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 土地储备 资金 管理 内部控制

土地储备制度是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为解决土地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而自发产生的,是对城市土地出让方式的新的尝试。土地储备制度的推行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土地取得、平整、开发、储存、出让的过程也是资金筹集、使用、回收、分配的过程,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是土地储备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近年,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及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城市土地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土地储备制度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土地储备量和土地储备资金量都达到了峰值,就对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目标着手,简析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及控制措施,目的就是为了对提高土地储备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效率性和经济性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目标

土地储备资金是指土地储备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收回土地以及对其进行前期开发等所需的资金。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土地储备资金管理的主体是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储备资金管理的范畴就是土地收购和开发整理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土地储备资金具有资金量大、使用周期长等特点。本文笔者在土地储备机构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目标主要是:

(一)保证资金的安全

土地储备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每个土地储备项目所需资金都是上亿元,多的是几十亿元,每一笔土地储备资金支出金额都是以万元、亿元为单位,笔者所在 A市土地储备机构一年的土地储备资金的收支金额就是几百亿,资金的安全是土地储备资金管理的首要问题,任何一笔资金支付不合规不合法,都将是严重的经济问题,甚至是法律问题。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土地储备制度是调节城市土地供求关系的工具,也有引导城市建设有序发展的作用,必须以充足的土地储备量,成街坊成片区的规模化储备,才能真正发挥土地储备制度的作用。2016年以前,土地储备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资金,A市土地储备机构每年的贷款金额都达到了上百亿。2016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6】4号)为规范地方性债务的管理,,明确土地储备所需资金由财政部门安排。目前,土地储备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来源比较单一,资金量有限,而土地储备量不断增加,对土地储备资金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必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保证土地储备制度的有序运转。

(三)提高资金的经济性

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扣除土地储备成本和各项计提基金后的部分作为土地出让收益满足地方城市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随着房地产发展由繁荣期转入调整期,过去几年频繁出现“天价”土地的历史将结束,在合理的土地出让价格下,土地储备成本越高,土地出让收益就越少。在符合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的条件下,只有科学的控制土地储备成本,提高资金的经济性,才能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的含金量,保证稳定的土地出让收益。

二、简析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关键点及措施

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就是储备土地“熟化”过程中发生的资金支出的管理,实质就是土地储备成本形成的过程。土地储备成本一般包括土地取得发生的征购和拆迁补偿费、税费、完成土地“熟化”发生的开发整理支出、资金占用成本、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土地征购和拆迁补偿费及税费的标准地方政府都由相关的政策文件规范标准,因此这部分成本只随面积、区域等发生变化,属于相对固定的成本。

开发整理和基础设施配套的各项支出都有严格的支付标准和审定依据,也属于相对固定的支出。但资金占用支出,根据项目占用资金的周期长短和资金占用量不同而不同,资金量越到,资金占用时间越长,资金占用成本越高,属于变动成本。因此,土地储备成本的管理重点就是控制资金成本,关键就是对资金的占用时间和资金来源的管理,资金来源财综4号文已经确定为财政拨款,目前对土地储备成本管理的重点就是资金的占用时间,这也是土地储备资金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点。

由于土地储备资金量大,支付金额较高的特点,土地储备资金内部控制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资金的安全性,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就是土地储备资金安全性和资金占用时间,整个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围绕这两个关键控制点提出以下控制措施:

(一)完善土地储备资金支出的审批流程,制定土地储备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执行会审制度,保证资金的支出有计划、依法依规、有理有据。

(二)加强资金的过程管理,统筹协调好各个项目的资金需求,制定项目资金的预算,预算与每年的土地储备供应计划衔接,严格按预算和计划推进土地储备供应工作,保证资金及时回收,有序支付,全面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建立严格的土地开发整理政府采购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估和评选机制,并对确定的一级开发单位建立定期考核和预警机制,定期就开发进度进行考核,不能按合同完成开发的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避免拖长土地项目的开发周期,造成资金占用,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四)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应当严格遵守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全过程业务。

(五)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资金的收支业务进行审计。

(六)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土地储备成本决算,根据预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原因。

三、完善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中长期土地储备资金计划。

根据《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6】4号)规定土地储备机构需按照单个土地储备项目编制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预算,土地储备支出从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土地出让收入、存量贷款资金中安排,不足部分通过省级政府发行的地方债权筹集资金解决。土地储备资金管理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必须依照《预算法》的规定进行审批,整个审批时间相较原来由土地储备机构自行贷款更长,计划性更强。土地储备机构应该依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市场、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年度和中长期土地储备计划。合理确定土地储备总量、贷款规模和土地供应量,加强对于城市土地的储备量与储备周期、资金需求量的定量研究,科学测算每年的土地储备资金支出预算。

(二)推行土地储备资金预算与土地储备供应计划衔接的制度。

土地储备机构单位性质是事业单位,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对土地储备资金收支按项目实施预决算管理,按年对财政提供宗地支出情况。每年土地储备供应计划上报属地政府审批,资金预决算管理与土地储备供应计划相分离,实际工作中财政资金安排与业务工作无法有效衔接,必然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项目等资金或资金闲置的问题出现,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必须严格依照土地储备供应计划来制定土地储备资金预算。

(三)建立土地储备项目风险评估体系

综合考虑储备周期、资金成本、资金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因素。建立项目的预警机制,合理确定土地储备周期和资金成本预警指标,并进行实时跟踪考核,有效控制土地储备资金管理的风险。按照财综4号文件的规定土地储备机构不能从事政府融资、土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二级开发业务,积极探索通过政府采购实施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对于委托进行土地前期开发的项目,土地储备机构做到事前计、事中监督、事后决算,根据项目情况科学制定采购标准和评估指标进行公开选择,根据确定的土地前期开发计划制定预警指标,包括开发周期、开发进度、开发标准等指标,定期进行考核,对预警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当项目考核结果到达预警指标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救,严重时可以中止委托单位的开发工作,重新选择。

篇2

现将省人事厅《关于一九九七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档次问题通知》(粤人薪[1998]1号)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我市机关、事业单位1997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广州市劳动模范”的工作人员,根据穗工[1995]173号文件规定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档次的,与本单位1997年度工作人员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档次同时办理。其中,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只能提前或越级晋升一个工资档次。今后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评定为优秀等次的考核年限重新计算。

工作人员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档次的,由单位填写《广州市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审批表》(附后)一式三份,按隶属关系由主管部门审核后,于1998年7月底前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增资标准批复后,个人增资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

各区县房地局(土地局)、市局各有关业务处所:

为适应我市住房制度改革的需要,加快房改售房权属审查、买卖过户、登记发证工作的进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房屋权属审查

售房单位所售房屋的产权,房地权属管理部门按以下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确认后,出具确权证明。确权证明要按统一格式(见附件)并加盖主管部门公章。

(一)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凡与现状相符未发生权属纠纷的,不再进行产权确认。

(二)新建、翻建、扩建的房屋,提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可以确认产权;1984年4月10日以前建设但手续不全的,单位出具书面具结后,可以确认产权。

(三)合建、联建的房屋,有关各方提交计委立项批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合建、联建协议,可以分别确认产权。出地方在计委立项的,可以先确认其相应部分的产权;出资方应当以出资额为限,办理交易手续后,可以确认其产权。

(四)集资建设的房屋,提交集资建房的批准文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集资建房协议书,可以确认产权。

本规定第(二)、(三)、(四)条在房屋产权审查确认时,申请人在1991年5月31日以前取得土地使用权,无权属纠纷、又无法提交土地来源证明文件的,可以由申请人出具书面具结;1991年6月1日以后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提交土地来源证明文件。

(五)调拨及单位合并、分立沿用的房屋,应提交调拨或单位合并、分立的文件,可以确认产权;证件不全、确无权属纠纷的,由申请人出具书面具结后,可以确认产权。

(六)交换的房屋,提交房屋产权交换协议,可以确认产权。

(七)企业改组、改制、重组发生产权转移的房屋,提交企业改组、改制、重组的批准文件以及房屋产权移交文件,可以确认产权。

(八)1988年10月1日以前购买的商品房,提交买卖合同;1988年10月1日至1995年4月18日期间购买的商品房,提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买卖合同、买卖契证;1995年4月18日以后购买的商品房,应提交商品房销售许可证、买卖合同、买卖契证、竣工质量验收证明,可以确认产权。

(九)1987年10月1日前购买的公有住房,提交买卖合同;1987年10月1日以后购买的公有住房,提交买卖合同、买卖契证,可以确认产权。

(十)有权属纠纷的房屋,纠纷各方同意先向职工出售公有房屋再解决权属纠纷并达成书面协议(包括售房价款的管理)的,有关各方提交协议后,由房地权属管理部门书面向房改售房方案审批部门说明纠纷各方达成协议的有关情况,并附协议书。售房方案审批后,可以为购房人办理买卖过户、登记发证手续。

(十一)以上规定适用于国有土地上房屋所有权的确认。

1986年12月31日以前,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购买、受赠等房屋产权的确认,凡符合国家土地管理局《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并办理相应手续、提交有效证明文件的,可以确认产权。

1987年1月1日以后,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购买的房屋,提交依法补办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手续的证明文件,以及房屋建设、买卖的证明文件,可以确认产权。

二、房屋面积测算

(一)房改售房方案经批准后,售房单位可以自行测算或委托专业测绘部门对所售房屋的面积进行测算。

(二)房改售房面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测算,并出具房改售房面积测算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包括:房屋面积测算方法,整幢楼房的建筑面积,各单元(套)建筑面积清单。采用实测方法的,应当按照市房地局市房政字〔1989〕第030号文规定进行,各单元(套)的建筑面积之和应当与减去应扣除公用部位建筑面积后的整幢楼房的面积相等;采用1.333系数测算的,应当按照市房改办、市房地局京房管改字(1992)第480号文规定进行,各单元(套)的建筑面积之和应当与用该系数测算的整幢楼房的建筑面积相等。

多产权楼房中的各产权单位可以分别采用1.333系数单独进行房屋面积测算,只提供所测算的各单元(套)的建筑面积清单。

(三)房改售房面积测算后,只须填写北京市房屋登记表,不再绘制房地平面图。

三、房屋买卖过户

(一)办理房改售房买卖过户手续,售房单位须提交房改售房方案批复、北京市房屋登记表、房屋买卖合同、房屋所有权证,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应当提交确权证明。

(二)交易管理部门办理买卖过户手续均以房屋买卖合同中的房价为准,在房屋买卖合同上加盖房改售房鉴证章。

四、房屋登记发证

(一)售房单位办理房屋买卖过户手续后,须提交房改售房方案批复、北京市房屋登记表、经鉴证的房屋买卖合同、房屋所有权证,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应当提交确权证明,到房地权属登记部门申请登记。

(二)登记部门审查确认后,填制核发房屋所有权证。证中只须附北京市房屋登记表,不再附房地平面图。

五、办理时限

自售房单位按本规定提交全部证明文件之日起,各部门应当按以下规定时限办结:

(一)交易部门:自收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结买卖过户手续。

(二)登记部门:自收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售房单位出具房屋确权证明;30个工作日内核发房屋所有权证。

六、其他事项

(一)房改售房应当由售房单位为购房人统一办理房屋买卖过户及登记手续。

(二)房改售房所需房屋所有权证,由市房地局加印公章及“成本价出售住宅”专用章或“标准价出售住宅”专用章后,由各区县房地局领取使用。

(三)售房单位在房改售房后,批余部分应当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如果批余部分需继续出售,登记部门应当在房屋所有权证或确权证明中注记已售出房屋情况。出具确权证明后,房屋全部售出的,不再向售房单位核发房屋所有权证。

(四)本通知中有关测量技术问题,由市房地局勘察测绘所解释,其他问题由市房地局权属管理处解释。

 附件:确权证明

     确权证明

________市/区/县房改办:

    座落于____区(县)____号的房

屋________幢,建筑面积__平方米,

正在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经审查房屋所有

权属于______所有。请贵办公室办理该

单位房改售房方案审批的有关手续。

篇3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酥贫ǖ闹匾性及原则

1.重要性

第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保障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基本规格目标实现以及培养过程与培养方式的总体构架,是高职学院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标准和文件。

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的前提。

第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任务安排、确定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

2.原则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要注意以下原则:要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力本位,突出技术应用性和针对性;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贯彻执行“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思路;特色专业与专业特色。

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剖析

1.学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在2000年开设,最初的专业名称为土地勘测与规划。经过16年的发展,该专业教师团队教学和生产经验已十分丰富,学院一直秉承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充分结合行业和市场需求,广泛征求行业用人单位的意见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基于生产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开发职业核心技术课程,为学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就业能力保障;同时根据调查反馈信息,发现学习能力和职业道德也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和诚信的职业精神。经过开展实践专家研讨会,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权籍测绘、土地调查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评估、交易、不动产登记等等工作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土地调查登记、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具备现代测绘仪器的使用与维修维护能力、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土地调查确权登记、遥感影像处理、数字化制图、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人才培养规格。一是基本素质:思想上品德高尚,政治上立场坚定不动摇;心理素质良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基本职业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能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不断获取知识能力;并且具备岗位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是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知识和水平能适应和满足工作岗位和职业标准对技能的要求;掌握权籍测绘和计算机绘图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工作中,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生产中的基本问题;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理论和现代土地管理技术解决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国土空间管制区域空间发展;土地政策创新与土地利用效率、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发展;土地风险与土地安全战略、大数据与国土精细管理等相关的实际问题。三是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名称和技术等级资格证书项目: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非必考项目),全国大学生A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必考项目),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为选考项目),AUTOCAD制图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非必考项目),测工证中级(必考项目),全国普通话水平考试(非必考项目)。

(2)学生职业能力分析。岗位职责任务为:权籍测绘人员需具备使用测量仪器操作,能进行计算机内业成图的能力;权籍调查人员需能用卫片、航片或数字正射影像图应用;土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人员;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人员能完成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规划设计(报告编制、投资费用估算、踏勘报告编写、可研规划图件编制);不动产估价与土地评价人员能够完成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各种估价资料收集的以及不动产的估价方法与技巧。

(3)知识结构。一是文化知识: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掌握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具备社会必需的理论知识(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常识);具备一定的书面写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公关知识,与人沟通良好;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比如基本的英文读写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知识,能熟练掌握Excel、排版编辑等基本操作技巧。二是专业知识:掌握权籍测量、控制测量、GPS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土地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土地整治、土地复垦、新农村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规划、规划调整等基本知识,掌握不动产估价、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知识,掌握土地经济、土地生态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不动产登记管理技术方法和能力。

(4)能力结构。一是专门能力:具备对地籍图和地形图判图的能力,具备一般地形测绘的能力,具备权籍测绘的能力,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具有计算机数字化绘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土地整治、土地复垦、新农村规划、基本农田规划、规划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能力。二是关键能力:在思想上具有献身国土行业,热爱土地管理工作的“三光荣”精神;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备获取信息与梳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测绘行业吃苦耐劳的素质:头脑灵活,具有创新的思维。三是职业拓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权籍调查与土地管理方面的能力,具备土地资源评价的能力,具备数据建库与数据分析能力,具备不动产估价的技术能力。四是核心职业能力:计算机软件绘图熟练操作,测绘仪器简单维修保养、测绘仪器熟练操作,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与设计能力。

三、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措施

1.形成专业特色

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技能为核心,主动适应生产岗位;培养方式以“工学结合、产学合作”为途径,让学生体验真实生产过程,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改革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体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适应;考试改革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教学评价以学生是否满足企事业单位要求为标准。

2.完善专业教师队伍的结构

一是选送青年教师进修和实践顶岗,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人数达标,顶岗实践锻炼教师达标;二是加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三是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到学院讲学;四是参加企业技术服务。

3.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主动积极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加强与社会、行业紧密结合。

篇4

【关键词】 高校;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相关行业与产业背景分析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土资源系统的摇篮,其所属专业国土资源调查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大国土,包括国土资源、地矿系统、测绘行业的基层一线单位,主要从事资源调查、国土资源勘察、土地测绘、土地管理等技术工作。同时也面向林业管理部门、工程勘察与设计、铁道勘察规划部门等,从事工程测量、土地管理与评估等工作。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高职专业的开设瞄准的是市场,市场常常需要行业和产业来支撑。如今市场经济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的相关行业和产业有哪些?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土地调查、地理信息、土地数据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等等,这些都是新兴的产业,这些产业正是当前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为了进一步掌握更加详实而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尤其是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完成后,自2010年起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土地更新调查和数据变更、土地数据入库,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国土资源调查人员。因此,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二、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岗位需求分析

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涉及专业门类较多,专业知识也较复杂,因此就业面非常广。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是服务于国土局及下属二级事业单位、规划局及下属二级事业单位,大多学生在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地矿局下属地质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测绘与测绘公司、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土地估价公司等相关单位从事国土资源调查的规划设计、土地调查、地理信息等相关工作。近年来,本院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先后与多家省内外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调查工作。湖南省先后陆续开展了基本农田调查、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调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农村居民宅基地测量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国土资源调查的外业和内业工作者。

通过调查,国土资源调查行业及相关产业刚性需求较大,湖南工程学院所培养的从事基层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能适应市场需要,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及农村土地流转和管理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1]

三、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近年来,国土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不断涌现很多新的技术工作,从单一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与开发,逐步走向土地调查、地籍测绘、农村土地权属调查,各种工作的开展紧紧围绕土地这一主题而进行。根据市场调研及专业背景分析和岗位需求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发展只有跟着市场走,才能走出一条灵活多样、适合市场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因此,我们结合学院“德技共举,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紧密结合国土资源行业发展前沿,制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主线”、“双循环”、“三平台”、“四技能”、“五岗位”。

一主线:以土地调查与规划设计为主线。近年来,因“土地”所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城市内部如何合理利用好每寸土地,更好地集约节约土地是我们土地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掌握一手的土地数据,土地数据的获取以及如何规划和利用好现有土地资源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本专业结合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设置了以土地调查与规划设计为主线。

双循环:理论与实训循环;学校与企业循环。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循环交替;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循环交替。

三平台:人文素养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核心平台。人文素养平台:注重课程的学习,提高和培养个人人文素质和个人修养,通过开设的两课教育及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个人的人文素养,提高对社会、环境、职业的责任。专业基础平台:通过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国土资源所需要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谋得一席之地。专业核心平台:立足国土行业,突出教学特点,通过所设置的专业核心和拓展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知识,具备运用分析国土资源管理技术问题的基本技能,能利用专业知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技能:土地调查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理、地籍测绘、地图制图。通过对国土行业和企业的岗位能力的调研,本专业开设了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土地调查与评价技术、土地整理技术、土地信息系统、数字化地籍测量、房地产经营与评估等专业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土地调查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理、地籍测绘、地图制图核心能力[2]。

五岗位:土地调查员、土地管理员、地籍测绘员、土地规划与整理技术员、地图制图员。本专业是涉及学科较多的边缘交叉专业,就业面非常广。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绝大部分是服务于国土资源系统及行业,主要从事土地调查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理、地籍测绘、地图制图等岗位。

四、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专业的开设往往都是根据市场的需要而设立,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更是立足于市场的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核心课程。因此,每年学校都组织专业老师开展市场调研,形成市场调研报告,并结合学生从生产单位带回来的《企业用人单位需求表》、《企业对人才调查表》等制定符合本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措施的制定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和需要。从毕业生带回来的就业信息和市场调研来看,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的人才刚性需求量大,立足于湖南省内的具体情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是要有比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国土专业知识和测绘能力)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有比较强的识图、判图、绘图、数据处理的能力;三是要有比较好的与人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四是要有比较强的吃苦精神和自学能力。

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特别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学院校训和“三光荣”精神的理念下,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分析问题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图件的识别和数据处理上也要注重训练,使每个同学能独立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参加各种社会企业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高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5.1.61-64.

[2] 李玲,冯新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70.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72-01

一、引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对各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国土资源管理者来说,服务全社会经济建设,是我们的长远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强化业务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功能,为我县的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特别是现阶段在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土地管理档案作为土地利用情况的历史记载,成为合理规划、利用土地的重要记录,解决土地利用矛盾的主要依到土地管理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关乎到当地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没有一个好的认识,就不可能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它不仅具有历史凭证的价值,更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效力,《档案法》的颁布,把档案管理工作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可见其意义的重要,管理不好,可能会涉及到触犯国家法律。国土资源部门在行使土地资源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十分珍贵的档案资料,这些原始档案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逐步向信息化社会演变,及时、全面、系统、准确地获取信息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档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也是如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如果继续沿用低效率的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必将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面前没有立足的空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电子档案大量地出现,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缺乏经验。电子档案本身具有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存储的高容量及信息的易修改等特点。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者更应跟上形势,努力适应对电子档案的管理。

随着档案法规的逐步完善,依法治档的社会环境不断好转,档案管理工作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土资源档案对依法管地、合理开发用地、解决土地纠纷、农村土地承包、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缴纳土地租金、征缴国有土地使用税等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的土地管理法的正式实施以来,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和方式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管理职能都得到了增强,基本工作都有了新的政策、法规、程序,由此形成的国土资源档案数量不断增多。如何开发和利用这部分内容丰富的国土资源档案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技术的应用使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有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但同时也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除了要求具有档案管理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求具有计算机、外语、管理学等基础知识,尤其是要求具有国土资源管理基础业务知识。

三、如何做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网络,强化档案管理职责

必须健全档案管理网络,充分发挥专兼职档案员的作用。同时系统内要选配一名具有责任心和一定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档案员,形成档案管理工作网络。要明确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责任,实行定人定岗定位,强化考核,并将档案管理工作考核情况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一个重要条件。系统内各单位不得随意调整档案人员的岗位,要保持专兼职档案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档案工作的连续性。

(二)下大力气学习并宣传国土资源档案法律,有效提高法制意识

强调国土资源档案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国土资源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档案管理意识,使其不仅具有国土资源法制观念,而且还具有档案法制观念,把树立档案意识变为做好国土资源档案工作的实际行动。要运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广泛宣传国土资源档案在土地权属调查、建设用地征用、土地登记发证、违法用地查处、违法采矿行为的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中的作用,扩大国土资源档案的影响。

(三)按照各地土地档案管理目标认定的各项业务建设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业务建设

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要规范化,档案的整理要系统化,档案的保护要科学化,档案的管理要现代化。要积极探索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新办法,把电子档案的形成、积累、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各环节纳入到档案管理的范围,并纳入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中。

篇6

关键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土地,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充分、合理和科学地利用好有限的国土资源,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更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逐步向信息化社会演变,及时、全面、系统、准确地获取信息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档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也是如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如果继续沿用低效率的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必将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面前没有立足的空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电子档案大量地出现,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缺乏经验。电子档案本身具有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存储的高容量及信息的易修改等特点。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者更应跟上形势,努力适应对电子档案的管理。

随着档案法规的逐步完善,依法治档的社会环境不断好转,档案管理工作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土资源档案对依法管地、合理开发用地、解决土地纠纷、农村土地承包、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缴纳土地租金、征缴国有土地使用税等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的土地管理法的正式实施以来,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和方式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耕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国土资源执法、矿产管理等管理职能都得到了增强,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用地报批、征地实施等各项具体工作都有了新的政策、法规、程序,由此形成的国土资源档案数量不断增多。如何开发和利用这部分内容丰富的国土资源档案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技术的应用使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有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但同时也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除了要求具有档案管理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求具有计算机、外语、管理学等基础知识,尤其是要求具有国土资源管理基础业务知识。

二、建议

1.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按照各地土地档案管理目标认定的各业务建设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业务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要规范化、档案的整理要系统化、档案的保护要科学化、档案的管理要现代化。

2.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要加快档案信息电子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计算机存储、网络、计算的功能,加快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建议建立电子影像档案数据库,实现对电子影像档案的管理和维护,同时使其具备和地籍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借口,通过土地登记申请材料的扫描,在完成土地登记后,可以直接生成地籍电子影像档案,同时形成纸质和电子两套档案数据。

篇7

第一条为规范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秩序,加强土地估价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土地估价人员素质和执业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土地估价师资格认证制度。通过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方可取得土地估价师资格。

第三条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

第二章报名条件

第四条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报名参加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

(一)取得大专学历且从事相关工作满两年;

(二)取得本科学历且从事相关工作满一年;

(三)取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或者研究生班毕业。

不具备前款第(一)、(二)、(三)项规定国家承认的学历或学位要求,但具有国家认可的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报名参加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已经办理报名手续的,报名无效:

(一)因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在服刑期间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报名之日止未满五年的;

(二)被取消土地估价师资格未满五年的;

(三)被取消考试资格未满两年的;

(四)在评估或相关业务中受到行政处罚或者撤职以上行政处分,自处罚、处分之日起至报名之日止未满两年的。

第六条报考人员在报名时应当如实填写报名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二)学历、学位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相关工作经历的证明。

报考人员委托他人代为报名的,除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当提交被委托人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原件、复印件及授权委托书。

报考人员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三章考试

第七条国土资源部组织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对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涉及的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决策。

第八条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根据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的决策,具体组织实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工作。

第九条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于每年第三季度在各考区同时举行。考试的具体时间,由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确定。

第十条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主要测试应试人员所应具备的土地估价专业知识和执业能力。

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包括:

(一)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二)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

(三)土地估价相关经济理论与方法;

(四)土地估价实务。

第十一条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按照统一的考试大纲统一命题。

第十二条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报考人员自由选择报考科目的种类和数目,各科考试成绩在三个连续考试年度内有效。

第十三条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实行统一评卷。各科成绩于考试结束之日起三个月内由国土资源部通过《土地估价机构和人员执业信息公示系统》公布。

第十四条应试人员在连续三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考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证书》,取得土地估价师资格。

第四章考务

第十五条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考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实施以下考务工作:

(一)考试公告;

(二)组织报名和发放准考证;

(三)安排考点考场;

(四)落实考试安全、保密措施;

(五)协助实施监考;

(六)与考试工作有关的其他事项。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将上述考务工作委托当地的土地估价师协会承担。

特殊情况下考区需要临时调整的,由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决定。

第十六条报考人员应当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公告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第十七条考试工作人员与报考人员有近亲属或其他利害关系的,应当申请回避。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应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后果分别予以警告、考试成绩无效、两个考试年度内不得参加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的处罚:

(一)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者以其他方式骗取报名的;

(二)由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的;

(三)扰乱考点、考场秩序,或者威胁考试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

(四)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的。

对于有前款规定情形,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证书》的,撤销其土地估价师资格。

第十九条考试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协助不具备报考资格的人报名的;

(二)应当申请回避而未回避的;

(三)擅自变更考试时间的;

(四)泄露考题或考试工作的其他保密信息的;

篇8

一、目前房地产登记机构及登记人员的现状

1.房地产登记管理体制

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1条的规定,“以出让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在依法取得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上建成房屋的,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核实并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长期以来,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管理具体事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其管理主体为市、县房地产管理部门。相对于房地产登记业务,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如下:在中央政府,实行房地分别管理的体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分别负责有关房地产登记和土地登记的有关政策制定,指导和监督各级地方政府执行相关的政策。在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职能类似,也是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分别管理,负责承担省级范围内相关政策的制定,指导和监督市、县人民政府的职能。在地方政府,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房地合一的管理体制,目前只有少数城市是这种体制。如天津、重庆、青岛、大连、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通常是由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实施统一的房地产登记。另一种是房地分设的管理体制,目前多数城市是这种管理体制,纯土地登记业务由土地管理部门负责,但其他的房地产登记业务,如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房屋预告登记、房屋初始登记、地役权登记等均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各市、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房地产登记业务的机构通常为房地产管理部门下属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2.房地产登记从业人员

据了解,绝大多数房地产登记机构的编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定的,这些年房地产登记业务发展很快,然而登记机构的编制基本未进行调整,许多登记机构只好通过增加外聘人员满足日常业务需要,各机构人员分为编制内和聘用人员两类,总体比例为1:0. 9,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房地产市场规模较大的城市,聘用人员甚至多于编制内人员。由于身份、待遇等方面的限制,这些外聘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性较大。登记机构对人员的录用一般按照事业单位录用人员进行,近几年随着用人制度的规范,一些城市通过全市统一公开招考录用人员。但从现实情况看,登记机构从业人员还缺乏严格的准入要求,录用门槛偏低,也没有专业方面的强制要求,入职以后,也缺乏专业和系统的学习培训。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登记工作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境外对不动产登记从业人员的要求

根据清华大学法学院程啸副教授对德国、奥地利、瑞士、韩国、日本等地区的比较研究,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吴春岐博士后对台湾地区的比较研究,境外对不动产登记官(不动产中最主要的是房地产,不动产登记官主要是指登记机构从事不动产登记的专业人员)有着较为完善的培训、考试、录用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登记官都是国家公职人员

具体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法官或司法辅助人(司法公务员),如德国和奥地利,还有瑞士的部分州;另一类是公务员,如日本不动产登记官为国家公务员系列中的法务事务官(指在法务局、地方法务局、法务支局的公务员),韩国为国家第5级公务员,我国台湾地区的不动产登记官为从事地政业务的公务员。

2.登记官要具备较高的法律专业知识和相应业务水平

由于不动产登记涉及到民法、物权法、合同法、土地法、继承法、婚姻法等多个法律,因此登记官必须具备很高的法律素质,方能胜任不动产登记工作。这一点在德国、奥地利与瑞士体现得最为明显,德国《司法辅助人法》规定,成为司法辅助人必须经过在专门培养司法辅助人的高等专科学校学习,主要学习法学基础、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不动产法、家庭继承法、公司法、强制执行法与破产法,然后才能参加司法辅助人考试。即便是在将登记官作为公务员的日本、韩国,其公务员考试中也要求必须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

3.登记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或考试才能从事登记工作

对登记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分为任职前的培训教育,以及任职期间持续的再教育。德国司法辅助人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提交学位论文,案例解析,还有1小时口试,最终考试及格者,取得司法辅助人文凭,之后可以向各区法院申请职位。同时必须在法院、检查院、事务所、行政机关的预备实习期为两年,然后才能进入工作岗位,正式上岗后,也要继续在岗学习,主要是参加司法辅助人协会组织的各种研讨会。日本的不动产登记官必须经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三类,一类考试非常难,题目相当于研究生级别,通过之后为高级公务员,担任领导职务,不具体从事登记事务;二类考试必须具备大学学历,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通过后会被登记在“录用候补者名单”,之后由法务省组织面试,通过后就会成为“法务事务官”;三类考试只需具备高中学历,也包括笔试和面试,通过后也成为国家公务员,其在登记所从事的是最基础、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一般无法担任登记官。如我国台湾考试由考试院的考选部负责,考试内容分为普通科目,主要为国文(论文与阅读测验),还有专业科目,主要包括民法概要、土地法规、土地登记实务、土地税法规。

除以上规定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执业操守和沟通能力。如日本在面试环节主要考察人品、人际交往能力。我国台湾地区还特别规定,地政人员不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更需要具备热心、负责的态度与公正清廉的操守品德。

三、建立房屋登记官培训考核制度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不动产登记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99号)第30条规定:“从事房屋权属登记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业务培训,持证上岗”;《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将登记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情况作为一个量化考核标准。通过这些工作,不动产登记人员的素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国房地产登记人员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登记人员的任用无需严格的法律专业背景和专门的职业训练,录用门槛偏低,临时工作人员偏多,缺乏相应的登记人员的自我约束、外部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房屋登记人员整体素质离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内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应当比照国外不动产登记官制度,建立我国不动产登记官制度,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房屋登记人员队伍。

从登记实践看,作为一名合格的房屋登记人员,应当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首先,登记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法律素质。房屋登记人员无论是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抵押权登记、地役权登记、预告登记,还是协助法院查封、执行,实际上都要依托基础性法律关系。保证登记行为的正确,要建立在对基础法律关系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房屋登记人员需要较好地掌握民事(特别是合同、房地产、婚姻、继承)、公证、行政、执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其次,房屋登记人员应当具备较为专业的房地产方面知识。房屋登记人员登记的对象是房屋,即使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所有权初始登记,当事人提交的资料也包括土地、规划、建筑施工、测绘等方面的证明材料,房屋登记人员需要对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还要熟悉房地产政策、房地产开发流程以及房地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另外,房地产登记人员根据其工作岗位的不同,还应当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一体化管理的推进,房地产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房屋登记工作越来越多地需要依托房地产信息系统,需要房屋登记人员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水平。除此而外,从事房屋登记工作还应当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

1.实行房屋登记官制度是完善登记制度的关键环节

房屋登记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法律性都比较强的工作,被登记的房屋价值量较大,是权利人重要的财产之一。登记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屋权利人的权益和房屋交易的安全,如果发生登记错误,不但给房屋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登记机构还要面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甚至行政赔偿的风险。因此,可以说,不动产登记制度作为保障不动产权利的一种重要制度,其目的、意义及功能是通过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来实现的,只有确保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具备足够的知识水平、符合要求的专业能力,才能保证登记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维护登记的效力,最终实现房地产交易的安全与效率,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实行房屋登记官制度是防范登记风险的重要举措

房地产登记制度是保障房地产权利、维护交易秩序的一项重要制度。登记具有公信力,登记工作的准确性与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密切相关。登记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房地产交易的安全,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的行政案件数量平均增长了20%,而房屋登记行政案件增长了近200%。2008年以来,房屋登记行政案件量已超过拆迁行政案件量,在行政案件中排位第一。我国《物权法》第21条规定:“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房屋登记机构未尽合理审慎职责的,应当根据其过错程度及其在损害发生中所起作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房屋登记办法》第92条规定:“登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办理房屋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登记机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登记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后,对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登记错误的工作人员,有权追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房屋登记审核人员培训考核工作(试行)的通知》(建房[2009]61号文件,以下简称61号文件)的要求,房屋登记官可以在房地产登记机构内部审核表及房屋登记簿上签字或署名,并承担相应责任。因此,一方面登记机构要尽到合理审慎的职责,需要高素质的登记审核人员完成;另一方面,实行登记官制度有利于明确登记审核人员的责任,有利于登记机构对相关人员的追偿。

3.实行房屋登记官制度是提高登记人员素质的必要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房屋登记机构录用人员无章可循,随意性较大。一些人员甚至未经培训就承担登记审核等登记关键性岗位工作。《物权法》实施后,特别是在制定《房屋登记办法》,以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改意见的过程中,专家、学者及登记业内人士都强烈呼吁,要尽快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登记官选拔、任用、培训考核机制。实行房屋登记官培训考核制度,对房地产登记机构从事审核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持证上岗的要求。按照61号文件的要求,从2012年起,未取得《房屋登记官考核合格证书》的人员,应调离房屋登记审核岗位。通过对审核人员提出要求,增强登记人员的学习主动性和动力,从而逐步提高登记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推进我国房地产登记人员职业化的初步构想

我国的房地产登记审核人员培训考核机制尚处于建立阶段,推进登记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房屋登记审核人员的持证上岗,主要通过培训考核的方式取得上岗证书。培训考核制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通过考核建立登记审核人员的准入要求。参加培训考核条件有学历和专业,以及从事实务的要求。具体条件为大专以上学历,学习专业为房地产、法律、规划、建筑、土地管理、测绘、经济等,从事房地产管理、登记、交易工作满3年。或者其他专业,从事房地产管理、登记、交易工作满4年的。二是,注重培训考核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培训考核内容,结合登记审核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设计,主要包括房地产登记制度与政策、房地产登记实务与案例两部分。房地产登记制度与政策主要包括登记业务所涉及到的民法、行政法知识、房地产管理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房地产测绘基础知识、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房地产登记实务与案例主要包括房屋登记办法、登记实务、案例分析等。三是,保证培训考核的统一性、公平性和权威性。房屋登记审核人员培训考核,实行全国统一培训考核标准、统一考核题库、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统一的合格证书。培训考核的具体组织实施由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培训的师资必须通过住建部考试,符合相关标准。考核方式采取应考人员在计算机上答题方式,通过二代身份证识别仪对应考人员的身份进行审查,考场还采取全程录像监控。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保证考试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据统计,2011年开始培训考核工作,到2012年1月30日止,全国共有21个省的21318人参加了考试,房地产登记制度与政策通过人数为7522人,合格率为35%;房地产登记实务与案例通过人数为6538人,合格率为31%;两部分均合格的人数为5358,合格率为25%。从培训考核实施的情况看,地方登记机构人员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对考试方式和内容也较为赞同,在登记机构中兴起了一股学习业务、钻研业务的热潮。

下一步,在继续完善房屋登记官培训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应当积极推进房地产登记人员职业化进程,在当前法律法规未出台的情况下,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建立登记人员全员学习培训制度。目前只对房屋登记审核人员进行考核,并不是说对于其他工作岗位的登记人员就没有培训和考核的要求,建房[2009]61号文件要求,房地产登记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房屋登记人员培训考核体系。地方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和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从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高登记工作准确性的要求出发,制定相关的培训和考核要求。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保证全体登记机构工作人员具备和登记工作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

二是,建立持续教育和动态管理机制。由于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需要对房屋登记官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以便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法律、房地产等方面专业知识,保证其具备符合工作要求的综合素质。

三是,严格房屋登记官签字制度。严格执行只有房屋登记官才能从事房地产登记审核工作,才能在房屋登记簿上签字或署名,同时建立登记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职业保险制度,完善房地产登记的赔偿制度。

四是,提高房屋登记官的待遇。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思路,结合我国国情,登记机构应当作为承担行政职能的机构,予以保留和加强并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房屋登记官应当作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实行聘任制,建立独立的退出机制和晋升系统。对取得房屋登记官资格的人员,登记机构应当在待遇、收入等方面相应提高,实行分等定级,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长远看,房地产登记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以及房地产登记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都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的要求来明确,要加快立法进程,不断完善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篇9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

1 当前的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包括文件存档、会议记录、档案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最突出的要求是在科学的档案管理理念引领下为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腾飞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领域新型技术不断涌现,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与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不再对称。就目前的工作情况来说,许多基层档案馆还囿于传统管理模式,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举步维艰,我国基层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基层档案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进度也十分缓慢。同时,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较低,大多缺乏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匮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档案管理工作这种新常态。这些因素造成专业性较强的档案庞杂纷乱,翻阅起来犹如大海捞针,得不到专业整理和收集。同时新形势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无纸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但也出现了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等新型档案,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改进现有的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并加强其技术水平。这就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以上两种情况必须同时加以解决才能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

2 建设中的对策

2.1 提高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换句话说就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基层档案管理水平的优劣。档案管理人员唯有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娴熟的业务技能、较高的综合能力,才能在档案管理和利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要提高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一切从“人”抓起,这个“人”就是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庞大且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洞察社会热点,拥有开阔的视野,还要有强大的知识储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同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多与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联系沟通,学习掌握新的档案法规和新的档案业务规定,才能够胜任新时期下的档案管理新工作。

首先,要加强基层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提高思想觉悟;要打造一支服务型的档案管理队伍,在岗兢兢业业工作,养成善于吃苦,敢于吃苦,不怕吃苦的崇高精神,这就要求档案人员有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此外,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远远不足以胜任的,较强的业务技能是必须要具备的,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较为深强的专业技能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各项档案管理业务做到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对专职的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应不拘一格,可以选出代表参加各种情报学学术会议及报告会,并在会后召开大家集体学习新的知识和管理经验。也可以定期组织同行间的学习交流、经验研讨等各种交流方式以促进思想和眼界的提高和开拓,而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大家的共同提高。就普通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应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的方针来指导工作,切实践行“学以致用”这一准则,重点在于进行档案基础知识的学习培训,如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立卷、检索、利用等基础技能,使其较好的掌握基层档案管理的常识性知识并明确其负责上交并归档文件材料的范围。

2.2 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步伐和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的信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多方便。传统的基层档案管理模式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数字化发展的各种要求,这时基层档案工作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迫切需要对传统的基层档案信息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大现代网络技术和数字信息通讯技术在基层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创新基层档案信息管理的方式与方法,尽快建立科学、规范、高效、实用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新型档案管理体系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方便,在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方面显示出突出的优势。利用计算机可以快速方便的建立档案编制体系,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可根据不同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档案体系。其突出的特点还在于能够实现数字化的档案检索,快速查找到特征文献,节省大量时间。计算机可根据所输入的检索条件和特征,快速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档案目录及文献并做到精确定位。大量节省人工翻阅查找的时间与精力。

不仅基层档案数字化建设力度要不断加强,而且应当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即提高各个子系统网络的相互连通,实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整体优势和潜能,提升基层档案数字化系统整体管理水平。

数据库建设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基层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对基础档案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它是一个系统、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数据库的建设应当经历一个从单一到复杂的逐级递进的进程。因此,相关基层档案管理部门要持续增加投入,把各基层单位档案目标库的建立与综合数据库的逐步完善有效结合起来,善于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出数字化的资料管理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为真正实现基层档案管理制度的现代化、数字化迈出坚实的一步。

3 总结

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基础,目前也同样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的重要基石。把基层档案工作做好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是促进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革,而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清形势、加快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新的工作方法将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出水平,做出亮点,以适应新形势下所面临的工作挑战。为我国基层行政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服务,为我国经济将建设提供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宏伟蓝图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航.发挥土地管理档案作用为土地管理工作服务[J].档案学研究,2013.

[2]冼少群.关于加强国土资源档案工作的思考[J].广东档案,2013.

[3]曲敏,高华.浅析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

[4]莫自超.新时期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

[5]陈晓玲.略论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若干问题[J].档案天地,2011.

[6]李文庆,赵艳华,刘秀平.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档案管理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7]吴雁玲.略论建设数字化档案、档案馆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以西北油田分公司为例[J].大陆桥视野,2011.

篇10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院拥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及基础兽医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的生命科学实验班,是农大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主要进行生命科学研究,尤其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任何一个人、一个学期内同时有两门专业不及格就失去了在实验班继续学习的资格,将被迁送回原专业。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葡萄酒专业除了学习与食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与葡萄酒相关的知识,包括从种葡萄到葡萄酒生产的全过程。学院还有自己的酿酒厂,设备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

农学和生物技术学院涵盖了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和果树学,并且这5个学科已基本建成功能较齐全、设备先进、研究条件良好的开放性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

农学中最具特色的要数生命科学学科了,其下设的四个本科专业中,有三个是本硕连读的基地班,基地班的学生待遇十分优厚,八成以上的学生直接被保送攻读研究生。

园艺学本科设有园艺、园林、林学(含茶学方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食品科技学院是一个比较有“口福”的学院,因为他们在上食品加工实验课的时候,可以亲自加工各种食品,甚至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开发新食品,当然了,对于实验结果的验证就是品尝了。

水产学院是全国农业高校中最早成立的水产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中央直属研究单位均设在武汉地区,这也给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是最有威望的一个学院,它下设的专业好多都是近几年报考的热点,尤其是生物技术专业,科研性很强。

动物医学也是不可不提的专业,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从事兽医行业,而且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就业前景看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该校最有名气的文科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葡萄酒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亚洲第一所专门培养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生产、销售、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院。成立了国家评酒员培训基地和全国葡萄酒、果露酒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站。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的特色是以农业为根本,生物技术为特色,只要涉及大农业方面的,包括畜牧业、养殖业、种植业、资源环境、农副产品加工等都是学校的办学方向和重点内容。其中,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东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是东北农业大学的优势专业。

农业大学当然是以农科为优势,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工程等等,食品科学中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乳品工程,都是东北农大的特色。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是比较推荐的。

南京农业大学

食品类和动物医学是南京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食品类是最热门的学科,动物医学在整个亚洲都有一定优势。

南农是老牌的农业院校了,就业也是不错的,动物医学薪水很高,不过就业面是有一定限制的,毕竟宠物医院还是新兴行业。

土地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排名在全国名列前茅,金融专业在省内也是比较有名的。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专业的学习很有特色,学生不仅要学林业相关的基本课程,还要学习相关的如气象、土壤和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给这个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优势。

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沙漠化的问题,这个专业也逐渐变得热起来。北林在这个专业方面优势非常大,它有12个主要野外教学科研实习试验基地,给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践机会。

园林专业培养高级园林综合人才,但要求学生具有绘画基础和形象思维素质。

此外,北京林业大学的植物学和木材科学与技术也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专业,比较具有特色的学科还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在教授学生林木等相关基础知识之时,还会让学生了解一些经济管理的内容,构成全面型人才。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该校骨干专业,实力很强,理经结合,教授的内容覆盖面广,毕业生首次就业成功率较高。

野生动物资源专业是我国的元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野生动物管理学和动物生理学。学生可以在了解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的知识之余,掌握一些人文和管理知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

地质学科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地球物质科学、地球表层科学和地球动力学三大学科群的研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珠宝学院是我国第一个宝石教育高等学府,有着中国“珠宝教育的摇篮”的美誉,它不仅是我国仅有的三个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考前培训站之一,也是全国最有权威的宝石鉴定检测中心之一。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传统特色专业之一,在全国同领域有很高的名气,就业率每年都居高不下,待遇特别好,但是勘探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所以不建议女生报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

石油工程专业是中国石油大学实力最强大的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选择了考研,而且通过率非常高,出国的机会也比较多。

化工学院是1953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为基础,以石油化工为特色而成立的学院。化学工艺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从2000年开始,化工学院每年选拔部分品学兼优的大学三年级学生与新西兰Canterbury大学联合培养,可获得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中国石油大学非常具有特色的专业之一,毕业生一般都是到全国各大石油公司从事相关工作,待遇非常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总部在徐州,北京是独立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