等单位联办教学实践基地等形式,解决高校自身场地、设备不足等困难,如新兴健身项目介绍等课程,可利用教学实践基地授课。实践证明,这一途径是完全可行的。
3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健身需求的不断增多,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目前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有所脱节。只要以市场为导向,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合理设置课程并加以改革创新,定能在服务于社会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1998.
[2] 赵顺来,刘颖,徐大林等.适应社会,办好社会体育专业,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18-19.
[3] 冯晓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3(2):72-73.
篇8
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本科生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并不要求他们具有很强的数理分析能力,而更需要他们利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扩招使学生的就业压力空前的大,要求学校的办学方向和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主。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和社会调查的日趋成熟,很多用人单位也非常看重应聘者对统计分析和统计软件的掌握程度。
笔者长期担任《社会统计学》教学,发现大部分学生为文科生,数学基础差,课程负担重,如何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尤其是走出校园参加工作后学以致用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当前社会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一本高质量的《社会统计学》教材,既需要像数理统计一样,讲清讲透基础统计学原理和知识,又要明晰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阐释清楚与其他应用统计学的区别。而当前的《社会统计学》主流教材,都存在侧重于其中一方,能够做到两方面兼顾得很好的教材几乎没有。如目前高校使用量较大的教材有卢淑华的《社会统计学》,偏重于数理统计的理论推导,蒋萍的《社会统计学》尽管对研究对象有清晰的定位,但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目前的统计学教学中一般采用理论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主要依托教材,对与统计学相关理论和方法逐一进行介绍,对涉及到的公式和定理进行推导。因此,当前社会统计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尽快编撰一本如何将统计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社会问题研究或者实践中去的优秀教材。
(二)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不少院校的社会统计学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两块,一是外聘数理统计学的教师教授《社会统计学》课程,这些老师上课更多的偏重理论讲解和推导,让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基础统计学知识。由于他们对社会学、社会工作等文科专业不熟悉,课堂讲解中不能结合专业领域内的社会调查和案例来分析讲解。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压力大,觉得枯燥无味,在面对社会现象时不知道怎么利用所学统计学知识分析和阐释社会现象。二是社会学专业背景老师讲授《社会统计学》,这些老师由于没有系统接受过数理统计学的训练,对于统计学的数理部分往往一知半解或者干脆略过,教学中更多的偏重例题分析和软件的使用。
(三)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社会统计学的学生多为文科生,在进入大学前,就是因为对数学等学科的害怕才选择报考文科专业。而统计学需要一定的概率论和微积分等数学基础,所以学生一看到社会统计学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就头疼,认为自己很难学好,产生先入为主的畏难心理,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信心不足,缺乏动力,提不起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在遇到困难时主动放弃统计学的学习。学生认识不到社会统计学与其它应用统计学相比,有其自身特点:研究对象为人类行为、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所需具备的数理知识要求相对较低,更侧重于对统计结果的理解和解释;社会统计中收集到的资料,往往很多是低层次的变量,如定类、定序变量。因此,定类、定序变量统计分析在社会统计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讨论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列联表、列联强度,相关关系的测量是学习的重点。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统计学》教学改进措施
(一)统计思维改进法
1、统计无用论向统计实用论的转变
社会统计学作为一门定量分析工具,是社会科学科学性的实现工具,尤其是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加强和规范化,近些年高级统计学的发展,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好统计学对于本科生考研或者将来从事学术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尤其是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专业的考研,社会统计学是必考科目,也是导师特别看重的学生必备能力之一。二是社会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现在很多企业、调查公司等在招聘的时候非常看重应聘者统计学的知识和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EXCEL、SPSS、STATA、SAS等统计分析软件,可以极大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筹码。
2、教学过程中的定量思维与定性思维的结合
社会统计学作为定量分析工具,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所以统计学中有大量的公式和推导过程。作为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在讲清楚原理和推导过程的同时,需要根据文科学生的特点,用定性的话语和思维解释清楚来龙去脉。
例如对于标准分的理解,卢淑华是这样解释的:“标准分Z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均值为基点,以标准差σ为量度单位,计算x取值距离标准差的距离,以便进行不同的μ和σ之间进行比较。”不同的变量一般有不同的均值和标准差,统计上,不同的均值和标准差是不能互相比较的。例如甲乙两名学生在两个不同的班级考了同一门《社会统计学》课程,他们的成绩如下:甲同学考了80分,乙同学考了90分。已知甲班《社会统计学》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10分;乙班《社会统计学》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20分。请问甲乙同学在本班中谁的成绩更好?通过标准分计算,两者的标准分都是1,说明两名同学在班级的成绩排名是一样的。经过定性的案例分析讲解,学生就能明白为什么曾经一度在高考中引入标准分的原因了,以使不同考区的学生以相对公平的分数被录取。
3、数理思维向理解思维的转变
实质上,学习统计学的过程,就是学习统计思维的过程,而不只是公式的简单套用和通常的数字计算。统计学有严格的前提假设和适用变量层次,是一门量化分析工具,我们在实际运用中,不能为了分析或者所谓的科学性而滥用统计方法,用统计数字代替科学推理,犯了社会学家邓肯(Duncan)所说的统计至上主义(statisticism)。统计数字会撒谎,正如桑普拉斯所说:“统计未必能够揭示真实,有时候还可能成为假象的帮凶。”因此对于统计学的学习,除了养成良好的统计思维外,还需要我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规范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对统计方法的甄别使用和统计结果的合理解释。社会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更看重的是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科学的分析和解释社会中的现象。正如我们学会游泳前不一定要了解动力学的知识,会使用计算机不一定要先懂得编程一样,理解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结果比知道计算机如何计算重要得多。
例如学生对于假设检验的原理很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假设检验的思路。在航天火箭发射前,没有任何人能够事先证明火箭发射是安全的,人们最多只能说,用现有手段没有发现问题。但是,只要发现一个影响安全发射的问题,那就不能发射。这说明,企图肯定什么事情很难,而否定却要相对容易得多。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都是在否定中发展的,这也是假设检验背后的哲学。假定原假设火箭发射是安全的,即使通过研究假设也无法否定原假设,也不能说明原假设是正确的,就像用一两个仪器没有发现火箭有问题还远不能证明火箭是安全的,但是只要在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出现了小概率事件,我们就认为原假设不成立,那么航天火箭就不能发射。
(二)统计应用推动法
1、开展课外调查活动
引入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为流程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来开展课外调研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和确定实践课题,成立以6―7人为一组的若干个项目小组,并选出各组组长。当然,研究课题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如大学生校园恋爱观的调查、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学习时间调查、学习成绩调查、课余活动、生活习惯、自媒体使用情况调查;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热门现象,如独生子女价值观、二孩生育行为、观念,贫困人口认定与帮扶等调查。让学生通过利用所学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科学选题、做好研究设计、设计问卷、选择合适的抽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利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来学习和使用统计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实训基地、实习经费的限制所带来的不便,而且这种调查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入手,易于激发其兴趣,并且有助于加深对统计学原理的理解,明白统计学就在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使用统计软件法
有针对性的将Excel、SPSS、STATA,SAS等统计应用软件作为社会统计学课程的实训内容。在课堂讲授时,可以教会学生使用Excel函数、Excel图表与图形以及Excel数据透视表来处理常用的统计数据。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在计算机房上课或者安排一定量的学时让学生在计算机房上机操作SPSS等软件,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软件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
3、加强社会统计学的实习实践
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市场调研公司、市场咨询公司、专业的调查机构、相关企业建立协作和参与机制。让学生学会如何开展调查、如何获取资料、如果统计分析资料,所获取的统计分析数据是如何指导工厂、企业等单位的生产运作的。例如:学生通过参与公司的市场调查,了解公司的产品是如何定位顾客、细分市场的;参观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日常统计和上报统计报表,了解政府统计是如何进行的;学生参与各社区或者街道的贫困人口统计、人口普查等调查。
(三)统计课程革新法
1、建立完善的社会研究课程体系
社会研究课程体系是指教授学生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与创新性研究的一系列课程。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SPSS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尽管目前各高校都开设了这几门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分学期开设,由不同的老师授课,导致有些内容重复,例如抽样调查,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中都会涉及,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例如“社会统计学”、“SPSS统计软件应用”分别在不同学期开设。建议高校开设课程进行改革,由固定的老师来讲授社会统计研究课程体系,将“社会统计学”、“SPSS统计软件应用”整合为一门课程,并合理设置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课时。
2、建立社会统计学案例库,试题库
可以从各类教材和国外统计学中收集案例和试题,建立案例库和试题库,国外的教材在深入浅出的讲解统计学知识上做得很好,例如布莱洛克的《社会统计学》,萨尔金德的《爱上统计学》。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可以更好的使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了解统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教学的成效,增强学生的统计运用能力。
篇9
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资源的全球性流通与配置,其中文化产业的输出与输入也在加快。在这种紧促的经济背景下,农民也在试图紧追思想、文化潮流,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各种价值取向中涤荡。另外,当今的乡村社会的力量主体是六七十年代的人,这部分农民也曾经历过文化动荡和八十年代的,他们或多或少的受过教育,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而80后90后正成长起来,这两代农民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民。他们至少接受过义务教育,绝大部分都接受过中职中专或高中教育,很大一部分不会干农活,绝大部分在江浙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工厂或其他服务行业打工。部分专家把这一批人称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农业,他们又是新生代农民,只会利用大型机械种地的农民。也正是这一代人,他们用于吸收新思想新文化,积极努力地改造自己,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趋向城市青年。
河南H县地处华北平原,土地相对肥沃,人口众多,是豫北优质小麦的重要产粮大县。如果河南省是中国在世界的缩影,H县就是河南在我国的缩影。本次调查采用偶遇调查方式,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0份,有效样本156份。图1所示已经清晰的看出农村和城市的网络使用情况,截止到2011年6月,中国的网民达到了4.85亿,虽然增长规模很大,其实农村网民的增长是在放缓的。刘冰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农村的低门槛的上网的人,都已经开始上网了,而剩下来对他们来讲是门槛过高的。有一些是接触不上网络,第二是不会上网。接触不上网络是因为地区比较偏僻。不会上网是因为低学历或者是对互联网的了解较少。农村网民的体现肯定是年轻化、学历低,我们发现农村网民有很多是长期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做流动的人口撑起来了农村网民的架子,还有一些是在校学生。
图2中,样本显示该地90.0%以上的农民接触过网络,并且手机是他们上网最主要的媒介工具,自家电脑也占相当的比例。据村民反映手机上网最为方便、实惠,不过年轻人结婚基本都会购置电脑,所以家用电脑数量也在逐渐上升。由于农村网络设施不完善,通信公司垄断经营等问题,互联网费用比城市高出约20.1%,电脑数量增多的同时,互联网用户并没有保持同步的增长率。据调样本查分析初中以上学历的人数基本占到96.7%,其中18-37岁之间的高职高中学历的农民占到33.3%。不可否认,样本数量有点小,这是因为在进行问卷调查时,18-37岁之间人比较热情,积极配合,所以有效问卷中以这一群体为主。而年纪稍长些的农民则反应比较冷淡,不愿意配合,忌讳对陌生人谈论他们自己的政治意见,所以成功率低。
至于农村网民上网浏览信息类别,时政法治类新闻和娱乐类信息各占半边天。据他们口述,用电脑上网的时候基本是娱乐,网络游戏和八卦新闻等,由于手机网络流量小、内存不足等原因以手机上网为主的农村网民主要浏览时政法制类新闻,当然手机QQ是手机用户重要的娱乐工具。这也侧面反映,互联网和手机网络已经深入农民的生活,并且影响着他们的思想价值。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农村劳动主力的中青年文化素质越来越高,而图3则表示农民的网络行为不仅仅是娱乐,他们也关心国家政策国家事务。越来越多的农民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自我意识觉醒,并且他们发现代议制代表不了他们的利益和心声,所以他们正在寻找通往中央决策层的利益表达渠道。上访就是他们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之一,但这条道路困难多多。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条畅通无阻高速公路,可惜的是大部分农民暂时还没找到入口。从图4中的数据,我们调查问卷中46.7%的农民都有过想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的想法,但无奈的是他们不懂得怎么进入网络空间中言论表达的社区或者给热点问题跟帖。
对农村互联网建设及社会管理的政策建议
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信息传输设施布局不均
十年前,个人电脑还算奢侈品,网络费用也相当高昂,中国使用互联网的主体主要还是大企业和国家重要机关和研究机构。目前,我国网民数量随位居第一,并且还在快速增加,但是农村网民增长还是比较缓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农村网民跟城镇网民差距都很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网络设施少,覆盖不全,买的了电脑交不起网费或者干脆就没有传输设备。
2.对下乡电脑、智能手机给予补贴,增加农民的购买力
根据CNNIC统计报告,农村网民使用台式机作为上网终端的比例下滑至68.0%,幅度下滑,而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增长近20个百分点,使用率达67.3%,这一数字甚至高于城镇居民用手机上网的使用率(57.5%)。但是普通手机内存小,网络流量传输小,网页转换慢,远不如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上网性能好。农民有普遍收入低,经济能力有限,电脑和智能机又比较昂贵,限制了农村网民数量的增长。所以政府应该给予商家优惠政策并监督其质量,促使高端的电脑和品牌智能机下乡,而不是把城市淘汰品转移给农民,既能扩大内需,又可以快速提高农民的信息接受能力提高其知识素质。
3.学校教育与政府组织培训相结合
列宁曾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就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同样对于网络这个新事物,我们也需要对农民进行教育。政府不应惧怕农民掌握这一信息获取与传播工具以后难以管理,就像不能害怕人民识字而进行“焚书坑儒”一样。中国有将近8亿农民,若这个巨大的群体都是网盲,估计未来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难免萎靡不振。所以,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组织培训,也应该是乡镇干部管理乡村社会的一大职能。主动教育引导农民文明上网,可以有效地预防网络暴力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比事后强制性的控制省力节时。针对目前我国网络用户低龄化的特点,应让有关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教育走进课堂,成为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农村教育决定中国未来,乡村学校在我国全民素质教育中担有重要作用。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推动农村农民知识素质的提升,但学校不仅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也应该教给他们自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学校应该在学校就把使用电脑及互联网的基本知识以及网络道德一并传给学生,做到从源头做好网络教育,规范引导网民遵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拒绝网络垃圾信息的接受和传播。同时,学校也可承接对农民的培训的部分任务。相对其他组织来讲,学校有一定的教学设施,也有师资,便于集中对农民进行电脑及网络知识的教育。除此,还可发挥其他组织力量如:志愿者协会、社区兴趣小组及大学生村官等。
4.建立乡镇政府网站
乡镇是我国政府最基层的管理单位,我国有34000多个乡镇,涉及全国7亿多农村居民。电子政务在乡镇一级政府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提升基层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是政府门户网站的三大基本功能。乡镇政府网站直接承载的是有关“三农”的信息和各种资源,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科技、市场、就业等方面的服务,不仅使农业资源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作用下得到有效的配置,还扩大了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范围。但就目前全国政府网站建设情况来看,县级以上政府网站开通率达到95.0%以上,而河南农村地区乡镇政府网站开通率仅11.7%。所以政府应当关注并加强乡镇一级网站的建设,并把其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
5.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农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乡镇网站要提供面向“三农”的网络信息服务,核心内容是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除此,还应加强本地文化建设,增强软实力。文化是政治经济等方面和谐发展的纽带,对于日益分散务工的农村人员,乡土文化是他们心中的根基。所以,基层政府不见要把外面的技术、文化等信息传入农村,更要利用网络这一工具把乡村文化传播出去,增强当地人民的自豪感,用文化促发展,用文化促和谐。
结语
篇10
[关键词]危机沟通 视频角色扮演 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黄蕾(1979- ),女,河北深县人,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物业管理、角色扮演教学法;李映辉(1964- ),男,湖南桃江人,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物业管理、旅游管理。(湖南 长沙 410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提升物业管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3]223号)和201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下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南为例”(项目编号:XJK011QGD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47-02
如何让管理类专业学生切实地体会到危机沟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是教学的难点。角色扮演是国际广泛使用的教学活动,在模拟社会情境、增加学习者个体体验和情感启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运用视频角色扮演教学法(Video Role Playing)设计了危机沟通的动态课堂教学方案,探讨如何教导学生通过演绎和拍摄视频活动进行学习,同时,本文以长沙学院物业管理专业2010年级、2011年级学生为例,详细地阐释基于视频角色扮演的危机沟通教学流程与控制难点。
一、管理类专业危机沟通教学困境
危机沟通能力是管理类学生的必备技能,但是,危机沟通需要面对多元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常常面临信息不确定的局面。具体而言,危机沟通教学的难点在于,一是让学生理解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即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信息不完全状态下进行沟通决策。二是大部分危机沟通都面临着多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即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三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结合事态发展和演变,在较短时间内权衡利弊并决策。多种教学方法都已应用于危机沟通的教学过程,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大多侧重于知识学习,缺少从社会价值观和决策者个人心理体验的教育,难以让学生深刻体会社会环境复杂性和决策目标的多元性,其结果就是学生往往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沟通流程,但遇到具体问题时却难以及时作出合适的沟通决策并且通过合适的媒体传播出去。
二、视频角色扮演及在危机沟通教学中的意义
21世纪50年代,角色扮演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方法,后来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个真实的、涉及价值争论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出现的矛盾进行分析。让他们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解决各种价值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养成良好社会行为的教学过程。①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意义在于“把一个情境再现或者戏剧化,并且展现不同的角色在那样的情境中是怎样做出反应的”。②近年来,该教学方法逐渐与戏剧、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融合,呈现出动态性、娱乐性和多人参与的创新模式。其中,基于视频角色扮演是较为突出的一种方式。视频教学以其跨时空性、情景再现、灵活截取等优势,促进了教研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研究的效果。③以往,我们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教师或名师录制的视频、电视纪录片等,缺乏学生的参与。视频角色扮演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表演模式,鼓励学生课下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并录制视频,再通过课堂讨论和点评完成学习。以视频为载体的角色扮演有效地化解了角色扮演活动中存在的耗时、仅限少部分同学表演的难题。此外,对于缓解学生的“舞台心理恐惧”也具有积极的作用。④因此,采用此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危机沟通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基于视频角色扮演的危机沟通教学设计与过程控制
危机沟通教学包含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展开和教学点评四个环节(具体教学流程如148页图所示),视频的引入减少了课堂演绎和准备的时间。为了详细地阐释相关问题,我们以长沙学院物业管理专业2010年级、2011年级的专业课程教学为例进行分析与说明。物业管理是房地产行业的末端服务业,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管理活动中又与水、电、燃气、有线电视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产生联系,因此,企业与业主等利益相关者群体一旦发生纠纷,就容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引来各方关注,危机沟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1.教学设计环节。危机沟通教学设计蕴含三个环节:(1)角色扮演规则设计。学生大多都是第一次接触视频角色扮演教学,因此,有必要编制详细的角色扮演规则说明,告知学生视频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强调学生必须基于“社会角色”进行表演,鼓励学生讨论不同社会角色的差异。(2)危机沟通问题选择与相关资料完善。以往的教学实践显示,合适的危机沟通问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学生具备相关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前期的知识储备进行危机沟通;二是教师能够获得足够的背景资料,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社会角色”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提供一系列的资料清单,告知学生从何种途径获取相关准备资料;三是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拓展空间,即危机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常见且有多种处理方案,聘请行业专业人士作为咨询顾问参与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问题的社会现实感,弥补教师职业经验不足的缺陷。(3)教学流程设计。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顺序,即如何安排教学活动的逐步展开,便于教学顺利开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分别将2010年级、2011年级合计124名学生分为16个组(两个年级不同时上课),为每组学生提供了详细的视频角色扮演说明书。假设了以下危机背景:因为收不到足够的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暂停了小区某些业主的水和电,业主非常生气并且将汽车停在小区门口导致主要出入口堵塞已经长达6个小时,该事件引来媒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注。请每组学生决策如何处理危机并与媒体沟通。
2.教学准备环节。此阶段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视频角色扮演教学规则、危机沟通的实际问题,并尽可能地提供资料相关背景清单。其关键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尝试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在“业主堵门”危机事件中,我们要求每组组员分别扮演6个角色,包括物业公司客服人员、小区项目主任、媒体记者、业主、物业管理协会协调员、社区工作人员等。一般情况下,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物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危机处理的基本知识,视频角色扮演被作为课后作业要求给学生在2周内完成,为了增强学生对行业的了解,我们还会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名已经毕业2~3年的优秀毕业生的联系方式,鼓励学生向校友请教。
3.教学展开环节。教学开展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分为视频录制和课上讨论两部分。在视频录制部分,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自行组织分配角色、编写剧本、录制表演视频。课上讨论部分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现场播放由学生组织拍摄的视频,并且根据需要暂停、引导学生群体讨论并发言,论证视频中的危机沟通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当学生对他组视频表演有不同看法时,可以请该组导演和角色扮演者予以解答。例如,A小组的解决方案是由物业客服部主管劝说业主,作为观众的C组学生认为,事情已经引来媒体报道,应该要求项目主任出面并积极向媒体公布具体情况。A组导演解释说,“不排除该记者是由业主找来的可能性,肯定无法公正地报道,没必要由项目主任出面。”A组学生则认为,“处理顾客投诉是客服部主管的职责,如果客服部主管做不好工作,再由项目主任出面更合适,一开始就让项目主任出面,企业后面就没退路了。”此时,教师需要关注课堂变化,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进而反问:“假设媒体记真是业主找来的,物业公司该怎样保护自身权益?如果不是,物业公司应该由谁出面接待媒体?怎样判断记者身份的真假和立场取向?是否还有必要引入社区和派出所介入等?已经堵门口长达6个小时,如果事件条件变为1个小时,危机沟通的对策是否有转变。”总之,变换不同的事件发生条件有利于鼓励学生在复杂多元化的环境下进行思考。
4.教学点评环节。教学点评环节的主体是教师或邀请的专业人士,对学生在讨论中的偏差较大和分歧较大的内容进行点评,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是否存在其他解决方案。难点之一在于教师必须以客观中立的姿态介入,即“教师应以一种非评价的方式接受学生的各种扮演行为,帮助学生探究问题情境的不同方面,并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反思和总结,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意识。”⑤难点之二在于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大多都以已有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专业人士的引入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事件的理解和正确方案的认可。最终,教学视频储存到专业教学网络平台上,便于学生课后持续地、系统地学习,为了便于更为翔实地反映教师的意见,每个小组在课后都将收到教师的电子点评文档。
5.视频角色扮演的教学效果评估。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够模拟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个体积极参与角色扮演过程将对未来产生更为持久的授课印象和影响。对2010年级和2011年级的124名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估如表所示。
由148页表可知,学生大多一致认为“视频角色扮演教学能够增进学生的社会认知”(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比例合计达到85.49%)和学习体验(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比例合计达到90.32%),同学中有90.32%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期待下一次的视频角色扮演学习。但是,有20.96%(选择“非常反对”“比较反对”和“中立”的比例总和)的同学表示资料获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研究不足与后续讨论
本文的研究不足在于教学样本有待在数量和种类上进行拓展,同时,对于教学流程的划分不够细致,标准化的教学流程和相关制度文件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成果调查显示,学生在资料准备上遇到较大困难,认为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不够充分。
后续的研究方向有三,第一,研究样本数量与种类的扩充。危机沟通不应仅局限于企业管理类的学生,对于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也适用,有待于在更多专业展开教学尝试。第二,编制标准化的教学流程和相关制度文件,尤其在背景和解决方案的资料供给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撑,便于此方法的进一步推广。第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视频角色扮演进一步融合。如范福兰等人采用“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即用视频教学活动中加入学生的交互式参与,可以尝试运用卡通形象模拟角色扮演,实现设计若干表演剧情,由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互式的操作,再现危机处理流程与效果。
[注释]
①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法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6):28.
②(美)荷烈治,哈尔德,卡拉汉,等.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指南[M].牛志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4.
③王彩燕,丁加旗.视频案例支撑教学研究的应用模式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