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的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的新技术

篇1

[关键词]生物医学高新技术 医学伦理学 教育

[作者简介]李义军(1955- ),男,河南淮阳人,河南科技大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南 洛阳 47100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86-02

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福祉,但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基因技术、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等广泛研究与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远远超出了生物技术本身,需要相关人员合理运用伦理学的方法作出理性的思考和道德的判断,促进生物医学技术的健康发展。这对我国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来说,既是挑战又是发展机遇。适应现代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发展,优化医学伦理学教育模式是医药院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生物医学新技术发展背景下加强医学伦理教育的意义

1.当代医学伦理理念指导着生物医学技术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医学伦理能以一种理论体系、一定文化氛围作用于生物医学技术应用,在实践上对整个生命科学发展和社会卫生事业进步以伦理指导和道德控制,进而影响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医务人员职业行为及涉及个体的生命、死亡、器官、性别等许多方面的医学选择。通过生物医学科学技术进行伦理指引和把握,可让以呵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主要目标的生物医学科学和技术领域印映人文和哲学之光,能站在道德哲学的高度以一种无形的专业理念强有力地制约关乎人类健康的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方向和路径选择。

2.当代医学伦理原则可规范生物医学技术的正确运用。科学上某些发展应用不当而导致对人类伤害的事例不胜枚举。最显著的是原子能的开发,它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但也被应用于军事,成为屠杀的威慑武器。生物医学高新技术临床应用,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福祉,另一方面应用不当会带来极大伤害(如基因技术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应用)。只有遵循医学伦理原则,才能保证现代生物医学高新技术正确运用。

3.当代医学伦理学对培养医学人才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医为仁学,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高尚的医德医风是成为一个合格医生的前提,是医生职业精神的灵魂。在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广泛应用临床的工作环境中,对医务工作者伦理道德素质要求提高,只有认真学习和研究医学伦理学尤其是生命伦理学,才会给医学人才提供解决医学高新技术道德难题的正确方向和思路,只有把技术与伦理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进行医学决策,充分发挥医学技术的作用和设备的潜力,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学伦理教育只有适应了当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需求的医学人才。

二、当前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理念落后当前医疗实践。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受种种因素影响,我国医药院校在相当长的时期课程设置仍停留在生物医学的模式上,虽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于目前的医疗实践,没有给予医学伦理学课程应有的重视。

一是课程定位模糊。早在1993年英国总医学委员会发表的《明日医生》就提出,医学伦理学应列为英国医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医学伦理学是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主干专业课程。而在我国,许多医学高校将医学伦理学课程划归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医学伦理学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专业性、特殊性、重要性认识远没确立;我国医药院校医学伦理授课学时普遍偏少,总课时一般在18~36学时之间,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为学生在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领域作较为系统的讲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二是教育目标空泛。欧美国家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均有着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如“掌握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训练解决伦理问题的技能、内化职业价值、促进沟通技能等”。而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多以提高医学生医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为目标,教育目标较为空泛,没能体现出医学伦理学应有的课程性质及作用。三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多在基础课教学阶段单独开设,未能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临床课程的教材和教学中,极少涉及伦理学内容,未涉及器官移植、基因技术、辅助生殖技术等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学生学完课程后,最多只能了解一些医学伦学的基本理论,很难培养医学生的正确临床伦理思维理念及解决临床一系列伦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较为抽象。西方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广泛而针对性强,涵盖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从业法规、生命科学、沟通技能、与卫生保健相关的社会问题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等诸多方面。课程教学内容则显得抽象和空洞,偏重医德理论说教,不能与医学很好交融,未能重点围绕医疗实践中产生的与社会公众关系密切的医学伦理学困境和难题展开,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医学伦理学教学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3.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欧美国家医学伦理学教学多采取主动参与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灵活多样,非常重视结合医疗实践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如进行医学伦理临床查房、临床病房教学等。而我国此课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手段上较单调,几乎都是大教室、大班级传统灌输知识的理论教学方法,不能紧密联系医疗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4.缺乏具有临床经验、医学科研实践背景的师资。医学伦理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师资背景应为接受过医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训练培养。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师专业背景主要为医学专业或是哲学类专业,还有少数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共同不足是欠缺将医学伦理的理论与医疗实践相结合教学能力。一部分医学院校至今仍无专门的教研机构,更无专职教师,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甚至是行政管理人员承担,虽然现在教师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越来越高,师资整体学历水平有了提高,但具有医学实践经历和伦理学知识背景的复合型教师依然匮乏。

三、改进医学伦理教育的对策

1.确立科学教育理念。医为精光之道,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良好医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伦理学应是医学专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特别在当今生物高新医学技术广泛应用背景下,医学伦理学教育更为重要。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医学院校行政领导、教务部门、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医学生应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借鉴欧美国家做法,将该课程作为医学教育主干课程开设,加大课时、师资及其他教学条件的投入力度。根据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发展,结合医学职业的内在要求,确定注重素质和能力提高的课程教学目标,即通过教育,提供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文关爱精神;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意识,锻炼其伦理分析、决策、评价和对临床行为的指导能力。

2.创新医学伦理学课程设置。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研究医疗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活动乃至公共卫生活动中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及道德规范,其本身和医疗科研实践紧密相连。我国医学院校应创新医学伦理学课程设置,逐步实现医学基础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课程的有机整合,实现伦理教学的“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医学专业课教学中应增加相应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中隐蔽课程的应用研究。伦理学课程设置可以灵活多样,低年级医学伦理学教学主要是对医学伦理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围绕医患关系主题安排“医学伦理学基础”“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课程,掌握医学伦理基础知识及与病人沟通的技巧。高年级可以安排“生物医学技术伦理”“医学与社会”“医疗卫生管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伦理学辅导”等医学伦理学相关课程,实习阶段结合医疗临床伦理难题进行相关“医学伦理讨论会”等。

3.调整教学内容。首先,应结合医学发展需要,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在保证课程体系结构完整前提下,充实对基因技术应用、现代生殖技术及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以及卫生保健、公民医疗保障等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医学伦理问题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贴近时代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其次,要针对不同专业(临床、护理、检验等)、年级、学习阶段的学生调整授课内容的重点,使课程内容和专业紧密联系。

4.推进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变革。学习发达国家,建立新型的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努力改变大班级、大课堂满堂灌输的单一课堂讲授教学形式,在保证一定理论教学前提下,探索案例教学法、医学伦理难题讨论、医患角色扮演、医界楷模讲座等在课程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增加医学伦理学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如医患冲突原因及调适专题调研、临床医疗医学伦理查房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医德理论的理解、内化和践行,锻炼其实际的伦理决策能力,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5.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用于医疗实践规律的学科,是对医学领域进行道德审视的科学。应用伦理学的特点要求讲授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师应将医学伦理学理论和临床科研实践密切结合,既具有医学知识和医疗实践训练经历,又具有较高伦理学知识背景。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中复合型教师极少,建立一支优秀学科师资队伍是保证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各医药院校应建立、完善专门教学科研机构,配备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的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博士生、硕士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比例适当的师资队伍;其次,发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及各省医学伦理学会的作用,制度化举办全国性或本省的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专题研讨班和医学伦理研讨会,进行医学伦理学临床问题研讨及教学研讨,提高师资教学科研能力;再次,鼓励医学伦理学教师兼职医疗机构成立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伦理委员会,经常参与临床器官移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运用等伦理问题讨论及处理,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后,医药高校应制度化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进行国内或国外(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中小学 信息素养 教学模式

“老师,能不能上网啊……”,这是2014年高一新生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上,多名学生共同的“心声”,他们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他们并不是期待我讲多么精彩的内容,而是期待上网,并且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2015年。看到这些我非常震惊,难道这就是现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果”吗?是学生不喜欢这门课?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经过与学生的沟通,才知道学生还是很喜欢这门课的,但是他们已经厌倦那种“纯技能传授”的课堂模式,而对那些枯燥无味的原理概念更是“烦不胜烦”。正是因为这样,长此以来,在中小学生大脑中就形成“信息技术就是使用计算机上网”的思想,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才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既然学生喜欢这门课,那为什么不能在教学模式上有所改进呢?值得庆幸的是,信息技术是一门非中高考学科,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有更广阔的空间不断尝试、探索、创新,而不需要被禁锢在应试教育的牢笼中,接下来就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基于情境创设的自主学习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即教师以“讲”为主,以“导”为辅。虽然学生可以掌握很多知识,但是教师是学生思维的控制者、引导者和迁移者,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思维的过程,其内心的自主学习意识不能被唤起,所以到最后只能盲目地接受一些技能的培训。而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为此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改变这种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材料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置身某种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可以唤起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奥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word排版”时,教师不需要一味地给学生讲授排版的操作步骤,而是通过展示由word进行排版的成功作品,如前一届学生的作品,让学生选择一种,或者按照自己的构思完成,有困难的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最后给完成较好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欣赏、探究、互动,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参与的学习意识。

与此类似,在讲授“网页制作基础”时,因为frontpage同属于office系列,与word有相似的操作,而之前学生已经有word的基础,所以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相似点,然后引导学生,平时看的网页很多,精彩的网页也不少,如果有一天自己的网页作品能够被别人欣赏,自己的感觉如何?以此激发学生制作网页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个性化的网页,积极创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的精心引导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探究,让知识超越教材,具备合作、创新及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增强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

二、基于多媒体的课堂教学

为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具有创新、独特的引导方法,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问题的导入更直观。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时不仅仅是在教学的开始需要使用多媒体素材,教学的内容也需要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

在中学《网络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一些原理及概念性的内容感觉索然无味,如果教师在讲授时只是按照这些原理的条条框框说给学生听,一堂课下来学生就基本云里雾里。那么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

例如在讲授“数据交换技术”的时候,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不容易理解,但如果将不同的数据交换技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教师可以自己制作flas来完成,由此展示不同交换技术的工作方式及优缺点,学生则更容易理解透彻。

又如在讲授“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时,首先用一个简单的实例描述,如两个QQ用户之间的对话,然后使用动画模拟整个过程,则更能让学生从直观上理解网络数据的传输。其中涉及的TCP/IP模型同样可以使用一个相似的视频模拟,比如放一段快递公司寄送货物的整个工作流程视频,并将二者的工作环节相对应,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网络体系结构。

由此可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即无论何时都不能偏离课堂的核心,多媒体素材都要始终与教学内容相关,如果偏离教学内容,那么就显得太花哨,使得课堂教学变成多媒体素材的欣赏,也就达不到教学效果。

三、基于差异的分组教学

1.基础水平的差异。

由于受家庭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家长为培养学生的特长而专门购置了计算机,而部分学生除了在学校接触计算机外,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甚至基本从零开始,计算机的操作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对此,可以将学生分为初级组、中级组和高级组,分别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并且在教学时使用“以学帮学”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适应不同级别的操作要求,还可以协作完成,即高级组的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可以协助中级组的成员,而中级组的学生则可以协助初级组的学生完成任务。这样不断缩短各组之间的差异,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2.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

篇3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 设计艺术教学 改革研究

1.基于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艺术教育教学匮乏

就教育当前的状况来说,设计艺术教育理论支撑点的运用,更多的还处在感性阶段。尽管我们一直把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动态设计要素对人心理及生理的影响程度、视觉感受都视为需认真研究和对待的价值层面,但完善的科学理论的缺乏与客观实验条件的限制,导致现状并没有改变,只不过教育教学中的方法和思维模式,由具象感受思维变成抽象感受思维而已,这种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很难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得出理性的分析结果。

由此,基于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艺术教育教学匮乏,导致培养人才的设计能力体现诸多不足。设计心理学课程的研究,及教育教学中的引进,在全国本科院校开设仅是这几年的事情。但部分授课方式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单向传授,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贯通和衔接,往往割裂了设计学科的有机综合性。即便是开始了此课程的教育体系,其内容也是比较理论化,与实际的设计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由于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对象设计心理学知识的匮乏,导致培养对象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体现出诸多不足。其设计作品按照自认为合理的去做。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中,没有从用户实际的心理感受与使用出发作设计,这样的设计方案是不符合实际应用的。

2.介入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是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需要

设计艺术已经进入知觉设计和情感化设计时代。人本主义的设计宗旨是满足使用对象的细微情感和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设计心理学正是从人本主义设计的角度把人内心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行系统性梳理,并将相关原理应用到当代设计艺术中,为其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撑。

基于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艺术教学改革核心是把设计心理学的知识和艺术设计的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针对设计者、设计受众的心理特点,把握设计者、设计受众的心理反应,将其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运用于设计艺术教育中,从而培养出具备设计心理学知识的设计人才。对于设计艺术教学来说,设计艺术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都提出了各种需要解决的心理学问题。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设计艺术教育,我们不仅能教会培养对象理解设计艺术,而且能更好地帮助培养对象理解设计的最终受众的需求,从而使设计艺术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同时,也使设计艺术教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因此,具备设计心理学知识的人才,将设计出更加实用合理、使人们更加愉悦、舒适、具备更高审美感受的艺术设计作品,以满足社会、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3.在基于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艺术教学研究上,应加大设计心理学的应用性教学。应重视研究培养对象、设计受众等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效果。逐步建立起逻辑和推理的思维模式

这些方法和措施将使其对设计艺术的认识和思维观念上升到理性高度。同时也会对设计教育中视觉语言的标准化、系统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当然这种系统化的结果是对设计语言的规律化研究,而不是数理推演,其结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科学的发展而变化的。但一定时间和阶段应有一个共同的参照标准。这与当前盛行的感性思维模式并不矛盾,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越深入,设计艺术教育标准的相对性就越小,认同度也就越高。只要我们对设计心理学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研究不断深入下去,新的培养模式必会赢得教育行业、培养对象和社会的认可。

4.基于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现代设计中对人的需求的关注,是现代设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与传统设计关注物的观点不同,现代设计的要求和限制越来越多,人成为设计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设计教育越向高深的层次发展,就越需要设计心理学的理论支持。因此,应将研究个体心理、消费者心理、设计思维、用户研究等方面的设计心理学引入设计艺术教育教学中进行改革,有十分重要的革命性意义。其意义具体如下:

4.1.基于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艺术教育改革,有助于科学规范地引导设计教育实践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为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4.2.介入设计心理学理论的设计艺术教育改革,能使设计者拓宽思路,增强设计思维能力,推动所培养人才设计创造性思维的理性发展。帮助其对设计作品进行评价、理解、鉴赏,了解设计作品的本质和意义。

4.3.运用设计心理学知识进行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的就业具有实际意义。教育教学改革能使培养对象更好地面对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以及多样化市场需要的挑战,更加正确认识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并制定适宜的宣传、推广和促销手段,增进其设计有效性、使用性、可用性、合目的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4.通过设计心理学理论支撑,有助于设计心理学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方向更清晰明了。

4.5.丰富国内设计心理学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内容,并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在实践工作中有所帮助或指导。

5.研究的应用前景

设计心理学学有助于科学规范地引导设计教育实践朝更加科学、更加系统的方向发展,为设计艺术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5.1.目前教育部大力鼓励和发展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此课题研究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方向。对于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5.2.基于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急需大量的具有研究深度的相应研究成果,以丰富相应理论,指导实践。

5.3.市场需求具备设计心理学知识的设计艺术人才,以满足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消费需要。因此介入设计心理学理论的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急需。

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基于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艺术教育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教学方法,对设计艺术所具有的指向性价值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与认可。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全国本科院校全面开设此课程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仍然没有建立起大家普遍认可的、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研究体系。其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证。在高等设计艺术教育教学中,仅仅开设这门课程必定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各个课程的任课教师,将设计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授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更加细致地讲解,从各个课程中对所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出发,丰富教学对象的设计心理学知识,加强其设计心理学的应用能力,进行基于设计心理学知识的设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这需要广大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美]NORMAN D A、设计心理学[H]、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3-29

篇4

关键词:想象力;创造力;游戏设计;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5-0056-02

游戏设计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意义重大,它能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学习,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信息技术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智力。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设计一些小游戏,可以让教师在上课中利用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游戏带来的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中讲了一个画图软件,教师在上课时单纯地只讲软件的操作,就会使学生感觉非常枯燥。如果在给学生讲画图软件的操作时,引导学生去玩“七巧板”的小游戏,当学生体会游戏的娱乐,惊讶于不用纸笔就能画画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全部放在信息技术学习上了,掌握知识自不必说。不仅如此,游戏的设置还增加了教师教学的趣味性,更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收获到乐趣,从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早期的信息技术启蒙教育,在教学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当教师无暇顾及每一个学生的时候,就会挫伤未得到老师回应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教学中,设计一款或几款游戏,就能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游戏自主地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只要从旁辅导,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比较胆小、不敢问问题的学生而言,游戏教学,可能比教师辅导的效果更好一些。在所设计的游戏中,通常会含有大量的图形、线条,甚至人、物的形象,这些形象能通过在电脑上的实际操作将其生动化,于是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也将这些形象与其变化记录在脑海中,包括与之相关的操作键。不仅能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游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游戏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和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发挥空间,学生不用像考试一样,总是担心做错什么。教师可以在教低年级小学生练习拼音打字法,训练打字速度的时候,可以联网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玩游戏。比如说:飞机大战。在游戏的画面中会随着时间的增加,所出现的飞机数量越来越多,飞机速度也越来越快。而飞机上出现的是拼音字母,学生在键盘上的动手能力决定了游戏分数的高低。通过玩这个游戏,能够让学生尽快掌握键盘中每一个字母的分布情况,熟悉字母,最终提升打字速度。

四、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小学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小学生的学习可以说是比较紧张的。然而学习需有张有弛,对年龄比较小的学生,如果在学习中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神经一直紧绷,就很容易引起身心健康问题。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设计的大多数的小游戏,需要大家一起参加才能玩,这也就保证了学生和同龄小朋友的交往娱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定期开展“风车转转转”游戏进行教学互动。教师拿一个小型风车,放置在教室中间,教师是裁判,负责转动风车。风车里面有四十项信息技术内容,教师转动风车,指针在哪里停顿,就以上面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回答问题。对的加一分,错的扣一分。教师每一个星期都可以和学生玩这个游戏,一个学期下来,对积分最高的学生进行奖励,积分比较落后的学生进行鼓励。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广泛地进行交流,相互合作、协调。游戏教学在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释放学生的课业压力的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五、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篇5

对于具备较强数学能力的学生来说,对题目的初步定向有其独特性。他们从分析、综合的两方面出发,首先感知题目的每个条件,把每个条件看作整体的一部分。其次,他们从相互联系的并形成一个完整结构上来感知这些条件以及每个条件在题目中的作用。这样就清晰、完整地分解了题目的表象,这就是一种心理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能力较强的学生会把题目作为一个整体来掌握,而不至于忽视其中的所有元素,包括间接条件这重要的部分。对于只具备中等数学心理素质能力的学生来说。在感知一道新类型的题目时,通常是感知它的各个元素,并把各个元素当作独立存在。而落在知觉之外的元素,就往往丢失了。因此,这些学生必须面临着如何在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中找出题目中各个元素或条件间的联接和相互的关系。至于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使其建立起元素间完整的结构网络、表象,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了。

现在我们用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观察,心理素质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信息收集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例题:甲乙两个仓库共有水泥420吨。其中甲仓库有x吨,乙仓库有水泥多少吨?

具备较强数学信息收集能力的学生,他们能很快地得出乙仓库有水泥(420-x)吨。因为他们从整体上感知题目中的两个元素,清晰地分解题目的表象。收集到的信息不是两个(420吨和x吨)。而是三个即420吨、x吨和(420-x)吨。即使题目所要求的问题不是“乙仓库有水泥多少吨”,这些信息也会在其脑海中自然承现。对于只具备中等数学信息收集能力的学生,他们面临要解决的是如何把这两个信息有机联系起来,找出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完整的表象,从而能独立收集到第三个信息即:(420-x)吨。这也是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能力重要部分了。至于具备较差数学信息收集能力的学生来说,就不乐观了。

由此可见,在相同的感知数学材料的条件下,具备较强数学信息收集能力的学生所获得的信息总比其他学生要多。而且具备了能主动地从题目给定的元素中,最大限度抽取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的能力。根据这些特点。从学生心理差异的角度,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1 利用网络,开拓获取信息渠道。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创造了大量获取信息的良好氛围。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与日常教学有机地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如让学生上网查询车站发车的时间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等。从中收集到出发点和目的地间行车的时间,从而依据行车速度获取两地的大约距离,教师可以在学校网站的资料库中,放置与课程相关的基础课内容,供学生课余时间上网点击、学习。并鼓励学生在网络中寻找相关的知识,补充自己的不足,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协作合作,形成信息资源共享。

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把个人获得的信息相互共享。让学生利用网络将自己所获取的信息在学校的网站上公布,进行学生间的协同学习和信息交流、信息共享等,以达到共同提高获取信息能力的目的。

3 有的放矢,构建信息心理知觉。

篇6

《医学心理学》实验教学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心理学的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但由于学时、客观的实验条件等原因的限制,绝大多数学校难以进行实验及实训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CAI的超时空性来解决这一难题。在讲“心理测验”这一章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心理测验内容,了解心理测验的全过程,笔者一般都将常用的心理测验的部分内容及图片做成课件让学生看。另外选用SCL-90等自评量表,用多媒体CAI在课堂上一起做该测验。对于一些经典的实验,如洛伦茨(K.Lorenz)的依恋实验、哈洛(H.F.Harlow)的关于猴子母子关系实验、华生(WatsonJB)的恐惧性条件反射形成实验,等,可以结合视频或图片将其实验过程和结果讲授出来,这对于学生理解所要讲的心理学原理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内容部分,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如“爱德华大夫”的片断、“心理访谈”等内容,对学生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和技巧也是有帮助的。

2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就是试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而多媒体CAI可以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融为一体,将抽象的概念、理论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课堂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增强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2.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医学心理学涉及内容多、知识面广。传统的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短短的几分钟视频包含大量的信息,其超时空性甚至使学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看到和听到国内外专家的讲解,犹如身临其境,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知识结构。

2.3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大部分院校《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时数在32-36学时之间。如前所述,《医学心理学》包涵了许多学科的内容,其中每一部分知识其实都需要相当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学习[4]。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大量的内容,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出了挑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很浪费时间,而多媒体课件是教师课前制作好的,上课时可直接放映,简洁省时。可见,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4优化教学质量

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教学利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来呈现知识,使学生不仅可以听见,还可以看见;使知识不仅静静地呈现在黑板上,还可以动态地展现出来,甚至亲手操作。通过这种多感官的刺激,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教学质量。

3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事项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以其先进、直观、高效、超时空、内容丰富等特点显示出了其强大的优势,但其同任何一种教学手段一样,它也不是万能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以下几点:

3.1文字不宜过多

文字过多使学生感觉呆板、缺乏新鲜感,将失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因此,在制作教学课件之前,教师首先要弄懂、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和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情况、教学对象,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选择内容[5],而不是盲目的把书上的内容全都搬到课件上。调查也发现,课件上过多的文字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并认为课件设计上应以“文字少些,图片多些,图片应能充分反映教学内容”为宜[6]。

3.2不宜过分追求华丽

多媒体课件中可以运用一些鲜艳的色彩强调重点及难点;可以使用一些图片使抽象的医学心理学内容更为形象;也可以插入一些视频来突破时空的限制,丰富教学内容。但是如果不考虑教学内容,过分追求颜色的鲜艳,图片过多,视频过长,则造成学生上课只看热闹,从而忽视教师的讲解,没学到真正的知识。另外,课件切换快、花样多,也容易导致学生疲劳,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制作课件时要选择少而精的素材,正确处理好文字、图像、声音间的主次关系,每组课件间要穿插提问、讨论及思想、情感交流来缓解学生的疲劳,集中其注意力[7]。

3.3不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

篇7

关键词: 新课标 信息技术 学生为主体 课堂语言艺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与其他必修课相比,最大特点是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据此,我认为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

教师要大胆改革,积极投身教改,具有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教师不要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互相学习,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投入一“石”,激起学生学习的“千层浪”,使课堂变成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位置上,和学生共同探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而且要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交流和自尊的需要。我们要鼓励学生力所能及地学习,不要贪多求全,食而不化。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创设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情境,引发不同的学习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讲,学生听”,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活动安排上,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的现代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探讨,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如学生第一次打开一个程序后,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不要一个按钮一个图标的说叫什么叫什么,而是提示学生把鼠标光标放在上面观察观察,学生马上就会发现出现的说明文字,此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一个应用程序,以后当学生打开一个陌生的程序,面对陌生的面孔时,就会想到这个规律,自己就能摸索着熟悉它。再则每个程序右上角的三个按钮的使用,只需介绍一次,学生就能学会关闭任何一个程序。电脑的使用方法中,有许多这种通用的方法和规律,我们教给学生的是方法,而不是单纯介绍一个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在学习中触类旁通,游刃有余。这样,教学不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得轻松,学得轻松,还能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自我发现、自主学习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三、理论联系实践,最大限度地放手让学生操作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信息技术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地练习,学习效率很难得到保证,并且很多中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自学能力较差,面对一无所知的新知识茫然无措,上过一两节这样满头雾水的课之后,就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所以一堂信息技术课应该只安排10~15分钟进行讲解、示范,按照需要,该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实践一下,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讲课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只把学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增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四、注重课堂语言艺术

教师语言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重要工具。语言对于我们的教学,如同音响和旋律对于音乐,如同线条明暗和色彩对于绘画,如同动作和姿态对于舞蹈一样,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艺术。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少教师计算机专业知识扎实,操作电脑娴熟,修理电脑,畅游网海,制作课件,为同事敬仰。可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为学生认同。究其原因是不能用通俗流畅的课堂语言将所要讲授的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方便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形成应有的信息素质。

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武器。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课堂语言要用词准确规范,注意语调高低强弱;课堂语言要有启发性,要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智力;表达方式要形象生动、富有情趣、通俗易懂,善用比喻,想方设法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操作。例如我们在讲“文件夹和文件”时,可以将“文件夹”比做“抽屉”,“文件”比做抽屉里摆放的“物品”,或将“文件夹”比做“房间”,“文件”比做房间里的“人”或“物品”,既形象又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同时,人要居有定所、物品要归类摆放,这样就水到渠成地自然化解学生心中“为什么要建立文件夹”的疑问。当然,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科学无误外,还要简明扼要,特别是操作步骤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不能不着边际和不得要领。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我们要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惟一的途径就是创新。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改进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氛围要和谐、民主、自由

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宽松的教育环境,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课堂气氛最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出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良好课堂气氛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的催化作用。

(一)转变观念,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在高中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人才,受到学生的尊重与钦佩,因之,信息技术课教师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权威观念。如果教师把这种意识流露在课堂上,就会促使学生视其为“最懂计算机的权威”。虽然教师的权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产生“亲师信道”的效应,但从创造性教学的要求看,这种倾向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角色调整为一个“比较聪明的学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在教学中,教师应实行民主领导与民主管理,不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评价并提出意见和要求,更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向自己提出挑战。

(二)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

“无条件尊重”是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重要观点,它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的人本观。教师应当以支持、鼓励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只有在尊重与接纳的心理气氛下,学生才敢于动手,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意见,才能养成不畏权威、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只有在这种氛围里无论多么荒唐和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受到耻笑,而独特的创见却会一再受到鼓励;还是只有这种心理相容的氛围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研究表明,奥斯本提出的“脑力激荡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在操作实施时该方法提倡五大原则,即严禁批评、畅所欲言,设想方案、自由奔放,思维发散、多多益善,锦上添花、融合改善,延缓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脑力激荡法”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通常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呈现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各人从自己的思维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每个学生的见解还能在其他同学之间产生互动,能彼此激发解决问题的灵感,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无论是知识教学中的自习和讨论活动,还是上机操练都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二、丰富教学内容,优化知识引领

丰富的学科知识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科知识的传授。但是,创新教育不以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的数量作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相反,传统的单纯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不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教学应该接受创造性培养目标的调节与整合,力争实现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知识的优化配置。

现代教学心理学强调,教学除应让学生有效获得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以及应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之外,更应重视教会学生获得和运用策略性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和学会创造。在三类知识中策略性知识的层次最高、最灵活、最有变通性。学生在学习和创造活动中已掌握了策略性知识,就会运用它去监控自己的学习和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着意向学生传授与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密切相关的策略性知识,将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可以是多方面的。在命令和软件教学中,教师可以传授多种记忆策略。

三、注重操作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上机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动手能力成为该学科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动手能力的培育。

(一)以模仿促进创造。

高中生计算机动手能力可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水平:模仿能力、再造能力、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他们的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发展具有以模仿能力为主,以再造能力、迁移能力为辅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的特点。同时,还表现出沿着从模仿――再造――迁移――创造过渡发展的趋势。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实现从模仿动手能力向创造性动手能力的逐步过渡。

(二)以应用促进创造。

创新教育要求下的上机教学提倡让学生在应用中创造,在创造中体验成就感。为此,教师必须注重技能应用和迁移环节的教学,强化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从课内到课外的纵向联系,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爱好。

(三)注重学科联系。

篇9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而高中的知识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比初中有所加强,因此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可能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解决的方法之一是我们首先要对高中数学的特点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下面是我对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几点建议:

1.培养良好听课效率

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我们学习的基本状况。而且上课效率提高,意味着可以节省课后补习的时间。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前准备。预习即是对旧知识的复习,特别是预习中遇到的自己没有掌握好的旧知识,可先进行复习补上;预习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因为预习中发现的新知识难点,也就是听课时的重点.;预习后把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同时预习可以培养学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

1.2 听讲。听课时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知识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通常是对本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复习时的纲要要认真把握好讲例题的求解过程,理解老师分析例题的思路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能结合课堂练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听讲掌握知识的重点,解决知识的疑点,提高数学能力。在听讲的同时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典型的例题与习题、扩充的知识记录下来,以备课后复习时用。

2.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拿到目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译字逐句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切忌题意不清,仓促上阵,审数学题有时须对题意逐句"翻译",将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有时需联系题设与结论,前后呼应挖掘构建题设与目标的桥梁,寻找突破点,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要养成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初中老师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因时间有限,运算量大,高中老师常把计算留给学生,这就要同学们多动脑,勤动手,不仅能笔算,而且也能口算和心算,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掌握算理,注重简便方法。

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而训练并规范解题习惯是提高用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数学语言表达的有效途径,而数学语言又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只有以本为本,夯实基础,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视了对它的挖掘,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勤反思,才能"站得高山,看得远,驾驭全局",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保证数量就是①选准一本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或练习册。②做完一节的全部练习后,对照答案进行批改。千万别做一道对一道的答案,因为这样会造成思维中断和对答案的依赖心理;先易后难,遇到不会的题一定要先跳过去,以平稳的速度过一遍所有题目,先彻底解决会做的题;不会的题过多时,千万别急躁、泄气,其实你认为困难的题,对其他人来讲也是如此,只不过需要点时间和耐心;对于例题,有两种处理方式:"先做后看"与"先看后测"。③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题,与同学、老师交流,并把心得记在自习本上。

3.要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要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不自卑的心理品质,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进行更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少问题就会茅塞顿开,割然开朗,迎刃而解,从而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要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典型问题,同学们应善于合作,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可主动与老师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老师的点拨中,他的思想方法会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交流,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表达能力。如果固步自封,就会造成钻牛角尖,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善于从多侧面、多方位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因为只有思索才能生疑解疑,只有思索才能透彻明悟。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就说明他思考不够,学业也就提高不了。

篇10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比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十册《简单的统计》时,事先拍下了一段反映210国道路口(洛川解放路段)交通状况的录像,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一生活实例中来学习统计知识、研究统计问题。还在课前就班级同学的“视力”、“体重”、“身高”、“年龄”等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经过加工制作成了多媒体资料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统计研究。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成为现实。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的图形,接下来,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好看的角,效果较好。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方法的整合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整合策略

1.动态显示,掌握图形变化规律。数学中找规律这类题目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如教学三年级找规律一课时,课件显示:摆1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要5根小棒,摆3个三角形要7根小棒,摆4个三角形要9根小棒。第一个三角形的小棒是黑色的,从第二个三角形开始,闪烁的小棒是红色的。教师提问:摆10个这样的三角形要几根小棒?怎样列算式?这样摆三角形有什么规律?让学生列算式:3+9×2=21(根),总结出摆小棒的规律是:以第一个三角形的3根小棒为基数,每摆一个三角形要2根小棒。比如摆100个三角形,以第一个三角形的三根为基数,剩下的99个三角形每摆一个要2根小棒,所以算式是:3+99×2=201(根)。这样,本来很难理解的找规律的题目找到了一条简捷的解题思路,学生发现了图形变化的规律,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