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申请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产权申请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东旭始终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板显示玻璃基板整套工艺及制造技术,建成了国内第一条TFT-LCD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东旭广泛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建成了平板显示玻璃技术和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东旭光电石墨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截至目前,东旭已累计开发和拥有专利1000余项,并以每年30%的专利申请数量递增。
团队介绍
东旭集团知识产权中心,负责全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在知识产权中心团队的努力下,已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管理架构体系、制度体系和集团化知识产权管理平台;建立了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推动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的大幅提升。
东旭知识产权中心由首席知识产权官张晓煜带领,目前拥有6名集团层面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人员及25名子公司层面专利工程师。集团层面综合管理人员中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库专家人才1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师资人才1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分析实务人才1名,4人具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实审及复审经验。团队成员均具有良好的法律背景、技术背景,负责包括专利管理、专利挖掘布局、专利族的构建、专利分析预警、专利无效、专利纠纷处理、投资并购项目知识产权尽调、商务谈判、专利运营、专利价值评估等工作。25名专利工程师来自于东旭集团液晶玻璃技术中心、精密玻璃技术中心、四川旭虹、郑州旭飞、芜湖东旭、北京旭碳、上海碳源汇谷等研发部门或各地子公司,他们不仅是集团各条战线上的技术骨干,同时又负责本部门知识产权的统筹、协调及管理工作,为集团知识产权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东旭集团知识产权中心已成长为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专业管理团队,部门队伍专业结构、知识架构、资源架构、管理架构健全完善,中心以专业、高效的工作为公司业务保驾护航。
团队业务概况
公司整体知识产权概况
一、顶层设计,夯实知识产权管控体系
在战略制定及制度建设方面,知识产权中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集团层面的知识产权管理文件,主要包括:《东旭集团知识产权战略》、《东旭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技术秘密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办法》、《知识产权资源管理办法》、《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管理办法》等近十份管理办法,并于2015年通过了国家层面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还发挥专利信息预警人才优势,建立了基于知识产权“创、运、保、管”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使专利从技术研发到专利撰写再到专利申请乃至运用过程中,能做到风险可见、可控、可消除。在做到L险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产权对企业经营的价值。
二、多措并举,促进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在知识产权申请布局方面,目前东旭集团已累计申请三种专利1400余件,授权且维持有效的专利968件,申请量以每年40%以上速度递增;注册商标50多件;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6项。2015年东旭集团创新成果“铂金通道中玻璃液的处理方法”荣获国家专利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在专利奖颁奖大会上,申长雨局长表达了对东旭集团的赞誉,他说“铂金通道玻璃液的处理方法作为是玻璃基板产业内的核心技术,为我国显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3月,申局长赴东旭集团河北子公司实地调研,并再次对东旭集团近年来取得的自主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三、未雨绸缪,发挥知识产权预警作用
在专利预警及产业导航方面,构建完成东旭集团专利风险预警机制,搭建起以“自有专利信息统计分析”、“专利竞争对手情报分析”、“侵权专利风险预警分析”为框架的风险预警机制;编制《东旭集团专利信息月报》,每个月向集团高层领导推送重要的专利信息;团队依托强大的专利分析实力参与集团新产业的导航发展,例如:在东旭集团抢占全球石墨烯产业制高点的过程中,从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等领域系统布局,与高校合作开展专利技术转移转让工作,全面保障了集团石墨烯技术核心竞争力。
在投资并购中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方面,知识产权中心共参与集团投资并购项目和投资战略研究项目50多个,其中涉及跨境投资并购的项目20个以上。通过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策略,为集团的投资并购业务提供了安全保障。尤其是在跨境收购方面,对知识产权风险及时、有效的控制使集团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在对某境外储能项目实施尽调过程中,团队通过全面的专利检索分析,发现某NPE持有大量相关专利,标的公司产品存在极高的侵权风险,并将这一情况向集团决策层进行了及时的汇报。在充分考虑知识产权风险后,集图决定终止该项目的并购,避免了重大损失。
四、内外发力,促进知识产权人才成长
在人才培养方面,知识产权中心依托“东旭大学”定期开展知识产权业务培训,内容涉及专利基础知识、专利挖掘布局、专利诉讼等。2015年,知识产权中心积极运作,促成东旭集团获得国内液晶玻璃基板领域首家“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称号,通过该实践基地的平台作用,积极联系多名光电显示材料领域审查员进驻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利实践交流活动,提升公司技术人员的专利撰写和检索水平。此外,知识产权中心还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开展了首届东旭集团专利工程师培训项目,通过校企协同培训等方式,对东旭集团液晶玻璃技术中心、精密玻璃技术中心、四川旭虹、郑州旭飞、芜湖东旭、宁夏东旭等部门或各地子公司25名专利工程师进行深入系统的培训。这些学员均为集团各战线的技术骨干,同时身兼专利工作联络员,为集团知识产权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五、挖掘价值,激发知识产权运营活力
在专利运营方面,东旭集团已形成了以专利许可为主的专利运营模式。东旭集团拥有多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通过统筹集团对子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的专利许可,既可以让子公司使用到集团研发中心和其他子公司研发出的新技术,又可以增加集团的整体营业收入,依托集团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了提高子公司相关产品技术含量,节约研发成本的目的。此外,东旭集团正在着手建设企业专利运营管理平台。该平台集合了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企业产品专利导航等内容,并且与外部数据库进行对接。该平台建成后,利用专利导航围绕企业发展进行专利分析,对主要市场及未来市场与企业相关的产品进行动态分析,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动态跟踪,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作为企业战略规划、技术研发、专利布局等的依据;利用价值评估体系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估,可以实现对专利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专利运营工作提供保障。
知识产权管理成效
东旭集团知识产权中心负责全集团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目前已制定《东旭集团知识产权战略》、《东旭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技术秘密管理办法》、《著作权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办法》、《专利申请流程管理指南》、《知识产权资源管理办法》、《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管理办法》、《投资并购中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管理办法》等近十份管理制度文件。并于2015年通过了国家层面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此外,知识产权中心还制订了《东旭集团专利发明人奖励办法》,对专利发明人进行奖励,鼓励研发人员积极创新以及实现每年申请专利数量与质量的飞跃。上述管理办法的实施,从源头上规范了企业的知识产权活动,确保公司的知识产权事务正常有序开展,同时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促进东旭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高。2016年,东旭集团及其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双双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团队成果及荣誉
知识产权维权成果
1.在与美国某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中,我公司知识产权团队进行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不侵喾治觯为纠纷的最终解决赢得了主动;
2.在与日本某竞争对手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中,通过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将该公司最重要的专利权全部无效,为我公司相关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扫清了障碍;
3.团队主导了东旭集团与美、日等竞争对手的专利博弈,凭借高度的专业性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东旭集团发展第8.5代液晶玻璃基板及高铝盖板玻璃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专业文章、著作、课题完成情况
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操作实务与图解》,张晓煜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4月;
2.《专利分析运用实务》,郭锋参与编写,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年6月;
3.2016年北京市企业知识产权海外预警专项课题;
4.2015年河北省专利导航分析项目;
5.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培人才专利分析项目。
主要获奖情况
1.2011年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
2.2013年被评为河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3.2014年被评为河北省首批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试点企业;
4.2014年被评为河北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先进单位;
5.2015年被工信部评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标杆”;
6.2015年“铂金通道中玻璃液的处理方法”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
7.2015年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8.2015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
9.2015年被北京市科协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之家”称号;
10.2015年被评为“北京市专利试点企业”;
11.2016年被评为“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理事单位”;
12.2016年被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授予“北京市企业知识产权教育基地”。
13.2016年东旭集团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14.2016年东旭科技集团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其它成果
1.2016年《中国知识产权报》发表专题文章“东旭集团:以专利为器、排风险之雷”,报道东旭集团知识产权工作;
2.2016年《北京知识产权》杂志发表专栏文章,介绍东旭知识产权中心团队;
篇2
第二条区政府设立“专利申请资助专项资金”,专项用于专利申请补助,从“科技三项经费”中列支。
第三条专利资助申请资金主要用于在本年度内发明创造确因经济困难无法全额承担申请费用的国内外专利申请,均可依照本管理办法提出申请资助。
第四条专利申请资助资金遵循公开公正、专款专用、重点扶持、无偿使用的原则。
第五条资助对象指本区行政区内的专利申请人,含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包括在本区投资,有固定住所和场所的单位和个人。
第六条专利申请资金的资助标准为:国内发明专利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每件资助2000元,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每件资助1000元;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职务发明专利每件资助400元,非职务发明专利每件资助200元;发明创造申请国外专利的每项资助人民币不超过1万元(一项发明申请多国专利的最多不超过2万元)。
第七条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的申请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资助申请人必须是专利申请人;
2、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实际受理的专利项目;
3、专利权属明确。
第八条申请资助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应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且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申请资助的外观设计专利,应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申请发明专利和向国外申请专利的,可获得优先资助。
第九条凡申请专利资助资金的专利申请人,应向区知识产权局提交如下材料:
1、填写《区专利申请资助审批表》,一式二份。
2、相关国家或地区专利受理或审查部门发出的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进入实质审查通知书和专利申请请求书复印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复印件并提交原件验证。
3、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市专利代办处或省内专利机构开具的当年缴纳专利费用发票和专利申请受理书复印件,并提交原件验证。
4、职务专利申请须提交企业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个人专利申请须提交本人身份证或工作证复印件。
第十条专利资助资金的申请实行全年受理,年终审批。
第十一条申请资助的单位或个人向区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并报送相应材料,经区知识产权局审查后,核定资助金额,签发付款凭单并发放资助资金。
第十二条经批准资助的专利申请由区知识产权局公布并通知申请单位或个人。
第十三条申请资助的单位或个人所提供的资料和凭证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弄虚作假,将取消其专利申请资助资格,资助资金全额追回上缴区财政,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区知识产权局加强对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况之一不予受理:
1、不符合申请条件;
2、不属于资助范围;
3、未按规定填写申请表;
4、提供的材料不齐全。
篇3
执业机构名称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团队成员人数 50人
团队建立时间 2007年
一、整体概况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格力空调是中国空调行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自主品牌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05年起,格力空调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团队成立于2007年,发展至今已有成员近50人,其中27人已获得专利人资格。该团队负责格力的知识产权申请、维护、维权和运营等工作,至今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4000余件,专利无效及诉讼50余次,其中胜诉率高达近90%,根据国家专利局专利检索平台数据显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家专利申请量突破万件的专业化空调企业!
二、管理成效
1、建立一套卓越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格力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结合中国专利现状,建立一套卓越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近3年,团队累计开发知识产权相关课程68项,在公司内外累计举办培训500余场。累计为格力培养专家、兼职知识产权人才265名,其中专职专利管理员获得专利人资质的占比高达57%。目前格力电器在职的具有专利资格证的专职人员为27人。
格力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的每一位专利管理员都是拥有很高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在企业研发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2、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格力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结合公司所在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格力电器知识产权战略标准、格力电器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格力电器专利管理办法、格力电器商标管理办法等近40余项各级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其中部分规定辐射至格力电器的上下游企业。
例如,格力电器“供应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的出台,要求近千家上下游企业对1000多种物料进行了专利控制,累计排除245项物料侵权风险,在为格力产品研发销售保驾护航的同时,也降低了行业的整体知识产权风险,获得各级好评。
3、搭建功能强大、具有格力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及专利应用平台
格力知识产权管理团队搭建的“格力电器专利应用平台”主要包括“格力电器专利情报检索系统”、“情报二次加工系统”、“专利信息分析系统”、“技术趋势预测系统”及“专利信息利用系统”共5个子模块。上述五个子平台有序连接,决策者或技术人员只需登陆该平台,输入或者直接点击产品相关部件即可以从零部件所有专利、解决问题、取得效果等多方面以多种方式“智能式”利用专利。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累计向技术人员提供专利信息3万多条,二次加工专利1.3万多件,以此为基础完成专利分析13项,规划产品37个,申请专利2300件,完成侵权分析及规避设计389项。经内部调查,该平台平均缩短公司研发周期十分之一,2012-2013年就节约各类研发投入近3000万元。
三、知识产权维权成果
1、成功无效30余项专利,扫清公司产品的研发及销售障碍
避免公司被竞争对手专利骚扰,影响公司正常的研发经营秩序,格力知识产权团队对阻碍我司产品上市的专利主动出击,扫清拦路障碍。2013年至2014年成功无效包括“分体式冷热水机组”等专利30余项专利,避免被专利恶意。
2、针对竞争对手恶意侵权行为主动出击,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针对竞争对手恶意侵权行为,格力知识产权团队主动出击,合法维护自身权益。2008年,公司通过市场监测发现竞争对手推出涉嫌侵犯格力“控制空调器按照自定义曲线运行的方法”发明专利的产品。格力立即就其侵权行为向法院提讼,经三年的多轮诉讼,最终法院判决美的公司侵权事实成立,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200万元。
格力“控制空调器按照自定义曲线运行的方法”发明专利权诉讼案件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2011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
3、建立了中国家电行业内第一家迅速有效的反侵权网络
为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格力知识产权团队在中国家电行业内建立了第一家反侵权网络:一是与主要经销商或商建立良好的关系,相互配合;二是根据有关国家法律,争取当地政府部门及海关的配合;三是委托了多家打假维权公司协助进行侵权调查及维权打假。自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格力的打假维权队伍已经在河南、江苏、浙江等地的百余个城市进行了近200次的专项打击行动,摧毁制假、售假窝点近680个。此外,格力知识产权团队在2013年还向香港法院提出诉讼,一举撤销了如“香港格力电器有限公司”、“广东格力空调有限公司”等依靠傍名牌来获取非法利益的10多家皮包公司。
篇4
鑫龙电器主要从事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已在中央电视台新台、北京地铁(1、2、4、5号线)、南京地铁、重庆地铁、北京奥运馆、北京奥林克公园、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银行信息中心、首都机场、中国建材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北京大学体育馆、北京南站、天津站、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合肥至南京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铁路专线、武汉至广州客运铁路专线、广州至珠海客运铁路专线、郑州至西安客运铁路专线等国家大型工程和高速铁路得到广泛应用。
2007年,公司申请专利6件;2008年,申请专利27件;2009年,申请专利102件;2010年,申请专利103件;2011年申请专利117件。2011年专利申请量是2007年的19.5倍,是2008年前专利申请量的3.25倍。
2008~2011年四年公司共获授权专利230件,是1998年公司成立13年所获得专利256件的89.8%。
同时,申报计算机著作权5件,商标5件。不论是计算机著作权还是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大大超过试点计划数,取得了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大突破。
领导重视组织落实经费落实
公司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决定创新方向;以用户需要决定创新目标;以高端市场决定创新意志;以高端用户决定创新价值;以管理创新决定企业竞争力。积极致力于高技术产业和产品的开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拓展视野,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鑫龙电器知识产权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束龙胜为主任的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总工程师为部长、专职人员为副部长的知识产权工作部,具体负责知识产权研发、知识产权经费核算、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所,明确了各级工作职责组织落实体系。
公司进行广泛宣传,组织科技工作者和员工进行学习、培训,对积极参与和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表示了积极支持和积极参与。
我们认识到,如果没有领导重视、组织落实、经费落实,就无从谈知识产权的保障工作。
完善规章制度实行积极奖励制度
公司以2008年进入安徽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和第四批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规章制度,普及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培育人才,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制定《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办法》,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规划》《企业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管理办法》《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借阅管理制度)、《保密工作暂行管理条例》(密级确定、职务发明创造、保密奖罚、竞业限制协议)、《关于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的若干规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等规章制度,形成了既有一套专利管理规章制度,又有健全、并符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精神、符合本企业发展特点的规章制度。
制定了保密制度,与有关员工签定了技术秘密保密、职务发明创造、保密奖罚、竞业限制协议,在专利申请前做好防范工作。
建立了档案管理、借阅管理、密级确定、归档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有章可循。
将知识产权的各项规章制度装订成手册,供每个员工进行学习和了解,对新进入公司员工进行知识产权培训、教育。
自公司制定《关于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的若干规定》以来,每年给职工的专利奖励大幅提高,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激励自主创新、有利于配置创新资源,为自主创新提供法律保护。
我们认识到,如果企业没有适合的奖励制度,职工的积极性是不可能调动起来的,适合企业的奖励制度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对产品不断改进实施专利标准化、系列化
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形成大批专利为我所用。通过对产品、品牌不断进行改进设计、工艺改革,性能不断提高,实施专利标准化、系列化,对新产品进行布局,专利申报促使创新动力,激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热情,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营造知识产权环境,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增强企业运用专利制度和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市场竞争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形成一批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鑫龙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企业,大力提升公司及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在知识产权“跑马圈地”的时代,对于鑫龙电器来说,技术产品已不再是其利润的唯一创造力,技术标准和专利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缺乏、跨国公司抢先布点,使得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为当务之急,应努力争取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内技术标准的制定,争取以后的发展空间,近几年,公司已经积极参与5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还将进一步拓宽主持和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的制定,为企业发展提供后劲,争取以后的发展空间。
我们认识到,专利申报的质量、是否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有无市场价值,是专利申报的关键。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生命线
专利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没有专利的支撑而仅靠品牌的企业往往是没有后劲的,甚至会被市场所淘汰。企业的专利优势也是企业最大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发明创造应该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否则,这种发明创造可能等于做无用功。
知识产权的目的就是对市场的垄断、独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就是为获取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所提供的保护手段和信息,谋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体性谋划。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是制定和实施对于企业健全创新管理制度、深化结构调整、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识到,市场是决定专利申报的价值,这是永恒的课题。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是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目标
篇5
论文关键词:安徽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
在目前经济环境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仅仅是政府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某些中小企业来说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起步较迟,速度较缓,相对滞后于周边发达省份,但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好的做法,探索出适合本省特点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
一、三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
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规定出台10多年来,北京市科委与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湖南省湘潭科技局与人民银行湘潭市支行、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中心与工商银行张江支行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和试点,取得较好效果。
1.北京“展业通”模式
“展业通”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在交通银行“展业通”统一品牌下.向中小企业发放、以企业或企业所有者拥有的知识产权作质押担保、用于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资金需要的一定金额的贷款。该产品由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主导,协同北京资和信担保有限公司、北京市经纬律师事务所和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共同推出。鉴于担保公司的参与,该模式由担保公司向银行提供担保,企业向担保公司提供知识产权质押作为反担保来获取贷款。该模式是银行主导的一种典型模式,由银行直接定义推出并具体操作。
2.湘潭模式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制订了《湘潭市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2007年该行又制定了《湘潭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这两个管理办法均适用于湘潭市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湘潭市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湘潭中心支行与湘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地方商标主管部门和湘潭市知识产权局(地方专利主管部门)共同推动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行为推动。在操作程序中,商业银行是贷款的直接受理者和审核者。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只起到辅助作用
2006年,依据《湘潭市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毛家饭店和湖南胖哥槟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利用商标权质押成功获取了1500万元银行贷款。
3.上海浦东模式
2008年l0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了《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操作细则》,依照操作细则,“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设立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存入上海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在银行的专户,银行按照2~2.5倍放大贷款规模。上海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专项资金为通过审批的企业向银行提供担保,企业以自有知识产权质押和业主信用为反担保,银行收到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担保确认文件后,再办理各种贷款手续并发放贷款。
上海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具体操作部门.该中心在浦东新区市民中心设立了受理窗口,直接受理此类贷款申请。中心收到申请后,会审核申请是否符合规定。必要时会组织浦东知识产权中心等单位对企业提供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上海浦东模式是由行政机关推动并在具体操作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种模式。
二、三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利弊分析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展业通”模式是目前国内最成功的模式。这种银行主导业务的模式也是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但是实行两年多来,国内以银行为主导的中小企业质押融资模式仅此一家。该模式的缺点是由于民间担保公司的引入,增加了贷款成本。
湘潭模式通过行政手段推进知识产权融资。金融主管部门虽然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管理办法.但管理办法中未考虑到如何避免银行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承担的各种法律风险、评估风险和处置风险,而且具体业务还是由各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银行主导。因此,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固有风险,各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银行缺乏开展具体业务的主动性,导致该模式的效率低下。
上海浦东模式和湘潭模式一样,也是由行政部门自上而下推动的,但两者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区别之一是浦东模式有财政专项资金作为贷款担保,这就解决了银行的风险问题:区别之二是由于政府部分承担了风险,因此政府部门在贷款审核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经过审核的贷款申请,将获得财政专项资金的担保,因此银行发放借款顺利。由此可见,同样是行政推动,浦东模式解决了银行的风险问题,保障了银行的资金安全,行政部门高效运作,可以保证该模式的高效运作。
三、安徽省知识产权融资历程回顾
在知识产权融资方面.安徽省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商标权方面,红星宣纸、洽洽食品、绿宝电缆等中国驰名商标通过省内的担保机构,以商标权质押担保的方式.向银行申请了贷款,总额在1个亿左右。在专利权方面.2008年年初。安徽省科技厅与安徽省工商银行签订《支持自主创新合作协议》。安徽省科技厅向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推荐31家企业35个项目,采取有形资产抵押和无形资产质押组合的方式,申请贷款6.5亿元,其中用于质押贷款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71件。2010年1月,安徽省政府颁布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帮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困难,质押贷款的额度不超过专利权评估价值的50%,一般上限为500万元人民币,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最长不超过3年。为了降低担保机构所承担的风险,该办法设立了风险补偿机制,规定合芜蚌三市市政府设立市级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用于和担保机构共同承担风险。
四、解决安徽省中小企业质押融资难的前提条件
通过财政资金和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集中相关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源,逐步建立起知识产权融资担保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更有效运用好这些资金.使知识产权融入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的大框架中.值得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积极探索。
首先假设一个前提条件.即假设安徽省仿照浦东模式设立专项担保资金.银行按照1:3的比例放大贷款信用额度.并提供一年期贷款。在此前提下,结合本省现状,可以大致测算需要多大规模的担保资金方能有效满足安徽省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2033件.其中有效专利6438件。在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829件,实用新型专利3468件,外观设计专利2141件。适宜作为质押权利的有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计4297件。假设全省每年有1%的专利用来办理质押贷款,平均每笔贷款额100万元,则需要担保资金4297x1%xlO0÷3=1432.34万元。
全省现存有效商标4万件,其中安徽省著名商标900余件,驰名商标20余件,同样假设全省每年有l%的商标用来办理质押贷款,平均每笔贷款额100万元,则需要担保资金40000x1%x100+3=13333.34万元。
综上所述,在假设条件下,全省年知识产权担保基金规模在15000万元左右,便可以有效运转起安徽省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
五、解决安徽省中小企业质押融资难的实施步骤
全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细化.省内的金融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于该事物也有一个逐步探索与适应的过程。鉴于此,安徽省采取三部走的策略稳步实施,是比较可行的方案。
首先,金融机构和知识产权机构合作展开调查,面向信誉好、实力强的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融资试点,需要时可采取组合贷款的形式,增加部分有形资产担保,以降低风险。
篇6
一、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
植物新品种保护国外又称植物育种者权利,是植物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国家审批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相关程序授予完成新品种选育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销售、使用该品种繁殖材料的排他独占权。
二、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
虽然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一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还存在许多问题;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与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制约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1.植物新品种产权意识薄弱
我国是实行知识产权制度较晚的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为一项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也才刚刚实施四年多的时间,这使得广大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品种权申请数量少。全国有400多个育种研究所,7500多个农作物种子企业,而四年多来向国内申请的品种权仅有千件左右,平均8个单位一件,向外国申请的更是寥寥无几。据初步统计,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四年多来,经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约5000个,而提出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新品种数量不足1000件。
2.维权困难,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农作物种植和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季节性很强,对侵权案件的取证本身就十分困难,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利益,直接或间接插手种子行业,违规设置障碍排斥外来企业和优良品种,甚至袒护本地违规侵权单位,阻挠执法部门查处。
同时,维权诉讼程序复杂,品种侵权案件要有指定的的省级以上法院审理,路途远,成本高,育种专家没有时间和精力。而且植物新品种的保护规定中没有规定有关品种保护的法定赔偿金额,使司法部门在执法时遇到较大的困难,尤其是碰到既难确定侵权人的非法获利又难确认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处理基本相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侵权纠纷时,判决的赔偿额可能有着惊人的差异。
3.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覆盖面应当进一步扩大
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与掌握品种权是保护国家种质资源的重要的方式。我国是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生物遗传资源非常丰富,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对外开放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日益扩大,外国企业到我国申请品种权将后迅速增加,特别是一些种业跨国公司,依靠其先进技术优势,不但将其某个具有现实及潜在经济价值的植物新品种在该国申请品种权,还将某些发展中国家的优良品种在这些国家申请并取得属于他们自己的品种权。
三、促进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在我国还刚刚起步,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定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量
一是进一步简化品种申请和授权的程序,加快审批、授权的速度,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的保护。二是改革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管理和鉴定方法,把成果是否已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做为成果鉴定的前提条件,坚持先申请保护再组织鉴定,以此来提高科研、教学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植物新品种权申请。三是改革现有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中有关职务专利或职务品种权申请费和维持费的支付办法,将原来的职务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和品种权)的申请费、维持费等费用由课题组支付改为由所在单位支付。四是进一步扩大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的属、种。
2.加大打击和处理假冒与侵权行为力度,强化执法体系建设
篇7
正确地解读相关文件,充分利用减免税优惠政策,是这些企业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结合这两个文件规定,我们认为,企业在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重新认定方能享受优惠
《指引》规定,2007年底前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内、外已按原认定办法认定的仍在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依然有效,但在按《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重新认定合格后方可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亦可在资格到期后申请重新认定,但在重新认定期间只能执行25%税率。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规定,2008年1月1日起,2007年3月16日以前经工商等登记管理机关登记设立的企业,原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可以享受过渡优惠政策,即继续按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优惠办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税收优惠的,其优惠期限从2008年度起计算。
例如,2006年设立在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某企业,如果其在2007年底前已经取得新技术企业资格,并且该资格在过渡期内始终有效。企业在过渡期内是否须要重新认定方可继续享受过渡优惠,目前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该企业的高新资格在过渡期内有效,国发[2007]39号文规定,该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至过渡期满,不需要重新认定。如果企业在原新技术企业资格期满之后未能重新获得高新资格认定,那么即使在过渡期内,该企业也应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另一种观点认为,即使企业在过渡期内仍处于39号文所说的减免税期及同时也在原有高新企业资格有效期内,也应及时办理重新认定后方能继续享受39号文中所说的减免税优惠政策。
我们更倾向于第二观点。
企业过渡期内的各项指标符合《认定办法》规定的标准是企业继续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的前提,即企业在过渡期内仍处于39号文所说的减免税期及同时也在原有高新企业资格有效期内,也应及时办理重新认定后方能继续享受39号文所说的减免税优惠政策。在《指引》的前言中也已经强调,“2007年底前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外已按原认定办法认定的仍在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依然有效,但在按《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重新认定合格后方可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如何理解和操作,还需等待总局相关文件明确。
纳税年度界定必须明确
国发[2007]40号规定,2008年1月1日(含)之后完成登记注册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内在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内取得的所得,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可享受二免三减半(25%的减半)的优惠税率的优惠政策。
目前的问题是,由于〈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为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因此,如果企业在2008年取得第一笔收入,由于其成立未满一年,2008年无法认定为高新企业,若2009年被认定为高新企业,但企业也只能在2009年享受最后一年的免税政策。
关注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99%的企业没有申请知识产权,申请了知识产权的企业只有0.17%有发明专利。因此,中国目前很多企业并不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办法规定,企业与他人签订5年以上的在全球范围内独占该项许可权利的方式取得知识产权的独占许可,可以达到认定需要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代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申请者要取得全球范围内的独占许可权当前具有一定的困难,一些此前打球的企业将失去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以取得版权或者著作权证书为准。而且“近三年”是指申报当年以前的连续三年(不含申报当年)用于的知识产权,即2008年申请的企业知识产权必须是2005、2006、2007年取得的,2008年取得的证书不计算在内,而只能等到2009年申请时计入。
注重研发费用规划使用
《办法》和《指引》对符合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范围进行了界定与列举。企业应按照财企[2007]194号《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进行研发费用的归集,同时按照办法及指引中所确定的研发费用的硬性指标,做好研发费用的预算和规划。根据上述规定,我们认为,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或者改进现有的会计核算系统,以便能够准确记录并按项目、类型对研发费用进行归集,以符合办法和《指引》的要求。另外,今后研发费的归集最好单独设立科目,便于将来审计。
篇8
一、市知识产权工作现状
市知识产权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截至2012年8月,全市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1700件、授权专利6975件,2011年6月,我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的轨道。一是工作体系逐步健全,知识产权外部环境不断优化。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市政府建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人民政府知识产权办公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市政府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和市政府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领导小组;12县市区全部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政策体系建设方面,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市专利管理办法》、《市知识产权工作考核细则》等文件;市知识产权局与市卫生、人事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市企业专利工作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的政策体系。二是宣传培训初见成效,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我市每年利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时机,集中组织宣传活动,开通了市知识产权局网站,创办了《知识产权》简报。几年来,共举办培训班30余期、培训人员4万人(次),培养了一大批懂专利、会运用专利战略的明白人。三是专利扶持力度逐步加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自2000年以来,市政府连续举办9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和7次中国院士行活动,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几年来累计签订技术合同27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971亿元,项目投资总额9246亿元,建立起技术合作关系793对。其中71位院士和专家深入县市区和市直240多家企业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460多项。2001—2009年,每年从科技三项经费中列支资金支持专利技术转化实施。2001—2011年,扶持专利技术转化实施65项、扶持资金163万元。培育山推集团、汶上新风光电子等61家“中国专利明星企业”,在博特丝杠厂首家建立市专利信息数据库,信息量达到210万条,年更新专利数据36万条,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信息支持。四是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步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初见成效。市知识产权局制定了《处理专利纠纷工作规程》,建立了侵权举报制度,依法认定集团等五家商场为首批“市无假冒专利产品商场”。两家商品流通企业被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首批“省无假冒专利产品商场”。五是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从2001年开始,市知识产权局按照每项发明专利2000元、实用新型专利500元、外观设计专利3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截至2011年底,共资助授权专利1697项,发放资助资金8768万元。对科技人员发明创造,在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按照专利拥有情况给予加分。对中小学生申请专利,专利机构减半收费,中考时给予加分鼓励。这些政策有力调动了科技人员和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全市专利申请量从1985年《专利法》实施之初的每年几件、几十件,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每年百余件,逐步上升。特别是2004年—2011年,连续三年实现了专利申请量的连年翻番。2003—2011年的5年间,全市专利申请6392件,是1985~2002年共18年专利申请量的226倍。
二、市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和先进市相比,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一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据调查,全市877%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申请专利的申请数量又仅占技术创新项目、科技成果的75%,科技成果多、创新项目多,申请专利少的现象比较严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偏少,全市只有62%的企业配备知识产权专职管理人员,169%的企业配备兼职管理人员,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工作还很薄弱;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据调查,全市只有10%的企业制定了内部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二是专利侵权案件逐步增多。近年来专利侵权案件数量逐年上升,2011年还首次出现了跨省和跨地市专利侵权纠纷,但我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不够完善,致使知识产权成果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直接影响了权利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影响了社会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三是专利申请的质量有待提高。发明专利和职务专利比例偏低,以2011和2010年为例,2011年发明专利申请比2010年增长35%,但发明专利申请比例由上年的1025%下降到746%,发明专利的申请占比较低,说明我市的原始创新能力后续力量不足、亟待加强。2011年我市职务专利申请占比虽然由2010年的10%提高到126%,反映出我市企业专利意识逐渐增强,研发能力有所提高,但与全省平均2998%占比相比,职务专利的申请量还有较大差距,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篇9
专利申请量继续攀升
2003年3月17日,我国受理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总量突破了200万件,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达到100万件时用了15年,而达到200万件只用了4年多的时间。
200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三种专利申请30.8487万件,比上年的25.2631万件,增长了5.5856万件,增长率为22.1%。
在2003年共收到国际申请1165件;收到国际申请检索本1198件,完成国际检索报告1169件;收到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708件,完成国际初步审查报告656件;进入中国国内阶段的国际申请:发明2.4516万件,实用新型192件。
2003年专利申请的特点是:1.从三种专利申请的数量来看,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均突破1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10.5318万件,比上年的8.0232万件,增长31.3%;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0.9115万件,比上年的9.3139万件,增长17.2%。申请形成“三分天下”格局,三种专利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发明34.1%、实用新型35.4%、外观设计30.5%。2.从国内、外的构成来看,国内虽仍以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为主,但发明专利所占比重有所增加,达22.6%;国外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占到84.8%。3.从三种专利的国内外构成来看,发明专利国内申请5.6769万件,国外申请4.8549万件,8年来国内数量首次超过国外。我国自1994年成为pct成员国以来,国外发明专利申请剧增,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一直处于下风。2003年这一局面得到扭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国内申请所占比重(92%以上)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
截至2004年2月底,已累计授予专利权108.798万件。2003年授予专利权18.2226万件,比上年的13.2399万件,增长37.6%。
2003年,公布发明专利申请7.7472万件,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6.8906万件,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7.6166万件。
专利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
多年来,全国专利试点、示范工作成绩喜人,尤其是2003年,专利试点、示范工作在城市、科技园区、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化四个层面上稳步推进。
专利试点城市普遍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地方立法,制定行政规章,将知识产权工作列入城市科技与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了专利管理与经济管理、科技管理相互融合、协调的工作机制。这些城市年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普遍提高20%以上。
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经过努力,取得了明显效果。中关村、杨凌、武汉、长春、包头5个示范园区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专题数据库建设和专利服务与传播工作初见成效,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技术实施率显着提高。
企事业单位专利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近两年来,受理的企业专利申请量年增幅度均在20%以上,占国内专利申请总量1/3左右。国内职务发明的申请量分别增长了53.3%和52.2%,国内职务发明的授权量分别增长了20.3%和119.3%。
为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一些地方知识产权局与有关部门共同出台了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扶持政策,包括贷款贴息、风险担保、风险投资、奖励等各项措施,积极促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据2003年中国专利奖申报书中提供的数据显示,仅获得金奖的13项专利技术实施项目,就累计新增销售额715.87亿元,新增利润64.56亿元,创汇7.56亿元。
法规建设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经过19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专利法律体系,法规建设也日臻完善。过去的两年里,《职务发明创造条例》的研究和草拟工作扎实细致地开展,《职务发明创造立法参考材料》和《职务发明创造条例(试拟稿)》已完成起草工作。《专利条例修改草案》已起草完成。又有10个省区出台了《专利保护条例》或《专利管理工作条例》。一些国务院部门出台了本部门或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规章。这些法规规章的出台对细化、完善和加强专利的行政执法保护与专利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际合作开拓新局面
两年来,我国积极参与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理事会有关审议和新议题的讨论,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关pct改革,实体专利法协调,国际专利制度发展议程,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以及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专题的讨论研究,协调国内相关部门参加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的各项活动,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调整与变革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专利行政执法保护工作成效显着
2003年,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3年被新增为全国整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全国整规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整规工作计划,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3年4月成立了整规工作领导小组。2003年5月出台了知识产权局系统整规工作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根据这一计划,成立了本单位整规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整规工作或方案,并积极采取措施,特别是在医药、食品等领域采取了专项执法行动。
截止到2003年底,已有二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了专利保护条例,部分专利工作试点城市也实施了专利保护或管理条例。200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始推进跨地区联合执法机制的建立,在各地方知识产权局配合下,国家知识产权局有效地开展了专利法执法监察工作,提高了本系统依法行政的水平。
据统计,2003年各地方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纠纷案件为1517件,结案1237件,查处冒充专利1873件,查处假冒他人专利164件。
为适应行政执法保护工作的新形势,一些地方建立和完善了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16个地方知识产权局还开展了跨部门和跨省区市联合执法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专利行政执法效率,加大了执法保护力度。为全面、系统、及时地反映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一些地方知识产权局以正式文本方式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执法保护状况的相关,一些地方知识产权局还定期向外国领事馆通报本地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对正确引导舆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各级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积极完善自身建设
篇10
1.1立项
该院的科技项目大多属于自主立项。科技项目立项主要根据院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结合院业务发展需要及解决勘测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一与国家的产业鼓励政策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开展引领型科技研究;二立足专业前沿,了解相关技术在国际、国内和行业中的发展水平,体现目前市场特色和先进性,根据市场需求开展领先型科技研究;三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开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改善工艺,提高效率;四在提高工效、设计质量等方面做标准化、模块化,结合工程实际和三维设计开展,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每年末申报下一年度的科技项目。项目实行项目经理(即负责人)负责制,立项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批,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立项申请(包括项目内容、所用关键技术、预期目标、成果、进度计划、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经其所在部门领导批准、院科技专责审核、分管部门的院领导批准。在所有项目中,经院科学技术委员会集体讨论选拔出一些有技术含量、有影响、有深度的项目作为院重点科技项目,形成一般项目和院级重点项目分级管理。项目立项时,要分析评估科研项目在技术、资金、人员配置、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使企业在较低的风险水平上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创新收益;与外单位合作开发的项目,要对合作单位进行尽职调查,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投资、分工、权利义务和研究成果产权归属,同时分析评估项目在技术、资金、人员配置、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委托外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要进行招标,签订外包合同,明确研究成果的产权归属、研究进度和质量标准。
1.2实施过程
科技项目的管理分院、室两级管理。项目在进展过程中,一般项目主要由部门领导负责协调、督促、检查项目计划实施情况。安全技术部(科技主管部门)每季度对一般项目、每月对院级项目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请专家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评审。
1.3结题评审
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将所有项目材料(如技术报告、图纸、软件编制说明书、软件测试报告、用户操作手册等)准备齐全、规范,报安全技术部科技主管,申请结题评审。(若因某些原因中途要取消所立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提出“科标业项目撤消申请”,说明其理由,经安全技术部科技专责审核、主管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取消所立项目。)一般每年四季度集中进行结题评审。结题评审由安全技术部组织、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审。评审先进行形式审查,然后再由相关专家仔细审阅,提出初步意见。最后开会讨论,由评审委员会给出最终评审意见。
1.4经费
科技项目的经费来源于上级补助的专项经费和院自筹科技经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暂时按项目计列。项目经费在评审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审时一并讨论确定。项目金为项目批准经费减去实耗成本,实耗成本指项目的直接耗用成本(不含人员的工资、“七金”)。项目金待项目完成、结题评审、项目所有材料完成归档后(评审结束一个月内)结算,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分配到项目组每个成员。对于项目组中途取消的项目,其所发生的直接耗用成本即为该项目经费。
1.5奖励
评审时,评审委员会对所有项目根据创新性、应用性、效益性、推广性几个方面进行打分,评出优秀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金。科技进步奖每年评审一次,凡获院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的成果可以推荐向院外申报更高级别的奖项。
1.6考核
科技项目纳入综合业绩考核,安全技术部每年对各部门科技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因主观因素未按期完成的,严格按照《全面考核管理办法》,扣部门考核分。
1.7保密
对于有创新、有突破的技术,及时确认是否申请专利或作为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进行管理。对于确认需要保护的技术及时申报专利、作为技术秘密保护的申请行业专利技术。为鼓励员工开展个人创新和知识产权创作活动,专利、专有技术的成果完成人均获得相应荣誉和奖励。
2科技项目管理经验
近几年,该院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专利、软件著作权、专有技术多方面零的突破。思考近年来科技管理工作,取得的经验有:
(1)院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管理机构、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配置有经验的科技专责管理人员。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科技组织和管理机构、机制健全,配置有经验的科技专责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出台了《全面考核管理办法》、《目标管理办法》、《经营业绩考核管理办法》、《专利及专有技术管理办法》、《科标业及科技论文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2)科技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考核、有落实、有措施,科技管理规范、扎实有效;滚动制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每年年初制定科技工作目标、指标和科技计划、完成措施,指标分解到部门,研发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对科研项目与生产任务同等重视,同步安排。在众多立项的项目中,选拔一些有深度、有影响的项目作为院管重点项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每月按项目进展计划检查实施情况,并在月度例会上公布,纳入综合业绩考核,确保按计划完成。
(3)科技交流和技术合作为科技创新铺路搭桥。近两年,随着我院科技管理力度加大,我们不定期邀请西安通大专利有限责任公司专利专家来我院指导专利申请、著作权等有关知识产权申报方面的工作。使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加强,申报技巧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4)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的工作热情近几年,我院修编了《专利及专有技术管理办法》、《科标业及科技论文管理规定》,加大了科技创新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的工作热情。
3存在问题
虽然我院在勘测设计、科技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国其他电力设计院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与综合能力不强,项目起点和研究平台低,缺少核心技术,在业务中起关键作用的专利很少;二是虽有大量工程技术人员,但研究型创新人才少,尤其缺乏专家型、大师级的复合型领军人才;三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设计人员重生产、轻科技,没有形成生产、科研两条腿走路的有效机制。
4设想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